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穿山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穿山甲被药典除名?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20-6-10 08:57
据悉,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从药典中被剔除出局。 在传统中药里, 穿山甲被认为是一味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动物类中药材。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 穿山甲成为全球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被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列为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类野生动物。6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阅读: 看到穿山甲是COVID-19病毒中间宿主的报道,想起一味中药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750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李玉坤: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专家观点不一
热度 1 fqng1008 2020-2-29 20:39
新京报讯 (记者李玉坤)自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宣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之后,关于“穿山甲中间宿主论”的关注持续升温。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15日也表示,正组织有关科研团队进行论证,对新冠病毒从穿山甲到人的传播也在进一步加紧研究。 近日, 4篇与穿山甲冠状病毒相关的论文手稿发表在生物学论文预发布平台bioRxiv,分别是香港大学教授管轶等人的论文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华南地区马来亚穿山甲中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沈永义等人论文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019-nCoV-like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马来亚穿山甲中新冠类似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以及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院陈金平等人的论文Are pangolins the intermediate host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吗?)以及Matthew C. Wong等人在2月7日提交的Evidence of recombination in coronaviruses implicating pangolin origins of nCoV-2019(冠状病毒重组的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来源于穿山甲)。 中国的三篇论文都分析了从穿山甲身体发现的冠状病毒与人类流行的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相似性,管轶和沈永义的论文认为穿山甲有很大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陈金平的论文则提出了一些疑点。此外,一些专家也在线发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证据 1:穿山甲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9成相似 华南农大在 2月7日的发布会时称,通过对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从穿山甲身上分离的冠状病毒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但从近日提交的论文来看,研究者从多个样本中获得了一个接近完成的冠状病毒基因组 (29,578 bp),其中E、M、N和S基因中分别与2019-nCoV(新冠病毒)表现出100%,98.2%,96.7%和90.4%的氨基酸同一性。S,E,M和N4个基因的长度分别为3798、228、669和1260 bp(碱基对),以此来看,也并非全基因序列上达到了99%。 华南农大的论文指出,在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中,穿山甲冠状病毒基因组在整个基因组中与人类新冠病毒和一株蝙蝠 SARS相关冠状病毒(Bat SARSr-CoV RaTG13)非常相似,除S基因外,序列同一性在80%至98%之间。 管轶论文中,推测穿山甲冠状病毒基因组与新冠病毒有 85.5%至92.4%的相似性。陈金平等人的研究显示,穿山甲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为90.23%,单个蛋白的序列同一性最高可达100%。穿山甲冠状病毒和蝙蝠SARS相关冠状病毒(Bat SARSr-CoV RaTG13)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0.15%。 三组研究的结论都能证明,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和一组蝙蝠冠状病毒遗传相关。 根据论文说明,记者发现,三组研究所使用的穿山甲并非完全同一批,但广东部分来自同一批海关缉私行动。华南农业大学从 2019年3月至12月从野生动植物救援中心收集的四只中华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和25只马来亚穿山甲(Manis javanica)获得了肺组织,但中华穿山甲的样本没有能够扩增。管轶研究的穿山甲样品,大部分是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获得的。 证据 2:二者的受体结合域非常相似 华南农大的论文特别指出,穿山甲冠状病毒的 S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实际上与人类新冠病毒的S蛋白受体结构域相同,只是具有一个氨基酸差异。陈金平等人的论文解释,冠状病毒的S蛋白通过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受体结合,并在引发病毒感染和确定宿主嗜性中起重要作用。 先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 SARS病毒和蝙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具有相似的受体结合域,表明它们都使用相同的受体ACE2,与MERS病毒的受体结构域不同。“我们的分析表明,穿山甲冠状病毒与这三种病毒的受体结合域更一致,这表明穿山甲CoV很可能使用ACE2作为受体。另一方面,ACE2受体存在于穿山甲中,与人体内的基因同源物序列高度一致。但是,尚不清楚这种穿山甲冠状病毒的人畜共患病情况。”陈金平等人在论文中分析。 论文具体分析,通过对在人类、穿山甲、果子狸、蝙蝠这 4种动物中发现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S蛋白进行比较分析,SARS病毒的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可以有效地结合人和果子狸的ACE2,另外,它似乎能够结合穿山甲的ACE2, 蝙蝠毒株(Bat-CoV-RaTG13)也是如此。 相反,新冠病毒和穿山甲冠状病毒的S蛋白可能仅识别人和穿山甲的ACE2。 因此,人和穿山甲的ACE2可能可以识别所有四种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S蛋白,而果子狸的ACE2只能可靠地识别SARS病毒和蝙蝠冠状病毒(Bat-CoV-RaTG13)的S蛋白。 管轶等人也在论文中分析,受体结合域方面,新冠病毒与广东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表现出非常高的序列相似性。 Joe Petrosino课题组的成员Matthew Wong21天前就在病毒学网站上发帖称,武汉新冠病毒株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或者翻译为长钉蛋白、穗蛋白,就是冠状病毒的“皇冠尖”,文中所说的受体结合域就在刺突蛋白上,负责和受体结合,让病毒进入细胞。--记者注)总体上更接近蝙蝠病毒株(RaTG13),这可能是由于穿山甲冠状病毒的S蛋白的某个亚结构域非常不同,但是从某一部分( S1-CTD )开始,武汉株新冠病毒和穿山甲冠状病毒受体结合结构域非常相似,大约97%。 Matthew Wong等人的论文显示,从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组成看,蝙蝠株病毒(RaTG13)基因组仅共享参与受体结合基序的五个关键氨基酸中的一个,而穿山甲冠状病毒则共享所有五个关键残基。 似乎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株与蝙蝠病毒株之间的重组中产生了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但是管轶等人并不倾向于发生了重组,而是认为产生了趋同进化。 证据 3:穿山甲冠状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力 虽然陈金平团队的研究数据不支持直接从穿山甲冠状病毒演变而成新冠病毒,但这项研究表明穿山甲是 Beta冠状病毒(SARS/新冠病毒都属于这一类--记者注)的天然宿主,具有感染人类的潜力。 研究显示,从两个不同的海关在不同的日期截获的两批穿山甲中检测到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都与蝙蝠冠状病毒有关。尽管不清楚这两批走私的穿山甲是否是来自同一地区,但能够表明穿山甲是 βeta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可能与穿山甲共生。陈金平等人研究中检测到的全部三只穿山甲都被Beta冠状病毒感染,病情很重,患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目前尚不清楚该冠状病毒是否为常见病毒穿山甲呼吸道中的菌群,这种冠状病毒对穿山甲的发病机理仍有待研究。 陈金平等人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不能防止其他冠状病毒可能在穿山甲中传播,对穿山甲中冠状病毒的大量监测可以增进人们对穿山甲中冠状病毒谱的了解。保护野生生物和限制人类和野生生物的接触,才能将冠状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降到最低。 赵素文也谈到,穿山甲在野外基本是独居的,即使生病,也不易引发大流行。而活穿山甲在走私过程中,经常多只一起走私,由于环境恶劣,很容易得肺病并互相传染,所以穿山甲冠状病毒具备在被走私的穿山甲群体中长期流行的条件。 疑点 1:中间宿主相似性比原生宿主低? 但记者发现, 9成左右的相似,远低于新冠病毒与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相似性。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及华中农业大学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与一个云南的蝙蝠样本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6%。(即上文所述的Bat-CoV-RaTG13,该蝙蝠定居在距武汉近2000公里的云南省) 与 SARS病毒的传播相比,这种情况不太合理。2017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确定了SARS病毒的原生宿主是菊头蝠,此前认为的果子狸只是中间宿主。基因测序发现,果子狸体内检测到的SARS相关冠状病毒,与人群中流行的SARS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一致性达到99.8%,两者高度相关。一株蝙蝠冠状病毒全长基因组测序证明,与能够感染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相似度为92%。 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研究所研究员赵素文指出,论起和新冠病毒的亲疏远近,还是蝙蝠冠状病毒RaTG13排第一,穿山甲冠状病毒目前屈居第二。 陈金平等人在论文中则直接指出,穿山甲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之间存在高度序列相似性,但是,系统发育分析不支持直接从穿山甲冠状病毒中产生的冠状病毒。 疑点 2:新冠病毒特有的Furin蛋白酶切位点 Matthew Wong此前已经提到了,穿山甲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非常相似,但新冠病毒多了一个Furin蛋白酶切位点。 南开大学高山等人 2020年2月2日提交在中科院预印本ChinaXiv网站的论文手稿《武汉2019冠状病毒S蛋白可能存在Furin蛋白酶切位点》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一个重要的变异,这个变异引入了一个可供Furin蛋白酶切的位点,是此前所有发现的SARS和 SARS类似(SARS-like)冠状病毒所不具备的,这种变异有可能增强了武汉2019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 作者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无意间发现了武汉 2019冠状病毒基因组可能存在Furin蛋白酶切位点。这一发现暗示了武汉2019冠状病毒可能在感染途径上与SARS冠状病毒有较大差异,该病毒可能采用了HIV、鼠肝炎冠状病毒等其他病毒的包装机制,而不同于SARS等其他大部分Beta冠状病毒,由于包装机制的改变,武汉2019冠状病毒 S蛋白获得了更高的侵染细胞的效率,这可能是其传播能力大于 SARS 冠状病毒的一个原因。此外,一些禽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突变获得一个 Furin蛋白酶切位点,以提高其侵染细胞的效率。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副研究员李懿泽对此有过评论,他认为新冠病毒比其他亲缘近的病毒多了 Furin切割位点,它的受体结合区与整体基因组亲缘更近蝙蝠冠状病毒的相似度还不如整体亲缘更远的穿山甲冠状病毒,如果完全通过自然进化获得这些独特性,非常不可思议。 赵素文也认为,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不像新冠病毒那样有 Furin酶切位点的加持。从新闻报道中的图片可以看到,广东的专家们在参与穿山甲救治时仅戴了手套,没有口罩,没有护目镜,更没有防护服,而我们知道广州并没有暴发疫情,显然这种穿山甲病毒,并没有新冠病毒那么具有传染性。从入境就被截获这一点来看,可以推测这批穿山甲应该入境前(越南)就携带上冠状病毒了。管轶团队从广西海关截获的多批穿山甲样本里也检测到了类似的冠状病毒,也证明了这一点。 遗憾:华南市场没有动物采样 虽然最开始武汉不明原因的肺炎的源头指向华南海鲜市场,但是最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不支持这一结论。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郁文彬等人的论文基于全基因组数据解码新型冠状病毒进化和传播分析,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的患者样品都是一个单倍型 (并且不是最古老的单倍型)及其衍生的单倍型,现在样本中出现了只有一个来自武汉,与华南市场没有联系,这种单倍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样本中出现,甚至部分国家新冠病毒单倍型在武汉的取样中没有发现。 他们分析,最早可能于去年 11月中下旬,受感染的人很可能将新冠病毒传播给市场上的工人或卖家,然后迅速在市场上流通。 不过,华南市场出售野生动物的商铺阳性样本集中,在 1月1日市场被责令休市前后,商铺的老板也有多例确诊。 中疾控病毒病所消息显示,他们于 1月1日上午8时赴华南海鲜城,针对病例相关商户及相关街区集中采集环境样本515份,1月12日,病毒病所专家再次在华南海鲜市场采集野生动物贩卖商铺相关标本70份。这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病毒,提示该病毒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中疾控报告称,华南海鲜市场西区存在野生动物交易,尤其是西区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场内部的区域存在多家野生动物交易商铺,而这一区域的阳性标本也比较集中,占全部阳性样本的 42.4%(14/33)。综上所述,高度怀疑此次疫情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 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报道来看,相关机构只取了环境样本,并没有对动物取样,市场已经经过多次消毒。对此,管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南海鲜市场封掉、洗地, “犯罪现场”都没了,很难破案。他表示,追溯动物源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可能随便找到一个带有病毒的动物就把它归咎是元凶。 陈金平等人也在论文中指出,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一点是确定新冠病毒的动物来源。在武汉这个生鲜市场 (wet market)中,环境样本报告了高病毒载量。但是,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了各种动物,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并且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动态,尚不清楚哪个动物开始了第一次感染。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16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哪些野生动物应该被禁止食用?
热度 2 mimu 2020-2-29 11:37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 应该说,现阶段,在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直接切断源头,不再纠结于具体是哪一种野生动物,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但是具体而言,这里的野生动物仍然是一个不够明确也不够科学的概念。如果做一个科学界定的话,首先应该是野生的陆生哺乳动物,其次应该是蛇、龟、蛙等两爬动物,至于海捕的虾蟹鱼贝等野生水产品,则可以从名单中剔除开来。 从人类几千年的哺乳动物驯化及养殖历史来看,猪、马、牛、羊这些家畜相对是比较安全的,而猫狗等宠物身上携带的人畜共患病毒也不多,一般危害不大;但也有例外,如狂犬病毒,MERS病毒等。而野生的陆生哺乳动物中,则有很多携带有多种高致病性病毒,所以,当下首要任务还是应该从禁止食用这些野生的陆生哺乳动物着手。 从我了解的资料及个人经历来看,最先应该被列入禁止食用名单的野生的陆生哺乳动物应该包括以下几种: 蝙蝠、刺猬、果子狸、穿山甲、水獭,獾 ;其中,蝙蝠、刺猬、果子狸、 穿山甲 这4种哺乳动物身上都已经检测到过多种冠状病毒。但是有些长期养殖的水貂、竹鼠、果子狸、北极狐以及梅花鹿等,从非典后病毒检测情况来看,反而也是相对安全的。 有些长期人工养殖条件下的 野生动物 ,生存环境与野外已经完全不一样,某些容易感染病毒的特征性动物行为已经不可能再发生,所以感染病毒的几率已经大为减少,可惜的是, 绝大多数病毒学家们都认识不到这一点,还以为动物实验就是来个投喂和注射那么简单 。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 即便是我们即便是采取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措施,也不能完全杜绝SARS、 新冠病毒肺炎之类疾病的发生的可能性 ,病毒仍然有可能通过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一些动物,如入户的老鼠、蝙蝠等进行传播,我们所做的只是降低了疫病发生的可能性而已。相对而言,一个完善的疫病预警及联动体系才是社会更为需要的。
311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iBioWorld: 管轶教授从被走私的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病毒
fqng1008 2020-2-20 16:21
1月20日, 管轶 教授在接受财新网的采访后,遭到大量 责骂和攻击 ,但不久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大变,人们对管轶教授的评价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大家发现原来 管轶率先对疫情做出的评估和判断是准确的 。 据凤凰网报道,管轶教授在离开武汉后,并没有因为被责难而退出,他和团队一直在 汕头大学 和 香港大学 联合病毒研究所中紧张工作,对新冠病毒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系统研究,帮助当地医院筛查、检测,优化检测试剂盒与治疗方案,并参与对病毒的进化与溯源的研究。刚刚, 管轶 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 胡艳玲 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表题为: 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 的最新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对 广西 和 广东 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多个穿山甲样本进行检测,并 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 ,属于此次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一个受体结合域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此次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及其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再次强调应禁止在菜市场等交易穿山甲等野生动物 。这是继 2月6日, 华南农业大学 宣布 发现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后的又一力证,目前华南农大的研究结果尚未发表,具体研究细节还无从知晓,我们期待后续报道,论文正式上线后, BioWorld 将第一时间为读者解读报道。 详情点击: 华南农大发现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潜在中间宿主 2019年12月底,湖北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随后该疫情扩散到中国其他地区以及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后证实该肺炎疫情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该冠状病毒当时被临时称为2019-nCoV,近日该病毒被正式命名为 SARS-CoV-2 。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暂时与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市场里销售的野生动物可能是传染源。疫情发生初期,多名确诊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因此市场很快被清理干净,但并未留取野生动物样本,因此无法从市场中调查野生动物的源病毒。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石正丽 团队在 Nature 发表的论文显示, 中华菊头蝠是最有可能的此次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 ,但尚未在其他其他野生动物中发现与之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因此并不清楚将该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中间宿主到底是谁。 穿山甲 ,是被非法买卖最严重的哺乳动物,它们即被用作食物,又被用作中药材。因此, 管轶 团队从 被走私的穿山甲 中着手调查。 管轶 团队收集了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18个冷冻穿山甲的(肺,肠,血液)等43个组织样品。令人惊讶的是,高通量测序显示在43个样本中的六个 (两个肺,两个肠,一个肺肠混合物,一个血液) 存在冠状病毒。 接下来,研究团队对 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另一批穿山甲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qPCR检测。发现12只穿山甲的19个样本 (九个肠组织,十个肺组织) 中,三个肺组织样本呈冠状病毒阳性。然后,管轶团队联系了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心重新检测了他们在三月份的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五份存档的穿山甲样品,这些样本中同样发现了冠状病毒。这些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基因组,与 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基因组相似率在85.5%—92.4% ,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代表了新冠病毒的两个亚型,其中之一( GD/P1L和GD/P2S)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新型冠状病毒 ( SARS-CoV-2) 属于 β冠状病毒属的Sarbecovirus亚属,先前已经注意到, Sarbecovirus亚属的冠状病毒成员经历了广泛的基因重组 。管轶团队进一步进行了重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蝙蝠冠状病毒 ZC45 和 ZCS21 包含多个 SARS-CoV相关谱系 (基因组区域 2、5、7) 和新冠病毒相关谱系 (包括此次穿山甲中发现的病毒谱系) 的基因组片段 (区域 1、3、4、6、8) 。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穿山甲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 RaTG13和新冠病毒之间观察到了推测的重组信号,特别是 新冠病毒 与 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 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 97.4%。但蝙 蝠冠状病毒 RaTG 与 新冠病毒 的受体结合域的氨基酸相似度仅为 89.2%。但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 并非 新冠病毒 的最接近亲缘关系。 因此,研究团队推测, 广东穿山甲冠状病毒 与 新冠病毒 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可能是由于趋同进化而不是重组引起的。迄今为止, 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被新冠病毒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 。在这项研究中,管轶团队在穿山甲中发现了两个冠状病毒谱系,且它们都与新冠病毒 ( SARS-CoV-2) 相关。这表明 穿山甲极可能是这些冠状病毒的长期宿主 ,但这非常令人惊讶,因为穿山甲是独居动物,且种群数量非常小,已经濒临灭绝。穿山甲种群中的冠状病毒传播程度尚需进一步调查,但在 广西和广东省反复发生冠状病毒感染 情况表明,穿山甲是冠状病毒出现的潜在重要宿主。 注:广东广西地区近年来,发生了两次 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疫情。包括 新型冠状病毒 ( SARS-CoV-2) 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显然存在于亚洲的许多野生哺乳动物中。尽管穿山甲中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性,种间传染性和可传播性尚待研究,但这项研究提供的数据强烈表明处理这些动物需要相当谨慎, 应严格禁止在菜市场中出售野生动物 。 为了了解穿山甲在 新型冠状病毒 ( SARS-CoV-2) 出现中的作用,以及未来人畜共患病传播的风险,需要尽快对中国和东南亚自然环境中的穿山甲进行进一步监测。 关于管轶 2003年,管轶团队率先分离出SARS病毒,并证实了果子狸是SARS的中间宿主,也是人类感染SARS的直接来源,之后他和钟南山院士一起上报,广东开始清除市场上的果子狸,有效遏制了SARS疫情的扩散。 2003年底,广东再次出现SARS疑似病例,管轶提议将该病例送往香港检测,很快测序结果证实为SARS,广东迅速动员,再次清剿果子狸,此次行动中发现了5例SARS患者。此后SARS再未出现。 除此之外,管轶团队还始终在关注和警惕禽流感,并因 “ 以防控人感染 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长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 管轶 与 李兰娟 院士、高福院士、 袁国勇 教授等人一起荣获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特别提醒 :任何从野外捕猎穿山甲的商业用途均被禁止。在我国,穿山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和食用,非法捕杀、走私或贩卖,可被判监 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严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1/2020.02.13.945485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3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到穿山甲是COVID-19病毒中间宿主的报道,想起一味中药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20-2-11 14:5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布以后,科学家们马不停蹄地寻找病毒宿主。1月23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新型冠状病毒或来源于蝙蝠。1月24日北京大学朱怀球团队研究文章提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个潜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为中间宿主。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发现,从穿山甲分离的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穿山甲被怀疑是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中间宿主。2月11日WHO将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目前疫情仍然很严峻,全国各地戒备森严,防止病毒蔓延。 穿山甲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和食用。非法捕杀、走私或贩卖,可被判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严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如果穿山甲真的是病毒的中间宿主,那么捕捉、贩运、食用野生动物穿山甲,不仅被触犯法律,而且非常容易被传染。穿山甲的鳞片是一味中药材,药材市场一直在流通,中药材“穿山甲”会传染 COVID-19 病毒吗? 【中药名】穿山甲 chuanshanjia 【别名】川山甲、山甲、山甲片、麒麟片、钱鲤甲。 【英文名】Manis Squama。 【来源】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 【动物形态】体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的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每一鳞片自基部始有花纹。背鳞阔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尾侧鳞成折合状。 【产地分布】栖息于丘陵山地的树林、灌丛、草丛中,掘洞而居,昼伏夜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捕获后杀死,剥取甲皮,晒干,即为“甲张”。将甲张置沸水中烫,甲片自行脱落,捞出,晒干,即为“甲片”。 【药材性状】三角形、扇面形、菱形或盾形扁平状或半折合状,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大小不一。背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宽端有数十条排列整齐的纵纹及数条横线纹;腹面色较浅,中间有一条明显突起的弓形横向棱线,其下方有数条与棱线平行的细纹。角质,半透明,坚韧有弹性,难折断。气微腥,味微咸。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咸。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煎服,一般炮制后用。用治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主要成分】含硬脂酸、胆甾醇及大量的角蛋白等。实验表明,其水提醇沉制剂可直接扩张动物血管壁,显著增加动脉血流量;并具有抗凝血、降低血液黏度、抗炎作用;可提高小鼠常压缺氧的耐受能力。 【使用禁忌】气血虚弱、痈疽已溃以及孕妇慎用。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68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邮票上的穿山甲
热度 11 mimu 2017-2-27 09:02
集邮是我小时候就有的一个爱好。大学开始,我曾经专注于收集哺乳动物的邮票,工作以后也曾以此为题参加过几次地方性专题邮展。穿山甲作为哺乳动物中很特殊的一个目,自然少不了会有格外的关注。 不过,当时世界上发行的穿山甲的邮票并不多,那时候没有淘宝,收集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在凑齐了一个贴片的内容之后,就暂时搁置了。其实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发行的以濒危野生动物为主的 WWF 邮票,其中就有很多穿山甲同为主题的,不过 WWF 邮票多数价格不菲,所以也没有太动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没有太多新增加的藏品。 现在趁着社会对穿山甲保护的关注逐渐升温,我也趁机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邮品,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戎可老师“刁嘴灭鳞狸”一文的一个声援。 穿山甲现存 1 属 8 种:大穿山甲( Manisgigantea )、南非穿山甲( Manistemminckii )、长尾穿山甲 ( Manistetradactyla ) 、树穿山甲 ( Manistricuspis ) 等 4 种分布于非洲;印度穿山甲 ( Maniscrassicaudata ) 、菲律宾穿山甲 ( Manisculionensis ) 、马来穿山甲 ( Manisjavanica ) 、中华穿山甲 ( Manispentadactyla ) 等 4 种分布于亚洲南部。穿山甲可分为树栖和地栖两个类型,但地栖者也可爬树。 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穿山甲主要是中华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中国之外,中华穿山甲( Chinesepangolin , Manispentadactyla )尚分布于不丹、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我国港澳台地区都曾经发行过以穿山甲为题材的邮票,比较而言,大陆地区这方面的保护意识确实落后了;此外,老挝和越南也发行过以穿山甲为题材的邮票。中国部分地区也有印度穿山甲( Maniscrassicaudatus )分布。印度穿山甲主要分布于印度及斯里兰卡的大部分地区。 香港 1982 年发行过一套 4 枚的动物邮票,其中一枚就是穿山甲,我收集到一个 1983 年的实寄封: 澳门电邮司于 1995 年 4 月 10 日 发行了带有 WWF 徽志的《保护自然 - 亚洲鳞鲤 ( 穿山甲 ) 》邮票一套,这是中国 ( 含港澳台 ) 发行的第一套印有熊猫徽 (WWF) 标志的邮票。根据其拉丁名来看,就是中华穿山甲。这套邮票一套 4 枚,配套的邮品还有小版张、极限片等。 台湾地区发行过几次与穿山甲有关的邮票。因为当时参展台湾邮票需要遮盖,所以我放弃了收集,图片来自网络。其中 2001 年 4 月 4 日 台湾发行的穿山甲纪念邮票,表现的是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民俗文化,图中的穿山甲在载歌载舞的人们中间,体现了人们与穿山甲的和谐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越南发行过至少两枚穿山甲邮票,这是其中一枚, 其拉丁名就是中华穿山甲 : 老挝发行的邮票。邮票上这个拉丁名比较怪异,有点看不懂,panisauritas,难道是Manispentadactylaaurita华南亚种? (图片来自网络) 菲律宾发行过至少 3 枚与穿山甲有关的邮票 ,其中 1949 年沙捞越的穿山甲方联是我最喜欢的雕刻版,颜色也很是古朴。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穿山甲邮票, 最近价格飙升。 2015 年菲律宾发行了一套蜥蜴螃蟹穿山甲鸟类小全张邮票,其中也展示了穿山甲的形态。菲律宾穿山甲( Manisculionensis ),原为马来穿山甲的一个亚种, 2005 年独立成为一个新物种。 (第二图来自网络) 马来西亚 1979 年发行了一套 8 枚的动物邮票,其中有穿山甲、老虎、穿山甲、海龟、猩猩等。右下角这枚邮票展示的应当是真正的马来穿山甲( Manisjavanica )。 (图片来自网络) 2013 年 3 月莫桑比克发行过一套南非穿山甲邮票,南非穿山甲( Manistemminckii )又称红穿山甲,分布于乍得、南苏丹、东非、南部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的林地。 (图片来自网络) 联合国 2013 年 10 月 10 日发行的《濒危物种》邮票中也有南非穿山甲。 冈比亚曾经发行了一套 8 枚的长尾穿山甲邮票。根据其拉丁名来看,应该是黑腹长尾穿山甲 (Long-tailedpangolin , Phataginustetradactyla ) 。这个地区还有一种白腹长尾穿山甲 ( Phataginustricuspis ) ,也叫树穿山甲。 还有一些穿山甲邮票没有拉丁名,具体种属待定。 (图片来自网络) 法属西非 (Afriqueoccidentalefranaise)发行 喀麦隆发行 还有一些国家,如津巴布韦、西班牙、汤加、印尼、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国也发行有穿山甲的邮票,不再一一枚举。 看完这些精美的邮票,有没有想收藏的欲望?但愿您想收藏的只是邮票而不是穿山甲的本尊哈 !
个人分类: 博物观察|12190 次阅读|21 个评论
假如好好吃,穿山甲保护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热度 18 ecoliugy 2017-2-10 17:49
穿山甲,一种具有鳞片的奇异哺乳动物(网图) 穿山甲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夜间出没,以蚂蚁或白蚁为食。穿山甲全身批着鳞甲,遇到危险时可以卷成球状,用鳞片保护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类披着鳞甲的哺乳动物,堪称神物。 最近因为“穿山甲公子”事件,穿山甲突然之间火了起来,各种解析文章充斥着各大媒体和朋友圈。以热点事件来推进濒危动物保护,这是件天大的好事,也着实应该好好炒炒了。中国现状的环境状况已经到了无需多言即可会意的地步,但针对特定物种的保护,道路还很长远,还得进一步细细做工作。 不得不说,中国现状的动物保护和科普宣传是相当被动的。一是中国的动物保护研究不给力,动物所或大学早已不干正事,当下宏观动物学研究一塌糊涂,为了发文章大多已转到微观和医学层面。零星的一些注重动物保护的团队都在外围谋生存,苟延残喘,成果没太大的影响力;二是一些非常热情的NGO和保护组织专业知识不足,热情高涨但缺乏全局把握,伤风点火能力不错,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写出的文章要么是口水文章,要么就是充满仇恨和鄙夷;最可恶的一小撮简直就是没头没脑的简单翻译,总是跟着老外放洋屁。三就是从上到下缺乏保护的信心,如我长期从事保护科普,很多时候也觉得没有力量感。珍惜动植物保护本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也不是喊喊口号,一定要真真切切地按照中国实际一个一个保护才行。 总把中国人放到保护的对立面去,怎么可能解决好中国的保护问题呢? 做生物保护和教育一定要基于当下的社会发展情况,文化现状和公众心理,而非简单粗暴的逆势而行。螳臂挡车,焉能有好果子吃?当今中国保护,乃至当今全球生物保护,都必须居于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的干扰已经不可避免。在人类世背景下,在人类极度干扰下,野生动物到底该怎么活?科学家把这个问题列入未来生态学的重大话题之一。也是个不得已的问题。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动物要想活命,就只能委曲求全了。 长胡子鱼,澜沧江支流特有,云南土著鱼。由于好吃得到了相对好一点的保护 前些日子曾经亲自感受过中华鲟或者长胡子鱼(丝尾鳠(hù))的保护故事。景洪渔政来罗梭江投放了10万尾长胡子鱼小苗。中华鲟在版纳也是大量养殖,经常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图。看到这些场面,我心里就想“能吃能用其实真是它们的福气”,中华鲟和长胡子鱼在人工帮扶下,虽然有点憋屈,但好在它们现在子子孙孙无穷尽了。植物也是一样,如瓜类本来应该随着散布种子动物消失而灭绝的,但最后却因为人类的驯化和利用,反而子孙遍地。所以说,对人有用没错,好吃才有保护的优先机会,不能吃不能用的如山间多少野花野虫,谁去保护它们谁去关心它们?罗梭江早期有70多种鱼类,现在才有40多种,消失掉那些种类,鬼知道它叫个什么东西。谁又会去关心它们呢? 自人类走出非洲,采集时代和农耕文明都导致了各大洲的大型动物灭绝,人类文明破坏环境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何况乎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工业文明和全球化进程。正如哪位著名的官员所言“江豚不能吃,我们保护它干嘛!” 。中国的保护一定要正视这种民间普遍的心态。调查显示,听过“生物多样性”一词的中国人尚不足20%,你如何能用人类文明与生命道德的言语来改变现状呢?不如改变思路,或者多管齐下,正视国人好吃和中医药使用的问题,在夹缝中寻找新路子。特别是大型动物保护,若无人类的帮助,我想早晚都是要完蛋的。想办法用人工养殖替代野外制品,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这就是未来很多动物的生存命运。 我没见过穿山甲,这种动物只存在于父辈吹牛的口沫里。然而,网上很多文章内容也是令人匪夷所思,如穿山甲的肉非常难吃、穿山甲的鳞片和人的手指甲是一样的没任何药效等等。你自己说出来的话,你真的信吗?如果你接触过一线的“破坏”份子、老百姓或那些经验丰富的经常“吃野味”的人,你就会明白保护的真正冲突。他们会把你们这些说“胡话”的白面书生当作白痴看待。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一是堵,用法律制裁和道德舆论严防死守,禁止贸易,管好保护区;二是梳,既然大家都爱吃,且民间有药用需求,那就发展人工养殖呗。能赚钱的事,总是有人愿意去投资的。只要真想干,攻克穿山甲人工养殖,突破生仔瓶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如西双版纳的竹鼠和豪猪养殖就非常发达,老百姓见多后就见怪不怪了,即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对野生动物的疯狂利用。 舆论热点过后,能否找到方法真正拯救穿山甲呢?中国人那么多,一味的堵是堵不住的。我更愿意相信政府主导攻克关键技术,鼓励民间养殖的方法更加有效。 或许还可挽救这类披盔戴甲的动物。
10670 次阅读|27 个评论
穿山甲: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热度 17 bxlh2008 2017-2-7 00:30
网曝:一位ID为@Ah_cal的公子在微博上秀吉林、广西等地的领导热情接待,广西政府官员还在办公室招待他吃 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 。网友因此称这位国家行政学院2016年毕业的小伙子为“穿山甲公子”。这位穿山甲公子到底什么来头?竟会引得各路官员争相宴请! 穿山甲在反腐战线立下一大功! 茅台还真有内供酒啊 什么是国家机关老干部酒? 穿山甲是什么? 穿山甲(英文名Malayan pangolin),为鳞甲目,鳞鲤科, 地栖性哺乳动物。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目前,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禁止 私人 (什么人可以捕杀?难道供某些人享用?)捕杀和食用。 是什么导致穿山甲数量稀少? 由于在中医古籍中及《中国药典2005版》中都有对穿山甲药用的记载,以及人们对它的药用功效有误解,过度夸大穿山甲的鳞片和肉的功效,近年来东南亚的穿山甲几乎被捕杀殆尽,中国更是稀少。据全国十七家药材市场信息反馈得知,穿山甲年用量500~600吨,这么大需求量,怎么办?目前,主要靠南临几国(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等)进口(和走私)供应。 药典中记载,穿山甲功效是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主治: 用于经闭癥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李时珍还编了一个顺口溜“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这位穿山甲公子哥吃这个是为了啥? 穿山甲有没有下乳汁的功效 古医书确实对穿山甲的功效记载很多,有489个方剂之多,主要功效统计如下图所示。 如今民间最多是产妇生孩子之后,用于下乳汁,这方面也有很多临床研究,认为穿山甲对于乳腺方面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有临床研究用催乳散(穿山甲粉末和维生素E混合)用于治疗产后缺乳80例,痊愈5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但是还是缺乏更多的统计数据,不能全面说明问题。 有研究认为, 穿山甲的鳞片跟我们的指甲,猪蹄甲成分基本差不多,猪蹄甲和穿山甲的提取物中所含成分相似且含量接近,完全可以用猪蹄作为穿山甲的替代品;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由于穿山甲打洞的习性,使人们误以为穿山甲鳞片有打通的功效,所以能够 通经络,下乳汁 。 而目前,还是缺乏更严谨的科学论证和临床数据来证明穿山甲的功效。 穿山甲即将消亡 穿山甲是 鳞甲目 哺乳动物唯一的后代了。 这些隐居者远古时就在这颗星球上居住,已经生存8000多年了,但是却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而灭亡,为了满足人类的口欲而灭亡;它们消失,生物演化的大树就将失去一根枝干,而地球生态也会失去又一重盔甲。 目前,学术界很少有人做穿山甲研究了,因为“野外种群之少,已经支撑不起一个科研队伍了”。 我们要对穿山甲制品说不,拒绝食用穿山甲,留住最后的穿山甲! 不要让穿山甲成为《葫芦娃》等童话故事里的记忆和影像。 你认为穿山甲有“通经络、下乳汁”的功效吗?(单选) □有作用,我亲身体验 □有作用,但是道听途说的 □ 没有作用,亲身体验 □ 没有作用,纯粹误传 □ 不清楚有没有作用
个人分类: 科普创作|9484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動畫] [葫芦娃电影版(2008)][720p][中国大陆]
lcj2212916 2016-6-16 23:02
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种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它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七个葫芦成熟了,相继落地变成七个男孩,穿着七种颜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和穿山甲,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红娃是大力士,但有勇无谋,落入蜘蛛网被擒。橙娃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却被妖精的六棱镜射瞎了眼睛。黄娃是硬铁头,由于寡不敌众,被妖精用磁石吸住。绿娃会火功,又被妖镜的寒光变成冰人。青娃有水性,被妖精用罂粟花醉倒。蓝娃有隐身术,想去偷妖精的如意宝镜,反被他们吸进自己的宝葫芦,也被他们活捉。妖精把七兄弟送进炼丹炉,想炼成七心丹。这时,他们联合起来,发挥各人的法术,冲出炼丹炉,终于打败妖精,并把他们收进宝葫芦里。 下载地址: http://www.yimuhe.com/file-3080744.html
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它们会有明天吗?
热度 20 saraca 2014-11-5 11:19
图1:可爱而充满灵气的小猕猴,多么聪明啊!知道你的妈妈去哪里了吗?(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只小猴子,关在笼子里,蜷成一团,眼神充满恐惧,瑟瑟发抖。同一笼子的伙伴们前两天都 相继 被拉出去,送上了实验台。如今只剩下它一个了。 身穿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打开笼子,准备把它拉出去。不曾想,机灵的小猴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合掌,不停地给白大褂作揖,求放自己一条生路。白大褂吓得不敢动手,脸色发白,转身就跑。接着,又来了一个白大褂,结果也被猴子作揖的动作给怔住了。围观的白大褂中,没有一人敢上前拉猴子出来做实验。然而,新型疫苗的临床实验还等着用猴子做试验后见分晓呢!思来想去,大家决定让蓝大褂去捉猴子,把它放在实验台。蓝大褂见状,也万分不情不愿。然而,有人发话了,如果蓝大褂不去杀猴,就只能辞职走人。 这绝非传说。运用于医学界的实验动物们,除灵长类外,其余的实验动物,如青蛙、兔子、小白鼠、各种水生动物,甚至于经典的动物分子实验模型(果蝇)等,几乎都是默默地为科研而生,为科研而死。相对来说,实验室的猴子似乎更能凸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它们天生具有人类的某些智慧与性情,不仅可模仿人类行为动作,还会抓住人类的同情心与善良,令人意识到猴子也是一条生命,且具有与人类同等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然而,对于那些不会表达,无法用眼神和人类沟通的实验动物甚至是虫子呢?又有谁会对其所作出的牺牲有所感恩或致敬?当然,怜悯之心是人类固有的。有动物保护组织者就倡议,我们应该为那些运用于医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们设立纪念碑,缅怀它们为人类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今天,国内外一些生物医学研究机构里,的确有不少实验动物纪念碑。这些小小的纪念碑承载着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也表达了别样的人文关怀和文明。 另一方面,撇开科研人员天生的悲悯情怀,我们依旧能看到一些令人发指的滥杀无辜。回顾2014年的新闻报道,森林警方在广东等地 不断地 查获出数量惊人的穿山甲,几乎每个月都有一起。穿山甲是一种食蚁性的小型动物。它一生只吃白蚁,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水库堤坝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体型小,全身披有覆瓦状角鳞片,与世无争,就像一个为保护自己,把身体尽量缩在套子里弱小生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安分守己的森林公民,却在人类无知的过度捕获,先后收到濒危和极度濒危的“红色通知”(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 红色名录,IUCN ),面临着绝种的危险。说实话,古代药典把动物列为药材,那是因为医学技术不发达所致。然而,现在人们摒弃穿山甲、熊胆、犀牛角等稀罕动物药材,一样地也可以防病治病,甚至疗效更好。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瞧,中国的老虎都销声匿迹这么多年了,断了虎骨来源,不也一样地能治疗各类风湿病痛么?再说了,人类的平均寿命不也是逐年递增的么? 体型小巧的穿山甲尚不能免遭人类残害,现存动物中的巨无霸——大象也很难幸免于人类的贪婪魔爪。2014年的10月新闻中,人们看到大象被屠宰取象牙,中越边境上野生动物交易屡禁不止。这其中就有中国已灭绝,越南仅存的小蜂猴。在网络报道和手机微信上,我们也会看到即将被圈上桌的猴妈,年幼的小猴依依不舍挂在猴妈妈身上,一副生死离别的惨状,令人想起日本人入侵中国时的种种残忍。看到这些,黯然神伤的不仅仅是妇孺老人,也有许多沉默的铁血男儿...... 面对这些即将被“鱼肉”的“森林主人”,面对财大气粗的饕餮食客,我们不仅要问:熊掌、猴脑和鱼翅就那么美味吗?吃了就可以赛过“活神仙”吗?或许吃了这些“森林主人”,是否就意味着你高人一等,身价倍增了? 谨对那些在寒刀下瑟瑟发抖的动物们祈祷:明天会更好;为那些充满血腥味的捕猎者说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更为那些追求新奇味觉的食客们说:远离野味,靠近文明。 注:本文已被《中国科学报-博客》版所采用,刊发于2014年12月26日。 图2:蜂猴,多可爱的小家伙。然而,贪婪的食客,竟然连你们也不放过!你们是人类的近亲,他们就不怕适合于在灵长类中传播的各型病毒吗?(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3:穿山甲,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丛林,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也曾较为常见。目前它的身影只能在标本馆、科普馆看到,在药材网或者标有广东等字样的负面新闻报道中才能搜到。远离丛林的穿山甲,站在冰冷光滑的地板上又会是什么滋味呢?它们会有明天吗?(图片来自于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10632 次阅读|40 个评论
科普:跟幼儿家长聊聊动物的冬眠
热度 15 wangdh 2013-12-30 21:48
科普:跟幼儿家长聊聊动物的冬眠 (王德华) 说明:这是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给幼儿图画书《小鼹鼠挖地道》写得一篇导读。先发出来,希望能听到大家的建议。 《小鼹鼠挖地道》的故事梗概:冬天到了,动物们都躲起来了。掘土能手小鼹鼠玩挖土游戏,遇到了也是挖土能手的穿山甲,他们俩决定去找小伙伴们玩。它们俩在地下一起挖呀,挖呀,一会儿挖到了刺猬家,发现刺猬在家睡大觉。然后他们又挖到了小黑熊家,发现小黑熊也在家睡觉。接着他们继续往深处挖,挖出了青蛙和乌龟,他们也在睡觉呢。小鼹鼠和穿山甲看大家都在睡觉,也想回家睡觉了。小鼹鼠回到家里,却怎么也睡不着,他在想:“这些睡大觉的伙伴们不吃不喝的,能睡多久呢?他们能睡一个冬天吗?”( 说明:故事梗概是我根据图画编写的,不是原文 。) ( 导读要求 : 建议导读分为 2-3 段,每段有个小标题,这样通篇导读的主题明确,从标题一眼就可以明白说了些什么。 第一段:与图画书内容相关的一些现实中的事实补充或者导读作者对这本图画书的感受。 第二段: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这本图画书可以聊些什么话题? 第三段:家长和孩子围绕这个话题,可以一起做些什么事情。 ) ××××××××××××××××× 1 、 丰富多样的动物世界 大自然中,面对复杂多样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动物的生活方式也多种多样,适应环境的方式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动物的多样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从体温上分类,动物有变温的,有恒温的,变温动物如鱼类、青蛙、两栖爬行动物,还有昆虫等;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等。从活动节律上看,有白天活动的(昼行性),有晚上活动的(夜行性)。从食性上看,有吃素的(食草动物),有吃荤的(食肉动物),有荤素都吃的(杂食动物)等。动物的生存场所,有在地上生活的,也有地下生活的,有天上飞的,也有水里游的。很奇特的是,在大自然中,在一个地区内,不同的动物种类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生活在一起,通过在食性、生活节律、家庭住所等各个方面协调,多年来建立了各种和谐的关系,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依靠,虽有竞争和利益冲突,但总能和睦相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 本图画书中有两个主人公:小鼹鼠和穿山甲,他们都是善于在地下掘洞生活的哺乳动物。鼹鼠眼睛退化,耳朵也退化,对气味比较敏感。身体圆胖,前肢发达,有强有力像掘土机一样的两个爪子,很善于在地下挖据洞道。穿山甲也是挖洞穴居,体形狭长,全身披有鳞甲,四肢粗短,嗅觉灵敏,主要以白蚁和各种黑蚁为食。穿山甲的舌头很长,能伸能缩,舌面上还有粘液,这样舌头伸进蚂蚁洞里容易舔食蚂蚁。穿山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由于中医药用等原因,数量已经不多了,现在已经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 动物的睡眠和冬眠 我们都知道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动物同样也需要睡眠,不同动物的睡眠方式和睡眠时间也不一样。哺乳动物中,睡眠时间最长的可能要数生活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树袋熊了,它一天能睡18 – 23个小时。还有一些动物在面对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如食物不足)时,如夏季的高温,冬季的严寒或者夜晚的寒冷等,为了生存下来会有不同类型的睡眠。一般有对付高温环境的夏眠,有短时间内对付不利条件的蛰眠,有对付严冬的冬眠等。蛰眠分为短时间的(如24小时左右)和季节性的(长达几个月的),如蜂鸟白天活动取食,晚上为了节省能量就蛰眠,这叫每日蛰眠,而黄鼠等动物到了严冬就会睡好长的时间,叫冬眠。说到冬眠,人们很容易想到各种故事中的大黑熊。黑熊在天气寒冷、缺少食物的冬天是“睡眠”的,但从科学的观点看,黑熊冬季的睡眠严格说还不能算是冬眠。动物冬眠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体温降到很低,摸上去感到冰冰的,动物的代谢活动也降到很低的水平。黑熊的正常体温为38℃,在冬季睡眠时的体温下降到34℃左右,降低的幅度很小。很有趣的是,尽管黑熊在冬季处于睡眠状态,但要是受到惊扰,就会很快苏醒过来,体温也会上升到正常水平。所以,对于睡眠中的黑熊是招惹不得的,招惹他会很危险。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黑熊在这个寒冷季节里,尽管是睡眠,但还能哺育小宝宝。熊妈妈会给熊宝宝喂奶,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天气变暖的时候,他们全家就一起走出睡眠了一个冬天的洞穴。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冬眠呢?一睡就睡几个月的时间,体温和代谢活动都降到很低水平的那些动物,如哺乳动物中的黄鼠、刺猬、蝙蝠,还有与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近的鼠狐猴等。鸟类中短时间蛰眠的种类有不少,但长时间冬睡的鸟类并不多见。变温动物中的青蛙和乌龟等,在寒冷的季节里,是长时间冬睡的,直到第二年天气转暖时才苏醒。 3、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 孩子有喜爱大自然的天性,有喜爱动物的天性。大人要爱护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天性,要给孩子们创造各种机会,去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让孩子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和多彩,逐渐理解人与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明白自然界中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从小就树立起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发育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图画书在故事的最后说,小鼹鼠回到家里,没有睡着,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刺猬和小黑熊,还有青蛙和乌龟,他们不吃也不喝,能睡一个冬天吗?”这可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科学问题,科学家们到今天还在研究中。家长可以结合一些科普读物,多启发孩子进行思考。让孩子试着去回答小鼹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申出很多有趣的问题,如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为什么有些动物冬眠,而有些动物又不冬眠呢?动物需要冬眠多长时间呢?为什么有的动物冬眠时间长,有些动物冬眠时间短呢?为什么冬眠动物中间还要多次醒来呢?冬眠期间动物的生理活动都停止了吗?为什么动物冬眠前要吃很多而积累很多脂肪呢?冬眠的动物一动不动,第二年才苏醒过来,身体状况却很好,为什么人类在病床上躺久了腿部的肌肉就会退化呢?细细思考,还会有很多很多有趣的问题呢,也许有些问题科学家们都还没有想到呢。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0806 次阅读|31 个评论
外媒称中国渔船在菲搁浅 被查藏十吨穿山甲肉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3-4-16 09:14
外媒称中国渔船在菲搁浅 被查藏十吨穿山甲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5 22:14:56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中国渔船“闽平渔”号上周在菲律宾海域搁浅,目前菲律宾继续扣查船上的12名中国渔民,并在渔船内发现400箱、约10吨重的濒危穿山甲肉。菲律宾或将起诉12人偷猎等罪名。   环球网引述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5日报道,这艘中国渔船8日晚在菲律宾西南部的图巴塔哈群礁地区搁浅,中国渔船被菲方没收,12名船员因涉嫌“侵渔”被逮捕。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9日引述图巴塔哈群礁管理办公室的消息称,中国渔船长48米、宽8米,船体号为“63168”。图巴塔哈群礁管理办公室没收了中国渔民的设备、渔具和船只,菲海岸警卫队和巡查员通过潜水作业调查了群礁受损伤的范围。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15日表示,在中国渔船“闽平渔”号搜出约400箱冷冻穿山甲,现正调查来源。环保团体怀疑这艘渔船涉嫌“走私”。报道称,“闽平渔”号上的中国渔民已被控非法入境、破坏珊瑚礁和非法捕鱼等。如果这批穿山甲被证实是来自菲律宾,他们将再被控非法交易濒危动物。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4月1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要求菲律宾方面公正妥善处理中国渔民被扣起诉事件,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中方渔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洪磊说,中方一贯高度重视维护在外渔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同时要求其依法依规进行捕捞作业。 蔣科學按:如果報導屬實,這些漁民偷獵或者交易瀕危動物,實在是太可惡了。對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的傷害,也敗壞了國家的聲譽,在我們維護南海權益的關鍵時刻,拖國家的後退,自己也會面臨牢獄之災,真是害物害己,有損國家。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6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原来穿山甲不是爬行动物----本博主首次认错
热度 13 yanjx45 2012-8-8 11:47
本博主对网友超过 6500 条留言以及大约 2000 条评论中的大部分都作了回复。本博客对网友的回复数量可能是科学网的博客中最多的。 本博主创造了科学网的一项新纪录? 在这数千条回复中,难免有笔误或表述不当的,但基本观点的错误或明显的基本知识的错误似还未发现 ( 或还未得到本博主承认 ) 。 不过,本博主最近不得不首次明确承认一个错误:在 回复 中将属于 哺乳动物 的 穿山甲 误认为是 爬行动物 。 可能将穿山甲误认为是爬行动物的非专业人士还有一些。现将相关 留言 和 回复 转述如下,希望能有助于纠正这种流行较广的误解: 留言 yzga 2012-7-30 …… 抗体检测为 20IU ,有效保护期可持续多久? 博主回复 (2012-7-31 07:26) : 抗体检测为 20IU, 有效保护期至少可持续 1 年。 留言 yzga 谢谢严老师的回答,还有今天发生一件事再向老师请教。 我是一个市政管理人员,今天上午配合本地林业公安查获了一起走私穿山甲案件,缴获从境外走私的穿山甲 30 多只,我在车厢里搬运穿山甲时,发现穿山甲的嘴里流出好多粘稠的涎液,并顺着纸箱不断滴到地上,搬完后我们在路边休息等候其它同事,这时我感觉脚背上的脚癣很痒(最近因为长脚癣,所以一直光脚穿拖鞋),就用两个脚互相摩擦止痒,并用脚甲挠脚癣,挠得很辣痛,出了一些血,过了 30 来分钟后,我发现脚趾很黏,仔细一看,才发现搬运穿山甲时有很多涎液滴在我脚癣上,脚癣是因为接触涎液过敏才痒的,我就用自来水冲了一下脚,然后用双氧水消毒,消毒时感觉很辣,应该有好几个地方都挠破皮了,现有些疑问想再请教老师一下。 1 、脚癣上沾有较多穿山甲嘴里的涎液,又在有涎液的情况下挠破出血多处,(而且因脚上多个地方长癣,有些地方消毒不到也不彻底,)这种情况下算不算特别严重的暴露? 2 、我在 47 天前到贵所检测抗体为 20IU ,因前几天刚被狗爪抓伤过,会不会使抗体下降很多,我现在体内的抗体对今天上午此次暴露还有保护作用吗,要不要再加强 2 针,如果不打能确保一定安全吗? 3 、在您的博文里找不到答案,穿山甲易感狂犬病毒吗?我在网上看到豹、豺是穿山甲的天敌,也常有穿山甲被流浪狗攻击的情况。 4 、穿山甲是从境外走私进来的,会不会带有 1 型以外的病毒,比如 MOKV 之类的?这几年在市政部门收治很多流浪狗,也打了很多针,真的不想再打了,但又有些担心,请严老师提供宝贵意见。再次感谢。 博主回复 (2012-8-1 06:32) :爬行动物与狂犬病无关,你不必担心。 留言 yzga ( 2012-8-3 00:02) 严老师,您可能弄错了,穿山甲不是爬行动物,是温血哺乳动物,如果是爬行动物我就不担心了。这几年因收治流浪狗,打了很多疫苗,已经属于严重滥用疫苗了,我知道如果去疾控中心咨询,肯定会叫我打针。因为今年 4 月份刚打过 3 针加强, 6 月 13 日又在贵所检测到 20IU 的抗体,但现在离检测已经 48 天了,而且几天前刚被狗爪抓伤过,有些担心抗体会因中和作用快速下降,所以我对是否再打加强针一直犹豫不决,老师您曾说过 " :特别严重的暴露是指头部、面部或手部多处同时被动物咬伤 " ,我是在穿山甲嘴里的很多涎液掉在我脚癣上,在涎液很多的情况下挠破脚癣多处出血,这种的情况下是否属于特别严重的暴露,还需要再次加强吗,不加强一定会安全吗?严老师,我碰到的动物和暴露情况都比较特殊,在您的博文里和网上都找不到答案,恳请老师再指导一下。暴露已经 3 天了我一直没打针,就想听听老师意见后再决定,但心里很纠结,再重复发帖一次,请老师原谅, 博主回复 ( 2012-8-6 13:11) : 谢谢你指出我的一个动物分类上的错误: “ 穿山甲不是爬行动物,是温血哺乳动物 ” 。 但穿山甲与老鼠和兔相似,虽然也属于哺乳动物,可以感染狂犬病毒,但它们通常不是狂犬病的传染源。在实验室可以对它们成功进行人工感染,但在自然界它们通常没有机会受到感染,不携带狂犬病毒,不会传播狂犬病 ( 可参看我关于老鼠和兔的相关博文 ) 。 能传播狂犬病毒的哺乳动物实际上主要只限于其中属于 食肉目 和 翼手目 ( 蝙蝠 ) 的动物,狂犬病毒可以在这些动物中维持病毒的存在。其他哺乳动物只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被这些动物咬伤后才有可能得狂犬病,但通常没有机会再传染给其他动物并在本物种内维持病毒的存在。 现有文献中从未报导过穿山甲得狂犬病,更没有它引发狂犬病的病例。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 而且你的疫苗已打得太多了,检测抗体的数值也很高,你对真正的疯动物咬伤也有足够的免疫力。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3554 次阅读|3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