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转化效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Science:新型多材料太阳能电池树立了新的效率标准
zhpd55 2020-3-6 17:56
Science:新型多材料太阳能电池树立了新的效率标准 诸平 Fig. 1 Left to right: Postdoctoral fellows Erkan Aydin (KAUST), Yi Hou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Michele De Bastiani (KAUST) are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team that has designed a new type of tandem solar cell. The device combines industry standard silicon manuf 据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 (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20 年 3 月 5 日提供的消息,多伦多工程大学 ( University of Toronto Engineering ) 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KAUST )的研究人员克服了将钙钛矿 (perovskites) 新兴的太阳能收集技术与商业金标准硅太阳能电池相结合的主要障碍。结果得到高效、稳定的串联太阳能电池,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性能最好的串联太阳能电池之一。图 1 是 KAUST 提供的照片,从左到右:博士后研究员 埃尔坎 ·艾丁( Erkan Aydin , KAUST ),多伦多大学 侯毅( Yi Hou 音译, University of Toronto )和 米歇尔 ·德巴斯蒂尼( MicheleDe Bastiani , KAUST )是设计新型串联太阳能电池的国际团队的部分成员。该设备将行业标准的硅制造太阳能电池与新的钙钛矿技术( perovskite technology )结合在一起。 相关研究结果于 2020 年 3 月 6 日已经在《科学》( Science )杂志网站发表 —— Jixian Xu,Caleb C. Boyd,Zhengshan J. Yu,Axel F. Palmstrom, Daniel J. Witter, Bryon W. Larson, Ryan M. France, Jérémie Werner, Steven P. Harvey, Eli J. Wolf, William Weigand, Salman Manzoor, Maikel F. A. M. van Hest, Joseph J. Berry, Joseph M. Luther, Zachary C. Holman, Michael D. McGehee . Triple-halide wide–band gap perovskites with suppressed phase segregation for efficient tandems . Science , 06 Mar 2020: Vol. 367, Issue 6482, pp. 1097-1104 . DOI: 10.1126/science.aaz5074 参与此研究的除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中科院能量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 CAS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for Energy Conversio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的研究人员之外,还有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University of Colorado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Golden )、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以及美国亚丽桑那州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作者署名中未见加拿大的研究人员。 在《 科学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的资深作者泰德 · 萨金特( Ted Sargent )教授说 : “ 今天, 硅 太阳能电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效,更便宜。但是,单靠硅的效率是有限的。我们致力于使用串联(两层)方法来克服这些限制。 ” 与硅一样, 钙钛矿晶体 也可以吸收 太阳能 来激发电子,这些电子可以被引导到电路中。但是与硅不同,钙钛矿可以与液体混合以产生可以在表面上印刷的 “ 太阳能油墨 ” 。基于墨水的制造方法(称为溶液处理)已经在 印刷行业中广为采用 ,因此有可能降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成本。 新论文的主要作者,博士后研究员侯毅 说: “ 在有纹理的硅上添加一层 钙钛矿 晶体来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是提高其性能的好方法。 ”“ 但是当前的行业标准是基于晶圆(结晶硅薄板)而设计的,这种晶圆并未考虑到这种方法。 ” 尽管它们看上去很光滑,但用于太阳能电池的标准硅晶片具有约 2 μ m 高的微小锥体结构。不平整的表面使从硅表面反射的光量最小化,并提高了整体效率,但也使得难以在其上涂覆均匀的钙钛矿层。 侯毅 说: “ 以前的大多数串联电池都是通过先抛光硅表面使其光滑然后再添加钙钛矿层而制成的。 ”“ 这行得通,但要额外付费。 ” 侯毅 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包括泰德 · 萨金特和 KAUST 教授斯特凡 · 德 · 沃尔夫 ( Stefaan De Wolf ),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们增加了钙钛矿层的厚度,使其高到足以覆盖由金字塔结构产生的峰和谷。 研究小组发现,山谷中的钙钛矿产生了一个电场,该电场将钙钛矿层中产生的电子与硅层中产生的电子分开。这种类型的电荷分离是有益的,因为它增加了激发的电荷将流入电路而不是电池其他部分的机会。 该团队通过将钙钛矿晶体涂覆在由 1- 丁烷硫醇( 1-butanethiol ,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制成的 “ 钝化层( passivation layer ) ” 中,进一步增强了电荷分离。 经过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 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in Freiburg, Germany )的独立外部实验室 检验,串联太阳能 电池 的效率达到了 25.7 %。这是有史以来针对此类设计的最高效率之一。它们也很稳定,可以承受高达 85 ℃ 的温度超过 400 小时,而不会 显著降低性能。 侯毅 说: “ 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不修改硅片的情况下完成所有这些工作,这是一个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 ”“ 行业可以应用此方法,而不必对其现有流程进行昂贵的更改。 ” 侯毅 和团队正在继续改进设计,包括将稳定性提高到 1,000 小时 ,这是一项行业基准。 侯毅 说: “ 我们为这项合作取得的创纪录业绩感到非常自豪,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 通过克服串联 太阳能电池 的关键限制,我们为更大的收益奠定了基础。 ” 斯特凡 · 德 · 沃尔夫说: “ 我们的方法为硅光伏产业打开了一扇大门,可以充分利用钙钛矿技术迄今取得的巨大进步。 ”“ 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性能更高的光伏面板推向市场。 ”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石墨烯,钙钛矿和硅 -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理想串联 ( Graphene, perovskites, and silicon—an ideal tandem for efficient solar cells )等。 Tuning band gaps with three halides Tandem solar cells can boost solar cell efficiency by using two active layers to absorb the solar spectrum more completely, provided that the two cells are current-matched. Inorganic-organic perovskites tuned to the appropriate wide band gap (~1.7 electron volts) as top cells that contained iodine and bromine or bromine and chlorine have short carrier diffusion lengths and undergo photo-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Xuet al.now report a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chloride that allows for fabrication of stable triple-halide perovskites with a band gap of 1.67 electron volts. Two-terminal tandem silicon solar cells made with this material had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7%. Science, this issue p. 1097 Abstract Wide–band gap metal halide perovskites are promising semiconductors to pair with silicon in tandem solar cells to pursue the goal of achieving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greater than 30% at low cost. However, wide–band 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have been fundamentally limited by photo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and low open-circuit voltage. We report efficient 1.67–electron volt wide–band gap perovskite top cells using triple-halide alloys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to tailor the band gap and stabilize the semiconductor under illumination. We show a factor of 2 increase in photocarrier lifetime and charge-carrier mobility that resulted from enhancing the solubility of chlorine by replacing some of the iodine with bromine to shrink the lattice parameter. We observed a suppression of light-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in films even at 100-sun illumination intensity and less than 4% degradation in semitransparent top cells after 1000 hours of maximum power point (MPP) operation at 60 ℃ . By integrating these top cells with silicon bottom cells, we achieved a PCE of 27% in two-terminal monolithic tandems with an area of 1 square centimeter.
个人分类: 新科技|4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代谢新途径使生物燃料产率提高50%:主持者华裔教授廖俊智
热度 2 zhpd55 2013-10-1 21:43
代谢新途径使生物燃料产率提高50%: 主持者华裔教授廖俊智 诸平 据 《自然》( Nature , 2013 , doi:10.1038/nature12575 ) 2013 年 9 月 30 日 报道,美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简称 UCLA )生物工程系、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所 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基因技术对 E. coli 菌落进行改造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合成代谢途径,可以使糖更有效转化为生物燃料,提高生物燃料产率高达 50% 。 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是指细胞在胞浆中分解葡萄糖生成 丙酮酸 ( pyruvate )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 ATP 的生成。在缺氧条件下 丙酮酸 被还原为乳酸( lactate )称为糖酵解。有氧条件下 丙酮酸 可进一步 氧化分解 生成乙酰 CoA 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 CO 2 和 H 2 O 。 UCLA 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途径,其的目是为了取代糖酵解的自然代谢途径,糖酵解( Glycolysis )实际上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 而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通过 糖酵解 可以使糖类转化为细胞需要的分子前驱体。糖酵解使葡萄糖分子里发现的 6 个碳原子中的 4 个碳原子转换形成含 2 个碳原子的分子,如乙酰辅酶 A(acetyl-CoA), 这是一种生物燃料如乙醇和丁醇、以及脂肪酸、氨基酸和药物分子的前驱体;而葡萄糖分子中剩下的 2 个碳以 CO 2 的形式出现。 Prof. James C. Liao elected to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n February 07, 201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Ralph M. Parsons 基金会化学工程教授、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詹姆斯·廖( James Liao,中文名: 廖俊智 )也是此项目的主要研究者,他认为他们的新途径解决了生物燃料生产和生物精炼过程中一个最显著的局限性,即碳水化合物原料中的碳有三分之一尚未得到利用。这种局限性以前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 即糖酵解演变所致。但是 UCLA 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越过了这个障碍,他们使用的酶是来自大自然,他们首先在体外进行测试并确认新途径的可行性,然后 , 他们将经基因方法改造过的大肠杆菌( E. coli )用于合成途径,并展示出碳原子的完全转化。结果使乙酰辅酶 A 分子可以用于生产所需的化学物质,碳原子的利用效率更高。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新混合路径转化称其为非氧化糖酵解( non-oxidative glycolysis )简称 NOG 。研究者声称,他们开发的新途径,可以实现糖分子中的碳原子 100% 转化为有用的物质,没有浪费现象。对于生物精炼( biorefining )而言,收率提高 50%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增幅。 NOG 对于不同的糖类都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100% 将其转化为乙酰辅酶 A。 我们可以预想, NOG 应用前景广泛,有可能为许多涉及碳原子转化过程的研究开辟新途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Synthetic non-oxidative glycolysis enables complete carbon conservation 廖俊智,男,洛杉矶加大(UCLA)华裔教授。1980年,毕业于中国 台湾大学 化工系。1987年,于威斯康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纽约柯达 总部 工作三年后进入学界,曾任教 德州农工大学 化工系。1997年,获UCLA延揽,于该校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系主持实验室。华裔教授廖俊智2010年6月21日获美国联邦环保署颁发“ 总统绿化学挑战奖 ”中个人最高荣誉的“学术奖”( 科学网,华裔教授廖俊智获美“总统绿化学挑战奖”个人最高荣誉,2010年06月24日 ),主持颁奖的环保署副署长欧文斯称赞廖俊智团队的研究发现,是绿化学领域的先驱,欧文斯指出,该技术一旦商品化,每年可替代四分之一的石油燃料,也可为地球减少5亿吨(约8.3%)的碳废气。 2013年2月7日 廖俊智 教授 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廖俊智近十余年来试图以 基因 改造技术,开发效能更高的 生物质燃料 ,近年来科学界试图开发替代燃料、新的 生物质能源 ,他所领导的UCLA研究团队,舍弃利用醣类、纤维素发酵,直接用 二氧化碳 转换为长链的醇类燃料。他指出,长链醇的碳原子更多,能携带更多 能量 、对 环境 产生更少污染。 廖俊智表示,利用 基因工程 改造的技术为大地减碳,将减少人类对 石油 燃料的依赖性,他已成立新创公司,希望能在五年内将该技术转化成商品。
个人分类: 新科技|5601 次阅读|4 个评论
量子点可以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
热度 5 zhpd55 2013-8-28 10:09
量子点可以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 诸平 据荷兰物质基础研究基金会( The Foundation forFundamental Research on Matter ,简称 FOM Foundation) 网站 2013 年 8 月 23 日 报道,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美国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比利时丰田欧洲材料研发中心( Toyota Europe, Materials Research Development )的科学家合作已经开发出一种纳米结构材料 , 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可以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比目前传统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水平高超 10% 。下图是物理学家组织网 ( Phys.org ) 2013 年 8 月 26 日 的转载报道截图。 上图中被链接的是量子点,在这种新纳米材料中一束 波长很狭窄光子被吸收后,会使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跳跃带隙 。 研究人员已经用特殊的分子强烈地将纳米球(量子点)连接在一起,结果是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 在太阳能电池中即可以形成电流。 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美国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比利时丰田欧洲材料研发中心( Toyota Europe, Materials Research Development )的科学家合作已经开发出一种纳米结构材料 , 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可以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此研究成果 2013 年 8 月 23 日 已经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网络版发表。智能纳米结构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减少热能耗,其二是提供更多的电能。 太阳能电池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包含一层硅,当阳光照射到硅层时 , 硅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进入到激发态,获得能量的电子(激发态电子)可以跳越“禁带”即 带隙 而进入导带,即可自由移动并形成电流。如果光子能量等于硅的带隙,则太阳能电池的产电量即被优化,利用效率最高,没有多余的能力被浪费。然而 , 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包含许多不同波长的光子,而且这些光子的能量大于带隙。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丢失 , 这限制了传统太阳能电池的产电量,尚未实现太阳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纳米球 几年前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其他物理学家就已经证明了多余的能量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半导体材料的小纳米球体内过剩的能量可以使额外的电子跳越带隙,这些纳米球又被称为量子点,其直径大约仅有人头发的万分之一。如果一个光子能使量子点的一个电子跃过带隙 , 电子在该量子点周围运动。这样难免造成与使随后跃过带隙的电子发生碰撞,而且一个光子可以动员几个电子跃过带隙从而增加产生的电流量,如何来解决电子的自由运动,避免在量子点周围聚集,电子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科学家已经有新招。 量子点之间的联系 然而 , 迄今为止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电子被困在其量子点内部 , 所以无法为当前的太阳能电池产生电流做出贡献,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使量子点表面稳定的大分子所致。这些大分子阻碍了电子从一个量子点跳跃到下一个量子点 , 所以没有电流产生。但是,研究人员在新设计中 , 用小分子取代了大分子,而且在量子点之间用氧化铝来填充预留的空隙。这导致量子点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并允许电子自由移动,使问题迎刃而解。 转化效率 理学家用激光光谱物已经看到在包含量子点链接的材料中,单个光子实际上可以激发几个电子。跃过带隙的所有电子,在此新材料中可以自由运动。由于包含这种新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理论产量会提高到 45%, 比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高出 10% 。更有效型的太阳能电池很容易生产,即将链接的纳米球结构作为一种分层漆用于太阳能电池。因此新型太阳能电池不仅会更有效 , 而且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比较成本也更廉价。荷兰研究人员现在与国际伙伴合作,用此设计来产生完整的太阳能电池。 更多信息请浏览 C.S. Suchand Sandeep , Sybrenten Cate , JuleonM. Schins , TomJ. Savenije , YaoLiu , MattLaw , SachinKinge , ArjanJ. Houtepen , Laurens D. A. Siebbeles . HighCharge Carrier Mobility Enables Exploitation of Carrier Multiplication inQuantum-Dot Film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3 August 2013). DOI: 10.1038/ncomms3360 ; 见附件: 纳米球-量子点-太阳能电池2013.pdf http://phys.org/news/2013-08-nanomaterial-yield-solar-cells.html#nwlt ; http://www.fom.nl/live/english/news/archives/pressreleases2013/artikel.pag?objectnumber=233832
个人分类: 新科技|8791 次阅读|6 个评论
DSSC技术的新进展:转换效率超过15%
热度 2 mhchx 2013-8-13 11:24
根据 日经BP社报道,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教授迈克尔•格兰泽尔(Michael Gratzel)的研究小组,以及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of Oxford)和日 本桐荫横滨大学的研究小组,分别独立开发出了转换效率超过 15 %的固体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SC )。约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将转换效率提高了约 4 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其他有机类太阳能电池 。 这种 DSSC 采用钙钛矿相的有机无机混合结晶材料 CH 3 NH 3 PbI 3 作为染料敏化材料,并用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空穴输送材料( HTM )取代了电解液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的 DSSC 由玻璃、 FTO 、 TiO 2 、 CH 3 NH 3 PbI 3 、 HTM 及 Au 等构成。而牛津大学等开发的 DSSC 还与 TiO 2 一同采用了铝材( Al 2 O 3 )。作为采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两者首次实现了可与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相匹敌的转换效率。 这与2012年9.7%的 DSSC转换效率(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44222-608928.html )及 今年2月所报道的11.9%DSSC转换效率(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44222-658604.html )相比,又有了较大进展。 科技总是在不断进步,DSSC 新太阳能电池在转换效率方面已经超越了原来的 DSSC 和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CIGS 类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为 20.4 %。有关专家预 计 , 将来DSSC电池的转换效率还可能达到 21 %, 今后还有可能超越 CIGS 类太阳能电池。 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个人分类: 太阳能|4786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望再提高绿藻生氢效率
zhpd55 2013-4-16 18:19
有望再提高绿藻生氢效率 诸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013 年 4 月 15 日 报道,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 )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用绿藻高效制氢的希望正在步步逼近,尽管基于之前的研究普遍持有怀疑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而现实情况在不断变化之中。 4 月 15 日 美国 PNAS 发表了乌普萨拉大学 Alena Volgusheva 等人之作—— Alena Volgusheva, Stenbjrn Styring, Fikret Mamedov. Increased photosystem II stability promotes H 2 production in sulfur-deprived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PubDate April 15, 2013. DOI: 10.1073/pnas.1220645110 .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改变以前的疑虑观点可能会有很大帮助。 世界必须从可再生能源中找到一种生产燃料的方法来取代化石燃料,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当今氢能源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之一 , 因为氢气燃烧仅产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氢气可以直接由阳光来进行生产,人们就可以获得一种可再生和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有一种生物的方法,可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氢气,这就是利用光合微生物 ( photosynthetic microorganisms ) 。光合作用可以将水分解为氢离子 (H + ) 和电子 (e - ) ,而 e - 和 H + 反应会形成 H 原子, 2 个 H 原子结合会形成 H 2 , 其中涉及到被称之为氢化酶( hydrogenases )的物质即 这些情况均发生在蓝藻( cyanobacteria )和绿藻( green algae )中,它们有能力能够使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和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绿藻类也可以产生氢气,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已经广为人知,而且对其研究也已经有 15 年之久。但效率低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 即藻类吸收的能量被转化为氢气的转化率太低。有一种酶具有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成电子、氢离子和氧的能力,这种酶就是光合体系 II ( Photosystem II )。 几项研究已经表明 , 在特殊条件下来自这种酶的部分电子用于生产氢气。但有人说 , 大部分的氢气是从绿藻新陈代谢的其他路径获得能量。这将意味着 , 由阳光直接生产氢气实际上毋庸置疑的,但是绿藻与其他能源作物相比较也未必更加高效。乌普萨拉大学高级讲师 Fikret Mamedov 和 Stenbjrn Styring 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现在所做的发现改变了绿藻制氢的传统观点。 研究人员详细研究了光合体系 II 如何在两种不同的绿藻(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菌株中发挥作用,通过精确测量在不同条件下光合体系 II 的数量和活性的变化对产生氢气的影响 , 研究人员发现光合体系 II 吸收的相当大的能量直接用于制氢。氢化酶产氢需要的电子有 80% 是来自光合体系 II ,这种结果比以前的认识要高得多,这意味着氢生产的大多数能量是直接由太阳能所驱动的。 Stenbjrn Styring 教授面对自己的发现,认为此发现会给人们带来希望 , 未来将有可能控制绿藻,使其转化效率比我们目前看到的结果更高。
个人分类: 新科技|4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多结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超过50%
热度 1 zhpd55 2013-2-21 11:48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 2 013 年 2 月 20 日 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 美国波音-光谱实验室 (Boeing-Spectrolab Inc.) 的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多结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超过 50%,达到51.8%;而之前的3结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仅仅只有43.5% 。此项研究结果已经在一个月前(2013-01-22)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杂志网站发表,详见: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16905 或者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 could exceed 50% efficiency goal February 20, 2013 by Lisa Zyga The new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 design has three subcells that each have different band gaps to absorb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olar spectrum. The scientists focused on improving the current match and the lattice match among the subcells to achieve the highest simulated efficiency for this type of solar cell to date. Credit: Marina S. Leite, et al. 2013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Phys.org)—Scientists have designed a new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 that, in simulations, can achieve an efficiency of 51.8%. This high performance exceeds the current goal of 50% efficiency in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current world record of 43.5% for a 3-junction solar cell. http://phys.org/news/2013-02-multijunction-solar-cell-efficiency-goal.html#nwlt 相关博文: 转化效率突破50%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20.4%:CIGS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又创世界新纪录 三层复合太阳能电池 创转换效率新记录 夹心式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175% 高效率量子点太阳能电池,EQE=114% 18.2%: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新突破 ZnO纳米线太阳能电池的最新进展 物理学家创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个人分类: 新科技|4387 次阅读|2 个评论
20.4%:CIGS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又创世界新纪录
zhpd55 2013-1-19 10:17
A new world record for solar cell efficiency January 17, 2013 Enlarge High-efficiency flexible CIGS solar cells on polyimide film were developed at Empa with a novel process. Credit: Empa 据 2013 年 1 月 17 日 PHYS.ORG 网站报道, Empa 开发出高效易弯曲的聚酰亚胺薄膜上的 CIGS 太阳能电池,其转化效率达到 20.4% ,又创世界新纪录,这项技术目前正在等待扩大为工业应用。有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一项 了不起的科学成就,它是由瑞士联邦材料科技实验所的科学家完成的。为了降低太阳能电力的成本,以便大规模推广应用, 全世界科学家和工程师一直试图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 , 既高效又容易大批量制造。现在 Empa 的 薄膜和光电实验室,由 Ayodhya N. Tiwari 率领的 一个研究团队已经制得基于柔性聚合物底质的薄膜 CIGS 太阳能电池,而且使其转化效率达到 20.4% ,这是在近年来制得转化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 1999 年易弯曲 CIGS 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只有 12.8% ,但是这也是当时创世界纪录的最高转化效率; 6 年之后( 2005 年)转化效率达到 14.1% ,到 2010 年再创新高,转化效率达到 17.6% , 2011 年提高到 18.7% , 2013 年初再次提高到 20.4% 。可以看出 CIGS 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提高幅度是以加速度的方式不断向前迈进。 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phys.org/news/2013-01-world-solar-cell-efficiency.html#nwlt
个人分类: 新科技|5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化效率突破50%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热度 4 zhpd55 2013-1-17 18:37
Triple-junction solar cell design could break 50 percent conversion barrier By Jason Falconer January 16, 2013 据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 2013 年 1 月 16 日 发布的消息,多国科学家合作已经成功地设计出多层太阳能电池,每一层分别吸收不同波长的阳光,这种新结构设计,可突破 50% 转换障碍而实现最大转化效率。 当前三结太阳能电池( triple-junction solar cell )转化效率的世界纪录为 44%, 但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 NRL)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of London )以及 MicroLink 设备公司( MicroLink Devices Inc. )的研究人员合作已经研制出多结光伏电池的设计 , 在聚光太阳能照射下可以使转换效率突破 50% 。目前 , 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最好的例子其最高转化效率约为 25%, 而多结太阳能电池已经获得了超过 40% 的转化效率。多结太阳能电池包含几层半导体材料,将其逐个堆叠起来 , 每一层用于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 从而提高他们的转化效率。在顶部的是高带隙半导体材料,吸收短波长的辐射 , 而长波长的光线是由下层来吸收。新型多结太阳能电池设计的关键是确定被称为 “InAlAsSb 的四元合金材料 ” 作为一个高带隙材料,可以生长出与磷化铟 (InP) 衬底的晶格相匹配的晶体。用于该合作研究团队的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合金材料可以达到 1.8 eV 的最大直接带隙 , 这比常用材料的带隙更宽,当晶格与 InP 晶格匹配时 , 会导致最大带隙达到 1.4 eV 。美国 NRL 的研究物理学家 Robert Walters 博士说,他们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实际可行、晶格匹配的多结太阳能电池 , 在聚光照射条件下,有可能突破 50% 的转换效率。 NRL 、 MicroLink 公司 ,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将在未来三年内开发这项技术,有望获得美国能源部和 能源部先进研究计划署 (ARPA-E) 的资金支持,但是作为私人投资项目还为时过早。
个人分类: 新科技|627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三层复合太阳能电池 创转换效率新记录
热度 1 zhpd55 2012-12-7 09:21
三层复合太阳能电池 创转换效率新记录
据 PHYSorg.com 网站 2012 年 12 月 5 日 报道,夏普公司( Sharp Corporation )已经研发出一种三层太阳光吸收融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转化效率达到又一个新高度即 37.7% ,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夏普公司的这项最新突破是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发展组织( Japan 's 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简称 NEDO )太阳能电池研发创新计划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测量结果显示, 37.7% 的转化效率已经开创了一个世界最高的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新纪录 , 这一结果也得到了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技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 AIST) 的证实。该太阳能电池由三层阳光吸收层组成,顶层是 InGaP (磷化铟镓),主要吸收波长为 300-700nm 的阳光;而底层是 InGaAs (砷化铟镓), 主要吸收波长为 900-1300nm 的阳光 ;中间层是 GaAs (砷化镓),主要吸收波长为 700-900nm 的阳光,各层之间由隧道结隔开,隧道结其实就是一种半导体结,就像金属一样起传导电流的作用。详见图示。
个人分类: 新科技|612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效率量子点太阳能电池,EQE=114%
热度 2 zhpd55 2012-10-30 17:25
2012 年 10 月 26 日 e! Science News 网站报道了科学家已经演示了 高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 Scientists demonstrate high-efficiency quantum dot solarcells ),而且新近的研究显示新开发的太阳能电池可能很快超越传统的光伏技术。来自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REL) 的科学家,演示了首例在太阳能范围之内,具有外部量子效率 (EQE) 超过 100% 的太阳能电池。所谓 EQE 是指在特定设备内将光子转换为电子的百分比。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研究结果于 2012 年 10 月 28 日 至 11 月 2 日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召开的美国真空学会( AVS )第 59 届国际研讨会和展览会上进行了介绍。 传统的半导体每一个光子只产生一个电子,纳米大小的晶体材料如量子点避免这个限制,这些新材料是 目前正在开发作为有前途的光伏材料。由量子点获取能量来提高效率,就是将传统半导体中以热丢失的能量加以利用。减少大量的热损失 , 由此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了创造更多的电流。通过一种被称为多激子产生 (MEG) 过程的功率调控,研究人员能够证明 , 就平均而言 , 每个被吸收的蓝色光子可以生成的电流比传统技术所能达到的多达 30%, 以有效地分割和使用高能光子更大部分的能量作为 MEG 的动力。研究人员对于 3.5 eV 光子的研究发现 EQE 值达到 114%, 证明这一概念在一个工作装置中的可行性。 NREL 的资深科学家 Joseph Luther 认为 ,MEG 技术的方向是正确的。 “ 由于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仍然过于昂贵 , 不可能完全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抗衡 , 这种技术采用 MEG 演示的方式,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考虑将太阳能光子转换电力是不断变化的。 可能会有一个机会来极大地提高一个模块的效率 , 可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比非可再生能源更便宜廉价。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esciencenews.com/articles/2012/10/26/scientists.demonstrate.high.efficiency.quantum.dot.solar.cells
个人分类: 新科技|6476 次阅读|3 个评论
物理学家创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热度 8 zhpd55 2012-5-25 09:44
物理学家创石墨烯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据 《科学日报》( ScienceDaily )2012 年 5 月 24 日 报道,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 ( University of Florida )物理系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实验室中创建一种新型掺杂石墨烯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太阳能转换效率。 石墨烯太阳能电池廉价、耐用,在未来太阳能发电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业界寄予厚望。但以前的尝试使用石墨烯是只有单个原子厚的碳原子蜂窝型晶格,太阳能电池的电源转换效率仅有 2.9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使其太阳能转化效率能够实现破纪录而达到 8.6 %,这项研究结果 2012 年 5 月 2 日 在《纳米快报》网站发表( Xiaochang Miao , Sefaattin Tongay , Maureen K. Petterson, Kara Berke, Andrew G. Rinzler, Bill R. Appleton, and Arthur F. Hebard. High Efficiency Graphene Solar Cells by Chemical Doping , Nano Lett ., DOI: 10.1021/nl204414u )。 苗小昌(音译 Xiaochang Miao )是第一作者,她是 佛罗里达大学 物理系的研究生。掺杂使石墨烯薄膜的导电性和电池的电势增加,使得它更有效地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而不像其他过去使用过的掺杂, TFSA (三氟甲烷磺酰胺, trifluoromethanesulfonyl-amide ) 是稳定的,其效果是持久的。 苗女士和她的同事在实验室中创造的太阳能电池,看起来像黄金镶的 5 mm 2 的窗口。该窗口是涂了单层石墨烯的圆形硅晶片,也是发生神奇的地方。 石墨烯和硅当他们结合到一起时,形成肖特基结( Schottky junction ),当太阳光线照射时,电子沿一定方向流动形成直流电。肖特基结是由在半导体材料上形成金属分层而构成的,但 佛罗里达大学 纳米医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2011 年发现,石墨烯适合替代金属。石墨烯又不同于传统的金属,它相金属材料一样可以弯曲,但是金属材料不透明,而石墨烯是透明的,所以石墨烯具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在太阳能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希望在未来看到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纳入到建筑物外墙和其他应用,使太阳能用于照明、采暖等其他日常使用成为可能,当然提高转化效率,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是未来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如果石墨烯的太阳能电池能够达到 10 %的转换效率,生产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未来使用大有希望。 更多信息可以浏览: http://news.ufl.edu/2012/05/24/solar-efficiency/ OR DOI: 10.1021/nl204414u
个人分类: 新科技|155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PN结太阳能电池细致平衡转化效率极限
freestylezhy 2012-4-28 17:29
1961年Shockley和Queisser发表论文计算PN节太阳能电池理论转化效率 。通过谷歌学术搜索检索,截止2012年4月28日,这篇文章引用了1354次。属于太阳能电池研究人员必读论文。 最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有硅(Si)、砷化镓(GaAs)、碲化镉(CdTe),都属于半导体,都有PN节,而且是对着阳光放置的面积很大的PN节(和微电子器件的PN节比起来很大)。太阳能电池的正常工作状态是PN节正偏。 那么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理论极限是什么呢? 细致平衡模型假设: 1. 太阳光谱中能量大于带隙(Eg)的光子全部被太阳能电池吸收,并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 2. 太阳光谱中能量小于Eg的光子不产生电子空穴对。 3. 载流子迁移率无穷大,因此准费米能级是平的。 细致平衡要求: 载流子产生速率 - 载流子复合率 = 电子收集速率 写成公式:G - R = I/q 第一项:载流子产生速率是阳光辐射中能量大于Eg的光子数,由阳光辐射决定,是固定值。 第二项:如果进一步假设太阳能电池中没有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那么这一项是太阳能电池辐射出去的能量大于Eg的光子数。由太阳能电池温度和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决定。 第三项:输出电流中的电子数,等于电流除以单位电荷电量。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电流乘以电压 写成公式:Power = (G - R)*q * V 太阳能电池最高的输出电压就是PN节正偏的电压,此电压一定小于内建电势差,也小于半导体带隙。 电压越大每个收集的电子能做的功就越大。但太阳能电池是一个正偏的PN节,正偏的PN节同时也是"LED",向外发射光子,正偏越大(即输出电压越大)向外发射的光子越多(而且随电压的e指数增加),即电流变小。因此有一个最优的电压,能得到最高的输出功率。 根据理论计算可知,在地球上、温度300K、正对着太阳放置的单节太阳能电池最大转化效率百分之三十多一点。 William Shockley and Hans J. Queisser, "Detailed Balance Limit of Efficiency of pn Junction Solar Cells", J. Appl. Phys. 32, 510 (1961)
10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