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花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包花生【回忆录】
热度 4 liuxuxia126 2012-8-17 21:10
在俊奇家住了一天,就去了邻村的小聂家、金锋家各住了一天。小聂和金锋的妈妈都出门捡破烂了,也就是去城里拣废品卖钱,算是最早进城的农民工。金锋有个妹妹叫银锋,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她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带着四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比较艰难。她哥哥已经成年,也去城里打工了。当时农村男孩子娶媳妇家里要有房子,就好比现在姑娘嫁人,丈母娘要求女婿必须买房买车一样,把房价都弄得暴涨。那是说了亲,首先要“相家”,没有房子哪里有家?而媳妇一般不愿意和婆婆住一起,娶了媳妇马上分家的多的是,即使在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如果没有本事给自己的孩子盖一所房子父母,是没有人愿意给他说媳妇的。因为要盖房子,需要砖瓦,位于大路李的古蔡国的古城墙,古墓群,因为地势高,封土厚,就成了砖瓦厂的最佳选址。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人,一部分就近务工成了窑厂工人,一部分买了四轮车拉砖瓦到处卖。那些乡村公路的坑坑洼洼,都是这些拉砖的车给压坏的。 我的父母当时也处于艰难的生活境况中。父母因为供应我和大哥读书,没有能力盖新房。家里住的还是七五年洪水过后盖的一栋4开间的青砖青瓦房,砖瓦都是父母自己脱的坯烧制的。两个哥哥虽然都娶了亲,二哥早早辍学,结婚比大哥早一年,二嫂是自己看上二哥的,她家也贫寒,就没有提房子的要求,分家另过后,住在后院的新宅的两间偏屋里。打算靠自己的努力盖房。大哥高中毕业当了民办教师,娶妻后也分了家,只分到老宅的东间一间房。家里的另外的三间房,一间是堂屋,东厢房给妹妹和曾祖母住,西间房盛放粮食和杂物。爸爸和妈妈一起住在喂牛的牛棚多年。我十二岁读初中就住校离开家,周末回去住一晚,都是和曾祖母挤挤。父母那些年受过的苦和累,我是亲眼所见的。 小聂,金锋,俊奇,她们都是一个乡的初中同学,彼此熟悉。而邻村之间的亲戚朋友来往也多,所以,当俊奇从驻马店回到家里,我很快就得到消息,就从金锋家回到她家,和她见了一面。我没有多住,就要回学校了,她送我到老末庄,搭车回县城。路上我问她怎么没看见她大哥,难道大学不放暑假吗?她告诉我:哥哥正准备研究生考试,没有回家。那时候读大学的人都被誉为跳出农门的“金鲤”,“天之骄子”,进了大学就等于端了金饭碗,吃上商品粮,可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了,继续读研究生,那该有怎样的志向啊。我对还未见面的这个大哥,油然产生敬意。 那个夏天就那样过去了。秋天开学后又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高二学了文科,俊奇选择了理科,不在一个班了。金锋和小聂都是文科,我们进了同一个班读书。虽然和俊奇不在一个班,但我们下了课依然还在一起玩。爸爸有时候从家里来县城学校看我,会偷偷塞给我几个鸡蛋(我住在大姑家,送到她家里,爸爸担心表弟表妹众多我也吃不上),我把鸡蛋放在书桌的抽屉里,下课会分给俊奇吃。她会分享她哥哥给她写的信,其中有一些鼓励的话语:什么咱们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会被村里的某某人瞧不起,一定要为父母家里争口气!我想,她家是否和我家的情况类似?在村里因为没有权势,会被人瞧不起?我们家被村里人不看重,是因为父亲在那个村在外姓人,因为奶奶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就把父亲送给她的母亲,也就是父亲的外祖父母养大的。曾外祖父在刚解放去世。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的,一直很艰难,当时曾外祖父是附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也挣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都因为解放,全部化为乌有。所以父亲在奶奶的娘家,是看着人家的脸色长大的。好在父亲豁达,也靠自己的努力读到师范,因为三年自然灾害,也因为当时的“一风吹”政策,父亲由一名教师,当了农民。也许因为相似的家庭背景,我和俊奇互相鼓励,甚至开玩笑说:咱俩都长得丑,不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恐怕嫁都嫁不出去。 高二结束的时候,我作为社会青年偷偷报名参加了一次高考。想检验一下自己高中学习的情况。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很失望,446分的成绩,只能读个专科。我志愿也没有填写就放弃了。高三的基本上没有学多少新课,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而高二时只有60多人的班级,到了高三,一下子膨胀到160多人。俊奇知道我希望考一个好学校,但她的情况却比我的糟糕,心情起伏不定,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我还是鼓励她:现在看来,我选择文科是正确的,高一时我们学习成绩相当,分科之后,她明显感觉到吃力,而我,因为各科成绩平均,抛开了自己让自己头痛的物理,学起历史地理,是顺风顺水,一直受到老师的肯定。 因为成绩一直比较靠前,无论是受到老师还是同学的关注,都比以往多。可我那时候,还是喜欢和在理科班学习的俊奇和燕子一起玩。听她们讲讲一年级的同班同学,也认识了她们新认识的同学。所以,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当时文科班的同学,还是一年级时曾经同班的上了理科的同学,都和我关系比较好。这和俊奇有很大的关系。 高三寒假前,我们还在补课。有一天中午放学后,俊奇来我的班喊我。对我说:我哥哥放假回来了。我问她:那你哥哥在哪?她说:他刚刚从学校放假回来看了我。你想不想见他?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去东关搭车了。我和她开玩笑说:他走了我怎么见?你是故意把你哥藏起来的吧。俊奇急了:说真想见的话我和你一起去汽车站找他,他刚走不远,估计还没有搭上车呢。 我也许特好奇读研究生的人究竟是什么样?俊奇以前给我看过她哥哥写的信,是一手漂亮的字。我初中时偷偷喜欢过的一个男生,就是因为有一手漂亮的字体,不过他后来没有和我一起考取高中,复读了一年初三。所以,对于能写出漂亮字体的男生,我有着天然的好感。 俊奇拉着我,我们一起去东关乘车的地方。当我们穿过整个县城,从学校所在的西关,走到东关。看见有一辆汽车停在那里,那正是去她的家乡的车。车还没有开,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俊奇上车去找,果然,她的哥哥就在这辆车上。她喊哥哥下车见我,介绍我就是她最好最好的朋友。哥哥也许早就在信里听说过我的名字,下车和我打招呼。我第一眼看见他,有点失望,但面子上也不好表现出来。他是研究生,怎么没有戴眼睛啊?他穿着一身黄色的外套,就是当时流行的黄军装样式的衣服,头发也是浅黄色的,眼睛也是褐黄,就连他的胡子,都不是黑色。他仿佛是久不见阳光的人,脸色一点都不健康,像是一个病人。俊奇当然不会说是我们专门为了看他哥哥来的,她说有点东西要哥哥先带回家,让我陪她一起来。他哥哥拿了东西,就转身要上车。我们因为要赶下午的课,也不敢久留。匆匆见一面就要回学校了。我们没有走多远,听见她哥哥叫她等等。车子附近有卖小吃的小商贩,其中有卖花生的,一块钱一包。她哥哥买了一包,叫我们带回去吃。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笑俊奇:看,你哥哥还把你当小孩子哄,还买花生给你吃哩。 俊奇说:他才舍不得买给我呢,肯定是买给你的! 我们就这样互相说笑着,回到学校。 第一次见到哥哥,竟然被当作孩子一样哄。那袋花生,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个人分类: 家人朋友|36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寻找花生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3-22 08:13
  高中时代,吃饭时总有一个卖胡辣汤的女人进入校园售卖。   我们就调侃他爹是管理后勤的副校长的同班同学:你爸爸和那卖胡辣汤的女人have a lag吧?要不怎么她能进来,没见其他小贩进入呢?   同学就很愤怒,然后出口一个“去你大爷的”。   胡辣汤很好喝,当然,那是相对于学生食堂的各类汤而言,里面除了面筋外,竟然还会有花生。   不过,花生不易见到,得找。   多年以后,终于自己可以做饭了,就放了无穷多的花生在稀饭或八宝粥里,而不需要寻找花生的日子,却变得寡淡起来。   就思念起寻找花生的日子了。
个人分类: 事论|3013 次阅读|20 个评论
我卖的是花牛!不是花生!!
热度 5 boxcar 2012-1-1 09:53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是元旦,也是农历的腊八,所以早上贼冷。不过,冷归冷,菜还是要买的。在喝了几口腊八粥之后,俺毅然拿着一个听保险业务员一个半小时宣传鼓动换来的小购物车去早市买菜了。 大概是因为过节放假,今天早市的人比前几天多了许多,显得格外的热闹,人们的购物热情很高,而商品价格似乎更高。在挑拣了几样菜蔬之后,我又去水果摊前想买点儿水果。我在买完了香蕉和砂糖橘之后,又想去买几个苹果。于是拖着购物车信步走到了一个卖花牛苹果的摊位前。 就在我动手挑苹果的时候,卖苹果的大姐忿忿不平地说,刚才有个人问她买花生,还说“花生一斤六元真便宜!”(花生米最近的价格大概是15元2斤) 她这句话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居然逗得我哈哈大笑。俺心里在想,前几天(去年)我刚刚把“生”字拆成了“牛一”,今天居然就有人活学活用到早市儿上了。。。赶紧去看苹果前面的手写标价牌,果然是上面写着“花牛”二字,下面是“一斤六元”。“元”字上面那一横恰好在“牛”字下面2厘米处: 花牛 一斤六元 大家看看,这“花牛”像“花生”不?! 祝各位博友和读者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社会|329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穿着紫黑色内衣的花生
热度 2 francine 2011-10-15 23:54
穿着紫黑色内衣的花生
据说香堂是北京最美的乡村之一,于是某一天便跑到那里去看看。真的不觉得有多美呢,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干干静静,可是我不喜欢。整齐划一的东西最没看头了,全世界的城市便都是差不多,尤其是现代化的城市,都像流水线上出来的东西那么单调。而香堂给我的感觉不过是城市化的农村罢了,这样的农村我不觉得美。 倒是在村口看见一个农妇卖自己种的一些农产品,她大声地吆喝着自己的具有紫黑色内皮的花生,她的邻居在旁边开玩笑的说:这是从太空运来的种子。这样的花生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呢,虽说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也有一阵子了,也曾见过一些世面,但是穿着紫黑色内衣的花生没见过。 花生的营养价值据说是很高的,不晓得这长相奇特的花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个人分类: 走走停停|2438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家住在花生屯 -- 国外地名中译趣谈
热度 2 aurophilic 2011-3-17 01:39
旅居欧美近二十年,在不少地方工作生活过,也到过许多城市去旅行,因此对这些城市名字的中文翻译很在意。一个城市的名字,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往往会给人带来许多的联想。在国内读书时,每每看到枫丹白露这个风情万种的法国地名,心中就对法国,进而对欧洲,充满了无限的遐思和神往。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出国留学的第一站,选择了去欧洲的一个原因。 记得离开北京去德国时,在飞往汉堡的飞机上,邻座的德国乘客问我去什么城市,我用中文译名的发音告诉他:先去不来梅,再去汉诺威。不料人家听得一头雾水,连连摇头说不知道这两个地方。我心想,这也是德国的两个大城市,怎么会不知道呢?待我在纸上用德文写出这两个地名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城市名字的德语发音是布雷门和汉诺法。从此,我就对外国地名的中文翻译处处留心,生怕再闹这样的笑话和尴尬。 其实,拜前辈们渊博的学识和过硬的外文功底,欧洲许多城市地名的中译,是非常漂亮贴切的。像柏林,波恩,汉堡,波鸿,埃森,林茨,伦敦,里昂,马赛,米兰,洛桑,卢汶,隆德等等,你就是用中文念出来,当地人也能听懂,而且字面的涵义优雅大方,堪与我们的北京沈阳宁波太原媲美。我想,发音的接近和字面的端庄,应该是国外地名中译最基本的两条原则。最让我愤愤不平的是慕尼黑这个地名的中译,明明是个德国城市,中文译名却按英文名字来翻译,而且即使是按英文发音,也应该是慕尼克,怎么也和黑沾不上边,何况慕尼黑一点也不黑,是一座干净漂亮,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南德名城,是我最喜欢的德国城市。如果按德文发音翻译,她的名字应该叫明兴,也可写为明新或明欣,或者干脆就叫明星好了。放着这么好的名字不用,真是暴殄天物。 北美许多城市的地名,因为混杂了多种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和印第安语的缘故,译成中文后往往就显得有些怪异,像多伦多,密西西比,俄克拉荷马,怀俄明,蒙大拿等,能磕磕巴巴地把那个音译出来,也就差强人意了。最恐怖的是香港同胞对北美城市的地名中译,他们用粤语发音来翻译地名,等你用普通话再念出来时,能把你给活活气死。比如天使之城洛杉矶,他们偏要叫罗省,这样一来,一个“市”就升级成“省”了;好莱坞被译成荷里活,好像这样才能体现那些影星们的生猛鲜活。在加拿大时,听到香港移民同胞称一个地方为满地可,我一直搞不清是什么地方,后来看到这个译名和法文写在一起,才恍然大悟那就是著名的蒙特利尔,我真是要趴在地上满地找碎眼镜片了。 诗人骚客们翻译的地名,总是多了几分浪漫色彩。徐志摩很喜欢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故将其名译为翡冷翠,令人联想到那座城市里许多像碧玉翡翠一般美丽珍贵的文化瑰宝。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镇伊萨卡,风景优美,景色绝佳,胡适之在那里读书时,就将该镇名译作绮色佳,让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一年深秋,我从波士顿驱车回费城,横穿大半个麻萨诸塞州,一路上看到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突然觉得把麻萨诸塞译作“满山秋色”企不妙哉,音义皆好,可以和枫丹白露相呼应了,只是有点不像一个地名。 留学的生活是单调的,所以留学生们也常自找一点乐趣,拿自己留学的城市名字开开玩笑。宾州西部的钢铁重镇匹兹堡,就被那里的留学生戏称为痞子堡。在马里兰州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的学子们,爱把马里兰叫做马驴栏。你要问身居首善之地华盛顿的学子们住在哪里,他一定会告诉你“我家住在花生屯”。西部俄勒冈州的学生,则把他们那太平洋岸的风水宝地,称作饿狼岗。我在加州时工作的斯可瑞普斯研究院,位于圣迭戈市郊的拉荷亚,那是一座美得令人眩晕的小城,拉荷亚在西班牙语里是珍珠的意思,可是我的那些学弟们,却硬是把拉荷亚叫做老虎崖,听到这个名字,我都恨不得从崖上跳下去了。然而,不论是痞子堡马驴栏花生屯,还是饿狼岗老虎崖,这些带着调侃性质的地名中译,发音和原文十分贴近,也像一个真正的中文地名,就是太土太像中国乡下的一个小犄角旮旯了。 我很喜欢世界地名谜语,也尝试着编过几个自娱自乐一番。当然,象排队上厕所(伦敦),举头望明月(仰光)这一类的,就有点太小儿科了。因着对慕尼黑的喜爱,我曾编了一条谜面:最爱古刹青灯晚(打一德国城市名),谜底就是慕尼黑。汉诺威的谜面,则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打一德国城市名)。那一年的暮春去华盛顿看樱花,波托马克河畔千树樱花盛开,一阵风儿吹过,粉红柔软的花瓣像雨一样纷纷飘落,脑海里突然浮起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不正好也是一个谜面吗(打一美国地名),谜底就是华盛顿!
7977 次阅读|2 个评论
把田园留在城中吧-快乐的源泉
lxchencn 2011-2-23 16:48
有一天正在吃花生的小孩问花生是长在地上还是地下的?我有些意外,在为他做了解释后,想起小时候听妈妈讲过一个讽刺故事:说一个农家孩子苦读之后考上大学,读书放假回来路过一片农田,看到长势良好的农作物,发出感慨说,长的多好的韭菜呀,老父亲一听大为生气,读了大学忘了本,麦子韭菜不分,扯出麦苗就追打,儿子一边跑一边叫:红杆杆打白花,打死人啦.... 都城市化了,分不清农作物已经一点都不奇怪了,自己出身农村,小时候干农活虽然辛苦,但水田抓鱼、山上地里挖红薯花生、挑肥料化肥、种红萝卜西瓜、自留地种白菜葱蒜等等农家生活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童年快乐记忆,现在假日乡下走走看到农忙的景象忍不住停下了观赏一下,甚至体会一下采摘的乐趣。曾几何时,城市周边的菜园已经远离到了郊外,农田早已经成了高楼大厦,绿油油的农田景色也难以看到了,曾经近在咫尺的蛙声、蝉鸣已经被城市的喧嚣淹没,便宜的白菜萝卜已经承受不住长途的颠簸只好昂贵的消费了,春节回老家看到曾经的农业县城也已经完全城市化了,找不到自己小时候耕种的田土了,也就突然明白为什么我们必须买很贵的小菜了,难道在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就不能为市民在城市的中间留下一些农田菜土吗?把乡村留在城市之中,把城市融入乡村之间,不亦乐乎?
2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花生竟是这六类人的“催命符”
shawnshen 2011-2-19 18:41
花生竟是这六类人的“催命符” 没有人不认识花生的吧,也没有从来没有吃过花生的吧。但是这些一种食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它,某一类人群吃花生可能会给生命带来危害性的,所以,有这么一些人群是需要注意了,它们不适合吃花生的。 那么,哪些人群不可以吃花生呢? 1 、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2 、胆囊切除者: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3 、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4 、想减肥的人: 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二两炒花生仁,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相当于吃了五两半的馒头,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 5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6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后,大家知道花生香脆可口、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零食,但如果你属于以上六种的人,花生则对你有害无益。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了,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注意了不可乱食用花生了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东农业大学的花生
热度 1 gaojianguo 2011-2-11 18:30
山东农业大学的花生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7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汪鑫下载
ljlscience 2010-8-29 16:08
汪鑫,请到这两个链接里面下载有关花生的资料,如需急需补充,务必告知相关方面,缩小查找范围。 论文http://d.namipan.com/d/fb66dff9e6e8719b40d8f0b2ed6a98d940339d6cddce8f00 阅读器:http://d.namipan.com/d/f355a3af9f0c42d65dd80d11e1a9967824c190bef8305a00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庄稼花儿,带着泥土芳香的漂亮的花儿
Albizia 2010-8-9 16:32
大豆田 大豆植株 大豆花 花生田 花生植株 花生花 花谢后子房将钻入土中,大概落花生的名字由此而来 棉花植株 棉花花初开为白色 棉花花将谢变红色 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花 南瓜花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120 次阅读|3 个评论
花生带来死亡之吻?
songshuhui 2009-11-8 23:57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11-03 8:58 2005年11月,加拿大魁北克15岁的少女克里斯蒂娜戴福士(Christina Desforges)在昏迷九天之后被宣布死亡。她是一位严重的花生过敏患者,在昏迷之前曾经与男友接吻,而男友在那之前曾经吃过带有花生酱的面包。所以,克里斯蒂娜的死因被解释为,残留在男孩口中的花生成分引发过敏,最终导致了她的香消玉殒。 这个消息显然有很大的新闻性,也很快就占据了许多媒体的头条。不少很大的媒体,比如加拿大的CTV、美国的CBS、英国的BBC等,都报道并且采用了这一对死因的推测。而加拿大食物过敏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Food Allergies)更是准备用这个病例来发起一场关于食物过敏的教育运动。 花生过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误认花生作敌人 花生过敏来源于人体的免疫机制。当非身体的异物闯入的时候,人体的免疫机制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来消灭入侵者。花生过敏就源于身体对花生的入侵反应太过激烈。 大多数人吃下花生的时候,身体就是把它消化、吸收,不会把它当作敌人。而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花生中的某些蛋白质在第一次进入的时候,人体如临大敌,经过层层动员和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产生了一种被称为IgE的蛋白质。等到下一次花生中的那些蛋白质再次光临, IgE就会启动相应的反恐机制来应对。而这种反应太过小题大做了,产生的一些物质如组胺等,对人体自身的损伤却远远比敌人还大。花生中引发IgE和过敏的蛋白质被称为抗原,而因为小题大做对自身的损伤就是过敏。 在美国,大约有1%的人对花生过敏,大致相当于300万人。在婴儿中过敏的比例要高于成人,不过约有20%的过敏婴儿长大后过敏反应会消失。 花生过敏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胃肠和呼吸道上。皮肤症状通常有风疹、水肿和瘙痒等;胃肠症状包括急性呕吐、腹痛和拉稀;呼吸道症状则有喉头水肿、咳嗽、嗓音改变以及气喘等。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都发生,可能只是其中一些,也可能还有其他症状,比如低血压和心率障碍之类。这些初期症状可能在吃下花生后立刻发生,也可能晚至两个小时。在初期症状消退之后,大约还有三分之一的过敏者会发生次级症状。次级症状更难恢复,而且可能危及生命。 因为过敏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相似,花生过敏的诊断并不容易。生活中吃花生与上述症状的联系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作为依据。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花生过敏是相当靠不住的。在医学上,皮试可以提供是否过敏的可能性,但是不能提供过敏有多严重的信息花生过敏会带来体内特定的IgE升高,通过抗体反应检测IgE的浓度才是另一条重要依据。不过,这种检测有相当的假阴性检测结果是不过敏,但是实际可能过敏。在良好的控制条件下吃花生来测试是否过敏是最可靠的,不过这多少有点以身试法的感觉,具有相当的危险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引发过敏,需要多少花生 一切的毒性都需要在一定的用量之上才能发生,那么需要多少花生才能引发过敏呢?因为吃了带有花生酱的面包而残留在口腔中的花生成分,就足以产生死亡之吻吗? 在克里斯蒂娜事件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接受了花生酱带来死亡之吻的解释。不过在数月之后,负责这个案子的验尸官米歇尔-米伦(Michel Miron)公布了检验结果:她并非死于花生过敏,而是死于严重哮喘导致的脑部缺氧。事发前,她参加了一个有吸烟者的聚会,凌晨三点左右她晕倒前曾说感觉呼吸困难。根据检验结果推测,她应该还吸食了一些大麻。米歇尔-米伦还指出,她的男友吃带花生酱的面包是在吻她9个小时之前,而残留在唾液中的花生过敏源一般在1小时内就会消失。 这个死亡之吻的案例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媒体的目光,很大原因是这样小的花生量也能引发过敏。虽然被证实这种猜测并非事实,不过许多研究确实检测过引发过敏所需的花生剂量。根据不同来源的研究,一般认为几毫克的花生蛋白就可以引发过敏。一颗花生所含有的蛋白在300毫克左右,也就是说一颗花生的几十到一百分之一就足够引发过敏反应。 因为引发过敏所需的花生蛋白的量实在很小,所以不仅仅是花生,任何含有花生成分的食物,都有可能引发过敏。比如说,精炼的花生油不应该含有花生蛋白,对花生过敏者来说是安全的,但是冷榨或者提取的花生油中可能含有少量蛋白,可能引发过敏。那些装过花生酱等花生制品的容器,再用来盛装其他食物的话也可能污染后来的食物,使之含有过敏源。 过敏者的艰难生活 就目前的医学进展而言,花生过敏还是不治之症。一旦确诊对花生过敏,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就是避免吃花生以及含有花生蛋白的任何食物。因为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过敏发生之后的治疗,并不能根除。等到下一次误食花生,一切还是照旧发生。 因为引发过敏所需的花生蛋白量实在太低了,任何可能含有花生成分的食品都必须避免。可是在当今社会,许多现成的食品中都含有多种原料,很可能其中的某些原料就含有花生成分或者受到过花生成分的污染。所以,花生过敏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其他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更大。他们不能吃任何来源不明的食物,不能在外就餐。而且,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终生的徒刑。即便是百密一疏,对于他们来说都已太高不管坚持了多久,只要疏忽一次,轻则进医院,重则危及生命。 对于花生过敏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孩子是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误食含有花生或者被花生污染的食物是很难避免的事情。父母必须做好应急预案,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都得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举动,一旦有过敏症状出现,必须服用相应的药物控制病情,或者立刻送往医院处理。 如果过敏者除了对花生,还对其他食物过敏,那么他的生活就更加艰难。理论上说,少吃几种食物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如果过敏的食物比较多,加上许多食物中会有混进过敏源的可能,他们可以选择的食物就会少得可怜。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很复杂,可选择的范围越小,满足营养需求的困难就越大。尤其是对小孩子,如何让他们获得均衡全面的营养而又不犯禁,实在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 科学家们在干什么 食物过敏,尤其是花生过敏,对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自然也就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从生物、医学到食品,都有大量的科学家在对它穷追猛打。许多公众关心的问题,也是他们研究的热点。 关于过敏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过敏的人越来越多?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从1997年到2002年,花生过敏的发生率翻了一番。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和中国的花生消耗量差不多,为什么美国的花生过敏发生率远远高于中国? 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卫生条件的差异。在卫生条件好的地方,身体的免疫系统没有那么多事情干,就容易对外来刺激反应过度;而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身体的忙于对付其他真正的入侵者,就没有精力来跟花生等食物的刺激较劲。当然这种猜想还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支持,即使是真的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人们不可能因此让自己的生活在脏乱的环境中。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诊断技术的改变和人们的关注。在美国,人们对过敏的关注程度高,不过敏的人都有一部分都被误诊为过敏,过敏的就基本上是难逃法眼。而在中国则可能相反,人们的关注程度低,即使是医院对于过敏的诊断也不是那么常规,许多过敏者也可能被当作其他疾病进行治疗了。 对于食物过敏,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不治之症。患者只能通过严格避免过敏源来避免症状的发生。有人通过传统的免疫疗法来脱敏从无到有,少量到大量地给患者吃花生。这种方法在治疗别的过敏上有成功的例子,在治疗花生过敏上也有成功的报道。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这种疗法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还是不要轻易尝试的好。毕竟,如果引发严重反应,实在是得不偿失。其他更安全的免疫疗法也得到了很多研究,有一些在动物身上获得了成功。不过,距离能够应用到人的身上,要走的路还很远。乐观估计,几年之内可能会有有效的疗法出现,即使是不能完全治愈,能够提高引发严重过敏症状(比如危及生命)所需的抗原量,也是很有意义的。 还有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开发不含过敏源的花生。最有效的当然是通过生物技术改造花生。如果说抗原相当于一盘菜,那么抗原的DNA相当于菜谱。从菜谱到把菜上桌,牵涉到许多步骤。在任何一步做手脚,都可以让上桌的菜成为假冒伪劣。生产无过敏源花生的技术原理大致如此,在从DNA到生成抗原过程中的某一步进行操作,让最后合成的蛋白质失去作恶能力。不过,这种方法的难度在于,花生蛋白中的过敏源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八种。让每一种都保持沉默需要进行太多的基因修饰,这样最后得到的还是不是花生就很难说了。 2007年,北卡罗来纳农业理工州立大学食品科学系副教授穆罕默德艾赫迈纳(Mohamed Ahmedna)曾经宣称通过某种加工过程把普通花生变成了无过敏源花生。这一新闻在当时得到了广泛报道,不过到现在也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消息。 形形色色的过敏源 理论上说,任何食物都能导致过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报告说,他们接到过的报告显示,有超过160种食物能够产生过敏。其中,最主要的有八种: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如杏仁、胡桃等)、大豆、小麦、鱼、某些海鲜(如螃蟹、虾、龙虾等)。美国人中90%以上的食物过敏来自于这八种过敏源,所以,在美国销售的所有商品中,如果含有这些过敏源必须标明。比如,如果某种饼干使用了卵磷脂作乳化剂,就必须标明含有大豆过敏源,当然,还有面粉是小麦过敏源,奶油则是牛奶过敏源。 在美国,每年因为食物过敏到医院急诊的人次可达3万,其中估计有150到200人失去生命。在不同的人群中,高发的过敏食物有所不同,比如在欧洲,对芥末和芹菜过敏的人很多;在日本,大米过敏的不少;而在北欧,鳕鱼过敏比较常见。 在中国,食物过敏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这是大自然的格外眷顾,使得我们的过敏体质比较少见?还是因为我们的诊断水平和社会关注程度比较低,因此经常把过敏反应当作了其他症状?相关的研究仍然有待展开。 (发表于《新发现》 文字编辑:刘睿)
个人分类: 健康|2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植物油料产量与消费(3):花生和花生油
jxz1963 2009-4-17 19:55
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花生在我国种植分布较广,除西藏和青海以外均有种植。在北纬35-40度的区域内,温、光、热,降水资源及土壤类型适合花生的生产。长江以北产区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65%-70%,长江以南产区占30%-35%。在我国的油料作物中,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中国花生种植面积达7500万亩,年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占全球总产量近40%,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花生的单产为每亩210公斤,是世界平均亩产91公斤的2.3倍。 花生在我国分布很广,长江以南花生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35%和30%,长江以北花生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65%和70%。种植面积一百万亩以上的有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福建、辽宁、湖北等13个省、自治区。2008年我国花生总产量约为1360万吨,其中山东省的产量约380万吨,河南约340万吨,河北140万吨。我国花生约有50%用于榨油,29%食用,6%左右出口,15%左右留种和其它用途。 近5年来,全球花生油年产量500万吨左右,我国2008年花生油的年产量约为188.6万吨,中国占近37%。从数字上看,我国是世界上花生油的最大消费国。 我国花生油大部分是经物理压榨工艺制取,能够保证花生油的天然品质和花生油特有的浓香味,符合中国人对食品的天然、绿色品质的崇尚消费心理。 2008 年各种植物油脂的消费约为2300万吨,花生油为188.6万吨,其中进口约0.6万吨,约为总消费量的8.2%。 花生油 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 因此,花生油是我国百姓喜爱的食用油。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5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展示一下我院花生研究的情况,请多支持
songjmsd 2009-3-27 11:22
http://www.saas.ac.cn/saas/shownews1.asp?newsid=2493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生能预防老人心血管疾病
heliyong 2009-1-15 10:27
花生是中国人喜欢的传统食品。花生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肉、蛋还高。所以有人把花生叫做素中之荤或称植物肉。花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古人称之长生果,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   多年来,对于花生及花生制品的营养问题,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在潜心研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试验,食用橄榄油可降低25%,食用花生油及花生制品可降低21%。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营养科学系penny kris-Etherton博士通过最新的临床试验,总结出花生制品、花生油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发挥有效作用。   在penny kris-Etherton博士的发言中,他们在该大学膳食代谢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关于花生及其制品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花生、花生油、花生酱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能产生重要作用。研究采用随机、双盲、5阶段交叉设计观察了5种不同的膳食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   5种膳食为:第一种是代表目前美国居民的平均膳食,即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膳食;第二种膳食含低脂肪,低饱和脂肪酸膳食;第三种是橄榄油膳食,即已被证明的一种健康膳食;第四种是花生油膳食;第五种是花生+花生酱膳食。实验结果表明,与第一种高脂肪膳食相比,橄榄油膳食、花生油膳食和花生+花生酱膳食,均可显著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对有益胆固醇基本没有影响。第二种低脂肪膳食,虽然也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但却明显增加了血脂的含量,有益胆固醇也有所降低。这项试验综合评价认为,食用橄榄油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降低25%,食用花生油及花生制品可降低21%。这一结果显示,花生油膳食、花生+花生酱膳食,同橄榄油膳食一样,在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可发挥有效作用。   在加利弗尼亚,营养专家对27000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7天的研究,研究者对65种食物对冠心病的影响进行观察。在所有被研究的食物中,坚果被认为对减少心脏病发作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研究者发现食用的坚果中32%是花生。实验结果表明:每周食用坚果5次以上可以使他们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0%以上,每周食用1-4次的可以减少27%.哈佛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对86000名年龄在34-59岁的妇女,进行了几乎20年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食用花生和坚果的人心脏病患病率低。每周食用花生油和坚果5次以上的妇女与很少或几乎不食用坚果花生的妇女相比,心脏病率减少大约1/3。   在美国民间,有个饮食健康秘诀:每天多吃一把(约25克)的花生和两勺花生酱,就会少患心血管疾病。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中,推荐限制饱和脂肪酸类和精制糖类的摄入,建议用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品,如花生、花生油脂和植物油来替代它们。   中国预防医学院检验结果表明:每百克花生油的含锌量达到8.48毫克,是色拉油的7倍,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锌能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激活中老年人的脑细胞,对延缓衰老有特殊作用。常食花生制品还可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肿瘤及肥胖疾病生成。   此外,美国科学家经过一番研究,在花生中发现了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含量的908倍,达到27.7g/g.了解到这种物质是肿瘤类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具有抗氧化和稀释血液的性能,有助于降低人的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有效延长果蝇和酵母的寿命,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衰老天然化合物。美国学者艾尔?敏德尔1998年编辑出版的《抗衰老圣典》中,白藜芦醇被列为100种最热门有效的抗衰老物质之一。   专家认为,花生油脂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4080%,单不饱和脂肪酸又叫油酸,能使人体的高血脂和有害的胆固醇下降,而不降低或相对提高人体有益的胆固醇,避免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   可以看出,花生及花生制品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在今天,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已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话题,随着对花生营养及保健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炉,素有长生果之称的花生一定会带给百姓更多的惊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