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杜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和教育哲学家杜威为教育科学家铺路
geneculture 2019-6-12 11:30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和教育哲学家杜威分别代表了两个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已有了计算机形式化技术支持,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概念框架和方法架构等几个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被邹晓辉明确地反复地提出来了。其作用、价值和意义何在呢?希望能引起广大师生一起来做系统的学习和思考! 附录1: 赫尔巴特及其教育思想: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同时,赫尔巴特也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及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因此,他是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位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学科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并且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在近代教育史上,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加一段他的生平事迹)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高频考点,为了方便考生备考将其思想归纳简化为“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和四阶段”。 详细阐述: 1、一原则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教学进行,教学的目的是造就学生的德行。 2、二基础 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前者指明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后者指明教育学的途径、手段和障碍。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理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并且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 3、三中心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我们通常把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称为“旧三中心”,而把杜威的“儿童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称为“新三中论”,这里需要重点区分。 4、四阶段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清楚——明确的感知教材;(2)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3)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和总结;(4)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附录2: 简要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代表作品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 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 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 论课程与教学。杜威主张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即活动课程。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 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5. 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的教育学信条 约翰 杜威
geneculture 2019-2-15 23:58
My Pedagogic Creed by John Dewey School Journal vol. 54 (January 1897), pp. 77-80 ARTICLE ONE. WHAT EDUCATION IS I believe that all education proceeds b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the race. This process begins unconsciously almost at birth, and is continually shaping the individual's powers, saturating his consciousness, forming his habits, training his ideas, and arousing his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rough this unconscious education the individual gradually comes to share in the intellectual and moral resources which humanity has succeeded in getting together. He becomes an inheritor of the funded capital of civilization. The most form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n the world cannot safely depart from this general process. It can only organize it; or differentiate it in some particular direction. I believe that the only true education comes through the stimulation of the child's powers by the demands of the social situations in which he finds himself. Through these demands he is stimulated to act as a member of a unity, to emerge from his original narrowness of action and feeling and to conceive of himself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welfare of the group to which he belongs. Through the responses which others make to his own activities he comes to know what these mean in social terms. The value which they have is reflected back into them. For instance, through the response which is made to the child's instinctive babblings the child comes to know what those babblings mean; they are transformed into articulate language and thus the chil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olidated wealth of ideas and emotions which are now summed up in language. I believe that this educational process has two sides - one psychological and one sociological; and that neither can be subordinated to the other or neglected without evil results following. Of these two sides, the psychological is the basis. The child's own instincts and powers furnish the material and give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ll education. Save as the efforts of the educator connect with some activity which the child is carrying on of his own initiative independent of the educator, education becomes reduced to a pressure from without. It may, indeed, give certain external results but cannot truly be called educative. Without insight into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activities of the individual, the educative process will, therefore, be haphazard and arbitrary. If it chances to coincide with the child's activity it will get a leverage; if it does not, it will result in friction, or disintegration, or arrest of the child nature. I believe that knowledge of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civiliza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properly to interpret the child's powers. The child has his own instincts and tendencies, but we do not know what these mean until we can translate them into their social equivalents. We must be able to carry them back into a social past and see them as the inheritance of previous race activities. We must also be able to project them into the future to see what their outcome and end will be. In the illustration just used, it is the ability to see in the child's babblings the promise and potency of a future social intercourse and conversation which enables one to deal in the proper way with that instinct. I believe that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ides are organically related and that education cannot be regarded as a compromise between the two, or a superimposition of one upon the other. We are tol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education is barren and formal - that it gives us only the idea of a development of all the mental powers without giving us any idea of the use to which these powers are pu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urged that the social definition of education, as getting adjusted to civilization, makes of it a forced and external process, and results in subordinating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to a preconceived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tus. I believe each of these objections is true when urged against one side isolated from the other. In order to know what a power really is we must know what its end, use, or function is; and this we cannot know save as we conceive of the individual as active in social relationship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only possible adjustment which we can give to the child under existing conditions, is that which arises through putting him in complete possession of all his powers. With the advent of democracy and modern industrial conditions, it is impossible to foretell definitely just what civilization will be twenty years from now. Hence it is impossible to prepare the child for any precise set of conditions. To prepare him for the future life means to give him command of himself; it means so to train him that he will have the full and ready use of all his capacities; that his eye and ear and hand may be tools ready to command, that his judgment may be capable of grasp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t has to work, and the executive forces be trained to act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It is impossible to reach this sort of adjustment save as constant regard is had to the individual's own powers, tastes, and interests - say, that is, as education is continually converted into psychological terms. In sum, I believe that the individual who is to be educated is a social individual and that society is an organic union of individuals. If we eliminate the social factor from the child we are left only with an abstraction; if we eliminate the individual factor from society, we are left only with an inert and lifeless mass. Education, therefore, must begin with a psych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 child's capacities, interests, and habits. It must be controlled at every point by reference to these same considerations. These powers, interests, and habits must be continually interpreted - we must know what they mean. They must be translated into terms of their social equivalents - into terms of what they are capable of in the way of social service. ARTICLE TWO. WHAT THE SCHOOL IS I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is primarily a social institution. Education being a social process, the school is simply that form of community life in which all those agencies are concentrated that will be most effective in bringing the child to share in the inherited resources of the race, and to use his own powers for social ends.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therefore, is a process of living and not a preparation for future living. I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must represent present life - life as real and vital to the child as that which he carries on in the home, in the neighborhood, or on the play-ground.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which does not occur through forms of life, forms that are worth living for their own sake, is always a poor substitute for the genuine reality and tends to cramp and to deaden. I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as an institution, should simplify existing social life; should reduce it, as it were, to an embryonic form. Existing life is so complex that the child cannot be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it without either confusion or distraction; he is either overwhelmed by multiplicity of activities which are going on, so that he loses his own power of orderly reaction, or he is so stimulated by these various activities that his powers are prematurely called into play and he becomes either unduly specialized or else disintegrated. I believe that, as such simplified social life, the school life should grow gradually out of the home life; that it should take up and continue the activities with which the child is already familiar in the home. I believe that it should exhibit these activities to the child, and reproduce them in such ways that the child will gradually learn the meaning of them, and be capable of playing his own part in relation to them. I believe that this is a psychological necessity, because it is the only way of securing continuity in the child's growth, the only way of giving a background of past experience to the new ideas given in school. I believe it is also a social necessity because the home is the form of social life in which the child has been nurtured and in connection with which he has had his moral training. It is the business of the school to deepen and extend his sense of the values bound up in his home life. I believe that much of present education fails because it neglects this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school as a form of community life. It conceives the school as a place where certain information is to be given, where certain lessons are to be learned, or where certain habits are to be formed. The value of these is conceived as lying largely in the remote future; the child must do these things for the sake of something else he is to do; they are mere preparation. As a result they do not become a part of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child and so are not truly educative. I believe that moral education centres about this conception of the school as a mode of social life, that the best and deepest moral training is precisely that which one gets through having to enter into proper relations with others in a unity of work and thought.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systems, so far as they destroy or neglect this unity, render it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get any genuine, regular moral training. I believe that the child should be stimulated and controlled in his work through the life of the community. I believe that under existing conditions far too much of the stimulus and control proceeds from the teacher, because of neglect of the idea of the school as a form of social life. I believe that the teacher's place and work in the school is to be interpreted from this same basis. The teacher is not in the school to impose certain ideas or to form certain habits in the child, but is there as a member of the community to select the influences which shall affect the child and to assist him in properly responding to these influences. I believe that the discipline of the school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life of the school as a whole and not directly from the teacher. I believe that the teacher's business is simply to determine on the basis of larger experience and riper wisdom, how the discipline of life shall come to the child. I believe that all questions of the grading of the child and his promot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reference to the same standard. Examinations are of use only so far as they test the child's fitness for social life and reveal the place in which he can be of most service and where he can receive the most help. ARTICLE THREE. THE SUBJECT-MATTER OF EDUCATION I believe that the social life of the child is the basis of concentration, or correlation, in all his training or growth. The social life gives the unconscious unity and the background of all his efforts and of all his attainments. I believe that the subject-matter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hould mark a gradual differentiation out of the primitive unconscious unity of social life. I believe that we violate the child's nature and render difficult the best ethical results, by introducing the child too abruptly to a number of special studies, of reading, writing, geography, etc., out of relation to this social life. I believe, therefore, that the true centre of correlation of the school subjects is not science, nor literature, nor history, nor geography, but the child's own social activities.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cannot be unified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or so-called nature study, because apart from human activity, nature itself is not a unity; nature in itself is a number of diverse objects in space and time, and to attempt to make it the centre of work by itself, is to introduce a principle of radiation rather than one of concentration. I believe that literature is the reflex expre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experience; that hence it must follow upon and not precede such experience. It, therefore, cannot be made the basis, although it may be made the summary of unification. I believe once more that history is of educative value in so far as it presents phases of social life and growth. It must be controlled by reference to social life. When taken simply as history it is thrown into the distant past and becomes dead and inert. Taken as the record of man's social life and progress it becomes full of meaning. I believe, however, that it cannot be so taken excepting as the child is also introduced directly into social life. I believe accordingly that the primary basis of education is in the child's powers at work along the same general constructive lines as those which have brought civilization into being. I believe that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child conscious of his social heritage is to enable him to perform those fundamental types of activity which makes civilization what it is. I believe, therefore, in the so-called expressive or constructive activities as the centre of correlation. I believe that this gives the standard for the place of cooking, sewing, manual training, etc., in the school. I believe that they are not special studies which are to be introduced over and above a lot of others in the way of relaxation or relief, or as additional accomplishments. I believe rather that they represent, as types, fundamental forms of social activity; and that it is possible and desirable that the child's introduction into the more formal subjects of the curriculum be through the medium of these activities. I believe that the study of science is educational in so far as it brings out th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which make social life what it is. I believe that one of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of science is that the material is presented in purely objective form, or is treated as a new peculiar kind of experience which the child can add to that which he has already had. In reality, science is of value because it gives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and control the experience already had. It should be introduced, not as so much new subject- matter, but as showing the factors already involved in previous experience and as furnishing tools by which that experience can be more easil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d. I believe that at present we lose much of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studies because of our elimination of the social element. Language is almost always treated in the books of pedagogy simply as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 It is true that language is a logical instrument, but it is fundamentally and primarily a social instrument. Language is the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tool through which one individual comes to share the ideas and feelings of others. When treated simply as a way of getting individual information, or as a means of showing off what one has learned, it loses its social motive and end.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therefore, no succession of studies in the ideal school curriculum. If education is life, all life has, from the outset, a scientific aspect; an aspect of art and culture and an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It cannot, therefore, be true that the proper studies for one grade are mere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that at a later grade, reading, or literature, or science, may be introduced. The progress is not in the succession of studies 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ttitudes towards, and new interests in, experience. I believe finally, that education must be conceived as a continuing reconstruction of experience; that the process and the goal of education are one and the same thing. I believe that to set up any end outside of education, as furnishing its goal and standard, is to deprive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much of its meaning and tends to make us rely upon false and external stimuli in dealing with the child. ARTICLE FOUR. THE NATURE OF METHOD I believe that the question of method is ultimately reducible to the question of the order of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s powers and interests. The law for presenting and treating material is the law implicit within the child's own nature. Because this is so I believ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of supreme importance as determining the spirit in which education is carried on: 1. I believe that the active side precedes the pass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nature; that expression comes before conscious impression; that the muscular development precedes the sensory; that movements come before conscious sensations; I believe that consciousness is essentially motor or impulsive; that conscious states tend to project themselves in action. I believe that the neglect of this principle is the cause of a large part of the waste of time and strength in school work. The child is thrown into a passive, receptive or absorbing attitude. The conditions are such that he is not permitted to follow the law of his nature; the result is friction and waste. I believe that ideas (intellectual and rational processes) also result from action and devolve for the sake of the better control of action. What we term reason is primarily the law of orderly or effective action. To attempt to develop the reasoning powers, the powers of judgment,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means in a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fallacy in our present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this matter. As a result we present the child with arbitrary symbols. Symbols are a necessity in mental development, but they have their place as tools for economizing effort; presented by themselves they are a mass of meaningless and arbitrary ideas imposed from without. 2. I believe that the image is the great instrument of instruction. What a child gets out of any subject presented to him is simply the images which he himself forms with regard to it. I believe that if nine-tenths of the energy at present directed towards making the child learn certain things, were spent in seeing to it that the child was forming proper images, the work of instruction would be indefinitely facilitated. I believe that much of the time and attention now given to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lessons might be more wisely and profitably expended in training the child's power of imagery and in seeing to it that he was continually forming definite, vivid, and growing images of the various subjects with which he comes in contact in his experience. 3. I believe that interests ar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growing power. I believe that they represent dawning capacities. Accordingly the constant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of interests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for the educator. I believe that these interests are to be observed as showing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which the child has reached. I believe that the prophesy the stage upon which he is about to enter. I believe that only through the continual and sympathetic observation of childhood's interests can the adult enter into the child's life and see what it is ready for, and upon what material it could work most readily and fruitfully. I believe that these interests are neither to be humored nor repressed. To repress interest is to substitute the adult for the child, and so to weaken intellectual curiosity and alertness, to suppress initiative, and to deaden interest. To humor the interests is to substitute the transient for the permanent. The interest is always the sign of some power below;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discover this power. To humor the interest is to fail to penetrate below the surface and its sure result is to substitute caprice and whim for genuine interest. 4. I believe that the emotions are the reflex of actions. I believe that to endeavor to stimulate or arouse the emotions apart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activities, is to introduce an unhealthy and morbid state of mind. I believe that if we can only secure right habits of action and thought, with reference to the good, the true, and the beautiful, the emotions will for the most par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I believe that next to deadness and dullness, formalism and routine, our education is threatened with no greater evil than sentimentalism. I believe that this sentimentalism is the necessary result of the attempt to divorce feeling from action. ARTICLE FIVE. THE SCHOOL AND SOCIAL PROGRESS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social progress and reform. I believe that all reforms which rest simply upon the enactment of law, or the threatening of certain penalties, or upon changes in mechanical or outward arrangements, are transitory and futile.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a regul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oming to shar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at the adjustment of individual activity on the basis of this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the only sure method of social reconstruction. I believe that this conception has due regard for both the individualistic and socialistic ideals. It is duly individual because it recognizes the formation of a certain character as the only genuine basis of right living. It is socialistic because it recognizes that this right character is not to be formed by merely individual precept, example, or exhortation, but rather by the influence of a certain form of institutional or community life upon the individual, and that the social organism through the school, as its organ, may determine ethical results. I believe that in the ideal school we have the reconciliation of the individualistic and the institutional ideals. I believe that the community's duty to education is, therefore, its paramount moral duty. By law and punishment, by social agitation and discussion, society can regulate and form itself in a more or less haphazard and chance way. But through education society can formulate its own purposes, can organize its own means and resources, and thus shape itself with definiteness and economy in the direction in which it wishes to move. I believe that when society once recognizes the possibilities in this direction, and the obligations which these possibilities impose, it is impossible to conceive of the resources of time, attention, and money which will be put at the disposal of the educator. I believe it is the business of every one interested in education to insist upon the school as the primary and most effective instrument of social progress and reform in order that society may be awakened to realize what the school stands for, and aroused to the necessity of endowing the educator with sufficient equipment properly to perform his task. I believe that education thus conceived marks the most perfect and intimate union of science and art conceivable in human experience. I believe that the art of thus giving shape to human powers and adapting them to social service, is the supreme art; one calling into its service the best of artists; that no insight, sympathy, tact, executive power is too great for such service. I believe that with the growth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giving added insight into individual structure and laws of growth; and with growth of social science, adding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right organization of individuals, all scientific resources can be utilized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I believe that when science and art thus join hands the most commanding motive for human action will be reached; the most genuine springs of human conduct aroused and the best service that human nature is capable of guaranteed. I believe, finally, that the teacher is engaged, not simply in the training of individuals, but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per social life. I believe t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realize the dignity of his calling; that he is a social servant set apart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roper social order and the securing of the right social growth. I believe that in this way the teacher always is the prophet of the true God and the usherer in of the true kingdom of God. 我的教育学信条 约翰杜威 学报杂志54(1897年1月),第77-80页 第一条。什么是教育 相信所有的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种族的社会意识来实现的。这个过程几乎在出生时无意识地开始,并且不断塑造个人的力量,使他的意识饱和,形成他的习惯,训练他的思想,唤起他的感情和情感。通过这种无意识的教育,个体逐渐分享了人类成功聚集的知识和道德资源。他成为资助文明之都的继承者。世界上最正规和最技术的教育不能安全地脱离这一一般过程。它只能组织它;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方向上区分它。 我相信唯一真正的教育来自于他发现自己的社会情境的需求刺激孩子的力量。通过这些要求,他被激励作为一个团结的成员,摆脱他原来的行动和感觉的狭隘,并从他所属的群体的福利的角度来构思自己。通过其他人对自己活动的反应,他开始了解这些在社会方面的含义。他们拥有的价值会反映在他们身上。例如,通过对孩子本能的bab呀学语的反应,孩子就会知道那些bab呀学语的意思;它们被转化为清晰的语言,因此孩子被引入到现在用语言概括的综合的思想和情感财富中。 我相信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 - 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如果没有邪恶的结果,那么它们都不能从属于另一个或被忽视。在这两方面,心理是基础。孩子自己的直觉和能力提供了材料,并为所有教育提供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与儿童独立于教育者的主动活动相关联之外,教育变得无法承受压力。实际上,它可能给出某些外部结果,但不能真正称为教育性的。因此,如果不了解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教育过程将是随意而随意的。如果它有可能与孩子的活动一致,它将获得杠杆;如果不这样做,将导致摩擦,或解体,或逮捕儿童性质。 我认为,为了正确地解释孩子的权力,必须了解当前社会状况,文明现状。孩子有自己的直觉和倾向,但在我们将它们转化为社会等价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含义。我们必须能够将它们带回社会历史,并将它们视为以往种族活动的继承。我们还必须能够将它们投射到未来,看看它们的结果和目标是什么。在刚刚使用的插图中,能够在孩子的唠叨中看到未来社交和谈话的希望和效力,使人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这种本能。 我认为,心理和社会方面是有机关联的,教育不能被视为两者之间的妥协,或者是一方相互叠加。我们被告知教育的心理定义是贫瘠和正式的 - 它只给我们一个发展所有精神力量的想法,而不让我们知道这些权力的用途。另一方面,人们强烈要求教育的社会定义,即适应文明,使其成为一种强迫的外部过程,并使个人的自由从属于先入为主的社会和政治地位。 我相信当一方与另一方隔离时,这些反对意见都是正确的。为了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们必须知道它的结束,使用或功能是什么;我们无法知道,因为我们认为个人在社交关系中是活跃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现有条件下给予孩子的唯一可能的调整是通过让他完全掌握他所有的权力而产生的调整。随着民主和现代工业条件的出现,无法预测二十年后的文明将会是什么样的。因此,无法为任何精确的条件做好准备。为他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意味着让他掌握自己的命令;这意味着训练他,他将充分利用他所有的能力;他的眼睛,耳朵和手可能是准备好指挥的工具,他的判断可能能够掌握它必须工作的条件,并且训练行政部队以经济有效地行动。除非不断考虑个人自身的权力,品味和兴趣,否则就不可能达到这种调整 - 也就是说,教育不断转化为心理学术语。总之,我认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个体,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我们从孩子身上消除社会因素,我们只能抽象;如果我们从社会中消除个体因素,我们只会留下一个惰性和无生命的群体。因此,教育必须首先从心理上洞察孩子的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通过参考这些相同的考虑在每个点控制它。必须不断解释这些权力,利益和习惯 - 我们必须知道它们的含义。必须将它们转化为社会等价物的术语 - 以及它们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
个人分类: 教育学经典原著|4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安乐哲、郝大维: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哲学
lofiazhan 2018-5-4 23:19
本文转载自国际儒学网,原文地址: 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 一、在中国曾被尊为“孔子第二”的杜威   八十二年前的最近几天,也就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的前夜,有一个美国学者来到中国,他就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鼻祖杜威。杜威在中国停留了两年又两个月,发表了几十次演讲,宣扬美国实用主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宣传可以获得成功,因为他只是一介书生,没有炮舰相随,也不能逼迫中国人签订不平等条约。但是,令今人深感悲哀的是:他的美好愿望在一开始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因为,在他到达中国三天之后,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就在北京爆发。   “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着革新的旗号,一开始曾对新思想,特别是西方的思想,尤其是那些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敞开大门。人们对杜威的兴趣曾一度很高,因为杜威以“民主”作为他讲学的中心议题。人们同样欢迎他试图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努力,因为他想在这个有儒家思想传统的文明古国施行他的实用主义。   然而,短短几个月后,杜威的宣传就遭到强有力的反抗。新文化运动开始无疑是反对儒教的,而且将杜威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根本对立起来。让人感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杜威被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当作打倒封建礼教的工具,可是他曾被誉为“孔子第二”(SecondConfucius)。那是一九二零年的事,这顶“孔老二”的高帽是一所中国大学给戴的,随之奉送的当然少不了一个名誉学位。这顶高帽戴在杜威的头上为时很短,原因当然因为他是洋人,孙中山跟他领导的国民党要求人民恢复传统的中国价值观,民众自然也就不到这个洋“孔老二”那里去学习儒家思想了。   非常可惜,杜威在中国的影响是短暂的。杜威回国以后,不单中国,实用主义在整个亚洲都只有很少的人研究。在哲学界,以康德、萨特(Sartre),海德格尔(Heidegger)和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哲学,吸引着越来越多学人的注意力,在思想界和文化界,实用主义的影响大大地衰弱了。   令人感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实用主义在亚洲应当强盛,而不应衰败。因为美国的实用主义与亚洲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我当然承认,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思想长河,与年轻壮丽的实用主义激流,在本质上是各自独立发展壮大,而且互不相干的人文思想运动。关于她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在后面将继续讨论。可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的汇合趋势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亚洲和美国学者开始认识到,一场儒家思想长河和实用主义激流汇合的文化讨论和文化运动正在悄然兴起。   在社会操作的层面上,杜威实用主义最终让位于马克思主义,没有能够对中国社会产生多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杜威实用主义拒绝全盘彻底解决社会问题。杜威不断提醒中国人民,不要毫无批判地引进西方的思想,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毫无批判地拒绝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他的实用主义体系虽然对大众民主理想进行了非常激进的重构,但是这对于正在寻求革命的中国人民来说,实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在民众对实用主义最初的期望完全变成失望之后,主张对社会进行全盘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上风,最终将在改革现实面前完全是小打小闹的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挤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实用主义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至上个世纪末,前后半个多世纪。   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杜威实用主义既不拥护资本主义,也不反对儒家思想,但是在中国老百姓看来,杜威的大众民主思想好象不但拥护资本主义,而且反对儒家思想。当然,应当承认,尽管杜威和他的思想伙伴力图重塑北大西洋的民主,重建北大西洋民主制度,实际上,他们没有取得多少实质上的成功。如此一来,简单空疏的民主思想在中国大行其道就不足为怪了。可惜的是,正是这种过于简单的民主思想,占据中国民众的头脑超过半个世纪。   在杜威看来,民主首先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制度。他坚持他的民主视野,认为民主态度的形成需要靠教育,强化民众的民主态度也要靠教育。这无疑是学者温和的人间情怀。可是,事过境迁,今天民众对民主的需要并不比八十二年前更为乐观。所以,今天那些兜售民主理想的人们想在社会操作层面上发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在是荒唐可笑的。那些今天在中国兜售西方民主的人,似乎不约而同地求助于以下条件:中国国内农民和工人的不满、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改造,来自其他所谓民主国家的压力,世界经济市场的要求等等。他们都一致错误地认定,这些实际因素能够起到杜威的睿智、耐心和远见卓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独有偶,杜威实用主义在美国思想界也遭到残酷的清洗。战前,大批欧洲哲学家逃到美国避难,战后,美国学术界的哲学兴趣由于外来思想的力量发生重大转移。在美国知识界,精英思维模式逐渐为大众思维模式所替代。杜威实用主义,甚至整个实用主义思想运动,几乎被新的思想运动连根除去。   在杜威的祖国,后来的人们几乎完全误解了杜威的教育改革,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教育改革实践没有多久就被扼杀在襁褓之中了,此后一直后继乏人。不但如此,杜威的民主思想从未成为美国民主思想的主流。在美国,如同在中国一样,许许多多本来可能重塑国家民主理念的机会统统稍纵即逝。   近年来,美国新实用主义思想运动方兴未艾。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实用主义的重现当说是一件幸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杜威的民主社会视野,与传统的中国人对社会组织的理解,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今天,我的分析将要说明,杜威的民主视野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信仰与价值观有许多共鸣,杜威实用主义理应引起正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思想界的充分关注。应当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思想家和西方思想家,投入到将杜威的思想引入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投入到重建中国社会民主的事业之中去。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崭新的事业。事实上,在亚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人们对“亚洲价值观”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个思想运动包括了将世界各种思想资源引入亚洲传统思想的种种努力,从中我们可以借鉴许多有益的经验。欧洲、美国、中国和韩国的学术机构与组织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展开各种讨论,这些讨论设想了“儒家民主”的种种可能模式。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总是寄希望于政治与经济的因素和力量。但是,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将杜威实用主义引入儒家思想后所产生的文化活力,因为这种文化活力对当代中国思想界与民众价值观的冲击,必将是持久而深远的。   我今天的演讲尝试展示一种思想沟通的方式,在这种思想方式中,杜威式的民主视野将大大有助于中国未来民主之希望。同时,我的演讲将再次证明,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有资格被冠以“孔子第二”的称号。   二、新实用主义和新儒学同病相怜的边缘化命运   大家都知道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今世界两种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新实用主义”(NewPragmatism)和“新儒学”(NewConfucianism),是在美国和亚洲出现并兴盛的。无论对美国还是对亚洲,这种现象都极其重要。“新实用主义”大力复活杜威实用主义和其他经典实用主义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新儒学在整个亚洲和美国都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拥护。这两种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思想文化运动几乎同时在美国发展壮大,有着两个最根本的原因。首先,立足美国文化的思想家对实用主义的重新诠释,立足儒家文化的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重新诠释,都是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在对各自文化有了深刻体认之后,所提出的最有根据的和最富创造性的解说。其次,越来越多的思想家达成令人惊异的共识,那就是,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有许多几乎一致的重要哲学假设,正是这些非常接近的思想前提,使得它们尽管是不同文化的代表,却可以进行平等而且富于建设性的对话。   我们说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的社会文化层面上,美国文化就是实用主义,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思想。因为实用主义在美国文化大熔炉中,儒家思想在中国以及韩国、日本与越南文化的大杂烩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圈的特征,美国实用主义体现了美利坚文化的特征。当然,世界范围内的如下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启蒙主义思想运动在当代的复苏,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的广泛传播、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自由企业资本主义的大行其道,这些都不仅有可能削弱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儒家思想复兴运动,而且有可能削弱美国社会的哲学实用主义复兴运动。   在中国,美国实用主义一度被简化为“有用就是真理”,甚至许多学者都把美国实用主义仅仅误解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any-means-to-an-end)的思维方法而已。这样一来,实用主义哲学不但毫不精致,简直就毫无理智。受这种思想影响,普通民众错误地将美国实用主义认为不过是资本主义和技术狂热的粗糙派生物而已。其实,美国实用主义植根于欧洲大陆哲学传统,与儒家思想的渊远流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拿杜威实用主义来说,杜威对欧洲经典的自由式民主所引出的原子个人主义一贯持批评态度,在他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诸如把人界定为带有权利的生灵这样的原则。杜威认为,人类群体是个人的权利的来源,也就是说,个人的权利是由他所在的群体赋予的。杜威指出,将民主视为资本主义和技术革新的副产物,这是典型的欧洲式的,尤其是英国式的思考方式。正是这种思考方式错误地认为,现代民主制度的诞生一定要有工业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由此出发,杜威的哲学实用主义和他的思想伙伴不把民主的发展解释成经济进步的必然结果。他们甚至认为,社会民主的实现必须独立于任何经济体系之外。也就是说,他们拒绝将社会民主与民众对财产权利的要求、对个人利润的追求相联系。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科学与技术不过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有助于实际目标的最全面有效的实现而已。很显然,技术进步一直与经典资本主义夫唱妇随,同时压抑着与技术进步相应的价值理念的发展,也就阻碍着价值理念在推进人类社群建设方面的作用。   简单说来,我们认为,美国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社会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严重冲突。如果说现代西方社会被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民主、自由企业资本主义和物质技术这些要素所主宰,那么,事实上,美国实用主义相对于西方主流思想形态来说,就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如果认为现代西方主流思想形态决定着现代西方社会、政治与经济现状,实用主义由于唱对台戏就必然被边缘化了。   在亚洲,情形就要复杂得多。儒家思想有着悠久的传统,所以它对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控制力也要强大得多。虽然如此,在二十世纪,儒家思想在许多亚洲国家还是没法逃脱象实用主义一样被边缘化的命运。这个非常重要的比较说明,儒家思想和实用主义一样,在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地方作用微乎其微。   在国际上来说,欧洲启蒙运动导致理性主义的蓬勃发展,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蓬勃发展贬低了亚洲的儒家思想与美国的实用主义。拿儒家思想来说,儒家思想一直被理解为一套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没有实用价值的行为伦理规范。如此一来,儒家思想对盎格鲁-欧洲人思想的分析或深思就似乎不可能有任何实际价值。虽然,最近几年以来,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变化,但是研究欧洲大陆哲学和英国传统哲学的大多数专业哲学家仍然觉得儒家思想索然无味,毫无实用价值,也就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   在当今国际社会,提倡儒家思想的学者的处境,如同提倡美国实用主义的学者的处境一样,在一片国际商务活动的喧嚣声中,微弱的呼告几乎没人能够听清。西方世界日益强盛的现代化力量,将美国实用主义与亚洲儒家思想都推向了边缘地位,迫使这两种对本族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同时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这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要说,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共通之处,绝不仅仅限于她们今天在世界上同病相怜的文化地位。透过这两种思想表面迥异的表达方式,认真探讨他们各自的核心理念,我们将惊奇地发现,两种思想体系之间的重叠是耐人寻味的。还有一个我们应当留心的事实,这就是,无论是美国实用主义,还是东亚儒家思想,都不甘在新世纪的文化重组中屈居弱势,她们在全球化商业大潮中不屈不挠的努力表明,她们都试图摆脱自己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振当年引领风骚的雄风,对各自的时代文化思潮重新产生巨大的影响。无疑,在这两种不愿成为昨日黄花的东西方文化形态共同反抗她们同病相怜的命运的努力当中,我们将发现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正是这些理由支撑着这场中西文化的重要对话。   事实上,这场中西文化最新对话的序幕已经拉开。今天,美国人与亚洲人能够共同反思各自的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试图阻碍他们平等交流的思想障碍基本消失,现实阻力基本扫除,也是因为两种文化传统开始互相认识对方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这场中西文化的新对话包括美国新实用主义和中国新儒家思想。准确地说,“新实用主义”的含义相当狭窄,它特指理查德·罗蒂(RichardRorty)所持的哲学立场。一九七九年,罗蒂发表《哲学与自然的映现》(PhilosophyandtheMirrorofNature),该书大量吸收了杜威的思想。但是,如果将新实用主义用于一个宽广得多的理论视域,无疑要合适地多。我们在此将新实用主义理解为哲学实用主义在美国的总体复兴。在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历史悠久的欧洲思维模式,被新兴的美国文化资源所替代。总而言之,恰如罗蒂这位新实用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所说的那样:杜威实用主义无疑是这场美国文化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由其派生的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是这场文化复兴运动的中坚力量。   三、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的六个共通性   不论是美国实用主义,还是东亚儒家思想,都非常关心亚洲与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认真严肃的讨论涌现了出来。今天,我们将在此勾勒美国新实用主义和东亚新儒家思想之间的一些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为这场已经登场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出这场对话的重要价值。   我们这里进行的每一项具体比较都将证明,美国新实用主义与东亚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使我们的观点征服民众,我们必须至少坚定以下这种信念:儒家思想长河与实用主义激流的汇合,很可能可以很好地提供各种资源,发展各种民主化的可能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不同于当前支配着世界发达国家的那些模式。   (一)、重视文化叙述,反对种族中心主义   杜威实用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的或终极的真理。实用主义容忍错误,力求客观。实用主义者既不承认存在看待事物的唯一尺度,也不承认自己是世界上的唯一真理。恰恰相反,实用主义者的观点依赖于特定的历史叙述。实用主义者也进而承认自己不过就是这个人类社群的普通一员。   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都拒绝超越现世的观念,比如诞生于欧洲启蒙主义运动的本质先于存在的思想。在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中,我们看到,不论是自然的规律,科学的原则,还是哲学的逻辑,都无法确定我们是谁,也无法确定我们的个人、社会和政治存在。不是任何超越现世的观念,而是我们的文化叙述,最终昭示我们:我们到底是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美国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不约而同地反对文化帝国主义,这种帝国主义总是试图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现代主义源于欧洲,并以欧洲为中心,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明显忽视异国风情,不但这样,现代主义还力图把他自己的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普遍化,让其粉墨登场。西方人受这种所谓的普遍主义的蒙蔽,将盎格鲁-欧洲人当作现代人的标准,以为他们才是人之为人的楷模,盲目地模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都认为,文化的叙述是不可替代的。它们共同反对动机不纯的种族中心主义,共同撕下它虚伪的面具,揭穿它试图将一套短命的文化价值观当作普遍真理送给大众的真实目的。与此相反,儒家思想与实用主义都赞同罗蒂的“良性的民族中心主义”(benignethnocentrism)。不言而喻,罗蒂认为,我们的思想,行动和感觉必须从我们所处的境域出发。我们的起点是没法选择的,因为我们只能以自己的经验积累作为出发点,并将其视为我们自我意识的中心。只有从这一无可选择的中心出发,我们才能向外活动,这种自我意识在延伸的过程中会与其他民族的自我意识产生融合,从而形成更加广泛的“我们意识”(we-consciousness)。   (二)、人类社会沟通交流   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的第二个一致之处是,她们都强调人类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在杜威看来,人类经验从根本上说是“参与和交流”(participationandcommunication),整个美国实用主义的社会学说正是建立在杜威对经验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这样,经验体系的建立必然依赖人类在交流过程中互动生成使用(inuse)的语言。经验既然是交流,就必然预设着交流的具体情境,这就是人类社群的沟通交流。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健康与否决定的。而一个社会健康与否,基本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沟通性如何,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是否是一个“沟通的社群”(acommunicatingcommunity)。   既然实用主义认为,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经验,那么实用主义特别关注社会交往和群体互动,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由此出发,哲学家们对人们在社会交流中的种种方式进行了考察。交流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对特定对象的诉求,也可以是无目的的、纯美学的表达而已。交流的行动可能促进人类创造,也可能阻碍人类制度化互动交往的努力。总之,实用主义作为关注互动的人类社会的哲学,可以说成是一种社群主义的(communtarianism)哲学。   儒家思想同样关注交流的人类社会。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认为,人们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人们必须尽量熟练掌握交流的工具。此外,孔子还说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不仅仅是位传道者,是位教师,更是一位交流大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孔子强调交流的技巧,才要求人们特别关注“正名”(properuseofnames)的问题。   与启蒙运动高扬“自我”(cogito)截然相反,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都认为,个人是为其所在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这些社会关系依赖有效的交流而得以维持。在这里,我引用杜威的一句名言,他说,完整的个性是“明确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协调功能两者的产物”。他的这句名言极好地说明了个人是由社会决定的基本观点。   在儒家传统中,社会交流关系与功能是通过“礼”来确立和维系的。礼的含义相当宽泛,它涵盖从个人与社会交流的角色到互动关系,从个人仪态姿势到社会政治制度的所有方面。可以这么说,“礼”是儒家文化的决定性骨架,并在相当大程度上界定社会与政治秩序。也可以说,礼教是一种社会语言的文化。   (三)、自我修养   不少人将强调自我修养当作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美国实用主义同样强调自我修养(self-cultivation)。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文化更关注正统思想(orthodoxy),而儒家文化更关注正统行为(orthopraxy),这其实是一种过分简单化的比较。在这种流行观点看来,好象美国人对自我修养就漠不关心似的。其实,只要我们对这个问题认真地做一点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自我修养在美国文化中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塑造美国精神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有加尔文派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和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拉尔夫·爱默生等等(theCalvinisttheologianJonathanEdwardsandthefamousessayist,RalphWaldoEmerson),在他们著作中,人们可以发现他们对自我修养问题的强调。   我们要说,强调自律和自我实现的精神是深深扎根于美国土壤的。爱默生在他一生的许多重要作品中反复强调这一点。比如,他论述“爱”,“自立”,“谨慎”,“友谊”,“个性”,“英勇”,“行为”和“能力”等文章就反复提到自我修养。无疑,爱默生的这种观点,对杜威思考社会伦理问题和教育改革问题有重大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仅爱默生和杜威将自我修养当作道德与教育理论的主题,而且罗蒂在他的哲学讨论中也同样非常强调这一点。在罗蒂看来,自我修养是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根本前提。   由此可见,不管是儒家思想还是实用主义,都将自我修养置于个人道德品格教育的中心地位。她们在历史传统上的区别在于,儒家文化更强调培养民众领袖,也就是君子和圣人的品德,而美国实用主义更强调对大众的道德和美学教育,寄希望于自我修养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才,提供环境和机会,让民众领袖得以脱颖而出。毫无疑问,儒家文化和实用主义都视自我修养为教育的重要目的,支撑这一教育目的的社会(social)动机也同样惊人地相似,可以肯定地说,自我修养是儒家文化精神和美国实用主义充分交流的坚实基础。   (四)、劝谏的义务   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谏”(remonstrance)的强调。在共同面对现实政治问题时,臣子,也就是下级官员绝不能仅仅是帝王圣旨和上级官员的法令政策的传声筒,他们有义务随时随地提醒君王,为帝王献计献策。在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也就是在儒家思想居于主导地位的叙述历史的文献中,曾经特别强调大臣和下级官员的劝进的义务,有时这对帝王确实是极为关键的帮助。很多时候,大臣一丝不苟地履行进谏的义务,态度远远比帝王要认真得多,所以历史上有许多死谏的故事,不少大臣由于进谏而身首异处,为了国家社稷的命运可以牺牲个人的生命。几乎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支撑着大臣对国策的引导和核查,儒教社会就会很不稳定。   在西方各民主社会中,民众对领导人的进谏,理想化地说,是希望通过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对政府的施加影响来完成的。通常,这种影响以选票的形式,通过选票箱来实现,有时,也通过活跃的教育团体和志愿组织花样繁多的活动来实现。当然,现实有时并不尽如人意,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常常威胁到广大民众的合法利益。   与此相似的是,亚洲各社会在民主化的进程中,进谏的责任从贵族阶层转到了新兴的中产阶级(bourgeoisie)。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知识阶层在亚洲一些国家曾经非常消沉,今天,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知识分子重新开始作为一种富有建设性的劝谏力量而登上社会舞台。   今天,在东方的亚洲,和在西方的美国,学者、教师和政府官员间展开的对话,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撑着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的联盟,这种联盟的基础是它们几乎一致的道德追求和社会关怀。很显然,无论在亚洲还是在美国,将来对社会领袖进行劝谏的力量必然要从中产阶级那里来,因为这些中产阶级能够较少受纯经济动机的驱使,而更多地认真考虑社会大众的利益。对这些劝谏力量的一个基本前提要求是,所有的劝谏者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就是说,只有那些能够从社会最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出发,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品德训练,对民众需求和社会问题非常敏感的中产阶级,才有资格充当社会的改革代言人。然后,在中产阶级的带动下,分散于各个社会阶层中的学者、教师、知识分子以及国际社会的成员们才能够更好地履行对社会领袖的劝谏义务。   (五)、传统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要谈实用主义与儒家思想重合的第五个层面。实用主义,不言而喻是以个人实用经验作为出发点,以习惯、风俗与传统等群体经验作为导向。群体的丰富经验是一种巨大的资源(fundedexperiences),所有解决问题的行为都从这里开始。当然,实用主义者对新鲜事物保持充分敏感,因为他们认为新鲜事物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社群推陈出新的交流经验所致。在西方,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过分依赖过去,总是力图维持与过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必然导致隋性和僵滞,没有什么积极意义。然而,实用主义却并不这么认为,其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随顺传统可以维系个体与群体道德和美学情感源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传统对于塑造和维持人的品格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传统,在实用主义看来,是社会组织得以确立的基础,也是个人与社会组织进行有效沟通的背景。同样地,传统,还是确定个人之为个人所有内涵的根据。皮尔士(CharlesSandersPeirce)在描绘知识的信念特征时,把知识说成是个人性情交织而成的习惯。罗蒂更进一步宣称,自我就是个人所有习惯的复合体,就是由个人信仰与欲望交织而成的网,而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是自我这张网的中心。杜威的观点更加形象有趣,他说,我们的“思维是在我们的习惯的隙缝中,一点一点分泌出来的”。杜威关于思维和知识的观点,简直就有鲜明的儒学色彩。杜威实用主义跟儒家思想一样,认为只有随顺传统,尊重脱胎于传统的事物及其内在秩序,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才能称得上“合乎道理”(tobereasonable)。   在儒家思想和实用主义中,合理性源于依照其所在传统延续下来秩序。“理”意味着“模式”(pattern),并且是“连贯而有条理”(coherence)的。“合理”的传统的具体体现就是礼法制度。所以,传统通过支撑其构架的礼法制度,使整个世界变得富于意义,容易为身在其中的个人所理解。制度性的构架是世界上主要事物之间关系的代表,这些关系制约着每个具体事物,从而将世界联结成相互关联的网状模式。在传统中表现出来的世界网状模式中,所有的事物都被赋予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具体事物本身既是独特的,但又与其他事物共在的复杂连续体当中。可见,一切事物的合理性都是与其他事物同步的。   通常来说,推理是将事物的普遍本质在具体事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思维过程,而对“礼”的认知则截然相反,因为这需要人们从具体事物上找出支撑传统作为关系模式的相关细节。因此,“思维”是一个意识的澄清过程,这个过程的对象是,一切事物身在其中的关系模式和为此模式隐藏的模糊的可能性。具体事物所在的关系网络,能够赋予该事物一定的意义与价值。思维在由具体事物与事件构成的世界网状模式的背景下展开,在各种人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空隙里不断推进。世界网状模式正是从传统中派生出来的。   (六)、将实用主义引入儒家民主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实用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个共通点。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共通点,这就是他们对民主的理解。杜威实用主义无疑是民主的(democratic),而且是无法用现在的民主概念说出来的。令我们惊讶的是,杜威的民主观念,与基于儒家思想的对民主的理解相比较,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那些将儒家思想与民主观念对立起来,认为“儒家民主”(ConfucianDemocracy)一词中,“儒家”与“民主”是完全矛盾的人至少犯了两个主要的理解错误。第一,他们没有认识到儒家的“权威”思想包涵着不可或缺的道德与美学内容。儒家从其一开始形成时就关注个人的自我修养,尤其关注君主与臣属关系中的自我修养。在现实政治中,儒家思想的推行要求统治者以模范德行感召天下。而这一点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必须只有在统治者自己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文化的制造者的前提下。另外,儒家的“正名”思想的提出,正是为了防止个人权力的滥用。如果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礼制的要求,他就不应被称为“父亲”;与此同理,如果统治者的行为不符合礼制的要求,他就不能被尊为统治者。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儒家社会的内部冲突的调停和解决,并不是通过西方意义上的法律体系来完成的。健康的儒家社会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这说明存在一个最低限度的支配政体。正是这个支配政体维持着人类社群的基本和谐稳定,并在最需要的社会操作层面保障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儒家权威的形成,也是依赖了这个最基本直接的操作层面,因为,在此层面上,权威的一致性方得以形成,并得到系统化的表述。在没有达到大众拥护的君权时,儒家社会的自我调节的情形大抵如此。   那些把儒家思想和民主观念对立起来的人还犯了另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来源于他们相信这样一个信条,即等级制度与民主观念水火不容。这一信条的错误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盲目地相信民主观念就是以独立个性为基础的个人主义,机械地在民主观念与这种个人主义之间划数学等号。   民主社会的实现,必须以人类社群沟通的存在为基础,这个人类社群沟通的实现,要求极大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是无法在依赖单一等号来界定的特定历史境域中实现的。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实用主义,都非常需要在现实的等级制度下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伙伴(parity)关系,而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平等。如果一个社会,所有的个人都和谐地共存于传统与现实交融的关系中,而这种关系又很好地衬托出他们独特性,以便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们说,实现了这一独特性质的社会就是一个民主社会。   在美国建国初期,美国的民主认同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品德和承担责任等方面的严重不平等。即使如此,对教师、牧师与官员的尊敬并没有取代“在上帝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信条。这段历史说明,始终如一地依靠并认同文化精英,在全社会范围内给予他们特别的尊重是确立民主和平等的最有效手段,这充分防止了人类社群的沟通不至于走向单调乏味的千篇一律,这种千篇一律仿佛就是数学式的机械平等在活生生的人类社会中的翻版。   在现实操作的层面上,儒家思想的目标是要建立沟通的人类社群,这个人类社群其实就是家庭的延伸。非常清楚的一点,在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的等级是绝对分明的。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民主制度的理想情形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人的过程性概念。人处于不同角色和社会关系中,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展开过程中,既给予他人一份尊重,同时自己也获得一份相对程度的尊重。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自己对我的教师职业的尊重会使我在一定时候被学生尊重。人类社群的沟通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社群中的施惠者与受惠者的角色常常是随时互换的。即使在等级社会中,这个含义没有改变,我们不能总用僵硬的老观念来思考等级,我们的民主理想正是要给等级制度注入活力。   毫无疑问,我今天的演讲旨在说明,儒家思想与民主观念绝不矛盾。事实上,东亚儒家社会制度的民主化,已经不能生搬硬套当代西方流行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而是到了将美国实用主义引进儒家思想的时代了。(本文来源:中国文化书院)
11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需要读杜威的著作
热度 10 Caroline2016 2017-4-22 09:32
——因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读书会而作 缘起 了解杜威,是 2002 年间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那个时候,得益于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课程, 1999 级的师兄师姐们开始风靡杜威。因为深受涂先生影响的学兄郭昊龙的缘故,我对杜威及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略知一二,并购得一套该著作的中英文对照本。当时由于学业与毕业双重压力,对“没有来头”的啃名著真的没有兴趣,只是很“小聪明”地想到:“嗯,可以对照汉语来练英文了。”可惜,就连这点很低级的功利想法,也未曾实现。这套上下册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英文对照本跟着我数次搬家,几度辗转,虽未舍弃,但至今仍静悄悄地置于书架上。 对杜威的兴趣,始于 2004 年在武汉理工大学高教所为研究生开设《教育哲学》课程的时候。那还是因为先迷上了胡适的缘故。胡适的教育思想深得于杜威,在胡适演讲录中杜威的言论被屡屡提及,这也就一次次加深了我对杜威的印象。 真正开始读杜威,却始于当下。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学术氛围颇有一些“天空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味道,两位书生意气的同事发起了读书会。于是乎,志趣相投的师生们商定大家定期读同一本书,然后一起分享读书心得。大家选定的第一本书就是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按照李俊老师的介绍,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他读了两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以此为引子,以下拟对为什么我们需要读杜威的著作略作探讨。 我们为什么需要读杜威的著作,得从我们为什么需要读名著谈起。 很佩服李俊老师读书的效率与时间的利用率,当然,更佩服他具有读书人的心境。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当李俊老师埋首于“大部头”时,我多半在忙着下载“ caj 文档”。这种“反差”,与我的读书态度有关。读名著,类似于“探源”,下载期刊论文类似于“救急”。由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多年来,我一直抱着“拿来主义”的读书态度,也很排斥导师给研究生开书单之类的行为,常常给研究生的建议就是“带着问题阅读,在研究过程中阅读”。长此以往,虽然短平快的文章发表了不少,但学术滋养终归不足,学术底气也无从谈起。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名著之必需:名著是源头活水,是学者的底蕴与底气所在。 也是机缘巧合,这两天恰巧读到叔本华关于阅读名著的论述(现代大学周刊微信号, 2017/4/5 )。我且再来一次“拿来主义”,借用叔本华的观点(延展阅读:《意志决定命运》,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 年版),来进一步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读名著。 其一,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性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慎重选择所读之书。 “文字作品跟生活别无两样:在生活中我们随便都会碰见不可救药的粗陋之人,到处充斥着他们的身影……,同样,数目庞大的的坏书、劣书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 其二,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滋养身心。 “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间岩泉。” 其三,即使抱着“解决问题”之目的,读书当读“大师之作”。 “创新”成了当今世界的时髦话语,发表文章的引文也被要求越新越好了。其实,至少就人文社科而言,要说创新,后人不外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些许有些进步。因此,“那些想就某一话题求教的人,千万不要匆忙拿起讨论这一话题最新出版的书,满以为科学总在进步,而新书的作者肯定是利用了之前的旧著。如可能的话,我们就要阅读那些对所讨论的事情有着根本性的发现和认识、真正有独创性的人所写的著作,或者至少是在某一学问领域里被公认的大师的作品。” 最后,经典之作考验我们的阅读品味与水平。 名著不可能是“短平快”的,这恰恰考验了我们的求知欲与阅读品味。所谓“曲高和寡”,“一件作品要永恒不朽的话,那这一作品就必须具备多样的优点,以致要找到一个能够理解和赏识所有这些优点的读者也不容易。”“具有伟大思想的作者也就只能被拥有非凡头脑和思想的读者所完全欣赏。” 至此,我不由得对自己过去所持的读书观做了反省,希望从此“洗心革面”,放下功利心,做个纯粹的为读书而读书的读书人。更希望借助职教学院读书会这个平台,将名著阅读行动一直持续下去。 紧接着需要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 在漫漫历史文化长河中,人类的智慧结晶浩若星辰。那么, 在众多名著中,我们为什么需要读杜威的著作?这还得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来认识杜威的杰出之处 。 从事教育工作一般需要三门学科作基础: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通过哲学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才可能有同情的理解,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才有所期待,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才可能“高瞻远瞩”;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才有科学的把握,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才可能“有的放矢”;通过对教育原理的了解,我们才能明晰教育活动应该是怎样进行的,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才可能“纵心所欲而不逾矩”。问题是,就人的有限性而言,“人生有涯而知无涯”;就知识发展规律而言,知识不断处于综合与分化的往复之中,因而才有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等等的细分。成为某一“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已属不易,若把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者打通者则难上加难,而这恰恰是杜威的杰出或非凡之处。 从“知道”的层面来介绍杜威,人们不约而同地会这样表述:约翰·杜威( John Dewey )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也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 但结合上文我想强调说的是,杜威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将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呆了十年( 1894~1904 ),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他兼任这三个方面的教授职位,而且被认为在每个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很难说他自己更喜欢这些角色中的哪一种,是成体系的哲学家、科学心理学家,或是实验教育家?实际上他认为这三者是直接关联的。他也许认为在他指导下创设的芝加哥实验学校是这个时期里他的主要成就。他反复强调,实验学校不是 “ 实习学校 ” ,也不是 “ 模范学校 ” ,而是 “ 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实验室 ” (赵祥麟,《学校与社会》译者前言) 。 “他(杜威)是一个专业哲学家,却作为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家而驰名于世界。 ”——杜威的优秀也在于此,杜威对教育问题的深刻领悟也在于此,杜威的教育著作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至今在全世界仍具有广泛影响也在于此。
5089 次阅读|14 个评论
【经典导读】: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zr0118 2016-12-27 10:08
【经典导读】:约翰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约翰 ·杜威(john Dewey ) ,是 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1859年出生于美国佛罗特州一个美丽的农业小镇,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并于1884年获得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后来其又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教育史上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伟大作品。 《民主主义与教育》(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 是一部从社会、历史和哲学角度层层剖析和论证教育问题的著作。整本书中,杜威将民主的思想引入教育,通过对民主社会包含的思想的阐述和运用,他与我们论证了许多教育的相关问题。其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 一. 教育的一般特征 1.首先,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不断传递不断沟通的过程。正是在这样的传递和沟通中,社会才得以生存。而这样的一种过程,无处不在的具有着教育的性质,需要各个彼此之间的教导和学习,更需要平衡好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有意识和偶然的教育之间的关系。 2.其次,教育还是一种社会的职能。社会是一种联合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具有着教育的性质,而学校就是在这样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模式,它既可以简化很多发展因素,也可以排除很多不良的成分,还可以起到平衡社会环境中各种组成的作用。 3.再次,杜威认为教育还是一种在指导下的生长。在一定的背景和情境之下,儿童依靠自己的天赋无法理解很多事情,这时就需要借鉴别人和学习别人以形成一种共同的联合和理解,在这种过程中,可以达到持续不断的生长,而这种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再没有其他的目的,也就是教育的“无目的论。” 4.最后,杜威提到要将民主的思想运用于教育。这样的民主不仅指的是社会上各个成员之间以同等的机会和条件,有着更加自由的相互影响和更多共同利益,而且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也不断的改变这社会的习惯,使之重新不断地调整,达到协调。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所受的教育应是系统的、广泛的、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 二.教育中的一些矛盾的分析 在阐述了教育的一般特征之后,杜威又运用实用主义哲学的向我们分析了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劳动和闲暇、知识和实用、个人与世界、教育和职业等 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1.教育中需要兴趣和积极的训练,二者相互联系。杜威认为,“兴趣能够使得一个人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会更容易接受它,也更容易彼此联结。而有了兴趣之后,在活动的进行之中,还需要一种坚持性的意志,这就需要训练,训练使得一个人知道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且加以运用和坚持。因此,在教育中,就应该充分将兴趣与训练结合,从而将独立的个人的主动性与外界的作用相结合。 2.教育需要在经验中进行反思,将经验与思维结合。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不断地尝试和体验,这样的结果就是产生很多自身的经验,但是这种仅仅承受结果的经验只是偶然的,而非“真正经验中的学习”。而想要达到经验中的学习,就需要获得经验之后的反思,通过运用思维将快乐与痛苦这样的结果与其相对应的原因之间产生联结,才会产生一种积累性经验。也就是说,在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将教学目的和要求相结合,在活动前、中、后进行反思,从而产生反省性经验。 3.个人与世界之间需要达到联系与联结。杜威认为,个性化的东西不应该被否定,应该承认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当人们行动时,他们是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行动的“。在教育中的体现,就是说我们需要在尊重每个人不同的自己思考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得民主社会中”主要的思想是一致的“。 4.劳动与闲暇、知识与实用之间的对立。劳动与闲暇的对立反映着社会生活内部的分裂,因为“每个人必须从事一定的劳动 ” ,而由于社会阶级的划分,不同阶级地位的不同,所享有和从事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各个学科的巨大隔阂,如知识科目和实用科目的分类、自然科目和社会科目的分类,这反映的都是一种二元论倾向,需要加以克服。 5.职业与教育之间彼此需要,不应分离。我们从事的职业,不能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过分强调它的专门化以至于排斥其他方面,而教育的任务就是“不要助长这种倾向,而是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师匠。”从事职业,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教育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所在,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灵活的选择自己的职业,从这方面也反应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三.教育中相关性质的分析 关于教育中的相关项目,如方法、教材、课程以及教育的价值方面,杜威还做了如下阐述。 1.方法的性质。在具体认识方法性质时,我们首先要明白方法与教材是统一的,方法不能脱离教材。“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利用。二者从来不是对立的,方法乃是教材有效的导向所希望的结果,就是使教材达到各种目的的有指导的运动 ” 。当我们需要完成某件事,我们并不是毫无章法的进行的,我们有时需要一定的步骤,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完成这件事情的方法,是与这件事紧密联系的。另外,我们还要妥善处理好一般的方法和个人的方法的关系,这二者并不矛盾。别人的一般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获取了解的初步途径,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任意使用,每个人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反应和选择,不要让一般化的方法模式化。 2.教材的性质。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也就是说,教材不是单纯的学习材料,它应该是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有一定的培养目的,并且是与社会相联系的,这样使得学生“需要这种信息资料,并且能够在他自己的情境中加以运用”。显然,杜威强调的教材,首先是具有兴趣性,即满足学生兴趣;其次,具有社会性,即学生学到的是社会生活中需要的;另外,具有实用性,即可以在具体情境中直接运用的。 3.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课程中需要有主动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指的是符合儿童兴趣,注重整体性,并与具体社会情境相联系的作业。主动作业又包括游戏和工作,而游戏与工作二者也并不是矛盾的,正如杜威所说“游戏中,兴趣比较直接,在游戏中的目的就是使一个人的继续行动有意义,如果能够预见相当遥远的而具有一定特性的结果,并且作出持久的努力达到这种结果,游戏就变成了工作”。工作于游戏都是具有目的性的,只是工作需要更持久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注意”,游戏中进行越来越堵复杂的活动时,活动就会逐渐变成工作。 4.教育的价值。教育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直接参与不能得到的经验,因为个人的直接经验毕竟是有限的,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经验来获取认识,但同时,在利用间接经验时,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境,避免间接经验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这直接体现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此外,教育还具有欣赏的性质,它通过帮我们形成一些标准,来感受不同的独特性。而教育的评价价值,可以让我们对事物做出估量,在具体情境中的感受不同魅力,而不能仅仅只看到一个方面,“如果教育没有成功的使诗歌成为生活的一个资源和闲暇生活的手段,这种教育就是有缺陷的。否则诗歌只是矫揉造作的诗歌“。在教学之中,就是每一种科目的价值不是单一的,例如”数学既有实用价值也有文化修养的价值,还有宗教的价值 ” 。 四.道德论与认识论 在全书的最后,杜威提出了自己在认识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一些观点,即实用主义认识论和知行合一的道德论,强调做中学。 所谓实用主义认识论指的就是 “坚持认识和有目的的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知识应该是能够与我们生活的世界相联系的、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东西;而知行合一的道德论指的就是每个人应该把自己心中知道的道德观念运用于实际,能够在于别人的社会交往之中体现出来。学校中的道德教育与学习,就是要与社会相联系,“一切能发展有效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 这也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清晰地体现。 通过呼吁民主的教育,杜威希望能够实现一种冲破阶级和种族界限的人人共享的民主社会,而这样一种民主的社会,显然也将是得以促进教育更加良好发展的美好土壤,二者得以结合,我想这就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想要传达给我们的 “民主和教育”吧。 ( 作者:赵蓉,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书馆学家杜威馆员素质思想
libseeker 2016-11-25 23:10
摘编自:郑永田著.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_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166-167. 1876年9月30日,杜威在美国《图书馆杂志》第一期发表《专业》,概括一个优秀的馆员应当具有三个方面的品质:积极进取;为读者指示读书门径;履行民众教育的使命。 1902年,杜威在《纽约图书馆通讯》发表《馆员的素质》,将馆员素质的要求分为四大类,分别作为人的特征、学者、编目员、图书馆经营专家。每一大类分小类,共计14小类。 (1)本质的、天生的特性。 (2)工作精神:包括追求卓越、勇气、热情、耐心、诚实、乐观、自信而不自负、大方、忠诚、合作。 (3)工作水平。 (4)社会素养:包括个人形象、良好习惯、成功必需的良好举止、放松自如、机智得体。 (5)身体素质:包括健康、力气、耐力、经专门训练的体能。 (6)思想素质:包括守秩序、记忆力好、精确性、效率、执行能力。 (7)教育:依靠教育提升实际价值,馆员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他所发挥的社会价值越大。 (8)语言:语言是工作的主要工具。 (9)知识:包括社会学和实用技术知识。 (10)图书的知识:包括印刷商和出版商的工作、编辑的工作、作者的工作、编目的工作。 (11)图书馆系统和技术的知识:包括图书馆的范围和建立,地方、州和国家立法,募资,与学校联系,青年阅读,儿童图书馆,建筑和设备,图书馆助理,薪金、工时和假期,图书的采购、保存、使用、编目和分类。 (12)图书馆经验:为了最好的结果,必须整合知识和经验。 (13)知识和经验:包括图书修补、图书装裱、书法、速记、打字、复制加工、节省劳力的技术和应用。 (14)效率:前述各种因素的总和及结果。 延伸阅读: 麦维尔.杜威1851年12月10日出生于纽约亚当斯中心,1870-1874年就读于阿莫斯特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图书馆助理,1883-1888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馆长,1889年担任纽约州立图书馆馆长。杜威是美国图书馆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人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最杰出的领袖。从世界上第一个图书馆专业协会的成立、第一种图书馆学专业刊物的创办、第一所图书馆学专业学校的建立,到应用最广泛的图书馆分类法的发明,杜威以充沛的精力、罕见的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令人目不暇接地发起一场又一场图书馆革新运动,成为几乎所有提高美国公众图书馆利益的运动和组织的先驱,被誉为“现代图书馆事业之父”(Father of Modern Librarianship),创造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史上的“杜威时代”(Age of Dewey)(摘自:郑永田.麦维尔.杜威与美国公共图书馆运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484850100uawv.html )
个人分类: 圕人堂|3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热度 6 xxxy2011 2012-11-24 11:14
By Liumin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1916年发表了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该书被西方学者公认是与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尔》齐名的人类三大教育瑰宝之一。此书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全面反映了杜威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充分体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思想,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对当时美国及世界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杜威生于南北战争时期,卒于第二次大战后,他那90余龄的岁月,恰好处于美国由农业国一跃而为工农业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急骤转变时期。和其他青少年一样,他从事过送报纸、干杂工、垦荒地、修水渠等劳动。杜威对普通教育的兴趣是他在参与中等学校师资培养工作中激发起来的。他在哲学上继承了皮尔士、詹姆士的思想,并且把这种哲学思想联系到人类的事物中,联系到社会目的政治行为,将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此外,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黑格尔、詹姆士和达尔文等人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及实践中研究和批判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仍沿袭欧洲的传统教育,强调严格训练,注重记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进步教育之父帕克(F. W. Parker (1837–1902) 受欧洲自然主义思想影响,于1870年代首先引进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的原则, 当时的进步教育运动也对杜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教育的本质 杜威为了阐明新的教育理论,曾逐一批驳古往今来的各派教育学所说,他批判了斯宾塞的教育是成人生活的准备说,批判了黑格尔和福禄培尔把教育理解为开展儿童先天理性的学说,批判了洛克把教育理解为训练心智的学说,批判了赫尔巴特把教育理解为教师按照心理的统觉过程向儿童提供材料,从而形成他们的观念的学说。通过批判形形色色的教育学说,杜威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理论的正确性。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就是让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就是从经验中学习,存在即被经验。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知道他在做什么,或者说他能设想某些结果。他以生活、生长、经验解释教育时,前提条件是重视儿童这一环节,杜威甚至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的一类革命。在杜威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是他的儿童中心论,强调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教材中心,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的诱导者、启发者及帮手。此外,杜威还指出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终点是社会,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如果能从儿童的本能、冲动、倾向及兴趣方面实施教学,就会让儿童感到学习的需要及兴趣,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进而主动的进行学习。 2、教育目的论 杜威所谓的教育无目的论并不是说教育真的没有什么目的。杜威的原文是教育除自身之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在于儿童的生长和生活 ,主要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天性和兴趣等决定的教育历程的目的。次外,在杜威心中,教育目的就是根据儿童的本能,培养符合民主主义社会要求的新生一代,他强调教育的社会效用,认为教育是社会改良的唯一工具。其实,民主主义社会就是杜威构想的理想国。 3、教学论 杜威提出教学的原则及方法:从做中学,指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对此他提出了活动作业,活动作业的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技艺,如缝纫、烹饪等。手工训练及工场作业,如木工、园艺等。模拟日常生活,如邮局、商店等。这些活动作业分别发展儿童的四种本能:语言和社交本能、探究的本能、制作的本能、艺术的本能。此外,他还提出训练儿童思维的五步法:确立疑难情景;根据疑难情景,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提出假设;推断哪种假设可以解决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和修改假设。杜威的五步法重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必然重视儿童的自我活动、主动作业,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思考 首先,杜威的教育本质论在反对教育脱离社会现实和不顾儿童身心发育方面有积极意义,但人类的大脑除了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接受教育外,还可以通过直接经验接受教育。此外,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人们的大部分知识也来自间接经验。 其次,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本意指反对由教师给儿童树立空洞而遥远的教育目的,但由此认为教育真的没有目的则有失偏颇。此外,教育不可能只顾学生的本能发展而不顾社会的需要,因此,真正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儿童的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的统一。我国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及期待就是成绩好,他们心中的好学生就是能取得高分数的学生。而对差生则是不管不问,有的只是指责和漠视。导致“好学生”高分低能,而“差生”则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于是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光阴。教师把他们的教育目的(取得高分、考大学)强加到学生身上,因此,在很多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初中生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是考上高中,高中生说他们的学习目的就是考上好大学,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目的是取得文凭,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们从小就被家长或者老师这样教育:如果你学习成绩不好,以后就不会有好工作,就得当农民,就得过苦日子。还有一种现象: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糟糕,那么,在家的时候家长会严厉的呵斥他,会责骂他,不会耐心的去鼓励他:在学校,教师只会宠爱成绩优异的孩子,对差生会漠不关心。只要你留心观察一下身边的中小学,你会发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看出,我国提出的教育目的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真正的教育目的是家长和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种种目的。因此,杜威提出的教育目的正是针对此问题提出来的,避免了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对教育目的的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也为我们设立教育目的指明了方向。 最后,杜威提出的教学方法——从做中学,和当前我国教育中提倡的在实践中学习一致,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受到进步教育的反对者的猛烈抨击,认为他是美国公共教育制度一切弊端的根源,说他犯了卢梭式的浪漫主义的错误,要求他对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滑落负责。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教育思想中确实有我们值得借鉴的东西,也有我们值得研究的真正价值,我们应当去除糟粕,汲取精华,将其思想的精髓为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服务。
2418 次阅读|6 个评论
阅读分享:《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XY)
xxxy2011 2012-6-27 23:34
阅读分享:《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XY)
一、作者简介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二十世纪美国极具影响的教育家,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一位评论家说他是“实用主义、神圣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M.怀特)。其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教育”,正如他所说的:“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这在当时无疑是一场革命,促进人们开始真正关注儿童,“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其观点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内容简介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中的《我们怎样思维》和《经验与教育》是杜威的两部代表作。它们围绕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展开论述,深刻反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是针对当时美国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而作,书中的很多分析和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三、结构与主要观点 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的问题 主要回答:什么是思维、为什么把反省思维作为教育的目的、思维训练中的天赋资源、学校情境与思维的训练。 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省思维,这种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 反省思维与一般所谓的思想具有显著的不同,反省思维包括:(1)引起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和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2)寻找、搜索和探究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实际办法。 反省思维通过现有的事物暗示了别的事物(或真理),从而引导出信念,此信念以事物本身之间的实在关系为依据,即以暗示的的事物与被暗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依据。 在整个反省思维的过程中,居于持续的和主导的因素是解决疑惑的需要。问题的性质决定思维的目的,而思维的目的则控制思维的过程。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能有反省的思维。 思维训练中的天赋资源包括好奇心、暗示、秩序。形成反省思维的方法问题就是在于建立必能引起和指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 第二部分 逻辑的探讨 主要回答:反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推论和检验的实例、反省思维的分析、判断在反省活动中的地位、理解观念和意义、系统的方法(事实和概念控制、推理和概念的控制)、经验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 教育在理智方面的任务是形成清醒的、细心的、透彻的思维习惯。 思维活动是从疑难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思维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 反省思维的功能是把经验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某种失调的情境转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谐的情境。 反省思维包含观察、暗示,在反省中,材料和观念是相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反省思维的五个阶段或五个方面(1)暗示(2)理智化(3)假设(4)推理(5)检验 判断是思维的组成单元,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核心在于恰当的、精确的判断能力。分析与综合是判断的两种功能。 概念是确定的意义,概念使我们具有类化的功能,使我们知识标准化,帮助我们认识未知的事物。 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 主要回答:活动与思维的训练、从具体到抽象、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中的观察和知识、讲课和思维训练。 思维被用来作为一种手段,去达到超乎它本身之外的某些美好的或有价值的目的时,它就是具体的,而到思维仅被用作达到更深层的思维的手段时,它就是抽象的。 从具体到抽象主要从实际操作开始,把兴趣转移到理智,培养思维的爱好。 经验论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他的《经验与教育》就是总结、修改和完善他的关于经验的理论。杜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其中一句“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影响很多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对我国近代乃至当今的教育改革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四、感想评论 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里,杜威详尽地阐述了为什么反省思维是现代民主主义社会里的一项教育目标。我们日常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法,但是反省思维是一种优良的思维方法。一个人如果有这种思维习惯;就会变得很灵活,他能调整和修改解决问题的办法,会使得这些办法更为有效。“这种思考方式在于把问题反复思量,作周密而连贯的考虑。”杜威把关于“思维就是问题解决”的结论应用于教育学之中,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引入了“问题解决”,提出“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杜威是公认的卓越教育家,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也在该书中得到了比较切实的体现:一是强调教育必须由具体到具体,敦促教育引导学生由 “游戏”上升到智力层面,即强调能够为学生创造“善于观察和实践,并能够审慎思维,追溯现象背后的因果,而且能将得出的概念性知识运用与实际”的主客观条件;二是该书将思维训练的背景全部设在学校,而且强调知识传承与切身观察的高度统一。杜威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古代先哲及近代贤人所倡导的不尽相同,比如“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等等。 本书对完整的思维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简约而又深刻的阐释了逻辑过程。该书中的思维,实际上指推理,包括归纳、判断、意义等。书中重点强调了3个关键词:意义、联想、观察。简单而言,一个优秀的思维者,必须能够切身观察,恰当联想,并付诸于有意义的实践,必须习惯系统思考,主动探索真实。作者强调思维可以训练,一是调控联想能力;二是调控推理条件,这些微言大义给了我极为深刻的触动。杜威所强调的思维训练对学术研究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与其学生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研究方法有共通之处。 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思维的特性,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思维的发展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