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师昌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师昌绪的进退之道
热度 1 四面山 2012-4-15 23:24
□周峰 梁爽 自1月14日“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揭晓后,“师昌绪”这个名字随着媒体的蜂拥报道开始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师先生众多曾任、现任的职务: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 在这么多职务中,有些人会对“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一职产生疑问:师昌绪本身是作高温金属材料研究的,不是生物材料的专家,为什么会在75岁高龄接任这个职位呢?殊不知这段往往被媒体一笔带过的经历最能体现出师昌绪的进退之道。也正是这进退之道,成就了师昌绪面对人生荣辱、起伏的那份从容与淡定。 临危受命 正如体育界的奥运会一样,生物材料界也有这样一个国际盛会——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哪个国家能够争得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的主办权,就标志着该国的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实力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虽然已建立起几个有关生物材料的专业委员会,却尚未形成统一的学术组织,连加入国际生物材料学术组织的资格都没有,更何谈申办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国际交流合作机会的受阻影响了我国生物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当被称作“好管闲事”科学家的师昌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写信给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高潮,建议把生物材料专业的7个一级学会组织起来,建立我国生物材料界统一的对外学术组织。最终在中国科协的主持下,1996年3月,第一届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在京成立。 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委员会涉及全国十几个分会,关系较为复杂,难以选出一个足以服众的主席,于是大家一致推举德高望重的师昌绪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的主席。虽专业不对、年事已高,师昌绪还是将“管闲事”进行到底,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 功成身退 师昌绪虽非该领域专家,但他是一名“战略科学家”,有着战略眼光,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地讨论问题、攻破难关。在他带领下,1996年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终于成为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络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此后我国一改过去在国际大型生物材料学术会议中扮演陪衬角色的局面,出席代表、投递论文数成倍增加,且论文学术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科学家频繁在各种大型国际会议中担任重要职务,并多次受邀作报告。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七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看,在39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大陆和香港投递论文摘要的作者达107人,仅次于美、日、英。而今,我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实力和国际影响更是空前强盛。直到2004年,我国终于赢得了2012年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的主办权。 当师昌绪把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带到步伐矫健的少年时,他便主动将主席职务让出来,交给了他认为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兴栋。此时张兴栋凭借其在生物材料研究方面的独到见解,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普遍承认。 “接”这个职务是因为那时这里需要他;“退”是因为有人比自己更加适合这个位置,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称谓、增加什么光环,对师昌绪来说,无论是“进”还是“退”,核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 “不管是给别人帮忙还是做自己分内的事,师先生想的永远是怎么把工作做好,怎么对国家有利,其他的根本不去考虑,所有的荣誉、光环、职务都是别人给他的。”曾任师昌绪秘书的中科院沈阳分院人事处副处长曲文生,对《科学时报》记者这样说。 进退有道 其实师昌绪的进退之道很简单,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他曾在自述中这样说:人活着为什么,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那就是人生观。我活着为的是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不会斤斤计较,而是随遇而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观,师昌绪才会为了争取回国,冒着被美国当局逮捕的危险给周总理写信;才会为了不输给美国给中国人争气,接下了一年内研制并提供出空心涡轮叶片的重任。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观,在回国到中科院以后,他没有申请去条件更好的上海,而是完全服从分配,到了生活艰苦的沈阳;才会在“文革”期间因被怀疑为美国特务被打得皮开肉绽后,更加积极地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这一切都是由正确人生观所支撑的——中华民族的振兴是其唯一目标。 “不要去争,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到位了,该来的自然会来,这是我在师老身边工作3年多来最大的感悟。”曲文生最后感慨地告诉记者。 《科学时报》 (2011-1-17 A2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240768.html?id=240768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1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有担当,科普才有春天
热度 14 张显峰 2012-4-10 12:31
前不久,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包括师昌绪、林群等院士在内的科学家和记者一起探讨“科学家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科学普及。大家比较一致的感受是:科普现在成了“另类”事业。(据4月9日《光明日报》) 说其“另类”,一方面是乐于科普的科学家往往被轻视,甚至招来同行的笑话;另一方面,媒体和科学家的合作越来越难。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这本不该是个问题。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的天职——这是常识。科学家在研究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科学本身的价值才可能“效益最大化”。但正如眼下尊重常识成为稀缺品质一样,乐于从事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也成了稀缺资源。甚至在科学共同体内,大家对热衷科普的同行都是另眼相看:这人不务正业,是不是研究搞不下去了才在媒体上露脸?如此,能“顶风行事”的恐怕难有几人了。 科学家做研究和搞科普当然有一个精力分配问题。一个科学家总是在媒体上露脸,难免有荒了本业的顾虑,但一味埋头书斋,为论文、成果、评奖、晋级等等功利而舍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实在是顾此失彼的憾事。 数学家林群院士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到德国访问,德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好的演讲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学生能懂的,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能懂的,第三部分是专家能懂的,第四部分是在本领域前沿研究的科学家能懂的,最后是科学家都还不懂的未来发展。足见在科技先进国家,科学家对科普的重视是多么的习以为常! 做科技记者多年,总觉得在国内科技界,很多科学家并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或者说,他们更乐于把简单问题深奥化,总担心讲得太浅显易懂会让人认为自己没水平。有时候,采访科学家的稿子审回来,一些形象的比方全都变成了晦涩难懂的术语。这或许是中国科学界独特的“神秘文化”? 科普的重任最终需要媒体和科学家共同担当。媒体要克服媚俗的一面,但科学家更要敢说话、会说话,尤其在一些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科普的最好时机,科学家要敢于迎着热点,及时发出权威声音,解答公众的疑虑,而不是像我们惯常所见的,避而不谈或者闪烁其词。 据说,将来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将专门安排科普的任务,这或许对科普事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给善于科普的科学家应有的尊重,科学家不能从内心认知其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这样的安排,恐怕会沦为又一个华而不实且让科学家不堪其累的“指标”。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547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师昌绪院士为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题词
kepusuowdp 2012-3-31 15:21
3 月 29 日下午, 2012 年第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 “ 科学普及 —— 科学家与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 ,活动主办方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开始前,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在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科普研究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会见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师昌绪院士,林群院士和媒体代表。师昌绪院士提到通过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一定要做好图文并茂,激发广大公众的兴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和电视媒体开展深入合作,通过电视节目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会见结束后,师昌绪院士还为 “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 ” 系列活动题词。他写道: “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重视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素质,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
3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师昌绪等15位院士:提防人口大国无人种地
热度 2 whyhoo 2012-3-19 18:04
开春,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现实,青壮年劳力集体出逃,他们逃离了农村,奔向城市里的工厂,过着打工生活。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只好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杂牌军”来承担,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并且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与技能。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理事会会长师昌绪为代表的15位两院院士联名向中央决策层提交的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尤为令人瞩目。这15位两院院士指出,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 这也是近日在江苏召开的全国现代职业农民教育战略研讨会的中心议题。    无人种地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新生代农民弃农现象日趋突出,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下降到38.1%,占乡村就业人员比重下降到63.4%,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老龄化趋势严重,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格局正在加剧。 在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他们既不懂现代农业技术,又因年龄过大而无力耕作,使得更多的土地被荒废。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更加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截至2006年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20岁以下的占5.3%,21~30岁的占14.9%,50岁以上的占32.5%。在一些工业化、城镇化先发地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以浙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例,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占6%。 在校读书的“90后”,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未将农民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在外找工作或经商的80后、90后也大部分不愿意回到农村务农。 从动态方面来看,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仅为1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个百分点。按此趋势,到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时,我国农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所占比重将会超过50%。 束怀瑞、汪懋华、沈允钢等院士说,依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45岁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为老年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所占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15%时就可称之为劳动力的老年型结构。对照这个标准,“谁来种地”、“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问题实在令人担忧。 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的专家认为,我国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农业生产缺乏稳定的后继劳动力队伍,已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严重隐患,未来10~20年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甚至可能给世界带来影响。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沈其韩、陈文新、於崇文等院士说,党中央对“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目共睹,但是实践证明,“三农”问题非常复杂。除了认识与思想上的保证之外,还要建立真抓实干的长效机制,把“三农”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 种一年地,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农村留不住青壮年劳动力移迁的脚步。郑哲敏、俞鸿儒、郭慕孙、翟光明等院士认为,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尤其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西欧国家在“二战”后,因工业高速发展,城乡差距一度迅速拉大。但这些国家相继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农业经营者须获得与其他职业的就业者同等的经济收入。日本更是汲取了西欧国家的经验,在工业经济腾飞之初,即1961年就及时制订以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实现务农劳动者和其他行业劳动者收入均衡为目标的《农业基本法》,并大力发展乡村工业等。 早在1975年,日本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年,大体相当于我国高中毕业程度;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或中等专业农校毕业,且每年还有20%左右的从业农民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接受继续教育。 可据统计,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所占比重高达95%,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仅占0.2%,农业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将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严重后果。梁思礼、黄祖洽、童志鹏、戴元本等院士认为,国家在继续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应高度关注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农民一直没被当做城里人来善待。农村的水利、垃圾、用电、上网、医疗等问题几乎没有人管。国家急需偿还过去对“三农”教育的历史欠债,建立一种农民补偿教育机制,培养职业农民或种植、养殖专业户。 两院院士建议,首先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国家总体教育规划,健全职业教育培养网络,对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免费提供包括科学种田、养殖与现代农业等内容的职业技能教育,并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其次要大力推动回乡创业,鼓励一批高素质人才返乡建设新农村。可以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设立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对普通高中或职业中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经营并达到一定规模,对返乡创业的职业农民可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此外,要制定和完善大中专院校尤其是涉农院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的建设,探索制定吸引城市青年从事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采取保留城市户籍,提供社会保障等待遇,吸引他们成为现代职业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要加速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种养大户,造就一大批职业农民。来自吉林省的调查显示,规模在20~30亩、30~70亩的玉米种植大户,每户平均净收入分别为1.2万元和2.3万元,基本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收入相当,这部分人成为职业农民后不会轻易离开农村。 第四是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比如,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加职业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规模,扩大政策覆盖面,创新培训形式,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每年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对具有资格的职业农民给予补贴,可把现行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向职业农民倾斜,促使职业农民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十分关心将来谁来种地,谁来守住我们的‘米袋子’与‘菜篮子’等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将影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局面。”两院院士说。 原文见 http://www.cas.cn/xw/zjsd/201203/t20120319_3512146.shtml
个人分类: 三农|1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立材料产业的国家体系—— 访两院院士师昌绪
hitech 2012-2-23 14:25
建立材料产业的国家体系—— 访两院院士师昌绪
本刊记者 单晓钊 黄晓艳 材料是可以应用的物质,它标志着人类发展的历程,从近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钢铁时代和多种材料并存的新世纪;而今进入信息时代,从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转换到显示等都离不开材料, 其中硅芯片占了很大比例, 有人称之为“ 硅材料时代”。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口的激剧增加、资源的枯竭以及污染的严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最重要的热点,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材料,因此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显得愈来愈重要。 本刊记者 :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那么到底何为新材料?新在何处? 师昌绪 :材料的品种成千上万,但大体可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材料——一种材料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谈到材料,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材料成分的设计、合成或制备、组织结构的研究、性能测试,最后根据材料的使用或工作条件测出使用性能( Performance );使用性能才是装备设计人员选择材料的依据;当然还要考虑资源与价格等因素。新材料若想真正得到应用,必须实现产业化,而不能只停留于实验室或中试阶段。 材料可分为传统材料与新材料,其中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而且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碳钢和玻璃是典型的传统材料,可是前者经过特殊的加工和热处理,其强度可成倍地提高,便可将其称之为新材料;而玻璃经过改性或增加涂层,进而智能化,就成为了典型的新材料。有的材料虽已生产了多年,但其生产工艺不断改进,质量指标要求不断提高,仍然可称之为新材料,如半导体芯片用的硅。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哪个更重要,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用在什么地方。 本刊记者 :请您分析一下,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材料产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又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师昌绪 :中国人多地广,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建设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传统材料需要大发展,不可能只依赖于从国外进口。而今我们的传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塑料等)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占我国 GDP 和就业人员的 20% 左右,我们因此而成为传统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大国。传统材料多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促进了国家的迅速发展,并赚取了很多外汇。传统材料也被用于高端技术装备,如核电站的反应堆壳体,一旦发生事故,殃及全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今我国已进入高端技术产品制造阶段,新材料产业的开发格外重要。 本刊记者 :随着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新材料已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制约我国新材料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因素有哪些?您有哪些经验与我们分享? 师昌绪 :首先,高端技术产品包括航天、航空、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技术等方面,开发高端技术产品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多个环节必须遵循:设计是灵魂,材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测试是保证,任何一项不到位,都会遭到失败。 没有创新的设计思想,产品不可能有竞争能力,只有先进的设计思想,没有适用的材料和相应的制造工艺,产品 的寿命得不到保证,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这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测试贯彻于设计、材料零部件与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只有通过大量精密准确的实验,从失败、失败到成功中才能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取得经验,并培养人才。所谓高技术,其特点就是重视各个环节的测试,使其万无一失。 本刊记者 :中国的材料产业近年来已经获得长足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请您谈谈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现状。 师昌绪 :我们经常谈“两弹一星精神”,指的是全国大协作,充分发挥全国优势力量。在聂荣臻元帅主持下,他十分重视新材料的研发和测试平台建设。如当时有“新材料专案”,并建立了三个“材料高温测试基地”,为武器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在大学也设立了各种材料专业,从而我国材料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以今天我国学 者(包括在国外的留学生)在材料科学方面所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名列世界前茅……
2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91岁院士师昌绪:科研能否成功 70%看情商
热度 1 sinowq 2012-2-1 10: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91岁的师昌绪先生做客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畅谈科研与人生。师昌绪认为,做科研能否成功,“70%看情商”;一旦有嫉妒之心,会误人误国。 师昌绪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归根结底是人生观问题。他特别强调“不要嫉妒”,“嫉妒是万恶之源”。有了嫉妒,会造成不团结,互相拆台,以至于可以完成的事情完不成。嫉妒的人总想办法压制对方,最终受损失的是国家。“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嫉妒心太强,容不下优秀人才,那只能使单位每况愈下;‘武大郎开店,一代不如一代’。当前无论单位、部门还是个人之间,都有这种难以解决的情况。” 师昌绪指出,国内使用的新材料只有14%是自主研发制造的。我们虽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是现在的情况仍然是跟在别人后面爬,很多所谓的“创新知识”,不过是对国外技术的“修修补补”。中国现在真正的自主创新很少;偶尔有,还难以产业化。 “创新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研究,但是当前环境不利于基础研究,因为主管部门要求科研单位有具体目标。基础研究是对自然界规律的研究,根本无法预先制定目标。他(主管部门)老在检查你有了什么结果,有了目标的基础研究就不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搞好基础研究需要国家体制的改变。”师昌绪说。 师昌绪的主要科研成果是飞机发动机的铸造高温涡轮空心叶片。当年中国研究设计歼8飞机时,设计研发至最后只缺发动机叶片,师昌绪接受任务后,带领100多名科研人员,用一年多的时间攻关成功。 对于“中国高温合金之父”这一称谓,师昌绪谦虚地说,自己并不是国内搞高温合金研究的第一人,只是经常与国外接触,又取得了一点成绩,“中国要强盛,就必须与国际接轨,不能闭门造车”。 师昌绪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8至1955年,赴美国留学。“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严禁中国留学生回国,扣留了他们的护照,不少同学还因为积极倡议回国而被美国当局逮捕。”师昌绪说。为了回国,他和同学们一方面利用美国媒体,让普通美国民众知道中国留学生被捕是因为渴望回国,另一方面则积极与中国政府联系。后来中美两方达成协议,1955年中国用俘虏的美国飞行员换回了包括钱学森、师昌绪等人在内的第一批76名留学生。师昌绪现在是我国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1980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7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个人的成长要具备四个重要因素 (师昌绪)
lanchong 2011-10-24 16:28
一个人的成长要具备四个重要因素。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就得充实地过好每一天。特别是要做到不攀比,不记仇,不争名夺利,少想人事,多帮助人,心里永远是平衡的。不过,更为关键的在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与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2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 (师昌绪)
lanchong 2011-10-24 16:23
人怎么活着才快乐?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成为我遵循多年的座右铭: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其中,以做人为最重要。200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曾出了一本由美国研究理事会编写的《科研道德》,其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这是爱因斯坦讲的这么一段话。这里所指的人格,对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就包括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归根到底是人生观的问题。对人生观,我的理解包括三方面内容:人为什么活在世上?怎么活着才快乐?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都是前人所做的贡献的结果。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为中华民族做贡献,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之志”誓言。所以1955年,我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个优越的环境里,也一定要争取回国。回国后,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一个人有了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就永远不会懈怠,即使受了很大挫折也不会退却。像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险些丧命,但是国家恢复常态后,工作热情未减,而且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然后,谈谈人怎么活着才快乐。丰衣足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在工作上取得成就都会使人快乐,但是最根本的是如何做人。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际关系便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表现在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第一是诚信。说谎话、造假数据、剽窃别人的成果,心里总是不踏实,有愧于良心,怕别人发现,总是提心吊胆而造成不快乐。恪守诚信的人,即使与别人产生一些矛盾,也会得到谅解。诚信可以使一个集体团结,这是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 第二是平等待人、助人为乐。人人平等世人皆知,但是真正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我在这方面可能有些特点,所以找我的人很多,不管是服务员,还是官员,我一样地接待,因为帮助了别人,别人取得成就,国家受益,我自己也有成就感,这就是我为什么和人打交道多的原因。 第三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人往往攀高不攀低而自寻烦恼,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才不会苦恼,否则老觉得自己委屈吃亏,而不快乐。 第四是不要妒忌。妒忌会造成不团结,会造成互相拆台,以至可以办成的事办不成。对单位或部门来说也是一样,由于妒忌怕别人超过自己,就想办法压制对方,这样受害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所以作为一个有志青年,要尽力发挥自己的才智,不要和别人攀比,更不要存在妒忌心,否则就是自寻苦恼,生活不会快乐。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2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快乐生活------师昌绪院士
Robertbao 2011-10-24 15:10
谈谈人怎么活着才快乐。丰衣足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在工作上取得成就都会使人快乐,但是最根本的是如何做人。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人际关系便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表现在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 第一是诚信。说谎话、造假数据、剽窃别人的成果,心里总是不踏实,有愧于良心,怕别人发现,总是提心吊胆而造成不快乐。恪守诚信的人,即使与别人产生一些矛盾,也会得到谅解。诚信可以使一个集体团结,这是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社会风气的必由之路。 第二是平等待人、助人为乐。人人平等世人皆知,但是真正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我在这方面可能有些特点,所以找我的人很多,不管是服务员,还是官员,我一样地接待,因为帮助了别人,别人取得成就,国家受益,我自己也有成就感,这就是我为什么和人打交道多的原因。 第三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人往往攀高不攀低而自寻烦恼,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才不会苦恼,否则老觉得自己委屈吃亏,而不快乐。 第四是不要妒忌。妒忌会造成不团结,会造成互相拆台,以至可以办成的事办不成。对单位或部门来说也是一样,由于妒忌怕别人超过自己,就想办法压制对方,这样受害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所以作为一个有志青年,要尽力发挥自己的才智,不要和别人攀比,更不要存在妒忌心,否则就是自寻苦恼,生活不会快乐。 ---------师昌绪院士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296-1.shtm
2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道德教育应该更多些
xupeiyang 2011-10-14 14:57
昨天晚上看了CCTV新闻报道三位知名科学家为研究生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真是十分重要,应当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请大家公认的科学家来讲他们的亲身经历、经验教训,对年轻科研人员和学生一定有极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素质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91岁,一个81岁,一个72岁,10月13日,中国科技界的3位泰斗——“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著名数学家杨乐,不辞辛劳,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高校新入学的近6000名研究生上了一堂课,主题是“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885.shtm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师昌绪先生做客中国科大论坛 精彩讲述“在人生道路上”
alick1 2011-9-24 23:04
我的一生经历复杂、道路艰难,但始终敢闯、敢负责,始终勤奋工作。一个人的行为受人生观的指导,人生观简单地讲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的问题。从石器时代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贡献,因此,人生下来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作为中国人,首先要为祖国做贡献。当年,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工作生活都很好,教授也挽留我,但我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阻挠回国,因为新中国需要我们。我今天已91岁,仍然每天上班8小时,就是希望为国家的强盛做点贡献。 9月23日上午,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先生应邀做客中国科大论坛,为师生们做题为《在人生道路上》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侯建国校长主持。陈初升副校长以及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侯建国校长主持报告会 “我今天的报告题目叫‘在人生道路上’,而不是‘我的一生’,为什么?因为我今天还在人生道路上走着,而且感到越走越宽阔。”师先生的开场白即引起大家的热烈掌声和欢笑。接着,他从自己的家庭出生、性格、接受的教育以及为何出国留学、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回国建设新中国等方面,生动讲述了自己曲折的的人生经历、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人生感悟。 他说,我的一生经历复杂、道路艰难,但始终敢闯、敢负责,始终勤奋工作。一个人的行为受人生观的指导,人生观简单地讲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的问题。从石器时代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每代人都有自己的贡献,因此,人生下来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作为中国人,首先要为祖国做贡献。当年,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时,工作生活都很好,教授也挽留我,但我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阻挠回国,因为新中国需要我们。我今天已91岁,仍然每天上班8小时,就是希望为国家的强盛做点贡献。 “总是有人问我,这么高寿有什么养生秘诀?”师先生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唯一的就是快乐地生活。但快乐也是有前提的。一是平等待人,乐于助人。我现在国家基金委上班,每天都要接待许多人,包括许多普通人,有些并不认识,但都热情接待,“能帮人处且帮人”,这样自己也感到快乐;二是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做到随遇而安。曾经有人看不起我们做工程技术研究的,但我了解自己,从不抱怨;三是不攀比,不嫉妒。一有嫉妒心,就不能与人合作,就做不出好的工作。个人之间如此,部门之间也是如此。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为什么一直上不去?就是不能发挥全国的优势。为什么不能发挥全国的优势?还是嫉妒心作祟,怕别人上去了,影响了自己。这是我国当前科技界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对此,我也在发挥自己的作用,向高层提出建议。 师先生说,超前消费也是现在年轻人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一定要了解历史,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既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在个人生活上,不能总是拿世界上最好的比,否则幸福指数就低,总觉得不快乐,不幸福。 师先生的报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他热爱祖国、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包容而快乐的高尚情怀和人生态度,以及娓娓道来、幽默风趣、质朴而深刻的表述,不时赢得师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欢笑。 报告结束后,侯建国校长代表学校向师先生赠送了寿桃瓶,“祝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本次报告会由化学院、党政办、学工部共同主办。 师昌绪先生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金属学和材料科学家,我国材料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杰出战略科学家,我国高温合金和新型合金钢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年至1955年在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是留美学生争取回国的积极分子,为打开留美学者自由回国之门做出了贡献。回国后,师先生长期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师先生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多项荣誉职务,今天依然为我国的科技工作殚精竭虑,建言献策。 来源: http://news.ustc.edu.cn/xwbl/201109/t20110923_120258.html
个人分类: 人生真谛|1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师昌绪谈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四个标志
热度 2 suqing1961 2011-8-30 19:14
今天下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科技出版社在钓鱼台国宾馆联合举办《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首发式。国家自然科学基委员会原副主任、两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出席。 年近90高龄的师老思维极为敏捷,他指出,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有四个标志: 一是既能制造最大的机械装备,同时又能生产最小的自主芯片; 二是生产的机械装备必须是高精度、高效益、高寿命的; 三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必须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显示度; 四是拥有大量发明创造和真正的科技创新。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577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耄耋师昌绪关注中科院未来发展
热度 1 科学网编辑部 2011-6-14 10:12
作者:祝魏玮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13 22:32:25 耄耋师昌绪关注中科院未来发展 “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进展顺利 本报讯 6月8日,中科院“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办公室收到了两篇“特殊”投稿。 《我所了解的中国科学院》、《我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卅年》——这是90岁高龄的金属学家、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的手写稿。 师昌绪还给“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办公室写了一封亲笔信。他表示:“出于对中国科学院的热爱,我虽年逾九十,也要挤一些时间,写两篇回忆性文章。一是中国科学院的历史作用,因为现在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二是,我在沈阳30年,沈阳金属所的办所经验也许有一些参考价值。”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一位与师昌绪熟悉的领导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师老很忙,手头还有几个大型科研项目。他前些天还在西安出差,日程安排得很满,但仍挤出时间关注科学院的未来发展,可见他对科学院的热爱。” 师昌绪在文章中表示,中科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智库”,中国科学院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防建设以及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未来,中国科学院任重道远: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二要全国人民的信赖,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学院自身的改革,除了汇集和培养更多人才以外,要创造能发挥人才作用的氛围和环境。 记者在“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办公室了解到:本次征文活动进展顺利。截至6月10日下午14时,共收到投稿381篇,经过审核并发布稿件232篇。其中,中科院外作者撰写文章167篇;海外作者撰写文章19篇。在总发布文章中,建言类文章123篇,占总数一半以上。 此外,本次征文活动已在24所“985工程”高校首页及论坛发布了征文活动征稿函。截至6月9日下午17时,获得网友对投稿文章的评价6647次。 截至6月9日下午17时,在新浪网微博、人民网微博、新华网微博3个平台发出的各类征文活动推广信息共被转发618次,收到留言评论256条。(祝魏玮) 《科学时报》 (2011-06-14 A1 要闻)
28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师昌绪、王振义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kejidaobao 2011-1-20 14:12
2011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获颁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院士1920年出生,河北徐水人。1945年由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毕业后,1948年赴美留学,先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年回国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直到1985年。师昌绪院士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和组织高温合金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开创了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他在我国最先提出了包套挤压工艺,为以后包套模锻涡轮盘打下了基础;他带领团队采用铸造工艺生产涡轮叶片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铸造空芯涡轮叶片,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他提出深入研究高温合金凝固过程的指导思想下,开发出低偏析技术,并发展出一系列高性能合金,推动了高温合金的发展,为中国在国际高温合金界争得了一席之地。 王振义院士,江苏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通过诱导分化治疗恶性肿瘤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此前共有16位科学家获得该奖。本期封面由严佳君设计制作,其中师昌绪院士照片由严佳君拍摄,王振义院士照片由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宣传科提供。 (本刊记者 李娜,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师先生“给力”《中国智慧》
热度 1 jianxu 2011-1-15 13:04
首先,热烈祝贺我们的老所长、尊敬的 师昌绪 先生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昨天( 1 月 14 日 )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新闻联播报道的采访片断中, 师 先生强调: 我的人生观就是要使祖国强大 。 晚上 21:25 ,央视科教频道( CCTV-10 )举办了专题节目: 中国智慧 对话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人物 。素日很少穿红戴绿的 师 先生身着唐装,肩披大红色围巾,别具一格。休闲,轻松,又夹着几分诙谐幽默。十足的大师风范,慈祥、亲切、超脱,赢得满堂彩。当然,这也是先生一贯的风格。短暂的节目十分贴切地展示了对先生的评价: 赤子情深的科学战略帅才,一代智慧闪耀的科技宗师 。 李依依院士代表金属所的研究人员 向师 先生敬献了一张特别制做的拥有主要学术骨干签名的贺卡,表达了大 家对师 先生最由衷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博主也十分荣幸地加入了签名 )。 1985 年 10 月,当时参加的一个研究项目在四川江油召开工作会议,师先生光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先生。一转眼就是二十五六年过去了,先生已经是九十高寿。但身体还是十分硬朗,精力充沛。几年前在所里的一次会议,会后参观实验室,其他代表在前面已经远去了,我留在后面陪着他,那时李薰楼内还没有安装电梯,步行下楼梯时试图搀扶他,他却说,我走这点儿路没问题,我还没有到七老八十的程度。我心中发笑。其实,那时的他早已经八十有余了。在先生的眼里,我们这些人或许也总还是年轻人。一次开会见到他,大概是彼此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面了。他问我,还好吗?我说,挺好的,就是工作太忙,感到压力大。他接着又问,你现在三十几了?其实,我都快半百了。这些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人生哲学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若活到了八十和九十,好像孔子也没了说法,倒是 师 先生在昨晚的节目中给了个说法: 随遇而安,任何时候都不抱怨 。先生的长寿秘笈咱这里铭记了。 祝师 先生寿比南山! 相关链接 http://v.ku6.com/show/Hi338dm74t0YNrXJ.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QZULilfo18/ http://bugu.cntv.cn/live_channel10/index.shtml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院士印象:好管闲事的老人 1999 年夏,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材料学会大会( IUMRS )期间,博主与师先生及其夫人合影留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牛及领导地PPT都是谁做的?
热度 4 zr99 2011-1-15 00:19
刚刚看新闻,师昌绪院士也说,“自己的讲稿都是自己亲自做的”,看来也是看惯了周围领导讲稿总是代笔的现象,才能也没有顾忌得面对镜头这样讲。 曾经和几个在国外的美籍华人技术人员交流过,他们大部分的报告讲稿和文章都是自己亲力为之。而放眼国内,稍有点威望,讲稿PPT更也多是别人代笔。当然,与下属代笔论文相比,讲稿也许更就算不了什么了。 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牛或专家,每每在重要场合或重要学术会议做keynote report,这些report如果不是大牛自己做的,只是大牛几个下属或者下属的下属给做的,这还能称作是大牛们的成果吗?甚至能撑得起keynote report的作用吗?甚至,会不会某些思想、技术方法都是错误的或不成熟的,给听众带来严重的误导? 真的值得深思。许多情况下,报告者在拿到讲稿后,都是大体看一下就开讲,真的有点不负责任啊。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29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的科学贡献
xupeiyang 2011-1-14 14:19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两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14日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师昌绪,男,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积极参与争取回国的斗争。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来,师昌绪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战机发动机急需高性能的高温合金叶片,他率队研制的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迈上两个新台阶,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迄今为止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于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在金属凝固理论方面发展了低偏析合金技术,通过有效控制微量元素降低合金凝固偏析。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他的指导下正研发应用于各类飞机发动机和大型燃气轮机定向、单晶等系列高温合金和复杂型腔铸造技术。他还根据我国资源情况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解决了当时我国工业所需。   师昌绪组建了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领导建立了全国自然环境腐蚀站网,为我国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他大力提倡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促进了我国材料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他推动了我国材料疲劳与断裂、非晶纳米晶等学科的发展;他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镁合金,倡导并参与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应用。   师昌绪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及科技机构的设置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了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多次主持全国材料领域发展规划。他十分重视学会和出版工作,创建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创办或主编了《材料科学技术学报》(英文)、《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金属学报》(中英文)等5个高水平刊物。   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多次担任国际材料领域学术会议主席或顾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1998年获得国际材料研究联合会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由于他在材料领域的成就,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MS)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   师昌绪培养了80多位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当中多人已成为材料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1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期刊:科技强国“代言人”
edwina 2010-12-24 19:26
科技期刊:科技强国代言人 □本报记者 洪蔚 看一个国家是否真正的强国,要看3个方面:经济体量、国防力量、科学文化,而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科学地位,则有两个标志,学会与期刊。两院院士师昌绪近日在向《科学时报》记者阐述科学期刊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时这样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师昌绪曾创办英文学术期刊《材料科学与技术》,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始终坚持科学期刊的重要性。 针对我国现状、发展阶段和国际声誉,师昌绪认为,提高我国在科学文化方面的国际影响力,有着显著的时代意义,而提升这样影响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办好我们自己的学术刊物。 师昌绪出生于一个富有的乡村家庭。在乡间的成长经历,使他对经济、权力、文化,对一个家庭的安全发展,有着很生动的认识。 他说,在乡间,如果一个家庭只是富有,很容易被各种势力欺负,人人都想吃你一口。真正在乡间有地位的家庭,还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撑,或者与其他权力结盟,或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比如有成员在外工作等等。 在师昌绪看来,国家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形,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仅靠经济支撑还不够。 不久前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的经济体量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如果我们的文化、学术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强国。 近几年来,办好中国自己的学术刊物的目标,在科学界受到相当的重视。自从《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放到中科院学部平台上办刊后,它们的成长与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在两刊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其成长道路之艰难,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稿源问题,这是刊物质量的关键。师昌绪说,优秀论文大量流入国外杂志是非常大的问题,我国不是没好文章,拿材料科学领域为例,ISI统计证明,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都居全球第二。 面对我国科学期刊优秀稿源吃紧,而大量优秀论文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矛盾局面,师昌绪认为:我们有责任唤起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感,如果大家都觉得国内杂志不怎么样,都不愿意在这儿发,国内期刊的质量就永远也好不了。 师昌绪认为,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应该像运动员一样,不仅考虑自己的成就,也要关心国家荣誉。更何况,从长远看,我们自己的学术期刊成长壮大符合科学家自身利益。 杂志代表学术的指挥棒,体现在某个学术领域的领导权。在一些热门前沿领域,类似的成果往往几乎同时出现,而发表早晚之分,在影响力大小上有着天壤之别,国际学术期刊大多优先发表本国作者的论文,大多科学家对这种不公平待遇深有体会,因此,支持并扶持我国自己学术刊物的发展壮大并走向国际,是对我国科学家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 师昌绪说,应该号召中国的科学家有好的论文发表在我们自己的学术刊物上,特别是《中国科学》上,把支持本国科技期刊发展当成一种责任。 同时,能否留住国内优秀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导向。目前国内的科技评价体制和方式,是优秀论文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师昌绪表示,在科技管理体系上应该作出适当调整,从政策上鼓励在国内发表优秀论文的作者。 把两刊办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这样的综合学术刊物,真正代表我国科学的水平和国际学术领导权,是师昌绪提出的发展目标。他表示,这需要科学界的共同努力。 从更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师昌绪表示,论文数量、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和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从大背景上说,科技期刊的发展又依托于我国科技的发展。基础研究不仅是期刊的源泉,更是原始创新的源泉,理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对此,师昌绪表示,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过去青少年都以当科学家为理想,而近些年来,有这种志向的人少了,更多的人把经商致富当成人生目标。在师昌绪看来,摆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转变国民的人生意识,创造一个让科学家甘于埋头苦干的环境,培养好人才、留住人才,使科学文化发展与经济水平相符,才能使我国真正从大国变成强国。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2/239959.html 师院士说的比较诚恳,我们的期刊需要自己人来投稿,而前提就是希望自己人都喜欢这个期刊。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两点,一是为什么自己人不喜欢自己的期刊?第二个是什么造成了崇洋媚外的现状呢?这个需要我们的深思,加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感也是其中之一吧。
个人分类: 名家之言|375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