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目前的增温区可能与地下排气有关
热度 6 杨学祥 2014-1-27 21:00
有网友指出,目前的增温区可能与地下排气有关。分析表明,增温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地震带和北美环太平洋地震带。
个人分类: 图片|481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和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转移
热度 3 杨学祥 2013-4-28 08:31
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和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转移 杨学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最近指出,近20年来,地球一直处于构造活动的高峰期,而且这个地质构造活动期并没有结束。所以,近年来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的灾害也明显增加。当务之急,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上。例如,在地震风险大的地区,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也可以把一些老百姓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早点转移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民众的防震自救能力……总之,要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据中国地震台网显示,1970年至1999年,全球30年未发生过8.5级及以上地震,但2004年以来却发生了6次。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90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7次矩震级8.5级及以上地震,2004年之后的8年占了6次。 中国地震局前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的地震能量释放,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频发8.5级以上地震来看,地球可能进入了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这个时段地震强度很大。”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4-15/3820311.shtml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13日在北京指出,全球正处于地震活跃期,近期的地震属正常,并未超出历史常规。从历史来看,这段时间发生的地震并不特殊。1950年到1964年全球地震活动比最近10年还要强烈。刘杰透露,在2004年印尼9级大地震之后,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从那时起,各国加强了对地震预报的研究。 http://tech.sina.com.cn/d/2012-04-13/20286956576.shtml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8.5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7级或8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2006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PDO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 我在2013年4月25日提出,与其花大力气预测地震,花更多的钱建筑坚固的房屋,不如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的地区建立安全的城市。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划分非常关键。这是地质学家的责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099.html 相关报道: 刘嘉麒院士:地球处于构造活动高峰期 作者:张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4-27 13:39:17 进入4月份,全球频发的地震现象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国内,云南大理、四川雅安和内蒙古通辽先后发生5至7级地震。在国外,由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不断碰撞,4月16日,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同一天,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7.8级地震;17日,日本本州东海岸地区又发生5.7级地震…… 地球到底怎么了?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我们还有安全感可言吗?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嘉麒,请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地震灾害。 记者:您认为,近期各地频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刘嘉麒: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运动有时表现得比较消沉,有时表现得比较活跃。最近全球范围内地震频发就是地球构造运动活跃的表现。实际上, 近20年来,地球一直处于构造活动的高峰期,而且这个地质构造活动期并没有结束。所以,近年来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造成的灾害也明显增加。 记者: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对于民众来讲是神秘而又可怕的。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地震现象? 刘嘉麒: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地球也是个有生命的物体,它拥有巨大能量,不断地运动——地震好比它的脉搏,岩浆好比它的血液,火山喷发好像它在通过鼻孔呼吸……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地球有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对于近期频繁发生的地震现象,民众不必恐慌。尽管地震等自然灾害似乎发生得多了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仍属于地球构造运动的正常范畴,并非“世界末日”又来了。去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论”曾一时甚嚣尘上,最终谣言不攻自破。 记者:最近20年,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权威学者都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毫无希望。对此,您怎么看? 刘嘉麒:要想准确预报地震,至少需要解决三个参数:时间、地点和强度,以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准确地求解这些未知数。 但是, 我不认为地震是永远不可知、不可预报的。 任何自然现象最终都可以被认知,只是时日的问题——越复杂的东西,认识它需要的时间就越长。过去我们对于天气的预报也常常不准,现在预报的准确率却大大提高,这说明人类对天气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掌握了它变化的机理和规律,能够进行预报;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地震观测研究的深入,人类早晚能够掌握地震发生的机理和规律——总有一天,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记者:在地震无法准确预测的现实下,您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嘉麒:既然目前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那么 当务之急,就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防范地震带来的灾害上。例如,在地震风险大的地区,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严格执行有关规范;也可以把一些老百姓从灾害风险大的地区早点转移出去。此外,还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民众的防震自救能力……总之,要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记者:面对地震灾难,我们是否就无能为力了? 刘嘉麒: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知地震何时、何地发生,强度有多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束手无策。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地震灾害的应急和救援方面具有较强的体制优势和动员、协调能力;而且,经过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近期的芦山地震,我们在地震救援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都将在今后的防御体系建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并且使今后的灾后救援工作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4/277285.shtm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2013-4-26 06:20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杨学祥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大中城市都分布在地震活动的断裂带。 我在2013年4月25日提出,与其花大力气预测地震,花更多的钱建筑坚固的房屋,不如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的地区建立安全的城市。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划分非常关键。这是地质学家的责任。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继续扩建,这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灾后原址重建,这也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没有能力实现的地方应该有长期的迁移计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9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8405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37 次阅读|6 个评论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热度 2 杨学祥 2013-4-26 06:20
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地区的提问和回答 杨学祥 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大中城市都分布在地震活动的断裂带。 我在2013年4月25日提出,与其花大力气预测地震,花更多的钱建筑坚固的房屋,不如避开地震带寻找安全的地区建立安全的城市。地震活动断裂带的划分非常关键。这是地质学家的责任。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继续扩建,这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城市不能灾后原址重建,这也是城市安全的底线。 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带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没有能力实现的地方应该有长期的迁移计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3933.html 26日人民日报有了及时的回应: 把建筑迁出地震带可行吗? 【回应】 搬迁只在理论上可行;日本由居民自主决定是否搬迁;台湾地区断层很多,不可能完全避开 有网友提出,为避开地震,应该把人口建筑迁出地震带。对此说法,卢文胜认为只在理论上可行。“以目前的技术力量,对可能产生地震的断裂带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所以,每次灾后重建还是以原地复建为主,这是由多种社会原因决定的。”他介绍说,从地震断裂带来看,其长度通常会绵延数百公里,宽度则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比如汶川地震的断裂带长达350公里,是这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害的重要原因。 谈到地震断层,郭铠纹说,台湾“9·21”大地震就发生在车笼埔断层,断层长100多公里,台中盆地就在这里,住了几百万人。“台湾断层很多,不可能全部避开,不能说可能地震就搬走。” 酒井慎一说,对于已经住在断裂带上的人来说,不能对他们说“请搬家到其他地方”,只能请求他们自主决定是否搬迁。即使是对于“3·11”大地震和海啸可能会再度袭来的危险地带实施的集体搬迁,基本上也是由居民自主判断,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搬迁。 http://news.163.com/13/0426/04/8TC15DRV00014AED.html 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吗? (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2013-04-26 04:02: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四川芦山“4·20”地震发生后,许多网友对于地震能否预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地震能够被预测吗?民间预测可靠吗?地震预测与地震预警有何不同?一些异常现象能否被作为判断地震发生的依据?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日本、我国台湾和内地的有关专家。 地震能提前预知吗? 【回应】 日本、中国台湾及内地专家普遍认为地震无法准确预测;民间预测更多还是不准 日本气象厅对本报表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地震预测尚处于研究阶段,要准确预测非常困难。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副教授酒井慎一告诉记者,虽然在地震前会有很多前兆,但尚未找到能明确何时、何地发生多大规模的地震预测方法。 “像我们这些地震学者,并非仅仅通过寻找什么地震的前兆来预测地震,而是在从事地震为什么发生、地震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发生后会引发哪些问题等各种研究。”酒井慎一介绍说,地震预测并非全部,而是以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为目标。 “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地震不可预测。”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副所长卢文胜教授说,根据板块学说,地震是由于不同地壳板块间应力运动集中,互相碰撞造成破碎的结果。地底碰撞无时不在发生,何时会造成剧烈的大错动形成地震,很难把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群策表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受技术手段和探测水平局限,测量、监测几乎不可能到达震源深处;而且地震的孕育机制非常复杂,偶发性很强,人类还未能认识它的规律。 台湾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博士表示,由于地震无法准确预测,房屋的抗震性就比较重要。 对于时有报道的民间预测成功案例,专家也进行了解释。“也许有人要说,某某准确预测了汶川、玉树或者芦山地震,从概率上说这是有可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更多的还是预报不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老师赵克常说,每天在网络上有成千上万的民间预报信息,只因为基数大总有报对的,然后会大肆宣传,而报错了却没多少人提。 在台湾,根据相关规定,民间人士不可以对外发布预测结果,以免造成民众恐慌。如果发布,首先是警告,警告之后仍然不听,就会开罚,罚款20万至100万元新台币。郭铠纹介绍,民众可以把自己的预测写信给测报中心,地震测报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预测信,“不过,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前13个月都非常平静,连小地震都少了,只有平时的70%,那时预测信倒几乎没有。”郭铠纹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也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除特殊情况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 地震预警与预测是一回事吗? 【回应】 地震预警不是预测,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发出提示,可减少地震损失 “地震预警就是利用地震波传递速度差,在首先感知到P波传达到的阶段,在导致发生强烈摇晃并带来灾害的S波传达到之前,向大家传递危险到来的信息,这与地震预测不同。”日本气象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日本的地震预警主要是指紧急地震速报。截至2012年3月,日本主要依靠气象厅的235处地震仪和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设在全国的850处高敏感度地震观测网来发布紧急地震速报。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每当记者感受到地震摇晃时,迅速打开电视机立马就能看到气象厅发布的紧急地震速报。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山有研究员介绍,目前日本已建设了全国地震预警系统,欧盟和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建设了区域地震预警系统。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为公众提供8秒至30秒的避险时间;东北新干线上27列高速运行列车及时停车,避免了列车出轨和重大人员伤亡。 卢文胜教授表示,这次芦山地震,传到成都市需要10多秒钟时间,如果能通过网络、电波等渠道作出预警,其他地方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李山有说,目前,我国福建地区已初步建成由125个台站组成的地震预警示范系统,2012年9月开始试运行;首都圈和兰州地区地震预警示范系统正在实施。 郭铠纹介绍,地震预警对海啸来说作用比较明显,只要有10分钟,伤亡人数便可以减少90%。但郭铠纹也坦言,预警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好,属于“近的来不及、远的没什么用。”“当然,也不能说一点作用都没有,100公里范围外,假使正在准备做精密手术,则可以暂缓。”郭铠纹说。 把建筑迁出地震带可行吗? 【回应】 搬迁只在理论上可行;日本由居民自主决定是否搬迁;台湾地区断层很多,不可能完全避开 有网友提出,为避开地震,应该把人口建筑迁出地震带。对此说法,卢文胜认为只在理论上可行。“以目前的技术力量,对可能产生地震的断裂带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所以,每次灾后重建还是以原地复建为主,这是由多种社会原因决定的。”他介绍说,从地震断裂带来看,其长度通常会绵延数百公里,宽度则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比如汶川地震的断裂带长达350公里,是这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害的重要原因。 谈到地震断层,郭铠纹说,台湾“9·21”大地震就发生在车笼埔断层,断层长100多公里,台中盆地就在这里,住了几百万人。“台湾断层很多,不可能全部避开,不能说可能地震就搬走。” 酒井慎一说,对于已经住在断裂带上的人来说,不能对他们说“请搬家到其他地方”,只能请求他们自主决定是否搬迁。即使是对于“3·11”大地震和海啸可能会再度袭来的危险地带实施的集体搬迁,基本上也是由居民自主判断,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搬迁。 可利用异常现象预测地震吗? 【回应】 地震前发生的异常现象很难证明是地震发生的前兆,由此推测可能导致误报 卢文胜介绍说,不少地震发生之前会出现地下水或某些动物的异常表现,但要说有这些征兆就必然会发生地震,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在专业领域,有时会收集这些征兆作为地震会商的参考信息,但不能由此直接判断,必须考察地应力、地下温度传感器、小地震发生频密度等情况。 动物异常是否为地震前兆?郭铠纹认为有一定科学性,因为地震断层要破裂,敏感的动物会有一些感知。“但不见得动物异常就可能要发生地震。”郭铠纹说。 日本气象厅有关工作人员亦表示,关于云和动物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尚未找到科学证据,关于井水出现浑浊等现象,如果是深井水可能是深部岩盘发生变形的表现,可能与地震有关,但日常使用的浅水井尚未发现与地震有关系的科学依据。 酒井慎一告诉记者,地震发生之前的确会有各种各样的现象,但很难证明这些现象能否真正作为地震的前兆。赵克常说,迄今地震学家仍未探索出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也就是说,尚未找到任何一种异常现象,可以在所有大地震之前必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 震后逃生如何更安全? 【回应】 “活命三角区”难确定,关键是平时要做好日常准备 有网帖提出,躲在“活命三角区”里是最安全的,即室内的人应该躲在大而坚实的物体旁,这样墙体和梁倒下后能与该物体形成一个三角空间,躲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便可活命。 对此,卢文胜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角区”不是绝对安全的。比如通常说,浴室应该是有条件形成活命三角区的,但也会有不利条件,一般浴室可能有电加热器,在地震中有漏电可能,梳妆台的玻璃镜可能会碎裂割伤避难者;厨房通常也是小空间,却又有煤气管道和灶具,存在泄漏危险。这次雅安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主要是山区民房,对这类自建房的抗震标准,目前尚无硬性要求,房屋设计、建设、验收、使用等都不到位,其“活命三角区”更难确定。 对于正确逃生方法,日本气象厅建议:1.作为日常的准备,要固定家具,不要在卧室摆放可能会倒塌的物品。2.平时就应知道地震后避难场所在哪里。3.地震发生时不要慌,特别要保护好头部,远离大型家具,躲到结实的桌子底下。4.要对不具备抗震功能的房子进行加固抗震处理。 (本期栏目统筹:吕毅品) 作者:本期栏目统筹:吕毅品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news.163.com/13/0426/04/8TC15DRV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33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揭示的PM2.5自然因素
热度 1 杨学祥 2013-2-11 10:44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揭示的PM2.5自然因素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揭示的 PM2.5 自然因素 杨学祥,杨冬红 日本西部多地近日空气中的 PM2.5 数值超标,被认为是受中国北方雾霾天气殃及。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与大气环流导致的污染物集聚和扩散有关,污染源不是中国,而是永久悬浮在印度大部分国土上空的“大气棕云” (atmospheric brown cloud) ,杜乐天很早就提出的地下排气是大气污染重要的自然原因,一场大是大非的科学争论不可避免 。 目前我们对 PM2.5 的认识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 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据网上资料报道, 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 2.5 微米至 10 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 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PM2.5 )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 2010 年 9 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 PM2.5 的密度。地图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 NASA 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 2001 年至 2006 年 PM 2.5 平均值的地图。在这张图上红色(即 PM2.5 密度最高 ) ,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 PM2.5 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 80 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在这张 2001-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 (WHO) 认为, PM2.5 小于 10 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 50 接近 80 ,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图 1 2001-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 PM2.5 高密度地区全球分布四大特征 PM2.5 高密度地区的全球分布有四大特征:其一、集中在陆半球,而不是水半球;其二、集中在连成一片的内陆地区;其三、集中在北纬 30 度线附近,特别是以北纬 30 °线以北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其四、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伴随最大的陆地地震带——欧亚地震带走向分布,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频临海洋,所以 PM2.5 浓度增大不显著。 自然原因被忽略 人类的妄自尊大表现在处处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世界化石燃料的唯一消耗者。事实上,化石燃料的形成需要苛刻的地质条件,即便是已经形成,由于构造运动的破坏和地震火山活动,石化燃料的自燃也是 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天然气自燃、煤矿自燃、森林大火、草炭层自燃遍布全球,内蒙古乌达煤矿地火自燃 50 年不灭,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田火区之一,内蒙古乌达煤田火区世界闻名。它已自燃了 50 年之久。四川的天然气自燃历史更为悠久。 http://news.qq.com/a/20101005/000380.htm#p=1 在这张 2001-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 PM2.5 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 80 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广人稀, PM2.5 的来源值得研究。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 ( 约北纬 35 °线 ) ,约北纬 14 °线 (250 毫米等雨量线 ) 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 ( 1 )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 2 )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 3 )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 4 )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 5 )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油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85.htm 显然,北非的干旱炎热气候有利于地下化石燃料的自燃,是 PM2.5 密度高的一个原因。由于人烟稀少,撒哈拉沙漠 PM2.5 密度高,不能用人为化石燃料燃烧来解释,其地理位置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 ( 约北纬 35 °线 ) ,北纬 14 °线 (250 毫米等雨量线 ) 以北,不是北纬 30 °线以北的污染物浓度增大区 ,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地下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和沙尘天气的污染。 2001-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显示, PM2.5 高密度地区分布北半球的北纬 14 ° ~ 40 °之间内陆地区,表明高温干旱是重要因素。而在海洋、两极和高纬地区 PM2.5 密度很低,因为它不利于化石燃料的自燃。 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伴随最大的陆地地震带——欧亚地震带走向分布,而最大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因为频临海洋,所以 PM2.5 浓度增大不显著。这一特征也是化石燃料自燃、地下排气导致撒哈拉沙漠 PM2.5 密度高的原因之一。北非的北部边缘就处于欧亚地震带。 香港大学岳中琦认为2013年1月11日云南大滑坡是山崩气喷的,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罪魁祸首乃天然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391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656490.html?COLLCC=3017218727 本博主在 1 月 10 日指出,近两个月以来,降温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12 日全国大部回温,与 9-12 日强潮汐组合对应,这是值得关注的反常,增温显著地区可能与地下热能释放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1712.html 我在 11 日早 5 时 41 分指出,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特别是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交界地区)、辽宁、内蒙、青海、甘肃、新疆增温最显著地区,与近期的地震频发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河北和山西的异常增温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51873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组山体滑坡灾害事故发生在全国异常增温最高值地区,增温幅度为 4-12 ℃,滑坡前的地缝开裂导致内能释放,是异常增温的一个原因。我们提出了警告,但被忽视。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652222.html 地球排气是地热释放和雾霾形成的自然原因,污染是雾霾形成的人为因素。除此之外,地震频发和气候异常等因素造成的地质和气象灾害也应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公布的材料表明此次重霾前后一共 4 次(到本文撰写的 1 月 30 日为止),分别是 7 — 13 日, 16 — 19 日, 21 — 23 日, 26 — 30 日。与 1 月 9-12 日、 16-19 日、 21-23 日、 27-30 日四次潮汐组合一一对应,与地球潮汐形变、自转速度变化造成的“地球呼吸”相一致。计算表明,地球潮汐形变造成的地壳容积周期变化,可以形成地球的呼吸运动。异常规模的地球呼吸与地震火山活动相对应,与异常雾霾天气相对应,值得深入研究 。 中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叉地区,中强地震频发,是全球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活动和地下排气也是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 PM2.5 高密度区形成的原因。 大气环流的影响 最近的研究表明,笼罩在南亚大部分地区的“亚洲棕云”处于赤道低纬度地区,在热气流的上升过程中向高纬度地区漂移,在北纬 30 度下沉。一部分向南运动形成东风带,影响我国的南部省份,维持低纬度亚洲棕云的稳定存在;另一部分向北运动,形成西风带,影响我国北部省份、蒙古、南韩和朝鲜。由于纬度圈的周长随纬度的增大而缩小,所以污染物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是一个浓度增大的过程,从高纬度到低纬度是浓度减少的过程。北纬 30 度线以北地区是污染物集中的地区,如兰州、太原、乌鲁木齐、北京、济南、西宁、西安、沈阳、合肥、成都、武汉、石家庄、杭州、天津、郑州、南京、银川、重庆等城市 。 2001-2006 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显示, PM2.5 高密度地区集中在北纬 30 度线附近,特别是以北纬 30 °线以北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最大,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这表明,大气环流对污染物的集聚和扩散起重要作用。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是 PM2.5 高密度区的原因,不仅在于当地的人为污染,而且在于大气环流对污染物的集聚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日本 PM2.5 数值超标是谁的责任? 2013-2-9 07:4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60678 2. 杜乐天:对今年一月份我国霾雾重灾原因的浅见补遗。 2013-1-31 05:5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808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23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对日本战争战略
fameszhang 2012-9-18 16:01
作者强网博友 1.认识日本 日本不幸,大和民族不幸,天不佑倭贼。既为岛国,资源短缺,土地狭窄,处在地震带的边缘,生存本已艰难,发展绝少空间,又夹在中美俄三大国的中间,哪有什 么出头的日子,岂非天弱倭寇也!正因为是岛国,就注定了日本绝少有大捭阖的历史和文化沉淀,也注定了它出不了能洞察世界三百年或更久远的战略家。明治维新 后的日本,如果能稍安忽燥、刻意发展,不招惹中美俄任何一家而游移于中美俄英之间,耐心等待二战的爆发。那么,他坐实海洋大国之后的大陆梦还是有一丝希望 之可能的。既不可以西望朝鲜进中国,也不可以朝鲜为跳板北窥俄罗斯,更不可进攻美英,就悄悄地、坚定地南指澳洲,以经济为先导,以移民为手段,当二战中各 大国以命相搏时却在澳洲发动一场动乱加战争,或以交换为手段从英美手中取得澳洲。或许,今天的世界版图当是另一个样子。老天爷送了一个伊藤博文给日本,却 没有送一个可作伊藤博文老师的人给日本,缺少战略家的日本失去了这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机会! 二战后的六十年,既有美苏的全副武装在先,又有中国的快速崛起在后。历史的血泪债,日本欠着中美俄,它哪里还有翻盘的机会。尤其是这个又猾又狠的日本居 然想在欠债最多的中国身上找机会,除了能证明愚蠢之外,还能证明的就是死期将至。世仇大敌,有比匈奴,除了消灭,中国人不作第二想。 但日本的政治家战略家却不是这样想的。岛国民族的梦想铸就了大和民族的性格,大陆梦绝不会因一两次失败而放弃,狭隘、残暴、坚韧的民族魂终因中美的战略 冲突而找到了突破的希望,挣脱二战的枷锁,用国家意志的军备道路摆脱失落的二十年成了日本战略家政治家不公开说出口的共识。 这就是日本,这就是最本质的日本。许多人说日本有右翼,我不禁要问:既有右翼,必有左翼。那么,日本的左翼在哪里?谁是左翼?你说得出来吗?我想说,日本 没有右翼,日本的右翼就是日本的民族主义爱国人士,是一群激进的魂系日本的日本人而已!不幸的是,日本的劣岛现实决定了日本人全是生存危机感深重的日本爱 国人士。这群日本利益、日本梦想的实践者在历史上使用冲撞中俄美的手段,到今天他们却依仗美国碰撞中国罢了!当然,在宣传上仍暂可称为右翼,将来应可称为 军国主义。 当美国人高调声称重返亚太时,当美国因为自身经济困难希望日本担负更多责任加强军备牵制中国时,日本人看到了天边的曙光;在忍受了六十多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日本人惊喜地发现天边露出的鱼肚白。 福矣?祸矣?兴奋得无以名状的日本,已经找不到可以让灵魂静下来的安祥所在! 2.日本的盘算 利用美国解枷锁,利用岛争聚民心,利用军备提振经济,是重走二战前老路登亚洲大陆,还是南指澳洲樱花盛开?也许,日本人自己都没有定见。但是,一点点地去 干,不断地干,一代接着一代干,都是日本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性格决定了的。日本去年的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至核灾难,一年后右倾势力急剧膨胀是不是可以说明这一 点?故而,任何想当然的仁善悲悯之心都将被接下来的日本式实践击得粉碎。 小学生就要进行民族生存危机教育,这是为什么?大家去想想吧!个人以为,日本民族有生存危机的严峻自然环境是事实,但过份的危机意识,必不能造就能与世界 求和谐的国民(任何国家的强大富有都会被当成是威胁,任何邻居的衰落和弱小都会被当成是机会)。天天探头想知道邻居家窗子后边有什么的人大半都成了贼。同 样的道理,天天担心自己那几个危机四伏的岛子将沉入太平洋的日本,就会夜夜惦记亚洲大陆和澳洲的硕美土地和丰富资源! 所以,钓鱼岛之争不仅是钓鱼岛之争,它是防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威胁中国、整天堵门狂吠、伺机撕咬中国之争!对日本而言,叫崛起之路;对中国而言,叫除害之始。 三走出历史循环的中国,你在想什么?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宣统搬出紫禁城,两千年原地踏步跑,中华民族痛失两千年!专家学者能讲出一箩筐的理由,个人却认为,没有许多的理由。其实就两条,一是漫长沉重的愚民政策,二是暴政与暴民的恶性循环。 毛主席说了四重压迫,其实也是四座愚民泰山,谓之“君权、神权、族权、夫权”,统治阶级不仅垄断知识,垄断真相,还垄断真理的解释权。秦皇焚书,汉武尊 儒,宋崇理学,清兴文字狱,无一不是禁锢思想,压制异类。表面上江山一统,舆论一致,泱泱大国,无有异类。究其实,言论的禁锢必然导致思想的僵化,死寂的 文化必然带来民族的昏睡。这件事,做得最登峰造极的是文革,唤醒全民思考最多的也是文革。 自秦始皇后两千多年,就社会管理而言,就是一个划地为牢作特征的保甲制加残暴镇压的所谓“乱世重典”,暴政暴敛带来人民的生存危机,无地伸诉的民众捡样学 样搞起了大烧大杀,这就是暴政与暴民的恶性循环,这就是三百年周期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多达十次将全国总人口消灭百分之八九十的血泪记述。 “乱世用重典”是一句错话,正确的说法是“乱世拾人心,治国用重典”。乱世拾人心是为壮大声势,夺取江山。治国用重典是指夺取政权后追求稳定秩序,追求法 治社会,不是以暴政杀人为目标的所谓加大处罚,逆我者亡(这是人治不是法制)。可惜的是,这句人治的错话被传颂了两千年,时不时被人实用主义的抬出来鼓噪 一阵。想想新加坡吧,同为华人社会,为什么那样有秩序,大陆与台湾却做不到?想想秦始皇和那些拜始皇为师的人们吧,他们的严酷统治为什么带不来国运的兴 隆? 大幸的是,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终于走出了这个历史的循环。没有人要禁锢思想了,却有人要追求法制了。民主的、法制的、市场的、社会主义的,将构成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十八大后,可能会明晰起来,中国终于完整地找到了自己的路。虽然有人洋洋洒洒地阐述了一大堆民主、法制和市场,却绝口不提社会主义, 他们讲的和我们追求的由“共产党领导的强大中央政权作支撑,以社会主义作基础,建立现代民主、法制和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有区别的,按他们的思路,国有经济 归零了,资产阶级共和议会制建立起来了,这与我们的追求就大相径庭了!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安宁的周边环境,需要不严重分裂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不能把自己推入漩涡的中心,去忍受文火或武火的煎熬炙烤。但中国想了不算,说了 不算,做了也不算,美国要压制你,日本要忌恨你,菲越要担忧你,俄印要防着你,德法英澳要盯着你。地球就这么大,西方吃得满嘴流油,突然歺桌上又坐上一位 食量惊人的大肚罗汉中国,旧秩序不遭到冲击,说我们是给全世界人民发钱来了,无论你说几回,只怕信的人也很少。但宣传上还是要说下去。 钓鱼岛是几个小岛,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几个小岛,中美日都明白。钓鱼岛有其标志性意义!领土主权意义、资源意义、军事意义、战略意义,摆在桌面上的东西, 反复数几遍,大概都错不了。现在的局面,中美日冲突已摆在那里了,该如何去应对,才是当务之急!既要照顾主权等等硬指标,又要考虑国民情绪,还要考虑力量 对比的现实选择,更不能忘了争取战略机遇期的重大追求,想想都很复杂,怪不得众网友献计献策要帮助政府。本人思虑良久,偶有愚见,也来抜芯添油,以增诸君 之宏见! 假定说东海大战打赢了,随之而来的中美海洋通道争夺战以中美休兵而结束,那么,随之而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该是什么样呢?现在去讲八字没一撇的东西,大有意淫之嫌,但谋定后动方不失战略先机,也不妨讨论一二。 其实,你将有什么样的国际国内环境,是由你用什么样的决心作什么样的准备把仗打成什么样的结果所根本决定的。 有三种情形可供探讨。 第一种:无打有闹,海上碰瓷演变成法理战、经贸战、联合国的口水战,必然导致国际政治大分裂,不冷战也冷战了,想不进入国际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也进入了, 结果怎么样?大家去分析。不过,前面有个名字叫苏联的国家就是这样被妖魔化、被包围、被折腾、被反复压迫,最后轰然倒掉了。大家如果不愿意作这样的选择, 不愿意被美国的国际包围的温水煮青蛙给慢慢弄死掉,就要去面对后两种情形。 第二种:小规模海战。老实讲,小海战,赢家不赢,输家不输,从此兵连祸接,这种选择比第一种更糟。一个勤劳的守法公民,在街上遇到俩流氓选择绕道而行,流 氓夜夜到你门前唱歌敲门,不胜其扰,这好比是第一种情形。如果你选择怒掴流氓,流氓就会天天来砸玻璃,你走在路上也找你讨说法,跟到你上班的单位也找你讨 说法,而此时却没有一个给你主持公道的人会站出来。如果中国这样干,美日一看,“黔之驴,技止于此耳”!从此要你作他奴才、作他小妾,你能从吗?此时,你 这个勤劳守法公民将体会到什么叫孤苦伶仃、举目无亲;丛林法则,法不容情。这就是小海战需面对的情形。当然,若有意当作第三种情形的前奏,则又精彩绝伦。 第三种:一战定天下。这当然是大战了!灭了日本、重创美帝,就是大战的涵义。伤日本而日本不死,重演农夫与蛇第二章;打美国而美国不退岀亚太,暂却敌焰、不除敌害、永结敌仇,重温一次中印中越边境反击战真是何苦!? 要打,就要打掉美国对中国的包围;要打,就要打开中国的海洋大国之路;要打,就要打出中国走向复兴的国际格局。就我个人而言,只选第三种,否则就埋头作准备。 现在谈谈中国军演的威慑作用和美国突然小心谨慎起来的原因 五周四射核弹,确实岀乎美国预料,过去长期低估中国核实力的美国,不得不重新评估这种能力,但对印度的心理打击作用远胜于美日。美日愣了三分钟后相视一 笑,国务卿克林顿和发言人纽兰就改钓鱼岛叫尖阁列岛了,逢会必讲尖阁列岛适用于美日安保第五条了,野田的购岛计划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所谓威慑,须有两条 件,一是能力,一是使用的决心。中国的能力已得到证明,可以防止误判,但中国却没有使用这种能力(包括常规武力)的决心。因为这跟中国的战略追求背道而 驰,在世界各国一片萧瑟中,你还有八个点的高增长,你也非常珍惜这千年难得的发展机遇,你要是肯打仗,美日战略家一定给你发个一吨重的大奖牌。你有核弹, 你敢用吗?你打海空战?OK,克林顿国务卿都想把你脸上亲岀一个坑来!请注意中国试射核弹后一段时间美日的表现,相信你就明白了。 但日本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美国却突然小心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可能有下列原因:一是韩日岛争让美日韩小北约计划漏了气;二是继续岛争有使台湾更靠 近大陆的趋势发生;三是把日本拱上前台的形势已不可逆转,美国人乐于躲到后台看中日火拼。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说,美国重返亚太已取得实质成果,主要就是讲这 个;四是中美日大换届临近,要不要再烧一把火,得大选后再说;五是美认定中国已战略性上当,正慷慨激昂走向美日期望的海空局部战争战场,何必直面愤兵;六 是货币市场有不为你我小民所知的暗战发生,需要安抚中国也未可知;七是目前至美国大选前,奥巴马不想把自己逼到墙角去;八是边斗边外交符合西式阴谋诡计的 一贯传统。 可惜了,他们太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智慧,中国仍将斗而不破,挤而不打,仍将停留在法理战、外交战、经济战,在没有完成对日产业打击、对美金融打击之前,没有 完成军力准备、资源贮备之前,没有在基本改革和反腐取得重大成效、巩固国内基本阵地之前,不会贸然去与美日进行一场后果难料的海空战。但如果中国不去作主 动准备,仍抱有侥幸之心,将会变得非常危险!切记!切记!我担心的不是军力准备,而是不能坚决主动推进改革。 争取五至十年准备的时间是必须的,退无可退、忍无可忍时也要忍住,改革和其他准备需要这个基数时间。实在忍不住了,就去看康熙大帝收复台湾的故事。故事梗 概大致如此:康熙迁界禁海后,台湾的郑经集团陷入经济困境,康熙派人与郑经商谈招抚事宜(时下流行说法叫和平统一),提出“称臣、剃头、上岸”三条件,郑 经只同意称臣而不同意剃头上岸,再谈,同意称臣剃头而仍不同意上岸,总之,是求为藩帮不受辖制。康熙便决定中止和谈,明确宣示三年后兵发台湾。既示强硬, 复免骚扰,把个自恃海军强大的郑经吓得闭门不出,为一劳永逸搞定台湾安定东南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争取到三年整军备战的宝贵时间。 准备充足了,赢得战争胜利是自然而然的。只要我们的战果很踏实、很丰硕,国际环境自然大好,南海问题当可传檄而定,就算美国还要纠集一帮国际反华反共势力,也将是有心无力难成气候。 2.中国的改革,还有一条路可走 时间只给三五年,目标是经济体制要完善,政府体制要理顺,社会体制要成型,如果还不太忙太累的话,把县以下政改也搞了。 此部分(可称之改革路线图第一稿)内容太多,难以一帖以蔽之,有觉得思路突兀者,可参看愚作“国家的幸福”。受本人才智、精力和信息限制,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难免坐井观天挂一漏万,只能做到说个思路,也算是为国家尽点心之本意。 “三年有形,五年成型”,一定做得到。无妨例说一二。 a 如果每个户籍人口月免费六至七公斤粮食,是否会天下无饿殍?但钱从何来呢?取消种地补贴、化肥补贴、柴油补贴就行(仅保留农机补贴,或可加种子补贴)。将 国家保护价提高四至五成。穷人不饿饭,种田有收益,抛荒无补贴,机制市场化。财政不背负担,富人多掏钞票(免费粮券当月有效,是大宗普通粮食而非泰国珍珠 米,富人不会吃的。他将自动多掏钞票,虽然他也有平等权利)。市场原则与社会原则融合,国家激励粮食生产、保证最低生存需要与市场运行并行不悖。 应该还有一户一房制度,多余房自行组织起出租公司(也可参股政府组织的出租公司)则免产权税,否则二十年收完其产权(收税事宜可给几年过渡期)。其意义多了…… 每一户籍人口月给免费电二十度。以省为单位以工业用电为基准,全面统一电价(电是商品),居民电涨,商业电降,节电有利,用电大户多掏钱。以电网后端(下 网总价)不亏不赚作计划决定人均免费下季度数字(无城乡差别)。电网前端统一收购价(电是商品。但以不同的资源税去区分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允许税率 为负,如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形成保护补贴)。国家税收总量不变,不会坏财政什么事。还有意义若干…… 这部分或其它类似作法我们统称叫做安天下阶段,不以严重加大财政负担为准则。目的是归拢人心,重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实实在在机制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 存所需,让中等收入者不吃亏,让高收入高消费者多负担。但又充分体现了平等原则和市场原则,也不会加大政府管理和操作难度。安的过程中也同时追求秩序,把 治的工作也融入其中。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在保障财产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均衡,为平天下作铺垫。 b 事业单位不难改 举个学校改革的例子。某校一百教职工,第一步:跟上级切断组织关系(党的组织例外),实现基层自治(仅指组织机构及日常管理)。第二步:自选十名理事会 成员(百分之十为原则基数),聘校长,后由校长聘老师和职工(老职工享受政策保护)。第三步:国家发布工资原则:基础生活费(养活职工本人的费用,扣除住 房部分后叫基础生活费,全国同标准,占百分之三十)加岗位工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不同,平均占百分之三十)加工龄工资(每个人标准一样,多少由工 龄区分,平均占百分之十)加奖金(各校按工作量业绩自行分配,平均占百分之三十)加地方住房津贴(每个地级市一个标准,不区分城乡,国家按一个职工平均全 额工资多少月可买一套当地地级城市房相应核定)。该校奖金总额由办学规模加基础数决定,由财政拨给。未尽事宜及意义若干…… 什么医院、科研等参照行业特点而原则同、做法异… 现在什么学历、职称及绩效工资分成落实下来是吃大锅饭,改革走了回头路。地区差异大得惊人且极不合理,不仅不解决矛盾还制度性制造新的不公。 改革不能把公平原则、市场原则和行业特点融合起来,就是失败的改革! c行政改革要义 中央、省、地按四大块原则分类合并机构,县级三大块(也仅三大综合局),第一步先不说减人,先并机构,使得事有人管,不要政岀多门;第二步制定工作标准 或议事规范流程;第三步区别政务官和事务官,经选举程序的政务官拿高薪,招聘来的事务官参照事业单位标准执行。县及县以下按三段式民主原则改之,裁员可留 待后一步。 其余统一财政、县及以下削权…… 平天下的要义是打破垄断、消除特权,无论国企、事业单位还是党政机构,概莫能外。要建立起社会主义作原则,国有经济作主导,按法律规范运作的各经济成分 间、各社会阶层间及政府与社会间的平衡及良性互动。国企的资源及市场垄断有法律规定的领域及限制,其改革见“国家的幸福”,政府改革及政治改革见“国家的 幸福”。国企再不是半官僚机构和垄断高收入的代名词,再没有行政级别和官阶,就一市场主体而已。事业单位基层自治,既无行政级别,也无干部身分,人员去留 都实行市场机制。行政机构按三段式民主及前述行政改革要义施行。全员全社会医疗养老统一标准。国家补贴加个人缴存加工作年限计算个人养老金,全民有份,不 问城乡。总体水平是在职一半至七八成间。对基本住院医疗免交费,也不发门疹费,参考农合医疗方式进行,大病全国强制投保,也参照农合方式依医院分级改变报 销比例。这些事做完了,天下就平了,治的工作也进行得七七八八了。规范的法制和完善的市场发育,各行业各领域的改革,它们作为治的当然内容,多参考市场经 济先行国家依样画葫芦也差不到哪里去,不失时机推进就对了。当然,有的方面工作费时较长,更何况可以同时展开五项改革,却无法同时展开五十项改革。有了这 些,体制造成的腐败就会大面积消失,再难成为危党害国的罪魁。 “三年有形,五年成型”,是不是可以做到?安的工作最长半年就收工了,平与治还有三四年可用!所以,我说“三年有形,五年成型”,诚不期也!你可认同? 条件是政治决定,中央推动。未来的五年十分关键,国内国际的压力传递着窒息的恐惧和燥动的不安,五代的担当和四代的支持决定中国的未来。是因循迁延、坐等 天灭匈奴,还是勇毅坚韧、直面千难万险?胡总与习总二人肩担着十四亿中华儿女的期望!您们一定会作出永留青史的抉择!加油吧,人民与您们在一起!加油吧, 我们期待着风雨后的壮丽!我坚信,我不犹疑… 安天下而后平天下,平天下而后治天下。平国治天下的大道理,光耀历史几千年,原理至真至简。安是定人心,平是保护弱势阶层(国家根据国力保其基本生存) 与抑制强势阶层(剥夺其制度性获利的特权)并重,治是追求人人平等的法制秩序。如果这一切建立在有公有经济作主导的平台上,则天下大安,天下大治,盛世强 国不求自来。再过若干年,和谐、幸福、进步、文明、发达…尽你描述吧,复不知“维稳”为何物也! 另附拉动经济之草民浅见(例说之):钢铁业遇困,釆煤业遇困,航运业遇困,机械业…国家手中美元多得发愁,有什么办法将之联系起来?有的。国家委托五矿公 司买回铁矿(中国远运有事干,活了),国家以矿换钢(大致四比一),武钢活了,中煤集团活了,还有中船一重二重和重汽也将活过来。国家将钢贮存,就算每年 贮钢一亿吨,仓贮压力也不大。其好处是,外汇减少,企业链盘活,工人有事干,国家有税收,拉动经济的同时不依赖银行资金支持(为反通胀减M2作点顺手之 劳),国家贮存了短缺的资源,美债减少了中国支撑(打击美元也算顺手之劳),美欧日产业继续又空又轻(也是顺手之劳),…收石油,收钢铁,收铜棒,收铝 锭,收金银铅锌块…减轻点就业压力三百万,多收点税收毎年五千亿,消减点外贮毎年五千亿……,不经意间或可完成战备也算顺手之劳。操作中应注意小单勤买, 不设目标。干起来却没完没了,钱尽库满。 管他世界经济何时复苏,管他美日联军东海开战不开战,无惧也! 工程建议有三:一是引藏济疆先搞试验性工程(旋转钻头加皮轮输送也可考虑),声张的不要,悄悄的干活;二是南海中心之永署礁(?)先搞一两平方公里作军事基地;三是黄河大堤河南段(?)按山东段标准建造。 Read more: 中国反击雷霆万钧要打仗了 - 热点军事 - 贝壳村 Read more: 中国反击雷霆万钧要打仗了 - 热点军事 - 贝壳村
2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
热度 1 杨学祥 2012-3-8 04:25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 杨学祥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失去冰盖的大陆上升和增加海水的大洋下沉,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被称为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和水均衡运动,从而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大规模发生。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8.5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PDO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相关新闻: 奥地利科学家警告称应警惕冰川融化恶果 2011年06月30日 11:10 来源: 科学时报 字号: T | T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环境地理学家赫尔曼·霍伊斯勒6月29日警告说,冰川的迅速融化不仅会改变当地的地质情况,也会引发其他灾难性后果,甚至危及当地人类的生命。 目前,欧盟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欧洲及中亚地区冰川融化可能后果的研究,作为该研究的负责人,霍伊斯勒29日发表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暖使得“全世界的冰川绝大多数”都出现融化现象,其面积和厚度都在缩小,这不仅改变了当地高原地区的地貌,而且极有可能诱发洪水和滑坡。 他解释说,一方面,冰川的融化会形成一些高山湖,这些高山湖如果泛滥,就有可能形成巨大山洪,大量洪水将会冲毁途经的一切。另一方面,冰川后退也会造成当地地质情况不稳定,诱发山体滑坡甚至地震。这些地质灾害都将直接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但是,目前人们还远远没有意识到这类危险的严重程度。 霍伊斯勒介绍说,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地区的伊塞克冰川有80公里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冰川。这个巨大冰川也存在融化问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这里会定期出现一个高山湖,而且这个湖几乎每年都会造成洪水泛滥。 霍伊斯勒认为,总体来说,全世界冰川融化的情况还在继续恶化。但他也“不相信有些同行所认为的,再过50年冰川将消失殆尽”的预言,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足以支撑这么悲观的预测。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06/30/7351342_0.shtml?_from_ralated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智利今晨发生6.0级地震:证实环太平洋地震带反向应力集中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8 10:36
智利今晨发生6.0级地震:证实环太平洋地震带反向应力集中 杨学祥 我在12月7日指出,印尼加马拉马火山和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分别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赤道附近东西两端,异常活动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有关。在转换期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激发海洋地壳的反向升降,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火山活动。 密切关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监测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进展。 我在12月8日指出,拉尼娜减弱,厄尔尼诺增强,西太平洋面临巨大的应力反向集中状态。 智利今晨发生6.0级地震,证实环太平洋地震带反向应力集中。 关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进程,关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相关新闻: 智利今晨发生6.0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8日07:58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北京时间8日6时23分,智利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27.8度、西经70.9度,震源深度10公里。 http://news.sina.com.cn/w/2011-12-08/075823596080.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12-08 06:23:08 6.0 -27.8 -70.9 10 智利 地图 2011-12-08 02:03:55 3.2 32.6 105.4 19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1-12-07 04:50:47 3.0 32.7 89.3 9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2-06 22:03:13 3.8 31.2 103.5 19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1-12-06 04:37:44 4.0 27.4 103.2 5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鲁甸县、昭阳区交界地区 地图 2011-12-06 02:55:40 4.1 32.5 92.7 8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 地图 2011-12-05 23:32:42 4.8 44.3 101.4 8 蒙古 地图 2011-12-05 20:30:44 4.0 23.3 121.3 5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1-12-04 18:13:04 4.1 24.7 122.1 54 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2-04 15:11:16 3.9 53.9 124.4 7 俄罗斯 地图 2011-12-02 08:55:23 4.5 23.0 121.3 5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2-01 20:48:19 5.2 38.4 76.9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 地图 2011-12-01 11:51:00 4.9 31.7 83.8 10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地图 2011-11-30 08:27:09 6.0 15.5 119.0 20 菲律宾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1-29 23:15:56 3.7 25.2 97.5 10 缅甸 地图 2011-11-28 23:06:50 5.1 25.1 97.6 7 中缅交界 地图 2011-11-28 20:26:49 6.1 -5.5 153.7 50 新爱尔兰地区 http://www.ceic.ac.cn/ 赤道东西太平洋火山带异常活跃验证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 2011-12-7 06:15 赤道东西太平洋火山带异常活跃验证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 杨学祥 印度尼西亚东部干那低岛(Ternate)上的加马拉马火山(Gamalama)2011年12月4日晚爆发,喷出熔岩和火山灰,迫使数以千计居民紧急撤离,印尼政府今天(5日)也已紧急关闭位于山脚下干那低镇的一座机场。 当地时间12月4日,距离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约130公里的通古拉瓦火山持续喷发,炙热的岩浆和火山灰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大量的火山灰降落在附近村镇,迫使当地政府把周边地区警报级别从黄色提升至橙色。 印尼加马拉马火山和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分别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赤道附近东西两端,异常活动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有关。在转换期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激发海洋地壳的反向升降,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火山活动。 密切关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震火山活动,监测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进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5723 亚奥地区中强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2011-12-8 06:00 亚奥地区中强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杨学祥 北京时间12月7日21点38分,印度尼西亚东部马鲁古群岛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16.4公里。 12月6日印尼东部西巴布亚省附近海域当天发生里氏6.1级地震。澳大利亚西北部近海当天凌晨发生里氏5.1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拉尼娜减弱,厄尔尼诺增强,西太平洋面临巨大的应力反向集中状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605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1-2 05:34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杨学祥 2011 年 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高潮持续。 11 月 1 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发生了 6.0 级地震,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发生了 6.1 级地震。 我在 10 月 29 日 指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 14 次 7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 秘鲁 7 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墨西哥发生中强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被证实。 附件: 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发生里氏 6.5 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 年 11 月 01 日 20:58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北京时间 1 日 20 时 32 分,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发生里氏 6.5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10 公里 。 http://news.sina.com.cn/w/2011-11-01/205823398334.shtml 全球视图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 (M)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11-02 01:18:02 4.5 34.5 104.2 8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20:32:01 6.1 19.9 -109.2 10 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地区 地图 2011-11-01 17:20:36 3.3 32.8 89.1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1-01 10:54:26 3.7 32.7 88.8 4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11-01 08:22:39 4.1 43.6 82.6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尼勒克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08:21:28 6.0 43.6 82.4 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 地图 2011-11-01 05:58:16 5.4 32.6 105.3 2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1-10-30 11:23:42 5.7 25.3 123.1 223 台湾东北部海域 地图 2011-10-29 02:54:34 7.0 -14.5 -76.0 30 秘鲁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0-28 21:37:25 4.0 42.2 77.6 9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1-10-28 19:10:04 3.0 42.1 87.6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 地图 2011-10-28 17:24:40 3.0 40.5 89.7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1-10-28 09:40:49 4.0 32.3 104.8 12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交界 地图 2011-10-27 18:29:38 3.2 38.4 73.8 141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1-10-27 12:42:23 3.4 38.4 74.1 138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1-10-27 09:00:19 3.6 29.6 103.2 27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 地图 2011-10-27 08:15:24 6.0 -17.9 -179.5 610 斐济群岛地区 地图 2011-10-27 04:01:54 3.8 31.0 103.3 15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地图 2011-10-26 10:02:43 3.3 40.3 77.1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地图 2011-10-25 16:42:00 3.1 40.6 77.8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阿图什市交界 地图 2011-10-24 22:35:10 3.4 41.0 79.5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地图 2011-10-24 22:27:59 3.4 41.1 79.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地图 2011-10-24 04:45:38 6.0 38.6 43.2 10 土耳其 地图 2011-10-24 03:08:35 4.1 31.8 92.0 13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 地图 2011-10-23 18:41:24 7.3 38.8 43.5 10 土耳其 地图 2011-10-22 01:57:17 7.6 -28.9 -176.1 40 克马德克群岛地区 地图 2011-10-22 00:12:23 3.9 35.6 81.5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交界 地图 2011-10-21 16:29:21 3.3 27.1 91.5 7 中不交界 地图 2011-10-21 16:26:39 3.0 43.0 124.6 8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交界 地图 2011-10-21 04:59:04 3.2 35.6 81.5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交界 地图 2011-10-21 04:52:35 4.7 35.6 81.6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策勒县交界 地图 2011-10-18 21:59:13 4.0 54.1 124.0 5 俄罗斯 地图 2011-10-18 16:37:30 3.3 45.0 94.1 8 蒙古 地图 2011-10-18 13:05:03 6.1 -5.9 151.0 20 新不列颠地区 地图 2011-10-17 12:08:49 3.1 32.2 101.5 1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 地图 2011-10-16 21:44:46 5.0 44.3 82.7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 地图 2011-10-16 11:54:42 3.4 26.5 100.7 15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 地图 2011-10-16 11:53:29 3.2 26.6 100.7 17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 地图 2011-10-16 08:36:35 3.2 29.1 109.8 6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 地图 2011-10-16 03:42:56 4.8 43.2 100.6 9 蒙古 地图 2011-10-14 14:10:12 6.6 54.2 123.7 10 俄罗斯 地图 2011-10-14 11:35:13 6.7 -6.6 148.0 40 新几内亚东部地区 地图 2011-10-13 18:49:58 3.1 32.6 96.5 5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地图 2011-10-13 12:27:52 3.6 35.7 115.4 7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交界 地图 2011-10-12 16:40:20 1.8 40.0 116.2 5 北京市海淀区(有感) 地图 2011-10-10 09:55:38 4.1 36.2 82.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民丰县交界 地图 2011-10-10 05:16:26 3.3 32.1 94.0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巴青县 地图 2011-10-09 23:54:24 4.0 22.5 121.0 6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10-08 19:25:15 3.0 32.2 120.5 12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 有感 ) 地图 2011-10-08 16:53:14 6.0 -20.4 -173.3 20 汤加 地图 2011-10-07 16:58:29 6.3 -32.4 -179.0 30 克马德克群岛 地图 2011-10-07 06:24:04 3.1 24.7 99.1 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 地图 2011-10-06 19:12:28 6.1 -24.2 -64.2 10 阿根廷 地图 2011-10-06 10:26:00 3.3 42.1 87.0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和硕县交界 地图 2011-10-06 02:54:19 3.7 29.9 97.4 8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 地图 2011-10-05 22:40:49 4.7 38.3 87.3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1-10-04 16:40:05 3.0 36.6 105.4 8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 地图 2011-10-03 10:42:30 3.2 25.5 105.8 7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交界 地图 2011-09-30 20:08:09 3.7 31.4 94.0 7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比如县 地图 2011-09-30 08:07:56 3.1 36.4 113.1 5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长治市交界 地图 2011-09-29 10:44:45 3.1 41.9 88.3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 http://www.ceic.ac.cn/ 2011 年 10 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 年 10 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 年 6-7 月和 12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 8 月末至 11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1 年 10 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 9 月变小。 潮汐组合 A : 2011 年 10 月 4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 10 月 2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2.4724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 B : 2011 年 10 月 12 日 为日月大潮, 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1 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0 月 20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 22.3948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 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 D : 10 月 27 日 为日月大潮, 24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 0.0003 度, 26 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0 月 30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2.3624 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0281 2011 年 11 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2011-10-4 13:37 2011 年 11 月潮汐组合:强度增大 杨学祥 2011 年 6-7 月和 12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 8 月末至 11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1 年 11 月是下半年第四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 10 月变大。 潮汐组合 A : 2011 年 11 月 3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 11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1 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 B : 2011 年 11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 13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22.3325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1 月 18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20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3 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 D : 11 月 25 日 为日月大潮, 26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22.3302 度, 24 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3177 关注 2011 年 11 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10-29 12:40 关注 2011 年 11 月地震高潮持续 杨学祥 2011 年 8-11 月为强潮汐时期, 8 月全球 7 级以上地震 2 次, 9 月 3 次, 9 月进入地震高潮。 截止 10 月 29 日 , 2011 年 10 月已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3 次, 6 级以上地震 11 次。地球平均每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18 次,平均每月 1.5 次,记录证实 2011 年 10 月地震高潮持续。 2011 年 11 月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转换时期,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和海洋地壳将发生 20-40 厘米的反向升降,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将发生重大调整, 7 级以上地震将持续频发。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 14 次 7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日本东海、澳大利亚东部南太平洋岛屿等西太平洋地震带。 秘鲁 7 级地震表明,环东太平洋地震带也开始了地震调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将加剧这一过程。 2011 年 11 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预计地震高潮将持续。 关注拉尼娜的减弱和厄尔尼诺的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31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谈从土耳其地震所想到的
热度 2 yqchen88 2011-10-30 22:53
再谈从土耳其地震所想到的
和土耳其同属一个欧亚地震带的希腊 , 也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希腊很多工程师率先认识到阻尼器在抗震中的作用。他们早在 2004 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就给雅典和平与友谊体育馆等建筑安置了希腊国内自产的“阻尼器”。但没过多久,这些阻尼器就发现了漏油,以致根本无法应用。进入 21 世纪,为了迎接奥林匹克运动会、也为了抗震的要求,希腊重新加固翻新了这个体育场。 重做抗震计算后安放了 128 个美国泰勒公司的带刚度(液体弹簧)的液体粘滞阻尼器。这一反复过程,当然经费损失很大,却给结构带来了安全。 2006 年 我邀请美国著名结构保护系统专家康斯坦丁诺教授来我国讲学访问。他了解了我国该领域的情况后,对我说:“看来,中国是在重蹈希腊工程师 80 年代的错误”。最近一个美国工程师了解一些中国的情况后也对我说 : “这很像我们牛仔时期的情况”。 其实,他们都小看我们了,他们那里知道我国的造假能力!希腊不过个把建筑用了自产的劣质产品。我们可是几十、上百个建筑桥梁应用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希腊的业主应该是不知道这种产品的问题,我们可是有的业主心知肚明从经济上共同骗国家的钱;他们也就是做做工程,我们可是从国标到规范都一定程度上把假冒伪劣合法化了;我不了解希腊大学的参与情况,我们可是从著名大学开始,创制假货、最出名的高校为假冒伪劣产品“检验”背书。 在“科学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说到我国“大跃进”的残迹。经历过大跃进、在国外住了二十几年,回国看看,真像!同样的好大喜功,同样的口号“赶超 X 国”,同样的弄虚作假,同样的“放卫星”“破纪录”“获大奖” …… 。只是大跃进时期,我们都是不计报酬、无私贡献,可不像现在,这些新的“大跃进”还都要加上金钱的作用和驱使。 今年我国“创新”被应用、被否定后再启用的“大跃进”阻尼器就有7-8家之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没有经过有测试能力的试验设备的公开测试。 再把世界上阻尼器在地震和试验中公开破坏的案例列在表中给大家看一下。如与事实有出入,请指出。
441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专家回应郯庐地震带将有大地震:未来肯定会发生地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13 14:10
专家回应郯庐地震带将有大地震:未来肯定会发生地震 已有 14 次阅读 2011-4-13 04:28 |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 | 系统分类: 科技 | 关键词:地震带 大地震 专家回应郯庐地震带将有大地震:未来肯定会发生地震 专家回应郯庐地震带将有大地震:未来肯定会发生地震 2011年04月13日 0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4月12日电 (记者 朱晓颖)“近几年,全球地震确实进入了比较活跃的时期,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够实现提前预报,主要是因为人类对地震认知水平所限。”12日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对记者说。 据日本气象厅12日消息,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地震以来,当地已发生408次地震,是过去年平均的2.6倍。而据中国地震台网公布,近一个月,台湾地区、黄海、爪哇以南、尼泊尔、斐济、缅甸等东南亚、环太平洋地带相继发生了地震。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刘池扬表示,“地球地震进入活跃期,这种说法问题不是太大,但目前是不是最活跃的时期,现在还不知道。” 刘池扬认为,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地震活动比较明显,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全球60%~70%的地震,近期台湾发生的地震可能与日本强震有关系。 对于“日本强震后应力向西传导”的疑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认为,太平洋板块向西、向下运动,欧亚板块向东、向上运动,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所以自有历史记录以来板块交界地震就很多。 对于此前曾流传“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预测的4个大地震发生了3个,还有一个未实现的将出现在郯庐地震带”的说法,张培震表示:“郯庐地震带长达上千公里,而且存在地震发生具备的地质构造,如果不谈时间,未来是肯定会发生地震的。”刘池扬也认为,“郯庐地震带很长,历史上地震带上营城、渤海等地都曾发生过地震。”(完)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2/detail_2011_04/13/5700427_0.shtml 专家在宁表示:全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 2011-04-12 20:20:00   中国江苏网4月12日讯 (通讯员 杨频萍 刘成 记者 袁涛)今天,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地震环境与地质灾害"的研讨专题引起了全国地质学专家的热烈讨论。   不少专家认为,全球已经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李海兵说:"从2008年以来,全球进入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的信号越来越强。尤其是跟几次大地震相关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未来活动很可能走强。"   "近期智利、日本等大地震分别发生在环太平洋带的东部、西部和南部,可以说,环太平洋带的北部边界,以及东部北美边界发生地震的几率很高,这些部位可能是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应力调整更加聚集的部位。"李海兵说。   "这次9.0级日本大地震,肯定会影响到太平洋板块的其他边界或邻近板块的活动。"李海兵说,尤其是菲律宾,欧亚板块边界,以及我国台湾一线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影响还很难确定。   在场不少专家表示火山和地震的确存在着一定的伴生关系,智利和苏门答腊地震后都发生了火山爆发。"目前,富士山爆发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正进行考虑和应对的是,如果日本火山爆发,对中国可能形成的气候、环境的一系列影响。"李海兵说。   由于日本等大地震引起了社会的一些猜测,不少专家表示,目前地震的成因都还没有清楚,地震预测难度极大,尚在探索过程中。   "地震预测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由于绝大部分地区记载的地震周期都小于1个周期,而讨论强震周期,至少需要2-3个周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院士介绍说。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正在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来提高对地震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施对地震断裂带的科学钻探。"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在报告中介绍了目前正进行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的相关进展,这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将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为未来地震的监测、预报或预警提供最基础的数据。 (杨频萍)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刘成 袁涛 编辑:陈晓春 复制本文链接 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104/t692125.shtml 下一次9级特大地震在哪里的一个回答:寻找地震空区 已有 1028 次阅读 2011-3-14 05:34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分别在俄罗斯勘察加、美国阿拉斯加、智利、美国阿拉斯加,集中在亚洲东北、美洲西部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似为沿环太平洋地震带顺时针旋转。日本是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但在表1中,日本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根据地震空区理论,9级地震发生在日本是长期能量积聚的结果,日本等待东海大地震超过了一个半世纪,今后至少会有同样长的相对平安的岁月。离1923年关东大地震已经88年过去了,离上次1854年东海大地震也已经150多年过去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人说得好:日本人终于放心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9级特大地震,填补了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9级地震的空白,除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外,近百年的9级以上特大地震在环太平洋地域上已完成一个循环。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太平洋地震带是9级特大地震的空区,存在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风险。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2124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已有 4946 次阅读 2008-5-10 11:08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杨学祥,杨冬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5997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8-5-10 10:39:2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4736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387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405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地震带南移可能触发东海大震 中国:海岛强震连续发生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12 08:50
日本:地震带南移可能触发东海大震 中国:海岛强震连续发生 日本地震学家:地震带南移可能触发东海大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11日18:45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11日下午发生在日本茨城县附近地区的密集型较强地震,正在引起日本地震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日本气象厅发布的资料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至少发生了80次以上的4级地震,而地震的震源,呈现出不断南移的倾向。   当地时间11日下午17时16分,茨城县附近地区发生了里氏7.1级的地震,随后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在同一地区接连发生了2次5级地震。日本气象厅称,这3次地震均为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的余震。   但是,静冈大学的地震专家认为,本月7日深夜发生的7.4级地震,不应该属于3月11日强震的余震,而是一个单独的地震。   在过去一个月中,日本发生的80余次4级以上地震,其震源呈现出南移的倾向。3月11日的9级地震位于岩手县外海。而4月7日深夜11时32分发生的7.4级地震,则发生在岩手县以南的福岛县近海。而11日发生的3次密集地震,震源接近于福岛县以南的茨城县。静冈大学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担心,如果这一种南移的趋势得不到阻止的话,有可能会引发里氏9级的东海大地震。预测中的东海大地震震源将位于东京以南的静冈县近海,如果这一场地震发生的话,将会给东京和日本首都圈以重大打击。   当晚6时,日本气象厅发表消息说,不排除在今后几天的时间里,继续发生7级地震。 http://news.sohu.com/20110411/n280227464.shtml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2003 年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4-2007 年已发生 5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见表 1 )。 早在 2011 年 3 月 22 日 我们就指出,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5 , 6 】。 除苏门答腊岛强震连续发生外,阿拉斯加和勘察加的强震也多次发生。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不可避免,强震将集中在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地震火山带中。日本必须接受历史教训,早做正确的抉择。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 1960-03-22 智利 9.5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5 2011-03-11 日本 8.9-9.0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7 2010-02-27 智利 8.8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2 1922-11-11 智利 8.5 13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14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15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6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地震致日本列岛“部分沉没”:重视警告接受教训。 2011-4-7 10:11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0417 2. 杨学祥。钓鱼岛救不了日本列岛沉没命运:等待邻居的救援。 2010-9-22 08:48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65556 3. 百千。地震致日本列岛“部分沉没” 相当于大半个东京。 2011 年 04 月 07 日 03:08  来源:新京报。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4-07/2955329.shtml 4. 日官方:可能还有 9 级地震。大洋新闻 时间 : 2011-04-09 来源 : 广州日报 A3 版。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4/09/content_1316674.htm 5.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 8.5 级以上大震的统计特征:在海岛连续发生。 2011-3-22 06:2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5007 6. 杨学祥。日官方:可能还有 9 级地震 PK 印尼:海岛强震连续发生 。 2011-4-9 07:1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11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500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393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震预测变为可能:地震带、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对比
热度 2 杨学祥 2011-4-4 07:40
地震预测变为可能:地震带、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对比
地震带、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杨学祥 地球的引力异常反映了地球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与地震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可是,地球的引力异常与地震火山带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地球引力变化的高值区有强震发生,地球引力变化的低值区也有强震发生,引力低值区和高值区都有地震火山带的分布。 一个重要的区别已经被发现,海岭对应地球引力变化的低值区,海沟(北美除外,它覆盖在海岭之上)对应地球引力变化的高值区,它们分别处于地球的三大地震带上。通过海岭和海沟,地球引力变化图与地震火山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 80% 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欧亚地震带:又名“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发生在这里的地震占全球地震的 15% 左右。 海岭地震带:是从西伯利亚北岸靠近勒那河口开始,穿过北极经斯匹次卑根群岛和冰岛,再经过大西洋中部海岭到印度洋的一些狭长的海岭地带或海底隆起地带,并有一分支穿入红海和著名的东非裂谷区。 地震火山带 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2011-4-4 06:46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关键词:海岭 海沟 引力异常 地震带 推荐到群组 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欧洲空间局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 (GOCE 卫星 ) 绘制了一幅令人吃惊的地图,揭示出引力如何随地区不同发生变化。 GOCE 卫星装有重力梯度仪,能够感知最小 10 万亿分之一的引力变化,进而对从山脉到海底的引力拖拽差异进行测绘。 GOCE 引力场模型每两个月进入一个新周期,现在已到了利用 GOCE 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时候了。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为类似日本遭受的灾难制定应对计划。虽然构造板块移动无法从太空直接观测,但引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过程,并最终进行预测。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02/07595363472.shtml 地球引力变化图 图 1 地球引力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西太平洋地震带和东太平洋南美洲沿海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欧洲部分是引力的高值区,其中西南太平洋地震带、欧洲地震带和小部分南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引力值最大。印度洋苏门答腊和青藏高原的引力值最低,加勒比海和北美西海岸太平洋地震带的引力值也较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 9.1 级地震、 2005 年 3 月 29 日 苏门答腊岛 8.6 级地震, 2007 年 9 月 12 日 苏门答腊岛 8.5 级地震,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都发生在引力最高值区和最低值区以及其最近交界处。 海岭和海沟 图 2 环太平洋海沟(北美除外)是地球引力高值区 太平洋海岭是低值区 如果将地球引力变化图与海岭(亦称大洋中脊)和海沟对比,我们发现,扩张的海岭是引力低值区,收缩的海沟(北美除外)是引力高值区,它们都分布在地震火山带上。 大洋中脊和海沟 图 3 大洋中脊是地球引力的低值区 印度洋海岭引力最低 大西洋海岭、太平洋海岭和印度洋海岭是地球引力的低值区,其中印度洋海岭的交叉处引力值最低,北美西海岸覆盖在北太平洋海岭上,是唯一一个有海沟存在的地球引力的低值区,美国黄石公园是著名的热幔柱上涌区。东非大裂谷也是一个显著的热幔柱上涌区,也对应地球引力低值区。 热幔柱上涌,导致其上方地壳增温变热,密度变小,是引力值降低的可能原因。但是,扩张的海岭只有 8 级以下地震, 8 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海沟附近。 欧亚地震带西段欧洲部分和东段亚洲海岛部分处于引力高值区,中段亚洲大陆部分处于引力低值区,中段和东段地区历史上也有 8.5 级以上地震的发生。 中国夹在地球引力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距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距离最短,引力的异常变化值得关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情况更为显著。 GOCE 引力场模型每两个月进入一个新周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观测引力变化异常区。 地球引力变化图: http://www.esa.int/SPECIALS/GOCE/SEM1AK6UPLG_0.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429463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3323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热度 2 杨学祥 2011-4-4 06:46
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海岭和海沟的引力异常 杨学祥,杨冬红 欧洲空间局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 (GOCE 卫星 ) 绘制了一幅令人吃惊的地图,揭示出引力如何随地区不同发生变化。 GOCE 卫星装有重力梯度仪,能够感知最小 10 万亿分之一的引力变化,进而对从山脉到海底的引力拖拽差异进行测绘。 GOCE 引力场模型每两个月进入一个新周期,现在已到了利用 GOCE 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时候了。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为类似日本遭受的灾难制定应对计划。虽然构造板块移动无法从太空直接观测,但引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过程,并最终进行预测。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02/07595363472.shtml 地球引力变化图 图 1 地球引力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西太平洋地震带和东太平洋南美洲沿海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欧洲部分是引力的高值区,其中西南太平洋地震带、欧洲地震带和小部分南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引力值最大。印度洋苏门答腊和青藏高原的引力值最低,加勒比海和北美西海岸太平洋地震带的引力值也较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 9.1 级地震、 2005 年 3 月 29 日 苏门答腊岛 8.6 级地震, 2007 年 9 月 12 日 苏门答腊岛 8.5 级地震,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都发生在引力最高值区和最低值区以及其最近交界处。 海岭和海沟 图 2 环太平洋海沟(北美除外)是地球引力高值区 太平洋海岭是低值区 如果将地球引力变化图与海岭(亦称大洋中脊)和海沟对比,我们发现,扩张的海岭是引力低值区,收缩的海沟(北美除外)是引力高值区,它们都分布在地震火山带上。 大洋中脊和海沟 图 3 大洋中脊是地球引力的低值区 印度洋海岭引力最低 大西洋海岭、太平洋海岭和印度洋海岭是地球引力的低值区,其中印度洋海岭的交叉处引力值最低,北美西海岸覆盖在北太平洋海岭上,是唯一一个有海沟存在的地球引力的低值区,美国黄石公园是著名的热幔柱上涌区。东非大裂谷也是一个显著的热幔柱上涌区,也对应地球引力低值区。 热幔柱上涌,导致其上方地壳增温变热,密度变小,是引力值降低的可能原因。但是,扩张的海岭只有 8 级以下地震, 8 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海沟附近。 欧亚地震带西段欧洲部分和东段亚洲海岛部分处于引力高值区,中段亚洲大陆部分处于引力低值区,中段和东段地区历史上也有 8.5 级以上地震的发生。 中国夹在地球引力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距最高值和最低值的距离最短,引力的异常变化值得关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情况更为显著。 GOCE 引力场模型每两个月进入一个新周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观测引力变化异常区。 地球引力变化图: http://www.esa.int/SPECIALS/GOCE/SEM1AK6UPLG_0.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093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卫星绘制地球引力变化图:地震火山集中爆发在环太平洋异常带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2 08:50
地震预测需要适时且精度极高的测量数据,累积的变化数据可以观测到地应力的变化。最新卫星重力测量数据显示,陆海应力差最大的地方不在北美 (这可以排除北美发生9级特大地震的可能) ,而在南亚、中亚和北亚沿海地区。正是这些地区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特大地震:印尼苏门答腊2004年12月26日发生9.1级地震,2005年3月29日发生8.5级地震,2007年9月12日发生9.6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太平洋海域引力最大,表明海平面上升导致的重力异常真实存在。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强震频发的根源。这一观测结果为地震预测提供了准确的科学根据。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以东沿海地震带发生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增大。 卫星绘制地球引力变化图:地球外形似土豆(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2日07:59 新浪科技 来自GOCE卫星的一幅新大地水准面图,黄色和红色区域引力较大,蓝色区域引力较小。 在低轨道运行的GOCE卫星,能够感知最小10万亿分之一的引力变化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日消息,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绘制了一幅令人吃惊的地图。乍一看,地图展现的天体很像一颗土豆形的小行星,在太空中自由穿梭。实际上,这幅彩色地图呈现的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揭示出引力如何随地区不同发生变化。这幅地球地图用于揭示没有洋流或潮汐存在情况下,海洋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地图中,亮黄色区域的引力最大,蓝色区域引力最小。   在北美洲,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引力差异并不明显,非洲大陆的引力相比较小。这种地图用于测量海洋洋流、海平面变化和冰动力学特征,所有这些均受气候变化影响。慕尼黑工业大学天文学与物理地测学研究所前负责人雷纳·鲁默尔教授表示:“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GOCE(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的英文缩写)数据连续流。我们的GOCE引力场模型每两个月进入一个新周期,变得越来越棒。现在已到了我们利用GOCE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时候了。首次海洋学研究的发现尤为让我感到兴奋。这些研究发现显示,GOCE能够为我们提供品质和解析度空前的海洋动力地形学特征和环流型图像。我相信这些发现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海洋动力学特征的了解。”   参与GOCE项目的科学家表示,研究发现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灾害的了解,为类似日本遭受的灾难制定应对计划。虽然构造板块移动无法从太空直接观测,但引力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过程,并最终进行预测。   GOCE卫星于2009年3月发射,极地轨道距地面只有254公里,在太空中的所有研究用卫星中最低。这颗卫星装有重力梯度仪,能够感知最小10万亿分之一的引力变化,进而对从山脉到海底的引力拖拽差异进行测绘。GOCE任务的经费只能坚持到2012年底,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必须再次提供经费,让这项任务得以继续进行。(任秋凌)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02/0759536347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21城市地震断层带摸清 青岛不在其列(图)
热度 1 杨学祥 2011-3-20 11:03
中国21城市地震断层带摸清 青岛不在其列(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20 08:11:0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新闻报料 !--enpproperty 87062982011-03-20 08:11:01.0中国21城市地震断层带摸清 青岛不在其列(图)断层带 大洋中脊 中国地震局 核电站 地震活动带 世纪大讲堂 建房 全武行 朝日新闻 研究人员12小头条/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地震专家称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 10年内有望勾画出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   ●在近年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研究人员发现,断层带上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但断层带以外的情况就要好得多。   ●研究人员勾画出21多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这些断层带,就可有效防震。   ● 银川已探索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   ●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 带都有望勾画出来,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东京南面曾预测有八级以上地震,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没想到东北部却来了个9级地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昨日下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作讲座时透露,研究人员已勾画出我国21个大城市断层带,建房时避开可有效防震。到2020年左右,有望把中国内地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    福岛核电站离地震带太近了   徐锡伟说,尽管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有严格的选址标准,但福岛仍不安全,因为它离地震活动带太近了。“核电站应该考虑选在地壳稳定区的中心,要远离地震带,离可能发生的大地震越远越好。”   徐锡伟介绍说,全世界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70%的大地震;二是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的欧亚地震带,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板块那么集中在一个狭长的地带,集中了20%的大地震;三是大洋中脊地震带,占大地震的5%左右。    东京等了30年没等到强震   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相当强烈,1990年以来,16次破坏性强的大地震11次都发生在这个板块。从2004年苏门答腊大地震,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震,再到这次日本大地震,表明现在的地震活动到了活跃期。   “地震的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徐锡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提出“地震空白论”,即地震会发生在以前没有发生过的空白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与北美板块三个板块相冲的地方。东京南面可预测的地震达八级以上,概率达到87%,但等了30年还没有发生。   北面可预测的地震只有7.7级、7.8级,但没想到东北部却发生了9级地震。日本所在的板块活动非常有规律,但预测仍很困难。可见地震的预测研究任重而道远。    在各地级市普查断层带   徐锡伟表示,1995年阪神大地震两天后,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个示意图,表明倒塌的房屋和遇难者有三成分布在一个狭长带上。“我们在现场看到,在狭长带上大量民房倒塌,偏离断层的后院房子却完好无损。台湾地震后,我们去现场,发现房子破坏、河床移位、桥梁等灾害带也形成一个狭长带。汶川地震后,我们在现场调查,发现白露中心学校有一个断层从操场通过,隆起两米高。断层旁边不远的两栋教学楼是按可抗七级地震的标准建造的,产生了好多X形剪切线,但整栋楼没有大问题。地震断层带上的房子可以说是无坚不摧,但在断裂带以外,如果科学设计建筑物抗震标准,可以大大减轻破坏。”   徐锡伟说,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如果将断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   “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已经把它们的准确位置勾画了出来,建房时可以避开活动带。现在我们正在各地级城市进行相关普查。”徐锡伟说,“到2020年左右,我们要把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勾画出来。此外,还要编制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作为国家建设的依据和抗震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按这个标准建的房子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    吁立法禁止在断层带建房   问:日本大地震是否预示2012全球性灾难要来了?   答:没有证据表明2012灾难会发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发生过7次8.0级以上的地震,60年代智利大地震是9.5级,都发生在环太平洋板块。   问:有专家作过统计,好像大地震是10年一个周期,是吗?   答:地震确实是一种周期性的脉动,10年一个周期是统计上的概念,实际上有时可能长点,有时可能会短点。像苏门答腊9.3级地震发生在2004年,到现在才7年,看来地震活跃期还有几年。   问:这次日本大地震演出了一次“全武行”,地震、海啸和核事故接连发生。日本狭小的版图几乎全部处于地震活动带上,却布置了这么多的核反应堆、核电站,当年难道没有进行科学评估吗?   答:其实日本建核电站是经过相当严格的评估的。国际原子能组织对核电站从选址、建设到运营都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标准。像日本福岛核电站是按照峰值加速度0.6个g来建设的,当初选址时预测在日本东北部沿岸可能发生的地震小于8级,而静冈到东京可预测的地震却是8级以上的。东京附近的8级大地震等了30年都没有等到,东北部这次9级地震却没有预测到。   问:日本东北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东京湾相对来说会稳定许多?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内地地震形势怎么看?   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正在探讨。   问:刚才您说,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断层带,那是一个条带。只有避开它,不需要太远,灾害都会减轻很多。那是不是说,只要把断层带普查得很清楚,立法禁止在断层带建房,就可以减轻破坏?   答:是这样的。但核电站是个例外,不仅是避开,还要远离断层带。比如美国加州就立法要求核电站必须离开断层带50英尺。我国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建房要避让断层带,但有些城市已开始探索。比如,银川市就委托清华大学进行规划,在地震断层带两边宽两百米的地方建了绿化带,不准建房。希望各界人士呼吁一下,我国也要立法,让建筑物避开地震断层带的错动。(据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1-03/20/content_8706298.htm
个人分类: 备忘录|2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地震和日本地震是否相关:夹在两大地震带中间的中国
热度 1 杨学祥 2011-3-13 06:47
云南地震和日本地震是否相关:夹在两大地震带中间的中国
云南地震和日本地震是否相关:夹在两大地震带中间的中国 杨学祥 我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 指出,现在的地震预测只注意到当地的地震前兆,很少对全球的地震形势做宏观的受力分析。受制于全球的断裂构造带和地震火山带,一处地震往往可触发千里之外的地震发生,使得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通过受力分析查找地震有序性的原因,对地震预报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地震主要受两个方向的巨大挤压力:印度洋和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挤压力和西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的挤压力。如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强震先后发生,中国强震的发生就增大了可能性。 2001 年 11 月 4 日 中国青海昆仑山口 8 级地震、 2008 年 3 月 21 日 中国新疆玉田 7 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 8 级地震地震都具有这样的统计特征。当然,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地应力的积累。天文引潮力和外力的激发是第二位的因素。 2011 年 1 月 19 日 巴基斯坦发生 7.1 级地震和 3 月 9 日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 7.3 级地震,增大了中国发生中强地震的几率。事实上,云南地震一直小震不断,正在积聚爆发 7 级地震的能量 。这是 3 月 9 日 云南 5.8 级地震发生的背景。 金羊网—羊城晚报记者 2011 年 03 月 12 日 从广东省地震局了解到,日本“ 3 · 11 地震”为其历史上最强地震,也是世界上第七大地震,而且大震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已进入地震活跃期。此次地震引发广泛关注,为此记者除了专访广东省地震局专家之外,还专访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邹和平与张珂。   羊城晚报:日本地震与中国云南地震有没有关系呢?   省地震局专家:云南盈江地震跟日本地震没有因果关系,二者一个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引起的,一个是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 张珂: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日本此次地震,跟新西兰地震一样,都属于太平洋板块,由太平洋板块往西运动所致;而云南盈江则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带东侧,所处板块不一样,但也可能是不同板块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碰碰车”式的连锁反应,如太平洋板块冲击澳大利亚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冲击印度板块,印度板块冲击欧亚板块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 11 日表示,日本 8.8 级地震与盈江地震无关,并对即将到来的“超级月亮”是否会引发地震作出回应,他认为,月球近地会造成潮汐变化,这种外因对地震有一定触发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据他介绍,此次日本 8.8 级地震是欧亚板块与环太平洋板块运动造成的,而盈江地震则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活动所引发。 对于盈江 5.8 级地震情况,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员表示,目前来看余震要比正常的 5.8 级地震显得要多,当地的地震活动还比较活跃。但根据现在的情况判断,短期内发生 6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嵇少丞指出, 3.11 的日本地震使得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一瞬间下插了 5 -6 米 ,中国大陆如何响应这一巨变?突然间的板块俯冲能否触发中国东部特别是郯庐大断裂的连锁 反应,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不别担心由太平洋俯冲板块在中国境内造成的直接的地震,因为它们都是些深源地震,主要分布在吉林省珲春 - 汪清一带,震源深度高达 500-660 千米,这样的深源地震对地面工程建筑破坏性较小。例如, 2002 年 6 月 29 日 01 时 19 分 ,在吉林省汪清县 (43.5 N , 130.6 E) 发生 7.2 级地震,震源深度 540 千米。尽管震级较高,影响范围较大,但由于属深源地震,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大大衰减,到达地面后对地表几乎没有造成破坏。我还是最担心郯庐断裂 。 图 1. 亚洲活动构造简图。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向西俯冲形成两大阵营。箭头代表各地块运动方向,箭头中数字代表构造逃逸的期次 。 中国西部以东西向构造带为主,主要受印度板块北移的压力影响;东部以南北向构造带为主,主要受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压力影响; 中部地区的南北构造带处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影响,特别值得关注。 中国东部的地震特征我们已做讨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50 次,平均每年 1.73 次,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12 次,平均每年 0.55 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 3 倍以上。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 7 级以上地震 50 次,前后 10 年各 20 次,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中间 10 年仅 10 次,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中国东部 7 级以上地震(台湾除外)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 10 年, 如 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和 1976 年河北唐山地震, 在中间十年开始发生 。目前正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中间十年阶段,不可不防。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9 级地震对中国西部地震有重大影响,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 8.8 级地震是中国地应力变化的一个重大转折,地震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 必须重视日本 3 月 11 日 8.8 级大地震对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地震前兆和受力分析:地震的统计特征。 2011-3-11 09:47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1046 2. 杨学祥。云南地震在 2011-2013 年将逐渐加强 . 2011-1-2 07:0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0127 3. 陈强,何晓灵。日本强震与云南地震关系不大 但不排除连锁反应。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1 年 03 月 12 日 15:11 http://news.sohu.com/20110312/n279788663.shtml 4. 日本 8.8 级强震破坏力超 20 个汶川地震 ( 图 ) 。 2011 年 03 月 12 日 04:58 http://news.qq.com/a/20110312/000190.htm 5. 嵇少丞。日本俯冲带的地震活动与中国。 2011-3-13 03:51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21720 6. 杨学祥。 1947 年至 1999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发表于 2010-4-11 11:31:2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0914 7. 杨学祥。中强地震频发和潮汐组合:关注地震的统计特征。 2010-10-9 05:36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7122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6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台湾宜兰发生地震 深度分析全球与中国地震带
杨学祥 2010-9-1 08:34
台湾宜兰发生地震 深度分析全球与中国地震带 水母网 2010-08-31 07:20:19 中国国家地理 评论(0)| 大 中 小 地震波记录图。 台湾台北宜兰地震站东偏北方向龟山岛30日16:45分发生5.2级地震,据电视台插播新闻报道,台北市区天摇地动,震感强烈,市区写字楼内上班族感觉强烈摇晃,惊叫声一片。 此前,在30日14:50,14:49 台东分别发生两次小区域地震,分别为3.5级、3.7级。 近期世界各地地震不断,对人生的生活做成了很大的危害。 有学者认为,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的9.0级地震拉开了2004-2018年全球强震的序幕,无论这样的预测是否准确,认识全球地震带及其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地震在全球大环境下的位置以及与世界地震发生的互动。 这是穿过地球岩石传播的地震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是常见的声波、无线电波或光波所没有的。然而正是地震波携带着沿途地质和构造变化的信息,地震学者从日益灵敏的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图像中提取信息,并根据这种地震波图确定地震的震级、震源和震中的位置,当然,它需要一定数量来自不同位置的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资料。 一次8.5级的特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座100万千瓦的电厂10年发电量的总和。在1900年以来世界10次强度最大的地震中,排名第十位的1923年苏联堪察加地震就是8.5级,做个形象的比较,位于甘肃的刘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它要工作7到8年才能抵上1923年堪察加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 据地震仪的记录统计,世界上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仅为5万多次,那些造成破坏性较大的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年有十几次,而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1次左右。可见地震越大,发生的机会就越少,地震增加一级,地震发生的机会约少十分之九。 全球地震高发区到底在哪里?它们的分布和发生周期是否有规律可寻?人类研究这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又有什么新突破? 占据全球地震总能量95%的两条地震带 尽管有些书上标示世界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大洋海岭地震带,中国地震局研究员何永年认为大洋海岭地震带根本没法和前两条地震带相比,因为前两条地震带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已占去全球地震总能量的95%。 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东岸由阿留申群岛经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湾一带、墨西哥-中美诸国,直至南美洲的智利;西岸包括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菲律宾、西南太平洋诸岛,直至新西兰,全长约35000多公里。其中以日本、堪察加半岛和智利一带最为强烈,这里不仅集中了大量浅源地震,而且中源、深源地震也很活跃。这条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80%,单是日本一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全球总能量的10%。 在这条带上,特别是它的西侧,有一系列的岛弧,以日本列岛中的本州岛到马里亚纳群岛之间最为典型。岛弧的外侧紧邻着一条深度8500米以上的海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甚至达到11034米。南美安第斯山脉紧贴着智利海沟,它们之间的高差达到14000米,这个相对高差之大,清楚地说明了这些地区是地壳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方,因此也是易于发生地震的地方。 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就是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震级高达9.5级,并且1个月内发生2次大于8级的,10多次大于7级的地震。巨大的地震不但使得6座火山再次喷发,而且形成了3座新火山,把智利国土面貌都改变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持续了7天的主震发生前,已经频繁出现了一些小地震,当地居民多有准备,地震波一到,居民纷纷跑上大街,死亡人数至今没有得到很准确的统计,估计有6000人左右。这次地震波及面甚广,它引发的海啸翻江倒海,巨浪以850公里的时速横扫太平洋,连相距遥远的夏威夷、日本都被长驱直入的巨浪掀得人仰马翻:夏威夷死亡56人;日本死亡138人,比日本本土发生一次中强地震死亡人数还要多。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纳斯卡板块俯冲插入南美板块是造成智利大地震的原因。 地球上另一条重量级的地震带就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它西端起自大西洋东岸的亚速尔群岛,和大西洋海岭相连,东端止于缅甸,往南在印度尼西亚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全长两万多公里。这条地震带释放的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为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所盘踞,自西而东,由阿尔卑斯山至巴尔干半岛,直到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南北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峦,再往东,就是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带是地球上地质年代最年轻的高山地带和地球扁率急剧变化的地带。许多特大地震就发生在北纬40-45之间。 海岭是大洋洋底的山脉,突起于洋底之上1-3公里,它北起北冰洋,南达南纬40多度,曲折似S形,几乎将大西洋分成两半,因此名为大西洋中脊。这条带的地震都发生在海岭的顶部,多数属于小震。 不过,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家园恰好不在这三条地震带上,就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也错了。地球上有些地震就是发生在比较稳定的地块上的,譬如在亚洲中部,我国华北地区1966年到1976年发生的一些大地震就属于这类情况。为什么呢? 地震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方 这些地震带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地势起伏上特别强烈;分布在这些地带上的山脉,在地质构造上都是年轻的山脉,这两项基本事实表示了地震带本身就是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带。 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大板块的分界带都是大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太平洋板块西与欧亚和澳大利亚板块、东与美洲板块、南与南极板块的分界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和澳大利亚板块的分界带,海岭地震带是由海岭和转换断层构成的大板块的分界带。 那些不是发生在地震带上的地震又如何解释呢?陆地上现代地壳张裂的地带,也是地震活动的高发区。这种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裂谷带内,譬如有地球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大部分位于亚欧板块中间,按理说地质运动应该比较稳定,但贝加尔裂谷却是大陆内部有名的地震带,1957年贝加尔湖东北端曾经发生过7.5级地震。 有些大陆内部,虽然也是由坚硬的大陆地壳组成,但由于内部破碎,分布着众多的断层,这些断层本来休眠着,后来又重新活动,因此也容易发生大地震。这类地震称板内地震,如中国的华北地区、蒙古杭爱山区、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东部地区。可是,也有专家认为,亚欧板块内部地震浅、多而且分散,还有些是大于8级的特大地震,它们发生在离板块边缘1000多公里的板块内部,所以有人将这些发生在大陆内部的地震称为板内地震或大陆地震。对这些现象,目前的解释还是很难让人信服的,特别是关于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板块运动过程等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对板块构造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地球上所有的地震现象,国外有学者提出了假设:是地球内部的核聚变、核裂变导致了地震,但这一说法至今停留在猜测阶段。人类上穷碧落下黄泉,与太空研究进展神速相比,对地球内部的探索,脚步迈得还有点慢、有点浅。 1 2 下一页 http://news.shm.com.cn/2010-08/31/content_3159189.htm 台湾宜兰发生地震 深度分析全球与中国地震带 水母网 2010-08-31 07:20:19 中国国家地理 评论(0)| 大 中 小 地震也会定向迁徙 全球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有没有规律?这是地震学家正在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地震带在1939-1967年间,大于(含等于) 7级的地震自东经40开始以每年约80公里的速度向西迁移,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地震迁移现象的实例,逐次发生的地震在地表造成的破裂大体首尾衔接。地震迁移的实质就是构造断裂带的定向延伸,这也意味着一次地震迁移过程代表着一次已经锁闭的断裂再次活动的过程,该断裂带活动后会重新积累应力,蓄势待发再开始下一轮的活动。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宗晋院士对全球尺度的6条大地震带内1900-1990年中184次震级大于7.75级的地震进行了沿地震带方向定向迁移的分析,认为那个阶段全球地震的总体,如欧亚地震带、菲律宾-新赫布里底群岛地震带、琉球群岛-堪察加半岛地震带和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地震带的地震迁移方向基本上是自西向东(南美洲地震带例外),看来表面上杂乱无章的地震活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地震局的李献智和张国民进一步分析出中国大陆地震带的地震迁移方向总趋势与全球是比较一致的,表明中国大陆和全球地震活动有一定关系。由于中国大陆处于欧亚地震带地震流的中下游地域,应该说欧亚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会更直接影响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欧亚地震带内的印度板块北界地区的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高潮期具有同步性,其中兴都库什地区发生在中国大陆平静期中的中深源地震,对预测中国大陆地震高潮期的开始具有前兆意义,而同样位于印度板块北界的缅甸中深源地震与中国大陆地震也有较强的相关性。 20世纪近100年来,全球地震自西向东的迁移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大西洋脊间歇性的张裂,非洲-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自西向东的推压以及全球上地幔层总体上伴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旋转漂移。前两个因素中所涉及到的3个地域正好位于欧亚地震带地震迁移线的3个起始地区,即马德拉群岛-葡萄牙地区、非洲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区、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西部楔入角地区,从中可以表明这三个起始地域是有一定力学依据的。 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 一般认为,全球地震有活跃期,也有平静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每个地震的活跃期延续3至4年,它们之间就是地震活动的平静期,通常为3到5年,多的是10年。最近,中外学者纷纷发表言论称地球已经进入新一轮地震频发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根据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数据,通过数学、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认为从2004年印尼海啸开始,到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就在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前,俄罗斯科学家也预言2018年前世界将发生大地震,破坏力堪比2004年的印尼海啸。该结论是基于俄地震学家所研制出的一种能记录地震生成过程并预测地震的模型,他们发明的M 8S计算法可以对地震进行中期(几年内)预测。俄罗斯科学家推测这场地震的震中可能位于以下5个地区之一:美国和加拿大西部交界带、智利、克什米尔、印尼苏门答腊岛和安达曼群岛附近的印度洋。专家还发现,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周期的末期地震的活动会加强。例如,20世纪所有4场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现在,在他们所研究的半径3000公里范围内的262个周期中,有124个地震周期出现活动加强的征兆。 无独有偶,就在这则新闻发布的前一个月,美国地质勘探局指出,加利福尼亚州在未来30年内发生能造成大面积破坏的强地震的可能性为99%。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模型,以研究大地震的发生几率。他们发现,加州在2038年前不发生6.7级地震的几率只有1%;同一期间,加州发生7.5级以上大规模地震的几率预计为46%,加州南部人口稠密地区遭遇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一预测是美国科学家根据他们设计的新模型做出的,新模型综合了地震学、地震地质情况和地球表面精确测量数据等各种信息,以预报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地质学家甚至推算出,加州最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位于洛杉矶以东里弗赛德县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南段。 如果说地球真的进入地震频发期,那么汶川大地震可能就是其中一环,也许是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的某种能量上的转移和呼应。地震,让全球息息相关。(撰文/思远) 上一页 1 2 http://news.shm.com.cn/2010-08/31/content_3159189_2.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异常海温2008年10月9日与13日比较
杨学祥 2008-10-14 07:58
图 1 全球异常海温 2008 年 10 月 9 日 与 13 日比较(白色为海冰) 从图 1 可以看到: 一、 印度洋北部和东南亚沿海增温持续,对应喜马拉雅 - 地中海地震带地震的活跃; 二、 澳大利亚东部海温增加,南美西部海温增加,对应南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 三、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西部暖异常区有相连趋势,德雷克海峡海温继续增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一旦厄尔尼诺事件形成,由于太平洋地壳翘翘板运动 ,将伴随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强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南亚、西南亚和东南亚及其邻近地区受喜马拉雅 - 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夹击,也是地震重点监控区。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全球强震形势值得关注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2. 杨学祥 . 2008 年 10 月强潮汐预警 . 发表于 2008-9-2 14:51:2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6 3.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4. 杨学祥 . 日本发生 7 级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预测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8-9-11 11:34:2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594 5. 杨学祥 . 克马德克群岛发生 7.2 级地震:潮汐和海温对地震的影响 . 发表于 2008-9-30 6:40:2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945 6. 杨学祥 . 下次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哪里:亚洲还是美洲?发表于 2008-9-30 8:49: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950 7. 杨学祥 . 新一轮强震已经开始:关注 10 月强震时期 . 发表于 2008-10-6 14:20: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647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232 次阅读|2 个评论
四川青川县发生4.4级余震:符合预测的地震路线图
杨学祥 2008-9-11 16:56
四川在线消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 (11) 日上午 10 : 53 分,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 北纬 32.4 ,东经 105.2) 发生 4.4 级余震。成都市区震感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 。 地震信息浏览 发震时间 震级 震中位置 20080911 4.4 四川青川 20080911 7.1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80911 6.3 马鲁古海峡 20080910 最大震级 3.7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10 6.5 中大西洋海岭 20080910 6.2 伊朗南部 20080910 5.2 西藏仲巴县 20080910 5.1 西藏仲巴县 20080909 最大震级 2.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9 5.2 台湾宜兰以东海中 20080909 6.9 瓦努阿图 20080908 最大震级 3.6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8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8 6.2 瓦努阿图 20080907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7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6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6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最大震级 3.8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5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5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904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4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3 最大震级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2 日 00 时 -3 日 24 时 ) 20080901 最大震级 3.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9 月 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901 4.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901 6.4 斐济以南地区 20080831 最大震级 3.7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3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31 5.6 四川凉山会理县与攀枝花仁和区交界 20080831 4.0 云南省盈江县 20080830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3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30 5.3 新疆和静县 20080830 6.1 四川攀枝花与凉山会理县交界 20080829 最大震级 3.4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8 6.2 阿森松岛以北地区 20080828 最大震级 3.2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8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8 4.5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7 最大震级 3.0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7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7 6.4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 20080827 4.7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7 4.8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6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6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6 5.0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5 最大震级 3.4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5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5 5.2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5 6.8 西藏自治区仲巴县 20080824 最大震级 3.6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4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3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3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2 最大震级 3.6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2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1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1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21 5.9 云南省盈江县 20080821 4.9 云南省盈江县 20080820 5.0 云南省盈江县 20080820 最大震级 3.4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20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9 最大震级 3.0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9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8 最大震级 4.0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8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7 最大震级 3.1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7 日 08 时 -24 时 ) 20080816 最大震级 2.5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6 日 00 时 -17 日 07 时 ) 20080816 6.0 俄罗斯与蒙古交界 20080815 最大震级 4.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5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5 4.9 四川汶川 20080814 最大震级 3.4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4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3 最大震级 4.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3 日 00 时 -24 时 ) 20080813 4.0 四川青川 20080813 4.9 四川北川 http://www.eqsn.gov.cn/dizhen/quakemorenews.aspx 我在 9 月 5 日 指出,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阿根廷和斐济的 6 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 9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实际为 6 . 9 )级地震,台湾发生5.2级地震。这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9 月 8 日德雷克海峡海温异常变暖,赤道东太平洋暖水明显向西移动。德雷克海峡海冰的融化意味着环南极大陆海洋环流的加强和秘鲁寒流的减弱,伴随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海温区的西移,厄尔尼诺现象将快速发展,环太平洋地震带将趋于强烈 。 9 月 10 日 伊朗南部 6.1 级地震,西藏仲巴县发生 2 次 5 级以上地震。这表明北印度洋地壳继续向北扩展,导致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活动继续强烈 。 9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7.1 级地震,印尼马鲁古海峡发生 6.3 级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地震带夹击中国大陆的势态已经形成 。 按事先预计,四川青川县发生 4.4 级余震:符合预测的地震路线图。 这是 2008 年 8 月 15 日 最大震级 4.9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5 日 00 时 -24 时 ) 和 2008 年 8 月 18 日 最大震级 4.0 四川汶川地震序列 ( 8 月 18 日 00 时 -24 时 ) 发生以来,第一个超过 4 级的余震。值得相关部门关注。 参考文献 1. 四川青川县发生 4.4 级余震。 2008 年 09 月 11 日 11:38 四川在线。 http://news.sina.com.cn/c/2008-09-11/113816273717.shtml 2.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3. 杨学祥,杨冬红 . 瓦努阿图 7 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 发表于 2008-9-9 8:51 :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72 4. 杨学祥 . 全球三大地震带同时活跃:中大西洋海岭、伊朗和智利地震 . 发表于 2008-9-11 4:23: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555 5. 杨学祥 . 日本发生 7 级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预测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8-9-11 11:34:2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594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832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