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灵活的创造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的扎克伯格在那里?
热度 22 changliu8888 2012-5-20 21:20
这两天Facebook上市,关于扎克伯格的新闻很多. 又读到科学网的报道,谈到 北大副校长在硅谷讲话,说道中国的大学生缺乏"灵活的创造力" .文中引到两句话: - 对于学术的敏感性、灵活性、创新型能否适应加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吴志攀表示担忧。 - 我们注意到,美国最成功的IT人士,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大学没毕业就创业,显然他们的成功与大学的多元化相关。 这个讲话漏洞百出.什麽叫"学术的敏感性"? 什麽叫"多元化"?这个我就不说了.中国一流大学的校长,能讲出这种逻辑,真是惊人! 通过我和中国学生的接触,很多学生其实不乏“灵活性”。很多80,90后的想法都很“超前”,美国学生的哪些"伎俩",比如公益,都学的很快。美国学生不会的“灵活”,中国学生也敢想敢干。而且中国很多事情都是“灵活"的办.可以说批评中国学生不灵活是比较牵强的. 说中国学生没有创造力,这个我同意.不仅中国学生没有创造力,中国的教师,企业都没有太多的创造力.很多"创新"都是和国外"接轨"搞出来的.中国的创新力整体很低,虽然中国人都很聪明.显然,聪明和创新创造力是没有关联的. 盖兹,扎克伯格,乔布斯,和爱迪生 ,都是美国的创新英雄.这四个人有哪些共性? 是不是他们的成功和大学多元化有关? - 这四个人的成功,和大学几乎没有关系。盖兹的编程功夫和对业界的理解,在中学就打好了。扎克伯格在中学就是崭露头角,成立的公司很多大公司想买。乔布斯的大学纯粹是“点卯”去的。爱迪生连小学都没上过。 这些人,就是近日科学网上谈的“天才”和“资质”的最佳解释。 - 这四个人,都得益于好的老师 。盖兹的计算机俱乐部,扎克伯格上的重点高中,乔布斯的五年级老师。这些老师不是大学老师,而是中学老师。爱迪生的老师是他的父母和教他电报的人。好老师,非重点学校高级职称之谓也.好老师乃自身资质高,又关心学生之谓也. - 这些人的成功得益于美国整体的多元化和宽松 。美国大学的多元化就是美国的多元化。美国人对学业和体育是一视同仁的。一个学生可以学习成绩很差,但是网球打得非常好。另一个学生网球不会打,但是学业是全A+.这两个学生在美国是一样受尊重的(可能网球明星受到的尊重根多)。一句话,美国人认为“学习好”是一种天才,一种兴趣,一种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象中国教育认为“唯有读书高”。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很大不同,就是美国教育不“拔苗”。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美国教育认为这个学生需要找倒自己的“天才点”。 您看到美国胖子很多,但是奥运田径冠军是美国人。您看到美国的傻孩子很多,但是诺贝尔奖是美国人。这就叫“多元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舍才有得。 中国的学生真正缺的不是“灵活”,因为中国已经太“灵活了”。中国学生缺的是如下三个: - 坚实的基础 (来自对第一定律了解而产生的直觉)。现在中国的中学大学教育从侧重点,到老师,到课程,都不利于第一定律的教学。"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中国中学大学教育的亏空,让“第一定律”教育成为摆设。 - 对社会和历史的尊重和了解 ,而不是简单口号式的“创异”。中国的学生里不尊重历史,权威和社会的可能是多数。 - 中国的学生学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奥数学的太多了,世界历史学的太少太玄了。高考,托福学的太多了,计算机生物动手学的太少了。 北大的副校长的讲演,虽然我没有听到,但从报道可以感觉中国大学领导的肤浅。当然校长级的讲话都是有目的的,但这种讲演显示出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无知者无畏。一个名大学校长乱引盖兹和扎克伯格的典故,让人无语."学术敏感性",是不是就是会在学术界赶潮流? 盖兹的成功,是中学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的结果.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8576 次阅读|3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