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明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体制的稳态与文化惯性力
热度 1 benlion 2015-8-8 01:36
一个社会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决定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新思想和新体制的建立,往往导致区域之间竞争的力量平衡动态变化。 文化来源于教育,教育来源于思想,大众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存在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惯性,惯性与群体大小成正比例;因而,改变前一阶段形成的思想,群体越大的难度也就越困难。 新思想是新文化和新体制的起点,往往体现在一个社会的哲学家思想形成,如,欧洲近现代文明,产生的3次大思想运动,经历了1)君主制、2)资本制和3)劳工制,而到4)民主制的发展过程。 从意大利开启的文艺复兴运动到荷兰的尼德兰革命,形成欧洲近现代国家形态发展的起点,实际上,可以看到以法国和德国之间划出: 1 )西部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到美国; 2 )东部的俄国、日本和中国等,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经济形态基本不同,而在美国又形成2个模式的结合。 中国社会,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几乎是跟随周边国家文化传播的思想变化而变化,在科学上和产业上的发展,也存在同一个现象;因而,必须复兴文化传统的精神实质,才能实现自强不息的创新发展之路。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daily0815|1100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明论与医药学
benlion 2015-8-4 13:56
人类文明,经历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中东到印度和中国,形成向东方的文明发展路径。 经历波斯、希腊化到罗马、安息、贵霜和东汉的轴心时期,而又经历阿拉伯、蒙古汗国到奥斯曼的文明演化。在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大航海之后,转换到向西方的欧洲和延伸到环太平洋文明的发展路径。 从轴心时代到中国,而后,中国到欧洲,构成思维模式的奠基到科学范式、工业模式的文化发展。 在贝塔朗菲、艾根的系统理论和图灵、诺伊曼的计算机模型基础上,从心理生物学、行为医学到生理学与遗传学的心身相关医学,从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到转基因与微电子学的细胞仿生工程,进入到系统医药学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和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而后,细胞传感器和生物反应器的学科体系。 也就是“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社会-行为”管理模式,构成自然资源到人工机器(软、硬件)转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从而,构成了4世界理论的结构论 - 精神论与机器论的哲学探索与思考。 从轴心时代思维模式的奠基,到未来行星际文明的趋势,开发能够在地外星球生存繁殖的合成生物和转换太阳能的生物电池,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工科学领域。 参见 - 系统生物学( http://sysbio.harvard.edu/home )与系统生物工程( http://synbio.mit.edu/research/systems-bioengineering )及“The goal of synthetic biology is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novel biological systems into a practical and usefu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http://synbio.mit.edu/about )。 -(2011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daily0815|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明模式的转换
benlion 2015-3-5 17:36
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始自艺术品和工业品的贸易,属于设计与技术实践层面,而蕴含在其中的哲学思想和数学运算,则是文化的理论层面。 科学,实际上,包含了理论思维和实践技术的结合,从而形成体系化的知识。 在近现代欧洲,从神学院、医学院和文学院、法学院到理学院、工学院的教育发展,在中古代中国,则是儒家、医家和禅家、法家到道家、墨家等教育模式。 科学范式和工业模式的建立,而后,用于传统的工程技术、工艺模型和传统医药等分析与综合,以及诸子百家和文学艺术等的哲学探讨,从而,在文化深层的内涵上,转换到近现代实证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科学等。 美国的现代化转型,包括,法国的启蒙思想、时尚艺术影响,引进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工业制造模式等,而后,从查理曼欧洲的文明模式转换到英美的联邦模式。 也就是说:从希腊 - 罗马文明、印度 - 中国文明到查理曼 - 中欧文明、英国 - 美国文明,构成不同文明模式的发展历程,整个过程是开放的文化系统组织化。 - (环地中海与环太平洋) -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0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理学论衡
benlion 2014-12-15 15:36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 规矩,包含了数学和法律概念。 人类轴心时代,中国进入周朝中原和楚国的演义,从秦汉到明清的文明历程,从尼泊尔、三星堆到襄阳和曲阜(儒)、商丘(道)、开封(犹太)和登封(禅),以及苏州、徽州和吉安等形成文化格局。 文艺复兴是近现代文明的序幕,查理曼欧洲的意大利北部建立大学,以波兰、西班牙到意大利为边界,始自大航海和地理探险,在荷兰和英国、法国和德国区域,进入了物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经济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的奠基时期。 宗教与文学艺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以及哲学和数学,构成文化的基本结构。意大利文艺复兴,复兴了希腊-罗马文学艺术和哲学,以及从阿拉伯和东方学习了工程技术等,在法国、德国分别受到中国的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而禅家和墨家影响的是艺术和技术。 社会的结构,包括,文化的教育与创造,政治与经济的管理与产业发展,近现代是农业文明和宗教文化转型到工业文明和科学文化,形成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方法,以及管理体制。 在查理曼欧洲的东部、南部分别形成俄国、南美的欧洲文明扩展,而在北美和澳洲发展到北太平洋文明时期,东亚的“儒释道”对西方宗教的个体人格精神与社会组织原则的诠释,将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 -(文明论稿,总结)-
个人分类: 启蒙教育|2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个文化印迹现象
benlion 2014-9-12 13:12
前段时代,我考证过日本学者的观点,日本现代化的起点,建立在明朝中国的学术和荷兰的学术基础上,不同于中国;而且,恰好英国和荷兰,却是起因于对日本文化和艺术等了解,尤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法国新艺术运动等。 英国撒切尔夫人提到,没有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的民族,不会有什么力量。拿破仑所说到的东方醒狮,也必然是文化的自我意识和精神独立。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提到,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个社会欠缺创新能力,就在于文化传统的断裂,而又抵制新思想。数学家怀德海说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物理学家海森堡则说创造力往往发生在文化的交叉点上。 在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理论上,也包括希腊 - 罗马文化的传统,以理解其实质内涵和外延的方式进行现代化诠释,却不应该是以现代西方科学,尤其不能以还原论的思维来论证传统文化的古已有之。 古代东、西方文化分支发展,在近现代走向汇合,古代东方偏重于宗教(包括,犹太 - 基督教)和人文精神,近现代西方发展了科学方法 – 机械设计和数学原理也是工程观念;因为,人类即使不同人种,在心理和遗传上仍然是同一个物种。 科学和技术的进展 * ,将来体力劳动可能机器人化,人体也可能机器内嵌化;但是,人类将更多的是创造型科学研究、艺术设计和哲学思考等。社会分工是进步和组织化程度的增长,将来仍然是不同专业分工和管理职务分工等,公司组织也仍然将会是股权和薪水的结合制度。 从古代文明向近现代文明,乃至未来文明的发展是方向。 参见:“西方人为何偏爱中国明朝艺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27032.html )和“哲学家应怎样看科学”( http://www.philosophy.org.cn/Subject_info.aspx?n=20140909105219393098 )。在英国图书馆,我读过 2 本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影响的专著: 1 ) Japanese Prints and Western Painters, Frank Whitford, 1977 London , 2 ) Japonismus in der Westlichen Malerei 1860-1920, Klaus Berger 1980 ,以及,很多著名画家传记和绘画艺术史西文书籍。 注 * :基因是软件为合成生物学人工设计生物概念,思维也是神经网络硬件化或内嵌式软件,语言是通讯的信息和交流代码。 - (中国科学与经济:问题分析) -
个人分类: 2014y|2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