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送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送论文,增进交流
热度 1 smallgrass 2017-1-4 21:50
我在某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编辑部建议发表后能够把电子版发送给国内外 25-30 位专家阅,主要目的是能够让国内外相关同行了解个人从事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从而为增加文章的引用率创造机会。本来我有些不情愿发送,因为有许多专家,尤其是国外专家,与他们并不认识,发送邮件有打扰之嫌。编辑部提出了这个建议,如果不去做,也没有人去监督你,完全靠自觉和自愿,但我是个认真的人,期刊能给论文予以发表,就是最大的认可,咱不能“过河拆桥”;另外一方面,我后来又仔细一想,发送自己的论文给国内外同行是件好事,这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促进合作提供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首先列出了国外自己认识的几位专家以及国内几位专家的名字和 E-mail ,离 25-30 人还差不少,于是就上网查询与本领域相关或相近论文的作者及其 E-mail ,这样挑选了 15 位外国专家, 13 位国内专家。然后按照邮件地址,一封封给他们发去自己的那篇论文,之所以不选择群发或者抄送,是为了表示对每位专家的尊重,写信的语气也非常委婉,都是“请教、交流”之类的。 一个星期之后,我共收到了 5 位国外专家、 8 位国内学者的回复,回复率占 46% ,其中我认识的或者之前有交流的国外专家有 3 位、国内专家 6 位,也就是说有不认识、无交流但给予回复的国外专家有 2 人,国内专家 2 人。总的来看,国外专家回复人数相对不多,其中有两封邮件甚至直接被拒收了。国内专家回复人数相对较多,是因为我与他们相互认识的原因吧。 从回复的内容来看,有的专家是仔细看了论文,并用较多文字进行了交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国外学者提出了今后或许有互相合作的意愿;有的专家浏览了论文,用寥寥数语进行了评论,当然是偏于肯定,也许是客气吧;有的专家没有浏览论文,只说找时间一定看。对于阅读和浏览了论文的专家,我都一一回复,对他们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中的一些回复确实对我很有帮助和启发,另外也增加了我在专业领域的人脉吧。 通过第一次的论文推送行动,虽然离“一呼百应”有很大差距,但是我觉得这是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值得大家尝试。我在与这些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中收获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完成了编辑部对我的建议,履行了义务,可谓一举两得。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371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