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2机器时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命-意识与机器
benlion 2017-2-22 18:12
人类文明,从埃及-巴比伦到轴心时代– 印度与希腊(罗马)和波斯(以色列)-中国的古典文化奠基,希腊拜占庭(东罗马)文明延续到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印度文明延续到莫卧儿王朝。 在中东-南欧(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经历了阿拉伯帝国时期,在中东-罗斯国家经历了蒙古汗国时期。 中古代的中国- -欧洲丝绸之路,在11世纪-16世纪的欧洲(查理曼-英国),大学建立和文艺复兴,到达了一个中西文明的基准面,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与意大利哥伦布大航海,形成了一个文明发展路径的分水岭。 从欧洲宗教改革、哥白尼天文学革命到工业革命、工艺美术运动,建立了物理-化学、社会-语言和生物-心理学的实证科学体系。 在20世纪联合国的成立,人类进入了人工科学、工业设计与决策管理,以及工业化实验、太空探险时代,形成了实验与系统科学的二维度科学方法–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转化与偶合模式。 -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2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程医学与机器工业
benlion 2017-2-17 16:50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 - 疾病遗传分析与药物分子筛选 模式 – 决策科学与绘画艺术-生物技术,机构 – 协会与BSNet媒体,研究所与FSMP论坛,公司与MolNet1.0芯片等。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1 )1992年-1994年,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 网络拓扑学与生物电子学方法; 2 )1996年-1999年,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实验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方法。 细胞发生动力学与纳米机器: 1 )2003年,细胞发生动力学与细胞图谱 – 认知与行为科学和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 – 细胞通讯与神经网络模块; 2 )2008年-2012年,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技术– 生物传感器与反应器等。 附注、 结构论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BjZeng 阐述阶段: 1991 (生物电子学)和 1992-1996 (医学 - 网络拓扑学 - 遗传 - 生物工程) /1996-1999 (结构论 -BSSE-BSNet- 理论 - 实验 - 计算 - 工程) /2003 (细胞动力学与自动化细胞)和 2008-2012 (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 国际上发展阶段: 1999-2003 (系统 - 实验 - 计算 - 工程) /2003-2007 (医学 - 生物工程 - 生物电子学 - 遗传 - 网络拓扑学 -BSSE )和 2008 (结构论) -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细胞设计与合成
benlion 2017-1-4 10:12
- 细胞纳米机器,分子与细胞网络的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研究。 附、BjZeng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1983-1986 年《结构论》手稿。1987-1993年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 实证科学与综合哲学分析,系统医药学与生物系统的结构论、图论-网络拓扑分析,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SBE)原理,城市群分析-“产学研”联合体与地缘文化的创造与传播等。 1992-1996 年系统医学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细胞的仿生工程 – 基因片段组装合成、基因组人工设计和生物分子计算机与生物的机器装配等。 1996-1999 年系统生物技术与绘画艺术设计。1996-2003年从组织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建立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BSSE)网站“生物系统网络”与筹备国际协会到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阐述生物系统理论与“基因组智能-人工生物系统”和实验与计算生物学结合方法等。 1999-2003 年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从理论与分子生物学概念的转换到分子细胞生物系统的偶合与转化研究。 2003-2007 年轴心时代的文化起源与演化,论精神与知识化社会 - 紫色文明与道德经济学、《星际情殇》与诗歌-绘画艺术等。2007-2012年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文献与历史考证,论述4次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2009-2010年细胞纳米机器设计原理,2013-2016年科学范式与医学模式、4世界与4轴心时代理论等。 注*: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形成(24位开拓者)。从2007年瑞士ETH的D-BSSE研究中心成立到2012年国际系统医学大会在爱尔兰召开,整个学科体系已经建立。 - (2017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3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4轴心时代 - 细胞纳米机器
benlion 2016-6-3 00:18
系统医学,在于解决中西医学的争论,突破现有西方医学的发展瓶颈和转换中国传统医学到现代科学的体系。 系统医学,不仅是科学体系,而且是医疗体系,前者是范式的探索,经历了1983年-2003年(1983年-1993年科学的历史与哲学)的历程,后者是模式的探讨,经历了2003年-2013年(包括文化哲学和文献考证)的过程,而在2013年-2015年历史的逻辑分析和理论体系化。 演化论思维,哲学源于道家,科学开启于康德星云假说,而到达尔文自然选择进化论。 从一般系统论到自组织化理论、分数维几何学和混沌理论,以及耗散结构论、超循环理论和非线性系统科学等。 结构论是系统综合理论,提出了图论与网络拓扑学和太阳能-生物电子学的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并整合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模拟、纳米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方法,开展细胞分析、人工设计与合成等。 1992-2003 年《结构论》与系统医学等,2003-2006年道德经济学和《星际情殇》与绘画艺术,2006-2015年系统生物技术等。 2009 年-2029年规划 - 纳米细胞机器的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设计。 - (2011年-2016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2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