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事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浅谈传统思想引入新的元素
rongqiaohe 2020-5-20 16:18
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学说”占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两千多年前,老子为了描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写出了世间“统一方程”(如图1所示)。当时,没有x,y,z这样符号,因此,他老人家采用汉字作用代表,这就是“阴”和“阳”,以图形表示出了“统一方程”。 图1、阴阳图代表了世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任何存在于世间的事物,都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只有阳,或只有阴,均不能存在于世间。天圆地方,只有正反两方同时存在,事物才能够运行和生存。不仅如此,该图还提示大家,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这就是图中小圆圈),任何事物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包含了其反面,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然而,虽然该方程描述了人世间和自然的运行规律。但是,该“方程”过于黑白分明,不是友,就是敌;不是好,就是坏。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认识能力越来越强,该“统一方程”就难以准确、完整解释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了。 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存在一个模糊地带。因此,黑白分明,不是友就是敌的思想意识显得极端。因此,“黑白分明”在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往往造成误解。 阴阳之间应该增加一个模糊地带,即一个灰色的阴阳界。据此,我们画了一个阴阳图,包含了灰色地带。当然,阴阳相互作用,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所以,阴阳图中有直接和间接接触的不同方式(如图2所示)。敬请各位读者批判。 图2、新阴阳图。黑白之间存在一个模糊地带。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黑白分明,具有清晰的界限。如果 采用这个图来理解事物的运行规律,我们做事情,就不会“一刀切”了 。
个人分类: 浅谈|2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博记语(491)-事如云烟过
热度 1 zjzhaokeqin 2019-4-21 15:36
读博记语( 491)-事如云烟过 赵克勤 读科学网 郑永军 博客 《 棋盘街,一条街浓缩的旧时光 》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174605.html   ) , 记语与评论如下: “ 如此看来,文化运动的机理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即便是一条小街,这样很小的文化单元,它的变迁也是非常微妙的。我们观察一条小街,实际上是在切开城市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个剖面,看到的是样本复杂的结构和鲜活的组织。当我们顺着一条脉络梳理,我们又会感受到文化单元的历史周期性变化和沧桑之感。感觉到一双名字叫 “历史”的巨手,正轻轻拨弄着小城里的这个棋盘 ” 评论:事如云烟过,物经沧桑变。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6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魅力的改革
rongqiaohe 2016-7-21 08:28
人世间存在可变和不可变的事物,人类在不断的改革中进步。 可变的,就进行改变;比如,吃饭方式,是 桌餐 ,还是 自助餐 ,是有人请客,还是AA制等。 不该改变的,就不要改变。比如,人用嘴吃饭,不能改成用鼻子吃饭。用鼻子吃饭,呛死人! 不能全变,全变就是倒退到原点;不能不变,不变就是固步自封。 因此,首先需要分清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什么能变,什么不能变。 对应该变的,进行了改革;对不应该变的,进行了保持,这样的改革,就是有魅力的改革。
个人分类: 浅谈|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世界名著][TXT/150K]
lcj2212916 2015-1-2 16:20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米兰·昆德拉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他那如同音乐奏章般的断章法、通俗的笑剧模式、对集权社会(甚至包括集权家庭)的犀利观察与剖析、浩浩荡荡的哲学思辩,令读者瞠目结舌,流连忘返。   尼采常常与哲学家们纠缠—个神秘的“众劫回归”观: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吧,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无止地重演下去!这癫狂的幻念意味着什么?   从反面说“永劫回归”的幻念表明,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   然而,如果十四世纪的两个非洲部密的战争一次又一次重演,战争本身会有所改变吗?会的,它将变成一个永远隆起的硬块,再也无法归复自己原有的虚空。   如果法国大革命永无休止地重演,法国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对罗伯斯庇尔感到那么自豪了。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个在历史上只出现一次的罗伯斯庇尔与那个永劫回归的罗伯斯庇尔绝不相同,后者还会砍下法兰西万颗头颅。   于是,让我们承认吧,这种永劫回归观隐含有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看起来失去了事物瞬时性所带来的缓解环境,而这种缓解环境能使我们难于定论。我们怎么能去谴责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呢?昭示洞察它们的太阳沉落了,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稀微光来辩释一切,包括断头台。   不久前,我察觉自己体验了一种极其难以置信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较于我对这一段时光的回忆,他们的死算是怎么回事呢?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1531204
1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究竟是什么][科普哲学][pdf/307K]
lcj2212916 2014-12-27 22:32
科学哲学家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我们不一定要做科学家或科学哲学家。但人是喜欢探事物之究竟的,也大凡是要思考的。思考就要有方法。《科学究竟是什么》告诉我们的就是方法。归纳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来自观察。科学应从事实中推演。这些“主义”的基本思想,较为符合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的见识。在试图说服对方时,谁不宣称自己的观点是建立于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呢?但有科学哲学家却说:任何科学都不可能从纯粹的事实中推演出来。当我们观察事实时,我们的心智就已经对事实发挥了作用。同一个人或物,有人说好,有人说歹,就是一例。即如本版的名称好坏,诸位就有不同的总结。事实常受“智力污染”,纯粹难得。而且,同一事物,种类繁多,我们却又不能等到“事物都到齐了”,才宣布一个对事物的结论。比如,“人死不能复生”,只要还有人没有死,这个结论就只概括了有限的事实。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81184772
1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普哲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lcj2212916 2014-6-20 06:55
【名稱】:科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 艾伦·查尔默斯 【大小】:306K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科学哲学家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我们不一定要做科学家或科学哲学家。但人是喜欢探事物之究竟的,也大凡是要思考的。思考就要有方法。《科学究竟是什么》告诉我们的就是方法。归纳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来自观察。科学应从事实中推演。这些“主义”的基本思想,较为符合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的见识。在试图说服对方时,谁不宣称自己的观点是建立于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的呢?但有科学哲学家却说:任何科学都不可能从纯粹的事实中推演出来。当我们观察事实时,我们的心智就已经对事实发挥了作用。同一个人或物,有人说好,有人说歹,就是一例。即如本版的名称好坏,诸位就有不同的总结。事实常受“智力污染”,纯粹难得。而且,同一事物,种类繁多,我们却又不能等到“事物都到齐了”,才宣布一个对事物的结论。比如,“人死不能复生”,只要还有人没有死,这个结论就只概括了有限的事实。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6875187
1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些亲切的怀旧之物
热度 7 cutefay 2013-2-16 20:34
一些亲切的怀旧之物
网上经常会有些人贴出一些八九十年代的物品,以怀念我们小时候的各种一去不复返的事物,例如玩具小青蛙、不倒翁、老式床单、酸梅粉、搪瓷杯子、连环画等等。这次回家,看到了几样怀旧的东西。 1、皮筋糖 我和弟弟逛街时在大街上看到有卖这种糖,于是就买了一串回来,一串大约几十根,5元钱。记得我和弟弟小的时候,这种皮筋糖在小店里卖,是1分钱一根,这样一把也就1元钱。虽然贵了5-10倍,但比起其他东西的贵的倍数,还真不算贵呢。 2、老款床单 当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颜色类似花样的纯棉的床单,我家至今还有两个这样的床单,今天妈妈给我换床单的时候,就换了这个老式的床单。这种床单很结实耐洗,都用了将近30年了,还依然显得很新。真希望这个床单能够一直在我家存在着。 3、老式被套 今天妈妈还特意找出了我家至今还存在的一个老式被套,让我拍了张照片。这种被套不像现在的被套这样在旁边有拉锁,而是在中间有个大窟窿,可以把被子塞进去。大窟窿周围还绣着花。 4、钵篓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叫这种东西是什么,用纸壳糊成的盒子,有个盖子,可以装东西。我家现在还有好几个这样的钵篓,是奶奶等人做的。现在奶奶们都去世了,妈妈辈的人都不会做这个东西了,并且,现在市场上有卖各种盒子,不需要再做钵篓盛放东西了。我让妈妈好好把钵篓收藏着,不要把它扔了。 5、搪瓷饭盆 我家还有个搪瓷饭盆,是我去世的姥姥留给我们家的,前几年还被我带到北京用了一段时间,后来,我舍不得用它,就又带回家放着,不知道被妈妈放在哪里了。 我家以前住的那个房子里还有很多我和弟弟小时候的玩具,那个房子被租出去了,家具和饰物等也给租户用了,我不知道当初那些玩具是否有被租户给扔掉,很怀念这些儿时的玩具。 我对物品有着很强烈的怀旧情节,越是旧的并且现在都买不到了的东西,就越珍惜。所以妈妈说我总是收藏一些破烂儿。这些旧物包含了对以前事物的怀念。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387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很多东西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
热度 12 cutefay 2012-12-7 22:59
世界上,很多东西,往往都是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它。 钱,往往是要达到一定数量,达到满足个人对钱的期望的时候,这个人才会不怎么在乎钱。而对于自己拥有的钱还没有达到个人期望值的时候,人往往都是很在乎钱的。也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很希望多赚钱,也是正常的。而我也见过一些年龄大点的博主,觉得钱多点少点无所谓,不是很在意,而这样的人往往是有车有房有一定数量的存款了。 什么样的人才不会在意科学网的点击量和精选?我想,往往是自己曾经博文点击量和精选等已经满足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才不在乎。对于刚刚介入科学网博客的新人们,往往还是在乎的。但似乎有的人在“精选”方面很“贪婪”,往往希望篇篇都精选,还从不厌烦。我现在就不太在意点击量和精选,因为自己有许多博文曾经被精选过,或者虽然没被精选但点击量很高。曾经享受过这种高点击量的待遇,心里觉得挺满足的,所以现在就不是很在乎了。 一个到过很多国家和城市的人,对出差或旅游则可能不是那么感兴趣了;而对于还没去过几个城市的人来说,能够通过出差等机会到处看看,是很新鲜和快乐的。 一个山珍海味都吃过的人,对山珍海味可能就失去了兴趣,而更喜欢每天吃点清淡的小菜。 一个从未收到过玫瑰花的mm,可能内心很盼望着能够收到心爱的人的玫瑰花。而一个已经收到过很多次玫瑰花的人,则对玫瑰花没那么多兴趣了。 …… 但不是所有事物都符合这种“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的情况,例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具有“拥有过才会真正不在乎”特征的事物,往往是这样的一类事物:身外之物。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312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们小时候的那些事物一去不复返
热度 63 cutefay 2012-10-26 10:49
我们小时候的那些事物一去不复返
前言: 现在的小孩子,往往生下来物质条件就比较好,现在市场上的各种物品种类繁多,电视节目、游戏等也是很丰富。我们当年经历的很多事物,他们都不会再经历了。小时候的很多事物,真得很令人怀念!此博文是怀旧文,怀念我们80后的人小时候经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的点点滴滴。 正文: 小时候买米面等还需要粮票或者粮折子。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每个月要交给学校10元钱和10斤粮票,这些可以让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一天吃两顿饭。后来到了小学,则粮票慢慢被淘汰。 小时候,爸爸总是骑着他的大金鹿送我去幼儿园,我坐在大金鹿前面的横梁上。有时候妈妈会坐在车后座上,一家人一辆大金鹿,就可以走遍小城镇的很多地方。当时的大金鹿车非常结实,骑十几年也不会坏呢! 小时候,小朋友们总是讨厌星期二,因为那天没有电视信号。 小时候有一阵子,一种叫做“酸梅粉”的东东流行起来,1毛钱一包,以至于学校最后禁止小朋友在学校里吃酸梅粉。很多人买酸梅粉不是为了好吃,而是喜欢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塑料勺子。 小时候,男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里经常玩“拍子”(把纸叠成四方,用于打互相打翻,打翻了就归自己了)或者弹马赛克,丢沙包,而女生则经常跳皮筋。当时的玩具还有小钢琴,小人书,积木、折纸、不倒翁等。 小时候,还流行贴画和印画,贴或者印在书本和桌椅上。 怀念小时候一毛钱一根的冰棍,那时候总是会有人骑着自行车,用保温泡沫装着冰棍来我们楼附近叫卖。现在市场上也出了那种怀念当年的那种老冰棍,但是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样了。 小时候,冬天学校里会生炉子,以取暖,当时总是让几个男生早起去用松树球等东西生炉子,当时炉子是烧煤的。当时家里一般是烧蜂窝煤,有点不安全,烧不好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怀念当时初中英语课本的那些人物:lilei,hanmeimei, Ms Gao,lucy,lily等,还有一只叫做poly的鹦鹉。当时我们是第一届用这个新版课本的,之后好像很多年都一直用它做教材。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农村的一些幼儿园里还用石笔和石板写字学习,当时的我觉得用这个写字很有趣,还一直希望自己也有一套石笔和石板。当时岂不知道那些用石笔和石板的小朋友们,很羡慕能够用铅笔和白纸写字。后来我上了小学,似乎农村里也不再用石笔和石板了。我奶奶说她上小学(估计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吧)的时候,就是用石笔和石板写字,当时她学习成绩很好,学校里还奖励她白纸和铅笔呢! 小学的时候的铅笔盒很单薄,里面还印着小九九。后来到了中小学,铅笔盒又稍微高级了一点。 最初的橡皮是这样的。 后来橡皮稍微高级了一点,好看了一点,我当时很喜欢收集各种可爱的橡皮。 小时候还穿着塑料凉鞋。 小时候,还没有“奥特曼”,那时候喜欢看“恐龙特级克塞号”、圣斗士星矢、聪明的一休、机器猫、花仙子、黑猫警长、葫芦娃。 小时候,爸爸还经常在我胳膊上画手表,我也画,但是我总画得歪歪扭扭的,所以还是总找爸爸帮我画。 大学的时候,刚开始还用传呼机,后来到了大四才有了手机。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什么是传呼机了。 (注:图片是俺从网上搜集来的,有些小时候的东西,例如上面所说的“拍子”,还有下面评论中所提到的那种可以反复利用的油纸,我不知道按照什么关键词可以搜索出来,所以就没搜到,图就没贴出来) 后记: 正文写完了,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了。还想起啥的就再补充。通过这篇博文,我感慨道,为啥现在差10岁甚至差5岁就是一个代沟,是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差10年往往所经历的事物就有很大的差别了,于是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也就不同了。我们80后小时候经历的那些事物,90年后的人估计很多都没经历过。前几天看电视剧《男大当婚》,其中有一段是男主人公和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孩谈恋爱,但是两个人的人生观差别太大,最终无法在一起。那个比他小13岁的90后女孩伍小六的爱情观,在她那个年龄段来说属于很正常的,但是这是70后的大叔级男主人公所不能理解和感受的,于是这70后的男主人公大叔则会觉得伍小六总是任性、无理取闹,而伍小六则觉得很委屈。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13733 次阅读|107 个评论
少些期待
热度 3 cutefay 2012-8-20 10:30
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物期待太多,或者期待太高;而当事情没有自己原来期待那么好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最后导致我们心里难受。 我们会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产生期待,往往是因为我们很在乎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情,于是就期待着事情能够如愿以偿。然而,很多时候,结果并不能随心所愿。很多时候,期待往往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情罢了,因为不论我们是否有期待,那个人或者那件事物的现状和发展不会因为我们产生了期待而有所改变。 最近,有一首流行的网络小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如果把其中几句改写一下,用在“期待”的话题上,也是不错的: 你期待,或者不期待 事实都在那里 不改 不变 或许,人生中应该少些对外在事物或者别人的期待吧!这样心里就会更平静一点。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123 次阅读|6 个评论
习惯性质疑过于美好的事物
热度 6 outcrop 2012-5-4 08:43
对于过于美好的事物,或者超出我想象力的事物,总习惯性的随手质疑一下。 不知道是自己过于狭隘,还是环境造就了我这种恶习——总觉得超出我认知能力太多的事情,可能有虚假的成分在里面。 刚刚也是,看到某位博主短时间连发两篇不错的博文,觉得有难度; 忍不住手贱,搜了下,果然是06年就在网上的文字。 越多的证实,越加强了我对各类美好事物进行质疑的动力……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宁愿欣赏单纯简单,也不大喜欢繁华迷离的缘故。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62 次阅读|21 个评论
对所谓“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的一点质疑——向吴老请教
热度 1 周可真 2012-4-23 15:22
吴老通过短信告诉我,他近撰《 时空新发展显示第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 》一文,希望我读后发表一点看法,只因吴老此文所论过于专业,许多地方我看不明白,所以我只能就似乎看得明白之处,向吴老提出一个疑问,期望得到吴老的指教。 吴老的文章的首要观点是“时空概念的发展决定科学的革命”,这个观点的第一个论据是“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我对这个论据有如下疑问: 从“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的句式上看,“在”似乎是“在…时”、“在…所”(或“在…场”)。这里的“在”都是就具体的事物而言,所以这里的“时空”应该也是指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都是发生、进行和终了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我的问题是: 事物运动的发生与时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发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时空的关系是怎样呢?这个过程是始于“无”,这是否意味着时空亦是始于“无”?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不能说事物运动发生于一定时空,因其未发生的情况下,时空是无。在无时空条件下,事物运动照样发生,这意味着事物运动与时空之间没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即认为事物运动未发生的情况下,就有时空了,这同样意味着事物运动与时空之间没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所以,“一切事物均在时空运动”这个表述,看起来有将时空当作外在于事物运动的一种绝对时空来看待之嫌。如果是这样,则这里所表述的时空观是一种绝对时空观,这种时空观与吴老其文所要表达的时空观显然是一种不相容关系。不知吴老是怎样的看法。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3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斤斤计较与对事物的在乎程度有关
cutefay 2010-7-25 01:17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如何某件东西你不怎么在乎,你借给别人用的时候会很大方;但如果某件东西你很宝贝,那么你借给别人用的时候就会三思,千叮万嘱或者不借给别人。 我们还都会有这种体会:某个人因为某件事情产生耿耿于怀、嫉妒、伤心或者生气等情绪的时候,我们作为旁观者会觉得他没必要为了这件事情这样计较,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而当我们自己亲身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可能会为了某件事情产生各种耿耿于怀、嫉妒、伤心或者生气等情绪。或者,自己会对某些事情产生各种情绪,而对其他一些事情不会产生什么情绪。 为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觉得这是因为当局者和旁观者对同样一件事情在乎的程度不同的缘故。当你很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是当局者,当你对某件事情不怎么在乎的时候,虽然你可能也是亲身经历的,但是其实你没有在乎这件事情,这时你仍然是旁观者。 当有人向我倾诉遭遇的时候,我有时候心里会想,就这么点破事,真是不值得他(她)这么计较,又何必一直耿耿于怀呢?自己这样想别人,其实是以自己的感觉去揣摩别人内心的感受,就不会体会到当事人的心情和立场,所以才会那样认为。可是,如果事情真的换成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难保自己不会和那个人一样。再仔细想想自己经历的事情,就会发现自己在有的方面挺宽容大度的,但是对于有的事情却很计较,计较的事情可能也会让自己产生各种情绪,并且这种计较的事情往往是自己很在乎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自己生命中的大事。 因此,我觉得判断一个人是否宽容大度或者慷慨大方,不能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方面来判断,而是应该综合全面地从很多不同的事情来看。并且,真正 宽容大度或者慷慨大方的人,往往都是心灵上修炼到一定境界,能够对看淡物质利益和名声地位,对这些身外之物不那么在乎,所以就不会去和别人计较什么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7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周易》的含义及“周”、“易”二字的演变
sheep021 2010-2-22 14:14
一《周易》──从普遍意义上斟酌与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经典 。 【 摘自《易经画传》作者 李燕(李苦禅之子) 】   《周易》一书之名,最早见于《左传》。晋代出土之汲冢竹书,乃战国中期魏襄王殉葬之物,其中有《易经》(高亨《周易大传今注》)专家们一般认为,《周易》最初的成书年代约在商周之际,历经多人之心血劳动,始形成今天看到的《周易》。其来之久远无疑矣!系辞即借古代传说以证明其由来之古: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对於《周易》之名,我认为理应首先按照其占文字之形意,以考其本意为妥。   先看周字,甲骨文作形、金文作形,乃田地园圃之象形,为田畴之意,衍义而为广野。《周易》乾卦九二又云见龙在田,龙可游荡之田,其广无垠!因而周又有周全、周密之义,如唐人描述疏体由画为笔不周而意周,并且,周还有周普遍及之义,东汉人郑玄的《易赞》云《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与系辞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义相近。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也认为周字为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刘大钧同志《周易概论》早已备引如上典藉,以佐证此义。   那么,易字又作何解呢?易之甲骨文作形,若双手捧一水器注入另器之形状。至金文,省作形,郭沫若见此已疑为易字初文云:不见此形则不知其省文为何物!大康则明确指出,甲骨文、金文中字乃皆中截取的一角之形,晚则讹作形,至篆已尽失初形之意象,讹变为。许慎虽汉代文字学之佼佼者,但所见出土古文字的资料并不比今人多,故于一易而望形附会为蜥易,又云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实为汉时穿凿之解,不堪信之。至近代,外国人又从易字上看出了钥匙之形继续穿凿为打开生命奥秘的钥匙之义了!殊不知,上古中国钥匙绝无这类簧齿结构,如此考据之谈,姑置可矣!当然,汉人以日月而喻阳阴变易,从而论述易理的用心诚可理解,例如魏伯阳《参同契.乾坤设位章》所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正是以刚柔对应日月之词句结构:刚柔者阴阳也,对诸日月之为易,实为变易之义了。至于系辞所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日月,亦仅取其阳阴之意。因为它说的象乃《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像即人眼中感受到的象。须知,古文字日为,月为;在古文字里,日月相合的字只有明──悬象著明(!)──明之甲骨古为或形,恰是日月交辉之状!由此看来,虞翻注《参同云》谈及易时,释其字从日下月诚然是以迟文之形在附会其意,是不合初文原意的解释。故此,系辞云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又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足见易之本义并非日、月,而是双杯象形所示的斟酌之意。所以,对自汉以来的日月为易的主流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   综上所述,《周易》之名应解释为从普遍意义上进行斟酌并把握事物变化规律之意。至于《易经》乃後人崇之而加上去的尊称,以昭其经天纬地之功。正如系辞所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这,便是《周易》书名的本意吧! 二、周、易汉字的演变 .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5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们都有了解未知事物的愿望
cutefay 2009-1-20 18:53
人们都有了解未知事物的愿望,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才不断地进步,人们不断地去探索自然界、宇宙以及人自身的奥妙。这样的愿望其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我是一个喜欢去探索的人,平时遇到一个小的现象就想去知道它的更多的东西或者了解它的机理。例如如果自己生病了,看了医生,我还会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下与该病症相关的资料,希望对自己的病情了若指掌。平时吃饭的时候,还经常会想着这菜有什么营养,经常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资料,希望对自己的饮食营养也有所了解。平时美容美发,我从不盲目跟风买一些护肤品,一定要自己小有研究之后,才决定买什么。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职业病,就是平时搞科研搞多了,自然就会在生活中体现出搞研究的作风来。估计科学网上的很多人都也是如此。 这次回家我发现,不搞研究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求知愿望。回到家之后,我让我爸爸看了看科学网上李建立老师的介绍蛇的博文,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爸爸的兴趣。因为我们家这边毒蛇很多,爸爸年轻的时候爷爷村子周围有好多蛇成群的地方,我们这边常见的有几种蛇,这些蛇在我们当地有当地的叫法,但不知道它们的学名。爸爸看到往往有研究蛇的专家了,就让我问问我们这里常见的几种蛇都是什么蛇,还有一种蜥蜴类的动物,很多种颜色,也想让我问问李老师。李老师是个很耐心很nice的人,他给我一一解答了。这让我们知道了我们这边常见的身上有三条白杠、跑的速度相当快的蛇可能是黄脊游蛇,是一种无毒的蛇,原来我们都一直传说这蛇是很有毒的。我们家这边的绿色的蛇可能是虎斑颈槽蛇,有轻微毒性。灰色的蛇和黑灰色的蛇都是蝮蛇,是剧毒蛇。还知道了我初中时见过的一条白蛇属于色斑变异,在自然界这种变异的概率在万分之一左右,那是很稀奇的蛇了。 另外,我们知道了我爸爸以前经常见到的长一尺,头是金色,身体有很多种颜色的蜥蜴类的动物应该是石龙子,我从网上查到石龙子属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我猜想,我爸爸见到的各种颜色身体的蜥蜴,很可能是变色龙变出来的^_^,因为爸爸没有一直观察蜥蜴是否变色,所以他不知道一只蜥蜴可以变很多种颜色。) 我没想到爸爸会对这些东西这么有兴趣,我想,应该是他见得多,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的时候,自然就会很想知道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87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