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霜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木秀于林,傲霜顶雪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2-7-25 22:10
木秀于林,傲霜顶雪 蒋继平 2012 年 7 月 25 日 三国魏人李康在他的《命运论》中提出了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的观点。 他的意思是傲才往往会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 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嫉妒成性的证据。 不可否定, 李康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观点是很符合客观自然现象的, 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真实描述。 人们这一对现象的进一步解释是优秀的人才必然遭到众人的妒嫉和攻击。 这个说法与“枪打出头鸟”是同一个意思。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中华文化中的逻辑思维问题。 我在想, 中国文化有没有理性的逻辑思维, 要是有的话, 是不是几千年一脉相承? 当然,我的知识是很有限的。 不过,我对中国古人的逻辑思维不敢恭维。 就拿李康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来分析, 我觉得这句话从表面上听起来和从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有道理, 但是,要是进一步从逻辑思维上来分析和思考, 就觉得这话很不全面, 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涉及事物的本质, 或者说,强调的是表面性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的观点很简单, 只要稍微懂得逻辑思维的人都可理解。 这棵木为什么能够独秀于林? 它之所以能够独秀于林, 它一定有它的特色和优势。 这个优势和特色就是它不怕风摧雨打。 要不然,在同样的森林里,经受着同样的风吹雨打, 它应该跟其他树木一样, 而不是特别出众, 是不是? 所以,在我看来, 真正能够独秀于林的树木, 是不怕风摧的。 要是经不起风摧的秀木,还不是真正的秀木。 从生物学上来讲, 同种的树木的生物组成成分是一样的, 个别长得特别出色的可能是基因上的一些变异造成的。 同样的道理, 人的生物学组分也是很相近的, 不同的是精神意识上的差异。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就是那些内在品质优秀和意志坚强的人。 这种人的一个普遍特性就是不怕困难,不被困难所吓倒。 这正像能够独秀于林的树木一样, 能够傲霜顶雪, 不怕风摧雨打。 由此可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观点是一种消极的文化意识。 它强调的是事物的表面上的现象和负面的因素。 它倡导的是随大流,避灾祸的中庸之道。 这种观点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因而,在中华大地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 中庸之道始终占着主导地位。 而中庸之道缺乏的是锐气, 骨气和勇气。 一个民族没有这“三气”, 就好像缺少了脊梁骨。 这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鉴于此,我认为中国的教育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意思观点, 从消极的思维转化到积极的意识上来, 提倡正常的竞争, 提倡个性的展露, 要鼓励人们勇于承当责任和负起使命。 对于个人来说, 要有不怕风摧,独秀于林的心态, 要积极地参与正常的竞争。 要争取做一个傲霜顶雪的秀木。 要做到这些,一个优秀的内在品质和一个坚强不屈的精神意志是关键。 让我们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的消极观点变成“木秀于林,傲霜顶雪”的积极行动吧。假如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5572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