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cns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cns

相关日志

挑战狂犬病治疗:从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狂犬病毒感染的实验
yanjx45 2020-10-29 16:57
挑战狂犬病治疗:从中枢神经系统清除狂犬病毒感染的实验 前言 狂犬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 !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 %。 人类 迄今 尚未实现狂犬病治疗成功率零的突破 ! 迄今全球所有声称狂犬病治疗成功的病例中,没有一例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的承认。 但是人类对狂犬病治疗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未停止。目前认为有两个途径最有希望能取得成功。 据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的研究人员今年 9 月发表的研究论文,他们开创了狂犬病治疗的一条新途径。他们主要有两个创新点:一是采用 针对病毒包膜糖蛋白的 具有有效中和作用的两种 人类单克隆抗体 进行 结合治疗 ,二是 同时对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抗体处置,对后者是通过 持续多日直接向 脑室内灌注 单抗 实现的。 本博客中对此曾有专题报告: 狂犬病治疗首次重大突破:两种人源单抗结合治疗方案动物实验成功( 1 - 3 ) 2020-10-10 。 狂犬病治疗另一条有希望取得成功的途径主要涉及 减毒活疫苗 的应用,这个领域研究的时间较长,研究获得的数据较丰富,但由于涉及活病毒在人体的应用,在人体试验和推广上存在伦理学上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一直进展缓慢。 以上两个途径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最终究竟哪条途径能通向完全的成功,目前还很难说。本文主要简介 减毒活疫苗 这条途径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是《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 2019 年 8月发表的一篇综述论文(参考文献1)。 摘要 狂犬病毒在临床发病后必然引起致命的脑炎。尽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狂犬病脑炎 一旦出现 临床 症状就 无法治疗,有记录的幸存者 极 少。 狂犬病治疗的一个主要障碍是 狂犬病毒 的 嗜神经 ( neurotropic ) 性质, 同时 血脑屏障 ( BBB, blood–brain barrier ) 对 大 分子物质 的排除限制使得向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 输送抗病毒药物和分子存在 固有的 问题。 本综述重点介绍在处治临床狂犬病时为克服大分子递送方面的障碍所作的努力,概述当前在开发实验性活狂犬病毒疫苗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通过现有基因的多次重复或突变对狂犬病毒载体进行减毒,或将非病毒元素整合进病毒基因组内。该疫苗可能在未来应用于治疗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狂犬病。 狂犬病 感染后治疗 ( post-infection treatment , PIT) 仍然是狂犬病研究的最耀眼的目标。 结论 暴露 前或 暴露 后接种灭活狂犬病疫苗,以及接种 RIG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是目前预防临床狂犬病发展和 避免 人类死亡的唯一选择。然而, 一旦出现 临床 症状 , 疫苗和 RIG在预防疾病进展和 避免 死亡方面 完全无 效,迫切需要 有有效的 PIT ( 感染后治疗 )方法作为替代 。使用 LAVV ( live attenuated virus vaccine , 减毒活疫苗 ) 的实验方法已经证明,在没有任何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来对抗病毒在大脑中的复制的情况下, PIT的未来发展可能依赖于LAVV方法。 LAVVs ( 减毒活疫苗 ) 已经被广泛用于根除自然 界的 野生动物宿主中的狂犬病,但是关于在人类感染中使用 LAVVs 在 伦理 上 是有争议的,即使 在 动物模型 中效果良好 的实验数据已 有 报道。 此外,狂犬病感染的严重 性( 100%致命) 意味着对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结果 越来越难以 用于对在人群中进行 PIT的可能 结果进行 评估。 尽管 用 抗病毒分子 进行治疗 在体外 实验中 获得了明显的成功,但在体内尝试 对已出现症状的狂犬病采用 抗病毒分子 进行治疗 的实验,从未有存活者 ,这 说明 需要考虑 采用 不同的方法。 抗病毒药物,包括利巴韦林 ( ribavirin ) 、金刚烷胺 ( amantadine ) 和法维吡拉韦 ( favipiravir ) ,都在体外显示出抗病毒作用,但这些 体外实验的 成功并没有转化为体内 实验的成功 。 通过 LAVV ( 减毒活疫苗 )所表达和递送的 趋化因子 ( chemokine ) 和 细胞因子 ( cytokine ) 的增强 作用在该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并可能在未来用于狂犬病 的 PIT ( 感染后治疗 ) 。 集中研究了 以宿主分子的表达来刺激或调节对感染的不同免疫反应,来自狂犬病 LAVV ( 减毒活疫苗 ) 的异源基因的表达已经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尽管研究通常 仅 局限于小鼠模型 。 对这些 LAVVs 的成功还必须进一步研究,才可能尝试用于人类临床狂犬病的适当治疗,确保有更大的成功希望。 具有高度免疫刺激能力的 G 蛋白的多个拷贝与来自活病毒的相关外源基因的联合表达,可能使未来开发有前景的 LAVVs 成为可能。 在缺乏有效的抗病毒分子的情况下, LAVVs 可能代表临床狂犬病治疗的未来。 美国费城 Thomas Jefferson 大学的 Bernhard Dietzschold 等证明:用狂犬病毒 (RV) 减毒活疫苗 TriGAS 进行 PIT ( 感染后治疗 ) ,可通过快速诱导 中枢神经系统 (CNS) 组织中的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导致野生型 RV (狂犬病毒) 从 CNS 中被清除,使大部分受感染的小鼠得以生存,从而使该疫苗有可能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采用新型 RV 减毒活疫苗,即 含三个糖蛋白分子的 RV 减毒变种 TriGAS ,对被野生型 RV 感染的小鼠进行 PIT ,可在致病的 RV 已经入侵大脑并在其中复制的情况下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PIT 的成功是由于诱导产生了强有力的 RV 中和抗体应答,从而能将野生型 RV 从脑中彻底清除。 从大脑中清除 RV ,需要在周围神经和 CNS 中快速诱导强大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抗 RV 免疫。作者已经确定了 TriGAS 诱导有可能参与这一进程的几个基因。确定与这些基因产物的诱导相关的上游和下游路径以及这些基因产物的活性,最终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从 CNS 中清除 RV 所涉及的机制,并最终有助于延长 PET 的窗口期:从暴露后数天一直延长到 RV 已经到达 CNS 之后。这也就是说, 在暴露于狂犬病毒后即使症状已开始出现,此时再开始 PIT 仍然可能有效,从而使狂犬病的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成为可能。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将为狂犬病的治疗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 1.  Trying to treat the untreatabl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clear rabies virus infection from the CNS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 2019;100:1171 – 1186. DOI : 10.1099/jgv.0.001269 .  2.  Postexposure Treatment with the Live-Attenuated Rabies Virus (RV) Vaccine TriGAS Triggers the Clearance of Wild-Type RV from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rough the Rapid Induction of Genes Relevant to Adaptive Immunity in CNS Tissues , Journal of Virology , 2012,86(6)3200-3210;DOI:10.1128/JVI.06699-11 . 3.  A knockout vaccine for rabies?6 July 2009|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627 相关博文 : 狂犬病治疗首次重大突破:两种人源单抗结合治疗方案动物实验成功( 1) 2020-10-10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设计作品案例(14)Nature Medicine:面向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影像学标记
rubyland 2020-4-2 21:43
新闻原文链接:中科院自动化所 http://www.ia.ac.cn/xwzx/kydt/202003/t20200324_5518522.html 当看到梵高旋转的星空、艾格尼丝·马丁精细描绘的方格与重复的线条或者读到《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故事时,你是否曾深深感受到心灵的触动呢?极致的才华和生命火花热烈地绽放在他们那被精神疾病笼罩的岁月里......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都伴随着诸多困难与不确定性。然而近日,一个由自动化所团队领衔发现的影像学标记或许将为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项发现吧: 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与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刘冰研究员与蒋田仔研究员领衔,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同发展了一套基于多水平多组学的精神疾病研究框架。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有效生物标记 ,并从该生物标记的稳定性与可泛化性、个体化精准诊断与疗效预测模型、及生物机制解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2020年3月23日 ,《Nature Medicin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A neuroimaging biomarker for striatal dysfunction in schizophrenia》的该研究论文。    论文连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793-8 图像设计:王国燕、陈磊 成果作者:刘冰、李昂等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设计作品案例(11)科学通报封面故事:中国海岸带首次发现古海啸文明遗址
rubyland 2020-1-14 21:4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一千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该研究以《南澳宋城:被海啸毁灭的古文明遗址》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科学通报》发表。 图1科学通报封面 (王国燕 陈磊设计) 特别重要的是,在海啸沉积层发现了大量宋代陶瓷器残片,而宋代之前或之后时期的陶器瓷器等遗迹却未在沉积层中发现,瓷器中不乏官窑产品,这表明宋井地区在北宋中期是一座有高度文明的小城。海啸导致宋城的毁灭,南澳岛文物遗迹的数量在海啸之后显著偏低,几乎中断,持续500年,直到明朝后期才开始留下明显的文化遗存。在岛屿南侧2公里处的沉船“南澳I号”中出土了15000枚钱币,年代集中于海啸发生之前的69年,它们可能与这次海啸有关。该研究在中国海岸带首次发现了古海啸文明遗址。 新闻来源: http://news.ustc.edu.cn/2018/1229/c15884a367094/page.htm 论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360/N972018-00740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8)2018年5月Nature子刊封面故事
rubyland 2018-5-15 21:21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曾杰教授研究团队,通过构筑高铂负载量的铂-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揭示出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作用机制,且该协同作用是通过近邻金属原子之间的配位硫原子体现出来的。该成果以“Synerg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eighbouring platinum monomers in CO2hydrogenation”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8, 13, 411-417)。 封面图片设计:王国燕、马燕兵 这个图片不光作为了封面,还做为了Nature的进站画面,画风如下: 同时在有的地方新闻宣传时还作为了High light,画风如下: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人员构筑了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铂-硫化钼原子级分散催化剂,揭示出单原子催化体系中也存在近邻原子协同催化机制。在该催化剂中,负载的铂原子取代了硫化钼中的钼原子,每个铂原子与其配位的硫原子构成了一个铂-硫活性中心。当两个活性中心部分重叠或者相接形成铂-硫-铂时,其中的两个铂原子可称为近邻铂单原子;若活性中心不相连,可称为孤立铂单原子。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近邻铂单原子的催化活性高于同等条件下孤立铂单原子的活性。研究人员结合程序升温脱附、原位红外和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三种原位表征技术,并辅以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单原子在二氧化碳加氢中的反应机理。机理研究发现近邻铂原子(铂-硫-铂)之间的配位硫原子能够解离氢气,并且作为反应物和中间产物的吸附位点。在孤立铂单原子上,二氧化碳不经历甲酸中间体而直接转化为甲醇;相反,近邻铂单原子会协同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改变反应路径,使二氧化碳先转化为甲酸,甲酸进一步加氢生成甲醇。 该工作首次提出了“单中心近邻原子协同催化”这一新概念,突破了人们对单原子之间互不干扰的传统认识。研究发现近邻单原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是通过其配位原子体现出来的。该发现将人们的视线从单纯对单原子的研究,延伸到对单原子的配位原子的研究,为单原子催化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其高原子利用率,低配位环境,以及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等独特的性质,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的关注。目前,大家对单原子体系活性中心的研究局限在孤立的金属单原子位点,或者金属单原子与载体配位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上。但是,单原子催化体系看似“独立”的活性中心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 封面故事链接: https://www.nature.com/nnano/volumes/13/issues/5 论文全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18-0089-z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4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7):潘建伟院士量子通讯Nature
rubyland 2017-12-29 14:43
2017年年末,《自然》杂志围绕本年重要科学进展和事件评选出十大科学人物(潘建伟被冠名“量子之父”)。《自然》新闻特写代理主编布伦丹?马赫(Brendan Maher)表示:“从量子通信和基因组编辑,到一场潜在核危机和美国环保政策的退步,该人物列表总结了2017年科学和科学家的成就与挫折。随后几日,”“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通信入选2017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想来和潘建伟院士还是有些渊源的,非常感谢他指引我走上了前沿科学可视化的道路。2009年潘建伟院士第一次成功实现长城上量子隐形传输实验并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论文,将做封面之时提出建议——科技传播系应像MIT的科学可视化团队一样致力于前沿科学成果封面设计,科技传播系师生从而迈入了前沿科学成果可视化艺术的探索之路。当时,登上国际前沿期刊的中国封面屈指可数,大部分还都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而现在,随着量子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科技传播系也努力致力于让更多普罗大众感受到科学的美丽与技术的神奇。周荣庭、王国燕、梁琰等骨干教师不断学习、实践、积累、探索,终于在科学可视化设计和美丽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显示度的独特成果,让高冷的科学由一堆堆冰冷的数据符号,转换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美丽科学艺术品。 图为2010年为潘建伟院士第一次成功实现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输实验所设计的NATURE PHOTONICS封面,第一次做封面设计就被nature关注,很受鼓舞。 2015年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成果。该成果进入了2015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但背后的设计工作让人崩溃!无数稿的修改和调整,无数个版本的设计!精益求精永远在路上。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王国燕博士的设计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协助几十个科学家团队的Nature,Science ,Cell,PNAS等论文设计过大量期刊封面,合作请联系: gywang(at)ustc.edu.cn 王国燕的学术主页: http://stpc.kankexue.com/teachingStaff/201.html 王国燕的百度百科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87%95/20394991?fr=aladdin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5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5):王中林院士NATURE成果
rubyland 2017-12-29 14:17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ames Hone研究组合作,首次在二维单原子层材料二硫化钼中实验观测到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和压电电子学效应(piezotronic effect),并首次成功实现利用单原子层压电半导体材料受应力/应变作用而产生的压电极化电荷对制得的压电电子学晶体管中的载流子输运进行有效调控。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还首次实现了在单原子层尺度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过程。他们的论文于2014年10月15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该工作为“具有高度原创性和极其重要的意义”(This work is highly original and significant),“在柔性电子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图为王国燕梁琰、孙大平等共同为该项成果设计的多个封面创意: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王国燕博士的设计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协助几十个科学家团队的Nature,Science ,Cell,PNAS等论文设计过大量期刊封面,合作请联系: gywang(at)ustc.edu.cn 王国燕的学术主页: http://stpc.kankexue.com/teachingStaff/201.html 王国燕的百度百科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87%95/20394991?fr=aladdin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2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国燕团队CNS封面设计作品案例(3):王福俤教授的Hepatology
rubyland 2017-12-29 13:57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肝脏学》2017年8月期封面故事在线发表了王福俤与闵军霞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of Ferroptosis in Murine Models of Hemochromatosis”。 本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肝脏损伤中存在铁死亡的新模式,明确铁稳态失衡诱导铁死亡新机制,揭示铁死亡是防治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该成果极大丰富了铁代谢异常疾病的病理机制,为肝脏疾病及血色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图为王国燕、陈磊创作的封面故事:黄鼠狼给鸡百年。 铁死亡(Ferroptosis) 是一种不同于凋亡而依赖于铁离子的细胞死亡新方式。 鸡 代表健康生命或健康肝细胞; 黄鼠狼携带的礼物 比喻成过多的铁离子,可诱发肝细胞或机体(鸡)损伤,从而导致死亡“铁死亡”; 黄鼠狼周围满地鸡毛 寓意已经被吃掉的鸡(铁死亡发生); 中间篱笆 是阻止黄鼠狼吃鸡(铁死亡)的保护屏障,也正是本成果发现的铁死亡发生的保护基因膜蛋白Slc7a11; 篱笆的形状 正是这个膜蛋白跨膜折叠的结构模式图。 正逢鸡年,寓意吉祥,传达中国元素与文化。 中国科大科技传播系王国燕博士的设计团队一直专注于前沿科学可视化的研究与设计,先后协助几十个科学家团队的Nature,Science ,Cell,PNAS等论文设计过大量期刊封面,合作请联系: gywang(at)ustc.edu.cn 王国燕的学术主页: http://stpc.kankexue.com/teachingStaff/201.html 王国燕的百度百科介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9B%BD%E7%87%95/20394991?fr=aladdin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性疼痛研发新途径特刊
WileyChina 2016-2-3 16:28
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的慢性疼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临床治疗不甚理想。 2016年2月 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杂志出版了一期主题为“ 慢性疼痛研发新途径 ”的特刊,向读者介绍了在疼痛治疗领域新近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科研人员和制药企业共同努力促进新药的研发,这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期文章: Editoral: Novel Translational Approaches for Improving Drug Discovery Efforts in Chronic Pain (pages 85–87) Reviews: Pre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flammatory Pain (pages 88–101) Stress and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in Visceral Pain: Relevance to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ges 102–117)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the Skin: A Painful Experience? (pages 118–126) Spinal Reflexes and Windup In Vitro : Effects of Analgesics and Anesthetics (pages 127–134) ORIGINAL ARTICLES NS383 SelectivelyInhibits Acid-Sensing Ion Channels Containing 1a and 3 Subunits to ReverseInflammatory and Neuropathic Hyperalgesia in Rats (pages 135–145) Characterization of theAffective Component of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RatModel of Inguinal Hernia Repair Pain (pages 146–153) 期刊主页: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755-5949 本特刊主页: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cns.2016.22.issue-2/issuetoc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精选特刊【氯胺酮|儿童癫痫】
WileyChina 2015-3-9 09:07
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期刊介绍 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原名《 CNS DrugReviews 》),苏定冯教授主编,影响因子3.784 ,在药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内排名分别为46/256 和 81/252 。主要刊登神经科学及临床治疗方面的原始论著和综述,重点关注神经精神类疾病,如卒中、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症,和药物滥用等。 杂志采用在线投稿,评审周期短,85% 的投稿在一个月内决定。月刊,出版速度快,稿件接受至在线出版平均时间为45 天。 特刊之一: Ketamine Revisited 特刊特邀编辑: Frederic Dorandeu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Volume 19, Issue 6 Pages 369-460 特刊简介: Ketamine (氯胺酮)在 1962 年首次合成,是一种短效的麻醉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在氯胺酮发明 50 周年之际, CNS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 出版了 一 期特刊,发表了 10 篇特邀综述,详尽介绍了 Ketamine 的药理学最新进展,及其在麻醉、镇痛、抗抑郁、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以期读者能全方面地了解 Ketamine 的特性。 点击阅读特刊之一 特刊之二: Interdisciplinary Chemical Approaches for Neuropathology 特刊特邀编辑: GiuseppeDi Giovanni and Rona Ramsay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Volume 20, Issue 7 Pages 571–701 特刊简介: 大脑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众多神经精神疾病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这些递质,设计新药并做生物学评估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此期特刊是欧盟 COST Action CM1103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Dissecting and ModulatingComplex Function in the Monoaminergic Systems of the Brain” 的跨学科协作成果。 点击阅读特刊之二 特刊之三: Basic Mechanisms of Pediatric Epilepsy 特刊特邀编辑: CarlosCepeda and Jie Wu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Volume 21, Issue 2 Pages 71-214 特刊介绍: 儿童癫痫发病率高,但受到的关注甚少。在此期儿童癫痫基本机制的特刊中,我们汇集了该领域十几位顶尖学者的综述和原始论著,希望能帮助读者对儿童癫痫这一疾病有全面的了解。 点击阅读特刊之三
个人分类: Health Science|4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夜半
scorpionking 2015-1-29 02:26
夜半 20150129凌晨 鹅绒瑟瑟漫江淮, 古城皑皑四野白。 万籁人定悄悄寂, 远近街灯熠熠彩。 寒楼夜读非老庄, 赛恩艾斯入梦来。 辗转不知发如雪, 青春渐逝孰予哀? 哀,怜悯。
1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顶级科学大师丝语: 俄罗斯玩不玩CNS?
热度 19 zyxkgq 2014-6-27 07:36
摘要 : 秦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俄罗斯为何不玩 nature science cell 这些高大上? 孙 老师回复 : 俄罗斯不玩CNS,还是没能力玩? 孙 老师从 SCI 论文角度尝试分析一下俄罗斯在学术论文发表的情况,发现俄罗斯 SCI 论文比较多的杂志基本上都是俄罗斯自己的杂志, CNS 论文数量俄罗斯排名是 24 位和南非相当。所以孙老师觉得是现在俄罗斯根本玩不起或没有能力玩,而不是不在乎 , 此问题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 本博文试图通过国际大师的语录,领略一下俄罗斯大师对待科研的态度。本博文写作动机主要为了纪念科学大师阿诺德,传承阿诺德科学精神。 ========================================================== 弗拉基米尔 · 阿诺德(英文 V. I.Arnold ,俄文 Влади́мир И́горевич Арно́льд , 1937~2010 ), 20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亦为当代领袖数学家之一), Arnold 的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对数学物理界影响至为深远,被视为 Poincaré 的继承者,在数学、天体力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 岁的阿诺德(本科),解决了 希尔伯特第十三问题 ,被誉为“天才数学家”。 Newton-Gauss-Poincaré-Arnold 为直觉主义学派,阿诺德已成为数学传统中数学精神的化身。 1. 能讲一下在莫斯科大学 (Moscow StateUniversity) 学习时的情形吗?您能谈谈那些教授吗,如柯尔莫哥洛夫 (Kolmogorov) 、庞特里亚金 (Pontriagin) 、彼特洛夫斯基 (Petrovski) 、洛克林 (Rokhlin)...? : 在 “ 莫斯科数学的黄金年代 ” 一书中,对五十年代的 Mechmat( 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 ) 有详尽的记载,我当时是在校学生。这本书里有关于很多数学家的纪念文章, 我写的一篇是回忆柯尔莫哥洛夫的,他是我的导师。 这么多的大数学家云集在同一个系里是很罕见的, 当时我在系里念书,这种盛况我再也没有在其他地方见到。你想,柯尔莫哥洛夫 (20 世纪数学家排名第一 ) 、葛放 (Gelfand ,现在 Rutgers ,大师级人物 ) 、彼特洛夫斯基、 庞特里亚金、诺维科夫 (P.Novikov ) 、马尔科夫、 Gelfond,Lusternik, Khinchin 和亚历山德罗夫 (P. S. Alexandrov) 在讲台上,下面听课的学生中有 Manin 、 Sinai 、诺维科夫 (S.P.Novikov ,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 、阿列克谢耶夫 (V. M. Alexeev) 、安诺索夫 (Anosov) 、 A.Kirillov 和我。 这些大数学家们风格迥异!象柯尔莫哥洛夫,你几乎没法在他的课上听懂,但是他讲课时新的思想层出不穷,令人受益极深 …… 【注】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曾经培养了 6 名菲尔茨奖得主,而众多未获得此奖的人也成为了著名数学家 , 甚至名气更大。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才流失惨重 , 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每一届都有菲尔兹奖获得者( 1994 年 E. 齐尔曼诺夫、 1998 年 M. 孔采维奇、 2002 年弗拉基米尔 · 沃沃斯基、 2006 年格里高利 · 佩雷尔曼、 2010 年 StanislavSmirnov ) , 美国也没这个成绩,您怎么看俄罗斯的数学研究? : 俄罗斯的工资 ( 过去、现在 ) 太低了,所以一个人去研究数学就意味着他把数学当成一种目标而不是挣钱的手段。在西方数学界,至今还是可以靠重写 ( 或用现代术语改写 ) 不为西方熟悉的俄罗斯克格勃数学著作或观点而获取名利。 俄罗斯人对知识、科学和数学的态度一直保持着俄语 “Intelligentsiya 的古老传统。这个词是其他语言中没有的,因为没有其他国家有一个类似的由学者、医生、 艺术家、教师等组成的阶层,他们永远把为社会作贡献为先,个人名利在后。 俄罗斯数学传统的另一特点是倾向于全面地把数学看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西方学界有可能一个人只是数学上某一方面的专家,而对相邻分支一无所知。 一个学者涉猎较广在西方学界被看成一大缺点,而恰恰在俄罗斯一个学者研究领域太窄被看成同样程度的不足。 【注 1 】佩雷尔曼没领菲尔兹奖,也拒绝了 100 万美元的克雷研究所的世界难题奖金。 【注 2 】安德列 · 柯尔莫哥洛夫( 1903 - 1987 ), 20 世纪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几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几乎遍及数学的所有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十分谦虚,从不夸耀自己的成就和荣誉。他淡泊名利,不看重金钱,他把巴尔桑奖的奖金捐给了学校图书馆,而沃尔夫奖金他未曾去领取,他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的科学巨人。 3. 你注意到来自不同文化的数学家作数学研究的不同之处吗? : 多年来我没有意识到这些差异,但差异确实存在。几年前我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科学基金会 (ISF : Inter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 会议,这个组织向俄罗斯科学家提供资金。一位美国与会者建议应支持一些俄罗斯数学家因为他们是 “ 以美式风格作研究 ” 。我大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 “Well,” 这位美国人说, “ 这是指 ( 数学家 ) 四处旅行,在各个学术会议上宣讲他的最新结果并且让这一领域的专家们都知道他。 ” 我的意见是 ISF 更应该支持那些以俄罗斯风格作研究的数学家,这种风格是坐在家里刻苦研究,寻求基本定理的证明,这些定理将是数学永恒的里程碑! 法国数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很辉煌的,可惜深邃的研究到 Leray, 亨利 . 卡丹 (H. Cartan ),Serre, Thom 和 Cerf 为止。 …… 法国学术界狭隘观念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法国国家科学院的最近一场讨论。 Gromov 多年来是外籍院士,但他加入了法国国籍 (1992 年 ) 因此不再是外籍院士,问题是要把他转成一般的院士。法国数学家们却对此反对,说 “ 这些位置是给真正法国人的! ” 。 按我的看法,所有的 “ 真正法国人 ” 候选院士和 Gromov 相比,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的, Gromov 是世界顶尖数学家之一。最后, Gromov 还是没当上院士 (1995 年采访时候的事 ) 。 米哈伊尔 · 格罗莫夫( MikhailGromov,1943 年 12 月 23 日 -)法籍 俄罗斯 著名 数学家 ,沃尔夫奖 (1993) 、阿贝尔奖 (2009) 得主。 4. 您的许多开创性成果和著作用俄语发表文章,包括许多其他大师都用俄语发表文章,您不担心这些原创成果被忽视?(阿诺德俄文著作均被翻译为英文,名著《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被称为 “ 几何力学的圣经 ”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理论中的数学方法》、《动力系统 V 》、《动力系统 IX 》、《经典力学和天体力学中的数学论题》为世界各国学生的经典教材) : 长久以来我一直对 Petrovskii 的话心存疑虑,但是现今我越来越肯定他说的一点没错。那些超级抽象活动的相当大的部分正在堕落到以工业化的模式无耻的掠夺那些发现者的成果,然后再加以系统地组织设计使自己成为万能的推广者。就彷佛美丽坚所在的 新大陆不以哥伦布命名一样,数学结果也几乎从未以它们真正的发现者来命名。为避免被认为我在胡说八道,我不得不在此声明我自己的一些成 果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就被以上述方式无偿征用,其实这样的事情经常在我的老师( Kolmogorov, Petrovskii, Pontryagin, Rokhlin )和学生身上发生。 彼特洛夫斯基在实代数几何 ( 与希尔伯特第 16 问题相关 ) 的成果 (1933 和 1938) 开创了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实代数变体的拓扑学。他的理论成果 ( 例如,以方程的阶数来表示 Betti 数的估计 ) 应用于在很多其他分支包括复杂性理论。例如 Khovanskii 用之于 fewnomial 理论,斯梅尔 (Smale) 运用在 “realP-NP 问题上等等。在西方学术界,这些结果通常属于托姆 (Thom) 和米尔诺 (Milnor)(1965) ,而彼特洛夫斯基和他的学生 Oleinik 发表于 40 年代的论文则给出了一个更好的估计 ( 要指出的是,托姆和米尔诺引用了这篇文章,但后来研究学者不把这篇文章引用 ) 。这种现象后来也见怪不怪了,忽略引用俄罗斯的基本结论的论文对现代社会的求职者来说简直太容易了。 【注 1 】 这种现象一般学者都知道,用名字命名定理一般都不是作者本人所为,而是后来学者都这么称呼,久而久之学术界就默认了。 M. Berry 教授曾经提过两个幽默的原理:(① Arnold 原理:如果某个理念中出现了某个人名,则这个人名必非发现此理念者的名字 ② Berry 原理: Arnold 原理适用于自身)。 5. 能谈一下关于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看法吗? 按 Louis Pasteur 的观点,根本不存在应用科学,确切地讲存在的是科学的应用实例。纯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常常认为应用数学家是没有能力取得重要科学成就的思维弱者或是对钱比数学更感兴趣的人。我认为绝对不能这么看待应用数学界。见我的文章 “ 应用数学的歉意 ”(“Apologyof applied mathematics” in “Russian Mathematical Surveys”, 1996) 。该文总结了我在 1995 年 7 月在汉堡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的开幕式上的演讲。我认为两者主要是社会性的,而非科学性的区别。纯数学家的职业是寻求数学的新发现,应用数学家的职业是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中得到的一系列成果比原始问题更重要是一种普遍现象。哥伦布最初只是想找一条去印度的新路,结果意外的收获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当哥伦布扬帆启程时,他象一个应用数学家,去解决一个具体难题:找一条去印度的路。新大陆的发现可以比作为纯数学家的贡献。我不认为迦利略 ( 他立即以美式的商业化风格利用其成果 ) 不如,比方说,纯粹的思想家帕斯卡。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应用数学本身,而在于由公式化的数学和数学教育 ( 这简直是罪行 ) 引起的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分家。公理推理的希尔伯特 - 布尔巴基风格对数学的阐释在 20 世纪前 50 年占主导地位,幸运的是现在让位于庞加莱风格几何数学的统一潮流,这种风格才能把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实际世界的应用问题结合起来。 6. 您和 庞加莱风格几何数学的统一潮流不仅在天体力学、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生物学、生态学等生命科学得到广泛应用,成果在 Nature 和 Science 发表论文上千篇(个别学者甚至超过 200 篇),而俄罗斯学者具有理论优势,为何不做一些应用科学文章发表在这些期刊上? 就这一点来说,数学界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特别的技术。这种技术,当被运用于现实世界时,有时候很有用(观察 - 建模 - 模型的研究 - 得出结论 - 用更多的观察检验模型),但有时候也会导致自欺欺人。这样的技术被称为“建模”。当构造一个模型时,要进行如下的理想化:某些只能以一定概率或一定的精确性了解的事实,往往被认为是 “ 绝对 ” 正确的并被当作 “ 公理 ” 来接受。这种 “ 绝对性 ” 的意义恰恰是,在把所有我们可以借助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称为定理的过程中,我们允许自己依据形式逻辑的规则来运用这些 “ 事实 ” 。显然在任何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活动要完全依赖于这样的化简是不可能的。原因至少在于所研究的现象的参数决不可能被绝对准确的知晓,并且参数的微小变化(例如一个过程初始条件的微小改变)就会完全地改变结果。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说任何长期的天气预报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我们把计算机造的有多高级或是记录初始条件地仪器有多灵敏,这永远也办不到。 与此完全一样的是,公理(那些我们不能完全确定的)的一个小小的改变虽是容许的,一般来说,由那些被接受的公理推出的定理却将导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推导的链(即所谓的 “ 证明 ” )越长越复杂,最后得到的结论可靠性越低。复杂的模型几乎毫无用处 。 数学建模的技术对这种麻烦一无所知,并且还不断地吹嘘他们得到的模型,似乎它们真的就与现实世界吻合。事实上,从自然科学的观点看 , 这种途径是显然不正确的,但却经常导致很多物理上有用的被称为“有不可思议的有效性的数学”结果(或叫做“ Wigner 原理”)。 我在此再提一下盖尔方德先生的一句话:还有另一类现象与以上 Wigner 所指的物理中的数学具有相仿的不可思议的有效性,即生物学中用到的数学也是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效。 R. May 在《 Nature 》和《 Science 》发表论文已超过 230 篇(见作者其他博文),鉴于许多学者在生物学领域滥用数学,他特别写了一篇文章如下: May, R.M. Uses and abuses of mathematics in biology. Science,303(2004) 790-793 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超过200篇论文的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418-760590.html 结束语 卡尔罗夫说:“怎么能说基础科学没什么用?”“基础科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一旦有需要,专业人才可出色地解决应用课题。” 美国理学家罗兰说: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天才,但至少我们能够将他们指引向我们身边的天才。我们自己也许无法从科学获得太多的好处,但我们可以有崇高的理想,并将它们逐渐渗透给我们接触到的人们。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为了我们国家的福祉,为了全世界的利益,我们应该形成一套能够真正衡量人或事的价值和地位的评价体系,在我们的头脑中把所有高尚、有益和高贵的思想放在前面,把所有对科学发展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高于那些平庸的、低级的和琐碎的东西,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附录: 文章提及的当代杰出数学家(欧美): 1. 托姆( Thom ) , 当代杰出数学家之一,突变论创立者, 1958 年获得 菲尔兹奖 。 2. 米尔诺 (Milnor) ,当代杰出数学家之一,创立了微分拓扑学, 1962 年度 菲尔兹奖 、 1989 年度 沃尔夫奖 及 2011 年度 阿贝尔奖 (数学奖大满贯)。 3. 斯梅尔 (Smale) ,当代杰出数学家之一,微分动力系统的开创者, 1966 年获得 菲尔兹奖 , 2007 年获得 沃尔夫奖 。 举例说明:斯梅尔和米尔诺在美国数学学会主办的顶级杂志 Bull.Amer. Math. Soc. 和 Annals of Mathematics 发表论文 20 篇左右( 40 岁前)。虽然阿诺德主要发表俄罗斯杂志,似乎没有影响他的国际声誉。不管确切不确切,在整个二十世纪数学家排名中,斯梅尔 52, 米尔诺26, 托姆25, 阿诺德 13 。 以上个别提问博主略有修改 , 阿诺德回答摘自对他的采访记录, 如有不妥 , 请各位博主指正。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21254 次阅读|39 个评论
俄罗斯的确不重视CNS文章的发表
热度 21 pukin 2014-4-23 20:02
大概十天前,科学网有几篇有关俄罗斯发表 CNS 论文的博文,掀起了一个讨论小高潮。这个话题首先有秦逸人老师的一篇博文“ 俄罗斯为何不玩 nature science cell 这些高大上 ”引起,接着科学网名博孙学军老师跟进了一篇博文“ 俄罗斯不玩 CNS ,还是没能力玩? ”。 因为孙老师的博文被戴小红花(秦老师为加精一事还一肚子意见,始作俑者的博文没有被加精,编辑 mm 有失公允啊),所以我首先在首页上读到了孙老师的文章并在博文后面留言: 【 我算是对俄罗斯科技界多少有点了解吧。说实话,俄罗斯没能力玩的可能性比较大。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科技教育领域深受其害,很多教授没有研究经费,再加上一大批优秀人才流向美国和欧洲,俄罗斯科技元气大伤! 孙老师有时间的话,可以统计一下苏联科技最鼎盛的年代,比如上世纪 60-70 年代,看看他们的 CNS 论文发表情况如何?如果在鼎盛时期 CNS 论文数量也少的话,也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俄罗斯(苏联)的确不太重视 CNS 论文的发表 。】 但孙老师对我的问题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简单回复: 【 我只了解一个方面的情况。就是潜水打捞,在很早以前苏联时期,他们的潜水技术是一流的。但解体后潜水救生系统因为经费不足而解体。导致在 2001 年时核潜艇失事后需要借助挪威的打捞系统。这只是一个方面,其他许多领域的情况应该类似 。】 众所周知,苏联从上世纪 50 年代—— 90 年代之前,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四十年里,无论是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尖端技术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在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航空、航天等领域涌现了许多世界级的科学家。苏联科学家连续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获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像数学家柯尔莫古洛夫,物理学家朗道、卡皮查,航天火箭专家科罗廖夫,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化学家谢苗诺夫等都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 那么在苏联科技鼎盛的年代,苏联科学界在所谓的三大顶级刊物 CNS 发表文章的情况如何呢? 我简单在 ISI 数据库里检索了代表苏联时期基础研究最高学术水平的两个单位:一个是苏联科学院,一个是莫斯科大学。 检索的时间跨度是 1950 —— 1990 年,也就是苏联解体以前。检索结果令人失望。 先看苏联科学院在 1950-1990 年期间 CNS 论文发表的情况: CELL 文章: 8 篇 NATURE 文章: 180余 篇 SCIENCE 文章: 23 篇 再看莫斯科大学在 1950-1990 年期间 CNS 论文发表的情况: CELL 文章: 2 篇 NATURE 文章: 16 篇 SCIENCE 文章: 3 篇 从以上数字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苏联科学院和莫斯科大学在苏联科技 40 年的鼎盛时期发表的 CNS 区区不过 200 余篇。而中科院、北大随便一年发表的 CNS 论文数量加起来估计就百篇左右。但中科院和北大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世界级成果和学术大师呢?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俄罗斯(前苏联)可能的确不重视 CNS 论文,而不是玩不起。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1587 次阅读|55 个评论
谈谈以CNS作为指挥棒的危害
热度 3 rongqiaohe 2014-4-16 12:42
现在中国生命口都面向CNS,而且CNS的文章越来越多,大家感到好不欣慰,渐渐自满起来。在此,我不想谈CNS的好处和利益,因为大家谈它们的利益、好处、撑面子等,太多太多...... 然而,殊不知,我们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等等等,其研究方向都在趋同。呈现出一窝蜂现象。如干细胞来了,发表CNS了,大家就都跟着干细胞了。可以说,现在国内生命口,每个研究所都有细胞、分子、基因。“遗传所”可以与“高血压研究所”互相换牌子,“微生物所”可以与“物理生物所”互换牌子。。。 其实,如果科学研究仅仅就是为了CNS,中国只消成立一个研究所就足以了,那就是“分子细胞”研究所。 让其他学科,如研究分类的、搞解剖的、研究生理学的等等等等,都自生自灭。。。让国内的学术刊物纷纷倒闭。。。 多样性是科学发展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追求CNS统一了科技界思想。思想都统一了,谁还能够静下心来,经历漫长的时间,进行原始创新?这就是说,CNS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跟风成了习惯,科学技术的多样性难以得到发挥。 没有科学家关心我们的基本需求,更没有科学家关心不能够发表CNS的基本社会需求问题,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我们还能够在北京市买到的国产高纯度乙醇、甲醇等等等等化学试剂,现在都只能依靠进口了。更可悲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在北京化工厂还能够买到高纯度的食盐,用于科学实验,而现在就连科研用的食盐也不得不依赖进口了。我们成了掏钱的冤大头。我们不仅要问,我们究竟是倒退了,还是进步了? 难道我们退化得来就连普通的化学试剂都不会做了吗?
个人分类: 评论|17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诺奖获得者号召抵制CNS说明了什么?
热度 4 蒋高明 2013-12-11 13:03
【微评论】前段时间,媒体曝某贪官贿选院士差一票成功,今天诺贝尔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披露中国学者发表CNS后一步登天,有些结果竟然无法重复,号召抵制Cell, Nature,和Science这三家被中国学者奉为神坛的刊物。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问题严重到了一定程度集中爆发?中国科技界当清醒了。科学探索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成果也不取决于发表在什么刊物上,只要有货真价实的发明或创造,没有发表也能够被全人类所接收,并获得尊重。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就是这样,有时为了保密竟然是父子或母女之间代代相传的。我们用评价刊物的做法,评价科学家,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是不利于科技进步的。中国近20年高分的SCI文章不少,但其干货恐怕连文革期间的十年不如,谁该脸红呢?院士?千人?万人?百人?当贞洁的科学被肮脏的资本强暴后,生下来的是什么怪胎?只有鬼知道。 以下信息来自刘实先生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f5f6.html 附: 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期刊 精选 已有 1893 次阅读 2013-12-11 01:33 |个人分类:学术与学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 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期刊 今天海外许多媒体报道了下列新闻: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 教授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这样的“奢侈”期刊,表示他的实验室将不再投稿这些被有些人认为是“顶尖”的学术期刊。他认为, 这些期刊误导学术界一味地追求发表所谓的抓眼球的“时髦”的科学成果,从而导致科学家放弃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持久的思考与执着的研究, 这是对科研内界过程与基本目的的“颠倒”与“歪曲”,“科学发表的暴政(Tyranny)”必须打破, 使其不再阻碍科学的发展。近30年来,科学界流行起非常不良的“时尚”之风, 只要在Science、Nature之类高引期刊发表文章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获得基金、晋升职务等,尽管如此,在欧美国家至少没有出现就此给作者发奖金的情况。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发表在Science、Nature之类期刊上论文造假的比例也随之加大,撤稿不少,还有许多造假尚未人发现呢。 其实,科学界不能被出版商牵着鼻子走,谋取经济利益永远是出版商唯一的目的。 Randy Schekman (中)出席今年诺贝尔发奖仪式 Randy Schekman 教授还特别提到中国有些研究机构与高校对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个人奖励30万人民币的政策,有些人每年发表论文所得的奖金甚至达到其工资的一半。他说,这样的“奖励制度”简直就是一种 “贿赂”(Bribes) 。个别人在Nature上发表一篇无人能重复其“结果”的短文而成为中国院士, 从此不仅享受副部级待遇,而且戴着“学术权威”的帽子横行学术界,成为什么都懂的万能牛人,看谁不顺眼,你从此就拿不到项目。Randy Schekman 教授说,打击学术造假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复其试验。没有重复性的结果就是假的。靠数据作假成为院士,这样的人应该清除出院士队伍。这位诺贝尔奖今年的“新科状元”对中国科技政策流行弊病可谓即时地当头棒喝,希望相关人士清醒脑袋。不得不承认,中国科技政策的某些弊病看样子已经开始扰乱国际学术准则,变得越来越令人反感了。 Randy Schekman 教授还批评了科教界常用的SCI影响因子,认为这样的指标“毒害”学术。他强调,科技论文的质量仅取决其内容,而不取决于发表在哪个期刊上。 Randy Schekman 教授的呼声能否唤醒两眼惺忪的科技界特别是中国的科技界? 不久前《Science》撤除一篇乱扔垃圾与暴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 How journals like Nature,Cell and Science are damaging science Randy Schekman Randy Schekman Monday 9 December 2013 19.30 GMT I am a scientist. Mine is aprofessional world that achieves great things for humanity. But it isdisfigured by inappropriate incentives. The prevailing structures of personalreputation and career advancement mean the biggest rewards often follow theflashiest work, not the best. Those of us who follow these incentives are beingentirely rational – I have followed them myself – but we do not always bestserve our profession's interests, let alone those of humanity and society. We all know what distortingincentives have done to finance and banking. The incentives my colleagues faceare not huge bonuses, but the professional rewards that accompany publicationin prestigious journals – chiefly Nature, Cell and Science. These luxury journals aresupposed to be the epitome of quality, publishing only the best research.Because funding and appointment panels often use place of publication as aproxy for quality of science, appearing in these titles often leads to grantsand professorships. But the big journals' reputations are only partlywarranted. While they publish many outstanding papers, they do not publish onlyoutstanding papers. Neither are they the only publishers of outstandingresearch. These journals aggressivelycurate their brands, in ways more conducive to selling subscriptions than tostimulating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Like fashion designers who createlimited-edition handbags or suits, they know scarcity stokes demand, so theyartificially restrict the number of papers they accept. The exclusive brandsare then marketed with a gimmick called impact factor – a score foreach journal, measuring the number of times its papers are cited by subsequentresearch. Better papers, the theory goes, are cited more often, so betterjournals boast higher scores. Yet it is a deeply flawed measure, pursuing whichhas become an end in itself – and is as damaging to science as the bonusculture is to banking. Replica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 to scientific fraud It is common, andencouraged by many journals, for research to be judged by the impact factor ofthe journal that publishes it. But as a journal's score is an average, it sayslittle about the quality of any individual piece of research. What is more, citationis sometimes, but not always, linked to quality. A paper can become highlycited because it is good science – or because it is eye-catching, provocativeor wrong. Luxury-journal editors know this, so they accept papers that willmake waves because they explore sexy subjects or make challenging claims. Thisinfluences the science that scientists do. It builds bubbles in fashionablefields where researchers can make the bold claims these journals want, whilediscouraging other important work, such as replication studies. In extreme cases, the lureof the luxury journal can encourage the cutting of corners, and contribute tothe escalating number of papers that are retracted as flawed or fraudulent.Science alone has recently retracted high-profile papers reporting clonedhuman embryos, links between littering and violence, and the geneticprofiles of centenarians. Perhaps worse, it has not retracted claims that amicrobe is able to use arsenic in its DNA instead of phosphorus, despiteoverwhelming scientific criticism. There is a better way,through the new breed of open-access journals that are free for anybody toread, and have no expensive subscriptions to promote. Born on the web, they canaccept all papers that meet quality standards, with no artificial caps. Manyare edited by working scientists, who can assess the worth of papers withoutregard for citations. As I know from my editorship of eLife,an open access journal funded by the Wellcome Trust, 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Institute and the Max Planck Society, they are publishing world-class scienceevery week. Funders and universities,too, have a role to play. They must tell the committees that decide on grantsand positions not to judge papers by where they are published. It is thequality of the science, not the journal's brand, that matters. Most importantlyof all, we scientists need to take action. Like many successful researchers, Ihave published in the big brands, including the papers that won me the Nobelprize for medicine, which I will be honoured to collect tomorrow. But nolonger. I have now committed my lab to avoiding luxury journals, and Iencourage others to do likewise. Just as Wall Street needsto break the hold of the bonus culture, which drives risk-taking that isrational for individuals but damaging to the financial system, so science mustbreak the tyranny of the luxury journals. The result will be better researchthat better serves science and society. Nobel winner declares boycott of top science journals Randy Schekmansays his lab will no longer send papers to Nature, Cell and Science as theydistort scientific process Randy Schekman,centre, at a Nobel prize ceremony in Stockholm. Photograph: Rob Schoenbaum/ZumaPress/Corbis Leadingacademic journals are distorting the scientific process and represent atyranny that must be broken, according to a Nobel prize winner whohas declared a boycott on the publications. Randy Schekman,a US biologist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this year and receives his prize in Stockholm on Tuesday, said his lab would nolonger send research papers to the top-tier journals, Nature, Cell and Science. Schekman saidpressure to publish in luxury journals encouraged researchers tocut corners and pursue trendy fields of science instead of doing more importantwork. The problem was exacerbated, he said, by editors who were not activescientists but professionals who favoured studies that were likely to make asplash. The prestige ofappearing in the major journals has le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 paysuccessful authors the equivalent of $30,000 (£18,000). Some researchers madehalf of their income through such bribes, Schekman said in aninterview. Writing in the Guardian, Schekmanraises serious concerns over the journals' practices and calls on others in thescientific community to take action. I havepublished in the big brands, including papers that won me a Nobel prize. But nolonger, he writes. Just as Wall Street needs to break the hold ofbonus culture, so science must break the tyranny of the luxury journals. Schekman is theeditor of eLife, an online journal set up by the WellcomeTrust. Articles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 a competitor to Nature, Cell andScience – are discussed by reviewers who are working scientists and accepted ifall agree. The papers are free for anyone to read. Schekmancriticises Nature, Cell and Science for artificially restricting the number ofpapers they accept, a policy he says stokes demand like fashion designerswho create limited-edition handbags. He also attacks a widespread metriccalled an impact factor, used by many top-tier journals in theirmarketing. A journal'simpact factor is a measure of how often its papers are cited, and is used as aproxy for quality. But Schekman said it was toxic influence onscience that introduced a distortion. He writes: A paper canbecome highly cited because it is good science - or because it is eye-catching,provocative, or wrong. Daniel Sirkis, a postdoc in Schekman's lab, saidmany scientists wasted a lot of time trying to get their work into Cell,Science and Nature. It's true I could have a harder time getting my footin the door of certain elite institutions without papers in these journalsduring my postdoc, but I don't think I'd want to do science at a place that hadthis as one of their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for hiring anyway, he toldthe Guardian. Sebastian Springer, a biochemist at JacobsUniversity in Bremen, who worked with Schekman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said he agreed there were major problems in scientific publishing,but no better model yet existed. The system is not meritocratic. Youdon't necessarily see the best papers published in those journals. The editorsare not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they are journalists which isn't necessarilythe greatest problem, but they emphasise novelty over solid work, hesaid. Springer saidit was not enough for individual scientists to take a stand. Scientists arehired and awarded grants and fellowships on the basis of which journals theypublish in. The hiring committees all around the world need toacknowledge this issue, he said. Philip Campbell, editor-in-chief at Nature, saidthe journal had worked with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for more than 140 yearsand the support it had from authors and reviewers was validation that it servedtheir needs. We selectresearch for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significance.That in turn may lead to citation impact and media coverage, but Nature editorsaren't driven by those considerations, and couldn't predict them even if theywished to do so, he said. Theresearch community tends towards an over-reliance in assessing research by thejournal in which it appears, or the impact factor of that journal. In a surveyNature Publishing Group conducted this year of over 20,000 scientists, thethre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choosing a journal to submit to were: thereputation of the journal; the relevance of the journal content to theirdiscipline; and the journal's impact factor. My colleagues and I have expressedconcerns about over-reliance on impact factors many times over the years, bothin the pages of Nature and elsewhere. Monica Bradford, executive editorat Science, said: We have a large circulation and printing additionalpapers has a real economic cost … Our editorial staff is dedicated to ensuringa thorough and professional peer review upon which they determine which papersto select for inclusion in our journal. There is nothing artificial about theacceptance rate. It reflects the scope and mission of our journal. Emilie Marcus,editor of Cell, said: Since its launch nearly 40 years ago, Cell hasfocused on providing strong editorial vision, best-in-class author service withinformed and responsive professional editors, rapid and rigorous peer-reviewfrom leading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sophisticated production quality. Cell'sraison d'etre is to serve science and scientists and if we fail to offer valuefor both our authors and readers, the journal will not flourish; for us doingso is a founding principle, not a luxury. • This articlewas amended on 10 December 2013 to include a response from Cell editor EmilieMarcus, which arrived after the initial publication deadline.
个人分类: 海外见闻|3146 次阅读|5 个评论
抗体可清除CNS中的狂犬病毒:最新实验证据
热度 38 yanjx45 2013-12-5 11:53
国际知名狂犬病专家 傅振芳 教授等今年9月在专业杂志(PLoS Negl Trop Dis)上发表研究论文,证明: 狗的脑脊液(CSF)中的病毒中和抗体(VNA)确实可清除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狂犬病毒 。 原文(全文)网址: http://www.plosntds.org/article/info:doi%2F10.1371%2Fjournal.pntd.0002375 ( Published:September 19, 2013 ) 以下为该论文的题目和摘要: 狗的非致死性狂犬病与脑脊液中病毒中和抗体的存在相关 (Presence of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 Cerebral Spinal Fluid Correlates with Non-Lethal Rabies in Dogs) 摘要 背景 :  传统上认为狂犬病是一种一旦发病就必死无疑的疾病。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实验动物以及人类,都可能发生非致死性狂犬病感染,以及从弛缓性麻痹和脑炎中康复的病例。 方法学/主要发现 :  用来源于墨西哥的野生型犬狂犬病毒(wt DRV-墨西哥)实验性感染狗,一部分狗表现出非致死性狂犬病感染,这些狗的脑脊液(CSF )中存在病毒中和抗体( VNA ),而且在其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发现有轻度的免疫细胞积累。相比之下,那些死于狂犬病的狗则显示在血清或CSF中只有很少或没有VNA,并在CNS中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的犬在用致死剂量的野生型狂犬病毒wt DRV攻击后,未出现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并一直存活。 VNA能在免疫后的狗血清中检测到,但不能在其CSF 中检测到。所以VNA的存在对抑制病毒在CNS中的传播和最终将病毒从CNS中清除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意义 :  野生型狂犬病毒对狗的非致死性感染直接与VNA在CNS中的存在相关。因此, VNA在CNS内的产生或VNA通过搞定血脑屏障从而能从周边进入CNS,对于从CNS清除病毒感染是重要的,据此才能防止致命的狂犬病毒感染。 相关博文:    关于“狂犬病毒能从CNS中被清除”的研究进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38393.html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25765 次阅读|129 个评论
CNS、海外镀金与本科211
热度 3 scorpionking 2013-10-1 21:09
如题,我一样都没有 您呢?
1864 次阅读|4 个评论
破解Nature和Science的论文崇拜
热度 43 burningmind 2013-1-7 11:15
国内科学界对CNS有无上的崇拜,甚至膜拜。在很多人那里,这种膜拜不亚于虔诚的基督徒对耶稣的膜拜,伊斯兰教徒对穆罕穆德的顶礼。 做为生物科学研究者,本人对CELL杂志的论文水平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对Nature和Science却感觉大为不同。CELL毕竟还是专业期刊,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论文的评审更讲求学术价值。而多数国人不知的是,Nature和Science从根本上是大众科普类期刊,讲求的是新闻价值。在自己学术生涯的初始阶段,和本系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及研究生同学们更多关注的是本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到后期才和他们一起更多地讨论本领域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讨论下来发现,这些文章多有名无实,结论宏大或观点貌似新颖,但论据和逻辑极不可靠。我现在依然记得大家对Science和Nature发表这类文章的强烈反感甚至恼火,我有一段时间对这两家杂志基本上不予任何关注。 NS论文的选择标准其实是由这两家杂志的历史出身和定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都不是专业杂志,而是科普杂志。 在Nature出现之前,在英国已有各种各样的专业杂志,其中代表英国最高水平的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那是牛顿、法拉第等发表文章的地方。在国际上,生物分类领域有林奈学会的几个期刊,欧洲大陆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 在1860年左右,英国开始出现一些科普型杂志,如Recreative Science,Popular Science Review,The Reader等。Nature创刊于1869年,从内容、风格、和读者对象上都非常接近这些杂志,把科学、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销售给科学界以外的读者群。 Science创刊于1880年的美国纽约,最初由爱迪生出资支持。但运营不佳、几经易手,最后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ociait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会刊。AAAS是一个以加强科学家协作、对社会大力宣传科学为宗旨的协会。它不同于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AS)和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后两者皆为学术荣誉机构,NAS并且发行自己的杂志,即大家熟知的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与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类似。 这两家杂志的读者对象、科普类性质、以及它们最初的撰稿审稿人(Nature最初不是同行评审的杂志)决定了它们文章的风格、学术深度、以及技术可靠性。做为科普杂志,吸引非专业读者的眼球是最重要的事情,数据的可靠性、逻辑的严密性、真正学术价值相对来讲就成了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因为很多貌似新颖的文章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新闻效果,SCIENCE曾在2010和2011年为一个人所谓的“重大”人类考古发现连发五篇文章,如此集中“造神”运动在科学界闻所未闻,而文章学术价值大受怀疑。NS两份杂志,每周各一期,每期各有十多篇论文,重大科学发现真的能如此频繁的产生么?其中的很多文章不华而不实、不缺乏重要的学术价值才怪呢?也难怪很多文章发表后饱受争议(不过发表争议性文章可以使那些杂志更吸引人眼球,提高影响因子)?那些文章的学术价值还不如影响因子更低的专业性期刊论文,较好的专业性期刊上的论文一般都经过了同行的严格评议。所以我研究生期间的那些美国教授们说,想接受真正的专业训练,去看专业杂志;想出名或看热闹,去看NATURE和SCIENCE。 虽然这两家杂志现在的读者多为科学家,但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大众科普杂志,因为对于它们大多数的论文来讲,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外行,根本无法评定非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其实大部分人对那些文章看都不看。真正有机会以同行评议本专业领域论文的可靠性和学术价值的时候,那已经是在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发表之后了。有时间、动作快的话也可以在NS上发一个Technical correspondence等表示反对,对自己也是一篇NS文章。争议只会惹起更多的争议(最近科学网上关于tenure制度的争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下子NATURE或SCIENCE上同题就有两篇文章会被以后的争论者不停引用了,这是提高杂志或文章影响因子的另一妙招。 NS好像有自己的一个学术、关系圈子。NS的审稿人一般是以前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另外有一些固定reviewing editors。所以以前文章作者和这些固定审稿人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能力就直接影响什么样的稿件得以发表,什么样的被拒。看一看Nature杂志(包括子刊)的责任编辑的履历就知道,他们一般是在某一非常狭窄的研究方向受过一定学术训练,但在学术上还没有多大建树,常常是在博士后之后转行做编辑的年轻人。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可能没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对自己原研究方向以外的东西所知甚少,对很多文章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并不一定有很强的鉴别能力,并在学术讨论上常常坚持自己的一知半解。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学术能力和他们的重要编辑位置可能并不相称。 所以,这些编辑和杂志便锁定一些热门领域(这些领域也常常是由于他们的哄抬而变得热门或更热门)和一些大腕人物做为杂志的主要文章渠道。近期最热门的生物领域是基因组学(特别是人、古人类、或与人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结构生物学、GWA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用metagenomics方法调查动物或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系(micobiome),以及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Science杂志为了和Nature竞争,也选定了这些领域,不过感觉老是比Nature晚了半步,变成了铁定地跟风。这一系统使得象microbiome之类的研究以同样的方法换个研究群体在NS上照发不误。其学术贡献是什么?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对人健康很重要,不同的人体内微生物群体可能有所不同。NS编辑大概不知道基于微生物生态平衡和强化有益微生物概念的“三株口服液”在中国已经卖了一二十年了-虽然后来名誉受到了影响。即使有些人还不知道,发几篇文章已经不少了,不明白为什么NS要连篇累牍?我并不反对基因组学研究,那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我认为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能为解决重要的生物、医学、农业、环保等问题做出更大贡献才可不负NS盛名。 这些杂志往往在热门或其它一些领域认定了哪些PIs和研究组是大腕或明星,因而他们的投稿就会得到额外的照顾,而不太知名的、或尚未进入他们的明星圈的PIs和研究组即使文章更好也常常会遭到排挤。对一些他们认为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研究项目,这两家杂志会去抢,会去预定,好像研究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知道将会有重大发现产生。等到抢到了这些研究项目且研究有基本结果之后(数据有漏洞没关系,分析粗糙一些没关系),下一步就是“策划”如何让这些文稿走走同行评议的过场,什么时候发表这些论文,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人类基因组在两家杂志上几乎同时各有一文发表就是这样争抢、策划的结果,ENCODE项目在2012年大批NS文章的发表也属于这种情况。 最近读了曾在NATURE任基因组版块责任编辑的一个人的博文(见下)证实了这些想法,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原来NATURE的编稿和商家推出新产品的策划和公关宣传竟是如此地相似!这位编辑在博文里谈到自己策划黑猩猩(chimpanzee)基因组在NATURE发布的经过。并特别描述了自己做编辑最窘的一件事:在辉煌的新闻发布会后,一位科学家走过去悄悄对她说:你们本期杂志上为黑猩猩基因组放了一张猩猩(orangutan,黄毛)的照片(见NATURE杂志2005年9月1日一期)!这就是非专业编辑、急功近利于新闻效果的结果! 另外,NS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稿件有不同的态度。中国除了少数几个研究组和研究方向(如大规模基因组学、结构生物学、古脊椎动物研究)已经挤入了它们的celebrity阵营之外,来自其他研究组或研究方向的论文投稿结局多不乐观。SCIENCE编辑竟然直言,第一作者为中国单位的投稿98%被拒!不知这是由于他们怀疑中国研究做假太甚,还是认为中国总体学术水平不够,但这种“株连式”的打击使得一些优秀的中国论文也难以在这些杂志上发表。 两个非专业期刊超过一切专业期刊、两个更注重新闻价值的期刊超过更重视学术价值的专业期刊成为现代科学界-尤其是中国的学术界和世界范围内年轻一代科学家崇拜的对象,这是否是科学的悲剧?学术研究的空虚和学术界的浮躁是否也与这两个期刊所代表的“影响因子”攀比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我并不是说NS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华而不实的垃圾-我在上面也见到一些不错的文章,只不过是NS杂志的真正学术价值与它们所得到的盛誉不符,更不值得崇拜,而这些杂志对科学和科学界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中国的学术界。 参考“文献”: 1. Wikepedia关于NATURE和SCIENCE杂志的条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ure_(journa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ce_(journal) 2. NATURE原编辑的博文:http://magazine.storycollider.org/2012/features/the-nature-of-the-knight-bus/(强烈推荐!)
个人分类: 论文发表|36814 次阅读|74 个评论
关于“狂犬病毒能从CNS中被清除”的研究进展
热度 21 yanjx45 2012-12-2 11:47
本博主 2011-8-2 曾发布博文“抗体能清除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的狂犬病毒( RV )吗?”(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47754-470975.html ),其中引述了 WHO 在 2011 年 2 月 发布的 《 狂犬病的免疫学基础 》一书中最权威的观点: “ 狂犬病毒( RV )一旦进入神经元,则它有潜在的可能被中和,虽然早期研究认为这种可能性较低。……有大量实例证明, 在病毒暴露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进行暴露后预防 (PEP) 也 可能 会有效 , 说明 RV 中和抗体 (RVNA) 有时也可能将 RV 从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清除 。 ” 该博文列举了抗体能清除 CNS 中的 RV 的若干证据: 1.  美国 Wistar 研究所于 1992 年 8 月在美国 PNAS 上曾发表题为《抗体介导的将 RV 从 CNS 清除的机制》的研究论文,证明在动物实验中,用某些单抗对暴露后的小鼠和大鼠进行治疗,抗体可清除 CNS 中的病毒,防止致命的 RV 感染。 2.  数十年来全世界疫苗生产和监管部门用于检测狂犬病疫苗效价的标准试验-- NIH 试验,也可直接证明抗体能从 CNS 中清除 RV 。该实验是给小鼠接种疫苗后,到第 14 天时再 直接往小鼠大脑中注射一定数量的活病毒 ,小鼠成活得越多就证明疫苗越有效。 3.   西方发达国家某些经积极抢救维持了较长生存时间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发现全身(包括 CNS )的 RV 都已被彻底清除干净。 4 .  有些正在试验中的新型 RV 减毒活疫苗在小鼠已发病的早期接种,仍能挽救小鼠的生命,证明抗体可能进入 CNS ,而且病毒本身可在 CNS 中产生抗体。 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证据进一步肯定了 WHO 的上述观点。 1. 新发现:狂犬病有可能 自愈 (参见博文: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47754-578141.html ) 美国 CDC 在《 MMWR 2010 , 59(7):185-90. 》上报告了 2009 年在美国发生的一起 蝙蝠引起的 人狂犬病 自愈 病例 (可能属 全球首例) 。 2009 年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少女进入山洞直接接触了大量 蝙蝠 ,约 2 个月后发病。她原来 没有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她在发病后才接受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HRIG )。随后从女孩的血清和脑脊液( CSF )标本中检测到 RV 抗体。在住院期间,除了采用支持疗法, 没有采用重症监护或进行实验性特异治疗 。 病人在 发病大约 2 周后出院 ,此时症状基本上都消除了。 在全世界迄今共有 6 个有文献记载的人类患者从狂犬病恢复的病例。在所有 6 个幸存者中,都检测到 RV 中和抗体。 2. 新证据: RV 对人的致死率并非 100% (参见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05145.html ) 美国 CDC 与秘鲁的研究人员合作对秘鲁亚马逊地区进行的最新调查证明,蝙蝠 RV 有可能在少数人体内引发隐性感染,从这些人体内可检测到 RV 中和抗体。这证明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也可能中和 RV ,即 RV 对人的致死率并非 100% 。(参见: Am. J. Trop. Med. Hyg. 2012 , 87: 206) . 检索早年的资料,发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的部分猎人中,也曾报告在极少数未接种过疫苗的人中也可检测到低水平的中和抗体。 3. 新机制:新型 RV 减毒活疫苗为什么能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参见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08471.html ) 美国费城 Thomas Jefferson 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 Journal of Virology , 2012 , 86(6) : 3200–3210 ) 》上发表论文证明:用 RV 减毒活疫苗 TriGAS 进行暴露后治疗 (PET) ,可通过快速诱导 CNS 组织中的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导致野生型 RV 从 CNS 中被清除,使大部分已受感染的小鼠得以生存。 PET 的成功是由于诱导产生了强有力的 RV 中和抗体应答 , 能将野生型 RV 从脑中彻底清除 ,从而使该疫苗有可能用于狂犬病的治疗。 从大脑中清除 RV ,需要在周围神经和 CNS 中快速诱导强大的先天免疫和适应性抗 RV 免疫。作者已经确定了 TriGAS 诱导有可能参与这一进程的几个基因。在暴露于 RV 后即使症状已开始出现,此时再开始 PET 仍然可能有效,从而使狂犬病的真正意义上的治疗成为可能。 这项新的研究成果将为狂犬病的治疗研究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总的来讲,尽管目前可以肯定, RV 中和抗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彻底清除 CNS 中的病毒,但与其他许多嗜神经病毒相比,对 RV 抗体的相关作用机制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个人分类: 恐狂症|15036 次阅读|81 个评论
种树还是扎花儿,也说当前科研的“甲午潮流”
seesky 2012-8-25 19:39
今天看到戴德昌的博文《中国当代科研就是一场新的“甲午战争”》,很有感触,晚上吃饭时偶尔又看到sbs正在播出的bbc纪录片,《how to build》 (Episode 2: Super Car)。从车型设计,到模拟(clay modeling),到零部件制造到车体组装无不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精神。其中看到一个19岁的女孩子在McLaren工厂已经是一个老到的工程师,真是很难想象。我估计那位姑娘不会有什么paper。想到这里,我甚至有些讨厌现在的状态,为了能继续科研不得不出paper,出了paper还得再想paper,而paper的那些成果所依赖的工具却是我不能做到的,比如共聚焦显微镜,比如电镜等等这些工具,一旦损坏,我就无所适从,更不要说知道如何制造了。 我只能说发表的paper只能算是采集于他人并由自己扎出的鲜花。nb一些的科研人人员所发表的cns paper或许是些玫瑰花,或者蟠桃花,pnas或许是兰花,差一点儿的或者是狗尾巴花,可是能够开出鲜花的大树却似乎只能种植在西方(航天除外,唯一让人感到一丝欣慰的国产货),试问我们的土壤能够种出蟠桃树吗?那些花儿好看,却很麻痹,不信就看看接受玫瑰花的女人吧? 另:发现BBC的这个系列节目还有其他纪录片,《如何制造核潜艇》 《大型喷气式客机引擎》 《英国秘密工程师》。别人不怕泄密么,还是别人根本不怕你去偷?或者你根本就偷不来? 参考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605691.html 《how to build》: 可以在电驴上下载
5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衡量“顶尖人才”,靠“偎依”标准?
热度 29 boxcar 2012-6-21 20:31
刚才看到赵明老师写博文“反驳”吴飞鹏老师【 1 】,标题是个问句—— CNS 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 俺挺赞同赵明兄在文中的观点。同时俺也觉得这个标题很有意思,颇值得借题发挥跟风写几句,所以面对“赵主帅”和“大漠孤魂”们挖的这个“坑”,再次勇敢地跳下去“填坑”。俺对此问题的观点就是—— 以 CNS 论文来衡量顶尖人才,是一种“偎依”标准。 自古以来,人才是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对人才的合理运用自然也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的。一个比较极端也比较著名的例子,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使用手下两个分别有“鸡鸣”和“狗盗”之才的门客虎口脱险的故事,就那一点点小才,被合理地运用,结果就非常的成效显著。试想,如果孟尝君们在“招收”门客的时候搞点儿“唯一”标准,没发表多少篇论文或学术专著的一律拒之门外,固然以增加类似于《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的传世之作,但却不会有鸡鸣狗盗这种(带有点儿贬义的)成语故事,也不会有毛遂自荐之类的佳话了。这些古代的善用人才的领导者,大都首先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和优点,并很清楚他们在何时何地有何用。如果说起他们辨识人才的标准,那就是要真的有一技之长。当然,咱们也必须承认,这些人才多数都是一时之才,虽然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候解决一次关键的问题,但都算不得一世之才,更称不上是“顶尖人才”。那么,选拔“顶尖人才”靠啥标准? 在古代,选拔“顶尖人才”的标准也是几经演变的,在很多时候看名望、见识和能力。其中,靠名望似乎来得最容易,但其实多半最不靠谱,从古至今名士误国的故事颇多;类似的还有看出身,则更加的不靠谱,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中袁绍名气很给力,袁术这个“官二代”的出身更是没的说,却 PK 不过名望形象和出身都差得多的曹阿瞒。查见识,能比名望强点儿,但这至少要安排一次面试,需要用人者自己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当面考察备选人才的的谈吐见识,然后做出准确的判断,比较经典的故事是刘备“三顾茅庐”(最初也算是奔着名去的)之后诸葛亮的《隆中对》。拼能力,是最现实最可靠的,可惜拼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跟踪考查,人才能从基层一步步地冲到“顶尖”的地位殊为不易,真的到了这个高度,服务年限可能是个问题,就像三国时候孙权手下的吕蒙,行伍出身,干到大都督用了 N 多年,好容易打倒了关羽夺来了荆州,没时间享受胜利果实就病故了,自然不可能再铸辉煌了。 在现代中国,选拔“顶尖人才”似乎突然间变得比古代容易了许多倍。现代人要出名,可以靠传媒界(无论报纸、杂志、电视还是网络)来炒或吵;现代人要想展示自己的见识,可以发论文出书和写博客,或者搞个公开的演讲、上电视弄个访谈伍的;现代人要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出点东西或写出点文字来供同行专家、上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去品评。而这一切,似乎总离不开传媒界和出版业。因为有了传媒界和出版业的帮忙,人才的评价,特别是“顶尖人才”的评价标准忽然变得容易了许多,别的咱不看了,直接看看所谓“顶尖人才”到底“置何经典”(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某大儒就这么问的),用现代学术圈的语言来说,就是你发了几篇 CNS 呀?在哪个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呀?如果有 CNS ,而且还有好几篇,甚至比大家认为挺牛的人都多,好!别的不问啦,你就是“顶尖人才”了!如果没有 CNS ,后边排队去,快让有 CNS 的走先。。。。。。 这种以 CNS 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标准的做法,无疑是相当简单省事儿的。用人者不再看你具体做了什么,看你具体有啥见解,这些“小事儿”统统交给 CNS 的编辑和审稿人们去办,他们说你的工作重要,你的工作就重要,他们说你水平高,就认为你水平高,因为人家是“同行专家”嘛!从这个意义上讲,以 CNS 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本质上是一种不相信和依靠自己,反而完全依靠别人已经做出的判断来作为自己下决心的依据的“偎依标准”。可是,但是,拿这种“偎依标准”来衡量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真的靠得住么? 显然,靠不住!!!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用人才是要用人的能力,“一时之才”用其一技之长基本就够了,所以如果就是想码几个人来发 CNS ,拿发没发过 CNS 作为衡量标准似无不可。然而,如果您要的是“顶尖人才”,是站在最高处搞顶层设计、要统领全局的帅才,仅有 CNS 垫底儿显然远远不够。因为, CNS 首先并不是科学知识的全部,其次,限于 CNS 们的办刊宗旨,它们也远远不能全面充当科学发展的“火车头”;更何况, CNS 上的那些新奇特的吸引眼球的东东当中有许多是“概念化”的东西,不见得真的能带来现实技术的飞跃。更何况,真实的工业技术和人类生活甚至当代高科技也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和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大家的研究都脱离现实技术转去追捧以 CNS 为代表的“高档次杂志”,以在它们上面发表论文为荣,反以不能发高档文章的扎实的科学数据积累和技术开发为耻,长此下去就会动摇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将是非常危险的。 顾名思义,“顶尖人才”是被“顶”到“尖”处的人才,其下面应该有一个广大的基础才顶得住,而非简单地依靠 CNS 之类的“高档文章”。对科技界的专家来说,这个基础更多时候应该是实打实地打下的科学原理的根基和生长起来的技术发明与改造的枝干。 【原标题太“善哉”了,改了一下】 参考: 【1】 赵明: CNS 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反驳一下孤魂)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584499
个人分类: 科研|7184 次阅读|69 个评论
CNS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反驳一下孤魂)
热度 28 pukin 2012-6-21 18:23
刚才发表了一篇博文“ 俄罗斯严加防范和中国进行战略高技术合作 ”,孤魂第一个在后面留言: 吴飞鹏 2012-6-21 17:36 由此可以看出,您老一直挂在嘴上很尊敬,尤其是那些靠NSC出名而让您老顶礼膜拜的那些所谓大牛其实都是一些空谈的吹牛大王么?那些标榜自己多爱国,却智慧花大钱给老外做贡献,而对纳税人一点帮助都没有的所谓大牛其实就是骗子嘛! 博主回复(2012-6-21 17:44) : 哈,您老在说谁?张冠李戴了吧! 吴飞鹏 2012-6-21 17:46 说的就是您老啊,俺可没记错的。您的那点NSC大牛情结俺还是很清楚的。 2年半前,我老人家在没开博之前,就曾经借助别人的地盘发表过一篇博文,为了反驳一下孤魂,再把文章名正言顺的重新发表在我的地盘上 CNS论文是衡量顶尖人才的唯一标准吗? 目前在中国科技界,CNS论文似乎已经成为衡量顶尖人才和顶尖实验室的一个唯一标准。最近在浏览科学网博客时,看到杨海涛先生的一篇博文“施一公教授的科研水平和回国的意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48 )。在这篇文章里,杨先生开头是这么说的: “ 近日由于方舟子在新语丝上发文质疑施一公是否全职回国工作而在科学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的人都不少,使我也感到很震惊!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正像饶毅教授所指出的, 这是中国建国以来吸引到的 真正 的高水平的人才-讲席教授。 ”。 主要原因正如杨先生在文章里所阐述的,是因为“ 施一公的研究梯队发表了20篇文章在《细胞》,《自然》和《科学》杂志上,超过 了美国排名25-40名二流大学中一个系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发表在这些顶尖杂志上的文章 。” CNS上的论文大部分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尤其是Cell。像数学、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学者是极少在CNS上发表文章的。上世纪50年代回国的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吴文俊等大学者没有CNS文章,那么算不算真正高水平的人才?袁隆平、王选、王永志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也没有CNS文章,他们是否也算顶尖人才呢? 据我所知,有些大学对在CNS发表文章的奖励是100万,而对在其它SCI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只有几千,差距那是相当大的^_^ 以CNS论文作为衡量顶尖人才的标准是不是对其它领域的学者不公平呢? 说的再极端一点,如果当年只引进所谓有“CNS”论文的“顶尖”学者,就不可能有“二弹一星”的辉煌!同样,如果今天还是把有“CNS”论文做为引进或衡量顶尖学者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的“大飞机”、“空间站”、“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是很难顺利实现的。
6732 次阅读|36 个评论
精英反水SCI和CNS:端起碗吃了肉,放下筷子骂娘
热度 9 大毛忽洞 2012-6-7 07:28
精英反水 SCI 和 CNS :端起碗吃了肉,放下筷子骂娘 俺看见过不少关于精英(包括一些牛者)的新闻报道, 说他们发表了多少 SCI ,多少 CNS , 仔细看半天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新闻报道没有说他们干了什么, 只是说他们发表了几百篇几千篇 SCI , 发表了几十篇 CNS , 究竟是干什么的, 可能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们靠买外国的设备, 靠买外国的软件, 靠买外国的试剂, 甚至连老鼠也是买外国的。 他们前天靠 SCI 大碗大碗地吃肉, 他们昨天靠 CNS 大盆大盆地吃肉, 现在他们高调反水 SCI 和 CNS 。 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实际上那种时髦的钻套, 正是他们忽悠起来的。 他们现在还自己表扬自己: “俏也不争春,只在丛中笑”。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22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哪些人阅读CNS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2-6-6 07:43
哪些人阅读 CNS 蒋继平 2012 年 6 月 5 日 首先声明一下, CNS 是 Cell, Nature, 和 Science 的缩写。 中文的翻译是: 细胞, 自然, 和科学。 当然, 我估计读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知道这个意思的, 在此不多解释。 我现在谈论的是哪些人会阅读这三个在科学界被认为是顶尖的, 或者说最有影响力的期刊。 让我们一起用客观的, 公正的, 和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本人的分析是: 几乎所有的农民,工人, 士兵, 一般的商人,中小学学生, 和市井闲散人员都不会阅读这些期刊的。这个群组可能占人口 90% 以上的比例。社会上除了这些人外, 剩下的是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知识分子是一个总称, 主要是指大学生, 研究生,教师,教授, 医务人员, 科研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一般来说, 中小学的教师是不会阅读这些期刊的, 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也不会阅读的,医务人员中的大多数也不可能阅读的,国家公务员们阅读这样的期刊的更少。 排除了这些群组, 剩下的是很狭隘的, 数量极少的一些特殊群体。 很明显,这个特殊群体的主要组成是: 研究生, 教授和科研人员。 在这个狭隘的群组中, 首先应该排除文科方面的人员, 剩下的在理科领域学习和工作的, 还要看专业范畴。 至于一般的科研人员, 已经在专业上独立工作的, 几乎也很少会阅读这三个期刊, 他们更喜欢阅读本专业的专门期刊。 根据这样的分析, 我认为阅读这三个期刊的人主要是理科的在读研究生, 在大学任教的教授,和一些在研究机构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员。 这部分人在社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不到 1%.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些社会现实。 大街上的书摊上有这三种期刊吗? 答案: 没有。 一般的书店 ? 没有。 很明显, 这三种期刊几乎只有在大学的图书馆和一些研究单位的阅览室才可以找到。 由此可见, 它们真正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 在当今的社会信息化时代, 大众媒体的快捷方便, 大量的信息流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 科学上的任何重大进展也是如此。 我本人一直在科研领域工作, 除了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在以往的 20 多年的职业生涯中, 我几乎从来没有阅读过这三种期刊, 只是阅读一些与我的专业有关的期刊。 虽然我的办公桌上有 Science 期刊, 它是出版商免费给我的, 我几乎从来不看。 我工作过的三个私人研究机构的同事们也不读这些期刊。 正因为这些趋势, 这三个期刊面临生存的威胁, 所以, 一方面不断地增加创收的途径, 另一方面降低发表论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 正好迎合一些中国人的需求。 因而, 中国学者是生得逢时, 可以大展宏图了!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824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一篇牛文飙升一个小辈期刊影响因子,从无名到超CNS!
热度 9 JRoy 2012-4-28 21:54
要说的期刊是 Acta Crystallographica A ,其历年来影响因子如下: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54.33 49.93 2.051 2.385 1.676 1.791 1.829 1.558 1.417 1.749 1.491 看2008年之前的影响因子一直相对较低,从未超过3(最高2.381)。这是属于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IUCr) 的一个刊物,而IUCr又是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的一个单元。IUCr共有八个刊物,其影响因子都不高。如下: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54.33 49.93 2.051 2.385 1.676 1.791 1.829 1.558 1.417 1.749 1.491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B 1.829 1.801 2.341 2.163 2.172 1.910 5.418 3.643 2.026 1.955 1.734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C 0.745 0.782 0.561 0.719 0.896 0.777 0.728 0.828 0.659 0.570 0.543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6.326 2.257 2.943 2.620 1.687 1.401 1.693 2.208 1.760 2.124 3.067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0.413 0.411 0.367 0.508 0.567 0.581 0.491 0.453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F 0.563 0.551 0.606 0.645 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 3.794 3.018 3.212 3.629 2.495 5.248 3.534 2.324 1.871 2.583 1.752 Journal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2.335 1.994 2.333 2.978 2.38 2.392 1.919 1.144 0.885 1.519 0.924 但是为什么这个期刊这两年突然独树一帜,异军突起了呐?这就要说到这篇牛文啦: G.M. Sheldrick,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Acta. Cryst. (2008) A64, 112-122. 这篇文章刊出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被引6600多次,直接将Acta Crystallographica A的影响因子从2.381拉升至49.93,完事第二年(2011,July)又连续被引到10270次以上,所以又将期刊的影响因子继续拉升至54.333,连续两年拿下 Thomson Scientific (ISI))引文报告JCR的第二把交椅。 这是一篇神马牛文呐,让老百姓不得不'爱'(引)? 原来这是一个共享软件的文章,作者德国哥廷根大学的著名晶体学教授赛尔德雷克(Sheldrick, G.M.)是软件SHELX的开发者,该软件在晶体学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欢迎,研究晶体学的科学家们几乎人手一份。08年的时候,赛尔德雷克教授在SHELX的安装协议里面增加一条: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should be cited whenever a program beginning with the letters "SHELX..." is used, including the Bruker SHELXTL system: G.M. Sheldrick,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Acta. Cryst. (2008) A64, 112-122. 也就是说,要免费共享这个软件,请(必须)引用上面的那篇文章 于是乎,这么一句话引发了‘血案’,全世界严谨的的晶体学研究者使用SHELX软件时,纷纷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SHELX简史”这篇文章。血案也直接导致了影响因子第二把交椅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NS以及Nature的众多期刊纷纷让位,眼红。 你要是编辑,你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问题是,单纯影响因子的话,两年期限已过,这篇牛文今年的引文报告应该不会在对这个杂志IF有贡献了(五年引用还是持续有效的)。看来这个期刊今年会很难 hold 住 自荐: 一篇超级大牛的超级自引文献----这才叫牛:引的响当当 给“超级大牛”Ronald Mahler 再补一枪?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55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CNS可恶,生物信息学就NB?
热度 11 zhaoming159 2012-4-18 21:41
最近在参加一个生物信息学的培训。 一般的这种著名机构举办的培训,开头肯定是一个牛人介绍一些最新的进展,讲讲目的、意义等概括性的东西。我自己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前一年半的很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在做与生物信息学相关的东西,但是我对生物信息一直持谨慎的态度。这位研究员今天吹的似乎有点神乎其神了。 生物信息学是随着基因组时代一起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维基百科把生物信息定义为: Bioinformatics is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field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 电脑和信息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的方面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最近甚至兴起了半导体物理学在 DNA 测序上的应用。 查看更多: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oinformatics 我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后基因组时代的各种组学,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学等对生物学现象的探究和解释,同时只专注生物学而不是计算机及其他方面。 他一上来似乎就想否定经典的控制变量法,认为控制变量法只是片面的从一个方面探究了某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他举了个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表型就像郑和下西洋航行的船,影响的因素就是船上的帆。他说船在不同的风向和水流情况下其实每个帆的作用都是不相同的。 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是在一种情况下把船帆一个个砍掉最后只剩下一个,来探究这个帆的作用。这种方法完全是非常片面,无法令人信服的。 然后他又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名字没听清楚),在一个领域做得非常好,先后在 CNS 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最后当他年老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以前做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错的,没有价值。 —— 结论是他是一位伟大的敢于说真话的科学家。 接着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要我们猜一猜 CNS 上发表的文章可重复性大概有多少?我回答说低于 50% ,(我当时一边正在看 孙学军 老师关于 CNS 荼毒无穷,以及 杨晓虹 博主的解读)。他说:对!但是不准确,应该是 15% ( or 15% ?)。然后又说了很多, 最后从 CNS 上文章无法重复的问题, 得到的结论是传统的实验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用了。 接下来,又开始引用一位大牛的某个演讲,说生物学正在面临变革。 变革的下一步就是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整个上午的前半场,我听到的逻辑就是如此。最受不了的是,他还举了自己的例子 ,感同身受地说,自己之前也做过很多的实验,也是过来人。最终庆幸没有“误入歧途”——选择了做生物信息学。而且他还慷慨地表达了他的遗憾,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国内国外这么多年, 非常遗憾地看到很多很聪明、本应该更有作为的科学家把自己的一身奉献在了,这些毫无用处的工作上。 突然感觉有一股很强烈的本山大叔忽悠的味道,引导别人喜欢和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能用这种老百姓太过于喜闻乐见的形式吧! 以上这些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其实后来的提问环节,我也就某些地方提出了我的质疑,但是由于是上课,也没敢使劲争辩。 关于当中的,许多观点,我还是不太认同的: 1. 控制变量法,探究一个因素的功能(影响),并非只是把其余的帆都砍掉,来看剩下的这个帆的作用——显然没有很好地理解控制变量法。 引进工程学的思想,它可以有各种组合,比如只砍掉 1 个,看看它给整体带来的影响。然后继续砍掉 2 个、 3 个、 4 个,而且砍不同的个数还有它们各个位置上的不同组合(这里还可以引入时间)。如此才能算是全面的探究某一因素的影响。事实上 CNS 上很多的文章,一般都有二三十个实验,包括附件里面还有非常多的信息,逻辑推理非常严密。 2. 探究生物现象(其他现象也是如此),一个因素起作用与它的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如此一来,肯定有人会说,世界是不确定性的——那肯定的,因为肯定不是确定的。生命之所以强大而充满魅力,很大部分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它肯定也有符合自然规律的美,美的一面我们是能发现的,但更多的是径一周三。 3. 我想问问,到底什么才算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那么是不是在他人生的路上只有结婚的那天和生孩子的那天是有价值的呢?还有一个一直搞不懂的,做科研为什么一定非得有用?纯粹的实用主义,只会导致浮躁的科研态度——那属于还没有脱贫的想法。 科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思维活动,探究未知世界,满足人类的好奇心也是很大的一部分。 而且有些科学,或者其中的某些分支科学本身就注定了它永远无法走向应用,发展成有用的东西。比如,生物进化、地球演化历史等。照这么讲,电影、音乐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的——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也可以活得很好啊。 4.CNS 为什么可重复性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我觉得杨晓虹博主的分析非常到位,果然是“极其聪慧”、“见识宽广”,见: 就《可恶的CNS》说几句——杨晓虹 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我一直对此持保留态度。做一些工作的同时,一直在徘徊——到底以后研究的方向是不是完全要走向这方面。研一的时候,非常坚定。之前几年正是生物信息兴起最疯狂的几年,很多人都认为生物信息大有作为。后来越来越发现,生命是如此复杂,生物信息学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强大。去年(2010年)几乎所有的生物信息学杂志影响因子都降低了很多,大家对它的认识也渐渐的回归理性。不过那疯狂的几年也为生物信息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研二上半年,我开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自己也一边着手准备寻找可以做的“湿实验”课题。 最近与许多人交流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渐渐的趋向于认同如下观点: 1. 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都只是一种手段,以后也会越来越常规化,所以必须要掌握。 2. 作为一种工具,它只适用于某些现象的解释。最重要的是凝炼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工具,千万不要碰到一个问题,采了样品什么也不想就拿去 sequence ,以为就能看到所有情况,整体地解释现象。 3. 生物信息在很长的时间内,将是一种辅助,近期还不可能替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的地位。还待长足的发展,千万不能过于激进。 的确它能提供很多的信息,但对于信息而言,并不是没有条件的越多越好。 很多时候,选择太多也就等于没有选择。 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对信息进行一些整合,得到一些结论,再去解释现象。 最终导致的就是现象解释现象。 例如,这位研究员举了他自己的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分析了藏羚羊的心脏组织表达谱,由于没有比较的对象就与人类心肌肥大症的心脏组织表达谱进行了比较,最后发现两者几乎一样。大家一定都在想,然后呢,然后就没了—— 发文章了——这就是主要结论。 个人觉得,一个生物学问题的真正解释,还是应该要朝着物理和化学的方向发展。物质结构组成的改变、构象变化、化学反应等直观现象的解释在一套严密的逻辑范畴下才令人信服。——生物信息似乎目前还不具如此说服力。 至少从最近纯生物信息学还无法得到超大型的项目,领导整个生物学的发展;生物信息学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最近个人基因组测序也在遭到质疑等,也从现象上解释了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进展神速、威力无比。更多的,技术本身也还在发展中,遭遇到了很多挑战。 最重要的,我们对基因组、基因调控、细胞代谢等的理解还需要大的突破。 作为生物信息学者,如果没有强大的生物学背景,不对生命充满敬畏;不是首先凝练问题,然后再设计实验,大胆想象的同时,小心求证;就会陷入一个用现象解释现象的境况当中 —— 这样只会阻碍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很多现象对现象的解释逻辑上似乎行得通,但是缺乏说服力—— 复杂世界只有部分的现象是在人类的逻辑理解范围内的—— 说白了就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平民百姓也知道。现在你是科学家,硬是要说这就是科学,确实谁也奈何不了你。 最后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笑话,轻松轻松 为什么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奈何不了孙悟空呢?太上老君不能将孙悟空炼化的真正原因是:古时候炼丹炉是煤炭炉,最高只能达到 1200 ℃左右,而孙悟空是石猴,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熔点 1600 ℃左右,的确炼不掉!懂点科学多么重要!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会被炼成火眼金睛呢?原来二氧化硅在八卦炉 1200 摄氏度的高温下发生了玻璃化,所以具备了类似照妖镜之类的作用,可以看出妖精鬼怪。 那么八卦炉又为什么会坏掉呢?原来孙悟空的组成远非二氧化硅那么简单,还有一部分碳酸钙,在八卦炉 1200 摄氏度作用下,碳酸钙发生分解: CaCO3==CaO+CO2 。二氧化碳是的八卦炉内压力增大,最终导致八卦炉爆炸,孙悟空破炉而出! 那么孙悟空破炉而出之后为何变得狂暴呢?因为他身上的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会发热,故而狂暴。 那么后来孙悟空为啥又温和了呢?还跟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经?原来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常年风吹日晒,孙悟空身上的氧化钙又吸收了雨水,随后变成了氢氧化钙,所以性情也就变的温和了。 后来孙悟空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原来在西行的路上,孙悟空身上的氢氧化钙又在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最终到了西天之后又变成了碳酸钙,又变成了坚硬的金身。原来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 ——看来吴承恩也先生是个化学高手啊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1729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专家不是院士
热度 33 Ecosinic 2011-12-12 08:52
专家不是院士 尽管我还不算是标题党,但《专家不是院士》是个很怪的题目,她把我们近段时间的热门话题网进去了,更网进了很多科教界或政界大牛们的毕生追逐之目标。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还不是很清楚我们的专家、教授及院士到底是什么。而我们社会,特别是科技界教育界的人士为何开口就不会离开这几个字,更为这几个字劳心费力,或春风得意,左右逢源,或瘦比黄花,终日戚戚焉。若仔细思考当今我国科教界之乱象,也多与对此问题不清楚有关。故以为明晰专家、教授及院士为何物,许有助于江湖中人。 专家( a specialist; an expert )是指 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 专家就是专家,不能因为你专了,有技术或技艺了而不讲学术;也不能因为你学术专了,就给你院士。比如说袁隆平同志是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不是水稻栽培专家、也不是水稻营养方面的专家,更不是果树育种专家,蔬菜育种专家,航空航天航海飞机大炮之类的专家。其所专唯杂交水稻或者更细地说水稻三系杂交育种专家。因为是个专家,尽管在杂交育种上有一技之长,并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吃饭问题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并获得无数奖励,中国科学院并未因此而给其一个院士头衔,哪怕是荣誉的也没有计划。所以,专家就是专家,专家不能等同院士,专家再有成就离院士还是有距离。 与专家袁隆平相比较,施教授也好饶教授也好,是属于更小量级的专家。他们所专只不过利用别人的仪器,按照别人的思路玩玩测测基因之类事务。虽然饶教授回国后这些年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队伍,但所研究的内容或许还是以前实验室的老东西,顶多也就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武断推测而已)。饶教授的实验室虽然在做其它实验室没有涉及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但要把社会生物学做成象袁隆平老先生一样自成一家,且在国内外有些影响,我看还得假以时日吧。更不用说象袁隆平老先生那样登高一呼就能领导全国一帮人来研究杂交水稻;若饶教授登高一呼,全国一帮基因爱好者可齐聚之,也是盛事。所以,在那些老院士眼里饶教授作为专家也是嫩嫩的啦。是故有老院士说,评院士是要讲贡献的。对国家的贡献我们就不说了,至少要对得起科学。有饶粉施粉会说,饶啊施啊有的是 CNS 之类,比某些某些某些院士多多了,不是一个量级的多。若讲数量,从事古生物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员一人的 CNS 数量比施、饶二位加在一起还要多,好像没见该研究员申报什么院士之类。就算是 CNS 之类有用,但饶教授等的研究活动,在我看来就像一个有大把钱的渔民,买了上号渔船,上好的渔网或钓线钓钩,上好的鱼群定位设备等不惜血本地去远洋渔猎,终于打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鱼,就利用自己的优势马上送给大英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过目,换回 N 或 S 等牌牌。(我们这些人只能用破船破网打鱼,好不容易打一条不错的鱼,既不知道往哪儿送,也不知道怎么送)。 所以,饶教授有很多 CNS 只能证明会打鱼,送对了地方,是一个专家级的打鱼人而矣。但这种打鱼专家是成不了院士的,哪怕是有很多 CNS 。这样的 CNS 就我看来吹牛皮是都够不上,顶多能算吹牛屎( c hui n iu s hi )。而在那些院士老爷那里,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所以,现在起你们就不要再讲什么 CNS 了,讲点别的。 写到这里,我还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科学院某老师准备申报院士,当年科学院院士局是用沈蕴芬院士申报院士的材料作为样板,看了沈院士的材料,这位老师在与我聊天时感叹说:虽然我的文章比沈院士多,获奖项目数和级别也远超过沈院士,但我与她无法比。为什么,因为沈院士在自己的领域自成一家,而这位老师涉猎多个领域而不专。这位老师当年硬着头皮报了一次之后,再不提院士这档事。以此可见,老一代人自有其行事的风骨。即专家就是专家,教授就是教授,够不着院士不怪别人,不管自己文章和奖励是不是比别人多 N 多。 有一些人对某些人进入院士行列不以为然,但我认为院士都不是泛泛之辈。虽然我没去看院士的条件,但院士标准不是比 CNS 的多少。虽然有些人的确凭自己、或合作伙伴、或学生写的几篇 CNS 上了院士,就我看来,这些人在 CNS 之外的贡献或影响或能力比其所拥有的 CNS 所能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CNS只不过锦上添花而已。以此而论,饶、施二位先生在中国排名第一第二的大学做个好教授也不算亏。
个人分类: 杂谈|3625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一味追求CNS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热度 23 wangdh 2011-9-16 00:44
一味追求 CNS 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王德华) 【 特别提醒 : 担心被误读,啰嗦几句。读本文,需要清楚个人和国家层面的区别。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政策产生的社会后果是不同的。把个人与整体混淆,会有无休止的争论,毫无意义。Critical thinking 讲逻辑,讲究分析他人的逻辑,分析自己的逻辑。完全忽视Logic,确实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 科研是一种兴趣,科研在当今也是一种职业。科研需要一定的环境,科研需要一种文化,更需要一种精神。相关政策和导向,如基金申请、评奖以及科研评价等政策和导向,对科学工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SCI 论文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学术论文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向国际。由于各个方面的唯 SCI 导向,同时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中国的科技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圈,以及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SCI 至上的导向,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界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整体的研究生质量。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说明的是,尽管 SCI 至上是错误的,但是正确认识 SCI 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必须要避免的。 由于利益的驱使,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已经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中国学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与 SCI 论文数量相匹配的程度。原因很清楚,数量上去了,质量没有上去。灌水的论文太多了,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太多了。所以,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等,呼吁要加强 SCI 论文质量的提高。这样在各种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一个重要标准,极端者成了唯一的标准。据说院士评选也是以 CNS 论文为标准,国家开放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与之相关的,就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又转而重视 SCI 的影响因子 (IF) ,或者俗称为“点数”。 重视 SCI 论文的质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除了扭转不顾质量只求 SCI 论文数量的风气外,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提高学术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同样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一旦与利益挂钩,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科发展是需要积累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积淀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领域(范畴),也有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科学家更应该注重主流期刊。学术界一般是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心中也都会知晓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所以主流期刊上的信息是可以反映学术界的走向的。 CNS 论文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尤其是 Nature, Science )。所以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 Nature, Science 的论文,但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走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学者们应该在主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真学者们很注重学术积累,不会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容易成功,但如果都是机会主义,学术界将会崩溃。所以,我们鼓励的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学术领域里爬行的学者,需要的是厚实的学术积累,需要的是学科发展的领头羊,需要的领域发展的带头人。 CNS 的作者可能是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但众多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一定不局限在 CNS 论文的作者群。 中国需要的是稳步发展,是积累,不是泡沫,不是流星。 如果院士评选,基金申请,各种奖项评选,各种人才计划等等,都是一味追求 CNS 论文,一味追求 SCI 论文的点数,而忽略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基础积累,长期以往后果是很严重的,可以严重到毁掉中国的科研。 深知腰板不硬说话底气不足,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优秀的 CNS 论文不应该是刻意打造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学术一旦染上铜臭味,后果一定很严重。学术一旦沾上官气,后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试问一句:当今纯净的科学研究还有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55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结构生物学大牛施一公和郑宁的共同导师:NP Pavletich
热度 3 XuWen 2011-9-10 21:33
NP Pavletich是美国Sloan-Kettering研究所结构生物学部门的chair,他曾经可是个多产的结构生物学家。我观察了好多成为结构生物学领域大牛的人在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的记录,发现:一般情况下,这些人肯定在博士后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或science或cell上发表过至少两篇文章。NP Pavletich当然不是例外,他做博士后期间,1991年在science发表文章解析了Zif268-DNA复合物的结构,1993在science发表文章解析了五指GLI-DNA复合物的结构。之后,他指导学生在CNS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算子刊,20多篇),主要解析了以下七种蛋白及其复合物的结构:(1)细胞周期相关的周期蛋白依赖的激酶CDKs;(2)肿瘤抑制蛋白p53;(3)调控发育的TGF-β信号通路的中间成分Smad4;(4)肿瘤抑制蛋白VHL;(5)肿瘤抑制蛋白PTEN磷酸酶;(6)热休克蛋白HSP90;(7)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那么这20多篇CNS文章的第一作者目前何在呢?只当过一次第一作者的就暂且不提了,当过两次以上第一作者的按发表文章年份次序从前到后有:(1)PD Jeffrey,他1995年在science发表两篇文章,一篇解析cyclinA与CDK2的复合物,一篇解析p53蛋白的四聚化结构域。PD Jeffrey一直继续在NP Pavletich实验室呆着做工作人员,后来投奔了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教授的施一公;现在施一公回国了,PD Jeffrey仍在普林斯顿做faculty。(2)AA Russo,1996年在nature上发文解析cyclinA-CDK2及其抑制蛋白p27 Kip1 复合物的结构,1998年在nature上发文解析CDK6与肿瘤抑制蛋白p16 INK4a 复合物的结构。AA Russo之后没有继续留在在结构生物学领域。(3)CE Stebbins,1997年在cell发文解析Hsp90-格尔德霉素复合物结构,1999年在science发文解析VHL-ElonginC-ElonginB复合物的结构。CE Stebbins之后也没有继续留在结构生物学领域。(4)施一公,1997年在nature发文解析Smad4结构,1998年在cell发文解析Smad3 MH1结构域与DNA的复合物的结构。之后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在细胞凋亡领域用结构生物学手段做出来杰出的成绩。目前回国,主要从事膜蛋白(transporters,GPCRs,γ-secretase等)结构研究。(回国前已当选HHMI研究员)(5)JO Lee,1998年在nature发文解析眼癌肿瘤抑制蛋白pocket结构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E7癌蛋白的多肽的复合物的结构,1999年在cell发文解析肿瘤抑制蛋白PTEN的结构。JO Lee回韩国后终于在2007年解析了天然免疫相关的著名的Toll-like receptor及其配体的复合物,发表于cell(2篇)和nature。(6)郑宁,2000年在cell发文解析RING家族泛素-蛋白连接酶E3中的cCbl-UbcH7的结构,2002年在nature发文解析E3中的Cul1-Rbx1-Skp1-F box skp2 SCF复合物的结构。目前郑宁在华盛顿大学任副教授,近年来解析的重要蛋白包括E3中的DDB1-Cul4A(cell,2006),生长素受体TIR1(nature(cover story),2007),组蛋白H2B去泛素化酶SAGA(cell,2010),茉莉酸受体COI1-JAZ(nature,2010),钠通道(nature,2011)。目前是HHMI研究员。 NP Pavletich还有一个女学生 BA Schulman,目前是HHMI研究员,不过她曾只在2000年在nature发过SCF类E3 Skp1-Skp2复合物的结构。目前主要从事老本行E3的结构研究,没有像郑宁那样做出很突出的成绩来。
个人分类: 科研|172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CNS论文的不可及性
fhylren 2011-2-28 18:07
【 CNS是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称。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做不出CNS级别的科研成果。不过,这远不是答案的全部…… 】 CNS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在现阶段,如果您能发表1篇CNS全文,您的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在CNS杂志上发表文章呢,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通讯?当然,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做出CNS级别的成果。不过,这并不是唯一原因,答案远远不止这一条。本文就来谈谈主要原因之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不是调侃,文中观点是和几位朋友私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一) CNS文章是CNS俱乐部成员的玩物 CNS上到底有哪些工作?CNS上的工作包括三类:(1)少数顶尖水平的工作,(2)少数垃圾水平的工作,以及(3)绝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工作。对于第一类工作,全球各学科平均每年不会超过10项,那是天才型牛人的专利。对于第二类工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不管您认不认同,在CNS杂志上确实有不少工作是垃圾,包括造假、纯粹为了新闻效应而徒有其表的工作等,近来NS多次撤稿风波足可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贴了CNS标签的高档垃圾。 CNS杂志文章的主体属于第三类工作,即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普通”水平。 注意,这里所说的“普通”水平不是指和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水平相当,而是指每年全世界达到这种水平的研究有很多,多得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对于第一类顶级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绝大多数牛人都只能做第三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的数量多得远远超过了CNS的饱和刊文量,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CNS杂志到底该发表谁的文章?通常来说,即使是同样达到了CNS的“普通”水平,除了极少数文章之外,CNS一般不会考虑那些从来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因为在CNS编辑手里,从来都不缺优质稿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曾多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知名作者在排队等着发文章。 对于CNS文章,不加入CNS俱乐部是很难发表的,毕竟CNS文章主要是CNS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把玩的东西,只有俱乐部成员才拥有向CNS灌水的权利。即使您也做出了同样水平的成果,甚至水平还稍微高一点,但如果您不是CNS俱乐部成员,您几乎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发到CNS杂志上。 中国每年都有巨量的稿件投向Cell、Nature、Science,除了少部分“漏网之鱼”,非CNS俱乐部成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编辑这一关就给kill掉了。即使是侥幸通过了编辑关,稿件还是要送到CNS俱乐部成员手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您不是CNS俱乐部的成员或熟人,想通过?门儿都没有!显然,很多有能力做出CNS级别成果的中国学者还没有认清CNS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玩灌水游戏本质,时时刻刻都在一厢情愿地做大梦——很天真。 (二) 您进了CNS俱乐部吗? 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国学者的数量巨大,能做出CNS级别、甚至做出超过CNS平均水准研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您还别不服气,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像什么新乡医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都不止一次地出过CNS级别的研究成果。 不过,虽然大陆学者每年可以做出不少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但因为学界有一部分老鼠屎作祟,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地将屎的臭味放大,使得大部分无辜的中国学者都跟着“被祸害”了,在国际同行面前背上了臭名声。由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太臭,同样水平的结果,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发表在CNS上,但大陆学者却鲜有这种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而言,研究水平够不够只是一个方面,够CNS水平的中国学者还面临着另一个更大的门槛,那就是——加入“CNS俱乐部”。试问,您已经进了CNS俱乐部吗? (三) 中国人进入CNS俱乐部的途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加入CNS俱乐部的途径有三: (1)拥有傍CNS大牛的经历。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一定要进入世界知名实验室,进入那些CNS俱乐部成员领导的牛实验室。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多进几家CNS级别的实验室,并且还要表现出色,能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出来,一定要给CNS级别的大牛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旦有了这种傍CNS大牛的经历,您再在国内做出CNS级别的研究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了。 放眼望去,国内多数大牛几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2)做天才。当然,天才不是您想做就能做的,那得在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要悄悄用面包和葡萄酒贿赂上帝,求他把您变成天才,从而让您能做出真正开创性的、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但要注意, 绝对不要在上帝喝醉的时候贿赂他,万一他在酒精中毒状态给您整出个孟德尔式的超时代的天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读懂您的伟大研究,那您就有惨了 。 (3)如果您不是天才,也没有傍CNS大牛的经历,有没有机会进入CNS俱乐部?有!那就是批量做出能在CNS杂志上发表的成果,但您要委屈一下,先在PNAS等二流杂志上发表你的系列研究成果,等待CNS俱乐部成员的良心发现。如果您经常在二流杂志上发表一流的成果,次数多了,CNS俱乐部成员就会良心发现:这家伙真有才,他的文章要是署上我的名字,肯定120%在CNS上发表了。一旦有了这种印象,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残忍地拒绝您了,这么牛的家伙应该让他加入我们了!可是,您有批量做出CNS级别成果的能力么?注意,这里说的是批量。鉴于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数巨大,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呵呵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5006do=blogid=379701page=4#comment
个人分类: 科研|3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
热度 12 zhumengjin 2010-11-2 17:02
【 CNS是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称。我们为什么难以在CNS上发表论文?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做不出CNS级别的科研成果。不过,这远不是答案的全部 】 CNS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在现阶段,如果您能发表1篇CNS全文,您的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以在CNS杂志上发表文章呢,哪怕是一篇短短的通讯?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做出CNS级别的成果。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答案远远不止这一条。本文就来谈谈主要原因之外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绝不是调侃,文中观点是和几位朋友私下交流后达成的共识。 (一) CNS文章是CNS俱乐部成员的玩物 CNS上到底有哪些工作?CNS上的工作包括三类:(1)少数顶尖水平的工作,(2)少数垃圾水平的工作,以及(3)绝大多数普通水平的工作。对于第一类工作,全球各学科平均每年不会超过10项,那是天才型牛人的专利。对于第二类工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不管您认不认同,在CNS杂志上确实有不少工作是垃圾,包括造假、纯粹为了新闻效应而徒有其表的工作等,近来NS多次撤稿风波足可从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贴了CNS标签的高档垃圾。 CNS杂志文章的主体属于第三类工作,即绝大多数文章都属于普通水平。 注意,这里所说的普通水平不是指和二、三流杂志上的文章水平相当,而是指每年全世界达到这种水平的研究有很多,多得只能用普通来形容。 对于第一类顶级工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所以,绝大多数牛人都只能做第三类工作。由于这类工作的数量多得远远超过了CNS的饱和刊文量,这就出现了问题,那就是CNS杂志到底该发表谁的文章?通常来说,即使是同样达到了CNS的普通水平,除了极少数文章之外,CNS一般不会考虑那些从来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因为在CNS编辑手里,从来都不缺优质稿源,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曾多次在CNS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的知名作者在排队等着发文章。 对于CNS文章,不加入CNS俱乐部是很难发表的,毕竟CNS文章主要是CNS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把玩的东西,只有俱乐部成员才拥有向CNS灌水的权利。即使您也做出了同样水平的成果,甚至水平还稍微高一点,但如果您不是CNS俱乐部成员,您几乎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发到CNS杂志上。 中国每年都有巨量的稿件投向Cell、Nature、Science,除了少部分漏网之鱼,非CNS俱乐部成员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编辑这一关就给kill掉了。即使是侥幸通过了编辑关,稿件还是要送到CNS俱乐部成员手里,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您不是CNS俱乐部的成员或熟人,想通过?门儿都没有!显然,很多有能力做出CNS级别成果的中国学者还没有认清CNS俱乐部成员之间互相玩灌水游戏的本质,时时刻刻都在一厢情愿地做着阿娇梦很傻、很天真。 (二) 您进了CNS俱乐部吗? 从整体上看,中国学者平均水平相对较低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中国学者的数量巨大,能做出CNS级别、甚至做出超过CNS平均水准研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您还别不服气,即使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像什么新乡医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都不止一次地出过CNS级别的研究成果。 不过,虽然大陆学者每年可以做出不少CNS级别的研究成果,但因为学界有一部分老鼠屎作祟,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地将屎的臭味放大,使得大部分无辜的中国学者都跟着被祸害了,在国际同行面前背上了臭名声。由于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名声太臭,同样水平的结果,其他国家的学者可以相对容易地发表在CNS上,但大陆学者却鲜有这种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者而言,研究水平够不够只是一个方面,够CNS水平的中国学者还面临着另一个更大的门槛,那就是加入CNS俱乐部。试问,您已经进了CNS俱乐部吗? (三) 中国人进入CNS俱乐部的途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加入CNS俱乐部的途径有三: (1)拥有傍CNS大牛的经历。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一定要进入世界知名实验室,进入那些CNS俱乐部成员领导的牛实验室。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要多进几家CNS级别的实验室,并且还要表现出色,能有几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出来,一定要给CNS级别的大牛留下美好的印象。一旦有了这种傍CNS大牛的经历,您再在国内做出CNS级别的研究就能相对容易地获得他们的认可了。 放眼望去,国内多数大牛几乎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2)做天才。当然,天才不是您想做就能做的,那得在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要悄悄用面包和葡萄酒贿赂上帝,求他把您变成天才,从而让您能做出真正开创性的、可以折服全世界的伟大研究。但要注意, 绝对不要在上帝喝醉的时候贿赂他,万一他在酒精中毒状态给您整出个孟德尔式的超时代的天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读懂您的伟大研究,那您就有惨了 。 (3)如果您不是天才,也没有傍CNS大牛的经历,有没有机会进入CNS俱乐部?有!那就是批量做出能在CNS杂志上发表的成果,但您要委屈一下,先在PNAS等二流杂志上发表你的系列研究成果,等待CNS俱乐部成员的良心发现。如果您经常在二流杂志上发表一流的成果,次数多了,CNS俱乐部成员就会良心发现:这家伙真有才,他的文章要是署上我的名字,肯定120%在CNS上发表了。一旦有了这种印象,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残忍地拒绝您了,这么牛的家伙应该让他加入我们了!可是,您有批量做出CNS级别成果的能力么?注意,这里说的是批量。鉴于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数巨大,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应该还是有的,不过,即使有数量也应该不会太多,甚至只会是凤毛麟角。 最后,如果您认同或部分认同本文的观点,请别忘了推荐或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44066 次阅读|89 个评论
数字没法主观
zsflying 2010-10-14 18:55
无聊一下,除去主观的声誉,不考虑CNS文章本身的差异,统计数字还是可以说点什么的,请看图: 欢迎评论 Finger legend: 1.数字来源于Pubmed,所以仅包含生物医学领域文章 2.统计单位为作者凭兴趣抽取,算是个抽样调查吧 3.数字只包含第一署名单位,尽量包含了同一单位的不同署名格式,比如University of Oxford与Oxford University取并集,NIBS的某些文章第一署名为协和时也计入 4.棕色柱子为本人program所在的单位,蓝色为本人关心的中国单位 5.不保证数字完全准确,但即使有误差,也应该是不大的 6.唯一ETH用了缩写是因为它原名字实在是又长又怪
个人分类: 未分类|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世界杯(6):球王未必能成为金牌教练
wangxh 2010-7-4 11:41
球王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队以0:4惨败于年青的德国队,再一次残酷地告诉人们:好球员未必就是好教练,球王也不一定成为金牌教练!教练不仅仅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管理,是领导。也就是说,球王不一定能够胜任管理、领导工作。 此理在国家管理、科技管理、教育管理方面亦然。学而优未必成为好仕,研而优也未必成为好导师,学、研皆优也未必成为好长!更何况关系优则长了,就更不靠谱喽!我们不是崇拜大师吗?那么听听大师是怎么说的吧。 一位记者询问爱因斯坦:听说要请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您会接受吗? 老爱答曰不会,我当不了总统。 记者继续忽悠: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位置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您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您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老爱继续拒绝不,我干不了。 听说过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的调查吧。俺认为他们不能算是失败,更不能叫全军覆没,最多没有像人们期望或理想的那样而已。还可以找出年青人可塑性大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但无论如何还是证明了不一定规则或未必规则。其实俺主要想说科研冠军或论文冠军,这些只能说明他们搞科研、写论文达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水平与境界,但不能说明他们一定能够胜任科技部长、教育部长甚至ZL的职位。 中国确实需要纯中国的诺奖。但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如果有一天纯中国人真能够获得诺奖,这个人肯定成为科学院院长,或兼职科技部长,或专管科技的副总理。对照一下女排夺冠与袁伟民教练,你会明白的(学学(吴) 宝 (俊) 兄弟 的语气) 。 有人发表一些CNS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掌握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点与规律了吗?未必!其它的不谈,单就科学技术发展而言,在信息技术如此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CPU与操作系统?在交通如此发达而不可或缺的今天,中国急需诺奖还是自己的大飞机?有人说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世界大融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了。你省省吧,要不是两弹一星,挨美国收拾的不一定是伊拉克、南斯拉夫,晚清时期的国际事件不能证明这一点吗? 其实还有比CPU、操作系统、大飞机等更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比如说搞科研用的仪器设备。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这类问题,也引起了俺的关注,由于考虑不多,没顾上掺和。昂贵的进口设备买来干什么大家都明白吧?虽然美其名曰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但主要是为了发所谓高水平文章而已。最终国家得到的也仅仅是XX论文数列世界第X位、已经超过XXX而已!现在国内大学比拼排名不好玩了,换个大范围玩,玩不过人家怎么办?造呀开始制造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不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与未来,专门召开《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讨会 (Harvard China Review) 》了吗 ?美国一最大的工会向总统奥巴马发出呼吁,要求奥巴马采取措施,调查中国工人的状况 。说不定哪一天,国外大学排名组织发发善心,考虑到中国人这么热心大学排名,我们的大学被名列前茅也未可知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绝对是体育运动最终、最智慧的宗旨。就足球而言,中国主要任务不是参加或争夺世界杯,而是尽快普及足球运动,让孩子们快快乐乐去踢球。现阶段中国科研的主体应该是革新而不是七拼八凑的创新,当然原创性的科学与技术也不能忽略。让中国的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快快乐乐去改进我们现有的设备、技术与方法,而不是堆积那些基本没有意义的论文数量,这样光省下的钱就能超过许多国家的GDP! 声明 :俺的意思可绝对不是学习不好的、科研做不好的、发不了CNS、SCI文章的人就是好领导、好导师! 参考资料: 文双春,大师们都遵行要做事不要做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112 施一公,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9557 侯成亚,有感于美国工会要求调查中国工人状况。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0187
个人分类: 社会|460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