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Aristotle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网“饭桶帮”:第二轮招收帮主!
热度 11 zlyang 2015-1-9 18:33
科学网“饭桶帮”: 第二轮招收帮主! 看到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创帮 的“斧头帮”在明目张胆的招收副帮主, “饭桶帮”决定: 第二轮招收帮主! 科学 网“饭桶帮”,由古 希腊的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年 -前399年) 创帮 ,之后由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亚里士多德 (Aristotélēs,公 元前384年-公 元前322年3月7日) ,继任帮主。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David_-_The_Death_of_Socrates.jpg Plato (left) and Aristotle (right), a detail of The School of Athens, a fresco by Raphael. 拉斐尔笔下的柏拉图(左)和亚里士多德(右)。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ato 科 学网“ 饭桶帮 ” 成员兼发起人列表(排名不分前后): Socrates : 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 Plato : 我很无知。 (求汉译)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ato 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Aristotle: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求英语)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istotle 孔子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5%AD%9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后被 饭桶帮 取消成员资格! 犹太人 Albert Einstein :“ 我所 追求的只是 用我绵薄的力量 ,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冒着触犯每一个人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 (求英语) Sir Isaac Newton : I do not know what I may appear to the world, but to myself 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shore, 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 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 . 我觉得自己像在海滩玩耍的孩子,偶尔捡到一颗较光滑的贝壳,我未知的真理仍如那浩瀚的大海。 随着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目前“饭桶帮”已由我国科技工作者接管! 凡真正发现自己具有“饭桶”特征的科技工作者,皆可毛遂自荐。 美国 自发形成的民间团体“科学丐帮”能升级为美国国家科学院, 科学网“饭桶帮”将来一定能升级为太阳系系家科学院,以及银河系系家科学院,宇宙最高科学院! 备注: 科学丐帮(Scientific Lazzaroni)只有10名成员,3名朋友,4名反对者。 预期科学网饭桶帮不会接受很多成员。请您尽快加入!名额有限。 相关链接: 庄世宇,2015-01-08,《排名科学的斧头帮(AXER)欢迎江湖人士加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5782-857633.html 2012-08-07,《科学 网“饭桶帮”成立 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99845.html 科学网新闻《揭秘美国国家科学院:影响美国的强大力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8/267779.shtm 《Foun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www7.nationalacademies.org/archives/nasfounding.html 《Scientific Lazzaroni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tific_Lazzaroni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www.nasonline.org/
4441 次阅读|26 个评论
回归古希腊2:the Dominated Aristotle !
jingpeng 2012-6-23 15:49
回归古希腊2:the Dominated Aristotle !
前面说过,想写一个系列的对希腊哲学的理解,只写了一个柏拉图,早就想接着写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了。正是亚里斯多德太强了,不仅是哲学,还有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甚至音乐、语言!以至于我都不敢下笔,感觉讲不清楚,包括现在也是这样。打算先写个初稿,以后慢慢修改,估计一次性写完是不可能的了。 亚里斯多德强到什么程度?在他之后的 两千多年 ,西方人一直奉为圣人,凡是他说的,都是对的!所以我取了这个标题,用Dominated来形容,那是一点都不过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在我们的教科书里似乎是一个负面人物,典型的就是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从比萨斜塔上丢了两个铁球下来,同时落地(这个故事太有戏剧色彩了,忘了哪位名人说了,不可能是真的)。人们把伽利略看成是敢于挑战的英雄,而亚里斯多德是落后的老朽。这对亚里斯多德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公平的!你想想,两千多年前的人了,太聪明了,成就太多了,以至于后人奉为神圣,不敢超越,那是这个人的错吗?!那是后面那些尊崇他的人的错!后面的几乎所有突破都要批判一下亚里斯多德!甚至一直延伸到现在。 相对于他的前辈们,他是第一个系统性地写作的,构建了整个知识体系,并且追求严密的推理论证。有人认为他是最后一个通晓所在时代所有知识的人!并且,据说他写的东西,只有三分之一流传下来了!只有三分之一就已经快超神了,有木有?!他的名字太长了,以下简称亚神,仅次于神了。 人生轨迹 亚神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自己也有一大帮学生,貌似还包括亚历山大(罗素认为,亚历山大没天分,没学到他的思想)!罗素认为,亚里斯多德是一个太监! 哲学 对soul和mind的区分 。在我的博客里,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了,应该是不对的。亚神早就做了区分,他认为,mind要高于soul。soul只是人体对周围事物的感觉和运动控制,这里不是说生物学上的神经冲动之类的,而是真正你感觉到或者要运动的冲动,是在生物化学反应上面一层的东西。而mind是在感觉之上的思考,甚至包括对思考的思考(Thinking on Thinking,这是我博客名称的由来)。mind可以是纯粹理性的,可以超越物质,包括对各种规律的思考和认识。每个人感觉到的可以非常不同,所以soul有很大差别,但mind代表理性,每个人认识到的理性是共通的。 爱与道德 。亚神认为,人应该爱上帝,但上帝不可能爱人。人应该多交朋友,并且讨论了人是否能做自己的朋友!(这点没有理解)一个好人会对自己更认同,更能成为自己的朋友。 政治 。亚神把政治制度区分为六种: A state with only one ruler is either a monarchy or a tyrrany; A state with several rulers is either an aristocracy or an oligarchy; and A state in which all rule is either a polity or a democracy. 最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有一个贤明的,充满智慧的君王统治。其次是没有君王,由一群有知识和修养的贵族统治,再次是人人的政治权利平等,共同治理。 但是 (注意这个但是),最好的制度也是容易变成最坏的制度的。如果君王不贤明而是非常粗暴的,则这个政治管理也是最糟糕的,同样的,一群贵族统治次之,民主制可能是 最不坏 的。亚神也认识到,现实中往往没有充满智慧的贤明君主,实际可以选择的最好制度是民主制。另外,亚神和柏拉图一样,都承认奴隶制,这是他们时代的局限,可能还是怕全民平等,没人干活养他们了。。 教育 。亚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的品质变好,有美德(virtue),而不是训练技能,让一个人有用(usefulness)。这种教育理念,恐怕很多现代人都还没有!看看社会上的一些潮流,我们今天是何等的缺失,忘记了教育的根本。 逻辑 。罗素认为,在亚神众多瞩目的成就中,逻辑是最重要的发明。先贤们比中国古人好不到哪去,也是泛泛而论,空空而谈,结论是各说各的,最后没有得到明确的对的“知识”。亚神提出了三段论,发展了演绎法(deduction),为后续一系列的科学发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的论述也按照逻辑来组织,力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自然的理解更为深入。 自然科学 亚神继承了柏拉图寻找普遍规律的努力。不过,柏拉图找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亚神却发现某一类事物有自己的规律。结合自己的演绎(deduction)方法,就找到了一些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他研究了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造成他是很多学科的老祖宗!这个努力算是赚大了。貌似science这个词还是源于他的发明呢(他说的当然不是英语了)!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那个时代的一些科学发现和认识,初中水平就已经是很高的成就了。我们现在看来,可能很简单,甚至会觉得幼稚或者错误。但那个时代的知识基础那是几乎没有,任何微小的认识都是非常艰难的,可以说是开创性的。讲个故事,有点感性认识。传说在修建神殿的时候,工匠造了一个立方的石块,上帝想要两倍大的(体积,边长应该为2的开3次方倍),工匠把边长加了一倍,却发现体积变成了8倍了!无解,求助于柏拉图的学院高手,也无解。。研究了一个世纪才用数列的分数,得到近似解。在此过程中,附带了很多几何和数学发现。传说发现第一个无理数的哥们还被推到海里淹死了,可见当时认识进步的艰难。 物理 。亚神认为所有东西都是在动态(motion)变化的,这个是自然的基本属性,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我们也知道,他认为保持运动状态是需要力的,当然也就需要有force不断地推动,这就是自然力。他认为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不是直线运动,而是圆周运动,这是唯一可以永恒均匀状态运动下去的方式。 生物 。他早就认识到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2】 。 blood vessels are like watercourses in gardens: they start from one spring, and branch off into numerous channels, and then into still more, so as to carry a supply to every part of the garden ” 在心智的位置认识上,亚神不如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已经认识到脑是心智之源 ,而亚神作为后来者,居然出现了倒退,他还是坚持心脏是心智的来源,而大脑只是用于冷却沸腾的血液!! Flanagan outlines a plausible moral philosophy based on an idea that he takes from Aristotle but reinterprets in the light of Buddhist teaching: eudaemonia, a sort of happiness that, in Flanagan's view, is the proper aim of a good life. 总结 亚神也是研究客观世界,把主观心灵排除了。可以说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了简化的铺垫,有利于人认识自然,形成一些理性的共识。但与此同时,却为自然科学种下了一个缺憾,就是排除了人的心灵思维存在的客观性。 薛定谔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9】 : 我们的科学——希腊科学——是以客观性为基础的,它切断了对认知主体、对精神活动的恰当理解之通路。我认为这正是我们现有思维方式所欠缺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东方精神那里输一点血。但这决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必须谨慎提防其中的谬误——输血总需要非常小心地防止血浆凝结。我们不希望失去我们的科学思想已达到的逻辑上的精确,那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资料: 【1】 Russell, Bertrand.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Simon Schuster/Touchstone, 1967. 【2】Aristotle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eBooks@Adelaide,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Library, University of Adelaide, 2004); . http://ebooks.adelaide.edu.au/a/aristotle/ 【3】Peter Carmeliet Marc Tessier-Lavigne,Common mechanisms of nerve and blood vessel wiring, nature, 2005 【4】许良英,是爱因斯坦错了还是李约瑟错了?—与席泽宗先生商榷,《科学文化评论》 第5卷 第6期学术沙龙. 【5】Daniel Stoljar, Philosophy: Meditation in mind, nature, 2011 【6】Wiki, Aristotle (有些文字是转译自wiki的,因为自己hold不住了。) 【7】 Works by Aristotle (这里有很多亚神的作品,原文翻译成了英文) 【8】 Aristotle: Politics and Art 【9】倪志勇的科学网博客, 薛定谔:没有什么自我是独立的 【10】Harnish R M. Minds, brains, computers: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2. 【11】Schoonover C E. Portraits of the Mind: Visualizing the Brain from Antiquity to the 21st Century . Abrams, 2010.
个人分类: 哲学-自由意志|2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