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休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休假--昨天我对电话采访的回答
热度 2 lin602 2014-4-19 06:36
昨天上午十点,中国科学报通过电话对我采访,听听我对学术休假的看法。 近期北京一所高校实行‘学术休假’的制度,这是从采访电话中得知的,因为事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场回答也是‘手足无措’。 前后回答内容的顺序我不记得了,主要看法如下: 1 学术休假,不是普通休假,我也没有查任何文献,也没有查任何网上内容,我的直感是:让做学术的教授们不承担任何教学与其他学校工作,利用这段时间到国内外进行学术访问,合作研究,实地考察,也可以坐在家中静静地查资料、写文章、写书、甚至自己还是全力做自己的研究。因为没有工作安排,不需要考虑耽误上课,出差二三天得赶回来完成教学任务,给学者一个完整的时间,为提高学术水平做自己想做的事。 2 学术休假需要一个好的学术环境,如果学术休假变成普通休假,这学术休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变成旅游、开自己的公司、做与学术无关的事情,这学术休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属于普通休假的范畴。 3 现在许多官员都是教授甚至‘著名教授’,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学术休假是不是能够惠及普通教师,难说。官员教授经费有,名誉有,可以安排好其他人接替工作,普通人就难说了。 4 学术休假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的,从本质上来说,应该能够利用这个时间将自己学术水平往上提一提。但不能用发表多少学术论文来考核学者学术休假中的‘努力程度’。好好利用学术休假应该是发自学者内心的要求,也是学者们‘象为自己做事’一样的心态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如果有考察指标,这不符合学术休假的本质。 因为我也没有看到科学报编辑说的北京一所高校的学术休假文件,所以我也不好说多少,只是拿起电话,边回答边思考说出的几点,而且也是回答过程中思路才慢慢理过来的过程。肯定不严谨,甚至有错误,各位博主不要见笑。我也不想修饰我回答的内容。
2735 次阅读|4 个评论
如何培育影响世界的成果:斯坦福大学CASBS的“学术休假”模式
热度 2 book 2012-11-5 21:38
如何培育影响世界的成果:斯坦福大学CASBS的“学术休假”模式
2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4 位普利策奖获得者、 44 位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以及几百位各国科学院院士,众多影响世界的研究成果和著作。这些数字,与一个小小的研究中心有关,这就是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 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 CASBS )。 10 月 25 日 ,我们访问了位于斯坦福校园附近小山上的 CASBS 。不大的地方,看起来毫不奢华的木板平房,面向旧金山海湾,视野开阔,风景非常美丽。 Stephen Kosslyn 教授, CASBS 研究中心主任,带我们参观了这个美丽的研究中心,并介绍了其令人深刻的运作模式。我觉得正是其独特的运作模式,才培育了如此骄人的成果。 1 )没有固定研究职位,相当于一个松散的研究中心。固定职位也有几个,包括办公室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 2 )中心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 Fellowship ,接受全世界行为科学领域科学家的申请。该 Fellowship 的资助模式是一年的访问,由中心提供办公场所,并承担来访科学家的食宿。遴选委员会的选择标准是申请者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他们倾向于选择能在访问期内做出重大突破的科学家。 3 )访问期内,科学家全身心地开展科学研究、著作和论文的写作、与其他同行的交流。科学家被要求每周至少去工作四天以上。我们碰到了三位正在访问的科学家:一位女科学家正在进行一本书的写作,关于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研究;另两位正在从事的研究课题是新媒体(电子化)对于人类阅读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教育效应。 4 )生活方面,研究中心所有服务设施 24 小时开放。为每位科学家提供免费的午餐,且将提供餐食时间缩减为半小时,目地是为让每位科学家都在同样的时间聚到一起,促进大家的交流。还提供免费的咖啡、饮料、水果。我们访问那天,走的时候每人拿了一颗免费的苹果。 可以发现, CASBS 模式旨在极大限度得为科学家提供宽松的环境,完全融入交流和工作,从而创造出重要的成果。 Kosslyn 教授说, CASBS 有两点最吸引人:一是环境;二是能够跟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家天天聊天的机会。我跟他说,这种脱离一切烦扰的“学术休假”,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梦寐以求。 我觉得 CASBS 模式的启示是:创新或许并不难,关键要从细节上做好一切有利于产生重要科学突破的事情,哪怕是一顿免费午餐。 这个图书馆书架上的书,作者全部是CASBS的访问者,并且大部分书稿都是在访问CASBS期间完成。 一直觉得那棵大树营造了某种大气的气氛。 这风格,绝对像度假。 开阔的视野。画面下部是一排小房子的屋顶。来访问的科学家,每人会分配一间木板房,麻雀虽小,五脏 俱全。 这两间房,其中一间是他们的健身器材室。 遥望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塔。 据说那片草地以前是一个湖,现在趋向于干涸,不知道是不是跟气候变化有关。Kosslyn教授告诉我们,那里还 发现一种珍稀动物物种。
个人分类: 科学那些事儿|6347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2年4月高教关键词:教师工资;学术休假;高教规划;南科诞生
热度 8 lgmxxl 2012-5-1 09:13
四月,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方面可谓是举措连连。出台了三个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文件:《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这三个文件,目标直接指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促进高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其它方面,教育部要继续在为促进高校走内涵发展道路而频繁发令。教育部召开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涉外办学规范管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做客人民网谈全面提高高教质量;教育部将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试点范围,黑龙江大学成为第一所获得自主招生权的非211学校;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每年安排1万名本科招生计划,生源范围为680个贫困县;2012年教育部预算支出额为1800亿元;全国自学考试英语试题疑外泄,教育部介入调查。 在其它方面有影响的事件还有:全球大学教师月薪调查:中国倒数第三;吉林大学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南方科技大学获准建立,校长称希望办成精品;南科大今年拟招180名学生,高考成绩占40%。这三件事,都可以看作是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深度影响的事件。此外,各大学也有一些新的做法值得关注:南京工业大学打出“组合拳”开展低碳校园建设;中国申请美研究生院人数七年连增;浙江大学四大举措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浙大百万级教学奖开评,拟全校师生公投;KAB创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项目覆盖高校超过1000所;2012年中国招募2万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台湾高校将在大陆六省市招收自费生;汕大外籍校长顾佩华:大学不改革会牺牲更多利益;江苏11所高校大学生将组团赴国外名校修学分;上海纽约大学设首个学位项目;同济大学推出“苗圃计划”等。 河南本月的高教要闻主要有两条:今年起高校毕业生创业可“零成本”注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一行来河南省考察,就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高校科技创新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国际方面,本月两个枪击案值得关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奥伊科斯大学发生枪击案,致7人死3人伤;美国南加州大学两名中国留学生遭枪击身亡。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本月高等教育关键词:教师工资;学术休假;高教规划;南科诞生。 教师工资:全球大学教师月薪调查:中国倒数第三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单论工资,在全球28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位居榜单倒数第三名。在中国,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美元,是全球“最低价”,而中国大学老师的平均工资也仅为720美元。相比之下,加拿大的老师“最富足”,收入居于榜首位置,刚入行的大学老师工资和平均工资分别达到5733美元和7196美元,达到中国老师收入的22倍和近10倍。 此项调查,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飞利浦•阿特巴赫主持。阿特巴赫和同事对比了28个国家大学教师的工资以及福利等,主要统计大学老师新聘时的初级工资、最高工资以及平均工资。 推荐理由: 教师强则学校强。而留住教师的心和身,则需要全方位的投入,既包括感情方面的投入,也包括事业方面的投入,但基本的待遇则是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师收入不足以支持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不足以让教师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就可能分散教师的精力。为了生存,教师不得不身兼数职。如此,其本职工作必将受到影响。 学术休假:吉林大学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根据中国教育报的报道,吉林大学启动“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提出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实施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学校休假制度规定,学校每年遴选20名教师全薪学术休假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 推荐理由: 学术休假项目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1880年,哈佛学院的校长艾利奥特批准工作七年以上的教师可以休假,休假期间享有半薪。如今,学术休假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制度化,是大学教师在职发展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制度形式,即所有教师在服务一定期限之后都可以申请享有的权利。一些大学还把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个人福利加以保障。每所学校都将教师的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加以规定。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了副教授学术休假制度 高教规划: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 根据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通知(教高 5号)发布。规划由序言、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五部分组成。 在指导思想方面,主要有两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在战略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其它的目标还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升;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主要任务方面,提出了11项:(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三)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七)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八)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九)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十)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十一)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 在重大项目方面共列了五项:(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计划 ;(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三)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促进计划;(五)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计划。 推荐理由: 高等教育专项规划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对各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你是否愿意,也不管你是否自觉,只有那些为高等教育规划作为充分准备的高校,才是发展最快的高校。 南科诞生:南方科技大学获准建立 教育部网站24日发布信息,备受瞩目的南方科技大学已正式获准建立,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暂定为8000人。教育部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 通知要求,南方科技大学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新专业的增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应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同时,应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推荐理由: 南方科技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筹建5年,终成正果,应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虽然南方科技大学的“去行政化”、“理事会治理”、“学术自治”、“自主招生”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但其作为体制内的大学,无疑给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或许南方科大走的道路正是中国大学发展模式形成的起点。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296 次阅读|19 个评论
坐着马车到国外揣着公款找麻婆豆腐吃?!
热度 14 RAOH 2011-12-24 07:30
坐着马车到国外揣着公款找麻婆豆腐吃?!
到国外坐着马车揣着公款找麻婆豆腐吃?! 想得诺贝耳奖的人很多,但是 想通了如何得诺贝耳奖的人却不多。放假了,就聊点关于诺贝耳奖的事。“你看了那小小的以色列,弹簧之地,可能还比不上个大上海,最近都拿了 3 次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没啥世界一流的大学。有没有啥秘诀?”上次写了一回, 3 个全是化学奖! ( ( 以色列问鼎诺贝耳奖有没有啥秘诀? ) 了不得,一想,还有!这是第二章了。 4 个土博也能拿诺贝耳奖! Hershko 他的学生同得诺奖的 Ciechanover, Shechtman, Yonath 全是土博,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在战火纷飞,条件简陋到连张书桌都难放稳的以色列。 4 个博士后来都有到外留学,又都义无返顾的回到了故土,长期在极为艰辛的情况下,在小小的以色列国内同行不多,学术相对不强的环境中,做着些“为人嘲笑”的 crazy 的课题,做出了巨大的突破! 有没有啥秘诀?有!借鸡生蛋,学术休假( sabbatical leave )是一大关键! Hershko 博士后是跟美国U CSF 的 Gordon Tomkins, 在那里他开始对 energy-dependent 蛋白质裂解感兴趣了, Hershko 回以色列后接着做,当时业内对此关注很少,属“低级趣味”,以色列国内同行可交流的更少,他早期的经典论文发在 BBRC, JBC 这类“低等”刊物上。他在这羊肠小道上走下来,有个关键人物就是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的 Rose! Hershko 当年和 Ciechanover 常去 Rose 实验室。有多重要呢? Rose 也跟着他同得诺奖 ! Hershko 得奖时提到 “Ernie Rose is the third person, in addition to Mager and Tomkins, wh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my scientific life. H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both Mager and from Tomkins. He likes problem solving, and his attitude to science is highly analytical. I am more intuitive, so we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very well. He is so brilliant that people do not always understand his ideas and are a little afraid of him. People are also often apprehensive of him because he can be very critical, and does not hesitate to voice his criticisms. We got along very well over a period of 20 years, which included several sabbaticals and many summer visits in his laboratory at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in Philadelphia . Our only disputes were when he refused to be co-author of work to which he actually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case of the few papers on which he is co-author, I had to force him to agree.” ( 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4/hershko.html ) Dan Shechtman 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他的发现就是在 Johns Hopkins 学术休假期间搞出来的!虽然他把组里人气得冒烟!组里的头对他说 "go back and read the textbook" and then "asked him to leave for 'bringing disgrace' on the team." 可没这学术休假,很难讲他会有这样的机遇! Ada E. Yonath 回国时,成了建以色列的第一个生物上的晶体结构实验室。她主攻的课题 ribosome structure ,长期以来被同行看扁,不是不好,是“不自量力”!太难了,很多人都不敢沾边,觉得她太 crazy !一路做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道道的难关都过来了。 Yonath 也有在 Chicago 做学术休假,但效果不知有多大,传记中没提过。可她很早就有和德国的长期合作。“ she was a group leader with Heinz-Günter Wittmann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Genetics in Berlin. She was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77-78. She headed a Max-Planck Institute Research Unit at DESY in Hamburg , Germany (1986–2004) in parallel to her research activities at the Weizmann Institute.” (en.wikipedia.org/wiki/Ada_E._Yonath) 这些交流想来,对她的成绩该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学术休假搞得好,有借鸡生蛋之妙,可以有机会利用到上等物质和思想上的资源。。。另外,还有趣的是,这几位还都从美国拿到基金资助,尤其是对Hershko, 当时正是他实验室有点要揭不开锅之时! 当然,有童鞋要说了:好是好,这事到中国就会变味了,有人就乘机公款旅游休假了。不见前一阵,好像就有中科院的人到巴黎坐着马车揣着公款到处找麻婆豆腐吃吗!介末办捏?
个人分类: 不得哭不得笑亚克西班|9668 次阅读|25 个评论
学术休假,想说爱你不容易!
liux831 2009-2-16 21:18
学术休假项目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学术休假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已经制度化。Sabbatical Leave是通过调整来激发研究者的创造力。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最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指标。《科学新闻》认为:科学休假的味道大家似乎都已经闻到,但是还没有人真正地享用。 还有大学声称TOP3.那你那里实行学术休假了吗? 学术休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专用名词。 一个课题油然而生------提出一个命题先要考虑它的存在和可能。 联想到有人提出质疑,大海龟有什么地位和作用? 这也关系到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 哈佛大学在1880年提出学术休假,2009年却是,学术休假,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新闻》杂志学术休假调查获奖名单公布
sciencenews 2009-1-22 17:46
2009 年 1 月,《科学新闻》杂志就学术休假话题进行读者调查,获得了老师们的热烈反响,我们已经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和发表了相关文章学术休假:一个不被追捧的话题。欢迎诸位阅读。 我们从参与调查的名单中特别抽出 7 名读者,为您赠送精美的奖品和礼品。获奖名单及奖品请见下表: 一等奖 2 名 价值 288 元的《科学新闻》 2009 年全年赠阅 二等奖 5 名 价值 72 元的《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的赠阅 三等奖 30 名 获得具有纪念意义的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2009 年第一期) 赠阅杂志已经寄出,感谢您对《科学新闻》杂志的支持! 中奖名单 中奖等级 姓名 奖品 一等奖 李宏平 《科学新闻》 2009 年全年赠阅 一等奖 郝晓伟 《科学新闻》 2009 年全年赠阅 二等奖 刘恩克 《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赠阅 二等奖 翟明爽 《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赠阅 二等奖 路永婕 《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赠阅 二等奖 余凤斌 《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赠阅 二等奖 刘雨村 《科学新闻》 2009 年下一个季度赠阅 三等奖 程明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吴玉新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郑丽和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陈松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梅群波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宁堂原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徐江兵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温和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吴刚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蔡明欣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杨正金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王志福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那文波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赵美娣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梅徽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彭静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张冰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洪飞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胡锦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邵宗书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李毅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李欣广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叶德荣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李志飞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陈烨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钟利军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牛连斌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李国芬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吴飞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王耿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三等奖 李成祥 新版《科学新闻》创刊号
个人分类: 采访手记|5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