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化学工程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不忘初心 情系化工-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校友乔剑锋
lizg 2020-5-18 19:36
不忘初心 情系化工 作者:学院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5-18 浏览次数:439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各地人民及爱心人士的心,医用防护物资是应对疫情防控的关键之一。 2020年5月7至10日,随着我校大部分学生的陆续复学,学生疫情的防护也成为目前我校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校友乔剑锋,系杭州妙方乔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2000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一直关心关注母校,特别是化工学院的发展,尤其是2020年疫情防控以来,在得知母校2020年5月7-10日大部分学生即将返校复学,他第一时间与导师李祖光教授联系,希望捐赠一批杭州妙方乔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免洗手消毒凝胶(500 余 瓶)助力化工学院师生返校复学,为我校化工学院教师和同学们增加多一份防护! “不忘初心,情系化工!”乔剑锋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情谊,践行了化工学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在此感谢乔剑锋校友以及化工学子在抗击疫情中所作出的奉献,祝愿疫情早日远离! 2020年5月9号下午,化工学院李祖光教授及其实验室学生、化工学院学工办洪一鸣老师、凌玥老师以及化工学院门卫室师傅,将这500多瓶免洗手消毒凝胶从学校北门搬运至存中楼一楼,方便化工学院师生领取。这批防护物资将分发给化工学院全体教职工(每人1瓶)和有需要的学生,助力化工学院返校复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感谢: 化工学院党委书记佘远斌、院长王建国以及学院工会主席沈振陆对乔剑峰校友的捐赠表示感谢!学工办洪一鸣老师代表化工学院学生对乔剑峰校友的捐赠表示感谢! 校友介绍 : 乔剑锋,杭州妙方乔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000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学科胡伟教授和李祖光教授,2004年1月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应用化学(包括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仪器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用化学的方法为社会提供正能量,致力于化学产品的绿色化,环保化,安全化 ,曾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1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临,考虑到部分村民传染病意识不强,2020年1月26日,给村民 捐赠口罩 1000只。2020年1月27日开始 加班加点生产消毒液 ,优先满足供应 105家定点医院。2020年2月9日,购买医用免洗手消毒液发放给每户村民。践行母校“ 厚德健行 ”的校训,遵循李寿恒先生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的精神, 2020年2月14日,乔剑锋筹建生产免洗手消毒凝胶(免水洗手液),贡献化工人的抗疫力量。国外疫情爆发后,妙方乔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大多出口,为世界抗疫贡献化工人的力量。
2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学校(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lizg 2019-1-10 20:33
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8935 2018年12月22日至24日,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吕华处长、省专家与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陈华良主任等上级部门领导,校长李小年,沈寅初院士、高从堦院士、郑裕国院士,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昌祖,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郑春晔,校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明,各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副校长虞晓芬主持。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学科分论坛和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等环节,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     李小年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绵延百年的发展史。他指出,学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育人环境、高端的学科平台、完备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更有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他表示,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切实把满足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尊重学术、重才爱才”已蔚然成风。他指出,学校刚刚成功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将在新的征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实施开放强校战略和文化强校战略,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小年强调,优秀青年人才是学校的希望、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的工大要承载事业发展的新使命,尤其需要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更有品质的人才服务,创造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青年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幕式上,人事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人才人事政策等内容。主论坛上,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青王建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长江青年学者张文安,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朱艺涵,耶鲁大学博士后、参会青年学者吕兴霖作了专题报告。     23日下午,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等20个分论坛同时在朝晖、屏峰校区进行。各学院、学科负责人与参会学者就学科平台、科研创新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邀请了部分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24日上午,学校举行了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参会学者关心的人事、科研、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说明。签约聘任仪式上,副校长虞晓芬代表学校与申报人才计划意向的青年学者代表签订了协议书,并为签订高层次人才岗位拟聘用协议的65位学者代表颁发了高层次人才岗位聘书。     “杭州·青年学者”论坛自去年创办至今已是第三届,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本届论坛收到的海内外学者参会申请已超千份。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共同研讨前沿热点学术问题,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互动交流,加强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同时加深对学校的全面了解,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lizg 2018-10-30 13:1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jsp/news.jsp?neId=152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32 2018年10月26日上午,应邀来我 校 访问交流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刘珏文教授 ( 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Analytical Methods 》副主编 )在 我 校 存中十楼报告厅给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 珏 文教授以 “ Nanozymes, DNAzymes, Biointerfaces ” 为报告主题,报告由浅入深,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开展以及成果总结等多角度系统地 介绍 了刘 珏 文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工作。刘珏文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 DNA酶、纳米酶以及核酸与无机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展开。刘教授从脱氧核糖核酸与金属离子、贵金属、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等无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表界面性质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多种DNA探针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外, 刘 教授 还介绍了他在国 外 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为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 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刘 教授 鼓励 在场的 各位师生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深造等方式走向更大的 学术 平台。 我院 李祖光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邵康博士和海洋学院的范铮老师 等我校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 , 并进行了交流。此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聂晶博士 等有关人员也到场聆听了学术报告。刘教授的 学术 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 在场的 师生们踊跃提问,刘教授耐心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在场师生收益颇丰。最后,刘 珏 文教授与我院执行院长佘远斌教授 、 李祖光教授、潘再法副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滕渊洁 博士 以及我校材料学院的浙江省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余靓博士等 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并 与我校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 报告人简介: 刘珏文,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本科学位,200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受聘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和McBryde奖章。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共计220余篇,包括 Chem. Rev. (2), J. Am. Chem. Soc. (21), Angew. Chem. Int. Ed. (8), Anal. Chem. (15), 引用数达 17000 余次。其中引用超过 100 次的有 40 篇。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 Analytical Methods 杂志 副主编。现主要从事核酸 酶 , 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 , 物理化学 , 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Liu, B.; Huang, Z.; Liu, J., Polyvalent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for Universal Display of Functional DNA with Ultrahigh Stabil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8 , 57, 9439-9442. (2) Liu, B.; Wu, P.; Huang, Z.; Ma, L.; Liu, J., Bromide as a Robust Backfiller on Gold for Precise Control of DNA Conformation and High Stability of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J. Am. Chem. Soc. 2018 , 140, 4499–4502. (3) Liu, B.; Liu, J., Freezing Directed Construction of Bio/Nano Interfaces: Reagentless Conjugation, Denser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and Better Nanoflares. J. Am. Chem. Soc. 2017 , 139, 9471–9474. (4) Zhou, W.; Saran, R.; Liu, J., Metal Sensing by DNA. Chem. Rev. 2017 , 117, 8272–8325. (5) Zhou, W.; Ding, J.; Liu, J., A Highly Specific Sodium Aptamer Probed by 2-Aminopurine for Robust Na+ Sensing. Nucleic Acids Res. 2016 , 44, 354-36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寿恒讲堂第209讲(刘珏文 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lizg 2018-10-24 21:25
寿恒讲堂第209讲(刘珏文 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jsp/news.jsp?neId=1515 报告题目:纳米酶,DNA酶,生物界面 报告时间: 2018 年10月26日 10:00-11:30 报告地点: 存中楼 10 楼报告厅 报告人: 刘珏文 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报告人简介: 刘珏文,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 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本科学位, 2005 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自 2009 年起受聘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加拿大化学会 Fred Beamish 奖,和 McBryde 奖章。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共计 220 余篇,包括 Chem. Rev. (2), J. Am. Chem. Soc. (21), Angew. Chem. Int. Ed. (8), Anal. Chem. (15), 引用数达 17000 余次。其中引用超过 100 次的有 40 篇。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 Analytical Methods 杂志 副主编。现主要从事核酸 酶 , 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 , 物理化学 , 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Liu, B.; Huang, Z.; Liu, J., Polyvalent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for Universal Display of Functional DNA with Ultrahigh Stabil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8 , 57, 9439-9442. (2) Liu, B.; Wu, P.; Huang, Z.; Ma, L.; Liu, J., Bromide as a Robust Backfiller on Gold for Precise Control of DNA Conformation and High Stability of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J. Am. Chem. Soc. 2018 , 140, 4499–4502. (3) Liu, B.; Liu, J., Freezing Directed Construction of Bio/Nano Interfaces: Reagentless Conjugation, Denser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and Better Nanoflares. J. Am. Chem. Soc. 2017 , 139, 9471–9474. (4) Zhou, W.; Saran, R.; Liu, J., Metal Sensing by DNA. Chem. Rev. 2017 , 117, 8272–8325. (5) Zhou, W.; Ding, J.; Liu, J., A Highly Specific Sodium Aptamer Probed by 2-Aminopurine for Robust Na+ Sensing. Nucleic Acids Res. 2016 , 44, 354-363.
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应邀到理学院作学术报告
lizg 2018-6-21 08:07
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应邀到理学院作学术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应邀到理学院作学术报告-理学院 http://lxy.zafu.edu.cn/info/1076/5666.htm 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应邀到理学院作学术报告 【 来源:时间:2018-06-08 浏览: 197 】 6 月 7 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李祖光教授应邀为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 “ 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 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副院长罗锡平教授主持,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李祖光教授的学术报告。 李祖光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方向负责人、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钱江人才资助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优秀项目)等三十几项科研项目。在《 Analytica Chimica Acta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和《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50 多篇,其中 SCI 收录 80 多篇, EI 收录 30 多篇。 李祖光教授生动的讲解了采用微波、超声、磁性纳米材料等手段处理各种复杂样品的新技术方法,并结合领衔研究团队开展的前沿研究,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成果。报告结束后,李祖光教授与学科教师进行了交流,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周到的回答,也为同学们报考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做了具体的思路讲解。李祖光教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研究态度都给理学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学术报告也是理学院“学术校庆”的专题学术报告告,同时也是理学之光系列活动的开幕式。相信李祖光教授给大家带来的前沿学术报告,必将让理学学子对学术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 理学院 周建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院教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稳低汞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lizg 2018-6-21 01:46
我院教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稳低汞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jsp/news.jsp?neId=1445 我院教师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稳低汞催化剂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06-20 浏览次数:997 低汞催化剂是目前电石法生产 PVC塑料的氯乙烯单体生产所使用的主要催化剂,PVC的使用量在五大工程塑料之中,排名第二,2017年中国PVC的产量逾27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基于中国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格局,聚乙烯单体产量的90%以上都是基于煤化工的乙炔法生产,而氯化汞催化剂是目前乙炔法制备聚乙烯单体工业上唯一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催化剂。聚乙烯产业每年催化剂消耗量达20000多吨,汞的使用量达1400吨,占世界汞消耗量的70%,造成较为严重的汞污染问题。中国政府于2014年起开始限汞行动,要求全行业2015年起全部采用低汞催化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替换过程。和高汞催化剂相比,低汞催化剂的氯化汞负载量最高不得超过6.5%,属于可以形成单层分散的理论负载量范围内,采用低汞催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减少使用过程中氯化汞的排放。 众所周知,催化剂是参与化学反应而自身并不会消耗的物质,其在工业使用过程中理论上并不消耗,涉汞催化剂的汞污染问题是由于催化剂的热稳定不好造成的。由于氯化汞属于金属氯化物里唯一的共价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沸点只有 170 ℃ ,其热稳定极差,开发稳定性好的涉汞催化剂一直是催化领域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校工业催化研究所李瑛教授课题组于2012年开始研发,历时六年时间,成功开发了新一代超稳低汞催化剂,并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技术采用具有特殊工艺生产的活性炭载体,利用炭载体表面缺陷为锚合点和氯化汞分子形成强的化学键,氯化汞在活性炭表面以单原子形式存在,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汞催化剂热稳定性问题,还使催化剂利用效率高达100%。该催化剂于2015年开始中试,于2016年11月份开始试生产,并在河南神马氯碱的工业转化器装置上使用,截止2018年6月6日,催化剂运行寿命长达12000h,而目前市场上低汞催化剂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8000h。目前,浙江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稳低汞催化剂产品已经实现百吨级的生产和销售,正在市场推广中,在无汞催化剂尚未实现真正产业化应用和推广的形势下,该技术为我国氯碱行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 由清华大学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单原子催化国际会议( ISSAC-2)于2018年6月15-18日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召开。我院李瑛教授课题组所投稿的 “基于炭缺陷稳定的单原子超稳低汞乙炔氢氯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工业应用” 工作在第二届单原子催化国际会议(ISSAC-2)获得优秀墙报奖。“单原子催化”概念由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团队、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刘景月教授于2011年共同提出,成为目前催化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单原子催化剂的发展及单原子催化概念的提出,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更好的在分子水平设计和理解化学反应及多相催化理论。 李瑛教授课题组的范江涛同学上台领奖 李瑛教授和大会主席李隽教授交流 李瑛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在氯碱企业现场指导催化剂装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农林大学|学术校庆】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lizg 2018-6-21 01:29
【浙江农林大学|学术校庆】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学术校庆】理学院学术报告-浙江农林大学 http://www.zafu.edu.cn/info/1165/80287.htm 【农林|学术校庆】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_搜狐教育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234178750_777821 【农林|学术校庆】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2018-06-05 21:28 学术 报告题目: 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 报告时间: 2018年6月7日14:00 报告地点: 理学院 学14-514会议室 报 告 人: 李祖光 教授 报告人简介 李祖光,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方向负责人,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 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0033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407308)和(LY16B050008)、浙江省科技厅钱江人才资助项目(2010R10044)。已在《 Analytica Chimica Act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Chemistr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录80多篇,EI收录30多篇。 (理学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
lizg 2018-6-19 23:32
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7770 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 来源: 化学工程学院 科学技术研究院 日期: 2018-06-13 点击率:1679分享到:     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朱艺涵教授与学校特聘教授韩宇(现就职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合作,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取得突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分别以第二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Atomic-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electron beam sensitive crystalline materials》。    在此之前,朱艺涵教授、韩宇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ling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structures of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低剂量显微技术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这一类电子束极其敏感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实现了原子尺度高分辨显微结构的解析。而这次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则通过低剂量带轴倾转、高精度样品漂移矫正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电子束极其敏感材料低剂量显微表征技术的突破。采用该研究成果可以将使得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二维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等重要电子束敏感的微纳尺度结构研究更清晰更明确,对纳微米结构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更直接的手段。    近年来,学校通过多次优化调整科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学术论文水平和创新层次,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期《Science》封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Zr)晶体和表面结构的原子分辨显微像资料链接:    朱艺涵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显微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目前在Science、Sci. Adv.、Nat. Mater. 、Nat. Chem.、Nat. Nanotechnol.、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 等国际重要期刊共发表论文 76 篇,总引用次数约3700。 朱艺涵教授于2016年获得国际催化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获得美国显微和微分析学会颁发的主席学者奖,2013年获得SABIC 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基金奖。    韩宇教授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多相催化、气体分离、电子显微镜弱光成像技术等,目前在Nature,Science,Sci. Adv.、Nat. Nanotechnol.,Nat. Chem.,Nat. Mater.,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重要期刊共发表论文180余篇,总引用次数约12000。韩宇教授于201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于2008年获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汤姆逊研究前沿奖);2006年获新加坡青年科学家奖;2004年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为百名青年发明家。
1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召开
lizg 2017-7-15 10:21
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召开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召开 -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化学试剂》期刊 http://www.chinareagent.com.cn/hyzx/592.jhtml 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杭州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 2015-09-25 11:56:06 试剂信息网 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rdquo;于2015年9月22日在浙江工业大学拉开帷幕。2015年金秋季节,我们汇聚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城市!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带来了良好的试剂市场。近年来试剂及相关产品的需求较为稳定、成长预期向好,年增长率10%~15%,属于不可多得的ldquo;朝阳产业rdquo;。 本届会议主题为ldquo;绿色化学rdquo;,绿色化学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言课题。绿色化学具有良好的现实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是知识经济时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绿色化学的途径,从科学研究出发发展环境友好的化学、化工技术,才能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本届会议由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主办、《化学试剂》编辑部和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承办,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天津市化学试剂行业协会、浙江省化学试剂工业协会协办。 本次会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学者、行业领导、业界人士等嘉宾参会,给与前瞻性的发展展望,邀请知名企业展示产品和技术交流绿色化学与应用技术的进展,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分析测试机构及应用单位的代表;来自国内外试剂生产销售企业的代表;《化学试剂》期刊编委会的委员专家;浙江工业大学及媒体的朋友等近90家单位,200余人参加了本届交流会。 第九届全国试剂与应用技术交流会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会议同期还举行了《化学试剂》期刊编委会暨2015专家研讨会、化学试剂新产品展示与交流等活动。 化学试剂编辑部主编刘昉代表大会组委会介绍会议的筹备和组织情况 大会共设开幕式、大会报告、颁奖典礼三项议程。特邀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第一环节:开幕式 《化学试剂》期刊名誉主编、王夔先生为大会发来书面贺词,本届大会特聘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先生与柴之芳先生、林国强先生共同为大会致辞;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小年、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龙先生、上海科委张露璐先生、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先生、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顾小焱先生等嘉宾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分别致辞。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先生致辞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小年致辞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龙致辞 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秘书长任富聪致辞 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顾小焱先生致辞 大会第二环节:大会主题报告 此次报告会以ldquo;绿色化学rdquo;为主题展开讨论,重点分析讨论了绿色化学的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以及科研创新的热点、趋势及科研进展,并围绕试剂的技术发展、品种组成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何鸣元先生 报告题目:绿色化学展望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锁江研究员 报告题目:离子液体构效关系及工业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ldquo;长江学者rdquo;特聘教授彭孝军教授 报告题目: 染料激发态释能调控与工业应用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绿色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马新宾教授 报告题目: Cu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精细合成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精细化工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纪红兵教授 报告题目: 热敏性化学品的新型分离技术和装备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运河特聘教授佘远斌先生 报告题目: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刘征宙先生 报告题目: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与发展报告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项目三处李云鹏先生 报告题目:中国实验室臭氧层保护和淘汰ODS物质在行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任玉杰教授 报告题目:LC-MS分析检测用系列色谱试剂的研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吴佳佳博士 报告题目:高纯试剂的制备纯化及其系列标准制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周鑫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微痕量多组分VOCs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分析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站咨询调研专员张玮航 报告题目:2014年度化学试剂优秀品牌调查报告 大会第三环节:颁奖典礼 第一项进行的是2015年度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ldquo;试剂硕博士优秀人才奖rdquo;颁奖仪式。共有4名博士、硕士获得ldquo;试剂优秀人才奖rdquo;。同时对2015年上海化学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加盟单位进行颁发证书仪式。新加盟单位分别是:上海馨晟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麦恪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项为《化学试剂》期刊2014年度ldquo;优秀稿件rdquo;、ldquo;优秀作者rdquo;颁奖活动。分别评选出5篇ldquo;优秀稿件rdquo;和5位ldquo;优秀作者rdquo;,获奖代表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罗春华老师上台领奖。 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罗春华老师上台领奖 第三项ldquo;国药杯rdquo;科技论文颁奖:为了奖励作者的科研成果,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特别赞助的ldquo;国药杯rdquo;论文墙报评比大赛同期举行。本次会议集共征集并收录了82篇优秀的论文摘要,有重点高校、优秀企业、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学生参与论文撰写。会议召开期间,同时进行了入选论文摘要的墙报展览,吸引了大批的参会人员观看交流,为各企业、院所科研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专家组成评审团对论文摘要进行评选。产生了40名获奖作者。其中:一等奖8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9名,并对获奖作者予以奖励。最后,大会举行的颁奖仪式由专家组成员mdash;mdash;佘远斌教授主持。 ldquo;国药杯rdquo;论文墙报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在此,谨代表主办方特别鸣谢给予此次会议赞助和大力支持的企业mdash;mdash;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同时感谢浙江工业大学的鼎力支持! 大会交流现场 本次大会吸引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阿法埃莎(中国)化学有限公司、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哈希水质分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劢行仪器有限公司等公司及《分析实验室》、《分析化学》、仪器信息网、盖得化工网等厂商及媒体参展和交流。与会专家、代表和试剂企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第九届试剂交流会获奖论文名单.xls 序号 奖项 论文题目 作者 单位 1 一等奖 纳米孔石墨烯对金属团簇的影响 陈先朗,周虎,王建国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 分子蒸馏、薄膜蒸发与精馏耦合技术用于分离苯乙酮和1-苯乙醇的研究 杨祖金,张玉姣,方岩雄,纪红兵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GC-MS/GC-O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产地阿胶的关键香气组分 佘远斌,舒畅,肖作兵,徐路,牛云蔚,朱建才,陈合兴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 吡啶-2-磺酰氯的绿色制备 杨占会,许家喜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5 回流沉淀法制备磁性石墨烯IMAC材料用于磷酸肽的特异性分离富集 陈雅静,熊志超,张维冰 华东理工大学 6 稳定同位素 15 N标记2-甲基-5-硝基咪唑的合成与表征 王伟,杜晓宁,徐建飞,宋明鸣,雷雯 上海化工研究院 7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绿色试剂Chemkey TM 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孙倩,姚爽,THOMAS COERPER,程立,顾金凤 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8 钯催化还原Heck反应在吲哚不对称去芳构化中的应用研究 李英龙, 王永刚, 沈冲,刘人荣,贾义霞,高建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9 二等奖 高纯试剂系列标准的制定 全灿,吴佳佳,李红梅,杜然,鄢雄伟,金君素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10 苄基磺酰氯的绿色制备 杨占会,许家喜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11 ICP-MS碰撞反应池技术测定高纯度磷酸二氢钾中痕量金属离子 刘征宙,曹丽丽,陈浩云,肖历,马骏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多聚糖包覆亲水纳米颗粒用于糖肽的选择性分离富集 陈雅静,熊志超,张维冰 华东理工大学 13 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15种三唑类杀菌剂 聂晶,陈福疆,宋志宇,李祖光,孙彩霞,刘文涵,李茂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14 牛磺酸@ SiO2@ Fe3O4催化水相H2O2高选择性氧化硫化物 沈海民,周文杰,徐丽萍,武宏科,艾宁,佘远斌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5 基于双量子点ldquo;Turn-Offrdquo;模式荧光数阵传感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不同茶叶中多组分农残 范尧,杨天鸣,付海燕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16 GC-O结合PCA分析鉴定甜橙油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肖作兵,牛云蔚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香料研究所 17 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研究不同分子量分布聚苯乙烯的裂解特征 陈晓婷,张庆合,李晓敏,李红梅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18 一锅法合成稳定同位素标记邻苯二甲酸丁苄酯-D 4 徐仲杰,孙雯,涂亚辉,钟嘉琪,潘洁,卢伟京 上海化工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 19 渗透汽化膜技术在溶剂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 鲁加峰,范文林,任玉杰 上海星可高纯溶剂有限公司;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 N -氟代双苯磺酰亚胺(NFSI)参与的Cmdash;F键绿色构建 娄绍杰,许丹倩,徐振元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21 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接力识别功能荧光探针 郑竹轩,汤立军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2 三等奖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用于不同名优绿茶产地快速判别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鹤东,付海燕,杨天鸣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23 利用改性ATBS共聚物制备高纯乙酸钴 凌芳,刘征宙,郑琦,顾小焱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4 氯代有机物的电催化选择性氢化脱氯 徐颖华,马红星,丁旭芬,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5 顶空蒸馏萃取结合GC-MS/GC-O分析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肖作兵,陈合兴,牛云蔚,舒畅,朱建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香料研究所 26 理论研究Pd纳米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的尺度效应 周 虎, 钟兴, 庄桂林, 王建国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7 一种特异性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质粒DNA标准物质 李妍,许丽,刘刚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28 稳定同位素标记卤代苯-D 5 的合成研究 杨超,王浩然,孙雯,潘洁,方超,李美华,杨维成,罗勇 上海化工研究院;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 单(6- O-p -甲苯磺酰基)- beta; -环糊精的绿色简易合成 沈海民,马鑫,徐丽萍,武宏科,史鸿鑫,佘远斌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0 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前处理方法对白酒中增塑剂的测定 赵博,李晓敏,张庆合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31 离子液体结合微波辅助同时蒸馏提取南五味子精油 俞国伟,聂晶,陈福疆,李祖光,李茂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32 高纯氟化锂制备新工艺研究 郭彩宏,凌青 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 33 感官评价和GC-MS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甜橙油中的风味物质 肖作兵,马胜涛,牛云蔚,刘军华,范彬彬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香料研究所 34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 1 钟冬莲,汤富彬,李祖光,李茂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台湾中兴大学 35 Ag掺杂聚酪氨酸修饰TiN电极对H2O2的检测、分析 王琳玲,赵峰鸣,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磷酸-5 ' -吡哆醛含量 胡鸣,凌芳,郑琦,陈浩云,干海平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37 乳制品中19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 邵明华,江晨舟,张驰中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8 叶菌唑戊酮的合成研究 李海涛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有限公司 39 同位素标记胞嘧啶- 13 C 、 15 N 2 的合成研究 徐建飞,杜晓宁,王伟, 刘占峰,雷雯,侯捷 上海化工研究院 同位素研究所 40 吲哚衍生物的用途及合成 宁方贤,孙文海,孙喜玲,朱丹丹 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注:请获奖作者尽快完善全文,登陆 www.chinareagent.com.cn 投稿系统,向中文核心期刊《化学试剂》投稿,获奖文章投稿《化学试剂》期刊将优先送审、优先发表,并免审稿费。 编辑报道:zwh,rc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化工学院组织学生赴台湾中兴大学开展第二校园经历游学
lizg 2015-8-25 00:41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组织学生赴台湾中兴大学开展第二校园经历游学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2292 7月20日—8月14日,化工学院组织34名同学赴台湾中兴大学开展为期26天的暑期访学项目。   期间,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七位特聘教授主讲及指导了主题讲座和实验课程,内容涉及质谱原理与应用、红外光谱原理与应用、层析分离原理与应用、电化学原理与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原理与应用、X-光绕射(XRD)原理与应用等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和实验操作相配套的方式,学生了解了学科前沿知识和仪器操作原理,学习了先进的实验方法和工艺技术,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游学的最后,台方以实验总结报告和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了考察,并向学生们发出了来台开展交换生学习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邀请。   此外,学生们还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和垦丁等不同城市,深入文化村、夜市、博物馆等不同场合,走访老师、学生、店家、游客、公交司机等不同层次的人群,深刻体会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继承与发扬。   自2014年建立友好姊妹学院以来,化学工程学院与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在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今年,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和我院共同发起此次学生暑期访学项目,互相承认学分。 在台中 | 中兴印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4NTk2MQ==mid=212407599idx=1sn=3f46b0519e69e621e2d2fafdb496d91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ShowNewsPageAction.do?newsID=3125smallClassID=bigClassID= 我院与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ShowNewsPageAction.do?newsID=3122smallClassID=bigClassID=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李茂荣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赴台湾中兴大学暑假友好学院游学李祖光
lizg 2015-8-9 09:35
在台中 | 中兴印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g4NTk2MQ==mid=212407599idx=1sn=3f46b0519e69e621e2d2fafdb496d91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在台中 | 中兴印象 2015-07-23 浙江工大卓越化工 浙江工大卓越化工 浙江工大卓越化工 微信号 zjutcesu 功能介绍 化工学子日常学习生活小帮手。 奋勉努力不惰不匮之谓也 勤者 精诚专一精进不已之谓也精者质实无华真率不伪之谓也朴者忠信无伪 真实无欺之谓也诚者校训诚朴精勤 近两小时的飞机 三小时的大巴 我们终于来到了台湾中兴大学的校门口 走在中兴大学校园里 恬静 有序 又充满生机 曾说 一个学校的历史 便是校园里生长的大树 这里 参天的椰树 敦厚古老的榕树 说蝴蝶兰是他们的校花 还有那个美丽的湖 美丽的传说 如果那湖真是徒手而成 那么湖边的我们 姻缘也是传奇 二十分钟的小茶会 是中兴对远道而来的我们的热情 这茶点 还能再好吃一点吗 惠孙堂 是这个校园的历史记忆 我们粗略地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岁月 两台显微镜的故事 你 想知道吗 我们模拟了泥石流 这是工科图书馆 云集了众多原著文献 看满书架集成册的杂志论文 价值在学子徜徉的知识海洋 图书馆的角落 堆放着几桌的奖杯 低调的奢华 万米阳光 我们走在黑树林的小道上 这是我们 July 23某日记 2015.7.23 …… 一路坐在冷气超足的大巴上,床边的花边小帘一种甜甜的怀旧婚房味道,像极了王导游浓重的台湾腔。一下飞机无论年迈年少,男男女女,操着那么一口强调甜腻得让人不习惯,而后却也读出了它友好。 这里什么都给人邻家的味道。高速上望去房屋低矮一片,挤得密密麻麻依偎在山边,那山横躺着,长长一条,和着低低飘来的云朵,盖着不同纹理的植被,慵懒得不像话。急着寻找这个城市的频率,直到久石让言语,焦灼的心终于安宁下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关于举办2015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lizg 2015-6-13 12:10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关于举办2015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ShowNewsPageAction.do?newsID=3328smallClassID=bigClassID=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将于 2015 年 7 月 13 日至 7 月 17 日举办为期 5 天的“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以下简称夏令营)。本次夏令营旨在促进高校间优秀大学生的交流,帮助优秀大学生了解化工学科前沿动态,拓展视野,增强科研兴趣,发掘科研能力与潜力,增进大学生对我校化工学院的了解,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构建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平台。 本次夏令营活动共招收学员 60 人。 一、招收对象 1 .思想政治品德合格、身体健康; 2 .国内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环工、制药、生工、材料等大化类专业优秀本科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应在本专业排名前 25% ; 3 .国家大学英语四级 480 分或六级 425 分(含)以上; 4 .本科期间发表化学化工方面相关论文的优先考虑。 二、申请程序 即日起申请者可登录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夏令营报名系统,填写相关信息,报名截止时间: 6 月 15 日。报名网址为: http://www.cetrip.icoc.cc/ 。 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2015 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稿至邮箱: hcyjs@zjut.edu.cn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大学成绩单、 CET 四、六级成绩单、已发表论文首页、各类获奖证书等,制成 PDF 格式) 注意事项: WORD/EXCEL/PDF 的文件名均请使用“学校名称 + 申请人姓名”,截止日期: 2015.06.15 。 报名结束后,由学院组织教师对申请者受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进行审查,择优确定进入夏令营的学生名单,在化工学院网站( www.ce.zjut.edu.cn )上公布名单,并以邮件形式将报道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入围者。 三、报到时须提交的材料 1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2015 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 1 份(见附件 1 ); 2 .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单原件(本科两年半成绩); 3 .推荐信 2 封,需由本科学校任课教师推荐,装入信封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名; 4 .其他证明材料 ( 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已发表论文的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英语 4/6 级成绩单复印件等 ) 。 四、活动安排 暑期夏令营期间,将举办师生交流与座谈会、学生交友会、校园参观和西湖游览等活动。具体时间安排见下表: 夏令营时间安排表 五、相关费用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将为正式学员提供夏令营期间在杭食宿、往返车旅费 ( 按汽车或火车硬座标准 ) 。 六、对于考研优惠政策 1 .参加夏令营的学员,今年 9 月份如果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校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校给予新生奖学金 6000 元 / 人,学院再酌情给予额外的奖励; 2 .学员如果参加 2016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且成绩达到我校复试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联系咨询 邮箱: hcyjs@zjut.edu.cn 电话: 0571-88320932 (郑老师)、 0571-88320410 (薛老师) 附件下载:1、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暑期夏令营申请表 2、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暑期夏令营活动宣传册 3、 浙江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夏令营推荐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贾义霞课题组在化学顶级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论文
lizg 2015-5-31 19:29
化工学院贾义霞课题组在化学顶级期刊J. Am. Chem. Soc.上发表研究论文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1890  我校化工学院贾义霞、高建荣团队是“染料农药创制及共性技术研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力量之一,近年来在手性合成与不对称催化方向上一直围绕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吲哚的不对称官能化反应开展研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在 J. Am. Chem. Soc. 、 Angew. Chem. Int. Ed. 、 Chem. Commun. 、 Org. Lett. 、 Chem. Eur. J. 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一系列论文。最近,该团队在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领域取得突破,研究结果在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J. Am. Chem. Soc. )上发表,这是该课题组近两年内在该期刊上发表的第2篇高水平论文。 J. Am. Chem. Soc. 是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之一,该文链接为 http://pubs.acs.org/doi/pdf/10.1021/jacs.5b01705 。   芳香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占有机化合物总量的三分之一,来源广泛,是重要的化学合成原料。打破其芳香性,实现该类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将会直接获得脂肪环状化合物,这些脂肪环状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等生物活性分子中。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则能方便快捷地获得手性脂肪环状化合物,因此备受化学家关注。但是,目前基于芳基化反应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较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文献报道的方法局限于含有自由N-H键或O-H键的芳香化合物,如芳胺、吲哚、吡咯或酚等,这类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易发生烯醇式-酮式互变,有利于去芳香化反应的发生。因此,需要发展新策略来实现其他类型芳香化合物的去芳构化反应。 吲哚的去芳构化反应新策略 — 还原 Heck 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中的潜在应用   该团队巧妙地将碳-氢键活化与去芳构化反应相结合,中断碳-氢键活化过程(interrupted C-H activation),通过对中间体的捕捉,实现了新型去芳构化反应。研究中硕士二年级沈冲同学以钯为催化剂,甲酸钠为还原剂,手性膦为配体,利用分子内还原Heck反应实现了N-取代吲哚的去芳构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含有季碳手性中心的四环吲哚啉类化合物。反应具有较高的收率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底物适应性好,产物中的吲哚啉是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优势结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研究克服了文献中芳香化合物必需自由N-H或O-H键的不足,为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反应结果及产物绝对构型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该团队博士生吴昊同学在 J. Am. Chem. Soc. 上发表了利用吲哚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构建含三氟甲基的季碳手性中心的研究工作,目前已被他引40余次,全文链接为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400650m 。 镍催化的构建含三氟甲基全碳手性中心的不对称傅克烷基化反应 反应的手性诱导控制模型及产物的绝对构型确定 将产物转化为 具有生物活性的 三氟甲基取代的手性色胺及四氢咔啉化合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与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签订学术交流合作
lizg 2014-12-26 21:02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ShowNewsPageAction.do?newsID=3125smallClassID=121bigClassID=14 我院与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应我院的邀请,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李茂荣特聘教授、理學院副院長、興大附農校長李林滄教授、化学系主任林助傑特聘教授等理学院各系主任等一行9人组成的访问团于12月19日赴我校化学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并签署建立友好学院的合作协议。 12月19日上午,台湾中兴大学李茂荣特聘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在邵科馆二楼国际会议厅作了题为“High-Throughput Analysis of Toxins and Additives in Food by QuEChERS Combin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的学术报告。12月19日下午,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访问团一行在化学工程学院存中楼808会议室与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见面。通过友好协商,李院长 与我院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签订了两院建立友好学院的合作协议。随后,李茂荣院长代表中兴大学理学院向 我校化学工程学院 赠送了友好学院纪念品,我院也向客人回赠了纪念品。 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银飞教授、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副院长李国华教授、党委副书记肖春,院长助理 许响生教授 等学院 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各系正副主任和教师代表王丽丽教授、倪哲明教授、李祖光教授等 参加了协议签署仪式。 台湾中兴大学 理学院院长 李茂荣教授和化学系主任林助傑教授等分别对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和化学系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也分别对我校化学工程学院作了详细介绍。 会后,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李茂荣特聘教授、化学系主任林助傑特聘教授等在 我院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李祖光教授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和我校绿色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实验室,并与我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师及职员交流、 学生交流 、学术科研项目合作、学术研讨会以及相关学术讯息共享及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推进两院间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台湾中兴大学位于台中市南区,成立于1919年,现有理学院、文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生命科学院、兽医学院、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及进修部等,其中理学院现有化学系、应用数学系、物理学系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系等,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我校化学工程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绿色化学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和农药等3个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化学、农药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其中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2007年和2012年在国家公布的全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实力排名中我院名列第13位和第14位,我校21个国家三大奖中我院获得12项,创下全校33个第一,是我校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学院。 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和访问,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与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建立了友好姊妹学院关系,对彼此的教育教学环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两院间的 全面合作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我校师生开辟一条到台湾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学习的新途径,同时也使更多浙江工业大学的莘莘学子们了解了台湾中兴大学。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李茂荣教授与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佘远斌教授签订合作协议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院长李茂荣教授向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银飞教授赠送友好学院纪念品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访问团与我校化学工程学院 党政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等合影 台湾中兴大学理学院访问团 (李茂荣特聘教授 、李林滄教授、林助傑特聘教授) 与我院进行交流和讨论 注 :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 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科学引文索引 ) 和 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所收录的全球 1 万余种学术期刊的 1000 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 并按 22 个学科领域将每种期刊进行归类 , 所收录文献也依所属期刊分别归入 22 个学科领域。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机构进入ESI 前1% , 即将全球各个机构在过去十年发表文章的总引用次数进行排名, 进入这个排名前1% 的即为进入ESI。在进入之后, 也可以根据发文总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再进行分析和排序。 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 我校化学、工程学等学科ESI排名快速前移 。
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