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冥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马云的一句话,说明什么?------怎样成为智者?
dsm9393 2019-9-12 22:05
马云的一句话,说明什么? A word of ma yun, explain what? ------ 怎样成为智者?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 :最近马云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时,说了一句话 “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马云这句话,把人分成了三类,也将人的感官与脑和心分离,分成三个层面。这句话怎么看?笔者将最近参考消息的报道,“人的思考能否停止?”联系起来进行讨论。人说话时有没有思考与意识?聪明人和智者的思考有什么区别?哪一种人是用心讲话。思考怎么定义?思考与什么有关?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个问题上有差异。 关键词 :思考与意识,冥想,《金刚经》,脑与心 Abstract: recently, when jack ma resigned as chairman of alibaba, he said, a fool speaks with his mouth, a wise man speaks with his head, and a sage man speaks with his heart. Ma yun's words divide people into three categories, and also separate people's senses from brain and heart, into three level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entence?The author will recently refer to the news report, people's thinking can stop?Link them together and discuss them.Are people thinking and conscious when they speak?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wise man and a wise man thinking?What kind of people talk with their heart.How do you define it?What is thinking about?Chinese culture differs from western culture on this issue. Key words: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meditation, diamond sutra, brain and heart 一.引言 2019-09-12 , “ 55 岁马云辞职痛哭,留下 14 句话,句句触动心灵!! ”其中有 ( http://www.sohu.com/a/340460385_728810 ) 马云:年轻人必须思考的 4 大问题,第四个大问题是: ④ 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 马云这句话,把 讲话的 人分成了三类,也将人的感官与脑和心分成三个层面。这句话应该怎么看?笔者将最近参考消息的报道, “人的思考能否停止?”一文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2019-09-09 ,参考消息网报道:“ 美媒刊文:我们能停止思考吗? ”。 (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90909/2390526_3.shtml ) 这是来自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 9 月 7 日报道,题为《我们能停止思考吗?》的文章,笔者感兴趣,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 1 ) 人说话时有没有思考与意识?聪明人和智者的思考有什么区别?哪一种人是用心讲话? 2 )人的思考与意识来自于哪里? 3 )人的思维能停止吗? 4 )佛学《金刚经》所言,“心要无所住”。这与冥想是有关系的。 冥想的目的就是消除纷乱的思想。 5 )能否用科学的方法检测思维状态?为什么有的专家学者研究高僧 冥想 收效甚微? 6 )心有所住和无所住,涉及注意力集中与转移,也涉及视觉感官有所见和无所见。 7 )为什么人失眠或胡思乱想的时候,说不清自己在想什么? 8 )思维和意识能否停止?是取决于大脑,还是取决于心?到底谁控制? 9 )“ 大脑在 背景 中不断 “思考”的结果。 ”文中这句话所说的人的思想和意识的“背景”到底指什么? 10 ) 为什么决策大都是在无意识情况下作出的? 11 )人的 大脑 是电脑吗?人的思维、意识都是通过计算的吗? 12 )人类的思考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吗?为什么失眠时,胡思乱想特别明显,无法停止? 13 ) 人是生化装置吗? 二 .社科文化与自然科学是什么关系? 马云说的 :年轻人必须思考的第 4 个大问题是 ④ 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 用心讲话。这属于人文社科类问题,若用自然科学视角讨论这句话,会引岀什么问题? ·马云说的“思考”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傻瓜、聪明人、智者说出话肯定不同,原因何在? 马云在 “思考” 是用脑还是用心? 是大脑构造不同还是心不同?是 傻瓜讲话不思考,信口开河吗?还是智者 讲话是深思熟虑吗?是 大脑 储存库中的信息量不同吗?是天生的,还是后生的?谁都希望自己是智者! 马云没有说出怎样成为一个智者?用科学的方法能否使自己成为一名智者? ·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的助理教授迈克尔·哈拉萨说,这取决于如何定义“思考”。他说,思想是脑细胞之间 化学放电 的结果,它能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发生。按这种说法,不取决于有意识或无意识,而是取决于化学反应,也就是说,人是一个生化装置,完全是细胞的作用,这说得通吗?神经元放电能得出什么信息?能分清楚傻瓜、聪明人和智者吗? 通过信息解码就能知道吗? ·哈拉萨说,什么都不想的人也可能存在意识流,只是这些思想不会讲述连贯的故事。能否认为,傻瓜也有意识,一个人讲话也没有必要去讲连贯的故事,只要能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关键是不同人这个看法有很大差异,所以人才分出几种类型。产生这些看法差异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我们该怎么研究?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朱莉娅·卡姆说:“我 不知道 完全停止思维在理论上是否可能。如果可能,我认为那会是非常 难以检验的 。 ”没法检验人的思维,又怎么去研究这些问题呢?单纯通过细胞的神经元放电,这算不算是检验的方法?按这个专家的说法,不能算!需要新的检验手段。 ·哈拉萨说,如果你在人群中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好像见过,但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也许几小时后就想起来了。哈拉萨认为,这就是你的大脑在 背景中 不断 “思考”的结果。他说的这个 ” 背景 ” 指什么呢?哈拉萨表示,大部分思想实际上发生在背景中,我们意识不到它们,并且 “实际上没有办法将这些东西关掉”。 这个背景是在大脑里吗?那为什么不说清楚呢?还是根本就说不清楚。会不会指心即灵魂?不得而知。或者指小宇宙内的喑能量? ·马云说的 :智者 用心讲话。 《金刚经》云: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心"在什么地方?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指出,心不是没有,而是找不到。心不是心脏,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 · Dennett D C ( 1969 ), ” Content and Consciousness ” 著作中指出:心灵的核心特征就是 意识 。这是一种看上去比任何其他东西更为'精神性'和非物质性的现象 。英国哲学家洛克,他认为 意识 是一个人对进入自己心灵的东西的知觉。生物学认为, 意识 是来自大脑神经系统。真正说起来,西方国家对意识的定义是有争议的。但在中国文化中,就认为 “相由生”,用心读书,用心想一想,用心写作……。就很少有人说,用脑做事儿。马云所说的 智者 用心讲话 ,也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 不难看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想找到心很困难,想让傻瓜变成智者,似乎也是不可能。至于美国专家库兹韦尔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能否将傻瓜变成智者?难以想象。 · 卡姆认为,思考的定义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如果认为思考是自我对话,那么,我们可以停止这种内在对话。实际上不是,有时我们胡思乱想,思想不能集中,总是走神 。 ·至于高僧的冥想 实现了一种 “心的空白状态”,平常人又没有这种感觉,无法理解,用测量脑电波的方法也得不出结论,因此有些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缺少兴趣,收效甚微。归根到底,是缺少测量的方法,现有的方法不能够测量思维和意识 。 马云对年轻人说这些话,对他们寄予希望,也是希望他们变成智者。到底怎么让他们改变呢?头绪在什么地方?这是否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但不知马云想过这些问题没有?尚不得而知。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5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类集体冥想具有强大的正面效应
xiaoyanzi79 2017-4-7 12:42
2015/5/31 首先,研究揭示出团体冥想可以降低犯罪率,自杀率,还有周边城市的汽车事故次数。 斯蒂文•Bancarz有很多谈论,关于冥想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培养整体健康。但冥想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来应对压力,寻求内在的知识。它确实有可以改变世界。 通过冥想改变世界,我的意思是冥想不仅仅影响做冥想的人。大量的人聚在一起,冥想的同时,它有一个无比强大的脉冲影响周围人的意识。甚至未参加静心冥想的人,也会受到冥想的脉冲影响。让我们来看看一些科学研究的证明。 以下为研究所揭示: 1978年,一个由7000多位冥想者组成的团体,创造了大家所称的“导师效应”,他们进行了一次为期三周的冥想,旨在对周围城市产生积极影响。在他们的冥想期间,整体的犯罪率、暴力事件、人员伤亡平均减少了16%。 甚至没有冥想的人,并且也不知道正在进行这个实验的人,也一定程度被这冥想效应所影响,在他们的行为上有了可统计的改变。自杀率和汽车事故次数也降低了百分比。实际上,在这个团体三周的冥想期间,恐怖事件减少了72%。 一个发表在心理学、法律和犯罪学上的特定研究表示:在英国默西塞德郡,当人们大量聚集冥想时,犯罪率降低了13%。在当地未参加冥想的人们,见证了一个平稳的犯罪率和社会。特定研究的结论是: 在1988到1992年间,与之前预期的自然犯罪趋势相比,默西塞德郡减少了255000起犯罪事件。 近50个研究已经进一步确认了团体冥想的益处,团体冥想直接影响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另一个发表在《社会指数调查》的研究表明:“当4000人进行团体冥想时,犯罪率能够降低15%左右。我们知道冥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巨大的益处,所以它现在也被政治学和社会学所探究,因为它对其他人的行为有着不可否认的影响。 这一切如何解释呢? 团体冥想效应的秘密,在于物理学上所讲的“场能效应”或者说“共振效应”。 多个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个思想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扩散,每一个思想都有特定的振动频率,越是接近的频率,越能产生共振脉冲,共振后产生的脉冲强度,远大于单个逐一相加。当人数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共振脉冲这种共振力,是以指数倍增长的。 更伟大的是,研究表明,当我们的思想产生出感觉时,会在我们的心胸部位产生出更强大的电磁波,心胸部位的电磁波强度远大于头脑部位,其电场是头脑的100倍以上,而磁场更是头脑的5000倍以上。 研究表明,心灵的电磁波,其扩展范围到达身体外好几公里的地方,这还只是单个人的!当人们聚在一起,共享同一种思想和感觉时,大家心的力量汇聚在一起,通过共振,可以拓展到整个世界!如格雷格-布雷登所言:“这看起来是一种奇迹,但当我们了解科学时,这就是一种存在于我们之内的强大科技。” 思想和感觉越正面,振动频率越高,其正面创造力越强,负面思想和感觉则反之,大家可以看到以下俩张图,由著名物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历经数十年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1-1000是指10的1次方,到10的1000次方,其间的能量差异是非常大的,可见一念之间,相隔万里) 心灵的力量早为我们的祖先所知,佛早于千年前言“万法唯心造”,多年来很多人即使不知其中的科学道理,但仍然从心处感觉到佛言之真。 但在今天,对于古言,仍需要用心辨别真伪,不可以偏概全。 以集体的方式冥想同一个内容,能够为我们自己和世界带来显著的改变,无论是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还是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同时冥想,我们爱的心灵力量能够创造我们爱的实相!下定决心,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转自探索发现
个人分类: 冥想|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奇异博士想做的事他100年前就做到了,用精神力量治愈了瘫痪
热度 3 beckzl 2016-11-15 22:30
人最可贵的精神就是无畏 …    要说最近电影吸金哪家强,电影院IMAX找漫威    相信不少人已经沉浸于《奇异博士》特效不能自拔    其实除开那些卷来卷去的钢筋混泥土大楼    《奇异博士》的剧情就是一个高富帅医生的救赎故事    爱听音乐精通医术的神经科医生斯特兰奇因为车祸废了双手    近乎自暴自弃的情况下,他像文青一样去了一趟尼泊尔洗涤心灵    最终找到了古一法师获得了传说中的精神力量,走向人生巅峰    这样的剧情套路基本就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的典型    既然在剧情上没有什么亮点,那《奇异博士》因何大卖?    原因很简单,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会相信—— 尊重科学    还记得斯特兰奇曾见到的那个用精神力摆脱瘫痪的大叔吗?    实际上 冥想 还真的可以释放人的 “精神力” 治愈瘫痪    冥想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健康状况和缓解多种疾病,这可能源自大脑的变化。卡耐基梅隆大学最新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冥想训练导致的大脑变化,就是这种变化给健康带来了影响。这一研究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研究表明,冥想训练减少了人体内的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大脑扫描发现,在冥想状态时人大脑的注意力和执行控制相关区域的功能可以相连接,没有进行冥想训练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文献: J. David Creswell, Adrienne A. Taren. et al, Alterations in 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link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ith reduced interleukin-6: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iological Psychiatry, 2016; DOI:10.1016    全文链接: http://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06-3223(16)00079-2    电影中的情节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何况还有活生生的例子    上个世纪,有一位不幸的少年被医生宣判将死    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和积极地自我暗示坚持了下来    并且再度打破医生余生瘫痪的判断恢复行动能力    他并非师出名门却洗脱了催眠治疗巫术的污名    被誉为 “现代催眠之父”,心理治疗的顶尖权威 米尔顿·艾瑞克森    一生与病痛抗争却一直在笑,他充满了传奇    一些心理治疗师对他的崇拜更是近乎盲目    就算在已经知道精神锻炼能改变身体的今天    他的经历也绝对会令人啧啧称奇 …    米尔顿·艾瑞克森 ,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场里    他没有多大的理想,只希望成为像爸爸一样的农夫    然而命运似乎连这样的机会都不想给他    他17岁时,感染了严重的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1919年,感染脊髓灰质炎前的艾瑞克森    他清楚地听见医生在他床头的宣判 “他活不过明天”    可是他不相信医生的武断,坚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也许是意志力带给他的力量,在护士精心的照顾下    艾瑞克森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奇迹如果发生了很多次,那还能称作是奇迹吗?    艾瑞克森虽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但还是被医生宣判下半辈子将瘫痪在床    天塌下来当被子盖,艾瑞克森不以为然    他内心充满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自信    果然奇迹再度上演,几年后艾瑞克森摆脱了瘫痪    他不仅站了起来,还一个人划船畅游密西西比河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迹,只是暗示的力量 独自划船的艾瑞克森    瘫痪的那段时间,艾瑞克森躺在床上放松的思索着    他想起了儿时悠闲的午后,欢喜地摘着苹果    画面里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细微清晰    就好像他此时此刻真的在重复这一个动作    几个星期后,摘苹果动作牵扯的肌肉竟然轻微地恢复了运动能力 康复中的埃尔克森    就这样,艾瑞克森总是有计划地进行冥想    他的身体也就一点一点地恢复,直到最后站起来    其实这在他看来这只是水到渠成的事罢了    只要保持乐观和自信,剩下的就交给潜意识吧    可艾瑞克森的乐观其实来得很悲惨    他是天生的色盲、音盲,还患有严重的阅读障碍    他几乎只对紫色的东西有感觉,听不出音律    甚至直到16岁才发现字典是从A到Z排列的    恐怕也只有这样浑身缺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乐观    上帝对他关上了一扇又一扇的门    可是艾瑞克森却硬是从旁边的窗户翻了过去    看不见其他颜色他就好好享受紫色的静谧    把自己生活里的东西全都漆成紫色 通过晚年的彩色照片可以看出他非常爱穿紫色的服装    听不懂音律,他将人们的合唱当作是有节奏地呼吸    从六岁起,他就有节奏地跟随他人的呼吸    这样的同步呼吸竟然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和谐    也成为了艾瑞克森催眠实践的重要基础    有人说,就像盲人拥有超凡的触觉一般    艾瑞克森的世界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动人的文字,更没有悦耳的音律    但他挖掘出了自己与世界沟通独特的通道    苦难没有击垮他,那便会成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他对潜意识的独特认识成就了他催眠上的造诣    1923年的艾瑞克森还是一名心理学的学生    在一次讲座上,他对赫尔展示的催眠术大为着迷    从此,他潜心研究催眠治疗 克拉克·赫尔,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在艾瑞克森之前,催眠治疗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虽然弗洛伊德、皮尔斯等前辈都对催眠相当熟悉    但因为治疗效果不稳定,病人的抗拒等等因素    长久以来催眠术都不是作为一种主要治疗工具    直到艾瑞克森的出现,他是一个天生的催眠大师    他的催眠哲学颇具东方大禹治水以疏代堵的理念    因此,许多被心理治疗师放弃的病例    在艾瑞克森面前都从不是什么困难    学界也渐渐开始重新看待曾被当作巫术的催眠术 艾瑞克森与病人交谈    早在艾瑞克森小时候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那时他常常看见农场里的马儿逃出马厩    工人们总是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拉回来    而艾瑞克森懂得利用马的这种抗拒心理    他将马向马厩的反方向拉,马不愿意被拉着走    反而越退越靠近马厩,最后心甘情愿地躲进马厩   有 一次,艾瑞克森去治疗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一进病房,就看见病人在钉窗户上的钉子    他觉得这能抵御那些想来迫害他的敌人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会上去跟病人谈话    告诉他没有人会想害他,他现在很安全    但往往得到的结果是,病人认为你想害他    可是艾瑞克森进到房间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就拿起锤子和病人一起把窗户钉好    而且他钉的比病人更认真更仔细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病人吧地板上的缝隙也钉上    这样一来,敌人就肯定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离开病房后,艾瑞克森还建议医院加强防范工作    很快,随着环境的变化,病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    不需要冗长的谈话,他自己就逐渐从孤独中走了出来 艾瑞克森正在催眠患者    艾瑞克森总是这样看似无为就治好了很多人    他的催眠技巧是在人生历练中不自觉形成的    以至于他很难将自己的技巧背后的原理表达出来    也就导致了许多盲目崇拜他的医师们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不得要领    埃尔克森对于心理治疗的理解早已超脱了世俗    催眠并不是那些在舞台上表演的妖艳货色    对于埃尔克森来说,催眠是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    过去治疗师总是将病人心中的创伤挖掘出来    企图将它们连根铲除,反而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电视节目上夸张的催眠演示    广为人知的一个案例来自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乔因为病情严重长期住在精神病院    好不容易病情好转能够出院,享受在夕阳下的奔跑    他找到艾瑞克森: “我知道自己的病是先天性的,应该不可能治愈,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稳定病情,我不想再住进医院了。”    艾瑞克森答应了他,可是却好像没有做什么    只是要求乔定期到艾瑞克森的家中聊天    还把家人孩子全都介绍给乔认识    看起来这位患者俨然就是艾瑞克森家中的一份子 艾瑞克森(右一)与家人    艾瑞克森建议乔能跟动物建立长期的关系    可是乔当时的情况并不具备照顾猫狗的能力    于是艾瑞克森在自己家里养了一条乔的狗    乔定期会拜访给狗喂食、与狗互动    就这样年复一年,乔似乎忘记了自己是精神病人    健康地生活了好几年,直到艾瑞克森去世    他还保留着定期去艾瑞克森家里的习惯    可是那间老屋只剩下艾瑞克森年迈的老伴    乔依旧常来陪伴老夫人,至她九十多岁西去 艾瑞克森与妻子    艾瑞克森所倡导的不是要刻意去改变什么    而是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埋下一颗种子    虽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以何种形式发芽    但他都相信,人的潜意识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艾瑞克森不同于弗洛伊德那样的理论家    他也许不能用一套完善的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方法    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沟通者”    有许多的同行都慕名而来体验他的治疗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被他治疗的感觉就是很舒服” 晚年半身瘫痪的艾瑞克森与友人    值得一说的是艾瑞克森一众的优秀弟子    在其他流派传承千人一面如同倒模般同质    他的弟子没有成为艾瑞克森第二、第三    而是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学说理论    这大概就是艾瑞克森人生哲学的最高体现吧    正是艾瑞克森伟大的催眠技术    才让被称为“跳梁小丑”的催眠术在学术中找到一席之地    他传奇的人生经历还激励着无数天生缺陷的孩子 _____________ 我们同样热爱科技 对科技未知充满孩子般的好奇 为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一切改变感到热血沸腾 我们将科技的感性给大家
5480 次阅读|3 个评论
那个放牛的美丽女子
热度 1 daiguaxiao 2015-12-11 22:18
她是我爷爷的姐姐,我叫她姑婆。印象中每一次回老家过年,父辈们都会带着我们这一辈的几个一起去给姑婆拜年,爷爷奶奶去世后也依然是如此。姑婆嫁到的是同一个县里邻乡的大村庄,曾听人说当年日本鬼子打到这里来,走进他们那个村庄都迷路出不来,这样的传闻是否属实我不确定,但是我所见到的真的是很大的村庄,尤其是对于山丘绵延的湘南地区来说更是少见。想必在那逝去的岁月中,它曾一度繁盛过! 小的时候,能通车的马路还没有修到姑婆所在的那座村庄,从爷爷奶奶的家到姑婆家,我们一家人都是翻过几座山走路去的。一路上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原始的湘南风情在眼前一幕幕的展开。几座山翻过去路变得平坦一些,还能见到几座旧时专供路人歇脚的亭子,走累了我们就停下来喝点水、畅谈一会,说一说老一辈的故事。听大人们说,姑婆年轻时非常漂亮,可惜膝下无子,后来把一个侄子过继过来。从我记事起,七十多岁的姑婆就一直是一个人住了,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儿子也已经分家出去住了。姑婆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八十多岁了,还帮儿子家放牛。我们又是心疼,又觉得有点事情做可能比她一个人呆着没事干好。 每次过年,我们大概是初三到初五中的一天会去姑婆家。姑婆家没有电话,我们具体什么时候会去她是不知道的,听她的儿媳说每到那几天她就会站在村头等我们。所以每次我们一到就能看见那已经衰老但仍然流露着美丽的痕迹的姑婆。姑婆做的盐水花生特别好吃,每当我们要走时,她会给每一家都准备一袋盐水花生,那可是我儿时的最爱,姑婆做的盐水花生真的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了。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而姑婆一直住在那个曾经辉煌过,现在显得老旧昏暗的屋子里,依然放着她的牛。 直到我读研一的那个暑假,回到家里,爸爸说要带我回老家一趟,和叔叔他们一起去看望姑婆,前段时间姑婆生病住院,现在回家住了,可能时日不长了。我们一路驱车来到姑婆的家,这一次没有见到她站在村头来等我们,当然她也并不知道我们要来。当我们走进姑婆那昏暗的屋子,她一个人孤独地仰躺在卧椅上,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在她的脸上,我再找不到多年来驻留着还未逝去的美,我感受到的是强烈的痛苦。姑婆那紧闭的双眼在我们的唤醒声中睁开,我们扶着已经九十多岁的她走出那昏暗的屋子,摆了几条凳子在屋外,围着她坐下来。疾病带来的痛苦令她备受煎熬,她说她很难受,睡不着也吃不进去东西好多天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悲伤与愁苦。一位长辈感叹了一句:这次她是真的老了,不再漂亮了。大姑姑连忙制止说:“别在这里说,她要是听见了会非常难过的。” 聊完一阵后,长辈们去他儿子家拜访以及嘱托好好照顾姑婆,只剩下我和妹妹陪着她,我们每个人握着她的一只手。姑婆来回地看着我们,不停地叹息着,她对我们说:“她很害怕,很痛苦!”我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然后轻拍她的背,跟她说不要怕,顺其自然就好。显然我的话反而让她的眉头锁得更深了,对一个正面临死亡的人说这些道理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让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加深她的孤独感。 那时的我已经坚持练习瑜伽语音冥想将近一年,突然想起蕙兰老师的《释压、定心、幸福冥思》中说过瑜伽语音冥想可以 帮助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能给那些即将离世的人带来力量、温暖和安宁。因为在我自己内心非常低落的时候体验过它的益处, 于是我把手机里的瑜伽语音冥想音乐打开来试试,让她注意去听,试着把心休息其中,这样就不会那么害怕了。她依然紧握着我和妹妹的手,茫然地来回张望着,过了一会,开始沉静些听着耳边传来的音乐,渐渐地她那紧锁的眉头似乎稍微舒展了一些 …… 没想到这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姑婆,陪姑婆度过的最后时光。我们回去后,没过几天就听到了姑婆离开人世的消息。 就像那座村庄曾经一度繁盛,最后走向沉寂一样。几十年前的那位风华正茂、非常漂亮的女子,也美丽不再、疾病缠身、终归尘土。最后见到她时,她的神情、她的恐惧深深触动着我,也让我对一些东西更认真地思考起来: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外在的东西,比如美丽的外表、物质的富有都短暂易逝,顾及这些也不是错,但如果把它们当作生命的基础,我们终究会失望的,短暂易逝的东西无法成为我们真正的倚赖。我们应该为死亡以及随时可 出现的意外做好准备,这样当疾病、死亡来临时我们的心就不会恐惧了。 我找到的方法是瑜伽语音冥想!三年多来每天坚持练习,开始收到一些效果。每次坐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有数据说 80% 的飞机事故都发生在起飞和降落时,以前每次起飞和降落我都好紧张),我会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上了以前学人因可靠性时看的空难事故调查视频里的“死亡班机”,在极大的加速度和速度中撞向死亡 …… 算是我的死亡练习吧! (时常有一个心愿就是有一天我会有机会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用严谨的方法,用客观的试验论证瑜伽语音冥想的效益,也许这样会有更多人愿意拥抱瑜伽语音冥想这一不熟悉但真的很有效的方法。也不知我想的对不对,也不知这一生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26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冥想的神奇作用被证实
热度 3 chrujun 2014-12-6 22:10
一项15年的研究表明,冥想可以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长期修炼冥想会导致大脑前叶和脑岛体积增大约10%;同时冥想者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能够释放压力。严格的科学证据证明,冥想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和体质)很有帮助,降低了人体细胞的老化进程,可以延年益寿。 详情请参考 Matthieu Ricard, Antoine Lutz and Richard J. Davidson,Mind of the Meditator,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2014 Volume 311, Number 5, p38-p45. 科学家正在测试冥想者(上图),冥想者大脑增加区域(下图)。全部图片来自《科学美国人》。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637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亨利·明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冥想
热度 1 Springiris 2013-2-1 11:50
当量化逐渐成为管理信条后,生机勃勃的生意就变为干瘪的财务数字。 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的研究主要涉及一般管理和组织学,着重研究管理工作的本质、组织的形式和战略形成过 程。他著有10本著作,包括《管理工作的实质》(1973)、《战略远征》(1998)和最近出版的《我为什么讨厌坐飞机》。 管理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它报酬丰厚、影响巨大而又无比缺乏常识。至少,就像太多的实践一样,很多关于管理的说法其实是缺乏常识。问题的根源在于,当管理被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服务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就会脱节。 1995年,我应邀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 论坛 上发言。为此我拜访了论坛管理总裁玛丽亚·卡托伊,和她讨论我的发言主题。我本来想做个关于政府的演讲,希望她能给我一小时时间。她回答说:“我更希望你做些关于管理的演讲。此外,很多首席执行官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大约15分钟。” 回到家后,我在纸上列出了10点“关于管理的冥想”,并将其传真给了玛丽亚·卡托伊。幸运地是,她对我的另类作风比较宽容,甚至是热情。所以我就在达沃斯做了这个演讲,用了10分钟,即每分钟阐述一个管理的冥想。 我常常会批评很多人,目的是希望大家能从对管理实践的自满中警醒出来。我相信,这种自满情绪正在削弱我们的组织,并进而削弱我们的社会。现在,让我们看看这种管理实践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1.组织没有高层与低层。组织的真正现状是拥有外部的、内部的人以及所谓的中层管理者,外部的人联系着世界,内部的人与世界隔绝,中层管理者则绝望地试图将内部与外部的人彼此联系起来。 越早抛弃掉所谓的高级管理层(没有人敢说低级管理层)的概念,我们的状况会越好。这个概念歪曲了事实。毕竟,组织在地理上分布不同,即使首席执行官坐在纽约100层高楼的办公室里,他所在的海拔位置也比丹佛地区第一层楼的低级职员低。 唯一让首席执行官坐在最上层的是组织结构图,而这个可笑的图表的全部作为就是蛊惑我们相信管理的不切实际的概念。下一次如果你看到这类图表, 最好 盖住该组织的名字,猜猜它是干什么的。组织结构图这个 公司 最突出的人为产物,从未认真考虑过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更不必说与之每天打交道的人了,就好像组织是为了管理而存在一样。 让我们打个比方。把组织看作一个圆圈,中间部分是中央管理层(不是高层管理),外围是从事产品的开发、生产、运输和提供服务的人,这些人拥有日常运作的知识,对组织了解得很透彻,因为他们离实际行动最近。但他们只能勉强为之,因为他们只能了解自己身边很小的一部分。位于中央的管理者视野广阔,但看不太清晰,因为他们离实际操作太远。因此,窍门是将这两组人联系起来。大多数组织都很需要介于这二者之间、了解情况的管理者,他们在了解了外层之后,回来向位于中央的人汇报。我们习惯性地将这些人称为中层管理者,但他们大都已经消失了。 2.主张裁员的人应该被裁掉。我曾给独立出版公司Prentice-Hall写过书。这家公司很大,但组织得相当好,而且非常敬业。它被SimonSchuster收购了,而后者又被Paramount收购了。结果经营不错、历史悠久的Prentice-Hall变成了一家属于Paramount传媒的公司。我的一个编辑引用了她的新老板的话:“我们的生意是提高营业收入。”这话听起来很奇怪,因为我的编辑和我都曾以为该公司在做出版书籍和启迪读者的生意。 不久前,这整个生意又被收购了,于是Prentice-Hall摇身变为一家属于Viacom的公司。经历过所有这一切之后,出版书籍还会像让老板满意一样重要吗? 让我们回到刚才圆圈的比方。把一个财务经理扔到中央部分的最上层,然后在他上面压上另一个人,可能的话,再加一个。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不堪重负。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管理学的方式来表述,就是新的层次根本不“增加价值”。相反,它们因专注于数字而降低了真正价值,把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意变成干瘪的财务数字。 几年前《财富》杂志写道:“宝洁公司历史性的重组中最令人惊异的是它对消费市场而不是股市的回应。”(1989年11月6日)。这句话真正让人吃惊的是它使用了“令人惊异”这个词。 在裁掉所有中层管理者时我们看到了这种苛刻态度。裁员可以被定义为什么都不懂的人干掉了懂行人的过程。裁员是以“授权”给那些留下来的人的名义进行的,但他们很多人位于外部边缘,最终与内部失去联络,而组织真正的数据库,那些决定组织未来的关键人物,却在失业办公室里列队等着找工作。 3.大多数战略遇到的麻烦是那些自认是战略家的CEO们。伟大的战略家或者有创造性,或者有雅量,遗憾的是,这两种类型都太少了。我们把具有创造性的那些人称为梦想家——他们看到的是其他人熟视无睹的世界。他们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很难与之打交道。有雅量的人则相反,他们从其他人那里汲取战略,他们建立的组织鼓励质询和创造。他们给自己定的薪水不高,通过这一点我们能分辨出他们。对他们来说,薪水不是用来向其他CEO炫耀的工具。创造性的战略家从圆形组织的中心走出来,触摸边缘,有雅量的战略家则通过把战略思考转化为集体学习来巩固整个圆圈。 然而大多数所谓的战略家只是坐在组织结构图的顶层,假装在制订战略。他们为其他人设计看似非常聪明的战略,并让他们去实施。他们发布华丽的战略蓝图,在号角声中带着组织奔向末途。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战略变成了一盘棋,棋子——大块业务和公司——带着让市场分析家眼花缭乱的戾气四处移动。所有棋子似乎巧妙交织在一起,至少在棋盘上看上去如此。除了棋子本身被忽略而最终溃散外,这一切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每个人都盯着大动作。试想如果我们把洗清牌局的精力用于提高实质性业务,那又是什么情况。 看看我们是怎样在MBA课堂上培训战略家的。我们弄来一些几乎没有业务经验的年轻人,挑选标准不是创造力,更不用说雅量了,然后灌输给他们一个个案例。在案例中,他们坐在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机构顶层,扮演伟大的战略家的角色。头天晚上用一两个小时读了20页关于某个作业的问题,第二天早上来到紧张的80分钟课堂,决定下一个千年这个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最终,我们得到的是执行官们在套房里伪装成战略家思考出来的案例研究。 4.分权者集权,授权者收权,量化论者其实算不清。这些时髦话语是问题所在,而不是解决方案。炙手可热的技术让我们眼花缭乱一阵,然后就草草收场了。在全面质量管理非常时髦时,甚至没有人记得工作生活质量 这个字眼。就在不久以前,这个字眼还引起了毫不逊色的狂热。工作生活质量是怎样寿终正寝的呢?全面质量管理会遇到同样的结局吗?我们能吸取教训吗?有人关心这个问题吗? 现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已经神奇地蜕变为授权的代名词。在这里,授权的真正含义不过是制止对人们的不授权。但那只是把我们带回到级别金字塔,因为确切地说,授权巩固的正是级别。人们得到权利,不是因为这些权利已经被符合逻辑且固有地植入了工作中,而是来自那些组织结构图中高高在上的人的礼物。所谓位高责任重啊。如果你怀疑这一点,那么比较一下授权和劳动者真正拥有控制权的情景吧。假设一所医院的院长授权给医生,而医生早已被很好地授予了权利,而且用不着感谢任何医院管理者,他们的权利被内置于他们的工作内。 再来看看真正先进的社会体系:蜂窝。蜂王不授权给工蜂。工蜂是成年蜂,知道自己的职责。实际上,蜂王在真实的蜂窝决策中没起作用,比如搬家这样的决策。蜜蜂集体作出搬家的决定,他们根据侦察蜂的舞蹈信息,蜂涌而起,飞往喜欢的地方。蜂王只是跟随者。有多少组织具有这样的水平?蜂王的工作不过是散发一种化学物质,将整个体系维系在一起。她负责的是类似“蜂窝灵魂”这类的东西。这对好的管理者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比喻——不是那些位于高层的管理者,而是那些位于中央的管理者。 如果授权的本质是不授权,那么分权是集权吗?自从20世纪20年代小艾尔弗雷德·P·斯隆用分权的名义集权化了通用汽车公司以来,我们同样混淆了这些字眼。当我们回顾斯隆驾驭的一系列失去控制的业务时,才发现这中间根本没有分权可言。 这种所谓的分权力量的重要部分是强迫接受金融措施——由数字来控制。分权对部门领导真正的影响通常是部门的集权化:权力集中在部门领导手中,他们必须对非个体能决定的数字绩效负责。毫不奇怪,作为对上述情形的反应,如今我们有了这么多关于授权与创新的聒噪。 部门领导被总部管理者监督着,变得过于在意数字和意外事件。确保迅速得到所期望结果的最好办法是永远不要做任何有趣的事情,要削减而不是创造。正因如此,成本管理已经成为管理者根治百病的法宝。 作为分权和裁员的后果,量化逐渐变为管理的信条。然而由于人们被迫去满足数字而不是客户,有多少合理的商业行为被扭曲了呢? 《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你为客户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满意?》(1995年11月11日)。答案是:因为商业“还没有弄清 如何 去定义客户满意,并且将它与财务结果相联系。”也就是说,公司只有在能用美元来度量时,客户才会满意。 为解释其观点,《财富》还加了个方框,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忠诚的客户的价值是什么?”它给出了几个步骤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决定在一个有意义的时间段内来做计算”;其次,“计算客户每年创造的……收益”;第三,“计算净现值,……从第一年到第N年的总和就是你的客户的价值……” 在我看来,让客户满意的步骤只有简单几个。因为几乎所有管理类文章都有步骤清单,我也提一下我的“毁灭真实价值的五个简单步骤”。我保证,这五个步骤很容易做到: 第一步:管理收益(就好像公司能通过对钱的管理来赚钱似的)。 第二步:任何行动都要制订计划(不要随机应变,绝对不要学习)。 第三步:更换管理者的工作,确保他们除了管理外绝不懂其他事情,并且让老板把他自己踢到高层,这样他能管理一个投资组合而不是一个个真实的业务。 第四步:当有麻烦时,要学会裁员和出售业务。当麻烦过去后,要学会扩张和兼并,当然,还有裁员,因为它能让员工时刻保持警觉。最重要的是,绝不要创造和发明,那太费时间了。 第五步:确保按五个简易步骤做每件事。 如果诸如此类的事听起来很耳熟,那是因为分析性思考方法已经主导了管理领域。我们正在向技术专家迈进,每件事情都得被计算、说明并加以分类。问题是,技术专家缺乏欣赏过去的智慧和洞察未来的想像力,每件事情都以那些“流行”和“时髦”的东西为中心。他们根据预测进行计划,说是关心未来,实际上是推断当前可以计量的趋势。乐观主义者推测积极的趋势,悲观主义者推测消极的趋势。然后,当发生意外时(极可能是某个有创造力的竞争对手有了新发明),技术专家就像一群小鸡一样四处乱跑,嘴里喊着:“出乱子啦!出乱子啦!” 量化对公司弄清何时该抛掉一个业务或如何增加营收是有用的,但在为某个全新的产品估计市场或评估一个复杂的专业服务价值时,量化通常是错误的。量化的蛊惑功能不亚于管理。我们最好问问自己,什么是计算的真实成本。 亨利·明茨伯格认为,就像太多实践一样,很多关于管理的说法其实缺乏常识。1995年,他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介绍了“关于管理的十个冥想”,我们在这里将继续上一期的介绍,看看余下的几个“冥想”。 让老朽的大公司死去吧。让年轻的、有活力的新公司有机会去替代它们。 5.精简代表刻薄,甚至不能提高长期效益。裁员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但股市分析家似乎喜欢那些解雇一线工人和中层管理者、同时还给首席执行官加薪的公司。员工好像应该因为他们曾给这家公司工作而遭到指责,遭到被解雇的报复。公司却大赚其钱。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表现了“现代管理智慧”的例子:《财富》杂志在1993年5月3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面对始于1985年持续的令人沮丧的局面,IBM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它绝不解雇员工的做法不再可行。一名曾与高层共事多年的退休经理回忆这一做法时说:“那是一种宗教信仰。每个人事总监都为保卫这个信仰‘出生入死’,就像年轻女孩保护自己的贞洁一样。”就在最近,IBM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这一做法。 从这段话中,我们几乎能感觉到作者的沾沾自喜——IBM最终加入了裁员俱乐部!这篇描述大公司走下坡路的文章标题是《恐龙?》每个人都知道,尽管恐龙生存了几亿年,最终也还是难逃自然不可抗力的威胁。大规模裁员和其他冷酷无情的行为会在区区几十万年后很利索地干掉人类自己。 精简是刻薄卑鄙的行为,为什么还要继续以这种方式对待他人呢? 6.伟大的组织一旦创造起来了,就不再需要伟大的领导。需要伟大领导来扭转亏损的组织将很快又陷入亏损的困境。如果不信,你随便找份时髦的商业报纸看看上面的公司报道。在这类报道中,整个组织几乎成为某个人的缩影。比如,ABB公司存在于珀西·巴尼维克(PercyBarnevik)这个人物里,而通用汽车公司则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75万人构成的复杂网络,而是一个英雄人物的天下:“CEO杰克·史密斯不仅止住了亏损。随着一路飙升的汽车销售,他还让通用汽车重新开始盈利。”(见《财富》杂志,1994年10月17日)看上去一切都是他的功劳。 瑞士是一个真正有效的组织。然而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在负责,因为有7个人轮流担任国家的首脑,一年换一次。我们也许需要了不起的空想家来创造了不起的组织,但一旦组织被建起来了,我们就不再需要英雄,而只需要有能力、敬业、有雅量的领导。英雄或者英雄崇拜只不过反映了我们自己的无能。这种崇拜阻止我们的思考,使领导力成为主要的解决方案。不管什么地方出错了,这个了不起的人会把它纠正过来。 比尔·阿吉曾被认为是BENDIX 公司的英雄,结果他下台了。同样,吉姆·鲁滨逊曾是 美国 运通公司的英雄,突然,他也下台了。这个名单还可以列很长。下一个是谁?大众媒体翻脸不认人的能力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对领导力崇拜的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太强调挽救那些又老又病的公司了。看看我们为此投入了多少!到处都是这些专治老年科的咨询公司,但找不到儿科,更不要说产科了。温斯顿·邱吉尔是个人才,让他死掉是不是我们这个世纪的错误呢?当然不是,因为他的去世是自然事件,遵循的是生老病死的规律。但为什么我们却觉得有义务挽救那些又老又病的公司呢?甚至不惜动用一些人工支持系统去维持它们的生命? 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像工商界的科沃金博士(Dr.Kovorkian,主张安乐死的著名大夫)一样的人物,把那些人工维持系统的管子拔下来,让年轻、有生命力的公司有机会去替代这些老朽的公司。让那些大公司死去吧。我们可以给它们举办隆重的葬礼,纪念他们的贡献,我们的社会将因此变得更健康。 7.伟大的组织是有灵魂的。那些以de(代表推倒)或re(代表重建)打头的词很可能毁坏了这种灵魂。话说回来,有一些大型组织还是很健康的,可以从它们特立独行的行为来辨认:它们不追风,不赶时髦。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有那么多有趣的公司把总部建在远离纽约、伦敦等时髦的大都市,而选择阿肯色的本顿维尔(沃尔玛公司)、韦斯特萨塞克斯的利特尔汗普顿(The Body Shop)等小地方? 如果你真想尝试某项新技术,不要使用那个流行的以de或re打头的名字,而是换一个名字,这样你就不得不向别人解释清楚,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必须逼着自己用脑子思考。技术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盲目的应用。也许我们应该让《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们在每篇文章的标题前加一些特殊药品上用的那种骷髅标志(代表死亡),旁边写着使用说明,例如:“警告!仅用于高科技公司;大型生产性企业不适用或政府机构不适用。” 以企业再造为例。我翻开流行的关于再造的那本书。首先,我想,这主意不错。然后看到第二页上面写着:这种技术对于下一个工业革命的意义就像劳动分工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一样。我本来应该在看到这里时就把那本书扔掉。夸大其词是管理学的大问题,也许原意都被这些夸大其词搞坏了。我继续读了下去。难道这些不是福特公司在上个世纪初在汽车制造业所做的吗?难道这不是麦当劳30年前在快餐业所做的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家聪明的公司提高一个程序的效率。所以,福特和麦当劳不需要这本书,它们需要的是想像力和对一个行当的深度知识。 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再造。一切都还是抽象化、系统化这些老观念。但因为这些耸人听闻的夸大其词,人人都必须再造所有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停止这些层出不穷的所谓再造、扁平化、重组、去中心化,而开始自己思考呢? 8. 该停止流行的MBA课程了。我们必须创造真正的经理,而不是在教室里假装创造他们。 我曾作过一项调查。我请熟悉美国工商界的人列举他们认为的伟大的首席执行官。那些真正做出或者正在做出可持续贡献的领袖。我指的是真正的建设者,而不是那些所谓能起死回生的高手。 结果呢?几乎没有任何人提起任何有MBA学位的人。没人列举比尔·阿吉或者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这样的量化高手,他们是哈佛最出名的高材生。很多人列举杰克·韦尔奇、安迪·葛鲁夫、鲍勃·高尔文和比尔·盖茨。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或者受过最规范的教育(韦尔奇和葛鲁夫是化学工程博士),或者几乎没有正式教育(高尔文和盖茨大学没毕业)的经历。 数年前,当美国经济还好的时候,我曾经以为,这个国家的良好管理得益于其面向行动的务实精神。经理人想的不多,他们只是把事情做好。现在我发现,好的经理人是一些非常爱思考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博士头衔),同时又是非常务实的人。不幸的是,不思考的人太多了。他们总想要又快又容易的答案。什么东西时髦,他们就一定要搞到什么。MBA只是其中一个时髦的东西。 把一些没有管理经验,甚至没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带进教室,假装把他们变成经理是一件很傻的事。我们必须停止填鸭一样地向他们讲授理论和案例——他们连对此作出判断的基础都没有。我们的商学院里确实有一些好东西,让我们教给那些识货的人吧。 MBA曾经是空降到公司中层的降落伞,然后他们一层层爬上去,组织底层发生什么,他们不知道。而且,往上爬的目的是使唤那些了解底层情况的人。 这已经够糟糕的了。而现在,他们有一条更隐蔽的通向高层的道路。取得了MBA学位之后,可以先在某个著名的咨询公司做一段时间,然后就可以直接成为某个公司的CEO。再然后,找准跳槽的机会,看最后能不能成为IBM这样的公司的CEO。 我觉得这种方法可以叫管理的饼干模型,因为它源于通用消费品公司。在这种一个接一个生产完全一样的消费品的公司,某些关键技能,比如市场营销,可以从一个公司带到本行业内的另一个公司。但饼干管理无法适用于核电厂或肝脏移植医院。我们必须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发展管理。对此,也许韦尔奇、葛鲁夫、高尔文和盖茨这些人(恰巧他们都只在一个公司内工作)知道得更多。 9.组织需要持续的护理,而不是大动干戈的治疗。所以,护理是比治疗更好的管理模型,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可能是更好的管理者的原因。法语中用来表示手术的词是Intervention,是干涉的意思。的确,大夫和大多数管理者所做的事情确实就是干涉。管理者总在给系统做手术,在大动干戈,今天切除这个部位,明天切除那个部位,以为这样能解决问题。然后留给企业界的护理工作者一堆乱摊子。 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和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关怀。关爱是一种更女性化的管理方式,虽然我看到很多优秀的男性CEO正在逐步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女性还是有优势。在这一点上,企业界浪费了很多人才。所以,让我们热情欢迎女性管理者进入高层吧。 几年前,我曾花了一天时间在一家医院的手术部追踪一位护士长。我之所以用“追踪”这个词,是因为她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呆在办公室里。她总在一线奔波着。不要忘记,多年以前,摩根·斯坦利的合伙人也在一线办公,他们的办公桌就设在交易大厅里。 但是,在一线忙碌往往不是大多数管理者的风格。现实中人们往往采用另外两种管理风格。一种是老板风格。管理者事必躬亲,了解并控制一切事情,就像 电影 《飞越疯人院》中的护士拉奇特。现在,正在取代老板风格的是一种所谓的职业管理者风格。这种职业管理者了解管理,于是好像就有了管理任何事情的资格。他们坐在办公室里读业绩报告,理论上赋权于下级。所谓的职业管理就是这些通过遥控来管理的人。 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赋权就变成了高层对低层的侵权。因为他们不熟悉情况,他们能做的只是横加干涉。组织于是变成了需要治疗的病人,即便它们其实没病。可怜的组织在短期猛烈的激进治疗措施和长期无人关心之间折腾。 第三种管理风格还不太普遍,那就是我追踪的那位护士长和其他一些有效的管理者的风格。我把这种风格叫作手艺式的管理风格。它激励,而不是赋权;它是基于共同经验、深切了解、互相尊重基础上的领导力。与职业经理人相比,手艺式管理者相信,不亲临一线,怕把手弄脏的结果就是心灵的封闭。 玻璃天花板无处不在。一种情况是,高层的人够不着底层的人,也听不见底层人的叫喊。比这更糟糕的是水泥地板。太多管理者根本看不见组织底层的情况,虽然那里是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的管理需要的不仅仅是透明度,而是捣毁天花板、砸碎水泥地板、推倒围墙,这样人们才能在一个大圈子里工作。 萨莉·赫尔格森在《女性优势:妇女领导方式》一书中写道,女性管理者一般认为她们自己在事物之中,而不是之上;不是下基层,而是走出去。乍听起来有点像我们关于圆圈的比喻。现在,我们转了一个大圈回来了,所以,也许是该用我的第十个冥想来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了。虽然在那一点上,我没办法做什么。 10. 当今管理的问题就是这篇文章的问题:任何事情都必须采取一种简短、表面化的形式。
个人分类: 创新管理|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每天应该做点什么???
shixinyi 2012-6-30 21:24
这是个很没有技术含量的话题。 的确,却是非常非常之无聊。 但, 对我来说,还有些讨论价值。 冥想中………………………… 每天应该有几项工作的安排,而不能仅仅只做一项,否则,生活会非常单调难捱,并且也会使得知识的长进很单一,不够立体。 每个工作都做好安排,做完安排好的内容就可以换另一个工作。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2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书看得冒冷汗
热度 5 dawnshower 2012-5-23 10:26
看书看得冒冷汗
人的品味,有时候是从他的“不为”处反映出来。《治史三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一是严耕望老师谈论他自己绝不插手的领域;二是写他年轻时,再怎么生活窘迫也不愿兼职。 不研究什么——“在汉唐时代,边界问题很明显的是响亮的好问题,但我绝不插手……因为我对于边疆民族语言一窍不通,西方语文知识也极贫乏,谈不上利用他们的资料,若真讲边疆问题,一定要闹笑话。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方面,我也不讲……因为自觉天分不高,而又太客观,太谨慎,不敢讲无把握的话。……纵然能讲一点东西出来,仍不会能自信其必定正确,更不能自我满足,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有些人自信心极强,不管讲得是否正确,自己写来总是兴致淋漓,自得其乐,这也是一种福气!”看到结尾,一开始觉得很好玩,但随后又冒冷汗:我不正是这样吗?近来越来越浮躁,什么话题都喜欢插一脚。急匆匆写完发布之后,又想到纰漏颇多,于是返回修改补漏,狼狈不堪。 关于兼职——“当时我的生活虽极困难,一家四五口往往只有一碗青菜佐餐,但自觉学业基础尚未巩固,所以坚持不兼差,也绝不考虑到香港谋求生活的改善。畹兰不曾督促我多赚些钱,补贴家用,也很难能!”我虽然也没有什么兼差,但是分散心力的事情还是很多:外界的、内心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内心的。也许我需要每天花一点时间冥想。 版纳园陈文友老师的《睡莲》(局部)
个人分类: 寻常事|35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推荐一则调控情绪、促进健康的实用方法——冥想
热度 16 ljry8044 2012-2-9 08:03
注意:本文主要资料是百度而来,不够严谨(但我浏览过两篇英文文献资料,大体不差,供参考不成问题),有需要深究者,请查阅原文献资料。本文主要是为了回答 做自己情绪操作员一文 而作,该文观点很好,但是实际指导意义太弱,所以这里提供一则建议,或可对大家产生一定帮助。 -------------------------------------------------------------- 多年前,某邪功面世后,随即以不可思议的惊人速度传至60多个国家,高达1亿人参与修炼,何故? 有科学家指出,关键在于该邪功对古老的东方智慧——冥想(静坐、打坐)的成功运用,利用其卓越的健身养心功效改善了修炼者的生活,不明者以为是该邪功的神奇救赎功效,便协助其快速传播,从而最终导致了大量信徒受害。 那么,冥想到底有哪些神奇功效呢? 大量的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练习冥想可缓解紧张、压力、失眠、头疼、偏头疼、易怒等各种不良情绪: 冥想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使人更加聪明、机敏。 初步研究表明,洛杉矶地区学过冥想的学龄前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要强一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起初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学会了冥想后,有了改善。专家说,年龄越小,脑部就越具可塑性。 冥想同样利于成年人集中注意力,阿得雷德研究人员经过测试发现,当人们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后,他们大脑的活动韵律转变成集中状态。这个发现支持了长期以来人们的信仰,认为通过冥想可以帮助改善精神集中度,以及日常活动的机敏性。 冥想可以极大地改善身心健康 : 在对17种病症的比较研究中,冥想组都比控制组的发病率要低,其中:心脏病发病率低87%,肿瘤发病率低55%,鼻、喉和肺疾病发病率低73%,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低87%,骨骼类疾病发病率低67%,新陈代谢类疾病发病率低65%。 根据哈佛大学心脏科医师斑森的研究,20分钟的静坐冥想以后,心跳、呼吸速率、血压、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的制造和血清乳酸量都减少了,他称这种现象为“放松效果”。这也是冥想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冥想的改进人性的绝佳效用: 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只须两周,冥想者便呈现出较对照主更多的利他性格,更加友善,更少的攻击性(这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紧缺的吗)。 请注意,冥想本质上就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就是要在关注外在一切事物的同时还得关注一下自身,对自己好点。事实上,一个不能对自己好的人能对他人友善吗?所以,只要大家能更多地放松身心,这个社会自然会变得友善起来。 反正,我是这样,疲劳、高压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充分放松尤其是睡觉好,更多地表现出友善性格,而且,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您呢?知道如何调控情绪使自己更加友善了吗? 其实也就是多留意一下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变化而已,然后顺势利用好,这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至于冥想促使人利他、友善的一个根因或许可一定程度上从以下研究来解释:一篇超觉静坐研究发现,冥想有助于让大脑在突然痛苦时保持镇定,平静面对痛苦,从而或能更好地面对身体上的痛苦与生活中挫折。这至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受到外来刺激时的攻击性。 因此,本人在此郑重向大家推荐冥想,这可以极大地改善我们的情绪和身心健康。 注意:冥想,并非冥思苦想,而是什么都不想(相对性的,完全不想是做不到的),完全放松,学习体察自己内心的思绪和身体的感觉。 冥想的目标不是为了达到涅槃,而是为了观察大脑和身体的不和谐音。 大体来说,冥想就是要悉心聆听和认知自我,我们每天除了观察社会和聆听他人外,还得留意和专注于自己大脑中的万千思绪和身体的感受,聆听一下自我内心深处的需求。 大体来说,坐着闭上双眼发呆,任思绪随波逐流,就是冥想。 大体来说,冥想就是——闭目静坐,什么都不想! 所以,冥想并不神秘,人人皆可习练。在美国已经广为流行 : 197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卡巴金博士,首次将冥想放松法运用于医学领域,对病人进行慢性疼痛、焦躁及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此后,这种方式逐渐被推广到医疗、企业、专业运动及监狱等领域。 至2007年,美国政府的一项调查发现,约有11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进行冥想。 目前,的美国各大中小学校已经开始推行冥想教育以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员科丁说 :“家长和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们‘要集中注意力!’但从没有教他们具体应该怎么做。”而冥想恰好能弥补这种缺憾。 鉴于此,中国人很容易被各种邪教、张悟本之类的大师所误导就是必然性的了!因为我们的科学走得太慢。破处迷信还得靠科学,不仅要破,更得要立,就像大量美国科学家一样,大力推广冥想,使其延伸到全国各个行业、领域,至此,邪功想发展起来都不可能,公众只须借助科学就能充分拥有健康。可我们呢, 即使是一线科研工作人员,也鲜有人知道这项源自东方古老智慧的冥想调控情绪,促进健康的卓越功效,更别说实践了, 如果再有类似邪功来袭,将冥想混入其中,一下子改变了很多人身心健康,公众会不会再次陷入迷信呢?我看还会,除非我们的科学家早日占领该阵地,大力宣扬科学。这不论对科研工作人员自身还是对国家都是好事,美国科学家之所以较我们更受社会尊重,不正是因为他们更关注社会吗?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的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4691 次阅读|47 个评论
[转载]让生活Q得不一样
hjf306 2010-5-2 13:41
说到底,无处不在、强大而多变的压力,让我们缺乏安全感。生存的压力、婚恋就业的压力、自我重要感的压力、社会赞许的压力、感官快乐的压力,甚至好奇心也会带给我们不小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是动力和热情,但当我们过于在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境遇时,意味着你已经对他(它)产生了一种依赖,依赖使你更容易丧失掉自己的独立性,从而处于受支配地位,很容易就产生了不安全感。 对健康的不安全感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接受生老病死原是人生常态,无论亲朋还是自我,正如花谢叶落。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对死亡抱以更达观坦然的态度,安全感自然强大。 情感深处的不安全感源自一种过分的感情依赖,总想通过对方来证明自我的价值和存在当你足够爱自己,不再把爱情当做人生唯一要事,有更广大的爱人的情怀,情感的变迁也许不再具有摧残的力量。 担心财产缩水,从深层来说,也是源自对物质的过分倚重,或者还有一份物质带来的虚荣和满足。试着摆脱物质的束缚,生命会更自由。 接受自己的不安,理清自己为何不安,迅速去化解它。从阅读中,从别人的经验中,从美景中,甚至从恳诚的放弃与割舍中都可以不断酝酿自己的生命能量,丰润自己的内心。从而摆脱不安,优游、享受压力。比如,平静离开一个不爱你的人,释放存在心中的怨恨;摒除对某人某事的成见放弃这些毒素,人会平静下来,安全感不知不觉变得强大。 最简单的办法,每天半个小时的冥想(让思绪在你的脑海里随意飘散,但不做任何停留),就会让你放下压力,内心平静。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你给周围人制造压力时,要温柔体贴,解除他们的压力时,要有效可靠,良好的周边气场,会让不安与你保持距离。 不管 EQ 还是 IQ 、 CQ (职商)、 SQ (快乐指数),其实我们要的是把每一天的寻常日子,过得像刚煮好的米饭或拉面一样 Q ,自然(内心丰饶宁静)、新鲜(生活时时保有创意)、成熟(对自己和所爱的人负完全责任)、有弹性(用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人际关系消减压力)。 注:本文选自《女友家园LOVE》2009年02月期,作者海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置顶】或许,我们都需要放松
热度 3 ljry8044 2009-10-23 17:21
体育教练有个法宝,就是放松。只要学员技术不到位,几乎都可以用不会放松来解释。 道理很简单。就拿行走来说,如放松好,跟着感觉顺势摆动大小腿,就能轻快自如地行走下去。虽然腿部质量高达体重六分之一,但是我们丝毫不觉得摆动起来有多费劲。 但如果不能放松好,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顺势摆动,刻意 使蛮力 摆腿,反倒使不上力。动作生硬僵滞,走不快,容易疲劳。久之,还会导致伤痛。 就拿羽毛球运动来说,只有放松好,才能将肩胯臂的能量流传至手腕,将全身潜能激发出来,准确有力地击球。反之,越是用蛮力,反倒越难以发挥好,击球无力,还打不准。 因此,放松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流转,只有充分放松好,才能集全身之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不过,由于身体肌肉弹性势能无法在静止的情况下被存储,过分松懈又会使能量在流转过程中被浪费掉,所以,放松时还得注意松而不懈,得保持一定的弹性状态。 脑力活动 同样,思考也是如此。研究人员曾对那些速算、速记之类的超人进行过研究,发现这些超人在计算或者记忆时,大脑是放松的,脑电波处在 低频率(右脑的天然频率,右脑更善于从整体上思考问题),整个左右脑能同步协调工作,而常人加速计算或者记忆时,脑电波往往会加速至更高的 频率(左脑的天然频率,左脑更善于连贯起来思考问题),使左右脑无法协调,反倒难以迅速思考问题。 因此,要想训练思维的整体流畅性,使自己像天才那样思考问题,就必须学会放松,从而使得左右脑以及脑中的其它区域达成协调,并使思维连贯起来。否则,思维活动会变得片面、低效,而且还容易大脑疲劳。 同样,思考问题也得松而不懈,使大脑保持在一定弹性状态,过于松懈会使大脑各区域的思维活动无法连贯地进行下去。 就拿看书读报来说,成年人显然不会像小孩子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那样不仅慢,而且费解,而是应该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或者一目十行地读。总之,每次接受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图。 但是,如果仅注重整体性,拼命追求快速而不注意放松,又会导致思维连贯不起来,反倒难以从整体上来理解书报里的内容。 就不同的人来说,阅读能力各不相同,每次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把阅读时每次所能接受的最大信息量称为一个模块(这样的模块需视不同人的阅读能力而定,可以是一个词组、一句话、一段话、或者更多的)。那么,在读报时应该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读,然后再将这些所有的模块连贯成一个整体来理解。熟练了这样的阅读方式以后,我们还可以将原先的几个模块连贯成一个大的模块来读,将读书的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强文章理解的整体性,渐渐地就会达到一目十行的读书境界。 试着不断加快读书速度,就会发现,如果哪个模块读完后未放松好,后续的模块就难以快速准确地被读完,而且,后续模块与前一个模块也无法达成连贯,造成理解困难,导致阅读质量降低。 至于阅读数学、物理等理工科资料,放松的重要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睡眠 显然,能让全身心得到最好放松的就是睡眠了,睡眠的必要意义我就不细说了,只说一条,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每天只睡 4 个小时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睡足,也只有睡足后,我们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清醒和聪明的大脑(这个很容易被体会到,而且也被研究人员所证实,研究数据表明,睡眠好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提升学习记忆力)。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但既然睡眠也是一种放松,也就必须遵循松而不懈的原则。早上睡醒,精力恢复过来后,就得起床,顺势活动起来享受生活,不要因其它时间的缺觉而刻意补睡,否则就会将睡醒时恢复过来的能量耗散掉(睡眠就是一种放松,也自然就是存储和积蓄能量的过程),降低身体活力,越补越嗜睡,越睡越乏力,反倒会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每天睡十个小时的人寿命也反倒较七八个小时的人更短。 因此,不管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放松都同样重要。 天才的成才之旅从来就不是痛苦的马拉松长跑,而是亢奋与惬意交替的幸福之路。 或许,我们都需要放松 试着在 baidu 或者 goole 里输入研究 冥想,就能搜索出一些列研究数据,然后就能惊奇地发现,冥想居然可以针治百病了(附件中有我搜索的一些冥想资料)。就会发现,大量受试者从事了冥想训练后,普遍变得更加聪明,思想更加锐利,大脑更加清醒,学习和工作效率更高。精力更加旺盛,变得更加年轻更具活力了。 紧张、压力、失眠、头疼、偏头疼、易怒等都得到缓解,高血压、心脏病、女性痛经、乳癌、肿瘤等等均得到改善,寿命也更长。 注意:冥想并非冥思苦想,而是什么都不想(相对性的,完全不想是做不到的),完全放松, 学习体察自己内心的思绪和身体的感觉。 冥想的目标不是为了达到涅槃,而是为了观察大脑和身体的不和谐音。 大体来说,冥想就是要认知自我。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认知清楚,那么,就不可能完全掌控好自我,就更不可能去充分认知和掌控这个世界了。而要想认知好自我,就必须充分放松下来聆听身体的语言,也就是得适当地冥想一下。 一般地,学习或者论文写久后,大脑就容易疲劳,思维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就会下降,质量就不能保证了。我就会坐着冥想一会儿,进入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忘我状态,十分多钟后就会警醒过来,大脑就会非常清醒、锐利,精神倍增。 另外,疲劳时也可以躺着睡一会儿,但往往容易睡得太久,而且,醒来后也难以一下子回复清醒状态,得慢慢提神。 由此可见,现代人的一大弊端就是浮躁,连自我都没认清,就都想去认知和改造世界了。不仅难以成功,反而使身心健康受损。所以,就出现了冥想可以使人更加聪明、健康、长寿的诸多研究数据了。 饶毅 武夷山创新难 显然, 饶 老师就是一位精于放松的大智者,否则,就不会有 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 与 放松点,好玩 两篇博文,遗憾的是,却有人以此来说教 饶 老师,更有甚者以此来则其不务正业。 再看 武 老师的 惊天之论,也是平实之论 ,文中指出: 要想获致重大创新,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创造和支持互联网之内的反文化。 而只有在存在着人员、经费和组织管理上的弛豫( Slack )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这种反文化。因此,要提防所谓完美的效率,因为完美的效率是弛豫的大敌。 博主:所谓弛豫,就是不要满,要留有余地,要让人有可能悠着点生活和工作。 至此,我又明白了中国难得创新的一大根因。原来我们的体制似乎不容许人有充分放松的机会。可是,如不能充分放松,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反倒难以获得大的突破。 可叹! 所以,愿我们科学网上的 诸多 老师也都 能向饶 老师那样,顶着压力,放松,玩好! 物极必反 看到 周可真 老师 物极必反 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博文,就觉得非常有趣。其实,物极必反无处不在,学习、工作、生活无不是如此,必须遵循物极必反之道。 首先,越要学好、动好,就越要放松好,这在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里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 其实,若想充分放松好,也必须运动好(其实,运动也需要动脑,也算学习了),否则,反倒放松不好。这一点,大家可能不易理解,仅举一例说明。 首先,我们知道,身体偏胖者普遍静多动少,更喜好安逸的生活。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些群体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呢?非也! 我在一减肥论坛指导胖友减肥,这些朋友加强运动后,普遍觉得更加舒服惬意,睡眠质量普遍提高(参加见我写的 http://bbs.39.net/ss/topic/1372258.html ,注意往下翻,在共同感受(精神愉快,促进睡眠)一段),原来半夜两三点才能睡着的,现在十一点多就能入酣然入梦,很早就能醒来,而且,大脑也比以前清醒多了。 因此,要想放松好,还必须运动好,因为我们的身体就是为动静平衡的和谐状态进化的,只有遵循此道,才能将幸福、健康延续下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武夷山 : 写得很好。也不是一味放松,需要张弛有度。运动员太紧张了会失常,太放松了则没有斗志,需要适度的紧张。 ---------------------------------- 杨芳: 不错不错,忪而不懈,是做事的一个意境。 详见: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66837 ---------------------------------- 迟菲: 的确是人需要放松。在体力上来说,我有一个体会,跳舞的时候很需要松而不懈,太松没有美感,太紧张也不好看。只有做到松而不懈才能发挥自如。其他运动估计也是如此。 我也尝试着冥想过,不过我的心不静,达不到那种心静如水的状态。但是冥想的确有利于精力恢复。有时候特别困的时候,冥想个十来分钟,就感觉精神好多了。 杨玲: 冥想最难的是思维无目的性指向性,但人是清醒的。绝大部分人在清醒的时候已经习惯了有目的地思考,要做到无目的清醒并不容易。 现代人焦虑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思维的指向性太多太乱,用心不专,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冥想可以帮助大家克服这一点。 试着先想一条龙,在脑海里把它画出来,或者想宇宙,再试着慢慢的把宇宙虚化,最后你发现脑袋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你自己,你的感觉变得无比敏锐,你和世界是如此的协调。 当你收完功会有一种非常自在的感觉。 博主: 迟mm,静是相对的,也只能做到相对,即使是睡觉,大脑也不可能完全入静,总会在梦里无意识地思考着什么。 运动得动静交替,睡眠也得动静交替,是由动入静再回复到动的过程。冥想也同样如此,由动入静再回复动。 您只要顺着感觉,做到相对的入静即可。时间久了,功力就会渐长,就会达到杨兄所说的脑袋里什么都没有的忘我境界,而后,就会觉得思想无比敏锐。 详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338 一些有关冥想的研究成果
个人分类: 健身养生|9684 次阅读|16 个评论
冥想之际
eloa 2009-1-24 22:44
wilddonkey 发表于 2009-01-07 21:41 佛经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某一日,佛祖饭后在恒河边打坐。不久,有一商队在此处过河,车马众多,喧闹不已。佛祖出定后见地上一片狼藉,便问身边弟子是怎么回事,弟子答曰:刚才有很多车马过来。佛说他自己一点都不知道。 佛经上的记载真伪难辨,不过我们可以假设这是真的。那么之所以佛祖会对过往的商队听而不闻,肯定与打坐这一行为有关。而如果有兴趣一探其究竟,弄清楚是否会有类似故事中的情形出现的话,要想得出可靠的判断,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在佛家的思想体系下,依照佛家的方式打坐、修行,依循特定的修习过程去亲身体证这一情形,并最终做出判断。以佛学的观点来看,要做到这一步非常困难。 另一种方法也有一定困难,不过相对来说要容易,那就是请来被认为或自认能实现这一情形的人,将其作为研究目标,应用针对性的试验手段加以试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此即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除了相对容易外,还在于它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法,不管是何种现象寻常的,有悖常理的,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只要试验条件允许,都可以用它来研究一番。而惯常运用此方法的科学家们也习惯了以这样一种态度去面对那些可供研究的对象:客观、事先不带任何成见、几分怀疑和一份必不可少的好奇心。于是,当打坐、冥想这类行为及其可能对人体带来的影响被列为研究对象时,科学家们沿着思维的惯性,如此盘算:这儿有人声称能做些不同寻常的事,来,让我们把电极放在他们身上 名不虚传 2005 年,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的几位科学家动用了他们的电极。对象是一位 65 岁,拥有 38 年冥想经验的瑜伽大师,他声称自己在冥想过程中感觉不到痛。根据先前的研究,大脑中存在一个与痛觉感受有关的皮层网络,只要有某种痛的感受产生,该网络的相应区域就会兴奋。由此,如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这位大师的声明进行判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别在他冥想和非冥想状态下,施以一个能够引发常人疼痛的刺激,同时观察其脑中痛觉网络的反应情况,并加以对比。 一束强度足够劲儿的激光打到手背上,同时呈现出来的脑中痛觉网络对此刺激的反应对比鲜明:非冥想状态下强烈兴奋;冥想时波澜不惊。另外,在试验结束后,大师还被要求对两种状态下的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从 0 到 10 ,代表从弱到强不同的疼痛等级。结果非冥想状态得分 8 ,冥想状态得分 0 ,这与两种状态下脑中的表现相一致。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先前对痛觉的研究和理解,根据该试验结果,我们目前所能得出的结论是:这位瑜伽大师在冥想过程中确实感觉不到痛。 如要进一步阐明瑜伽大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由于人的痛觉感知受心理状态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这样初步简单的解释:长期的瑜伽冥想训练改变了冥想时的心理状态,进而减弱了痛觉感知。至于这时在体内、脑中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有很多电极在等着被科学家们用。 冥想研究 科学从不拒绝匪夷所思,什么都可以拿来研究,什么样的结果都是结果,都是启发。瑜伽大师不同寻常的能力为痛觉感知潜在机制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而这只是打坐、冥想这类古老而颇富神秘色彩,宗教意味浓厚,蕴含着千年前的人类对生命、宇宙之理解的行为为生活在现世,对生命、宇宙有了全新理解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的很小一个方面。 冥想( meditation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开始进入科学的视野,到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有三种类型:瑜伽冥想术、禅宗冥想和先验冥想(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冥想方式)。其他的还有佛家另外一些派别的冥想(如密宗)、道家静坐和近几十年在西方新兴起的几种冥想方式。早期对冥想所引发的生理上变化的初步研究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不同于睡眠、催眠和自我暗示,冥想期间人体处在的是一种觉醒,同时代谢减缓的生理状态。 随后的研究确认了这个论断,也否认了这个论断。这是因为研究所采用的冥想类型各有针对,而即便是同一种类型,在具体的冥想手段和冥想内容上也是多有不同:冥想时保持安静的、一开始要默诵宗教习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语音、音乐引导的;冥想时不着意于一点的、着意于呼吸的、着意于某部分身体的、想象某种场景的、感知自我的、开始注意于一处,而后不着意于一点的、体验某种情绪(如快乐、悲悯)的,如此等等。 试验条件的参差多态导致了试验结果上的巨大分歧,这是冥想研究一直到现在都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之处甚多,为冥想赋予一个标准的,四方皆认可的科学上的定义一时还难以做到。 不过在多年的研究积累之下,也还是发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综合对不同类型冥想期间脑电波变化情况的研究,一条通常会于冥想过程中出现的脑电图发展轨迹被描记出来:先是冥想初期的波振幅增加和频率减小;接着,在经验丰富的冥想者脑中会有 节律波序列呈现;再接下来,是非常少见的,只有在那些可以达到深度冥想状态(即所谓的入定)的冥想者身上才能够记录到的高频 波( 20 赫兹以上)爆发。 随着脑成像技术的普遍应用,冥想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方向,科学家们开始根据冥想过程中相应皮层区域的反应变化,来对其背后的神经机制进行考察。 非同寻常 首先,借助脑功能成像数据,一个问题得以被进一步澄清:冥想与普通的休息状态有什么不同? 你斜倚在沙发上,或是躺在床上,眼睛闭着,或是随意将目光落往一处,突然想到明天的工作或许会遇到麻烦,接着盘算过会儿要不要去吃点夜宵,随即记起昨晚的麻辣烫味道很不错,这时,发生了一些偶然的事情,比如你漫无目的的转了一下头,眼光从一处移到了另一处,也可能是隔壁音乐声响起,你听出是那首天天都在放,已经没了味的老歌,同时心下黯然:我的耳朵就要起老茧了。 我们休息时的情形就是类似这个样子。对应的,脑中也有一系列事件在上演,概括起来,可作如下表述:不加控制的,自发而流动的各种想法;随时插入的记忆片段;无特定目的行为的认知处理过程;以及无时不在的对自我的感知。如同在不做特殊设定时,电脑软件会按缺省设置运行一般,在没有接收到目的明确的指定任务,即在通常的休息状态下时,大脑会以上述事件为蓝本运行。这个蓝本被称为大脑功能的缺省模式。大脑在缺省模式下运行时总会有固定的一些皮层区域在兴奋,相应的,这些皮层区域被称作缺省神经网络。 而对于冥想,我们一般都会联想到这样的情景:盘膝而坐,上身挺直,闭目不语,神态自如。从表面来看,除了要刻意对身姿进行控制,这与闭着眼睛休息似乎没什么不同。 区别不在于表面。冥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都是静坐不动,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精神上的高度专注。不管是专注于呼吸,还是某种内在景象、某部分躯体,或是根本不专注于任何一处(这是另外一种专注),在冥想时都要对不断涌现的思维、念头进行控制一念即起,立刻觉察,并使之消散,而非任其发展以便将注意集中于要专注的那一点上,或不让任何一点成为注意的对象。这有别于休息时对千思万绪的放任自流,因而标志休息状态的缺省网络在冥想期间兴奋程度会下降,冥想经验越丰富,下降的就越显著。 冥想应该是一种专注而少杂念,乃至无杂念的精神状态。不过如果你之前从未冥想过,现在有兴趣来尝试一下:双腿盘起,姿势摆正,两眼闭上,接着你开始将注意集中于呼吸,或者试图不落注意于一处,这时你会发现各种杂念纷至沓来,不胜其扰,越是努力克制,越是彰显,倒是在休息时不会感到这般的思绪繁乱。 这并不奇怪,因为休息状态下对随时出现的各种思维活动是顺任自流的,所以不会对某一念头本身加以特别关注;而冥想时既然要将意念固定下来,要有意对不请自来的纷纷杂念进行控制,那么这些杂念本身就显得清晰而突兀了。就像流动着的河水虽然杂质众多,看上去却是一片清澈,也无从分辨其中的杂质;而一旦将河水盛到杯中,静止下来,过不了多久,便会泥沙俱下,一目了然。 脑成像仪的扫描结果证实了这种心理感受上的差异。在冥想期间,与维持注意有关的大脑区域;和被认为负责对相互冲突的认知过程进行检测和施以解决的相关脑区强烈兴奋。它们的兴奋意味着对思维活动的选择和控制,而这两者均不包含在缺省网络当中,因此虽然在休息时思如流水念如龙,身处其中的我们却茫然而不觉其纷繁。 有趣的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冥想者在冥想时这两者的兴奋程度反而变得很低,对此的解释是冥想经验丰富者更容易将注意集中起来并加以维持,也更容易控制杂念,故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努力。这种情况倒是接近休息时注意涣散、无认知冲突的放松状态,但同时缺省网络的兴奋程度也很低,于是在冥想达到一定阶段时,会进入至这样一种矛盾的境况:既放松,又专注,或者说放松着的专注。这正是冥想的非同寻常之处。 不同凡响 冥想的非同寻常还不止于此。接下来我们关注下恒河边佛祖的声誉,来看看在冥想过程中外部干扰会对冥想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者在冥想期间放出一些声响,包括中性的(餐馆嘈杂声)、正面的(婴儿喔啊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结果显示跟处理这些声音有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与冥想经验呈负相关,即冥想经验越丰富,处理声音的皮层区域的兴奋程度就越低。换句话说,冥想经验越丰富,对这些干扰声响所做出的反应就越小,受其影响也就越小。从这一点出发,一个冥想者如果功力足够深厚,比如达到佛祖的程度,那么他在恒河边打坐而不知有商队经过并不是不可能的。 冥想时确实可能会有可供记载的异事发生,那么有冥想经验者在平常时是否也能留下一些过人的事迹?一篇发表于 2007 年《 PLoS Biology 》的研究论文中就记载下了这么一桩。研究者招募了一些并非骨骼清奇、悟性甚高的志愿者,他们的共同点只是之前都没有过任何的冥想经验。志愿者们先参加了一项名为注意瞬脱的试验。所谓的注意瞬脱是指当两个视觉对象(如一个数字或字母)依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如果间隔时间足够短的话,由于大脑资源有限,在完成对对象 1 的感知过程后,会来不及对对象 2 进行感知。也就是说看清楚了对象 1 ,就看不清楚对象 2 。 研究者设定的时间间隔是 336ms ,志愿者们取得的成绩是有 60% 的概率能够准确辨识出对象 2 ,这就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程度。接下来是持续 3 个月的高强度冥想训练,之后,仍然貌不惊人的志愿者们在重复 3 个月前做过的同一试验时,辨识准确率达到了 80% 。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请到了真正的奇人异士。 76 名密宗修行者参与了该项研究,经验最丰富者已冥想了 54 个年头。受试者中还包括了 3 名索居 20 年以上的静修者。研究地点不在条件齐全的大学实验室,而是在他们位于喜马拉雅山的静修地及附近,试验采用了不会产生外在干扰的测量手段,以期获得最为确实的结果。 试验内容是向受试者的左右眼分别展示不同的视觉对象,比如左眼前是一张脸;右眼前是一个房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双眼竞争,左右眼分别带来的视觉感知以很快的频率相互转换,脸和房子被交替看到。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而言的。在这次试验中,有 50% 的受试者停留在其中一种感知上的时间大幅增加,与之前 1000 名非冥想者的测试结果对比明显。 不同凡响的背后是长期冥想活动可能在大脑神经层面引发的一些改变。冥想与特定认知处理过程的关系,及其所带来的认知层面的变化是冥想研究将来的热门方向。 积极的情绪 此外,冥想还为另一块研究领域开辟了一方天空情绪。大概是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学者在对人的情绪进行研究时,更多时候针对的是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抑郁之类,对积极情绪的研究比较少。而像佛教这样的宗教更关注的是如怜悯、快乐、仁慈等积极的情感,因此可通过承载了这一宗教思想的冥想行为来对这些积极的情绪加以研究。 这是一种专注于悲悯情绪感受的佛家冥想。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经验丰富的冥想者在进行这种冥想时,会对他人痛苦的反应更为敏感。为此冥想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声音:正面的婴儿笑声、中性的餐馆背景声、负面的女人哭泣声,结果,沉浸于悲天悯人心境中的大脑对所有声音的反应都比在普通休息状态下更为强烈。不出所料,负面的声音尤为刺耳。看来佛祖在恒河边打坐时,采取的不是这种冥想方式。 另外,这种方式的冥想会令人常处于积极情绪的包围当中。先前的研究表明,左前额叶( left prefrontal cortex )的高兴奋度往往意味着良好的心理状况。而无论是平常时的、或怀着悲悯心冥想时的经验丰富者的脑中;还是没有冥想经验的志愿者在接受一定时间训练后的大脑,均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冥冥之意 科学家们一边忙着以冥想为对象做实验,得出新的结果,借此加深对其的理解;一边忙着为冥想做结论、下定义,提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时可依托的理论和观点,为接下来的实验指明方向。理论和实验是科学的左右脚,左脚跨上一步,右脚就会被带着向前迈出;右脚超到前面,左脚又要及时赶上,左一步,右一步,科学愈行愈远。 上世纪 90 年代,基于对近千名冥想者的主观经验的综合分析,冥想被赋予了一个标志性特征:对外部感观世界的关注和高度的注意。差不多同时,一份对人脑意识活动的创见将意识分为了两个主要方面:感官意识与动作意识。前者是由外部世界传入的信息所触发的意识活动;后者是内在的,自主控制的能够引发某种动作的意识活动。冥想与意识的新观点两厢一结合,促生了对人在冥想时意识活动变化的见解:这应该是一个感官意识增强的过程。同时由于显而易见的,冥想时多处于静止状态下,这个过程应该伴随着动作意识的减弱。 此外,随着自上世纪后十年兴起的意识研究热潮的不断向前翻涌,一些与对自我的感知,即自我意识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相继被确认。在意识研究中,自我意识开始成为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根据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对意识的分析,意识的不同方面处在对大脑资源的竞争关系下,一方增强,另一方就要减弱。再加上西方学者对来自于宗教如佛家的,与某种冥想境界相关的一些解释如忘我的字面化的理解,顺理成章的,对于冥想,就又有了一个新的诠释:感官意识的增强,伴随以自我意识的减弱。 总之,冥想被视作了一种内生意识活动减少,同时敏于外部信息输入的精神状态。基于此认识的对冥想的一个典型描述是:深度休息而又完全警觉。 应该说这是一种局限于具体冥想方式,只符合部分情况的论断。参考对冥想这一古老行为的古老理解,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在各家冥想过程中,一开始往往会有专注于呼吸,或经文、咒语的诵念等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点的前导期,但当进入到最为精深的冥想层次时,无论是瑜伽,还是佛家、道家,都强调不将注意落于任何一处。这不落于任何一处当然也包括了不特别注意于外部的感观世界。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到了一种最佳的精神注意状态,其基本特征之一是:向意识领域所发生的一切施以平均的,平等的,公平的注意。这一说法与不将注意落于一处异曲同工,而冥想根本所要达到的,也就是一种最佳的精神状态。 再结合近来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冥想程度越深,对外部输入信息的反应越小,即感官意识是减弱的。同时由内而发的各种意识活动,包括所谓的动作意识、自我意识也是在减弱的。那么,这样看来,冥想,至少是深层次的冥想意味着意识活动的全面衰减。 是否确实如此,还需要用更多的实验来加以验证,或是修正,或是推翻。 2003 年 9 月,一个为期两天的名为探查大脑的科学研讨会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会中的主角是神经科学家与佛学家,以及他们都感兴趣的有关认知、精神方面的话题。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仅仅想着把电极放到冥想者身上是不够的,保持敬意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从他们的讲述、教授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很重要,如欲以科学的方法真正弄清楚冥想这一行为的内涵和实质,这样做是必须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或者,我们也不妨试试另外一种方法。 《新发现》2008年12月刊 参考文献: 1. Lou H. C. et al. A 15O-H2O PET study of meditation and the resting state of normal consciousness . Hum. Brain Mapp. 7(2): 98-105 (1999). 2. Davidson R. J. et al.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 Psychosom. Med. 65: 564-570 (2003). 3. Marcia Barinaga . Buddhism and Neuroscience: Studying the Well-Trained Mind . Science. 302(5642): 44-46 (2003). 4. Holzel B. K. et al . Differential engagement of anterior cingulate and adjacent medial frontal cortex in adept meditators and non-meditators . Neurosci. Lett. 421: 16-21(2007). 5. Lo P. C., Huang M. L. Chang K. M . EEG alpha blocking correlated with perception of inner light during Zen meditation . Am. J. Chin. Med. 31(4): 629-642(2003). 6. Kubota Y, Sato W, Toichi M, Murai T, Okada T, Hayashi A, Sengoku A . Frontal midline theta rhythm is correlated with cardiac autonom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attention demanding meditation procedure . Brain Res Cogn Brain Res. 2001 Apr;11(2):281-7. 7. Kjaer T. W. et al . Increased dopamine tone during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 of consciousness . Cognitive Brain Res. 13(2):255-259 (2002). 8. Kakigi R, Nakata H, Inui K, Hiroe N, Nagata O, Honda M, Tanaka S, Sadato N, Kawakami M . Intracerebral pain processing in a Yoga Master who claims not to feel pain during meditation . Eur J Pain. 2005 Oct;9(5):581-9. Epub 2005 Jan 20. 9. O.L. Carter, D.E. Presti, C.Callistemon, Y.Ungerer, G.B.Liu and J.D.Pettigrew . Meditation alters perceptual rivalry in Tibetan Buddhist monks . Curr Biol. 2005 Jun 7;15(11):R412-3. 10. Slagter HA, Lutz A, Greischar LL, Francis AD, Nieuwenhuis S, Davis JM, Davidson RJ . Mental training affects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brain resources . PLoS Biol. 2007 Jun;5(6):e138. 11. Brefczynski-Lewis JA, Lutz A, Schaefer HS, Levinson DB, Davidson RJ .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 Jul 3;104(27):11483-8. Epub 2007 Jun 27. 12. Lutz A, Brefczynski-Lewis J, Johnstone T, Davidson RJ . Regulation of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by compassion meditation: effects of meditative expertise . PLoS ONE. 2008 Mar 26;3(3):e1897. 13. Lou H. C., Nowak M., Kjaer T. W. Chapter 14 . The mental self . Prog. Brain Res. 150: 197-204 (2005). 14. Giuseppe Pagnoni, Milos Cekic, Ying Guo . Thinking about Not-Thinking: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ceptual Processing during Zen Meditation . PLoS ONE. 2008 Sep 3;3(9):e3083.
个人分类: 生物|2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