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发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精彩看不停——Wiley在线讲堂开课了!多场学术发表讲座抢先看
WileyChina 2020-9-30 15:43
​Wiley一直致力于为科研机构、广大科研人员和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和培训工作。在新冠疫情流行的特殊时期,Wiley将继续推出 “Wiley在线讲堂” 系列讲座活动,旨在与大家继续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Wiley的关注和支持! Wiley在线讲堂系列讲座预告 “Wiley在线讲堂”由Wiley培训顾问和资深编辑担任主讲,解答您在查找资源,论文写作,投稿中的各种问题。只需一台电脑/手机/平板,即可参与。所有课程完全免费开放!更有惊喜奖品送不停。 本学年,Wiley在线讲座将以如何高效利用Wiley资源为出发点,着重讲解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如何恰当地回复审稿人的提问和修改论文、开放获取以及出版道德规范等内容,相信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讲座一、利用Wiley高品质资源发表国际论文 本次讲座将以Wiley资源高效利用为出发点,着重讲解Wiley优质期刊、图书资源推荐,Wiley疫情期间在线服务及免费资源,Wiley Online Library使用技巧等内容,相信会为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精彩内容预告 Wiley电子资源整体介绍 Wiley Online Library电子资源使用技巧 高效利用Wiley资源实现科研进展实时追踪 讲座时间 2020年10月13日 19:00-20:00 主讲人简介 胡青,Wiley产品与解决方案顾问 胡青在Wiley 从事Wiley中国区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工作,担任WOL培训师,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至今已完成培训一百余场。 报名方式 扫码或复制链接免费报名,报名后您将获得在线讲座网址,本次讲座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https://app6sjglueg4184.h5.xiaoeknow.com/v1/course/alive/l_5f72eb76e4b0e95a89c1c0ff?type=2 讲座二、成功撰写和发表论文的诀窍 本次讲座将以Wiley资源高效利用为出发点,着重讲解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如何恰当的回复审稿人的提问和修改论文等内容,相信会为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精彩内容预告 Wiley简介及优质期刊推荐 科技论文发表技巧及其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发表流程 Wiley化学期刊中国区团队及其发展规划 讲座时间 2020年10月28日 19:00-20:00 主讲人简介 王英 Wiley 编辑 2014年于瑞典皇家工学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瑞典Wallenberg Foundation的支持下,2014年至201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9月回到瑞典皇家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进入 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 编辑团队,常驻Wiley中国上海办公室。 报名方式 扫码或复制链接免费报名,报名后您将获得在线讲座网址,本次讲座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https://www.diaochapai.com/survey3091592 讲座三、站在学术研究最前沿- Wiley高水平特刊论文发表助力学术影响力提升 Wiley特刊资深编辑将围绕开放获取期刊与开放科学如何助力科研发现,以及Wiley高质量期刊和特刊等主题进行介绍和分享,并与观众在线交流。 精彩内容预告 站在学术研究前沿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利用特刊获取学术前沿研究? 如何成功发表特刊论文? 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拓展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讲座时间 2020年11月18日 19:00-20:00 主讲人简介 张心力,特刊发展编辑 Wiley中国特刊发展编辑部的特刊发展编辑张心力,负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特刊发展。我于2020年6月15日加入Wiley中国。在加入Wiley中国前,我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内分泌与代谢实验室担任4年的研究员。于2015年在昆士兰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博士学位。我有很强的生理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并广泛参与研究相关活动。 报名方式 扫码或复制链接免费报名,报名后您将获得在线讲座网址,本次讲座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https://www.diaochapai.com/survey3091586 讲座四、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科研诚信与道德问题 精彩内容预告 出版道德委员会 (COPE) 简介 学术诚信与道德的重要性 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版权与知识产权 寻求帮助与相关资源 讲座时间 2020年12月10日 19:00-20:00 主讲人简介 王立颖,Wiley编辑 王立颖于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巴黎第六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加入Wiley北京办公室,任职期刊经理,主要负责化学、材料和医学期刊的创建、运营和管理工作。2020年5月开始,转任Wiley旗下材料类期刊的的审稿编辑,负责稿件的同行评审工作。 报名方式 扫码或复制链接免费报名,报名后您将获得在线讲座网址,本次讲座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https://www.diaochapai.com/survey3091562 丰厚奖励:“奖学季”活动,福利来袭! 本期在线大讲堂将开启“奖学季”活动,扫码或点击链接免费报名,报名后您将获得在线讲座网址,每期讲座名额有限,报满即止。注册人员均有机会获赠Wiley 精美小礼品!!!
个人分类: 学术讲座|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导师分享 | 学术发表的三个类比
WileyChina 2020-8-14 16:47
作者:程远,明尼苏达大学汉弗莱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 整理:张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大家好,我是程远,目前在明尼苏达大学汉弗莱公共事务学院(Humphrey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任教。此次进行分享是因为我自己的发表经历比较曲折,觉得可能对大家是一个鼓励;这次分享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 1 个人经历 我们往往会将写作与发表视为一个神秘的过程,你走每一步时都希望别人给你指点,但走得越多越发现是有一些基本的道理的,我会讲讲这些基本的道理。 我无论读博还是工作,所走的都并不是一条通途。我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硕士在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博士到环境与公共事务学院,读公共管理方向。我本科毕业后,还在国内的NGO工作过一年。 我起初非常想做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以下简称“奥斯特罗姆”)教授的博士生,但是那时她去世了。我刚开始读博时,选题也不是我后来博士论文题目,而是关于中国的林权改革,所以我博士期间的导师和题目都有过很大的调整。我2017-2018年求职时,起初非常顺利,拿到了9个学校的面试机会。但是前面的8个要么最后音讯全无要么以失败告终,最后能获得明尼苏达大学的教职我觉得很幸运。 我博士毕业的那段时间,也有两篇修改并再审的文章被拒绝。这些经历让我有很多反思,在找工作时你会希望很快把文章投出去,但这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不管怎样,那些好好做的文章最终总能发表,就是日程可能与你设想的不同。我在发表的过程中被拒绝了很多次,有过修改后被拒,甚至也有过直接拒稿。 我还是会愿意从最顶尖的杂志投起,除非有特刊的机会。特刊机会优点在于其一是可能性比较高,其二是你的文章在特刊里会比较有吸引力,不过很少会有特刊。我和一些顶尖的学者聊天时,也会谈到期刊选择的问题,比如Richard Walker,他会觉得你不用想那么多,何必给自己设限呢。现在我也是这个状态,比较自由地投,不给自己设限,这也和我现在对发表比较放松的心情有关。我以前在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Sean Nicholson-Crotty,说投顶刊可以获得很好的同行评议,有利于继续改善文章。他们的观点对我选择期刊有很多启发。 我的第一篇文章在2018年发表,在JPART和PAR的文章是2018年收录,2019年发表。我2018年的这篇文章是与老师合作的,从2014年开始做,经历了很久,也多次被拒稿。我博士期间产量不高,写了一些文章,但都没有被发表。不过我并不后悔,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这段经历也对我后来的发表很有帮助。所以也希望能够鼓励到大家,如果你在做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而暂时还没有发表,其他同学的发表可能会使你焦虑,但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很重要。 2 我们应怎样看待写作和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大家可能觉得在国际顶刊发文风险高、费时间、竞争激励、需面对偏见,似乎也得考虑是不是要和编辑认识,你的学校的声誉是否重要?尤其是如果一篇文章没有被发表,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以上这些原因。但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坏消息:不可能很快发表。如果有人告诉你能够很快发表,你要小心,因为这说明你的研究会容易被其他人模仿,你在这个领域也会持续处于很焦虑的状态。不好的消息是发表需要时间,好消息是你如果掌握写作与发表的基本原则,你也会收获很多。我会通过类比讲这些原则。 3 类比一:学习一种语言 第一个原则是发表一定要有学习一种语言的心态,这不在于你是否懂英文或其它语言。你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在学一种语言表达。你在学语言时,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别人基于语言的隔阂听不懂,你不会有任何芥蒂。但在发表的过程中,你觉得双方都在使用英语,一旦别人不接受你的想法,你就会非常沮丧。你要归零,将写作与发表视为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会英语不意味着你可以和对方沟通。现在很多国际期刊都在说要重视非英语国家的文献,但这是编辑的努力,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从作者的角度,你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下面是一些学习语言的注意事项。 第一,学习一种语言需要时间和努力,但这不是线性的。就像我家里3岁的小孩学语言,不是每天的成效都很明显,而是在不断学习中会突然有一个上升。你可能会陷入令你沮丧的瓶颈期,但要树立这不是线性过程的心态。 第二,学习语言时你要调动你所用的感官,听说读写要同时进行,都要重视,而非是像我们应试教育的哑巴英语那样,因为你不可能只进行听说读写的某一项就能学会语言。我们往往认为写是最重要的,但是你去听报告、给他人评论文章,都在锻炼你的语言能力,不能只关注写。 我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同事John Bryson,一个很有名的从事公共部门战略研究的学者。他在面试我的时候,就说自己信奉三结合原则:你要同步公共服务、教学和研究,把这三者结合地越紧密越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你要调动你所有的能量往一个方面学习,这样才能学习得全面。大家在学术会议中要积极提问和交流,也要争取和珍惜进行同行评议的机会。 第三,你要每天使用这门语言,要么说,要么写,这样你才能保证你一直在状态,处于非线性的成长过程中。 第四,在学习语言和发表的过程中要先模仿,再去组织语法。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人可能并不清楚语法,比如你去问文章写得好的人有哪些技巧,他可能就像在水里的鱼一样,也不知其所以然,往往只能说一些大而化之的内容。实际上,他的思路体现在他的文章中。最好能跟经典的文章学,然后再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你一开始就从语法切入,会很难完全掌握一门语言。 当你有机会和资深学者合作,对方可能就会帮你改文章,这也是体现对方思想的过程,你要特别认真地学然后问为什么。南加州大学的邓穗欣教授是奥斯特罗姆的学生,他曾提到他可以做到奥斯特罗姆给他改的每个错误他不会再犯。前提一定是他先写,而非每天问导师我该怎么写文章,因为方法可能是内化的,讲不明白,而会流露在文章修改中。 第五,你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并常常使用,这样会很节省时间,使你把时间更多花在想法的完善上,而非段落布局和结构上。我的合作者Jeff Brudney教授曾告诉我,在写任何文章时都会时刻问自己一篇文章能否讲出三个贡献,并在文章中不断去强调这些贡献并将写作围绕其展开。这是他形成的一种写作风格,如果我们去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知名的学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而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能形成一种自己的风格。在一开始风格形成的时候会很费时间,但一旦掌握一种或多种风格,形成一篇高质量文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我发在JPART的文章Nonprofit Spending and Government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 Testing Theories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ships,也是我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一篇文章。我们在研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时,往往关注政府把钱给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起政策执行作用。但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非营利组织有时也会给政府钱。 我关注到美国的公园系统有很多非营利组织为公共服务筹钱。这时我们就可以反过来问:非营利组织能如何影响政府?政府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理论是否在这个背景下同样有效?很难的一点是这个问题有些反常规,二是所使用的资料来自公园系统。这对于研究城市治理或环境比较重要,但公共管理更多关注的是提供社会服务。所以,如何正当化背景面临困境,而对于发在JPART这样强调理论贡献的期刊尤其难。我就一直很纠结,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问题,我也能做出贡献,但不知道应如何表达。 后来我就想到了奥斯特罗姆所写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她遇到的困境应该是一样的:她想要就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发生条件和主流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对话,但她选择的案例既非经济学关注的市场,也不是政治学关注的选举系统,而是偏远地区的乡村如何合理地利用集体资源。现在很多经济学家或政治学家可能还对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嗤之以鼻,认为她研究的内容并不是经济学或政治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那么奥斯特罗姆是如何让她的这本书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主流的?我就认真地重读《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的引言,尤其是她说明她为何这样研究的理由。我就读到了这段话: 他们(生物学家)的科学策略经常涉及到为经验性观察确定最简单可能的有机体,在其中过程以明确的甚至是夸张的形式发生……选择这种有机体,并不是因为它能代表所有的有机体。更确切地说,有机体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可以更有效地研究特定的过程。 大概意思是说,生物学家研究癌症不会去选择正常细胞进行研究,而会研究癌症细胞。但癌症细胞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胞吗?并不是。你之所以研究癌症细胞,是因为你所关心的互动过程能在癌症细胞中被最大程度地展现,这对理论的建构而言非常重要。这也是我(奥斯特罗姆)为什么选择相对隔离的区域中的自治系统,观察他们如何建立规则,实现集体行动。 我选择公园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影响最可能发生。如果原来的理论能够解释这种最特殊的情况,那么就说明这个理论很有解释力。如果原有的理论不能解释这种情况,那我们就需要给旧理论加一些范围限定。 通过模仿奥斯特罗姆,我也想把自己的研究引到主流公共管理中。你在写文章时,首先要确定你的模仿对象是谁。如何组织逻辑,使每一步都有惊喜而没有惊吓,这既是技术也是艺术,需要去不断模仿和反思并内化在自己的写作和思考之中。 在这里我列出了我发表的两篇文章的致谢部分,这些组织或者个人都在不同阶段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反馈,帮助我形成了终稿。在致谢,我会列那些确实读过我文章并给出建议的人。你自己一开始写文章时很难单打独斗就有好作品,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互动、切磋,你也会从中学到很多。虽然有时我们会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其他人抄袭,但在你刚刚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文章写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交流和反馈是不可替代的。 4 类比二:进行对话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进行对话。我在求职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在美国求职时有很多面试,我之前习惯于回答问题,但这时更需要有来有往地交流。写文章有时也有这样的感受,觉得这是个单线的过程,就是去回答一个研究问题。但其实和读者进行双向的对话非常重要,每一步都需要假想有对话在发生。 作为对话外的研究者,你要理解当你加入对话,在评判“你说什么”之前,别人会首先评判“你是怎么说的”——是不是按照我的套路在讲。如果你没有遵循对话的套路,别人甚至可能都不会听你说。前面提到的学习一种语言,就是要模仿别人是怎样说的。此外,当你加入新的对话,别人给你的时间很少,你要很快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展示你的想法与他们所讨论的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意义。 当你不是主流时,你很难改变主流的想法。对话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兴趣,但对方不一定因此改变他的想法。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理解,不过如果你认为改变是必要的,你就需要坚守初心,不断说服。当你和其他人聊你的研究想法,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可以做。我觉得恰恰这个时候你需要小心,别人鼓励你推进研究是好事,但你需要考虑能不能通过做这个研究做出贡献。这里的对话更多是针对从边缘进入主流时在不对等条件下进行的对话,一旦你进入主流,对话也就变得更容易。 将“中国故事”代入对话中首先要从别人熟悉的内容讲起,但很快你要给别人一个惊喜。“中国故事”比较特殊,如果你一开始就讲别人完全不了解的内容,对方会很快就不愿意听。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国际上的确存在一些对中国的偏见。作为学者,我们其实可以对破除这种偏见做出贡献。你要给出强有力信息来佐证为什么你研究的东西重要。此外,偏见多是一些脸谱化印象,这种印象的形成往往是忽略了一些常识,你可以用常识来反驳偏见,这也更能正当化你的论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政治体制较为特殊,因此并不是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但我们可以使用奥斯特罗姆的方法,或者一些定性方法的思路,强调“中国故事”在理论上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定量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因为定量也是选择一部分数据。要么是最突出案例(most salient case)要么是最不可能案例(least likely case),我更偏好最不可能案例。比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在中国背景下,非营利组织非常不容易有自主性,但如果看到了非营利组织有自主性的现象,会比在其它背景下更有意思,因为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很多非营利组织有创造性的行为。总而言之,讲“中国故事”更需要从理论层面强调研究价值。 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受众,这不代表他们是对的。确实一些情况下中国数据会受到质疑,因此我们尤其需要在写作中要保持开放透明的态度,讲清数据的来源与局限,建立读者对于文章作者和内容的信任。 对话的心态如何帮助你选择期刊?最直观的,可以看哪些期刊发表了你想要引用的文献?你想对话或能够对话的文献来自哪些期刊?那么这个期刊可能自然是你最希望发表的期刊。 第二,除了从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积累出发,你也需要问自己希望并且能够参与到哪个“对话”中。如果你对这个对话不熟悉,结合我们的第一个类比,你需要用学习一门语言的心态,去认真学习这个读者群喜欢怎样的表达,以及你所研究的问题如何与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相结合。 第三,你也可以从这个期刊更重视理论还是实践贡献的角度考量。比如JPART更重视理论,PAR更重视实践(当然任何学术期刊都首先关注理论)。这也会影响你的写作,你是从理论层面阐释变量关系,还是从实证角度构建框架解释一个现象? 最后,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偏好,但是否接收最终还是由编辑和评审专家决定的,所以也无需脸谱化每一个期刊。在我打算投JPART时,坊间流传JPART已经很长时间不接收任何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了,很多人劝我不要投JPART。但我觉得这个研究对公共行政理论有贡献,所以还是投了,最终发表了。所以在期刊选择上更需要考虑你是否对这个领域有所贡献,而非囿于对期刊偏好形成的刻板印象。 Coproducing Responses to COVID-19 with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Lessons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是我们最近发表的关于浙江抗疫经验的文章,并不是一篇研究论文,我们希望能把浙江经验写进PAR关于应对新冠病毒的案例中。 西方认为中国抗疫很简单,就是中央政府采取措施。那我们为什么要从一个省的角度写?浙江省一开始疫情严重,但后来感染者的数量在全国下降最快。这个悖论形成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是有地方多样性的。这一认知对中国读者而言并不新鲜,但对西方读者而言是新鲜的。 从常识来看,抗疫中政府非常重要,但如果公民不配合,抗疫能成功吗?比如一些美国人不戴口罩,增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同样,所有的中国公民起初全都配合吗?也并非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最终配合,非营利组织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把这个对话先引到对方熟悉的现象中,然后使用常识将对方代入一个无法辩驳的逻辑环中,让他跟着你走,这样你就进入到了一个对话中。你也在做出贡献,不是迎合读者既有的观点,而是改变了他的认知。能进入对话并贡献新的东西,是至关重要的。 Exploring the Role of Nonprofits in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Moving from Coproduction to Cogovernance 这篇文章是我博士论文的内容,最终2018年发表在PAR上。这篇论文的想法也很简单,从新公共管理走到新公共治理后,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把非政府组织或公民仅当作客体,而要让他们进入到决策中。大量的文献讲这种决策参与是不可能的,政府采购了大量的资源,很多决策是不放开的。 我看到公园系统的实践不是这样的,非营利组织与公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规划、设计等决策作用。共同生产(co-production)的文献很多是讲非政府组织或公民如何在公共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我就想,能否把对话从共同生产推到共同治理(co-governance)?这个研究涉及到你想把新的内容介绍到当前的对话中。很多欧洲学者对共同生产是什么吵得不亦乐乎,使共同生产成了一个时髦但充满分歧的概念。所以当你进入到这个对话中,你会感到很混乱,有人说你讲的东西是共同生产,有人说不是。应当如何在这样的混乱中做出贡献? 经过和很多学者的交流,我在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共同生产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议题,大家也做了很多贡献,但是现在有许多关于共同生产的不同概念。这些概念有什么贡献?无论你提共同生产、共同创造还是共同治理,有些人会认为是在公共服务提供的层面,但有些人会在规划、设计层面用共同创造这个词。这两个是不同的过程,这在文献中基本形成了共识。所以我不谈共同生产是什么,在我们认为已经有这两种区分的前提下,非营利组织在什么情况下会从第一个阶段跳到第二个阶段?如果你一开始就讲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不是共同生产,所以进行对话时要假想对方的关注点和思维模式是什么。 最后一个例子是我在JPART的一篇文章,Nonprofit Spending and Government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Testing Theorie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hips,讲非营利组织如何影响政府财政。左边是一个评审人给我的评审意见,右边是我的回应。 当时这篇文章我想讲的是,城市人口数和公园预算不是线性关系。这个评审人非常认真细致,说我的模型可能有问题,当线性关系中存在极值时,拟合出来的也可能是U型曲线,因此需要把人口数换为人均预算支出来构建模型。我当时非常想推进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回应中说明了如果按照评审意见构建模型会怎样,我通过解释临界质量理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并引了其它文献说明使用人口数的正当性,大概回应了2页纸。 评审人又回应说,你讲得都挺好,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按照我的建议来。已经到第二轮了,我就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我对自己第一轮的做法还是挺骄傲的,当时发这篇文章还蛮重要的,但我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你觉得你的做法有理可据,但被评审人反对,你可以在回应评审意见时进行反驳,这不会让你的文章直接被拒。 我现在有时会觉得自己写得快了些,所以评审人让做什么我都会听。最近的例子是评审人让加个数据,我就加了,然后评审人回应说加了数据后发现局限性更大了,没有原来设想的那么质量高,所以要拒稿。很难讲是否要根据评审意见修改,没有一个通则,就像一场对话,如果你觉得你的观点重要,你就和对方沟通,不一定完全根据对方意见改变你的做法。你不是仅仅在回答问题或者执行命令,而是进行一场学术对话。 5 类比三:进行资产配置 第三个类比可能更宏观,可以称之为“资产配置”。我和一些很好的学者聊天时发现,他们很容易好奇,但也会很快就感到无聊。Brinton Milward是研究网络治理的大牛,后来他就转为研究黑暗网络(dark networks)。我就问他为什么换了研究方向,现在网络治理那么热,他说我就是感到无聊了,于是就在同一主题下找另一个研究议题去做。 我觉得作为年轻学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心态,走一步时考虑下一步,而非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一个议题上,之后再转方向就太晚了。有些研究议题快被做透了,有些是能够让你持续学习的。我自己是遵守二八定律,开始时用80%的时间写我擅长的内容,20%的时间进行拓展,尤其是关注和我主要方向相关的领域,了解哪些方向我可以进行学习并做出贡献。 在发表中做些冒险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博士期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方向,这可能不是个很好的经验。研究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过程,如果你不冒险,可能就很难突破。 做资产配置是为了形成自己的品牌与风格,以获得更广泛的受众。你的具体方向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改变,但应围绕你关心的核心问题展开。John Bryson曾说自己关心的大问题是人们如何进行决策并帮助人们更好的决策,并据此开展不同的具体研究。我作为主要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学者,也尝试如何通过这个原则和公共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研究等其它领域的学者对话,这个意识要在一开始就建立。 另外一点重要的内容是管理合作。我读博时的想法是,除了和导师合作外,我希望我的博士论文是自己的,这恰恰是因为我很想和别人合作。我希望在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后再和别人进行合作。现在我所有的文章基本都是合作完成的,在合作中我觉得重要的是把学习置于优先级较高的地位,包括了解其它领域,学习另一种风格。 此外,合作者优先,如果我和博士生或者年轻学者合作,我会把他们放到优先级比较高的位置。如果我是一名合作者,特别是非第一作者,我会希望这个工作做得快一点,因为后面的作者工作相对比较少,要能很快把自己的部分完成后交给第一作者,而非成为最后拖住项目进度的人。我也曾向著名的政治学者Gary King请教他是如何做到广泛合作的,他说他会优先合作者,这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的确如此。 另一位很优秀的的年轻学者Bert George曾和我交流说,对自己而言博士毕业后,找合作者就像找博士论文委员会委员。Bert自己会写主要的内容,而他会让相对资深的学者作为合作者为他提出各种建议,就好像他们在他的博士论文委员会上一样。每个学者有不同的合作风格,但归根结底怎样去进行合作,而进行资产配置的想法很重要。 这是几位对我有很大启发的学者与实践者: 首先是奥斯特罗姆教授,其实非常遗憾我没有见过她的面。我非常喜欢读关于知识旅程的内容,可以看到奥斯特罗姆教授是一个不典型的学者,一开始研究地下水,后来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警察、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后期研究基于代理人的行为经济学。她不停地变换研究方法,也在不同的主题中积极学习。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声名卓著的学者也在进行多样的资产配置,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停地学习。奥斯特罗姆教授也获得了很多领域的认可,非常了不起。 另外一个是吕朝,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NPI)的负责人。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的恩派工作过半年。吕朝讲恩派有八个基因,其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草根立场、主流意识”,这给我很大启发。做学术也是如此,你可能出于草根或边缘立场,但一定要有主流意识,希望能够加入主流对话,获得主流受众的关注,把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们,这可能也会反哺到自己所在领域。有时你原来领域的人觉得你做的东西没什么价值,你想要对话的领域的人又觉得你怎么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讲。但我一直会想起吕老师的这八个字,作为一个现在可能有点脱钩的学者,我会想要融入主流话语,并贡献新的视角。 最后是我的博士生导师Beth Gazley教授。她讲的两点对我影响深远,一是你要永远发挥你的优势。我当时会想自己是个中国研究者,写作和求职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她一直跟我讲要发挥你的优势,最大化你的优势。现在大家写任何文章,可能都要问一下:我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我怎么发挥我的优势? 第二点和资产配置相关,我在写博士论文时更习惯于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我可以写3篇定量的文章毕业。但是导师要求我必须去对非营利组织做访谈,写一篇扎实的定性文章才能毕业。我当时不太理解,觉得多此一举,浪费时间。但后来认识到,这就是一次冒险的资产配置。最后这篇定性的文章也发表了,更重要的是我从访谈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洞见。这对之后的研究、求职和学术交流很有裨益,这些价值不是一篇文章能够去衡量的。每篇文章要有一个冒险的部分,来不断推进你成长。 一个好的学术研究一定是好想法和好的写作/沟通的结合。今天分享的内容侧重写作与沟通,但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一个好的问题与个人的努力工作。在了解原则后,更重要的是努力实践。 发表固然重要,但要把学习放到优先的位置,扩大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到发表之后的事情。谁能来读我的文章,我怎样才能让更多人读我的文章,这些问题也不可忽视。 最后一点也是给自己提醒,现在我写文章比原来快一些,这样就会忽视一些我刚刚提到的原则。因为任何一个领域总在产生新的对话,而对话的内容也在演进,所以学习永不止息。无论和什么哪个领域打交道,都要从这三个类比的角度反思自己的写作和沟通策略。 这里是我的联系方式和一些与讲座相关的资源。我们学校的Anrew Van De Van以前是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的主席,开设了一门《参与的学术》(Engaged Scholarship)的课程,里面讲到很多如何进行学术对话。我自己也写过两篇小的短文:《 那些正规博士训练不教但却致命的诀窍 》、《 学术求职的核心挑战:如何建立信任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这两个公众号也是对公共管理学术很有帮助的平台,分享过不少学术经验。 Q:进入博士阶段时如何转变心态,更积极地应对学术训练要求? 没有什么都够替代你的热情,关键是你对什么感兴趣,你觉得什么问题重要。我的第一个博士导师是法学院的老师,因为我大学毕业到阿拉善SSE工作,关注到中国的林权问题,这也和奥斯特罗姆的研究相关,所以我想在博士阶段研究产权。他非常洒脱地跟我讲:博士第一年就是读任何你想读的。我本来需要给他做研究助理,他说不用,让我自由读书。我在印第安纳大学的很多博士同学都有发表,所以当时我非常焦虑。现在想来,我对当时导师让我自由灵活做事非常感激。博士阶段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先要放下和放空(unlearn)。你内心的热情非常重要,但要开放一些。 我发表文章是在博士毕业后,因为我在博士的第二三年才找到合适的题目进行研究。比较好的策略是你自己的研究非常有原创性、质量非常高,可以与老师合作发表一两篇文章。不过也不要所有的研究都是老师主导你合作,这对学术生涯发展不利。国内博士的发表压力可能更大,所以我的经验不一定能够作为参考。保险一点的做法是你和老师学如何发表,自己也要独立做有原创性的好研究,后者是博士的主业,不能因为发表的压力不停地给别人做嫁衣,这会伤害到你。 Q:作为初学者,如何能尽快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理论? 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从经典文献开始阅读。回到常识,我们进入主流对话的最好方式是有局内人引荐。最好是你的老师或者其他学者能在文献阅读方面给你指引,然后你从这些文献读起。最新文献重要,但基本文献更重要,新文献往往是弥补了一个小坑,而基本文献关注根本问题。在学术会中,要积极参与到互动中,调动各个感官学习。一旦有研究想法,通过与其他学者交流获得即时反馈是非常好的改善思路方式。一旦写好后,能改动的空间会很小。 Q:中国研究者写英文论文,是写好中文再翻译还是最好直接用英文写? 我觉得要模仿英文论文的写法,写中文的再翻译还得重新来一遍,不如直接写英文的。要建一个自己的百宝箱,积累些学术写作常用的表达。模仿之后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这个写法可能就能内化了。写作中最好的老师就是经典文献。 Q:没有基金或项目支持的研究想法是否值得开展? 非营利组织战略方面的一个教授,Peter Frumkin,在宾西法尼亚大学任教,他曾说博士期间最重要的是选题。张攀老师也提到,写作学术论文时定位最重要。什么样的选题是好的选题?在我看来,好的选题要有潜力和该领域中的大问题对话,要有延展性。我在评估我的博士选题时,觉得核心是研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但可以和公共财政、城市规划、非营利组织及公共管理等进行对话。 此外,博士选题要能帮你设置研究议程也很重要。我现在所做的研究仍围绕我的博士论文展开,我当时关心非营利组织如何影响政府,现在我研究非营利组织如何影响公共服务的分配与绩效。你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很重要,当时奥斯特罗姆教授去世了,我给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展示我关于林权改革研究的想法,我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在鼓励我,但他们确实不懂这个议题。如果我定位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这个领域,就需要和哈耶斯普等名校学生竞争,我没有优势。我需要找一个能够体现我优势的领域。博士生需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导师的优势,把议题的延展性与自己的比较优势相结合,选一个能让自己长期跟进的议题。至于是否有基金支持,并不重要。 Q:如何获得访谈资源? 我是通过向目标对象发邮件获得的访谈机会,没有请老师帮忙介绍。我一直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个年轻人想要做事的心。我在本科期间,想去阿拉善 SSE 实习,就发了近100封邮件,因此我在大一暑假能够如愿到阿拉善。 很多时候,不用觉得因为你是学生就不敢联系,或者一定要谁介绍。可以通过参与会议、打电话和发邮件等多种方式和对方取得联系,当然有人帮忙介绍更好,即使没有也可以尝试。我当时之所以能很顺利的去做访谈,可能也和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比较少有关,就比较容易受到目标对象欢迎。如果研究的是热门议题,可能目标对象已经烦不胜烦了,所以也要从这些角度看是否值得去再做访谈。 Q:做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如何提升理论水平,做高质量研究? 我的主要研究对象不是中国,所以没有什么发言权。个人觉得正如前面所提,中国不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所以如果目标期刊是主流公共管理期刊,好的研究一定是理论驱动的研究。要看最不可能案例,西方主流理论有哪些是最有可能在中国发生,但实际上没有发生,以及哪些最不可能发生,但实际上发生了。我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厘清主流理论的适用条件与范围,甚至发现主流理论的局限,是非常有意义的,而非把西方主流理论在中国做检验。中国这一特殊场景对于产生新的理论是很有优势的。 A:李华芳 这个问题我们也常在讨论,因为我们办CPAR,也一直对此非常困惑。我作为编辑目前收到的多数论文是用西方理论套中国案例或数据,看会有什么结果。我不否认这样做是有贡献的,因为提供了新的案例,有边际贡献。但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在内,(有中国背景的研究者)目前很少有提出什么原创性理论和主流的公共管理理论对话。在美国的华人学者处在中美的夹缝之间,理应有很多触动,进而驱动我们去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投入很多时间去做真正激动人心、有理论原创性的研究,这值得大家进一步思考。我们CPAR也欢迎大家投稿来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的社会科学界给主流理论提供了什么创见吗?这么多年可能也就地方竞争、晋升锦标赛、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等少数几个。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科学面临的困惑,不仅仅是公管的。 A:于文轩 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想得太多,读得太少。咱们专业的硕博生应该静下心来把自己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和高质量论文踏踏实实读一遍,认识什么是理论、如何找研究问题,这是最需要的。建立在对理论熟悉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思考我们对中国研究能否为世界理论做贡献。我们自己也在思考:我们对西方文献懂多少,我们对理论懂多少,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懂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很难建立中国理论。 A:张攀 国内公共管理博士在开展研究时,经常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什么是理论,或者找不到合适的理论。很多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没有放到理论体系中去进行对话。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尚未做出大的理论创新,相对做得好的是用中国故事讲西方理论,比如易洪涛老师等做的政策扩散研究。传统的政策扩散理论关心邻近扩散和辖区内部因素,易老师等的研究在对话政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国的官员流动,借鉴物理学中的虫洞理论,研究官员流动是否会把原有的知识经验带到新的地方。他们最先发在JPART上的文章招致了一些批评,有学者指出这个结论可能只在中国成立,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后来易老师用美国州政府领导官员更替的数据也支持了之前的结论。这就是一个用中国故事发展国际理论的典例。至于基于国内情境发展出本土化的大理论,我们觉得目前在公共管理领域还没有这样的理论体系。国内学者的重大使命是提出根植中国又被国际学者广为接受的理论。 A:程远 我想补充的另外一点是,读文章时对话的心态很重要,即使你读的是奥斯特罗姆和萨拉蒙的著作,也要珍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当我在博士阶段读到政府治理工具理论时,我觉得这个理论好像没讲完整。当你觉得不对时,你要沿着这个想法深入思考。写作是要学习的,但在观点上要永远保持沟通对话和批判的态度,而非全盘接受。 Q:跨学科的学者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时,如何处理原有学科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的结合,在和其他学者合作及选择期刊时应注意什么? 我目前没做过什么跨学科的研究,所以经验不多。我尝试根据我的理解回答,特定领域的研究者一定最了解该领域的对话风格,我会让我这个领域的合作者做我的“翻译”,会非常信任他们的判断和决策,他们懂我所不懂的语言。如果其它领域的合作者想要投公共管理期刊,那我基本会把握对话的导向与叙事,因为我相对合作者更了解对这个领域。但也有风险,如果我们投不进这个领域,转投其它领域就需要做很大幅度的修改。我会考虑,如果需要转投,是要重写,还是改一部分就好。如果风险太大,就需要在写作基调和期刊选择方面寻找平衡,减少重写的可能,让转投更加容易。 Q:如何设置自己的研究议程? 横跨多个领域是个优势,我博士前两年的训练在奥斯特罗姆工作坊,里面不是完全讲非营利组织,我也一直在找相关的可能性。我后来之所以对合供感兴趣,在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中进行更多的讨论,也是因为合供是奥斯特罗姆的核心观念。第一是要广,我会经常去听各类讲座,想想有没有可以和自己关注的议题产生联结的地方。很多时候研究者要做一个中间人,把别的领域能够“翻译”到你的领域,现在公共管理中最具影响力的行为公共管理学也是从经济学中学来,然后和公共管理进行结合。公共管理本身就是跨学科的领域,在熟悉本领域文献的基础上能把其它领域的内容带进来是非常强的优势。重要的是不仅能带来新东西,还能加入到原有领域的对话。 Q如何提升英文写作水平? 我觉得要模仿、多写,积累表达,写后争取获得反馈并修改。还有一个小技巧,如何去问反馈。如果你把整篇文章发给你的导师或其它学者,对方很难有精力读完整篇文章。为了获取有效反馈你需要有一定的主导性,如果你有一个方法不太懂,那就把涉及方法的这一小段发给对方。如果你觉得自己引言写得不好,你就说希望对方能在引言写作上帮你。如果对评审意见不太懂,不可能把整个评审意见发给老师,问我应该怎么做,要问一两个关键的、对方能在一两天回应的片段。而非完全不知道自己写得怎样,把整篇文章交给对方去看,可能你的博士导师有这个义务,但其他人没有。 Q:如何根据期刊特点调整自己的文章风格? 即使在同一本期刊上,不同领域论文的写作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所以需主要关注你所在领域的文章。每个期刊会有一些特点,比如PAR相较于JPART更强调实践性,所以可以在写作时注重相应的内容,但每个学术期刊最终都会关心理论的,这个没的说。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你找到自己的风格。 Q:非营利组织研究者如何和主流的政府研究对话? 首先要了解主流(政府)是如何看待非主流(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的,从政府研究的角度,非营利组织主要通过合同外包和政府发生关系,所以有了诸如第三方政府之类的概念,非营利组织也成为政府理论的重要内容。从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角度,主流的看法并未解释非营利组织的所有面向。 如果你想和其它领域对话,你的因变量或核心理论应当是对方关心的。政府可能并不关心非营利组织,他们更关心服务提供、服务绩效和公民满意度等,如果你能把非营利组织连接到这些内容上,你就进入了政府研究者关心的题目,就有了对话的机会。不一定所有的研究都要和非营利组织相关,草根立场、主流意识反而能凸显和提升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比如大家感兴趣可以读读萨拉蒙(Lester Salamon)最早的研究,看他是如何把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政府治理工具的框架中。虽然我当前有在批评他的一些理论,但他的做法和将非营利研究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方式和路径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也会非常焦虑,包括对发表的焦虑,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归根结底,我们要回归到常识和这些基本原则上来看写作和发表,最重要的是你内心的热情和这种不断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这种焦虑让你的热情或努力让步。希望大家在遇到各种问题时,能够尝试回到常识去思考并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写作和研究。 备注:co-production的最新中文译法为合供,但是合供涉及到生产、决策、分配和评估等更多环节,论文将co-production与co-provision、co-governance等概念共同使用,更强调生产层面的意思,所以讲座记录中暂且使用“共同生产”。在问答环节,因为是宽泛地使用co-production,所以就使用了“合供”。 本文整理自上交国务学院学术发表系列讲座。 原文章发表于 公共管理研究 微信公众号 小编:史晓姣
个人分类: 科研手记|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英语母语国家评审人面对的挑战
Enago 2019-10-28 13:03
同行评审 对每个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研究者都不会陌生。每一篇论文在发表前都要经历同行评审,对论文的创新性、完整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如果论文通过同行评审被最终接受发表,也代表了 同行对研究的认可 。同行评审制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学术发表中一项成熟的制度。能担任 评审人 的研究者也需要具 有一定的资历, 越是 国际 知名 期刊 ,其 评审人的教育背景、科研成绩及论文发表经历越是出色 。同行评审不仅 保证了学术发表的质量 ,对每个研究者来讲,同行评审的意见也是宝贵的财富,可以此来了 解自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科研与学术发表并不分国界,但现实中,不同 国家 的研究者及评审人会面临不同的境遇与挑战。如今, 国际学术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多为英语 ,学术发表也是如此。多数 知名学术期刊语言要求均为英文 ,这样就 增加了非英语母语国家研究者的 挑战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其科研起步早,学术体系完善,并且官方语言为英语,因此拥有审稿人的数量大大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一份报告显示 ,在同行评审中,美国占绝对主导地位,贡献的同行评审比例为 32.9%,与此同时,其贡献的论文发表比例为25.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贡献了13.8%的论文,却只贡献了8. 8% 的同行评审。总体上,发达、 且英语为母语国家 的评审数量超过了他们的论文产出。而学术期刊的编辑也比较倾向于选择来自 这些国家 的审稿人。 国家 的差异不仅造成了评审数量的差异,也对 评审的速度与质量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报告显示,发达 国家 的评审用时长于新兴 国家 (中位数: 16.4天 vs 15.1天)。中国和日本完成评审的速度最快。此外,来自发达 国家 和新兴 国家 的评审报告的质量也不尽相同。一份高质量的评审报告往往会提出详尽的、有建设性的反馈,并明确向编辑建议是否接受论文。而低质量的评审报告提供很少有用的信息,让人不知所云。 调查显示 ,发达 国家 评审报告的长度显著大于新兴 国家 。此外, 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 ,审稿人提供的 评审报告的长度越长 。而新兴 国家 的审稿人所负责同行评审的 期刊 影响因子总体偏低,提供的评审报告的长度也较短。 综上分析,尽管同行评审已经是成熟的制度,其中存在的不平衡性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新兴国家的审稿人面临着语言的差异 。同时,他们能 得到的审稿机会较少,得到来自高水平杂志的审稿机会则更少 。而且,新兴国家的审稿人往往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评审报告, 这样便有可能影响到评审质量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的发展,学术期刊应该 给与新兴 国家 审稿人更多的审稿机会。 同时,可以为他们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帮助他们掌握同行评审的要领。此外,还可以 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 ,促进他们与发达 国家 同行之间的交流。 英文润色 学术翻译 SCI全程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请 点击 订阅 英论阁学术院 或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EnagoChina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38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Publons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Andrew Preston对话
热度 3 Enago 2016-12-8 11:54
我们有幸通过电子邮件采访到了 Publons 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Andrew Preston 。 Publons 是一个致力于加速学术研究的组织,并给予同行评审所应得的认可。 Q: 作为一个年轻的企业, Publons 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同行评审是研究的核心,这对我们信任和理解研究至关重要。尽管这一点是公认的,但是我们之前建立的体系却忽略了审稿人的工作而仅仅是用于评估出版记录。而 Publons 的建立给这一体系带来更多平衡。 我们相信审稿人对研究的贡献需要得到应有的认可。目前超过 1000 家期刊已经与 Publons 共同调研来对审稿人的工作进行认证,超过 9000 位研究者注册了 Publons.com 来获得认证。 但是认证仅仅是个开始。我们相信提升同行评审将提升研究质量。这就是我们开发编辑辅助工具 Publons Academy 的原因,未来还将研发新手段评估评审质量。 Q: Publons 将具体如何帮助审稿人获得认证? 审稿人注册 Publons 后,他们可以添加完成的审稿记录。 Publons 将在后台为 超过 1000 家期刊确认这些记录 ,之后审稿人仅需要在审稿过程中动动鼠标就可以自动添加审稿记录。 然后审稿人可以下载正式的审稿记录并作为简历中的证明用于审稿和基金申请。 我们相信 Publons 将对科学和研究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认证研究者,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展示他们在某一领域的专业背景,使他们进行更多审稿工作,而我们将同他们一起加速审稿进程。作为独立研究者而言,成为审稿人是开启学术生涯最好的方式之一。 Q: 许多作者或研究者会有这样的疑问:作为权威的审稿人,你希望作者们能了解关于同行评审的哪些知识?(包括如何成为审稿人?) 这是个很重要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同行评审很重要,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成为审稿人也没有明确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开发 Publons Academy ,这一系统帮助研究者了解如何完成审稿工作。我们帮助从事学术的研究生建立起同重点期刊之间的联系,并帮助研究者成为审稿专家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获得认证。 如果你读到此处且对成为同行评审很感兴趣,或正在了解同行评审运作机制,那么我推荐你点击: https://publons.com/academy/ 。 Q: 作为 Publons 的首席执行官,你对 Publons 最骄傲的一点是什么? 我可以自豪地说,研究者们已经在 Publons 添加了超过一百万条审稿记录。我们创建了优秀的顾问团队,但是我们都认为目前我们仍处在起步阶段,更加令我们骄傲的成就在等待着我们。 Q: 你是否能告诉我们 Publons 目前所面临的调整? 这是一种新鲜事物,我是说对同行评审的认证是一个全新的想法。经过了三年时间,目前出版业终于开始关注同行评审的重要性( 7 家顶级期刊中的 4 家使用了 Publons ),但是要让大学和基金机构接受并认识它的价值,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Q:今年 Publons 主要关注哪一领域? 今年我们重点关注了提高对同行评审重要性的认识,并且与全球顶级出版商建立合作,使得研究者更易于建立审稿记录。 Q: 为了提高全球对提升同行评审的认识,贵公司做了哪些努力? 今年的一个重要活动是“ 同行评审周 ”,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很多权威出版商合作举办这一活动。 Q: 这太棒了!今年的同行评审周还颁发了首个 Publons’ Sentinels of Science 奖,这一奖项表彰了全球期刊中最杰出的同行评审,你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提名过程? 当然可以,我们认为这是同行评审界的诺贝奖——表彰每年中对同行评审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个人。这一奖项非常重要,因为就像我们科研界认可诺贝奖一样,这一奖项是对专业同行评审的认可。 这是我们设立这一奖项的原因:通过表彰杰出的同行评审工作来推动突破性的研究工作。 对于这一新生的奖项,我们将授予在几个不同领域审稿数量最多的三位审稿人奖励,以及为每一领域排名在前 10% 的审稿人授予证书。大家可以查看获奖者以及更多细节: http://home.publons.com/sentinels-of-science-recipients-2016/ 。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能够在所有出版商中认证审稿人的工作。我们得到了如 Wiley 、 SAGE 以及 Springer Nature 等出版商的大力支持,他们已将认证审稿人作为日常工作。 这些奖励是给予审稿人回馈的最好方式,我们非常激动地看到这些奖项将在未来的每一年对高数量和高质量的审稿人工作进行表彰。 ---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 --- Q: 这一服务将对亚洲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Publons 将如何应对这一地区频繁出现的虚假审稿以及其他学术道德问题?涉及这一地区的同行评审是否存在其它问题?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亚洲市场确实存在着关于同行评审的机制问题 , Publons 在这一区域的用户数量确实比我们所预期的少。我们猜测这与出版商相较于其他地区难以认证及联系对审稿工作感兴趣的亚洲研究者有关。 Q: 同行评审是否需要接受标准化培训使得大家对这一流程产生更广泛的共识?或者是否应该有共同资源?这一体系中又伴随着哪些问题? 是的,我们当然希望看到这一局面,因为它非常重要。我们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即便是领域内的专家,也难以证明他们是优秀的审稿人。我认为像英论阁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信息和服务。 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选择了以同行审阅为核心的方法。像我之前提到的 Publons Academay ,就可以通过帮助研究者证明他们的审稿能力以及帮助他们直接联系顶级期刊编辑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这能够成为让更多研究者加入审稿人行列的第一步。 Q: 你拥有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且在波士顿大学做过博士后,你觉得自己的研究生涯过得怎样?(成就、经验和挑战) 我当时研究物理学因为我总是想理解宇宙的运转。能够有幸去学习那些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是很棒的经历,并且我将会对它保持兴趣。而科学研究的特殊之处在于你身处人类知识的前沿领域。所有人都对此知之甚少,因此你要与未知打交道。主要的挑战是要弄清该如何问问题(比如提出假设)。 我非常幸运能体验这些过程,去见一些牛人,去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是如何完成研究的。 Q: 你能给学术出版行的年轻企业哪些建议? 首先我想说任何一个行业都很难做,企业可以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获得成功,所以必须持之以恒。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知道哪些人会使用你的服务,然后尽可能地去告诉潜在用户你的计划。建立市场最简单的方法是制造产品并假定有人会用。 Q: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出现过关键的人或事件?(请描述) 对我来说当年离开博士后岗位是个很艰难的抉择,因为离开学术是一个不可逆的选择。回头想想,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如果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你面前,那说明每个选项都很好,所以你要听从直觉。 我们很荣幸能与 Andrew Preston 对话。我们真诚感谢他能抽出时间接受采访,也向 Publons 团队的全体成员致以美好的祝福。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同行评审的未来 2. 投稿前独立同行预评议服务 3. 什么才是好的同行评审?
个人分类: 期刊发表|7506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4 年研究人员遇到的 10 大科研发表问题 – Eddy 博士问答回顾
热度 1 editage 2015-1-8 14:26
2015 年已经开始,在立下新年新希望之前,且让我们停下来回顾反省过去的一年,2014 年对 Eddy 博士来说异常忙碌,一直奔走于各个论坛回复科研人员遇到的问题,也尽力解答在《意得辑专家视点》上收到的问题,在这一年里累积了各种不同关于科研学术发表的问题,从投稿流程、发表道德实践、投稿状态、论文准备、同行评审到与期刊的沟通交流等,我们整理了这些问题,看看科研人员们在过去一年里主要被什么样的问题给困扰。 以下是 2014 年 Eddy 博士回复的十大问题,点击各问题标题可前往《意得辑专家视点》阅读完整回复: 1. 如何修改查重没有通过的论文? 非以英语为母语的科研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用英文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或是如何改写引用自其他来源的内容,很多时候没有处理好就会因为没有通过查重而被期刊拒稿,Eddy 博士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建议。 2. 会议论文还能投到期刊吗? 会议论文是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是可以发展成完整的论文投稿到期刊上的,前提是必须经过修改并加上详细信息,可能需要修改论文题目,或是根据在会议上收到的反馈进行改进。 3. 学位论文的内容能不能整理后投至期刊发表? 毕业论文也是论文,但是写作属性与期刊论文完全不同,如果想要将学位论文重新整理后投稿到期刊,Eddy 博士建议必须从根本了解 2 种论文的差异,然后再着手修改,在回复中还推荐了将学位论文转为期刊论文的指导材料。 4. 揭露利益冲突:期刊希望作者怎么做 期刊对揭露利益冲突的要求经常让科研作者感到困惑,不晓得该如何处理,Eddy 博士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解释什么时候有可能出现利益冲突、作者该怎么处理利益冲突声明。 5. 已经通知录用的文章但未出版的能引用么? 已经录用但尚未发表的论文是可以引用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in press”来说明,放在参考文献信息中论文标题之后。不过,如果论文本身有很大的比重是依附在尚未正式出版的文章之上的话,比较好的方式是将论文全文附加在补充材料中。 6. 科研论文排版技巧 许多科研作者都有这个困扰,在开始写论文的时候,要怎么样兼顾排版,是不是有特定的规则可循,一般来说,最好的方式是依照期刊的要求来设定格式,不过,在还没选定目标期刊的情况下,Eddy 博士仍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排版技巧。 7. “decision in process”状态是什么意思? 期刊的投稿状态有许多种,最令科研作者困惑的大概是“decision in process”了,这个状态表示期刊编辑正在对论文进行最后决策,在看过作者修改过的论文还有给审稿意见的回复后,编辑有可能直接做出决定,也有可能向审稿人咨询,如果投稿数量较多,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个阶段没有具体的时程,建议作者在这个状态持续一个月之再联系期刊编辑。 8. 积累有用的素材,为以后发表论文提供资料 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是阅读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科研工作的灵感或材料?Eddy 博士建议作者从阅读同行好文开始,在清楚一篇好的论文构成是怎么样之后,再进一步用批判或分析的方式来度文献,回复中还提供了 6 点思考方向。 9. 文章已发表,现被同行质疑,我该怎么办? 科学里是会有错误的,如果你觉得别人指出的错误是真的,最好主动告知期刊编辑,如果错误不是太严重,可以通过勘误或声明来处理。 10. 回复有偏见的评审意见 当审稿意见清晰具有建设性的时候,作者能够有效的进行论文修改,但有时候还是有可能遇到有偏见的审稿意见,Eddy 博士建议作者以理性方式处理,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作者可以适度向期刊编辑反应,要求让其他评审员进行审稿。 希望整理出来的问题也解决你部分的疑惑,新的一年 欢迎随时向 Eddy 博士咨询 ,Eddy 博士与他的发表专家团队会竭诚为你解惑。 预祝科学网的博友们有丰硕的一年,2015 年我们也会持续解决全球作者在发表科研论文时遇到的任何疑问。 ∷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内容皆来自《 意得辑专家视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意得辑 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修改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原文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 2014 年研究人员遇到的 10 大科研发表难题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dr-eddy-to-the-rescue-top-10-qas-of-2014
个人分类: 来自Eddy博士的发表专家的信息|48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行学术文献电子出版制度, 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
liji19760501 2013-9-29 20:11
(全文刊发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2期) 推行学术文献电子出版制度, 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学术论著出版和发表经费筹资制度改革刍议 李 际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北京 100049) 学术论著出版和发表经费的来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这个话题属于经济学中的筹资问题。问题 的根源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 由于学术研究的公益性质导致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显著而得不到足够的资 助; 另一方面, 现代版权制度制约了学术资源的自由分享程度, 即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第一个方面是人 所共知的, 而第二个方面却是罕有共鸣的。所以, 本文首先分析第二个方面的原因。 作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重要的创新, 现代版权制度的确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但凡事都是辩证的, 当新生事物成为新的独断势力时, 它的负面性也逐渐彰显无遗。学术论著一般鲜有问 津, 出版机构在垄断了出版权后往往因为经济因素而限制出版数量, 人为抑制了学术资源的可获得性。国 内高校遍布的复印社和莘莘学子手中众多的复印本都是对这一境遇无奈的现实写照。绝大部分的文献作 者必定希望作品广为传播远甚于对于稿费收入的计较, 但他们也一样受限于现代版权制度而无可作为。 在这个怪圈中, 有苦难言的不仅仅是读者和作者。出版机构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组织, 其自身也需要 生存和发展。无视它们的合理诉求, 转而迫使它们无偿劳动, 在现实中既不可能, 也无异于涸泽而渔。所 以, 一味的苛责学术出版机构并不可取。 另外, 学术研究的公益性质客观上的确影响了学术出版机构的生存。国内现有的学术出版机构多为 两类: 一类是事业单位, 一类是非营利性质的社会机构。无论是哪一类, 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充足的财政保 障, 而日益紧缩的人员编制也让编辑们疲于应付而导致发稿周期越来越久, 这既不利于及时传播知识, 也 易引发学者间对学术观点首发地位的争执。 因此, 当前的学术论著出版和发表经费筹资制度亟待改革。冰冻三尺, 这种改革决不是细枝末节的改 良所可以解决, 它必定是深层次和广领域的。笔者认为, 改革可以从两方面试行, 分别是开源与节流。鉴 于节流的建议更为重大, 本文再次从第二个方面首先展开倡议。 节流措施是和提高学术资源的可获得性相辅相成的。学术文献是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与传承的主要 载体。虽然已经有SCI 等电子文献联网数据库, 但现有学术规范仍以纸质的公开出版物作为前提, 这种技 术已经不适应当前科技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学术文献电子出版制度不应该仅仅视为一种补充性的技术 手段, 更应该成为主导的技术手段。进一步的, 学术文献电子出版制度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 更应该是学 界承认研究成果的形式标准的格式塔转换。这种承认学术文献电子出版首要合法性的格式塔转换在提高 了学术资源可获得性的同时, 也减轻了出版机构的成本负担, 属于 节流!措施。 再谈开源。建立学术出版机构多渠道的补偿机制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努力实现 开源!。 第一, 增加财政保障。学术出版作为社会性的公益事业, 其性质和地位与其它社会性公益事业一样, 应 获得同等的地位。政府应以对待教育和卫生等公益事业一样的严肃态度给予学术出版更多必须的资助, 甚 至作为政府的天然职能予以履行。但纵观现实, 完全依赖政府资助遥遥无期, 它只能成为新渠道之一。 第二, 改变产权结构。很多学术出版机构是独立组织, 并没有上一级的产权所有者。而国外很多学术 出版机构􀀁 􀀁 􀀁 特别是学术期刊, 往往是本学会的机关刊物。因此, 建议将高质量的学术出版机构改制为对 应的一级或二级学会的机关刊物。这样可使出版机构的经费纳入整个学会的经费计划中, 接受更大范围 的统筹管理, 实现更高水平的资金调度和平衡。比如, 学术出版机构可参与学会会员缴纳的会员费的分 配。这一改革举措的另一潜在好处是学术出版物成为机关刊物后还将获得更大的学界公信力。此外, 大 胆借鉴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商业化运作的成功经验、思路也值得考量。 第三, 拓展社会资金来源。毫无疑问, 社会资金是最大的聚宝盆。学术出版机构可考虑在出版物中开 设专业对口、内容严谨的有偿广告版面。笔者所在学会曾尝试在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增加有限 的专业广告, 补偿了会议经费的不足, 也并未引起参会者的非议, 甚至获得扩宽了信息面的好评。 学术出版机构还可设立专职的部门与岗位, 争取社会公益捐助。笔者认为, 很多有爱心的社会人士和 有商业远景的企业会为学术界的基础研究提供资助。这在国外很多见, 尤以屡获诺贝尔奖的贝尔实验室 为例􀀁 􀀁 􀀁 在这个资金充足的实验室中工作的科学家可以开展自由研究, 而不必去考虑贝尔公司的商业诉 求。在大部分学术出版机构人员少、市场化程度低的条件下, 可考虑多个学术出版机构组成出版联合体 ( 并非改变产权归属的兼并) 或者由上一级学会出面落实此项工作。 总结而言, 当前的学术论著出版和发表经费筹资制度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它涉及了学术 研究工作的方方面面, 并不是一个具体措施就可以改变的, 而只能是一次深刻的改革。 在这场改革中, 第一要务是冲击现代版权制度, 建立无偿的电子出版制度。通过出版成本的降低或接 近于零成本, 换取学术资源的自由分享程度的迅速提高。余下的非零的成本部分的补偿机制, 可通过政府 拨款、产权转制和社会资助( 有偿广告或社会捐助) 三个新渠道有效建立。 学术出版机构和学术论著的生命力来自于学界的认同。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改革的关键并不在 于技术上的可行性, 而是需要学界本身认同这种出版制度和补偿机制。现有制度就是由前辈的科学家集 团建立起来的, 只有现在的科学家集团的统一意志才可能真正促成此事。因此, 这种改革只有在本领域的 主流学者间达成一致才可能实现。 笔者以上分析和倡议的思路是以推行学术文献电子出版制度和建立多渠道的补偿机制为切入点, 通 过改革学术论著出版和发表经费筹资制度的形式, 达到提高学术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为学术研究注入新活 力的具体目标, 最终有助于实现全体学人的根本福祉。
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在全球学术发表的地位?
热度 1 editage 2012-9-13 20:49
尊敬的 Eddy 博士:   我想知道相较于美国,中国的发表率如何?怎么样提高接受率?   借用汤森路透在 2012 年 4 月发布的全球发表报告发现 “ Global Publishing: Changes in Submission Trends and The Impact on Scholarly Publishers ” 来回答你的问题,该报告叙述全球各个国家投稿及接受率的变化。   全球投稿至国际或区域期刊的总数稳定增加,不过,每个国家的投稿成长率各有不同。美国虽然在投稿数超越中国,但全球占有率自 2005 年到 2010 年从 26.2% 下滑至 22.9% ;从投稿量前 20 大国家来看,中国跃进幅度最大,从 6.11% 升到 11.3% 。   不过,总的来说,中国稿件的接受率比其他国家低。 2005 年,美国的接受率是 50.8% 、中国则是 26.2% ,到 2010 年,美国的接受率是 50.1% 、中国则是 26.8% 。照此看来,虽然中国投稿数大幅增加,稿件接受率还是偏低。根据 2010 年的数据,美国的总投稿数( 23 万)几乎是中国的 2 倍( 11 万),而美国稿件的接受率( 50.1 %)也几乎是中国的 2 倍( 26.8 %)。因此, 2010 年美国的总发表数几乎是中国的 4 倍。   报告里探讨了一些导致低接受率的原因。鉴于全球投稿大量涌入及快速发表的压力,期刊编辑部需要快速筛选进入同行评审的稿件,导致编辑部针对收到的稿件做出最初与最终决定的时间缩短,这表示许多稿件在未送到同行评审前遭到直接拒绝,这现象在 5 年前就已开始。   根据报告提出一些遭到直接拒稿的原因如下: 缺乏与国际广大读者的关联性 :有些关注特定地区所进行的研究通常被视为与国际读者无关而被直接拒绝。 剽窃 :有些文化认为将前研究直接复制在论文里是对原作者表示尊敬的行为,可是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订定的国际准则这是剽窃。期刊编辑部在审核稿件时通常使用软件检查是否有剽窃,一旦被侦测出内容与之前的内容相近,不论作者的动机为何都会被直接拒绝。 语言与结构问题 :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员有时没有耐性处理有语言、结构问题的稿件,就算研究是有价值的也会被直接拒绝。   理想状况下,期刊编辑希望能与作者密切合作发出好研究、克服区域困难和提升语言。然而,由于总投稿量增加、期刊发行期限、期刊版面限制等因素,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可能的。以下几种方法可帮助你提高文章接受率:   如果你的研究针对特定地区,记得论述该发现可以如何运用在其他地区。 Cover letter 要写的特别好,强调你的研究可以广泛运用。看看是不是能与外国作者一起做研究,如此可帮助让研究更广,也能熟悉国际研究合作。   不要直接拷贝先前的研究内容,用自己的话改写并且注明引用出处。   将文稿修的越像样越好,请外国同事帮忙或使用英文编校服务,确保稿件流畅没有任何语言问题。期刊编辑部会另眼看待你的稿件并将注意力放在内容本身。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研究与投稿量的不断升高,如接受率能显著提高,中国有极大的潜力在学术发表取得领先地位。   期待你的评论,分享更多可以提高接受率的办法。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论文修改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中国在全球学术发表的地位?
个人分类: 国际发表要闻|567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