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高考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chensh 2009-2-9 23:32
我是1982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我是理科生,考试科目有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共计七科。政治100分,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7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50分,共计660分。虽然是理科考试,但与现在相比,考试科目并不少。现在看来,当时各科的设置和分值分配,还是比较合理,突出了语文和数学两门核心主课。重视了主要课程,也对一般素质提出了要求。 目前的高考据说已经不靠政治科目了,我觉得比较合适,不是说政治知识不重要。从考试的角度来说,不需要单设科目。其实,政治科目在当时对理科生来说,对补充文科素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那时候,高中分科很晚,基本上是在高考前2个学期。因而,对理科生来说,偏科现象不太突出。再说,那时录取比例很小,如果偏科,总分就上不去了。很难达到大学录取线。 随着自己在大学里学习、工作的时间延长,觉得高中文理分科对人才成长还是很多不好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科学发展,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相互交叉得很厉害。 不少理科专业在研究社会问题,比如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甚至物理科学都在研究社会现象。而不少文科专业也在大量应用理科知识、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比如数理统计、计算机模拟、网络试验等等,没有理科知识,还是非常困难。经济学没有不说它不是文科,但经济学的数学要求比理工科要求还要高。其实,文科一词只是一个通俗说法,是简洁的统称,文科覆盖的范围很宽,除了文学、新闻和艺术创作类等专业外,绝大部分文科专业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因此,以我个人的感受来看,高中不要文理分科,高考必须改革。可以参考1982年的高考方案,参考该方案的思路进行改革。假如高考不分文理科,像1982年那样考7个科目,可以做如下具体设置: 总分660方案: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7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50分,史地100分 总分800方案: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00分,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60分,史地120分 语文、数学对文科、理科都很重要,是基础中的基础。英语重要,但不应放到与物理、化学相提并论的地位,何况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英语主要是会使用就行。物理化学主要属于自然科学,史地主要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具有一些交叉特征。 有人可能说,考试科目可能比目前多,学习负担重。其实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关键是如何考的问题。真要考难,即使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设计出考上3天的题目丝毫不难。 以上是自己对高考的体会,愿与大家交流。毕竟高考对大家都很重要而又确实需要改革。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思考|4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贵州高考分数统计-
热度 1 fractal 2009-2-9 19:10
下面的统计分布来源于贵州省教育考试中心 的统计结果 (注:但暂时上不了,所以下述引用均来自其他网络所转载的数据, 同时由于文理科分布 差不多 ,所以为了对比 只列理科 的数据 ). 从统计结果看到,经济和教育比较发达[城市化,工业化相对较高]的 贵阳 ( 359.82万 )、 遵义 ( 739.40 万 ) 、 安顺 ( 264.25万 ) 与相对较为落后的 毕节 ( 738.46 万 ) 、 黔东南 ( 446.91万 :少数民族人口 365.89 万人,其中苗族 188.08 万人,侗族 142.36 万人 ) 的考生除安顺地区外差不多(注:括号中的数字是全区总人口数,来自各地区政府网站公布统计数据)。但考分 越是高分段,落后地区所占比例越小 。 由于考生数差不多,好无疑问,在低分段落后地区的比例会高起来的。那么可以想象, 即使农村的学生的能够进入大学,落后地区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的层次显然是不容乐观的 。 == 所以改善中小学(含高中)的教学水平的 地区差异 是 刻不容缓 的。同样地,在同一个落后地区, 根据自己经历 仍然会有 城市和农村考生 的差异-但缺乏数据! 由于贵阳遵义安顺等地的教育比较发达,落后地区的比较 有钱有权的 孩子差不多到到了这些地区上学,这又进一步恶化落后地区政府对当地学校的投入(自己孩子已经不在这里读书了,教育再好也不能顶GDP用), 好的老师 一方面为了较好的待遇,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就会到教育发达地区工作。如此 恶性循环 将会使得类似贵州这样的省份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 2006年中国各地区城镇、乡村人口数 script _base_target="_blank"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ction set_Fontsize(CtrlType) { if(CtrlType=='plus'){ fontinfo.style.fontSize=eval(parseInt(fontinfo.style.fontSize)+2)+"px" } else{ if(parseInt(fontinfo.style.fontSize)=8) { fontinfo.style.fontSize=eval(parseInt(fontinfo.style.fontSize)-2)+"px" } else fontinfo.style.fontSize="6px" } } function set_Fontlineheight(CtrlType) { if(CtrlType=='plus') { fontinfo.style.lineHeight=eval(parseInt(fontinfo.style.lineHeight)+4)+"px" } else{ if(parseInt(fontinfo.style.lineHeight)14) { fontinfo.style.lineHeight=eval(parseInt(fontinfo.style.lineHeight)-4)+"px" } else fontinfo.style.lineHeight="14px" } }? 单位:万人,% (http://www.chinapop.gov.cn/wxzl/rkgk/200806/t20080629_157020.htm) 地区 人口数 城镇 人口 乡村 人口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贵   州 3757 1032 27.46 2725 72.54 var source =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var crtime = '2008-06-29 19:43:00'; document.write("li class='info_left'"); if(crtime.length0){ document.write(crtime+""); } if(source.length0){ document.write("来源:"+source); } document.write(" "); ========== 贵州省:2005年高考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公布 2005年06月27日 10:02 来源:贵州都市报http://gaokao.chsi.com.cn/gkxx/gz/200506/20050627/55889.html   昨晚,省招生委员会讨论并审定了我省2005年普通高校录取新生最低投档分数线。今年,我省考生的考分整体提高,录取分数线实现历史性突破:第一批本 科院校的最低投档控制线为:理科536分,文科556分。第二批本科院校的最低投档控制线为:理科459分,文科476分。   据了解,我省今年的高考呈现出两大特点,农村考生和往届考生大幅增长。其中, 农村考生 共有102188人,比去年增加26366人,占考生 总人数的 60.65% ,而 去年 农村考生 仅为75822人,占考生总人数的 54.75% ;往届生共有55000余人,约占考生总人数的32%,比去年增加 14984人,而去年为36495人,占考生总数的26%。   同时,今年全省高考高分段的考生较去年有所上升,除 贵阳市 的高分考生比较集中外, 安顺市 的考生虽然人数少,但高分段考生也比较突出。今年全省理 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1720人,550分以上有6213人;文科600分以上的370人,570分以上的1099人。2004年理科600以上考生 399人、550分以上有1666人、500分以上有5103人;文科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3人、550分以上有794人、500分以上有3532人。 -------- 贵州:2006年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敲定 2006年06月25日 19:46 来源: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 http://gaokao.chsi.com.cn/gkxx/gz/200606/20060625/525763.html 第 一 批 理 工 类:第一批理工类: 523分 。 文 史 类:第一批文史类:528分。 ....( 注: 省略了很多字) 全省 775932 万份答卷 仅用8天时间,平稳顺利、保质保量地完成评卷任务。 现将高分段考生分布情况公布如下: 地区 考生数 前10名 (不含加分) 前100名 (不含加分) 600分以上 (含政策加分) 550分以上 (含政策加分) 500分以上 (含政策加分)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贵阳 14998 4 38 336 1051 2335 遵义 24100 4 20 327 1344 3384 安顺 9482 1 11 112 407 997 毕节 17883 5 111 557 1619 铜仁 13290 1 117 479 1298 六盘水 10395 14 158 610 1354 黔南 10855 7 99 448 1155 黔东南 16801 1 4 104 510 1435 黔西南 8883 4 108 450 1019 小计 126687 10 104 1472 5856 14596 ---- 2007年贵州高考高分段考生分布情况 2007年06月26日 金黔在线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7-06-26/151490590.shtml 1. 贵州 省招生计划: (1)全省招生计划数88702人   本科计划:46858人  理工类:29906人,文史类:13404人,体育类:1162人,艺术类:2386人。   专科计划:39586人  理工类:22496人,文史类:14600人,体育类:496人,艺术类:1994人。 (2)全省录取率: 41.75% (不含中期选拔);本科录取率(含三本):22%;理工类本科(含三本)录取率:24.18%,文史类本科(含三本)录取率:19.30%。 2、高分段考生分布情况 地区 考生数 前10名 前100名 600分以上 550分以上 500分以上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贵阳 14805 3 43 520 1653 3657 遵义 26390 5 31 454 1999 5268 安顺 6885 1 4 109 502 1302 毕节 19383 5 160 849 2479 铜仁 14602 4 195 786 2071 六盘水 10735 1 11 183 757 2000 黔南 11265 5 129 643 1879 黔东南 17983 1 143 743 2310 黔西南 8988 4 139 518 1294 小计 131036 10 108 2032 8450 22260 --- 贵州:08年高考成绩分布和各科平均及格率统计表 2008年06月25日 14:41 来源: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0806/20080625/7399058.html 高分段考生分布情况 地区 考生人数 前 10 名(不加分) 前 100 名(不加分 ) 600 分以上(加分) 550 分以上(加分)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理科 贵阳 15202 2 33 374 1422 遵义 26640 6 26 332 1599 安顺 6965   8 76 383 毕节 20553 1 5 91 638 铜仁 14442   2 119 633 六盘水 11101 1 14 169 703 黔南 11506   3 148 677 黔东南 16864   3 104 542 黔西南 9390 1 7 92 484 合计 132663 11 101 1505 7081
个人分类: 未分类|7879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支持高考文理分科
王铮 2009-2-8 07:58
对教育部争取高考文理是否应该分科的意见,好像一边倒地支持不分科,我想需要听听文理分科的意见。 1、 高中文理不分科,势必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现在的孩子课程已经太多。特别是北京、上海的所谓素质教育课程,增加了许多负担。记得我孩子读中学时,妻子称过她的书包,重 12.5 千克。高中,她们学校又增加了 VB 课程等,每天都要到夜里 1 点才睡觉。 2、 文理不分科高考,对农村孩子显得不够公平。现在的农村孩子读理工科的多,因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针对集中在理科教育设备方面。农村中小学,没有条件建立提高文科教育的优质图书馆,一般县乡图书馆经费稀缺。这些年来,理工科神童多出在县乡,文科小作家多出在大城市。原因就是基础条件差异,在现代社会,文科基础需要综合环境。文理不分科,削弱农村孩子的竞争能力。 人文素质形成,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更多不是教学出来的,而是感受出来的。现在的坏情况是文科生缺少理工科基础。这些个问题可以在大学解决。大学里政治类课程设置越来越多,占用了大量时间,咱们中国人又得化差不多二分之一时间读外文,这样就没有文理交叉教育的时间了。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4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目前高考制度还是相对公平的,应该分文理
aqsh66 2009-2-7 21:33
高考制度现在仍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这么多年没有改变,就是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不能找到一种取代这种高考的选拔方式。 现在的教育资源配置本身就存在缺陷,高校的投入及经费来源存在较大差异(211高校与普通高校比较),因此就像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一样,必然有优质和非优质之分。 现在的文理科学生,不能说理科学生人文水平不高,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丰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业教育:高考改革的契机
lvnaiji 2009-1-28 17:51
摘要: 当前中国的高考承担弥合二元社会的重任,既要承继历史,又要面向未来。这样的重压扭曲了高考,带来一系列弊病。在相当程度上,职业教育有可能担当这一重任,从而缓解高考指挥棒,进而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影响。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考;二元社会 目前,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日盛。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仅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缓解高考指挥棒,进而对中国教育体系产生影响。 一、两难的中国高考 说起当前中国教育,高考指挥棒可以说是大部分症结的主要原因。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切都围绕这一指挥棒而转。没法量化的素质教育在如此强大的指挥棒前基本上只是一句空话。即使进入大学后,由指挥棒的卡尺量出的标准化的学生,其后劲和创新能力几乎已消耗贻尽。既然如此,为何不取消高考指挥棒? 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高考承担了过重的社会功能。从历史上看,传统的科举考试承担从社会底部选拔人才,疏导社会底部的原动力,给出路,并将其引向读书和仕途的功能,为社会底部的阶层提供升入上层统治集团的渠道。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超稳定,科举考试功不可没。 时过境迁。建国后的一系列政策造成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迅速致富,东西部差距拉大,二元之间的分化加剧。1977年恢复的高考拨乱反正,以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取代种种权力的影响,不再需要付出如伤痕文学所描绘的惨痛代价,从而赢得国人的普遍拥护。然而曾几何时,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改革开放到达关键时刻,高考却正在成为公众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究其原因,乃是当代中国的高考承担了过多的历史重任和过重的社会功能。 在二元社会里,农民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大致有三个途径:其一,进城做工,慢慢成为城里人。其实,现在城里人的父母辈或祖辈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其二,参军。其三就是高考。不知从何时起,第一条途径此路不通。农民进城打工变不了城里人,在工人的前面加上了农民的限定,终究还得回去,而回乡后,限定词农民便复归主角。第二条道路实在狭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还有种种不公平的后门。剩下的就只有眼下涉及面最广,形式上也最公平透明的高考。农村青少年几乎把改变身份的唯一希望寄托于高考。如此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动力,当然是再苦再累也心甘了。 心有不甘的是城里人。社会是二元的,而高考却是一元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于是,明明是城里中学,也只好县中模式。一些著名的县中甚至堂而皇之将其模式克隆到城里,而城里人进而想方设法到真正的县中去上学。于是,城市向农村看齐。在大谈城市化的今天,这可真是中国特色的又一道风景线。面对这样的风景,面对二元社会的一元高考指挥棒,农村青少年只问跳多高,而城里孩子及其父母则怨声载道,能不跳就不跳。 设法跳得低一点的是北京、上海之类真正有实力的城市:自己出卷,当然要比全国卷容易,考生录取的比例也高。这样,这些城里的中小学或许有可能发展素质教育,培育面向21世纪的创新能力。若干大学的自主招生进一步扩大了这种优势。还有一些城市和大学正在竭力加入这一行列。如此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二元结构,受到相关城市的欢迎;然而与此同时,也将二元结构进一步扩展到教育领域,挡上了农民几乎最后可以为之而一跃的龙门,至少使这一通道变得狭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没有上述待遇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省份的批评。他们要求名牌大学的招生名额直接按人口或考生比例分配,认为由此方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一方面,为提高素质,培育面向21世纪的创新能力,全国统一高考就成为诟病的对象。就是县中的老师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高考与人性的对立。然而另一方面,这样的高考肩负着如此之重任弥合50年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所产生的裂痕,成为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地标。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是历史的拖累,面向未来的教育被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是完整和持续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是只不过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全国统一高考额外的社会功能。这就是两难的全国统一高考。此外,在高考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介于其中。 历史不能割断,社会公正也必须得到伸张。但不能把宝都押在高考上。这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反倒从根本上毁掉了中国的教育,毁掉了中国的未来。历史和社会问题由解决农民工进城、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户籍改革等途径来疏导,以还高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本来面貌和地位。 二、职业教育缓解高考指挥棒 目前,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吁日盛,大多就职业教育本身而论。若将其置于整个教育之中,就会发现,职业教育的兴起有可能为缓解甚至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提供契机。 职业教育的起点低,一般初中毕业即可,18岁左右即可就业;而上大学要培养到高中毕业,就业则要到22岁或更迟,无疑加重了家庭负担。现有的职业教育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中小城市甚至县城,因而贴近广大农村,相应的费用也较低,学生可以与家庭保持联系,帮助家务;而大学一般集中在大中城市,费用高昂,也不易与家庭沟通。本土的职业教育大多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特别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上经过较充分的市场调研,因而毕业生的就业基本得到保障;而大学与市场相对较远,毕业生不对口甚至一时找不到工作近来已越发严重。职业教育的课程相对简单,对理论要求较低,强调操作和动手能力,主要是掌握规则后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并不在意规则背后的规律,学生较容易学会,这就降低了对生源的要求和学习的难度;大学则要学习较多的理论,注重规律及其推导,要求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有相当难度,对生源的要求也高。凡上种种都表明,在当前条件下,职业教育更适合于广大农村,为农村青少年就业并成为工人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一旦占青少年大多数的农村青少年有了如此广阔的大道,不再去挤高考的独木桥;一旦高考卸下社会层际流动的重任,还其被遮蔽的本来的教育职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指日可待。 以上观点并非意味农村青少年只能接受职业教育,而城市青少年上大学。 首先,大学的门依然敞开,不仅对城市,而且也对农村,依然体现公平、公开;同样,职业教育也面向城市。不同之处就在于,在狭窄的高考之门外向全体青少年开辟了宽阔的职业教育之路。 其次,中国社会如此复杂,人员素质高低不等甚至相距甚遥,指望以高考一步提高和拉齐素质是不可能的。各色人等只能在其相应的基础上提高素质,不同层次的学校培育相应的素质。大学对素质的要求更高,同时也培养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相应就较低。这不是鄙视职业教育,而是教育对复杂社会的适应,以及符合教育本身的多样化,是职业教育在当代中国教育中的正确定位。正是这样的定位,方可脚踏实地的提高农村青少年进而整个农民的素质。如此,则职业教育有可能架起中国社会二元之间的桥梁。 实际上,一步拉平的高考貌似公正,其对量化指标即分数的膜拜实则对城市青少年不公正,在本质上等同于50年代对农民的不公正。同样,以高考分去衡量广大农村青少年而不考虑其基础和学习条件,难道不同样是对他们的不公正! 再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的二元社会形成已有时日,若干大城市的单独命题是将二元扩展到高等教育,此路不通。而指望以高考在一夜之间解决层际流动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倒拖累了高考及跟着其指挥棒转的整个基础教育,中国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也可能因此而夭折。教育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国情是制定教育战略的出发点。今日已不可能退回到50年代。在如此的二元社会,职校、大专纷纷升级,进而都来办世界一流大学显然背离国情。大力发展贴近农村的职业教育无疑符合国情。符合国情并非固定历史,相反,只有认可并从历史出发方可改变历史,舍此别无他途。再者,职业教育并非终点。有了适当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其中的部分人完全可以进入大学或更高层次的教育。如此,则职业教育有可能构建中国由历史通往未来的大道。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以职业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乃至构建中国教育体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中国教育体系中都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其作用无足轻重。一旦意识到目前职业教育在当前的特殊重要性,就可能反过来对中国的教育体系有新的认识。 具体而言,首先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将这扇门开大、开足,方可能从根本上,至少较大幅度缓解高考压力,使高考发挥正常的教育功能。于是,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指日可待。取消至少弱化了高考指挥棒,面对更开阔的出路,更多样化的选择,以及更宽松的环境,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也就蓬勃地开展起来。 其次,纠正近年来各类学校纷纷升级的热潮。升级的动机不外乎两个,其一,在官本位的大环境中,一旦学校升级,即意味着学校领导的行政级别官升一级。其二,学校升级,当地高级别的学校越多,那么地方领导的政绩自然显赫,升迁的机会也越多。然而升级后的学校却是日渐疏离经济主战场,疏离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产业,疏离广大农村,一句话,疏离中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为了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的教育眼下需要的不是向大学升级,而是降级。不仅升上去的要降级,原有的也要降。当然未必真的把级别降下来,可以是向下兼容。相应地,高校也要变扩招为限招。不止不行。只有压缩不正常的高考,方能发展职业教育;压缩后的高考和大学也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大学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各自的位置,各得其所。 以上探讨了职业教育与高考的关系。显然,职业教育本身并非万能,从根本上说,在于教育与行政脱钩,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
个人分类: 教育|4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高考和冰箱
liuxiaod 2009-1-17 10:46
以往高考,我们中学的老师都压不准题,校长下了很大的决心,组织所有的老教师一起研究压题,也没有见效果。等到我高考的那一年(1986年),情况有了好转,据说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比较灵活,利用在北京进修的机会结识了一位有路子的京城老师,经与校长研究以后,决定发展这个内线,获得高考内部消息,校长特批买一台冰箱给这位线人送礼。 在距高考还有6个月的时候,线人传来消息,说语文高考将考一段古文默写,于是我们的老师要求我们把所有的古文课文都背诵下来,一共有65篇,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人人过刀,休想逃脱,反正语文也没有什么可复习的,所以一天到晚就是背古文。我估计这段古文默写也就是占5分左右,背65篇古文得不偿失,不太上心,只能做到熟读,但是背不下来。等到距高考还有2个月的时候,线人传来消息,说古文出自《鸿门宴〉,但是没说哪一段,于是我们的老师说,其他文章都不用背了,就背《鸿门宴〉。 结果那年确实考了一段古文默写,确实出自《鸿门宴〉,占7分,我因为没有倒背如流,大概丢了一半的分数。考完以后,我看到我们的老师不无惆怅之情,为了这7分,花了多少心血?值吗?老师擦了擦眼镜,定一定神,咬紧牙关说:值!这次消息还不及时准确,是因为我们跟内线的关系还不铁,但是一回生,二回熟,以后我们年年送礼,就一定能得到准确及时的内部消息! 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内线怎么样了,当年买一台冰箱需要老百姓省吃俭用一两年,现在行情一定变了,没准儿要送一套房子,至少也要一辆轿车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再谈教育改革
zhguoqin 2008-12-27 14:21
再谈教育改革 张国庆 上一周对高考发了一通牢骚,我觉得不能解决问题,同时还觉得意犹未尽。 教育的任务是培育文明人,而不是将全体国民培养成计算机器式的科学家! 我国的教育,教育专家们总是想把所有的国民培养成伟大的全才科学家、艺术家,大家都去拿诺贝尔奖!他们把人的教育与科学家教育、全才教育划上等号,把能力培养与科学家教育、全才教育划上等号,把素质教育与科学家教育、全才教育划上等号! ( 1 )其实,能力教育指的是人的生存能力培养,包括独立生活能力、逆境生活能力(包括心理素质训练)、工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等,而不是等同于简单的用算术方法解决复杂方程问题、用初等数学方法去解决复杂高等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人,是个复杂的社会 - 生物 - 生态聚合体,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机器,用那种愚蠢的训练方法,是不能提高人的生活能力的,只会使人更加平庸。 人,首要问题是生活,只有活着,健康地活着,才能工作。社会需要的,是大多数普通平凡的人,而不是计算机式的科学家、艺术家! ( 2 )素质教育,包括了能力教育。除了能力教育,素质教育还包括个性教育(培养良性个人魅力,包括个人气质修养培养,非恶性霸权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爱心教育。 因此,高考,要抓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个唯一目标不放,教育以培育高素质公民为核心,来进行全面教育改革: one 学制改革: 0-4 岁启蒙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国家编制指导性的启蒙教育教材,内容以婴幼儿启蒙教育为主,如颜色、形状、味觉、字符、声音、口头语言训练,亲人、社会关系、公共秩序等知识教育,简单体能训练等。 5-6 岁幼儿教育:简单工具使用,初级情感教育,简单字符、数字使用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体能训练等。 7-11 小学教育:基本生活能力训练,初级书面语言训练,基本算术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社会公德、爱心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安全教育。 12-17 岁中学教育:逆境生活能力训练,中级书面语言训练,初等数学训练,基本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教育,体能训练,个性教育,社会公德、爱心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和环境教育、危机教育。 18-20 义务兵役:除了生理缺陷不适合服兵役外,其余人在这个年龄阶段,全部服兵役。服兵役阶段,主要是军事训练,培养集体精神,此外还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继续完成中学教育学业。 21-25 高等教育:兵役结束后,一部分愿意继续服兵役的,可以留下,进不同的军事院校训练后成为正式职业军人;一部分人,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职业技能;一部分人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这三部分人,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自由流通,以保证人尽其才。 高等教育阶段,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要进行个性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爱心教育、环境教育。 注意:这里的体能训练,不是现在学校里推行的数字式的体育教育,而是注重因人施教,进行人的体能训练。 two 高考,可以借鉴: 文科:   语文 200  数学 200 (文科) 英语 100  社会知识 200 理科:   语文 200  数学 200 (理科) 英语 100  社会知识 200 总分: 700 说明: 1. 文理科考卷上,只区分数学和社会知识,其它完全一样。文科社会知识包括历史、社会常识和生活常识;理科社会知识包括物理、理科常识和生活常识。 2. 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根据平时表现、学校推荐,单独参加有关学校举行的特长生入学考试。 3. 坚决反对目前的文理混考方案! 4. 强烈建议取消目前中小学教材中所有有关用 初等方式 解决 高等问题 的内容、习题及考卷! 5. 强烈反对大学内容下放到高中,高中内容下放到初中,初中内容下放到小学的行为! three 学习时间: 幼儿教育: 9-11 时、 15-16 时,每周 5 天,寒假 1 月,暑假 2 月 小学教育: 9-11 时、 15-16 : 30 时,每周 5 天,寒假 1 月,暑假 2 月 中学教育: 8 : 30-11 : 30 、 15-17 时,每周 5 天,寒假 1 月,暑假 2 月 课余时间、节假日,鼓励学生参加家庭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并进行鼓励性考评。 幼儿、小学期间禁止早读和晚自习,中学早读和晚自习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安排,但早读不得早于 7 : 00 ,晚自习不得晚于 8 : 30 。
个人分类: 发展学|2556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高改方案催生高中生全部成为全能科学家——炮击高考,还青少年幸福
zhguoqin 2008-12-21 10:17
新高改方案催生高中生全部成为全能科学家 炮击高考,还青少年幸福 张国庆 2009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了( http://aqwz.aqedu.cn/wu/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或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998994.html ), 满纸一个狰狞的考。 新的考案,范围更广,内容更深, 其目标就是,要把全国所有高中生培养成全能科学家!!! ( http://aqwz.aqedu.cn/wu/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或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945 ) 我总觉得很奇怪,一方面许多专家呼吁减轻学生负担,进行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在教改、高改上反其道而行之,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见引用) 就现在而言,我国完全具备了取消高考的条件: ( 1 )高校高收费,完全自给有余(如果有人说高校收费自给不足,请问:民办高校怎么过来了 ?! ),完全可以接纳足够的学生。现在这么做,只不过是学校不愿意将奖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扩招学生罢了(基建等着国家给钱等靠要!) ( 2 )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完全不存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大,你在胡说!不错!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就不代表非大学生就业压力不大!!!现在有高考这道门槛拦着,人为剥夺了这些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迫使一部分人进入教学质量很差的民办学校,或者直接进入民工行列!!! 大学生就业困难,他还毕竟有知识在那里,有着优先就业的机会,和较高的竞争起点。而那些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们,却什么也没有!!!这种不平等,主要源于高考!!! 高考 不但剥夺了一部分青少年教育权,还 制造了不平等就业竞争!!! ( 3 )实质上,如果将每年各高校计划招生名额总和(含民办高校),与参加高考总人数比较,应该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按照计划招生数,我国高校完全可以容纳全部应届高中生。 ( 4 )复读,使一些老师发了财,使一些学生投机进了一流大学。在全国各地,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应届考入非重点大学的,他不去就读,而是选择复读,考一流大学。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 一流大学录取的不一定是一流学生,一流学生进不了一流大学。 这样,复读,击破了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之梦! 现在学生真苦,早晨 5 点多一点就起床,晚上最早 10 点钟才能上床休息,甚至于,至少有四分之一左右,要到晚上 11 点钟之后才能休息。如果是在初三、高三,可能还要到晚上 12 点! 如果不这样学,就考不出好成绩!可以说,这种做法,不但剥夺了青少年的幸福,还摧残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最后,强烈呼吁:请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官员们、出考题的老师们、参与教改的教育专家们,也要每天朝 5 晚 10 地上班,并且必须参加每年的中考与高考(包括各种测试),并公布他们的考试成绩,看看他们能考多少分!!!并按照分数多少,决定其去留! 引用: 现在,我女儿上高中啦。中考时,一看她的政治、历史考试题目,我吓了一跳,那些题目,不是我考研时的考题吗?那些题目,每一题,足足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专著,甚至于有些题目的论点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乖乖隆的咚!这是中考?!难怪前几年有人说,高考生物试卷不是为考大学出的,而是为考生物学家出的。 听说从我女儿这一届起要实行课改,对教材进行改革。我暗暗为女儿高兴,庆幸她遇到了好政策。新的教材发下来了,果然,内容浅多了,知识面也宽多了,只要目前科学家在研究的,她的新教材里都有,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晓,甚至于还有人提出要把繁体字、京剧写入教材,高中毕业,高中生就成了无所不能的全才啦!我国新一代国民,素质也因此发生了质的飞跃,哈哈哈哈 高中,本来是三年。可是,女儿却必须在一年半时间内学完三年的全部课程,而且,虽分文理科,但是,理科要参加文科会考,文科要参加理科会考。这就是改革?学生负担越改越重?我脑子又进了水,或者脑袋被教改的门夹扁了,我又不理解了。 更不理解的,还是女儿的作业。教材内容虽然浅,可是与之配套的作业题,其深度不说,仅就其解题方法,就令人无从下手:用初等代数的方法来解复杂的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力学、电学等问题,就像现在小学里要小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复杂的方程问题一样。 我实在不知道,这些教育专家们在干什么,他们到底要学生学些什么?素质教育 = 全才教育?这种无聊的、铺天盖地的用初等方法解高等问题的训练,到底训练了学生什么?真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吗?我国的学校,都是为培养科学家设立的吗? 附: 安徽省 2009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 ( 一 ) 一、科目设置 2009 年普通高考模式为: 3+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 学业水平监测考试 + 综合素合素质评价。 ( 一 ) 统考科目 3 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课程,文史方向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考试;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课程,理工方向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考试。 体育类考试科目为理工类考试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艺术类考试科目为文史类考试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安徽省 2009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 ( 二 ) 一、科目设置 2009 年普通高考模式为 3+2+ 学业水平监测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 ( 一 ) 统考科目 3 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2 指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两个科目中选择一门,再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技术五个科目中任选一门。 体育类和艺术类考生再加考相关术科。 安徽省 2009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 ( 三 ) 一、科目设置 ( 一 )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 二 )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技术 (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10 门。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加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
个人分类: 发展学|2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咖啡】(1)我的高考
luohuiqian 2008-11-15 23:26
: 第一章 初识门庭(1)我的高考 望着父亲帮着挂起蚊帐时略显佝偻的背影,我仿佛明白了,高考是为了什么,高考就是让沉甸甸的希望走向可以触及的现实。 我的人生中经历过的第一次大考,是高考。 我的人生中最后经历的一次大考,还是高考。 我很幸运,在初中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因此在初三尚未读完的时候便接到了市重点高中的保送生录取通知书,而在其他同学中考的最后一天里,我来到了我的高中江西省南康中学,开始了孤苦的高中生涯。我同样庆幸,没有去经历那种煎熬身心的考研生活,保送上了研究生直到联读成博士生,在这保福寺里安然诵经敲鱼撞钟。 唯一保送失败的是我的高三,命运注定高考要成为我生命历程里唯一的一次大考,也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可在我的印象里,高考的回忆是那么的淡,淡的难以拾起一星半点惊心动魄的画面。 我是幸运的小卒,我一直这样认为。高中的生活是孤苦的,宦海浮沉、学友离间、学业起落、生活艰苦、几度病恙,然而这一切我都凭借我的意志克服了,在我的高考来临之前。我辞退所有班务,撇开所有流言和诽谤,紧衣缩食,潜心学习,在高三的最后几次大考中甚至又重新体会到了那种独占鳌头的感觉。尽管高考前一个月一场大病来临,可意志的力量让我在高考前两周神奇恢复了健康。在高考前夜,我坚信我调整到了最佳状态,我满怀信心去准备迎接我的高考。 高考三天的情景,如今已经忘的一干二净。脑海里剩下的一幕,是高考前夜的两个背影,一个是我的班主任,一个是我的父亲。 高考前夜,所有同学仍然如往常在教室里自习,只是很多人心已经开始飘忽不定了。班主任喊了我出去,原以为他要叮嘱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令我惊讶的是,他问的是我晚上休息的好不好。我说没什么问题,他则一脸严肃地追问我,我只好说大概是蚊子太多了而已。我知道作为班里希望的苗苗不能让他失望更不能让他忧心。事实上,前一天早上醒来,我数了数右手上被蚊子咬出的小红点,一共有三十二个,左手上是十八个。然而班主任非常认真地问我到底有没有蚊帐,我只好如实说没有,于是他带我到了校长办公室,用那里的电话拨通了我邻居家的电话,亲口对我父亲说:马上给您儿子送蚊帐过来!然后才放心地让我回去住处。(那时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在学校外面和同学们合租房间。)我看着他放心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 父亲很快就来了,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在夜里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远行 50 多里地到达市区的,村里泥泞的小道、路上拦车的交警还有漆黑的夜色都不曾阻挡他把蚊帐及时送来。我看到父亲已经花白的华发,不禁酸楚涌上心头。父亲从来没有在学业上强迫我或者催促我,他总是用那期许的目光看我一眼,就能让我明白:我是家里的希望,我承载着全家的梦想,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哥哥选择了上中师提前出来工作,高考和大学的机会,统统让给我。母亲辛勤劳动,用她的双手托起了我们这个四口之家。父亲用他教小学的微薄工资维持着这个家庭的运转。我,则默然享受着这一切。望着父亲帮着挂起蚊帐时略显佝偻的背影,我仿佛明白了,高考是为了什么,高考就是让沉甸甸的希望走向可以触及的现实。 揣着全家人的希望和梦想,揣着所有人对我的关怀,就这样,我轻轻走进了高考考场,又轻松走过了那看似艰险的独木桥。估分的结果我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已经可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了,毕竟我知道我不是清华北大的料。 报考志愿,是在父亲的协商下填的。父亲说第一栏提前批不能空着,于是填了两个全国最好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至于专业就填最热门的专业计算机和我喜欢的专业物理学,这也是因为,班主任是教物理的,而我其实一直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最重要的是重点大学的选择,我填了浙江大学。当时我和一个从读书之日起就是同班的好友约定争取一起读大学,于是我们的志愿表上从提前批到重点大学都是一样的学校,而当时我们两个也正一直是班里的前两名。 等待分数的日子很痛苦,那个夏天也彷佛很漫长,知了的叫声让人心烦意乱。终于,分数下来了, 625 分,那么必然是被北师大录取无疑。我沉稳心态去了学校,拿到那张并不起眼的北师大录取通知书,与希望中的浙江大学擦肩而过。那位同窗好友却仍在等待,等待的结果是他差三分落榜浙江大学。尽管一年后他补习发誓考到北京来,却仍然因为三分之差落榜清华大学,而大学四年之后的他又曾试图考研到中科院,同样,他再次绝望了 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一个没想过要到北京来的人如此顺利地在北京求学,一个想来北京就读的人却无论如何努力都要喟叹门外。我们从此各奔天涯。 就这样,我走过了中学,走过了高考。 就这样,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大学。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大学咖啡|2107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榜题名”后还有五道“坎” ——我的大学日记(一)
shanggv 2008-11-12 23:02
摘抄些大学时的日记,祭奠我的那段青春。 2001 年 8 月 24 日 再过几天,我就要开始我的大学生活,我将开始我人生旅程的一段新路。 我的大学应该努力认真学习,学会为人处世,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开拓奋进。 前面等待我的,不知有些什么,但我会去迎接它们。 下面是文萃报《金榜题名后还有五道坎 》的五个心理准备,特抄录如下: 一、 需要能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大学与中学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更需要发挥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 。 二、 重建生活新目标。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大理想,而是一套 目标体系 。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失去目标的茫然感长期延续,就会损耗生命。 三、 重新给自己定位。失落感失去高中的优势,竞争内容扩大到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会能力、组织才干等,使一个人容易看到自己的弱点。 要看到弱点 ,却不要对自己整体否定。 四、 学会适应大学 教学办法 。比如,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时间自己安排,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不仅仅听课看书,还有讨论、课外阅读、听学术讲座,关键是充分利用校内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的整合。 五、 学会自我管理生活和与他人相处。 2001 年 8 月 31 号 大学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因此,应该成为改变整个生活的契机。当然, 生活是需要不断改进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消极、自怨尤人。 回想起来,这五点我没有一点做得好的,都是纸上谈兵了。长期的茫然感,我的大学大部分都虚度了。这是我的失败,或许也是教育的失败。
个人分类: 我的大学|4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邪说考试
zhguoqin 2008-11-8 16:46
邪说考试 张国庆 考试,现在可以说,已经成了一门高利润、零风险的热门产业,尤其是在人满为患的中国。 考试的本义是 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识水平 ,而如今的考试,显然只剩下刁钻的笔试了。 在这里,我不说与考试紧密相关的问题,如高考、作弊、虚假考试、替考、考试的副作用、上学难、考试制度弊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随心所想,说一些与考试有关的亲身体会,但都不是与其密切的问题。 每年,我都要做几场这样的噩梦,就是明天就要考试了,可是,我的时政、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英语等课程,还一点都不会,通不过考试,咋办?为此,常常梦中惊醒,或者紧张得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昏昏沉沉的,心情坏极了。可见,考试,对我的伤害是多么的大! 对我来说,并非所有的考试都对我产生伤害,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对政治、历史、英语考试恐惧。 我们那时的考试,与现在已经大大不同。那时候,政治、历史等考试,答案必须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否则,你一分也得不到,甚至于还有些考题要倒扣分。尤其是政治题目,题目的论述,与身边的事情大相径庭,有些答案与我对题目的理解甚至相反,为此,我常常被忽悠。记得有一次党史考试,考试老师比较开明,允许偷看课本,但不能让考试检查组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我翻遍了教材,还只是刚刚及格。那次考试分数公布前,听说有五六人没及格,我想,这不及格的人中,一定有我,为此我紧张了好几天。 再就是政治经济学,从初中到中专,再到后来的函大和几次惨败的考研,先后都有政治经济学考试内容,而且不少内容前后相反。记得在中专时,有一学期换了两次政治经济学教材,对我这个本来就迷糊的脑瓜,根本就分不清谁对谁错,而且固执地自认为无论是哪一种书,与身边的事情总是对不上号,不像数学的 1+1=2 ,考试老是考不好,哪怕是开卷考试。 说到政治经济学,我就想到经济危机,那时我对资本主义国家销毁商品不理解,老师怎么解释,我这个榆木疙瘩脑袋就是不理解,老师、报纸、杂志就拿资本家倾倒牛奶来说事,我还是不理解,至今我还是不理解。由此,我又想到三聚氰胺,以及与三聚氰胺类似的问题 ( 仅仅只是三聚氰胺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115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15447type=blogitemid=517554 ; 土豪与劣绅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464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15447type=blogitemid=518475 )。 那么,三聚氰胺倾倒牛奶与经济危机倾倒牛奶,有什么异同?是否有政治经济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反正这个问题我这种弱智的人是理解不了啦。 前几天,我读到了潲水牛奶,文章为三聚氰胺大力辩护,最后结论说是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我的智力本来就不高,这一下子我更糊涂了:既然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那么,政治经济学对这种现象如何研究(不是解释)? 嗨!说远啦,回到考试上来! 现在,我女儿上高中啦。中考时,一看她的政治、历史考试题目,我吓了一跳,那些题目,不是我考研时的考题吗?那些题目,每一题,足足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专著,甚至于有些题目的论点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乖乖隆的咚!这是中考?!难怪前几年有人说,高考生物试卷不是为考大学出的,而是为考生物学家出的。 听说从我女儿这一届起要实行课改,对教材进行改革。我暗暗为女儿高兴,庆幸她遇到了好政策。新的教材发下来了,果然,内容浅多了,知识面也宽多了,只要目前科学家在研究的,她的新教材里都有,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晓,甚至于还有人提出要把繁体字、京剧写入教材,高中毕业,高中生就成了无所不能的全才啦!我国新一代国民,素质也因此发生了质的飞跃,哈哈哈哈 高中,本来是三年。可是,女儿却必须在一年半时间内学完三年的全部课程,而且,虽分文理科,但是,理科要参加文科会考,文科要参加理科会考。这就是改革?学生负担越改越重?我脑子又进了水,或者脑袋被教改的门夹扁了,我又不理解了。 更不理解的,还是女儿的作业。教材内容虽然浅,可是与之配套的作业题,其深度不说,仅就其解题方法,就令人无从下手:用初等代数的方法来解复杂的高等数学、高能物理、力学、电学等问题,就像现在小学里要小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决复杂的方程问题一样。 我实在不知道,这些教育专家们在干什么,他们到底要学生学些什么?素质教育 = 全才教育?这种无聊的、铺天盖地的用初等方法解高等问题的训练,到底训练了学生什么?真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吗?我国的学校,都是为培养科学家设立的吗? 前几天我对自己进行了 IQ 智商测试,只得了 83 分,电脑告诉我是白痴。我这个白痴,天天在默默祈祷:何时结束噩梦考试?
个人分类: 发展学|28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寄四川高三考生
songshuhui 2008-9-3 12:08
段玉 发表于2008-05-15 星期四 12:08 分类: 专辑 , 地震 | |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到,希望你们能看到,更希望你们坚强! 既然我们已经坐在了高考考场,那么就是一个和其他考生一样准备应考的学生。封着的卷头上不会出现 县城村镇学校的名字。我们和其他地区考生一样面对同样的试卷,同是我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这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标签,它可以成为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亦可以转化为我们高考成功路上的滑铁卢。 已经发生的惨剧,我们可以遗憾,我们可以悲痛,但我们不可以绝望。对于即将走入高考考场的我们,唯有一份出色的答卷才是对过去的眼泪最好的回报,才是对自己的生命最好的证明。 一,你与众不同的标签 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也许你刚刚擦干眼泪,也许你的身边还有人在抽泣,也许离你不远的地方正在生死一线间。孩子,这就是你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标签。 自古以来,更多的出色人才都有着自己不平凡的经历。这些离奇的经历,更容易考察一个人的心智、体能。当环 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更能快速适应环境的生物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甚至比那些没有经历磨难的同类生物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这是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纵观历史我们不难找出和我们一样在暴风雨中前进,在烈火中永生的实例,这些现在看来的英豪,很大部分上都是从原来的普通民众经历磨难之后而成长起来的枭雄。现在,你们面对和他们相似的考验,是前进而涅槃还是后退而毁灭? 二,站起来 首先要消除你心中的一个顾虑:如果你之前一直都在踏实复习,跟随老师进行备考,一个月不看书不复习不会对你的知识结构有太大的影响。一般来讲,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以后,我们的基本高考实力就定型了,这也是为什么众学校都指导学生依照一模的排名拟报志 愿的原因。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我所知道的北京重点中学的做法是给学生放假,学生可以选择在家学习,或者来学校找相应学科教师进行答疑解惑。 这个时间段对于成绩的提高不大,主要是维持一种高考竞技状态。就像即将参加 110 米栏跑的刘翔,他不可能通过赛前的短时间提高自己的纪录,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前一段锻炼获得的能力。反而过多的担忧天灾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干扰,可能更大地影响你的知识结构。 三,走下去 记忆影响不大,那为什么做题速度会减慢? 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一段时间不做题可能会导致你对于题目的感觉陌生,甚至写字速度都会减慢。这个过程通过练习可以变得更加敏感迅速。此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考试,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之上还着重考察学生的创造力。这些具有创造 性的考题分数也往往决定考生是进入一流高校还是二流高校。所以不管是为了简单的知识点记忆还是复杂的知识点运用,最后这一个月中如果有能力有条件,都要限 制时间做一些模拟练习(甚至不用对答案)。一方面是保持自己对题目的熟悉感,另一方面是适应考场的气氛和恢复自己的考试体力。 这一周以及下面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可能会需要到你,可能会涉及到你,可能就是关于 你。尽力做到你能做的,积极运作的同时,希望能为复习备考留出一部分时间,你可以在行进的路途中,也可以在流过泪的夜晚,证明你自己的坚强,相信你自己, 相信我们。这种随机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了,不要害怕,我们在一起。就像灾害发生在我们身上,你们也一定会伸出温暖之手一样。我们将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你们,物质上,精神上。别怕,我们在一起。 一名北京中学生物教师 标签: 四川 , 地震 , 备考 , 高考
个人分类: 地震|1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志愿填报仍然是一场赌博
ywang69 2008-9-1 10:50
那天看电视,报道了广东今年的高考录取情况,堂堂复旦大学在广东第一志愿居然没有录满,计划招生34人,第一志愿达到广东省控重点居然只有23人,相反广东省内大学的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等,提档线高挂月亮之上。 记得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前,我校招生处忧心忡忡,可能因为地震的影响外地打电话咨询高考招生的电话寥若星辰,应处长还特意召开会议号召广大教职工多宣传,免得地震奥运年我校招生志愿填报人数大滑坡。但是后来进入录取阶段却发现前面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校好几个省的提当线比同济大学还高出15分左右。 这让我们鼓励亲朋好友的小孩大胆填报以为很保险的吃尽苦头。 因为大家共同的想法就是: 四川地震了,成都的大学可能别人不敢去,却未想到逆向思维的人还真不少! 记忆中我们是在高考前填志愿,发挥失常那就死定了,目的太低而又发挥超常也就只有怪造化弄人和这所大学前世有缘。 后来许多省发现这样先填志愿弊端不少,于是改革。高考后发布标准答案考生自己估计分数再填,但是有些考生考了就忘记自己咋做的,志愿填报还是高高低低。于是又改分数出来后再填,甚至把你所在的分数段全省的排名也告诉你然后再填。这样似乎做到了知己知彼,借鉴以往各大学在当地的生源和录取分数线,似乎可以填好志愿。但是还是出现扎堆的现象,赌博的味道很浓烈。 以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却变成知己知彼之高考分数却不知对方志愿咋填。 由于中国的一本和二本的招生人数还是偏少(平均16%),加上考生众多,大学在各省投放的指标数又很不均匀,除了一些分数超高的考生以及在高考前获得录取通知书的竞赛获奖者可以隔岸观火外,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似乎不比高考本身差。 很遗憾,今年找我咨询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家长和考生75%得到的是坏消息,看来高考志愿这场赌博游戏的成功率和大学英语四级选择ABCD的概率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我有话说|4696 次阅读|4 个评论
高校大门向西开!
刘玉平 2008-8-23 12:45
(歌曲给未来的孩子 词曲:虹 演唱:齐秦) ** * * * 又是一年入学时,几家欢喜几家哀?何时盼得公平至, 高校大门向西开! 刘玉平 2008-08-2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人的素质的进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是国际通用的评价社会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个人而言是从少年走向成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社会而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文明程度、促进人口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对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倾斜,促进了这些地区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西部地区不但作为东部地区廉价物质资源的重要供给地,而且明显的优厚待遇吸引了西部地区的很多人才孔雀东南飞、成为东部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重要输送地。 虽然中央在 1999 年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将提高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不少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以受教育程度为例,高考录取率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之一。由于多方面原因,本文仅仅对 2006 年、 2007 年两年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搜集、统计和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搜狐教育 http://www.sohu.com )。 表 1 2006 、 2007 年高考招生 / 录取情况简表 地区 报考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录取率( % ) 录取率排名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7 年 北京 11.03 10.99 8.00 8.09 72.56 73.60 6 6 天津 8.36 8.85 6.00 6.40* 71.78 72.32* 7 8 辽宁 27.00 29.00 20.00 22.00 74.10 75.90 3 4 吉林 17.20 20.10 10.66 13.80 61.98 68.70 15 13 黑龙江 21.92 22.40 16.00 17.40* 73.00 77.68* 5 3 河北 55.76 56.18 27.32 29.86* 49.00 53.16* 27 24 河南 78.00 87.88 42.00 46.00 53.85 52.30 24 25 山西 32.00 33.10 15.00 14.60 46.86 44.10 29 29 内蒙古 20.00 23.90 11.90 13.83 59.50 57.90 17 17 陕西 37.32 41.17 22.00 19.75* 58.96 47.97* 19 28 甘肃 24.80 27.20 9.67 11.69 38.99 43.00 30 30 宁夏 5.00 5.65 3.20 3.90* 64.00 ~69* 12 12 新疆 12.81 15.40 7.98 8.05 62.31 56.60 14 20 青海 4.00 3.80 2.80 2.80* 70.00 73.68* 10 5 西藏 1.37 1.50 1.00 0.98 73.10 ~65 4 14 四川 45.33 49.88 26.00 26.70* 57.76 53.53* 21 23 重庆 19.00 17.73 11.10 12.34 58.42 69.50 20 10 贵州 19.40 22.57 7.50 9.71 38.67 43.00 31 31 云南 18.14 20.00 9.00 10.07* 49.62 50.34* 26 27 广西 27.49 30.00 13.70 16.26 51.68 54.20 25 22 湖南 48.00 51.88 23.00 28.46 47.92 54.90 26 21 湖北 53.30 50.33 31.68 28.90* 59.44 57.42* 18 19 上海 11.38 11.05 9.10 9.29 80.04 84.10 2 2 山东 80.00 77.75 50.00 47.81 62.50 61.50 13 15 江苏 49.50 53.00 35.00 37.00* 70.71 69.81* 8 9 安徽 46.35 56.40 26.40 28.96 56.96 51.50 23 26 浙江 35.00 35.88 24.70 25.70 70.57 72.50 9 7 福建 25.00 30.93 15.14 18.44 60.56 60.00 16 16 江西 35.00 38.43 20.00 22.10 57.14 57.50 22 18 广东 51.74 55.38 36.00 38.40 69.58 69.30 11 11 海南 4.10 4.23 3.60 3.60 88.00 85.10 1 1 注: * 由于没有检索到实际招生数,按计划招生数计算。 青兰色底纹的为西部省区。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文件所涉及的十二个省区市,根据表 1 的有关数据初步分析, 2006 年,全国平均录取率为 60.23% ,而西部为 53.59% ,西部低于全国约 7% ,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仅有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四个省区; 2007 年,全国为 59.68% ,而西部为 51.84% ,西部低于全国约 8% ,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的仅有西藏、青海、宁夏和重庆等四个省区。当然根据这些数据,还可以从很多侧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但讨论问题必须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 西部地区的发展,根本在于提高人口素质,关键需要有一大批人才。固然可以通过优惠的政策引进其他地区的人才,但实际上引来的凤凰寥寥无几、杯水车薪。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在于立足西部,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也许某些人可以找出许多条理由来反驳。我只想说,同在五星红旗下,本应该人人平等,可为什么就要分个三六九等?环境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事实表明,进入高校后,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西部地区的学生并不在所有的方面都落后!现在的关键是,西部的孩子连参赛的资格都没有,其他的又何从谈起?!上面的 这些数据和现象,难道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暗含了一种地域歧视吗?难道要让一代又一代的西部孩子无奈地接受不平等的宿命吗? 当然,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和解决的途径都很多,在此就不多谈。但是,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大幅提高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不失为一条实实在在的有效措施。 以高考录取率为着眼点之一,切实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此大声呼吁: 高校大门向西开! * * * * * * 同样是渴望知识的眼睛,同样是可爱的小天使,却面对着不同的人生命运,年复一年,代继一代 图片来源: blog.sina.com.cn 图片来源: www.cnetnews.com.cn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6655 次阅读|17 个评论
教科书和教育体制
jinsblog 2008-7-31 08:36
在给武夷山先生的博文留言时,他提到写篇关于教课书的博文,我有点言多必失的感觉,后来说了如果写不出来,你也不要见怪的话,准备逃跑;原因是我对教科书的问题了解得不多,写起来会比较费劲,而我又不大想费这个劲。没想到武先生 我国教科书编撰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一文转眼就出来了,让我觉得再逃跑有点不妥;只好和一下,添一块砖,期待专家们的玉。 我觉得教科书体系的构成,首先和教育体制有关。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小学、中学和高中的教育都受到高考这个阀门的控制,因为高考这一锤子买卖几乎决定一个年轻人的一辈子。你改变不了它,就得去适应它。整个教育过程,有点像水龙头往水池子里放水的过程。小学到高中,水都憋在水管里,压力很大,空间很窄,你不能有别的念头,只能想方设法往前走,不要往两边看,巴望着顺利通过高考这个水龙头。什么思想、方法、素质、责任,都是次要的东西,因为它们和分数无关。等进了大学,就像水进了水池子,压力松开了,怎么晃荡都行,要把过去该玩没有玩的都找回来。中学不敢翘课,大学不翘课是傻瓜。好不容易熬到这里,靠,退休的感觉都有了,你还想逼着我念书?当然还有其它五花八门的乐趣。 以高考为界,中国的教科书可以分做高考以前和以后两大类。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好像都是统编的,否则很难想象用不同的教科书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去面对统考。因此,从理念上看,编写这一类的教科书就容易去追求标准,正确答案,等等;让学生毫无疑问地接受教科书中的内容,而不去怀疑它。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差别在于谁记得更清楚、更多,理解得更好。但所有的人都不会越过那个标准答案的线。否则你就是错的,就会不及格,过不了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不了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成为一个失败者。成百上千万的学生都读一套书,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而在这种情况下磨上10年,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可想而知。灌了一脑袋知识,但探索、创新的能力有多少就难说了。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和它的体制有关。比如说有些州的Science课本里没有进化论的内容,因为教它是违法的。所以在全美用同一套书几乎不可能。此外,美国大学的录取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也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教育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一般要求以下的内容: 1)高中的成绩单。除了每个学期各科成绩外,每个学年和毕业时,都有一个GPA的综合分数,满分是四分,它综合反映了学生四年的学习表现,是招生中最重要的一条参考指标。 2)高考成绩。美国有两种高考体系:SAT和ACT,有的大学可以接受任何一个成绩,有的只接受一种。考的内容是中学、高中的英语(读、写),数学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部分。在SAT考试中,每一部分800分,满分是2400分。美国高中一般是四年。在高三时,有的学生就去考,大部分是去体验一下这个考试过程;但也有人一考就考得很好,就可以用它来报大学了。一个学生可以考若干次,但一般不会超过三次。因为考的次数太多,从某种程度上会有负面影响。最后送到大学去的成绩是所有考试中各单科最好成绩的总和。也就是说,这种考试不是一锤子买卖。学生一次没有考好,可以有第二、第三次机会。 3)两份推荐信,其中一份必须是来自学校的辅导员(counselor),他(她)的信中有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要说明你在你们学校同一届学生中综合成绩的位置,是前百分之几。此外,也要说明你们高中有多少门先修(AP)课。因为先修课难度比较大。如果一个学生的GPA比较高,但他在学校有AP的情况下没有选修而只选了普通课程,这就会是成为他的一个疑问点:为什么他没有挑战自己去选AP课?等等。 4)简历。学生对报考的学校有各种选择。一般来说,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会选报3到12所学校。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资助情况等选择去一所录取自己的学校。在报学校时,需要从网上给每一个学校送自己的简历,简历最重要的部分是除了念书外,你还干了些什么别的事情。比如,我的女儿每年参加纽约为艾滋病人筹款的游行。她在学校里用各种办法募捐,然后把钱汇集后交给活动的筹办机构。这样的记录,有助于学生申请到好学校,因为每个大学都希望自己收的学生不光是一个会读书的好学生,也应当有社会的责任感。这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5)作文。这是一份开卷作文。各个学校出题不一样,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题。招考前两三个月,题就出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 对大学来说,这个招生过程可能要用更多的资源,因为要考虑的方面更多。但对社会来说,它能够更好的开发社会的人力、智力资源。最后,进入大学后,学习也有相当的弹性。比如说,很多学校认可高中的先修(AP)课成绩。我的女儿带进大学了二十几分的AP课成绩,相当于已经完成了8门大学的课。因此她一进大学就基本上开始大二的学习。这使她能主修英文、中文和艺术史三个专业(major),并预计在三年的时间中毕业。这种弹性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的。 回过头来说教科书。很自然,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没有让全美的学生都用一套教科书的压力和必要。因此,每个学校,每个老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来选择教科书。同时,很多中学和高中的老师都会在暑期到一些培训班,实验室工作,然后把新的知识带到课堂。我自己的一些研究,也被女儿高中的生物老师在讲生物进化时拿去在课堂上讲。虽然这样的东西不会很多,但有一点就足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非一个固定的、有标准答案的、已经完成了的事情。而有这样的认识,比在课堂上背几本书、能答对题更有价值。美国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和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有关。 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制度和思想, 就像曹聪说的那样:美国的小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教科书。中学生的教科书学生不用买,全由学校提供,用完后归还,不还或遗失的话要赔。大学的教科书、尤其是理工科的教科书贵得离谱(一本都要上百美元),而且更新太快(其实并没有必要)。没有统编教材,太多的出版社和太多的作者(多数是大学教授)变着法来赚钱。学生一学期的书费没有500美元下不来。我想说的是,美国的教科书是贵,但也有一些小窍门省钱。比如我女儿花了100美元买了一本数学教科书,学期完了后又以80美元卖给了新的学生。这种事情出版商最头疼。他们的对策就是不停的更新教科书。尽管这基本上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国的教科书非常紧的贴近最新的科研成果。当然,最新的教科书和最前沿的研究总有几年的距离。 我的感觉是国内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比较单调死板,而大学的教科书除了不够多样外,层次上也有差距。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没了统考,也没有人张罗编写教课书了。尤其是一些小、偏一点的学科,找一本教科书很难。当然,这种情况在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的一位朋友回国时,我们曾经讨论过写一部或一套有关脊椎动物的教科书,可以给大学生和研究生用。因为国内没有比较系统、比较新的相关教科书。但由于没有真正的动力,我们的想法也只是光说不练,空想社会主义而已。 我这是给武夷山先生交作业了。
个人分类: 有关科学与教育|94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一纸定终身
tiangaoyunda 2008-7-21 21:27
硕士毕业的同学都陆续的找工作了,自己虽然还未毕业,也开始知道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听一个同学讲,现在好多稍好一点的单位招人时都有一个很变态的规定:本科须是211重点大学! 这个条件直接把我们据之门外。 记得头几年有一种现象,高考考完后好些虽然考取的学生仍会选择复读,好像还引起了一些问题。比如,大学里的名额浪费、高考成绩的架空 现在想,他们的选择是对的。至少,找工作时不会有人歧视他们。 毕业于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因为学校不好,大家考研时也很受歧视。一路走来,不想还是遇到了这个问题。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学历。 真正感到啥叫一纸定终身了。 记得阿东说过:中原逐鹿不是看谁先到达了中原,而是看谁最后射到了鹿。当时听了很是振奋,现在知道了:来的晚了便不再给你弓箭,没你的事了! 那么,设立那些普通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只是为了花掉父母们的血汗钱暂时满足一下大众的虚荣心吗?但到最后还是会让他们失望,而且是更失望。中国的民众重视教育,但当最后一次次让他们失望后,重视教育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wangdh 2008-7-15 01:09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王鲁平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这是陆放翁感叹人生境界时在临安所做。放翁实意,见仁见智,但以我之拙见,不过武侯几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生有时所遇之难,其实是自找麻烦,怨人怨天,毫不怨己,可谓作茧缠裹:当功名已淡,心志已远时,缠裹自破。 难忘文正。范文正公少小家贫,不能自给,险些让老母送去为僧。读书之时,更是穷困不堪。既入仕途,怀着光门耀祖之心来到汴京,对策之计颇得神宗赏识。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怀着社会安危系我身之心到地方为官;为官时,因为其廉政不得当地缙绅赏识,处处与之作对,毫无建树。在朝被诬,放逐漠地,范文正公怎么也不明白,这是为何?当其走上岳阳楼面对洞庭之水时,才豁然开朗,原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人生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官至理。他释然了,作茧在其,破茧亦在其。 独赏东坡。东坡人生辗转,既曾入朝被封为侍读,亦曾被流放海南。少年东坡不知愁,才气初露,人神皆妒。乌台诗案,下放黄州。开始,他也不解,天公何故妒我如此,又何故待我不公?他亦叹曰,人生如梦,早上华发。但是当他又临赤壁时,亦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可是这次他才彻悟道:盖其不变者而观之,无可羡乎。只因他与长江皆无穷。不错,大宋已亡,东坡犹存。过去就过去了,珍珠尽管被泥沙所没,但亦是珍珠。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东坡,自茧自破。心志已淡,为人致远。 再观抱石。傅抱石早年留学日本,穷困之度,无人可比。郭沫若有诗为证:抱石在扶桑,穷厄无可旁,我观抱石厄,抱石比延昌。傅抱石不怨天,不尤人,友人皆济,敬纳相谢;军阀所赠,至死不受。回国之后,名声大振,徐悲鸿曾叹道:大千、抱石,人生楷模;出神入化,灵功指间。数瓶茅台下肚,《江山如此多娇》一气而成,毛泽东主席亲笔致谢。倘若抱石为穷厄而自屈东瀛,岂有今日?茧不是茧,茧亦是茧,钻破与否,全在心志,宁静致远,裹茧自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自求得何物,无人知晓。我们自己心求何物,应该心知肚明。人生境界之高低,全由追求何物而评判。心如止水,看淡物欲,觉解自高。其实有时很多的茧裹不过是自己设置的障碍而已。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地云卷云舒,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是人生的至理。想必放翁之意,或许亦然在此。人生如此,人生无悔。 今天北京降雨。此刻(凌晨)雨较大,哗哗的雨声随着风吹到房里,有些凉意。 夜深了,我在读儿子学校校报上的一篇文章,是他在前些日子海淀区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被海淀区评为优秀作文。他的学校又作为优秀作文刊登在了校报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800字左右的作文,能写成这样,还是值得肯定的。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察世间芸芸众生,此一点不错,许多时候人们是自寻烦恼,没事找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喧嚣社会,何以淡泊,何以宁静? 心如止水,看淡物欲,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地云卷云舒,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无奈。看破红尘,任世间喧嚣、物欲横流,希冀宁静,追求淡泊,果真如此,方可明志,才能致远。 (王德华 2008. 7.15 凌晨)。
个人分类: 为人父母|3319 次阅读|7 个评论
儿子高考后的一篇作文:《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wangdh 2008-6-18 23:42
人生的又一个起点 王鲁平 随着 6 月 8 日 下午 5 点 的铃声响起,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落下帷幕。虽然高考结束了,但心情依旧不是那么平静,回望自己走过的 12 年求学路,有些东西还是希望写下来。 首先我想谈谈对待考试成绩。考试结束后,很多人就会关心成绩以及录取分数线,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认为,对待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较为平静的心态,宠辱不惊,淡定自如。高考是人生一个难忘的经历,高考的气氛是感人的。上考场的当天,看到考场外的家长们,心中总会有些感动。曾经看过回忆辽沈战役的纪录片,在锦州战役打响前,几十万人喝壮行酒,那场面真的和这差不多,其紧张气氛就不言而喻了。考场里面,考试铃声的响起犹如冲锋号般尖锐,全国 1000 多万大军开始向出题人的阵地发起了猛攻。仔细想想,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不过 140 万人参战,这场面真是比淮海战役还宏大。自己参加了这么恢弘的战役,难道还不自豪?大战过后,对于结果,不要太在意。常言道:不以输赢论英雄。苏东坡说的更好: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我想说说这 12 年的意义。回首 12 年求学路,我们真正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我想大部分人没有想过,我认为现在是时候该仔细想想了。这 12 年里所学到的很多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显得越发黯淡,但是永远隽刻在心的是什么呢?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间真挚的友谊和成熟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从学校中学到这些东西,这 12 年不说是白读,但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12 岁到 18 岁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这 6 年没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到了 18 岁时就不能正确使用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权利,也就无法履行自己应履行的义务,那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后继无人,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无论学生还是学校都应从民族和国家高度看待这 6 年,切莫让这 6 年荒废过去。 6 年中,会有很多事情让我们回味,同学间的帮助会让我们体会友谊的真挚,老师的默默付出会让我们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正含义,父母的含辛茹苦会让我们理解人间大爱之高尚,而通过一篇篇课文在脑海中所建立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更会激励着我们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既而毕业后在高等学府和工作岗位上更加努力,永不言弃。 第三,我想说一下高考后的长假应该怎样安排。因为其时间长,所以高考后的长假是一个很难得的假期。好好休息自然不必说,没有一个人会在这方面吝啬的。但是,我认为,有两件事情应该好好做,一个是看书,一个是旅游。国父中 山 先生在拜会前清两江总督张之洞时曾经说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布衣亦可傲王侯。关于读书,我觉得应该好好计划一下读什么书,切莫拿来就看。就拿诗词鉴赏类的书来说,市面上现今有很多种,但很多是没有价值的,有些书初次读来或许有所感动,但仔细斟酌却发现其中空洞无物;所以读大家的书是捷径,大家写的书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所检验的,是真正的精华,头回念或许不能彻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每一个人都不会后悔当初之选择。所以读书如交友,宁缺毋滥。旅游是提高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一个捷径,我曾到过青藏高原数次,每一次去都感悟不同,但都会被其宁静所感动。毛主席讲: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旅游归来收获的不仅是愉悦,更是沉思,旅途的沉思越多,人生的积淀越深。 高考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不管高考的成败,生活还要继续;不管成绩如何,她都是一笔财富,就看你如何对待。就以此文来纪念我们不再挂在嘴边的高考和这 12 年的求学路吧。 ************************************** 这是儿子在他妈妈的唠叨下,今天晚上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的作文。 高考结束后,狂睡了几天,狂欢了几天。妈妈希望他能收收心,静下来读点书,思考一些问题。 儿子作文的特点是大话多,空话多,立意有些成人化。我多次给他指出,要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写,写身边的事情,写自己经历的事情,要充满感情去写。虽然有些空,但他的布局往往不错,语言读着感觉也不错。生活阅历少,但喜欢写点大的内容。作文中学生,当应鼓励和引导,但更希望加强生活阅历和思考,从小事情写起。小事情,往往反映大道理。 自己还是凌晨五六点钟的太阳,小屁孩一个,大谈国事和权利似乎有些早,但考虑读书的兴趣和假期安排,到是蛮合理。如果他真的感到高考是一种经历,不太在乎成绩,那么到是我们所希望的。12年的读书经历,才是开始,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确实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农村所谓3岁看小、7岁看老的话,也有些过于武断,但反映了朴实的道理,人格培养需要从小熏陶。12年的读书生涯,如果能够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获取一些有益知识,能够知书达理,不再象街头上的小混混,应该就是很成功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确实应该计划出玩的时间来。如果有机会,高考结束可能是比较好的一个时机了,一家人在一起,无疑可以加深情感,增添生活的幸福记忆。(王德华 2008.6.18)
个人分类: 为人父母|3185 次阅读|9 个评论
侄儿习作:破釜沉舟与预谋退路
suqing1961 2007-10-28 10:24
我的侄儿苏尧是高三学生,明年将参加高考。前几天通过电子邮件发过来一篇文章,让我点评、修改。现在的中学生确实厉害,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我们这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见识比我们那个年龄时广多了。以下是我略做修改后的侄儿的作文. 破釜沉舟与预谋退路 世尽扬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力破秦军百万雄师之壮举,鲜笔墨颂孟尝君狡兔三窟高枕无忧长卧君王虎狼榻侧之谋略。 问:凡遇险境,莫非只有斩断退路方能逼己拼全力歼顽敌、获成功否?吾曰:非然也 。 西楚霸王项羽英雄盖世,虽屡施破釜沉舟之手段,得百战百胜之凯旋,殊不知这成功盛誉之表象却盖不住其轻用锋芒、自绝后路之积弊。垓下一役,四面楚歌,从力拔山兮气盖世 之神勇无比,到虞兮虞兮奈若何之无奈再无奈,乃霸王不计后果、不谋退路孤注一掷、自掘坟墓之明证。乌江自刎谢罪固然可歌可泣,刚愎自用终亡则更为可悲可叹 。 陈胜、吴广,时造豪杰也 。 然英雄草莽起事,从始至终不谋退路,终功败垂成,徒留虚名耳。子房者,旷世奇才也。然高士之所以助刘邦成大业仍得全身而退,盖因其能深刻领会并活学活用圮上老人之训导如此将帅之才,不出太公,君仲之谋;却行荆轲聂政之计,岂不可笑哉? 相较之张良,那些从不为自己预谋退路的所谓英雄豪杰,行的不过是莽夫、鲁汉草率之所为也 ! 昔有 孟尝 君田文,虽无坚兵重甲之护卫,然常获齐王敬重有加,久坐伴君如伴虎之高位,终从虎狼之巢穴安然脱身。其所凭者何也?吾曰:乃凭冯谖殚精竭虑为其远谋近划形形色色之退路薛地火烧债券收买人心,鄢城散尽千金大悦百姓,魏 国大赞 君王获取新职。若无这狡兔三窟,纵有食客三千、门丁无数,安能游刃有余行走于列国,纵横捭阖扬名于诸侯? 观刘邦力拢人心、重用谋士、常谋退路而终王天下,方知项羽呈匹夫之勇、一己之强、不计退路而终折戟沉沙于乌江之必然。从获义帝赏识而得天时,抄小路入咸阳再得地利,五败于项军亡途得张良之拥人和,高袒之屡败屡战继而屡战屡胜,何胜不终得利于运筹帷幄、预谋后路乎? 故曰,凡不谋退路、不计后果之背水战役,虽能侥幸暂获一时之战果,却终难赢全局之胜利。置死地而后战之师,锋锐一旦被挫,结果必是惨败。其愚钝之兵法足不可取也。 由此而推之,凡欲成就大事者,必有过人之节,且能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而忍之。古人云: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矣。诚然也 。 然而,大忍并非目的,乃是手段。在隐忍中保存实力、积攒力量,在大忍中寻求机会、图谋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必将挺身而出,最终获得胜利。 综之可得 , 破釜沉舟勇气固然可嘉,然图谋退路更为重要。只有懂得凡事均需预谋退路者,才能保全自己继而克敌制胜,最终成为生活中真正强者。此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自然法则!故,大至制定国家政策方略,小至规划个人前途命运,均必须把谋划退路和出路置于重要位置予以考虑。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4481 次阅读|3 个评论
超常儿童,少年班,政绩工程与牺牲品
lingfeng 2007-7-5 22:25
超常儿童,少年班,政绩工程与牺牲品 13岁男孩高考获687分高分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某中学少年班13岁男孩高考获得687分的高分,“该校少儿班今年高考成绩,全班30名学生高考平均分达638分,其中最高分为687分。令人惊叹的是,取得如此高分的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超常儿童。”看到这则消息,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惊讶或羡慕。可是,难道一个13岁的小孩获得如此高的考分真的值得我们庆祝和宣传的教育成果吗?这些接受少年班培养的超常儿童的将来是否会比接受普通培养更为灿烂辉煌?在辉煌的高考成绩背后,我看到的是政绩工程和牺牲品。 高考成绩不是评价人才的科学指标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有它的科学性,也具有公平性的一面。可是,它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种评价人才的科学指标。因为它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积累、记忆和对已知世界的了解。在国际与考试有关的大赛上,我国选手屡屡获得不俗的成绩,在国外上学的华人学生,他们往往在学校的考试中名列前茅。可是,真正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或突破性的成果的又有几人是华人? 做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时间一天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当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记忆上时,用于思考和创新的时间就不足了,更严重的是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思维习惯,那就是习惯于接受,习惯于记忆,而很少会想到发扬,突破,批判,创新。 高考还远不是一种完善的评价人才的方法,它只有体现出批判性,创新性的时候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绩工程? 既然高考本身就很不完善,作为特殊教育的少年班为什么还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宣传的重点呢?在我看来,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政绩工程。什么是政绩工程?就是做本身没有益处甚至是有害的事情来宣传自己,包装自己。例如,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建立一个所谓的号称某某最高的大楼,却是一个既危险又不实用的建筑。超常教育本身不是政绩工程,可是,如果它的目的异化为获得高考高分,并用于对外宣传,如果它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人的长远的发展,而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高分时,它也就变为一种政绩工程了。 “由于高考成绩突出,从2003年起北京八中每年都招收少年班的学生。”可见,正是由于高考成绩的突出,少年班才会一直办下去的。 事实上,就是这样一种高分也不值得宣传。试想,如果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以他们的高智商,难道就不能考得这么高的分数么? 怎样为将来打基础? 少年班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当记者问刘兆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的时候,他回答道“我现在还太小,还没有具体的想法,现在多学一些基础知识,为 将来打基础。”可是,如果连自己将来要干吗都不知道,又怎能为将来打基础呢?因为从事不同的职业所需要的基础是不同的,如果是打算将来当医生,或医学家,那么,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就是重点,就要学好,就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打算将来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那么就要把数学物理学好,就要在这方面多花时间和精力。正如一个旅行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里,但他却一直在走,在跑,这有意义吗?他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吗?当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还没有想过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怪他们。可是,对于一个将来迈入大学门槛的准大学生,却是很不应该的了。作为他们的老师,完全应该清楚这一点的重要性,并结合他们的优点,兴趣,协助他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如果他们不知道,就只有说是老师的过错了,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弄清楚,却去忙什么高考? 别让超常儿童成为牺牲品 “许多高三学生为了高考成绩都会晚睡早起,但这些孩子不需要那么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课余时间反而挺多。这是少年班老师对记者所说的。可是,与记者见面的6名少年班学生中却有5名戴着眼镜。6人中有5人近视,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十三四岁的学生了,事实上,在我上高三时,班上同学近视的比例也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不是说他们课余时间很多的吗?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呢?孩子近视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先天性的,学习所致的,看课外书,如武侠小说等,看电视,现电游,上网等。后面的有因基本上可以排除吧?那如果不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就是先天性的了?可是,先天性近视的发病率是非常之低的。 超常儿童更早接受高考受到高考的危害比正常教育更大。因为在接受正常教育时,他们可以只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考试和学习,这样,就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更感兴趣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去自我发展。当要他们花比常人少得多的时间去参加高考时,他们属于自我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天才就是这样,他不是人为地去栽培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去扼杀它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如果能给以鼓励和支持当然更好,但是,急于使他快速的成长,往往会赶到拔苗助长的作用,最终,本可以成大器的人才却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平庸之辈。 据说少年班的学生音乐、美术、体育等一科都不少。 “这保证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可是,为什么他们全部都选择了理科呢?难道社会科学就不需要人才吗? 千里马的故事 有两个人各有一匹马,一匹是千里马,另一匹是普通的马。有一天,他们想要让两匹马赛跑看谁的跑的快,距离是1000里。比赛开始了,只见普通的马扬起双蹄,很快的跑出去了,而千里马却不紧不慢,慢腾腾的开始跑起来。大家等了一天,远远地看见有一匹马回来了,普通马的主人说:这一定是我的马儿回来了。可是,近了大家才发现是千里马,只见它精神抖擞,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跑到终点还意犹未尽。又过了一天,普通的马也回来了,只见它浑身大汗,精疲力竭,疲惫不堪,跑到终点后口吐白沫,躺倒在地,再也无力站起来。 人生就是一次长跑,判断一个人的输赢,不是看他开始跑得多快,而是看他最后能跑远,是否跑得太累。如果是千里马,它就有信心羸得最后的胜利,而不会在一开始就用尽全身的力气去争取领先。有过长跑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比赛时是不应该一开始就跑太快的,只能当跑了一段距离后,全身的器官开始进入状态,才能开始加快速度跑。 人生也是如此,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急于领先,而不惜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最后就会像那匹普通的马一样,精疲力竭,输在终点。 谁有能力去教育他们? 王鸿飞先生在他的博文《我的两次高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2948 中提到,目前在北大清华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比老师聪明,结果是老师不能教好学生,以至于过了几年学生反而没有刚开始进来时聪明了。这个观点我是极为赞同的。事实上,对于超常儿童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那些担任超常儿童老师的人,他们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多少学识能担当起如此重任?对此,我表示怀疑。至少,我看到了,他们没有协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对于超常儿童,最好是能有一个比他们更聪明的老师去教育他们。如果没有,那最好让他们自由的成长,自我学习,别让外界环境抹杀了他们的天才。最不好的情况是,让远不如他们聪明的老师去教育他们,这样只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昔日神童今安在? 事实上,当长大以后,当他们终于有了一定自己的思想以后,当他们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牺牲品之后,这些当年风光无限的天才们却开始后悔当初选择了少年班。宁铂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的学生,当年,“这个天才少年出尽了风头,当年的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他的事迹。”可是,在1998年参加的央视的探讨神童教育的“实话实说”节目中,他却频频发言,言辞激烈地抨击神童教育。见 http://zhangpingyu.spaces.live.com/blog/cns!f68940d4e501b5a9!660.entry 武汉的华中科大从1985年到2000年共开办了十几期少年班,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现在这些少年班的毕业生过得怎样呢?他们是否都成了栋梁之材?“记者调查后发现,少年班全部毕业生中后来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超过85%,绝大部分的“处境”较好,但称得上“拔尖人才”的科技工作者并不多。”并且有50%接受采访的人说,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不会读少年班。见《教育今日谈:过半神童后悔读少年班 究竟为哪般》。见 http://edu.sina.com.cn/l/2006-11-03/1520135914.html 我的经历:因祸得福 在我上中学时,大约是1995年,当时可能正值全国流行少年班,我所在的县城中学也开设了中学的“少年班”,我当年也被选入了这个班级。这个班级本是打算4年学完初高中全部课程然后参加高考的,可是后来由于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改为正常的6年,并在高中时解体,少年班的学生分入普通的班级。记得当时刚进那个班级的前两年,由于承载着分母,老师的的殷切期望,我当时脑海里想到的几乎全部是怎样能考个好成绩。翻开那里的日记,里面记的也基本上都是告诫自己不要贪玩,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之类的。而我的成绩也由刚开始的全班40几名上升到第二名。那时,学习,考试和分数是我生活的全部。如此一直按照这种状态发展下去的话,我也许很早就上了清华北大,可是,那时我也是一个平庸的清华或北大学生,最后很可能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幸运的是,有初二时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切。初二第二个学期时,我突然中暑了,体温烧到43度,虽然由于抢救及时,第二天便出院了,不过,从此以后,我常常头痛,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记忆力也大幅下降,很多东西都很难记住。这样的结果是,我的成绩很快下滑到30几名,并且再也无法获得更好的成绩。于是,我放弃了努力,在进入高一后就更是如此了,但是,正是在那个时期,我看了很多课外书,看了许多杂文,其中有批判当时教育体制的,我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学校的教育完全是扼杀天性,拒绝再去努力学习把成绩提高上来。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了我的知道面,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不再相信老师说的一切。那里,我还迷上了打篮球,常常整天整天的打球,上课和自习的时候则睡觉或者看课外书。幸运的是,由于当时的基础还好,在普通班里我就是这样成绩也还在中上水平,父母也不会给我压力,他们还以为我在认真读书呢。记得当时成绩最差的时候,100分的数学,我得30几分。因为上数学课我从不听课,也不做课后作业。就这样到了高三,迫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再加上也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一下,那一年还是努力了一些。就这样考上了大学。当时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那一次中暑该多好啊,我就不用吃这么多苦。可是后面我才发现,正是这一次中暑把我解救了出来! 希望少年班的高考成绩越低越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超常教育是有必要的,因为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还是有着许多差别的,既然有差别,就有必要因材施教。可是,我们的教育不要急功近利。确实,高考成绩是很快就能看到,也能看得很清楚,可高考高分远不是人才的表现,同样,有多大的比例读研读博也不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也很普通。对于人才的判断,可能不是那么的清晰,人才与非人才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但是,如果我们的少年班里面出了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在科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或者产生了世界500强的企业家,或者培养出了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干部等,这就确定无疑的是人才了。古人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其实,七年还是远远不够的,可能需要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问我们的教育者的是:你们有耐心来等待这么久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办教育,尤其不要去扼杀天才儿童。 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与长期的发展相矛盾的,所以,我希望少年班的高考成绩越低越好。 教育亟需科学化 由于缺乏严谨的量化的研究,教育还是一门很不完善的科学。例如,你有什么证据来说明这种教育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好?我们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建立在模糊的事实和推理上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就体现在这里。 结语 如果学校刻意地拿少年班的高考成绩去宣传,那少年班就是学校的政绩工程,如果学校没有这样,而是媒体这样做,那它就成了一个社会的政绩工程。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有几个是靠超常教育教育成才的?自己的追求,强烈的好奇心,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批判的思想,创新的思维,这些都是成才的重要因素,远比记住多少东西,考多少分更重要。 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943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