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师大生物89级同学毕业20年
zhuchaodong 2013-6-16 16:36
1993年7月大学毕业时,同学们最后聚餐,我爬上椅子,喝下一杯啤酒,期待10年之后再南师生物89级再相聚。这杯啤酒,是我一口畅饮的第一杯,其中苦涩和愿望从此长驻我心。 11年之后,我留学英国伦敦近2年,没有能够赶回南京随园,错失班级第一次聚会。虽然后来每年都回到师大,多次回到随园,在大操场、大草坪、生物楼、电教楼、小操场、南山、防空洞、4舍反复流连,也找不到和老同学轻松漫步,挑灯夜读的感觉。 现在毕业20年将至,有徐国华、季娴、常玉、曹志江、孙江浩、胡南鹰、戴群、黄雪芳等同学积极推动,此次聚会值得老同学们期待。20年了,各位老同学、老朋友,都已经或为人父母,或教书育人,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这20年,别来一切可好? 多年游学,还是父亲大人替我珍藏了3张大学阶段照片。它们满载我4年的南师学习和生活的记忆,也开启了我6年研究生的酸甜苦辣,留待同学聚首,娓娓细说。 学生证件照 黄山野外实习 和陈建忠、曹嗣瑜在长江大桥
个人分类: 同学情谊|4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动物的缘分
热度 1 annamoon 2012-9-22 22:58
我和动物的缘分
大学一毕业分到学校教书,领导问我想做哪个专业的教学,我毫不犹豫的说去动物组,因为从小想当医生,但事与愿违没能进医学院,倒被先录进了生物系,还可以教人体及动物生理学,20多年来和很多种动物打过交道,上实验课或科研的缘故吧。 在北师大学习时给老板养过珍珠鸟(做神经方面的研究),当时要我随意配对(鸟太小无法辨雌雄)产蛋孵化小鸟,我就每个笼子配两个,结果有个笼子的其中一只就是不和同笼鸟亲近而对隔壁笼的鸟叫个不停,我就把这2个相互亲近的换在一起,结果没几天就下了小仔,很遗憾那小仔没存活下来。原来鸟也有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在北方还喂养过一大群麻雀,我本意是好的,希望麻雀多吃食,怕它们看不见,就通宵把灯开着,结果第二天清早去看望:发现大半麻雀都累死了,因鸟认为可能是白天就老飞来飞去吧?害怕老板骂赶快跑到西直门鸟市又去买回同样多只麻雀,这以后有经验了养的还好。 养很多实验老鼠,骑自行车车买鼠饲料去协和,结果路上碰上同伴与路人撞车差点动刀,我一个小女子急忙站在3个高我20多厘米的大汉子中间平息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斗。回来看着老鼠吃着美餐我感概啊。。。! 回到单位教学生动物实验课,材料都要自己想办法买啊、预实验啊等等。经常跑附近乡村或农贸市场买鱼、蛙、兔、鸡鸭等等动物给学生做实验:教生理学的要打针麻醉啊打药啊等,蛙用的最多,我们这是西部大学——山区,当时院门口、校内就有很多,学生抓来1个1毛或不要钱,太多就贱,现在10多年过去蛙很少了,花多钱都较难买到,而且也很小即使当季,好在我好几年不教这个实验了,我看着这些动物被杀有时候还要慢慢地做实验让它们死去,甚至做完了实验也不打空心针让它们了却痛苦我很生气批评学生:它们和你一样也有痛觉的。有点发毛了,还经常做之前心里祷告,来了后辈把这课夺走虽心不甘但也庆幸上帝这样安排好,但也在关注这个,这种上课模式能否改革? 曾经学校一老师的小孩养宠物狗拉稀,他喂了人吃的拉肚子药死了,要我解剖看是什么原因死的,我怀疑可能剂量喂多了,但看着小孩的表情很伤心的样子很同情,那年代好像还没宠物医院之类的。 有次去乡下亲戚家,刚好碰上他家母猪生了十几个仔,有3个太弱小可能吃不到奶抽搐站不稳死了就扔到茅坑里,有个还有点动我就把它捞上来,放在干净地做人工呼吸,然后拿了针筒灌喂糖水、牛奶,过不久它又活过来,1、2天后它随时绕着我的腿转来转去,感觉猪也知道感恩呢,稀奇! 以前做完实验还剩少量动物我就在家养起来,所以儿子从小也喜欢跟我养、亲近动物,还养过猫头鹰仔,市场上买的,感觉养不活,就放生了,还把很多小青蛙放过生,因后来是学校买材料到市场上,不太懂哪些用得着哪些用不着,买了一些用不得的,或后来的学生有些偷懒不愿做的。想来我这是赎罪吧。 后来一段时间做了很多种鱼的科研,在一国家重点实验室,打催产针后,做人工交配,也有点不忍心,毕竟违背它的自然生理。稀奇异种也能产仔,只是活下来的很少,同种的鱼产仔量那么大,一条母金鱼可产上万条小仔,养得好可得万来条小金鱼——尤其很漂亮的金鱼,感概生命真稀奇,上帝创造万物的奇妙可爱。 现在又无意间闯进当今濒危灭绝最快的两爬动物,经常下乡,再有些企业私人找我,常碰到以前我最怕的蛇问题:养殖的,病的,种类的等,于是越来越对这类动物感兴趣来。记得第一次拿蛇是好奇,看着那些乡下妇女背个一两条蛇去市场收集点卖,从背篓里取出放进,很惊奇她们都不怕,她们也刺激我让拿一下,麻着胆去抓,开始蛇以为你伤它,倔强不得了,过一会感觉你不伤它马上温顺下来,呵呵,蛇应该算是最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上帝把它比作撒旦的化身——堕落的天使头目。撒旦是斗不过上帝的,因牠也是上帝造的。信基督有上帝保佑,所以心理上也就不怎么怕了。 前几天他们抓到一天美女蛇,很感兴趣看,结果是玉斑锦蛇,确实漂亮无毒的,但较小。说一般很难碰到,我就要去给我做标本保存下来算了。养着但又矛盾是不是给放生?唉,国家支持重视能否把这些越来越少的种类驯养一下该多好,不知道过多少年他们不再有,多可惜啊! 玉斑锦蛇——老百姓眼中的美女蛇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35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失传的西大生物系教授常麟定生平事迹
kexuechuanbo 2012-4-8 09:00
原文地址: 常麟定生平简历 作者: 胡宗刚 余欲获鸟类学家常麟定先生之生平简介,仅在《甘肃省人物志》获一小传,甚为简略,且系年有误。今往兰州,亲为访寻,小有收获,先编成一简历。不仅可以补充《甘肃省人物志》之缺失,还可纠正其误载,如该书将常先生去世之年说成是1958年。常先生去世之时,年仅五十四岁。至于其死因,据兰大生物系一位曾见过常先生的老先生告知是因病。该先生还告余,常先生有多名子女,今不知散落何处,若能取得联系,至少可以得到一桢常先生照片。 1902 年 7 月 25 日生 河南开封人 1922 年 9 月至 1928 年 12 月 经秉志邀请来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动物采集员 1929 年 1 月至 1934 年 6 月 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部技师 1934 年 7 月至 1937 年 8 月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37 年 9 月至 1938 年 4 月 在扬州家中。 1938 年 12 月至 1941 年 12 月 赴法国留学,帝雄大学理学院动物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42 年 1 月至 1945 年 2 月 在法国里昂大学理学院动物系,继续研究。 1945 年 1 月至 1946 年 2 月 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 1946 年 3 月至 1947 年 10 月 陕西城固和西安,西北大学 1947 年 11 月 兰州大学生物系主任, 1953 年 兼任图书馆馆长 1956 年 去世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十年的路——晒晒老照片
热度 38 Fudan77bio 2012-2-12 21:07
四十年的路——晒晒老照片
我们从同一个地方走来,也朝同一个地方走去。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走走不同的路。 走过崎岖坎坷,也走过笑语欢歌。 在走过的每一条路上,都有美景和阳光普照。 只要你面带微笑,生活就永远美好。 1972年在安徽农村插队,和我的队友在一起。后面是我们三人住的牛棚。那是最难忘怀的一段日子。一天挣4毛5分钱,吃酱油拌饭。有辛苦,更有欢笑。 1975年在工厂当工人,一个月挣18元,脸上是当“领导阶级”的骄傲。 1977年恢复高考,梦想成真。穿了我外婆手缝的中式棉袄去上海复旦大学上学。在我生日的那天,班上的同学凑钱买了件当时最时髦的“涤卡中山装”给我做生日的礼物。 1982年到美国Boston Brandeis 大学上学(照片是89年在哈佛校园和CUSBEA的同学一起拍的),右手边是我“家里做饭的孩子他妈”袁钧瑛,其余的现在都是“名人”。 1990年在MIT Whitehead Institute 读博士后。坐在我前面的是发现第一个人的肿瘤基因Ras的、我的导师 Bob Weinberg,我左边隔一个的是发现世界上第一个肿瘤基因 Src 的1989年诺贝尔奖得主Harold Varmus,再旁边的是我的好朋友和同学,现在Duke大学做教授的王晓凡。 1992年在Boston 大学建立我自己的实验室,两个中国人,两个日本人和一个俄国人。 2002年回国建立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实验室,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
6681 次阅读|40 个评论
游黄山
Fudan77bio 2012-2-11 11:13
游黄山
1979年暑假。我们班上一行人从上海去芜湖。到了芜湖正值小平同志也在黄山视察,我们就在芜湖等了一周。然后从芜湖乘汽车颠簸8小时去黄山。在黄山的天都峰上遇大雨,雨后天晴,在我们的脚下出现了一轮佛光。真可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记得上海女生王同学在芜湖小地方水土不服。杨同学自告奋勇给王同学扎针灸,直扎的王同学昏厥才住手。 记得到了黄山,杨同学一路爬山也没忘记读他的“相对论”,苦思冥想想从中发现扎晕王同学的道理。
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旦生物77毕业三十年组诗
热度 1 Fudan77bio 2012-2-11 01:36
复旦生物77毕业三十年组诗
毕业三十年 2/5/2012 10:50:54 AM 大学毕业三十年,吾作“快板”小段,不期搅起七七诗潮。同学们文思泉涌,佳作连篇,短短几日,已得数篇,你方唱罢我登场,顿觉胸襟格外畅. 快哉!快哉! 众人七嘴八舌,“疯”(风)景独好。然此“疯”不是彼“疯”,乃科学家兼文人诗人之“疯”也。 莽雨 为大学毕业三十年作 同窗半生前 遥遥常抱拳 光阴凭它去 来世归校园 校友欣聚 永明 步莽雨 原韵 回首一望三十载 笑面依旧似当年 新春时节校友会 举杯同饮忆校园 为有雨风青松挺 寒冬历尽风采现 莫道前途泥泞路 挥手招来艳阳天 致复旦同窗 德南 三千大千重重天 * 万物万灵祈收圆 因果或恐前世定 聚散却拜今生缘 我欲归隐觅桃园 君仍辛苦赚铜钿 岁月静好人长久 相约莫等三十年 * 佛认为宇宙中一个太阳系统是一个世界,一千个太阳系统这样的世界,叫做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一个中千世界,再把一千个中千世界加起来,叫做一个大千世界。他说这个虚空中,有三千个大千世界,实际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象恒河中的流沙那样不可知、不可数、不可量那样多。 被 莽雨 “鞭策”一下, 凑成打油诗一首。 毕业三十年感赋 晓华 别离母校卅余年 系友灵犀一线牵 励志进学成旧话 修身养性续新篇 曾经拼搏探前沿 终了耕耘囿小园 耳顺还须心更顺 不求富贵求平安 半夜惊醒,拜读各位佳诗豪文,欣慰。附一首打油诗,以凑一乐。 毕业三十年 附莽雨 同学。又闻景德兄返苏州笑游平江路,有感 正月初十壬辰年 詹熙 昔年壮志下西洋 今日桃李归东方 昔年潇潇尽风流 今日飒飒鬓上霜 人生几度卅已去 不堪梦幻空悲伤 要问同窗明何在 齐唱昆曲逸平江 游子四季吟 离复旦卅载有余,而无归访。蒙同窗不弃,念手足之情如旧,有感。 开原 求学辛遇第一春, 聚汇有缘震旦门。 夏暑登山结伴旅, 秋冷渡海踏异尘。 弃家万里不因酒, 折腰卅载斗米银。 冬暖家书无雁降, 阳关梦越访同人。 相約卅年后 秀华 相約卅年后 莫道不再少年头。 几番风雨,几度悲欢离合, 几多CEO. 青春从未远去,人生各有千秋 聚科学网, 海角天漄,宛如同在复旦教学楼。 几句调侃,几组旧照新诗, 几声问候。 运筹帷幄舞春秋,神采依旧。 谢学友辛劳,呈上新词美酒。 共祝愿,明天好,人长久。
1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1982年毕业照
热度 7 Fudan77bio 2012-2-10 18:25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化专业1982年毕业照
我们是77级的学生,但是由于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入学准备工作不充分,拖到78年春天才入学。所以我们毕业的时候是1982年的春天了 (杨同学从不戴围巾,那天硬是抢了余同学的围巾要当一次“五四”青年)。 我们班上入学的时候是24个人,到拍毕业照的时候只有19个人了。那些不在照片上的都提前出国了。坐在第一排中间的和我们年龄差不多大的女生是我们的班主任张宏莲老师。这些同学中有三位留在国内“发了财”;有三位已从美国回来“想发财”;其余的目前还留在美国继续“受美帝国主义的剥削”,不过多有回来的打算。 1982年出国前在虹桥机场。看得出我的衬衫是用国家发给的600元“出国费”刚买的。那时候还不知道“熨”这个字。 600元,那时是多么大的一笔钱啊!我的父母在大学工作了30年,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多钱。儿子第一次为父母“争了光”。 1982年到纽约的第一天在世贸大楼顶上(这个大楼911后已不复存在)。中间的那位“披头士”吴同学和最右边的“帅哥”储同学是没毕业就提前到了美国,在美国的纽约接待了我们,招待我们喝了一顿美国的“稀饭”。 我记得那天在纽约的42街上给吴同学打电话,放进去一毛钱美金没反应。心里咯噔一下:“完了,一块钱人民币没有了,那可是我在生产队里两天的工分,这是什么社会啊?!” 这是我们班上的24人在复旦校园里的全体照。 生化班 俞强
3576 次阅读|8 个评论
记第一次有机化学考试——郭景德
热度 9 Fudan77bio 2012-2-10 15:43
从复旦毕业快三十年了。七七级的老同学提出要庆祝一番,而且出了个题,说是每个参加三十年毕业庆祝的同学,必须提供一到两件有趣的复旦经历。如果不提供呢?没说,大概要有个同学间的惩罚,罚唱歌之类的。 这有点像做化学实验前的预习,不预习者不得进实验室也。三十年了,好多事都淡忘了,说什么好呢?想了半天,突然想起有机化学的第一次考试。那次考试给我的印象很深,以至三十年后今天还记得,决定把它写出来,供大家一笑吧。 当年生物系六十几个同学都在一个教室上有机化学课,教我们有机化学的是化学系的孙猛老师,一张国字脸,皮肤黑黑的,真有点猛劲。他用的是兰州大学汪小兰教授编写的油印教材,考试的时间当在我们进校后的第二年第一学期, 即 1979 年的春季。 那是我们的第一场有机考试,孙猛老师刚教完了烷烯炔醇醛酮,考的就是前面几章,当然,考试是闭卷的。拿到试卷后没多久 , 我就在一道题上“卡”住了。那道题目是: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简化分子式是 C6H10 , 请画出可能的结构式。 我心中暗暗盘算,六个碳,如果是饱和烃,那需要 14 个氢原子 , 现在给的是十个氢,表明不饱和度为二,所以只要写出有两个不饱和度的六碳分子式就可以了。按逻辑推理,双键是一个不饱和度,三键是两个不饱和度,一个环是一个不饱和度,这样,分子结构式可能是含两个双键,或含两个环,或含一个双键一个环,或含一个三键 …… 写啊写啊,各种可能的组合一个个跳出来,加上直链有枝杈,双键有顺反,三键又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成了环的分子式也有顺式反式,环还可小可大,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 我写了十个,二十个,三十个,分子结构式越写越多,也越写越糊涂,越写越怀疑自己掉进了陷阱,越写越不敢相信自己是不是还在正确的轨道上。看看后面还有一大篇未完成的考卷,心里有点慌,想想先干后面的题吧,于是急急忙忙从那个 C6H10 的怪圈跳出来,先做后面的题。但因为在貌似简单的 C6H10 上受了挫折,失了锐气,我已经失去了大半的信心。 当我回过头来再次面对 C6H10 时,糟糕的事发生了:孙猛老师站在我的考桌边,盯着我的试卷,好像在数数,在数我的试卷一共有几个结构式。 我马上直觉地意识到,是不是我将结构式写重复了? 是不是原不该这么多? 结构式岔岔桠桠地在纸上联成了一片,也在我的脑海中枝枝杈杈地搅成一团。果然,我找到了重复的结构,抹掉了,但信心更是低落。到了交考卷的时候,我写出了大概四十几个结构式,糟糕的是我不知“确切地”应该有多少结构式?我写出的结构式中有没有未被发觉的重复? 答卷上的结构式是不是每个结构式都符合 C6H10 ? 考试后,照例大家都要对答数的。可恼的是我竟回忆不全我在纸上答过的结构式, 反倒又找出了好多自己漏掉的结构式。心中不由得充满沮丧。 想想自己从中学到大学,身经的考试也该成百上千。不像其他的科目的考试题,或是对或是错,一目了然。 这次考试却考得没着没落:这道题的答案好像是个未封闭的 Open-End 。 问问老师,到底该有几个结构式,老师笑笑,没正面回答。 之后传出的消息是,老师自己共写出了六十多个可能的结构式。 六十多个,其实还不是上限。 我到苏州西交大利物浦大学任职后,遇到了一位教有机的海归博士,叫李毅。在李毅老师给他的学生出有机考题时,我给他讲了这个令我困惑的题目。李老师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破” C6H10 有六十个结构式,不可能。但当他花了两个晚上细细琢磨之后,写出了 80 多个可能的结构式,包括可能的光学异构体。 是不是这八十多个结构式已穷尽了所有的可能? 我还不敢说。 能不能找到一个数学模式证明一下? 到哪儿去找这么个数学公式? 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用稳定同位素取代的化合物已不再是难事。如果把可能的 13 C 和 2 H加到 C6H10 ,那末可能的 C6H10 结构式更是会成千上万。 当时我猜想:孙猛老师在给我们出这道题的时候,他并没有事先细细地自己做一遍,他大概也被这道题的简单“外貌“迷惑了。他也许以为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送分的题,他没料到,这道题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有机的恐惧。 是不是只有我一人被卡住了?我的印象是,被卡住同学不在少数。当时考完有机,多多少少有些“怨声载道”。记得家立兄在美国时,常常怀旧,梦到复旦的同学,复旦的校园,说着说着,家立就会讲起有机考试,说做梦梦到考有机化学,卡住了,一急,梦就醒了。听了家立的话,我也不由地苦笑。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卡在 C6H10 上,但那种“怕”的感觉,彼此共鸣。学生怕考试,古今中外,大概都是一致的。 老实坦白,一开始我对这道 C6H10 是心怀不满,肚存腹诽的。我想考试应该一是一,二是二,明白如水,是非分明,不能模棱两可,模模糊糊, Open-End 的。但是,到了研究生院,到了自己也成了教师,看得多了,看法却慢慢地缓解了。 从复旦毕业后,进入了科研领域。这才发现我们面对的许多科研项目,有许多其实是一道道无终端的题,就和 C6H10 一样,貌似简单,做了半天,却越做越繁,枝枝杈杈地生发出来,没有终结。从这层意义上来讲,这道 C6H10 还真有些魅力,不然也不会像梦魇一样, 过了那么多年还让人记得。 除了孙老师,还真没有其它老师能出一道叫人三十年后还记得的考题。 现在轮到我们自己手执教鞭,出题考学生了。除了出大部分“一是一,二是二”的题目, 我有时也很想和孙猛老师那样,调皮一下,“夹”一道貌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 C6H10 ” 式的题进去。在阳谋得逞之后,看到“怪题”貌不惊人地混在其他“四平八稳”的题目中间, 害得同学苦苦思索,也不由得一脸坏笑,心想这回学生也得吃吃苦头。其实,我也不是特意难为学生,只是想让学生在大学阶段有个思想准备,有个体会,即,在现实世界中,很多科研题目其实是并不“一是一,二是二”的。 写到此,我突然醒悟,或许孙猛老师早就认真解过这道题,也许他出题的动机就在于此吧。 生化班 郭景德
357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复旦生物系77级学生的三十年毕业庆
热度 3 Fudan77bio 2012-2-10 11:38
今年是我们文革后第一届(77级)大学生82年毕业的三十周年庆。多年未见,甚至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今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纷纷写信联系,在email上或写诗,或写散文,或发PPT,唏嘘当年的感情、三十年的沧桑、和英年早逝的同学。 我们这一届的大学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十年文革把不同经历和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了一起。大的已经工作多年拖家带口,小的是刚刚毕业,甚至还有“神童少年”。 记得我们年级里有“大老鼠”和“小老鼠”。都是属鼠,却是相差了12年。这么不同年龄和经历的人聚在了一起那真是个大家庭。 记得我们当年的口粮是一个月25斤。每个月女生都把她们口中省下的粮食贡献给在乡下把胃撑大了的男生。 记得我们每个周末从学校的后门出去,一路高谈阔论,去五角场看五分钱一场的电影。我记得当年看“狐狸的故事”都感动的落了泪。 记得当年学校的书店里刚出雨果、巴尔扎克、屠格涅夫的小说,我们班上24个人不睡觉轮流排队买书,和书店一起迎接早晨的第一抹阳光。 记得我们班上的“书呆子”杨巍冬天晒被子,一个星期后感觉晚上睡觉冷,才想起被子还在操场的双杠上。 记得我们一号宿舍楼下的小店一到米老鼠奶糖,就让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抢而光。 还记得我们毕业的时候评“班级之最”。有袜子最臭的人,毛巾最黑的人,最爱作诗的人......。 还记得,还记得......。 82年我们毕业了,陆陆续续大部分都去了美国。三十年过去了,想起当年竟然历历在目。今天大家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思乡情渐浓,又陆陆续续回到了祖国。 大家想有一个地方,能一起分享一下各人的经历和情感。想找一个角落,一条小巷,一家小店,把朋友们聚在一起,就着瓜子花生,喝点小酒,叙叙旧。 这就是我们的 “Fudan77bio”。 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平均年龄30岁,毕业后又是一个30年,等在我们前面的,还有一个30年吧。 生物化学班 俞强
1984 次阅读|3 个评论
面对面和面
热度 2 pekoxfleyu 2012-1-15 23:02
欠了好久的文章,今天晚上跟大哥吃饭,终于决定写下来,不管能不能写成连 续的字句,能让自己几年后看到,还记起有些事情没有做,这才重要。 首先,是德英同志聊起来北大生物系的学生工作,我知道此事由来已久,算是北大成就一两个有名的岳武穆而牺牲掉百十个无名的岳武穆的顽疾。我上大学那会儿,学校就流传着每年必阵亡两个的传言。刚出国前几年,想来北大并未教会学生怎样寻幸福,只是告诉你要成功,母校会以你为荣。于是痛心疾首,大呼幸福教育,然而没有什么响应,只能按照一个师妹的说法,自己以为自己的高级。于是我在牛津的老巷子里去寻找所谓的幸福,没找到,但我看到了学习的快乐。我所怀念是在学院食堂里吃饭,跟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人们聊天,从中学到一点皮毛,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离开牛津之后,就没有这样的闲情,生活渐渐的左右了我的发言权,博士后,教职,移民,绿卡,这些年下来,有点,累。然后回国,继续作物理,做产业。好久没有那样无时间感的闲着聊天。朋友们也家常里短,说些生活的事情。而我曾经很认真地以为,这就是生活了。 最近德英兄又提起了这件事情,我觉得,聊天最好,或者静休。我脑子里有点只言片语的感悟,也许需要别的力量让它孵化,而这孵化,多少需要外在的力量。罗丹说那些作品本来都掩藏在石头里面,我只是把它们挖出来。有些东西孕育在那里,你不去发掘它,它尚且就埋没了。而一个人的力量,又往往为自己的视野和经历所局限,旁敲侧击的,旁征博引的,也许这事便成了,这东西便出来了。 最近学做管理,管理的东西尚未入门,便被一种修行方式所打动。 MIT 的几个教授,每几个月聚在一处咖啡馆,或者某家的客厅,去聊这几个月来的心灵成长,寻求一种所谓的对自身的参悟。我并不是因此要笃信某某宗教,只是,人类除了与自然,与他人相处之外,尚要懂得自己,给自己以心灵的平静与成长的快乐。几个谈得来的朋友问我信什么,因为我身边的博士们或信道教,或信了耶稣,于是我只好抬出来我博客上的话, I am a communist and my writing is a communist writing. But if I were a physicist, Royalist or Communist or anything else, I would not necessarily align my laser in any special way to show my politics. 这话不是我原创的,毕加索说过类似的,他说自己是共产党,但苏联人不认,说你没有组织,没有组织的不是共产党。毕加索的理由是,我是我自己的共产党,我信仰共产主义,我自己就是我的组织。其实于宗教,人们总在寻找内心的平静,怎样与自己相处,而我所笃信的主义,却没看到这一点。那经济学的原理,本来无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验证,宣讲这理论的,自己底子也还没有深厚,照本宣科,说服力多少有些勉强,多少无异于基督教里和佛教里的神棍,你不去说它,它自己就破了。 我在牛津时与一个牧师过从甚密。牧师努力的说服我去相信圣经,并且单独给我开了导读课。每周四下午,我在他家里喝茶聊天,从大爆炸到量子力学,从创世纪到摩西十诫。然而我最终觉得那不是我所信服的路,我所信服的,恐怕早就植根于我思想的深处。这些年下来,想起那些谈话却有启示,譬如圣父的诠释便是大自然,圣经所谈论的是人与自然,即与圣父,人与社会,即圣子,而圣灵便是人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这三者又不可孤立去看,所谓三位一体。 再写下去,要被人说作妖妄了,不过姑且信马由缰,看看我能走多深,叫作悬置观点。因为有说人的童年都是天才,能接受不同的思维,而年长些就被先置的判断左右。所谓到底是我们的思维左右了我们,还是我们左右着思维。 世博会临近结束的时候,我被请到人民大会堂去讲讲人类未来,因为我写过一些作文来讲人与自然的东西。然而组织方为了填充词藻,大量的把我写的东西借用,我恰恰因为偷懒,也抄了我同一篇的东西。轮到我发言,慷慨激昂的句子刚刚出自别人之口,我不得不现攒一些东西来讲。按说相声的讲法,这叫现挂。于是我说起了人类文明,说起了中国文化为人类的进程所做的种种尝试。于科学,这三百年来是几何级数的增长,因为科学本身可以创造新的科学,然而于人类的内心世界的成熟,人之于自身的喜怒哀乐,三百年是个短暂的过程;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接纳,三百年也远远的不够。而人类又由于这样那样的人祸,导致族群的灭亡。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文化延绵下来而不断,历练而日新,这样于未来世界的借鉴,不得不说时瑰宝。那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千万人头落地的悲哀,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尝试,在这个文明中有了太多的实验而尤为珍贵。而这个文明之所以传延至今,于它文化中关于自然,社会与内心世界的讨论有莫大的关系。存在之谓合理,于科学,我们老实交待,中国人贡献不大,但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和内心的三位一体问题,我们传下来这些经验会有些贡献。 说起来,台湾错失了好的机会。本来台湾的偏安一隅,让它躲过了浪潮的洗礼,最有资格代表大中华文化而借此做文化创意性产业的事。但马政府却困于岛内斗争。大陆的文化作品,作假的多,浮夸的多,以至于牛津的一位汉学家笑称,除了地名是真的以外,别的都是假的。台湾没有抓到这个机会,而让韩国走在了前面。我若说到这两年里真正的静休,居然是在首尔的庙里坐的那几个小时,偌大国土,竟没有一个可以独处的境地。想来,是件遗憾的事情。 大哥抱着喜儿的画面,好温暖。
个人分类: 生活在别处|2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演化生物学家迈克·林崎
热度 1 syfox 2011-12-28 23:31
演化生物学家迈克·林崎(Michael Lynch) 演化生物学家迈克·林崎(Michael Lynch) 美国科学院2009新科院士,演化生物学家迈克·林崎(Michael Lynch) Posted by cunyupeng on May 13th, 2009 Copyright Holder: Photo by: Indiana University 迈克·林崎(Michael Lynch)(1951,12,6-),印地安娜大学伯明顿分校生物系的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Professor)。迈克由于他在演化理论中的原创研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fellow)。”迈克的研究方向是生物体的演化理论机器机制,他发展了重要的数学工具来研究演化生物学中的关键性问题。他用新的方法并结合新的发现来研究基因组结构的起源和演化这一非常复杂的难题。迈克在基因组演化的多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比如大尺度DNA片段和全基因组是如何组织的;大尺度 DNA 变化机制是如何影响自然选择和中性选择的演化过程。他的众多成就包括:基因/基因组倍增复制(gene/genome duplication)的遗传理论和理论模型(倍增复制的DDC模型,Force, et al, 1999);在生态遗传学的一些列开创 性研究和 关于突变的“突变融合(mutational meltdown)”模型等。 迈克提出,演化是一个发生在群体层次上的过程,要研究演化理论,必须遵循这个原则:”离开群体遗传学研究演化是没有意义的(nothing in evolution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population genetics.)”。 这在Hartl和 Clark 2007的“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4 ed.”也有类似的表述。 正如有了Wright、Frisher、Haldane等群体遗传学家的开创性工作,才使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就很好地结合,完善了 演化理论的。木村资生的工作则是把分子理论引入群体遗传学,为演化理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非常强悍的理论解释(分子水平的中性演化学说)。群体遗传学在现代生物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充分理解、发展和运用群体遗传学理论在完善演化理论的同时,还可为生物和统计学的其它分支提供参考。 迈克写了近120多论文,单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的有40多篇,他1999在《遗传学(Genetics)》上的文章提出基因倍增复制的DDC模型(Force, et al 1999),该篇的引用次数已超过3000多次!他在1998年和 Walsh合作完成的书《遗传学的数量形状极其分析 ( Genetics and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Traits)》已成为群体遗传分析的经典之作,引用次数也达到3000次以上!迈克虽然年近耳顺,但仍然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他的许多文章大都是他一个写的或作为第一作者写的! 特别是他近几年关于基因组结构复杂性和起源问题的文章,特别的具有学科哲学性的探索(Catania, F., and M. Lynch. 2008,Lynch, M. 2007,Lynch, M. 2005. ,Lynch, M., and J. S. Conery. 2000)。 迈 克当过“分子生物学和演化学会”的主席(2009),美国遗传协会(American Genetic Association)的主席(2007),演化研究学会的副主席(1994-)和主席(2000-)。他还担任NCBI的科学顾问。他现在任职的学术杂志 有:Associate Editor, 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8 - present; Associate Editor, Conservation Genetics, 1999 - present。 迈克的研究主页:http://www.bio.indiana.edu/facultyresearch/faculty/Lynch.html 。迈克当选美国科学院士后,印地安娜大学伯明顿分校生物系的报道: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Biology Mike Lynch has been elected to membership in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e is the 5th current member of our department elected to membership in the National Academy, joining Charley Heiser, Thom Kaufman, Jeff Palmer, and John Preer. This is in addition to 12 past members of our department, including such luminaries as Nobel Laureate Herman Muller, Tracey Sonneborn, Marcus Rhoades, and Carl Eigenmann. 和印地安娜大学伯明顿分校的新闻稿:I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Michael Lynch named a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fellow 。感觉很平静,没有我们的那种热烈。平淡点好,热闹多了,麻烦也就多了。 我是做基因倍增复制(gene duplication)的理论模型研究的,在基因倍增复制的问题上曾向迈克请教,他是一个非常友好的科学家,不仅给我释疑还给了我比较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祝愿迈克健康长寿,出更多的有思想的工作。 迈克的近期主要著作: Papers Catania, F., and M. Lynch. 2008. Where do introns come from? PLoS Biology Lynch, M., W. Sung, K. Morris, N. Crown, C. R. Landry, E. B. Dopman, W. J. Dickinson, K. Okamoto, S. Kulkarni, D. L. Hartl, and W. K. Thomas. 2008. A genome-wide view of the spectrum of spontaneous mutations in yeas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9272-9277. Omilian, A. R., D. G. Scofield, and M. Lynch. 2008. Intron presence-absence polymorphisms in Daphnia. Mol. Biol. Evol. 25: 2129-2139. Lynch, M., A. Seyfert, B. Eads, and E. Williams. 2008. Localization of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meiosis suppression in Daphnia pulex. Genetics 180: 317-327. Lynch, M. 2008. Estimation of nucleotide diversity, disequilibrium coefficients, and mutation rates from high-coverage genome-sequencing projects. Mol. Biol. Evol. 25: 2421-2431. Lynch, M. 2008. The cellular, developmental, and population-genetic determinants of mutation-rate evolution. Genetics 180: 933-943. Lynch, M. 2008. The cellular, developmental, and population-genetic determinants of mutation-rate evolution. Genetics 180: 933-943. Lynch, M. 2007. The evolution of genetic networks by nonadaptive processe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8: 803-813. Lynch, M. 2007. The frailty of adaptive hypotheses for the origins of organismal complex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 (Suppl.): 8597-8604. Lynch, M. 2006. The origins of eukaryotic gene structure. Mol. Biol. Evol. 23: 450-468. Snoke, M. S., T. U. Berendonk, D. Barth, and M. Lynch. 2006. Large global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s in Paramecium. Mol. Biol. Evol. 23: 2474-2479. Paland, S., and M. Lynch. 2006. Transitions to asexuality result in excess amino-acid substitutions. Science 311: 990-902. Lynch, M., B. Koskella, and S. Schaack. 2006. Mutation press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organelle genome architecture. Science 311: 1727-1730. Lynch, M. 2005. Intelligent design vs. intelligent evolution. Nature 435: 276. Lynch, M., and J. S. Conery. 2003. The origins of genome complexity. Science 302: 1401-1404. Lynch, M. 2002. Intron evolution as a population-genetic proces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6118-6123. Lynch, M., and J. S. Conery. 2000. The evolutionary fate and consequences of duplicate genes. Science 290: 1151-1154. Force, A., M. Lynch, B. Pickett, A. Amores, Y.-L. Yan, and J. Postlethwait. 1999. Preservation of duplicate genes by complementary, degenerative mutations. Genetics 151: 1531-1545. Books: Lynch, M., and J. B. Walsh. 1998. Genetics and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980 pp. Sinauer Assocs., Inc., Sunderland, MA. Lynch, M. 2007. The Origins of Genome Architecture. Sinauer Assocs., Inc., Sunderland, MA.
个人分类: 学习|2882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北大生物系听讲座
dongzg101 2011-12-10 20:07
那天,北大第一届生物交叉学科学术讲座,过去听了一下,人太多了,就走了,中间去了一趟饶毅老师的办公室,可惜没见到饶老师,只有两个男学生在做实验!饶毅老师的课题研究,可以解释很多有趣的现象!非常有意思!
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论文的阅读(施一公)
oaiwqiyao 2011-2-9 10:35
从小到大,我感性思维多一些,不善于读书。 85 至 89 年在清华生物系读本科期间,从未读过任何一种英文专业期刊。我受到的与英文阅读相关的训练一共只有两个。一是我在 1986 年暑假期间选修的时任系主任的蒲慕明老师开设的《生物英语》系列讲座,隐隐约约记得蒲先生让我们阅读一些诸如 DNA 双螺旋发现之类的科普性英文文章,很有意思。但时间较短,暑假过后也没有养成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二是《生物化学》这门课。与现在的清华生命学院形成鲜明对比,我上大学期间的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采用中文教材、中文讲课,只有郑昌学老师讲授的《生物化学》采用了 Lehninger 的《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而且郑老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每次课后阅读 10-20 页教材。我们同学大多感觉到专业英文阅读有所提高。 1990 年 4 月至 7 月初,我在依阿华州 Ames 小镇的 Iowa State University 度过了初到美国的前三个月,其中大部分时间在 Herbert Fromm 教授的实验室做轮转( rotation ),跟随刘峰和董群夫妻两人做研究(刘峰现在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做教授)。当时感觉最困难的就是读专业论文。有一次, Fromm 教授要求我在组会上讲解一篇《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的文章,我提前两天开始阅读,第一遍花了足足六个小时,许多生词只能依靠英汉词典,文章中的有些关键内容还没有完全读懂,当时的感觉是 JBC 的文章怎么这么长、这么难懂?!真有点苦不堪言。为了能给 Fromm 教授和师兄师姐留下好印象,第二天又花了好几个小时读第二遍,还做了总结。第三天我在组会上的表现总算没有给清华丢脸。但是,前前后后,真搞不清楚自己为了这一篇文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 90 年 7 月我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后,与本科来自北大的虞一华同在 IPMB program 。虞一华大我一岁,来巴尔地摩之前已经在夏威夷大学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对于科研论文的阅读比我强多了。他常常在 IPMB 的办公室里拿着《科学》和《自然》周刊津津有味地阅读,看得我很眼馋,也不理解其中那些枯燥的文章有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他在读很有意思的科学新闻。科学新闻能有什么意思?虞一华给我讲了好几个故事: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诺贝尔奖得主 David Baltimore 如何深陷泥潭、人类基因组测序如何争辩激烈、 HIV 病毒究竟是谁发现的,等等。我还真没有想到学术期刊上会有这么多我也应该看得懂的内容!从那时起,每一期新的《科学》和《自然》一到,我也开始尝试着阅读里面的新闻和研究进展介绍,这些内容往往出现在“ News Comment ”“ Research News ”“ News Views ”“ Perspectives ” 等栏目,文笔平实,相对于专业的科研论文很容易读懂。有时,我还把读到的科研新闻讲给我的同事朋友们听,而同事的提问和互动对我又是更好的鼓励。除了《科学》和《自然》,我也常常翻看《科学美国人》 ( “ Scientific American ” ) 。 与《细胞》 (Cell) 、《生物化学期刊》( JBC )等非常专业的期刊不同,《科学》和《自然》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用来做科普教育的。《科学》周刊的“ Perspectives ”和 《自然》周刊的 “ News Views ” 栏目都是对重要科学论文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一般 1-3 页,读起来比较通俗易懂,较易入门。读完这些文章后,再读原始的科学论文,感觉好多了!而且可以把自己的体会与专家的分析比较一下,找找差距,有时甚至也能找回来一点自信! 从 1998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到现在清华大学做教授,我总是告诉自己实验室的所有年轻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下面这几点读科研论文的体会,也希望我的学生跟我学: 1. 请每位学生每周关注《科学》和《自然》。(生命科学界的学生还应该留心《细胞》)。如果时间有限,每周花一个小时读读这两种周刊里的 文章标题 以及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论文的 abstract , 即可!这样做可以保证一个学生基本上能够跟踪本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同时开阔视野,大概知道其它领域的动态。 2.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细读《科学》和《自然》里的新闻及科研论文。如果该科研论文有 “ News Views ” 或“ Perspectives ”来介绍,请先读这些文章,这类导读的文章会提炼问题,就好比是老师事先给学生讲解一番论文的来龙去脉,对学生阅读原始论文有很大帮助。 3. 在读具体的科研论文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文章的 主线逻辑 。文章中的所有 Figures 都是按照这个主线逻辑展开描述的。所以,我一般先读“ introduction ”部分,然后很快地看一遍 Figures 。大概知道这条主线之后,才一字一句地去读“ results ”和“ discussion ”。 4. 当遇到一些实验或结果分析很晦涩难懂时, 不必花太多时间深究 ,而力求一气把文章读完。也许你的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自然就有解答。这与听学术讲座非常相似!你如果想每个细节都听懂,留心每一个技术细节,那你听学术讲座不仅会很累,而且也许会为了深究一个小技术环节而影响了对整个讲座逻辑推理及核心结论的理解。 5. 对个别重要的文章和自己领域内的科研论文,应该精读。对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每一篇论文则必须字斟句酌地读。这些论文,不仅要完全读懂,理解每一个实验的细节、分析、结论,还必须联想到这些实验和结论对自己的课题的影响和启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6. 科学论文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的。每个人开始都会很吃力,所以你有这种感觉不要气馁。坚持很重要,你一定会渐入佳境。当你有问题时或有绝妙分析时,应该与师兄师姐或找导师讨论。 7. 科研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科研论文的阅读。每一个博士生必须经过严格的科研论文阅读的训练。除了你自己的习惯性阅读外,你应该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以阅读分析专业文献为主的一至两门课,在实验室内也要有定期的科研论文讨论( Journal Club )。如果你的实验室还没有这种讨论,你们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起来。 8. 前面几条都是讨论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阅读能力,但是一旦入了门,就要学会 critical reading 。不要迷信已发表的论文,哪怕是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上。要时刻提醒自己:该论文逻辑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可靠,实验证据是否支持结论,你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实验,你是否可以在此论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重要问题?等等。 天外有天,读科研论文是一件很简单、但也很深奥的事情。一般的学生常常满足于读懂、读透一篇好的论文,优秀的学生则会举一反三、通过查找 references 纵深了解整个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可能进展。 我从 1990 年对学术论文一窍不通到 96 年博士后期间的得心应手,还常常帮助同事分析,自以为水平了得。但是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颇为羞愧。 1996 年,是 SMAD 蛋白发现及 TGF- b 信号转导研究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年,哈佛医学院的 Whitman 实验室在十月份的《自然》杂志上以“ Article ”的形式发表了一篇名为“ A transcriptional partner for MAD proteins in TGF- b signaling ” 的文章。读完之后,正好遇到 TGF- b 领域的著名学者 Joan Massague, 我对 Joan 评论说: I’m not so sure why this paper deserves a full article in Nature. They just identified another Smad-interacting protein, and the data quality is mediocre.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Joan 马上回应我: I disagree! This paper links the cytoplasmic Smad protein into the nucleus and identifie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as its interacting protein. Now the TGF- b signaling pathway is complete. It is a beautiful Nature article! 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原来大师的视野和品位远远在我之上。从那以后,我也开始从整个领域的发展方面来权衡一篇文章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今后为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审稿、自己实验室选择研究课题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今,我阅读一篇本领域内的科研论文,非常顺利,而且常常可以看出一些作者没有想到或分析到的关键点。回想从前,感慨万千,感谢蒲慕明、郑昌学、虞一华、 John Desjarlais 、 Jeremy Berg 、 Joan Massague 等一批老师和同事对我的帮助。我很留心,也很用心。 希望所有的学生也能通过努力和坚持对英文科研论文的阅读得心应手!
个人分类: 如何达到自由学术王国|0 个评论
如果我有两个肾
linxianglei 2010-5-14 15:35
如果我有两个肾,我就卖一个去。 当时说这话的是大学宿舍的老六,话音未落,大家笑得全都岔了气。该同学经提醒方才知道,原来人不是只有一个肾的,是有两个的。 这还是生物系的,尚且出此囧事,普罗大众搞不清的就更多了。尤其是在医院体检时,经常遇到有些同学,拿着化验单子高呼,天啊,我只有抗体,没有抗原,怎么办啊!生物系的窃笑。 在下也曾闹过一次笑话,有一次考人体解剖,一道题曰:人类产生精子的器官是:A精巢B前列腺C睾丸D子宫,当时刚学完动物学,我当即毫不犹豫地选了A,结果人体老师在改完试卷后特地提到,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精子是从哪里产生的,选精巢......同学们大笑。后来才发现,这题其实不甚恰当,精巢在哺乳动物尤其是人,因多呈球形,故又叫做睾丸,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我靠! 说到学习动物和人体,生物系的同学犯下了累累罪行。供我们做实验解剖大卸八块的包括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蚯蚓、鱼、癞蛤蟆、乌龟、鸡、兔子等等,甚至为了试验后供同学们品尝,不用乙醚麻醉处死,于是就见识了种种处死方式:摔死,淹死,最高级的是注射一小段空气致死。记得某位女同学(现在想来,女同学的胆量比男同学的大好多啊,我现在还记得有的女同学双手扯着鸡肠子,嘿嘿嘿),用注射器在兔子耳朵上找到一段静脉血管,注射进一小段空气,几秒钟,兔子轰然倒地,死了!当时的震惊真是难以形容!从此以后,看到输液器的管子里有空气的时候我都会巨紧张!唉,往事不堪回首,往事不堪回首啊!愿生物系同学阿弥陀佛,奉天承运,无量佛,啊门!
个人分类: 历史|24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和施一公教授接触的二三事
热度 1 远帆 2009-1-27 15:46
今天因为学籍归属问题再起争议,清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搬往协和医学院未能按计划执行,我在宿舍守着大大小小零乱的纸箱百无聊赖。忽然进门的同学不慎碰倒一个箱子,收藏已久的一卷报纸《荷风》滚落出来,那期头版正是我拍摄的一张施一公教授给本科生作报告的照片。还记得那一晚,风雨交加,三教的大教室依然坐满了热切的同学们,在谈话中分享他对事业的执着,感动于他坚韧不拔的意志。虽然没有直接上过他的课,但这两年多几次机缘巧合的接触,都让我对他叹服。他不一定记得我的名字,但一公教授对我影响很深,让我坚持自己想走的路。 外人看施一公教授,看到的是作为“杰出生物学家”,“某某学者”,“获IvringSigal青年奖”的他,而在我这个在清华上学的学生眼中,他就是我们系“很牛的大师兄”。还记得今年夏天和几个同学从生物系走出来,看到施一公和颜宁学姐/教授(清华的同学也不清楚叫学姐好还是叫教授好,只听他们实验室的同学说大家叫她“小师傅”)两人从学生食堂走出来,一人捧着一个甜筒冰淇凌边舔边走回医学楼。我们几个同学站得老远以“注目礼”的方式目送他们,后来一同学恍然大悟:“原来施一公也啃甜筒冰淇淋啊!”大家笑了,是啊,做Researcher只不过是他的职业罢了,业余时间他也就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是老师,是家庭的支柱,是一个参加小学生家长会的家长。而可贵的是,他在研究之余,在清华为学生做了不少事,我有幸见证其中二三,让我钦佩,让我感动。 说来挺巧,我还清晰记得考进清华大学之后听的第一次报告是就施教授的学术报告。那是正式开学上课前一天的晚上,偶然看到宿舍楼贴的学术讲座海报上说报告人是清华生物系毕业生,我很感兴趣20年前的毕业生在做些什么便兴冲冲地去了。至于通知上讲的“普林斯顿教授”——这学校名我听过——但究竟代表什么,刚从高中走出的我并不知晓。时隔两年半,学术报告的内容除了一个Smac蛋白的名字之外我已记不清楚,但每每让我回想起来是都激动一番的是,报告结束后我“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个用英文向他提问,大意说:“一公教授,我是刚毕业的高中生,您说的科学研究我一丁点儿也没听懂(他笑了),但您刚才在讲座最后直陈了国内大学生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很多弊端。而我是临床医学8年制的学生,还得长期面对国内的环境,该怎样克服呢?”他回答说的确国内的学术环境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要向好的老师学习,与优秀的清华同学相互鼓励;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来改善环境,需要的时候一定挺身而出,连自己都不肯站出来说抱怨别人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尽自己所能改变环境带来新风气正是他回国之后践行的,而我也一直记着他这句话,并尽己所能。 第二次和他的近距离接触是大二和马丁同学一同作为清华生物系系刊《荷风》主编期间,大约在2008年春我们发邮件给刚刚回国工作的施教授想请他接受我们采访,和生物系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经历并与同学们交流。他很快回复我们:“I’llbemorethanhappytomeetyou!”只是那段时间临近期中考试,保持对考试过于重视的清华“传统毛病”的我们把采访日期约在了两周以后。可就在原定日期的几天前,我们看到科学网上面登出了专业记者对他采访记录,大家心里没底,他工作那么忙还会再接受一次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系级学生报纸采访么? 硬着头皮按约定的时间敲开房间门,施教授向我们一群“小记者”问好,又说:“哗,来了这么多同学啊,你们把编辑部都搬过来啦!”我们赶紧解释因为大家都想来亲自和施教授交流交流,打搅教授工作了。“没关系,对培养本科生我是有时间和耐心的,办公室坐不下我们去二楼大厅坐地下聊。”开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我们写好的采访海龟的常规话题“回国”,出人意料,施教授说,其实毕业出国时和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一样没有想过还要回来,回国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动机,只是在美国做学生和工作时遇到的一次次小事冲击着内心最朴素的情感,最终慢慢形成了这个决定。讲起往事来话匣子打开了,发现原本准备的问题根本用不上,施教授和我们即兴讲了求学时的酸甜苦辣。聊他上大学时敬重的父亲因人为事故不幸过早离开对他的打击,也聊起美国求学时因为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而激起的热血争夺战,当然作为科学家他讲得更多是他对国内科学研究前景的看法和独到见解,以及对自己的师弟师妹们的建议和殷切希望。采访他的一个多小时里,我见到的并不是那个见诸报端的施一公教授,而是我们的施一公学长,他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困惑过,都抱怨过,都失望过,都曾经不想再干这一行了,甚至还差点接手管理餐馆,但他身上有股坚韧不拔的力量,当他最终下定决心在生命科学的路上走下去,他便以非凡的意志坚持下去。 清华生物系系刊《荷风》的小记者在采访施一公教授 后来我们编辑部文笔最好的小记者施文同学根据录音撰写了稿件,发表在系刊《荷风》的首页上。如果说他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是与关心他的科学界和社会大众交流,那么和我们交谈的内容就是与自己师弟师妹毫无隔阂的亲切交谈。关于国内学术界一些不大令人满意的现象,我估计他只愿意和我们这些年轻人谈,因为将文章给施教授过目之后,大家看得出他把几句谈到科研软环境时带有锋芒的话改掉了。当然发行之后果不出所料,文章大受同学欢迎,又配上他给学生讲座的照片做封面,连系里老师们都赞赏有加。于是我们“得寸进尺”,邀请施一公教授作为系刊的顾问时常和生物系同学交流,他不仅答应了,在之后也做到了。 科学家也同样需要社会责任感。那一次是几个月后的汶川大地震,举国哀悼。没过几天系里的老师就自发组织起来为地震灾区捐款,生物系公告栏上能看到老师同学捐款的情况,施一公捐出最多,不过让我吃惊是唯独他的捐款数额不是整十整百,而是小数点后面还带着一位数。钱多少没有关系,但是我猜得出他当时是把抽屉里能找到的钱都捐出去了,最后那几元几角也带着真情啊!前段时间有人说他回国还保留美国国籍是否谈得上爱国,这问题太深奥我想不清楚,毕竟自己有亲戚加入美籍时是被作为老革命的爷爷骂过“投敌叛国”的。但后来大地震时亲戚和当地华人一起通过中国驻美使馆捐给灾区,得到使馆赞扬,老革命爷爷听到也慢慢能够理解。我想,如果中国也像其他主要国家一样允许双重国籍,那么更多华人肯定愿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保留自己的中国国籍。 最后一次也是清华生物系几年来最让我感动的一次。生物系的本科教学计划多少年来一直存在问题,究竟如何改革,却存在不同意见。我们系刊《荷风》专门以接连两期专版的方式请毕业生和各年级同学参与讨论,引起关注和思考,最后我们想请顾问施一公教授给同学们写一点他的看法。没想到上门一谈,不谋而合,他说:“我一直希望对研究生教学作出改革,倒是你们本科生先找上门来,很好,但还不够!”让我兴奋的是,他说本科生教学改革需要得到全体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建议我们搞一次仿照国外大学的“系内教学师生研讨会”。一不做二不休,施教授马上给生物系主管教学的张荣庆老师打电话沟通此事,意见也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于是两位老师负责联系全系教师,我们负责张贴海报联系学生代表参与讨论。 没想到的是请学生代表的事遇到不小困难,低年级同学特别积极踊跃,听说两位教授牵头联系了系里多数老师,都想和大教授们面对面聊聊自己的想法和困惑;高年级的同学们一路走来最有体会和感悟,却格外低调,说有点“怕”老师,很多人担心讲到课程的弊端会影响和老师的关系。这种在国外司空见惯的师生教学研讨会在国内却很少有先例,大家从小到大习惯被老师教育却不习惯给老师提建议,心里都没底,客观上大家对言论环境也没有十足的信心。而我想,召集老师肯定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系不乏备课认认真真上课兢兢业业的老师,但也有每两周飞回北京一次连上四堂课的老师,不乏年年更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老师,但也有只用一纸90%考题来自陈年试卷的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老师。对老师高要求,就需要一些老师额外付出,必然影响到一些既得利益;而降低课程要求,又有点耽误清华的学生,调整课程设置更是牵扯一大堆,总之多方利益很难调节。施教授支持这件事完全是志愿的,他和张荣庆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清华生物系同学在系刊《荷风》上讨论本科生教学 到了研讨会当天,施一公教授来得非常早,看到我们布置的会场还是传统的——老师坐第一排讲,同学在后面听的形式,说“这样不好,我们要面对面对等交流。”说着就自己先动手搬桌子。我们见状赶紧帮忙一起把桌子摆成会谈式的两排,让老师们坐在左边一排学生在右边一排后面。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方法、老师的期望和学生之间的困惑,达成的共识也颇让人兴奋。后来这学期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交换,发现国外学生的确更加积极踊跃参加这种活动,提建议也更自由开放,但是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生物系的老师有这样的自信、魄力和诚恳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这在国内绝不是轻易办到的,肯定是开了国内的先河。而且我相信随着同学对这种面对面交流方式的认可和信任,会更加积极和更有建设性,以后的本科生也会因此受益。这一回,生物系的老师着实感动了我一把,让我对她的将来充满信心,这和施一公老师、张荣庆老师以及其他敢于吃螃蟹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不开的,也教我越来越信奉开学第一天前施教授答复我的话: 每个人都有一份小小的力量来改善环境,我们不能总气定神闲坐在那里抱怨为什么没有别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作为协和学生在清华园的两年半的学习已经结束,清华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课程,丰富的校园生活,更重要是名家大师对我们的熏陶。我们会不负清华老师们的厚望,在医学科学的路上稳稳前行,看施一公,他整整20年前入学时,不也就是清华园里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嘛! 于北京至广州航班 附:清华生物系系刊(生命学院院刊)《荷风》关于课程改革的相关报道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5期_2008年5月(封面:施一公)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6期2008.6.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7期_新生手册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8期resize.pdf 其他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3期(封面:孟安明院士)resize.pdf 生物系系刊《荷风》第24期2008.3(封面:水立方志愿者)缩小版.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