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魏格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不务正业”的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说谈起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9-10-27 11:20
魏格纳起初主要研究 天文学与气象学,喜爱冒险。 1912 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招致的攻击远远大于支持。一方面这个假说涉及的问题太宏大了,如若成立,整个地球科学的理论就要重写。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假说的每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另一方面,魏格纳在大学中获得的是天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气象,他并非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或古生物学家。在不是自己的研究领域发表看法,人们对其假说的科学性难免会产生怀疑。 有人开玩笑说,大陆漂移学说只是一个“大诗人的梦”而已。 舆论并没有影响魏格纳,他继续搜集证据,并前往大西洋两岸的国家实地考察。他发现在远古时期,这些国家在气候、物种、地质结构等方面都非常相似。这一发现证明了自己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1930 年,魏格纳在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将生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地质研究事业。 魏格纳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打破常规的科学思维和大胆怀疑、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以及用生命求证真理、为科学献身的求知态度都是科学史上的一笔财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后来,在 大陆漂移学说 和 海底扩张学说 的基础上,学者们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 气象学家魏格纳“不务正业”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而同时代的地质学家们“专注正业”创立了什么靠谱的学说呢?纵观科学史,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由“准外行”甚至“外行”做出的,因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 基础科研中的常态 。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指出:“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鼓励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 。 ”鉴于此,为突破或解决重大科技难题,各科研单位 应当坚决打破学术壁垒,鼓励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贡献想法,鼓励更多的“不务正业者”参与其中。这才是科研单位应有的正确价值导向。 请科研单位善待遵循科研范式攻坚克难的“不务正业者”! 致谢:以上关于魏格纳的材料来自网文,特此致谢。 参考(略)
个人分类: 历史事件感悟|8296 次阅读|7 个评论
永恒的格陵兰
热度 12 wozaikx 2015-12-1 14:42
说来惭愧,这是“写了”将近一个月的博文。记得动笔是十月三十号,有了前两段,搁笔,再就是工作、琐事、科学网的网络问题(多好的借口)、间或的阅读和懒散,凌晨四点算是交作业了。 世界在不停的改变,无休无止,这是常识也是真理。 镜中的昨日与今日似乎并无分别,但不妨拿出十年前的照片来对比一下,难免生出些感慨,恰如稼轩的词句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容貌如是,城市版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久前看到 1977 年和 2011 年北京城的卫星鸟瞰对比图,细数这三十多年来的巨变,又岂止河东河西那么简单,难怪有人戏言这鸡蛋饼摊得够大。城市的变迁多数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反映,而这些城市在地球陆地表面不过是些或大或小的斑点,陆地与海洋的外貌又是如何在变化的呢? 正是一位天文学博士、气象学家出身的地球物理先驱人物,用大胆的猜测、充实可信的证据和梦幻般的理论在 1915 年向世界宣告:我们脚下坚如磐石的陆地在缓慢的移动。十一月一日应该是属于他的,当然,与时下流行的什么小棍子节扯不上关系,今年是他诞辰 135 周年、去世 85 周年,也是他的划时代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出版一百周年。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Alfred Wegener 1880-1930 )。 时间回到一九三零年十一月二日,北纬 70 度,格陵兰岛。天寒地冻,在这白茫茫的荒原上,寒风卷着雪花飞舞,两个身上穿戴兽皮的男人,在零下 39 摄氏度的低温中,带上 17 条爱斯基摩犬,分乘两架狗拉雪橇,离开冰盖科考站,毅然向着西海岸营地出发了。不久,他们那小黑点儿一样的背影逐渐被风雪覆盖,直至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 …… 这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第四次格陵兰探险最后一程,前几次他主要作为气象学家曾多次考察极地冷气团和古气候的变迁。后来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了地质学,特别是为他所提出的震动学界的板块移动理论寻找更多的证据,尽管新理论还没有被大多数地质同行所接受,但他已经是德国极地探险的领军人物了。昨天队员们刚刚为他庆祝了他五十岁生日,并拍下了一张合影照片,和他的忠诚的年仅二十二岁爱斯基摩助手——维路慕生( Villumsen )。考虑到助手的年轻和前路的未知的艰险,魏格纳曾劝他不要跟随,但维路慕生还是坚持,不料,这次格陵兰科考探险竟成为魏格纳和助手最后的旅程。 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返回西海岸营地,路上连喂狗的干粮也没有了,一条条狗倒下了,最后他们只好保留一架雪橇,而魏格纳则使用滑雪板,连日的劳累、严寒与饥饿,最终因为体力不支倒在了茫茫冰盖上 …… 从来年开春的搜寻者的记录来看,维路慕生把魏格纳像爱斯基摩人一样“隆重”的安葬了,并用滑雪板和滑雪杖做了标记,带走了他的烟斗和日记,一段距离后又被妥善安置埋藏好,最后一只爱斯基摩犬也倒下了,他也消失在了无尽的白色世界中,无奈的后人再也无法寻到 维路慕生 … … 人们将魏格纳的雪杖一分为二作为他格陵兰冰原墓地的十字架,鹿皮下他的容颜看上去比最后的照片还要年轻,双眼微合,定格在了五十岁,永远的封存在了冰雪中的格陵兰岛。 魏格纳悲壮的离去着实令人扼腕。他的大陆漂移理论到底如何理解呢?所谓大陆漂移( continental drift ),是指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大规模水平运动。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 2.5 亿至 2 亿年前曾是统一的一块巨型大陆﹐称为联合古陆。后来逐渐开始分裂并漂移达到现在的位置。主要证据有:地图上巴西东端的凸起部分与非洲西海岸凹进的几内亚湾格外贴合。这也是小学课本中渲染的“病床上的著名发现”。其实在很早他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是来自地图的灵感,而一战后的养病期间是他系统的阐述他的理论的时期。 另外,北美洲、非洲和欧洲在地层﹑岩石﹑地质构造也遥相呼应。如北美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相对应﹐都属于早古生代造山带;非洲南端和南美阿根廷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方向﹑岩石层序和所含化石相一致。还有就是大量古生物学证据和物种的相似——也是促使魏格纳决定发展该理论的关键证据,比如:中龙是一种陆上淡水沼泽的爬虫,无法越过大洋,而在南非和南美找到的中龙目化石可以证明南美洲与非洲过去至少有陆桥相连。还有一些植物的相似分布如舌羊齿,因其种子较大,无法凭藉风力飘洋过海,等等。 魏格纳仍不断补充证据,丰富他的学说,到 1929 年已经是这部著作的第四版面世了,甚至最后一次格陵兰之旅也是为了通过经度测量证明格陵兰岛每年向西漂移 36 米。为了证明,他不惜付出生命。 但即使如此,大陆漂移理论即使在魏格纳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为地球物理学界所公认,后来甚至逐渐被淡忘。其中的直接原因在于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一直无法说清而不为同行所认同。魏格纳倾向潮汐力和自转离心力等力是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但并不肯定,也承认还搞不清楚、为时尚早。但从大量证据来看,较轻的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几个力的作用使联合古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进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许多学者通过计算发现,这个动力来源太微弱了。地球物理学家哈·杰弗里斯等人指出的:大陆漂移似乎需要几乎无法想像的巨大动力,远非潮汐力和离心力所能胜任。有人甚至略带嘲讽的说,魏格纳的理论仅仅算得上“一个漂亮的梦,一个伟大诗人的梦”。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的 H. 赫斯( H arry Hass 1906-1969 )提出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的动力学原因才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回答。进而才发展成为现代板块构造理论 … … 人们重新发现了他的理论的价值,尽管有些粗糙与瑕疵,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仍被誉为是地学界的划时代的革命,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认知。长眠在冰原下的魏格纳一定不会感到寒冷与孤独,因为他那为科学奉献的赤子之心与格陵兰同在,成为永恒的丰碑。   另外这两天据报 道称,格陵兰东北部一条主要冰川正快速融入大西洋,专家警告说很可能让全球海平面升高50厘米。OMG,全球变暖在加剧看来并非危言耸听,人类快醒醒吧。
8912 次阅读|26 个评论
魏格纳极地与海洋所更名:AWI所暨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
Helmholtz 2013-4-8 15:38
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极地海洋所更名:AWI 所暨亥姆霍兹极地海洋研究中心 作为亥姆霍兹联合会18 个成员之一的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极地海洋所 Alfred-Wegener-Institut für Polar- und Meeresforschung (AWI) 于2013 年正式更名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研究所暨亥姆霍兹极地海洋研究中心(AWI) ,该单位过去的Logo 图标不变。 这样,在经过2001 年的德国科研体系改造,并由亥姆霍兹联合会负责认证、协调和管理国家大科研中心的科研计划和项目经费之后,体系内的18个研究中心之中,现已有10 个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中心成员直接冠名为亥姆霍兹的XXX 中心。 这样统一对外名称的变化有助于亥姆霍兹联合会对外提升整体品牌并在国际和国内形成更大的科技影响力。
个人分类: 2013亥姆霍兹科技新闻|10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的科学为什么如此发达——波茨坦电报山随想
热度 14 dkysdc 2012-2-4 15:50
德国的科学为什么如此发达——波茨坦电报山随想
在GFZ工作的 许国昌 老师( Gpsorbits)为本文补充了5-9的建筑名称,见1楼的评论,之后又特别指出了值得注意的景物(4-6楼)。根据许国昌老师的评论指引,在本文最后补充了4幅照片。特此说明并表示感谢。许老师若有时间,不妨把GFZ做个系统介绍,本人就不用班门弄斧了。 ******************************************************* 在如诗如画的德国名城波茨坦的一角,有一座很矮的小山,称为电报山。其名称与人们最先在此进行试验和使用电报有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座山虽小,但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德国乃至世界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 中国人最熟悉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地学工作者最熟悉的大陆漂移论的提出者——魏格纳都与这座小山有关。 早在1874年,德国在电报山建立了天体物理的观测站。1892年在电报山建立了气象与地磁观测站。现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简称GFZ)、德国天体物理研究所、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波茨坦气候效应研究所以及德国气象局波茨坦观测站五家国家级研究单位共同安家于电报山上,可以说波茨坦的电报山是真正的人才济济。 先说说爱因斯坦(1879-1955)与电报山的关系: 上世纪初(已经100年了),爱因斯坦提出并发展了相对论,特别是他提出广义相对论后,为了用实验证明该理论的正确,德国于1919—1924年,在这个小山上建造了一座用于天文观测的天文台。这个建筑由当时著名的设计师艾里希•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设计(门德尔松虽然很有才,但也是凭特殊关系才获得这个塔的设计资格的),塔高20米。塔内安置了一个竖直放置的太阳观测望远镜。爱因斯坦本人没有直接参加望远镜的建造工作,但他是该建筑的支持者。复杂的天文望远镜于1924年12月6日安装调试完毕,爱因斯坦在该塔的工作室主持了第一次研讨会,同年这个塔被称为"爱因斯坦塔"。 因为爱因斯坦太有名了,现在,整个电报山被开辟成爱因斯坦科技公园,全年向公众开放。 再说魏格纳(1880-1930): 魏格纳的本行是气象学,但他在地质学上贡献最大、也最有名,因为,早在1912年,他就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假说。这个假说至上世纪50年代被验证并被地学界普遍接受,此时离他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已经38年,距他极地探险牺牲已经过去了20年。 德国的科技为什么会发展如此迅速?为什么会出许多大家? 本人不是研究科学史的,不想也不能从更深层次去探究原因,仅从与电报山有关的事例进行说明。 第一:经费的强有力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是战败国,国家穷得叮当响,爱因斯坦塔建成后,当时的普鲁士政府依然重金支持科学家们的科研工作。(希特勒上台后歧视犹太人除外)。 魏格纳1930年去极地考查时,德国的经济状况依然很糟糕,德国大部分老百姓衣不避体、食不裹腹,甚至冻死、饿死的大有人在。但德国政府给魏格纳的极地考察队的资金为12万美元(相当于2007年的150万美元!)。 请注意德国科学家的科研经费是在国家极度困难状态下政府资助的,不是政府有钱无处花的状态下资助的,与国内的反差极大,谁是真的资助一目了然。 第二:德国科学家的胸怀宽广,目光远大,思维活跃:爱因斯坦自不必说了,他的思维早已超越地球的界线;魏格纳本行气象,但他绝不受自己的专业制约,因此他在地质学上的贡献超过了气象学和天文学。 第三:我们的亲身经历:德国地学中心聚集了德国地学的精英。到了他们的走廊上,你会发现,德国虽小,但他们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研究地区早已遍布全球,世界各地的地学热点都有德国人的身影,德国人的声音。尤其可贵的是德国科学家的综合能力与动手能力。许多先进的测试手段和设备都是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的,而不是从市场上购买的。GFZ有一个综合性的大车间,可以制作或改装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 联想到我们的科学家,所用的设备型号基本上是通过政府采购所得的所谓最先进的、最贵的,但实质上仅这个采购过程就足以让这些设备变成过时的。而德国科学家边研究、边研制的才是最先进的。那些是他们解决问题最需要的,不是Me-too的。 01 爱因斯坦塔 02 魏格纳极地研究所 03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 04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 05 波茨坦气候效应研究所(原来是天体物理所的地盘) 06 波茨坦气候效应研究所(原来是天体物理所的地盘) 07 波茨坦气候效应研究所(原来是天体物理所的地盘) 08 GFZ的大地遥感部及图书馆(GFZ前的大地测量研究所所在) 09 德国波茨坦气象研究所,前景为保留下来的传统观测设置,再左边有一个地磁观测站也是山上很重要古老的景观。 10 本人工作过的小楼,已经是最小的建筑之一。 11 GFZ建筑中摆放的钻头 12 GFZ建筑中摆放的望远镜 13 电报山全景 14 GFZ(电报山)在波茨坦的位置 15 地球磁场观测站,墙用不含铁的石头切成,全房无一铁钉铁器。有典故说普鲁士国王来访,身上带着剑和权杖之类的含铁的器件,对仪器干扰很厉害,科学家跟国王解释说为什么为什么,然后皇上把剑和权杖等都取下让放外面去. 16 GFZ的客舍,供部分非短期学者居住,现在一楼变成了GFZ的幼儿园,这是GFZ很自豪用于吸引女同事的很友好的设施,女同事可以带孩子来上班中间去看一起吃饭什么的,一开始的时候有两个阿姨三个小家伙,现在规模不小,有十几个未来的科学家. 17 背景是Helmert激光塔,已经不用了,新的激光塔在GFZ的新大楼的后面,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叫Reigber塔,Reigber就是大地遥感部的第一任主任,Champ之父。 前景这个花岗岩上的两个头像左边是东德第一个宇航员,右边是前苏联宇航员,那个东德宇航员后来还在GFZ大地部原址,前东德中央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一个博士论文。 18 图左下有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建筑是山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建筑,右下有一个半弧型的建筑也是海洋极地研究所的办公楼,那个半弧型建筑的上方有一个地方,是给为GFZ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物在他们离任退休的时候给他们植上一棵树并在树前立一个牌加以说明,现在有Enmermann和Reigber两棵树,不过周围的树太高,植的树相对比较小,所以都长的不太好.(本图来自GFZ的宣传图册)
个人分类: 实话实说|15231 次阅读|47 个评论
用生命求证真理的科学家——魏格纳
pony1984621 2010-11-19 20:46
他,是一位气象学家,获得的是天 文学 博士学位,却将自己最光辉的形象留在了地质学史上。 他,勇敢过人,不畏艰险。 26 岁时就曾经和弟弟两个人驾驶高空气球连续飞行 52 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他,在探险征程中庆祝完自己 50 岁的生日的第二天就失踪在冰天雪地里,他的早逝也成了地质学史上的一大遗憾。 他的名字叫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在他的身上闪耀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和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那就是:用生命去求证真理! 1880 年 11 月 l 日,魏格纳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热爱探险,一直幻想着高中毕业就去世界各地环游,但在父亲的阻止之下还是进入了大学。 25 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 26 岁时如愿以偿,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 27 岁时回国,在德国马尔堡大学任教。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任教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 1930 年 4 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第四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不幸的是,就在这里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11 年,魏格纳曾经提出了气象学中冰晶成雨的理论,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声名鹊起,真正让他名扬四海的是大陆漂移学说。 据说,有一天当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墙上的世界地图时,无意中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于是,他就假想: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在很早很早以前是不是连在一起的?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多方面搜集证据进行深入研究。 故事的真假已无从考证,但大西洋两岸轮廓的完美对应的确不假。事实上,早在 1620 年,英国科学家培根就注意到非洲西海岸和南美东岸在轮廓上有一种大致的相似性,只是由于当时认知水平的限制而未能进一步研究。 1801 年,德国的洪堡及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又一次提出,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和岩石都有某些相似性。 然而,只有到了 1912 年,在魏格纳的努力之下,大陆漂移的假说才算是真正提出来。这一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此后,魏格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两度负伤, 1915 年养病期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学说,对自己提出的理论加以发展和完善。 但是大陆漂移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还是在别人的文章里面, 1923 年埃文斯在评论魏格纳学说的文章时使用了这个术语,从而使魏格纳假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历史上每一次变革总是会面临极大的阻碍和风险,科学理论的突破也是一样。魏格纳的理论刚一提出,就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反对之声犹如潮水。长期以来,关于地壳构造的发生、发展规律、分布组合规律,人们坚持的是一种固定论,即大陆自形成以来,它的基底位置是固定不变,因此又被称为大陆固定论或大洋永恒论。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则是主张大陆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有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是一种活动论。 尽管魏格纳多次外出探险并找到了支持他理论的很多证据,如:南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区分布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和动植物种等,但因为找不到大陆漂移的动力原因,所以这个假说只能在大家的嘲笑、歧视和攻击之中逐渐退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定论与活动论相互对立,在地质学发展史上长期处于争论之中。 遗憾的是,魏格纳没有看到大家对他的敬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等多种学说的出现,才逐渐让人们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魏格纳的理论是伟大的,是超越时代的。当陈旧的思想已经束缚了人们的大脑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才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魏格纳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打破常规的科学思维和大胆怀疑、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以及用生命求证真理、为科学献身的求知态度都是科学史上的一笔财富,是我们后辈人努力学习的榜样。原文发表于《科学24小时》2010年11期。
个人分类: 发表作品|62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地球科学革命之“大陆漂移说”
lxwang 2010-5-27 15:27
魏格纳( Wegener,Alfred Lothar 1880~1930):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终身献身于科学事业,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不幸遇难。 谈起大陆漂移说时,就得提到魏格纳在1910年的某一天,当他目光落到墙上的世界地图时,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惊人的一致。后来人们时常提到,在魏格纳之前已有多人注意到这一现象,但谁都不否认,深入研究大西洋两岸古生物、地质学和古气候学等资料的吻合性的,魏格纳是第一人。他于1915年出版《海陆起源》一书,提出大陆漂移说直接挑战固定论思潮。由于多方面的科学论证,以及能够解释地质学当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大陆漂移说在地球科学界引起了震动。《海陆起源》一书于1920、1922、1924和1929年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多国文字。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质洋底之上。距今150百万年前,地球表面只有一个统一大陆(泛大陆)和一个围绕大陆的统一海洋(泛大洋)。之后到侏罗纪时,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最后转变为现今的海陆分布态势。大西洋、印度洋都是在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魏格纳学说动摇了固定论的基础。有人形容,当时魏格纳在德国汉堡北面的Grossborstel 的简易住宅,成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家的朝圣地,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充分表明这一学说的吸引力。在魏格纳学说引起世界范围的兴趣的同时,也遭到许多人怀疑与反对。1926年11月,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大陆漂移成为争论的焦点,不同观点的交锋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在14位主要发言人中,5人赞成漂移说,2 人有保留地支持,7人反对。会议最终的结果是拒绝了魏格纳的学说。反对者中有当时美国地质界的多位权威人士,因此魏格纳的艰险是可以想象的。 魏格纳学说受到攻击的关键是关于大陆漂移的驱动机制。魏格纳主张是极移力和潮汐牵引力,两种力的作用使大陆从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并向西漂移。这也成为英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H. Jeffreys攻击的焦点。Jeffreys通过计算表明,这两种力要比推动大陆漂移所需要的力小好几个数量级。因此,他断言大陆漂移是不可能的。 魏格纳本人在那次会后并不气馁。1929年,他的代表作在修改后出了新版,但地学界对该书的反映也今非昔比。大陆漂移作为一种可行的模式,在北美和大部分欧洲可以说已经死亡。好像北半球有自尊心的地质学家都不甘心以自己的声誉冒险,去发表关于大陆漂移的长篇大论的文章。但魏格纳激情犹在,当他听说格陵兰的测量资料说明该岛向西移动时,他毫不犹豫地率队前往考察,然而不幸于1930年在严寒的冰天雪地中遇难,这也是地球科学的巨大损失。 但是,只要是科学事实,终究不致于被扼杀殆尽。大陆漂移说在南半球仍得到支持,南非地质学家A. Du Toit 1937年出版了《我们的游移的大陆》是一个明证。即使在欧洲,也继续有人在思索着。著名的苏格兰地质学家A. Holmes1928年写道:目前,重要的问题是,与其证明魏格纳是错误的,不如去确定大陆漂移究竟是否发生过,而且,如果发生过,那又是何时和如何发生的 。他设想固体地幔可以发生热对流,提出地幔对流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 (以上内容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侯泉林老师《高等构造地质学》课堂,略作补充和修改)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图片百科|4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彻底改变了我们观点交流的方式
杨学祥 2009-1-28 14:33
马克泰勒( Mark C. Taylor )最近指出,我们所熟悉的书籍和期刊已经是过去的文物了。不幸的是,最后认识到这个事实的是大学和学术界。从个人电脑到手提电脑的转变激化了去中心化过程,改变了交流的本质。人们常常抱怨,至少教授们如此,年轻人不再读书了。但是这是不真实的。他们一直在阅读,不过不再读书或者长篇文章了。移动技术打乱了一切,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分析的术语。我认为跨国这个词已经没有用了。它带有过去的意味,但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已经出现的政治空间的重新构造。把任何东西都想象成随时都在变化的节点的网络,这些节点可能是个人的、社会的、经济的、生物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或者如何接通这个网络。现在存在的大部分报纸和期刊并不能为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利益服务。相反,它们的泛滥是越来越超级专业化的症状,对越来越少的东西了解得越来越多。这是走向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多的历史潮流的相反方向。所以我的建议是期刊杂志已经完蛋了,我在多年前就已经不再阅读任何学术期刊了,也不再为它们投稿了。期刊杂志的唯一功能是给予在越来越小的圈子里撰写学术文章的人学术地位。如果观点才是最重要的话,我相信这是学术期刊的价值所在,那么,我们就必须彻底改变观点交流的方式【 1 】。 专业学术期刊认知世界的方式,就像瞎子摸象,专业分割得越细,结构识别得越精,离大象的整体形象也就越远。大象既不是一根柱子(腿),也不是一把蒲扇(耳朵),更不是一只长矛(牙), ,而是它们的有机结合体。 对于环境、气候变化和重大灾害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很难在某一国家中找到规律性的完整结论:流感世界大流行和 8.5 级以上大地震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一国或一地区来看这一规律就不明显,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地震预测难就难在我们至今找不到唯一可靠的地震前兆,包括天气预报在内,所有的预测模式都是理论计算加经验估计,准确率很低。没有对事件的宏观认识,掌握变化趋势的预测就变得异常困难。 对于时间性很强的天气预报和灾害警报,网络比期刊据具有更及时快捷的优越型。通过网络传递各种瞬时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和发表个人观点的重要渠道。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2 】。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6 ~ 1863 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 1865 年 2 月 8 日和 3 月 8 日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 1866 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 4 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 16 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 34 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 43 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 1900 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 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 1912 年 1 月 6 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魏格纳去世 30 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 1533 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 1542 年 6 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1882 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评价,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人们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3 】。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英雄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2 】? 网络彻底改变了我们观点交流的方式,网络提供了人们广泛参与科学问题讨论的新途径。学术期刊完蛋了的观点可能过于激进,但是网络的广泛与公平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包括科学观的发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吴万伟 译。 学术期刊完蛋了 马克泰勒采访记。 刊发时间: 2009-01-1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1/14/content_878457.htm 2. 杨学祥。按图索骥的国际化: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上传日期: 2005-10-29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808.htm 3. 理查德莫纳斯特里(吴万伟译)。吞噬科学的数字。刊发时间:上传时间: 2005-10-31 11:41:52 中国学术论坛。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667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