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异常死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加州大量小红蟹布满海滩 南美动物死满海滩:地震前兆?
热度 1 杨学祥 2016-5-17 12:35
加州大量小红蟹布满海滩 南美动物死满海滩:地震前兆? 杨学祥 据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9 日 ,智利南部库考海滩爆发赤潮,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死亡的贝类遍布海滩,一片狼藉。 据有关专家说,此次赤潮的爆发与厄尔尼诺气候所引发的高温有关 。 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橘郡( Orange County )的海滩,上周出现惊人场景!当地救生员发现海滩上竟然出现有数以万计的小红蟹尸体被冲上岸,就像在海滩上铺上红色地毯,蔚为壮观。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东太平洋海隆有加拉帕戈斯三合点,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有活火山分布。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海底火山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西边海域的加拉帕戈斯三合点和热点喷出会加速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 100km 3 的岩浆溢出海底,释放的热能为 4.5 × 10 21 J 。模拟试验表明,冷水下沉和热水上升,都是沿类似热幔柱状的连续通道上下运动,与周围热交换极少,符合刘厚赞等模拟计算结果,即地幔排出的热液会很快覆盖海洋表面。海底探测资料表明,东北太平洋洋脊有两个地热排泄区,位于 12~24 o N , 110 o W 和 40~50 o N , 135 o W 。大量岩浆由洋脊轴部溢出形成海底火山活动带。 1982-1983 , 1986-1987 , 1991-1992 年 3 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热排泄区( 1982-1983 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均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 SST )正距平区。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 . 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地震群——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同样 , Daniel A. Walker (1995) 发现 ,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 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 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 . 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加州大量小红蟹布满海滩,南美动物死满海滩。这些现象与厄尔尼诺气候所引发的高温有关,也是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异常活动的前兆。 相关报道 加州惊现怪象!大量小红蟹布满海滩 疑厄尔尼诺改变海流 中国气象局 2016-05-17 10:56:19 海滩 美国 救生员 阅读( 1222 ) 评论( 0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橘郡(Orange County)的海滩,上周出现惊人场景!当地救生员发现海滩上竟然出现有数以万计的小红蟹尸体被冲上岸,就像在海滩上铺上红色地毯,蔚为壮观。   纽波特海滩(Newport Beach)的救生员上周五发现沙滩上铺满小红蟹,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的情况也一样。 专家解释,这些小红蟹其实不时会被冲上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Baja California),但近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导致洋流改变,才让小红蟹被冲上较北的橙郡海岸线。   这种小红蟹又称为“远洋红蟹”(pelagic red crabs),或鲔鱼蟹(tuna crabs),乍看就像小龙虾,身长约3到8公分,近来因气候暖化,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变暖,前年起牠们开始往北移动,近日大批被海浪冲上海岸后因无力游回大海,大多死在海滩。(来源:美国中文网)   责任编辑:春梅 http://mt.sohu.com/20160517/n449872351.shtml 厄尔尼诺爆发 南美动物死满海滩:狼藉 环球网 2016-05-1115:22 我要分享 1 据中新网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9 日 ,智利南部库考海滩爆发赤潮,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死亡的贝类遍布海滩,一片狼藉。 据有关专家说,此次赤潮的爆发与厄尔尼诺气候所引发的高温有关 。 资料显示,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 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 厄尔尼诺则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 。 3 月份,国家气候中心综合评估,赤道中东太平洋 2014 年持续至今的厄尔尼诺事件,是 20 世纪有观测以来最强的。在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我国今年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 http://kid.qq.com/a/20160511/050714.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9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