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指挥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
热度 1 zhengjun324203 2015-10-6 14:25
1 屠呦呦获奖的工作是毛主席时代科研的遗产。那么进入新时代后的几十年来为什么科研条件要远远好于毛主席时代,反而却没有获奖的成果呢? 2 屠呦呦获奖的工作本质上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成果。按道理来讲,西医的科研工作更接近于现代医学的前沿,为什么获奖的不是中国的西医工作而是中药现代化的成果呢?几十年来,西医的科研基金始终是医学中科研经费的大头,那么中国现代西医的科研有多少具有诺奖级别了呢? 3 屠呦呦,一个所谓的三无科学家,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为什么几十年来却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呢?是否没有外文期刊上的文章,就难以获得各类名誉呢?中国该如何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科研评价机制呢?是否还是要在外国一个科学引文公司的指挥棒下做科学评价的工作呢? 4 屠呦呦性格上真诚直率不拍领导马屁的性格让她科研道路上充满坎坷。如果她在很久前就拥有了该有的地位,是否她能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呢?中国官僚行政管理下的科研与教育体制,是否已经给中国科研人员的培养和进步造成了阻碍了呢?
1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调整指挥棒科研不再围着论文转
duanjunscib 2015-4-10 16:12
调整指挥棒科研不再围着论文转 来源:法制日报 2015-04-09 15:18:17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评价制度”。长期以来,以论文为导向成为科研考评机制一大痼疾,很多科研人员感到不堪其扰。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会议分组审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时,多位常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应创新科技人员评价机制,把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作为重要评价标尺,让科研人员不再整日围着论文转。    论文占评价体系权重过高   “当前在职称评定方面,特别是高校,比较注重论文,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科技成果转化。”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有说,要创新科技人员评价机制,把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作为评价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价值尺度,作为职称晋升重要依据,改变把发表论文作为终极科研成果的片面做法。   丛斌委员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我国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科技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权重问题。“当前对科技人员评价基本上是五大指标,论文权重尤其过大。基础研究是需要论文的,但是不能应用研究也往这方面引导,甚至连评科技奖也是这样,首先要看发表多少文章,是在什么杂志上发表的,影响因子有多少,然后再考虑转化情况、专利情况、课题情况等等。”他说。   丛斌指出,这种导向导致一些科技人员急功近利思想尤其突出。他举例说,有的年轻人才回来想干点事业,刚取得一点成绩,就拿着鞭子把他们赶到利益圈里。有的因此就不再死心塌地搞科研了,而是想方设法追逐利益。“这些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他说。   将成果纳入人才评定范围   草案第二十条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许为钢委员对这一条内容颇为赞同。   “草案对科研单位、教学单位也提出要设置与成果转化相适应的职称评定、职称设置,这是非常好的。”他介绍,我国原来没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称评定,改革开放之后在科研教学单位设立了,最近几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又取消了,比如推广研究员、推广教授又没有了,使得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削弱。因此草案明确提出设置与科技成果转化相适应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值得肯定。   草案第二十一条规定,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科技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之一,并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相应加大或者减少对相关单位及人员的科研资金支持。   张兴凯委员建议,应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人才评定。“此次草案增加了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定、岗位管理、考核评定的规定,但是缺少纳入科技人才评定的规定。”他说,科技部、中组部、自然基金委、教育部以及其他部委设立了很多科技人才、杰出青年、特殊津贴专家等等,科技部五类科研项目中有一类是人才团队类项目,因此应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人才及人才团队的评定指标。   令狐安委员指出,现行行政考评科技制度有很大问题,包括科技进步奖的颁发、评价,近几年科技界对此有很大意见。很多科研人员本来是科研专家,这几年变成了“多面手”,也会跑项目、拉关系等。现在存在成果剽窃或挪用他人的问题,和这种不合理考评体系恐怕也有密切关系。   对草案该条规定,令狐安提出,非常有必要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但将来由谁来建立?“在科技部巡视的时候,我们建议整个国家科研计划的制定应由科技部牵头,但科技部不能再去批具体项目。建议成立类似国家自然基金会的几个基金会,合理依法依规运作,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成果考核评价制度。”他说。    为科技人员流动扫清障碍   在分组审议中,多位常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认为,要想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除了调整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还应进一步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兼职。   草案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及其他组织开展科技人员交流,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领域技术发展需要,聘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及其他组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我赞成高校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应该明确其时间比重,或兼任职务。”李连宁委员说。   刘政奎委员认为,虽然政策上允许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成员可以到企业兼职,草案也专门做了规定,但是太原则。“现在科技人员流动障碍还是比较多的,科技人员顾虑也较多,建议草案在鼓励科技人员交流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如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支持科技成员带着成果转化任务去企业兼职,并应保留其所在单位的各项待遇。”他说。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王志学指出,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不利于人员交流,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科技人员无法在不改变身份的前提下交流和流动。因此应在法律制度上形成科技人员能够在研发机构、高校、企业间无障碍交流和流动的用人机制。   王志学认为,草案第二十七条对科研教学单位到企业去只表述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过于笼统。“挂职算活动,参加具体研发工作、指导是活动,交流观点、参与经济开发也是活动,因此这方面要予以明确界定。”他说。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61219
个人分类: 其它|1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单之蔷先生讲座摘要及点评(上)(2013-01-21)
xuxfyuwp 2014-7-7 15:42
有机会听了单之蔷先生关于创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讲座,将一些观点摘要记录如下,并稍加点评,谈些体会。 题目:让地理插上传媒的翅膀 1、 国民素养应包括历史类和地理类两方面,现在历史类偏重,地理类明显不足。 点评:将国民素养划分为这两类是否合适值得商榷,但地理类知识较欠缺应是事实,与高考指挥棒有关。另一方面,历史类知识就足够吗?也值得质疑。 2、《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上世纪80年代的发行量曾达到过40多万份,自从高考取消地理后,直线下降到1万多份,后来改版是被逼出来的。 点评:高考这个指挥棒还是很灵的,若高考增加个气象,《气象知识》的发行就不愁了,现在则只能面对改革的压力。 3、 以前做《地理知识》时,将杂志作为一个科技杂志,缺少媒体知识,作者稿件拿来,连标题都不改就发。 点评:标题太呆板了确实不行,要争取在切题与吸引读者之间达到平衡。但也不能过分,如今“标题党”盛行,为吸引眼球不惜让标题与内容分裂,就欠妥了。 4、谁都知道杂志定位的重要,但未必能说明白,杂志到底是给谁看的,一定要搞清楚。《中国国家地理》的定位是:35岁左右的男性青年,大学本科,月收入3500元左右(1997年),具有环保意识,热爱生活和户外运动,喜欢交叉边缘学科知识。这个定位是定出一个焦点,围绕这个焦点可以按同心圆外扩,不排斥其他人,如媒体界,就很喜欢这本杂志。 点评:定位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面向市场时,找不准就做不对,做不对就成为无用功。平时我们已习惯说找准定位这样的话,但未必真能理解,在政府部门工作,往往主观性较强,定位准不准也无从检验。 5、办《中国国家地理》秉承三个理念:认识中国、描绘中国、建构中国。认识中国和描绘中国,都暗含一种观念:有一个真实的、确凿的中国存在,我们去认识她,描绘她。建构中国则暗含一个理念,没有一个固定的、真实的中国的形象存在,要用各种符号建构出来的。建构带有主观性。在艺术上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信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在这一领域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点评:唯心主义从理论上讲在中国确实没什么地位,我们从小上政治课、哲学课都对其开展批判。以至于现在听到有人讲唯心主义的效用时无法理解,一头雾水。记得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读到过一本介绍唯心主义的小册子,书名叫《不结果实的智慧之花》,尽管也不算肯定,不结果实,但还算介绍了其中一些有趣的智慧。单先生的话确实在颠覆着传统观念,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观念是唯心主义一点用都没有。看来,还要在不同领域区别对待。 6、我女儿昨天对我说:在学校,当老师提问时,中国的学生会去猜老师的正确答案,若大致能猜对,就举手回答,否则就不举手。在美国则不同,谁都想给出一个自己理解的答案,哪怕有些非常荒唐,胡编乱造。 点评:估计单先生的女儿有在中国和美国的读书经历,确实,中国学生比较中规中矩,接受老师的标准答案,但这样的教育缺少对独立思考的激励,不利于创新型思维的塑造。 7、我们办杂志,首先要转变的是核心理念,从科普到科传(科学传播)。科普有些居高临下,好像科学问题无需争论。现在已不是哥白尼做科学受迫害的年代了,现代科学不会受到迫害,反而是做不好会迫害别人,带来诸多问题,如原子弹、黑客等。现在在发达国家做科研必须要让大众理解,尽量去做说服工作,而不是教育,否则就得不到支持。科学家在西方也不总是正面形象,会做许多坏事,危害世界,如黑客帝国的描写。 点评:科普还是科传,作为理念可以探讨,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还很难说科普不要做。中国的科学家或知识分子确实也经历过非常艰辛的年代,被视为“臭老九”,目前已大有改观。现在的中国科学界确实也存在诸多问题,科学伦理、科学道德,也包括科学家的修养,都有许多难尽人意之处,暴露出的负面消息也未必亚于其他领域。形象是否正面与你从事于何种职业确实没什么必然联系。
个人分类: 杂感|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掌握科研话语权,抵制“惟SCI马首是瞻”-驳斥“SCI指挥棒”理论
热度 16 admition 2014-5-9 15:12
SCI业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指挥棒,而这一个指挥棒却紧紧地握在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学术团体手里。 先不要争辩,先看我说完!!!!!! 我们不必洋洋自得的徜徉于“中国乃学术大国”这一幻想中,也不能否认中国学术界存在着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朋比为奸,制造利益小集团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某些垃圾学术期刊,其赚钱目的和手段确实令人愤慨!还有一些道德上不入流的“学术渣滓”在弄虚作假,正是上述的这些垃圾导致中国学术的风气不良,纪律变差,制度败坏,人心涣散。 但是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自轻自贱以至于自暴自弃。绝大部分SCI是使用国际语言发表的。其中某些SCI期刊对于中国人有语言歧视,这是众所周知的。我不是发牢骚。我想,为什么SCI不能用汉语写。或者,用汉语古文写? 如果SCI指挥棒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大可以要求老外用中国古文写SCI。逼迫他们学中文。 要实现上述理想,就要解决我前面说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求每个人心中有一个信念“澄清学术氛围,打死学术垃圾”! 其次,还应该建立中国的期刊评级制度,真正让中国学术期刊作为科研进步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中国建立起具有全世界影响力的论文索引系统,同西方以英文为主的索引分庭抗礼。 以研究价值和研究内容作为真正评价一篇论文的决定性依据 ,将真正好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咱们自己国家的期刊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教授们评职称晋级和申请项目,都要要求中国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前提是前中国期刊水平达到世界水平)。触动教授们的利益,就是触动了他们的灵魂和骨髓。我敢肯定,到时候这些教授们肯定比孙子还乖顺地将自己优秀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 如此这样,可以论断,不超过五年,中国学术期刊,绝对能够上一个大台阶!
个人分类: 说古道今|4196 次阅读|22 个评论
【伪命题】高考指挥棒,应该指向哪?
热度 2 oldsnake 2013-10-21 23:08
  关于高考的利与弊,得与失,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太多了。   总之是必须改革了,究竟应该怎样改?   上一篇博文“ 调整语文和英语的权重,能减负吗? ”,其实就是针对北京2016年高考改革征求意见方案,有感而发的。   这样的改革方案也很多了,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   但实际上这些改革方案都是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的, 因为怎样改,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指挥棒应当逐步淡化,而不应当通过一次次“改革”,强化指挥棒的存在。   高考之外,有无其他出路?研究生教育,需要怎样的本科生教育,怎样的基础教育?高一级的教育,怎样对基础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多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则高考在继续存在的同时(必然的),其指挥棒作用逐步淡化,回归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教育的某些突出问题,才会得到釜底抽薪。
个人分类: 教育的思考|20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英国认识到中学考试的指挥棒制造高分低能
热度 2 laserdai 2013-8-31 07:22
我们的教育体系,格外注重的是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只有考试中的高分才能唯一证明一个学生优秀,其他都是次要的、不必要甚至不需要的。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都是高分低能的,特别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只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就是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模仿人家而已,所以中国科技就没有可能产生重大原创,我还保守地说过,今后50年根本没戏。 英国最近二三十年来,也比较偏重于考试的分数控制,结果,现在,倚重考试的副作用就出来了,开始清楚认识到考试的指挥棒制造高分低能。 英国科学技术理事会(The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个国家机构)称,考试的压力挤掉了英国学校的实用科学课程。因为 教师为了学校考试能得高分,挤出所有的时间为学生准备应考,于是限制了实用科学的课程 。 该理事会写 信 给英国教育部,希望政府在改革英格兰初中中考会考(GCSE)和大学预科考试(A-levels,相当于高考)时,能够保护实用科学课程。 同时还对 学生失去科学实验机会导致的损失 提出警告说: 取消实验室实验,学习科学就等于是学习文学却不阅读书籍 。 英国教育部的一名发言人对此回应说:科学技术理事会正确地指出,我们的改革将给教师更多空间和自由,用以实践和做实验。 现在在英国的中学里,实用科学是一门供选择的额外课程,但科学技术理事会认为它是科学学科的基础,应该成为必修课程。 对英格兰GCSE和A-levels的改革中,包括了取消模拟考试,科学技术理事会认为,这是增加实验室实验时间的好机会。 “与其为考试反反复复作准备,不如让教师给学生更多基于科学课程的创新和挑战性的机会,包括更多独立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工作。” 在过去二十年中,英国学校学生的科学实验室技能在逐年削弱。 英国教育部说,取消模拟考试和每年一月份的评估,将结束“一切为了考试成绩”的状况,能让出更多时间给科学实验。这就是不提倡和不鼓励高分低能。 从这些看来,英国人就是比中国人聪明一些。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212 次阅读|7 个评论
“倒置评分”:评价指挥棒的绝妙运用
热度 3 mdzhao 2012-12-12 23:33
记得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管理”还是一个很高深的学问,在所有专业课中没有一门是以“管理”命名的。工作后参加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与一前辈同室,得知她已经开设了“图书馆管理学”的课程并有相关教材出版,顿时对她非常膜拜,因为从心里觉得管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管理被广泛用到许多课程中,有了“信息管理”、“文献管理”、“图书馆管理”、“古籍管理”、“期刊管理”、“数字图书馆管理”等等等等,于是管理褪下了它那神秘的外衣。等我有了写论文的需要后,居然第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便是以“管理”命名的,好像是叫做“关于对人的管理”,具体怎么写的已经不记得了,但主要是在自己对图书馆管理的认识中,认为无非是对人、财、物的管理,面面俱到的论述需要写一本书,所以挑了自己认为最主要的人的管理,就其中的几个点作了论述。当时我们的馆长还就我的论文提了个建议,说以后可以把“目标管理”的概念弄弄清楚,与图书馆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是个很好的方向。很惭愧,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何为“目标管理”,找了几本书恶补了一下,却发现无非是确立一个目标后向那个目标努力而已,也就是我们平时一直在做的“制定计划”这个事情,顿时没了研究的兴趣,因为俺认为这个事情是属于头头脑脑们需要做的,咱这样的小老百姓去凑那热闹干嘛? 但后来发现,目标管理的确是个很有效的管理手段,特别是这个目标如果定得非常明确且有考核评价机制,比如定出“量化指标”,基本上都能有很好的结果。所以,现在各部门都能拿出很漂亮的数据,小到图书馆,藏书量、购书经费、馆舍面积、高学历员工的人数或比例等等,因为目标中都有明确的指标;中到学校,学生人数、研究生人数、外国留学生人数、SCI论文数、SCI被引数、科研经费、专利、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等等,数据都是每年噌噌的往上蹿;大到国家,GDP什么的数据都是跟着指标走的。这不,中国的SCI论文数已尽达到世界第二了,专利申请数更达到世界第一了!被引次数现在虽然还排在世界第六,但只要定下指标,排名的上升肯定很快。为什么?因为考核各单位的绩效就看这些数据啊, 单位的目标管理也层层分解,到学院、到系,而学院对教师的考核当然也要数数了,根据这些数据发钱、定岗。 当然了,虽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实际上人的潜力却是有限的,有些数据并不会无限上升,总会遇到瓶颈、遭遇停滞,此时便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了。今天俺看到了一个管理中把评价指挥棒绝妙运用的典范。“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论文,视为研究生独撰;第一作者为学生,只能获得60%的评分”(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2767.shtm )。从老师的角度看,要在研究生写的论文中署名便有点不好意思,特别是那些并没对论文有多少贡献的导师,还要让署名为第一作者更说不出口了。研究生则或者出于对导师的尊重,或为了论文更容易发表,署上导师的名,心里未必完全乐意。但有了这样的规定,即便导师谦虚不愿署名为第一作者,学生求着你也要让你当第一作者!而最后的结果是双赢的:老师加分了,绩效提高了,学生也加分了,拿奖学金了!作者还是那个作者,论文还是那个论文,绩效却大不相同,多好啊!
个人分类: 其他|323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温总理谈教育“三个解放”发人深省
jitaowang 2012-9-13 19:59
温总理谈教育“三个解放”发人深省 http://www.cnwest.com 时间:2012-09-12 10:58:19   在第28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讲话。温家宝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据9月10日《北京晨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党和国家、社会的期盼。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为社会素质的提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并且,教育的问题和弊端仍然很明显。应试教育带来的高分低能现象、学生的压力过重现象、教师和学校的浮躁现象仍然很严重。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是摆在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突破教育瓶颈的关键。   解放教育,首先要解放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直接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解放学生,就是一方面要充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从“考高分数是唯一出路”的圈套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减轻负担、激发潜能”是解放学生的关键。教育要走出学生“高分低能”、“压力过重”,道德观、价值观畸形的怪圈,就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解放学生。   解放教育,其次要解放教师。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不仅仅是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而且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起民族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解放教师,要从解放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入手,摒弃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观念,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同时,解放教师还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   解放教育,最后要解放学校。学校是教育实施的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管理是学生学习好、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学校领导要树立起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要高位思考,要纲举目张。要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为使命。学校的好与坏,学校制度和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影响学生的未来,因此,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解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温总理提出教育必须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指出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给学生、教师、学校造成的巨大压力。也指出必须加快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温总理一针见血指出当前教育的弊端,并提出“三个解放”来消除弊端,为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温总理所指和所提,既发人深省,又带来信心、指明道路。(王家宏)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16)
kejidaobao 2012-6-26 14:09
——谈谈“周期律” 文/冯长根 我是怎样想到周期律的呢?周期律又是怎样和博士生的攻博有关的呢?这源于我的一个奇怪的想法——每天,人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一个中国,13亿人,地球上几十亿人,忙忙碌碌,这种现象充满生机,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为政治不为战争(这里只是说投入“政治”和“战争”的人极少),这些应该归因于什么呢?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公众,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他们在地球上美好地生活过,在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规律是什么? 你一定见过警察的交通指挥棒。周期律,是指挥人们一天和一生的“大棒”,古今中外都一样。在人类的早期历史,没有政治学,没有经济学,没有思想理论。指挥人们的是什么呢?大概可以说,是那些周而复始的现象,是周期律产生的效应。一天被分为日出日落的交替,这个周期在人们身上产生的效果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生活有了白天和晚上的周期,白天劳作,晚上休息,太阳升起又落下为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叫一天。(虽然说不清古人一天是2顿饭?3顿饭?但吃饭显然是周期性的。)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了一个月那样的周期,一年那样的周期。这里最重要的周期是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要播种,夏天要耕耘,秋天才有收获,冬天要休生养息。一年分为4季,这是充满生机的周期,这个周期被取名叫年。一天和一年,这是无与伦比的人类思想,这就是周期律的胜利。这样的发现是如此稳定,似乎从未变过。现在我们知道,天和年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有关。人类思想的再发展,有了一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多么神奇! 人类的个体也是有周期律的,从小孩子到成为青年。从青年男女双方的结合到孕育出一个新的生命,一个新的小孩子,这是无比壮丽美妙的周期。然后人们走向壮年和老年,消失。人类在周期地代代延续。在人类的整体意义上,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人类就此有了人生的周期律思想。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周期成果是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一个星期(一周)。它不同于一天24小时,一年4季。也许我的知识有限,使我不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比如说,周的概念为什么重要?但是一个星期7天,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周期,谁都不会反对在7天之中要休息2天。具有周期性规律的事物是众多的,你不妨看一看周围,你能发现许许多多,你或许不相信,但是,它们有周期,它们不深奥。 就说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吧。一位大学生4年毕业,每年有新生加入到这样的周期之中(今年的高考即将过去)。一个学年分为2个学期,一门课程以学时作为周期的长度,有的课,课时多,有的课时少。你可能感到有些课是那么沁人心脾,令人难忘,又有些课是那么难以理解,莫明其妙,甚至老师也不是那么中看。但当课程结束时,它的标志——考试,就出现了,你或许坦然处之,或许忐忑不安,也可能因为你的参与性和课程的周期性那么水火不容而为要考试而提心吊胆。可你又逃不脱这种周期律。你可能以为周期律只是历史课老师在讲王朝的更替时的一个“调料”,和你并无关系,可你永远不明白的是被你说成那么“糟糕”的教育体制竟然年复一年地在人们身边雕刻出来一代又一代社会中坚,科学骨干。你会说他们有机遇,其实,机遇从本质上来自周期律。 博士生的培养训练也是周期律的果实。有的学校把培养周期从3年调整为4年,这使得博士生有可能做出相当有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生把自己的成功寄希望于与导师有多次见面这样的“周期律”是不值得提倡的。你要了解的是课题如何被人们研究的周期律。时间的概念要升华到周期律上来认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每年大约在3月份接受人们的申请。多数课题需要有一个3年的周期,在此期间,希望你的成果在3年之中平均地出现是不现实的,通常要到最后一年,你才有可能得到80%的结果。实际上你根本不可能知道有哪一天,你的结果真的哗哗哗地“流”出来了。焦躁情绪是你的大敌,这种现象的出现只是为了破坏某种周期律。科学不容作假,也是针对周期律的。虽然大多数科研人员能在少于7天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最新的学术论文,但在许多专业中,一项科研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并非少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代代相传的。只有在有些情况下(人才队伍的精明强悍,仪器设备的雄厚精密,经费的充 足,多方协作),周期律会让你在得到实 验成果时比道路上的交警还要熟练无 比。 周期律是人们生活的生命之力,有着巨大的力量和生气,请认识它,了解它。当人们成为科学技术(包括周期律)的主人时,人们才是真正的自由之人。总之,博士生要有“周期律”意识。不能按周期律作息和进入课题是不少博士新生的困惑。按照周期律揭示的规律,推进博士生自己的科学技术的研究,这就是我在本文中想表达的中心思想。
个人分类: 栏目:主编心语|3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社会》等期刊被北大核心2011年版除名
热度 4 chadwick 2012-5-27 17:54
一早就得知《科学与社会》 (原《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被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目录除名,近日刚刚通过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的版本确证了这一消息。和STS学科相关的另外一个变化是,《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不再被列入哲学核心期刊行列(划归到“ 自然科学总论 ”下)。当然并不是说进入核心或者CSSCI就是被公认“好”的期刊——如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季刊)》显然就是“无冕之王”——但是在毕业、求职、升等等都向文章“质量”看起的今天,恐怕还不得不跟着指挥棒走。 同时需要主义的是,《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作为国内唯一的公共管理类期刊创刊,2008年进入CSSCI,2011年在中国期刊网提供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位列290种政治学类期刊复合JIF、期刊综合JIF、人文社科JIF三项排名第一。2012年正式被收入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当中,的确令人敬仰! 附部分STS相关学科核心期刊目录: B(除B9) 哲学类核心期刊表 1 哲学研究 2 心理学报 3 心理科学 4 哲学动态 5 心理科学进展 6 世界哲学 7 心理发展与教育 8 中国哲学史 9 伦理学研究 10 道德与文明 11 周易研究 12 现代哲学 13 孔子研究 G3 科学、科学研究类核心期刊表 1 科学学研究 2 科研管理 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中国科技论坛 5 中国软科学 6 研究与发展管理 7 科技管理研究 8 科技进步与对策 9 科学管理研究 N 自然科学总论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科学基金 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3 自然科学史研究 4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5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6 中国科技史杂志 7 科技导报 8 系统工程学报 9 实验技术与管理 10 科学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 12 系统工程 13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改名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14 自然辩证法通讯 15 自然杂志 C91 社会学类核心期刊表 1 社会学研究 2 社会 3 青年研究 4 妇女研究论丛 D1,D 3,D5,D7,D8 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世界经济与政治 2 现代国际关系 3 国际政治研究 4 欧洲研究 5 国际观察 6 外交评论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8 美国研究 9 国际问题研究 10 当代亚太 11 国际论坛 12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3 西亚非洲 1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5 国外理论动态 16 日本学刊 17 东南亚研究 18 德国研究 19 东北亚论坛 20 阿拉伯世界研究 21 俄罗斯研究 D0,D2,D4,D6,A 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表 1 中国行政管理 2 政治学研究 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 求是 5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6 教学与研究 7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8 马克思主义研究 9 公共管理学报 10 半月谈 11 社会主义研究 12 科学社会主义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5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6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7 中共党史研究 18 理论与改革 19 新视野 20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1 理论探讨 22 开放时代 23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4 探索 25 党的文献 26 行政论坛 27 求实 28 瞭望 29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30 毛泽东思想研究 3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2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3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34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35 中国青年研究 36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37 理论学刊 38 理论导刊 3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4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1 党史研究与教学 42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43 理论探索 44 学习论坛 45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46 党建研究 47 理论月刊 48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49 人民论坛
4961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考学看大学课程AP的成绩是方向性错误
热度 1 liwei999 2011-10-10 23:23
立委按:发了系列博文谈美国教育的弊端。把美国教育的问题提出来给国内朋友看,可以作为国内教育改革的一个教训和参照。国内高考指挥棒的问题讨论很久了,很多人以为应该学习美国“全面考核”考生,而不是只看高考成绩,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问题的根子不在这里。根子在现代社会的过度竞争过早从职场下放到教育了。适度的竞争是必要的,人无压力轻飘飘,人的本性是懒惰的,需要鞭策。然而一切都有个度,都有个阶段。无论美国中国,压力和竞争都是太超过了。 ~~~~~~~~~~~~~ 引用: 由 hotchili 在 星期日, 10/09/2011 - 23:04 发表。 有点极端吧。 极端是肯定的,各人感受不同。看过 Race to Nowhere 么?有这种感受的,绝对不是个别学生和家长。说明它反映了真实现实的一个侧面。 每个孩子的智商、性格、在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不同,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同样的现实在每个人眼中不一样,解读就更不一样。一个为极少数人设计的系统,对于少数人与多数人,感受肯定迥异。现在这种设计,还不如国内当年的少年班制度。少年班也是为了解决天才吃不饱的问题,rather than 在所有人中开AP选修课,少年班是提早把他们提出来,特殊培养。少年班争议很多,但至少他的负面影响只局限在少数人中,而且是为少数人精心设计的(甚至配有专门的管生活的辅导员)。 高校录取看AP是一个方向性错误。是揠苗助长的一个现代典型。虽然说你可以不选AP,但是高考指挥棒和潮流逼迫你这么做。人性是一样的,难以改变。可以改变的是制度。这是制度问题。Rice to nowhere 就是改变制度的舆论准备。当然,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 引用: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作为仅仅是一个家长,真的无奈。 由 苏楠 在 星期日, 10/09/2011 - 08:55 发表。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作为仅仅是一个家长,真的无奈。需要从很多方面,甚至根本上改革。 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进?金融大鳄贪得无厌,华尔街开始暴动。对于升学目前简直就没有一个好坏对错的标准。 我也真的搞不清楚,为什么微积分要在十年级就开始,中国那时高考竞争激烈,但我们还是在大学才修的微积分的。关键是大学在录取时如果可以明确告诉申请人,我们就不要AP成绩,估计就没有这个压力了。 我一直在想,光抱怨没有用,怎么才能平等?让优秀的孩子能进到自己想进的大学?什么管道可以起到作用?可能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工作。 不知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有时明明知道是恶性循环,可都还在那里推波助澜,说实话很心痛。如果能有效抑制这种恶习,我愿意去做。 http://www.bayecho.com/node/3410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21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职业生涯管理及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
sxhelijian 2011-5-31 22:55
  我已经在高校工作了17个年头,再有20年,也就要退休了。近半年来,对自己今后的路应该如何走,始终在做着思考,逐步明确了自己职业生涯生半段的原则:教学和教学研究第一,科研量力而为,轻易不涉足行政。关于这一原则的可行性、价值等也逐渐明朗,近期可以就此写篇研究论文。在阅读徐延宇著的《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时,注意到了“职业生涯管理理论”部分的内容,很有启发,遂摘记在本文中。   对我的启示:这或许就是我“对早期职业生涯”的“重新评估”,这是一个“转折点”,在渡过17年的适应和能力成长阶段后,更要着重努力工作,按自己的标准有所成就了。或许也标志着我自己进入“个人的自主概念化阶段”,建立了“有特色的教育理念”,至少可以坚定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走了。   对类似我这样“半老“的职业人士的可能启发:是否有必要抬头看一下路了?你处于哪个阶段?   对刚起步的职业人士的可能启发:对照各种理论,为自己拟一个(粗线条的)发展路线图。   对大学生的可能启发是:很悲哀地发现当代大学生们的前期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准备期大都被高考的指挥棒给搅了。这是目前高等教育困境中,来自学生方面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现实的选择是亡羊补牢。关于职前教育,本与接受过的初中等教育不冲突,牺牲了的是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所以,大学生多想想自己“幻想期”时的理想,争取在1-2年内补上“尝试期”应该的经历,从大三开始现实地考虑问题,并为之付出努力。做自己爱做的事,从事自己理想中的职业,还是有机会的。该如何做呢?大学生应该考虑并主动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现实的结合占;而我们这些为师之人,也应考虑在这方面如何给大学生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另外,找个工作将会从一而终、希望参加工作一两年内就要出人头地、有车有房之类的观念和期望也要改改,职业生涯及成功是几十年的事情,要从长计议。   【以下是我的读书摘记】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建立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基础上的。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和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都必须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主要有以下各种理论。   (1)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关注前期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   幻想期:11岁以前的儿童时期;   尝试期:11-17岁;   现实期:17岁以后的青年阶段。   (2)格林豪斯的职业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职业准备。0-18岁。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前教育。   第二阶段,查看组织。18-25岁。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获取足量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   第三阶段,职业生涯初期。25-40岁。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为未来的职业成功做好准备。   第四阶段,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职业理想;选定职业,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第五阶段,职业生涯后期。55岁至退休。继续保持职业成就,维护尊严,准备引退。   (3)萨柏职业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成长阶段(0-14岁),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再细分为3个时期:幻想期(10岁以前),儿童对外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并进行模仿;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是否相符合,有意识地进行能力培养。   第二阶段,探索时期(15-24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的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也分为3个时期: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第三阶段,建立阶段(25-44岁),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可以再分为2个时期:尝试期(25-30岁),个人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稳定期(31-44岁),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富有创造性的时期。职业中期可能会出现危机,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者发现了新的目标,此时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需求,成为职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第四阶段,维持阶段(45-64岁),在较长时期内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经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自身职位的人选。   第五阶段,衰退阶段(65岁以后),逐步退出和结束职业,开发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   很多学者将职业发展和管理运用在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中,形成了对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1)霍奇金森按年龄的划分为七个阶段:进入成人世界阶段(22-29岁),转变阶段(约28-32岁),成家和向上发展阶段(30-35岁),成为自己阶段(35-39岁),中年阶段(39-43岁),重新稳定阶段(43-50岁),老年阶段(50岁-退休)。   (2)弗里德曼将高校教师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简单适应/学科关注期,教师对自身角色有简单的认识,主要关注所在学科;第二阶段称为从关注学科到关注教学方法的转变期;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第四阶段为思维和行动的选择模式阶段;第五阶段是个人的自主概念化阶段,即建立有特色的教育理念,成为期教师的指导者。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回到本文开头,按博主提示的可能启发,做一个简短的思考。)   
个人分类: 教学相关|4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在读博士就是要求花哨
热度 2 lin602 2011-5-14 18:18
‘现在读博士就是要求花哨’,这是我的一位毕业硕士生现在一重点大学做博士研究生刚刚在QQ上与我聊天时讲的话。 现在许多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要求发表多少SCI文章,影响因子多少。所以这根指挥棒在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前进方向。 做研究要不要发表文章,这是肯定的。但是不是一定要在毕业前发表出来,影响因子一定要多少?如果一定要这样,可能要做点大成果那是非常困难了,许多大成果是不能够用指标来逼的。 现在大学排名、教授考核、博士生毕业、申请课题、验收结题全部要这些指标,大学是为这些活着、竞争着,刚刚写好一篇文章,马上就要写出下一篇。一年几十篇论文甚至百篇论文的教授也屡见不鲜。 一个重大成果,是需要多年潜心研究才能够完成的,这期间,可能发表不了多少文章。 科学是不能够完全用数据来评价的。爱因斯坦的文章数(累计影响因子)可能在中国算是落后的了。 现在博士毕业的论文评审,完全用发表文章与影响因子来套,说明了国内高校还非常缺乏一种正确的评价方法与体系,也缺乏一种正确的人文精神。 花哨吧,中国大学是穿着花哨的花衣裳,裹着一副挺着大肚子的身体,跑不过别人,还死要面子。 急功近利,催残着中国大学向世界一流进军梦想。
3093 次阅读|3 个评论
进化、人工选择和考试-- 研教散记12
tangchangjie 2010-1-15 11:24
进化、人工选择和考试 – 研教散记12 (唐常杰 ) 期末,出题,阅卷。又是一年考试时,又是一年收获时。 大部分学生学得扎实,答卷中时出巧思,偶有创新。看着耕耘的收获,虽累,但快乐着并思考着。思有所得,现整理成三个部分共享,第一部分议论考试的属性,第二部分议论出题的方式,正在进一步整理,稍后将放在 《研教散记 13》 和 《研教散记14》 中。 正如花朵是园丁手下的艺术品,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老师的作品,而考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考试是学习资源分配的指挥棒。 学生的学习资源(时间、精力、学习设备的经费)相对固定。如果某老师今年考了背诵概念,此师此课的次年学生就会加大在背诵方面的资源投入,今年考了实验动手能力,明年的学生就会重视实践动手能力。高考对中学生及其家长的指挥作用会有很多人怀疑吗? 考试是是人才进化过程的选择压力 (Selection Pressure)。从进化论或遗传算法的观点看,在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下,会逐步进化出(也许用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素质教育的体系;而在要求死记硬背的非素质培养的选择压力下,不会背诵者将被剪枝、被淘汰,当生存下来的媳妇熬成婆时,循此要求其下一代媳妇。学习要素的基因,包括学习态度、方法、技巧等,逐年向评价函数靠拢,评价函数干预了并选择了这些基因;如此代代遗传,死记硬背的基因就被继承固定在教案、教材和辅导材料的染色体中。 扭曲的人工选择会导致扭曲的进化结果。金鱼培养专家从观赏愉悦的角度选育了龙睛、狮头、珍珠和水泡眼之类的品种。自然主义者会质疑,龙睛是高度近视、狮头只不过头上有个美丽的肉瘤,而珍珠则是全身长疱,水泡眼好像一触即破,观众都替他捏一把汗;这些病态美基因的携带者在自然环境下有多大生存能力?孩子们常常会问:为什么漂亮的金鱼不易养?被培养者会想,为什么甜蜜的梦容易醒?旧科举考试的弊病之一,就是选择并培育了这种关于治学标准和方法的漂亮遗传病。 考试是学习效果的阅兵式 。你喜欢看什么,就会有部分学生迎合什么,让你看到喜欢看的。你喜欢名词解释,学生把名词解释背得熟。你喜欢选择填空,就会有学生研究填空的窍门,诸如听力不好,怎样猜测听力选择填空的经验就会在网上大有市场。 教师应该怎样使用手中的指挥棒来控制学习进化方向,怎样使用自己施加的选择压力,使得被培养者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化呢? 且看下回 (研教散记 13) 分解。 相关博文(考试,出题系列) 选拔性考试的属性和试题要素 技能性课程考试当如考驾照 进化、人工选择和考试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8994 次阅读|9 个评论
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zhumengjin 2009-8-31 01:21
在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行评议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方式。但是,在学术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的中国,除个别特牛鼻的单位外,同行评议可能是最不合适的学术评价方式。中国科研队伍规模十分庞大,学术生态网络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于人际网络错综复杂的中国,在现阶段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普遍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并不合适。 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门第观念、同行相轻、礼尚往来、拉帮结派等元素可谓根深蒂固,远甚欧美国家,目前国内学术界被公认存在诸多影响同行评议结果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不合理因素。时下将同行评议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无疑是将中国学术推向广受诟病的人治环境。不公平的根源往往起于人治,中国学术评价不需要人治,而是需要基于客观标准的法治。如果在现阶段全面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在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相应保障和制约措施未建立之前,同行评议将很快沦为领导的主观评议,网络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将很快成为现实。在同行评议制度信誉尚未得到全社会认可之前,中国学术评价需要的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中性指挥棒。 . 目前能成为这根中性指挥棒的只有SCI。SCI是一个中性的评价标准,本身无所谓好坏,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国人强加给它的罪名。尽管高档次杂志中有垃圾论文,低档次杂志中也有高影响力论文,但那毕竟属于少数、属于特例。在平均趋势上,论文的质量与杂志档次呈正比,通过SCI论文的数量和IF(加上非负面引用)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准。作为一个主流评价标准,必须适用于整个群体,而不是照顾少数特例。要适用于整个群体,就必须要看平均趋势,在平均趋势上适合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反对SCI评价体系的往往拿特例、个案说事。特例往往都是不可重复的,全世界不读完大学而成为首富的只有比尔盖茨一人,其他人都复制不了,对于众多企业家而言,步比尔盖茨的后尘只有死路一条,更不能用比尔盖茨来制定评价商人的标准。用特例去反对适合群体平均趋势的东西无疑是错误的。在时下的中国,就整体趋势而言,SCI评价体系是相对最为客观的评价标准。至少在现阶段,对于中国学术环境的良性发展而言,强化SCI评价体系比丑化它更为有利。 . 当前的中国,不需要掌握话语权的人制造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现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中性、客观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5839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的中学教育,也是围绕着指挥棒转的
热度 1 Synthon 2009-3-13 02:14
按:早就答应国文老师,写点文章介绍我所见到的美国中学教育,但是一直没有动笔,因为还没有想好从哪里开始写。但是今天觉得,有必要先亮出一个观点,即: 美国的中学教育,也是围绕着指挥棒来转的! 在国内的时候,总是听人讲国内的中学教育,过于围绕高考的指挥棒,不利于学生发展云云,而美国则不是这样。就我的观察而言, 美国的中学教育的确不是围绕高考的指挥棒 。原因很简单,人家高校录取也不是按照高考来的,或者说,不完全按照高考来的。而就我观察, 美国的中学教育,也是围绕着一个指挥棒的,而这个指挥棒是什么呢?很简单:高校的录取标准! 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学教育(当然,职业中学例外),它都不可能不围绕着这个指挥棒。 所以说,批评国内中学教育的同志们注意了。你们要想改变中学教育的现状?很简单,改变高校录取的现状!你要在中学推行素质教育?也很简单,只要各个高校按照素质教育录取学生。 中学教育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954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两难的全国统一高考
lvnaiji 2009-1-28 17:08
说起当前中国教育,高考指挥棒可以说是大部分问题症结所在。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切都围绕这一指挥棒而转。没法量化的素质教育在如此强大的指挥棒前基本上只是一句空话。即使进入大学后,由指挥棒的卡尺量出的标准化的学生,其后劲和创新能力几乎已消耗殆尽。既然如此,为何不取消高考指挥棒? 事情还得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说起。且不论前不久相关的争论,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至少有三大功能。其一,从社会底部选拔人才,疏导社会底部的原动力,为社会底部的阶层提供升入上层统治集团的渠道。君不见,历次起义、造反,十有八九是由落第秀才领导,或参与其间。他们一再考不上,一怒之下便加入农民起义。显然,要是当时就明白这个道理,放宽尺度,定能减少次把起义。其二,从社会底部选拔的人才与地主不属一个阶层,统治集团以由此构成的官僚阶层制约地主,譬如刘庸,譬如李光地。其三,科举考试考儒家正统。于是不论愿意与否,试前必得熟读圣贤书。此三点用现在的话来说,一曰经济基础,二曰政治制度,三曰意识形态,正是构成一个社会的三大子系统。因而科举考试关乎“全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超稳定”,科举考试功不可没。 时过境迁。建国后的一系列政策造成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迅速致富,东西部差距拉大,二元之间的分化加剧。1977年恢复的高考拨乱反正,以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取代种种权力的影响,不再需要付出如伤痕文学所描绘的惨痛“代价”,从而赢得国人的普遍拥护。然而曾几何时,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改革开放到达关键时刻,高考却正在成为公众关注和争论的对象。究其原因,乃是当代中国的高考承担了过多的历史重任和过重的社会功能。 在二元社会里,农民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大致有三个途径:其一,进城做工,慢慢成为城里人。其实,现在城里人的父母辈或祖辈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其二,参军。其三就是高考。不知从何时起,第一条途径不通。农民进城打工变不了城里人,终究还得回去;他们不是工人,而是农民工。第二条道路实在狭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还有种种不公平的后门。剩下的就只有眼下涉及面最广,形式上也最公平透明的高考。农民几乎把改变身份的唯一希望寄托于高考。农村中学高三教室的黑板上方是这样的口号:要么到城里穿皮鞋,要么在乡下穿草鞋。横批,你看着办。“高考是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最体面的路径,也是改变家庭命运的最好出路”。如此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强大动力,当然是再苦再累也心甘了。 心有不甘的是城里人。已经具有城里人的身份,再加上条条大道通罗马,要是能轻轻松松上大学,那就没有缺点了。遗憾的是,社会是二元的,而高考却是一元的。最终只能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高考就是骡子和马的竞技场。还是这句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于是,明明是城里中学,也只好“县中模式”,明明已经穿了皮鞋,也只好在城里的“县中”上学。一些著名的县中甚至大摇大摆地将其模式克隆到城里,而城里人进而想方设法到真正的县中去上学。于是,城市向农村看齐。在大谈城市化的今天,这可真是中国特色的又一道风景线。面对这样的风景,面对二元社会的一元高考指挥棒,农民只问“跳多高”,而城里人则怨声载道,能不跳就不跳。 设法跳得低一点的是北京、上海之类真正有实力的城市:自己出卷,当然要比全国卷容易,考生录取的比例也高。这样,这些城里的中小学或许有可能发展素质教育,培育面向21世纪的创新能力。若干大学的自主招生进一步扩大了这种优势。还有一些城市和大学正在竭力加入这一行列。如此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二元结构,受到相关城市的欢迎;然而与此同时,也将二元结构进一步扩展到教育领域,挡上了农民几乎最后可以为之而一跃的龙门,至少使这一通道变得狭窄,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没有上述待遇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省份的批评。他们要求名牌大学的招生名额直接按人口或考生比例分配,由此方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个别高校也乐于这样做,以期博得一个好名声。 一方面,为提高素质,培育面向21世纪的创新能力,非得废了全国统一高考不可。不是不要高考,而是不要“全国统一”。这样的高考与人性对立。然而另一方面,这样的高考肩负着如此之重任——弥合50年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所产生的裂痕,是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地标”。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是历史的拖累,面向未来的教育被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是完整和持续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是只不过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全国统一高考额外的社会功能。这就是两难的全国统一高考。此外,在高考中还有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介于其中。 历史不能割断,社会公正也必须得到伸张。但不能把宝都押在高考上。这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反倒从根本上毁掉了中国的教育,毁掉了中国的未来。历史和社会问题由解决农民工进城、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户口等途径来疏导,以还高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本来面貌和地位,“恺撒的归恺撒”。 在历史和未来的权衡中,未来无疑是目标。历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客观存在,是对制定目标的限定。是面向未来,还是屈就历史,答案就写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392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