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下建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没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是地震中的致命杀手:地下建筑预防地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5-4-30 20:17
没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是地震中的致命杀手:以地下建筑为主预防地震 杨学祥 没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是地震中的致命杀手。 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在同一地震烈度条件下,地下结构的破坏程度远远小于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所以,在地震频发地区,以地下建筑为主预防地震是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地面可用于道路交通、绿地公园、果园农场。 地震中的致命杀手:没有抗震能力的建筑物 2015年04月30日10:56 新浪科技 微博 我有话说(87人参与) 收藏本文 2015年4月27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当地居民将财物从变为废墟的家中搬出。2015年4月27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当地居民将财物从变为废墟的家中搬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4月25日中午,当大地震发生时,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那些不具抗震能力的建筑里却挤满了人。   对于上周六发生的大地震,尼泊尔可能没有预测到,但这次地震却也不能算是“奇袭”。来自国际地质灾难协会的建筑工程师Janise Rodgers就表示:“尼泊尔处在地质板块交界处。”国际地质灾难协会是位于美国Palo Alto的非盈利组织,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造抗震设施。实际上,因为尼泊尔处在印度洋和欧亚大陆两大地质板块的交界处,很多像Rodgers的专家都预料尼泊尔可能发生地震。   地震对加德满都的巨大破坏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里的很多建筑抗震能力都很弱。Rodgers说:“直到现在,很多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既没有建筑规范,也不考虑抗震能力,很多人都对此感到担忧。”虽然每个建筑的具体抗震措施不完全一样,但还是有一些基本准则:   1.建在基岩而不是稀松的沉积物上   2.让整个建筑连为整体,这样就不会被轻易震倒   3.使用钢材或者类似强度的材料加固水泥建筑   从地质角度讲,靠近断层带的城市更易受到地震的威胁,伴随地震的其它地质灾难也将加剧人群恐慌。斯坦福大学的地质学家Simon Klemperer认为:“尼泊尔很穷,但人口又在快速增加,很多人无力居住抗震能力足够强的房屋。”更让人担心的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城市的情况和加德满都类似。虽然现在还无法可靠的预测地震,但在地震学家心中,有三个地方因为处在地质和经济的交叉口,而最引人注目。   墨西哥的墨西哥城   尽管离最近的断层带都有几百公里,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全球受地震威胁最大的城市之一。如果墨西哥海边发生了地震,太平洋和墨西哥城之间的人们由于生活在稳定基岩上,只会感到一些轻微摇晃。但墨西哥城建在填充湖上,这将吸收并放大地震波。更糟糕的是,1957年前,墨西哥的建筑没有抗震要求。实际上,从那以后,间或发生的地震已经毁掉了很多危险建筑。虽然这些建筑在重修过程中考虑了抗震能力,简陋的棚户区却又扩大了墨西哥城的规模。   但令人欣慰的是,墨西哥城有一个很好的预警系统。2012年,当320公里外的海边发生了7.4级地震后,预警系统为墨西哥城的居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以寻找安全地点。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和加德满都、墨西哥城类似,这个连接欧亚大陆的古城到处是抗震能力很弱的房屋。更危险的是,伊斯坦布尔处在危险的断层带。Rodgers说:“伊斯坦布尔所在的北安那托利亚断层和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类似,都是走滑断层。”多年来,专家都预测伊斯坦布尔和美国加州都有可能发生不低于7级的地震。但是,伊斯坦布尔没有加州那么严格的抗震标准。在伊斯坦布尔发生的最近一次7.4级地震中,有高达17000人死亡。而在美国加州的7.1级洛玛普里埃塔地震中,只有63人死亡。   美国新马德里   表面上看,美国中部不会发生地震。但200年前,美国密苏里州东南的小镇新马德里却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其中最大一次地震的强度高达8级,它甚至改变了密西西比河的河道。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没有发生地震,新马德里建筑的抗震能力一直不符合标准。2008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就警告说:“如果新马德里发生类似强度的地震,将会是美国史上自然灾难造成的最大经济损失。”   虽然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很花钱,但经济学只是我们计算灾难真实代价的工具。Rodgers说:“当我们谈论抗震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挽救生命。那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我们在保护人们。”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在建筑倒下前扶稳它们。(愿愿) http://tech.sina.com.cn/d/v/2015-04-30/doc-icczmvup0696789.shtml 尼泊尔8.1级强震的启示:以地下建筑为主预防地震 已有 308 次阅读 2015-4-27 09:4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尼泊尔地震 地下建筑防震 推荐到群组 尼泊尔8.1级强震的启示:以地下建筑为主预防地震 杨学祥 据南都记者陈显玲,实习生徐楚函和彭奕菲报道,自媒体网友“悟空”和同事制作的地震受损重要古建筑名单显示,截至昨日傍晚六时,尼泊尔8.1级强震中,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重建时间预计长达5至10年。   在遭受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早已濒危,震后被损毁建筑修复难度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管波克娃(IrinaBokova)近日在声明中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鹏介绍,现在新建筑设计寿命一般是50年或100年,而文物建筑可能已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地震对建筑来说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但是尼泊尔建筑常用的砖石墙体,适应于承受压力,但不适合承受弯矩,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就非常脆弱。张鹏在新闻里看到加德满都地标建筑比姆森塔坍塌,他分析说,对高耸建筑来说,由于重心高,当地震作用下有微小的倾斜产生后,自重作用的力臂会很大,再加上地基不稳,从而导致进一步倾斜,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倾覆。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则认为,“一旦地震发生以后,古建筑是首先容易遭到破坏的,它不像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但古建筑往往不堪一击”。他说,古建筑抗不过强震,一方面因为古代建筑时间长,抗震能力越来越差了。另一方面也因为地震往往对地表的建筑损坏是相当严重的。 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在同一地震烈度条件下,地下结构的破坏程度远远小于地面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所以,在地震频发地区,以地下建筑为主预防地震是简单实用的有效方法,地面可用于道路交通、绿地公园、果园农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52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地下建筑设防水位和抗浮问题(含PPT)
陈龙珠 2012-7-22 09:55
京津地区昨天遭遇61年来最强的暴雨( http://news.sina.com.cn/z/bjrainstorm/ ),已看到一些街道积水的新闻图片,但不清楚大量建筑地下室是否有遭遇内涝的问题。 我国对河道水位观测已较为规范,但城市街道积水观测统计资料几乎处于空白,巨多的建筑地下室和全埋式地下建筑的防洪设防水位选取和结构抗浮设计方法,尚待完善。 如下课件是本博几年前编制的,供有兴趣的同行交流和讨论: 地下结构抗浮的几个科技问题.ppt 广州日报等有关国内外城市下水道的综述: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5/31/content_1369726.htm http://fashion.ifeng.com/travel/news/world/detail_2012_07/22/16206712_0.shtml 后记 : 北京广渠门地下室居民因雨水倒灌露宿广场(图)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4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