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归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汶川地震十周年祭
lvnaiji 2018-5-12 10:59
吕乃基 汶川地震过去已十周年。短短十年,中国与世界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地震的伤痛似乎已经远去,而世事之伤痛却时时呈现着眼前。或许,可以从汶川地震及之后多少个不眠之夜中汲取感悟和力量——归零,以审视和医治当前的伤痛。 地震对于灾区人民来说,是一次从肉体到心灵的“归零”,对于灾区之外的中国人民,主要是心灵上的归零。 归零的根本意义在于显现和提升普适价值。为中国的未来,我们必须、不得不在心灵上一再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1 归 零 归零,回到一切的起点和原初之处。各个学科,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这一概念。譬如学术界就一再祭起这样的宣言:回到某某某!眼下的另一种说法是,不忘初心 归零,在社会领域是如此艰难!,SARS,雪灾,火车事故……,冥冥之中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归零的机会,然后是更为惨烈的8级大地震,更为彻底的归零。这次归零在于四个方面: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 权力归零。权力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古往今来的中国社会(不知是否有少数例外),权力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左右社会中的其它一切。在地震后的灾区,权力短暂消失,代之以社会的自组织。 中国其它地区的权力并未消失,全力以赴为了生命,回归了在一个社会中权力最基本的职能。这无疑也是一种“归零”。权力的滥用、腐败和侵犯人权等在这一时刻销声匿迹,至少退避三舍。 其次是钱或财产归零。钱在社会中具有与权同样重要的地位,“权钱交易”,由此可见一斑。在当代中国社会,钱的地位正在冉冉上升。至于“人民”,只是“名义”:你是“人民”吗?然而,在灾区,地震在瞬间摧毁一切财物;灾区外,一切钱财都失去其本来意义,倾“举国之力”抢救生命。人民,在此时不再是“名义”。 第三,多少年来,依靠科学技术所建造起来的设施顷刻间灰飞烟灭。房屋(宁可当时没有房屋!)、通信、公路桥梁,还有水电……,灾区的人们在两分钟内退回到原始社会,直接暴露于大自然的威严之下。可见人类对人工自然的依赖之深及后者之脆弱。 最后是血缘归零。灾区里,多少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彼此相救,同住一个屋檐(帐篷)下,灾区外,多少无亲无故的志愿者开往灾区。彼此有“过节”者,一笑泯恩仇。还有国外的多少救援者。前不久还在奥运圣火传递中持不同观点,转眼就伸出救助之手。一切都落实到“人”的身上,而这个人,不是汶川或北川人,不是四川或甘肃人,甚至也不在于国籍,就是具有最普遍意义的人。正是在这样的归零中,我们看到了启蒙运动的“自然状态”,看到了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正是在权力归零的日子,民间之伟力得以释放。 多年来,拥有强大权力的组织几乎包揽了一切,民间在享受组织温暖之时也失去了自信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成了“温水中的青蛙”。 地震发生后,民间迅速行动起来,“什么添乱之类的话别说”。四川的十几家NGO组成“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覆盖政府难以顾及的灾区。 早在官方发布消息5天前,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南京的新妈妈们凭母亲的本能发起向灾区婴幼儿捐赠奶粉的行动。 各种车友会、登山俱乐部一马当先深入灾区。 不被长辈们和社会看好的80甚至90后如“韩寒、超女”们,二话不说奔向灾区充当志愿者,从中看到了下一代身上怀有的对社会的担当。 大学女生为男生的突变惊讶:一直玩乐队的男生,现在去给灾区搬运卫生巾。这么熊的事情,一句话不说就去干了。 在“自然状态”的“丛林法则”下,也自然发生哄抢、偷盗的行为,但大多被制止。在这些民间的行动中,看到了由下而上的自组织能力。“范跑跑”的行为提供了第三种案例,人的本能:趋利避害。 在钱财归零的日子,私企高管甘当志愿者,5昼夜救20多名孩子,志愿者为运送伤员,放下自己的食品和水,再细心写上“可食用”,留给任何需要者。 在救灾过程中,见证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力量。长虹、九洲、新希望,他们的主动行为填补了社会的空白,让灾民,更让社会看到企业担当的责任和中国的希望。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卢梭的社会契约就是这样形成,公民社会就是这样成长起来。 在返回原始社会之时,“自然的伟力将大地撕开了裂痕,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却暂时得以弥合”。血缘与国界不再成为屏障,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 在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归零的日子,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官员们再不需要通过察言观色来确定官场行事逻辑,拯救就是唯一任务”。“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反省,“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 在强烈的负罪感驱使下,林强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救灾的现场直播,来自政府的信心,政府的信心来自对普适价值的尊重。 对生命的关爱难道还需要保密,还要排斥民间和国际的参与? 正是这一点,让处于“大难”之中的中国政府,一步站到现代政府之列。 也正因为此,中国政府与民间、与国际社会达成了如此之和谐。“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 一位半身被压在废墟下的大娘,在救援成员冒着余震危险多次抢救未果之后,试图割腕自尽,以让救援力量得以去抢救较容易获救的人员。面对掩埋在废墟中生命正在流逝的孩子,广元市市长马华“希望变成吊车……”。 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超女还是私企高管,中国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中国人并不丑陋。在归零的瞬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了比任何一个民族毫不逊色的高贵的人性。这就是归零的根本意义。在普适价值的平台上,中国和世界站在一起。 2 归零? 彻底归零,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实际上都不可能。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阅读,然后再放回原处;书架和书貌似“归零”,但读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在经历分岔点后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记忆。与其说“归零”,不如说是经历了一个分岔。在分岔点上可见各种抹不掉的记忆。 最强大的记忆无疑是多年来形成的国家机器。虹口乡党委书记马远见认为,震后秩序的恢复和救灾的及时开展,是因为基层政权在封闭环境中保持了惯性运转。类似的事例在当时和灾后比比皆是。举国之力,动员救灾。强大的国家机器也是重建的核心。 即使在如此惨烈的归零或分岔之后依然清晰可见未归零的权力及其种种影响。一个被掩埋者对施救人员声称:我是张书记。此言被戏称为最牛官腔。8级地震都未能震落其思想深处的官帽。甘肃当地的官员在月台上铺设了红地毯,以迎候乘专列赴灾区的时任总书记。在被问及林强的想法是否具有代表性时,林强的回答是,“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灾民也“不认为今后人际关系会怎么样”。无论善恶还是本能,都需要社会的长期雕凿。 王石及其万科集团提供了某种程度上显得“另类”的记忆,那就是在西方成熟的产权理论基础上,严格按照理性设计的程序运行,包括赈灾救灾活动。很快,在网上的一片责难声中,王石变成“王十”,万科遭遇“捐款门”。万科并不孤立,在其背后还有许多跨国公司,它们被认作是“铁公鸡”。在万科和铁公鸡的背后,还有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现代社会,以及接受其理念的中国当代精英们。 南方都市报当时的一篇文章说,赈灾救灾是善,在既定的游戏规则内行使权力同样是善, 越界用权,善之花可能开出恶之果 。这种记忆来自世界,在中国初露头角。虽然幼小,却有助于制约权力和开启民智。 与游戏规则相对应的是由无数网民所承载的民意。民意在之前圣火的传递中被点燃,在互联网上放大,“被裹挟着汹涌而来”,冲向铁公鸡,冲向“范跑跑”,又随着铁公鸡们的拔毛“呼啸而去”。在一片“开除”声中,范美忠所在学校的校长起初认为,“应该在教育和辩论的范围内解决,而不是行政处罚!”而后不久,范美忠已被教育部取消教师资格。 与此相对应的是,蒋晓娟为受灾婴儿喂奶而被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且不论这一行为本身,仅因喂奶而提拔,由政府行为可以瞥见其价值观、行政程序,以及可以推知可能的行政能力。或许正是顾及到中国的民意,日本自卫队的飞机终于未能来灾区参与救灾。相似的还有以往种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的事例。感情至上,以及动辄伤及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彼此理解尚有待时日。 民意、精英,以及权力,三方之间的互动,特别是权力对民意的调动,或民意对权力的裹挟,不仅在汶川地震,而且在之后的十年左右着中国的走向。 归零的权力如何执政?“从人民大众身上汲取执政力量”。归零的权力得到来自民间的最大拥护和支持,在于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归零的权力,实际上拥有最大的权力。 联想到眼下热播“厉害了”的“重器”,物质力量固然重要,然而 真正让中国强大起来的是在归零中显示出的精神,是政权与民众之间的高度吻合。而这样的中国绝不会让世界感到恐惧。 汶川地震过去已十年年。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我们正在遗忘,但我们担心遗忘终究会到来”。 “多难兴邦”。要是如此惨烈的归零尚且不能把中国“震”往一个新的方向,中国还要承受什么样的磨难?! 对地震,对“难”,对“归零”的挖掘越是深入,就越难以遗忘。“文革”,一场发生于几十年前的人为的灾难正在或者已经被年轻一代遗忘,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挖掘。那么汶川地震呢?归零之中显示出中国人的人性之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那么丑陋的是什么,抑或,是什么让中国人变得丑陋? 揭示丑陋,是为了不再丑陋,是为了培育归零之中所显示的善,让其永葆青春。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归零”,方可见“初心”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2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要忘得那样快”——汶川地震周年祭
lvnaiji 2009-5-7 23:40
不要忘得那样快,这是一首歌的名字。 汶川地震过去已近一年,期间又相隔了奥运和金融危机,似乎已离我们远去。固然,世事日新,未必对此耿耿于怀;然而,地震后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尚未深入挖掘。地震,是一次从肉体到心灵的归零。归零的根本意义在于显现和提升普世价值。时至今日,尽管也有各种纪念活动和灾后重建项目,然而去年的热血,去年的坦诚,人性的相通,身份的隐退,渐渐让位于冷漠和信用缺失,以及官本位的愈加强盛。为什么忘得那样快? 归零,回到一切的起点和原初之处。各个学科,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这一概念。胡锦涛任总书记 20 天后的西柏坡之行被认为是一次归零之行。其实是在将面对重重危机和挑战的中共拉回到了一个理想的基本面,也就是执政之初。其言下之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初衷。 归零,在社会领域是如此艰难!在西柏坡之行之后, SARS ,雪灾,火车事故,冥冥之中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归零的机会,然后是更为惨烈的 8 级大地震,更为彻底的归零。这次归零在于四个方面: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 权力归零。权力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古往今来的中国社会(不知是否有少数例外),权力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左右社会中的其它一切。在地震后的灾区,权力短暂消失,代之以社会的自组织。中国其它地区的权力并未消失,全力以赴为了生命,回归了在一个社会中权力最基本的职能。这无疑也是一种归零。权力的滥用、腐败、甚至侵犯人权等在这一时刻销声匿迹,至少退避三舍。 其次是钱或财产归零。钱在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权钱交易,由此可见一斑。在当代中国社会,钱的地位正在冉冉上升。然而,在灾区,地震在瞬间摧毁一切财物;灾区外,一切钱财都失去其本来意义,倾举国之力抢救生命。 第三,多少年来,依靠科学技术所建造起来的设施顷刻间灰飞烟灭。房屋(宁可当时没有房屋!)、通信、公路桥梁,还有水电,灾区的人们在两分钟内退回到原始社会,直接暴露于大自然的威严之下。可见人类对人工自然的依赖之深及后者之脆弱。 最后是血缘。灾区里,多少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彼此相救,同住一个屋檐(帐篷)下,灾区外,多少无亲无故的志愿者开往汶川。彼此有过节者,一笑泯恩仇。还有国外的多少救援者。前不久还在圣火传递中持不同观点,转眼就伸出救助之手。一切都落实到人的身上,而这个人,不是汶川或北川人,不是四川或甘肃人,甚至也不在于国籍,就是具有最普遍意义的人。 正是在这样的归零中,我们看到了启蒙运动的自然状态,看到了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正是在权力归零的日子,民间的伟力得以释放。多年来,拥有强大权力的组织几乎包揽了一切,民间在享受组织温暖之时也失去了自信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地震发生后,民间迅速行动起来,什么添乱之类的话别说。四川的十几家 NGO 组成 5.12 民间救助服务中心,覆盖政府难以顾及的灾区。早在官方发布消息 5 天前,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南京的新妈妈们凭本能发起向灾区婴幼儿捐赠奶粉的行动。各种车友会、登山俱乐部一马当先深入灾区。不被长辈们和社会看好的 80 甚至 90 后如 韩寒、超女们二话不说奔向灾区充当志愿者,从中看到了下一代身上怀有的对社会的担当。大学女生为男生的突变惊讶:一直玩乐队的男生,现在去给灾区搬运卫生巾。这么熊的事情,一句话不说就去干了。在自然状态的丛林法则下,也自然发生 哄抢、偷盗的行为,但大多被制止。 在这些民间的行动中,看到了由下而上的自组织能力。卢梭的社会契约就是这样形成,公民社会就是这样成长起来。 在钱财归零的日子, 私企高管甘当志愿者, 5 昼夜救 20 多名孩子 。 志愿者为运送伤员,放下自己的食品和水,再细心写上可食用,留给任何需要者。在救灾过程中,见证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 企业的力量。长虹、九洲、新希望,他们的主动行为填补了社会的空白,让灾民,更让社会看到企业担当的责任和中国的希望。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在返回原始社会之时, 自然的伟力将大地撕开了裂痕,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却暂时得以弥合。血缘不再成为屏障,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 在 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 归零的日子,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温家宝总理以其表现说明了一切。 官员们再不需要通过察言观色来确定官场行事逻辑,拯救就是唯一任务。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反省,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在强烈的负罪感驱使下,林强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 现场直播来自政府的信心,政府的信心来自对普世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难道还需要保密,还要排斥民间和国际的参与?正是这一点,让中国政府一步站到现代政府之列。也正因为此,中国政府与民间、与国际社会达成了如此之和谐。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 一位半身被压在废墟下的大娘,在救援成员冒着余震危险多次抢救未果之后,试图割腕自尽,以让救援力量得以去抢救较容易获救的人员。面对掩埋在废墟中生命正在流逝的孩子,广元市市长马华希望变成吊车。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超女还是私企高管,中国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中国人并不丑陋。在归零的瞬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了比任何一个民族毫不逊色的高贵的人性。这就是归零的根本意义。在普世价值的平台上,中国和世界站在一起。 归零的权力如何执政? 从人民大众身上汲取执政力量 ,以及在于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归零的权力,实际上拥有最大的权力。不少国人因西方国家惊讶中国在抗震中所显示的强大国力而沾沾自喜。其实,真正让中国强大起来的不是物质,而是在归零中显示出的精神,是政权与民众之间的高度吻合。而这样的中国绝不会让世界感到恐惧。 汶川地震过去已近一年。虽然 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我们正在遗忘,但我们担心遗忘终究会到来 。 多难兴邦。要是如此惨烈的归零尚且不能把中国震往一个新的方向,中国还要承受什么样的磨难!? 对地震,对难,对归零的挖掘越是深入,就越难以遗忘。文革,一场发生于几十年前的人为的灾难正在或者已经被年轻一代遗忘,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挖掘。那么汶川地震呢?归零之中显示出中国人的人性之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那么丑陋的是什么,抑或,是什么让中国人变得丑陋? 揭示丑陋,是为了不再丑陋,是为了培育归零之中所显示的善,让其永葆青春。 国人惯于运动。既然如此,不妨试着换一种,或至少加一种: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此文完成于汶川地震后月余,贴在科学网是在 2009-1-28 ,逢周年祭之时稍加修改后再次上载。只是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的是在中国人身上所显示出来的普世价值和社会由下而上的自组织。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3303 次阅读|6 个评论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汶川地震半年祭
热度 1 lvnaiji 2009-1-28 17:32
吕乃基 汶川地震过去已近半年,期间又相隔了奥运和国庆,伤痛似乎已离我们远去。固然,世事日新,未必对此耿耿于怀;然而,地震后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尚未深入挖掘。地震对于灾区人民来说,是一次从肉体到心灵的归零,对于灾区之外的中国人民,主要是心灵上的归零。归零的根本意义在于显现和提升普世价值。归零之后摆在灾区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任务就是重建。在未来的重建中,一些未归零被记忆的言行显得分外醒目。为重建的顺利,为中国的未来,我们必须、不得不在心灵上一再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一、归零 归零,回到一切的起点和原初之处。各个学科,各行各业都广泛应用这一概念。胡锦涛任总书记20天后的西柏坡之行被认为是一次归零之行。其实是在将面对重重危机和挑战的中共拉回到了一个理想的基本面。 归零,在社会领域是如此艰难!在西柏坡之行之后,SARS,雪灾,火车事故,冥冥之中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归零的机会,然后是更为惨烈的8级大地震,更为彻底的归零。这次归零在于四个方面: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 权力归零。权力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古往今来的中国社会(不知是否有少数例外),权力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左右社会中的其它一切。在地震后的灾区,权力短暂消失,代之以社会的自组织。中国其它地区的权力并未消失,全力以赴为了生命,回归了在一个社会中权力最基本的职能。这无疑也是一种归零。权力的滥用、腐败、甚至侵犯人权等在这一时刻销声匿迹,至少退避三舍。其次是钱或财产归零。钱在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权钱交易,由此可见一斑。在当代中国社会,钱的地位正在冉冉上升。然而,在灾区,地震在瞬间摧毁一切财物;灾区外,一切钱财都失去其本来意义,倾举国之力抢救生命。 第三,多少年来,依靠科学技术所建造起来的设施顷刻间灰飞烟灭。房屋(宁可当时没有房屋!)、通信、公路桥梁,还有水电,灾区的人们在两分钟内退回到原始社会,直接暴露于大自然的威严之下。可见人类对人工自然的依赖之深及后者之脆弱。最后是血缘。灾区里,多少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彼此相救,同住一个屋檐(帐篷)下,灾区外,多少无亲无故的志愿者开往灾区。彼此有过节者,一笑泯恩仇。还有国外的多少救援者。前不久还在圣火传递中持不同观点,转眼就伸出救助之手。一切都落实到人的身上,而这个人,不是汶川或北川人,不是四川或甘肃人,甚至也不在于国籍,就是具有最普遍意义的人。正是在这样的归零中,我们看到了启蒙运动的自然状态,看到了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正是在权力归零的日子,民间的伟力得以释放。多年来,拥有强大权力的组织几乎包揽了一切,民间在享受组织温暖之时也失去了自信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地震发生后,民间迅速行动起来,什么添乱之类的话别说。四川的十几家NGO组成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覆盖政府难以顾及的灾区。早在官方发布消息5天前,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上海、南京的新妈妈们凭本能发起向灾区婴幼儿捐赠奶粉的行动。各种车友会、登山俱乐部一马当先深入灾区。不被长辈们和社会看好的80甚至90后如韩寒、超女们二话不说奔向灾区充当志愿者,从中看到了下一代身上怀有的对社会的担当。大学女生为男生的突变惊讶:一直玩乐队的男生,现在去给灾区搬运卫生巾。这么熊的事情,一句话不说就去干了。在自然状态的丛林法则下,也自然发生哄抢、偷盗的行为,但大多被制止。在这些民间的行动中,看到了由下而上的自组织能力。卢梭的社会契约就是这样形成,公民社会就是这样成长起来。 在钱财归零的日子,私企高管甘当志愿者,5昼夜救20多名孩子,志愿者为运送伤员,放下自己的食品和水,再细心写上可食用,留给任何需要者。在救灾过程中,见证了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的力量。长虹、九洲、新希望,他们的主动行为填补了社会的空白,让灾民,更让社会看到企业担当的责任和中国的希望。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在返回原始社会之时,自然的伟力将大地撕开了裂痕,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却暂时得以弥合[血缘不再成为屏障,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 在权、钱、人工自然,以及血缘归零的日子,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温家宝总理以其表现说明了一切。官员们再不需要通过察言观色来确定官场行事逻辑,拯救就是唯一任务。面对那么多孩子的亡灵,面对那么多破碎的家庭,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反省,如果生命的价值还不能战胜官场潜规则那我们就太没有良心。在强烈的负罪感驱使下,林强请求转让其火炬手及观摩北京奥运会资格。现场直播来自政府的信心,政府的信心来自对普世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难道还需要保密,还要排斥民间和国际的参与?正是这一点,让中国政府一步站到现代政府之列。也正因为此,中国政府与民间、与国际社会达成了如此之和谐。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一位半身被压在废墟下的大娘,在救援成员冒着余震危险多次抢救未果之后,试图割腕自尽,以让救援力量得以去抢救较容易获救的人员。面对掩埋在废墟中生命正在流逝的孩子,广元市市长马华希望变成吊车。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员,超女还是私企高管,中国人没有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中国人并不丑陋。在归零的瞬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中国人向世界展示了比任何一个民族毫不逊色的高贵的人性。这就是归零的根本意义。在普世价值的平台上,中国和世界站在一起。 二、重建 彻底归零,在人类社会实际上不可能。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阅读,然后再放回原处;在日常生活的意义上,书架和书归零,但读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在经历分岔点后在一定程度上留有记忆。与其说归零,不如说是经历了一个分岔。在分岔点上可见各种抹不掉的记忆。 最强大的记忆无疑是多年来形成的国家机器。虹口乡党委书记马远见认为,震后秩序的恢复和救灾的及时开展,是因为基层政权在封闭环境中保持了惯性运转。类似的事例在当时和灾后比比皆是。举国之力的动员救灾更是如此。强大的国家机器也是重建的核心。 即使在如此惨烈的归零或分岔之后依然清晰可见未归零的权力及其种种影响。一个被掩埋者对施救人员声称:我是张书记。此言被戏称为最牛官腔。8级地震都未能震落其思想深处的官帽。甘肃当地的官员在月台上铺设了红地毯,以迎候乘专列赴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胡锦涛让列车又前行了十几米后在无地毯处下车,这肯定让那些官员尴尬。在被问及林强的想法是否具有代表性时,他的回答是,实话实说,没多少代表性。 如果说,往日被遗忘的人性之善在权力归零之时得以彰现,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被控制的人性之恶如哄抢、偷盗等也在此时暴露出来。范跑跑的行为提供了第三种案例,人的本能:趋利避害。即使是人性之善,灾民也不认为今后人际关系会怎么样。无论善恶还是本能,都需要社会的长期雕凿。 这次救灾过程,中国举国动员的广度、深度和效率令举世震惊。灾区被夷为平地,但我们还有举国之力,还有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强大的物质基础。通往灾区的通讯和交通,所有救援物质的调运,媒体全方位的介入,以及唐家山堰塞湖险情的排除等等,都赖以此。所有这些,将是重建的基础。王石及其万科集团提供了某种程度上显得另类的记忆,那就是在西方成熟的产权理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理性设计的程序运行,包括赈灾救灾活动。很快,在网上的一片责难声中,王石变成王十,万科遭遇捐款门。万科并不孤立,在其背后还有许多跨国公司,它们则成了铁公鸡。在万科和铁公鸡的背后,还有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现代社会,以及接受其理念的中国当代精英们。南方都市报5月27日的一篇文章说,赈灾救灾是善,在既定的游戏规则内行使权力同样是善,越界用权,善之花可能开出恶之果。这种记忆来自世界,在中国初露头角。虽然幼小,考虑到对权力制约这样的观念和制度设计对于中国社会的借鉴作用,在未来的重建之中,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另类记忆相对应的是由无数网民所承载的民意。民意在圣火的传递中首先被点燃,在互联网上放大,被裹挟着汹涌而来,冲向铁公鸡,冲向范跑跑,又随着铁公鸡们的拔毛呼啸而去。与南方都市报的文章一样,在一片开除声中,范美忠所在学校的校长起初认为,应该在教育和辩论的范围内解决,而不是行政处罚!而后不久,范美忠已被教育部取消教师资格。民意、精英,以及权力的互动,在未来的重建中将起何种作用值得高度关注。与范美忠被取消教师资格相对应的是,蒋晓娟为受灾婴儿喂奶而被破格提拔为江油市公安局副政委。且不论这一行为本身,仅因喂奶而提拔,由此政府行为可以瞥见其价值观、行政程序,以及可以推知可能的行政能力。或许正是顾及到中国的民意,日本自卫队的飞机终于未能来灾区参与救灾。相似的还有以往种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的事例。感情至上,以及动辄伤及全体中国人民。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彼此理解尚有待时日。 上述这些在经历分岔点后留了下来,并非刻意所为,显示出传统及正在形成中的传统的力量。然而在经历分岔点之时,更需要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浅的层次上,灾区重建首先包括校舍建造的质量与监管、教育投入、水利建设与布局、防震知识与训练、信息沟通、交通、社会各种力量和要素的协调,以及地震幸存者本人(在特定意义上还有遇难者)的参与,他们是重建的主人。 但是,重建不仅是校舍、道路和县城,而且是文化,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被保留的权力应该是为了生命的权利,执政为民。也就是归零的权力。任何对此的逾越都是对正当权力的扭曲。然而,归零的权力如何执政?从人民大众身上汲取执政力量。震后救灾过程已经表明,今后的重建工作将继续表明,归零的权力得到来自民间的最大拥护和支持,在于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归零的权力,实际上拥有最大的权力。不少国人因西方国家恐惧中国在抗震中所显示的强大国力而沾沾自喜。其实,真正让中国强大起来的不是物质,而是在归零中显示出的精神,是政权与民众之间的高度吻合。而这样的中国绝不会让世界感到恐惧。 汶川地震过去近半年。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我们正在遗忘,但我们担心遗忘终究会到来。多难兴邦。要是如此惨烈的归零尚且不能把中国震往一个新的方向,中国还要承受什么样的磨难!? 对地震,对难,对归零的挖掘越是深入,就越难以遗忘。文革,一场发生于几十年前的人为的灾难正在或者已经被年轻一代遗忘,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挖掘。那么汶川地震呢?归零之中显示出中国人的人性之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那么丑陋的是什么,抑或,是什么让中国人变得丑陋? 揭示丑陋,是为了不再丑陋,是为了培育归零之中所显示的善,让其永葆青春。 归零,以汶川的名义。
个人分类: 人文|425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