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影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今后影视节目不宜继续丑化国民党
热度 6 bioxncai 2015-5-2 23:32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先生来到大陆了,预计将在5月4日与共产党总书记会见。双方在任党领导人的上一次会见是在70年前,遗憾的是,当年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历史性会见没有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和平,而现在双方终于能实现第二次握手了,所以这次习朱会意义非凡,必将写入史册!历史告诉我们,因为政见不同而兵戎相见,对民族是一种灾难,和平才是老百姓需要的东西。由于历史原因,大陆拍摄了大量国共内战的影视剧,其中对国民党多有丑化,随着两党领导人的握手,相逢一笑泯恩仇,今后拍摄的影视节目也应该与时俱进,变换思路了,不宜继续丑化国民党了,退一步讲,大陆 方面 起码要讲礼貌。 附相关新闻报道http://news.sina.com.cn/c/p/2015-05-02/185631786684.shtml: 台海网5月2日讯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2日上午9点,在桃园机场搭机前往上海,预计5月3日出席上海国共论坛与4日在北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手拿护照的朱立伦上午没有走贵宾通道,按照一般程序走电子通关,进入闸口,接受电脑的人脸辨识,只花20秒就顺利通关,并向在场守候的媒体和现场的民众挥手致意。    据中评社报道,许多旅客见到朱立伦,大喊加油并忙着拍照。朱立伦搭乘上午10:10的长荣班机飞往上海,他自己拉着蓝色小皮箱先进入长荣航空贵宾室休息,没有发表公开说话。    这次国共论坛国民党访问团成员115人,其中包括副主席黄敏惠、秘书长李四川、政策会执行长赖士葆、副秘书长黄昭顺、副秘书长江政彦、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高孔廉、文传会主委林奕桦。政府官员有智慧财产局局长等6人。没有台湾企业家大老随团参加。    朱立伦预定5月2日中午12点5分抵达上海浦东机场,下午参观复旦大学校史馆、与青年朋友有约,接受媒体联访,晚上与俞正声见面。    5月3日朱立伦出席国共论坛开幕式后,接受媒体联访,接下来出席与台商朋友有约活动。下午搭机前往北京,晚上与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见面。    朱立伦预定5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见面,会后举行朱习会记者会;下午前往北京大学参观,与校长会谈,以及与北大师生座谈,然后转赴香山,拜谒孙中山衣冠冢,随后搭机返回台湾,晚间11时40分接受媒体联访,说明此行成果。
1445 次阅读|12 个评论
《大地惊雷》——一个关于创业的故事
yuanjiang 2014-7-3 00:21
大地惊雷的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描写一个 14 岁小女孩和老迈酗酒的执法官、德克萨斯骑警一起追踪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为父报仇。如果你看过西部片,脑海中马上出现的可能是西部的蛮荒、牛仔的不羁和拔枪的速度。但导演科恩兄弟不认为这是一部西部片,我则把他看做一部创业教学片。 勇敢、坚毅的小女孩就是这个创业者,她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为父报仇,而且不是仅仅把凶手绳之以法,而是让凶手抵命。她有什么资源,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获得资金 他的父亲是一个马匹交易商,留给她的只有一批马驹。马驹们对她已经没有意义了,她需要变现,作为实现目标的经费;她希望留一匹马和爸爸的马鞍作为追踪过程的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希望得到最优的交易价格。 小女孩找到把马驹卖给爸爸的交易商,希望对方把马驹回购,但他不同意。小女孩指责他没有履行应尽的保管责任,失职造成了马匹被盗,并打比方如果银行被抢造成储户损失的话银行应该赔偿,否则法庭上见;交易商认为自己适当履行了义务,看马人都被打伤了,马匹被盗属于不可抗力。但小女孩的目的不是诉讼,而是通过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法律风险,从而促成交易并使自己利益在交易中最大化。最后交易商妥协,交易成功,条件是要求小女孩出具一封律师函免除自己的责任即法律风险,而小女孩得到了满意的价格、一匹马和爸爸的马鞍。 组建团队 为父报仇需要追踪能力和强大的武力,这些能力小女孩不具备,她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一个与实现复仇目标相匹配的执法官。当地的法官给她推荐了三个人选: 一个有科曼奇血统,熟悉道路和追踪;他适合当向导,就是参谋、军师的角色。 一个能力超群,心狠手辣,有很多成功案例,但有点老,而且有酗酒的毛病。 一个有时成功也有时失手,而且他认为不论多恶的犯罪分子都有好的一面,应该受到公正的审判。 小女孩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一个既有方略又有强大执行力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参谋,需要杀死凶手而不是仅仅将其绳之以法并接受审判,所以他选择了老执法官考波恩。 小女孩需要说服老执法官为自己工作,她使用了三样东西——决心 + 三顾茅庐的诚意 + 高回报(现金 + 期权——先付 50 美元,任务完成再付 50 美元,我理解在当时属于高薪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主动找上门的德克萨斯骑警,因为凶手在别处也杀了人,他抓到凶手可以得到赏金 50 美元。他希望小女孩雇佣自己。但他追踪几个月都没有成功,小女孩怀疑他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所以很轻蔑的拒绝了他。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她忽视了骑警的决心。 执法官需要帮手,骑警缺乏追踪能力,但有执行能力和决心,两人商定成功后赏金平分,于是他们因为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结成盟友。 团队管理 职业经理人有自己的工作习惯、独立性要求,不喜欢被监视,也不希望在充满风险的环境中被门外汉拖累和干扰。但小女孩执意要求参与行动,并对过程进行监管。执法官和骑警开始很抵触,但小女孩尾随而来,只身泅渡水深流急的河流,表现出了它身上勇敢、执着的品质,得到执法官的认可和接纳。 团队协调。团队因利益和任务而成立,组织很松散,成员难免因为性格、习惯、理念不同发生摩擦。小女孩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她虽然没有足够的权威化解这种矛盾,但至少与双方都能够沟通,说得上话,而且很清楚不应该做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争执;团队曾两次崩溃,一次因为执法官和骑警理念不合(当时南北战争刚刚结束),骑警表面上退出单干,暗中通过跟踪他们试图找到凶手;一次是因为失去线索、整体能力也因骑警受伤受到削弱,大家对能否实现目标出现动摇。 与对手博弈 凶手的策略是通过躲进未知和充满风险的领域,并与当地势力结盟来提高被追踪的门槛。执法官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通过与骑警结盟提高执行能力,同时小女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地化。这充分显示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经验和人脉的作用,通过当地的老熟人、知情者获得本地信息、追踪线索和补给。一个关于周其仁的故事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他和几个朋友想去看黄鹤楼,但只知道在武汉,不知道具体怎么走。周其仁的办法是先驱车到武汉,然后他打一辆出租车,让朋友的车跟在后面,让出租车司机引路,把他们带到黄鹤楼。 以枪声为契机进行决策、协同。任正非说“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这里有两次枪声起了关键作用:一次是执法官让印第安人看到有人跟踪他们就鸣枪,起到预警的作用;一次是发生在团队第二次解散后,小女孩无意中在河边碰到凶手并开枪将其打伤,已经离开的骑警听到枪声马上返回,投入与匪徒的决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自由人的自由联合,看似松散,但市场信号出现时能够马上根据目标进行整合,并协同作战;另一方面,对手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因为缺乏正当性,在法律风险和执法力量的威慑下进行切割、分化,各求自保,力量受到削弱。 在凶手被击毙后,执法官与其他四个匪徒纵马对决,英明神武将其全歼并全身而退。这其实与实现目标已经完全无关,是片中唯一的西部片痕迹。 一个好作品的特点就是你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欣赏——特别是从当下的语境进行解读时,并且都会得到乐趣和收获。 注:本博客文章除非注明都是本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本篇文章已经发表在钛媒体上。
2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喜欢舌尖2,中国需要更多关注底层人生活的纪录片
热度 2 AlecXu 2014-5-2 17:43
舌尖1我随便看了一点,没啥兴趣看下去。我喜欢看人的故事,了解人的生活,只是看食物本身没啥意思。看到USA媒体上对舌尖2的批评,觉得很可笑。USA的影视片里对价值观的宣传不比中国的少,再说了,了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错?只知道关注吃喝玩乐,才是正确的?就这点出息的话,和动物有啥区别(USA 媒体意图培养只会消费的机器可见一斑)。我们缺少的,正是能够正视底层百姓生活的纪录片,从食物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活,非常好! 可惜据说后续的剧集要少讲故事,多讲食物本身。如果这样的话,我倒是会失去继续看的兴趣,就像对舌尖1兴趣寥寥一样。
个人分类: 看人生|3719 次阅读|16 个评论
门户网 & 搜索网站 & 影视 相关网址
businessman 2013-6-30 01:34
Google : www.google.com.hk 百度: www.baidu.com 新浪网: www.sina.com 雅库高清 : http://www.yaku.tv/
个人分类: 经典分享|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视 & 音乐 & 娱乐 & 广告 相关视频视频
businessman 2013-6-19 05:14
( 1 ) 苹果著名广告 : http://www.nooidea.com/2012/05/steve-jobs-play-fdr-in-apples-long-lost-takeoff-on-famous-1984-macintosh-tv-commercial.html (2) 窃听风暴(!) : http://www.letv.com/ptv/pplay/54158/1.html (3) ( 4 ) (5) (24) 我是歌手 (2013 年第 1 季) : http://v.ifeng.com/ent/special/wsgs/ (25)
个人分类: 经典分享|1 次阅读|0 个评论
龙生龙,凤生凤
热度 6 cutefay 2013-3-4 22:22
我发现,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还是有着很强烈的“龙生龙凤生凤”的世袭信息的。很多电视剧里的很厉害的,看起来像是个啥也不是的穷小子,往往身世都是有背景的。例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1、主人公已知父母的身世,父母身份显赫(武功高强或者名声大、地位高),例如杨过、张无忌、郭靖、段誉;2、主人公一开始不知道父母情况,后来得知父母是很厉害的人物(萧峰、虚竹、胡斐、陈家洛)。而韦小宝、令狐冲等人则属于身世交代不太明确的,这种不能将其划分为身世好或者身世差的任何一列。而似乎很少有主人公是交代清楚的平民百姓家庭出身。 此外,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对天分强调的也很足。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大概只有郭靖、虚竹属于天资不行的,其他主人公级别的人物都是天资颇高的。 不仅是金庸武侠小说,其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也经常反映这样的情形。这说明中国人骨子里还是比较崇尚家庭传承和天分的。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12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我们的影视作品怎么啦
热度 13 laozu 2012-12-12 14:49
我们不断在丑化自己,这种丑化不仅是形象上的也包括民族性 一个能把自己的痛苦当娱乐的民族也堪称极品 用遥控器扫一圈儿电视,许多电视剧中都有日本鬼子 而且那些小日本一个个军容整肃,甚至很帅!呵呵 再看看剧中我们的人物形象,龌龊、甚至猥琐 您也许会说,实际情况也许就是那样嘀 我信!但咱不提了行吗,别再往疮疤上撒盐了行吗 刚看完“一九四二”,冯导又留下了一个经典镜头 一个日本军官刺刀上插着一个馒头,从嘴巴捅穿了一个灾民的脑袋 别看啦!说错了,应该说别再拍这种东西了 老看这种东西会集体阳痿 俺也知道知耻而后勇 但老把耻辱挂在嘴边上,慢慢的也就会认为我们的民族就是那副德行 “高大全”曾经成为笑柄 可我们看看,那些所谓的欧美大片,哪一部不是“高大全” 今天他们拯救人类;明天他们拯救地球;更不要说出生入死、无所不能的“ 007 ”了 那些都是假的,对! 就是这些假的他们也会为此而自豪,也会认为他们最牛 B 这就是影视艺术,可别小瞧了它 它可以树立一个民族的形象,也可以毁了一个民族的形象 奇怪!我们拍了那么多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小日本的形象应该是丑恶的、丑化的,为啥日本人不抗议呢? 没啥可抗议的,在我看来那些日本皇军的形象都是正面形象 小日本正偷着乐呢 不用别人,我们自己就可以把自己毁了
个人分类: 漫话|222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影视作品上的博士形象
热度 16 cutefay 2012-12-9 15:33
自己读了博士,在这个博士圈子里混,就觉得博士其实没什么,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只是多念了几年书罢了。而在外界人很多人眼里,似乎博士是高贵、遥不可及的形象。每次我回家妈妈带我去见她一些好友时,那些叔叔阿姨们从我这里看到的博士形象和他们之前认为的博士形象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博士应该是高高在上、没办法和他们沟通的类型,而他们看到我能跟他们聊得很投机,这才改变对博士的印象。 言归正传,在一些影视作品上,也常常出现博士的形象,不同的作品中博士的形象也是不同的,但似乎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博士形象,其共同特征可以归结为这几个字:和平常人不同。下面就举几个我比较有印象的影视作品中的博士形象。 小时候,我对博士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部当时很流行的日本动画片《阿拉蕾》。里面的主人公阿拉蕾是天才的则卷千兵卫博士制造的。当时,就觉得博士就应该像里面的则卷千兵卫博士那样什么都能发明。 上大学的时候,中国又流行起一部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里面有一位阿笠博士,也是什么都会发明的类型,他帮柯南制造了跟踪眼镜、强力压缩足球、超级滑板、徽章对讲机等等。 后来,看到几部中国拍的穿越类电视剧,例如《寻秦记》《回到三国》等,里面时光机的发明者都是博士。 上面提到的影视作品中的博士形象都是男博士,影视作品上也有女博士的形象。最近一部比较火的电视剧《男大当婚》中,其中有一位叫做赵凯的女博士,是个医生。影视作品中的她是个工作狂,不懂生活,也不懂爱情,超级古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灭绝师太的形象。当时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还感慨道:中国的女博士形象都被这个影视人物的形象给毁掉了,说不定很多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认为女博士就是这种形象呢!而最近看到的一部日本动画片《军火女王》中的女博士形象则可爱多了,里面有一位漂亮的热爱蝴蝶的年轻女博士——天田南,是典型的御姐形象,动画片中她是玩具机器人专家,被很多国家军队所关注,因为她的成果如果被用在军事上,将成为可怕的武器。而她性格也稍微有些怪异,例如会不顾生命危险去寻找蝴蝶。 总之,影视作品中的博士形象,往往都是专业能力超级强(恐怕现实中很难有博士能够做到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种程度),性格稍微有些怪异的。
个人分类: 书评影评|5825 次阅读|41 个评论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热度 1 benlion 2012-7-1 12:23
把艺术转换成一种科学,就是研究艺术的科学和心理的科学,从而设计美的生活和创造美的艺术。把科学转变成一种艺术,就是科学创造的艺术和发明的艺术,从而发现新的理论和设计新的技术。科学的知识和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发明与艺术的知识,知识的承载、知识的物化制造工程包含技术的知识和艺术的设计构成,知识形态转化成商品经济是艺术与科学的精神凝固。 培根的《新工具》封面一梭扬帆远航的船,写着 “ 知识就是力量 ” ,这是近代实验科学奠基性著作。在法国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 “ 科学就是生产力 ” 。熊比特提出创新经济学,而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指出 “ 知识就是财富 ” 或 “ 知识就是商品 ” – 知识产业和创意产业等。 注:中学和大学时代读过一些有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方法论、创造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印象最深的是《科学研究的艺术》和日本的创造发明技法、学习和记忆与认知心理学等。科学的特征是客观真实,艺术的特征是人工设想,在工程科学和人工科学领域里结合成为一体 - 指称与对象的合一、幻想与真实的吻合。
2943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技术革命
benlion 2012-6-14 23:34
印刷术是社会的教育普及率提高,使许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工艺、制造、政治、军事等书籍能够广泛流传,并且能够传播到西方、欧洲和世界,如果没有印刷术发明这些书籍的流传到现代和传播到欧洲的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印刷术本身的传播是如何发生的呢?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使圣经普及到社会上的基督徒,不只是如中世纪那样神父才能阅读,圣经内容到底是什么只能由神父、教皇来讲解,印刷术使欧洲产生了知识分子和读书阶层,中国的印刷术何不照样是使知识阶层能够形成吗?欧洲中世纪非常黑暗,有了知识分子和读书阶层,才有了后来的所有一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比如卢梭等教育思想的传播等。 现代的 IT 技术和计算机办公设备的革命和印刷术、造纸术一样属于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革命,其中也包括了邮政系统或邮寄和信件等,还有就是货币和金融革命,纸币好像就是中国人发明的哦。 另外,如同中国人喜欢用“古人云”,西方人也喜欢用”希腊曰”,就是说从古代寻找渊源,喜欢从古代寻找词汇或者用希腊造词法造词;但是,往往此之“科学”、“民主”与古代彼之“科学”、“民主“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同,在具体的内容和规范、模式等都不同,如果说按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范式观点,古代如果有“科学”、“民主”无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其范式不同或模式不同,比如,经验科学、实验科学、系统科学的范式就不同,希腊长于逻辑思维和理论辩论,中国长于社会伦理和实践应用,近代实验科学却是逻辑思辨与实验技术的结合,再比如,在政治学上,中国长于政府管理体制的文官系统,在欧洲长于宪政国家的法律与司法系统,近代民主体制是两者的结合。 而且,新的范式被接受并非容易 * ,例如,系统遗传学概念和词汇是 1994 年 11 月在中国发表(中科院), 1996 年在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北京)和 2003 年在国际遗传学大会(墨尔本)阐述;但是,一直存在激励的辩论,一点也不像现在看的那样轻易诞生和迅速得到学术界接纳,当时的权威观点或传统观点持非常坚定和强烈的反对意见。 ( 14 日在科学网即兴评论) 注 * :可以说是非常艰辛的过程, 1992 年提出系统医药学时,记得只有一个在会上表示赞成,但也未见之后开展。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论说, 1991 年 -1995 年是国内时期, 1995 年 -2000 年是国际化时期;但是, 1999 年 -2000 年国际上才开始形成一种趋势。
1963 次阅读|1 个评论
遥远的救世主 语录
jove20020 2012-4-3 13:22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单,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着相了,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像而偏离本质。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口袋里去。它的规则是:把大多数羊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的风险。所以,得适可而止。 ——《圣经》的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表明神的思维即是人的思维,就会否定神性。换一种说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吗? ——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与人的约,有了神的关于天国与火湖、永生与死亡的应许,让凡夫俗子因为恐惧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约。这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经》告诉世人了,要进窄门。 ——说魔说鬼都是个表述,本质是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与普通人不同,所谓的地域之门也无非是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觉者,我尊敬你,向你学习,如果你是魔鬼,我鉴别你,弃你而去。 ——即便是呼之欲出,你也讲不出,因为一说就错,这就像法律不能单纯以推理定罪,得允许在可能与事实之间存续一个演化的过程。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又有几个男人能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适为之而可为的事情。 ——我把一个女人所能及的事都做了,包括我的廉耻和可能被你认为的淫荡,以后我就不遗憾了。 ——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说出来而装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 ——你让我用灵魂而不是文字去理解一个女人的圣洁。你这样做,是基于一种对应的人格,谢谢你能这样评价我。 ——你是那么的执著于孤独吗?我就眼看着让你走了,可心在问我,那我又该怎么去疼你? ——所有的幸福、快乐、委屈,在这一刻都找到了接纳的地方。 ——那还不如让那一枪响了,我就在你心里永恒了。 ——顿悟天堂地狱的分别无二,证到极乐了。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招有术的感情,招术里是什么不去论它了,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就该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 ——你是什么人呢?是我忍不住想疼的人,我把我积蓄了26年的能量在这一刻为你而迸发了。 ——我知道你要走,所以我珍惜疼你的每一天。 ————强盗的逻辑,直接获取,冒险、刺激。 ——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和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极高的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耶稣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狱,是灵魂的天堂。基督徒的得救缘于神的‘约’,缘于神的应许。但进不得窄门也同样缘于‘约’,缘于神的应许。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 ——进了窄门,神立刻就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证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 ——《路加福音》里说:主啊,原谅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 ——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无论做什么,市场都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杀富是不是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二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 ——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这东西有点像禅,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 ——香港回归是政治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至少近期不是经济问题。十五大是要解决政治、经济的基本策略问题,国有资产重组、债权变股权这些改革举措已经势在必行,这里面既有政治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既要为改革开出一条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阵痛,这时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没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我曾经这样做过女人,别让我把记忆都留在床上。 ——聪明如你的女人,不多,奢华如你的女人,也不多,谢谢你这么在乎我。 ——你不知道是你,所以你是你。 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女人与男人的对话方式只有两种,要么躺着,要么站着。 ——女人的心理需要,和你在一起,我还没有自信到不需要证明是站着跟你对话,而上帝给了你一根那东西,你生来就不需要证明。 ——命题有错,只要答就错,只要是需要证明的感情就有错误。 ——不管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你的前途在哪儿? ——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就有了价值。 ——道即是规距,即有所能,必有所不能。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为法,如是,又当如何?还是有情本位啊,唯独出离不了一个情字,真希望能有个祈祷就管用的天哪。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呢。 杀富济贫,真能救了贫吗? ——那是清高的女人,我本来就没清高跟着凑什么热闹?至于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还拿什么?爱就是了。 卜算子自嘲 本是后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卧经阁半卷书 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 海斗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 怒指乾坤错。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1、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2、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 3、着相了,佛教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执迷于表像而偏离本质。 4、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6、比如说文化产业,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的创作能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么它的功效就是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市场、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与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贩毒那样耍花招,没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风险。 7、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口袋里去。它的规则是:把大多数羊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但是心理成本也更高,而且又多了一重股市之外的风险。所以,得适可而止。 8、《圣经》的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表明神的思维即是人的思维,就会否定神性。换一种说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性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的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吗? 9、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与人的约,有了神的关于天国与火湖、永生与死亡的应许,让凡夫俗子因为恐惧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约。这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经》告诉世人了,要进窄门。 10、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耶稣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狱,是灵魂的天堂。基督徒的得救缘于神的‘约’,缘于神的应许。但进不得窄门也同样缘于‘约’,缘于神的应许。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 11、进了窄门,神立刻就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证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12、《路加福音》里说:主啊,原谅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 13、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 14、无论做什么,市场都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神话的实质就是强力作用的杀富济贫,这就可能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杀富是不是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二是让井底的人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再掉下去是不是让他患上精神绝症? 15、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16、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17、这东西有点像禅,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 18、香港回归是政治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至少近期不是经济问题。十五大是要解决政治、经济的基本策略问题,国有资产重组、债权变股权这些改革举措已经势在必行,这里面既有政治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既要为改革开出一条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阵痛,这时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这种背景下,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 19、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 20、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21、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22、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23、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24、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25、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26、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广电总局召开全国影视创作座谈会
whyhoo 2012-2-21 21:05
2月10日至11日,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影视创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九次文代会、八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同志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批示,分析形势、总结经验,研究进一步推动影视创作繁荣的思路和措施。蔡赴朝同志在会上作主题发言和总结讲话,田进同志主持会议,张丕民、李伟同志出席会议。 蔡赴朝在主题发言中重点谈了五点意见: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影视创作繁荣发展。提高质量、实现影视科学发展,是增强影视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要求,是我国影视繁荣兴旺的必由之路。要把更多注意力和资源聚焦到创作上,打一场质量攻坚战,用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实现影视剧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变,形成持续健康、良性循环的影视科学发展新格局。二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己任,以提高原创能力为根本,打造更多现实主义影视精品。影视作品要想叫得响、立得住,必须在创作中镕铸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表现、提升品格境界、引领价值追求。镕铸思想内涵,就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丰富艺术表现,就要生动地唱响主旋律。提升品格境界,就要加强影视剧作的原创能力。引领价值追求,就要把现实题材作为影视创作的主攻方向。影视创作者要担负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教育人鼓舞人的历史责任,用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和更富有感染力的形式,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弘扬积极的精神价值。三要以真实可信为生命,以导向正确为灵魂,发挥历史题材影视剧以史为鉴、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要准确地把握历史题材,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在基本史实上力求准确、力求全面、力求客观。要正确地反映历史题材,把握好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和文化导向,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激励中华儿女自尊、自信、自强。四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为推动力,履行影视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要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影视评价体系,推动影视作品更好地面向市场、为人民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影视批评工作,形成影视批评与影视创作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五要以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加强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为影视剧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蔡赴朝在总结讲话中概括了会议形成的共识,强调繁荣影视创作,提高质量是关键、坚守立场是前提、深入生活是根本、促进发展是目的、良好环境是保障。蔡赴朝要求把这次会议的成果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着力在办实事、求实效、出成果上下功夫。一是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抓影视创作生产的职责。二是要采取措施,促进优秀国产影视剧更好地占领市场、走进大众。三是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迎接党的十八大献礼影视剧创作生产。蔡赴朝还就会议代表提出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建议作了初步答复。 中宣部文艺局,各省(区、市)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电局,总局机关有关司局、直属有关单位,相关电影集团、影视制作机构负责人,电影电视剧编剧、导演、评论家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原文见 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12/02/15/20120215131442210894.html
个人分类: 文化|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切以封建为背景的影视小品著作等,都包含重污染的封建糟粕
热度 1 seawan 2012-2-16 07:42
如题。 如染香人,身有余香。 如一个经常在屠宰场中熏陶出来的人, 是不会见了有人手指刺破流丁点血就情不自禁悲心增胜的。 一个经常耳闻目睹“皇上奴才阿格阿玛格格跪安乃至连坐满门抄斩”等情节的人, 必定会: 逐渐对“等级、权力、尊卑、奴性”等现象习以为常, 或多或少影响该人独立人格的发育, 阻碍其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的养成。
个人分类: 思考|15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与流行文化
热度 1 自我源于思考 2010-12-8 18:46
由于科技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资源的匮乏,大多数人无法接触到科技前沿的东西,对科学的兴趣得不到满足。因此,虽然他们很关心科学、向往科学,但毕竟还是成为流行文化的传播者和消费者,乃至制造者。 那么如何促进大众对于科学的兴趣?或许当机会出现时,他们也有可能在科技前沿作出一定的贡献。通过增加流行文化中的科学元素可以吗?本文试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科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一、文学 几乎每个英国人都知道霍金的《时间简史》,甚至很大部分的人读过这本书,而霍金本人也是世界级的明星科学家;克隆羊多莉在上世纪末出生,这头小羊受到了全世界镁光灯的关注,短时间内,关于克隆的科学作品流行起来。 但是许多读物只满足了人们对于相应科学领域的基本认知需求,它们大多不是专业著作。专业性的科学著作仍深藏于图书馆内,即便相应专业的人也未必会有多少问津。 科学对流行文化的渗入过程中,科幻短篇小说和科学小品文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长篇的优秀著作,则更容易成为经典,而难以成为流行文化的载体。 对于诗歌方面,赞美科学的诗歌有不少,但脍炙人口的科学诗歌好像不多。我们科学网内就有许多朋友热衷诗歌,并且有所造诣。希望科学网为大家带来一些科学诗歌。 二、影视作品: 《星球大战》系列中看到的是神秘之力 ( 原力 force) ,其中科技元素虽多,但科学家几乎没有。《株罗纪公园》系列中,几位科学家成为主角,他们的动物学知识及生态观念得到了支持,但影片同时也对克隆科学家提出了批评。在《独立日》、《生化危机》等电影中,科学家和特种兵们轮流成为救世主。显出了人类日益依赖科学,又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也有着某种敬畏、怀疑态度。 最近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依靠自己的科学元素、新异境界、人道理念,一举刷新了爱情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纪录,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一个奇迹。虽然电影主角是一个四肢发达,感情冲动的海军陆战士兵。但他离不开那群正义的科学家们的帮助。这部电影对于科学更多地融入流行文化是一个有力的推手。 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电脑合成技术,数据处理中心、特殊摄像技术,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科技领域。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为美国宇航局( NASA )工作过。 影视界的科技之光已经光彩夺目,希望我国的导演们也积极把科学元素纳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国内的票房奇迹。个人认为,专业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接触科技前沿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对于国内科幻电影的创作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 Discovery 、 BBC 的纪录片,我国的《探索与发现》都非常受公众欢迎。但这些记录片一般是一个系列,有很强的时间延续性,与流行关系不大。但它们的确让一些记录片开始走向影院,并获得一定的票房。 希望更多的记录片能够专门为电影院拍摄。融入到流行文化中去,吸引更多的眼球。 三、音乐歌曲 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子合成乐器越来越多,其中就有著名的电吉它。不过可惜的是,它被用于摇滚等流行音乐、歌曲。不但这些音乐、歌曲中没有多少科学元素,反倒有不少音乐是排斥科学的。 国外已经有科技工作者尝试用 Rap 音乐来向青少年普及科学,许多歌曲中其中加入了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迹。这是一个不错的先例。 国内有一首叫做《悲伤双曲线》的校园民谣知名度较高,但未流行起来。另外,科学松鼠会创作的科学元素的歌曲也有几首,离流行也有一定距离。 关于科学的儿歌呢?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每见一架飞机从头顶飞过,我们小伙伴们都会追着唱一首儿歌,第一句就是飞机飞机带带我,飞机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是能够见到的最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了。希望以后能听到一些关于科学的儿歌在幼儿园里吟唱。 音乐胎教已经广受重视,用古典音乐饲养植物和动物,也为很多农业养殖企业所采用。并且现在又有音乐治病和音乐养生的作品及讲座出现。虽然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毫无疑问,科学与音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希望能够看到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学元素。 四、体育竞技 机器人足球大赛受到国际的瞩目,不过仍然难以跟现实中的体育赛事相比。虽然世界上也有许多网游大赛,其中也有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游戏,不过,科学元素仍然很缺乏。 现代体育可以说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从用于计时的电子表,到中国队的游泳服,再到对兴奋剂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体育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然而却并不显露于表面。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遍了世界,使得近代科学发展大大加速,那什么时候中国的高科技也能像太极拳、功夫一样流行于世界呢? 建议组织大型的智力对抗竞赛。如创业大赛真人秀,并进行电视实况直播。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欲望、综合素质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并且能够让科学更有力地影响流行文化。 五、美术雕塑 诺贝尔获奖成果之一,石墨烯的发现,就得益于一个充满空间想像力的雕塑。科学家的雕塑有很多,如叶企孙先生的塑像就座落在清华园内。但雕塑这种艺术对于流行文化的影响仍较小。 分形以其神秘、美感征服了众多的艺术家,美丽的分形大大刺激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很多网络爱好者利用分形制作了大量的美丽图片。 另外,科学漫画更是多不胜数。个人认为,最有希望流行起来的就是科学漫画吧,一些小型的科学漫画集,十几页或者几十页,就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六、服饰、刺青等 服饰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流行文化中,服饰更多不是为了保护皮肤、维持温度,而是为了展示自我。而科学可以让大家在保护皮肤、维持温度的同时展示自我。 一些明星的粉丝、政治人物的支持者,会穿上带有偶像头像的 T 恤,而科学家由于形象不够亲民,尚未被邀请加入这一行列。 不过,我们看一个人的服饰时,更关心这个人的相貌、举止、气质,而较少关心 TA 衣服的料子,佩带的珠宝。 一些青少年衣服上,在夜晚会现出发光的条纹。当他们在跳街舞的时候,会发出让人炫目的光彩。这可能是科技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吧。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和音乐随身听成为了人们服饰的一种。对一些女孩子来说,甚至可以用道具这个流行词汇来描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加入到服饰大军之中。但是,这些远远未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不过,多少让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增加了,这是个好的开始。 刺青这种东西,反映了人物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刺青的内容很难用流行这个词来描述,并且大部分涉及到宗教、帮会、性心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反潮流态度。当下,不少西方人会在身体上刺几个中文字,这可能是对于中国崛起这一趋势的反应吧。 声明一点:本人不提倡刺青这种行为。 七、新闻媒介 新的发明,新的发现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关注和讨论。如人造生命的诞生,及前两天欧洲一个机器人展上,亮相了一位自动生成的机器人。这些都能引起人们对于生命、伦理的思考。 科技新闻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远的将来,它们会像证券信息、社会新闻一样受到关注,甚至更受欢迎。 结语: 借助现代传媒、网络的宣传,科技能够成为世界焦点,科学完全能够成为流行文化主流。科学的洪流终究不可阻挡。渴望创新的青少年们,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吧。 下面奉上一首小诗《科学家园》作为结尾: 如果说好奇是科学的老师, 那么实践就是科学的朋友, 而自由就是科学的爱人。 如果说兴趣是科学的母亲, 那么怀疑就是科学的父亲, 而创新就是科学的孩子。 愿每个科学人的心中, 都葆有一个科学的家园, 因为快乐的科学会让人幸福。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40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數碼相機拍攝電視劇,feasible!
LEOLAND 2010-4-16 12:56
曲津華 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都分別熱了多年,二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起來。因為,用DC拍攝視頻和用DV拍攝照片,雖都不務正業,卻也都有模有樣,并不太突兀。從技術指標上來看,DC的視頻拍攝,近一兩年來已經跨入了變焦、防抖、立體聲和1080P全高清時代;而DV也把靜態圖像的像素提高到了近千萬級。還是那句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一個比較新的新聞是,有影視界的達人已經開始純用DC來拍攝電視劇集,就是用作電視臺播放那種,非家庭版的笑笑小電影,也非演藝專業学生的實習作業。這就厲害了,從此電影電視劇的製作,沒准就忽悠一下子進入了全民時代,人皆可為之。當然,這裡面的學問還遠不僅在拍攝,後期編輯也很重要,不過這也早已平民化了現在的普通電腦完全可以勝任相當專業的視頻製作。 2010-04-16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与影视
snit 2010-1-21 10:09
一直以来对于科研都有种梦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爱灯火阑珊处的感怀,即使每每都绞尽脑汁,试图看得更加清晰时,也是以曾有之识反复看待此类问题。 其实,科研可以用生活化的观点来对待,或者说生活可以科研化一点,但不必刻意。 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现代文明的必要精神。科学家依然是凡人,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离不开日常生活。回想人类进化或成长道路上的坎坷与曲折,科学的轨迹也就可见一斑了。 影视文化是当今大众喜闻乐见,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亮丽视觉佳品,即可以通过虚拟的图像声音传戏剧情节,人物感情,也可以多方面折射生活或者给人以超越梦想的权利。这超越性颇像科学中的创新,导演将自己对剧本即实验方案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选材,处理,经过一定的脉络升华凝结成一部电影,这其中包含了既有素材的再次演绎,但往往要有创新点才能打动观众。 影视剧中每个演员,就如科研当中用到的实验素材一样,当红的演员总会出现在时下的多部影片中,最热的研究也会被运用到多个科研方向。 导演通过努力成全了一部绝唱,成全了剧中演员,反之,自己也被影视剧成全了。正如,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新材料的重大用途和优点,发表的文章成了高质量,研究发现的新材料成了科研热点。 总希望自己能将人生看得更透彻一些,能够明白其中更多东西,但是人生何尝不是也在被导演着,只是决定命运的往往不一定是自己,多了点GOD,多了份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界与影视界的类比随想
kksonne 2009-9-20 08:06
学术界与影视界的类比随想 影视界的成果是电影 电视剧 学术界的成果是论文专利 影视界关注的是票房收入,收视率 学术界关注的是SCI引用率 影视界叫剧本 学术界叫项目书(计划书) 影视界叫制片人,也称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资者,主宰着一切 学术界是各类基金项目的管理者,决定着项目是否给与的生死大权(横向则是企业公司老总) 影视界叫明星大腕,少不了花边新闻 学术界叫院士杰青,多得是造假丑闻 影视界叫导演,主演(有时两者可以是同一人) 学术界叫导师(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有时两者可以是同一人) 影视界作品演而优可以当导演,指导演员 学术界文章好又多就可以升任为教授,就可以指导学生 影视界盗版成风屡禁不止 学术界剽窃成文习惯不好 不同之处是: 影视界导演可以是科班出身,也可以演员、摄影师出生。只要有好作品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导演。 学术界不管是行政人员,还是领导,还是科研人员只要有SCI文章就认为是成功的导师。但是总觉的别扭,导师出场却不做实验,不写文章,更多的像是老板到处圈钱(国内外实验室如此称呼的很多)。不自觉的教授明明是学生做的主演,非要将主演名单换成自己。其时大可不必,导师就应该是导演的工作。 影视界可以区分好演员、好导演、好摄影师等等很正常;学术界今后应该可以区分优秀项目领导(董事长)、优秀项目执行者(CEO)、优秀学生(员工),定位明确了,关系理顺了,院士杰青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少了优秀的项目执行人员和优秀学生,估计很难成为名导。 优秀的演员并非都适合当导演,但他可以一辈子当好演员,成为明星。 优秀的学生并非都适合当导师,他或许可以成为很好的项目总管(CEO)和技术人员,但是总是不被认为是成功的发展主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中国应防止克服“文化朝贡心理”
panfq 2009-5-7 15:14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7   中评社香港 5 月 7 日 电(评论员 杨鸿玺)在人文领域或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国内几年来有一个似乎越来越强的倾向,那就是包括一些所谓的文化和科技精英在内,在如何客观对待西方人文和科学方面出现了偏差。其中的精神崇拜和文化朝贡心理非常浓厚。   影视界是明显而直观的。一部电影,如果没有西方电影界的肯定和影视大奖的承认,没有那种片面追求华丽和宏大效果的所谓电影语言,似乎这部作品就不是最好的、就是二流的,就容易产生了强烈的失落甚至自卑。这就导致一些导演或演员不唯本国国情和民众的喜好,只奔着西方电影大奖和好评而去,口味自然也要努力迎合西方电影人和民众的口味,并美其名曰以西方能接受的语言传播中国文化。适当的电影语言容易被接受,也是需要的,但这也常常导致一味追求迎合性电影语言的误区。实际上,这种被扭曲和机械剪贴的作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西方真正领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还需要仔细观察。而且很多时候,西方电影界的口味也是多变的、难调的,说不认就不认,最后往往是白费蜡。   其实,如果有一颗平常之心,就没有这个刻意追求的必要。本国本土的优秀电影人才和作品也不少见,实际水准怕也不比一些获西方什么金银的动物大奖差到哪里去,就象鲁迅、巴金等人的文学不低于诺贝尔文学奖水准一样。以中国观众或华人圈内眼光品评,有些电影作品甚至要强很多。但恰恰是这些优秀的本土题材电影创作人员为圈内一些名导名媛所不屑,因为不合西方人的艺术要求和大众口味。当然,并不否认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本土作品确有不凡之处,只是在这方面,万万不可走火入魔,要有必要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其他人文研究领域,比如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研究,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理论精髓到国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环节。但千万不要陷入误区,不要囫囵吞枣、照搬照抄,不要动辄拿晦涩的大理论唬人。中国现代历史上吃过的机械教条主义苦头并不少,历史教训并不遥远。文学作品方面显得较为客观些,我们不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等世界文学大奖的分量和荣誉,在这方面不能故步自封,但也不要刻意追求。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不仅丝毫不能否认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领先地位,而且需要紧紧跟踪西方科学发展步伐,认真扎实地学习,好好补课、吸收并创新,尤其决不要有一些成就即妄自尊大、沾沾自喜。要清醒地看到,中国与西方发达世界的科技差距是巨大的。尽力弥补差距是对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在科学领域亦步亦趋、顶礼膜拜,以致于形成严重依赖而出现浮躁心理,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同时导致创新精神的丧失。   一种科学立项、选题或文章,在听取发达层次的专家建议或评审时,在送往外文杂志发表时,如果遭到个别人士或刊物的否决,似也不必立即不加分析进行自我否定,而且对核心内容似也要有所保留。不是有传说,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此前的优秀自然科学成果要送到个别发达国家专家那里去获取国际认可、评审过关吗?据说攸关科技发展或国防前途的重要成果被人家看中,表面上却故意轻描淡写,说没有价值,暗中收为己用;而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我们也就言听计从,白白损失一些重大科技机密和科技发展契机。   再则,不要对自己人缺乏基本信心,不要忽视了身边和本土的优秀人才和科学积淀。一些看法认为,西方的才是人才,留洋的才是人才,本土的优秀人才就不当回事了。那样的话,引来一些外来凤凰,却冷了本地凤凰,得不偿失,甚至增加了无谓的差距和摩擦。况且真正吸引海外的优秀金凤凰怕也不那么容易。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双方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形成人气和合力。当然,近年来,经过摸索和一些经验教训,中国国内这方面的科技心态有所改良,但还是有不小的改进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文和科学领域尤其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辩证法原则。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更不是自我膨胀,不能简单地一概以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是另一个误区。克服一些过度的文化或科学膜拜心理,决不是要倡导和回归文化和科技封闭,而是以正确的心态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和科技事业的开放和发展。(评论员为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3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军旅喜剧元素的挖掘
jlpemail 2009-1-29 09:35
近年来,空军的创作人员,进行了军旅生活戏剧元素的开掘。在《炊事班的故事》 受到欢迎之后,又推出了《卫生队的故事》。两个电视连续锯的共同点是: 放大了军队生活中的戏剧因素。在基层连队中,不可能整天生活在喜剧一般 的气氛(气愤)中。但是,将同类元素发扬光大,就可以连续戏剧起来。 这类轻戏剧有无聊的成分在内,也有其思想价值。就是,从严整庄重的外衣 下,显露出一些滑稽的人物和事情。 这对于以悲剧的心态看待部队生活(太多的约束、禁锢、战斗和牺牲)的作者 是一种提示。当以喜剧的眼光看待社会(包括)军队生活时,就可以处处是喜剧 了。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此前的一些写作思路可能要调整了。那些让自己伤感、还企图 让他人伤感的故事可以休矣。即使结局是悲剧性的故事,也可以用喜剧的段落来推进 和表达。这样,可读性要强一些。我笔下的白草地的驻军连队中,没有女干部,这没有关系 可以引进家属探亲者来。   其实,测计队小个子队长挨个调教不服气的组长们,包括个别副手、指导员的手法, 与《卫生队的故事》有些共通之处,或许还超过了那个少校队长呢。 《卫生队的故事》,我觉得就是一传肥皂泡,外表光滑、美丽,在阳光下可以色彩绚丽。 那些人物,是穿着军装(白大褂)的嬉皮士。整天嘻嘻哈哈,以快活的心态打发无聊的 卫生队生活。卫生队生活是不是电视里表现得那样幸福,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当年在测 计队时,不是那个样子的。在深山峡谷中,边远连队的生活、高寒地带的生活,高原的 生活没有多少乐趣可言。 但是,白大褂们的表演,提示了笔者,可以以乐观、喜剧的心态回顾当年的一些生活片段。 把它们连缀起来,就可以成为连续的喜剧啦。 《白草地》本来是以悲剧的手法沉重地推进的,作者本来很沉重。白大褂们的乐天生活 为新版《白草地》的问世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手法。 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还原本色,以各地方言上场,无疑可以添加喜剧因素。 方言和\谐音,误会,等喜剧元素。各地方言聚一起,不出喜剧都难.虽然,有些不可笑的地方也 配了笑声,有些强人所难地笑。毕竟是在春节期间播放的剧目,戏剧元素要求不可太高。 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放大以后,都成了关天大事,好象刘震云笔下的《一地积毛》和《单位》 里的许多大事一样。 附录 《卫生队的故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新浪娱乐讯 由尚敬执导的情景喜剧 《卫生队的故事》 ( blog ) 即将于1月26大年初一晚八点在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四家卫视同时播出,与以往多以展现男性军人为主的军旅题材影视剧相比,由阎妮、 殷桃 、高亚林、张乔枚、刘思言、郑凯、刘敏等主演的《卫生队的故事》堪称另辟蹊径。   以空军某场站卫生队为切入点全方位展示当代军人的生活。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围绕一群卫生队女兵展开的这个故事,可真是热闹非凡。据导演尚敬介绍,《卫生队的故事》是军旅情景喜剧 《炊事班的故事》 的姊妹篇,只是此次的主角换成了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女兵。电视剧通过描述卫生队里的几个年轻漂亮且各具性格的女兵,以及高队长和李医生的工作和生活、内心情感的酸甜苦辣,以小见大,表现部队医疗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及辛勤的工作态度。   女人是细腻且感性的,而女军人又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卫生队的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她独特的个性。 《武林外传》 中的佟掌柜变身女强人闫护士长,她刀子嘴、豆腐心,也有点婆婆妈妈,爱给人介绍对象,也爱买便宜东西。 闫妮 透露说,她在卫生队里是一个老女兵,比其他人岁数大,但自己又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会为一些小事计较、争执,总体来说,是一个外表虽然很厉害,但是内心还是蛮善良的护士长。    《家有儿女》 ( blog ) 中的夏东海令总是慈父面孔的 高亚麟 ( blog ) 成为小孩子的偶像爸爸,在《卫生队的故事》中,他扮演卫生队队长,堪称万花丛中一点绿,故事中年近五十岁的他有着军人的粗犷,也有精明的一面,虽然老婆唠叨,孩子反叛,生活中烦恼不少,但他很满足自己目前的生活。有意思的是,这是高亚麟第一次穿上军服演戏,对此他十分激动,感慨说自己多年未能达成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在 《历史的天空》 等电视剧中有着表演的漂亮妹子殷桃此次来到卫生队中,这次她第一次接触情景喜剧。她演的是一位从地方分到场站的女大学生,很有个性,很俏皮的一个重庆妹,外表靓丽,经常被误认为来慰问的文工团演员。   《卫生队的故事》和《炊事班的故事》是在同一个空军场站,所以原炊事班里的老熟人洪班长、帅胡、小毛、小姜、一班长等观众们熟悉喜爱的角色将再次活跃在剧中。对此尚敬表示:有新力量加盟也一定会有新的喜剧元素,但主要还是延续了《炊事班的故事》的风格,表现了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希望能成为士兵们解决思想问题的小百科。   值得一提的是,和《武林外传》一样,卫生队的一众依然会操着南腔北调,包括佟老板的陕西话、高亚麟不太标准的山东话以及重庆等多个地域方言,会呈现出一种莺歌燕语的喜剧效果。(大拇指)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5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