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川藏公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路向西: 天路72拐
热度 1 ssglwu 2015-8-20 06:22
吴国林 川藏318线上拥有着著名的七十二拐,现命名为 天路72拐 ,又称怒江72拐,这是川藏南北线的交汇点——邦达向西通往拉萨的必经之地。邦达镇向西要翻越海拔4798米的业拉山口和横断山脉最大的一道天险——怒江山,川藏公路在这里呈之字型盘旋,著名的72拐就在这里,它是川藏线上拐弯最多的路段。 “ 怒江72拐”位于川藏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 下完72拐,下面可见怒江了。 72 拐,对骑行与开车就是挑战,但景色不一般! 开始以为72拐是假的,于是,车行了几个大拐点(180度)之后,我们开始计数,在路上的主要拐点都计上,早就超过72了,于是,改变规则,仅计数180度的大拐,最后,我得到的计数是近120个。 1.博主在此 2.博主在此 3. 在72拐处,远望群峰 4. 72拐 5. 72拐 6.72拐 7. 72拐 8. 72拐底部 9. 72拐底 10. 72拐底之田园景色 11.72拐底之田园景色 12.72拐底之路江 13. 72拐底之路江 14.72拐底 15.72拐底
84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色季拉山考察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2-8-7 22:30
今天一早,经过多日准备,牛泽清、张峰、吴清涛、曹焕喜等4人出发奔赴西藏林芝,和西藏农牧学院潘朝晖会合,开始约1个月的色季拉山考察。 1997年,我和吴岷师兄,在大卫老师的安排下,在青藏高原开展了82天的考察。当时条件有限:1)西藏考察主要靠公共汽车;2)藏东南川藏公路雨季断路,我们就只能靠卡车;3)没有适当的摄像条件;4)采集方法也比较有限,主要靠扫网;5)通信联系很不方便,很多地方没有光缆;6)很多地方晚上没有电灯,只能点蜡烛,整理标本;7)由于是学生,基本没有和当地的学者联系。 2001年, 雷富民、杨奇森、陈军、尹祚华、朱朝东、李维、彭贤绵、王纲等一行8人,赴四川、青海和西藏进行科学考察。当时条件就好多了:1)有两辆吉普车,可以相互照应;2)有一些光学相机;3)不同类群的专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野外考察的心得、教训;4)有了手机,乡镇有了网络;5)采集和整理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晚上也有充分的电力;6)杨奇森博士长期在青藏高原工作,建立了很多人脉,使得此次考察得到当地的大力支持。 2012年6月,王大生老师又带着我赶赴林芝地区踏勘,选定了色季拉山作为后续考察的重点。原因如下:1)色季拉山相较周边山区,地质灾害较少,相对安全;2)色季拉山山脚下是八一农牧学院,有潘朝晖同志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支持;3)近山口,有林业部的生态站;4)翻过山口,即为鲁朗,有新建的青藏高原研究所的藏东南站和中山大学的一个实验站。最为重要的当然还是色季拉山丰富的物种资源,亟待研究。 我的个人野外采集经验和类群研究的情况表明,色季拉山区系还不是青藏高原最丰富或最特殊的部分。但是,经过和其它地区的比较,我认为选择该山作为定点考察点比较安全、方便、有较高的代表性。 这次,牛泽清博士将主要关注传粉蜜蜂;张峰博士关注土壤动物;吴清涛设置系列的马来氏网;曹焕喜则重点采集并饲养食叶昆虫及其寄生蜂。这是我组成立以来,首次选定一个地点,一个具体问题,从多个功能群(传粉、植食、寄生、分解),研究该地点昆虫内部与相互关系。同时,此次考察也没有设定固定的植物类群,以期用3-4周的时间获得充分的标本资源,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建立背景资料库。 期望在牛泽清博士的带领下,这支队伍能够在林芝工作期间安全、顺利、满载而归!
个人分类: 野外考察|531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