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淮扬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扬州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terahertz 2016-10-2 23:31
2016年10月2日参观了扬州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5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亮亮我做的狮子头
热度 35 Majorite 2014-2-10 09:39
亮亮我做的狮子头 本人喜爱淮扬菜,今天下午自作狮子头,用了1 kg瘦肉、3把葱、2块姜、1节山药、5个鸡蛋、另加胡椒粉、淀粉若干。 我妈做的 肉团子可好吃呢, 我今年试着做,但是前几次都不太成功,主要是生 肉团子 进油锅破裂了,昨晚在QQ上问盐城老乡,得知还要放鸡蛋与淀粉, 好好搅拌。今天一试,果然成功。特记! 9号晚我吃了10个,今晚我吃了6个。 这个盘子很大,三角板刻度部分为16 cm。比例尺在此,我的狮子头并不小,单个狮子头平均直径约4 cm。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4154 次阅读|45 个评论
从淮扬菜到拉魂腔
sanlian7273 2013-11-16 20:41
许亚玲就是为淮海戏而生的。 认识亚玲是在淮安民进市委组织的一次支部活动里。那天,三支部组织会员参观淮安新区的发展新貌。巴士出发不久,下起了小雨,大家不免有点扫兴。 更尴尬的是在参观淮扬菜文化博物馆时,支部的会员们争执了起来,并立即分成了两派。起因是为淮安与扬州两地到底谁才有正宗的淮扬菜。双方各执一词,上纲上线,不可开交。也难怪,三支部的会员大多数是来自高教园区几个高校的老师,还有一些淮安文化界名人,知识分子多嘛。 像我在淮扬两地都有生活经历的人来说,如就事论事,淮扬两地的菜艺本属一家,不必区分,只不过扬州的地理位置比淮安更往南一些。同样的菜会稍微甜一些。但从对淮扬菜的重视,扬州就要强很多,早在多年前,扬州就已经有了全国第一家淮扬菜历史文化博物馆。在推广上,就更不用说了。扬州有全国最大的烹饪教育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输送烹饪教育与工艺人才,现在国内外扬州的厨子不下上万人。 为了化干戈为玉帛,支部领导决定晚上在高教园区一家新开的淮扬菜馆摆两桌。酒令一行,推杯换盏,争执双方终于握手言欢。 话题仍与淮扬菜有关,不过大家不再纠缠谁比谁更正宗,而是探讨起淮扬菜的文化内涵了。最后形成共识,一至认同书画协会的画家陈山的观点:以画比菜,淮扬菜是最具中国画味道的菜系,从里到外,最吃功夫:精雕细刻似工笔丹青,热油爆炒为泼墨写意。所以才叫“文人菜”嘛。 酒席行至一半,亚玲才翩翩而来。我加入三支部不久,是第一次见她,远远看去,我这个近视眼还以为来的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呢。得了梅花奖的人气场就是大,屋里认识她的人都大声的与她打招呼。 遗憾的是隔壁桌的领导多,亚玲没有坐在我这一桌。好在她还是过来和每个人碰了一杯。让我这个淮海戏的铁杆戏迷痒痒的心里好受了些。为了表示迟来的歉意,并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亚玲清唱了淮海戏里传统曲目《皮秀英四告》里哭诉的一段。 解放后改造为淮海戏的拉魂腔,源于秦腔,在这南北会冲的淮海大地融会徽剧、京剧而成,与淮扬菜的南北通融颇为相似。拉魂腔起,四周随即鸦雀无声,听佳人才子,恶报善终,厅内一干人等,立马从 iphone4 和互联网的当下倒转回过去农耕织读的时空。 应当是明或清的某一个也有月色的夜晚,清江浦上,也会有一群失意或得意的文人书生,吃酒饮宴,高谈阔论。席间必也有一年轻女子,和着三弦,婉转幽怨的吟唱,那必是亚玲的前身吧。
3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