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科协学术沙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协学术沙龙邀请函(初稿)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16-7-7 08:27
中国科协部门发文 科协学函学字〔2016〕175号 中国科协 第×期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函 先生/女士: 地震能否预测预报一直是学术界极具争议的课题。鉴于一次次惨痛的地震灾难,持乐观、肯定态度的学者可能会越来越少,并逐渐成为少数群体,甚至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另类,进而可能会导致一些依然坚守乐观态度的学者不敢发声,不敢公开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免引火烧身。为了遏制这种不利局面的发生和蔓延,积极营造学术风气百家争鸣的科研环境,中国科协拟于2016年8月20-21日在北京举办 第×期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邀请相关专家学 者就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进行集体策划、研讨交流。特邀请您参加本次学术沙龙。有关事项如下: 一、沙龙主题 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三、领衔专家 王思敬 院 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四清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徐锡伟 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四、时间、地点 时间:2016年8月20-21日(19日报到) 地点: 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原北京鸿翔大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龙翔路15号,总机电话:010-59838888) 五、讨论内容 沙龙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交流: 1. 大地震孕育机制; 2 .地震物理前兆; 3 .大地震物理预测方法。 六、组织形式 1. 沙龙 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 。形式发散, 开展 个性化、松散型、辩论式的讨论和交流。 2 .沙龙采用 “专题发言+讨论” 的形式,专题发言时间每人10分钟,重点主题发言最长不超过20分钟;自由发言时间每次不超过5分钟。请与会专家根据主题准备发言内容。 3 .专家发言时, 请重点介绍本人所做的原创性和开创性的重要工作, 特别是新的思想和观点,不花过多时间介绍本人在传统领域里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不重复别人观点。 4 .会议对与会者发言、讨论进行同步记录,会后整理正式出版文集 。 七、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为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请与会者自行前往会议地点。 八、其他 1 .请与会专家根据会议安排出席全部活动, 请勿中途离会 。 2 . 请参会者填写回执,并准备500字左右的发言摘要、500字的个人简介和2寸彩色照片1张(电子版) 。其中:个人简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明出生年份、出生地及现任主要职务;第二部分写明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研究工作;第三部分写明发表的主要论著,获得的奖励情况。请将以上资料电子稿于2016年7月20日以前发至会务组电子信箱。 3 .如您因故不能前往与会,请于2016年7月25日前通知会务组。 4 .国内与会者参会交通费自理,会议期间食宿费用及会务所需费用由中国科协承担。 九、会务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牛晶蕊 010-82998528 电子邮箱: csrme@vip.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邮编:100029 附件:1. 中国科协 第89 期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参会回执 2. 会议地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2016 年7月5日 附件1 中国科协 第×期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参会回执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民 族 工作单位 职 务 职 称 身份证号 ( 宾馆登记 ) 通信地址 邮 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 方向 固定电话 手 机 传 真 电子信箱 发言提纲 专家简介 备 注 注:请于2016年7月20日前将 此回执及照片电子版 发送到会务组电子邮箱 附件2 会议地点 地理位置示意图 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原北京鸿翔大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龙翔路15号,总机电话:010-59838888)。 具体路线如下: 乘 坐 地 铁:地铁10号线牡丹园站 或者 健德门站,步行约1000米。 驾车/出租车:见以上路线图。 我的报告题目与报告提纲 《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 一、岩石宏观破裂前兆 二、锁固段概念 三、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 四、地震区定量划分方法 五、孕育周期界定与主震事件判识 六、前震判识方法 七、锁固段加速破裂特征 八、大地震孕育机制 九、锁固段破裂规律的物理自相似特征 十、标志性地震事件预测方法 十一、崩滑与岩爆预测应用展望 十二、大地震预测与防震减灾 十三、总结 十四、致谢 相关: 打破研究壁垒的高招——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987493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7673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