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年终总结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年终总结

相关日志

2019,一句话总结
热度 4 zmpenguestc 2019-12-31 23:34
2019各项工作都做的好南啊~ 相关博文: 初心不忘,干好教学这份良心活 2017,我的甜点、痛点和泪点 写在2016最后一天 2015,我的教学相关工作总结 2014,我已尽力 2013,实验室工作总结 2012,我的弱欣喜与小遗憾
个人分类: 岁末集思|11783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9 年终总结
热度 7 alishay 2019-12-30 20:29
转眼间,2019年就要过去啦。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日子啦。 写个帖子,回想一下这一年都干了些啥。有啥收获得失。清了零好开始下一年的旅程。 首先,工作方面: 嗯,发了一篇小文章,奠定了一些新的实验结果的基础,明年希望可以再发一篇文章就可以想一下要不要开始找工作了。 另外就是真的要开始想一想自己将来开实验室的话要做什么方向咯。理论上来说是要找不是特别热门(以避免太多竞争)但是又足够有趣(可以发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章)的方向,同时又要注意跟目前课题的相关性,要避免跟目前导师做的太相近,又要保证现在的技术可以比较容易的转移到新的课题上。 抛完了砖等着玉,想问一下各位前辈大师关于博士后结束之后如何选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啥经验和建议么? 总体工作来说,今年有点懒惰了, 有些惜身,哈哈。动力不是很足,不过进展还算顺利。明年再接再厉,发扬一下艰苦奋斗的精神吧。是关键的一年了,各种事情应该蛮多的,要加油哦。 其次,个人成长方面: 总体说来,感觉今年在个人的思想成长和个人人格养成方面花费的精力比较多一些哟。 2019年在微信读书上花了252个小时读完了16本书,相当于每天读书50分钟。书籍内容有人物传记,如毛邓周的传记;随笔和散文,如曾文正公嘉言抄,李光耀谈治国,村上春树谈跑步,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历史类著作,如《从俾斯麦到希特勒》,《乌合之众》,和一些小说,如《曼斯菲尔德庄园》,《流浪地球》,《主角》,《等待》和《应物兄》;还有一些鸡汤类,如《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情感勒索》。 读完毛邓周的传记基本上对中国1900年以来的近代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中国复兴之艰难以及我国现在的国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跟西方同事谈中国的时候可以心里知道自己说的是有些史实依据的,不是被‘洗脑’的。这个先不提了,西方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特别是政府的误解由来以久,沟通尚需时日。政治历史类的也先放下不说。 散文随笔和鸡汤类的大多是在工作太累需要动力或者看周围的事情有些困惑或者不顺眼的时候读的。读散文和随笔可以通过作者的所思所想打开自己的眼界,使自己从眼前琐碎,一叶障目的小世界走出来,看到更广大的世界和有更高的视野。 鸡汤文呢,虽是鸡汤,倒也分析在理对症下药。知行合一起来虽然有些难,但是到底是加固了些道理和原则。 小说嘛,其实读小说比读鸡汤对于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事的认识深刻,因为一是作者本身对于人生的体会和思考会加议到文中或者借由文中角色的口中说出来;二是小说中描写的情境及情景里面人物的选择及他们的选择和行为导致的后果会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看到不同的行为带来的不同的后果。另外读者面对文中的冲突和矛盾会不觉的思考,如果是自己将会如何选择。这样也就渐渐了解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底线。认真读完一本小说便也如经历过里面人物的故事一般有些经验教训。《主角》《等待》和《应物兄》真的是写的很好,推荐给大家。 其实电视剧跟看小说也是一样的,只是追剧的时间投入太大了,没有看书快。 最近比较火的剧像《庆余年》《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和和电视都看了一点,终归是没有耐心追完。书和剧都看了一部分便停了。电视剧《庆余年》感觉男主背景太强大,靠着出身背景-团宠母亲和强大的爹爹们闯关,靠着剽窃中华大师的诗文出风头,他本人的仁义礼智信的闪光点我在追了的部分没咋发现。剧又感觉有些消费现代人作为现代人的文化优越感心理,所以觉得跟自己有些三观不合。电视剧《十二时辰》开篇很好,就是感觉后面节奏有点慢,为了节省时间就弃了。 《陈情令》的电视剧倒是真的追到底啦,原著没看。不说服化道及表演,我觉得比较感慨的是看到里面起点类似----失去父母,或流落街头或身世飘零----的几个少年,魏无羡,金光瑶,薛洋,温宁,思追,在不同的人生境遇和环境中长大成人后截然不同的性格,行为和人生选择。让人感慨童年少年时接受的关爱和教育(关于做人的道理)对于人长大后的行为和命运的影响之大。 再就是云萍城庙里,金光瑶对于在场各人性格分析及当年形势及恩怨情仇之下,what if 当时有人选择不同做法的话的分析也是让人对于如何既可以行侠仗义,坚持原则和理想,做事求‘无愧于心’,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在当世社会环境和条件下保护自己不受构陷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产生思考。 读书刷剧大致也就是这些。读了一些书以后,心里是更加开阔一些了,感觉多了些底气。可能是读书多了,多了些阅历和见识之后对于自己的了解和接纳更多了吧。 待人接物上也算有些进步吧。 自己知道自己不善于跟人自来熟,不习惯party,这算是个在当代社会的social的短板吧,记得元旦感言也发愿要改善来着。所以这一年来有意识的走出舒适区。party,聚会啥的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去参与。真的去了倒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虽然人很多,但是貌似总能在人群中找到几个聊的来的人。真的聊起来,只要怀着真诚和热情以及对于他人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跟人交流,倒真的挺愉快哒。真的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交几个朋友,还可以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是今年非常大的收获。 再次,体育锻炼,貌似也没咋额外锻炼,周末跑个步就觉得周一累的不想走动了。或许每天骑车2.5公里上山已经是我身体喜欢的运动量的极限了吧。😂。骑车一事转眼坚持了两年。这好像是我唯一一直坚持的习惯。主要是没有从家里去所里的公交车,走路和骑车二选一。这好像也没啥可选的。或许骑车久了还可以美下腿啥的。哈哈哈 最后,关于爱情和成家一事,一年以来貌似也还没有遇到什么机缘。天时地利人和不易呀。还是要继续努力咯,尽人事听天命啦。爸妈还是要暂时多多包涵咯。既然我在待人接物上有所进展,魅力还是会增长一些哒。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嗯,暂时就到这里吧。明年关键词:刻苦,勤奋,脚踏实地。 欢迎大家多多交流,特别是关于博士后结束之后如何选定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啥经验和建议。
6669 次阅读|16 个评论
时间去哪里了? —2019论文发表总结
热度 1 rczeng 2019-12-21 12:26
时间去哪里了? — 2019 论文发表总结 大学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和生产者。通过阅读、思考、实践;通过整理、归纳和演绎;通过假设、求证和升华,新的理论知识、发明及其体系得以产生、发展。这些知识的载体就是论文和著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篇科学文献的发表汇集起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高速向前发展。大学教授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阐述科学规律,撰写发表论文,是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 课题组及合作者于2019年共在线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镁合金SCI论文22篇,含一区、二区各9篇; 发表 综述论文3篇 ;3篇封面论文;3篇论文(2009年以前论文)获评为2019年F5000论文;撰写了3篇科普论文和1篇采访 。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2020年课题组将考虑把 更多 论文发表到国内期刊。另外,积极参与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科普工作,出版科普著作。 2019年主要研究工作涉及镁合金生物医用腐蚀、表面功能改性涂层: 1) 降解机理:不同等电点氨基酸对医用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 ; 2) 抗菌涂层:医用镁合金表面多种抗菌涂层体系(含Zn蒙拓土 、含Sr/SnO 2 Ca-P涂层 、层层组装药物庆大霉素、环丙沙星 )耐蚀和缓释抗菌性能; 3) 其它功能涂层:镁合金表面有机(EDTA 、DNA 、葡萄糖 )诱导耐蚀、耐磨、生物活性、自愈合或自清洁(聚丙烯)涂层 。 论文目录如下: Fundamental Theory of Biodegradable Metals—Definition, Criteria, and Design . Yang Liu, Yufeng Zheng,* Xie-Hui Chen, Jian-An Yang,* Haobo Pan, Dafu Chen, Luning Wang, Jialiang Zhang, Donghui Zhu, Shuilin Wu, Kelvin Wai Kwok Yeung, Rong-Chang Zeng, Yong Han, and Shaokang Gua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15.621). 2019, 1805402. https://doi.org/10.1002/adfm.201805402 . 一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zinc-loaded montmorillonite coatings on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AZ31. Yuhong Zou, Jian Wang, Lanyue Cui, Rong-Chang Zeng*, Qingzhao Wang, Qiuxia Han, Jun Qiu, Xiaobo Chen, Dong-Chu Chen, Shaokang Guan, Yufeng Zheng. Acta Biomaterialia (IF6.638). 98, 2019: 196-214. 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19.05.069 . 一区 Interfacial study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rrosion resistant strontium phosphate coatings upon Mg-3Al-4.3Ca-0.1Mn . Chong Ke, Ming-Shi Song, Rong-Chang Zeng*, Yao Qiu, Yu Zhang, Ruifeng Zhang, Rui-Liang Liu, Ivan Cole, Nick Birbilis, Xiaobo CHEN*. Corrosion Science (IF6.355) . 151, 2019: 143-153. https://doi.org/10.1016/j.corsci.2019.02.024 . 一区 In vitro and in vivo investigation on biodegradable Mg-Li-Ca alloys for bone implant application . Xia Dandan, Liu Yang, Wang Siyi, Zeng Rongchang, Liu yunsong, Zheng Yufeng, Zhou Yongsheng. Science China-Materials (IF5.636), 62(2), 2019: 256–272. DOI: 10.1007/s0843-018-9293-8 . 一区 In vitro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a novel tin dioxide-doped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a degradable Mg-1Li-1Ca alloy . Lan-Yue Cui, Guang-Bin Wei, Zhuang-Zhuang Han, Rong-Chang Zeng*, Lei Wang, Yu-Hong Zou, Shuo-Qi Li, Dao-Kui Xu, Shao-Kang Guan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5.04). 35, 2019: 254-265.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8.09.052 . 一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in-situ growth of nano-sized Mg(OH) 2 on micro-arc oxidized magnesium alloy AZ31 ˗Influence of EDTA . Chang-Yang Li, Xiao-Li Fan, Rong-Chang Zeng*, Lan-Yue Cui, Shuo-Qi Li, Fen Zhang, Qing-Kun He, M. Bobby Kannan, Hong-Wei (George) Jiang, Dong-Chu Chen, Shao-Kang Gu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5.04) , 35(6), 2019: 1088-1098.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9.01.006 . 一区 Recent advances in biodegradation controls over Mg alloys for bone fracture management: A review . Ming-Shi Song, Rong-Chang Zeng, Yun-Fei Ding, Rachel W. Li, Mark Easton, Ivan Cole, Nick Birbilis, Xiao-Bo Che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5.04) . 35(2019)535–544.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8.10.008 . 一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elf-cleaning silane/polypropylene composite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AZ31. Zhao-Qi Zhang, Rong-Chang Zeng*, Cun-Guo Lin*, Li Wang, Xiao-Bo Chen, Dong-Chu Che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5.04) ,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9.08.056 . 一区 CorrosionresistanceofbioinspiredDNA-inducedCa-Pcoatingon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Ping Liu, Jia-Min Wang, Xiao-Tong Yu, Xiao-Bo Chen, Shuo-Qi Li, Dongchu Chen, Shao-Kang Guan, Rong-Chang Zeng*, Lan-Yue Cui. JournalofMagnesiumand Alloys (IF4.523). 7, 2019: 144-154. https://doi.org/10.1016/j.jma.2019.01.004 . 一区 (Cover articl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drug release profile of gentamicin-loaded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on magnesium alloys: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 Yanbin Zhao; Xueyang Chen;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Fen Zhang; Zhenlin Wang; Shaokang Guan.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 (IF6.361), 547, 2019: 309–317.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19.04.017 . 二区 ( Cover articl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glucose-induced hydrothermal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pure magnesium . Ling-Yu Li, Lan-Yue Cui, Bin-Liu, Rong-Chang Zeng*, Xiao-Bo Chen, Shuo-Qi Li, Zhen-Lin Wang, En-Hou Ha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IF5.155), 465, 2019: 1066-1077.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18.09.203 . 二区 In vitro corrosion of pure Mg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 Influences of isoelectric point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mino acids. Yu Wang, Bao-Hua Ding, Shi-Yu Gao, Xiao-Bo Chen, Rong-Chang Zeng, Lan-Yue Cui, Shu-Juan Li, Shuo-Qi Li, Yu-Hong Zou, En-Hou Han, Shao-Kang Guan, Qing-Yun Liu.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IF4.959), 105, 2019: 110042, https://doi.org/10.1016/j.msec.2019.110042 二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hydroxyapatite coating induced by gentamicin-loaded polymeric multilayers on magnesium alloys . Xiao-Jing Ji, Ling Gao, Jia-Cheng Liu, Jing Wang, Qiang Cheng, Jian-Peng Li, Shuo-Qi Li*, Ke-Qian Zhi*, Rong-Chang Zeng*, Zhen-Lin Wang.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IF3.993), 179(1), 2019: 429-436 . 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b.2019.04.029 . 二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hydroxyapatite coating induced by ciprofloxacin-loaded polymeric multilayers on magnesium alloy. Xiao-Jing Ji, Ling Gao, Jia-Cheng Liu, Run-Zheng Jiang, Feng-Yu Sun, Lanyue Cui, Shuoqi Li*, Keqian Zhi*, Rong-Chang Zeng*, Zhenlin Wang.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IF3.42), 135, 2019, 465-474. https://doi.org/10.1016/j.porgcoat.2019.06.048 . 二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and acrylic acid grafted graphene oxide composit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 Tao Jin, Zongli Xie, Damian Fullston, Chunjie Huang, Rongchang Zeng, Ruiqin Bai.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 2019, https://doi.org/10.1016/j.porgcoat.2019.105222 . 二区 Influence of solution treatment on the corrosion fatigue behavior of an as-forged Mg-Zn-Y-Zr alloy . B. J. Wang; D. K. Xu, S. D. Wang; L. Y. Sheng; Rong-Chang Zeng; En-hou 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IF 3.673 ), 2019,120:46-55. https://doi.org/10.1016/j.ijfatigue.2018.10.019 . 二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nanostructured magnesium hydroxid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AZ31˗The influence of EDTA . Xiao-Li Fan, Yuan-Fang Huo, Chang-yang Li, M. Bobby Kannan, Xiao-Bo Chen, Shao-Kang Guan, Rong-Chang Zeng*, Quan-Li Ma. Rare Metals (IF1.785), (2019) 38: 520-531, https://doi.org/10.1007/s12598-019-01216-3 . 二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OH) 2 /Mg-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AZ31-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degree of silane. Qing-Song Yao, Zhong-Chao Li, Zai-Meng Qiu, Fen Zhang*, Xiao-Bo Chen, Shao-Kang Guan, Rong-Chang Zeng*. Rare Metals (IF1.785),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2598-019-01234-1 . 二区 (Cover article)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of polydopamine with/without subsequent PLLA coating on Mg-Zn-Y-Nd alloy. Ci Song, Yongxin Yang, Yifan Zhou, Liguo Wang, Shijie Zhu, Jianfeng Wang, Rongchang Zeng, Yufeng Zheng, Shaokang Guan*. Materials Letters (IF3.019), 252, 2019: 202-206. https://doi.org/10.1016/j.matlet.2019.04.122 . 三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self-healing multilayer film based on ready-made SiO 2 and CeO 2 nanoparticles layer-by-layer assembly on Mg alloys . Yanbin Zhao; Zhao Zhang; Liqian Shi; Fen Zhang;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Materials Letters ( IF3.019 ), 237, 2019: 14-18. https://doi.org/10.1016/j.matlet.2018.11.069 . 三区 Corrosion and Wear Resistance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mposite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AZ31 ‐\ the Influence of Inclusions of Carbon Spheres. Chang-Yang Li , Xiao-Lei Feng , Xiao-Li Fan , Xiao-Tong Yu , Zheng-Zheng Yin , M. Bobby Kannan , Xiao-Bo Chen , Shao-Kang Guan , Jun Zhang , Rong-Chang Zeng *.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 (IF2.906). 21(9), 2019: 1900446, https://doi.org/10.1002/adem.201900446 . 三区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hydroxyapatite coating induced by polyacrylic acid and gentamicin sulfate on magnesium alloy . Xiao-Jing Ji, Qiang Cheng, Jing Wang, Yan-Bin Zhao, Zhuang-Zhuang Han, Fen Zhang, Shuo-Qi Li*,Rong-Chang Zeng*, Zhen-Lin Wa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F1.701), 2019 , 13(1): 87–98; https://doi.org/10.1007/s11706-019-0448-1 . 三区 镁合金表面自愈合涂层进展,丁自友,崔蓝月, 曾荣昌 *. 表面技术 , 2019, 48(3): 1-9.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9.03.001. Mg-Li-Ca 表面气相扩散法制备氢氧化镁 / 硬脂酸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 . 刘汉鹏 , 崔蓝月 , 韩壮壮 , 李硕琦 , 曾荣昌 . 航空材料学报 , 2019, 39(1): 26-37.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18.001016. “ 镁合金腐蚀与表面改性 ” 专题序言 . 曾荣昌 . 航空材料学报 , 2019, 39(1). 曾荣昌:创新技术 推进镁合金产业发展,腐蚀防护之友, 2019 , 63(4) ; 50-53. 论文 论文 论文
个人分类: 年度总结|4876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8的印记
热度 4 cherrylu1960 2018-12-30 23:35
滇南转一圈回来了。补够了觉来发博客。一般都是晚上 10 点以后开始写博客,不是因为白天忙,没有时间,而是因为夜深人静时更适合思考人生。只是现在科网规定好像 24 点以后发的博客要等天亮才批准上传,所以,晚上写博客还是要抓紧点,好在俺一般写篇博客最多也就个把小时吧,想好了,不磨叽。 想必这两天是科学网博客的发博高峰,各种版本的年终“总结”纷纷出炉。晒一年工作成绩的,晒一年发论文的,当然,也有晒生活中的收获的。不拍凑热闹,俺也必须发篇“年终总结”,来证明一下,俺这一年没有虚度光阴! 俺说过,退休了都不管那么多事,吃喝玩乐为主,想干的事情不给钱也干,不想干的事情给多少钱也不干。想得美,从一个不那么景气的行业退下来,哪有多少人给你送钱?挣钱?不是没有需求,只是还要看是否挣的高兴。对生活要求不高,其实养老金够吃够喝,挣钱的动力真的不那么大。 但为了面子推不掉的干的事情还是有的,比如帮原同事审审稿子,所以,退休了,自由了,也是相对的。反正这些个事情对俺来讲就是小菜一碟。 退休了就以花钱为主,算算 2018 在外边逛游的时间应该超过了六分之一,不算多也不算少吧,花掉了多一半的养老金,走了十个国家(有点吹牛的成分,连梵蒂冈那样广场大的国家都算上了),亚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脚印。国内也走了几个地方。大多认真记录了一下,分享了适合分享的东西,不知对他人有用否。 这一年,除了出去溜腿,看世界,就是看看书、写写文章,稍带干点“公事”。 首先想反省一下, 2018 年干了两件“虎头蛇尾”的事情。 一件是心血来潮开了个公众号,想写科普,也认真坚持了十来天吧,后来呢,觉得这玩意儿既不挣钱,也没多少人看,又耗费精力,某天思考了一下,就再也没搭理它。觉得挺对不起一开始支持俺的那 100 来个粉丝。感觉想通过公众号做科普、记录生活有点不好玩,这个东西有点封闭,明显的 BUG 是发了不怎么让改,所以发之前的压力就比较大,特别是需要配图的科普文章。公众号营销水很深,办得好的都有一套营销“秘诀”,俺知道咱们博友也有靠公众号赚到钱的,俺一辈子也做不到。自媒体这东西,不能铺的太大,你毕竟就是个普通人。 另一件也是与科普公众号有关,某农业期刊管事的朋友非要让我帮他们弄公众号的科普版面,有点勉为其难,但又抹不开面子,签了半年的聘任合同,事情不多,报酬也不多。结果,这件事半途而废了,原因是去长春开了个会,发现他们对这事有分歧,就懒得掺合了,正好借此解脱,算是“坏事”变“好事”。 凡事讲究缘分,如果强求,一定没啥好结果。 还是喜欢写写科普文章,尽管也写不出太新鲜的。这一年不算自己公众号发的,在其他公众号和网站上发的科普文章大概也有二三十篇,挣了点稿费,其实还不够出国玩一趟的。科普不好写,不定论的东西很多,要讲究表现形式,还要考虑不要把话说的太死。大多发文用的笔名,所以与要名声无关。写文章不为挣钱不为出名,为啥?其实我也说不清,就是证明自己还有点用吧,其实科普这玩意,真起不了什么社会作用,对它似乎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又到月底了,还得突击就本月某著名科普平台的几个合作频道写点审读意见,交差。报酬微薄,又得罪人,不是什么好活儿。就当对原单位尽个义务,觉得也是应该干的事情,借此可以表现一下自己,挑别人的毛病,谁不会?这一年写了几万怂人家的文字,其实人家也未必真当回事儿,自己其实也未必就觉得自己怂的对。这年月,大家都忙,没有时间交流,也知道讨论不出啥结果。不违反大的原则,谁愿意咋干就咋干,横竖是挣钱或者花钱,你说你的,我干我的,都是为了完成任务。 信息过载 , 看手机占用很多时间 , 其实现在读书不太多了,尽管今年也买了十几本书,但大多没有读完,一直感觉读书是可以让人获得快乐的。 读书也需要动力。从今年元旦过后,花钱跟着某英语阅读平台读了七部多英文原著,每天读会儿书,坚持的不错,收获还是有的,选的书都不错,《心里学百科》《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与六便士》《遇见你之前》 ...... 真的挺喜欢这些书的 . 这大岁数学英语,没啥可图,就是比较喜欢,图高兴。 免费的书法课一直上着,算算也有两年多了,学习条件很好,可惜这学生不太认真,练习是三天打鱼两天筛网,所以进步不快。不过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这次出门,是陪一个还在上班的医生朋友休今年剩下的最后几天年假,一路见她挺忙,还在处理工作的事情,培训自己也培训别人,还多点执业,压力不小。还没退休,就想着退休后发挥余热的事情,真累!好在这中年朋友喜欢旅游,还舍得抽出时间出去玩。这时代,机会多多,想干事不难,干事多的人总活得比啥也不想干的人踏实点吧。 大致数了一下,2018在科学网上发博客56篇,居然差不多一周一篇,只是时间分布不太均匀,啥时想写就写。朋友圈微博想发就发,主要是记录一下足迹。 这一年,算是健康地活着,从身体到心理。偶有小恙自己处理,继续远离医院;偶有不开心,努力去化解。即将度过中年,许多事情想明白了,按照自己成熟的价值观生活,尽量不去评论和打搅他人。 又是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不同的活法,生活的热闹和寂寞都留在了回不去的岁月,希望来年继续健康地活着,继续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YC 说,虚度中年总比累死中年好,希望干活的都悠着点,不要把自己累坏了,有健康才有一切。 祝博友们元旦假期快乐,新的一年天天开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新鲜而又平庸的2018
热度 1 lidawning 2018-12-29 16:10
说今年新鲜是由于差不多一整年都是在美国度过的。语言新鲜,环境新鲜,经历的人和事新鲜。虽然我们实验室都是中国人,但是在公交车上、超市里、以及一切与社会的接触都是英语。对于没有语言天赋的我总是不能以英语思维进行听说。于是,最近几个月我 Push 自己多接触美国社会和人民,多用英语。英文水平终于略有提高。 环境新鲜,这边很注重保持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野生动物一点都不怕人。校园里,鹿、火鸡、浣熊、松鼠大摇大摆的在人面前走着,视人如无物。在海边,如果你手里端着一盘美食,海鸟闻到气息了就有可能飞过来抢劫你手中的食物。 人和事新鲜。认识了好些个美国居民,如Peggy, Holy, Troy, Inge, Roger, Sara, Mia, Lynda, Janet, Jill。他们无偿教我们英语,他们很友善,周六给我们组织聚餐,让我们有机会和当地的美国家庭接触。此外,还认识了这边工作生活多年的华人,如 Freeman 一家,华人教会的计姐、董哥等。这些华人非常热心。还经历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节日,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有些节日,如:感恩节和圣诞节都是在美国家庭过的,很有意义。 在吴老师实验室认识和接触的博士生、学者也很多。在此真是感受到了学术交流的频繁。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铁打的实验室,流水的兵。来访问/联合培养的学者学生都是非常出色的。在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也发现了自身与他们的差距。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与他们的接触令我倍感新鲜。 说今年平庸,主要是科研产出方面不尽如人意。虽然业绩不行,但是,为了鞭策自己,也为了及时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留下印记,还是应该记下来的,以便以后能反省与回顾。今年的工作成果主要如下: 1. 发表 SCI 期刊论文一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不高,但我对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和所作的工作的价值还是满意的。此篇论文的投稿过程相当曲折,在发表之前,被两个 2 区期刊所拒,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沮丧。 2. 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该会议是电子科大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支持计划中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差旅费、住宿费、以及论文的注册费都是可以由学校报销的。只因自己不学习规则,也没事先问研究生院的相关情况。导致了没能享受到学校的学术支持。好在导师很爽快的就承担了相关费用。 3. 投稿 SCI 期刊一篇。这篇论文投到了一个数学类的 3 区期刊,让人担心的是该期刊处理稿件的速度实在是慢。已经投稿 4 个多月了,还没外审。都已经催稿两次了,也没回应。我以后对这种期刊只能敬而远之了。 4. 在美国这边外导的指导下,开始了一个有别于国内的研究方向。这个方向和我之前的方向有区别也有联系。自认为外导对我的工作安排还是挺合理的。只是工作进展缓慢,最近才有点起色。 5. 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结果不理想,以惨败告终。虽然很沮丧,但不灰心。只有好好准备,争取来年有个好收成。 6. 申报了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近期已得到了教育厅推荐,应该没啥问题。虽然是小项目,钱也不多。但总算可以有点可供自主支配的小科研经费了。 7. 审稿论文 5 篇。有遇到具有创新性的论文,也有灌水的论文。不得不说,审稿是一项严肃而又费时的工作,对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审稿是有意义的,也是应该的。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审稿于作者于己都不利。 8. 发表科学网博文 22 篇。数量远低于年初制定的目标,这方面该改进,不能偷懒。既然下定了决心写博客,就要坚持。我相信当坚持写的时间足够长以后,收获就会显现出来的。 今年的工作就这些了,太平庸了,需要提高产出量。生活很新鲜,工作很平庸。希望在来年继续新鲜的生活,做出不平庸的工作。
个人分类: 成长心路|3319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8年度课题组工作总结
rczeng 2018-12-25 22:35
此刻,又到了该回忆的时候了。对本人及家庭和课题组来说,201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亲人的离去,伤痛的家人,疲惫的身躯...,往事不堪回首。 回忆不是为了忘却,而是为了珍惜当下和面向未来。 上半年里尽管波澜起伏、风雨飘摇;下半年里则是阴霾逐散、阳光普照。我们又迎来一段美好快乐的时光。 善待我们的亲人、朋友,陪伴我们的家人、父母,拥有丰富而快乐的人生。 感谢那些无私帮助过我的朋友们、亲人们,感谢始终支持我的同事们,感谢勤奋努力的学生们。我们 课题组终于 又 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最重要的发现是:镁合金剥蚀(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4 (2018) 1550 ). 最重要的获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通用项目自然科学二等奖、 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发表论文 Advances in functionalized polymer coatings on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s - A review. Ling-Yu Li; Rong-Chang Zeng *; Lan-Yue Cui; Shuo-Qi Li; Xiao-Bo Chen; Yu-Feng Zheng; M. Bobby Kannan. Acta Biomaterialia (IF 6.383 ). 79, 2018: 23-36, DOI: 10.1016/j.actbio.2018.08.030 . Effective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one-pot synthesized MoS 2 clusters/CdS nanorod heterojunction material under visible light. Chang Feng , Zhuoyuan Chen , Jian Hou , Jiarun Li , Xiangbo Li , Likun Xu , Mingxian Sun , Rongchang Zeng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IF6.735 ). 345(2018)404-413 . Enhanced visible light-driven activity of TiO 2 nanotube array photoanode co-sensitized by “green” AgInS 2 photosensitizer and In 2 S 3 buffer layer . Mengmeng Sun, Zhuoyuan Chen, Jiarun Li, Jian Hou, Fengling Xu, Likun Xu, Rongchang Zeng . Electrochimica Acta (IF5.116) , 269 (2018) 429-440.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polysiloxane modified layer-by-layer assembled self-healing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 Yanbin Zhao, Liqian Shi, Xiaojing Ji, Jichen Li, Zhuangzhuang Han,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 Fen Zhang, Zhenlin Wang.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 ( IF5.091 ), 526 (2018) 43–50. In vitro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layer-by-layer assembled DNA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 Lan-Yue Cui, Xiao-Hui Fang, Wei Cao, Rong-Chang Zeng *, Shuo-Qi Li*, Xiao-Bo Chen, Yu-Hong Zou, Shao-Kang Guan, En-Hou Ha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IF4.439 ), 457 (2018) 49–58.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strength of a spin-assisted layer-by -layer assembled coating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Yan-Bin Zhao, Han-Peng Liu, Chang-Yang Li, Yong Chen, Shuo-Qi Li *, Rong-Chang Zeng *, Zhen-Lin Wang.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IF4.439 ) , 434(2018)787-795. 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Mg-Li-Ca Alloys − The Influence of Li Content .Lan-Yue Cui#, Lu Sun#, Rong-Chang Zeng *,Yu-Feng Zheng* and Shuo-Qi Li .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 IF4.318 ), 2018, 61(4): 607-618.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ceria/polymethyltrimethoxysilane modified Mg-Al-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 Qing-Song Yao, Fen Zhang*, Liang Song, Rong-Chang Zeng *, Lan-Yue Cui, Shuo-Qi Li, Zhen-Lin Wang and En-Hou Han.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IF3.779), 764 (2018) 913-928. Invitrocorrosionofmicro-arcoxidationcoatingon Mg-1Li-1Ca alloy—The influenceof intermetalliccompoundMg 2 Ca , 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 (IF3.779), Zi-You Ding, Lan-Yue Cui, Xiao-Bo Chen, Rong-Chang Zeng *, Shao-Kang Guan, Shuo-Qi Li, Fen Zhang, Yu-Hong Zou, Qing-Yun Liu. 764 (2018) 250-26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effect on the initial NaCl-induced atmospheric corrosion process of pure copper exposed in humidified pure air .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F3.662).Zhuoyuan Chen, Hengte Li, Xingchen Liu, Jian Hou, Mingxian Sun, Rongchang Zeng . 2018 165(10): C608-C617 . In vitro corrosion an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on AZ31 magnesium alloy-Effects of tannic acid . Lanyue Cui, Hanpeng Liu, Wenle Zhang, Rong-Chang Zeng *, Shuoqi Li , Daokui Xu , Enhou Han , Shaokang Guan , Kui Xue.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F 3.662 ), 165(11) 2018: C821-C829. DOI:10.1149/2.0941811je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s: a review . Lian Guo, Wei Wu, Yong-Feng Zhou, Fen Zhang*, Rong-Chang Zeng **, Jianmin Ze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3.609) . 34(2018)1455-1466. Exfoliation corrosion of extruded Mg-Li-Ca alloy (share-link). Zi-You Ding, Lan-Yue Cui, Rong-Chang Zeng * , Yan-Bin Zhao, Shao-Kang Guan, Dao Kui Xu*, Cun-Guo Li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3.609) , 34 (2018) 1550–1557. Self-degradationofmicro-arc oxidation/chitosan composite coating on Mg-4Li-1Ca alloy (Share link). Chi Yu, Lan-Yue Cui, Yong-Feng Zhou, Zhuang-Zhuang Han, Xiao-Bo Chen, Rong-Chang Zeng *, Yu-Hong Zou, Shuo-Qi Li, Fen Zhang, En-Hou Han, Shao-Kang Guan. SurfaceandCoatings Technology (IF2.906) . 344 (2018) 1–11. Research Progress of Graphene-Based Rubber Nanocomposites. Xin Liu, Le-Ying Wang, Li-FenZhao, Hai-Feng He, Xiao-Yu Shao, Guan-Biao Fang, Zhen-Gao Wan and Rong-Chang Zeng . Polymer Composites ( IF2.324), 39(4), 2018: 1006–1022. A comparison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agnesium aluminum and zinc aluminum vanadate intercalat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on magnesium alloys , Lian Guo, Fen Zhang, Jun-Cai Lu, Rong-Chang Zeng , Shuo-Qi Li, Liang Song*, Jian-Min Ze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F1.478). 2018, 12(2): 198–206. In vitro 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 AZ31– a synergetic influence of glucose and Tris, Ling-Yu Li, Bin-Liu, Rong-Chang Zeng * , Shuo-Qi Li, Fen-Zhang, Yu-Hong Zou, George Jiang, Xiao-Bo Chen, Shao-Kang Guan, Qing-Yun Liu*.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IF1.478). 2018, 12(2): 184–197.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ilane-modified hydroxyapatite films on 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Yanbin Zhao, Liqian Shi, Tianjian Li, Lanyue Cui, Changlei Zhang,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 Fen Zh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lett.) (IF1.341), 2018, 31(2): 180–188.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novel SnO 2 -doped di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 Lan-Yue Cui, Guanbin Wei, Rong-Chang Zeng *, Shuo-Qi Li, Yu-Hong Zou, En-Hou Han. Bioactive Materials , 3 (2018) 245-249. Corrosion types of magnesium alloys , Ed. Tomasz Tański, Magnesium Alloys (ISBN 978-953-51-6707-5), Rong-Chang Zeng , Zheng-Zheng Yin, Xiao-Bo Chen, Dao-Kui Xu. London, IntechOpen. 2018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glucose-induced hydrothermal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pure magnesium . Ling-Yu Li, Lan-Yue Cui, Bin-Liu, Rong-Chang Zeng *, Xiao-Bo Chen, Shuo-Qi Li, Zhen-Lin Wang, En-Hou Ha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IF4.439), 465 ,2019: 1066-1077.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18.09.203 In vitro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a novel tin dioxide-doped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 on a degradable Mg-1Li-1Ca alloy . Lan-Yue Cui, Guang-Bin Wei, Zhuang-Zhuang Han, Rong-Chang Zeng* , Lei Wang, Yu-Hong Zou, Shuo-Qi Li, Dao-Kui Xu, Shao-Kang Guan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3.609) . 35, 2019: 254-265.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8.09.052 . Optimized preparation of Co-Pi decorated g-C3N4@ZnO shell-core nanorod array for its improved photo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Mengmeng Sun, Zhuoyuan Chen, XuhongJiang, Chang Feng, Rongchang Zeng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 IF3.779 ) , 780, 2019: 540-551.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18.12.019 In vitro and in vivo investigation on biodegradable Mg-Li-Ca alloys for bone implant application . Xia Dandan, Liu Yang, Wang Siyi, Zeng Rongchang , Liu yunsong, Zheng Yufeng, Zhou Yongsheng.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IF4.318), DOI: 10.1007/s0843-018-9293-8 .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in-situ growth of nano-sized Mg(OH)2 on micro-arc oxidized magnesium alloy AZ31 ˗Influence of EDTA. Chang-Yang Li, Xiao-Li Fan, Rong-Chang Zeng *, Lan-Yue Cui, Shuo-Qi Li, Fen Zhang, Qing-Kun He, M. Bobby Kannan, Hong-Wei (George) Jiang, Dong-Chu Chen, Shao-Kang Gua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3.609) , In press. Recent advances in biodegradation controls over Mg alloys for bone fracture management: A review . Ming-Shi Song, Rong-Chang Zeng , Yun-Fei Ding, Rachel W. Li, Mark Easton, Ivan Cole, Nick Birbilis, Xiao-Bo Chen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F3.609) . 35(4) , 2019: 535-544.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18.10.008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self-healing multilayer film based on ready-made SiO 2 and CeO 2 nanoparticles layer-by-layer assembly on Mg alloys . Yanbin Zhao; Zhao Zhang; Liqian Shi; Fen Zhang;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 Materials Letters ( IF2.687 ), 237, 2019: 14-18. https://doi.org/10.1016/j.matlet.2018.11.069 Influence of solution treatment on the corrosion fatigue behavior of an as-forged Mg-Zn-Y-Zr alloy . B. J. Wang; D. K. Xu, S. D. Wang; L. Y. Sheng; R.C. Zeng ; E.H. 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IF 3.132 ), 2019, 120: 46-55. https://doi.org/10.1016/j.ijfatigue.2018.10.019 . Enhance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MMT-supported cuprous oxide nanocomposites toward rapid colorimetric estimation of H 2 O 2 .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IF 3.581 ), DOI: 10.1002/aoc.4716.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hydroxyapatite coating induced by polyacrylic acid and gentamicin sulfate on magnesium alloy. Xiao-Jing Ji, Qiang Cheng, Jing Wang, Yan-Bin Zhao, Zhuang-Zhuang Han, Fen Zhang,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 Zhen-Lin Wang. Frontiers of Materials Science , accept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nanostructured magnesium hydroxid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AZ31˗The influence of EDTA. Xiao-Li Fan, Yuan-Fang Huo, Chang-yang Li, M. Bobby Kannan, Xiao-Bo Chen, Shao-Kang Guan, Rong- Chang Zeng*, Quan-Li Ma. Rare Metals (IF1.500), 2019, accepted. 医用镁合金:成分、组织及腐蚀 , 曾荣昌 * 、崔蓝月、柯伟 , 金属学报 (IF 0.704), 2018, 54(9): 1215-1235, DOI:10.11900/0412.1961.2018.00032. 夹缝中的腐蚀防护或控制(卷首语) — 挑战与机遇,曾荣昌, 腐蚀防护之友 , 2018, 58(5): 3. 申请发明专利 1. 曾荣昌,于池,崔蓝月,张柏城,夏洋,李硕琦,张芬 . 一种镁或镁合金的微弧氧化 - 氧化铝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201810033501.8 ( 2018-01-15 申请) 2. 曾荣昌、李长阳、樊晓丽等 . 一种镁 / 镁合金微炭球改性微弧氧化用电解液 .201810705390.0 ( 2018-07-02 申请) 3. 曾荣昌、李长阳、樊晓丽等 . 一种镁 / 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水浴封孔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201810704231.9 ( 2018-07-02 申请) 4. 曾荣昌、于池等,一种镁 / 镁合金微弧氧化 - 氧化钽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201810822918.2 ( 2018-07-25 申请) 5. 曾荣昌、于池等,一种镁 / 镁合金水滑石 - 氧化铝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201810822882.8 ( 2018-07-25 申请) 6. 张芬,吴威,曾荣昌,宋亮 . 一种镁合金基材表面的水滑石 - 聚谷氨酸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2018109060824 (2018-08-02 申请 ) 获奖: 1. 植入镁合金缺钙型 HA 涂层的形成机理与均匀降解机制, 2018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通用项目自然科学二等奖 ,排名第二 2. 期刊优秀论文奖: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ium-doped zinc calcium phosphate 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s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6, 26(2): 472-483. 特等奖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in-situ Mg-Al hydrotalcite conversion film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by one-step formation ,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5, 25(6): 1917-1925. 一等奖 Influence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Zn-Ca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 on biomedical Mg-Li-Ca alloys ,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 23(11): 3293- 3299. 二等奖 Fabrication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Fen Zhang,Changlei Zhang, Liang Song*, Rongchang Zeng **,Shuoqi Li, Hongzhi Cu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31(11):1139-1143.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ilane-modified hydroxyapatite films on 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Yanbin Zhao, Liqian Shi, Tianjian Li, Lanyue Cui, Changlei Zhang, Shuoqi Li*, Rongchang Zeng **, Fen Zh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 Lett.) (IF1.341), 2018, 31(2): 180–188.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ilane-Modified Hydroxide Zinc Carbonate Film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Rongchang Zeng *, Li-Jun Liu, Ting-Ting Pang, Fen Zhang, Wei-Wei Zhang, Shuo-Qi Li, Hong-Zhi Cui, En-Hou Ha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 Lett.) , 28(3), 2015: 373-380.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uperhydrophobic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atings on Aluminum Alloys. Fen Zhang*, Chang-Lei Zhang, Liang Song, Rong-Chang Zeng *, Lan-Yue Cui, Hong-Zhi Cui.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 Lett.) , 2015, 28(11), 1373–1381. 期刊《 JMST 》、《 Bioactive Materials 》优秀审稿人:曾荣昌 学生获奖 : 1. 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崔蓝月 2. 山东科技大学十大优秀学生:崔蓝月 3. 国家奖学金:崔蓝月、李令玉、赵延斌(导师:李硕琦) 4. 201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崔蓝月、樊晓丽 5. 2018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腐蚀控制国际研讨会优秀论文:崔蓝月 高校学术巡旅 : 1. 湘潭大学 6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韶风名家论坛, 医用 Mg-(Li)-Ca 合金腐蚀及其微弧氧化复合涂层降解机制 , 2018 年 8 月 9 日 2.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院, MGI Seminar 第178讲 ,2018年10月31日 3. 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讲座题目:“医用镁合金表面高分子涂层研究进展”,2018年12月18日 4.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四百五十一 ,报告题目:“第二相对镁合金腐蚀、疲劳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2018年12月19日 5. 湖南大学“天马材料研究论坛”第152期 镁合金腐蚀机理及研究进展 报告,2018年12月24日 学术会议及报告 1. JMST 编委会 2018 工作会议, 2018 年 12 月 19 日,南京索菲特钟山高尔夫酒店,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审稿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大规格高性能镁合金变形加工材制造关键技术 ” 项目中期检查会 . 重庆大学, 2018 年 12 月 17-18 日,评审专家 3.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会议暨创新发展研讨会 , 2018 年 12 月 5 日,海口观澜湖酒店,优秀论文作者 4. 镁合金表面高分子功能化涂层的研究进展(大会报告),先进材料腐蚀与防护学术会议, 2018 年 11 月 23-25 日,杭州 5.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会和镁合金期刊编委会, 2018 年 11 月 16 日,江苏苏州文博诺富特酒店 6. 山东省轻质高强金属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 2018 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8 年 11 月 14-15 日,济南,山东省科学研究院。 7. Hereditar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Ca and Ce-doped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s (Invited speaker) , The 7th Glob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MSE2018) , 1-4, Nov., 2018, Xi'an, China , 2018 年 10 月 31 日 8. 医用 Mg-1Li-1Ca 合金体外微生物腐蚀行为与降解机制(大会邀请报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2018 年第二届海洋污损防护技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委员, 2018 年 10 月 13-14 日,青岛 9.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mposite coatings on biomedical Mg-(Li)-Ca alloys for orthopaedic implants (Invited speaker). The 25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eat Treatment and surface Engineering. 11-14, Sept., 2018. Xi'an, China 10. 山东省及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会, 2018 年 8 月 14 日 11.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 ,学术委员会,北京, 2018 年 8 月 12-15 日 12. 医用镁合金腐蚀及其阳极氧化膜降解机制(大会报告), 2018 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术交流会, 2018 年 7 月 30 日至 8 月 3 日,北京 13. 镁合金腐蚀防护策略的思考 ( 邀请报告 ), 先进镁合金战略研讨会 ,2018 年 7 月 19-21 日,上海 14. 挤压镁锂钙合金的剥蚀(邀请报告), 2018 中国材料大会 - 先进镁合金分会 , 2018 年 7 月 12-16 日,福建厦门 学术来访及学生交流 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林化强博士来课题组交流 ,《轨道交通车辆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轻合金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情况》, 2018 年 6 月 2 日 2. 东北大学徐大可教授来课题组交流,《口腔用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 2018 年 9 月 20 日 3. 武汉大学口腔 医学院 学生李雨桑短期学术访问课题组 4. 研究生张召琦去中船重工青岛725所合作培养 参加学术组织或兼职 1.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 2. 全国材料与器件网理事会理事 3. 山东省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委员会委员 4. 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期刊审稿:61篇 撰写科学网博文:51篇 头条: 写出有味道的科学论文 精选: 2018年审稿总结 银杏 夹缝中的腐蚀防护或控制—挑战与机遇
个人分类: 年度总结|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谋的2018年
热度 1 libseeker 2018-12-21 09:08
一如既往地忙碌,依“惯例”稍事总结。 (1)作为参考咨询部负责人,主持完成所在部门承担的数字资源采访,学科服务、数字资源用户培训、数据库运行使用和更新升级、部门岗位聘任、部门总结材料撰写等各项工作。2018年3月完成“2018年文献资源采购方案”;2018年10月完成参考咨询部“工作量统计表”等工作。 (2)负责完成中外文数据库采购工作、数字资源经费预算、数据库运行使用和更新升级相关工作。完成了20种中外文数字资源的谈判与采购任务,开通了14种数字资源使用。 (3)负责数据库试用、测试、网络信息发布及相关宣传,跟踪用户使用情况,撰写年度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及其利用概况,参加数据库采购相关会议。 (4)负责第五届读书节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的组织、策划、协调,共举办讲座17场次,我校师生累计逾1000人次参加,主讲其中3场。 (5)开展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深层次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积极与科研处、院系及相关教师沟通与交流,开展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学科服务工作试点。完成1项定题服务。 (6)依托淮工学科服务QQ群助力参考咨询服务。常年推广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解答各类咨询,分享文件123个,涉及试用资源通知、数据库使用方法、研究参考资料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7)主编《学科服务速递》10期,通过办公网邮箱、学科服务QQ群向全体教职工推送,此外,通过图书馆网站向全校学生提供下载服务。受到用户好评。 (8)为科研处、人事处、二级学院等职能部门的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学科评估、专业评估、科研成果统计等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协助完成各种需求的统计资料填报。 (9)完成教育部青年项目“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5YJC870020)结题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独立作者,2篇第二作者)。 (10)先后参加数图新服务应用研讨班、CALIS第十六届引进数据库培训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高层论坛、第九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此外,参加盐淮两地四所本科院校图书馆考察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考察与访问。 此外,做了以下工作:作为圕人堂QQ群群主,承担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发布《圕人堂周讯》52期,此外于2018年6月开通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发布91篇原创图文信息,现有关注用户1700余人;作为《图书馆报》专栏作者,刊发随笔11篇;完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约稿1篇,科学网博文被《中国科学报》选刊1篇;完成《高校图书馆工作》约稿1篇。作为两家学术期刊审稿人,完成审稿数篇;作为学术图书外审审稿人,完成两部书稿的审稿工作。 2018年最为欣慰的事是家中老人安康(有老人经历大状况,心始终是悬着的);有几分遗憾的事是有本地方志编修工作对我寄予过高期望,心有余而力不足,中途退出。 2018年是忙碌的一年,收获的一年。衷心感谢所有给予我关心与帮助的人! 延伸阅读: 《图书馆报》图谋随笔辑录(2018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51743.html 《图书馆报》发表随笔11篇,书评1篇。另完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约稿1篇,科学网博文被《中国科学报》选刊1篇。
个人分类: 圕人堂|1889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7,我的甜点、痛点和泪点
热度 8 zmpenguestc 2018-1-4 15:09
甜点 1. 全年开设 3 门课程,首开研究生小班研讨课(还需磨练),共计授课 144 学时;获得校第五届“本科教学优秀奖”。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公示中,排第三),希望能进一步冲击国家教学成果奖。 2. 与队员合作申报,获批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1 项 。特别欣慰的是, 2016 年刚毕业的博士生田琳老师,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资助(据了解,她所在学校仅 2 项课题获批)。 3. 指导研究生发表 SCI 论文 8 篇,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 2 篇。 4.实验室3 名本科菁英计划生,获批中央高校业务费课题立项。指导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5. 博士生刘雨菡和 本科 菁英计划生淮丙鑫等,两名同学获得 2017 年度唐立新奖学金。 6.2017年, 实验室毕业博士生 1 名,硕士生 14 名。 7.2017年, 团队纳 新 硕士生17名(含推免生8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另外,已提前确定 2018 级推免生13名(含直博生1名),其中本校 6 名,外校生 7 名。新增2016级本科“菁英”计划生4名。 8. 2017年, 有幸加入 CSS 创享俱乐部,暑期参加了唐立新先生组织的全国 10 余所高校近 500 名师生的地中海游学。这也是我这个土包子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并结识了一群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海内外学子,加深了师生情谊。感谢唐先生提供这次难得的游学机会,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9.2017 年度,个人获评校优秀班主任(班导师)称号。 痛点 1. 少数高年级研究生,诚信缺失。以亲戚朋友结婚回家几日、家人生病等理由请假,一去不返,长期脱岗。对此,我等只能望洋兴叹 … 2. 按往年招生政策,团队 2 位博导一共可招 4 名博士生,考前答应 4 位考生报考。却因学院招生政策的突然变化, 结果 只招了 1 名硕博连读生。导致其他 3 位(2位硕博连读,1位招考)满足条件的同学落选。其中,一位女生还是辞掉工作后报考的,这事心里一直觉得过意不去。 泪点 入职至今呆了 15个年头 的学院,因学校学科重新布局和院系调整,如今要选择放弃情感,可能要放弃自己精心打造、十余年“磨”出的精品课程、实验室建设等。 另外,作为30余人组成的游击队队长,宣布队伍自然 解散,各自再拉山头 。 扫一扫,可关注“老马迷图”微信公众号! 相关博文 : 放弃选择,谁给你勇气 写在 2016 最后一天
个人分类: 岁末集思|26143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我的2017】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热度 1 yjjh143 2017-12-31 21:5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也许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缘故,最近这几年,每逢年关,不仅没有了曾经的那种期盼,反而多了一些莫名的惆怅。不禁反思,自己这一年到底忙活了些什么。 科研:曲折中前行 来到遗传所学习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这一年多的时间,也许是自己进步最快的时间。从最初对课题的一知半解,到如今的驾轻就熟,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虽然实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课题也在曲折中不断前行。 非常幸运能加入到803这个大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是那么热情友善。尤其要感谢两位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宽松优越的科研环境,让我们能够自由探索,享受科研的乐趣;导师还教导我们,不仅要享受科研,更要享受生活。两位导师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写作: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从今年七月份开通了 科学网博客 ,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到现在,已经写了39篇博客文章。其中,多篇被列为精选文章,并入选科学网首页,还有几篇被多家微信公众号转载。 值得一提的是,我写的科普文章 《乙烯:一种神奇的气体》 被微信公众号大V BioArt植物 转载,并受到导师的高度赞赏;另一篇科普短文 《狗尾草的逆袭》 在《中国科学报》上刊登,自己的文字第一次被印成铅字发表,并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科研工具介绍文章 《文献下载神器GeenMedical》 被多家微信公众号转载,并在朋友圈中广泛流传,至今,我博客中该文的阅读量已经破万。 同时,我开始使用Markdown写作。Markdown高效和强大的文字排版功能,使我不再为排版而烦恼,绝对是写作的一大利器。我将使用Markdown写作的方法写成了一篇教程 《使用Markdown排版科学网博客》 。 随后,我又开通了 知乎专栏 及 简书 ,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将写作空间命名为“菜鸟学飞记”,目的是记录自己成长的每一步。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做人做事上,我现在都还是一只菜鸟,从现在开始学飞,并期待远航! 写作,能够使我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学习成果,并展现在大家面前,提供了一个和大家交流,刷新自我认知的机会。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还认识了许多朋友,了解了不同领域的酸甜苦辣。写作,让我能够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信:升级认知,助力科研 生物信息学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自己课题中也涉及到了许多生信方面的分析和技术。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每当面对生信方面的知识时,就感到力不从心。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需要升级了。 从11月份,我就开始了自学生物信息学的道路。由于白天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只能每天晚上十点之后安排时间,挑灯夜读。经过近两个月的系统学习,已经能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常规的操作,学了一部分R语言,能进行简单的绘图,还学了一点Python,不过仍不熟练。同时,每天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整理成学习笔记,发布在自己的科学网博客、知乎专栏和简书上,以供他人学习时参考。期间,还跑了一次MutMap的 pepline,虽然没有跑成功,不过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自己对生信分析的流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家庭:携手共进 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这一年来,感谢老婆对我和家庭的照顾,使我能够安心科研,没有后顾之忧。老婆远离家乡和父母,陪我在北京打拼,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心存感激和愧疚。当然,还要感谢岳父岳母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这一年,我们都在进步。老婆换了新工作,更上一层楼,在新单位也能独当一面;而我也在不断努力前行。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奋斗着,努力着。身边有老婆陪着,和我一起携手共进,虽然前路仍漫漫,前途仍未卜,但心中却踏实了许多。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我的十年:收获满满 这两天,朋友圈里正热闹地晒自己的十八岁照片,据说是因为90后的最后一批小孩儿,过了今天,就要加入成年人的队伍了。作为80后末班车上的乘客,想想便黯然神伤,不禁再一次感叹“逝者如斯”。 十年前,我十八。那时的自己,应该还坐在高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迷茫。曾经的自己,也许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十年后,竟然能坐在我国最高科研机构的办公室里,写下现在的这篇年终总结。 十年的时间,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许多曾经的朋友早已没有了联系,成为了生命中匆匆的过客。一路走来,变化的东西太多,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美好的向往,对自己最初理想的追求。我想,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让我在这十年里不断成长进步,收获满满。 新年愿望 在接下来的2018年: 希望我和我的家人能够平安健康,一切顺利! 希望我的实验顺利,在2018年取得重要进展! 希望我们803在新的一年里,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2017.12.31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4440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年终总结”的那些事儿(附40年前的今天写的日记)
热度 6 cherrylu1960 2017-12-31 10:02
岁末又至,又到了盘点一年大事小事的时候。关于年终总结的话题,这几天在朋友圈也成了热点,大家纷纷晒出自己微信版的“年终总结”,于是除了传统的要上交的“年终总结”,自己心中的“年终总结”,又多了第三种“年终总结”,这就是专供朋友圈晒的“年终总结”。 与第一种“年终总结”打了三十多年交道,如今与学习工作相关的这件事情已成为过去,至于生活中的年终总结,没有人要求,也不必刻意去做,我们每时每刻不都是在思考人生、总结过去吗?只是有了“年终”这个时间点,大家也许比平时想得更多一点。 至少是从初中开始,老师就要求每个学期或者年终交总结了,那个时候,有些孩子是发愁写这个东西的,其实就是语文没学好,语言表达能力差,而自己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就是能用最快的时间把总结写好,甚至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就能划拉一份总结出来。反正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来就很简单,没啥太多总结的,每年的总结都很雷同,开头的官话总是少不少的,比如“在校领导和老师的教育培养下,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 不知学生时代上交的总结现在身在何方。工作后每年到了年终总结时,领导都要提醒一下,要认真对待一年一度的总结评比,年终总结和考评结果都要进入档案,与将来的工作调动、职称晋升,甚至退休时养老金的核算都有关系。 不及 A4 纸大小的一张表格真能决定那么多事情?俺不太相信,正反两面的表格,其实留给写自我评价的空间顶多也就四五百字,即便是表格下面注明可以另加页,可很少有人这样做,认真一点的还晓得把表格写满点,起码看着好看点,像俺这种“死不改悔”的,仍然延续上学时的作风,以“风”一样的速度,完成一半被官样文字充斥的总结,不是不想认真,因为我晓得,并没有人会认真看你的总结,这多半是走个程序,例行公事。至于哪些是你干的工作,有人记得清楚,会把帐算清楚的。 计算机是好玩意儿,有了它,写总结方便多了,把头年的总结调出来,头尾不用改,换换中间的工作统计数据就差不多了,写个总结前后也用不了半个小时。有时忘记交,也没有人来催,只是有人查验档案发现少点什么时才会找上门来要。后来互联网发达了,据说还有人偷懒,从网上下模版,改改交上去,以至于出现两个人的总结都大同小异的“尴尬”。年终总结除了总结业绩,还得谈点体会,思想,可有几个人在这样的总结中吐露真情呢? 近些年各单位的总结弄得复杂点,年终总结要求大家做 PPT 什么的,公开展示,这个的确促使大家稍微认真对待点。其实就是换个表现形式,没啥实质性的改变,好歹算个创新点,只是苦了那些用不好电脑软件的老同志,还得求助于年轻同志帮忙。最后上交进档案的还是那张表格。 年终总结流于形式的不在少数,俺一个俗人,也深受影响,一直没引起重视,在工作岗位上没有写出几份漂亮的年终总结。现在上上下下,面上的年终总结,说成绩的篇幅永远大大超出找问题的篇幅,因为说成绩是“资本”,摆问题则可能成为“绊脚石”,大家纷纷效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大数据时代,人们举足轻重的行为后果都逃不过数据的眼睛,也不难挖掘,靠一页纸几页纸,程序化的年终总结是否符合时代发展?业绩是摆在明面上的,你不说别人也能看到。其实,真正需要总结的也许是好好找找存在的问题、失败的教训,啥时年终总结成为找问题、自我批评讨论会,一个实事求是促发展的时代就快到来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嘴上归纳的天花乱坠,牛皮吹上天的这总结那规划,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干货”说话,已经很难起到欺骗作用了。 附: 40 年前的今天,写在日记本中的“年终总结” 1977 年 12 月 31 日,天气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 1977 年就剩下最后几个小时了。光阴不等人,我的内心心急如火,总结过去的一年,成绩是有些的,我是在兴奋中度过了这战斗的一年,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我个人的光明前途,时机快要成熟,为了达到我理想中的目标,必须得花费过去数倍的努力不可。过去的一年,时间安排得不好,抓紧的不够,造成第一次尝试的失败(指 1977 年的高考,作为在校生参加考试),这是严重的教训。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和挫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了。你不应该与别人一个样子,应不顾一切地努力改变自己,全部精力投身于你想做的事情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定要有计划并坚决执行,不打一点折扣,你作为一个女同学,一定要有志气,有坚强的毅力,时常想到那些苦学苦钻,不怕困难的人,时常想到胜利的未来,把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利用上,一刻也不能松懈,现在不是贪图舒适的时候,将来也不能如此生活,要奋斗一辈子(哈哈,那时太激进),永远不停歇,不能被“苦”和“难”二字吓到,自找苦吃,以苦为乐,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女孩子,也要拼一拼,作出成绩,给别人看一看,中国青年,应该走一条艰苦奋斗的路,祖国没有强大,我们个人的生活也不会幸福。你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开始做,你太缺乏坚持和毅力了。 大家都在晒18岁照片,我没有个人照,就晒晒18岁日记吧 无意中翻到了这篇日记,基本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动态,也算珍贵的青春记忆吧。只是那时的字写得太差了,有时也不认真,现在俺的字还不错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74 次阅读|15 个评论
抓住2016的尾巴
热度 2 dulch 2016-12-31 23:49
年末了,大家都是一样的忙,科学网的主旋律也变成了年终总结。我也来凑个热闹。 正式版的总结已上交单位。就我个人而言,2016结婚,买房,得了个宝宝,一个普通人的大事情全赶在了这一年。虽然压力山大,但是总算都一一搞定。特别是宝宝出生时是早产,老婆和宝宝当时的情况都比较紧急。现在45天过去了,老婆也很好,宝宝也很好,算是今年最大的收获了吧。工作上不用再兼职辅导员,用于教学科研的时间明显增多,增加了《电磁学》的理论课,发表了三篇SCI论文,一项国基和人才项目完成结题。 新的一年,祝科学网越办越好,祝各位网友事事顺心,工作和学业都收获满满!
个人分类: 青椒生涯|33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往前路星汉灿烂多-2016年年终总结
热度 1 lifeng2016 2016-12-30 14:49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往前路星汉灿烂多 --2016 年年终总结 很快, 2016 年就要说再见啦!回头看看,有阳光也有风雨,最近闲来无事,往事历历在目,所以加以总结。 2016 年年初,在寒风料峭中,赶到太原理工大学,等候开往曦岭的班车,平生第一次去滑雪,总会让人有点小激动。上车约一小时后,就看到皑皑白雪散于道路两旁。报名后,自己就迫不及待乘滑梯到中坡,本想细听马媛媛讲解,结果脚下一滑,就直冲下去,瞬时整个人飞了起来。然后在空中旋转,旋转,旋转,最后一路滚到坡底下,辛亏早晨人少雪厚,没有碰到人,也没有伤到自己。随后,在不断的摔与撞人过程中,找到感觉,渐渐能控制方向和力度。就这样,玩了一整天,甚是开心。 2016 年上半年科研之路略有不顺。由于自己操作原因,导致冻干机真空泵不能正常使用,和贾师傅为了找出问题所在,不断的大胆假设,仔细验证,及时跟工程师不断沟通,反反复复修了两三个月。但一个问题解决,总会有接二连三的问题冒出来。最终,将仪器寄往北京,约一周后,返回,问题没有解决。为了彻底解决此问题,自己就亲自去往北京一趟,这趟收获颇丰。一是将冻干机的问题彻底找到了,并且完全修好,心里大为痛快。二是在北京约到了刚毕业的高逸丹师姐,共话 709 组的友情岁月,感觉不错。 时间匆匆至五月份,中科院的公共科学日活动开始,有幸在报告厅里做了两次科普报告。当孙老师让我试试时,自己还真有点胆怯。后来,孙老师将之前的 PPT 给我,给我加了一点信心。自己一边看着 PPT ,一边想着文字。 PPT 一页一页往过走, word 也一页一页往上加。遇到不懂的,及时查度娘,再不懂就请教老师,累积了 10 多页的 word ,自己都能倒背如流。正式开讲之前,在课题组的组会上试讲了两遍,每次讲之前,自我感觉良好,讲完就被批评的体无完肤,只能加班改 PPT 。后来,出于时间限制,自己又将 PPT 增删调改了几遍,很有信心。但到自己上台后,腿有点发抖,伴随着忘词。幸亏,自己将要讲的内容熟记于心,于是心无旁骛,就将知识娓娓道来。有了这一次历练,在第二次讲时就显得从容多了。通过这次科普报告,明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自信,从容。 在此后,好事接连不断。比较开心事是跟随课题组去忻州宁武游玩。第一天是参观万年冰洞,冰洞外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走到洞口附近感觉凉飕飕的,风比较大,而且背阴的崖壁上竟挂满了冰花,,一个一米见方深不见底的洞口更是冒出一丝丝的寒气,顺着洞口下去,可以看到冰柱、冰锥、冰瀑、冰笋、冰花倒挂在穹顶之上,在加上有各色的灯光闪烁,冰的颜色在变幻,绚烂缤纷。不觉用手摸墙壁,寒冷刺骨,庆幸自己带了厚实的衣服,转完一圈之后,不觉过瘾,又悄悄绕道,转了一圈。第二天是游览芦芽山,芦芽山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剑直插云霄。在攀爬过程中,林木茂密,溪水淙淙。沿阶而上,两侧沟壑纵横,崖沟跌宕。过了小亭之后,栈道挂在山崖上面。通过栈道之后,有半米见方的隧道,仅容一人通过。众人匍匐前进,狭窄处需将背包摘下,才能通过,焦琛,孙老师有点辛苦。走了数十步后,豁然开朗。站在半山腰,向上看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向下看郁郁葱葱,而小天下。继续往上攀登,到达芦芽山极顶的“太子殿”,有副门联:“霞慈雨于中回,性法雨于边方。”挂于两侧。相传,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因未加封,一气之下远离京城,削发为僧,在晋西北说法讲经,劝世人以农为本,便可丰衣足食。上有高僧打坐,为我答疑解惑,心渐释然。随后,一路小跑而下。最后一天行程是去马伦草原,比较期待。早晨吃完饭,坐着颠簸的汽车一直向山顶走,开始路的两侧杂草丛生,偶尔还能看到几户人家,后来树木渐渐多了起来,可以看到一些马牛羊在里面悠然自得的吃草。下车后,跟着导游前行。前方是一片林海,枯枝黄叶,黄花花一片,不如山底下繁茂。走了一刻钟,面前出现高坡,爬上去之后,画风渐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草,然后可看到成群的牛羊放养在草原上,牛羊也不怕人,看到我们合照,不跑不闹。一群人坐在草原上,晒着太阳,吹着风,唱着歌,之前得疲惫不快都烟消云散。走到草原尽头,风变大了,吹得衣帽哗哗作响。抬头望去,芦芽山主峰出现在眼前,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雨后日出,芦芽墨绿色的山体,还会变换出一种火红的色彩,偶尔也可遇到状似“轮”,五彩斑斓的“芦芽佛光”。登上巨石,山岳江河,百家烟火尽收眼底,不觉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2016 年六月份课题组的高逸丹师姐毕业,甚是不舍,做了《临别赠高师姐》以记之。 http://user.qzone.qq.com/1634320695/2?t=0.15522713098589036 随后不到几天,煤化所的大事件 - “夏令营”匆匆而至。自己有两份工作,一是辅导员,二是及时写新闻稿。营员很年轻,很有活力,让我们想起了自己当年参加夏令营时的紧张,激动。和任晓波共同写下新闻稿,纪念这段有趣的活动。 http://user.qzone.qq.com/1634320695/2 http://edu.sxicc.ac.cn/zw/zwDetail.jsp?zwid=1 在高温假时,自己一人坐上开往安徽的火车,去找已经大学毕业的钊哥,到了合肥之后,时间还早,就先去马圈圈的母校 - 合肥工业大学溜达溜达,此时合肥正热,自己背着厚重的书包,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好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屯溪路校区,不是很大,半个小时就溜达完了,随后去找夏令营的小伙伴—郁婷玩耍,在郁大美女的带领下,参观了高大上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学校虽然面积不大,学生不多,但所到之处都能看到国家级,教育部,中科院等重点实验室的牌子,道路弯弯折折,两侧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听郁大美女说科大的校园很像八卦图,很有特色。在饭桌上,聊夏令营的诸人,聊我们反串《甄嬛传》的节目,聊面试的不公,聊没去煤化所而到科大的窃喜,聊彼此的感情经历,往事历历在目,不觉夜色将至。第二天,早早起床后见到了钊哥,感觉变化不大,还是那么的洒脱,那么的没个正经。下午一起去巢湖,万达广场转了转,晚上吃饭,喝酒。聊起了大学的彻夜打 dota, 经常找钊哥拷电影,聊起了跟亚平混迹图书馆,与杨哥,豪哥张旭暑假在灯火通明下做实验,然后在半夜还溜达在夜市的,跟龙哥,豪哥,周志滨和乔岳,石坤波,亚平出去胡吃海喝,有一次还吐了的尴尬,有点“壮志于胸莫相忘,来年共话渭水情”的感慨。随后几天,领略了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名胜古迹。 由于上半年没有做出点东西出来,所以在家过了七夕,就早早来到所里,琢磨着下一步的路要如何走。 下半年课题组比较热闹,来了两个新鲜血液,曹玉芳—才思敏捷,活波好动,马卫平—谦虚沉稳,机敏少文。 到的九月份,“中国石墨烯创新大会”开始,自己一人坐上开往青岛的火车,到达青岛后,一人背着厚重的书包,拉着沉重的快递,累个半死,想着要是能再来一人多好,随后就接到曹玉芳的电话,说她马上就到。晚上漫步于海边,单曲循环着霍尊的《天行九歌》,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晚风细细吹着,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席卷而来,身体全身得到按摩,放空思想,放空全身。随后,月出于东山之上,银光乍泄,水光接天,有几颗星星相伴左右,忽闪忽明。躺在沙滩之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天气渐冷后,回到住处,热水冲淡了一天的疲惫,海浪明月入梦来。 第二天,早早赶到会展中心,布展才发现海报没有寄过来,奔波一上午才将海报打印出来。随后,曹玉芳也到达会展中心,两人就忙了两天。随后几天,在青岛周游了一番,吃了青岛海鲜,看到了比人还要大的鱼。去了八大处,这个季节人正多,大多是在拍摄婚纱照,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婚纱照,加上有美女相称,令人大饱眼福。去了毗邻鲁迅公园、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和五四广场的海洋馆,内部的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与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巨大完整、色彩鲜艳的笙珊瑚;金黄美艳、古朴典雅的澳大利亚大香螺;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热带珊瑚礁鱼;还有那蹒跚而行的海龟,张鳍如帆,似离弦之箭的剑鱼;昂首而立,雄伟挺拔的北海狮;硕大无朋,威风凛凛的抹香鲸,看似美丽实则身怀剧毒的海蜇,初次看到这些书本视频上的景色,新鲜感十足,左左右右,走走停停,甚是过瘾。游览完之后,天气尚早,就坐在东海的礁石上,吹吹海风,山岛竦峙,天光一色,洪波涌起,游轮轰鸣,看海鸥飞来又飞去,脸基尼中流击水,时隐时现,听大浪击石,铿锵有力,不知火车快要出发。随后,在海边的小店里,买了一些特产,匆匆赶到青岛北站,返回太原。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日子较为平淡。周内加班搞科研,周末课题组每周一聚,在太原理工大学食堂,吃着小炒肉,地锅鸡,酸菜鱼,外加两个小菜,与雷洪,华成杰,曹玉芳,马卫平吐槽吐槽身边的事,调侃调侃个人品味,说到急处,有打架的趋势,争争吵吵,好不热闹。吃完饭后,唱唱歌,消化消化。有时会去柳巷溜溜弯,吃完饭,追追最新上映的电影(在这方面我可是行家),《驴得水》,《血战钢锯岭》,《长城》,聊聊哪的票价便宜,哪里的电影院效果好,有时抢到万达的 IMAX ,也会兴奋好几天。 12 月 18 日,早起,(月远雾淡天渐明,衣鲜马怒步轻盈。乡近人怯君莫笑,把酒言欢话儿情)。回家参加同学婚礼,感觉能找一个相知相守的人不易,跟同学去毕业六年的高中转悠了一番,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往前路星汉灿烂多。 12 月 21 日,所里的包饺子大赛开始,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下着,室内包饺子分工明确。马卫平切面,曹玉芳擀面,我,雷洪,华成杰包饺子,不到 10min, 一百多个饺子已快速完成。热腾腾的饺子,蘸着醋,很快就吃完了。有酒有肉,有帅哥有美女,有滋有味,生活不错。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看看书。《历史深处的民国》,《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史记》,《千古名将英雄梦》,《资治通鉴》,《二战全史》,《世界通史》,《明朝那些事儿》,《明实录》,《三国志》,《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文景之治》,《剑桥倚天屠龙史》。。。。。。 http://user.qzone.qq.com/1634320695/2 自己多看书而少看视频的原因在于看书时,自己可以去想象这些波澜壮阔的场景,尤其是在看历史书时,拿本中国地图册在旁边,写写画画,超然物外,经常忘记时间点。一个人独处时也会健健身,跑跑步。天气好时,绕着煤化所跑,天气坏时,去健身房溜达溜达。有时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强求,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总得来说,这一年上半年过得挺坎坷的,修修补补,课题经常更换。下半年过得顺风顺水,可能办公室里多了师弟师妹,受他们的鼓舞,自己的斗志也被激发出来了。希望 2017 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龙城两年三载,光阴一一过,山岳江川欣欣看,怅寥廓。 师长牵肠挂肚,科研细细拨,同窗好友笑盈盈,气蓬勃。 寒风簌簌痛戳,东门找汤喝,竹色松声沙沙响,升明 月 。 小菜处处飘香,亲友入梦多,人言好事需磨磨。急什么? 往昔 头角峥嵘 ,前路探星河,天道酬勤慢慢琢。深求索! 枫林夜雨 2016 年 12 月 30 日 14:37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3327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2016年终总结
热度 6 wuxiang 2016-12-23 21:09
商场内,马路旁,鳞次栉比的圣诞树张灯结彩,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预示着美好的 2016 即将结束。这一年世界的变化真不小。对岸政权更替,韩国干政门事件,英国脱欧,特朗普的胜选验证了一切皆有可能。我也搬到了新的工作单位。 今年分别于 5 月和 8 月回乡探亲 2 次。 8 月份陪父亲大美龙江 15 日游。和各阶段的同学及朋友聚会超过 10 次。共作 打油诗(词) 45 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807do=blogid=10228912) 7 月 1 号 -4 号参加了在大连理工召开的第 30 届中国化学会。 7 月 12 日 -14 日赴北京参加第二届纳米能源与系统国际会议。 7 月 15-16 参加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七届纳米与能源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 12 月 3 赴天津参加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年会。在国内高校作学术报告 7 场。被聘为 SCI 收录英文期刊 Nano-Micro Letters 副编辑。作为客座主编在国际 SCI 收录期刊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组织一期专题: Hierarchically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评审 4 份 河北省自然基金。 今年课题组共发表 SCI 论文 12 篇,其中 2 区 6 篇,影响因子 4.0 以上 3 篇。 2 名学生毕业,招生 2 名新同学。 新的一年,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崭新的环境下,作出成绩需要时间。 2017 年度工作计划:招生新同学 3 名。力争获得各种科研项目 1-2 项,发表 SCI 论文 10 篇,力争 1 区文章 2 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达到 1900 次, H 因子 26 。至少 2 名同学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加 3-4 次学术会议。作 5 场学术报告,组织 1 期专题。 附 1 : 2016 年发表的论文目录 1. Xin Zheng, Zhicheng Han, Shunyu Yao, Huanhao Xiao, Fang Chai, Fengyu Qu, Xiang Wu * Spinous α-Fe 2 O 3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s anchored on Ni foam for supercapacitors electrodes and visible light driven photocatalysts Dalton Transactions 2016,45,9094-7103 2. Xin Zheng, Zhicheng Han, Fang Chai * , Fengyu Qu, Hui Xia * , Xiang Wu * Flexible heterostructured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based α-Fe 2 O 3 nanosheets with excellentel 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Dalton Transactions 2016, 45 , 12862-12870 3. Xin Zheng,Zhicheng Han, Wenjin Yang, Fengyu Qu, Baodan Liu * , Xiang Wu * 3D Co 3 O 4 @ MnO 2 heterostructures grown on fl exible substrat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and photocatalysts Dalton Transactions 2016,45, 16850-16858 4. Zhicheng Han, Xin Zheng, Shunyu Yao, Huanhao Xiao, Fengyu Qu, Xiang Wu * Doughtnut-shaped Co 3 O 4 nano flakes grown on nickel foam with enhanced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6 ,365:240-244 5. Huanhao Xiao, Fengyu Qu, Xiang Wu * Ultrathin NiO nanoflakes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6, 360,8-13 ESI高被引 文章 6. Huanhao Xiao, Fengyu Qu, Ahmad Umar * , Xiang Wu * Facile synthesis of SnO 2 hollow micro spheres composed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remarkabl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6,74,284-290 7. Xiang Wu * , Chuanfei Guo, Haibo Zeng, Ahmad Umar Hierarchically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6,8:1227-1230 8. Huanhao Xiao, Shunyu Yao, Hongda Liu, Fengyu Qu, Xu Zhang * , Xiang Wu * NiO nanosheet Assembles for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016,26:271-275 9. Fang Hu, Malin Li, Fei Du, Runxia Li, Siqian Zhang and Xiang Wu *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nganese Vanadate Nanorods as an Intercalation Anode for Lithium-ion Battterie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6,8,1309-1313 10. Fang Hu, Di Zhang, Runxia Li, Siqian Zhang, Xiang Wu * Synthesis and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of High Surface Area γ-Al 2 O 3 Nanofibers Modified by Lanthanum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6,8,1242-1247 11. Feng Yan, Yang Liu, Xue Cai * , Xiang Wu * Facile synthesis of Ag 2 O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ZnO assembles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6, 16, 8538-8543 12. Shunyu Yao, Xu Zhang * , Fengyu Qu, Ahmad Umar , Xiang Wu * Hierarchical WO 3 nanostructures assembled by nanoshe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in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6,689:570-574 13. 蒋伟, 武祥 * 硫化锌微米花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6,34,281-285 ( 邀请 ) 附 2 : 学术报告情况 1. 3 月 28 号 宁夏大学 2. 3 月 29 号 兰州大学 3. 5 月 17 号 东华大学 4. 5 月 19 号 河海大学 5. 6 月 29 号 青岛科技大学 6. 11 月 9 号 沈阳工业大学 7. 12 月 3 号 天津工业大学
个人分类: 年终总结|611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看一看一位退休老人的年终总结《我老,我好,我乐!》
Fangjinqin 2016-11-27 08:40
http://mp.weixin.qq.com/s/YjgTv5homXG1vZp-tnLMsA 💐一个退休老人的年底总结,两亿老人看了都点赞! 2016-11-22 创意坊 《我老,我好,我乐!》 人生苦短转瞬间, 星移斗换已暮年。 昨日青少今已老, 一生辛劳终得闲。 轻轻松松退休日, 平平淡淡又一年, 日出日落天天过, 月亏月圆时时新。 全新生活定航线, 心揣朝阳度晚年。 轻松自在心随愿, 后辈之事少挂牵。 相敬如宾老夫妻, 含饴弄孙天伦乐, 衣食无忧政府给, 常与朋友谈谈天。 读读书,看看报, 多种书刊任我挑, 难解疙瘩多探讨, 不行上网聊一聊。 身体棒,吃饭香, 早睡早起盼天光, 随意热身健步行, 少到医院看医生。 运动健身坚持做, 娱乐养生两不丢, 虽说没啥大成就, 但可群聚多交流。 亲和友,常聚首, 多谈和谐少说愁。 保持健康好身体, 天伦之乐同享受。 这首《我老,我好,我乐!》是一个退休老人的年底总结,完全写出了我们所有离退休人的心声,太赞了!赶快送给朋友们读一读吧~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签约作家或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Pageview Report Top Comments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这样写年终总结合适吗?
热度 2 KZTLJYJDTDDL 2015-1-29 15:43
个人总结 进入实验室半年来,我感觉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基本上步入正轨,我日渐感到充实。仍然清楚的记得5月份帮您校对那篇SCI稿件后,您说出的一长串表扬的话,当时真的很受鼓舞,同时也让我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原来我也可以完成。从那以后,我渐渐明白: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不可以做,而是我们心中缺少自信,缺少那种将帅的风范,从而导致我们一直认为发高水平文章是那些名校大牛们应该做的事,而与我们无关。从最近关注小木虫论坛的帖子,我慢慢发现许多研究生发表了影响因子很高的SCI,从阅读他们的经验帖中,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性——以严谨低调的姿态对待研究问题,以开朗自信的心情从事科学研究。对比自己以前的想法,在科研心态上的确与他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上**老师的有限元课时,记得他说过:做科学研究要有“将帅的风范,士兵的精神”;在科研领域,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只有针对某一具体实际情况,而相对正确的真理;不要迷恋轻信权威。当时听到这些话后,觉得**老师对科学研究真的领悟很深,有大家风范,同时也让我对科研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在多次实验室的交流中,您经常谈到“做自己爱做的事,自己会觉得幸福”,通过这半年的学习,我也领悟到了其中的幸福观。的确,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被外界所强迫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但时间久后会日渐疲惫,毕竟与自己的兴趣背道而驰,久而久之便体会不到所谓的幸福感。 新年寄语与期望:在以后的科研学习中,希望自己能够拾起信心,拿出饱满的热情对待科研问题,多出高水平成果,同时在实验室的日常学习交流中,逐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完成实验室工作 1、完成两篇SCI文章的全文翻译工作; 2、完成SCI多次校稿与修改工作; 3、完成岩石力学实验完整报告; 4、完成4个专利的回复意见; 5、完成EI文章“*********************研究”。 对实验室的建议 1、对学生所做工作的表扬和批评应适当,完全的褒奖和过分的批评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能力的提升; 2、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建议或者工作;(插一段前几天您和**师兄的对话:记得前几天,您问过**师兄**英文文章(我的第一篇翻译)的进展情况,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投稿没有任何回复,可能是文章翻译不是太好,有些问题吧。师兄或许出于无心,当时听到这句话很心酸,那篇文章从4月初您发给我到5月中旬翻译完,我足足弄了一个月,期间查过很多资料,也请教过很多翻译高手,去北京玩的那几天也足足修改了3天,我承认里面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当时听到**师兄的那句话,我真的很心寒。我一直以来做任何事都是“要就不做,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您交代给我的每一件事也是如此,不存在敷衍或者搪塞); 3、希望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我一直的觉得科研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奖励,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只有尽全力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公司才能得到蓬勃发展; 4、如果有必要,觉得老师可以在有空的时候找每一个学生单独谈一下话,我觉得合理的心理疏导对激发学生的潜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上说了这么多,每一句都是我自己切身的感受,或许有些话在您看来有些刺耳,但真的都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这个人心里藏不住话,很多时候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您说,今天借这个机会全都说出来,希望您不要有什么偏见。以前本科给校长写投诉信和上次在深圳工作辞职时给老板写的辞职信,都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书面的形式说了出来,上次接到公司部门经理的消息说:以后研究生毕业了如果还去深圳,希望能来公司看看,老板很欣赏你,公司随时欢迎你。当时收到这个消息真的很开心,觉得那封写给老板的辞职信(也算是建议信吧)没白写。)
310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回顾总结
nkbear 2015-1-1 04:14
记忆中没写过年终总结,鉴于 2014年是个转折点,跟一下风。 回顾过去, 3月顺利通过博士答辩,为近六年的博士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这六年,有点累但很快乐。从生物物理的本科,到计算神经科学的硕士,再到实验神经科学的博士,总算正式踏入神经科学领域。希望以后能把计算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创自己的一片新天地。7月在加州理工的 Markus Meister 实验室开始博士后, 10月份申请到一个不错的fellowship。发表文章方面:第一次在 Cerebral Cortex 上发文 章, Strengthening of Direction Selectivity by Broadly Tuned and Spatiotemporally Slightly Offset Inhibition in Mouse Visual Cortex. Cerebral Cortex (2014) doi: 10.1093/cercor/bhu049 。另有三篇挂名文章。 展望未来,希望博后阶段的训练能提高自己的独立做科研的能力,加深对神经科学领域的理解,为将来成立自己的实验室做好准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终总结
rucheng 2014-12-22 18:20
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四十再出发
热度 1 beech 2014-12-16 13:51
又到了一年结束,年终总结的时候了。中午写自己的年度考核登记表,念念碎德能勤绩,谁说人生四十不学艺?四十岁时候,我又站到了起跑线上。 回想这一年,磨磨蹭蹭抓着三十岁的尾巴,辞去了系主任,将对教育的理解放到一边,寻找另一种可能性。然而,本部人文社科取向发展需要对文章主义不太敏感的人来协调;老师也希望多分担些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尤其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编辑工作;学生也不希望这是他们到过的最后一个学习机构。如此种种,容不得懈怠。于是,先把自己放到一边。重新开始构思那些未计划申请的基金,希望明年会有所收获;把放在抽屉里的文章拿出来修改,看看能否发表;去协调老师和研究生,组建研究室,期待本部人文社科取向的发展能撑起更广阔的天空。 期望 2015 年是平凡的一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忆旧迎新(三句半)
mpmhpu 2014-1-5 10:32
1. 同事亲们走上台,说说旧事道未来,今年联欢很别致,没饭吃。 2. 2013 年不寻常,大事多多世界忙,展望新年心痒痒,怕下岗。 3. 习主席和李克强,当上总管到处忙,整得贪官愁断肠,真爽。 4. 嫦娥玉兔齐奔月,恒大夺冠实难得,深夏神州罕见热,一球比一球热。 5. 万头死猪江中游,新型禽感再横流,神州朦胧不见楼,雾中游。 6. 李某某淫乱宣判,济南中院断大案,大 V 网上忙添乱,俺说了不算。 7. 奥巴马白宫再就业,普京离婚安培心切,斯诺登辞职忙发帖,快止泄。 8. 埃及清场泰国正愁,菲律宾爆灾忙全球,朝鲜金三心急火燎,烂尾楼。 9. 一年过去国内外,甭管萝卜和青菜,老百姓的愿望最实在,可亲可爱。 10. 无病无灾少雾霾,腰包不扁生活愉快,没有情乱享受真爱,还须健在。 11. 别光梦想重在干,时刻听党心不换,安心工作别乱窜,论收入业绩说了算。
个人分类: 生活百科|1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总结--聊聊过去一年中遇到的几类记者
热度 1 ricefrog 2014-1-3 17:24
到年底了,年底总结是许多人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也不例外。在填完单位的各种总结表,提交材料的同时,今年也在科学网上做下个人的年终总结吧。年终总结第一篇,就顺着王德华老师的博文说说这一年中和记者接触的事吧。 事情的起因是今天想总结一下过去一年做的科普工作,就在网上搜了下和自己相关的消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发现我的名字出现在一些自己根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在我名字后面的是一些我没说过的话,但是媒体报道时却说那些话是我说的,这事让人多郁闷。发生这样的事,多是和记者,或者一些网站的编辑有关的,下面就总结一下我遇到的这些记者们吧。 第一类,认真负责型记者。 这类记者的文笔好不好,就职的媒体好不好另说,他们的共同点是认真负责。我遇到的这类记者,都是事先在我们单位的网站看到关于我的什么消息,然后主动联系要见面和采访的。我们做野生动物研究的,出点成果不容易,有些工作可能要几年时间才能有结果,所以每次工作有阶段性成果,有相应的文章发表,我都会写篇尽量通俗易懂的稿件,发给单位负责对外宣传和网站管理的同事,他们帮我在单位网站上发消息。这样是对自己工作的宣传,同时也是单位对外宣传的需要。很多记者就是看到我写的这些消息,觉得有趣,主动联系要对我进行采访的。 他们采访时有明确的目的,问的问题也相对专业一些,而且因为是经常跑这块新闻的记者,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的基本了解,你说什么他容易听懂,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不至于出现离谱的错误,所以整个过程采访也还算愉快。和这样的记者沟通、聊天,比较容易建立起信任感。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我们也比较尊重,写出稿件以后会发过来让我们校对,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后刊出的稿件就是校对后的稿件,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总结来说,和这样的记者打交道,让人放心、踏实,双方能够比较容易的建立对彼此的信任,感觉会不错。 第二类,碰运气型记者。 这类记者可能很多你都没见过面,对你的采访经常是通过电话进行的。有些是通过网络和你联系上然后给你打电话,有些可能是通过其他认识的人得到了你的联系方式,和你取得联系。他们和你沟通的方式经常是这样开始的:“你好,你是XXX吗?我是XXX的记者,最近我们遇到个XXX事,你对这个事怎么看?”或者说“你好,你是XXX吧,我是XX记者,你对XXX了解吗?”。在你说完你的看法,观点之后他们会表示感谢,然后这就算采访结束。采访结束之后,你知道他们会写一篇关于某某方面的稿件,也知道上面可能会出现你的名字,但是具体会说什么你可能完全不知道,而且事实是你也确实不知道,这事好像就停止在那通电话上了,再之后这事就和你没关系了。直到某一天,你会听到你的同事或者朋友跟你聊天,说看到你的名字出现在XX上了,你才又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然后你再去找报纸或者上网搜相关的报道,才能看到你说了什么话。 遇到这样的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抽奖似的,你填完一个号之后这事就和你没关系了,文字怎么被加工的,最后报道出来的消息符合不符合实际情况,有多少是你想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受你掌握。如果消息没有什么错误,而且又是你想表达的意思,那你就算中了奖了,一切都那么顺利。如果消息出来有错你也没法纠正,如果记者没有说出你想说的话,或者把其他人说的话安到你的名字下,你只能自认倒霉,所以这类记者就只能被叫作碰运气型记者。 第三类,完全不靠谱记者(或网站编辑) 这类有关你的报道有些会出现在一些不靠谱的媒体上,更多的是出现在一些网站上,所以这类人包括不靠谱的记者,还有不靠谱的编辑。这些人基本啥啥也不懂,只会一个字“抄”,只懂一个技术“东拼西凑”。这上面出现的东西,几乎100%是超出你的预期的,如果你发现他们是原文抄了另一个你的消息,这就算运气不错了。这些人你基本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你的名字也和你无关,因为你的名字只是他们的“创作素材”而已,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这个事故的发展,就像娱乐节目上常做的游戏,接龙。一句挺好听的歌经过一次次的错误的信息传递,到最后让人听到的根本不再是歌了,只能是“惊喜”。 2013已然过去,2014正在到来。不管遇到的记者是什么样的,还是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工作,关注我们的工作。希望2014顺利!
个人分类: 心情记录|3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3年,真的没啥好回味,除了累
热度 3 tt52dj 2013-12-29 22:39
前几天,所里通知:明后两天,所里举行全所在职职工年终述职,科研人员必须准备PPT,且领导限时7分钟、普通员工5分钟。没办法,周末只好在家整理思绪,准备汇报材料。由于发言时间限制,尽管有万语千言,但总共只制作了12张Slides,除了前后2张客套的、无实质内容,另外第2张也只是内容简介,因此真正有用的Slides只有9张(详见附件 2013工作总结--Tang Tao.pdf )。 2013年,回顾起来,不禁觉得难免有些许遗憾,且身心倍感疲惫。最遗憾的是NSFC申报没有获得资助,评审的结果仅仅是A、B、C。看来,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仔细参照评审意见修改。其次,遗憾的是2012 年11月份投了篇BBRC(考虑到其出版周期号称只有不到4 W),原本希望即使不被Accepted,也能从该刊的审稿意见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建设性意见,然后再转战它刊,最终没能逃脱厄运——由于新颖性不够(投稿前自己也意识了到这个致命的弱点)而被拒。后来,由于怕再改投其他SCI期刊,会因为审稿周期长而使得文章变得更无价值,权衡之下,征求之前博士导师的同意而改投国内的一级学报了。结果可想而知,补充了中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以及适当修改了图表,加强了Introducton和DISCUSSION之后,3个月左右被接受,6个月不到正式刊出。最后,遗憾的是今年6—8月持续高温天气情况下,自己每天连续从事田间野外试验12小时以上(早上6点左右出发,晚上8点左右才回),由于过度疲劳且加上淋雨后一时大意而身患严重的肺炎。起初,没有在意,以为小感冒。直到8月31日,在田间搞完调查后,感觉左边肋部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难以忍受,不得已到医院检查,CT片结果表明:左肺下叶呈现明显的阴影,基本上被病毒全部感染。被逼无奈,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9天。后面医生还建议住院3周,我担心很多事情没法完成,只好提前出院了,服药、修养治疗,当时还为此事而与妻子闹得很不愉快。后来,一直在弥补那段时间落下的工作,感觉两个字:剧累。 当然,这一年,也有些值得庆幸的工作。比如,2013年7月15日接见并陪同Dow Chemical Company总部5个副总裁考察除草剂田间探索性试验现场,得到了高度评价(Excellent work),最后其中的技术总监代表该公司给我和课题组的一位领导赠送了纪念品。此外,本人负责的Synenta公司的“稻之道 TM 中国稻”示范现场也获得稻农的极大认可。 还是不要停留在过去,放眼未来才是最重要。
个人分类: 学术漫游|3550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3,我的这一年
热度 2 wuxiang 2013-12-16 17:36
教学情况 全年给本科生上两门选修课和硕士生的专业英语。课题组基本每月召开一次研究生组会,我自己的研究生,我随时去实验室交流。 三位同学获得硕士学位,其中一名提前一年毕业。两名研究生加入本实验室。三位同学获得第二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位获得校研究生奖学金。 科研情况 今年实验室共发表 SCI 收录 论文 16 篇, 其中影响因子 3.0 以上 2 篇。 论文数量大幅度攀升,值得庆贺,但质量仍待提高。研究方向从环境材料转向能源材料领域,期待明年有新突破。 课题申请 申请两项(教育部新世纪和博士后特助)均未出校,因此今年科研项目颗粒无收。 学术交流 9 月 22-26 日 赴青岛参加国际材联第 12 届先进材料大会。 12 月 4-7 日 作为被邀请的 17 名中方代表之一(唯一一名来自地方院校,也是唯一一名副教授)前往新加坡参加中国,新加坡,印度三边国际纳米会议。 社会服务 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应邀成为国际期刊 Materials Focus 副编辑, Sciences of AdvancedMaterials 国际编委会成员。 作为客座主编在 3 个国际刊物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 MaterialsFocus 和 Energyand Environment Focus 各 组织一期专刊 。 2014 年预期招生新同学 2-3 名。力争获得科研项目 2 项,发表 SCI 论文 15 篇,力争影响因子 5.0 以上文章 2 篇以上。 附 2013 年发表论文清单: 1. Zhou Yu, Xiang Wu * ,Jing Wang, Weina Jia, Guangshan Zhu, Fengyu Qu * . Facile template-freesynthesis and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dendritic CdShierarchical structures Dalton Transactions 2013, 42:4633-4638 2. Weina Jia, Boxiang Jia, Fengyu Qu, Xiang Wu * , Towards a highly efficient simulated sun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a case of heterostructured ZnO/ZnS hybrid structure. Dalton Transactions 2013, 42: 14178 - 14187 3. Boxiang Jia,WeinaJia, Fengyu Qu, Xiang Wu * General Strategy for SelfAssembly of Mesoporous SnO 2 Nanosphe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Water Purification RSC Advances 2013,3: 12140-12148 4. Weina Jia, Xiang Wu * ,Boxiang Jia, Fengyu Qu, Hongjin Fan * . Self assembled porous ZnS nanosphereswith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3,5: 1329-1336 5. JingWang , Fengyu Qu, Xiang Wu * . Synthesis of Ultra-Thin ZnO Nanosheets: Photocatalytic and Superhydrophilic Propertie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3,5: 1052-1059 6. Jing Wang , Fengyu Qu, Xiang Wu * . 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with hierarchical Ag 2 O/ZnO heterostructures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Science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3,5: 1364-1371 7. Lina Gao , Fengyu Qu, Xiang Wu * Reduced graphene oxide-BiVO 4 composite for Enhanced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photocatalyst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3,5:1485-1492 8. Lina Gao, Xianfu Wang,Zhong Xie, Weifeng Song, Lijing Wang, Xiang Wu * , Fengyu Qu * ,Di Chen, Guozhen Shen * , High-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devices based on WO3 nanowire arrays/carbon cloth integrated electrod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3,1,7167-7173. 9. JingWang , Fengyu Qu, Xiang Wu * . Controlled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ree 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ZnOmicroflowers Materials Express 2013,3: 256-264 10. Jing Wang , Yang Jiao, Yang Liu, Zhenglin Zhang, FengyuQu, Xiang Wu * , Gasphase growth of wurtzite ZnS nanobelts on a large scale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596313 11. Jing Wang, YangLiu, Yang Jiao, Fengyu Qu, Qingzhi Pan, XiangWu * , Hybrid Ag 2 O/ZnO Heterostructures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684797 12. Yang Liu, YangJiao, Fengyu Qu, Lihong Gong , Xiang Wu * , Synthesis of SnO 2 nanotubes induced by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Nanomaterials 2013, 610964 13. Yang Jiao, Yang Liu, BosiYin, Siwen Zhang, Fengyu Qu, Xiaodan Wu, Xiang Wu * Facileapproach to ZnO nanorods at mild temperature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690639 14. Xiang Wu * , XijinXu, Haibo Zeng, Chuanfei GuoSelf-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459516 15. Yang Liu, YangJiao, Bosi Yin, Siwen Zhang, Fengyu Qu, Xiang Wu * HierarchicalSemiconductor Oxide Photocatalyst: A Case of the SnO2 Microflower Nano-MicroLetters 2013,5:234-241 16. Zhenglin Zhang,Yang Liu, Yang Jiao, Fengyu Qu, Lizhu Liu, XiangWu * , Effective VOCs gas sensor based on AgCl-SnO2nanocomposites Nanoscience andNanotechnology Letters 2013,5,1278-1282
5037 次阅读|4 个评论
年终总结贴上吧!
热度 1 ailiyakong 2013-12-15 19:02
看到各位精彩纷呈的年度总结,深有感触,年轻人在路上,着实不易。祝愿大家将来飞黄腾达的时候再看回头路,心中可以宽慰。去年没总结,今年一起来吧。 2012年3月-4月 从老家过完春节回京没着急去实验室写论文,在家休养了几天被酒精伤到的身体。满状态重归科研后,惊闻博士论文送审提前一个月,从往年的5月中旬提前到4月中旬,小伙伴们吓尿了好几个。我也差点背过去,因为当时一个字都没写出来。 掐指一算也就四十多天了,有人直接放弃了,我决心一试,已经稀里糊涂延期半年了,这次就算死也要死个明白。于是开始制定计划,用了一下午的时间把论文整体布局和进度安排整理出来,我觉得困难重重但尚有一丝希望。 从那天晚上就开始执行计划,用了整整40天的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期间20多个通宵达旦的奋战,多少次疲倦至极却无法入眠的焦虑,其中辛酸不必细说。 把论文提交给导师后,又改了半个多月,最后也没赶上截止日期前送审,晚了一周左右,生死由天吧。这中间还有个插曲,bit研究生院博士论文送审时间为每周234,如果错过周四,那就等到下周二。我为了赶这个周四,从周二晚上到实验室至周四把论文提交上去近40个小时没合过眼。送完论文回到家还看了一部电影,突然两眼发黑,一觉睡了12个小时,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终身难忘。 2012年5月-6月 论文已经送审,在导师的逼迫之下又没日没夜的干了半个月,上交了4篇无署名小论文。(这几篇论文质量不低,在我毕业后分别中了一篇国外的会议和国内顶级EI,但都没有我的名字,无所谓了,这就是烂透了的无传承的实验室文化)。但是导师不满足,4篇论文没喂饱,让我继续写SCI论文。 人是有底线的,在实验室5年的辛勤付出足以偿还给我的所有精神物质奖励。况且毕竟马上要进入社会了,车子房子才是我最关心的。我报名了驾校,开始学车,期间被导师约谈过几次,但对不起了,你给不了我车牌,还得我自己去摇,我有心无力。 之前在北五环买了一套房子,但是工作定在了东高地,换房也逐渐提上了议程。正好租房合同也到期了,我又抽了半个多月把房子修饰了一下,然后挂牌出售。 进入6月,陆陆续续收到了盲审的结果,比较顺利,全A不用修改。抽了半天做了个PPT,六月下旬答辩,还在当天所有论文中拿个了第一名,我觉得是个好事但没心情高兴。天渐渐热了,车也没学完,南边的房子一直在看也没有眉目,这才是我应该关心的事情。 从实验室临走前,又被导师叫到办公室,在座的还有这个课题方向的小老师和将来接活继续干的师弟,让我谈谈将来怎么干。一下午侃侃而谈,让我找到了在学术上从未有过的尊严和快感。挥一挥衣袖,爷走了。 2012年7月-8月 北京迎来了炎热的夏季,我要抽空过去学车,南边的房子还没看好,北边的房子不能出手,继续待价而沽。学校租的房子也快到期了,担心将来没地方住,我和老婆商量先在南边租房,因为即便换了房子也不能马上住进去,还得装修。于是学车、租房、买房、卖房四件事情就这样同时展开了。 在炎炎夏日,无论是暴晒还是暴雨,我和老婆紧紧相随游走于陌生的街区。冰镇汽水,街边小饭店留下了我们为生活奔波的身影。我经常一天两次往返于北五环和南四环,与无数无良中介过招,到最后我都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中介的工作了。 7月中旬入职,租房刚刚搞定,周末搬了个家。学车的事情暂时搁置了,换房子的事情也逐渐有了眉目。最终用老婆的公积金贷了92万,并且花光了所有的钱,在最心仪的小区买了套两居。每当慵懒的躺在客厅大落地窗前的沙发上享受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小区60米楼间距足球场般的草坪时,我心中流淌着幸福。 截止到现在这套房子已经增值140多万,我曾经暗自庆幸,如果当时听了导师的话继续做苦力,谁来为我这节省了140万的满足感买单。 进入8月,真正的酷暑来临了,单位近一千名入职员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军训。很辛苦,很受罪,很快乐。和小伙伴们打成了一片,现在最要好的几个朋友都是当时打下的基础。结婚的日子是9月1日,到八月底的时候,打了个申请,回了老家。 2012年9月-10月 结完婚回单位报到是9月5日,当晚就被派到了重庆的外协厂家,我的职业生涯就此开始了。整个9月都在重庆,从未体验的高温,灯火绚烂的江岸,火爆的火锅,香喷喷的小面,麻翻唇舌的抄手,满大街白花花的大腿,嗲音连连的妹子,让我一个北方人过足了瘾。轰鸣的试验台前夜以继日的盯守,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的记录,和老员工的促膝长谈,和外协厂家的沟通相处,我收获很多。 十一回到北京,老婆把装修的计划列的井井有条,老丈人也过来帮忙,我只要干苦力就好了。十一期间和老婆参加了“城市团购”的活动,在聒噪的叫卖中呆了一整天。我多次受不了想叫老婆走,看着老婆的坚持我放弃了。一整天下来,我被震的耳鸣了,看着老婆密密麻麻的记录和一堆小杂件的订单,还在最后详细计算了节省的开支,这一天居然省下了一千多。财迷老婆开心的笑了,我当时好感动。 十月份参与了一次任务,第一次看到下次阅兵时最后一个方阵的庞然大物,我很震撼,很兴奋。成绩辉煌,前路漫漫,主任感慨的对我说。 2012年11月-2013年2月 11月初又被派到了重庆,这次是一个人来的。我才知道9月份就算是给我的培训了,我真后悔当时学的还不够深入,一边干一边问一边学,一周后顺利完成任务返京。单独执行任务算是初战告捷,厂家对我刮目相看了,我也满怀着自信期待着更多表现的机会。 结果一进入12月领导对我的工作安排进行了调整,刚刚接触两个多月还在啃图纸的产品我今后不再介入了。转战另外一个产品,这个产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还是重庆这家厂子做,另外一部分西安一个公司做。我赶紧学习新产品的技术资料,刚刚把结构和功能弄明白,我又被一个老员工带到西安了。在西安的十三天,产品试验很顺利,结果就在最后一项试验时,重庆的产品冒出了一股白烟。 接着转战重庆,产品拆解,故障定位,复查设计、工艺、检验,整改,单机试验,联调试验,一趟下来竟到了腊月二十五。结果又是最后一项试验,另外一个问题又暴露出来了。年还是要过的,大家散了。我从北京回老家的火车票已经过期,从重庆直接回家过年了。 我比同事们晚走一天,当天重庆天气极差,在机场延误了3个小时,又被拉到宾馆呆了4个小时才飞走。飞机落地后,北方刺骨的寒风吹来,我才发现自己穿的衣服实在是太单薄了,好在我回家了。 大年三十,老婆和老妈包饺子,我和老爸聊天。这看似平常的生活对我来说太难得了,我爱我的家人,有你们真好。 2013年3月-5月 年后没有回京,直接杀回重庆。这次又是一个人了,新产品的培训学习太短暂了。一个新手处理故障,这种压力可想而知。十八个没日没夜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我瘦了5斤。 回京后不得一丝空闲,新产品要转阶段了,各种材料把人搞得焦头烂额,好在前面有两个老员工顶着,我听话做事就行了。5月份开的会,跟着领导评了两个试验大纲,打了个酱油赚了1500的评审费,没白忙活。 5月底又杀到重庆了,全面接手了新产品的工作。技术、质量管理、进度一手抓,除了不管钱,该管的不该管的全管了,当然是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这次产品质量问题集中爆发,40天处理了8项大大小小的问题。技术上没有什么挑战,主要是制定质量管理流程,见识了各种扯皮、不负责、背黑锅、拉垫背。其实这样也好,我本身也不是什么斯文君子,辩论、扯皮、不要脸我也不落下风。白天拍桌子面红耳赤,晚上手拉手把酒言欢,也许这就是外协工作吧。 说的挺极端,其实最大的收获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要建立在侵害别人的基础上,找共同点,实现共赢;迅速找到事情的要害,用灵活的手段把握绝对不能放松的原则。这是我的收获,还不是我的能力,我还需继续修炼。 2013年6月-8月 工作继续开展,整个6月都在重庆,今年热的早,端午节前后气温就到了40度。本以为端午节可以回北京凉快几天,结果被领导摁在这里,没有招待去北京玩的妹妹,老婆帮我照顾家人。 5月底从北京出来到7月初回京这段时间,研究室领导班子调整,把我招进单位的主任升官了,新上的一把手让我略有不安。因为他以前让我干过一个挺扯淡的活,我懒得弄一直没交差。一方面担心被他修理,一方面感慨物是人非。我入职还不满一年,三个主任全都换人了,好在我们组长升上去当了一个副主任,朝中还是有人的。 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新上的主任在第一次评绩效时给了我颜色,驳回了组长给我大幅涨工资的建议,只是小长了一下。这件事告诉我,以后千万小心,不能再稀里糊涂得罪人了。后来关系缓和了,大幅加薪还是实现了,但毕竟被人整了一把,还是不爽啊。 7月份在北京呆着,各种杂事。中间进行了一次入职一年总结,我拿了个优秀新员工奖。然后就杀到西安去了,产品出厂评审和其它的一些协调工作。 从西安回京没几天,又被派到了重庆。故人故地重游,变的是做事的章法。由于前期工作梳理到位,不到半个月就干完了之前至少一个月的工作,我很得意。想向国企要效率,就得想办法改进工作方式,至于怎么改,见仁见智吧。 为了偿还长期出差对老婆的亏欠,8月中下旬忙完工作后,我盛情邀请老婆来重庆玩,虽然很热但玩的挺开心。俩人还杀去九寨沟玩了一圈,至今难忘的旅程。 月底回京。 2013年9月-12月 9月在北京各种杂事,抽空整理了一下之前的一部分研究工作,打算参加所里一年一度的论文评比。月底又杀到西安,针对一个专项开展设计复查工作。西安的活没干完,在长治出差的同事要去休婚假,我又马不停蹄的去替他。 开始说的好好的,就替四天,十一过后我回西安,他回长治继续。结果很奇葩,这一替就是四十天,不但把他的事情替到自己身上,而且活越来越多,有一种越陷越深的感觉。领导就是领导,估计我会有想法,直接给我宣布了研究室的决定,以后零部件工作逐渐转给别人,介入整车的工作,让我珍惜机会。 先不说领导这番话是真是假,这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变化确实让人没有心理准备,更没有知识储备。就这样我在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守着大宝贝呆了四十天。 11月初回到北京,用周末两天把小论文写完。然后又去了西安,产品验收和出厂评审。回京过了一周,整车厂那边又出了点问题,领导还真把我派过去了,我可真的是新手啊。不管了,领导相信我,我再没自信就说不过去了。还好是小问题,我能搞定。 从整车厂回京后,马上到了小论文评比答辩的日子,我加班做了个PPT。室里还挺重视的,组织了一场预答辩。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下午自信满满的去答辩了。很快结果出来了,我的论文在三十多篇论文中获得了仅有的一个一等奖,太幸运了。领导恭喜,组里祝贺。 就高兴了一天,11月底又被派到重庆了。现在还在重庆,刚刚完成阶段性工作。这次过来是带徒弟,以后这边的活我就出手了,还是挺伤感的。 岁月无常,洋洋洒洒记了一通流水账。路在脚下,幸福在心中,祝愿自己顺利。 (原文来自北理ftp联盟 ronaldo_liu )
18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2012
lbl604 2013-5-20 17:55
1. 结婚 日子总是过的飞快,在你一打盹儿的瞬间,就又到了年底,日子就那么静悄悄的从身边溜过,所谓似水流年,应该就是这个感觉。回顾 2012 ,其实也有很多事情,其中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娶了乖巧漂亮的媳妇儿。 其实从去年 7 月份分了房子起,我们结婚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只是当时岳母还不太好意思说同意,后来爸爸来了太原,双方父母见了面,算是定了亲事,国庆节领上准媳妇儿回家认了认门, 2011 年 11 月 11 日这个百年一遇的日子领了结婚证。日子很快就到了过年了,此时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日子也基本定好了, 2012 年 5 月 16 日,我算了算自己的积蓄,告诉父母不用担心彩礼钱的事情,我自己差不多能攒够彩礼钱,他们只要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就可以了。 春节后回来,就开始张罗这边的事情,买东西、弄家具、布置家,事情很多,不过好在有岳母操心,一切事情都还算是比较顺利,我只是帮了些小忙。后来就是照婚纱照,有点小插曲,岳父说认识一个朋友,让我们过去照,能给优惠一些,我们想着是朋友,应该没错,就没有再去打听,最后到那儿也很爽快,但照完后发现效果不太好,去大的婚纱摄影店一问,价格比大的店还贵,让人很生气,去理论,最终退了点钱,但也没有从新照。 四月份让爸妈来了一趟太原,原本说是不来了,但媳妇儿和岳母觉得应该来一趟,说是结婚前双方父母总应该见一面。我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再说从分了房子以后,家里也没有人来过,妈妈更是连太原也没有来过,就让她们安排了一下家里的事情,让姐夫回家照顾他的两个儿子,这才终于成行。爸妈来了以后,看了新装修的房子,说是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环境也挺好,觉得很高兴。然后就是见面商量了一下婚礼的具体事宜,包括去多少人,封多少红包,有什么忌讳什么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五月份,电话预订了延津县的延津宾馆,然后用百度地图把交通路线给画好,给岳父打印了一份,然后就回家了。 5 月 13 日回到家里,但家里似乎还没有准备什么,爸爸好像也不着急,说句心里话,我有点上火,觉得他不是很上心。想想可能还是心里有疙瘩吧,爸爸觉得我在太原工作,住的和岳父母家近,有种儿子给别人家养了的惆怅。但该办的事情总归还是要办的,爸爸说新房里连家具都没有几件,怕媳妇儿家人不满意,让我和他去陈固镇上买了一套家具,有沙发、茶几、电视柜、椅子、小桌子什么的,然后把隔壁屋里的液晶电视搬过来,总算是像个新房的样子了。我之前虽说觉得不在家里住,没必要买这些东西,但是看到摆置好的新家,觉得还是挺高兴的。 第二天和冬玉又去了躺延津,把宾馆最终给订了,找了个熟人,说是肯定比前台价低一些,也没有太当回事,反正就是订上了,订了个套房作为迎亲的房子,其他人都按岳母的意思安排住了楼下的标间。然后又去县城里找了个地方给媳妇儿化妆盘头,媳妇儿还要求手捧的花要用鲜花,问了下花店刚要 50 块钱,就订了个鲜花。爸爸他们在家里把婚宴的菜单什么的都弄好了,还有要用的烟酒。在烟酒的问题上,永胜哥和我爸有了争执,爸爸说要用玉溪烟,酒也要用好的,永胜哥说按我们当地的标准,这太高了,以后街坊邻居的婚宴没法摆,不过最终还是爸爸拿了主意。 15 日,家里开始准备婚宴的事情了,一大早,文亮哥他们就去县城买了菜,厨师们也都到位了,本家、朋友什么的也都来帮忙了,家里面忙成了一团,到处都是人,让人不由想起了小时候的宴席,那时候爷爷是厨师,我们总想着跑到厨师那儿看看,弄点儿好吃的。小兴也来了,给上了个彩礼,说是第二天他要去郑州面试工作,和他聊了聊。下午,媳妇儿一家人开了两辆车过来,我们在延津的路口接到了他们,一路在导航的指引下还算是正常。安排了祝进了延津宾馆,算是县城里的高级饭店了吧。 16 日,是我大喜的日子,早上起来就张罗着招呼来帮忙的人,这个风俗想起来有些搞笑,说是来帮忙,到头来还需要主家招呼。到个九点来钟吧,准备出发,爸爸安排的迎亲车队也比较乱,没有什么排场,就是准备去接人。一路上看着摄像车前前后后的跑,才感觉到今天是我的日子,我是主角。到了宾馆,大家给我出了几个节目,热热闹闹的把媳妇儿抱下了楼,在大堂照了照片,改口叫了爸妈,就把媳妇儿接回了家。拜堂,也说不上是新规矩还是老规矩,反正就是一个感觉,热闹,司仪老先生很会搞笑,把气氛烘托的还算恰当。看到父母忙碌,高兴,还似乎有点大喜之后的落寞,或许是他们一直操心的儿子的婚事终于快要尘埃落定了吧。 结婚后在家里住了两天,按原计划安排, 19 日出发开始我们的结婚旅游,目的地是苏杭,当时考虑是海南太热,去国外又太贵,恰好,我之前对苏州有过匆匆的掠影,感觉还有江南的味道,苏杭人间天堂的美誉也流传已久,最终就定了去这两座最具江南特色的城市去感受一下水乡的风韵。苏州的老城区的确很精致,就像传说中的苏州园林一般,街道不宽,但很干净,走上一段总能看到那么一两座小桥,苏州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其实不是园林的精致,而是枫桥景区的游船,微风拂面,河水荡漾,河边白墙黑瓦的江南小院,船上小姑娘的评弹,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有韵味,一时之间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虽无桃花,却有桃园世外的感觉。 两天之后,去了杭州,杭州的灵魂似乎就在西湖,第一天跟着旅游团匆匆过了一遍,第二天和媳妇儿,用公共自行车绕了西湖一周,发现西湖似乎没有原来想象的美,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吧。西湖发生了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但说实话,对故事我似乎更喜欢皆大欢喜的结局,虽然这样的期望往往很不现实,但我依然希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旅游我和媳妇儿是一路团购过去的,机票、酒店都是提前预订好的,价格公道,然后位置都是很绝佳的,苏州的那个酒店就在观前街上,杭州的酒店也离湖边很近。可能我骨子里是个爱占便宜的人吧,总觉得这次旅游很是划算,心里的幸福感也就不由的增添了几分。 回到太原之后,就开始筹备这边的回门,之前的准备主要是岳父岳母那边,我这里其实直到回门的前一天,才算是有了结婚的气氛,立了个拱门,在师弟师妹们的帮助下,帖了喜字,弄了彩旗。这天其实感觉有点冷清,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善于交际的人,很多人都是觉得关系还好,挺不错的,但真正特别铁的朋友又似乎没有,可能也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吧。第二天回门,热热闹闹,一切都还算顺利。就是我二导,可能是不想和原课题组的那些人见面吧,没有出席,算是个遗憾。 2. 选择 2012 年第二件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就是选择,原 610 课题组在重重矛盾的冲击下,终于到了最后分家的时候。其他人似乎都没有什么选择的困惑,都是跟着自己原来的小领导就好了,而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孙老师可能是看中我能发两篇文章吧,很想让我继续跟着他干,让李德宝老师提前和我进行了谈话,说是给我实验室,直接归孙老师领导,自己做主项目,薪水加到博士的封顶水平,俨然一个小组长的待遇,待遇是足够好了。之前孙老师给我安排的路线是出国,然后去上海他的团队,给我在上海科技大学弄个教授职位,前途似乎也不错。我自己想做纳米催化,孙老师有在这个领域有着很好的人脉,似乎从职业角度来看也不错。但是,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重情义吧,总觉得催化那边的人不是自己人,到了那边终究会身不由己,孙老师又是那么一个强势的领导,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还有就是我个人不太想去上海发展,觉得那个地方太多的压力,不如太原这个小城市生活的安逸。所以最终我选择了和吴老师联系,吴老师什么也没有给我承诺,我算是他的弟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到了这边。 到了这边以后,发现领导不是吴老师,而是徐老师,虽然徐老师也是我的导师,但心里还是有些错位的惶恐。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的确需要惶恐,之前和徐老师自我感觉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但是做了领导以后就不一样了。也许是我想的多了,也可能是他性格里面压抑的东西出来了,反正是感觉和之前不一样了,我的行为也受到了很多限制,小到实验表征、坐飞机、住酒店,大到研究方向,感觉是格格不入,让我一度有走人的想法,也可能是没有把我计划在内吧,他一直鼓励我出国,混个五六年再回来,又说他不准备做催化这个方向,给我的感觉就是想赶我走。其实我自己也一度计划想走了,但是又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再加上吴老师的劝阻,也没有走成。发现自己有点畏首畏尾,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的,这个性格以后要注意,否则总要吃这个亏。 但再后来,又觉得自己似乎是选择对了,原因是孙老师年底就基本上彻底去了上海了,这边他手下的人,又开始思谋着自己的前途了,要是我当时跟了他,自然也又要谋求自己的新出路了,毕竟孙的主力战场转移到上海了。和徐老师,虽说在不少事情上有所龃龉,但总归是师徒,也不至于怎么样。 其实,不管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基本上都没有后悔药可吃,选择了就要去勇敢面对,选择错了也要勇于承担,不要每天沉迷于另一种选择的幻想。 3. 评职称 毕业了三年多,终于等到了所里的职称评定,在从合肥回来的路上,收到了要评职称的消息,说不上什么感觉,反正是五味杂陈,什么感觉都有。刚毕业的时候,想的是赶快站住脚,评上职称,出国混几年,回来上个研究员,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这也是我一直联系出国不怎么积极的原因,就是想等着评个副研究员。但是事情总会不那么让人称心如意,就像是等公交车一样,等了许久不来,感觉走路都要到目的地了,车子还是没有来,想走吧,感觉车子这么久没来,应该快了,继续等吧,结果又等了许久,时间就这么在等待中消耗了。 其实中间也不是没有车子经过, 10 年的时候评了一次职称,当时让我们交了材料,也去讲了,我当时也打了自己的小算盘,既然让去讲,就说明要破格那么一两个,我们当时已经有了国家基金,也有篇好文章,觉得自己胜算很大,心里也盘算着评上了副研就赶快出去,什么都盘算好了,但结果却让我很是沮丧,说是年限不够,不予考虑,那还让我们交什么材料?还让我们讲什么?心里很恼火,但又没有办法,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接着所里传言 11 年还有一次评定机会,于是就这么等着,等到了年底,依然不见消息,这就到了 12 年,过年的时候传出来消息说是过了春节就评。过了春节,又迟迟不见动静,说是五一之前肯定评,但五一又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终于在八月份,在我从合肥出差回来的路上,收到了评定职称的消息。 以我的条件,在我们所里,按说评副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小道消息传说要给领导、评委送资料,说是不要给领导你觉得自己很牛的印象,我也没有经住大家的劝告,去送了材料,跑了一圈。据说,我送材料以后,所里其他人更是恐慌,也都去送了材料,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就被大家推波助澜,搞的有点乌烟瘴气。评定当天晚上就出了结果,不少人都告诉我他们通过了,我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在得到最终消息之前,还是有那么一点不安。想打听消息,又不知道去找谁,徐老师竟然出主意让我去找孙老师,他还真是好意思,不过我还真找了孙老师,毕竟我和孙老师没有多大的过节。孙老师说我是全票通过,和我聊了聊以后的想法,还是鼓励我出国,回来后去上海找他。想起之前徐老师说的孙老师和魏伟绝对不会投我票的话,觉得徐老师真不是什么度量大的人,绝对不是我以后的依靠,还是早日出去,自己发展壮大的好。 评上职称以后,其实我也并没有很高兴,反倒觉得有些不爽,因为阿猫阿狗都可以评上,这么说似乎比较刻薄,比较自大,但事实也的确如此,职称委员会并没有很严格的卡基金,卡条件,但偏偏卡了我们那批的年限,节操何在?不过这次年限不够的,的确也没有过来讲,只是觉得职称似乎并不是只看学术水平的,很多时候也是看资历年龄的。通过这次职称评定,觉得国内的科研真的很是没有意思,学术职称竟然可以成为奖品,慰问品?不知道国外是什么样子。 4. 出国 按我自己的计划,评上职称以后就是要出国了,自己之前联系位置一直也没有很好的机会,倒是去年跟吴老师去西安开会认识了香港大学的施凯闵教授,给了我几次机会和位置。第一次是给 15000 港币每月,访问学者,我觉得钱少,到他那儿也出不了太好的文章,和吴老师商量了一下,果断的没有去。后来,施老师又给我谋了一个 23000 港币每月的位置,问我是否感兴趣,我真的动了心思想过去,又被吴老师给挡住了,理由是去了那里没有前途,可能都还不如在所里发展的好,吴老师是怕我出去吃苦,说要出去就去个值得去的地方。于是就又婉言拒绝了施老师的位置,不过心里很是感激他两次给我机会。 到了年底,开始了申请院里的公派留学,其实 12 年年初的时候,有机会申请国家公派留学,当时还同时有一个香江学者的计划,所里只同意我申请一个,考虑的经济问题,我申请了香江学者,连入围都没有。后来考虑,应该先联系好香港的导师,然后再去申请这个估计还能有些胜算。不管怎么样吧,反正是没有成功。公派留学其实我不太想去,原因也很简单,一是钱少,去美国只有 1700 dollar 一个月,二是受限制多,比如公派后必须要回国两年,让人觉得很不爽,其实有机会,我还是挺想在外面多呆两年的。但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公派还是可以选择的。其实让我选择公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所里要盖房子了,这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事情,赶不上这一波,下次不知道又要等多少年了。自己奋斗,一套房子不知道要奋斗多少年,单位的房子 3500 一平,三四年就可以弄一套,这让人不能没有想法,公派可以保留所里的职位,不耽误分房子,这也是我后来觉定走公派的原因。 我申请公派其实也简单, 11 年的时候,我考 PETs 5 侥幸通过,拿了证书,只要拿到公派资格,就可以直接出去了。徐老师很支持我出去,并且也改变了之前对我的期望,让我不要苦在外面,公派一年回来,把房子分了,再出去,第二次回来后成立自己的课题组。于是我就申请了院公派留学,过程很简单,今年来了就出了结果,去美国一年。什么时候去,去什么地方,怎么利用这一年,是今年的事情了,留到明年写吧。 5. 小结 总的来说, 2012 年对我来讲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娶了媳妇儿,有了自己的小家;评了职称,成了副研究员;联系了出国,并且现在已经拿到了资助。最后希望明年会更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个追到女博士的小硕的恋爱年终总结和吐槽
liumeao 2013-2-18 21:14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如果把时间倒回到一年前,作者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喜欢上一个即将成为女博士的女孩。 春节回家,每每谈到女友的学历,亲朋好友们或欲言又止的回一句“额-_-!”,或反应强烈的回一声“纳尼???”或不说话干眨眼睛(☉o☉) 亲友的反应不禁让我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女博士,到底是一群怎样的物种? 假期闲来无事,遂根据自身经历,提笔写一篇关于女博士的自问自答,权当在情人节博女友一笑。 先介绍下基本情况 作者 作者女友 性别:男 性别:女博士 学历:工科小硕 学历:经管硕士,已保送读博 星座:摩羯座 星座:双子座 学习成绩:献丑不如藏拙 学术成就:综合排名全学院NO.1,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硕士1年半3篇EI论文 口味:偏重 口味:很重! 1.女博士聪明吗? 作者私以为,女博士之所以能够成为女博士,是其求知欲望导致的,以下是作者的论据: 一 日作者临时有事,把自己的笔记本留下给女友把玩,出门后作者突然意识到女友可能会翻硬盘里的照片,翻空间里的文字,甚至会查看作者跟别的妹子的聊天记录, 作者越想越心慌越想越没底气,火急火燎地赶回去,却发现女友正对着作者本科的毕设论文读的津津有味= =天雷滚滚尼玛这个奇葩啊… 事实证明作者确实没有充分了解女博士的喜好,女友绝对是那种在“电影”“音乐”“照片”“游戏”等一众文件夹中毅然点进“论文”的主。 女博士不都是聪明的,起码作者女友不是,以下是作者的论据: 女友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她甚至不会一边看电影一边聊QQ,她只会先把电影暂停,然后打字,然后在把电影继续,如此反复。 这样的姑娘能叫聪明么?坦白说要不是女友拿了保博的名额,作者真的会嫌弃女友的智商。 总的来说,女博士学习能力满级,学习态度满级,刻苦程度满级,专注程度满级,单一任务处理能力神级,多线处理能力渣级。 通 过以上案例作者学会了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女孩的性格:就是把男友电脑放在女孩面前,看她关注里面的何种文件。看论文课件的,那都是爱学习到极致的主;看电影 上网页检查男友照片的女孩都是正常女孩;玩DOTA还顺带鄙视男友天梯积分低的好妹子就干脆取了吧;翻出AV的女孩是把双刃剑,作者建议男方抓紧锻炼身 体。 2.女博士强势么? 没错,在她们羊羔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母老虎的心。 作者女友及其身边一众女博士以及一大波女硕士都若有若无的抱有这种心态:我自己的事自己都能搞定,我也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我为什么要谈恋爱呢,我要男人没有用啊??? 女强人的imba之处就在于这种无欲则刚的心态,就像当年自给自足的清政府,甭管好男人坏男人,人家根本用不着!当年八国联军还可以用强,如今法制社会追妹子谁敢用强?由此可见,讨好一个女博士和玩贸易赢过清政府的难度系数差不多。 很多时候作者满心欢喜的准备个段子,兴高采烈地给女友讲完了,人家愣是没反应,做男人的挫败感油然而生,尼玛时间一长作者的内心确实强大了不少! 女博士强势的同时也伴随着独立的思想和出色的自理能力。 作者身边的哥们,经常帮女友写个作业下个资料什么的,女友一发嗲,男生就得帮着干活,这在大学并不少见。而作者却从来都没有享有过帮女友写作业查资料的殊荣,就在于女博士不愿意找别人帮忙,她觉得别人做得不一定比她好。 不管是何原因,作者确实比其他男生少了很多工作量,反过来,作者倒是因为经常要出门,时不时总要找女博士帮忙买个车票冲个话费,找女博士办事,贼靠谱! 3.女博士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女博士喜欢探讨高深复杂的话题,对科研学术问题有格外的偏好,她们习惯去弄清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道理,乃至原理,这显然是一种职业病。 久而久之,女博士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如果她们弄不明白一样东西,那这个东西肯定很厉害,厉害到以她们的智商都搞不懂。因此,女博士对于她们不明白的东西,不论难易,都会本能地去崇拜。 求知欲,是女博士的天赋技能,也是她们最大的弱点。利用女博士的求知欲,就能够很容易接近女博士,也是搞定女博士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 作者亲身证明得,如果你跟女博士聊些她不明白的话题,她都会觉得你这个人很“高端”(显然这种所谓的高端只是出自她们无知的臆想)。 不过女博士跟圣斗士有一个共同之处:同一个高端话题不能跟女博士聊两次,因为聊过一次她就记住了学会了,一旦你无高端话题可聊了,你也就从神坛上走下来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高端话题全部聊完前还没追到女博士,你就没戏了。 4.女博士是怎么变成女博士的? 女友单独跟作者在一起时还挺温柔的,但一旦出席公众场合,女友就会变得异常彪悍,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慈禧老佛爷的范,动不动就用言语挤兑作者。 起初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了解到,博士们私底下聚餐,完全是女博士在调戏男博士,女友曾经不止一次声情并茂地描述她的博士师姐是如何用言辞摧残她的博士师兄,并深深表达了对博士师姐的尊敬之情。 作者这才明白,一个女博士算不得人类第三种族,顶多算基因突变,女博士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群体,是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们有传承!作者分析后发现这里面水很深!!! 学术界都爱讲传承,你导师是研究这个的,你大师兄二师兄也研究这个,所以你也得跟着研究这个,因为你搞科研的路上会得到前辈们的指导,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女博士之间也讲传承,女硕士们从小看女博士调戏男博士,自己修成了女博士又开始教新的女硕士如何调戏男博士,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就是女博士之间的传承。 传承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发生这个学校的硕士去另一个学校读博,这个国家的博士去另一个国家联合培养,女博士的传承也由此具有了跨地域跨文化跨种族的性质。作者大胆推测,全世界的女博士即使细节方面有所不同,大体上也应该都是一样的 这也就解释了在这个话题的起初,为什么小硕女友总是在别人面前挤兑作者,她在模仿女博士! 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已经保博的小硕女友身边都有什么人?有博一博二的师兄师姐,博三博四的大师兄大师姐,有硕导,博导,大牛博导。除去作者外,她身边最学历最低的是当年一起从本科保送读研的研究生同学。 所以,女硕士们终日处在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每天受到女博士们的耳濡目染,时间一长,量变转质变,也就成了女博士。 5.女博士女友为啥会看上屌丝作者? 刚才提到,女博士身边都是学术帝,女博士自己也是学术帝,学术帝们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要么是在看论文,要么就是在下载新的论文。 屌丝作者学术成绩一般,聊不了学术,侃不了科研,于是就成了女友身边的一个异类。 异类有异类的好。 泰坦尼克号里的rose,出身上流社会,周围全是绅士,每一位都那么文艺,抬起头来一律是45°明媚且忧伤,走进星巴克都是“加糖半奶,装到这个特定的杯子里,其他的杯子我喝不惯”,rose从小见多了,自然就有了审美疲劳。 然后穷光蛋jack出现,屌丝光环一开, 一上来就干劈情操“you jump I jump”,立刻就让rose觉得:这个小伙纸好有特点啊思密达。 物以稀为贵,当周围都是高富帅的时候,屌丝就有了优势,因为他不一样。 当一个学术帝身边也都是学术帝时,他自然会爱上正常人。 比方说Leslie搞学术可以爆掉Sheldon,Leonard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啥也不懂的Penny。 人最大的弱点莫过好奇心三字,搞定一个妹子,就要利用她的新鲜感,或者说,要善于利用周围环境为自己营造独一无二的优势。 6.跟女博士哪些话题不能聊? 绝对不可以聊学校里学过的公共课,女博士的知识都比一般人掌握的扎实且牢固,比如作者表白的那一天,将女友送到宿舍楼下,别的成双成对地小情侣聊什么作者不知道,反正我俩聊的话题是高中物理——定滑轮和动滑轮。 不 要天真地以为自己学的专业对方不懂,就可以大侃特侃。虽然本科、硕士、博士的研究方向越来越窄,女博士对于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还是有所涉猎的,当作者发现 女友居然知道钢和铁的区别在于含碳量的多寡时,就发誓打死也不聊自己的专业。但是仍然抵不住女友左一个量子力学,又一个XXX定理(作者实在是没记住,因 为听都没听过)的轰炸,不过女友从不跟我谈她的研究课题,私以为她觉得她跟一个小硕聊科研没啥可聊的= = 总是,跟女博士聊知识,是自讨苦吃自取其辱自食其果自作自受自惭形秽自不量力自取灭亡自掘坟墓的行为! 至于能跟女博士聊些什么,详见问题3. 7.如何在女博士的淫威下生存? (作者为了搏出位起了这么窝囊的小标题) 1.正面对抗不可能打败女博士,男博士尚且被蹂躏,男硕士仅能自保。两虎相争赢的肯定是母老虎,再坚硬的盾,都不能防住女博士的锋利的矛。 2.做女博士的男友要像水一样,水没有固定形态,可以在包容女博士的同时不被她们的锋芒刺到。Hold住女博士的永远不会是枪林弹雨,而是糖衣炮弹,怀柔政策是正道。 3.由于女博士的内心强大,因此女博士比正常女孩更少跟男友抱怨撒娇,女博士出色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也不需要男友帮忙做这做那,所以做女博士的男友比较轻松,只需要做好诸如搭伙吃饭、冬天地滑拽着防摔跤这种基本的小事就好。 4.遇到困难了,不要轻易跟女博士抱怨,坚强的女博士希望站在她旁边的人一样坚强,你做不到,就要努力去学会坚强。 5.学到老活到老,想跟女博士长久相处就要拿出与其相匹配的实力,不要因为女博士是第三类人就心生胆怯,永远记住,跟女博士谈恋爱的人是尼玛的第四类人。
1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终总结
mruniverse 2013-2-9 13:48
“又是一年”,每次到了年底都是如此感慨,眨眨眼都过了“而立”了。 过去的一年相当的忙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拥有了“小豆豆”啦,女儿非常的健康可爱,性格又非常的好,这真是我们的福气!经济上也很满意今年的收入,虽然比上不足,但也远远超出了预期。感谢国家终于记起了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呵呵………… 教学工作中规中矩,没什么巨大成就,但自己认为做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科研工作进度非常的缓慢,这是令我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主要是设备的问题,国产设备的不稳定性与细节制作水平的差距让我们大吃苦头,浪费了大量的世界,非常的恼 火。多年来一直痛苦于这个问题,所以决心以后有机会要致力于设备研发上,做真正高水平的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个假期里对设备进行了修整,有了质的改善,希望来年能有所突破。 当然,设备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我这人做事肯定有问题:一个毛病就是把最可能的原因,最困难的事情放到后面去试,去解决。这点以后一定好改。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改掉自己的毛病! 对新的一年的还是充满期望的: 家庭上希望小豆豆能继续健康快乐的成长,经济上能多收入一些,还上更多的借款。科研工作上能有所突破,所做器件性能上能有质的进步。当然还有发几篇文章和专利。
2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
qufuqing 2013-1-20 22:01
又到年终,总结也多了起来。不是想写,不得不写。有无作用,无。也许有,是少数。但是对于我,此种年终总结唯一的作用也就是为了总结吧。 总结是从何时开始有的,我无从考证,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有些时间了,从我进入单位之后就有了,一次不落。关于此问题如深究起来,问问单位老同志,老同志给出的答案就是从他们开始工作时就有了。表面上说,年终总结的作用在于总结一年工作得失,力求来年进步,脚踏实地,登高望远。实际是相当于今日朝鲜之小黑本字,象征着一种顺服。 此种总结看似一种脑力劳动,实则是体力劳作。对于老同志们,他们都有自己的文稿小仓库,改改年月日,一年总结诞生了。苦了年轻人,刚开始好好写写,绞尽脑汁,大力迎逢。久之,略有所悟,从老同志文库中略取一二,加以整合,从此有了自己的文库,智商提高,人也精神了许多。 门外人看此,大可认为不写不就行了。答曰:不可。有未必看之,没有是万万不可以的。世界上本没有总结,写得人多了也就成了总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寥寥数语,是为今年总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
热度 1 云飞扬 2013-1-18 01:28
2012年马上过去了,13年旧历年很快到来,为在来年好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特将今年从头到尾所行之事作一回顾,以作警醒之言: 年初奔武昌,意为考博忙; 努力近一月,笔试走过场。 又忙月半多,复试终泡汤; 本已有把握,谁会曾料想? 不怨天和地,不骂爹和娘; 归来仔细想,实乃很平常。 爱人苦劝说,岳丈解心肠; 众人安慰下,亦不再多想。 一心赴工作,以解愁苦长; 暑期中间日,去为数模讲。 又为职称评,又为晋升忙; 材料递交日,身心已惶惶。 合肥住卅日, 项目和文章; 唯一悠闲时,陪儿杏花逛。 又到开学日,开会又宣讲; 领导多强调,遵规要守章。 上课要五有,平时写文章; 吾乃愚钝人,脑顶无灵光。 建模九月毕,获得两个榜; 然虽级别低,亦是实践奖。 厅网亦可查,得知项目黄; 这点早料到,内心不慌张; 来年多齐备,定可名在上。 国培生来到,又会有的忙; 奔东又奔西,忙下又忙上; 陪吃又陪喝, 陪课不陪床; 心里总以为,国培真“国殇” 学员闹意见,好想去上访; 安慰又劝解,此事方平章。 冬月中旬日,终于出平阳; 国培真“坑爹”,本就很荒唐; 加之经验少, 身心很紧张; 偶也没办法,协助领导诓。 国培乃副业,还有高数上; 学生刚报到, 多作雾水状; 课下细询问,得知跟不上; 调整又释疑,方才笑脸状; 吾也窃以为,学生多迷茫; 不知为谁学,不知将来样; 不想开尊口,更难有新创。 期末评成绩,低分一箩筐; 难道是我错, 水平达不上? 高数教多年,不会大变样; 何况更卖力,只为学生想; 幸有新规定,不为成绩慌。 年终算工分,排名还靠上; 项目没主持,但有参与项; 文章有四篇,两篇已上榜; 一篇在修改,一篇投稿忙; 还有些idea,成熟时再想。 不觉末日过,地球没摇晃; 就像院长说,应作狂欢状; 一三一零四,千年才遇上; 年轻都登记,欲着结婚装; 该日久居家,着急修文忙。 又待半月日,终得修后章; 发送至伟兄, 意见很是长; 英语修的差,幸亏他帮忙; 自己查N遍,感觉可传上; 连同两说明,都给主编赏; 但求好结果,不负香烟呛。 近日闲无事,来把网来逛; 搜狐头条闻,衣卿却在上; 原来被拿下,只因作风伤; 佩服常艳女,小说来曝光; 男女之情事,却做交易忙; 人间荒唐果,缘由人荒唐; 有时心中思,如今社会上; 今朝与明日,地狱和天堂; 功名与利禄,皆是身外香; 唯一可做事,与胡打乒乓。
3226 次阅读|2 个评论
签名
热度 1 yftan 2013-1-15 15:39
工作和生活中,离不了签名。但每每到了需要签名,我都有些小紧张,原因有二:1.从小字写的就丑,自从进入电脑时代,除了签名就很少写字,字变得更丑了,羞于见人。2.签字必然是有事,因而必然会附带有相关责任,必须得重视。 工作中,我最最重视的签名,莫过于国家基金申请,每次在最终上交版本之前,我都会庄重的找到每一位参与者,请其签上大名,过后还会一一核对,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签错行,唯恐出现低级错误,导致基金发生不测。 工作中,离不开的签名还包括借款与报销,无论是自己充当课题负责人,还是经办人,都必须签名,与钱打交道签名也并非都是好事。 当然,工作中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签名,给学生写推荐信,答辩评审,年终总结,合同等。 生活中,最多的签名莫过于儿子的作业了。在我小的时候,作业并不需要家长签名,好像父母也很少过问。不知是谁发明的作业要家长签名,我每天要为小学的儿子签名至少三个以上。让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是好事,但如果家长没签名就体罚学生,好事就有些变味儿了。 回想起来: 最开心的签名-领钱。 最伤心的签名-儿子考砸的试卷。 最尴尬的签名-科普时,一群小学生。
21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文500篇的总结与人生思考
热度 14 卫军英 2013-1-11 12:50
本想为俺发博文500篇做个纪念,不料被小年轻们给拖下水,弄了几张照片玩过去啦。所以今天补一篇,恰逢年终和学期末总结时候,谨以此作为科网博文500篇的总结和感想。鉴于2012年大家都很忙碌都很辛苦也都很有功劳有斩获,没有功劳的也有苦劳,没有斩获的总有收获。这一年有喜也有乐,套用一下本山大叔和宋丹丹同志的诗句,就是:“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海湾那旮哒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为了进一步发扬科学网的娱乐之风,特转发动保专家那个被尊为JS的童靴和好色之友XK童靴的年终总结,请大家提提意见。请注意:XK童靴的总结比较切合现实,JS的年终总结具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XK童靴年终总结】 1、若要上级不得安宁,上访。 2、若要下级不得安宁,检查。 3、若要群众不得安宁,开会。 4、若要基层不得安宁,调研。 5、若要单位不得安宁,整顿。 6、若要一天不得安宁,谈话。 7、若要一年不得安宁,考核。 8、若要让领导开心,做假! 9、若要让同级开心,做哑! 10.若要让群众开心,做秀! 11.若要让老婆开心,做饭! 12.若要让朋友开心,做东! 13.若要让儿女开心,做牛! 14.若要让全家开心,做官! 15.若要让自己开心,做梦! 【动保他叔年终的人生总结】 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一堆公务人员,70%是混饭吃的;一所大学里,70%的教授是扯淡的;一大堆社会活动,70%是无聊空虚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一辈子挣钱再多,70%是留给别人花的。 结论:生活简单明了,享受人生守住30%便好。正处、副处,最后都不知落在何处;正局、副局,最后都是一样的结局;正部、副部,最后都在一起散步;总理、副总理,最后都是一个道理;主席、副主席,最后都会一样缺席。 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上半场顺势而为,听命;下半场事在人为,认命!愿同志们上下兼顾,两场都要赢。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疲劳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 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 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乘客您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总会到站!
个人分类: 社会人生|3843 次阅读|21 个评论
2012年年终总结
bookwrom 2013-1-8 21:40
2012年我读研二。 ①专业学习方面: 2012上学期专业课修完,所有课程结课。 2012下学期确立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论文开题,并根据一篇硕士论文对其中的算例进行了推导运算,并用Matlab编程运算作图,得到图形一致。在此过程中温故学习了《非线性振动》的很多计算方法以及知识点,如无量纲化、galerkin截断法以及Matlab编程的一些基础等。所学的东西不多,大部分是温故知新而已。并发现自己很多只是漏洞及薄弱环节:数学基础太差、振动理论理解不深、编程功底差等。 ②英语学习: 本信誓旦旦的要过六级,但是就这次的表现来看基本又没戏了,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六级这么难以攻克,也说明了我的持续作战能力有所下降,下学期停掉淘宝店铺有专心学习六级的情况下还拖延严重...原来打算学习《新概念英语3》《新概念英语4》《大学英语语法讲座》等,还不定期的买了好多英语杂志,但是大多半途而废。心不静,不是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和状态。 ③淘宝店铺:---副业 通过我的仔细钻研,历时三个月,弄明白了淘宝小卖家挣钱的策略和手法,期间成绩显著却也用心颇多。用在淘宝上的精力或许过多了,所以造成了学习上的精力太少,很大的影响了学习效果。通过对淘宝上的经营策略的研究,对淘宝男装市场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顺带着买了好多衣服,恰巧换了一副眼镜,结果形象却愈发良好起来,以前从来没有怎么注重过打扮,现在稍微装饰一下,心情也确有不同,精神、积极了不少。 ④读书方面: 年初的时候,读书还是比较多的,去年的寒假书单基本上都完成了,下学期后由于忙于淘宝读书越来越少,一直荒芜了下来,即便是制定了计划也没有实施,是一个失误,所以淘宝的问题应该是弊大于利,幸好亡羊补牢尚不算晚。2013年要多读书,勤读书。 ⑤其他: 同宿舍的同学已经有三个结婚了。单身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谈恋爱的欲望却不是很大(就今天来说是这样的)。 其他待补。
个人分类: 定期总结|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天一点健康】无言大爱——也算年终总结2
热度 2 cosismine 2013-1-6 18:19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芸如约来看我。就当是完成散步的任务,我去地铁站接她。远远地就看见她拎着大包小包的水果在那里等我,惶惑间,我似乎看到她拎着大包小包的水果从研究生公寓长长的走廊那头走过来。 芸是我研究生时候的同学。十个姊妹中,我们两个是常驻宿舍而且结了婚的,因而感觉就比较接近。她好吃水果,每次她从家到学校去,她老公就给她带各种水果,她就拎着这些水果从市区走到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公寓,从长长的走廊那头走到这头的宿舍。那时候,她从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辞了职,只有少量的研究生补贴,她老公是军医大图书馆的,没有房子,经济也拮据,他老公心疼她,怕她舍不得买,买了一个星期的水果给她。那些水果,就作为爱的象征,陪伴她度过和老公分开的日子。 芸是新疆的,我是山西的,都是从不发达地区过来的。面临上海的灯红酒绿,我们内心深处都经历过一种落差,因而显得深沉。而周围一群少不更事的上海少女,似乎从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和这种差距给我们精神上注入了什么。那年,同学中有个江西的,为了让他弟弟生活好一些,就把他弟弟从江西老家接过来,让他弟弟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以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但他弟弟面临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迷失了自己,心理失衡,从六楼跳了下去,造成高位截瘫。 芸毕业的时候,找了医院信息科的工作,税后月薪当时是4200元,那是2005年,在我们同学中算很高的。我当年到同济,当时一个月2000不到。 因为芸在医院工作,学的是医学信息。我这次得病,一发现问题,立马找她。她力所能及帮助我,有时,我看到一个化验数据,不懂,给她打电话,她就给我查数据是什么意思,尽量在第一时间给我些安慰。我住院的时候,她每天拎着大包小包的水果来看我。只是当时只顾着关注自己的病情,没有关注那些水果中所包含的爱和祝福。 芸这次来看我之前,和我交换了所有的故事。她现在月薪上万了,她老公后来做了图书馆馆长,今年转业,部队安排他也到一家三甲医院信息科工作了。月薪,当然也会上万。单位分了房子,房子准备动迁了,她期待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你呢?这么长时间的病着,工资扣了很多吧,我一个同事请了一个月的病假,前后扣了成万呢” 我即使不病,连一万都拿不到,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扣这一万了。生病前我一个月才能拿5000左右,生了病,不上班,一个月也就2200元,老公打些零工补贴家用,现在家庭月收入4000元,可能连你们夫妻的零头都够不上吧。 “那你生活受影响吗?”芸一如既往地关切。 “还行。维持生活一点问题也没有。” “心态要好:这很关键” 心态要好,说起来容易!在每个人回顾自己可圈可点的一年时,我只记得我穿行于各大医院的身影。在每个人都翘首展望新年的时候,我只有因为治疗而日渐无力的双腿,和无法自如抬起的双臂,还有不知何时,不知何故也不知何地而侵袭过来的种种疲乏,还有不知道如何应付从过往而延伸到明天里的期待,还有无法落实这种期待的现实......心态是那么容易摆平的吗? 心态不好,我又能如何?我不能把你的日子抢过来,不能把属于我的磨难赶走,不能不准备着体验磨难给人生所带来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一个病友说,他在身体状况最艰难的时候的心愿是希望能每天醒来看见早上的太阳,不然怎么坚持下来。你把目标定低一点就ok。 我骄傲,我承受,我也享受你的关切所带给我的温暖,在吃着你给我带来的水果时,我品尝到其中的甘甜,我也因此被爱滋润着。半年多病中的日子,我享受到的关切和爱护比我四十年所享受的总和还要多,而病之前,生活于我,似乎只有冷漠和挣扎,在这半年病中日子,有你有大家,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们也买了车”芸说。 “那天有空,带我去兜兜风”我说,即使我不能跟随你一道走,因为我们是朋友,我们彼此爱护,也请你替我走得远一些,看得多一些。把风里的故事也涂上爱的色彩。 幸而有爱,有爱里的期待,我们能承受一切灾难和不公不平。 送走芸,我一如既往地到了那条河道,昨天还湍急高涨的河水,今天也终于偃旗息鼓了,河水已经落下去了,平和而肆意地在河道里面淌洋着,我甚至可以看到河底的水草,在水里摆动着,清洗着身上淤积的泥土。 命运无常,看河道潮涨潮落 有爱滋润,品人间......是长非平? 边同学,给添个词?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34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他人的年终总结
zhounengjuan 2013-1-5 20:01
2012 总结 1. 戴世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523876 逐一回答如下问题: —— 申请或参与申请了什么课题?承接、参加或完成了什么课题?做了哪些主要贡献? —— 完成了几篇论文?发表了几篇?投稿了几篇? —— 参加了哪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宣读交流了什么论文?新交了哪些学术界的朋友? —— 讲授或学习了什么课程?自学了什么课程?有哪些重要收获? —— (作为导师)指导了几位研究生?在指导学位论文写作上有何进展? —— (作为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上有何进展? —— 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喜事? 2. 马安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57992-647983.html 一年考两次博失败,不嫌烦,佩服!监理的破事记个流水账,真烂!参与的项目一笔带过,不知轻重! 3. 俞立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34do=blogid=397429 OMG ,发了一大堆文章,申请了一大堆基金,恐怖 or 佩服? 4. 张鹏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2266-645865.html 全文的关键字“坚持”,可喜可贺!坚持看书,坚持看文献,坚持运动,坚持看博客,成功! 5. 宋敬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2808-649402.html 回顾也不过是草草地敲下几行字, 2012= 儿子 + 考博失败 + 科研助理工作 6. 张士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2820-647451.html 团队硕果累累,总结之词俨然出自领导人手笔 7. 毕可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36777-647320.html 在老板面前,我们同是仰望高山之人。她总被老板轻松拿下,而我呢,张 sir 总是不屑于将我拿下。她在进步,而我原地踏步。 8. 王军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254-648496.html 同是而立之年人,他在异国漂泊却出了不少成果,我稳坐板凳真的冷。需借鉴。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三十而立,意指确立了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原则。在 “ 软 ” 物质方面,有了一定的确立” 9. 王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72109-647907.html 首段还精心于散文,随后就是每月的流水账,看来没比我高多少 10. 王启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644171.html 业绩、烦心事、遗憾事、业绩,这种分类简述的总结够直白
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末日总结
热度 1 woodenson 2012-12-31 23:42
再过不到一个小时就进入2013年了,末日没有来到,那就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总结2012,展望2013。 生活方面: 1.岳父在与癌症抗争了两年多的时间,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两次大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射波刀、口服抗癌药物等),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在整个治疗期间,有诸多感受,比如某些医生的大红包以及另一些医生的悉心,比如癌症对人的折磨,尤其岳父临终前瘦弱的身躯以及近乎绝望的表情,在这期间,常常能够体会到那句名言,生死之外无大事。也听到了不少中青年才俊英年早逝的消息,更让我体会到,健康才是生命之本。 2.继续超级奶爸的角色,每天往返40公里奔波于鼓楼仙林接送宝宝上学。虽然路程漫漫,也常因起早发蒙等原因和宝宝怒发冲冠,但总体而言往返三个小时的路途仍旧是快乐的旅程。因为途中我们会问候小卖店主家的可爱猫咪,会举在头顶左转右避新纪元大酒店旁的十二棵大树,会一二三四五六七拔掉雕刻时光店标上小猫的胡须,也会买上一块烤红薯,一袋酸牛奶,或者两个冰激凌,还会在地铁口打印上两张优惠券……当然,再无聊了,还有手机中的愤怒小鸟以及迪斯尼的卡通动画。 3.岳母搬到了南京,我们终于在早晚可以有热饭吃了,呵呵。 工作方面: 4.基金:增加两个项目,推掉两个项目。钱虽不多,但也不缺钱;所以不再为钱去做违心的事情。(自然基金还是没中,看来我实力还是不够雄厚) 5.论文:一作或通讯sci接受2篇,EI1篇,合作发表sci2篇,非sci英文1篇,核心3篇。(产出偏少,而且缺乏核心竞争力) 6.会议:5月份组织了动物警戒行为论坛;上半年只参加两次会议(马来西亚、澳门),下半年基本上一个月一次(8月哈尔滨、宁夏,9月沈阳,11月大丰,12月北京、岳阳、合肥)。 7.学生:两个硕士生顺利毕业,工作也不错;另两个硕士生由于多种原因,“炒”了我;一个菲律宾博士加入研究组,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留学生明年也将加入(年龄比我都大,让我情何以堪);仍旧有大量本科生加入研究团队(约15个),他们是我研究的主力军团。 8.奖励:获得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获得南京大学中青年境外访问交流机会。 2013年展望 生活:健康; 工作:访学剑桥,选择了两三个合作对象,希望未来能把纯野外行为学研究转变为实验验证性研究;分析积累多年的麋鹿行为学数据,在警戒、搔痒、反刍、性别分离等四五个方向上争取最大产出。
4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天一点健康】无言大爱——也算年终总结1
热度 6 cosismine 2012-12-31 18:42
河边走一走,一直坚持着。星期六那天也走了,只是那天的心绪比较重,所以,没有记录下来。 心绪重,是因为那天是星期六,儿子在家。 早上的时候,他不起床。他说他爸爸早上做饭会吵到他睡觉,他爸爸也觉得孩子应该有充足的睡眠,就没有做早饭,九点以后,有事就走了。 我也觉得孩子应该有充足的睡眠,但我不能一直陪着他躺着啊,我饿了,所以,我就起床来自己煮了一些白菜吃了。 快10点了,他还没有动静。家里只有一个卧室,我真没有地方可待,就武装了出去散步,路上,就准备写怎么对儿子这个话题。 艳红说:我们要多坚强,才能陪着臭小子走过这段岁月。其实,问题是我们的爱要多博大,才能撑起孩子成长的空间。 孩子在逆反期,要他周围的所有人、景、物随着他不定而毫无逻辑的要求来转......别人他是要求不来的,他所能要求的,也只有父母了,父母只好围着他转,把我们所能容忍的极限一扩再扩,然后,就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博大。 当然,做父母,能这么容忍孩子,而社会能这么容忍他吗?有时候,忍不住担心他会成为社会的累赘和恶人,就觉得有责任拧一拧他,但一拧,他就一蹦三尺高,火冒得要把房子烧着,别烦,我知道,离我远点,我会做的,是他永远的托辞,他永远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行动上永远落实不了,要是逼他,他就超着极端的方向走去,甚至都担心他会成为反社会反人类分子...... 我们村里有个大哥,小时候特别优秀,但青年的时候,大概受了些挫折,晚上的时候,光着身子就在外面跑,还很嘹亮地唱歌。大家就把他当精神病了,后来听信了一个民间医生的话,喝了牛黄,人从此成为废人。一直很为他可惜,但一直不知道他怎么就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有如果,而这个如果也算数的话,他的人生是否可以走成另外一种样子。现在想想,他可能就是逆反期的时候,没有走好。 所以,这段时间,我所能给他的,只是我们父母的爱,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是什么,我们都爱他。即使因为他的任性,也因为我的疾病,我们这个家庭吃饭和睡觉这种最基本的活动都无法进行。 这样一来,我们的心态就平和了,而孩子,也逐渐的似乎心理上有了依赖,控制力增强了很多,而且可以沟通了,也慢慢地接受我们的劝告。前段时间,我做饭,他竟然问我需不需要他帮忙,令我倍感欣慰。 所以,爱有多博大,等孩子经过逆反期,我们就知道了。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353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2012年终总结(不是本人的总结)
lbxian 2012-12-31 16:31
网上人才真多,这是在网上的一个总结.( http://wuqilun.t.sohu.com , 吴其伦 北京市 ) 2012年,有人因微微一笑葬送了前程;有人因勃然一怒失去了自由;有人因喜得佳人栽进了牢笼。2012年,有些人笑了,他们笑得坦然,因为他们以真诚、实力、实干赢得了拥戴;有些人傻了,他们傻得糊涂,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何得不到支持;有些人哭了,他们哭得悲怆,因为他们已经无力回天。
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1次与第N次——2012年终总结
热度 9 wywtj 2012-12-29 15:05
第 1 次与第 N 次—— 2012 年终总结 我是一个后知后觉、后言后行的人。即将过去的 2012 年,我经历了许多来美国之后“迟到的第一次”:第一次买车,开车,第一次长途旅行,第一次钓鱼,第一次看 3D 电影,第一次买电脑,第一次注册 mitbbs …… 这些事情,别人可能在来美国的第一个学期,甚至第一个月就完成了,而我却是两年后才开始做。 当然,也有很多习惯性的事情,比如打乒乓球,做饭,看时事新闻。不论是第 1 次还是第 N 次,把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成了今年的年终总结。 买车与开车 虽然来美国之前,在国内已经学习过开车了,但我并没有把买车放在优先的位置。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动力,才下定决心买辆车。非常感谢陪我选车、试车和练车的好友们。这辆 Nissan Altima ,我极喜欢。 刚开始在美国开车并不熟练。我记忆中,最惊险的两次,都是在第一次开车去 ND 的路上。一条双向两车道的路,前方突然出现了并排的两辆车(是 A 车想要超过 B 车,但是 B 车不让)。我赶紧向右边打方向,让出了一个车位。过了不久,又遇到情况了。前面一辆车打右转向灯停在路上,我就想从左边超过它,没想到他又突然向左转,真是无语啊。 后来和朋友们开车去了黄石,往返总行程 3500 多迈。这一路,各种路况都尝试过了,各种速度都体验过了,也处理了一些突发情况,还向同行的朋友学习了驾驶技巧。从量变到质变,积累了经验,培养了自信。再后来路考的时候,就非常轻松地通过了。 关于开车,到目前为止,我自己总结的经验就一条:开车和做人是同一个道理,让自己舒服,同时也尽量让别人舒服。 黄石与拉斯维加斯 我在秋季开学前去了黄石国家公园,在感恩节假期去了拉斯维加斯。这两个地方,一个是以纯自然景色而闻名,另一个则是以纯人工景观而著称;一个是鬼斧神工,另一个则是美轮美奂;一个是人间仙境,另一个则是天上人间。 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 是美国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国家公园之一 。迄今为止,我所有去过的地方中,黄石公园算是最能配得上 amazing 和 perfect 这两个单词的地方了。 在黄石,要看山,则有山峦、峡谷、悬崖;要看水,则有河流、湖泊、瀑布;要研究地质,则有已经冷却的猛犸泉和不定期喷发的 歇喷泉、温泉、泥地、热水潭和喷气 孔;要考察生物,则有沙漠植物、亚高山牧草、高山森林等适应不同生长环境的植物以及野牛( Bison )、 麋鹿( Elk )、 驼鹿( Moose ) ,灰熊( Grizzly Bear ) 和黑熊 ( Black Bear ) 等众多野生动物。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百科全书、洋洋大观。 令我惊叹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瑰丽、壮美与神奇,还有散布在公园里的 Visitor Education Center 。这些“教育中心”里面的展览都是精心设计的,确实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游客进去参观,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激发兴趣。我看见一些美国的小学生,手里拿着貌似是“暑假作业”之类的书,在展板上寻找答案;讲解员为学生们讲科学知识,结束之后还给他们在作业本上签 字。真是羡慕他们。 以前看美国总统的胜选演讲或就职演说,最后一句话是 “God Bless America!” 我心里很不屑,因为“上帝是公平的”,凭什么只对美利坚情有独钟呢?直到我去了黄石公园,才深深地相信,上天的确是偏爱美利坚的。否则,怎么会把这么神奇和美妙的地方赐给这里呢? 再谈一下历史。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于 1872 年。那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不久,南北方人民心中的隔阂和芥蒂依然存在。黄石公园对公众开放后,全美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增强对联邦政府的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拉斯维加斯的周围也都是起伏的山峰,但与黄石不同的是,这里是荒山,降水和植被都稀少。从飞机上鸟瞰维加斯,就是荒漠里的一片绿洲。在城市的主干道 拉斯维加斯大街( The Strip )两旁,是各具主题的度假酒店。以地域为主题的酒店将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造在了这里:埃及金字塔,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威尼斯运河等等。其他主题则有凯撒宫大酒店的罗马文明,百乐宫酒店的音乐喷泉,米高梅大酒店的狮子,神剑大酒店的英国圆桌武士传说,海市蜃楼酒店的火山爆发,马戏城大酒店的马戏团等等。每到晚上,各大酒店的景观灯全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拉斯维加斯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每一座 酒店,都有餐厅、游乐场、秀场、赌场和商场等各式休闲设 施。赌城维加斯的成功,表明了,任何一项产业,只要发挥到极致,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还参观了位于拉斯维加斯市区东南的胡佛大坝。从综合效益上看,我觉得美国的胡佛大坝与中国的都江堰有类似之处。 胡佛大坝为邻近三个州(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亚利桑那)提供了灌溉、用水、用电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胡佛大坝孕育了新兴的城市拉斯维加斯,有“拉斯维加斯之母”的说法 。这里原本是不毛之地,荒无人烟,建造胡佛水坝和附近高速公路的时候,大批工人聚集在这里。由于在沙漠中没有任何娱乐,人们只能以赌博解闷。 1931 年,内华达州政府将赌博合法化,许多资本家前来投资建设豪华赌场,大批观光客也慕名而来。就这样,一座光怪陆离的赌城在沙漠深处迅速发展。可以说, 正是胡佛水电站的电力,点亮了拉斯维加斯那流光溢彩、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 2007 年,我曾经有幸参观了 以 “ 无坝引水 ” 为特 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自建成以来的 两千多年 ,都江堰在 引水灌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 水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创建者 李冰等人巧妙地设计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实现了 “二八分水、四六分沙, 枯水不缺,洪水不 淹 ” 的效果, 使得成都平原从此变成了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 的 “ 天府之国 ” ,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不论是黄石国家公园的设立,还是胡佛大坝和都江堰的建设,都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人类与大自然如何相处?怎样处理好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总结成一个词就是“科学发展观”。 我的学术 来到普度这两年多,在科研方面最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我不再像过去那样急于求成,急于投论文。而是脚踏实地,不怕麻烦,不怕走弯路,决心要搞出至少令自己满意的成果来。 目前,在两个课题上取得了些许进展。巧合的是,这两项进展都是在旅游之后,有了灵感。一次是从黄石归来,一次是从拉斯维加斯归来。 目前,在学术方面,我觉得有两点感悟值得记录下来。 一是对查找文献的认识。我最早认识到文献的重要性,是本科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的题目是关于长江水质评价和预测。刚开始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后来我查到一篇参考文献,茅塞顿开,文思泉涌。更巧的是,第二天我再想看这篇文献的时候,竟然看不到全文了,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到期了。 关于查找文献,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确定关键词,找到几篇相关文献,通常是最新发表的。接下来有两种选择:一方面,追根溯源,找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一直找到最原始的那几篇文章或者相关综述性文章;另一方面,对特别感兴趣的文章,按照作者寻找,去他的主页找他历年发表的论文,最好是能找到作者本人或者其学生的毕业论文。这样下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问题有系统、深入的认识。 二是对计算数学的认识。之前看过一篇据说是南京大学数学系张高飞老师写的博文,题目是《如何选择数学方向》。其中,关于选择计算数学专业的学生,是这么说的:“他们连小学的数学也没学好。不要说把上千个数加起来,就是把两个数加起来,对他们来说都是件很吃力的事。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削弱他们对数学的一片痴情。他们日日夜夜泡在图书馆里。他们翻阅了所有的数学文献,却从未找到一本能读懂的。 但他们仍坚持不懈, 为的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他们的行为感动了上帝。上世纪的某一天,上帝为他们创造了一台机器帮他们计算。这就是计算机。借助计算机,他们可以很快的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这就是计算数学。”呵呵,在别人看来是调侃,我讲出来就是自嘲。 我想很认真地说,我所理解的计算数学,是一门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高要求的学科。先说广度。从问题的来源看,建立数学模型需要生物、物理、金融等知识;如果得到的是微分方程模型,分析这个方程的性质则需要深厚的 PDE 功底;接下来,求微分方程的数值解,需要设计算法并进行误差分析,这个过程一般包括划分网格,写出变分形式,寻找基函数以及处理离散后得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最后在编程序、写代码的时候,又要求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原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软件。建模、分析、求解、编程,这一条龙的工作,都做得很好,是很有挑战性的。再说深度。在计算数学的各个分支中,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在我看来,广度和深度的完美结合,就算是大牛了。比如 Chiwang Shu, Jinchao Xu, Weinan E 等等。 我的八卦 一直以来,在我的年终总结中,情感部分都是空白。 现在,我只想说,感谢在这一年中愿意与我聊天、交流和分享的朋友,不论是当面,还是通过电话、 QQ 等方式。谢谢你们的支持。 I’ve really benefited a lot from you guys. 至于别的,还是保持沉默吧。行,胜于言。 不知道为啥,我突然想起了当年明月在《明朝哪些事儿》中描写朱元璋的一段话:“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朱元璋)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看电影 来美国之后,一直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最近一个月,看了两次。 一个是李安导演的《 Life Of Pi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整体结构上看,电影对同一件事情讲述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种叙述方式,与黑泽明的《罗生门》、张艺谋的《英雄》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内容上看,电影里大部分篇幅是少年派与老虎在同一条船上的画面。其实,派和老虎,分别代表了人的人性和兽性。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西游记》有一集叫做“真假美猴王”。其中假孙悟空打伤师傅,抢走行李,还用魔法变出了假的唐僧、八戒和沙僧。真假孙悟空不仅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功力也不相上下,连观音菩萨和众位神仙都分辨不出来。最后,如来佛祖降服了假孙悟空,然后对真孙悟空说:“这一番劫难,皆因你师徒二人不和,祸由疑猜而起。”在我看来,假孙悟空的所作所为,其实真孙悟空在头脑中都想过,只是没有实施而已。 另一个片子是新的指环王三部曲的第一部《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商业大片,值得一看。 做饭 目前,我最喜欢做,也最喜欢吃的菜有两个:粉蒸排骨和鱼肉西红柿豆腐汤。粉蒸排骨的特点是“香 ” ”而且蒸的时候可以去干别的事情,不必像炒菜,一定要守在旁边。另外,粉蒸排骨做好之后,这一周带的午饭就很方便了。鱼肉西红柿豆腐汤的特点就是“鲜”,还可以再下点儿面, 热汤热 水地 吃完后感觉很舒服。 以“烤”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烹饪技术和包括“蒸”在内的中国传统烹饪方式,我更喜欢后者。 关于第 1 次与第 N 次 一方面,第 1 次,或是前 N 次,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万事开头难”,第一次的经历总是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另一方面,第 1 次,或是前 N 次,又是不重要的,因为“数列的极限与前面有限项的取值无关”,梦想总比回忆多。 马上又要迎来我的又一个“第 1 次”——第一次去纽约。相信将来回忆起这次旅行,一定是无比开心的。 最后,为了祝贺莫言先生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特选一首贺知章的《采莲曲》作为结尾—— 稽山罢雾郁嵯峨, 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 别有中流采芰荷。 Dear all, Happy New Year! 2012 年 12 月 29 日于美国印地安纳州西拉法叶 附录:我在黄石公园拍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TU1NzM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TYzNjg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Tg5Mjg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Tk5NjQ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jI4ODQ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0MjQzODAw.html
8795 次阅读|9 个评论
有一些细节,总藏在心里——2011年终总结
wywtj 2012-12-29 14:56
有一些细节,总藏在心里 1. 相识与相爱 时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地点:中国华北平原,农村 人物:他和她,高中毕业,同在乡村中学任代课老师 那时那地,条件艰苦,物质匮乏 她回忆说 从不知道吃饱是啥感觉,因为不敢想若吃饱得吃多少饭啊 他回忆说 有一次吃完午饭之后,又生生地吃了三个窝头 因为家族里做老师的太多了,应父亲的要求 她换了个职业,去市里的卫校学医 毕业后,留在市里的医院做护士 他辗转在家乡的几所中学教书 直到 1977 年的冬天,他和他的学生们 一起参加了中断十年,刚刚恢复的高考 历经挑灯夜战、奋笔疾书、专业面试、据理力争 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市里的师范学院学习 毕业后,回到家乡,继续做英语老师 2. 相伴与相知 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人物:他和她结婚了,分居两地,鸿雁传书 婚后第三年,终于有了一个孩子 是个七斤重的男孩儿,在他所在中学的职工宿舍出生的 那一天,恰逢七夕 传说中牛郎织女见面的日子,下雨了 从此,风霜雨雪一直伴随着这个孩子 年轻的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总有不少青涩的回忆 他给她烙饼,一滴油溅到脚上,起了个大泡 他只能一瘸一拐地担水,生火,做饭 她的奶水不足,独自骑车十几里求医 由于未找到合适的奶妈,她坚持自己抚养 孩子的小衣服、小鞋子,都是她摸索着做的 他们每月大部分的花销,都用于给孩子买奶粉 但他们自己,啃着棒子面的窝头 多少年后,当 “ 三鹿毒奶粉 ” 事件震惊全国时 他们痛恨,他们惋惜,他们后怕,但也有一丝庆幸 庆幸八十年代的奶粉制造商们,还不够 “ 精明 ” 他调到了市里的中学任教,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住在她所在医院的家属院里,一间十平米的平房 由于被南边的高楼遮挡,阳光成了稀罕物 地面因潮湿而泛起的一片片白花却很常见 房子空间狭小,洗衣机只能放到碗橱上 每次洗衣服,都要两个人一起把洗衣机抬下来 时间长了,碗橱的横梁都压弯了 条件是艰苦的,人是年轻的,因而回忆才变得美好起来 关于对小孩子的管理,他们颇有心得 核心是:言传身教,德行感化 不溺爱,不娇惯,不轻易打骂 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引导,慎用物质诱惑 为孩子砍小枝、保主干 比如,为了告诉孩子不能动盛热水的杯子 拿着孩子的手,先让他轻微接触一下 孩子感受到了疼,就永远记住了 他们最看不惯某某 “ 健胃消食片 ” 的广告 —— 一位母亲端着碗对孩子说: “ 宝贝,听话,再吃一口。 ” 只见孩子一挥手,把面前的饭碗推开 “ 孩子挑食,不爱吃饭,怎么办? ” “ 健胃消食片!饭前嚼一嚼,孩子胃口好,消化好 ……” 他们培养的孩子,从来不挑食,顿顿吃得香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拿着碗自己吃饭 只要孩子离开饭桌,马上把他的碗筷和小板凳收走 再回来还想吃呢?下一顿饭再说吧 他们的儿子是名副其实的 “ 好奇孩子 ” 天生就对周围的各种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 经常缠着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他们不一定每个问题都能答上来 但一直保持耐心,从不怠慢孩子 他们年近三十岁才有了唯一的儿子 算是模范地响应国家 “ 晚婚晚育 ” 和 “ 独生子女 ” 政策 他们对孩子的疼爱,可谓全力以赴、竭尽所能 但他们常引以为自豪的是,没把孩子惯得一身臭毛病 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孩子,要像柳树的枝条一样 随便插在地上就能成活 3. 生活与生计 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人物:他和她工作稳定,儿子也开始上学了 她在当地规模最大的一家医院工作,是手术室的护士 主要职责是管理手术所需的刀、剪、钳、锤、针、线、纱布以及酒精等 由于工作的性质,经常加班加点,不能按时吃饭,节假日不休息 她的胃和腰椎不好,这也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病 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心理上的压力也很大 每天提心吊胆,不允许任何疏忽大意 因为哪怕一丁点儿的差错,后果都是致命的 直到退休,在她手上没有出过医疗事故 她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 他是文革后第一届英语专业(师范类)毕业生 他的同学们,现在大都改行不教书了 有局长,有老板,有总经理,有法院院长 一直在学校工作的,也做了校长之类的官员 而他,始终站在讲台上,讲了一辈子的课 他讲课的时候,声音异常洪亮,极富热情 他懂得爱护学生,也深受学生欢迎 毕业十几年了,他的学生搞聚会,还邀请他参加 他和她的 “ 政治面貌 ” 一直都是 “ 群众 ” 除了单位发的工资和奖金之外,没有灰色收入 他们就像一对勤劳的燕子,衔泥筑巢,繁衍生息 他们也像乌苏里江上打鱼的赫哲人 “ 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 ” 汗水浇开幸福花,普通的生活也能放光彩 他们在家门口开出一片土地,种丝瓜 以至于儿子后来每见到丝瓜都回忆起童年 他们隔不久就改变家里的风格 把为数不多的几件家具调换一下位置 周末一家三口包顿饺子,或者打乒乓球,或者出去玩儿一天 生活就像山间清澈的泉水,欢快地流向远方 他们的家在城市,他们的父母和亲戚们在农村老家 他们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与亲人们的感情 每到寒暑假,他就领着孩子回老家看看 无论何时何地,儿子永远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故乡 他和她的 “ 家庭成分 ” 都是 “ 中农 ” ,典型的农家子弟 他们的三口之家也没有奢华的物质生活,儿子不是富二代 但是他们绝对是不仅称职,而且堪称优秀的父母 每天清晨,一定给孩子准时准点做好早餐 从来不会自己去看电视、打麻将,而命令孩子学习 细心地陪伴孩子度过了各种转型期,没让孩子跑偏 以 “ 玩儿就玩儿个痛快,学就学个扎实 ” 为原则 鼓励孩子多读书,好好学本事 支持孩子出去旅行,见更多的世面 他们理解孩子对历史、地理等所谓 “ 副科 ” 的偏爱 光是挂在墙上的 “ 世界地图 ” 和 “ 中国地图 ” 就换了好几套 因为苏联解体,厄立特里亚独立,重庆直辖,香港澳门回归 他们不是球迷,但是允许孩子半夜爬起来看比赛 孩子从小到大,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良好学习条件的同时 他们也营造了宽松的氛围,不给孩子太大压力 从来没有因为考试成绩不佳而训斥或惩罚孩子 不给孩子设定功利性目标,把各种决定权都交给孩子 去哪里读书,选择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他们完全尊重孩子发自内心的选择 4. 告别与展望 时间:二十一世纪 人物:他和她都步入中年,儿子也要异地求学了 家里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方面的条件极大改善 他们曾经住过学校的大教室 住过七八户人家共用的大杂院 后来搬进了单位集资建的楼房,又买了商品房 面积越换越大,住得也越来越舒适 从原来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好 到现在每次去超市,都拎几大袋子食品回来 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 现在的生活,是他们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然而,他们的父母,不再如记忆中那么健壮了 生病,住院,养老,送终 与此同时,他们本人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 但是他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坚定地相信科学 该锻炼就锻炼,该吃药就吃药 积极乐观地拥抱生活,开朗自信地面对人生 令他和她都感到欣慰的是 儿子长大以后,没给他们增添太多的麻烦和烦恼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出国留学 从邢台,到石家庄,到上海,到普渡 在他们的陪伴下,儿子一路走来 有阳光,有鲜花 有荆棘,有险滩 有掌声,有欢笑 有泪水,有遗憾 唯一没变的,是儿子的朴实与坚强 自从孩子离开家,异地求学以来 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一直是顺畅的 儿子每周六准时打电话回家,无话不谈 他们平时也不会打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 她最擅长的是数学,他学的专业是英语 现在,他们的儿子 传承着他们的血脉,肩负着他们的希望 正是凭着对数学和英语的执着追求,飘洋过海 在异国他乡,一笔一画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后记: 从 2002 年开始,每到岁末,我都会写点东西 最开始写在日记本上,后来发到博客上 内容是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 目的是让心灵休息片刻,做一次深呼吸 2011 ,渐渐远去,照例应该写点东西 今年,决定换个内容,为我的家写点什么 确定主题之后,感觉 脑海中全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却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笔 写出来之后,发现 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 没有雍容华贵的辞藻 没有如诗如画的意境 惟有点点滴滴的细节 融入平平淡淡的日子 2011 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选择了 “ 羁绊 ” 的 “ 绊 ” 字作为年度汉字 2012 年的新年钟声就要响起 弯弓搭箭,蓄势待发! 美国东部时间 2011 年 12 月 31 号晚上 11 点 59 分于西拉法叶
3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2010年终总结
wywtj 2012-12-29 14:55
认识 —— 写给 2010 年末的自己 1. 引言 2002 年 12 月 31 号晚上,在石家庄二中,看书,写字。第二天, 2003 年 1 月 1 日晚上,和慕石一起去 “ 金棕榈电影城 ” 看张艺谋的《英雄》;电影开场时那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仿佛是命运在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是时候出发了!的确,从那一年开始,阳历新年(元旦)就一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度过了。 2008 年 12 月 31 号,周三,晚上在同济大学南楼 105 教室,答疑。那个学期,我继续做软件学院的助教,负责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两门课的答疑,每周一、三晚上 6 : 30-9 : 00 。记得那天,只有一个学生去问题目,从他满意而归的笑容中依稀看到了自己本科时候的影子。 2009 年 12 月 31 号,在上海开往湖南郴州的火车上迎来了 2010 年的第一缕阳光。那一趟旅行,用心祝福一对新人,用口品尝湘菜之美,用眼洞察人情事故,用脚踏遍大好河山。当然,大脑也没闲着,交织着太多的思绪,包括对亲人的追思,对感情的忧虑,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 2010 年的猜想。 2010 年 12 月 31 号,又到了一个值得纪念的岁末。在这个被称作 “ 西拉法叶 ” 的地方,打开电脑并打开记忆的门,敲击键盘并敲击心灵的魂,回味八年来的经历,就像读一本爱不释手的书,一页一页轻轻地翻过,生怕错过了哪个重要瞬间。如果要给这本书起个名字的话,我选择这两个字 —— 认识。 2. 认识自己 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的 “ 测度 ” 都是大于零的,所以不可能用离散的 “ 点 ” (单词)来描述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能用一些 “ 区间 ” (段落)的 “ 并 ” 来逼近它。 看足球。 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铁杆的足球迷,因为和那些狂热的 fans 们相比,我实在不够格。不过,在所有的体育比赛中,我认为值得半夜爬起来去看现场直播的,唯有足球。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其魅力体现在诸多方面:跌宕起伏的过程,排山倒海的气势,变化无穷的场面,难以预料的比分,英俊潇洒的球星,赏心悦目的传球,竞争激烈的拼抢,各显神通的射门,还有守门员奋不顾身的扑救 …… 而对我来说,足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当我支持的球队或者心爱的球星进球的那一瞬间,压抑了很久的情感瞬间就爆发的那种感觉。然后就是手舞足蹈啊,大喊大叫啊,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表达内心的亢奋与激情。当然,这种时刻很少发生的;正因为少,才弥足珍贵。 读故事。 有些小说和电影,虽已多次看过,但总愿意不时地看再看一遍。比如小说《天涯之远》(作者乐小米),电影《英国病人》(导演 Anthony Minghella ),《红楼梦》的小说以及电视剧和戏曲。还有最近的电影《山楂树之恋》。 说不清为什么喜欢这些故事,也许是因为文笔 —— 小桥流水、清泉过石,也许因为手法 —— 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许因为结局 —— 忧郁轻轻、苦涩淡淡,也许因为人物,有的很小很低、沉进尘埃,有的阳光开朗、执迷不悔。当然,艺术作品中的故事再离奇、再荒诞、再美好、再传神,也比不上现实的离奇、荒诞、美好与传神。活出自己的精彩,讲述自己的故事。 行难莫行易。 如果说,足球令我疯狂,故事让我沉静,那么这句话则可以解释我为什么选择走现在这条路。唐代诗人元稹的乐府诗《出门行》里有这么几句: “ 劝尔出门行,行难莫行易。易得还易失,难同亦难离。 ” 此语甚精,甚切,甚合吾意。最近,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 18 名上海驴友在黄山遇险,致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以及事后当事人的种种言行都引发了众多争议。我想起了在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和十几位同学一起,去浙江桐庐白云源探险的经历。我们住在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开设农家乐旅社,三四层的小楼,错落有致、造型各异,小溪潺潺、鸟语花香,环境优雅、心旷神怡。第二天一早,从 “ 农家乐 ” 出发,步行半小时就到达了 “ 白云源 ” 风景区。买票进去之后不久,走到一个岔道口,一边是水泥铺成的大路,另一边是一条干涸的的小河,河上有一座桥,没有了木板,只剩下铁索;铁索上竖着一个牌子,写着 “ 禁止通行 ” 。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放弃大路,从桥下的河床上穿过去,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在碎石铺成的小路上,覆盖着厚厚的树叶,有的地方甚至难以分辨出路在哪里。估计这里曾经是旅游路线,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废弃了。记得遇到一个架在两座山之间的铁索桥,由于年久失修,铁链子生锈了,木板也残缺不全了,我们就决定一个人一个人地通过。还有的地方需要身子贴着悬崖走,因为路太窄了。虽然路越走越险,但是我们都坚决不退缩,不走回头路,因为实在没人愿意把刚刚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了,太惊心动魄。 “ 不走寻常路 ” 的那份好奇驱使着我们放弃平安的大路、勇闯艰险的小路,而团结协作、机智勇敢让我们最终成为了胜利者。 以上列出的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中,有代表性的和比较独特的,大众化的爱好就不写了。当然还有很多我不喜欢的事情,比如考试等等,本着 “ 报喜不报忧 ” 的原则,这里也不提了。 3. 认识普渡 Joy and sorrow, laughter and tears, flowers and fruit, fragance and colour, manul labour and increased knowledge --- all these make up the joy of flower cultivation. ---- Lao She 来普渡四个半月了。上面这句话,就是我这段时间最好的总结。它其实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的结尾句 ---“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办公室和家的 “ 两点一线 ” 的生活,就是我最典型( typical )的普渡生活。 办公室 office 普渡数学系的楼,有点儿像复旦的光华楼,外面一圈有窗户的办公室是属于老师们的,学生活动的教室和办公室在里面这一圈,没窗户。 因为没窗户,所以一天到晚,只要有人在就开着灯; 因为有空调,所以一年四季,不论有没有人都恒温。 所以,如果在办公室里待久了,真的是不知早晚,不知冷暖,不知风霜雪雨,不知春夏秋冬。很多时候,当我走出数学系的门,眼前就冒出一系列的惊叹号: “ 原来天已经这么黑了! ”“ 原来阳光如此明媚! ”“Oh , my God, 又下雪了! ” 这里的给研究生提供的硬件条件,确实比国内好很多。在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还想讲一个有趣的发现。在普渡经管楼里的一个洗手间,水龙头的上方有几行字,大意是说,洗手的时候,至少要洗 20 秒,然后用旁边的纸擦干。我立即想起来了,在石家庄以及华北地区的其他城市,水龙头上面的 “ 警示牌 ” 一般写的是 “ 请节约用水 ”“ 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泪水 ” 之类的话。 “ 一滴水可见太阳。 ”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包括水在内的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有巨大差别的。 家 appartment 在家的主要活动就是做饭,继续做虔诚的 “ 天煮教 ” 的教徒。我做饭,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没味道。所以我不论是做鸡翅,做排骨,做丸子,甚至做汤,都要把所能找到的调料都放一点点进去。由于每次放入的各种调料的比例不同,所以味道也不一样。记得第一次做 “ 土豆炒鸡丁 ” ,在来自亚洲超市的五香粉、花椒等中国传统调料和来自 Walmart 的咖喱粉等西方常用调味品的复杂物理化学反应的共同作用下,我竟然从中尝出了 “ 鸡公煲 ” 的味道。可能是我太怀念这个味道了吧,呵呵 ~ 另外,在做疙瘩汤或者面汤的时候,先放油、葱和青菜炒一下,然后加水和面条,快煮熟的时候,我会再放一些葱和青菜;吃的时候,就有两种味道的青菜了,呵呵 ~ 当然有时也去中餐馆吃饭。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室友带我去的位于拉法叶 Walmart 的一家中餐自助,有螃蟹,有日本寿司;最称奇的是竟然有与同济面包房买的一模一样的蝴蝶酥,看见了,还没吃,就热泪盈眶了。 4. 结语 自从今年 12 月 1 号开始到现在,普渡校园只有一种风景,那就是 “ 雪 ” 。真的是 “ 三天两头 ” 下雪啊。虽然我来自中国的北方,下大雪并不稀奇,但是我还要说,这一个月来见到的雪,顶我十年见的。 观雪如此,其他亦如此。记得和茂子在黄山西海景区游玩儿的时候,每到一处,总觉得这里肯定是最惊险的地方了,没想到,走几步远,又发现了更险的。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时觉得这是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但事后回望,那只能算是 “ 腾细浪 ” 和 “ 走泥丸 ” 了。 “ 认识 ” 这个玩意儿,只有过程,没有终点。 2010 年,得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失去了我恋恋不舍的; 2011 年,继续认识。 2010年12月31号于美国西拉法叶
3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论文情况
热度 3 孙学军 2012-12-29 14:15
Total Articles in Publication List: 90 Articles With Citation Data: 88 Sum of the Times Cited: 702 Average Citations per Article: 7.98 h-index: 15 Last Updated: 12/29/2012 04:56 GMT http://www.researcherid.com/ProfileView.action?returnCode=ROUTER.UnauthorizedqueryString=KG0UuZjN5WldB4oT1Y6gbFdBZg%252FhSjfTl1dvhEfQHBY%253DSrcApp=CRInit=Yes SCI 论文分析资料,共发表论文 88 篇,被引用总次数 702 次, H inedx=15. google 学术分析, 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mxnvh0EAAAAJ 5 年被引用 1247 次, h-index 21 基本上是比较令自己满意的。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7 Citations 1260 1247 h-index 21 21 i10-index 31 30 Citations to my articles h-index is the largest number h such that h publications have at least h citations. The second column has the "recent" version of this metric which is the largest number h such that h publications have at least h new citations in the last 5 years. hide i10-index is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with at least 10 citations. The second column has the "recent" version of this metric which is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that have received at least 10 new citations in the last 5 years. hide This is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to all publications. The second column has the "recent" version of this metric which is the number of new citations in the last 5 years to all publications. hide Select: All , None Show: 20 100 1-20 Next Title / Author Cited by Year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ydrogen saline 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 rat model J Cai, Z Kang, K Liu, WW Liu, RP Li, JH Zhang, X Luo, X Sun Brain research 1256, 129-137 104 2009 Hydrogen therapy reduces apoptosis 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 rat model J Cai, Z Kang, WW Liu, X Luo, S Qiang, JH Zhang, S Ohta, X Sun, W Xu, H Tao ... Neuroscience letters 441 (2), 167-172 103 2008 Hydrogen-rich saline reduces lung injury induced by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YF Mao, XF Zheng, JM Cai, XM You, XM Deng, JH Zhang, L Jiang, XJ Su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81 (4), 602-605 67 2009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myocardium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Q Sun, Z Kang, J Cai, W Liu, Y Liu, JH Zhang, PJ Denoble, H Tao, X Sun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34 (10), 1212-1219 66 2009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X Zheng, X Zheng, Y Mao, J Cai, Y Li, W Liu, P Sun, JH Zhang, X Sun, H Yuan Free radical research 43 (5), 478-484 65 2009 Mechanism of ischemic tolerance induced by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involves up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and erythropoietin in rats GJ Gu, YP Li, ZY Peng, JJ Xu, ZM Kang, WG Xu, HY Tao, RP Ostrowski, JH Zhang ...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04 (4), 1185-1191 48 2008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induces tolerance against 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upregula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rats J Li, W Liu, S Ding, W Xu, Y Guan, JH Zhang, X Sun Brain research 1210, 223-229 47 2008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reduc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via mitochondrial pathway in rat brain JS Li, W Zhang, ZM Kang, SJ Ding, WW Liu, JH Zhang, YT Guan, XJ Sun Neuroscience 159 (4), 1309-1315 41 2009 Hydrogen-rich saline ameliorates the severity of l-arginine-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H Chen, YP Sun, Y Li, WW Liu, HG Xiang, LY Fan, Q Sun, XY Xu, JM Cai, CP ...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93 (2), 308-313 40 2010 Metalloproteinases control brain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pertussis toxin in mice overexpressing the chemokine CCL2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 Toft-Hansen, R Buist, XJ Sun, A Schellenberg, J Peeling, T Owens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77 (10), 7242 37 2006 Hydrogen-rich saline improves memory function in a rat model of amyloid-beta-induced Alzheimer'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J Li, C Wang, JH Zhang, JM Cai, YP Cao, XJ Sun Brain research 1328, 152-161 33 2010 Sulforaphane protects brains against hypoxic–ischemic injury through induction of Nrf2-dependent phase 2 enzyme Z Ping, W Liu, Z Kang, J Cai, Q Wang, N Cheng, S Wang, S Wang, JH Zhang, X Sun Brain research 1343, 178-185 32 2010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attenuates early apoptosis after spinal cord ischemia in rats L Wang, W Li, Z Kang, Y Liu, X Deng, H Tao, W Xu, R Li, X Sun, JH Zhang Journal of neurotrauma 26 (1), 55-66 31 2009 Mechanism of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in neonatal hypoxia-ischemia rat model Z Li, W Liu, Z Kang, S Lv, C Han, L Yun, X Sun, JH Zhang Brain research 1196, 151-156 31 2008 The effects of hydrogen-rich saline on the contractil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intestine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H Chen, YP Sun, PF Hu, WW Liu, HG Xiang, Y Li, RL Yan, N Su, CP Ruan, XJ Sun ...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167 (2), 316-322 29 2011 Hydrogen-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C Chen, Q Chen, Y Mao, S Xu, C Xia, X Shi, JH Zhang, H Yuan, X Sun Neurochemical research 35 (7), 1111-1118 28 2010 Up-regulated HIF-1α is involved in the hypoxic tolerance induced by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Z Peng, P Ren, Z Kang, J Du, Q Lian, Y Liu, JH Zhang, X Sun Brain research 1212, 71-78 28 2008 Therapeutic effects of hyperbaric oxygen in a rat model of endothelin-1-induc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ZX Huang, ZM Kang, GJ Gu, GN Peng, L Yun, HY Tao, WG Xu, XJ Sun, JH Zhang Brain research 1153, 204-213 27 2007 Hydrogen ‐ rich saline protects against liver injury in ra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Q Liu, WF Shen, HY Sun, DF Fan, A Nakao, JM Cai, G Yan, WP Zhou, RX Shen, JM ... Liver International 30 (7), 958-968 26 2010 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 alleviates myocardial ischemic injury in rats C Han, L Lin, W Zhang, L Zhang, S Lv, Q Sun, H Tao, JH Zhang, X Sun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33 (11), 1448-1453 23 2008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4490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2年终总结--前途更辉煌
热度 1 wuxiang 2012-12-27 17:24
青色的梦想承载着丰收的希望在时光的隧道中翻滚,夏日的丁香花和金秋的满地落叶已远离我们的视野。 负重前行的途中, 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每年一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预示着一年行将结束,春节即将来临。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过文章接收后的喜悦,也感受着稿件被拒后的沮丧。这些欢乐和不悦带给我们不断成长的勇气和信心,也使我们未来的脚步迈得更加踏实而坚定。 今年课题组共发表 ( 接受 ) SCI 收录 文章 11 篇, 影响因子 3.0 以上 5 篇。 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省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 获得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第 51 批中国博士后基金、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和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 授权专利一项,申请专利一项 获得校学术拔尖人才称号和青年学术成就奖 三名同学获得首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招生2名研究生进入课题组。 尚未达到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论文质量亟待提高,希望课题组同学再接再厉,在未来的一年里坚定信心,精诚合作,力争有所突破和超越。 2013 年将进一步为大家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课题组预期目标如下:招生新同学 2-3 名。力争获得两项基金,发表 SCI收录 论文 10 篇,力争影响因子 5.0 以上文章 1 篇以上。一人毕业论文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一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附2012年发表论文清单: ---------------------------------------------------------- 1. Weina Jia, Boxiang Jia, Xiang Wu * , Fengyu Qu * Self assembly of shape controlled ZnS nanostructures with novel yellow light photoluminescence and excellent hydrophobic properties CrystEngComm. 2012,14: 7759–7763 2. Boxiang Jia, Weina Jia, Yulin Ma, Xiang Wu * , Fengyu Qu * . SnO 2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2,4: 702-707 3. Boxiang Jia , Weina Jia, Xiang Wu * , Fengyu Qu * . Hierarchical porous SnO 2 microflowers photocatalyst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2,4: 1127-1133 4. Ying Lei , Fengyu Qu, Xiang Wu * Assembling ZnO nanorods into microflowers through a facile solution strategy: morphology control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Nano-Micro Letters 2012,4: 45-51 5. Ying Lei , Jing Wang, Fengyu Qu , Hui Li, Xiang Wu * . Facile approach to ZnO nanorods by direct etching zinc substrate Micro Nano Letters 2012,7: 485-488 6. Zhenglin Zhang , Gang Zheng, Fengyu Qu, Xiang Wu * ZnO microbowls grown on ITO glass substrate by thermal evaporation Chinese Physics B 2012,21: 098104 7. Zhenglin Zhang , Jing Wang, Zhou Yu, Fengyu Qu, Xiang Wu * Assembling SnO nanosheets into micro hydrangeas: gas phase synthesis and their optical property Nano-Micro Letters 2012,4: 215-219 8. Jing Wang , Yang Jiao, Yang Liu, Zhenglin Zhang, Fengyu Qu, Xiang Wu * , Gas phase growth of wurtzite ZnS nanobelts on a large scale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3, 596313 9. Boxiang Jia, Weina Jia, Jing Wang, Fengyu Qu, Xiang Wu * Growth of Thin Sheet Assembled Hierarchical ZnO Nanostructures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2,796815 10. Jing Wang , Xiang Wu * , Fengyu Qu * . Synthesis of Ultra-thin ZnO Nanosheets: Photocatalytic and Superhydrophilic Properties 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13, 5:XXX 11. Zhou Yu , Xiang Wu * , Jing Wang, Weina Jia,Guangshan Zhu, Fengyu Qu * . Facile template-free synthesis and 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dendritic CdS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 Dalton Transactions 2013, 42:4633-4638 --------------------------------------------------------------------------------------------------------------------- 2011,我们在路上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07-402423.html 2012 , 梦想在前方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807-521842.html
个人分类: 年终总结|43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年终总结
热度 1 mutingcunyu 2012-12-26 18:24
一转眼,2012年就要过去了,想想很快,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那一天明白了一些早就该明白的浅显道理。最近,看了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志,自己这一年的日志什么的,有点小感触吧,随便写几句。 这一年下来,自己似乎开始有点相信命运这种曾今觉得很玄乎的东西了。看着身边人们的分分合合,成功与失败,细细思考,没有什么是偶然的。成功,那是不懈的努力和机会,失败必定是哪一方面达不到成功的标准,分手也许早就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埋下了一些隐患,终成眷属也非偶然,那更是经过了很不容易的磨合。 这一年吧,到头来,经历的事情也不算多,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些以往的念想,人还是尽量与人为善的好。真的,有句话说的好:“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我自认为还算是个稍微偏向心善一点的人吧,毕竟现在更多的是灰色地带的选择。也许,现在是人善被人欺的时间,我依然相信,最坏的是人心,最好的也是人心,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一个人的变化,其他人无从得知,如果只从他对自己的言行来判断,而不了解其过去和言行的原因,那是片面和失败的。而大家往往没有那个耐心去了解他人,为此缺少一份宽容的心境。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这真的很不容易。我想,处于我们这样的年龄,正是这种宽容和以往的冲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不愿意妥协。妥协是什么?妥协和宽容不是一个概念。曾今,我无法原谅一些人做过的事情,以沉默去面对,那段时间,以至现在,此刻,我并不后悔做了那件事,因为,在那很长的一段沉默的时间后,大家似乎都开始慢慢理解了对方的一些想法,我猜想是这样,不知道当事人如何想法。我的一些朋友,随着我上硕士、博士,开始渐渐疏远,那并不是大家刻意去远离。而是,慢慢的,不同位置、不同圈子的原因,一些共同话题少了。但,这不是最大的妨碍,关键的是,大家虽然话不多了,但依然相互联系、支持,重视对方,在困难的时候依然能急人所急。那天和一哥们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大家虽然对待一些事情看法差异较大,但并不妨碍什么。大家是因为志同道合在一起的,当不在一条路上的时候,又面临选择,渐渐冷淡,还是继续?我觉得,大家自己内心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求同存异,尊重,理解,宽容,在这些的基础上的信任才会牢固。我现在要做的,大概是学会进一步去理解这些因为学业有些疏远的好朋友、好兄弟们。这种包容,还包括很多,了解、理解他人的不同,而不局限于朋友,这是要慢慢去磨练的。 当然,这里还得提一点,多谢某位损友的提醒,免去了犯重复的错误。多谢!这真是得好好谢谢那人儿,嘿嘿 想想,这一年在学业上,后半年时间没有很好的抓紧。我选择了多去跑跑各院所,到帝都各处转转,体验了下这个繁华且有点冷漠的城市,和这里的以前的同学小聚。我慢慢开始摸着了一点自己的风格,一点点小闷骚的家伙。染上了晚上睡觉前看恐怖小说的坏习惯,o(︶︿︶)o 唉! 这一年吧,中间也有点以前那点破事儿的小风波,也都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倒也满淡定的,而且发现自己也不是想象中脾气那么好的人啊~那也让我再一次感觉到了生活的确是充满了戏剧性,命运这东西的冥冥中的安排,所以,还是前面说的,与人多向善一些,谨慎些好。我曾今向往过一些人没心没肺只管自己过好,不管其他人的日子,经过这一年,发现,那是种不适合我,我很多事想的较多,有一些事情放不下且私下认为太过随性的生活,也许是自私、不负责任的一种,个人意见吧。过度的去强调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他人的不同,或者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时不时来秀一下,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太自信的侧面表现呢?不知道,也许吧。当然,这一点,自己貌似也有一些的样子,翻翻以前日志,没错。这一年,的确,某些方面提高了一点点吧。 不知怎么的,变得开始宿命起来,觉得每个人都是背负着自己的使命的,不断去选择,看看何时能意识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和目的。目前,我所思考的还很浅显,没到这一层次,但所庆幸的是,终于自信了一些。这也是一个收获。再就是,赶紧改改拖延症,锻炼下身体,哈哈哈~ 暂时就这些吧,也许还有些零碎的小小的灵感,可也一时记不起来,平安夜,虽然本人讨厌外国人的这一套,但祝福总是不回避的,希望我的亲人、兄弟、朋友们平安,幸福。世界末日已经过去了,也不去说什么重生的鬼话,能够每天或者每周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让人欣喜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终总结——写在世界末日前夕
gloria76 2012-12-20 21:00
前几天还和老公卧谈有关世界末日的感想。说实话,无论世界末日的预言是真是假,我一丁点儿的恐惧也没有。甚至有点消极厌世,觉得人活着就像蚂蚁或者鱼类等活着一样。命运也不是由自己主宰的。话虽如此,既然现在这个点还活着,就要做活着的人要做的事情。明天的这个时候怎么样,在哪里?那是明天的事。 回首我的2012,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博士毕业了。2006年开始准备考博士,考了三年终于考上了。读了四年终于毕业了。6月份才刚毕业,今天又有了读另一个专业的冲动。我在想我还能像7年前准备考博士的时候那样准备考第二个专业的博士吗?也许明天这种念头就消失了吧? 科研上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发表了一篇COL还是去年写的,12年也就制造了一篇垃圾论文。 教学上也没什么创新,没上新课,一切照旧。 生活上平平淡淡,孩子、老人都健康平安,和老公也没有大矛盾。倒是我所希望的,是极好的。 不如意的事情也很多,在此不想罗列。也不想记在心里。但愿会随着世界末日一起消失。
个人分类: 生活|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2012年有点不平凡
热度 3 libseeker 2012-12-19 10:01
总结2011年我用了平凡的2011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522806.html ),开篇道:“原本想用‘毫无意义的2011年’,有点‘神马都是浮云’的味道。转念一想未免太矫情了吧?人类文明一小步,个人文明也许是全部,还是用平凡的2011年,也许更靠谱一点。”相形之下,今年有点不平凡。继续沿用去年的体例,予以“总结陈词”。 所谓的业绩: (1) 4月参加全国科技查新人员业务班培训,取得结业证书。 (2) 承担全校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现代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完成有关教学任务。 (3) 7月参加第六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并在专题会上发言,发言题为《作为科研基础设施的图书馆建设对策——以哈佛大学图书馆重组为例》。 (4) 8月至9月,作为《连云港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服务》项目主要成员之一,参与JALIS数字图书馆三期工程项目验收工作,负责验收材料采集与编撰,认真完成馆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5)参与完成所在部门承担的学科服务、新生入馆教育、数字资源用户培训等工作。 (6)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专著《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修订再版);在《新世纪图书馆》等发文3篇。 (7)坚持写专业博客,“图谋博客”在图书情报领域有一定影响。发布博文140余篇,访问量逾302万人次。此外,《图书馆报》发表图情随笔16篇。 烦心事: (1)9岁外甥女8月份被查出身患绝症(甲状腺癌晚期),且无可救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众多至亲揪心不已。我尽可能的分忧解难,然而收效甚微。(目前,外甥女的境况尚好,在一村小借读,亲戚用中药治疗。由衷感谢所有关注与关爱她的人!) (2)为了写好第六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征文,亲历了“文明的冲突”,“give me a good lesson”之余,进一步明白了一些事理。 遗憾事: (1)据悉,张厚生先生纪念文集今年未能出版。一方面,个人倾注了一定心力,迫切期待其早日出版;另一方面,个人约稿数篇,承诺及时赠书,时隔数年,一再爽约。 (2)未能写出“像样”的论文。一领域权威期刊约稿,无力履约,心有愧焉。 开心事: (1)应《图书情报知识》之约,发表卷首语一篇。图谋“博文体”,算是“登堂入室”了。 (2)承蒙馆领导及同事关照,年终考核获优秀,掐指算来,已有10年未得过。 (3)“处女作”获得“中央级”出版社修订再版机会,发行3000册,提供了“改过自新”及“流布更广”的机遇。 2013年展望: 我的2012年中心工作是相妻教子,诸多原因,我这个超级奶爸焦头烂额,勉为其难。展望来年:相妻教子,任重道远。 附:《图书馆报》随笔 1 图谋.数字资源用户推广中的尴尬.图书馆报,2012.1.13:A10(CN11-0126) 2 图谋.哈佛大学图书馆重组带来的思考.图书馆报,2012.2.17:A16(CN11-0126)海外馆情 3 图谋.非著名女图书馆员吴志勤先生.图书馆报,2012.3.2:A06(CN11-0126) 4 图谋.图书馆学家“赴苏德”的故事.图书馆报,2012.3.9:A10(CN11-0126) 5 图谋.闲话馆藏发展政策.图书馆报,2012.4.6:A09(CN11-0126) 6 图谋.科研,从“渴研”到“可厌”.图书馆报,2012.4.20:A11(CN11-0126) 7 图谋.图情有经典,《汉表》永流传.图书馆报,2012.5.18:A12(CN11-0126) 8 图谋.关于图书馆技能的思考.图书馆报,2012.6.8:A15(CN11-0126) 9 图谋.图情专业图书出版有待发力.图书馆报,2012.6.29:A10(CN11-0126) 10 图谋.图书馆学与炒概念.图书馆报,2012.7.13:A11(CN11-0126) 11 图谋.红星闪闪放光彩,宏鑫是咱图情人.图书馆报,2012.7.13:C07(CN11-0126) 12 图谋.图书馆从业人员数“臆测”.图书馆报,2012.7.27:A10(CN11-0126) 13 图谋.上图值得我们学习.图书馆报,2012.8.17:A07(CN11-0126) 14 图谋.论文安好,便是晴天.图书馆报,2012.9.28:A10(CN11-0126) 15 图谋.莫言的图书管理员经历“索隐”.图书馆报,2012.10.26:A07(CN11-0126 16 图谋.新馆建设,路在何方?.图书馆报,2012.11.9:A02(CN11-0126)每周声音版 补充: 盘点了一下科学网博客:截至今日(12月19日)访问量逾64万人次;2012年发布博文176篇,其中被戴了小红花(加精)10朵(加精率5.6%),且曾有一篇博文上过科学网博客头条。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945 次阅读|6 个评论
该写年终总结了
热度 1 zxj368 2012-12-14 17:20
该写年终总结了,这一年做了些什么呢? 1.维持两个期刊的编辑出版及日常工作。 此外,申请了中英文版期刊的2个域名,并建立了英文版网站;完成了2个期刊服务器的转换工作。 2.维持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3.组织两次学术会议:国际古地理学会议和第12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4.参加2次大学会的会议。 5.参加高校学术期刊研究会的会议。 6.基本上没有写文章,但发表2篇: 单独撰写文章1篇,去年写的,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第5期上; 第二作者文章1篇(英文),在自己英文刊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2012年第2期上。 7.准备个人出书的底稿,还没有完成。 这就是一年的基本内容了,看上去没有什么,但头发可是真得白了很多,感觉到自己快速变老啦!
2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年终总结【坚持看完,不看后悔】
热度 7 wangxh 2012-12-12 12:15
中国人真是有才啊!好友处弄来的,草根一族,年终也没有什么好乐的,自娱自乐吧!
2851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2年年终总结前的小结
tianlongipc 2012-11-25 22:52
马上就要走过 2012 年了,今年总得来说收获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也还是有很多遗憾和错误存在,小结一下 1, 第一个收获是成功竞聘上副研究员岗位。这个事情本计划在 35 岁实现的,现在提前了一年,虽然比起某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晚了很多,但考虑到自己的先天不足以及形势所逼,今年这个大目标能实现已经是非常阿弥陀佛了。这里只有感谢,感谢课题组的各位老师同仁的帮助。本来说要请大家吃一顿的,很惭愧,又发挥了偶的特长,光说不练假把式,说了 3 个月了到现在也没有兑现,等明年拿到硕士生导师名额一起得了。 2, 第二个收获是将两个基金纳入囊中,一个是青年基金项目,一个是课题组的 863 项目,当然这两个项目主要归功于老板的支持和运作,但我还是很 happy 的,尤其是 863 项目是自己第一次跟着写这么重要的本子,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虽然最后露脸的不是我,但当我听到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喜悦之情远大于自己项目中标。希望这是个好的开始,我们能在这个领域走的更远,路走的更宽。 3, 第三个收获是工资待遇略有上升,随着提职收入多少有些提升,虽然现在仍然无法独自养活全家,但好歹摆脱了原来每个月都啃老的局面,现在估计一年还得啃一个季度,希望明年收入能更高些,彻底摘下啃老的帽子。 以上是今年还能说得上是成功的事情,下面主要谈谈今年的失败和遗憾。 第一要数今年参加国际会议的不顺利。费了好大心思,准备材料注册会议,办护照办签证结果没有去成,还被讹去了 2K 美刀,心中甚是痛苦,痛定思痛,教训有二, 1 ,自己办事不积极有依赖心理,当时老板让自己负责这个事情,自己却依赖于另一个老师,从而最后导致事情的拖延, 2 ,经验不足,以后再有会议,无论国内国外,注册费肯定是要开会时再交的,再也不能上这个当了,绝不占提前注册免多少 money 的便宜,以后一定要以今年惨痛经历为戒。 第二事情,就是明年评硕士生导师的事情。还需要 3 篇文章,压力山大啊,不过现在好歹文章已经成形就差投出去了,希望能中个好的期刊。 第三,房子,孩子的事情都没有解决。这关系到家庭关系和睦与否的问题。对于房子问题真是纠结啊,买还是不买?买哪里的?孩子上学也很头痛,上什么学校?去哪儿上学前班?我现在连个打听的地都没有。 总结起来,今年成功的事例经验就是积极参与、多方请教、与老板多多沟通、手勤嘴勤腿勤。今年失败的教训就是:办事拖沓、效率太低、人际关系不佳,主次不清。 明年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加油。
个人分类: 每周一文|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小组内部的年终祝福
热度 1 ymdushandong 2012-1-18 10:19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值得回忆和反思的事情。 首先,我们小组承担了大量的项目工作,因为大家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基础的不同,大家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些项目。这些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大课题组的资金安全。我们小组是大的课题组中技术积累最多的,同时也是要承担更多的横向课题任务。我们要讲奉献,讲团结,讲大局。在这些项目工作的执行中,我和历华老师也自觉的执行了一条原则:尽可能得由我们职工自己的力量承担,给研究生朋友们更多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做的理由和由此换来的自由时间希望你们能够珍惜。 虽然大家都做了各自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大家的努力还是不够,学习和研究的自觉性不够,远远不够。 在7年前,我还是个在读的博士生。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我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的生活。那时候我的情况是处在一个迷茫的时期。但是后来的一系列的事件,促使我快速的转变了。 我们是无法把科学研究和个人生活完全隔离的。一些高尚的情怀和理想牵引下,让我们自然而然的对真善美产生了向往之情。这些美好的东西也许我们毕生追求也无法得到,但是对他们的追求和追问却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过程。比如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爱,什么是公正,什么是道德的生活,什么是幸福。即使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生活的核心。为了个人幸福而奋斗已经构成了今天的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命运总是匆匆的将一代一代的人带向衰老、疾病和死亡。在历史上和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久困于生活的追思和反问中。在流变的时间里寻找这些答案,很多人逐渐迷失在绝望中。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给人展示的那些破朔迷离的光影背后,一种简洁的理解方式:比如使用四分量和几何遮挡关系来解释BRDF;或者使用分裂窗算法得到在千差万别的大气状况下的一种稳定的解决方案和公式形式。在某些局部展示了人类的理性的光芒,展示出了人类智慧的成功,不屈服于命运和死神,仿佛可以超出时间的牢笼,直接与后代对话。更大的科学家,如牛顿或者爱因斯坦,他们实质上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精神上帝而永生了。 按照培养方案,大家将来都应该是被培养成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如果要问我:科研工作者和其他工作者的共同点和区别在什么?我觉得为了个人幸福而作努力是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理性人都具备的意愿。其他工作者的劳动和科研工作者的劳动的区别是:科研工作者要为社会创造知识,要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为了某些长远利益所必须的知识;而其他的工作者一般是已有知识的使用者,他们的劳动是为了满足互相之间的物质需求或者其他的近期的需求。从对未来的指向上,艺术创作者与科研工作者的性质类似。但是科研工作需要求实验事实证明其价值,艺术需要的是感染力和共鸣来证实其价值。 知识的创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了新的事实;一类是发现了解释已知事实的新的思路。比如:全球变暖,二向反射现象,放射性元素等,这些知识是第一类;炭循环的模型,几何光学模型,元素周期表,或者相对论等属于第二类知识。这两类知识都重要,我个人觉得第二类知识更为重要。我们能有机会从事这种工作,就要清楚我们肩上的责任。与普通大众相比,我们可能不是物质富有的,但是我们肩负着为社会的未来创造知识的重任。这种理想我们不能丢。我们年轻人会批评我们的社会或者科研水平这不如美国,那不如美国。等到我们老了,我们就没得批评了。我们的后代会批评,那时候我们会使用回忆来解答,我们做了什么努力。 即使是爱因斯坦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也要面临找就业,照顾家庭等琐碎的人生命题。但是这些不是我们丢掉理想的理由。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曲连续的歌曲,或者连续的生动故事,其中的主线只有各位自己最清楚。那么“推动生活前进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是佛洛依德主张的本能的冲动?还是外在力量的诱惑或者压力?(父母生活的启发,妈妈的指导?)还是如古今圣贤所描绘的知识内在的美被你无意地窥视到了而久久不能自拔。我们不要跌入5千年来农业社会文明中一代代的生儿育女的麻木轮回中,而要用更深刻更生动的生活形式来自我拯救。 祝愿大家过个好年,并思考好未来的生活。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3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科服务年终总结效果
热度 2 zhengxuejun 2012-1-17 10:21
1月15日-16日年终总结会在帽儿山举行。我是第四个发言的,看见前面几个因时间超时被大领导提醒,紧张得走神,总想别超时,一边讲一边删,声音都颤了。 不过效果还算可以,大领导说比去年进步,去年像聊天。大领导强调不要豆腐账,要讲增量、创新和亮点,要精练不要解释。这对我个人的启示是:不要让领导觉得你是在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普”,不要以为领导不懂业务。 我在去年1月17日在馆里最先开通了建筑学科服务博客( 2011年建筑学科博客十大主题 ),没想到我的“引领”作用10个月后发展到我想象不到的规模,11月全馆各学科服务博客( 材料学科 、 管理学科 、 能源学科 、 交通学科 、 计算机学科 、 人文社会学科 )和其他类型图书馆博客( 藏书导读 、 共享书香 、 文献检索 、 CALIS省中心 )都开通了,还在图书馆新主页上做了学科博客聚合( 学科服务博客 )。大家都说我的博客做得好,二区信息部主任说:他让馆员看看我的博客是如何搞的。CALIS主任说:领导说每年做好一两件事就行。 我做到了 。一些建筑学院老师也和我说起博客。而且有两个部主任还将今年开通新的学科博客(土木工程、市政环境工程等)作为工作计划提出来。 主管我的副馆长总结时说,她问建筑学院城市规划院的两名研究生对图书馆了解多少,即知道和利用过哪些图书馆服务,学生回答是两个:CNKI和 建筑学科服务博客 提供的竞赛信息。(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深圳图书馆介绍说深圳公务员上网两件事:看电影网和图书馆提供的资讯剪报)。她还说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在工作报告中总结的利用网络版提供 UDC查询服务 ,她要求在图书馆主页上链接电子版(这也是一种对我工作的肯定吧,但对图书馆来说是该做的工作没做)。另一个是读者部不要再手工统计工作量了。 大领导今年让办公室主任第一次做了工作统计分析(横向纵向比,先是自己馆三个流通比,然后和工信部7所图书馆流通比,再和清华北大图书馆流通比),部主任报告严格限时也是给统计报告让道,因指标都是报告人一人自己设置的,大家都不知晓,所以结果可想而知,大领导更关心 人均指标 ,还好,我管的部门各种指标都在中间。 其实,自己大可不必太在意领导是否认可自己的工作,领导导向比的是谁的PPT做得好,并不是谁的工作好!好的想法不等于好的工作。信息部和技术部很多是在搭平台,可在这个平台上能做好工作的人是谁?领导在寻哪个“人”!
2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作为单位职工代表发言
Moonkey 2012-1-16 13:22
今年,我作为优秀员工代表在单位年终总结大会上的发言,拿出来晒晒,如有雷同,来源于google,呵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事: 上午好! 才奏兔岁凯旋乐,又到龙年祝福时; 伴随着喜庆的鞭炮、福瑞的桃符,龙年新春脚步正悄然来临 。今天,我很荣幸能代表全体员工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新年的快乐!能够站在这里,我既感到幸运,又感到压力。感到幸运,是因为在不同的岗位上有许多辛勤工作、成绩斐然的专家、同事,我能站在这里,是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而感到压力,是因为我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鼓励和肯定。 2011 年,我所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运筹帷幄、呕心沥血,为全所腾飞发展的所领导;有扎根本职、刻苦钻研,为全所科技工作上水平的专家;也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全所工作服务,默默奉献的同事。 作为我所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员,我感到非常幸运。所里制定的激励制度,促使我继续学习深造,不断提升科研工作水平;所里构建的先进的科研平台,支撑我作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所里整洁美观的环境以及同事的热心帮助,让我安心本职工作;感谢植保所这个温暖的集体,让我不断成长进步。 作为年轻一代的植保人中普通一员,我一定秉承我所 “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 ” 的优良作风,在植保所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中,志存高远,立足本职,为现代农业建设、为我所 “ 一流植保所 ” 目标早日实现,挥洒青春、奉献智慧。 最后,至此龙年新年到来之际,祝各位领导龙腾虎跃、大展宏图;祝各位专家身体健康,龙马精神;祝各位同事事事顺心,祥龙腾飞;祝福我所“展宏图万事胜意,创大业一帆风顺”。 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大会
热度 1 kexuewangjj 2012-1-15 23:42
年终总结大会
一天的会议下来,紧张,兴奋 ,踏实,希望和憧憬。 上午听完了十六个课题组和专管组的 PPT 汇报,每一个报告将各自一年的辛苦忙碌凝聚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研的成果亮点和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哪能是五分钟可以说的清的呢,但是,每个组长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简洁凝练的语言,无意中看到台下他们各自准备的打印出来的讲稿,真的都是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的。我想对于个人而言,能否在一分钟内将自己在这一年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表达出来,实在是非常困难啊!继续总结提炼中 … 下午的自由交流,仍旧是继承了以往的老传统——抢麦发言。大家不亦乐乎的踊跃畅述着各自这一年来的种种感触,各种出奇制胜的抢麦方式和开场白也让大家在会议带来的疲钝中耳目一新,自己当然也是抓住机会锻炼下表达能力,这种即兴的形式最能激发灵感和思维了。在极力抓住逻辑的同时,最大化的添加一些幽默的成分,并且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有力量和份量。总之这次从站起来到坐下的过程中,自己理性的成分变得稳重了,而不是像之前那几次的语无伦次,弄得自己和听众纠结不已,茫然无措。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年终的奖励当然是少不了的,但是这却不是让我兴奋和激动的部分,应该是导师在宣布新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时候,我看到了向自己敞开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顺应和推动团队发展的同时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最大化,这不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和秉持的目标和原则吗?看着那些新鲜出炉的规划和分工,仿佛看到了自己来年开展工作的如火如荼,怎能不让人兴奋。 分享导师总结的四条来年需要强化的意识: l 突破意识 工作上的突破和个人发展的突破,由抓住一点的发展到全面的发展再到某一点上深入突破式的发展,要经历这样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阻碍和挫折,面对这些,导师提到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自己突然 想到庄子在逍遥游里面不也写到类似的场景么:当大鹏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的时候,蜩和 学鸠 笑话它: “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回应他们的只需一句:适 莽苍 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l 学习意识 要始终抱有初学者心态,就像乔布斯说过的 Stay foolish , Stay hungry ,虚怀若愚,求学若饥。除了自身的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还要合作性的学习能力,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尽的,如何拿来主义,如何取长补短,这都是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l 前瞻意识 导师分享说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不是任何论文,奖项,而是当他在 1 年, 2 年甚至是 5 年前说过的话,做出的判断和决策,随着时间的验证都一一实现,这种目标和理想兑现的成就感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这就是前瞻意识,不会被当前所局限,而是放眼未来,看的更高更远更辽阔,这是生命意识的一种大境界,也许目前自己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种高度,但至少自己正在努力为能够拥有这样的意识和眼光而不断去历练,去拓宽自己的胸怀。 l 使命意识 科研不仅仅是你养家糊口,在社会生存立足的一种手段,我想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科研的真正含义和意义,这不是高调的喊喊口号的清高,每一个工作都有它本身的使命,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当我们的知识和智慧结晶,当所有这些结晶最大化的发挥他们各自的实用价值的时候,科研带给你的是至高无上的快乐和幸福。培养自己的使命感意识,让它燃烧你的小宇宙吧! 最后既然总结会上大家一直不停的讨论已故的 Steve ,那就用他的名段来收尾吧: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living in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个人分类: 浮生一记|3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年终总结常见问题(Word文档格式)
热度 1 枫枫桥 2012-1-10 22:46
最近实验室进行年终总结,看了几位同学的年终总结,小结一下其常见错误: 1.题目:题目不够凝练,甚至没有题目,仅仅是写成年终总结字眼; 2. 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问题:分不清楚方法与结果,常常把方法放入结果中,而没有放到方法部分,将该放的内容放错篮子了,嘻嘻; 3. 结果部分:表格过于庞大,图做的不够准确,比如坐标轴X-Y定义不够准确;没有突出最重要的结果,以至于很难在结果的文字说明部分,表述清晰; 4. 缺少必要的技术路线的总结,这个可能的原因在于没有凝练科学研究的主题,或者说,不能很好地将不同的工作内容凝练总结出一条工作主线的缘故,究其根本,一方面在于实验设计上的粗糙;另一方面就是研究者本身的学术背景不够,很难看透研究工作的意义。 5.由于第四条的原因,导致了导言部分书写不够凝练,建议是集中围绕:工作的意义,工作的研究背景与当前的研究现状,已有的工作进展或者是实验室的工作进展,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6.总结部分,对于已取得工作成果加以小结,以及需要汲取的教训; 7.结合整个的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分析下一步工作计划。
个人分类: 心得总结|5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搞笑年终总结
cef5556 2012-1-8 12:49
搞笑年终总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站在12头回望11
热度 4 cyaninelotus 2012-1-7 21:20
这两天开始监考了,监考是最熬人的事儿,脑子一片空白,却要时刻保持警惕。不习惯于大脑不动,于是我在监考的时候思如泉涌,禁不住想来一个11岁月大排比,如此年终总结,才发现真是囧事不少少。 1. 坚持了很久很久纯洁与坚贞,格格不入时流。终于在大家好心的劝说下动摇了。以为是别人错了,不知道到底是别人错了,还是我错了。于是,怀疑,让自己站在黑白两边的万仞之上。 2. 有朋友要出国,有朋友已经出国。出国与不出国,出过国与没出过国,似乎真的好像有些不同。你已经飞过,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是,天空留下了翅膀的味道。 3. 小小屁孩在操场放炮,点着了,一个大一点的领着四五个小不点的,突突突,一路狂跑,跑到三百米开外,可惜炮声太小,他们跑着的时候竟已发出。然而,孩子并不曾停留,他们远远的跑了。可见结果已被抛弃,他们其实只想奔跑。我也很想跟着他们一起狂奔,可是,我嫌自己太大了。 4. 好不容易克服小气请了一大帮朋友聚餐后去k歌。谁知这帮帅哥进包厢就开始玩深沉,一歌不唱、酷默无比。反而音响破坏了人家的安静。于是,一致结论,我是强赶鸭子上架。我还没来得及自责,上架的鸭子开始喝酒,赶着我再整一箱来。我为银子哭啊。 5. 听学生试讲,轻轻说不妥当,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狠狠说不妥当,美丽的姑娘就流下了眼泪。还有那可爱的姑娘不能接受自己不够好,闹情绪流浪半个下午不来。我成熟地看着她们的情绪流淌,我装聋作哑,我不动声色。我还用比较甜美的声音和她们说话,给她们显示很好看的笑容。可是,我终于没法回忆起我的青春了。 6. 有人说你是坐轿子的我们是抬轿子的。结果是,我这个坐轿子的把所有的部门都跑到了,把所有的材料都起草、修改、报告,然后打印好了,请抬轿子的来开会。抬轿子的不来,弃权。天下是不是坐轿子与抬轿子的行情早变化了?不来也得来。于是,有所谓抬轿子的“劝导”我,你职称都解决了,还郁闷什么?纳闷,这跟我职称解决什么关系啊,明明是人家给我郁闷嘛。真不知道是轿子闹的,还是职称闹的! 7. 其实,跳到河里还不够,必须变成“河蟹”而不是“海龟”。但是,骨子里的变不了了,我就等着这片水域习惯我。有人打比方劝导我,比较犀利的都通不过选举,只有处事圆润的才什么都会得到。那么郁闷的“挟持自己”,我还是啥啥奖励都不要了吧。 8. 我爱月亮,今夜又是亮亮的圆白的月亮。读到一句诗“我已成疯狂的海洋/她却是冷静的月光”(郭沫若),正中我心。我愿是疯狂的海洋,我想是冷静的月光。我有时是疯狂的海洋,我有时是冷静的月光。谁管得了呢 9. 儿子写了平生第一封信,保密的,不许我打探信息的私人信件。终于到了张开手心让小帅哥飞翔的时候了,遭遇到怎样的坎坷都必须让他去经历。俺心头讪讪。 10. 监考,阅卷。做题,我怎么就这么不想做题呢?学生们留了鲜溜溜的手指,带着些香味,奋笔疾书,认真无比。答不上来的,也像模像样的想了又想,觑了又觑,坚持到最后一刻。我怎么算计都不划算啊。 11. 据说假期要加班,接受“检阅”,而且检阅是新式的,偷偷的进村,声张的不要。分批的进村,集中的不要。所以,装束形容,调整自我,努力。
个人分类: 旧日心情|3096 次阅读|8 个评论
年终总结及规划
热度 2 yiming123 2012-1-5 13:01
祝福所有的朋友新年快乐,龙年龙马精神. 感谢合作者,感谢课题组成员,感谢老朋友。 本年度主要在生物网络的数学建模以及动力学分析方面开展课题,这些工作主要涉及到: (1)信号转导网络的数学建模和时空动力学分析,结合实验数据研究相关的 刺激响应曲线和空间分布 Physical Biology. 8 (5): 055004 (2011) Biophysical Chemistry. 157 33 (2011) (2)神经网络中时间延迟诱导的同步转化以及在不同相排斥耦合下对弱周期信号的响应特征分析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 84, 299-305 (2011) Physical Review E. 83, 046207 (2011) (3)基因调控网络中噪声和时间延迟诱导的开关效应和随机共振现象 BMC Systems Biology. (2011)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 未来的工作计划: 微观层次 (1)与认知、疾病或嗅觉相关的神经编码网络 (2)信号转导网络相关的数学问题 宏观层次 (1)大脑功能网络、大脑解剖网络 关注统计学习理论中跟模型选择相关的理论以及应用
29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超的2011年终总结
热度 4 mangix2010 2012-1-2 10:39
2011年已经飞逝了,2012年真的已经来到了,可惜我还没买到船票 这两天刚刚开完课题组年终汇报组会,这个星期也一直在准备这次汇报,所以原本打算年底写的2011年写的总结,结果拖到了2号,不过也好,经过了组会导师的狠批和自我反省,对11年的总结也会写的比较深刻些,希望通过这次总结,起到一个警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 和工作,因为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了,我可不想一事无成。。。 开始努力回忆这一年做过的事情: 上半年主要在做论文的一个问题的解析处理方法,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处理方式不合理,最后结果不是很理想,这期间开始帮老师带一个本科毕业设计,期间辅助同门对一个项目设计研究方案,还有忙着自然科学基金的事情,其余的时间还是编我的数值模拟程序,暑假开始忙一个化学驱的数模项目,准备项目开题。 时间来到下半年,搞了一次课题组内的专题讨论会,参加了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帮老师写一份研究报告,调研了一个月写出了一份化学驱研究现状报告,期间继续偶的编程 ,然后快到年底跑一个项目的结算和另一项目的汇报,前前后后又半个多月,哦,这学期还上了博士的无聊政治课和英语课,托福报名了,背了本单词书(没记住几个)。。。差不多就这些了 按照时间线索,将这一年的工作梳理了一下,发现,有技术含量和科研内涵的工作没几个,有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加上自己自律性不强,还蹉跎了些许日子(主要是看电影和无目的的网上游荡),这一年能说的出来的成就没几个,特别是科技论文没有多少收获,这个感觉像是我的硬伤了。。。 总结一下这一年,有一下经验教训: (1)工作效率不高,时间匆匆过去,做的东西没多少,原因是目的性不强,定力不够,研究不深入; (2)工作热情不高,这个涉及东西比较多,主要是学习的动力不足,主管能动性不强; (3)工作态度懒散,事情喜欢一拖再拖,不够干练; 。。。。 越分析越觉得自己存在好多缺点,看来改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还有许多困难需要我去克服,过去的一年不管怎样已经过去了,我需要从中吸取存在的教训,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工作学习,因为我已经过了那个乱混的年纪了,责任越来越大,要严肃认真的对待,不能像以前那样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希望2012不想玛雅人预言的那样充满着末日的压抑,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只要自己肯踏实实践之,相信2012木有那么可怕。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工作顺利。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5460 次阅读|4 个评论
年终总结
lvscien 2012-1-1 01:15
不管怎样,又过了一年,总该反思下的。 2011年有种开化的感觉,之前自己总是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接受的挫折也少,挑战也少,总是慢悠悠的前行,似乎总是可以应付的来。 2010年10月,因为人际能力差,遭受重大打击,心灰意冷。痛定思痛,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自己有不足怎么办?当然要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学习。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网上选有关人际的重点书籍,最后从排行榜上选定了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因为一方面英语学习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原汗原味的东西总好过翻译的,于是又使出我的一个学习法宝——持之以恒。正好借换手机之机,新手机屏幕3.7英寸,虽然不大,可也能够在空闲时看看pdf了。每天坐地铁的时候,等车的时间,如厕的时间........在不影响原工作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空闲时间认认真真的把这本人际经典著作啃完。自觉觉悟有了明显提高。之后,在人人网上看到一个协和住院医因不堪折磨,提出辞职。心灵遭受重创后,看了positive psychology以疗伤。当时自己也忙的乱七八糟,心态也不好。就像在沙漠中看到绿洲一样,也赶紧去网上把positive psychology全集下下来,一点一点的认真看,并努力加以实践,半年多下来,觉得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确实往积极的方向移动了那么一点点。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基因和人生前二十多年的积淀,不是一日之功可以改变的,这个努力需要坚持下去。 这一年也帮领导写标书做了点活,自己在工作中艰难收集了资料写了文章,可惜屡屡碰壁,相当的受打击。参与了编书的一些工作。这事何苦这么折磨自己呢?看到国内相当多的专业书籍编起来就是抄来抄去,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没几本,于是下决心至少自己写的章节一定要保证字字属实,而且结合当前最新进展,以国外经典书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加入了详尽的参考文献(这几年好些了,之前国内大部分专业书都不附参考文献的,就是错了你都不知道他从哪里抄来的),三万字,一个月,可真是写的呕心沥血,每天挑灯夜战,睡眠不足,亚健康状态,幸好还有个高素质师妹可以帮忙分担一小部分,不过现在想来,对人家那么高要求也是辛苦人家了。交稿后,感觉人就像虚脱了一样,感觉精力全都被抽干了,加之基金被拒、文章被拒的噩耗传来,心灰意冷,这一低落就是三个月抬不起头来。改文章的事一拖再拖,就是启动困难。心里那个急啊,怎么就是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了? 也正好这个时候做了住院总,一直闷头读书的我一下子需要并行处理很多事情,管理不同层面的事,一下子脑子不够用了,整天丢三落四的,被这个批评被那个抱怨,心里那个郁闷啊,一方面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向身边的人学习,勤于记笔记,及时在手机上定提醒,有什么容易忘的事,一定要立即解决。同时上网找帮助,the effective executive这本书很好,有助于自己充分的利用时间和管理。经过思考、学习和改进,不得不说,进步还是有的,但还可以一直进步下去,加油! 做不下正事,也不能干耗着啊。还是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再学习。10月份乔布斯去世,传奇的人生引来世人极大的关注。于是也跟风买了本传记,又拿出看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 的精神,每天看三页左右。希望自己也可以找到最为热爱最能激发出激情的事业。 这一年,几个网站陪我一起成长,科学网从今年起也成为了我每天必看的网站。感觉一些大牛的博文看后还是会引发胸中的豪情,坚定自己沿着清苦的道路勇敢前行的信念,其中的辛酸和不平衡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新的一年来了,过去的一年,感觉很忙碌,但似乎又没什么成果,就当积淀吧,只要努力积累了,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
个人分类: 感悟|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一个年终盘点,如何?
热度 7 sqdai 2011-12-31 09:13
今天是 2011 年的最后一天,再过二十几天又将迎来龙年。在除旧布新之际,商家都会来个年终盘点,算一算一年来在经营上的成败得失。我建议年轻学人也来做个“年终盘点”,盘点一下一年之中的收获和成长、失败和遗憾,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之举。 其实,在我的课题组里此举并不新鲜。五六年前,在本课题组的全盛时期,我接连几年让课题组成员做这种年终盘点。有几位成员做得十分认真,逐一回答了如下问题: ——申请或参与申请了什么课题?承接、参加或完成了什么课题?做了哪些主要贡献? ——完成了几篇论文?发表了几篇?投稿了几篇? ——参加了哪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宣读交流了什么论文?新交了哪些学术界的朋友? ——讲授或学习了什么课程?自学了什么课程?有哪些重要收获? ——(作为导师)指导了几位研究生?在指导学位论文写作上有何进展? ——(作为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上有何进展? ——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喜事? 课题组成员通常在元旦后春、节前把各自的“年终盘点”发给我,我再汇总成全组的“年终盘点”,向大家发布。这样做了几年,大家觉得至少在鞭策自己不断前进方面大有助益。 建议各位博友不妨试试。 写于 2011 年 12 月 31 日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5126 次阅读|7 个评论
年终总结:我什么要跑马拉松?
热度 19 jizx971 2011-12-30 09:01
有个一生都待在平原地带的人,偶然间遇到了一位登山家,于是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尤其是珠峰,每年攀登她的人死亡率高达 17% 。但是每年仍然有许多人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欣然赴死”。专业的登山家有句老话作为回答,他说:“因为那座山峰就在那里。”我虽不是登山运动的疯狂爱好者,但也有自己的极限运动,那就是玩小碎步,跑马拉松。所以,每当有人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跑马拉松时,我趾高气昂地答道:“因为路就在那里,我只是经过!”这个回答虽然冠冕,但我深知并不堂皇,因此想趁着年终总结反思的机会,谈谈我的理由。 首先说一点,我不只是为了体验极限运动,还有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且后者我觉得最为主要。因为我特立独行,与大部分“ 90 前”的人不一样,经常被人说成是个傻子。不过,人家说得也有道理。众所周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借用热力学里的一个时尚名词,这叫熵增现象。跑马拉松虽不像登珠峰那样危险,但也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尤其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既得不到巨额奖金,又浪费时间,搞不好还要受伤。照这样看,我跑马拉松完全是个“熵减”过程。难怪每次质问我跑步的人都是些精于“计算”的“高材生”,确实在他们眼中我是个傻子。不过有一点我却很奇怪,那些所谓的正常人整天做着“增熵”活动,一年到头少说也得患上几次发烧感冒,而我每年难得一次。因此到最后,我的跑步行为到底是增熵还是减熵,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还好正因为我傻,所以在我看来,这一切问题又都不是问题。 当然,我的特立独行只是相对于那些不跑步、还喜欢没事找茬的人而言。其实在北京的跑友中间,我算是一个普通的跑步者了。不过,普通并不代表无趣。相反,我在其中却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有趣的地方不在于我,而在于周围的跑友和遇到的一些人。大部分跑友都是年长于我的人,有些甚至是“大爷、大妈”级别的“泰山北斗”。不过,跑友之间很少论辈分,更别说年龄了。谈跑论赛,把酒迎风,别有一番情趣。到如今与他们在一起,我自诩颇有几分令狐冲的风采。我还经常被他们戏称为“特长生”——又瘦又高,却也符合我的特征。其间幽默风趣,其乐融融。 跑友圈外也有可圈可点的趣事。我住的附近有个公园,每天晚上人狗混杂,好不热闹。经常有狗在主人的纵容下当着路中间拉屎。大冬天的气温很低,况且又是西北风呼呼刮的晚上。不一会儿,那屎橛子就被冻住了,硬邦邦地黏在地上。经常有人跑步不小心,踩上去摔个仰门叉。有次跑步,我遇到一位老太太。她正牵着“爱犬”干那勾当。我路过时,稍微提醒了一下。没想到,那老太太还挺理直气壮,瞪着眼对我说道:“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顿时语塞:原来,乔布斯的传人就在这里啊!但总觉得“在狗屎堆上跌倒,再从狗屎堆上爬起来”不是那么回事儿!好在尊老爱幼,向来是我的美德。我也不争辩什么。唉,话说回来,谁让我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呢?我既然不改变别人,就注定被别人改变。幸好我腿长,且关节灵活,于是在公园里面来回“跳大神”。虽然动作有些不雅,但总比踩到“地雷”强。 以上几点是我跑步的乐趣,不在乎什么奖金啦,什么荣誉啦,什么名次啦,最重要的是要有所发现。恐怕搞科研与跑马拉松差不多也是一回事吧。写到这里总算说到了“科学”,要不然人家编辑部妹妹说我格调不高,最起码不像上篇《半边街带给我们的思考》那样被打入冷宫。 此外,我除了傻,还喜欢“找抽”、“中邪”。就说刚刚过去的 2011 北京马拉松吧,每次参加阿迪达斯举办的约跑活动,在抽奖环节中,我总在幸运之列。为此,跑友说我“找抽”。后来正式参加比赛,又得了一双阿迪达斯最新款的酷跑鞋—— SUPERNOVA 。这下可好,跑友又说我“中邪”(中鞋)了。他们这么说我,我也认了。毕竟是“同行”的评价,不管好烂,我都欣然接受。 说了半天,有些人还是不禁会问我那个问题。其实,孔子早就说过“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跑马拉松也是一门见仁见智的学问。倘若你什么都不是,又怎么能从中见仁见智呢?我承认无法说服每一个人。但既然我是个傻子,又是个“中邪”的人,并且喜欢“找抽”,所以你不需要理解我,也无法理解。 最后,趁年末之际有些朋友问我明年的运动计划,还有过去一年对各项活动的经验总结,包括龙舟赛啊、骑车啊、登山啊等等。其实我也很想与大家分享,但是我知道,一只眼呆呆望着过去,而另一只眼死死瞅着未来,那样保准成为“斜眼人”。我目前还不想当那样的人,因为我是个爱美的人,但并不臭美。所以,我还是盯着当下最好。 狂奔的蜗牛吉宗祥写于 2011 年岁末
5536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2011年终总结:我们都是临时工
热度 1 miran 2011-12-28 08:05
[转载]2011年终总结:我们都是临时工
2011年终总结:我们都是临时工 2011-12-14 14:05 标签 : 临时工 2011 年终总结   2011年总结跟往年一样,这是蛋疼的一年,坑爹的一年,杯具的一年,纠结的一年。   这一年,“我爸是李刚”拉开了中国人拚爹的序幕,大量的富二代官二代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所朝的方向,而是取决于你是谁的儿子。   这一年,重庆的打黑运动让我们明白: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些衣着光鲜,人模狗样的公仆,他们往往在下一刻就变成了黑老大。而你是公仆还是黑社会,关键看你有没有站错队。   这一年,日本9.0级地震震垮了核电站,也震碎了国人愚昧的神经,那些买不起房而被迫单身的人们,因为手里有几袋碘盐而变得奇货可居。   这一年,地球将模式调成了震动,上帝的子民失去了他的辟佑陷入苦海,但在中国,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玉树和云南大爱不断升华,党领导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天灾。多难,但并没兴邦。   这一年,国与民争利达到高潮,财政收入连创新高,人民饭碗却营养不良。GDP世界第二,百姓收入勉强苟活,房事彻底沦为多数人的浮云。而盛会,依然在一个叫隆重的地方举行。   这一年,苹果砸中牛顿沉寂数百年后,以数码产品的姿态席卷全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而我却只能买四袋苹果。   这一年,谢霆锋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柏芝的了解始终超越不了天涯上的民工,于是他放弃了。我固执的认为他一定看到了杂谈那个万人景仰的回复。男人,无论好坏,都翻不过那道绿帽砌成的坎,有的秋后算帐,有的立马摊牌。   这一年,芙蓉姐姐从大S变成了小S,凤姐的绿卡让我们彻底断了成功可以复制的念想。但不管是李宇春,还是曾轶可,都是我的哥,我的哥。。   这一年,南科大45名学子以非暴力不合作表达了对中国教育的鄙视,一潭死水总算荡起了一丝波浪。但死水原本就不应该有波浪,所以,他们在潭中注满了水泥。   这一年,药家鑫让那些被车撞倒的人,拼出考公务员的力量爬起来,然后跑掉,甚至连别人汽车的损失都来不及赔。   这一年,转基因和地沟油让中国人坚信他们是核战争最后的幸存者。在网上,他们表达吐血身亡的语句变成了:遂吐3公升地沟油而亡。   这一年,各地下雨全是百年不遇,武汉的海景超过公交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成都,长沙,南京纷纷在报纸上表示自己是特大号护舒宝,流量再多也不用担心,随即就被老天爷一个无情的耳光扇过去。   这一年,高铁恍如一夜之间长满祖国各地,人们用高于普车数倍的价格向铁道部购买时间,而那些时间充裕的人因普车的取消也不得不买几个小时,然后在目的地玩手机来消磨时间。   这一年,号称世界领先的动车出轨了,人们悲怆的发现,吃的,住的,坐的竟没有一种让人蛋定。对于善良的中国人来说,打酱油比抢碘盐还来得更轻松和毫无风险。   这一年,黑社会败给了社会黑,社会黑又催生了黑监狱,黑监狱关的却不是黑社会。黑社会说:监狱,本就是黑色,黑夜给了中国黑色的监狱,它们却用来禁锢冤屈。   这一年,灰太郎对喜洋洋说:我咬你,你不要动,我们要和谐。   这一年,雷公也成了弱势群体,悲催的替铁道部背了黑锅。当我们在盘点中国事故责任人时,发现他们分别是临时工、临时工、临时工。。。还有雷公,这时玉帝大叫道:他也是临时工。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话说年终总结
热度 7 zhaodl 2011-12-25 10:35
年底忙,是大家共性。尽管我奉行“谁忙谁窝囊”的理论,但也不能逃出忙的圈子——跳出的办法就是“挑肥拣瘦”。科学网博客多日没有更新,就是解决忙的办法之一。即使是今天有时间,我也不能提供专稿,只能投机取巧——将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发布一下,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并祝愿朋友新年快乐。在此,我更愿意使用我前天工作会议报告的结尾:即使未来是阴霾连连,愿我们的心中永远是“云蒸霞蔚”的晴空。(早在网易发出,今合并过来)。 (一)几点思考 这两天我抽空就在整理期刊工作总结。我想大家都一样,这是年底的一项共同任务。前几天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以前的同事,在感慨岁月匆匆之后,就开始抱怨起一年一度的总结和考核。当时我就没有附合。我已经不习惯附合,不愿意压抑自己而附合别人——现在太多无用的抱怨。我当时就反驳:别人是走形式,那我们自己能否做到自己不应付、不走形式,而认真地回顾和反思一下一年来的工作。哪怕感悟那么一点点,也不枉总结一会。当然,我手下也多是应付我,这一点从大家交上来的“空洞”的总结就可以看的出来。尽管是我每年都将各编辑部的总结与我的总结一起汇编印刷,并保存于档案馆,大家还是应付。这样做已经十年了,以后期刊研究者要研究学校的期刊工作,至少会有21个期刊每年的工作总结。想起今天下午我审查优秀编辑评选的事迹材料,四五个人都是使用同一个标题“编辑工作总结报告”。哭笑不得,我反复强调“突出事迹”,还是来给我“做报告”,将总结作为报告,同这样的报告我想没有人不痛苦! 没有办法,我已经不得不服,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只是我自己不能这样。我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在应付套路式的考核之外,今年的工作是否使我的思路更清晰?为此,我通过思考,在工作总结中增加了一部分“关于期刊出版的几点讨论”。现在发出来与你交流。 (1)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以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指标评价期刊,已经被人为严重扭曲,评价结果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一点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如,对以上10种指标比较好的期刊的被引用情况需要进行研究,互引指标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学报自科版43/28,皮肤性病学18/16,医学教育19/36,医学伦理学11/18,工程数学16/11,经济科学35/47,美容医学114/19。在期刊的学术影响范围方面,也应该有所考虑和研究,而不能使学术交流成为“自我欣赏”的指标。 (2)学术不端问题,也是期刊评价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如果按着“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心”的统计数据来计算,结果可能会有所变化。因为,其统计数据中剔除了“疑似不端”论文的引用和被引频次。目前这个数据还没有掌握,但是需要我们办刊人关注。至少我掌握的学报自然版的总被引频次中就有162次是“疑似学术不端”论文所贡献的。如果剔除了这些被引频次,指标会有所下降。期刊的品牌和层次越低,这种不端论文“贡献的份额”有可能越大。【注:发布后,打探到,不端对期刊评价指标的影响——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减低9%左右”】 (3)如何端正学术期刊的办刊思想,是我们高校期刊出版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自己应该加大对学术不端稿件的抑制力度,预防学术不端现象在我们的期刊上发生,尽到学术期刊出版者应尽的义务。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的品牌高于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应该追求实实在在的指标数字,实实在在地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4)具体来讲,应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稿约稿,提升稿件来源的质量;二是在审稿选稿上下功夫,发挥编辑出版者的主体作用和能力,选出优质稿件;三是严格规范的编辑加工,将稿件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稿件的质量。这三条的目的就是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努力提升单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在加大网络传播力度的基础上,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第四项任务,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这第四项任务,也是高校学术期刊区别于社会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高校学术期刊要体现出服务的能力,就需要做好前三项工作。 (二)自我小结 今天将单位的工作总结写好了,并努力仔细校对了几遍,最后决定让办公室印刷去了。出版这活,只有交出,送去印刷才能够放下心来,否则看多少遍都会感觉有问题、不满意。交出去了,心里也就放松了。在网上逛荡了一会,浏览了一下期刊、报纸、审查了几篇稿件,签发了优先出版,等等,想起来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工作总结。这也是没办法的,部门工作要接受考核,个人也需要接受群众评议和领导考核。可是,个人一年来的工作如何写,框架如何架设,我还没有拿定主意。回忆着一年来个人的足迹,我简单整理了一下,现在这里汇报一下。 1 日常工作 (1)期刊中心的行政和业务组织工作,花费时间比较多的就是开会。 (2)学报自然版副主编岗位,除了办刊思路、理念的确定,工作流程完善和组织工作以外,具体负责学报稿件的录用审查和印刷前的终审终校,特殊学科和特殊情况下的稿件接受、具体初审、组织外审等工作(今年新来的编辑休产假),网络优先出版的规程制定和发布的审核。另外就是,采编系统的技术支持,帮组作者、审者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不行就由我代劳。接受作者的投诉,解释退稿的理由。我那本书,主要就是在与作者的博弈中思考和积累的。我做的比较多的是就是挑毛病,空下来就在采编系统里边转悠,检查稿件处理的速度、录用的方向等。 2 研究成果 2011年结合编辑出版和编辑队伍建设,开展研究工作,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1篇,第三作者1篇,出版学术著作一本——《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赵大良,刘杨,苗凌.应学术交流而生,为学术交流而变——谈科技期刊的价值体现.编辑学报,2011,23(2):95。苗凌,刘杨,赵大良.学术期刊传统审稿机制与网络化审稿机制的比较分析.编辑学报,23((2):169。张小强,赵大良.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编辑学报,23(5):377。赵大良.科研论文写作新解.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 3 社会工作 担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期刊协会理事、陕西省科协委员等。社会职务带来的主要也是大大小小的会议。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换届工作还在进行中,暂时还脱不开。回忆起来,一年来先后在校内外做报告十几次以上,合计14个小时以上。前几天开会时,碰到一位学院领导,又答应给学生讲一下“学术不端的界定”。已做过报告的题目分别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科技期刊的网络化传播、云出版及其对学术期刊的影响、编辑职业规划之编辑研究、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势、快乐工作、科研论文写作别裁、期刊版权保护研究的切入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学术期刊出版、期刊体制改革、数字化出版、编辑职业规划以及学术不端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咨询。也就是前几天,答应了一个期刊的审读任务。 4 自我评价 在做好具体的期刊管理和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自己比较注重结合工作开展研究工作——将玩和工作结合起来,就如同我将博客和研究结合起来一样。将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及时应用到编辑出版工作中。如:面对网络化传播的特点——汇编权的肢解,改进期刊排版格式,在单篇文章的版面上做文章;针对网络传播的“主题搜索”,提出论文加工的改进措施,创造“美丽邂逅”;针对期刊评价的人为因素干扰,提出了“文献主题分析方法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的主张,并形成论文;针对网络传播效果的评价,提出了空载比、空揽比的指标,没有写论文只是发布在博客上。我希望自己不断创新,今年的创新就上面这些。结合工作开展研究,以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工作。 5 客观评价 在同方知网的学术评价系统中,将我发表论文的传播情况查询了一下,并与人文学院的三四级教授对比了一下。这,也算是一个客观评价吧,个人的H指数与专职科研人员基本相当。不包括《中国期刊研究》共计发文40篇左右,被引用频次265次,H指数个人是6,合作是10(与本校人文学科的教授比较,差不多。)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46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到年底了,给俺自己写个年终总结
热度 3 northwolfgao 2011-12-21 21:30
终于到2011年底了。我是2010年6月博士毕业来到美丽的广西桂林这个二本高校的,今年是工作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也是我的而立之年。回首这一年,有好有坏,有成功又失败,有满足有不足,总体来说不好不坏。对于俺这样在三流学校的小青椒来说,首先考虑的还是填饱肚子、养家糊口的问题,工作后才知道,读书时的理想、抱负、对当一个科学家的向往在现实面前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上半年每个月工资2950,下半年有3500,但是还要扣除500多公积金,和我在同一学校工作的老婆一起挣的工资吃饭有余,想买500块钱以上的衣服都要掂量半个月。好在去企业做了个博后,还多了一份津贴,下半年的生活稍微改善了一下。每个学期上2、3门课,由于刚工作没经验,每门课都要很长的时间来备课,所以没有太多时间搞科研。说来惭愧,工作之前跟老婆誓誓旦旦说今年保证发两篇SCI,结果只发了1篇SCI和一篇国内核心,结果老婆一直拿这个发誓笑话我。说实话在这里一没条件、二没时间、三没项目,好不容易写了国基申请书还被毙了,真的很不容易发展。 但是,不容易发展也不是说不能发展,我们学校项目多、论文多的人也有的是,还是怪俺自己不争气,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前几天看施一公老师的博文,他说搞科研每周至少要保证60小时工作时间,说实话我一半都不到,没有时间保证那怎么可能干出成绩。年底算工分的时候,看着人家的工作量都是几百分,俺的只有100多分,惭愧啊。为了老婆孩子,明年一定要多花时间搞项目,写论文,搞科研。为明年定下的目标是:在保证每学期2门课的基础上,尽量达到每星期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发2-4篇SCI论文,参加1次学术会议,在把博士后课题做好的基础上,再做1-2个横向项目;最重要的是国基的申请书要写好,争取明年拿到青年基金;最终目标:明年年薪突破10万大关!!! 在大城市的不要笑话俺,10万对我来说目前就已知足了,因为去年给今年定的目标是俺两口子挣的合起来突破10万,今年竟然完成了!!(哈哈哈)
274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年发几篇文章算多?
热度 4 skdhf 2011-12-20 20:31
离放假还有段时间,不过看着有些课题组开始张罗着年终聚餐,不自觉就把自己的脚步也放慢了,就等着自己实验室的聚餐和最终的放假。 这半年收获的是上半年种下的种子,可没有给明年留些可以收获的东西,因此既有喜悦也有忧愁,最后还是忧愁占据了上风,最近的确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不知道拿什么跟老板交差。 有人一年能发几篇甚至十几篇SCI文章,自己身边的人也有一年能发四五篇的,看着是羡慕嫉妒恨,但自己干着急也达不到那样的成绩。关键是追求数量的同时质量就很难保证,特别是对于我,很多时候心有余力不足。不过自己又不甘心比别人差。是不是我们的这种竞争意识反而折损了创新精神?还是评价标准让我们憋足了劲追求数量? 心里也告诉自己不要去管别人,只要自己的工作做得好,一年几篇论文都不重要。不过一旦周围的人都比你的数量多的时候,就很难坐的住了,毕竟我们对于基础科研的评价标准还是看文章。 到底一年能发几篇SCI文章才算牛呢?
4443 次阅读|9 个评论
乱云飞渡需胆略--点评2011中国海洋
mychinasea 2011-12-20 10:49
江淮海洋问题专家 《世界知识》 2011年第23期 中国海洋,在2011年又渡过了 一个不平静 之年。从北到南,海洋形势愈加复杂多变。 黄海局势相对平静。中国与朝鲜在稳步推进海上共同开发。中国与韩国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海域划界问题达成共识。但在平静的背后,整个黄海地区连同朝鲜半岛的战略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美日韩三国利用2010年发生的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以所谓“朝鲜威胁”为冠冕堂皇的借口,在黄海和朝鲜半岛周边海域频繁举行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使东北亚地区冷战时形成的美日、美韩双边同盟关系更加固化并向美日韩三边同盟方向升级、发展,预示着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失衡。 东海,中日两国关系似乎已经渡过了2010年9月8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纷扰。但该事件余波未了,且向更深层次扩展。中国渔政船继续对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宣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领土主权,但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则进一步强化。中日东海原则共识仍是停留在纸上,日本对东海的管控力度和范围都在扩大。日本不仅对其单方面主张的所谓“中间线”日方一侧海域的实际监控日益严密,对我科考船、执法船正常、正当活动的监控、干扰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对“中间线”中方一侧海域的监控、干扰也明显增多,特别是日本飞机、舰船对我国春晓油气平台的监控、干扰已成常态化。 南海局势几度紧张,日益复杂和严峻,突出动向有三:一是越、菲等国对我国南海油气资源的掠夺更加“明目张胆”。我南海传统海疆线内的大片海域被越、菲等南海周边国家划分成区块对外招标开发。越、菲等国以及美、俄、印度等国的油气公司,视中国政府的抗议与交涉如“耳边风”,毫无顾忌地合作勘探开发南海油气。二是有关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更加“理直气壮”。越、菲等国完全无视中国依据发现、先占和长期管辖实践而早已确立的南沙群岛主权,肆意曲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集中攻击中国早在1947年就标绘在地图上的南海传统海疆线“非法、无效”,将我传统海疆线内的大片南海海域单方面划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并频繁上演“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的戏法,对中国执法船只的正当行动大加谴责,大肆炒作,在国际社会煽动舆论攻击中国,在国内煽动反华示威游行。三是有关国家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更加“露骨、卖力”。越、菲等国与美、日、印度等域外大国联手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地区化、多边化、东盟化。越、菲等国惺惺相惜,谋求联合对华,依托东盟集体对华,诱拉美、日、印等域外大国插手南海,狐假虎威。美日及部分东盟国家积极推动东亚峰会等多边论坛讨论所谓东亚海上安全问题,推动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以“规范”中国。面对上述三个突出动向,中国政府的应对显得被动、乏力与无奈。 可以说,东海问题、南海问题日益成为直接影响中国与有关国家关系、影响周边地区和平稳定的“不定时炸弹”,甚至有可能使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漂移。 放眼东亚海洋乃至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中国开始增强的海上力量和日益频繁的海上活动已引发东亚国家的担忧,海权国家结盟围堵陆权国家的大幕仿佛在徐徐而又重重地落下。 美国正在将其军事战略中心从伊拉克和阿富汗转向亚太地区,并调整和优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布局。如美国 今年初宣布将新加坡部署新型濒海战斗舰, 11月初 又 宣布 澳大利亚北部常驻部队 和装备 , 增强美在西太平洋西南部的军事存在, 以改变美在西太平洋军事部署偏重东北亚的不均衡格局。日将防卫重点转向靠近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西南群岛方向,加强在西南群岛的海洋监控和导弹防御,增加当地驻军和战斗机数量。韩国在济州岛动工修建海军基地。 美、日、澳大利亚、印度之间的双边、三边乃至四边安全合作与协调日益加强。环中国海域上频繁举行的军事演习,令人不禁回忆起历史上曾上演过的“炮舰外交”场景。 冷眼向洋看世界,乱云飞渡 需胆略 。妥善应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海洋问题,已成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不容回避、难以拖延不决的问题。 坚定维护中国的岛屿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建立中国的海权,是确保中国拥有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资源基础和战略空间。而构筑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保障。做一个和平、友好、负责任的大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如何做到既坚定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又能确保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考验着中国政治家的智慧 、 战略 与 胆量。
1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以退为进
热度 1 doniao 2011-12-16 21:02
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以往每次总结,总在写今年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果,发表了几篇论文,总体来说,就是自己又进步了多少,洋洋洒洒几页纸,图文并貌,拿在手里很有成就感,最多加个几点不足与存在问题,但往往是作为绿叶陪衬成果这朵红花。这种写法虽然能肯定自己、增长信心,同时也进行了自我批评,但是,每次都这么写,觉得乏味,也会助长自己的浮躁风气。有时我在想能不能逆向思维,换种写法,主题部分是不足和问题,比如,今年干了什么窝囊事、浪费了多少时间、实验失败了多少次,论文被毙掉几篇等,专捡那些捅心窝子的事写,好好地刺激一下自己,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或许可以让自己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勇敢面对内心的弱点,或许这样可以战胜自我
个人分类: 科研趣谈|34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过一点儿“不做”的生活
热度 3 yonglie 2011-12-14 08:46
年终总结,总说做了什么,特别是做了什么大事,而不太总结没做什么,多少能做的没做,该做的没做,有几回是做自己?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可能是陶渊 明的多年总结,写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有人问 乔伊斯 ,战争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做什么,老乔回答,写 《尤利西斯》( Ulysses )呀,你呢? 还有一个相似的故事。有人问 Margart Mitchell 近来做什么,她回答:全职做《飘》的作者呀!( it is a full-time job to be the author of Gone With the Wind ) 大散文家 EB White ( 1899-1985 ,他的书比他老人家出名,现在都能看到,我就不多说了)很欣赏( treasure ) Mitchell 小姐的态度,在 A report in January (见他的随笔集 Here is New York )里,他说他有天早晨想起这句话,便在脑子里整理一天的活儿,做什么呢?最后明白了,生活在新英格 兰的冬天,也是一份儿“全职”,什么也不必做了—— I felt a kinship with Miss Mitchell and comforted myself with the pleasing thought that just to live in New England in winter is a full-time job; you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The idle pursuit of making-a-living is pushed to one side, where it belongs, in favor of living itself, a task of such immediacy, variety, beauty, and excitement that one is powerless to resist its wild embrace. Immediacy 这个词儿说生活,看起来很直接,想起来却不那么直接——有点儿像数学证明里常说的, it immediately follows that ……只有当我们熟悉了它的全部,才能一下子发现它的意义。
个人分类: 随想|3310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业绩多多,成果是零
热度 17 SoSoliton 2011-12-11 20:34
什么是“科研业绩”?什么是“科研成果”?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近日跟一位根正苗红的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老兄和一位美帝国主义培养的“牛龟”(大牛海龟)“铿锵三人行”。年关将至,东拉西扯,自然扯到年终三件事:交债、算帐、分赃。三件事注定要填一堆表格。“牛龟”比较天真、认真、较真,对填表一事感觉很不爽,抱怨回国后填表的时间和频率比起写论文来要多得多,年年岁岁,年头年中年尾,填表已经成了科研人员年年干月月干天天干的事情,而科研则不然;特别是,很多表格都似迷魂阵,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很多表格中的“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到底是咋回事呀?填表就能填出“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 龟兄请淡定!汝等海龟海外归来,无论是精忠报国,弃暗投明还是入乡随俗,都应首先要明确立场,其次要调整心态。凡事没有对错和好坏,皆因立场和心态之不同。汝等海龟长年受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洗涤,海归后又企图用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那一套来侵蚀甚至占领我先进的社会主义科研阵地,势必损人不利己。 工农兵老兄毕竟根正苗红,进一步给“牛龟”上了一课。就填表而言,不仅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填表,首先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报项目、报奖、报职称、报人才计划、报院士等,以及项目结题、年终考核、分赃分红等,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填表,怎么评、怎么分? 其次,每一次填表都是一次总结,干革命工作,有总结才有提高。这个道理你应该从小就懂的。填表虽然不能填出“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但填表毋庸置疑可以大力推动科研工作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填表一事值得年年干月月干天天干。 至于表格中的“迷魂阵”,不一定是为了“迷魂”填表人而设计的,恰恰相反,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就“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而言,龟兄大可不必较真,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的确,谁也没有告诉我们何谓科研业绩、何谓科研成果,以及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和联系,百度或谷歌,也不一定找得到正解。但要知道,很多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行,说破了就没意思了。表格中的“迷魂阵”,与其说“迷”,不如说“玄”,考验的是填表人的聪明才智。不能掌握表格中的玄机的人,本来就应该倒霉。 “牛龟”被吊起了胃口,请求工农兵老兄以“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为例破解表格玄机。工农兵老兄正好话在兴头, hold 不住自己的话匣子,以他特有的经历和经验一语道破: “科研业绩”就是生产队员通过出工挣来的工分,“科研成果”就是生产队员用工分换来的粮食。 “牛龟”毕竟是牛,听了工农兵老兄的妙解,立马顿悟: 工分再多不能当饭吃,粮食再少总可饱餐几顿;科研业绩可能很多,科研成果也许是零 ?!工农兵老兄对着“牛龟”伸出大拇指:对头!项目、论文、专利、获奖、人才、实验室等等,“工分”可能挣得不少,但换来“粮食”也许不多。“粮食卫星”上了天、生产队员照挨饿的事情曾经司空见惯,如今星火相传。牢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具体落实到如何对付眼下年终三件事,积极稳妥的办法就是,“粮食”尽管不多,“工分”必须挣够。地球人都明白,挣“工分”容易挣“粮食”难!因此汝等“牛龟”一股傲气没有用,只顾“粮食”,鄙视“工分”,吃亏的只是自己。在咱中国,除非白痴,正常人都知道,一斤稻子和一斤红薯的“工分”是一样的,“工分”多,换回的“米米”就多。必须要举个例的话,你可到中国的很多大学或部门走走看看, nature (至少是 nature 子刊)论文跟咱中文 SCI 刊物论文记一样的“工分”,因为它们都是 SCI 刊物,因此交债、算帐、分赃的作用不应有差别。 有响亮的科研成果时,可放肆鄙视科研业绩。反之,应只字不提科研成果,要突出强调科研业绩,包括项目多少个、经费多少万、论文多少篇、专利多少项等等,等等。 别人跟你 PK 科研成果时,你可扬长避短跟他 PK 科研业绩;别人跟你 PK 科研业绩时,你可趋利避害跟他 PK 科研成果。 向领导汇报时要多讲科研业绩,一则群众的业绩就是领导的政绩,一则对牛弹琴,弹的人难受,听的人烦燥。跟同行交流时应多介绍科研成果,这个你懂的。 放眼历史长河,只有极少数科研成果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因此,科研业绩多多,科研成果是零,这是社会的常态。我们大可不必愤世嫉俗,更没理由沾沾自喜,长远看,你我所谓的科研业绩或科研成果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铿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 载于《科学时报》2011年12月29日A3版“网谈” 《 业绩为 工分 成果乃 粮食 》 )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688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年终总结
haoyuaimama 2011-12-11 19:41
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又要到了。看看这个学期,不知道写点儿什么好。论文就发了一篇,恩,查新,没做几份(因为这个学期的课题不多,社会上的查新我们还没有接过),查引做了几份,培训做过一次。呵呵,想想呢,倒是补了不少的数据库的知识,但是这种自学的部分,写出来的力度也不大呀,算也行,不算也行的。唉~~~工作和上学不一样,上学有人带着你,你有个明确的目标,老师给你个课题,你就做就行了;上班了,没人管你,看你自己的。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老是拖拖拉拉,这样子不行呀。 下载了很多数据库的培训资料,准备下个学期的讲座,还有一个课件比赛的活动,要记得做了,虽然不求拿第一,不过认真做吧,还是有好处的,这样下次别的老师来了问我,我才不会胡说。 是金拓老师的博客吗?说有问题才会有进步,我觉得是这样的,当你被别的老师问住得时候,你就感觉不舒服,就要去研究去学,我很怕老师们对我们信息咨询部失去信心,因为我们才刚刚起步。上次华北图协年会,人大的老师就讲,一定要先充实自己,然后才能去服务,不然还不如不去,人家一点认准你不行,就再也不会来找你了。我也做过别人的服务对象,对这种感觉很有感触,如果一开始没有留下好印象,以后就很难扭转过来,要一开始就开个好头。 希望下学期,自己能进步更多一点,会的东西也更多一点,自己工作的电脑能更快一点,就可以了,呵呵。
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活着 2011 年终
Doodle 2011-12-9 12:33
活着 封存 2011 年 要向材料计算的同行们认真学习, 他们已经让那一行多人名载海外的 APS 。 大家要 活着 继续努力。 附上旧贴 ===== 美国的院士 已有 289 次阅读 2011-12-8 08:47 | 个人分类 : 长舌 | 系统分类 : 人文社科 | 关键词 : 院士 神侃 单位宣传页上有美国的院士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6365.shtm 美式实例分成神侃与不神侃两种。 中国实例分成关系与不关系两种。 将来的结合有的是不关系不神侃, 必然有的结合是全忽悠并全关系。 评论 (1 个评论 ) qhliu2011-12-8 09:32 我的评论进入了正文,神通! qhliu2011-12-8 09:30 二维四点。 ... 方忠( Fang, Zhong ),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所研究员; 龙桂鲁( Long, Gui ),男,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王晓钢( Wang, Xiaogang ),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向涛( Xiang, Tao ),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金龙( Yang, Jinlong ),男,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 ... ==== 生物是女士玩的 已有 287 次阅读 2011-9-6 11:57 | 个人分类 : 长舌 | 系统分类 : 生活其它 | 关键词 : 生物男女 积极参加了分院运动会集体项目,我前后站的可是两位美女,而且是强人那种。 运动会上有趣的事情挺多的。 有些是常见的,如 ( 1 )村里各所不到七点就穿得红红绿绿,老中青一起步行到体育场。 ( 2 )入场后互相比较衣装, 看谁家的牌子更外国一点。 ( 我关注了最勤俭的单位。 他们的运动鞋是最中国牌的, 一双价格应该是 40 元。) ( 3 )看台四梯中中间两梯对所有非官员封闭,以突显中央看台几位对几千人的检阅。 ... ... 比较特别的事情列举一件:微生物所的集体广播操全是女士。她们说:“我们男士少,就只要女士参加 、、、” 平时听到的也是这同事那朋友小女学生物了。以此得学科上男女的一个分布估计:生物是女士玩的! ---------------------------------- 借评论( 1 )补全: dsp20082011-9-6 13:02 王晓东、饶毅之类的是男士! ---------------------------------- 男士在生物学科干什么?领导女士嘛 评论 (2 个评论 )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9-6 17:00 女士造人,自然生物! 博主回复 (2011-9-6 17:49) : 这确实是根本原因,因女士好奇之所在,自然对生物感兴趣。 dsp20082011-9-6 13:02 王晓东、饶毅之类的是男士! ========== 阿罗曰:“我在家等电话。” 草稿 · 隐藏 已有 14 次阅读 2011-8-12 15:34 | 个人分类 : 长舌 | 系统分类 : 人文社科 | 关键词 : 电话 大师 - 阿罗曰:“我在家等电话。” 这是说物理工作者阿罗已经不用与我们罗嗦下去。 阿罗的结果像数学结果一样值得信赖,因此 他只想等电话线上那远方传来的电压脉冲。 社会上讨厌数学的人是大多数。因为她的定义一堆,推导死板。 没人愿意去体验学习数学时开卷头几节的文字艺术(异术)。 可是大家信赖《数学手册》。因为这是你相信定义之后的正确结果。 社会上讨厌物理的人也是大多数,但与讨厌数学的比相对要少一些。 物理中业余研究者与专业工作者的界别也没数学中定义的那么清楚。 介绍物理研究过程中的“物理”是多数美式演讲培养出的大师们的专长, 其有别于数学的定义与推导。 而非大师们研究过程中的“物理”却名实相符 -- 被认为是瞎掰, 也不会为此到处作美式演讲。 - 阿罗曰:“我在家等电话。” 物理中发生这事概率小之又小。 而且物理理论上发生等电话事件的概率更小。 样本空间为近三十年。 抽样百位大师,发现他们在三十年中 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大会报告, 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教更多方法, 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写综述回顾, 不厌其烦地引入“新概念”,“新方法”,“新明星” ... ... 大师们到什么时候会发表工作,不再与我们罗嗦,而是等电话? 大师们不学阿罗,这种抽样的样本特性可能搞错了。 可能是我修养还不够高, 我眼里的大师们不学阿罗, 我眼里鉴赏到的是美式演讲专家, 我眼里报告综述和大师同一了。 ============ 基本功、工作、机遇 ( 2011 新学生面试即将开始) 已有 329 次阅读 2011-3-19 11:45 | 个人分类 : 长舌 | 系统分类 : 生活其它 | 关键词 : 基本功、机遇 人各有特点,工作中的基本功和机遇有如人的水与盐。 如果每个人都抢购几十斤盐,几十年天天满口盐的味道,机遇也许要对应成别的调料。 2011 学生即将面试,大家最期望的年青学徒 - 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看看基本功的训练。大学四年: 入大学时的差别 ..., 不同大学的差别 ... 毕业时已过万水千山! 研究生年代亦然:为何要六年分出你进我退?我用十年不成吗? 研究生非要六年?剑桥的三年,我九年行吗? 郭靖只能活在金先生的射雕时代。那是无成本的成材路。 老老孙同志二十年来对我不断重复行话“熟练工种”时,我一直未学习到精髓。现在有一点悟道了: 通常的工种训练一月,两月;我用四个月取得资格证也可; 从事通常工种的人很多,大家认可做得好时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但资格证说明持证者可以上岗。 而有的工种训练要几年,奇怪的是限定了时间:四年的,六年的 ... 根本不用想就知道:这几个资格证水份大大的,今天更不用猜就知道:资格证后工种基本能力分布宽宽的! 如今为资格证而来的人慢慢多了。以后这资格证就变居留证了: 应该可以说明此证的持有人这几年许多时间在某个学校, 但不知在干啥呢。 极端情况下证的持有人不知在哪里呢。 面试吧,再考试吧 ... 如果有判断工种训练程度的方式,招工时我们就漠视那些长期训练工种的资格证吧。 但这不应该是我们的首选方案。 如果有其他人也工作于训练时间特别长的“熟练工种“, 需要请大家帮忙保持水准。工作这么多年,大家决不会 希望这个工种的新工人整体贬值, 又失去其本来的能力,再而社会不得不进口相应的工人。 评论 (1 个评论 )
个人分类: 流水|2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笑一笑,超经典
shawnshen 2011-2-20 11:17
某Mopper最给力的个人年终总结: 存在问题:好吃饭、好泡妞、好打牌、好喝酒。 分析原因:饭好吃、妞好泡、牌好打、酒好喝。 总结经验:吃饭好、泡妞好、打牌好、喝酒好。 整改措施:饭吃好、妞泡好、牌打好、酒喝好。 努力方向:吃好饭、泡好妞、打好牌、喝好酒。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1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最给力的个人年终总结
热度 2 冯用军 2011-2-2 17:44
最给力的个人年终总结: 存在问题:好吃饭、好泡妞、好打牌、好喝酒。 分析原因:饭好吃、妞好泡、牌好打、酒好喝。 总结经验:吃饭好、泡妞好、打牌好、喝酒好。 整改措施:饭吃好、妞泡好、牌打好、酒喝好。 努力方向:吃好饭、泡好妞、打好牌、喝好酒。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15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生们2010年的十件大事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1-1-25 01:58
第一个同学: 虽然这才是第二次写年度十件大事,可是已经要成为我在这个团队的最后一次了。以后会很怀念这种感觉吧。 1,体验了在北京蜗居地下的生活,非常残酷,发誓以后再不会住在这样的地方,意思是我会努力,呵呵。 2,有机会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怀着新奇plus纠结的心情去了法国巴黎、葡萄牙波尔图和西班牙马德里,当时最大的感觉是焦灼,回来之后才慢慢体会出那段日子多么的美好和珍贵。 3,“最优终止理论”历时两年终于发表,虽然瑕疵多多,幸运的成分也很多,但还是非常高兴。有种付出会有回报的感觉,关于刚开始写这篇文章时的兴奋和努力,记忆犹新。 4. 参与组织了一次有30多名国外学者参加的国际会议,做了英文大会报告并且较自如地发挥了。同时,也很高兴设计了这次会议的论文集封皮、海报、certification等,因为有好几个人说喜欢它们。 5. 第一次喝醉,不过跟第4件有点重复,但对我来说是件大事。为了防止爸妈知道责备我,我必须解释,是为了更好的沟通交流才喝的,当时没有别人撑场。很后悔浪费了一个好好发酒疯的机会。 6. 应急管理研究网第二次改版,这次改得很精心,跟同学一起设计了很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用心。是中国风的,呵呵。 7. 《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中英文论文的撰写。很高兴承担了这个任务,虽然怎么也赶不上陈老师的思想,但还是尽力完成了两篇文章的。 8. 找工作。终于终于走到了学生时代的末尾,不过——没想到这个这两个月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在这里却一点都不想说。 9.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下来了。写过许多申请书,这次也是付出有回报了。记得那个在科苑公寓熬夜的晚上,我和李季梅通宵没睡,亓菁晶也到两三点才睡。里面那个我画的有些像乌龟的研究逻辑图在以后的申请书中被借鉴了许多次。 10. 炒股。并不只是风投,是开始关注社会新闻,比如CPI,比如房价,比如北京的人口调控政策…..长大了呀~ 第二位同学: 1. 首次异国旅行,巴黎、波尔图、马德里体验欧洲风情。 2. 首本以作者身份参与撰写的应急管理专著出版。 3. 加入求职大军,开始体验群殴与大白菜身份。 4. 赴福建,首次作为课题组代表对外进行项目合作。 5. 组织参与的ICCEM’2010 EMTAP’2010、国内会议及研讨会顺利召开。 6. 非正式实习,初体验工作生活。 7. 参与撰写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获批。 8. 两篇EI检索的会议论文及三篇期刊小论文发表。 9. 拜访男友家人,老弟领女朋友回家。 10. 尝试炒股、团购、写真、滑雪、桌游…… 第三位同学 (1)在国际大会上进行英文报告。第一次用英文汇报是在济南举办的中韩双边会议上,第二次则是在10月份的国际会议上,简单比较一下,第二次明显比第一次多了份自信,少了份对英文的畏惧。多说英文,挑战自我,新的一年里一个重要的目标。 (2)第一次负责大型国际会议。进入应急管理团队两年多时间了,参加的会议不下十次,但10月份的国际会议是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是自己第一次负责组织筹备工作。不做不知道,一做起来才知道这件事情的艰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最终圆满落幕。 (3)第一篇论文正式发表。我的第一篇论文在ICEMMS 2010国际会议上正式发表了,这是一篇关于应急管理中的三方博弈模型的文章,也是毕业论文核心模型之一。 (4)计算机课程项目顺利“竣工”。研一时选修的计算机课程项目(共六门课)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全部修完,虽然实际编程能力依然在低位徘徊,但对计算机领域确实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回想研一时跟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一起熬夜苦战的经历,竟然还有些还念。 (5)放弃转博,坚定了硕士毕业先工作的决心。仔细分析了下自己的特点,读博士对我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加油! (6)参与撰写两本应急管理著作。希望能在应急管理的土地上留下更多属于自己的足迹。 (7)攒了几个月的钱给爸妈分别买了一部手机。虽然不是时下流行的iPhone,但是看到他们拿到手中开心的样子,才知道幸福的滋味。 (8)买了第一身正装。狠了狠心去西单给自己买了身打折西服,终于向“逢重要场合借西服穿”的尴尬日子说再见了。 (9)办了张游泳卡,开始健身。上学期在期末考试前腰疼的站不起来,最终被室友搀扶着去考场的痛苦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健康对一个人的意义。这学期一开始,我便削减“腐败”的开支,办了张学校的游泳卡,让悲剧不再重演。 (10)开始攒钱,为未来做储备。今年开通了招商银行的基金定投业务,每个月向卡里存一些小钱买基金,并准备长期持有,在攒点钱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第四位同学 1. 4月第一次作为负责人之一,在济南协助组织第5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是第二次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了下午的报告,这次会议我是第一次开始真正接触这一研究方向,算是我应急管理学习和研究的起点吧! 2. 10月假期开始协助撰写两本书,第一本负责里面的一章+一大节,第二本只负责里面的一小节撰写,但是有了经验后感觉好多了。 3. 10月15-17日国际会议。经过一年的前期准备,第四届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术会议(ICCEM’2010)在10月15日—17日顺利召开,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也是第一次在会议上进行英文报告,虽前期报告时问题很多,但是最终报告还是得到李在恩、Audrey、Eva-Karin Olsson等教授的肯定。此外,由于我负责国际会议很大一部分的接待工作:从接三个美国佬,到接17名韩国朋友,再到去机场送美国佬和瑞典的Eva-Karin Olsson教授,其中还包括会议会场服务与大家的接触,自己也认识了很多国外朋友。这些国际友人中,尤其比较要好的是Audrey、Janet、Eva-Karin、Petr Teply以及6个韩国年龄相仿的朋友,还记得那天早上去送别韩国朋友时,금동이和윤진녕哭了,他们走之后的那个周,我感觉自己内心空牢牢的,发现我们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后,与금동이和윤진녕在Skype上讨论亚运会、20国集团峰会,与崔晞天博士、Audrey、Janet、Eva-Karin、Petr Teply等互致“贺电”更加深了我们的友情~~~ 4.在项目方面,截止2011年1月17日,在顺利拿下20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培育项目后,课题组又掺和了几个项目。以前认为申请项目是挺“欢乐”的事,现在发现好麻烦啊。 5.在课题组的其他方面,截止2011年1月,我已经正式融入这个课题组。第一篇应急管理相关的论文发表,虽然仅在《科技促进发展》杂志发表;自己主要负责的“应急管理简报”创刊,并已经成功发行三期;参加了一些列课题组本年的各种活动:香山写书、汇刊五周年、给课题组招新、张继伟大校报告、2011课题组的第一个系列报告等。 家庭篇 6. 1月是我小外甥女(10年元旦前两天诞生)度过的第一个元旦,我不善于言谈,但是都说大舅和外甥女是最亲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知还不会说话的小家伙怎么想的,会不会也像我疼她那样疼老舅。7月、8月大学毕业在家整整待了两个月,这是自高中以来在家里待得时间最长的假期,也是与爸妈的交流最多的一段时间,后悔以前没有多与父母交流,希望以后可以把以前的都补上。此外,暑假就是天天帮老妈哄小孩,哄小孩真累啊~ 研究生篇 7. 9月研究生生活起航。因为之前已经过来一段时间了,报到那天心情并没有“波澜”,但是之后的半年研究生生活,自己收获很多。学习上:虽然很多课都是与金融相关,但是做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课程上还学到不少知识。交际上:来到科苑半年的时间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认为这是半年在班级收获较大的)。 8.我们的学生活动蓬勃发展:1)由我们组织的研究所“新生讨论班”正式开班已经成功举办11期,讨论班不仅涉及经济管理研究热点,更有国家理论、天下体系、论语、庄子等哲学思想的讨论。之后我们又成功接手了“管理咨询协会”,现在讨论班和协会在我们的组织下正快速发展。2)第一次作为主要力量,协助负责所里的元旦晚会,同时负责院里元旦晚会的一部分,所里由于男生相对较少,我是既担任男主持人+跳舞+朗诵,那个累啊。院里的晚会自己作为晚会节目思想当时第一个提出的人,感觉压力挺大,就怕最后演砸了。但是最后都还不错,所里的晚会,大家玩的都很High;院里的晚会我们的节目无疑将晚会推向了高潮。嘻嘻~,自我表扬一下。 大学毕业篇 9. 3月-6月在北京、济南、泰安三地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第一次写这么长时间的实地实习,第一次完成这么长的论文,虽然现在看看毕业论文有点水,还是得了个“优秀”。 10. 6月离别的季节。没有了往日对食堂的不满,没有了往日对校园的抱怨、没有了往日对济南恶劣天气的指责,在毕业季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舍不得这里,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舍不得这里的每一面笑容,舍不得这里的每一处记忆。记得离校回家的路上,回想着在济南、在山大的点点滴滴——周末的野山坡游记、考试前麦当劳的通宵自习、朋友间说不完的话、吃不完的饭。总之,大学四年不论酸甜苦辣都在我的人生画卷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值得永远回忆。 总结篇 最后,今年有很多流行词:“不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不靠谱”……,不管“给力”与“不给力”,相信2011年一定是“给力”的。 第五位同学: 不能称每一件都为大事,有些只是有纪念意义的事: 1. 辛苦找工作,发现工作真的不好找 2. 参与两本书的编写,发现书真的不好编 3. 主要负责了第五届应急管理研讨会 4. 与老外面对面交流,克服了自己一见老外腿就软的毛病 5. 地下室里住了半年,也算是生活的历练吧 6. 减了一点点肥 7. 第一次去了青岛,见识了青岛的海和风 8.参加了国考,以失败告终 9. 今年家里实现了每人一部手机,妈妈发给我的第一条短信我还留着 第六位同学 1.7 月中旬加华中科技大学夏令营,回到有过一年记忆的母校,心中无比的激动。再次从华科离开的时候有许多不舍,在公交车上哭了好久,有点丢人 2.9 月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面试,加入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这是我今年最幸运的一件事,也是家人最骄傲的一件事,非常感谢陈老师、赵老师和每一位师兄师姐。 3. 再次来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第一次全程参与组织这么大型的会议,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4. 参与新书的编写,虽然我负责的内容不多,被陈老师委以如此重任,但还是深感责任重大,尽自己的力量做好。 5. 终于在 11 月份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被许多事情搁浅之后,终于算告一段落了。 6. 陈老师安排我跟师姐师兄一起做晨曦项目,虽然最后因为一些原因搁浅了,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7. 小外甥在感恩节那天出生了,我们这一大家人又多了个开心果。 8.12.22 期末考试完之后我第一次没有着急回家,在学校好好编写新书。每天白天去图书馆写书,周末和晚上出去做家教,虽然忙,但是感觉生活很充实,比十一月份的时候堕落爽多了。 9. 寒假回家给老爸买了个手机,给堂姐家的小外甥、外甥女买了衣服,给姥爷买了吃的……老人小孩都被我哄的很高兴,他们高兴我也开心,以后继续努力、做个更加孝顺的孩子 10. 今年 4 月底,爷爷的离开是我今年最伤心的事情。很后悔没能见爷爷最后一面,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也算是今年我的十大事情之一了。 第七位同学【非正式成员】 1. 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2. 三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弄调剂,不会忘记打了 n 个电话,给学校发了 n 个自己的简历,最后选择了两个学校。 3. 辗转上海、北京参加复试,上海学校把我拒了,时间也已来不及北京的学校复试,伤感之余想找工作,妈妈的一个电话催我坐快车到了北京,还好差一点就赶不上复试了。 4. 照毕业照,吃专业、班级、寝室散伙饭,第一次喝了两杯啤酒还吐了。 5. 暑假自己在老家办了一个暑期培训班,赚了三千块钱。 6. 研究生入学,首经贸,没有高兴的感觉。 7. 第一次参加了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的研讨会,还见了第一报考院校的院长,还有自助餐吃。 8. 开始在中科院实习,认识了陈老师、赵老师,认识了好多有才的学生,受益匪浅。 9. 竞选院党支书落选,参加院研究生元旦晚会表演节目,研究生期末考试。 10. 第一次一年去了这么多城市,上海、北京、青岛、福州,参加了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并还参与了福建省交通厅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5548 次阅读|15 个评论
2010年终自评
热度 3 summerice9 2011-1-21 10:22
最近课题组、实验室、所里、研会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年终。俺跟随潮流也私下对自己进行一次年终总结。 谁知不总结则已,一总结就悲伤如潮水。 2010的收成如下: 1 中了一篇三流国际会议文章,一篇文章被二流国际会议拒了。 2 写了三篇专利,一篇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本科时期)申请的,第二作者。 另外两篇是帮组内同学写的,虽然是执笔人,但是是第四作者。 3 策划了所里的元旦晚会,相当于总导演。 总之,科研方面的收获很少,下半年属于帮人打杂状态。 总结原因: 没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并制定计划,导致在事情很多的时候,不分优先级,通常哪件事情催的最紧做哪件。 俺们课题组的项目多,进度要求紧凑,组内人手又不够。当项目需要交差的时候,我就被派过去救急。 我自己又没有协调好课题组任务和自己研究方向的关系,基本上每接受一个任务,就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课题组任务。 导致自己的课题研究处于荒废状态。 最头疼的是课题组研究方向和我的研究方向相差很大,投入很大精力去完成课题组任务,但是对自己研究课题的帮助却很小。 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的研究课题没有项目支撑,一方面可以利用组内资源很少,另一方面组内的研究重心都是跟着项目走的,导师的精力也很难分配到俺课题上。但是如果现在放弃这个做了一年半的课题,似乎很可惜,鸡肋啊!!! 伤心归伤心,俺的生活基调还得快乐起来,用一句打油诗调侃2010,作为文章的结束: 平时做事不留心, 一逢年终更伤心, 明年计划要有心, 扫除短板增信心
5310 次阅读|6 个评论
梧桐山下度假村
fqng1008 2011-1-14 22:47
去年元月23日,我在 清静的梧桐山 里记载了 医院的中层干部会, 收藏了一些照片。一年飞逝而过,今年的会议还是在梧桐山的会计培训中心召开,我们又来到绿色深处,呼吸这原始的空气和寻找山林的安静。 医院已经从嚣喧的罗湖搬到城郊的李朗,不仅面积扩大了几倍,环境美丽,设备先进(照片里有几张从我的办公室对外拍照的新医院图片),病人也没有预想的锐减。 总结今年的成绩,讨论明年的任务,大家颇有信心,看来医院确实上了一个档次。 昨天晚上,唱歌的、打扑克的、打麻将的,大家好好地放松了一下,这次我一个人一个套间,四个人打拖拉机到转钟......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
热度 2 unesco 2011-1-8 02:50
年终总结会上,老冯快人快语,一二三点很快就把个人总结讲完了。轮到老马了,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掏出稿子,用他特有的唐山口音一字一顿地说:“虽然……姓马的……比姓冯的……少了两点,但工作上……并不因此……就少两点。……我的个人总结包括以下五点……”台下有人窃笑:“比冯还多两‘点’,这是啥字啊?” 老马并没注意到台下的嬉笑声,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一年来的工作成绩。老马的年终总结虽然只有五点,但每一点又包括了若干小点。本来规定每人五分钟的个人总结,他十几分钟才讲了一半,讲得台下的人耷拉着脑袋,直打瞌睡。念到第五点的时候,下面竟然包括了十小点。好不容易念完第九小点,老马突然住口不念了。会场上一片寂静。台下的人一个个都抬起头,伸长了脖子等着听他的第十小点。连打瞌睡的人也警醒了,四下张望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足足等了有半分钟。老冯实在忍不住了,问道:“老马,你的第十小点呢?”“没……没啦!”“呵你个老马,完了也不吭一声!”“完了还吭啥声”“……”台下一片哄笑。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855 次阅读|3 个评论
肉食性狗和杂食性猫的年终对话
热度 2 kfysdszy 2010-12-28 18:11
猫和狗继续昨天的年终总结,因为变换话题,猫从书柜上一跃而下,纵到书桌上一充分显示出自己是个有书卷气的行动矫健的家猫。姿态玩够后,家猫清了清嗓子以引起狗狗的重视,因为那个贪吃的家伙正在向厨房方向伸长他们那个物种最引以为傲的,比人类灵敏数百万倍的鼻子——味觉探测器。家猫一字一顿的说:“注意,注意!我有一个议案要交由年终家庭代表大会决议”,“哦,是么?”,“知道吗。成都现在有64万糖尿病人呢”,“糖尿病是什么意思嘛?”,“就是有很多并发症,瞎眼、腿坏死等等的”,狗狗仿佛天冷似的打了个寒噤,:“你开玩笑的吧?”,“你上网查呀”,“我们狗狗是不屑上网的,那是你们有学问的家猫的事,我只对站在书桌上看风景、仰望星空感兴趣”,狗狗打个哈欠懒洋洋的做了个瑜伽的犬势伸展心不在焉地问“那怎么做才不会得糖尿病?”,“减少摄入,少吃肉,多锻炼”,狗狗似乎没有听而是一心一意的在咬自己尾巴,“喂,喂?你干嘛?”,“咬尾巴,你看不见吗?”,家猫扑哧一笑:“你那也叫尾巴?!”,“怎么,短尾巴就不是尾巴?”,“那野狗就不是狗么?”“野狗是杂食性动物,我像么?”。“你就装!”,“我从来不是,主人知道!”,“那是她上你苦肉计的当!”,“苦肉计,你肯四天不吃饭么?哦,在我还那么小、那么瘦的时候,真可伶啊”,狗狗仿佛记忆犹新的咽了咽口水 “” “多锻炼,好,记得作为最重要的议案写在决议里,阳光下草地上自由的奔跑一直是我终极的追求”,狗狗突然变得兴致勃勃地回答。“作为一个杂食性的家猫......”,“什么?!”,“作为杂食性的动物!”家猫没有理会狗狗故作惊异的高嗓门,“我们应该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高......”。不等家猫发完高论,只见狗狗那被自己无数次嘲笑的短短的尾巴一晃消失在书房门口,随后闻到烤排骨的香味再然后是烤箱的开门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应该写个自己的年终总结了
haomisschen 2010-12-23 20:29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终总结
chchh2001 2010-2-11 14:55
个人分类: 青椒酿|2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顾2009展望2010
babyann519 2010-1-1 00:52
跨入新的一年,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 09年成绩单:60分 正式发表论文3篇: Eur. Phys. J. B 71, 623-630 (2009),(比较满意的工作) Eur. Phys. J. B 71, 565-571 (2009), Phys. Rev. E 80, 046122 (2009)。 接收2篇: Link Prediction in Weighted Networks: The Role of Weak Ties, EPL (比较满意的工作) Relevance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Filtering on Sparse Data, EPL 在审2篇: Empirical analysis of web-based user-object bipartite networks Link Prediction based on Local Random walk (比较满意的工作) 学术会议2个: 第三届中欧暑期班 和 CIKM09 citation: 由0升5 (个位数字,惭愧啊) H-index: 由0升2 (虽然只有2也是得之不易啊) 旅行三次: 香港,卡塔尼亚和巴塞罗那 印象较深的几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到的间隔年,数学圈,从一到无穷大,韩少功文集,深奥的简洁。 作画1幅: 整个09年过得太懒散了,希望在10年,工作更加刻苦,抓紧平时的时间,多挤出一些时间看书,旅行和作画。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我的2009年终总结
zhusjiang 2009-12-25 10:14
过了一年又一年 年年发财没有咱 瞬间,到了年终岁尾,受各级组织年终总结,回顾,表彰之类活动的影响,并依照惯例俺也给自己总结一下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俺个人而言 首先 再一次 参加了东北农业大学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涉险过关,意义重大啊,意味着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今后再也不用参加类似的选拔性的淘汰率比较高的现代科举制度下的考试,实话实说,有种刑满释放的感觉(郑重声明 俺是守法公民 从没前科 如果不算思想上犯罪的话)。 其次 又送走了一届水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的6月份,恰逢我国雨季,当然也是高校毕业生泪水的雨季,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话虽然很俗,但确实有道理,祝已经离开校园的毕业生们工作开心(顺不顺利不管,开心就好),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身体,革命的本钱,挣钱的本钱,孝敬爹娘的本钱)。 再次 在教学上承担了更多的课程任务,全年210个学时,累啊,回想这210个45分钟,诚惶诚恐 焦躁不安,主要源于自己的能力着实有限,传道是假,误人子弟是真,农业大学的莘莘学子们,对不住了,希望你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勤奋学习,个人努力来弥补鄙人课堂讲授的不足。 再再次 今年承担了09级水工专业两个班级的本科生导师,思想上的压力真的大了,面对90后那一张张看似成熟实则稚嫩的面孔,问心有愧啊,鉴于以往的经验,作为本科生导师似乎没有带给他们什么新的变化。本科生导师制这个东东,是个新东东,具体如何实施,怎么执行,没有先例,没有套路,在具体的管理上,怎么与辅导员老师协调,也是个问题,如果每年仅仅是开几次班会,谈谈话,那就好办了:本科生导师制干脆不要搞了。所以,如何做好本科生导师,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问题,得好好想想,琢磨琢磨,下下功夫(尽可能地),怎么的也得对得起那500块钱的津贴啊 再再再次 是俺个人研究方向的一个重大拓展吧。上半年把以前在郑大工学院做的水力学方面的研究能整理的都整理了,或已发表,或已投稿,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深层次的要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水力学方面的资料还有以下几点没有完成,希望能在明年有所突破:1突扩断面不对称程度对流动的影响 2渗流场敏感性分析。下半年,研究重心差不多转移到了农田灌溉这个方向上了,经过不断的熏陶,查阅资料,发现农田水利与水力学也是可以结合的,农业科学与水利科学本来就是一家嘛,农业水利大有可为,英雄最怕无用武之地,俺不是英雄,但也需要个舞台展示自己,结合点找到了,心也就踏实了,接下来就要看努力程度了,相信明年会很好。 回头看看,来农业大学已经三年了,这是第四个年头了,时间越来越长了,火气越来越小了,牢骚越来越少了,到底是自己越来越老了还是农大越来越好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怀念曾经在农业大学工作过的小杨,铁刚,贾老师,齐老师,祝他们新年快乐,顺利毕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的最后一天
xuechunxiang 2008-12-31 16:12
2008年12月31日,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午部门聚餐,吃完了那价高味道不咋样的新年大餐后部门就放假了,漂在北京也无处可去消遣,于是回到办公室,闭门总结一下自己的2008。 一年一年,时光荏苒,真的有那种光阴似箭的感觉,不经意间一年就飘过了,这一年,我三十了,人说三十而立,立身、立事、立世。 从立身而言: 其一,在这个女博士愁嫁的年代,该庆幸自己在三十岁之前顺利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解决了,看看身边那些大龄未婚的女博士境况那叫一个凄惨,觉得这个社会真的是把女博士给妖魔化了,其实女博士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也有生活情趣的女人啊! 其二,在房价飙升的大潮中,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啊! 从立事而言: 其一,在职出来做博士后,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对是错,这个问题已经纠缠了我一年,总是摇摆不定,既然已经摇摇摆摆一年了,那就把后面一年继续勇往直前下去吧!说实在的,中国的博士后事业真的是令人不爽啊,也许我是这围城中的人,发言太过片面吧! 其二,从学术而言,感觉工作后反而没有精力去好好做点研究了,写文章、做课题的目的都是为了考核、为了职称,我越发无法忍受这种速食科研了,我只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不用为发文、为写申请、写报告而烦恼!所以,回首一年,还是空空,颗粒无收啊!明年要加油了,潮流不可逆啊!那考核,那职称就像一把剑悬在头上啊,年轻人还是洒脱不起来,总还是抛不开这名利心的! 其三,教学,很想很想做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可是在这个重研轻教的氛围下,教学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有实力的人是不愿意上课的,领导是不看中教学成绩的,学生是不在意教好教坏的,有项目有课题的老师才是人才,不抓考试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所有这一切都违背了我做教师的初衷,这课上起来也变得索然无味了!今年上了四门课,总是在努力上好,但觉得自己的努力看起来是那么的微薄、那么地寒碜! 从立世而言: 觉得自己经历了一个从庄子的逍遥派到孔孟的入世派,如今在重重挫败下,又开始向出世转化,很想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除非你成了疯子,否则你的精神世界是不可能清静了!再积极入世,再积极超然!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螺旋迭加的上升! 本来想好好总结自己2008年做了些什么,突然变成了牢骚满腹,全当发泄,把所有的郁结、阴霾都留在2008吧! 2009,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16 次阅读|7 个评论
想跟大师学写“年终总结”吗?
热度 1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08-12-29 01:34
想跟大师学写 “ 年终总结 ” 吗? ... 转眼一年又将过去 , 所谓“ 光阴荏冉 , 岁月如梭 ” … 每到这个时候 , 年纪小的一般都很高兴 , 因为要过年了嘛 , 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玩耍 , 至少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压岁钱 … 而年纪大点的一般总要自我伤感一番 , 直感叹 “ 逝者如斯 , 奔流到海不复还 !”, 或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云云 … . 最不幸的是年龄不大不小的那些 “ 上有老 , 下有小 ; 外有老板 , 内有老婆/公 ” 的 , 平时就已经累得晕头转向快找不到北了 , 到年底还要写一堆 “ 年终总结 ” ,如向领导汇报自己发表了多少篇垃圾文章了、又为领导办了多少实事啦等等 …… 有基金的要详细解释基金是如何用的、没有基金的就得乘机拼命为明年申请基金打下一些舆论基础;基金少的不够用的,要解释为何预算超支?而基金多的用不完的,更头大!削尖脑袋想着如何把基金用出去(否则明年就会被减少基金使用量!) …… . 在公司讨生活的 , 则一边要向老板猛拍胸脯保证明年业绩一定会上升 20% 以免自己被炒鱿鱼 , 而一边还要向老婆耐心解释因为世界经济危机所以明年的工资无法调高 20% 以免被怀疑自己 “ 无能 ”…… . 罢了 ! 罢了 ! 二傻虽然从天狼星来 , 既然到了地球 , 也只好入乡随俗 … 年终总结一定是逃不掉的 !... 只是如何写 “ 年终总结 ” 呢 ? 真的是头大呀 ! 因为我们天狼星人一生只做一次总结 : 那就是在 “ 圆寂 ” 或 “ 羽化 ” 的时候 …( 地球人中那些需要 “ 盖棺定论 ” 者 , 估计多少跟咱都有些远房亲戚关系 … 嘿嘿 !) . 还好 , 师傅一锅粥比俺早到地球 , 已经有了些经验 , 看俺整天愁眉苦脸的囧样 , 心发慈悲 , 偷偷将老爱 ( 爱因斯坦 ) 当年的年终总结复制了一份 , 让俺照着模仿即可 … 俺一看 , 还真不错 ! 特向朋友们推荐推荐 , 跟大师学写 “ 年终总结 ”, 决不吃亏 ! . 以下便是老爱 1905 年的年终总结 , 原文是一外国朋友写就 , 二傻只是将它翻译成中文了 , 好让大家学得容易一些 ( 黑色字体是问题 , 蓝色字体是回答 )… . 哈哈 !谨以此文,敬祝科学网诸位大侠及看官: . . .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 '05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 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 1905 年终总结报告 ... Employee's Name: Albert Einstein 雇员姓名 :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Supervisor's name: Dr. Friedrich Haller 直接上司 : 哈勒博士 Title: Patent Clerk Third Class 头衔 : 三级专利文员 Location: Bern Patent Office 单位 : BERN 专利局 Year: 1905 年份 : 1905 Overall Rating( 总体评价 ): Poor Excellent 差 中 优 Instruction: Please complete each part of each question and discuss with the employee during the performance review meeting. 说明 : 请在年终考核会上与雇员面对面讨论其表现后 , 完成以下全部问题 . . . PART 1: JOB DEFINITION 第一部分 : 工作性质 . Describe the employee's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indicate the relative priorities of key elements. 请描述该雇员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优先任务 . . This is a patent office, Albert. Your job is to transform written patent applications into clear and precise language, and to study applications and pick out the new ideas of an invention. These are the priorities. Where does it say that your priorities are rewriting the rules of the Universe, unifying space and time, unifying radiation and matter, or demonstrating the existence of atoms? . 爱因斯坦 , 我们是一个专利局 , 你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将别人递交的专利申请整理为清晰和精确的文字 , 并仔细研究它们 , 指出其新颖和创新之处 … 您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工作是去重写宇宙的规则 , 去统一时空的概念 , 或去证明原子的存在 ? . . PART II: PERFORMANCE FACTORS 第二部分 : 工作表现 差 …… 优 1. Works well with others 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 2. Is willing to work in assigned responsibilities 是否忠于本职工作 ? 3. Demonstrates skill and proficiency in carrying out assignments 是否具有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技巧和能力 ? 4. Strives to improve work methods as a means toward greater efficiency 是否努力钻研工作方法以提高本职工作效率 ? 5. Is willing to take on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是否愿意接受更多工作职责 ? 6. Makes sound and timely decisions - analyzes facts and reaches logical conclusions 是否能够及时分析事实并作出合理判断 ? 7. Is a reliable employee (attendance, punctuality, consistent work) 是否可以信赖 ?( 如 : 是否全勤 , 是否上班准时且专注 ) 8. Shares credit appropriately 是否能与同事分享业绩 ? . PART III: PERFORMANCE SUMMARY 第三部分 : 工作总结 . 1. List aspects of the employee's approach that contribute to his effectiveness. . 请描述该雇员完成的主要工作和业绩 . . Albert does a good job of processing patent applications. He seems to enjoy his work and have a competence for it. I put him down for "excellent" at "analyzes facts and reaches logical conclusions" -- no problem there, we can all agree. . 在处理专利申请的工作上 , 爱因斯坦相当好 ! 他应该比较喜欢自己的工作 , 而且也能完成任务 . 所以我在 “ 是否能够及时分析事实并作出合理判断 ?” 这一项上给了他一个 “ 优 ”. . However this year he seems to have devoted much of his time to publishing a series of outside papers. While this is not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his position, I have to say he has done reasonably well in this respect. . 然而 , 这一年中 , 他好象用了很多时间去发表一系列本职工作之外的文章 . 虽然这些并非他这样位置的职员的主要责任 , 但我要说在以下这些方面他干的还是不错的. . ( 注 : 其中英文的 下划线部分 有老爱原始文章链接 , 感兴趣的可以进去细读老爱的原文 … 不过俺不建议大家都去看,因为看了就会发现他其实没您想象的那末伟大动人! ) . 1. In March, 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 contradicted the well-established wave theory of light, replacing it with a quantum light theory, based on evidence from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and other prior experiments. You called this paper "revolutionary," and many physicists agreed, although some resisted your conclusions. . 今年 3 月份 , 发表了文章 “ 关于光的产生和变换的一个启发性观点 ”... 通过研究光电效应和其他实验证据 , 试图用光的量子说来代替传统光 的波动说 , 号称是 “ 革命性的 ”… 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 . 2. In April, your PhD dissertation A New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Dimensions measured the size of atoms (and also Avogadro's number), making the theory of atoms more concrete, particularly the kinetic theory of hea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data about solutions of sugar in water. While atoms had been proposed 2500 years ago and were widely believed in, you helpe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m. ' 今年 4 月份 , 完成博士论文 “ 关于 分子大小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 ”, 测量了原 子的大小 ( 还有阿浮伽德罗常数 ), 使得原子论具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特别是 , 还通过研究糖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 , 发展了热学的原子论理论 基础 … 虽然 “ 原子论 ” 在 2500 年前就有人提出过并被世人广泛相信 , 你 却提供了比较好的证据 . 3. In May, On the motion of small particles suspended in liquids at rest required by the molecular-kinetic theory of hea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existence of atoms, explains Brownian motion, and shows tha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just a statistical summary, not an absolute law. . 今年 5 月份 , 发表文章 “ 关于悬浮在静止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的运动 ”, 进 一步说明了原子的存在 , 解释了布朗运动 , 并指出 : 热力学第二定律并 非先验的 , 而只是一种统计的结果 . . 4. In June,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introduces what you call the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that show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guished state of rest in the Universe, and no one distinguished notion of time; rather that time and motion are relative to the observer. . 今年 6 月份 , 发表文章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号称狭义相对论 , 首先指 出 : 宇宙中并不存在绝对的静止参照系 , 也没有时间的绝对定义 … 其实时间和运动都只是相对于观查者而言的 . 5. In September, 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on its energy content? follows up on the June paper and shows that radiation converts mass to energy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E = mc 2. . 今年 9 月份 , 发表文章 “ 一个物体的惯性与它的能量有关吗 ?”, 继续发 展了 6 月份的思想 , 指出所谓放射性乃质量变成了能量 , 并推出了公 式 : E = mc 2 . . . . 2. List aspects of employee's approach which require improvement for greater effectiveness. . 请描述该雇员需要学习提高以改善绩效的各个方面 . . Regrettably, I had to put you down as "poor" for "works well with others" and "shares credit appropriately." You had no co-authors on your five papers, and your citations were quite skimpy: no citations at all in your June and September paper, only one citation in your April paper, and not much better on the others. You wrote that your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came to you after a discussion with your friend Michele Besso. But you didn't even acknowledge him in your June paper. This is an area for improvement. . 很遗憾 , 我必须将你在 “ 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 ?” 和 “ 是否能与同事分享业绩 ?” 这两点上评为差 ! 你的全部 5 篇文章都没有合作者 , 而且参考文献引用得很少 : 在你 6 月份和 9 月份的文章中根本就没有参考文献 ; 在你 4 月份的文章里也只有一篇参考文献 ! 其它文章也都差不多 … 你自己说过 , 你的狭义相对论的思路来自于与朋友 Michele Besso 的一次讨论 , 但你在 6 月份的那篇文章中根本就没有提到他 ! 这点希望以后改进 . . On the other hand, famous physicists are beginning to visit the offices here in Bern; Albert you must make sure that any hours spent in talking to them are subtracted from your time card and made up for later.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sure these visits do not cause a distraction for others in the office. . 另外 , 由于你的这些文章 ,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始造访我们在 BERN 的办公楼 . 你应该知道 , 你在办公室与他们的谈话时间应该从你的法定工作时间中扣除 , 并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补上 . 特别是 , 你必须保证这些人的造访不会影响办公楼里其他文员的专心工作. . In addition, I would have to say your output, while at times quite extraordinary, has been inconsistent. In Q1 you managed to publish one paper in the final two weeks of the quarter. In Q2 you improved productivity, with your dissertation in April, the Brownian Motion paper in May, and the Special Relativity paper in June. Not bad for a quarter, not bad at all. But then you seemed to slump: you did finish one paper 3 days before the close of Q3, but it was only 3 pages long. I admit that some reviewers did find it noteworthy, but really, couldn't it have been the conclusion of your June paper? It almost seems like you held it back just to have something to show for Q3. And then in Q4 -- no publications at all. . 此外 , 我要说你的论文发表频率 , 确实有点反常! . 在第一季度 , 你在本季度末尾的最后两周发表了两篇大作 … 在第二季度 , 你好象比较努力 , 在 4 月份发表了博士论文 , 在 5 月份发表了布朗运动 , 在 6 月份又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 这表面上看来不错 ! 确实不错 ! 但你后来就有点偷懒了 : 直到第三季度结束前的最后三天 , 你终于才又发表了一篇文章 , 总共只有三页 ! 虽然有的审稿人说这篇文章值得发表 , 难道它不就是你 6 月份那篇文章的小结吗 ? 在我看来 , 你好象只是保留了一些东东 , 好在第三季度也显得有点业绩而已 ! 至于第四季度 , 你就什么屁也没放了 … . You wrote that "A storm broke out in my mind" this year. Let me remind you that our Employee Assistance Plan (EAP) covers up to three psychiatric treatments, should you find them necessary. . 你还老说 , 今年 “ 我的头脑老出现风暴 !”… 我要善意地提醒你 , 我们公司的医疗保险其实包括了几种神经病治疗费用的报销 … 你没准会发现它们有点用 . . 3.The employee ready for increased responsibility? If yes, please explain. . 该雇员是否应该得到提升去做更高的职位 ? 如果是 , 请解释理由 . . Based on his performance as a patent clerk, I cannot recommend Albert for a promotion at this time. . 作为专利局文员 , 我不推荐他继续升任更高职位 . . 4. Does the employee require additional training? If yes, please explain. . 该雇员是否需要额外的培训 ? 如果是 , 请解释理由 . . First, congratulations for completing y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April. I was impressed that Prof. Alfred Kleiner wrote that "Herr Einstein ha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he is capable of occupying himself successfully with scientific problems." So clearly, you need no more formal education. . However, based on your file photo below, I would suggest you sign up for the "Dress for Success" class. Really: a striped shirt with a plaid suit? . 首先 , 祝贺你在今年 4 月份终于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 特别是 Alfred Kleiner 教授的推荐信中的那句话比较让我满意 : “ 小爱已经证明自己有一定能力可以在科学界混口饭吃 ”… 所以 , 你可以不用再受更多科班教育了 ... . 但是 , 看到你求职申请中的下面这张照片 , 我真的建议你去参加 “ 成功者的着装 ” 培训班 … 真的 ! 你觉得格子花呢的外套配格子花呢的衬里好看吗 ? ... . REF.1: 原文引用自 Peter Norvig 的私人博客 , 网址如下 : http://www.norvig.com/performance-review.html ...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11280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