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看看清华的同学在大学四年干什么,非常值得学习!
BonJean 2014-9-16 14:23
原文:《 看看清华的同学在大学四年干什么,非常值得学习! 》 作者:思想聚焦 尽管对文章中的部分观点不敢苟同,但毕竟大部分观点很有价值,值得思考。 (一)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叫成长?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克服了诸多困难后做到了,这就叫成长。 (二)怎样挤时间   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1/4。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ofTsinghua,noSaturday,noSunday,noholiday!”就是这种精神铸造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三)给自己找压力   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地学习。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在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的。但是老师说得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就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了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凌晨3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了验收。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完成了。 (四)情感问题   高中阶段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那种感觉很甜蜜。但我觉得高中时候谈恋爱太麻烦了——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家长知道,但是又一定会被发现,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找去谈话,最后只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有了。就算是上了大学,清华的情侣们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所以我们好多大学的同学觉得与其费心劳神地找个女朋友还不如安心学习,于是清华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说法。正是这些过着苦行僧生活的学生使得清华的学风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我们这个年龄多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得多。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是说不能谈恋爱,而是你要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去谈恋爱,如果你觉得没必要谈恋爱,那我们不妨做四年“本科僧”,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自责和苦恼。 (五)不要抱怨老师不好   清华的老师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几乎没有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没有人教你怎么办,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有一次上微机原理课,老师说,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课上的电路模拟一下。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人员必备的软件。”转身就走了。没办法,我们回去在图书馆熬了3天终于把这个软件学会了。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回去用MATLAB画一个三维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好像是数学系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呀!”我们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六)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同学们如果真的要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话,必须好好锻炼身体。清华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所以清华的体育课之所以要求那么高、那么严格,就是逼着大家好好锻炼身体。现在,我们班今年有20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全国报名的大学生只有5000人,清华就有3000人)———一是为了体验一下,二是对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推荐大家多练习长跑,最好每天跑个1000米。相信吧,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大学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重要。   记住这些话:   1、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2、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3、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4、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5、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6、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7、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8、以锻炼为本,学会健身;以进修为本,学会求知;以道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9、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10、当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   11、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12、什么是好工作:一不影响生活作息,二不影响家庭团聚,三能养家糊口。   13、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14、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   15、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16、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个人分类: 科研生活|1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师出不了高徒
热度 67 weijia2009 2014-9-11 04:04
名师出不了高徒 贾伟 今天早上听了一则 新闻 ,说美国近年研究显示,学校老师、校长、学区等因素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有重要影响,但是再往上看,学区的教育总监(相当于我们地区的教育局长)这么一个重要的一把手,对当地学生的学业影响有多大呢?研究者用定量的数据(包括学生考试成绩、教育总监在位时间等等)分析最后得出的研究结果是 – 两者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个结论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本该如此。 一个大学的校长对毕业生的质量有多大影响?我不知道,感觉应该有一些,会比较弱吧。记忆中没看到谁研究过中国某一所大学的领导在本校毕业生的质量和未来成就方面的作用,如果有研究的话,我的猜测也是一样的 – 两者不会有多大关系。要想得到正相关结果的话,可以研究一个大学的党委书记和这个大学在中国高校排名的位置两者间的关系。因为道理很简单,大学党委书记的权力(以及争取资源的能力)远高于其他校领导,而大学排名榜的位置跟这个大学的资源投入相关性极大。 考察微观环境,往往可以得出比较靠谱的强相关性。近年来我有个奇怪的念头,如果我们来研究中国高校导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与研究生的质量和成就的关系,得出的可能是负相关的结果,即导师水平越高且越敬业,学生水平(相对而言)越低。如果是这样的话,原因也不难解释 - 学生对好导师的依赖感和自己的进取心往往是成反比的。反过来看,一个水平无须很高,很能搞资源搞关系但无暇顾及学生的导师,往往会毕业出不少有独立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和能力、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的学生。 如果想把考察结果倒过来,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 – “拨乱反正”的话,那么我们的研究对象上需要有些变化。因为热爱科学而选择做研究并打算以此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在高明的导师调教下会如虎添翼,从而真正出现“名师出高徒”的现象。说老实话,这样的研究生用孔老师的话说是:多乎哉,不多也!即便有一些,毕业后也得出国。 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些学术成就较高的老一辈科学家,是否高徒辈出?而一个人才遍地开花的团队领袖往往是什么人?如果你看艺术界娱乐界,情况会更清晰一些。
28274 次阅读|104 个评论
写给昔日学生的一个邮件
pww1380 2014-6-26 21:20
写给昔日学生的一个邮件 杨文祥 题记: 今天收到一个远在南京的学生通报喜讯的邮件。看到昔日的得意门生学业有成,事业有望,生活幸福,这是作为老师的最大的幸福与快乐。为此,将我对这位学生祝贺与祝福时的快乐与网络世界的同行一道分享。 ** 同学: 收到你的邮件,听到你的佳音,真令人高兴! 博士学业顺利毕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又一次超越了自我,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赢得了自由与发展的可能。 成为一位学业有成的博士,落实了工作,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这三重喜事接踵而来,可喜可贺! 在同龄人中,你可以说是一个历经学业、事业和情感磨砺的青年学者。如今,这些往日的思索、往日的苦痛,连同往日与今天的收获,都将成为你一生中不可多得,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你的人生将因此而丰富,你的情感将因此而深沉,你的智慧将因此而升华。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宝地,文化积淀和历史内涵无比丰厚的文明之都。一位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追求的青年学者,走上社会,走上人生的战场,就是一只“冷眼向洋看世界”的雄鹰。不必畏惧人生的挑战,更不必忧虑未来必不可免的风雨和阴霾,展翅奋飞吧,在这块物华天宝的热土,在这座人文情怀源远流长的文明之都,一定会有一片任凭你自由翱翔的晴空。我和你师母为此而高兴,为此而深深地为你祝福! 杨 老师 2014-6-26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送孩子出来做小留学生有哪些路可走?
热度 1 liwei999 2012-7-18 16:57
【立委按】中国起飞以后,国内亲友中有不同程度实力送孩子出来留学(或高中,或本科,或研究生)的已经不少见了,近年来小留学生留学北美和澳洲、英国等地的越来越多。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一辈子的积蓄砸下去也都舍得,可是在这样大的教育投资前,在关系到孩子的人生道路的大问题上,多了解一些外面的情况和选项,还是很必要的。下面是就我观察到的情形,给各位做个大体的介绍。本篇是根据问答笔记整理的,前后有重复以及不连贯之处,请予谅解。大体信息在了。 来北美留学上本科最便捷的一条路也许算社区学院了。社区学院相当于两年制大专,然后再转本科两年,近年来很多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小留学生走这条路。 问:社区学院要高中毕业去吗 要 问:在美国读高中一年学费大概多少 很贵。公校免费,但不接受国际学生,只有本地居民(纳税人)才能享受。 加州私立高中,这边大约三万美元学费,也有两万多的。好的私校是是三万五,还很难进。 问:加上生活费要几万 生活费,一年一万五美元吧,一万居住(与其他同学合住宿舍,或合租公寓),5000 吃用。 问:哦,那加上生活费一年差不多要30万(人民币),真是不少啊。 上高中私校比上公立社区学院学费要贵。 当然贵,美国能上私校高中的也大都是阔人,至少中产以上。 一般人家都不舍得,也大多出不起。 高中在这边上一般没必要。因为,这边高中要求很严,跟国内一样紧张,甚至压力更大。课程负担重,加上还有适应过程,不能保证成绩好。成绩如果不在上游,那就去不了名校大学,也就失去了出来上高中的最大意义。因为出来上普通大学的话,从国内高中毕业即可。 国内来的小留学生上这边的高中,数理化一般没问题,但是文史就赶不上,阅读量太大,经常要求自己做研究项目,国内单一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更重要的是,美国上名校,成绩好(GPA 要求 4 以上,统考 SAT 要接近满分,越多的专科统考 SAT II 成绩越好,在高中提前上越多的大学AP课程越好)是必须的,但 academic 成绩只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另外还要看社区服务、领导才干和才艺等多项指标,这些方面,小留学生大都不占便宜,与本地孩子竞争起来处于劣势。因此,能上名校(全美排名前20)的可能真地不大。总之,不要以为花钱了就可以顺利进入名校。竞争实在太激烈了。的确听到很多上名校的案例,但是有更多的花钱了还是去了普通院校,他们自然就消声了,因为无所炫耀。这就给人错觉,名校也不难。其实是很困难的。 如果是国内高中,出来留学社区学院,它的两年,等同于本科前两年。所以,理论上,上完社区,转到本科上后两年,即可毕业。但是实际上可能要长一些。不少人头半年学英语强化(如果托福不够线的话)。另外,社区学院大多转到公立本科。而公立本科按期毕业的学生也就一半,不单单是课业负担,更主要的是,常常修不上课,学分攒不够。因为美国政府大学经费不断裁减,开课不足。 总结一下,大体上是 1. 基本不要考虑出来上高中,不值得 2 国内高考如果考上国内名校,基本不要考虑出来念本科,只考虑出来念研究生就好。 3. 如果国内高考不利,连普通院校都难,当然只有走留学社区学院比较稳妥。 如果国内高考可以上二本,就有三条路可选。 1 在国内上二本,四年大学以出国留学为主要目标,争取出来上一个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热门的比较难进,但是如果本科一开始就做筹划,考托佛,GRE,保证学业成绩单比较好看,等,还是可能的。家里需要供他/她两年硕士,以后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 2第二条路就是不愿意在国内上二本,那就直接联系美国的本科,不走社区学院的两步,而是一步本科到位。这条路一般可以走通,对于美国的普通院校来说。(上名校反正是不可能。国内二本的成绩,就是上了名校也很可能吃不消,何况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就安心出来上普通院校,也是留洋镀金。这条路就是要供孩子本科4-5年,如果继续念硕士,那就要供6-7年,也是相当不小的经济负担。但是如今没有硕士学位,是很难立足的。(如果念博士,有助学金,所以一般不要家庭负担)。但是硕士,除了冷门专业可能有助学金,稍微热门一点,有职业前景的,都很难得到资助。 3 第三条路就是走社区学院。这条路与第二类似,但是时间可能要长一年。优点是门槛低,比较稳妥,国内的留学助学机构做过很多例,提供全套服务,只要提供材料即可。缺点是两年换一个校园对于孩子的社交和大学体验不利。 好的社区学院,也有转到美国本科名校的例子。一般来说,好的社区学院的学生,如果成绩是全年级前5%,是可以顺利转到名校本科的。如果是前20%的,可以上中上的本科。如果是中或下成绩,但不要不及格,也大多可以转到普通院校本科。 如今小留学生多了。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可是都特别舍得在留学上花钱。其实结果也难保证,最终大多是拿了个洋学位回来。但是如果专业不好,将来还是难有前景。所以专业很重要。大学阶段就开始要注意专业方向。俗话是有道理的,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研究生一定不能入错行。 问:加拿大怎样 加拿大情况类似,也许入学门槛更低一些。但是加拿大的学校只是美国的零头。美国的选择机会多一些,将来毕业后就业和立足的机会也大一些。美加都是移民国家,留学多年,真想要留下来移民,大多可以办到。加拿大移民门槛更低一些。 总结得不错,很实用。 加拿大这边,可以在公立学校录取之后申请签证,不难 当然,要有一个本地人当监护人。 有点不同意见 作者: 吴礼 (*) 日期: 07/18/2012 07:05:02 1.公立学校也不是绝对不收外 国人。孩子有当地的监护人(如亲戚)的话,也是收的。要办正式监护人手续很麻烦,要上法院,还不一定批准。但除非特别热门的学区,一般学校也不在乎,你说是就是了。但是另一个问题是签证。公立学校不发学生签证。如果孩子另外有办法合法留在美国,这就不是问题。 2.私立学校也不都是很贵。有些教会办的学校还是便宜的,质量也不错。 3.留学的目的不一定是进前20名大学。除了北清等名校外,我觉得一般州立大学不比国内大学差,因此逃掉高考还是值得的。当然主要取决于孩子未来想在哪里发展。 4.中国孩子来了适应也不是那么困难。我认识一个上海来的小姑娘在这里上六年级,数学当然是遥遥领先,英语,历史困难了半年也没事了。现在国内(至少大城市)的孩子还是很与世界接轨的。 美国大学招收留学生的标准和招收本国学生有些不一样。 由 hotchili 在 星期三, 07/18/2012 - 13:08 发表 我认识两个小留学生,他们都是很要读书的孩子。他们都认为应该在初中的时候就到美国。 【立委:如果不是移民过来,也不是通过亲戚作为监护人过来,初中就来念书,那要花费多少银子啊。30万人民币一年,乘以13(初中3年,高中4年,本科4年,硕士2年),就是390万元啊!我觉得如果不是开银行的,怎么算怎么不值得。当然中国自从邓大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贯彻以来,确实有不少经商的和做官的,比开银行还来钱,钱多得不敢放在国内,花在子女教育上是最好的所在了。在改革开放之前,能够初中就出来留学的,除非极少数红色贵族,几乎没有其他人。如今这类案例可是逐渐多起来了。】
个人分类: 留学资讯|439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一种刑罚叫攻读博士学位
热度 13 libseeker 2012-7-8 15:12
吾儿旦旦,刚满17月。旦旦妈妈为了学业,6月30日离开家。刚开始是说去两天就回来,临时被迫调整为半月。作为奶爸产生的感概或感悟是——有一种刑罚叫攻读博士学位。一人博士全家光荣,完整表述大概为:一人博士,全家光荣牺牲或多或少的利益。 爱人上这个博士太不容易了。硕士毕业时考中科院博士,因为英语差一分没上成。导师建议其跟读一年。种种原因,放弃了。工作5年之后,再次报考。头一年又是英语差一分,选择了跟读一年。次年(2010年)考上。单单是这一环就不知费了多大劲(争取工作单位同意等)。2010年上半年夏天,有4个月(?)身孕,还得坐长途汽车去参加几门课程的考试。所住宿舍下层为书桌,上层为床,只好睡在地上,睡了好几天。也是这段时间,所在单位同意其出去做访问学者半年,经历过相关程序,后来由于个人原因(“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放弃了。 2011年1月31日,吾儿出生。前后比较长时间没能做实验。但年初开始,做实验特别辛苦。本身教学任务重,上半年完成的工作量接近全年的工作量。种种原因,实验进展并不顺利,毕业遥遥无期。 2012年6月约定时间同导师当面汇报有关进展,并寻求指导。导师建议其脱产一年,而且还可以是出国一年。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里边有所在工作单位的原因,也有自身家庭生活的原因(毕竟幼儿太小)。这些日子,旦旦时不时的叫“妈妈,妈妈……”,奶爸告知还要忙一阵才回来。旦旦这半年,真是可怜。4月份我出差一星期,6月份姥爷、姥姥回老家,奶奶过来。还没怎么适应过来(由于语言、健康及生活环境等诸多原因,奶奶亦难以适应,身心疲惫。一个多月来,不怎么找奶奶,但亦是时刻“记挂”,一旦没在视线,便“奶奶,奶奶……”。奶奶帮着处理了大量杂物,一天到晚,忙个没停。),妈妈离家半月。 爱人的压力可想而知。要毕业必须完成若干篇SCI英文或累积影响因子若干,然而目前进展甚微,另一方面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毕业。今年是够晋升副教授职称的年头,可是成果远不够,且今年所在学校高级职称的名额少,其所在院系一群人报,但“全军覆没”,不少为博研且成果丰硕。还有一个参照是,有位同事是同时考上的(也同样经历跟读),专业领域相近,小孩上幼儿园,人家已完成相关要求,马上就可以毕业了(可能与导师的指导、实验室条件、投入实验的时间及机遇等密切相关)。 关于攻读博士学位,种种艰辛,有所耳闻。综合印象为“经历风雨方见彩虹”。然而,作为博士生家属,此时此刻的“认识”为——有一种刑罚叫攻读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468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在读研究生必须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热度 12 jiangjiping 2012-3-20 07:01
在读研究生必须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蒋继平 2012 年 3 月 20 日 研究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可以看成是一个半工半读的人群。 换句话说, 研究生是一个一边读书, 一边工作的人, 这个工作就是科学实验。 有的研究生还得依靠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尤其在国外的大学研究生队伍中, 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因而,研究生的身份很特殊,这种特殊的身份要求他们必须处理好一些特殊的关系。 这篇博文是根据我本人的经历写的,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 身体和学业的关系。 研究生既要上课学专业知识, 还要在实验室做实验, 业余时间还要到图书馆读文献, 找资料, 时间上好象总是安排得紧紧的。 所以,几乎一天到晚在住地, 教室, 图书馆和实验室四点之间奔走。 我自己的研一和研二的上半年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度过的。 由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业上,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加上饭菜的营养不足, 身体越来越差。 在 1987 年六月份的一次师兄师姐的毕业合影照上,我发现自己跟那些外国人的气色完全不一样, 我的身影很淡薄,脸色很暗淡, 没有一点儿精神气, 而其他同学几乎个个容光焕发, 精神很好。 看了照片, 我立即意识到我的健康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 我当晚睡在床上在想, 要是身体出了大问题, 即使拿了一个硕士学位, 哪又有什么用呢?因而,我认为要想将来能够做一番事业, 首先必须有一个正常健康的身体。从那以后, 我就给自己制定一个健身锻炼计划, 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风雨无阻, 高强度, 高质量的锻炼, 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体育设备,几年下来,练就了一身强建的肌肉。 优秀的体质, 为确保我今后的科研高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和导师之间的关系 。 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人生中最奇妙的关系, 必须认真对待。 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充分尊重导师, 但是, 尊重并不等于绝对服从。人们因为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因而,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误会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是在出现误会时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来消除误会。 我的导师因为不明真相而误认为我有抢银行和偷实验室化学品的嫌疑, 因此曾经质问我。 在我面对这种误解时,并没有对我的导师产生敌意, 而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让他知道我没有做这种事, 也不是这样的人。 有关这些细节,可以参看我的 (1) 。 简单地来说, 学生和导师必须做到相互信任, 互相对对方负责, 相互为对方多考虑一些实际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另外, 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与导师建立起共同的兴趣。 在这点上, 体育运动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我与我的第二导师就有共同的体育爱好, 所以, 很合得来。 有关这点,可以参考 ( 2 )一文。 第三, 和同事相处的关系。 一般来说, 在同一个实验室, 除了导师外,很可能还有其他研究生, 这些研究生属于师兄弟或者师姐妹。即使你的导师只有你一个研究生, 你还是会要与其他学生和教授们在一起相处和工作的。 比如说许多课都不是自己的导师来上, 而是其他教授来上的, 在课堂上有很多其他同学。 在各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做到兼顾大家的利益, 要忍则忍, 要让的地方就让一下。 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对搞好科研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体会是:能够帮助别人的地方,尽量提供帮助; 需要别人帮助的地方,也实事求是地请求帮助。 第四,成绩和科研的关系 。 研究生必须完成一定的课程, 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 但是, 研究生也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 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是关系到一个研究生的质量问题。有的研究生看重的是 GPA , 因而,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读书和做作业上, 但是, 很少从事科学研究。而有的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 但是, 花很多时间做实验, 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 我本人属于后者。 我的经验是:尽量保证学分和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尽量多花时间做实验。 说实话, 成绩最好也只是一个记录,没有真实的贡献。而做实验出了成果,那就是真正的贡献。 在将来找工作时, 假如一个有实际科研成果的,但是成绩一般的博士和一个成绩很好,但是没有实际科研成果的博士一起应聘同一个岗位,一般来说,招聘单位会录用前者。 第五,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这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读研究生? 拿一个文凭 ? 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 为的是待遇和地位, 还是对科研的兴趣?这一系列的问题, 我想是每个研究生会思考的问题。 不管您具有哪一种想法,这种想法仅是您自己的理想,社会现实不一定能与您的理想配合。在这一点上, 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要是光从经济上来考虑,就个体而言,博士不一定比一个初中生挣的钱多, 但是, 就总体而言, 博士群体一定比初中生群体的工资待遇高出许多,是不是? 就科学兴趣和科研成就来说, 您有兴趣,也愿意奉献科学, 但是, 不一定能保证出成果, 这里面还有其他因素, 要碰运气。 但是,不努力,不去钻研,就不会有任何成就, 这点大家一定清楚。 简言之, 要是一个研究生能够很好地处理好以上五个关系,那他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学业,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31907 (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43117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5661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教授之间有恩怨,请别拿学生开刀 精选
dongzg101 2011-8-2 10:30
教授之间有恩怨,请别拿学生开刀 精选 已有 456 次阅读 2011-8-2 00:11 | 个人分类: 七嘴八舌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反面教材,评论 教授与教授之间PK,无论是出于私人恩怨,还是出于学术上的不认同,都请不要拿学生开刀,因为学生是无辜的。 现在在中国读研究生压力真的很大,扩招使得每个学生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少,大把研究生在读研的几年里处于完全被放养的状态,课题要自己找,实验要自己做,论文要自己写,这整个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自始至终都好像没导师什么事,最后发表的论文却要属上导师的名字,可每个月拿到的工资却少的可怜,简直就是廉价劳动力,所以我们现在都把国内研究生叫做“高学历民工”。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可怜,如果再因为导师之间的恩怨而影响到学业,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人间悲剧了。 这不,前些日子我就听到这样一个案例: 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一位女研究生,今年已经是她在这个研究所读博的第七个年头了,她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其实一早就已经达到可以申请学位的要求,毕业论文她也早就写好多时,但是她就是不能参加答辩,不能毕业拿学位。 为什么?理由很荒唐: 她的导师在这个研究所里人缘很不好,和一些人有过节,而单位的另一些人则不认同这位导师的学术水平,总之大家都比较针对他,可是根据现有的人事制度,仿佛大伙都不能把他怎么样,于是,所有人都把矛头转向了他的学生,这位女研究生。一时间周围每个人都想在这个女研究生毕业的问题上卡一下,用以表达对这个教授的敌意。 结果是: 这个女孩子,在读了7年研究生,以高学历民工和廉价劳动力的身份把23-30岁这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了中科院单调枯燥又乏味的实验生活之后,面临的却只有退学这一个血淋淋的结果。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 我很想为这个同龄人做些什么,无论动用自己微薄的人际关系或是什么,即便我和她并不相识。但遗憾的是,她不是物理所的,我在她所在的研究所里也没有熟人,所以帮不上什么忙。 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写这样一篇博文,放在科学网的博客上,凭借我个人在网络上的人气,让科学圈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原来还有这样令人震惊和恶心的事发生。 或者也许当事人能够看到也说不定,也许大伙能够对号入座也说不定,也许还有人真的能做些什么,谁知道呢? 当然,你可能会问: 一个学生跟了一个教授读研,为什么就是无辜的?为什么就不应该受牵连?谁让她当初选择了这个教授做导师的? 对此,我要反问: 请问,当初这位教授在招生的时候,他所在单位在招生简章中对他介绍时有没有说明这个教授在单位树敌很多? 这位教授在招生的时候,脑门上有没有写“跟我读博可能7年毕不了业”? 没有,都没有。 我们的招生工作一直都很和谐,无论在网页上还是在报告中把每个教授都形容得完美无缺,谁又会他妈的知道一个教授原来在单位还有这么大一堆仇人呢? 于是你满怀憧憬的报了他的研究生,以为自己走入了科学的正途,直到进入研究小组才发现事实根本不是这个样子,事实是,你走进了黑豆地,满眼放去,黑压压望不到尽头。 你说,这不叫无辜,那什么叫无辜? 学生在报考时信息量如此有限,进入课题组之后却要因为教授之间PK而连坐,被拿来开刀,太惨了。 我也只能一次次重复,太他妈的惨了。2011年,目睹中国教育界之各种怪现状,我除了吐星星之外,已经基本上没剩下什么好话讲给你们听了。
1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指导”
热度 2 boxcar 2011-6-2 08:28
陈安兄出国闭关多日,重返科学网便连连出手,其中昨晚写的那篇“ 评价下 YC 同学:离开大学去工作后才更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 1 】 ,文章中那句“人生注定是没有导师的”和 YC 老师(曾泳春教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 )本人评论的那句“人生是谁也指导不了”端的是深刻无比。这话一出,自然让俺们这些在大学里当研究生导师的人,感到“鸭梨”(关于压力的撷英“鸭梨”,有空再细说)很大。当导师的,如果还称得上负责任,通常是很喜欢指导学生的,不过神马(什么)能指导,哪些无所谓指导,啥东西根本不该去指导,还真要拎得清,否则,多半会“暧昧”得一塌糊涂。 在学生求学期间,最需要接受的指导无疑是学业方面的,估计绝大多数的研究生(极个别个性或实力超强的可以除外)都是非常希望得到学业上的指导的,“导师”二字中的这个“导”字即出自此处。当然,导师们能否指导到位,让学生满意,或许得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如果都指导得挺好固然没问题,否则网络就会有许多的怨气要被发泄了。学生接受导师学业上的指导,通常包括了“指方向”阶段的“指”,和“导引上路”的“导”。学业上了路之后,导师还要不断指导,帮学生不断修正方向,在研究道路上走得更稳健,遇到独木桥别落水,碰到陷阱能绕过去,没饶过去不幸跌入,还得想法把学生拉上来。所以那种呵护备至的指导,需要全程伴随的,难度巨大,是不易做到的。一般情况下,能做好“指方向”和“导上路”这个层次的工作,可以算基本合格的导师了。剩下的,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这些有确切名分的“导师”,可以做好学业方面的指导,但如果指望他们继续为学生去做事业的指导甚至人生的指导,那要求可就过高了。学业可以指导,是因为学业的对象比较简单,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问题甚至人造问题,这当然很好对付。在事业层面,人要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大更复杂,不仅仅有各种客观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关乎主观的人际环境的问题,导师带学生那种方式的指导,可实施性不强,效果也会非常有限。大到人生层面,时间跨度是几十年,空间跨度可能是大半个地球,面对的问题成千上万,更加复杂得没边没沿,一个人若再指望另一个人或者另几个人提供指导,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有人可能会讲,寻常人提供这种指导当然不可能,但俺们还可以靠哲人、智者和伟人来指导。能行么?恐怕也不成!再聪明的哲人或智者,他(或她)的认知也是有限的,既没法把以前的知识穷尽,更不可能给未来以一个准确无误的预见,能提供一些纲领性的指导,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说伟人,他们的影响力很大,可能有举国之力,但却仍然无法影响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物,仍然不能全面的掌控局面,所以“指导”有时也会失灵。 照这么看,全靠别人“指导”或者“制导”(像导弹操作手控制导弹)自己的人生,无疑是不大靠谱的。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努力做到“自导”,也就是自己选择人生的目标和道路。( 捎带着玩几个关于指导的撷英)事实上,只有在预先“知道”(包括靠逻辑思考和经验判断)的情况下,“指导”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才可能直捣所要面对的困难的核心,完美地解决问题。如果在一切都很朦胧模糊不清楚也不明白的情况下(即 YC 所谓的暧昧 )执意要去指导(“执导”的另解),结局可能会不妙,这种情况下,最好尽早“止导”。 参考: 【 1 】陈安: 评价下 YC 同学:离开大学去工作后才更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50533
个人分类: 教育|28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无论放养、圈养或喂养,羊儿都不肯吃
热度 11 qpzeng 2011-4-11 21:42
以前,我多从学生的角度要求导师怎样,而鲜少从导师的角度要求学生怎样。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遇到人品不好的老师,学生该怎么办 ”?立即就有网友说应该写篇“ 遇到人品不好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办 ”?好!今天我就写这么一篇!不过,想用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做这篇文章的标题,因为我刚写过一篇 学生“放羊”要放到什么程度? 羊儿不吃草,不是饲养方法的问题,而是它本身“挑食”甚至“拒食”! 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学生,无论导师怎么教,他们就是不肯学,也不肯干,不学又不干的原因不外乎这么几个: 第一, 本来无心向学,但大学毕业又找不到工作,看到同学都考研,也就随着“大部队”往前走,最后居然“被考上”研究生,只能继续“混”; 第二, 本来还是爱好科研的,也想通过考研进一步深造,但却运气不佳,想考的专业没考上,不想考的专业却被调剂,结果大失所望,无奈一时又没有更好的选择,干脆先“混”; 第三, 考是考进来了,但却看不到美好的未来,尤其是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而穷学生一点地位也没有,跟有钱人比起来相形见拙,根本提不起精神好好学,“混”吧! 遇到这样的学生,导师还真拿他没办法,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说实话,导师唯一的“杀手锏”就是让学生延期毕业,但又不能不让学生毕业。因此,有些学生就掌握了这个“诀窍”: 我毕不了业,导师自然会想办法,因为那样他的面子也没处搁! 对于“随波逐流”考过来的学生 ,导师应更多地了解他过去的学习情况、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多找他交流和沟通,让他“既来之则安之”,投入激情,积极向上; 对于非本人报考专业的调剂生 ,在面试时导师就要问清学生调剂是否本人意愿,能否“干一行爱一行”; 对于求学态度消极的学生 ,导师应该多与他谈心,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尽量放眼长远,把握当前,使之明白“读书无用论”是短视的,失去求学机会可能误导整整一代人,并将后悔一辈子! 因此,我觉得,导师作为学生父母同辈的人,首先 要认真分析学生“混日子”的真实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相互理解或批评教育,争取能让他从思想上有所转变,并改变原来的态度 。其次, 可以考虑让他回家静思一段时间,想好要上,可以再来;不想上,让他办休学或退学 。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退学,导师应该注意区别他是真的不想学还是有啥其他想法,比如经商、出国等。 为了替学生着想,导师可以劝学生先办休学,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经商失败或出国不成,还可以回来继续念。 正如搞对象一样,“强扭的瓜不甜”,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随缘”,不能勉强,更不能压制,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可能会有一个最好的结局!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3970 次阅读|22 个评论
小结自己(1)-----学业
热度 6 williamwangz 2011-2-16 21:39
好想给自己写点东西,但是一直总感觉没有时间,加之自己的惰性,所以一直没有开始!今天总算修改完了一篇E文的引言,算算这次修改引言的时间,竟然花费了我将尽7天的时间,真的不知道是自己修改的太认真还是自己不会运用时间啊! 想想自己从2000年9月进入大学的校门,时间不敢怎么浪费。由于从农村出来,没有多少钱去上网,当然一上大学还不会上网,都还不知道internet是什么东西,当然什么Email等等更不知是神马!最早接触网络的时候就是QQ,那时候聊天还是“一指弹”,不过聊天多了,还是比较快的!用的输入法是全拼,一次只能打一个字,寻找字也得找好半天!我记得后来我自己大概结束电脑半年后就改用智能输入法,直到2004年要毕业的时候,写毕业设计论文发现微软拼音输入法更好,一直到现在自己还在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感觉打字可以打很长一个句子,而不用一字一字去寻找,很智能化的!当然那时候网吧是没有还原东西的(还原精灵软件,还原卡),大概我记得2002年,几乎每个网吧就开始装了什么还原精灵,还原卡的!下面我还是说说我的学业! 2000年9月--2004年7月 我本科读的大学并不是我填报的志愿,说真的,自己对自己的大学一开始的时候很不喜欢,到了大学的时候,发现我所遇到的那些老师却是待人友善,不论是系里的书记,还是代课教师,拟或是班主任都是非常好的啊!当然这其中很多后来称我我的良师益友。我读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个专业其实计算数学的前身,由于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我们是第一届学生,所以当时的设置是数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信息类课程,又由于大学课时有限,所以只是学了三个专业的皮毛!加之很多老师都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要做什么,所以一般都是一大堆的理论,学完后一般不知道干什么! 我那时候还是传统的,以为大学仍然是要成绩高,所以在老师的眼中,自己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记得还是在入学教育的期间,给我们发了《高等代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等一些第一学期要学习的书,发书的那天晚上我就独自一个人去教室看《高等代数》,感觉第一章的多项式号难啊!从而自己就下定决心一定好好学习,回报自己的父母!这样一坚持就到现在,大学四年也从来没有挂科。 下面是我大学四年学的主要课程(好像缺少delphi等第7学期的成绩)及主要成绩 高等代数 96 数学分析 93 概率与数理统计 89 离散数学 91 解析几何 92 数值计算 82 计算机密码学 99 理论力学 86 微分方程 82 数据结构 80 信息与编码 71 数学建模 94 复变函数 85 运筹学 92 数字图像与处理 90 数字信号 89 C 语言 89 软件工程 92 计算机网络 87 信号与系统 84 整体上看,成绩还不算错,自己也编写过很多数值程序,但是到了2004年毕业的时候,自己傻眼了,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傻眼了-----------失业了 2003年底,大家都在忙碌的寻找工作,但是发现自己所学的几乎用的都不大,很多东西都没听过,软件公司要的很少,有些东西学过,但是根本就没有学到骨髓!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对于大学,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能力,是深度!(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73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业:大家一致的目标
longfo 2010-9-17 20:47
从高中到大学,从本科到硕士,大家可能都是从人才堆里走出来的金凤凰,但是进入新的环境,新的状态以后,高中时期的学习状态很难再次找到了,而硕士则怀念本科时期的学习劲头。精力分散、容易疲劳、感觉乏味、学习效果差,迷茫和困惑困扰着大家。 从高中到本科,到研究生,首先是各学科基础知识积累,到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再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开创创造。这里面的转换是本质的,从各学科基础知识到专业基础知识,再到创新开拓新领域,这一系列的转变,对人的要求逐步提高,如何适应呢,需要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明白,学习已经开始转变,要主动适应这种转变。第二、要多交流,尤其是自己欣赏的学长和学姐。第三、积极向辅导员导师和老师请教,如何进入角色。第四、出了问题要积极主动去解决,不要自行处理,要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 新环境,新任务,很多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人不知所措。 首先学会积极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另外,也要学会60分万岁,大家很多人都是学校的尖子,来到大学以后难免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学会心理释怀买很重要。 发现专业自己不喜欢。 首先,能换专业就换。次之,不怕困难,积极适应,争取做到跨专业发展。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华中科大拟清退307名研究生 博士8年未完成学业
XUPEIYANG 2010-9-4 08:23
2010-09-04 01:38:46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  跟贴 7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8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网上公布,将对超学时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按规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应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学生如对退学有异议,可提出申诉。 汉网-长江日报9月4日报道 昨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该校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震动了初入大学的新生。 8月30日,该校研究生院在网上公布,将对超学时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按规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应超过4年,博士生最长不超过8年。 据了解,相关院系正在上报对拟退学学生的具体意见,学生最终是否退学将由该校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届时,学生如对退学有异议,可提出申诉。 虽然此次拟清退的人数不算少,但与学校研究生总数相比,比例并不高。去年底的统计显示,该校共有研究生17694人;按此计算,拟清退研究生只占1.7%。 该校规定,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研究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清退超学时研究生的举措,昨日在新生中引发震动。博士新生小邓称,导师在见面会上已将此事告知,这是一个教训,读书当然得下工夫。 该校社会学系博三学生狄金华认为,清退超学时研究生是个很好的淘汰机制。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不仅要在研究生中严格实行淘汰机制,本科生也应搞淘汰制;否则,无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资料显示,高校扩招后的十年间,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加了100多万人,上年达到140.49万人,今年计划招生研究生53.4万人。 教育规范要保证 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此一消息引起关注。 高等教育阶段,其实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因为不合格而被请出校园的情况都存在,在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常毕业的情况下,不能适应基本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少部分学生,学校如果让他们留在学校,年复一年,没有一个说法,对他们的教育状态也没有认定,这样的状态不能算正常。 我们相信,没有哪一所高校会希望自己的学生以如此令人遗憾的方式离开校园。对学生也应该尽可能给他们机会,机会到底是多少年,或可考虑,但毫无疑问,教育有它的基本规范和秩序,特殊情况特殊考虑,但基本规范和秩序乃是教育品质和信誉的重要保证。 (本文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朱建华 肖擎)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孤求败论成功
热度 1 yangleader 2010-8-1 15:04
独孤求败论成功 ―――与全体灵创人共勉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境界决定世界,境界决定高度,境界决定价值,境界决定未来。王国维曾说,“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按新华字典解释,“成功”意指“事情获得预期结果”。由此可见,基于不同的境界,“成功”的含义天壤之别。根据境界的高低,从下至上,“成功”可以分为四类: 求胜、敢败、求败、忘胜。 灵创人没有俯仰天地的境界,因此,我们的“成功”将努力定位于“求败”层次,当然,我们也希望在某些特殊事情上进入“忘胜”境界。 下面分别以婚恋、学业、创业和人生为例来详细论述成功的四种不同境界。 (一)婚恋篇 成功人生的基础是婚姻以及由此诞生的家庭,因此,在尽可能高层次的境界上收获成功婚恋就显得无比重要。 “求胜”追来“你爱她/他”的朋友: 青年人大胆追求意中人的勇气值得肯定,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精神令人惊叹,非她(他)不娶(嫁)的场面感天动地。但是,如果将婚恋“成功”的境界定位于“求胜”层次,仅仅满足于不惜代价对“我的所爱”志在必得,那么,很有可能得不到真正的爱情甚至可能为今后的家庭埋下危险的定时炸弹。其实,世界上值得单相思的美女或帅哥实在太多,如果摈弃“求胜”,代之以远距离欣赏,也许既能养心,又能悦目,且不是更好吗? “敢败”喜迎“她/他爱你”的知音: “求胜”需要勇气,“敢败”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而这种恋爱智慧常常被“求胜”之心所泯灭。许多青年朋友恋爱失败后,痛不欲生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上演一幕幕人间悲剧。追求“天长地久”无可厚非,珍惜“曾经拥有”更难能可贵!其实你应该真心感谢那位与你分手的她/他,因为,是她/他为你的人生挫折教育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是她/他给了你找到真爱的机会,敢于失败才能从“你爱她/他”的意中人中找到“她/他爱你”的知音。 “求败”造就“同甘共苦”的夫妻: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受挫折,怎现真情。况且,世界上有哪个家庭不曾悲喜交加,又有哪对夫妻未尝酸甜苦辣?虽然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是,幸福的家庭却都是相似的,这个相似就是“求败”!对夫妻“求败”的完美解释也许就是著名的结婚誓词:“爱她/他、安慰她/他、尊重她/他、保护她/他,像爱自己一样。不论她/他生病或是健康、富有或贫穷,始终忠于她/他,直到离开世界”! “忘胜”修得“白头偕老”的伴侣: 成功夫妻到达“忘胜”境界后,其内心状态只能用“无为”来形容了,此时,彼此不必再精心经营,一切都顺其自然,无心而为。夫妻拉手变成了“左手摸右手”,因为,两人已经从心灵上融为一体;夫妻之间也“没有共同语言”,因为,言语在两人之间已经多余,只需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对方便心领神会;夫妻之间只剩下成天“打闹不休”,因为,两人需要借此来进行必要的体力和脑力保健运动。 (二)学业篇 “求胜”诞生“考试状元”: 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最熟悉的学业便是上课和读书,其成功程度的判别标准便是考分,因此,十余年来对考分的“求胜”很容易被泛化至终生学业,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比如,高分低能的研究生极不情愿接受“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而非考试”这样一个现实;尝尽考试甜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后也常常会因为没有“求胜”的熟悉目标而感到失落,更是在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面前被若干“第一次”束手无策。 “敢败”成就“科研能手”: 前有辅导,后有判卷,在老师手把手引导下的考试竞争中,“求胜”足矣。但是,面对谁也不知道答案的科研课题就必须“敢败”了,此时,诸如“过去没做过”、“找不到参考资料”、“没人带领”、“基础知识没有准备好”等等借口都不再有效。实际上,科研的成功率本来就很低,科研失败难以避免,不敢失败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做科研。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在众多失败的基础上获得的,科研能手都无一例外的是敢败高手。 “求败”锤炼“学术泰斗”: 如何在众多待研究的科研课题中出凝练出最核心的科学问题?如何开拓能够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研新领域?如何指引国内外同行在相应的科研课题中取得突破?这些都是学术泰斗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求败”则是回答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敢败者敢于放弃,求败者则善于放弃;敢败者勇于挑战任何难题,求败者则能够发现新的挑战;敢败者解决一个问题,求败者则解决一类问题;敢败者跟踪,求败者引领。 “忘胜”造就“不朽圣人”: 学业“求败”的成功,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现实功利,比如,诺贝尔奖和院士头衔等,也许正是这些现实功利使得“求败”层次的学业成功很难更上一层楼。孔子及其弟子在“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环境下,为人类留下了“论语”;老子一气呵成“道德经”后,默默地消失在荒郊野外;庄子即使靠借米为生,也从未放弃逍遥游;如果曹雪芹希望能在生前就享受《红楼梦》带来的实慧,那么,他留下的也许就不只是前半部书了。 (三)创业篇 “求胜”可以“保生存”: 商场如战场!任何企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始终面临各种残酷的竞争,因此,“求胜”便成为了“企业森林”的基本生存法则。对每份标书要“求胜”,对其竞争对方更要“求胜”,在人才争夺中要“求胜”,总之,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企业都必须不断地“求胜”再“求胜”!为了生存,绝大部分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是盲目地“求胜”,只要有社会需求,那怕是“条件不够,创造条件”也要“求胜”。 “敢败”有望“创大业”: 解决生存问题之后,部分聪明的创业者便开始 “敢败”:转战新领域、冒险进行适度的战略投资、大胆开发新产品、广泛储备各类人才、积极抢占新高地、更加重视市场拓展、努力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渠道等等。事实证明,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万元户”中,仅仅停留在“求胜”阶段者,几乎都已经被随后的市场经济所淘汰。当然,如果过度“敢败”,创业者也由可能由“先锋”演变为“先烈”,国外的“铱星计划”和史玉柱的巨能大厦等都是过度“敢败”的教训。 “求败”助威“成强者”: 把企业做大难,把企业做强就更难!对创业者来说,如果“敢败”是在做加法,那么,“求败”便是在做减法:剥离利润欠丰的业务、砍掉非核心分支、裁减不必要的人员、收缩企业的涉猎领域等等,总之,通过“求败”凝练企业的目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IBM卖掉PC机事业部和VOLVO下嫁吉利就是“求败”的现实例子。在当今这个“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的信息时代中,企业“求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不愿“求败”的创业者,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忘胜”培养“长青树”: “忘胜”其实是一般创业者和企业家达不到的境界,自己千辛万苦才取得的创业成就哪能简单忘掉?“富不过三代”的真实原因也许正是企业家们不能“忘胜”吧。当然,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本身的现实性和时限性也是影响创业“忘胜”的另一个原因。对创业者来说,没有“忘胜”就难建“千秋业”,没有“忘胜”就没有“百世功”。当然,“部分忘胜”仍然有利于企业长寿,实际上,像福特、吉列等百年老字号企业就是“部分忘胜”的受益者。 (四)人生篇 “求胜”实现“成家立业”的目标: 自懂事以来,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各种以名、利、权等为代表的有形成功,考试求“得高分”,升学求“上重点”,论著求“多发表”,就业求“高收入”,职场求“勤晋级”,业绩求“步步高”,家庭求“通达顺”,小孩求“成天才”等等。甚至连孔圣人也是在“十五志于学”之后,励精图治十五年才终于登上“三十而立”的新台阶。求胜于各类残酷的竞争是成家立业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当然,许多人因“求胜”过度而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求胜”初衷,甚至有人因“求胜”太顺而“穷得只剩钱”了。 “敢败”树立“坚定信念”的理想: “求胜”追求的是一城一地的志在必得,属于战术级的短兵相接;“敢败”策划的是长期全面的整体布局,属于战略级的运筹帷幄。敢败才能坚定自己的信仰,不被纷繁复杂的各种机会所干扰,不被所谓的“成功”所奴役。只有当人生进入“敢败”状态后,才能真正体会孔子的“不惑”真谛,才能毫不犹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敢败”的基础是“求胜”,如果没有“求胜”积累下来的资本,那能妄谈“敢败”。 “求败”奠定“看淡名利”的基础: 求败者不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还能主动放弃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虽然其中有些事情已经做成并且还带来了若干“名”与“利”。求败者真正能使自己成为自己,他们安居乐业“知天命”,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也能有效避免自己的缺陷,不再受外界诱惑,不再自不量力,也不再妄自菲薄。“求败”使人“耳顺”,求败者应对外界流言蜚语和谩骂诽谤的反应仅仅是淡然一笑而已。“求败”使人心胸开阔,“求败”使人定力大增,“求败”更使人大爱无疆。 “忘胜”达到“穿越生死”的境界: “忘胜”人生的最佳案例也许就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或庄子的“逍遥游”。忘胜者已进入自由王国,各种规则已成为其本能,既不会违背规则,更不会受规则的制约。忘胜者宠辱不惊,生死不惧,处变自如。忘胜者不再需要用意志或毅力去控制自己,他的状态始终是平静的,既不洋洋得意,也不勉为其难。忘胜者天人合一,忘胜者无我,忘胜者是获得最高自由的人是“完全的人”。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5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走到最后总会想起最初
高铁杠 2010-7-26 09:21
电影《史密斯行动》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到最后总会想起最初。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有时即使走到最后我们也并没有想到最初,确切地说,如果先想到最初,可能就没有当前的最后。 作为学生,当自己毕业存在问题时,当考试不及格时,多数人不是想想自己最初是怎么学习课程的,是怎么度过学业时光的,而是怨恨老师,将满腔怒火撒到任课老师身上,用中国人一句骂人的话:到最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作为老师,当自己评职称,申请项目而无果时,我们想没想自己最初为了这些而做了什么呢,除去人为的或者是无法抗拒的因素,我们是否也应该具备较好的条件,即使不提倡一些厚黑学所提倡的活动活动,一些必要的交流以及一些关键时刻对自己的推介是否也显得非常必要呢,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对于现实世界的多数人,最后成功了,想到他人的很少;最后失败了,想到他人的很多。多数人都非常注重结果,而很少有人关注最初,最后的成功者往往成为媒体挖掘其开始的动因,而失败者的开始又有多少人来关注呢?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3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中学”之“中”
boxcar 2010-5-13 00:05
前两天我曾经写了篇论大学之大【1】,分析了一下大学为啥叫大学。看到大家对此文还挺感兴趣之后,我来了精神,就又在下面的评论区发了条预告,扬言要再写篇论中学之中的博文,也算是后继有文,于是,今天我便动手写一下这篇博文。 中学为啥叫中学?理由其实也有很多,最根本的是因为它处于小学和大学中间,学生论年龄论个头儿都是不大不小中不溜儿,所以叫中学生,中学生上学的学校自然也就叫中学了。这段似乎全是废话!但同时却也是无可置疑的大实话。 在我看来,中学的中,还可以有以下几层意思: 是中点的中,中学是一个人求学生涯的中间点,处在在顺利通过了孩童启蒙学习阶段(小学)之后、准备进入专业化学习(大学)之前。按照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如果我们不考虑在学龄前在学前班的抢跑式早教(口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暂不考虑学业延伸到研究生阶段(再扩招也不是所有人都读研),现行体制的标准求学时间是16年,即6年小学+6年中学+4年大学。照这时间看,第8~9年时求学生涯的中点,而这个时间恰好是初中阶段;如果加上3年硕士和3年博士,总共22年,中点在11~12年,也恰好是高中阶段,所以说求学生涯的中点是中学是没有问题的。中学阶段起到了一个人学业的承接作用,接过了小学阶段的语文算术,开始更细致地分科学习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理科),以后会在这些课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延伸时,继续受更深更难的专业教育或应用性更强的职业教育。 是方言中用以表达好的意思的那个中。中学就是要好好学,学生若不好好学就是不中的,就要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责罚。 是考中的中。人在求学阶段,总有若干次比较重要的考试,这些考试当中最最重要的一次就是高中毕业的高考。每个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无疑都是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考上了,搁以前的话说就叫考中了,所以把中学叫成中学,也就是为了考中而学。高中阶段会为考中大学而学,初中阶段要为考上重点高中而学,目标端的是明确无比。 是中庸、中规中矩的中。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切忌偏科,要很好地保持分数的基本平衡,在中考、高考这类重要考试中才不至于吃亏,所以不妨保持一个比较中庸的状态。更何况中学生们处在叛逆心理比较强的年龄段,如果教育上不中庸一点儿,搞得太偏激,就会让孩子们的性格变得很偏狭,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正常套路的解说告一段落,下面再用咱比较拿手的拆字和撷英来分析一下: 从字形上看,中是口的中间加了一竖,这很像我们把食指竖在嘴的前面所做的那个动作嘘,别出声。在中学里,大部分时候学生还真处在这种静悄悄的状态(至少20来年前我上中学时是这样),学生们被要求不能随便说话,在静默的条件下学习。其实,这一竖也很不简单,不但位置很正,而且划出来也是顶天立地的,甚至有几分说一不二的架势,但,这种说一不二的信心和态度是由谁向谁表达的了,是校长要求教师和学生呢?是老师要求学生呢?还是学生要求家长呢?还是嘴里说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声音、写出来的就一个标准答案? 从发音上看,中和种发音相近。真希望孩子们在青春年少之时,被种下知识的种子,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日后终有收获。中还和重有相近的发音,这个很好理解,看看中学生们背后重重的书包就明白了,中学生的负担甚至比大学生还重,几乎把中学搞成了重学。 ~~~~~~~~~~~~~~~~~~~~~~~~~~~~~~~~~~~~~~~~~~~~~ 参考: 【1】吕喆:论大学之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314 本文修改后在《教育界》杂志上作为卷首语发表。
个人分类: 教育|58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人生几道坎?
BaoHaifei 2010-2-8 12:35
人生几道坎? 鲍海飞 2010-2-8 人一生要经历多少坎坷和波折?谁能说清?浓浓云雾,能拨开几层?悠悠岁月,能历经多少?数数几道坎。 踏上人生之旅,每个人都要面临选择和生存。第一坎应该是学业坎。每个人都要有赖以生存的基础,学习是第一步,然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确是千差万别,有所谓的正道,有所谓的邪道,还有所谓什么黑道、白道和黄道,还有数不清的途途道道。不过是鱼有鱼道,虾有虾道,即使是无赖也有无赖的道。然而,所学未必就是所从事的业。有培养出的工商管理硕士博士,但你几何见到培养出的开国皇帝和总统? 人在旅途,难求知心、知音和知己,有志同道合者,有红颜知己者。要发展,单枪匹马固然英豪,然而一个篱笆三个桩又何尝不重要,即或是狐朋狗友有时也不可少。这就是酒色坎了。酒色坎里面学问就大了,酒座上的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公交莫若私交等等等等。 你能把握自己,那是个英雄,因为无论你用什么手段,达到了你的目的,你获得了你的所望,是名还是利,那就是世人瞩目的名利坎。有时候,欲罢不能,到手的宝贝岂能让人夺走。有几个人又能够逃脱这名利坎?古人都说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唯有 反正,车子、票子、房子都忘不了。有的人于是投桃报李,或者什么投怀抱里。 金山银山都拿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做到了,可这还不够,有了一世,还要二世,反正能够得到的都要,得不到的也要想方设法得到,真是机关算尽。然而一个大浪淘沙,什么都云硝烟散了,你还要什么呢?谁都知道,谁都躲不过这生死劫。有的人豪迈而去,有的人心酸而去,有的人含笑而去,有的人悲愤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谁是英雄? 似乎到这儿该结束了,不,远没有!还有一道坎似乎在哪里?为伊消得人憔悴,还是灯火阑珊处?境界。井底之蛙终究看到的就是一井之天,而雄鹰确是展翅翱翔天宇。人有时候,就是迈不过去自己的心坎! 还有很多坎,金坎、木坎、水坎、火坎、土坎之类。这里坎坎相连,坎坎相套,你在哪道坎?你还要翻过几道坎?
个人分类: 随想|4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我的七年
liudongyang 2009-11-18 21:56
补:感 谢各位老师,博友的祝福、推荐与评论。这篇文字行文风格有些沉重,却并非诉苦。今天的生活取决于我们昨天的选择,而明天的日子,又在于今天的努力。每个人都在奔波,各家有各家的酸甜苦辣,写这样的文字只是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虽然辛苦,对未来的日子却很有信心 ! 祝福各位! 2009.11.20午 从毕业算起,我们南北东西相望了七年。七年,一个孩子可以上小学打酱油的年纪,一个半代沟的时间跨度。上午你提醒我,纪念日到了,我还不明白,还以为是什么运动的纪念日,原来是我们的纪念日。纪念日,应该买上玫瑰,带上孩子,订上大餐,或者一件衣服。爱情似乎已经溜走,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是亲情,是友情,还是不咸不淡的说不清?这个纪念日只有这段文字。 回忆这七年,我在折腾挣扎的的七年,你在苦苦守望的七年,也许我们还要继续守望。 毕业元年。你在跑业务,从郑州到漯河,你的性格不适合跑业务。但没有合适的去处,能够活下来,就是合适的去处。我在黄河北岸,在医院的旁边小楼为自己的所谓的雄心大志而奋斗。我最希望的是在我深夜归来的时候,看到我小屋透出昏黄的灯光,看到灯光,看到了温馨,看到了暖意。而这次我的做事方式,注定这次要失败,因为我在投机取巧。 毕业次年。我在太行山脚下游荡,你在豫北上班。感谢我们的同学,是他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能使你从市场回来,找到安定的工作过日子。当我的结果出来时,我们没有欲哭无泪,只是问为什么偏偏就是那样?谈不上天各一方,却也默默相守,毕竟相望于南北,可以偶尔见面。我的决定,你都全力支持,我的想法你都一概肯定,我希望听到你说不,却没有。一场非典,使我们的距离有拉开很多。我只能苦守,在校外的麦田里多少次无目的晃荡,盼望这场瘟疫早点结束。当国庆节后,我脑子一热,要考研时,你很平淡的说,这是你最后一次了,考不上,老老实实呆在我的身边,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毕业三年。我在猪场,与一群肥肥的猪同呼吸共命运,那种日子,很绝望。在猪的面前,只有实际的想法,理想追求都是扯淡。挣到工资是根本,猪养肥是能力。你没有说太多,只是以行动来支持,我到那里,你就到那里,这就是相濡以沫?我们还没有到那个份上。这一次,差一点把我的命送了,幸亏你眼疾手快。要不然,我现在不可能在武汉敲这些酸酸的文字。我的第二条命是你给的,没有惊天动地,没有生死离别,就五秒钟,就可以阴阳两绝。当我背着袋子坐上西行的火车时,也没有太多的恋恋不舍,又不是西出阳关,还要杀回来。十 一的离别,我才感到,的确离不开你了,看着别人对着车窗玻璃哭泣,也泪盈眼眶,男人就这点出息。 孩子出生元年。我们的仪式很简单,没有彩车,没有房子,没有存款,没有婚纱,连多年好友的许诺也放了鸽子。图个啥呢?我还在开导别人投资教育是长期股,可自己却站在停牌股的边缘。孩子出生时体重很小,差点跌破贫困线。你说是我不在你的跟前,营养不好。我说我们已经分别习惯,你自己可以照顾自己。我却忽略了,女人在怀孕时最需要体贴与安慰。孩子在成长,我在备考六级,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难为了你,与自己不熟悉的人----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饮食习惯和你不同,你没有抱怨,没有脸色。我担心的夹板气也没有,万福。不到三个月的皮皮跟着我们到兰州,我一边上课,一边看孩子,看着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很高兴。这就是传说中的幸福生活?有饭吃,有衣穿,有孩子,有快乐,有亲友师长的关心。不忘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我们帮助的人,皮皮长大,也要向他传递:别人怎样帮过我们。 孩子出生次年,你很累。带孩子,上班,就两个人。母亲身体不好,苦与累你一个人承担。我能体会到:养孩子就是把一个生鸡蛋揣在口袋中,时时刻刻小心。担心孩子吃不好,担心孩子发热,担心孩子磕着碰着。有时孩子还在朦胧,你已困得睡了过去。我在西部,试验做的不顺利,心情不好,无处发泄,只能忍受。你还担心我憋出啥毛病,一面操心孩子,一面操心孩子的爸爸,却很少向我抱怨,诉苦。所谓伟大,也许就是这样。 孩子两岁,这一年是我们的劫数。考博未成,工作未定,父亲生病。同事们有空在评论这样的衣服,那样的款式时,你也是女人,我却没有提供这样的条件。成功男人背后有女人支撑,不成功的男人后面更有女人在支撑。突然的变故,只能是你一个人带孩子,两岁多一点上幼儿园,他能不哭吗?每次出门都要哄着去,每次都要流一场泪,不这样不行。孩子的坚强是慢慢锻炼的,母性的坚强要一夜生成。没有责备,没有怨言。相信自己,我们一直在奋斗,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 毕业七年。我们彼此已经习惯,还没有疲劳。同学,恋人,夫妻,朋友,孩子他爸孩子他妈,伙计,掌柜的。儿子已经长大,我与他一同上学,他是中班,我是二年级。他知道爸爸在武汉,却不问为什么不和他在一起。他知道妈妈很辛苦,六点醒来催着妈妈去升国旗,自己在被窝里看奥特曼。我知道皮皮曾经三次初冬早晨一个人光着身子跑出宿舍找妈妈;也知道没有人陪着输液,母子二人黄昏在高高的玉米地间穿行。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为了我们以后的生活好一点,孩子的起点高一点,自己活的体面一点。作为爱人,作为爸爸,只能选择分离,分离。 爱情是千年不变的艺术主题,我们没有他们那样的浪漫与曲折,有的只是琐碎的记忆,分离的片段,相望的牵挂,对未来的希望。当两人世界变为三人世界时,爱情已经转录为亲情,为了这个小家,为了我们彼此的大家,我们活着。不生气,少冷战,不打架,互谦让,有信心,有干劲。 我是个好男人吗?不是,既不是王老五,也不是适用男,既没有祖上根基,也没有暴发的迹象。你说,有饭吃,有衣穿就知足了。我却不认为,觉得那样太平常,没有心跳感。七年的时间,我已感受到你的想法很实在,这就是日子。我追寻的是虚幻的心跳,心没有跳起来,身子已经疲软。孩子等不及,父母等不及,我也等不及了。 请两年遥望,在我们十年纪念日之时,我会在你的身边,那时让皮皮向你献上玫瑰和戒指。向他解释为什么?如果他要问的话。
个人分类: 乡情家事|3525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与研究生的对话(一)——学生面临的问题
jlxt33 2009-8-21 18:24
今天下午精神不佳,还是与自己的研究生聊了近3小时的天, 今天不是我找他们的,是他们来找我的。 先是最小的,女生 主要是谈实验问题,开学二年级了,必须开始做毕业论文了, 其实这个问题讨论了不止一次了, 当然我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我觉得学生的兴趣更重要, 只要离我的研究课题不太远均可接受。 这个孩子,原先学环境工程,还想考环境师,不想做单纯的化学或材料 于是我建议做可降解的材料, 她也查了资料,设计了研究方案, 但是这个假期,又觉得完成这个实验有难度, 今天我们又谈,她决定主要要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术, 于是决定,回到我的课题中,合成发光材料。 这事,定了。 再聊聊家常, 弟弟在外打工,父母之间存在问题,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欠佳 家庭不是很和睦,经济不是很宽裕, 家在东北农村,喝酒赌博盛行,因此家里有矛盾, 既是经济上的也是健康上的,还有观念上的 作为女儿帮不上大忙,解决不了问题,很闹心 想着现在学的东西,能够更容易找到工作,帮弟弟买房 真是好姐姐呀,但多难啊。 我能做什么呢?安慰鼓励,向前看。 也真为这孩子操心。 这孩子刚走,老二来了,男生。 先谈实验,他做的很好,做了很多东西, 应该是属于有用的东西, 写了两个发明专利和两篇论文, 现在还有很好的想法,但合成设备已经近一年了,还不到 很着急,我也一样急,但招标的东西就是这样,怎么办呢? 他也在困惑,继续读博,还是工作 人生的方向和行业很难选择, 我也不能给出确定的说法,尽管我觉得这孩子执着,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很强,做的东西也很好,很有做研究的潜力 但是我怎能保证他读博后,做研究能够有钱用呢? 现在他觉得没钱,真的很难 已经做出来的东西很好,特别希望以后能有前途和钱途, 我也希望能这样。 现在他做的都是有用的,没用的不想做 他认为读博,做的都是理论性的,没用的东西, 当然这里所说的有用特指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通俗地讲就是能赚钱的 当然,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对科学的发展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对于面临现实生活和生存的学生而言,就是没用的。 后来,又聊起家常,他的心情也很不平静 原来很可爱很乖的弟弟,沉迷于上网, 可以一直不回家,可以玩到死直到被家人发现, 找到,时机不对,可能还没从虚拟世界中回来, 会与父母家人发生激烈的冲突 反复多次了,作为哥哥很担心,又没办法。 网络真的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的生活,尤其是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 我们有多少学生沉溺于上网、打机,荒废学业 有报道,为戒网瘾而丧命的少年。 怎么办呢?取缔网吧? 网络真是双刃剑啊。 孩子哪来的慧眼认清这个事实啊? 这个男生很有修养,很有头脑, 希望他能更愉快些,我也只有鼓励。 老二走后,我想到了老大,男生 刚工作一个月,在广州合成材料研究所 很忙,几乎每天加班,挺开心的 估计忙完这段,原子吸收就可以搞掂了。 上周说,另外一个研究所让去面试,机会很大, 他还在犹豫,是否去面试。 不知结果怎样了,打个电话, 原来他决定放弃了,还在这里工作了, 我也安心了,也很高兴 这孩子做人还是可以的,有这条就可以立足了。 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未来。 更加觉得身为教师,尤其是导师,责任更加重大了 现在的学生所面临的和所希望的, 真的很现实,也很实在, 该怎样做导师呢? 传道、授业、解惑也。 没错,但真难, 道,我所坚持的道,常常被打破,做人、做真人,真的很难 记得丰子恺说他敬仰的是弘一法师,因为法师是活的最像人的一个人 业,研究生有很多探究的创新的,真不是导师可授的,有时我们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惑,真的能解了吗?有时自己还会惑呢,不论学问、生活还是世事,只能在交流中,通过思想的交锋和碰撞,能够有些火花吧。
个人分类: 研之有物|4502 次阅读|6 个评论
健康+爱情+学业+事业+...+钱财=1+0+0+0+...+0
吴信 2009-2-1 19:15
我们在追求什么?目前来说,可能更多的人选择是财富。但是如果把 健康、学业、事业、爱情、财富 ... 这些放在一起,你怎么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健康了,你拥有什么? 身体上,近期,科学网报道:过劳死、猝死频发,敲响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警钟!确实让自己心颤抖,但这种情况在中青年知识分子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的。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提前了5.18岁。很多知识分子对健康意识淡薄,完全忽略了锻炼,每天熬夜,甚至通宵达旦,这在我周围相当常见。 曾经《韩国经济》,报道: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中国人工作时间长过劳死一年 60 万。 不仅仅如此,更有一些心理,轻生的人或者对生命漠视的人,更让人担忧。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是,中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已达28.7万人,每年平均自杀死亡率是十万分之二十三,每2分钟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已位居第5位,而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 心理上,不少年轻人对于爱的渴望,几乎达到了发狂的地步! 对于爱情的追求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心理。 据北京晚报报导,2010年5月3日中午11时20分左右,24岁的外地男子张可可因为约见女网友未果,在宣武区菜园街附近持刀劫持一名5岁女童,并让孩子的父母报警帮其找女友。警方在与歹徒当街对峙50分钟、多次劝说无效之后,狙击手最终一枪将该男子击毙。 没有怎么看《蜗居》,但是了解一些内容,我觉得目前某些方面来说,比如财富等等,青年人是缺乏很多优势。但是你有的是时间资本 ,加上健康做保障,你也可以成功的。因此,不过千万别为了爱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关于财富,社会不公平是存在的,但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基础,未来是有希望的,你年轻,有失败的基础,也有更多成功的可能。对于轻生的人来说,更是不应该了,如果你轻生了,失去了基础,那就没有可能改变了。 对于事业,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提出,美国人有四大自由:言论、宗教、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如今再多一项自由:失败,可谓第五大自由。 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最好的就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爱情转化为学业和事业,事业进而为健康保障!良性循环! 附(太多了) 北邮一男博士生坠楼身亡 死者生前为人热情乐观 2010年03月23日 来源:京华时报 香港一大学生在家上吊自杀 遗书称升学压力太大 2010年03月14日 1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