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文网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里约+20”峰会:机遇与挑战
蒋高明 2012-8-27 22:41
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路线图,笔者是环境悲观派,这主要是基于如下的考虑:1)贪婪的资本与贫穷直接的矛盾;2)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3)发展中国家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4)科学进步受追求利益的影响,环境将被最后考虑;5)不可再生资源的衰减;6)环境容量有限;7)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麻木,愿意过着“温水里煮青蛙”的日子,从来不考虑环境的承受力;7)富裕人群无限占有穷人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8)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污染(高污染制造业,洋垃圾等等)。 试图通过几次国际会议解决上述问题,仅仅是学者或者NGOs组织的一厢情愿。每一次会议都是争来争去,很难达到实质性的进展。环境会议约开级别越高,但环境问题越来越多。 尽管如此,下面的文章还是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特转发在这里供环境问题研究同行关注。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关注的生态农业问题,联合国文件里也有重重的一笔,我们的实践证明,那是一条可持续的农业道路,然而,离被政府采纳,我们要走的路很远很远,因为,我们侵占了他人的利益——那些靠将农业生态系统破坏后趁机发财的人的利益(农药制造商和销售商,化肥制造商和销售商,农膜制造商和销售商,转基因公司和学者,等等)。 更多资讯,欢迎浏览第三世界网络中文网页: http://twnchinese.net “里约+20”峰会:机遇与挑战 编译:戴蓉 来源: http://www.unep.org “里约+20”峰会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此次峰会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正好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时隔20 年,因此被称为“里约+20”峰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里约+20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全球会议之一 。”有上百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这次大会,数万名非政府组织、媒体和社会各界代表参与此次会议。 1 “里约+20”峰会背景及意义 “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强调:“可持续发展不是任由取舍的选择!全人类要在这一个星球上过象样的生活,这是唯一途径。里约+20给我们这一代人提供机会选择这个途径。”此次会议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峰会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次大规模、高级别的国际会议。 在全球环境问题不断涌现,金融危机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和气候变化等背景下,从可持续发展思潮的萌发到目前取得的进展情况来看,全球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形成的成果文件对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次峰会产生和召开有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背景。 从1962年美国科学家雷切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我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到2012年召开的“里约+20”峰会,这50年中各国协商达成的很多协议均已成为了现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文件。如建立了多个新的多边环境协定(MEAs)和公约,以解决新出现的全球环境问题,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有利于推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性利用其组分以及公平、公正的分享其(遗传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惠益;与化学品有关的协定(巴塞尔,鹿特丹和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协议等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2 “里约+20”峰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1992年的第一届地球首脑会议以来的20年中,世界以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已使世界变得更小,更像一个“地球村”。估计有50亿人订阅手机服务,并有大约20亿全球互联网用户。近年来社会媒体进一步增加了沟通,例如,Facebook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有超过8亿用户。同时,空间卫星现在可以放大到街道级别,在先进的智能手机上实时提供详细的图像 。 我们也看到,经济实力和生产模式在地区之间正在转向东部和南部,整体贸易量急剧上升。也许我们无法明显感觉到环境的改变,自然资源正在被耗尽或退化,有时在我们意识到之前,某些金属似乎突然变得“稀有”。水、能源、食品、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收入的提高而日益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些资源的增长又受到生态系统的变化、固有的变异性天气条件、资源生产率和气候变化的约束。在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大趋势”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和现象 。 “里约+20”峰会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三个目标和七大重要领域进行的。大会聚焦两个主题: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三个目标:第一,重申各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第二,评估迄今为止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峰会成果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实施中存在的差距;第三,应对新的挑战。峰会讨论的七大重要领域包括就业、能源、城市、粮食、水、海洋和减灾 。从“里约+20”峰会的主题和目标可以看出“里约+20”峰会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但也面临着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即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帮助人类实现消除贫困,保障粮食生产和安全,合理管理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清洁能源的普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政府的行动能力和新技术使用和发展等方面。 (1)绿色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不应盲目追求生产效益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国家的首要目标,而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大背景下,绿色经济应该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提高其资源使用效率,推广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整个世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与其人口增长速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1992年和2010年之间,世界人口从约55亿人增长到接近77亿人,相当于增加了26%。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和变化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全球人口的近60%生活在亚洲,15%生活在非洲,还有15%在北美和欧洲。然而,总人口的增长比较快的地方在西亚(自1992年以来67%)和非洲(53%),而在欧洲的人口数量仅略有增长(4%)。然而,人口增长率正在下降。在过去的几十年,人口年增长率已经在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65%下降到21世纪后期的1.2%。这表明自1992年至2010年增长率下降了27%。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往往高于发达国家2-3倍。全球性的“增幅下降”意味着世界上的人口和其人口增长率的增长速度变缓,并有可能在2100年达到稳定,约为100亿人 。而目前1.9亿失业人员,以及在未来10年内5亿多的求职者来说,能使工作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可行途径,希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其变得更低碳,能适应变化的气候,资源被高效利用,重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绿色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和污染 。 (2)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更为渴望,对商品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都需要有巨大的资源与能源供给。资源和能源如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燃料资源,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的承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善用这些资源能源成为人类不可逃避的、急需应对的难题。 目前森林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0%。虽然森林砍伐速率在放缓,但是原始森林和其他自然再生森林在大面积减少,特别是在南美洲和非洲,而在欧洲和亚洲的森林面积比较稳定,这得益于大范围的造林项目。自2000年至2010年,每年大约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被转为他用或由于自然原因消失,而上一个十年为1600万公顷 。这样不仅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且也由于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和阻止二氧化碳被进一步贮存,从而致使全球变暖速度增加了12-15% 。“每年有数以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被清除,用来发展农业、牧业和其他非林业用途,或由于不可持续的非法采伐以及其他低效土地使用活动造成森林的退化” 。 对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商品的消费需求,已经推动认证和生态标签的发展,如对森林产品的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和森林认证体系(PEFC),鱼产品的海洋管理理事会(MSC),许多农产品,包括咖啡,茶和乳制品的“生物”或有机标签。目前纳米技术为工业和社会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利益,特别是在能源、医疗保健、清洁水和气候变化等领域。但是,对这项新技术的争论仍在继续,潜在的环境危害和风险可能也会逐渐显现。 虽然可再生能源的总体利用还很有限,但生物燃料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急剧增加。风车和太阳能电池板日益增加,在交通领域,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街道,航空运输业中使用生物燃料正在成为现实。 (3)应对气候变化 自1958年以来,已测量到了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以及其它5个监测点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浓度从1992年的357ppmv(按体积计算百万分之一)稳步增长至2011年的389ppmv。全球CO2排放量从1992年至2008年增加了36%,即从20亿吨左右增至300亿吨。随着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中国和印度等正加大其在基础设施与生产项目上的投资。过去几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更快(1992年和2008年之间,二氧化碳总的排放量增长了64%,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29%)。最新估计表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0年累积至306亿吨 。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80%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于19个国家—主要为那些具有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或)大量人口的地区。赋予温室气体排放量货币价值,并创造一个碳交易市场,是一个新的概念和思路且越来越多地被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其他新的市场框架,包括生物多样性抵消和补偿方案,栖息地的信用交易和保护银行,目标都是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并影响到经济的决策。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天然气的燃烧和水泥生产,近些年来呈加速之势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进入政策领域,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焦点之一。 (4)农业及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 全球粮食产量跟上至超过了过去二十年的人口增长所产生的需求。生产上的收益主要来自提高产量,来自新农业土地的范围变小。尽管在粮食安全方面得到了坚实的收益,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的人民仍然面临着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 更多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成果对满足全球持续的人口增长是必要的,但是这些都需要扩大耕地和使用更集约的生产技术。这些做法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来自氮肥和其他农业化学品的污染等。而一个更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是,如在“联合国食物权特别报告”中提到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之间创造有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 粮食安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里约+20高峰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粮食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从生态上来讲,要求现代农业必须是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以便为庞大的,并且持续增长的世界人口永续的提供食物供应。 6月22日里约大会通过的案文中,关于“粮食安全、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分重申了粮食的权利,强调农村发展及小农与土著居民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安全占有土地和获得信贷的需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了需要从根源上解决粮食价格波动难题。但是,关于贸易却只有非常薄弱的一个段落,并没有解决由发达国家引起的农业补贴的问题,或者说并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小农通过贸易政策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的需要。关注粮食安全、食品权利、可持续发展农业以及小农利益的重要性能促进这些目标活动和政策的开展 。 威胁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毒和其他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经有所改善。一些致命的化学品已被禁止使用,截至2010年1月,世界已停止氯氟烃(CFC)的生产。转基因生物(GMOs)已经研究了几十年,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其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但在其安全性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5)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健康的变化。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作为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主要载体,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也经历着地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据估计,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是有人类活动之前的100—1000倍。按照中等范围的全球气候变暖情形,到2050年,占地球陆地表面积20%的区域中15—37%的物种将注定消亡。在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自1992年以来下降了30% 。由于物种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一个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危及其它物种的生存,造成对生物多样性的连锁效应,最终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以预见在本世纪,这种过程将随着全球变化速度的增强而加剧,某些物种灭绝可能导致基本的生态过程的改变,进而导致其它物种的消亡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可逆的转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产品和服务以及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政府的执行力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至少14个主要的多边环境协定中的9个;60个国家已签署所有协定。只有少数国家或地区没有签署这些多边环境协定中的大部分。即有更多的国家签署多边环境协定,如“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拉姆萨尔公约”或“京都议定书”,标志着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意愿问题。新确立的全球和区域多边环境协定的数量正在逐步下降,环境协定数量的下降也并不意味着环境争端和问题正稳步减少,而是各国在签署环境协定时更注重事先明确具体法律框架,这就拖慢签署进度 。 在可持续发展的例子里,政治意愿非常关键。当试图协调大量的资源投资或结构改革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或具体制度的视角。 (7)新技术的使用和发展 在过去15年中,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急剧增长,彻底改变了全球的通信方式。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几乎让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人们参与全球话题的讨论,并从中获益。这也有所谓的“公民科学”,对当地的各种现象和瞬时监测网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通信和计算机设备和其他硬件等增加了电子废物的数量,而这些电子废弃物在被制造过程中都使用了含有有害的化合物。电子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的影响,并且回收也是巨大的挑战 。 虽然对于电子废品的回收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是新兴产业,但在有些国家却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了,他们将废品重新改造为可利用的资源和产品或原材料。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鼓励政策以促进这类产业的蓬勃发展。 3 总结与讨论: 我们能做什么? 上文对“里约+20”峰会的背景、意义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确保子孙后代的生存能力上。环境的所有组分:土地、水、生物多样性、海洋和大气——继续在退化。当下我们还缺乏足够、可靠的数据和监测系统,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进展程度,同时数据的差距和监测的不足也将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因此也需要把注意力和资源重点放在提高各级监测和对环境数据的收集上,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的相关信息。 我们需要通过合作,灵活和创新的解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需要谨慎的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环境可以支持人类的永续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是一个机会,让我们纠正环境的恶化状态,和这种恶化的趋势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UNSCD, www.un.org/sustainablefuture UNEP, Keeping Track of Our Changing Environment: From Rio to Rio+20 (1992-201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6/07/c_123245858.htm UNEP, The Real Wealth of Nations: Pathways to Human Development. Accessed on Jul 10, 2011 at http://hdr.undp.org/en/mediacentre/summary/ FAO. Global Forest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0.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Rome. UCSUSA. Deforestation Today: It’s Just Business.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 USA. Accessed on Jul 10, 2011 at http://www.ucsusa.org/global_warming/solutions/forest_solutions/ deforestation-today-business.html ITTO (2011). Survey of World’s Embattled Tropical Forests Reports 50% Increase in Areas und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ince 2005. International Tropical Timber Organization, Bern IEA (2011). Prospect of Limiting the Global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o 2°C is getting leaker. Accessed on Aug 17, 2011 at http://iea.org/index_info.asp?id=1959 IPCC (2007).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New York. UN (2010b). Report Submitted by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Right to Food, Olivier De Schutter. United Nations. Accessed on Aug 17, 2011 at http://www.srfood.org/ 许国平(Martin Khor).里约+20高峰会聚焦的粮食问题,http://twnchinese.net. WWF. Living Planet Report 2010: Biodiversity, biocapacity and development. World Wildlife Fund, Gland Nick Ishmael Perkins. Rio+20必须解决变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其内容, http://www.scidev.net/zh/science-and-innovation-policy/science-at-rio-20/editorials/zh-139505.html . UNEP (2005b). E-waste, the Hidden Side of IT Equipment Manufacture and Us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Geneva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48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里约峰会20年:回顾与展望
蒋高明 2012-8-27 22:25
里约地球峰会是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会议,有一百多个国家领导人参加。本文系朋友从海外发来,感谢他们的辛勤翻译,特在这里转发,供关于全球环境命运的网友参考。对于人类环境问题研究者,无疑这是一篇重要文献。 更多资讯,欢迎浏览第三世界网络中文网页: http://twnchinese.net 1992年6月的里约地球峰会不仅是人类环保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警示意义的大会。20年后,环发峰会故地重开,大会通过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成果文件,展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对确立全球可持续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里约20年:回顾与展望 张渊媛 1992年6月的里约地球峰会不仅是人类环保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警示意义的大会。它体现着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人类进步和走向更高文明表现,是人类发展方式的历史转折;它将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方向标。20年后,面对更加复杂的种种国际危机,环发峰会故地重开,成果文件于一片争议之中出炉;20年后的今天,直面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已走的很远还是仅囿于空谈。 里约峰会与共同愿景 1972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达成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的共识。20年后的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再次组织和召开了一次全球性的环境会议,这便是“里约环发大会”。这次会议在重申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基础之上,又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文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与《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3个公约。 《里约宣言》与《21世纪议程》中明确了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的承诺。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行动计划,确立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原则。 里约峰会中所体现的各国的共同愿景是人类进入更高文明形态的体现,在于它的开创性,这体现在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理性认识。 首先,旧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潜在的隐患。 全球性的“绿色革命”主要通过大幅采用先进的生化技术提高产量,通过大量增施化肥与农药来提高农业机械化。里约精神与宣传使人们对过去的农业文明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看清了其威胁,从而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道路 。 其次,旧的工业发展模式给全球带来了灾难。两次产业革命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同时也为人类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里约与会者一致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发展必须并重。 再次,自然环境的退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认识到只取不给的单向发展模式,忽视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条件无异于破坏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土壤,必将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制约。 里约峰会共识的核心是要以公平的原则,通过全球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以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即发达国家应承认其对目前恶化的环境状况负有主要责任,并应该援助发展中国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而努力,这包括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发展中国家正面临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的援助。具体的,第一,发达国家务必改变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与消费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在环保公约履约上做出表率;第二,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得到发展,从而增强其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第三,保证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第四,在如环境与贸易,知识产权与环境技术转让,及对当地传统知识文化保护等问题上,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与权利,不以环保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设置壁垒。 一次性国际会议的意义不在于会议当下已经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而在于它的远见与开创性。里约环发大会上来之不易的共识与成果是人类以发展的眼光理性地审视自身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关系的结果,反映了人类对自己共同的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反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点 发达国家在基本原则上的反复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里约峰会的一条凝聚信心与信任的根本原则。而从多年的磋商、谈判及会后文本来看,发达国家一直在试图弱化“有区别”而强调“共同”的责任;并且无视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发展中这一基本国情,强调环境保护问题,设立环境标准,实质上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不愿为其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发展环境”。 发达国家在资金援助上口惠而实不至 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及公平的原则来看,发达国家是造成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故而有义务在除现有的发展援助以外,提供新的、充分的、额外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的努力,或补偿由于保护全球环境而带来的额外的经济损失,并以优惠的、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无害技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承担其累计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历史债”。而从谈判文件看,发达国家拒绝新的额外资金的理念,或者任何实质的数字或机制。发达国家中, 除了荷兰、芬兰、挪威、丹麦和瑞典外,大多数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呈下降趋势。还有一些国家企图冲淡公共融资在资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并将其转移到私人融资,甚至是南南融资。发展中国家正在通过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被要求承担更多的义务,但却得不到新的资金支持。 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上出尔反尔 只要是出现“技术转让”的地方,美、加等国就试图放上“在共同同意的术语和条件下自愿转让”的文字。而《21世纪议程》及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高峰会议中发达国家都已经同意了不仅是没限制条件的技术转让,而且是“让步优惠条件”的技术转让,或者是“公平且最优惠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因为当前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来讲,环保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获益颇丰的产业,这类国家势必想要出口先进技术来得到经济实惠,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将本国限制或淘汰的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业设施转移到管制松弛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公害输出”,以逃脱国内环境管制,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部分还处于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上,环保技术很是落后,需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和经验分享,以提高其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而发达国家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方面设置各种障碍。 履约中的单边主义不容忽视 为避免污染物的越境转移,以及为了保护遗传资源和野生濒危物种,国际环保公约中制定了一些限制条款。发达国家巧用这些规定,将环境标准与贸易直接挂钩,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在环境标识与检测上的劣势与损失将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上的挫败也必然会降低其在环保上的投入,影响到其环保能力建设,减弱了其履行环保国际公约的能力。 里约三公约中的分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分歧。首先是南北冲突。公约中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应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负主要责任,应率先减排,并且以优惠方式向仍以减贫为首要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与技术支持,以帮助其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而从公约20年艰辛的谈判来看,承诺数额的到位情况并不和与会领导的级别和会议的规模挂钩,发达国家一方面在具体数额上十分模糊,甚至逐渐推卸、退出公约;另一方面又强调用市场化的机制解决减排问题,例如欧盟单边推行的碳税政策,其本质是刺激本区域经济,从欠发达地区赚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其次,发达国家内部也存在矛盾。欧盟意在利用自身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优势设置严格的环境标准,让其他国家为其纳税,这遭到了美、日、澳大利亚等国的倒戈。再次,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可能会愈演愈烈。由于各国的发展程度不同,发展所依赖的产业不同,在谈判中也并不时时“一致对外”。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分歧。公约是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分,公平、公正分享因其利用而产生的惠益的公约。对于前两项目标,各国的共识多于分歧,而谈判角逐的核心集中在公平、公正的分享因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分(遗传资源)而产生的经济惠益上。从南北两大阵营来看,发达国家往往是先进生物技术专利的持有者、应用者与获益者,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生物遗传资源的提供方。发达国家以各种理由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生物勘探,并从这些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带走遗传资源,从中获取有益基因并进行合成、专利申请,再以商品特别是药品的形式高价卖回遗传资源提供国。发展中国家其实是无力征讨的,首先物种原产地,起源国的鉴定上存在技术障碍;其次是已被专利的基因和成分可依据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逃脱审查。国际谈判中,生物多样性大国集团要求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制度,强调国家对遗传资源保有主权权利,惠益分享要基于事先知情同意与共同商定条件;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主张以合同方式解决惠益分享,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间国家挪威、瑞士等同意对遗传资源的来源进行披露,但对惠益分享中的事先知情同意与共同商定条件持保留态度。非洲集团、南美国家集团也有自己的考虑。 《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的分歧。该公约宗旨是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尤其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缓解干旱影响,以期协助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由于履约资金匮乏、资金运作机制不畅,履约工作举步维艰。 Rio+20成果与展望 自1992年以来,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很多积极的进展。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预防全球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与防治荒漠化的“里约三公约”开始生效;各国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加强;其次,各国经济总量的提高客观上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增强了其应对环境问题与危机的能力;再次,从各国的环保战略中可以看出,对环境污染的解决从“末端治理”逐渐转为要求“全程清洁”安全生产;从当初的污染防治转为对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力的保护;管理上转为多部门协调管理;总体战略上强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的同步进行,即协调的发展观。除此之外,环保履约与合作将不断加强。各国都意识到国家间的生态、生物、食品安全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污染源、外来入侵种、转基因有害生物的跨境转移问题必须依赖各国及区域组织的通力合作。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Rio+20”峰会)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各方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就20年来国际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进展与差距、分歧进行讨论,通过了由193个国家领袖签署的题为《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成果文件。主要内容为,第一,“再次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为我们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国际合作的基础;第二,肯定绿色经济是 “发展经济、创造就业与保护环境的一个潜在结合点”;第三, 强化组织机制,决定建立高级别政治论坛,取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四,决定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为制定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提供指导;第五,加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职能,提升可持续发展机制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第六,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要求发达国家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能力建设;第七,建立超越G D P的国家福利评价指标。 里约20峰会虽然如期举行,也通过了成果文本,但各类分歧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弥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南北双方政治互信的缺失,发达国家没有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的明确的政治意愿。事实上时值国际大选年,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不可能拿出政治意愿。发达国家有借可持续发展进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全球政治、经济、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的考虑,发展中国家虽渴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忧其在基本能力和物质基础尚不具备的条件下急于追求可持续发展,反而会陷入发展的泥淖。 今后人类如何走向“我们憧憬的未来”,取决于南北阵营对“里约精神”的执行力,特别是发达国家如何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本着达则兼济天下、同舟共济与公平的态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对不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依赖。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督促发达国家履行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承诺的同时,求人不如求己,不断创新,走适合各自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Author : 张渊媛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6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