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剑桥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剑桥大学

相关日志

《静观英伦》柴静采访剑桥大学校长片中所谈到的话
zhangzuocug 2012-8-13 14:20
《静观英伦》柴静采访剑桥大学校长片中所谈到的话 你不知道苹果何时掉落,科学研究需要灵光一现,但更多的时候需要漫长的等待。 我们不愿依靠地位的权威,而将观点强加于人,去束缚思想自由。 大家虽然年轻,可是,剑桥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庄严,秒杀所有年轻的叛逆。 一个理想的学生,应该拥有极高的学术天分,和刻苦学习的潜能,同时,他必须独立,并且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要有志向,去不遗余力地鞭策自己,同时,具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达尔文:也许我犯了杀头的罪,但我现在真的相信,动物是可以进化的。就是这个念头,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和整个人类,对于物种起源的看法。 -我们的选择永远取决于一个人的潜力,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员工。 -但是潜力这个词听上去很抽象。 -他很抽象,但也是一个很主观的现象,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越主观越好,有时候,你要相信你的判断。 剑桥的独立思考精神,能让年轻人创造出足以改变世界游戏规则的伟大成就,不管是什么专业,我们坚信,这就是为什么剑桥的学生和老师会在世界上脱颖而出的原因,而且最终会将这种品质与卓越在未来传递下去。 我与世界相遇,我与世界相蚀,我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 一个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和脆弱,容易被时间侵蚀,但一所大学,仍然有希望帮助这个人,去实现他认识世界,探索自身的全部征程。 剑桥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在于他拥有杰出的人类头脑,从牛顿,达尔文,到霍金,这所大学对这些头脑尊重,爱惜。人们追求知识,是为了寻求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去尊重一切能够达成人类进步的方法,常识,和规律,这就是剑桥的灵魂。
个人分类: 札记|6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专访剑桥大学校长 视频和解说词
热度 2 caoyubo 2012-8-6 09:37
转载:专访剑桥大学校长 视频和解说词 曹裕波 早晨发现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柴静的博客中有了“ 专访剑桥大学校长 ”的视频和解说词,转发给科学网读者。获取原始信息,轻松、省力。 地址:http://chaijingguancha.blog.163.com/blog/static/1262222342012750480596/ 本人在8月3日的博文“电视采访推荐:剑桥大学校长回答大学独立创造文化”( http://bbs.sciencenet.cn/blog-695302-598777.html )中推荐了这个精彩的专访,对创造文化是一次富有启示的诠释。8月4日刘庆生先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了详细的评介文章“听剑桥大学校长讲述大学的真谛”( http://bbs.sciencenet.cn/blog-673617-598928.html) , 刘鹏飞 先生也做了推荐“ 静观英伦——柴静专访剑桥大学校长”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532238-598984.html )。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4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听剑桥大学校长讲述大学的真谛
热度 48 lqs321 2012-8-4 11:24
听剑桥大学校长讲述大学的真谛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尽管伦敦奥运会开的很热闹,我观看奥运比赛的热情也不高。因为我对多数体育项目比赛的规则不很熟悉,主要在每天午间新闻和新闻联播中看一下比赛结果及少数比赛的精彩片段。但是柴静主持的伦敦专访在午间今日说法栏目播出,我是每期必看。其中昨天的剑桥大学校长专访记忆深刻,并下载反复看了多次。除了欣赏柴静的睿智和快人快语的主持风格外,校长乐思哲 - 博里塞维奇爵士对大学真谛的诠释使我大开眼界。他加深了我对对现代大学精神的理解,这是伦敦奥运期间央视给我们带来的一顿高品位的精神快餐。 我对我国大学校长治学理念信息主要来自几个途径: 1 、中国科学报每周的大学栏目偶尔刊登我国一些大学校长访谈,阐述他们的大学理念及对该校管理的某些理念和做法; 2 、每年开学和毕业时大学校长们慷慨激昂发表的讲话,这些讲话大多数会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 3 、电视媒体及其它纸质或网络媒体偶尔报导校长们的各种“表演”。除了官方宣传外,这些信息传达出我国大学校长们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我也曾经写过两篇拙(博)文:大学校长需要更多理性( 3 月 8 日 ),我为校长出主意( 4 月 22 日),两篇博文先后在中国科学报转载。然而,当看完柴静专访剑桥大学校长的视频节目后,我被校长乐思哲 - 博里塞维奇爵士对大学精神的诠释震撼。尽管他诠释的主要内容大多在我的想象和掌控之中,但他对大学精神的诠释更为全面、精辟和深邃。我摘录几段精彩表述: 大学要为教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者从容选择;让他们为学校的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一个大学不是由行政人员组成,而是教职员工,管理上的独立是剑桥学术繁荣的核心;对本科生实行一对一的督学,对学生个人发展非常重要,是对学生全面发展负全责,尽管成本昂贵。他对一个理想大学生的表述为:极高的学术天分,刻苦学习的潜能,必须有独立人格,学术上有自由思考能力,要有志向,不断鞭策自己,具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柴静专访中机智地选用几个“一”,层次分明地勾勒出剑桥大学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辉煌成就的治学思想。我试图对这些“一”做出我自己的一点理解: 一棵树 - 这是指剑桥大学最伟大学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苹果树,这是一个大家 耳熟能详的故事。 60 年前学校将这颗苹果树从牛顿家乡的花园移栽过来。他告诉我们对于自然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值得深思和思考。而我们习惯于“墨守陈规”,许多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大多采取熟视无睹态度与“一棵树”理念大相径庭。这使我想起 30 多年前文革中提出的“怀疑一切”口号,那是政治上的“怀疑一切”,目的是要“打倒一切”,重建所谓“新秩序”,结果造成我国经济上的大倒退。然而,我们应当主张在科学领域理性的“怀疑一切”,这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源。 一本书 名叫“夜间攀爬者”的小册子,被许多剑桥学生熟读。书中记载了先辈学生们对于不按常规夜间攀爬学校建筑行为,寻求刺激,彰显个性。然而学校当局对学生如此过激行为给予容忍。校方出发点是认为管制太多将会束缚学生自由,应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色彩斑斓的生活和形状各异的不同观点。这与我们有的学校规定大一学生不能带计算机,校规校纪中很多“不能和不准”迥然不同。当然,乐思哲 - 博里塞维奇爵士是不赞成“夜间攀爬行为”,所以他不愿意在这本小书上签字。 一个人 - 被誉为 20 世纪继爱因斯坦之后的伟大物理学家霍金。除了他那颗科学及智慧脑袋和取得重大物理学成果外,我更敬畏他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科学追求。用一句我国时髦话,他应该是“身残志坚”世界级模范。这也让我想起陈景润先生,我曾经坦诚,在我心中陈景润先生对科学的痴迷精神对我的影响要大于他“哥德巴赫猜想”成果。我们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拥有霍金和陈景润那样的科学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我坚信这一点。 一顿晚宴 (耶稣学院晚宴) - 教授的餐位位于高台。教授入席全体学生必须起立,宴席结束学生必须恭候教授离开后方能散席等。多有个性的学生此时此地对教授们也是毕恭毕敬。彰显了大学教授至上理念及教授享受的崇高尊严,如此绅士的教授和学生,推动着大学经久不衰的健康发展。试想在我们社会上,在部分人心中将教授比作“叫兽”,就连一些教授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背离一个值得尊敬教授的优秀品质,这是我们大学难以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根源。我在 5 月 1 日 的博文:“教授的悲哀”进行过阐述。 一次闭门羹 - 指三一学院(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和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为多位英国女王先后创办)拒绝记者采访要求,让记者吃了一次闭门羹。在这儿校长允许采访的话不管用。在教学,财务,甚至招生这样重大事情上各个学院说了算。所以校长说, 剑桥大学实际上是一个由 31 个学院组成的学术联盟。 因此,学院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这与我们许多大学的学校领导大权独揽形成鲜明对比。 一场考试 - 指每学年期末考试,其特色是考试主要属于开放题型,即没有选择题。目的是考察学生构建自己想法能力和水平,并依据相对成绩评价学生,其中位居前 25% 为第一类成绩。对于这种考试我深有体会。退休前我曾长期承担我校国家级“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和“地质地球物理实验班”(学校办)两个专业地球物理学课程的讲授,我也是一直实行这类考试理念。记得有一年“地质学理科基地班”的期末开卷考试,我很欣慰地看到同学们手捧多样的地球物理参考书进入考场,感觉很好。当然这类考试在我们应试理念占有统治地位的大学一定是有争议。 一个花园 - 介绍了达尔文的成才之路及“物种起源”诞生过程和他的老师植物学家汉斯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个个案表明一个教授对待具有无穷潜能的学生给予的关怀将可能改变世界。 我为柴静奥运伦敦“剑桥大学校长”专访叫好,也推荐更多的大学老师、管理者和莘莘学子观看这部专访。当然更希望我们主管部门领导和大学校长们关注这个专访。吸取剑桥大学校长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治学理念,为我国大学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2012 年 8 月 4 日 于武汉, 2014 年 4 月 7 日修改
13479 次阅读|58 个评论
电视采访推荐:剑桥大学校长回答大学独立创造文化
caoyubo 2012-8-3 22:40
电视采访推荐:剑桥大学校长回答大学独立创造文化 曹裕波 8 月 3 日中午偶遇中央电视台节目 : 专访剑桥大学校长——乐思哲 - 博里塞维奇爵士 (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803/112079.shtml )。 记者柴静的睿智提问饱含中国大陆对教育的理解和传统浸染,校长的回答充满欧洲大学学人包容自由创造的价值追求。对大学文化的理解,中西之间,天壤之别!鲜明对比! 在节目中柴静介绍了, 牛顿苹果树的来历,国王雕像手中的权杖怎么变成了桌子腿,男孩将汽车放到屋顶为什么没有被处罚等故事以及大学与学院之间的招生权和财务权的独立关系等 。校长回答了 为什么在霍金只有三个手指可以活动的情况下,聘他为大学教授;回答了为什么剑桥大学考试几乎不出标准化答案的试题;为什么学校不数教师的论文数量。还回答了大学的本质,大学中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关系等。 这是一个精彩的中西大学文化对比的生动对话,将我们近日讨论的科学文化许多方面的问题都回答的一清二楚。说白了,就是大学或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根本差异。 节目 22 分钟,在空闲时刻,值得一睹,生动、鲜活、长见识,对理解中国科学创造文化不彰,以及改进方式方法等都将大有裨益。 特此向科学网同仁郑重推荐。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4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英国剑桥大学杨明耀博士加盟川农大
热度 2 majiaping 2012-6-14 11:25
川农大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距离从来没有这样近过,6月1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2年、曾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Cel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杨明耀博士,正式加盟母校,担任全职教师。    对于杨明耀来说,从英国剑桥大学到四川农大任教,是离开母校多年后的一次“回归”。他是川农大畜牧专业77级本科学生,后攻读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曾留校任教,在川农大度过了12年,1990年赴英,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从2000年至今,就职于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在英国皇家学会院士Simpson教授研究室工作,一直从事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进化遗传研究,探讨动物的发育过程,并由此研究不同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发育过程的演化。现已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除Cell外,还包括MolecularCell(影响因子14),Neuron(影响因子14),PNAS(影响因子10)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其论文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单篇引用次数近200篇次。   郑有良表示,这次我校引进的杰出的顶级专家,让川农大和英国剑桥大学联系起来,感到特别振奋。他代表全校师生对杨明耀回校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学校会尽力为其提供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让教职工满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杨明耀表示,经常从网页上看到学校发展的近况,学校近年来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学校重视科研、重视人才的氛围是激励自己回国的主要原因。此外,自己是川农毕业的学生,是学校培育了自己,所以,他在多家单位中选择回到母校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争取为川农大争光。”他计划回校后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如分子遗传学,生物进化和发育演化学,英文文献阅读等。在科研上,主要是用果蝇作研究材料做进化,进行发育和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化发育学方面,在DNA水平上,继续研究基因和基因顺式调控子在果蝇演化中的作用以及其调控对生物形态多样性的作用机制;从蛋白质水平上,如蛋白磷酸化等,研究蛋白调控在演化过程中对生物形态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借助川农大动物遗传育种平台,开展动物分子遗传学研究,比如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调控及遗传机制方面的研究。         杨明耀科研现状:      杨明耀目前研究的课题是以昆虫作为模式动物,探讨基因的改变和不同的调控序列如何经过发育过程以塑造出特殊构造,从而进一步揭示进化生物学的奥秘。在线粒体DNA复制机制方面,与同事一道发现了新的模型,即线粒体DNA双向复制模型。之后又证实了完整的线粒体DNA的复制中间体其实是双链结构,提出了线粒体DNA的复制中间体,其轻链具有RNA和DNA杂合体的性质,其开创性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世界顶级生命科学杂志《Cell》,在线粒体DNA复制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5302 次阅读|4 个评论
最爱是剑桥
热度 16 肖立志 2012-5-29 11:14
最爱是剑桥
感谢剑桥的朋友们,明年ICMRM12我再回来见你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746 次阅读|20 个评论
英国剑桥大学不是垃圾,2000多名学生喝酒狂欢性派对
热度 4 laserdai 2012-5-9 00:30
2,000多名英国剑桥大学学生 喝酒狂欢性派对公众抗议 剑桥大学是英国顶尖大学, 前几天公布的2012年排行榜上是第一 ,应该不是垃圾大学,因为许多学生日后成为英国和外国社会各界的精英人物。 但是上周末(2012年5月6日),2,000多名剑桥学生参加在市中心一块绿草地上举行的“凯撒周日”(Caesarean Sunday)狂欢活动。 学生们在公共场所公然聚众纵酒狂欢, 他们用手推车整车整车地运来酒水。 有人烂醉如泥倒地, 一些学生在公园里呕吐 失态 ,一些人就地小便。一些女学生用避孕套喝酒,另一些女学生被同学倒提起来,往嘴里灌酒。一些女生摆出性感姿势,男同学则把外裤脱至脚踝,边跑边叫。 一名20多岁的男学生饮酒过度,不省人事。 狂欢临近尾声,许多男女学生喝得摇摇摆摆,几乎站不住。一些学生穿着内衣跳入河中或者踉跄着走向附近的夜总会继续喝。 当时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经过绿草地,他们不敢相信这些学生竟然做出如此行为。 “许多学生半裸着身子,另一些人大叫大唱、说脏话。他们简直无法无天,好像没人制止他们。我和孩子们的这个下午完全被毁了。4岁的儿子说,他再也不想到这个公园来了。” 那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学生承认,同学们的表现确认让人“震惊,更糟糕的是,它们发生在公共场合”。 纵酒狂欢 学生的脱序狂欢惊动当地社区,警察出动维持秩序,医院也派出救护车救治醉酒学生。 剑桥大学两所学院—— 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和 格顿学院(Girton College) 的学生饮酒会(drinking society)每年五月都举办这个聚会。 近年来这个聚会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今年参与的学生人数更是去年的两倍。 此前,警方表示不会容许任何反社会行为,并警告学生不要触犯法律。但是剑桥学生的纵酒狂欢派对仍然如期举行,并且一如预期的出现混乱场面。 剑桥大学对此表示,校方在法律立场上没有权利阻止学生举办这样的活动。 精美图片参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5/09/c_123097644.htm 相关阅读: 剑桥学生疯迷比基尼派对 酩酊大醉场面失控 , 发布时间:2009-06-29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新华图片 http://world.huanqiu.com/photo/2009-06/489328.html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2/0508/35763.shtml http://www.liuxue86.com/a/20120508/44456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331 次阅读|8 个评论
《晶体场手册》张庆礼、刘文鹏译
ustcpress 2012-4-26 16:14
《晶体场手册》张庆礼、刘文鹏译
英文版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英文版作者:道格拉斯·约翰·纽曼、贝蒂·吴·道格 等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正文页码:252页(16开) 字数:336千 定价:39.00元 编辑邮箱: edit@ustc.edu.cn (欢迎来索要目录、样章的PDF) 当当网购书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39733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对晶体场现代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澄清了在历史上产生混淆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关于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共价效应、配位体极化效应方面的问题。对固体中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唯象分析,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一套计算机程序,向读者说明了如何用不同层次的参数化模型来从观测光谱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特别详细地阐述了叠加模型和跃迁强度的参数化以及当标准(单电子)晶体场参数化不成功时所要使用的方法。这是第一本把全部参数化模型、概念和使用它们所需的计算手段统而述之的晶体场理论著作,对光电子系统和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特别有益。 【原著作者】 道格拉斯·约翰·纽曼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 贝蒂·吴·道格 英国威尔士环境局 刘国奎 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部 迈克尔·瑞德 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杨友源 中国香港教育学院科学系 陈国森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 捷斯拉夫·鲁多维奇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 【 译者简介 】 张庆礼,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研究员, 2001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晶体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重大国家项目共五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加申请专利 2 项。目前,张老师正在翻译 Walter A. Harrison 的《 Elementary Electronic Structure 》(修订版),该书中文版将在我社“物理学名家名作译丛”出版。 【目录】 作者简介 ( Ⅰ ) 译者序 ( Ⅱ ) 前言 ( Ⅲ ) 引言 (1) 第 1 章晶体场分裂机制 (5) 1.1 作为开壳层态自由离子微扰的晶体场 (5) 1.2 静电型晶体场模型 (6) 1.3 其他对有效电势的贡献 (8) 1.4 多电子矩阵元形式的晶体场能量 (9) 1.5 单电子矩阵元表示的晶体场能量 (11) 1.6 晶体场计算的多体方法 (12) 1.7 与其他公式的关系 (13) 1.8 与能带论中紧束缚模型的关系 (16) 1.9 数值结果 (17) 1.10 总结 (18) 第 2 章经验晶体场 (20) 2.1 磁性离子光谱及能级 (20) 2.2 唯象晶体场参数化 (22) 2.3 从实验上确定晶体场参数 (27) 2.4 镧系和锕系晶体场参数 (27) 第 3 章晶体场参数拟合 (34) 3.1 从晶体场参数确定晶体场分裂 (35) 3.2 镧系和锕系中多重能级的晶体场参数拟合 (44) 第 4 章镧系和锕系光学光谱 (52) 4.1 哈密顿量 (52) 4.2 矩阵元的约化和赋值 (55) 4.3 物理参数值的设定方法 (63) 4.4 晶体场参数的实验确定 (65) 4.5 镧系和锕系的对比 (65) 致谢 (67) 第 5 章叠加模型 (68) 5.1 基本考虑事项 (68) 5.2 固有参数值 (73) 5.3 组合坐标因子 (79) 5.4 由唯象晶体场参数确定固有参数 (84) 5.5 应力引起的晶体结构变化 (90) 5.6 固有参数的分析与解释 (92) 5.7 叠加模型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评估 (94) 第 6 章电子关联对晶体场分裂的影响 (96) 6.1 单电子晶体场模型的一般化 (96) 6.2 晶体场概念的一般化 (99) 6.3 全参数化 (102) 6.4 参数拟合 (106) 6.5 发展趋势 (110) 第 7 章 S 态离子基态分裂 (111) 7.1 自旋哈密顿 (111) 7.2 实验结果 (113) 7.3 晶体场和自旋哈密顿参数间的关系 (116) 7.4 叠加模型 (118) 7.5 零场分裂机制 (123) 7.6 展望 (125) 第 8 章不变量和极矩 (126) 8.1 矩和转动不变量间的关系 (127) 8.2 二次旋转不变量和叠加模型 (131) 8.3 应用举例 (132) 8.4 展望 (137) 第 9 章半经典模型 (139) 9.1 介绍性例子 (140) 9.2 八配位立方格位处的隧道效应 (144) 9.3 展望 (149) 第 10 章跃迁强度 (150) 10.1 基本方面 (151) 10.2 宇称禁戒跃迁 (154) 10.3 叠加模型 (159) 10.4 唯象处理 (160) 10.5 从头计算 (170) 10.6 高阶效应 (173) 10.7 相关主题 (174) 10.8 展望 (176) 附录 1 点对称性 (177) A1.1 全旋转群 O3 和自由磁性离子态 (177) A1.2 格位对称和对称算符 (180) A1.3 晶体场参数和点对称 (182) A1.4 点对称群的不可约表示和能级 (183) A1.5 约化和诱导表示 (184) 附录 2QBASIC 程序 (186) A2.13j 和 6j 符号的计算 (187) A2.2 坐标因子的计算 (190) A2.3 数据文件的结构和命名 (197) 附录 3 可获取的程序包 (201) A3.13dN 离子晶体场分析计算程序包 (201) A3.2 从光谱强度确定晶体场和强度 (202) A3.3 从非弹性中子散射确定晶体场 (203) A3.4 计算立方对称格点能级图的 Mathematica 程序 (204) 附录 4 计算程序包 CST(205) A4.1 晶体场和零场分裂哈密顿性质 (205) A4.2 程序包的结构和功能 (207) A4.3 总结和结论 (212) 致谢 (213) 参考文献 (214)
个人分类: 优秀译作|6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价文物惹祸2:英国剑桥大学18件中国古董珍藏被盗,天价
热度 1 laserdai 2012-4-19 21:21
刚说完, 都是高价文物惹的祸:英国一博物馆藏中国文物被盗案纪实 ,话音还没有落地,紧接着出现了更严重的一个被盗事件。 博主注:星期五逢13号,在西方传统文化里面可不是一个吉祥的日子,结果, 英国剑桥大学珍藏的18件中国古董被盗。 这18件物品大多是玉器,是博物馆永久展品的一部分。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上星期五(2012年4月13日)从剑桥大学费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被盗的18件古董中有一个16世纪玉雕水牛,一个17世纪玉雕马,一个土绿色玉雕象,和 一个明代玉杯 。 这是两个星期内,中国古董第二次遭盗事件。剑桥大学所在地的警方说,最新被盗的中国古董“非常值钱”,也具有重大文物价值。 达博尔探长说,警方已经在盗窃现场取证,还将检查闭路电视录像。 http://www.cnr.cn/picture/2012tppd/sy/201204/t20120419_509476461_1.shtml#javascript_intro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4-19/3831397.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55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首次开发出观察胚胎着床的方法
热度 1 xuxiaxx 2012-3-2 20:59
发育的细胞。图片来自剑桥大学格登研究所Magdalena Zernicka-Goetz教授。 2012年2月14日,《自然-通讯》期刊报到了一种研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的新方法。这项研究是由英国剑桥大学Magdalena Zernicka-Goetz教授实验室完成的。它能够让科学家观察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而这在以前是人们无法观察到的。 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一直能够培养胚胎从单个细胞即受精卵到胚泡(blastocyst)---单个受精卵经过几轮细胞分裂产生的64细胞阶段的球体。在实际应用中,这允许科学家开发出体外受精技术辅助生育。 它也能够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哪些细胞最先对它们的命运作出决定。这是因为在胚胎最初4天发育中,人们能够观察到它们经历的发育事件,而且在模式动物如小鼠中,人们可以操纵涉及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所起的作用。 64细胞阶段的胚泡由三种细胞类型组成,其中一种类型是少量的将发育成完整生物个体的干细胞,它们由另外两种胚外层细胞(extra-embryonic cell)类型所抚育,而且这两种胚外层细胞类型不仅促进胎盘产生,而且当干细胞群体扩大时发出指示特定发育事件产生的信号。当前,人们对导致这三种细胞类型形成的分子和细胞事件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 然而,科学家对随后发生的发育事件的了解相当有限。这时所处的发育阶段(大约发育第4天)是发育中的胚胎在母亲子宫着床,当这发生时胚胎的发育人们便不能观察到。然而这是胚胎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胚胎外组织将给干细胞提供信号指示它们在何处产生身体上的头部和尾部。 研究人员应当可以从诸如小鼠之类的模式生物系统中复原出这种胚胎发育过程:当该过程发生时,人们从拍摄的图片中构建出当中到底发生什么。但是直到现在,当它发生时,人们一直不能够记录这种过程,更不用说理解参与到当中的其他过程。 利用小鼠胚胎作为模式动物,Zernicka-Goetz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成功地开发出一种能够观察胚胎在子宫中着床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母亲体外培养发育到第8天的胚胎并对它们拍照。 最为重要的是,Zernicka-Goetz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如今能够对这个关键性的发育阶段制作出影片。该影片正揭示关于指示胚胎在何处产生头部的胚外层细胞簇来源的秘密。他们使用一种只在指示这种“头部”产生的区域中表达的基因,而且该基因被一种能够发出荧光的蛋白标记以便在体外培养的胚胎中追踪这些胚外层细胞。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确定这些细胞起源自胚泡阶段的一到两个细胞,它们的后代细胞最终在胚胎一个特定部分簇集在一起,然后集体地迁移到它们指示头部发育的位置。引领这种迁移的细胞似乎在引领剩余细胞的迁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充当着先锋者的角色。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Zernicka-Goetz教授说,“这种方法不仅揭示出人们之前不能观察的发育事件,而且它还有着其他重要的潜在性应用。正是在这种发育阶段自然的干细胞群体发生扩增为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身体打下基础。” “在小鼠中,在能够产生所有身体组织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全新的有机体的胚泡阶段从胚胎中建立干细胞系是相当容易的。然而在人类中,这种干细胞系更加难建立。这种新技术为人们提供希望:通过允许人们以一种类似体内胚胎正常发育的方式在体外扩增自然的干细胞群体,它应当使得人们很容易建立干细胞系。毋庸置疑的是,它将允许人们直接研究这种胚胎发育阶段,因此应当提供一种更好地在胚胎干细胞的自然发育过程中理解它们的手段。” 这项研究是在剑桥大学格登研究所完成的,实验中所采用的培养基是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药学院共同开发的。来自: 生物谷 :towersimper编译
1491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桥够数学的
热度 3 jiangxun 2012-1-15 00:55
作者:蒋迅 可以这么说,每一座桥都是数学的产物。越是美的桥越是数学。在“ 现代建筑的曲线美 ”一文中我介绍了许多桥,让人能感受到赋予了数学精华后的桥的曲线之美。但下面这座桥是特殊的数学之桥。 来源: 王德华博客 这座桥叫作“ 数学桥 ”( Mathematical Bridge )。根据维基百科, 数学桥 是一座位于英国剑桥市的小桥,跨过在剑桥大学校园内的剑河,把王后学院在剑河两岸的校园接驳起来。数学桥是它的非官方名字:它的官方名字只是“木桥”而已。数学桥是由威廉·埃瑟里奇(William Etheridge)设计,并在1749年由詹姆斯·艾塞克斯(James Essex)兴建。数学桥在1866年和1905年重建,但是原本的设计并没有改变。 但为什么人们把它称为“数学桥”呢?数学桥的设计来源有几个说法: 桥是由中国设计的。设计中利用了一些特别的数学方程式,因以得到数学桥的名字。 桥是由一班学生设计的。桥的设计(重量和角道数)非常精密,连一口钉也没有用上。一位教授看到桥以后叹为观止,并想把桥拆下,以便了解桥的设计。但是,教授把桥拆下后,没有办法利用原本的设计把桥重建起来。所以,教授就利用钉把桥重建起来。 桥是由牛顿设计和建成的。和第二个传说一样,他的设计也没有用上一口钉。学生看到桥的设计后就把桥拆下,但是他们也不能利用原本的蓝图把桥重新建好。所以,他们用了钉把桥重建。这个传说并不可信,因为牛顿在1727年-数学桥建成前22年-逝世。 看来这些传说都不可靠。不过没有关系。通过这座桥的传说,我们看到的是剑桥的一个传统,那就是鼓励学生去创新,去实践。
个人分类: 够数学|5482 次阅读|6 个评论
剑桥学联选举最新进展
热度 6 halcon 2011-12-4 21:11
上周五(12月2日),剑桥学联举行了第二次选举,据说很热闹。结果也很有意思。原来被大使馆同意(我想相当于任命吧)的常非凡不幸落选。 这次选举是在剑桥学监和学生的监督下进行的(还是要第三方监督呀)。每个持有证件的华人才能参与投票。据说总共有400多人参加。最后,主席,副主席,秘书和财务总管四个职位各名花有主。 不过欣喜之余也觉得会有很多问题,毕竟学联需要和大使馆联系很多。例如,访问学者,公派研究生等等。学联没有得到大使馆认可,这些工作会不会顺利开展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530 次阅读|9 个评论
荣耀还是羞耻?一位中国人在英国剑桥大学成功地民主实践事件丑闻
热度 6 laserdai 2011-11-30 19:23
最近,剑桥大学的中国学联被关闭的丑闻,最早就注意到了新闻报导,后来, 科学网上都有了转载的报导 ,忍了几天,还是忍不住了,因此这里留下一段。 同时,这也敬告那些想在中国推行西方民主的人士,这条道路根本走不通! 《南方周末〉的措辞是: 一位不按规则上位的剑桥中国学联主席,在剑桥掀起一场难得的选举风波,让一个拥有27年历史的中国留学生社团遭遇被注销命运。 这所名校最大的华人社团——剑桥大学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以下简称“学联”),因其主席选举违反程序而被校方注销。 科学网上有关博克: 周涛 : 中国官腔响彻剑桥-非凡言论-二十年闻过之最臭屁 故事的主人公简要情况(绝对没有人肉搜索,仅仅从网友处转贴): 常非凡,女,2002年来到英国剑桥,先后毕业于 伦敦大学UCL 和 剑桥大学政治系 ,长期热忱服务于剑桥学生学者社群,除在剑桥大学里正式担任海外项目管理工作外,自2006年始,在中国还从事着国家部委的示范项目,现担任山东济南市 “国家电动汽车示范运行863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和山东省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工程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她领导组织实施了两项国家可再能源示范建筑项目的建设,领导组织编写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济南市示范推广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国家863 课题项目实施计划,领导组织建立了纯电动汽车总成实验和动力电池材料研究平台。 这位学联原主席,在换届选举的时候没有开任何会员会议就对外宣称自己“全票连任”;凡是不在这个全票范围内的反对派,不好意思,都被一脚踹出。 这是神马民主?在英国的 剑桥大学 ,一般情况下可是没有人监管的西方式民主,除非你闹腾得太不像话,就必须有一只手来处理了,所以,中国学联给关闭了,让你这帮 黄色的虫子 瞎胡闹?? 回头再看这位学联主席,可是 先后毕业于伦敦大学UCL和剑桥大学政治系的高材生,这两个大学,别说在英国,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的,英国也是西方民主的一个典范国家,称为‘希望和荣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这样的大环境下和土地上,两个著名大学政治系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竟然是这样实践民主的!你把 ‘希望和荣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变成了‘无望和羞耻之地’(Land of Hopelessness andShame )! 回头看看国内,声称要西方民主的,你们和这位‘ 非常不平凡的 ‘学联主席比一比,你们还差的太远了吧,她把西方式的民主轻易地就 操 成了这个样子,怎么能让人相信其他人能够比这位常主席做得好哪怕一点点。 所以,鼓吹在中国实行西方民主的,该shut up了。 最后,篡改名人诗一句,作为结尾: 轻轻的,我把西方民主操烂了,不留下任何疑问。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80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剑桥校园选举风波:中国社团的悲剧
miran 2011-11-25 15:21
[转载]剑桥校园选举风波:中国社团的悲剧
剑桥校园选举风波:中国社团的悲剧 (Fri Nov 25 12:16:45 2011) 一位不按规则上位的剑桥中国学联主席,在剑桥掀起一场难得的选举风波,让一个拥有27 年历史的中国留学生社团遭遇被注销命运。 剑桥大学的一群中国博士、硕士们最近被卷入了一场选战。 这所名校最大的华人社团——剑桥大学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以下简称“学联”),因其 主席选举违反程序而被校方注销。 被指不遵守社团章程的是2010年当选的学联主席常非凡。一些学联成员向校方投诉,常非 凡三个月前未经大会选举宣告自己连任,此行为无效。他们要求按照学联章程规定,组织 竞选委员会,征集候选人,重新选举。 在得知投诉之后,常非凡一方随即送给反对方一顶“分裂学联”的大帽子,“中国人民追 求和平和友谊,大家还是学生,更不应该搞政治斗争。” 双方隔空喊话,互联网上一度出现两个剑桥中国学联的官方网站。剑桥大学的学生报也跑 来看热闹,他们显然很好奇。 2011年11月3日,校方决定介入这桩中国人的家务事。这在一贯主张社团自治的剑桥大学非 常罕见。 校监约见了这个中国学生社团的两派代表人物。现在,两派的网站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网页 ,上面是校监的声明:为了组成统一的学联,2011年12月2日将举行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财务长公开竞选。 这是学联成立27年来第一次四个职位同时公开竞选,此前只有主席由选举产生。 伦敦城市大学学联选举的一份海报,画面动感十足,竞选重点、主要诉求,比如全面提升 女性在城市大学学联中的比重的目的一目了然。 选举产生的,才令人信服 2011年7月中旬,在一封发给学联全体成员的邮件中,常非凡称学联执行委员会一致同意她 连任主席。学联网络部部长陈奇说,看到这个邮件时,他感到非常震惊。 “按照学联章程,主席必须由全体成员选举产生,我们之前没有接到任何关于选举的通知 。”陈奇说。 另一位学联成员陈鲁滨参加了邮件提到的那次执委会会议。当日,在学联工作总结大会后 ,常非凡要求到会执委留下开个小会。小会开始后,她“让我们举手对她的工作表示支持 ”。 然感到有点奇怪,但见大家都举了手,陈鲁滨也就一起举了,但“我们几个人都说举手只 是支持她的工作,没有其它意思”。 不过,学联事后提供给外界的新闻通稿中的表述是,大会经过讨论、表决,按照换届选举 办法的精神,全票通过了常非凡博士就任第二十八届剑桥中国学联主席的决议。 看到邮件震惊之余,陈奇还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学联邮件列表的管理员了。 此次剑桥中国学联选举风波后,反对派贴出的选举招募启事。启事明显被“蹂躏”过。不 过,仅就启事设计而言,中国人搞选举要学的还很多。 邮件列表是学联成员的网上交流平台,成员只要通过Email订阅,就能收看列表的所有邮件 。当然,邮件必须经管理员认证。除了主席,学联中的几位成员也有管理员资格。 “管理员列表里只留下了她和支持她的人。”陈奇说。 陈奇马上查看了学联的官方网站。网站日志显示,常非凡对网站也进行了同样的操作—— 删除部分管理员或对一些管理员进行降级。 因为官方网站的域名是其他学联成员以私人名义注册,常非凡没有最高权限,她还要求陈 奇采用技术手段,帮她夺取整个网站。 “她以为这样就控制了舆论。”熟悉网络技术的陈奇说,他无意介入权力斗争,但反感这 种暗箱操作,“我一边敷衍她一边将网站恢复”。 夺取网站未果,常非凡后来新注册了一个域名,于是,出现了两个剑桥中国学联的网站。 对于那场“举手支持”、接管邮件列表等说法,常非凡不愿回应:“他们说是我做的,我 是主席,我做得过来吗?作为主席,我也没有时间去澄清这些事。” 常非凡坚持,她所代表的是合法的、正统的、官方的学联。“那些闹事的人都是极个别的 学联成员。” 她的回应官气十足:“因为某些私利和个人目的激化成这种情况,是我非常不愿意见到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阵地一定要守住。我们现在正尽一切努力,希望维持学联的稳定 ,不要让个人主义影响中国人团结的形象。” 在专门针对此事的民意调查中,88%的参与者认为,通过选举产生的主席才能令人信服。 剑桥中国学联的选举风波,在对选举已经习以为常的剑桥可谓新奇。 (吴吕明/图) “我们的干部权力大过天” 学联内部先进行了协商,在未能达成一致之后,反对派才向校监投诉,需求校方的仲裁。 中国学联是在剑桥大学注册的社团。在剑桥,社团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在学校注册。校方对 是否给予注册也有规定,比如,必须有符合学校社团指南的章程,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必须 通过选举产生,等等。社团一旦申请注册并获得通过,必须遵照章程行事。章程出现任何 细微的改动,都必须向校方报备。 校监查阅学联的章程发现,学联被记录在案的是1992年的章程,近20年来经多次修改,最 近一次是在2008年,都没有向校方备案。 不过,不管按照哪个版本的章程,只要候选人不止一个,主席就必须公开竞选。不止一位 学联成员告诉记者,在常非凡自行宣布连任前,已有几位成员表示过要参选。 校监注意到常非凡连任违反了章程,但希望学联能内部解决:如果学联内部能够达成一致 ,在10月1日之前提交一份符合规定的新章程,学联就不会被学校注销。但学联最终错过了 这个机会。 陈奇写邮件催促常非凡开会商议章程的事,但既没有回复,也没见学联有任何动作。陈奇 说,“她一直在拖。” 剑桥中国学联终于被学校注销。反对派于是决定自行组建社团,修订章程,重新争取学联 在学校获得注册。 陈奇特意找来剑桥大学一些著名社团的章程和学校提供的章程模本作参考。他发现,学校 的模本要求社团必须向大学所有学生开放,而学联的章程规定会员必须是华人;模本规定 社团的主要官员都必须由选举产生,学联的章程规定只有主席需要选举,其他官员由主席 任命;其他社团的章程中都有限制主席权力的条款,甚至规定了如何弹劾主席,而学联20 08年章程中则完全没有……“我们的干部权力大过天。” 限制主席权力,成为新章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前没觉得章程还有这么多讲究。” 一位关注此事的留学生告诉记者。 “我就是学民主政治的,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民主,民主不是流氓政治街头民主 ,不是无政府主义的瞎闹。”常非凡说,“剑桥这个地方,各种思潮、立场混杂,我们已 经非常开明和民主,才允许这些声音发出,也允许这些人团结在学联周围。” “大学社团的权力斗争会到这个程度”剑桥中国学联的选举传统悠久,为不少中国留学生津津乐道。 学联一位前任主席说,这次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其它学校,可能也就过去了,因为发生在习 惯了领导人选举的剑桥,才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往年,主席选战从7月份开始征集候选人,接下来就是竞选拉票。曾在剑桥做过访问学者的 许知远在《剑桥杂忆》一文中描述过这种情景:新生是主要的争夺对象,他们初来乍到, 急需一些指引与帮助,也没有养成嘲讽的态度,很容易被热情的言行打动。临时搭建的竞 选班底,在火车站接新生,请可能投票者吃饭,分发来自不同商店的优惠券。一些惊人之 举也偶尔出现,候选人会邀请一百位到某学院吃Formal Hall,这是牛津、剑桥日常最重要的社交方式。 拉票是所有竞选中的当然环节,但其间充斥的庸俗、带有贿赂性质的拉拢,也让很多留学 生感到不舒服。本科在读的周楠杰告诉记者,这次候选人征集刚刚开始,已经有候选人跟 他说,如果能在竞选中支持一把,日后可以在学联中给他安排位置。“他说这对以后回国 内发展会有帮助。” 在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剑桥之前,学联主席的竞争并不激烈,很多人甚至记不起以前到 底有没有竞选这回事。不止一位中国留学生回忆,大概是在2006年前后,主席的职位突然 变得炙手可热。他们中有人认为,这跟到剑桥读书和交流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有关。“学联 的管理层更容易接触到国内的政商人士,一些人把这些看作潜在的资源。” 2010年刚从剑桥博士毕业的苗千对这次选举风波一点都不感到惊讶。他认为,这恰恰是有 的中国人不懂民主为何物的结果。 2009年,他以异类的面目参加了主席竞选。他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投票只是民主的表 象,民主的实质在于对于权利的监督与制衡。这最终依赖于每个人对于自身权利和自由的 追求。在剑桥,我看不到这样的群体。没有监督,那么这次选举也只能成为个人野心和权 力欲展示的舞台而已。” 他的竞选姿态与其他两位志在必得的候选人形成了极大的落差。其他两位都在表达了一番 爱国激情之后,话锋一转,说自己已经与剑桥多少家商户签订了协议,将在未来的一年中 组织多少次旅行。 也是那届选举,后来爆出了性丑闻、贪污门,导致接下来的2010年无人愿意出来竞选主席 。在这种情况下,常非凡作为唯一候选人,经过执委会通过后,当上了学联主席。 苗千形容他曾经在学联工作的两个月,就是“买饺子皮、糊抽奖箱”。学联主办的春晚最 令他反胃。“还有节目拿日本人开玩笑,在剑桥搞这个太不合适了。” 据苗千观察,在剑桥,很少看到以国家为名义召集的社团,“更多的是像划艇、击剑这样 的协会”。 在剑桥,学联一般被认为是博士生和硕士生们的组织,本科生有自己的社团,中国文化协 会就是其中一个。陈奇更愿意参加文化协会的活动,因为没有学联那么多“政客”。 一位往届的学联主席说,也有欧盟为名的社团,但是参加的人很少,他们的管理层更少。 不像学联,“主席团就有十个人,很多事情都要上头先发话”。 周楠杰一直参与本科生创立的华新基金,为中国贫困山区募款建小学。“我们的活动形式 很多,比如组织长跑捐款,没有参加的可以给参加的人捐钱,在网上都有账户。钱都是假 期打工挣来的。”类似的活动,在学联就不多见。周楠杰自信能把更纯粹的文化带到学联 。 陈鲁滨希望打破学联现有的架构:“不用搞那么多主席副主席部长,只要谁有兴趣,谁就 来组织。”周楠杰和陈鲁滨打算分别竞选学联的秘书长和主席。 “难以想象在英国的大学里,(中国)社团的权力斗争会到这种程度。”三个月来经历的 一切让陈奇感到不可思议。他觉得这次风波能使学联以后更民主,但又对学联的前途感到 悲观,认为以后愿意加入的人会减少。” 常非凡带领的学联已经投入对春晚的准备。她告诉记者,如果是从正统的官方的角度介绍 学联,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采访的话,她可以谈一谈。如果只是谈这次选举,她希望记者 不要“搅这个事情”。 风波没有给常非凡带来太大的触动,她始终认为,就是个别人在闹事。 不过,她也担心,“要跟那些闹事的人竞选,对于我们的执委来说,还没有准备。” -- -------------------------------------------------------------------------------- 1 发信人: kakaluote (long), 信区: Forum 共产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啊 -- -------------------------------------------------------------------------------- 2 发信人: wugou (吴钩), 信区: Forum 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难怪老外听到中国学联都是各种不屑 -- -------------------------------------------------------------------------------- 3 发信人: cy1983 (cy), 信区: Forum “我就是学民主政治的,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民主,民主不是流氓政治街头民主 ,不是无政府主义的瞎闹。”常非凡说,“剑桥这个地方,各种思潮、立场混杂,我们已 经非常开明和民主,才允许这些声音发出,也允许这些人团结在学联周围。” -------------------------------------------------------------------------------- 4 发信人: blueskyzyy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信区: Forum “我们已经非常开明和民主,才允许这些声音发出,” 实在太牛逼了!任何人在剑桥发出任何声音并不需要经过剑桥官员或首相或女王的“允许 ”或恩典,却需要经过一个社团领导人的允许。丫拿剑桥当大邱庄华西村了吧? -- -------------------------------------------------------------------------------- 5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这叫输出价值观啊 -- -------------------------------------------------------------------------------- 6 发信人: wangxiaofang (别问我是谁), 信区: Forum 技术性官僚绕开大民主直接委派现在是欧盟内部时髦的行为。 -- -------------------------------------------------------------------------------- 7 发信人: blueskyzyy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信区: Forum 输出价值观,我也正想说这句话 -- -------------------------------------------------------------------------------- 8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任何政府间组织都肯定有democratic deficit,欧盟么,一体化程度强一点所以更有感觉 而已。你们远远没达到那个层次呢 -- -------------------------------------------------------------------------------- 9 发信人: wangxiaofang (别问我是谁), 信区: Forum 还好远远没达到那个层次,哦弥陀佛。 -- -------------------------------------------------------------------------------- 10 发信人: bluestart (【SCDA】乔老大和小巴), 信区: Forum 拿临时、特殊当通行做法,深得腊肉的逻辑啊 -- -------------------------------------------------------------------------------- 11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区域和周边国家事务方面,政府直接代你们操办了,要收买呆丸绿阿伯一个招呼也不用打 。像欧洲议会这种体现一下民众控制的地方完全阙如。至于这个政府本身的可问责性更是 大家都懂。不管哪方面都和欧盟相差不可以道里计,佛什么佛呢。 -- 218.94.6.35] -------------------------------------------------------------------------------- 12 发信人: ZHLHP (ZHUHP), 信区: Forum 这件事再次证明了,中国人,哪怕是收到过良好教育的,哪怕是在国外待过多年的,仍然 是不懂得民主,不懂得选举的意义,也再次证明了,民主/选举等这些西方的游戏不适合中 国。 -- -------------------------------------------------------------------------------- 13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看来呆湾的水土果然怪异,吃了几十年就不是中国人了,不错。 要不调查看看他们或别的“华人”的组织有无如此丑态? -- -------------------------------------------------------------------------------- 发信人: wangxiaofang (别问我是谁), 信区: Forum (Fri Nov 25 14:41:18 2011) 任你再怎么天花乱坠, 执行效率的差距,这个就足够致命了。 纠错和监督也不过是效率组成的一部分而已。 要是最根本的执行实在太低效,那么纠错和监督的意义压根没那么大。 纠错和监督为什么不能有效提高执行效率呢? 这本身也说明“纠错和监督”是不是真正起到了“纠错和监督”的作用。 -- --------------------------------------------------------------------------------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你们效率高?是不是要拿最高指示传达不过夜来做例子? -- -------------------------------------------------------------------------------- 16 发信人: wangxiaofang (别问我是谁), 信区: Forum 决策和执行的效率比欧盟高就行了,可见你说的全面差距。 -- -------------------------------------------------------------------------------- 17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你们连和欧盟的对应物都没有,比毛比啊。哪天日本对华货物人员自由流通了来比一下两 国共同层面决策效率不迟。 -- 218.94.6.35] -------------------------------------------------------------------------------- 发信人: WangZhaojun (蛇口的海就是悲剧), 信区: Forum 不知道阁下嘴里的日本对华货物人员自由流通和决策效率有一毛钱关系? 难道禁止和开放日本对华货物人员自由流通的决策过程彼此差异很大么? 对应物都没有,你就开始说天朝和欧盟全面差距,比毛比啊。 真是幽默,明明是自己挑出来的话题。 -- -------------------------------------------------------------------------------- 19 发信人: sonicblue (sonicblue), 信区: Forum 天朝在周边国家关系中既缺少欧盟国家的一体化,自然更缺少欧盟国家对一体化的民主控 制。全部是政府主导的外交,还不如欧盟好歹还有直接选举的中央机构。 在本国层面上政府也不可问责。所以各个层面上都是全面差距,比毛比。看不懂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