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华文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尊重人才还是尊重钱财
热度 21 杨学祥 2011-3-2 12:05
不爱人才爱古玩, 中华文化断炊烟。 有眼不识金香玉, 只缘伯乐困钟山。 崇洋奴,情不专, 数典忘祖梦自圆。 萧瑟秋风昔又是, 历史绝学今蒙难。 95岁学者生活困顿蜗居养老院 曾是顶尖历史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07:16 中国青年报 刘起釪 刘起釪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中,刘起釪是唯一一位先秦史研究专家。他主要研究上古史,专攻中国最早一部古史《尚书》的校、释、译、论,而这早已成为“绝学”。   早在1942年师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顾颉刚期间,这个湖南安化人就显露出极佳的史学天赋。   因为家学渊源,刘起釪自幼熟读古籍,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文言文。当年,他用精炼的古文记录顾颉刚讲授春秋战国史的课堂笔记,顾看后大为惊奇,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顾颉刚最为器重这个弟子。1962年,顾将刘起釪从南京调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协助其进行研究工作。此后,弟子就住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老师家中,与其共同研究《尚书》。1980年,老师去世之后,刘起釪又独立承担起整理《尚书》的工作。   “如果说中国几百年出一位博通古史经籍学的大家顾颉刚,那么顾辞世之后,只有刘起釪可以领军了。”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古代思想史研究员吴锐说。   台湾与日本等地研究《尚书》的学者,都将刘起釪奉为“一面大旗”。1992年,日本18所大学的20位教授联名写信,邀请刘前往日本讲学。一些日本学者为了弄清某个问题,常专程到北京拜访刘起釪。吴锐至今还记得,一个日本学者委托他引荐时,“脸上那种诚惶诚恐,就怕我不答应他的神情”。   作为顾、刘之后研究《尚书》的第三代学者,吴锐被刘起釪视为自己的“忘年交”。很少有人像吴锐这样清楚地知道,“刘先生是在什么样一种困顿的情景下,一次次地创造出史学界的辉煌”。   社科院曾分给刘起釪一套60多平方米的住房。房子位于一层,昏暗寒冷,而且无法洗澡。狭小的房间放不下大书柜,刘起釪的藏书只能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   刘起釪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婚姻,长期孤身一人生活。直到2000年,以普通研究员身份退休的刘起釪,工资只有1900元,还要分出一部分去接济湖南乡下老家的亲戚。他没有钱买新书,只能到图书馆一部部地抄回来。   吴锐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他去看望刘先生,在他家中吃饭,吃到一半,破旧的桌子突然断了一条腿,饭菜撒了一地。   在吴锐眼中,刘先生有着“传统文人的傲气”。尽管生活颇为艰难,但他从不和外人说。尽管与吴锐素来交好,但遇见不同的观点,刘先生总是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大声争辩,不明内情的外人,总以为他们两个是在吵架。   2004年,年过八旬的刘起釪双耳已经完全失聪。他的女儿女婿都在南京工作,于是,老先生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前往南京定居。据说,那一次仅仅为运回古籍与研究资料,刘起釪就租用了一个10吨重的集装箱。   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学术使命。在吴锐的手中,保留着刘先生到南京后与他的20多封通信,每封信都厚达10余页纸,数万字。在信中,刘起釪依然与吴锐探讨着各种学术问题,也会偶尔聊些生活现状。   在其中一封信里,刘起釪这样写道:“……在女儿家,终于可以洗上热水澡了,我已经十多年没洗过了,没想到是这么舒服……”   但这样的快乐,这个历史学家却没能享受太久。   2006年,刘起釪的女儿突患高血压、糖尿病,紧接着,他的女婿又得了重症肌无力,两场大病,耗光了刘家几乎所有的积蓄。这对夫妻不得不遵照医嘱,投奔深圳的亲戚,借南方温暖的气候养病。   从那时起,刘起釪便被家人送到了这家养老院,并从此困在这里,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护工毛志芳眼中,刚来的时候,刘起釪和别的老人“不太一样”。他总捧着一套《尚书校释译论》,这是刘起釪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他片刻不肯离手,总拿着笔,在书上写着什么。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套书不知去向,老人翻床倒柜苦苦寻找,仍不见踪影。刘起釪大发了一通脾气,从此终日坐在床上对着墙壁,喃喃自语,身体状态也每况愈下。   有一次,毛志芳在老人的床头柜里抽取一件换洗衣服时,无意中抽出了压在最底层的几张信纸。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因为老人无法出门,这些信也没能寄出。   事实上,这是刘起釪为了延续自己的学术生命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信是写给中央高层领导的,老人用流利的文言写道:“……小小浅才薄学之小小读书人刘生起釪,只最向明公尊前简单敬献一乞求之语,那就是不知明公能俯赐一援手否?目前全国熟研古学如浅才者,确实恐怕只有几个人。那么敬待一援手切盼之至!钎待覆示。专此奉肯,切盼德音!”   他逐渐变得和其他老人一样——易怒,烦躁,衣裤越来越破旧,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也渐渐缠上了他。大小便开始失禁,为了护工照顾方便,他的裤子没有拉链,长期套着塑料的尿袋。   在养老院里,一个护工要照顾10多个老人,常有忙不过来的时候。刘起釪嗜辣,有一次,护工不在身边,他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辣椒酱,因为手抖得厉害,瓶子失手掉在了地上,摔碎了,他就用手抓地上的辣酱吃。   2010年年底,南京《金陵晚报》的一个文化记者,偶然得知了刘起釪的近况,并将此事告诉了副总编辑丁邦杰。   作为一个长期跑文化口的新闻工作者,丁邦杰很清楚刘起釪在现代史学界中的地位,这个副总编辑亲自带着记者,去养老院看望刘起釪。   “我简直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位大家居然到了这步田地,太不可思议了。”他说。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让这个老报人感到震惊。刘起釪误将他们当做北京来的记者,原本卧床不起的老人,仿佛爆发出全身的能量,翻身下床扑过来,紧紧抓住他的手高声尖叫:“带我回北京!带我回北京啊!”   丁邦杰连忙将老人扶回了床上。老人的双耳已经失聪,他们只能通过笔纸来交谈。丁邦杰惊讶地发现,老人对身边的事情已经糊涂了,但只要谈起学术,他的思路却异常清晰,甚至还能写出自己尚未完成的那几部著作的题目。   2011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丁邦杰又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老人已经不清楚这天是什么日子了。这天晚上,养老院的晚餐是一碗水饺和一盘大白菜炒肉片,老人用颤抖的右手夹起水饺,低着头往嘴里送。   在翻检老人的随身物品时,丁邦杰还发现了一张老人亲手写的未能送出的借条,上书:“夏老师:请您借人民币100元给我一用。非常感谢!学生刘起釪敬请。”   “这样一位大家,何以至此啊?”丁邦杰难过地说,“要是我们早几年知道,好好照顾老人,再给他配个助手,他还能留下多少宝贵的史学财富?这恐怕永远都是个未知数了。”   其实,吴锐早就向组织上提过类似的建议。   2007年,吴锐就意识到不对劲。不但收不到刘起釪的信,连他给刘写的数封信件,也仿佛石沉大海。2009年,他借来南京出差的机会,到养老院看望刘起釪,他悲哀地发现,原本如亲人般的刘先生,竟然已经认不出他是谁了。   回去后,他向院里提出建议,希望能给刘起釪配个助手,为他整理相关的资料。但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刘先生的级别,不够配助手。”一个领导告诉他。   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里,因为丁邦杰的报道,刘起釪的境遇发生了一些改变。   南京的市长与市委书记都前来看望了这个历史学家,养老院的领导也专门为刘起釪开了一个单间,为他配备了专门的护工。   “您在生活上还有什么要求吗?给您配个轮椅,您需要吗?”本报记者在纸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   “不要了。花国家的钱。”他颤抖地写道。   “您还有什么心愿吗?”   “我希望回北京教书。一个课一个课地教下去。”他又写道。   这些天,还有许多南京的读者,也带着鲜花水果和一些生活用品前来拜访。但老人最珍惜的,是一个读者送来的一本用A4纸打印的文稿,上面是一份出土的战国竹简《保训》的注释。   “这是好东西,我(看完)要写份读后心得。”老人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声音。他望着那份文稿的眼神,如同一个疲惫不堪的旅人,终于见到了满是食物和饮水的庇护所一样。 http://news.sina.com.cn/s/2011-03-02/071622037056.shtml
个人分类: 诗词|4547 次阅读|22 个评论
文科博士不能熟练掌握两门外语的都应该斩首
热度 41 hongfei 2011-3-2 00:03
文科博士不能熟练掌握两门外语的都应该斩首 2011.03.01 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对于一个有文化的人来讲,是很容易的事情。有人说文科博士应该不要求掌握外语,这些人和那样的文科博士都应该拉出去斩首。 1. 研究马列主义的起码应该熟练懂得英文、德文及俄文,要不然还研究个球马列主义。 2. 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的,起码熟练掌握两门外语,要到全世界的两个孔子学院去传扬中国文化各两年以上,否则永远不得升任副教授。这些人不以到全世界传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死有余辜。 如果不想见血,起码也得先摘去博士帽,削发代首。 曹广福《外语对所有学科都是重要的,包括社会科学》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17698 注:这篇文章被精选,编辑也应该被斩首。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4471 次阅读|57 个评论
有关中华文化的一些零星思维
ganensh 2011-3-1 12:40
似乎随着脑海中岁月刻痕的增长,我对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感戴珍视之心也愈加强烈。更确切地,是其中那深邃文化底蕴和厚重历史积淀承载了这一情感的核心。如果说文化是以历史为半径的一个圆球,那么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参考系里毫无疑问是个大块头。然而,放眼近世及当下,是什么让它徒有其块头却远无与之相称的活力与影响,孱孱乎若垂暮翁媪?我应该惭愧与忏悔,心无寸草胸无点墨,何颜妄谈中华文化。然虽不懂中华文化,但自从我内心渐渐留意到它并变得愈发关注,我即注定将被与其有关的一切所萦绕。 对于中华文化,诸多的海外华人爱之尤烈,而身在故土的国人却通常不温不热。或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说中华文化对于国人都是家常便饭对于国内社会纯属理固寻常,那么真是没有什么可杞忧的。现实是包括我在内的大批青年民众并没有多少有关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熏陶,或容我说,除了中小学时代所学的一点语文知识一点中国历史等。香港孔教学院的院长汤恩佳近年来向世界各地捐赠孔子铜像三百余尊,包括去年向我的母校捐的一尊,对于汤老此举,我心倍感欣崇。孔子,中华文化代表的不二人选,在大陆却由于短暂的历史插曲而鲜有现身。另外,令人振奋的是,自 2004 年起,政府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旨在向海外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并且,近年来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也日益增多,就说如今的华中师大,在校留学生也已达到一千多人,还不乏家庭组,其中三五岁的小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有人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说这也恰是当前中国所缺乏的,多么匪夷所思的境地。可以确信的是,随着政府回归和巩固稳健合理的发展道路,中国发扬文化软实力的潜能巨大。 说到汉语,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敬慕与珍爱。显然,这种心境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随着思维的成长认识的加深逐渐形成。世界万物,人生百态,所有的一切都是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而我们常常因无法恰当地描述自己的体会或见解而愁郁憋闷。汉语有它绵延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后盾,信手拈来的成语,轻松想到的典故,寥寥数字,即可准确表达看似多么伤神费脑的境况。由汉语记载和勾勒出的绵延生动的历史更是一方享之不尽的精神领地。即便撇开民族感情,汉语无论如何也都是值得赞美和珍惜的。令人不解的是,当今的社会仿佛并不那么在意这些,或者说更多的人都在奔忙于各自的前程,哪有空关心那些无形的语言文化,即使要关心,或许还会觉得不如关心英语来得经济来得实惠。 而关于汉字,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所谓繁简之争。这是自解放初政府以强大的执行力推广简体字以来,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争议。即便不涉及台湾香港,站在文化传承的高度,这也是个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据说民国时期也曾推行过文字简化,而立马遭遇了强大阻力,政府随即收回了简化决定。对于此问题出现的背景我未做更详细的了解,但知道直至解放后的汉字简化还是以汉字拉丁化作为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真是叫人绝难容忍。站在当时某些文化人士的角度上来看,这种伤害甚至比清初的剃发易服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为何少有耳闻推行阻力,除了政治环境及文化思潮方面的因素,最容易注意到是当时极高的人口文盲率。再联想到去年有关“汉字整形”所引发的轩然大波,便更能令人确信这一点。见过有人这样驳斥那些呼吁恢复繁体字的提议,说是若要恢复繁体字,那是不是还得恢复篆体恢复甲骨文,因为那些比繁体字更悠久更有资格。对于此类看法我倒完全不以为然,繁体字的形态几乎于两千年前就已基本形成,中国有明细历史进程及丰富历史文献的时间也不过两千余年,要不是近代错误思潮指导下疯狂地文字简化,即便千年前的曹操、关羽、唐太宗、宋太祖穿梭到今日的大街小巷,还能亲切的识别满街的汉字,这种文化上的纵横相通给人的完美感受真是难以言表。无论如何,我个人至少从感情上是站在繁体字一边的。很欣慰台湾香港一直是使用繁体(或者说正体),这也使得大陆很多的人至少不会对繁体感到太陌生(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电影电视 MTV 等),从而即当在各种历史文化景点旅游的时候也能大体识别古迹上的繁体汉字。不过随着大陆音乐影视文化的慢慢崛起,这种影响途径仍不免会逐渐式微。说到这,又让我想起,曾见新闻报道,某些翻修或重建的历史建筑,上面写的竟是简体字,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后来专门注意了黄鹤楼上的文字,发现其中的楼字居然也是简体的,顿觉心中特不是滋味。或许我可以想象这个简体的楼字古代已有(就如字体简化中所号称的“述而不作”)并也经常出现在正式场合,但是这种可能性似乎极小。对于历史古迹,我以为应全力保持它的原有风貌,而尽可能少地掺入现代的元素。而对于任何的文物古迹,最能体现其历史内涵的莫过于与之相伴的中华文字。尤其在我们大陆,历史古迹上苍劲古朴的繁体汉字几乎成了其之为古迹的最大特点。而如今却见这点都得不到保证,实难不为之而哀婉叹惜。 在整个华夏故土上,遍布各地的碑陵墓冢、楼台阁殿、庙祠庵塔等,都是悠远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见证,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浩淼的时空跨度,让我们可以轻易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尽情拥享那浑然一体的磅礴自由度,而其中文物古迹则至少提供了实证的空间联系这关键一环。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告诉了我们历史的故事,文物古迹则提供我们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的绝佳场境或条件。更多的埋藏于地下的文物古迹将来会让我们的历史变得更加清晰和亲近,让失落的历史点滴重归中华记忆重润中华文化。然而,屡见报端的有关大兴土木背后破坏文物古迹的事件实在让人心寒心悚。很多并非有意,只是工程中偶遇地下的遗址古墓而保护不及酿成损害。关于此,更无法回避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所造成的惨痛破坏。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基建和盗墓又成了文物古迹的最大杀手。或许,在日常的生活里,我再也找不到什么比破坏文物影响更恶劣更深远的了,这种痛,难以抚慰无法消除。 传统的东西曾在中国受到无情的批判和背弃,虽然近年来有所回归和改观,但是当下的中国保留下来传统的东西并不多。或者说,在一个局外人看来本应有的中华文化特色在我们的社会居然已难觅踪影。对传统的恣意背离和对新事物的盲目追随或许是当今社会精神匮乏物质唯尚不可洗脱的根究之一。年青一代中相当部分人心底没有太多约束,号称个性解放,甚至将关乎品质道德的东西也扣上封建迂腐的帽子弃之如草芥。前段的相亲节目风波,最近的反三俗运动,精神层面的缺憾已然肆虐于整个社会。而一些人性观念近乎痴愚的开放,让他们看不清自身的矛盾看不到问题的牵连,终至付出惨重的代价。中国人很忙,很累,但也并不见赢得更多的快乐与舒坦。是否要归咎于一种社会气候社会氛围,作为个体,你不乐意这样?你真难怎样。 关于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似乎经历了一些变迁,现今作为国内 56 个民族的总称。现阶段关乎祖国统一的,除了台湾问题,另还常常为人关注的就是新疆西藏的稳定。台湾问题,需要台海双方给予充分地诚意,尽量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避免政权利益的细节纷争,极大程度地避免军事冲突,则应可以对结果做出比较乐观的估计。而之后诸如繁简字体等社会文化方面的统一仍然需要睿智的办法来解决,同样地,应以民族利益为最高标准。新疆西藏的问题,或许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处理相关民族文化习俗与主体民族差异较大的境况。文化习俗的差异本身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中国的不同地区都有着各自的乡土文化特色,这不仅存在于民族之间,也存在于民族以内。乡土乡音乡俗能给人以美好的情感体会,不同的乡土特色也拓广了人类的生存体验丰富了生活的各种可能。相对而言,藏族维吾尔族等的文化有着较大独立性,仿若自成一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甚至有一定时期较强独立性的历史,这也使得一部分人藉此煽动是非,破坏统一现状。可以想见,在恰当的程度上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理解与认同或是保持恒久稳定的必由之路。另外,怀想当年外蒙的独立,确是让人不甚轻松,而如今,至少,溯望元朝历史,虚添一丝纷扰。 有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在中国一谈到封建历史、地主老财、宗法礼教之类的事物,人们多半会不假思索地抱以批判或鄙夷的态度?这一状况是在国难连连的清末民国形成的,还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形成的?我只注意到,很多为抵御给自身适应的生存环境带来破坏的事物而抗争的历史人物总难逃被今人扣上卫道士的名头。卫道士,本应是个中性词,但通常被人用作贬义。其实,很多时候,好坏对错并不至后人想象的那么清澈简单。有些人尤其乐于炮轰坚持腐朽观念或阻挡历史车轮的人,为什么不能稍微公允地想一想,虽不排除所谓的卫道士“卫”的可能完全是自身的既得利益,但更多的情形,一辈子适应的环境,说变就要变了?一辈子坚持的准则,说改就要改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太多时候不是以相较的优劣主导一个人的抉择,情感与习惯是永远无法疏忽的因素。更还有大量的情形中新事物并不比旧事物优越,而仅可归结为游戏规则的更改。或可说,符合卫道士这顶帽子的人永远不会灭绝,甚至本质上任何一个人都是自身观念立场的卫道士。由此而言,我们绝不应该以当代的标准或观念去认识和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更不该轻易对相较现在落后的历史事物嗤之以鼻。本质上看,环境制度的优劣只能在对比中体现出来,人对环境制度的适应性也不会因制度优劣而有所不同,而特定的生存体验更是具体坏境制度的杰作。我们应该了解并珍视现代社会相较的优势或进步,但并不必要鄙视或贬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较现代“落后”的事物。权如一个人的成长,并不至视过去与现今对立。 零散的思维,零散的文字,似乎没有主题,而我内心只想记录下脑海里有关社会有关文化的一点东西,我更想是关于中华文化,但到目前为止,我远无这种基础,远不达这个条件,希望以后可以,必须使以后可以。如果以后我再来看这些文字,觉得一些悠远,一些稚嫩,那说明我长进了。 2010.7.14-15
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沈晓雄的“阴阳:一个风靡现代生物医学界的科学”有感
热度 5 drYZZ 2011-2-19 12:45
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而顽强奋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沈先生花了数年时间,阅读了千余篇每外文献,创作了一部让中华儿女感到自豪的作品,十分值得敬佩! 在自豪的同时,我也隐约地担心,中医学会不会像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样,传到海外,被人利用,对我们自己带来的好处不多,害处却不少呢?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中国的传统医学会不会被人家拿去发扬光大,自己却像用指南针来看“风水”,用造纸术来制造烧给死人用的纸钱----草纸,用火药来制作烟花爆竹来炸伤人、烧毁楼呢? 中国啊中国,好好地发展吧! 我理解那些骂中医的人,他们的初衷大都也是为了让中国尽快地发展;我更敬佩那些捍卫中医的人,他们更是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而不屈不挠地顽强奋斗。我觉得我们现在更加需要把我们的宝贵遗产变为新的“生产力”,更好地“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只让它们流传在民间,成为绵延千年的“遗风”而已。 这就要求每一位捍卫中医学的人:一是要努力把中医学真正理解透彻,力争把其核心的内容与现代科学联系起来;二是要主动地与热爱中医学的其他专业的人士密切合作,特别是要鼓励其他学科领域的人来研究中医学,而不要歧视他们较低的中医学基础;三是要舍得放弃中医学理论中那些与医学关系不大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词句。没大必要非得引用《淮南子》、《庄子》、《管子》、《国语》、《尚书》甚至《易经》(有人强调易医想通,我承认在过去是这样,但不主张将来要这样)里边的东西来阐释或助证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而是要尽力用现代科学的概念及知识来阐释或助证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思想。四是要尽力把中医学“病”、“证”的实质与组织细胞,以至分子的变化过程联系起来。在指导思想上不落后,在科学水平上也不能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水平上。最终把中医学发展成为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生物医学思想,并以中国传统哲学和生物医学思想为指导的,融入了世界最先进的医学技术的,传统中药与现代生物制剂(即人们常说的“西药”)互补共用(但不一定同时用)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医学。 从几千年前到几百年前,中医学一直是把当时人们最先进的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都应用到医学之中。麻醉、手术、心理开导等都是中医学在世界上最先应用的治疗手段。现在很多人把这些内容都看成是西医的。这不能怪别人,要怪中医学人自己没有很好地发展中医学。较早的《神农本草》只包括了三百六十余种药,到《本草纲目》就发展到了近两千种中药。按照科学知识发展的一般速度,现在应有数万到数十万种中药。但是,实际上的数目要比这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主要是没有把现代科学能够分离提纯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发展成中药。一两百年来,中医学面对“西医”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保守有余,发展不足。再照这样下去,后果很不乐观。
个人分类: 中医学与现代科学|3586 次阅读|5 个评论
论读书
热度 2 horser2011 2011-1-31 12:16
现在之时代,信息浩如烟海,人们沉溺于物质的追逐与享受。一个人,一个民族,若丧失了读书的乐趣与基因,己无进步的希望。古人讲"书香门第”,不为官宦,宁为书香之家。据说,英国人是人均图书数量最前的民族,我想,英吉利民族所做的贡献,恐怕与其爱读书有很大关系。 读书,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智慧和视野,使人有机会与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交流,学习他们的智慧。人之所以优于其他物种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人可记录保存智慧和思想,交流学习传递。中华文化所以源源流长,靠的是经史子集的学习和传承。西方文化的积累,圣经的学习必不可少,而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科技文献的作用至关重要。 时代会变化,人生会变化,读书不可少,家应有书香味,人应该有书香气。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2993 次阅读|4 个评论
“返本开新”的文化研究之方法与使命
热度 3 周可真 2011-1-24 22:04
围绕天安门博物馆前立起孔子青铜像一事,科学网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无论论者对于此事持有何种态度,是赞同还是不以为然,对此事的关注本身就是好事,这在科学网这样的场合尤其难得,表明中国科学界对于文化也给予了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对于立孔子青铜像一事,我的观点认为,这是以官方姿态来表示我们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而孔子正是这种文化的代表或象征,并且在儒、释、道合流以后孔子的确可以代表整个中华文化,但是肯定孔子的这种地位,这并不等于肯定孔子个人以及由他所开创的儒家的思想。 事实上,不仅中国官方,就是民间主张“复儒”的学者,其主张“复儒”也不等于他们认为当代中国人的思想应该回归到先秦时代的孔子那里,以孔子的思想来指导当今中国的社会实践。这种形式的“复儒”是没有可能的,实际上也没有哪个人会愚蠢到竟然要求这样一种形式的“复儒”。现代新儒家主张“返本开新”,这就是表示“复儒”(返本)只是再造或发展中华文化(开新)的一种手段,这分明意味着是要从儒家文化中吸取某种价值观,以此作为导向来重建中华文化。至于究竟要从儒家文化中吸取何种价值观以及怎样来重建中华文化,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现代新儒家内部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我个人认为,以儒家有“三纲”之类的糟粕性观念来否定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从孔子时代(春秋)到清代的整个古代,中国社会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不仅表现在国体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在政体上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还表现在官制上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制,从征辟、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演变,在学术上从诸子蜂起的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有今、古文之争的经学到儒、道兼综的玄学的转变,从儒、释、道三教并立到合流以至于融合的演变,如此等等。与古代中国社会的这种演变相应,儒家思想也在演变,这种思想演变是通过后儒(包括儒学者和经学者)根据自己时代的要求对包括孔子在内的前儒和由孔子所整理的“六经”(秦火以后为“五经”)的思想加以新的诠释和阐发来实现的。被后儒重新诠释和阐发的思想与前儒和“六经”的思想本身显然并不是一回事,前者乃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只是在名称上它们常被学者们不加分别地笼统称作“儒家思想”罢了。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演变是孔子及后儒和“六经”的思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以儒学和经学方式不断得到改造的过程。到了近现代,这种改造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进行,近代维新派的思想和现代新儒家的思想都是这种新的改造活动的产物。但是,近代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维新派的改造并不成功。而现代新儒家的思想至今也未转变为一种现实而普遍的社会运动——有“中国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曾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极为有限的局部性实验,而且这种实验也并未取得成功。这说明,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努力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是徒劳无功的,其思想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未掌握中国大众而由中国大众的社会实践转变为现实。 那末,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儒家思想是否还有可能得到继续发展呢?我认为是有可能得到继续发展的。但是,需要发展的不只是儒家思想。 我们可以推出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但中华文化不只是由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及其后学的思想,它还包括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及其后学的思想以及佛教思想等,所有这些思想都是有可能也需要得到发展的。这就是说,“返本开新”之“返本”,不应像汉武“独尊儒术”那样独“返”儒家思想之“本”,而是应当“返”中华文化之“本”。 中华文化之“本”到底是什么,这是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它不能被归结为儒家思想之“本”。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讲“和谐”,认为“和谐”是中华文化固有和特有的一种观念,而且许多人以为这种观念是来自主张“和为贵”的儒家。其实,主张“知和曰常”的道家何尝没有“和谐”观念呢?更何况“和”的观念并非孔子或老子首先提出,春秋时史伯就讲“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春秋时代许多学者都提倡的,根本不能被归为儒家或道家所特有的观念。 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和谐与自由》的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394 ),提出了“和谐以自由为旨归,自由则存在于和谐中”的观点,认为“离了自由则和谐为无根之谈;离了和谐则自由为无稽之谈”,这是试图重新诠释中华文化固有的“和”的观念,将现代人所普遍信奉的“自由”观念注入其中。按照这种观点,崇尚“和”的中华文化中难道压根儿就没有某种“自由”观念了?这种“自由”观念是什么?它与现代“自由”观念相比具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另外,中华文化中有没有与现代人所普遍信奉的“平等”观念、“人权”观念相通的观念呢?就先秦诸子百家而言,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以及其它学派,它们无不重视民生问题,例如,老子讲“实其腹”,孟子讲“制民以恒产”,这都是肯定人民百姓有其生存的权利,并要求统治者充分尊重这种权利,并为实现他们的这种权利而创造必要的条件。诸如“生之谓性”、“生生之谓易”之类的观念能否被理解中华文化中固有的“天赋生命权”的观念呢?这种权利能否被理解为“人权”呢?它与现代“人权”观念相比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和挖掘中华文化中固有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之类的观念,并根据我们自己时代的要求来重新诠释和阐发这些观念,以构建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相一致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价值观呢? 在笔者看来,曾经为毛泽东所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等方针,可以作为“返本开新”的文化研究之基本方法。反之,把文化研究搞成像清代朴学家们钻进古纸堆里进行考据那样的所谓“纯正学术”,这是无法达成“返本开新”的文化研究之目的的。 文化研究应该成为一种创造活动,对文化研究的文本进行“还原”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样的“还原”是不可能的,除非这种研究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方式来进行,但是这种实验在文化研究领域是不可想象的——有谁能够通过实验方式来检验某个学者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是否为唯一正确的解释呢?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解释不可能是知识性的东西,只能是观念性的东西。“返本开新”文化研究所追求的是某种观念,而不是某种知识。 但是,自从人类有了可以被称作观念的东西以来,任何一种观念的创新都不是从零开始或“无中生有”的,而是必须借助于既有的观念,这就是为什么要“返本”的理由。“返本”不是对既有的观念进行“还原”,而是对既有的观念进行理解和解释。 理解的前提是理解者心中有“理”。有“理”才有“解”,无“理”则无“解”。而生活在不同时代或生活在同一时代不同环境中的理解者,其心中之“理”是会有差异的,而且是必定有差异的,因其如此,人们对同一文本所表达的观念就可能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事实上,像《论语》或《老子》这样的本文所表达的观念,迄今为止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解释都不知道有多少种了,而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说是唯一正确的,对此人们只能公推或公认其中某种或几种是比较权威的,如此而已。 愚见以为,理解者心中的“理”是文本所表达的观念和理解者所处时代所需要的观念之间的一致关系,能够把握到这种关系的人才能对文本所表达的观念做出权威性的理解和解释,即这种理解和解释能被理解者所处时代的人们所普遍认可。而如果这种权威性的理解和解释不仅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普遍认可,而且由这种解释所表述的观念为该时代的人们所普遍信奉的话,那末,这种观念就是表达该时代的时代精神的观念了,从而它也就能成为该时代的主流观念或核心观念了。“返本开新”的文化研究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其研究才是完成了时代所赋予它的使命。
个人分类: 理论探讨|21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孔子与中华文化与yatou姐碰撞
热度 3 mingmingde 2011-1-22 11:48
今天看到yatou姐的博文《老子徒孙近观孔子(1)》 暨网友的评论,感到有些话说,就留下了评论,以做交流。在此复制转贴,立此存照,或许会成为我今后进一步认知中华文化的一个灵感源头。在此还要感谢yatou姐的激发! mingmingde 2011-1-22 10:30 历史证明:人民群众从来都是最聪明的,岂是某些人利用2500多年前的孔子能“愚”得了的?呵呵,向yatou姐致敬!实际上,现在人们提到孔子的时候,往往是把他当作中华文化的象征或符号来使用的,并不单独指狭义的儒家思想,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骨架),以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为两翼(四肢),以医家(中医:医术-医学-医道)、武家(武术-武学-武道)、墨家、兵家、阴阳家、名辩家等等诸子百家为(五脏六腑和)鲜活血肉的一个多元综合体所有这些只是在形下器物学术层面有分歧而成不同学派,但在形上达道的层面上是没有冲突的。这就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中华文化。——姐以为然否? 博主回复(2011-1-22 11:07) : 只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五四之前的那一可怜可恨可叹的境地,买不买单是一回事,帐还是要算一算的,否则下一步的路子如何走,怎么走,是个问题。这个很实际。虽然我们远在乡野,但是思考的自由是有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些思考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孩子跟孙子们还要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博主回复(2011-1-22 11:02) :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然,如果我们完全将过去统治中国的理论结构原封不动地复原,这注定只能是一场新的失败的开始。可现在,没有哪家学派愿意为中国封建糟粕思想的形成与漠视来买单。 [注:此博主是yatou姐。] yatou姐,我想说的是:探讨中国近代悲剧的文化根源是必要的,是为了汲取教训、创新文化、复兴中华;而不是要追究几千年前哪家哪派的责任,让谁来为此悲剧买单。古人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的,他们不在场,因而也不可能来买单的,买单的人还只能是我们当代自己。因为悲剧的主角是近代中国人(其实任何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不会有意识地制造悲剧的,或者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有些做法是在制造悲剧)。帐当然是要算的,但是我觉得最好的算账方式,是利用我们当代人的智慧来“扭亏为盈”,倒转乾坤,而不是沉浸或“陶醉”在抱怨古人、怨愤古人并一味地追究责任清算“欠账”的无聊无益事情之中(想想,古人真的欠我们什么吗?)。这块土地是我们的,它是森郁葱葱、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沃野,还是寸草不生、贫瘠荒凉、风沙肆虐的死亡之地,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古人对我们的影响,也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姐以为然否? 有感于yatou姐的回复,我又评论道: mingmingde 2011-1-22 11:20 姐好!根据解释学的原理,一个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或接受一个知识的时候,总是已经有先在的知识或经验在他的头脑之中了,而这成为他理解当下对象的前提,这就使我们对对象的观察、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完全是对“真相”或“真理”的“复原”;在科学哲学中,也有“观察渗透理论”的原理。而这些理论或经验实际都是我们生存的当下时代及其实践所赋予的。据此可以知道:我们对古人思想的学习、理解乃至应用也都是在今人的已有知识结构、经验背景、阅历体验、时代需求、实践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进行的,因而您所说的“我们完全将过去统治中国的理论结构原封不动地复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也就谈不上失败不失败的问题了。因此,才可以理解在中世纪之末,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迷恋而造成的“文艺复兴”并没有使西方回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反倒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资本主义文明。我想,在当今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特别是全球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咀嚼、回味、反思、重构乃至扬弃创新,绝不会使现代中国“原封不动”地回到孔子时候的战国纷争的时代,反倒可能因为这种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而引导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人本-生态文明时代呢。姐以为然否? 在姐的留言本上,我留下了这样几句话: mingmingde 编辑 删除 半小时前 也推荐yatou姐读论语:要是入门随便关注一下论语的人生价值,可以浏览于丹的《论语心得》,但要理解孔子思想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术内涵及其博大精深的意义,推荐您稍微认真地读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进而读读南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这会让你更开眼界。 姐回复曰: 谢谢。我会转换现在的视角去读这些作品。 也许我是对儒家的成见太深。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是中国采用了他们的教义,却一步步走到火烧圆明园。这是事实。 ——看来姐算账的劲头还是十足啊,呵呵。既然是后人采用了“他们的教义”,还不知道采用的态度和方法对不对,但无论如何造成了灾难,那应该追究那些采用的人的责任哦,看看他们采用这些“教义”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究竟如何,等等。就像我们知道的,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理论上源自尼采的权力意志和超人理论一样,似乎人们在清算希特勒二战罪行的时候,怎么就没人追究尼采的责任呢?日本法西斯主义侵华战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惨无人道,人们在反思教训的时候,似乎也没人追究日本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啊! 其实,历史上道家对待儒家的态度也不是这样的哦。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更加辩证一些,可以作为参考。 我在周可真老师的网文《孔子能否代表中华文化? 》后评论道: mingmingde 2011-1-22 10:15 支持周老师的观点!其实很多人既没弄懂马克思主义的真义,更没搞懂孔子思想的精华,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开花结果,这至少说明一点:孔子思想在基本点上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水火之隔,而是相互兼容并相互补充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恰恰基于此二者继续在更高程度上融合-补充的创新性发展和应用。周老师以为然否? ——尚未得到周老师的回应,但我想作为有深厚马克思主义修养和中华文化修养的周老师至少不会全盘否定这一点的。 周老师回应了,不出我所料,心有戚戚焉:(修改补充) 博主回复(2011-1-22 12:17) : 马克思主义一传到中国就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过程。这里的“中国化”包含“儒化”的意义。儒家追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马克思主义追求“解放全人类”,其在价值取向上确有相通性、一致性。 我明天要回老家过年了,不能上网了,提前先科学网朋友们祝福新春佳节,阖家欢乐,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2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孔子能否代表中华文化?
热度 19 周可真 2011-1-21 19:25
一般说来, 人生就那么几十年。 这几十年中,都是跟着别人学的, 有几句是自己创造的? 可笑的是, 自以为只要 “创新”的口号 喊得响 就“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了。 创造人间奇迹 谈何容易? “文章千古事 都付笑谈中。” 什么意思? 虽然文章做得好 可以跨越时空 直到永恒。 而实际上 文章就是文章 毕竟不是实事 纯属虚言! 在文章中 奇迹可以创造出无数 却都可付笑谈中 实际也是付笑谈中。 孔子“述而不作” 然而 他是千古伟人。 这决不是因为他是什么级别的长官。 孔子是不擅长当官的 虽然他曾经当过官。 他之成就 千古伟业 是在他去官之后的 数十年间。 在这期间 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的他 教诲了多少人? 孔子 教育家 中国 ——不敢说 是世界—— 最伟大的 教育家。 教育? 文化靠教育 传承。 没有教育 就没有文化。 吾中华文化靠什么传承至今? 教育而已矣。 由是观之 孔子 能否代表中华文化?
个人分类: 传统文化|3698 次阅读|39 个评论
[转载]不懂天文历法读不懂中华文化
sheep021 2010-10-26 09:46
不懂天文历法读不懂中华文化 2010-10-18  来源: 南方日报   第一座工业烟囱耸立起来的时候,工业革命开始了;亿万座工业烟囱耸立起来的时候,工业污染开始了。人类发明了化肥增加了粮食,但却弄脏了江河与土壤;人类发明了抗生素以为可以药到病除,却催生了新的超级病菌震惊了世界。究竟人类是在征服中走向毁灭? 还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持续发展?一个离不开、解不了的世界性难题正摆在人们的面前。   在寻找人类持续发展智慧的时候,一批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天人合一的中华元典文化。但是,谈中华元典文化,绕不开阴阳五行、太极八卦,而百年来的文化批判运动至今,一直视阴阳五行是玄学,视太极八卦是迷信。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到底从何而来?为何会成为经典中的基础?   广东有这样一位工程师,他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借助天文历法解开了文化源头的一系列难解之谜。他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文化不是始于文字,更不是始于儒家与道家,而是始于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远古中华先贤以太阳为坐标创建了太阳历,以月亮为坐标创建了太阴历,以北斗星为坐标创建了北斗历,最后将三种历法合三为一创建了阴阳合历。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是用抽象符号表达的,抽象符号就是河图洛书、太极八卦。天文历法一有永恒坐标,二有严密的数字,三有万古长青的哲理。阴阳五行的哲理是从最初的太阳历出发的。天文历法中的阴阳五行第一特征就是严格的规定性,与迷信与玄学毫无关系。   世界的和谐发展能否从中华元典文化寻找智慧?为什么说太阳、月亮、北斗星是破译中华文化密码的三大坐标?日前,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工程师。广东学人历来有承传中原文化厚实底蕴而变革创新的特点,三大坐标之说,如果能够经受得起各种质疑批判而言之有理的话,这将对中华文化研究具有别开风气的影响,希望他的观点能引起争论。真理将越辨越明。 太阳、月亮、北斗星:破译中华文化密码的三大坐标   这是彝族文化所保存的洛书,彝文名为鲁素,汉语意思为龙书,表达的十月太阳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均由十月太阳历所奠定。美国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探测器上,刻有代表地球人智慧的几个标志,其中之一就是脱胎于洛书的四阶幻方图。 人物简介   刘明武,地质工程师。近十年以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与独特视野,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中国文化研究》、《东方》、《中州学刊》、《人文杂志》、《学术研究》、《人民政协报》、《中华读书报》等学术杂志或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其中《太极思维: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尚象制器:发明创造的哲理与实践》等多篇论文,被《中国哲学》全文转载。   著有《打扫孔家殿》、《寻找元文化》、《中华元典智慧发微》、《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等等文集。专著有《换个方法读内经》、《清源浊流: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目前,正在导读针灸经典《灵枢》。   记者:您追溯文化之源,追溯到彝族洛书河图所表达的十月太阳历与十二月阴阳合历,您的论文在全国彝族文化研讨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贵州大学一名教授在出席日本山口大学召开的东亚历法与现代化的国际会议上,介绍了您的观点。古老的天文历法,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究竟是老黄历还是具有常青意义?     刘:书中的道理在书外,人文的道理在天文。研究中华文化,不能停留在文字这里,不能停留在书本之中。以书解书,以字解字,以经解经的文化研究,实际上早已进入了死胡同。   受纳西族保存中原古乐的启示,我把文化研究思路修改为书中没有的,等等地下(文物);地下没有的,到山里看看。果然,在云南、贵州彝族同胞那里,我有了令人震惊的发现:彝族同胞这里保留了河图洛书(以下简称图书),有图书之形、图书之数,更重要的是还保留有图书的详尽解释。彝族文化中的洛书,表达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历。洛书演化出先天八卦;河图演化出后天八卦。阴阳五行学说源于天文,奠定于历法,首先是由十月太阳历奠定的。   天文历法,首先是数据的精确性。十月太阳历上,年的时间长度为365.25天。这个数据,从远古一直运用到元朝,被郭守敬精确为365.2425天沿用至今。太阴历朔望月的时间长度为29.53天,被郭守敬精确为29.5305天沿用至今。   再谈永恒性。十月太阳历确定了冬至、夏至两个基础节令。冬至,太阳相交于南回归线;夏至,太阳相交于北回归线。冬至过大年,夏至过小年。粤港澳地区的冬至大过年之说,只有在十月太阳历中才能找到答案。以冬至夏至为基础,中华先贤又制定出了24节气。上下几千年,农民的种植与收获一直以24节气为准。一旦发现,千年不变,万年不变,这是不是永恒?   再谈常青性。原始反终、终者有始、满招损,谦受益,这些成语与至理名言源于太阳历。物极必反源于北斗历,月满则亏,月缺则盈源于太阴历。从源头流传至今的成语与至理名言大都与天文历法相关。几千年的生命,算不算常青?   再谈正确的思路与方法。以天文论天气,是天文历法背后的思路。以太阳为第一坐标论天气变化,是天文历法背后的方法。这个思路与方法一可以超越时间,二可以超越空间,永远也不会过时。如果沿着这种思路与方法再向前跨一步,就可以以天文论天灾。西方之谜的厄尔尼诺现象与雪灾,总是发生在冬至前后;台风与暴雨大都始于夏至,频繁于秋分。以太阳为第一坐标,可以清晰地区分出各种天灾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有必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为何不能做出必然的预报?不是仪器不灵敏,而是思路与方法出了问题。割裂了天文与天灾的联系永远也认识不了天灾的规律性。   今年,日本山口大学召开了一个东亚历法与现代化的会议,会议虽然规模很小,但却提出了根本性问题:发展与毁灭并行的现代化这条路到底对不对?以美国文化为准绳的全球化肯定不能支配世界,今后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结论是必须从天文历法这里再出发。东亚天文历法,恰恰是中国的阴阳合历十月太阳历之后的历法。请问,老黄历老吗? 记者: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点,在人类拯救地球的现代潮流中,认同的人越来越多。问题是:中华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现在只是盛行在风水先生的江湖里,似乎与科技相去十万八千里?您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刘:天人合一的哲理,源于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基本立场。《周易》告诉世人,是天地演化出了一男一女。天地人并称三才,三才分而为三,合三为一。以天地为父母,人应该报答父母,而不能伤害父母;利用自然而不伤害自然。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当,立为圣王;取予不当,流于死亡。中华先贤认识到,天地虽然无语,但无语的天地不可欺。只有取,没有予,天地肯定抛弃这些忘恩负义者。天人合一的哲理对新文明意义应该就在这里。   天文学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学,历法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法。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是从第一学、第一法这里出发的。阴阳五行太极八卦之所以被误解误读,根本原因在于源头天文历法的失传,尤其是十月太阳历的失传。   先寻根阴阳。在十月太阳历中,岁可以论阴阳,月可以论阴阳,日可以论阴阳。岁论阴阳,一岁分寒暑两截,寒为阴,暑为阳。阳主生主长,阴主收主藏。月论阴阳,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太阳历十个月,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日论阴阳,夜为阴昼为阳。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历法中的阴阳,可以实证,可以重复,可以测量,可以定量,与玄学毫不相干。   再寻根五行。十月太阳历分五季,一季72天,五季360天。五季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达。五行即五季,五季即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的哲理由此衍生。生亦自然,克亦自然。五行生克,制出了一副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简图。   再寻根太极、八卦。彝族洛书表达的是十月太阳历,演化出先天八卦;河图表达的是十二月历,演化出后天八卦。太极、河图洛书与八卦可以综合为一幅图,图中心为太极,太极可以化为一条首尾相接的龙。龙为时间龙,龙为阳气龙。彝族文化解释河图洛书,没有解释出神话,一开始就解释在了天文历法中。彝族文化解释八卦,同样没有解释出神话,一开始就解释在了宇宙八角上。宇宙八角可以表达空间中的八方(东西南北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可以表达时间中的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与冬至夏至)。八卦表达的是时间与空间,表达的是天文历法。《周易》中八卦,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产物。太极与八卦,与迷信毫不相干,与玄学毫不相干。   汉族有没有十月太阳历呢?有!《黄帝内经》里有十月太阳历的具体运用,《管子》里有五行为历的记载,但是十月太阳历究竟从何而来,汉族所有的经典没有解释,诸子百家也没有解释。解释不了十月太阳历,阴阳五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幸运的是,彝族文化对十月太阳历的完整解释。苗族文化同样是以天文历法解释阴阳五行的。 记者:您的观点,不懂天文历法,读不懂中华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     刘:不懂天文历法,读不懂源头经典,无法理解中医文化;同样道理,不懂天文历法,无法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化。   群经之首在《周易》,《周易》之首在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源于八卦,八卦之前有图书(河图洛书),图书是历,八卦是历,不懂天文历法能解开《周易》之谜吗?   中医的奠基经典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将懂不懂天文历法定为能不能为工(中医医生)的第一标准,不懂天文历法能弄懂中医文化吗?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时空观,中华文化的时空观是由天文历法奠定的。日行一度,历中一天,日周天365-365度,历中365-366天。度论空间,天论时间,时间空间一体形成。动态的时间,动态的空间,动态的万物,历中的时空物三者是一体关系。不懂天文历法,能理解动态的无限循环的时空观吗?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止于爱因斯坦,中华先贤所建立的时空观,至今无人提出挑战,将来肯定会在物理学领域为人类作出贡献。   没有数理基础,构不成文化。中华文化的数理基础,是从阴阳出发的。阴阳即奇偶,奇偶即阴阳。阴阳奇偶组成了图书、八卦,图书八卦可以表达时间与空间,可以表达天体与人体。彝族文化中有一人一宇宙的说法。天体与人体可以数字化,宇宙时空可以数字化。一切都可以数字化,是从源头天文历法开始的。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同了卦中的二进制。二进制之外,还有三进制;二进制已经改变了世界,如果三进制得以开发呢?不懂天文历法能理解奇偶之数的来源吗?   没有音乐,构不成文化。尽善尽美的音乐,是从天文历法出发的。历律一体,角徵宫商羽五音,是十月太阳历的伴生物;一方一音,五方五音,时空中诞生了天籁五音。阴阳十二律对应于十二月,是阴阳合历的伴生物。有几人会想到:五音六律出于天文历法?有几人会想到:今天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出于中华民族,出于中华民族的天文历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之理以天为坐标。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圣人之理以天为坐标。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君王之尧以天为坐标。动静参于天地谓之文,离开了天文,能理解人文吗? 记者:您以太阳、月亮、北斗星为坐标,去破译中华文化的密码。这个思路,非常有意思。据说,中国元典文化曾经影响了一批国外著名学者或科学家。您能详细谈谈吗?     刘:太极、图书、八卦,在西方赢得了一流学者的敬重,这里举几个例子:   例一,把卦图寄给了莱布尼茨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认为,中国古老哲学体现在《易》图之中,它以阴阳简明自然的方法表示了所有科学原理。(详见《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例二,在诺贝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学家玻尔眼里,太极与并协原理,两者之间相似相通。玻尔把太极设计为自己家族的族徽。   例三,198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惠勒应邀到中国讲学,其系列演讲被集为《物理学和质朴性》一书,太极图赫然出现在演讲集的第一页。   例四,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理论基础在阴阳,在五行,在卦图之中。   例五,美国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太空探测器,探测器刻有代表地球人智慧的几个标志,其中之一就是脱胎于洛书的四阶幻方图。   例六,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赞扬中华先贤的思路。爱因斯坦在《西方科学的基础与中国古代的发明》写了这样一段话:在我看来,中国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编按:指希腊发明的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可能找出的因果关系),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实证只是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东西方文化背后的方法不是一回事。筷子有筷子的智慧,刀叉有刀叉的智慧。爱因斯坦对筷子与刀叉各自的智慧作出了公正的评价。   我以阴阳合历与玛雅历对比作为结束:美国导演只知道玛雅历终结于2012年,但不知道东方的阴阳合历终结于31920岁。《周髀算经日月历法》: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旧历结束,新历开始,终点之处又是一个新起点。(编辑:东雪) 作者:王培楠
个人分类: 远古文明|61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中华文化历程
pengfeiok 2010-5-4 00:31
2008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也就是很多大陆人都发自内心的不知道的中华民国)即中国民国第十二任总统马英九正式宣誓就职。近60年中,台湾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实便是更民主了。除了退守台湾的国民党之外,又多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民进党。而且从2000年至2008年,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从中国历史上到今天,大陆和台湾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从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两岸敌对到今天国民党重新执政以后的两岸深层次沟通,都可以看得出大陆和台湾之间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隔断。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海上霸主,开始将目标由西方发展至东方。17世纪末,荷兰占领台湾。接下来,满清灭掉了明朝,中国进入了又一轮的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郑成功是明朝遗臣,一直割据着中国南方沿海的部分领地。迫于清军压力,郑成功看准了台湾这块宝地,最终他赶走了荷兰殖民者,台湾也总算是回到了华夏子孙手中。台湾经过郑成功、郑经的两代郑氏集团经营,最终被满清政府击垮。荷兰算是国外统治者,被清政府收复后的台湾边和大陆经历了历史上最明显的一次文化战争。满清统治者不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进行了残酷的中华文化摧残活动,而且在沿海城市(当然包括台湾)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了西方列国瓜分我中华帝国。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国,日本也效仿西方而很快富起来。日本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经过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而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台湾落入日本手中。经历过近代被西方统治者践踏的悲痛中,中国人民开始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尤其台湾开始投入日本的怀抱。日本对台湾采取与本土一样的统治与管理,台湾与中华开始疏远。经过日本对台湾50年的统治,年轻的台湾人会说汉语、能写汉字的都非常少,中华文化在台湾慢慢消融掉了。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降了,台湾回归中华民国。 国共内战开始,最后国民党因经营不善退守台湾。自1949年以后,台湾边进入了真正的中华民国阶段。为多数中国国民所不知:在对待中华文化这方面讲,毛泽东是个地地道道的毁灭者,而蒋介石则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文化守护者。这个阶段似乎与郑氏集团和满清对抗期间极为相似。无疑,蒋介石也是个独裁主义者,但是与毛泽东相比,他对自己文化的酷爱和保护值得后人敬仰。使他挽救了几乎不会国语的台湾年轻人,重新使他们接受国学教育。他为了保护一批一批的中华精品文物,可以尽一切力量而为之,最终将大量文物运到台湾,才有了今天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辉煌。在大陆却迎来了毛泽东主导的文化大革命,彻底颠覆了华夏2000多年的文化遗产,而且摧残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人才。中国文化从这里起,其实已经断层了,中国不在是一个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红色火海。正在大陆糟蹋中华文明的时期,台湾却进行着文化重建工作。重视国学教育,尊师爱老。大陆却可以随便打老师,而且彻底的停止了教育工程。80年代以后,大陆开始慢慢的恢复教育体系,也开始重建中华文化遗产。如今大陆也有了走向世界的孔子学院,开始教授世界朋友中国汉字和中华文化。但是目前的台湾中华文化和大陆的中华文化已经不再一样了,最简单的台湾使用传统的繁体汉字,而大陆却使用简体汉字。大陆已经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割裂了,延续下来的则是共产党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化,而且似乎有点政治文化凌驾于文明文化之上的感觉。传统的中华文化在大陆一切都被简化了,可以说大陆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正统吗?恐怕这么说也有点勉强! 不过有一条能行得通,如果大陆的党统文化做一些让步,与台湾的民主文化再深一层的交流,同时与投射着西方文化的港、澳、台互相吸取,我相信未来的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辉煌的。 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使得中华文化与中国大地不断割裂。或许海外华人膜拜中华文化,但未必就支持中国大陆,虽然中国大陆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但此时中国大陆非彼时的中国大陆,到底谁能代表中华文化主流?如果中国大陆不能整合中华文化并引领中华文化发展,势必使得中华文化不断异化,异化到自己不再是中华民族。新加坡虽然华人占绝大多数,但并不是一个有中华文化的地方,华人只是对他们一个种族的称呼,并没有文化上的任何涵义。 虽然中国大陆与台湾同文同种,但由于最近几百年的分分合合,文化上的差异性逐渐加大。综观中国历史,历来各地文化的差异一直存在,即使现在,我们依然可以从细节中察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化风俗的影子。每当这种差异扩大之时,就必然导致统一战争消除这种差异,要不然中国就可能如同欧洲一样变成几个小国家。同样,今天的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扩大,如果各自不能交流,任其发展,中华文化就不可避免的继续进化和分化。所以,正如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说的那样,两岸的争议不在主权争议,因为两岸都是中国人,都是中国人行使主权。主要的争议是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虽然两岸同属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但是各自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过程中发生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无法在我们这一代或则这几代消融掉,那么现在暂时的地理割裂将变成文化认同上的割裂。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吗?正如马英九所说,以世界之大,中华民族智慧之高,一定可以找到共容只道。只有中国大陆与台湾民间不断的交流,互相理解与包容,才能共融。其实,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陆公民社会的慢慢成型以及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人们会逐渐增加对民主、自由等高级奢侈品的需求,中国大陆社会也会慢慢转型。 熊红涛《从文化上看大陆与台湾》,《联合早报网》2008年5月25日,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tw080525e.shtml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
个人分类: 随笔|4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是现代社会最后一块处女地
luowenxin 2010-3-13 09:02
中医是现代社会最后一块处女地 作者:罗文新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大融合使各种地域文化走向统一。要么在新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么被新文化呑没而走向衰亡。中华文化正处在这样的大浪潮中,一面需保持中华文化的精髓,一面大量吸取优秀的西方文化营养。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她滋生于中华大地,受中华儿女的养育,特别是受到几千年的文化涵养较深的落弟文人的精心培育,哈护,中医发展成一株有别于其它自然科学的奇葩。 由于文化的特殊性,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医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成为现代文明中最后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就现代人看来,中医具有印第安部落式的保留价值和开垦价值。 在这样一种文化融合背景中,作为中医本身,有两条路摆在面前。一是被人作为处女地保留,如申请文化遗产等。二是作为医学科学发展、进化,作为现代科学可接受的一种医学。 老一辈的中医先生们,为保留中医这块处女地,为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为拓荒者,他们也许会成为、或者正在成为阻力。 从来没有听说中国要成为军事强国,必须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用黑火药,拿着红缨枪,揣着老式的罗盤盘上战场才继承了中国人的传统,才是中国人,才有中国特色,才是我们的中兵或中军。但这样的思想就偏偏出在中医界。 要使中医成为现代科学,必须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样,全面向现代医学开放,吸取现代医学营养,特别是 改革中医基础理论,摒弃所谓西方医学的概念,开放中医管理、科研、高等教育、办院体系,对中医系统进行彻底革命, 才能建成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
个人分类: 临床|34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继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而非外在形式
material 2010-3-11 07:46
中华文化历经了久远历史的考验,其内涵是科学的和有价值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继承和发展,我们说是批判的继承,那么批判什么?继承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继承其精神实质,而并非在乎形式。 例如:中国每逢谁家结婚、升学等重大事情的时候,都有随分子的说法,我想这主要体现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像现在社会上一到同事结婚等的时候就头疼,甚至大伤感情。我们应该继承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而不是这个形式。 再例如:古代讲究三纲五常。我觉得这是这里体现的是:在远古,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下的法制意识,这些简单的约束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保证着社会上大部分决策由智者、长者决定,以保证决策的基本正确性。我们应该继承的是法律约束意识和精神,而并非君君臣臣这些封建的形式。 还有中医,往往其形式有很多是鬼鬼神神封建的东西,但是确实能治病,说明里面还有科学道理我们还没探索明白,或者心理学上的东西吧。深奥,而非糟粕。我们一定要挽救中医。 所以,大力提倡中华文明,不要被一些封建的外表迷糊了,就把很好的中华文明扔到了,很可惜,对世界都是很大的损失。应该积极探索中华文化里蕴含的积极的精神实质,并继承和发扬下去,这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做的。
个人分类: 发表的部分论文|2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不用太极拳取代广播体操
段伟文 2010-2-9 18:43
不当学生很多年了,还记得做广播体操是一个老不太情愿的事情。那会老盼着下雨可以不出操,还有一次梦见每个学生可以自己编一套操自己做。后来在人大读硕士,有个教健美的体育老师曾经直言不讳的说,广播体操其实没啥锻炼价值。那个老师的老爹好像是新四军里出来的高干,虽然他看上去不是个正二八经的人,但他把健美教得举重若轻,还讲了很多过瘾的红色奇闻轶事,让人对他有几分莫名的膜拜,心想他说的话或许可信。 如果广播体操不招人爱又没多大用,是不是该取消呢?这可不行,学生还就靠课间操那点时间能歇口气,不然老师们又该多了二十分钟的填鸭时间,学生们的智商至少要下降20。同时,有人会说,我们可以研究出新的更有锻炼效果的、更为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广播体操。但问题是,不知道现在已经是第几套了?或许到了2050年推出第250套的时候,能让学生们觉得即好玩又有益吧,可在这四十年里学生们就得一如既往地甘当试验品吗? 康德说要寻求永久的和平,让人想到能不能搞一套永久的体操。想着想着不禁一拍大腿:咱们老祖宗就有啊,毫无疑问那就是太极拳!与其做那个半洋不土未也必科学的广播体操,还不如打咱土掉渣却玄妙无穷的太极拳。如果从现在开始把广播操改为太极拳,到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不单人人具有科学素养,还可以实现人人都会太极拳的目标。太极拳的好处不用我多说,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促进世界和平。现在中美关系有点紧张,其实只要拿出太极精神,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就可以化解冲突于无形,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体验式的,只有身体力行了,才能汲取其精髓,弘扬其精神。太极所追求的不是孔武有力,而是因势利导、变通创造,其流变以虚纳实而大化无形,其运转上下八荒而无所不包,乃天下太平之理、世界运行大道。若明了太极中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智慧,应该能悟出此即彼、自我即他者、示弱胜刚强、中国即世界之类大大小小的道理。 可是,这世界真有什么大道吗?我不知道,你不知道,他(她)也不知道...... WHO KNOWS? WHO CARES?
个人分类: 纵论|621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褒贬
majorite 2010-1-18 00:10
不褒贬 嵇少丞 近读人民日报海外版黄殿琴的文章《走进欧阳中石》,内有:他(欧阳中石)对其他艺术家从不说不好的话,只是点头而已,他总说:每人有每人的追求,至于对错,我没有资格评论的,只能学习,自有历史作评说。 中国地学界我认识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也持与中石先生相同的为人处世态度。在中华文化氛围中,这些老先生们深得中华文化之底蕴,真正算是修炼到家了, 正因为他们在科学和艺术事业上达到了如此顶峰,所以才能做到对同行不褒贬, 只能学习,自有历史作评说。其实,那些凡事总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人,甚至连半山坡尚没爬到,又怎能知道大师们不褒贬的深刻含意呢?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2235 次阅读|5 个评论
“神秘主义”与中西传统文化的分野
可真 2009-10-20 12:02
andrewsun 先生读拙文《 物极必反与中国传统文化 》后发表评论说: 周老师,从您的文章来看,您回顾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物极必反思想的发展,是想对中国人传统行为方式做一些解释和评价。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化重人伦轻天理,关于普遍真理的知识较少,关于人与人关系的知识较多;西方文化重天理轻人伦,相反。但是,我觉得两种文化都是充份发展了的文化,以重轻的观点来看待是片面的。您的文章提出了一些中国文化中重天理的例子,但是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天理的方式是神秘主义的。 我一直觉得中华文化有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神秘主义倾向。中国人看待什么问题都喜欢走向神秘主义,就算是人与人的关系,也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式的无条件无因果联系的教条。 我感到 andrewsun 先生的这一评论非常好,这里涉及到了所谓中华文化有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神秘主义倾向的问题。据我所知,西方向来有一些学者对所谓东方神秘主义的文化现象非常感兴趣,其涉及中国者最典型的是《周易》,其次是《老子》,这两部中国经典在西方学界都有一定的甚至相当广泛的影响。我没有研究过西方人所谓神秘主义到底是指什么,这个概念究竟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并且可以肯定,就是在中国,神秘主义这个概念也颇带些神秘性,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想必也是智仁互见的。我对 andrewsun 先生所提到的所谓中华文化的神秘主义有自己的理解,我曾如此回复 andrewsun 先生道: 您所说中国人重天理的方式是神秘主义的,确实是如此。其实,中医也是神秘主义的。这种神秘主义或可理解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状态,它反映出中国人在生活实践中但求行之有效或行之见效的方法(way,method,means),而不求行之有效或行之见效的原理(reason,principle,theory)。用中国哲学术语来表达,这种神秘主义就是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体寓于用之中并且用外无体,故但求用内之体而无求于用外之体。相对说来,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是体用不一,按照这种思维方式,体隐于用之后从而用外有体,故必求用外之体。 在我看来, 是否承认有用外之体的存在,从而是否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去探求用外之体,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重要区别 。中、西之间的这种文化区别或思维方式的区别明显地表现在科学上: 西方科学是探求用外之体的科学,即其求知不但追求知其然,更追求知其所以然,且以追求知其所以然为本质特征,其标志便是重视构建科学理论或科学原理的逻辑建构; 中国科学是探求用内之体的科学,即其求知但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其标志便是重视学而知之和学而有术。学而知之是通过学而达到知其然,学而有术是由知其然而达到用其知。如果说知其然是知道的话,那末,用其知便是行道。这里道就是用内之体,知道是表示知用而得体,行道是表示明体而达用。知用而得体是属于学范畴,明体而达用是属于术范畴。中国古来有不学无术之说,这是在于强调必待于学而后可以有术,同时也强调学有待于发展到术,即以术为学的最高阶段。学是知其然之知的接受与领悟,术是知其然之知的应用与实践,其学其术都无所谓构建科学理论或科学原理的逻辑建构,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中国科学的神秘主义。 中、西之间的上述文化区别或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明显地表现在宗教上:西方宗教是信仰用外之体的宗教,基督教所信仰的用外之体就是超越自然界并且创造自然界的上帝;中国宗教是信仰用内之体的宗教,儒教所信仰的用内之体就是六合之内无声无息地决定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天。 中、西之间科学和宗教的上述区别表明,西方的科学和宗教本质上都是不求实用的,其科学之知是为了知识而知识,其宗教之信是为了信仰而信仰;中国的科学和宗教本质上都是追求实用的,其科学之知是为了实用而知识,其宗教之信是为了实用而信仰。 但是,也应该看到,至少在科学领域,自从19世纪兴起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思潮以来,西方的文化传统已经发生了变化,即其原有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 知识性科学 越来越向为了实用而知识的 实用性科学 转变。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西方的科学与宗教在文化或思维方式上越来越背道而驰,抑或预示其宗教也会从原来为了信仰而信仰的宗教向为了实用而信仰的宗教转变呢?
个人分类: 中西之间|5905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互关系的一些看法——答网友
可真 2009-7-20 22:41
Brainchopper 先生的评论认为: 知识分子因爱国而有忧患。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皇帝轮着做,不变的是养我生我的土地和我可怜的人民。因此爱国实际上便是爱土地、爱父老乡亲。据我个人理解,美国的爱国概念似乎是爱宪法,谁违宪谁便是叛国!好像真正的民主国家都这样,周兄以为然否 ?对此,我作了如下回复: 大概中西方可能真的在一些根本的价值问题上观念差异甚大呀!西方人难以理解中国人,或如今日中国人难以理解朝鲜人?我不太了解西方的具体民情,恐怕得在西方生活个几十年才会有所体验。 中国人就是这样:老百姓最放不下的就是身家、乡土,知识分子最放不下的就是国家、天下,这两种感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只是有局部与整体之分罢了。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与老百姓永远都是一家人,有了这一家人对身家、鄕土、国家、天下的依恋之情,中华民族才得以几千年生生不息,至今这个古老民族仍让世界为之或忧或惧或忌或赞,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把她放在眼里。只是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被西化、俗化得够呛了。我想,如果中国知识分子有朝一日抛弃了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变得对国家、天下满不在乎了,中华民族可能就会象古西伯莱民族一样逐渐消亡。 不要以为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中华文化才是中华立国之本,这个本丢掉了,中华民族就不存在了的,哪里还有什么中国?所以,尽管科学网并不很欢迎我们这些从事中华文化研究的学者的文章,但是,我还是要坚持以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来宣传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我感到我自己有这样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对我们这个族类所能做出并且应当去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文化中,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最接近于中华文化并且最具有价值的思想,千万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同西方文化割裂开来,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精华所在,至少在价值观上是如此。 iceinriver 先生在他的评论中说: 窃以为马克思是个哲学家而非政治家 可真先生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理想还是政治现实? 我的回答是: 我更认为马克思是一位科学家,一位社会科学家,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人道主义思想家。我最崇仰马克思的有两点:一是他对人类特别是人类中受苦受难的大众的深切关怀,二是他为对人类特别是劳苦大众的幸福倾注其一生的精力去从事对资本主义的科学研究。说到底,我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会贯通的马克思主义,我想要从中吸取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更具体的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和理论思维方法。 Stone 小平 先生在评论中提到: 我的研究生专业就是动物行为,也是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懂得和周老师差不多的认识。爱德华兹威尔逊的名著《社会生物学》里也强调了人具有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难以逃脱动物属性的阴影 。我作了如下论述: 我很高兴我们能够从动物行为中领悟到大致相同的人生哲理。其实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文化之源《周易》的作者就是通过 仰观天文,腑察地理 而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地提出了阴阳学说的。老子、孔子也都是从自然现象中受到启发而提出了他们的学说。例如,老子从对水、草木的观察和老人与小孩的比较中获得了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的认识,提出了 柔弱胜刚强 的 贵柔 之论;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获得了 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一关于天之道(日月运行规律)的认识。例如,孔子是从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的自然现象的观察中领悟到了 无言 的意义,从而提出了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的思想;从 天行乾 地势坤 的天地之道领悟到了 自强不息 和 厚德载物 的人生哲理。如此等等。 从自然现象中去领悟人生哲理是正道,因为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不过是自然万物中之有灵性的动物而已。 无论人类怎样发展,自然总是人类的家园。但是,现代人类已经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要求自然界 以人为本 ,而不是人类世界 以自然为本 ,这种反自然的人道主义是最终要失败的。 我从中国哲学中所领悟到的是 以自然为本 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道主义也是 以自然为本 的人道主义。只是中国哲学的 以自然为本 是低级的科学精神,是直观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 以自然为本 是高级的科学精神,是实践的科学精神。但是,直观的科学精神与实践的科学精神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在本质上都是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把自然法则视为人类所应当尊重和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在中国哲学中被称为 天道 ,在马克思主义中则被称为 自然规律 。 天道 是直观科学意义上的自然法则, 自然规律 是实践科学意义上的自然法则,其区别仅在于此。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39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老了是不是容易守旧?——简评季羡林先生最近的谈话
陈小斌 2009-2-3 16:14
偶而看到季羡林先生关于简化字、文言文的谈话,只有一个感觉:人老了是不是思想就会守旧? 简单的一点意见: 1)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 没错。但是 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 这个就有问题了, 难道简体字作为载体会减少古文的信息量?也许专门的牵涉到说文解字的文章会有一点,但大部分不会有 可以觉察到 的影响; 2) 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 汉字拼音化先且不论,因为还没有做嘛,而且我也看不出现在还有谁急切要求汉语拼音化。但是,汉字简化,已经用了几十年,也没看出有什么不方便之处。按道理,一种东西,对于会用的人,用得越久,就越熟练,越短就越生疏。知识分子几千年没觉得繁体汉字不方便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甲骨文可能用的时间更长,后来还不是被简化了吗?因此,从逻辑上看,这条理由和其结论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 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 对于专业的中文研究人员可能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原著将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假如我只想了解中国的历史,而不管其文采,难道非要去读原著?提倡读原著可以,但说不读原著读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 4)最后一点没有特别的意见。 附:季羡林老人谈国学 2009-02-02 老愚BLOG( http://blog.sina.com.cn/laoyu ) 昨天下午,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老人精神健旺,妙语连珠。在谈及国学普及时,他说了一番意见。 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二、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滑稽。季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 二、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释即可; 三、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8630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