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师节随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教师的教师节随想
yuliping 2013-9-8 23:55
教师节始于 1985 年,迄今已经 28 周年了,今年是第 29 个教师节。 1985 年,我刚上大学,高中毕业于江苏省泰县姜堰中学,当时正是姜堰中学高考成绩最为红火的时候,班上成绩前 80 %以上的同学是不愿意做老师的,同学之间偶尔开玩笑调侃讽刺,最多的一句笑话是:“你这人太坏了,看来大学只能上 XX 师范学院了。” XX 大家能够猜到的,是老家一所知名的学校。 现在想来,同学们之所以不愿意将来做教师,倒不是有什么成见,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教师太熟悉了,而对其他工人、职员、学者的工作几乎一无所知,农村学生对这些未知的职业有着一种莫名的神往,而上大学最重要的是可以脱离农村,过上经常能够吃到肉的日子。 80 年后期,社会对教师职业是不看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待遇不高,当时官倒(就是公务员开公司)非常厉害,社会价值取向已经向金钱转移,但老师的社会地位还是不错的。 虽然不愿意做教师,但是 89 年的一场风波,我最终还是做了教师,刚开始有几年很不适应,拼命想改行,至少兼职做点其他东西,但是总体进展不大,一边做教师,一边在外面兼职做软件开发,直到 90 年代末期,忽然发现教师其实是个很好的职业,尤其是大学教师,时间相对自由,所以就逐渐爱上这个职业了。 虽然我一直没有脱离教师岗位,但真正安心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是从读博士开始,当时因为在外面兼职成效不大,于是决心做学问,必须全力以赴,这是才彻底将教师作为终身职业了。 90 年代中后期提出了教育产业化的概念,后来高校开始收费,再后来各地将公办中学改为民办中学后收高额学费,政府对教育的改革设计缺陷导致教师地位也在下降,如果说最近 15 年教师社会地位总体在降低,我认为相关主管部门要承担主要责任。 教育可以产业化,但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任何教育都有公共物品的成分,当初将公办中学改为民办中学是彻头彻尾的混账行为。西方国家是完全市场经济,公办学校私立学校都做得很好,而且教师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设立与人有关的某个节日的起因无非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地位较高,比如母亲节,父亲节;另一个原因是弱者,需要同情或引起重视,如妇女节。 1985 年设教师节的时候,我想起因是源于尊重,而现在教师节之所以没有被取消,是因为教师是弱者,值得同情。 虽然有教师法,但许多部门并没有严格执行,比如教师待遇不应该低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提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教育政策时,一定要做充分的政策评估,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做深入分析,千万不能拍脑袋决策。 第二,政府要做好教育发展的预测工作,提前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 第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教师应该洁身自好,加强修养。 第四,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根源还是要抓教育,千万别停留的口头上。 第五,要努力改善教师环境与人才环境,目前人才外流太严重了。 最后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谨向我的老师们致敬!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同行们节日快乐,心想事成! 2013.9.8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教师生涯|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师节随想
heitiedan2012 2012-9-10 21:42
今天是教师节,若干年前,人们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设置了这么个节日。到了今天,教师的地位有提高吗?可能也众说不一吧。每年教师节,都有一些学生或者家长给老师送礼的报道。这礼有很贵重的,也有的家长感觉负担不起。教师的地位难道是靠礼品的贵重与否来衡量的吗?难道礼品越贵,就说明教师的地位越高了?显然不是如此。从某种角度看,这种以礼品的昂贵程度来衡量教师的地位高低,显然是对教师的一种贬低,或者说,越是这样,这样的教师反而越让人看不起。 当然,教师的地位也确实有提高的方面,至少教师的收入与待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年大队干部对老师说,你要干得好,我就提拔你去当售货员这样的事估计今天不会再有了。但是,教师的压力也增大了不少。不论是高校的老师,还是基础教育的教师,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所谓考核,所谓指标,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当教师的都不能在工作中找到愉快和乐趣,那么他们对于学生又怎么能进行快乐的教育呢?这恐怕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吧? 当老师的,除了要教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的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如果都是像现在那样,应试教育在主导着一切,那么教师怎么可能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怎么可能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找到乐趣呢?没有乐趣的教育,是很可怕的,它只能让人感受到恐惧。这样一个局面现在有改进吗?说不好,但是强大的应试教育的压力肯定还在一个长时间内存在。 教师不是一个让人致富的职业,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当教师的也不能总在贫困线上下挣扎。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教师依然存在着。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在老少边穷地区,这样的教师还不在少数。今天有报纸报道,说小学里男老师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很多男老师都逃离了小学教师这样的岗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小学教师的待遇偏低。如果小学老师的待遇还能说得过去,也不会有那么多男老师离开这个小学教师的岗位。这篇报道总在说,小学教师中男性比例的下降会给小学教育带来怎样的恶果,可是光说这个有什么用?小学老师不光是男老师,女老师的待遇也需要大幅度提高。很多女教师之所以还留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并不是说他们对现在的岗位待遇十分满意,而是一种无奈。有个工作总比没有这个工作要好些吧。也许,在一些大城市的重点小学,那教师的待遇是相当可观的,可是这样的学校在全国能有多少?这种苦乐不均,贫富不均的现象,更是造成了小学老师,特别是男性教师大量流失的原因。 老师是阳光上最值得骄傲的职业,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待遇跟上,这种话也就是说说而已。现在评选全国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的事迹都很感人,而之所以感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待遇很低,但还能坚守这样的岗位,而且做出了优异的成绩。难道我们以后每年都要找出这样既贫困又肯干的老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幸事还是不幸? 现在有些老师自己也并不看好自己的职业。现在有多少老师真的还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他们自己这样说,恐怕他们自己也不太相信。教师的神圣感在今天很多情况下,已经荡然无存了。恐怕这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一个很大的难题,要解决这样的难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话又说回来,有这个教师节比没有这个节日还是要好一些,至少有人在这一天,还能关注一下教师的问题。
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