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日资企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国台办发言人否认“康师傅”是日本品牌
sqzhang 2012-11-7 10:04
中国台湾网 10 月 31 日北京消息 针对近期网上有关 “ 康师傅是日资企业 ” 、 “ 日本品牌 ” 等传言,本网记者在今天的国台办例行发布会上就此向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进行提问。杨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答复说:康师傅 ’ 是台资企业品牌, ‘ 康师傅 ’ 所在的公司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一直有多方的资金参股。 ”   此官方说法让网上关于 “ 康师傅 ” 是所谓 “ 日资企业 ” 和 “ 日本品牌 ” 的传言尘埃落定。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日前在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 “ 两岸经济构成中华民族经济,两岸企业都是中华民族企业,两岸企业家同属中华儿女。 ”   此前, “ 康师傅 ” 官方网站也发布 “ 立场说明 ” 称: “ 康师傅 ” 是代表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并受到认可。在配合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企业引进外资参股并非特例,不应被差别对待。我司为股票上市公司,直接面向全世界的投资人,对股权的组成不具备控制权。   据悉,目前台资企业顶新集团为 “ 康师傅 ” 最大股东,顶新集团董事长魏应州为 “ 康师傅 ” 最大个人股东及董事长。 ( 中国台湾网芜同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有化”日本在华企业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9-19 17:29
任何一个市场经济社会,消费者都有用脚投票的权力。虽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抵制日货会暂时影响到在华日资企业(比如广汽)所在地的经济。但是现在也是反思引进外资的时候了。外资进来显然能增加一个地区的GDP和就业。但是现在国内资本并不稀缺(缺的是流动性),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再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必然会加剧资本和生产过剩,加剧市场竞争,降低企业利润率,使本国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死拼,还会造成资产泡沫化、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引进外资,必将伴随有利润外流,特别是流向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如果没有日本企业在华利润源源不断的输血,日本经济在过去两个“失去的十年”里将会更难看。 当然,毁坏已有的日系产品,对日本财团(包括那些至今从未反思过战争责任的战前财阀)和日本国经济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日企担心的是中国消费者从此远离日系商品。因为失去中国,也不会赢得世界。而且本来日系产品也没有什么留恋的。比如日本电器,那是模拟电路时代的王者,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已经明显的美人迟暮了。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器厂商,不是松下,不是索尼,而是韩国的Samsung 日商经营不下去了,就会关门、撤资,但是厂房、设备都很难搬走,只能就地廉价出售,企业仍然会继续经营下去,只不过是由日本的海外资产转手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日商破产带来的社会镇痛只是暂时的,不会有持续性失业,更不会造成一个地区经济一蹶不振。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我们就“国有化”日本在华企业。也不一定是国有化,任何有资格的投资者都有可能接收日商在华资产。当然如果企业破产清算了,第一个要求资产保全的肯定是银行。当银行成了百货商店,...... 当然我们也真心希望真正对华友好的日本经济界人士,把事业全部转移到亚洲大陆,做投资移民,困守东洋孤岛是没有出路的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3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抵制日货,抵制什么?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9-18 12:29
在地球越来越平的今天,一件纯粹的日货也越来越少了。除了剑走偏锋的信息文化产业外,日资厂商已经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转移到东亚大陆,尤其是中国。比如所谓的日系汽车,绝大多数是由日本在华的合资厂比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生产的。而且汽车作为一项国际化与垄断性都非常突出的工业部门,所谓自主品牌是几乎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都有合资厂,即使奇瑞等自主品牌,也要依托国际化的工业设计和零部件采购产业链,中国也成为了国际汽车工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抵制日系车,会使广汽(日资几乎是广汽唯一的海外伙伴)等本土企业很受伤。而且,除了日本以外,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也绝少,中欧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但欧洲是图伯特、土耳克斯坦分离运动的海外大本营。如果一直抵制下去,我们是不是会无车可坐? 但这也是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力量所在。国际汽车巨头的主要利润都来源于中国,我们没有必要去赞助一个对华不友好的国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抵制日货虽然会暂时影响到在华日资企业(比如广汽)所在地的经济。但是现在也是反思引进外资的时候了。外资进来显然能增加一个地区的GDP和就业。但是现在国内资本并不稀缺(缺的是流动性),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再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必然会加剧资本和生产过剩,加剧市场竞争,降低企业利润率,使本国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死拼,还会造成资产泡沫化、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引进外资,必将伴随有利润外流,特别是流向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如果没有日本企业在华利润源源不断的输血,日本经济在过去的“失去的二十年”里将会更难看。 当然,毁坏已有的日系产品,对日本财团(包括那些至今从未反思过战争责任的战前财阀)和日本国经济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日企担心的是中国消费者从此远离日系商品。因为失去中国,也不会赢得世界。而且本来日系产品也没有什么留恋的。比如日本电器,那是模拟电路时代的王者,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已经明显的美人迟暮了。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器厂商,不是松下,不是索尼,而是韩国的Samsung。 要想所有的中国人在抗议日本的浪潮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不可能的。欧洲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时常把砸车、烧车作为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途径。最近中国社会中酝酿着一种气氛需要发泄,而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适当的表态,给了这种气氛发泄的途径。当然在排气的过程中,也夹带了其他一些东西。这种东西主要是因社会碎片化而带来的疏离感。中国社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正在迅速的碎片化、标签化,每个人都经意不经意地成为其他人的对立面——有房的、没房的,有车的、没车的,有女人的、没女人的,总之,社会中开始充斥着一种无明无妄的火气。钓鱼岛问题爆发,其实挺好,如果社会里的火气长时间得不到释放,迟早会烧到自己。日本政府恰恰站到了14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对立面。 抵制日货,不仅是抵制日货,而且更要反思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抉择。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28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首先损失是什么?
gxswmwys 2012-9-11 13:25
日资企业今年很可能在中国少卖20万辆日本汽车,是多少钱?200亿人民币! 因为好汽车有的是!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