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TOEFL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突然发现nature.com是备考TOEFL的好帮手啊~~~
fxl91 2015-4-9 22:42
http://www.nature.com/nature/podcast/index.html There are still 55 days left for me to perpare for the exam.... Hopefully, I can enjoy everyday's learning. Just keep listening to the podcase,and surprise yourself. YOU CAN MAKE IT,XIAOLEI !!! What I can do is : step 1: listen to the podcase step 2: read the relevant paper step 3: write sth about this step 4: repeat the story to my language parter
个人分类: English-learning|1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Toefl
热度 1 lucheng918 2013-6-7 21:16
My life is likely to changing by this opportunity. But I wonder I can grab this opportunity. American, a nation I never think I can travel, has a short distance with me. I'm excited and nervous. Because my English is poor, and I will go abroad, keeping away from my parents,my classmates,my girlfriend. I'm hesitate about it. Howerver, I am thirsty for going abroad now. I want to change my life and learn more technology so that I can stand this city strongly. At this moment,I'm defeated by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TPO. I can't believe this reality I can't understand American's conversation. I'm hurted. But ,I want to say I have a dream ,I want to change my life.If you have a dream ,you can succeed!
个人分类: 灵魂归宿|1388 次阅读|2 个评论
TOEFL
热度 7 hfutyancheng 2013-2-9 11:01
This blog is for my sadness about my second-time TOEFL performance. It's only 87 (29 16 17 25). Fighting for my third-time TOEFL test. Come on~~~~~
816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接近35,是否可以选择出国博后
Alluvion 2012-4-15 21:16
在小木虫网站上看到一个帖子《接近35,是否可以选择出国博后》:“本人34,本硕博都是在某985高校完成的。自我感觉硕博阶段完全是浪费了,一则自己没有抓紧时间;二则完全沦为了老板的工具。基本没有积累,还没有发一级学报,但博士论文评审答辩全优。现在比较犹豫,接近35,学术基本没有大的积累,但想走学术的路子,不知道现在出国博后怎么样。听听各位的意见。1.如果现在要博后,基本就要放弃现在的工作了。你认为这种选择是否划算?因为将来可能还要面临生活和工作的问题。2.如果去美国,排名前10~20高校博后的要求有多高?3.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排名前10~20的高校,放弃现在工作也是值得的。你怎么认为?4.导师如何选择?是选择一个牛导师,还是说先想办法去了再说?5.国外导师招博后的时候,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选择?6.是否现在需要准备TOEFL之类的?7.像我这个年纪和情况,还有没有必要妄想国外的职位甚至tenure之类的?” 这个帖子非常有代表性,它反映了国内很多博士对于何去何从的内心挣扎。接近35岁,是否可以选择出国做博士后?我认为,当然可以。选择是你的。关键在于:作决定前认清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自己实现这个或者那个梦想的可能性以及利弊。 你的理想:排名美国前10-20的美国高校做博士后,跟从名师,得到美国职位(甚至tenure)。你的限制条件:国内毕业年纪接近35,文章很少。我相信,这些都不是你作决定的主要矛盾:如果你真的想出国,哪怕只申请到美国50名开外的,没有名师,你也一样会出国。如果得不到美国教职,最后只是去了美国工业界,你也一样会出国。我觉得,主要矛盾是你出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首先,问自己为了什么。版面上有人回复:“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试怎么知道?强烈建议楼主出国试一试。”还有人回复:“如果是排名前10~20的高校,放弃现在工作也是值得的。”但是,我想说,出国做博士后不能因为赌气想证明自己,也不能漫无目的地尝试,而要想清楚目的和出路。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出国使你呼吸新鲜空气,开阔你的视野,修炼你的学术。如果你对国内的学术环境彻底失望,并就是想去美国,那么不妨出国做博士后。人何必要违背自己的心愿呢?但是,如果出国做博士后的目的是臆想将来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话,那就要三思了。你不妨考虑一下,如果出国做了几年博士后,你在国内的同学早就当上教授、主任,而你挤破头只能当讲师,甚至坑都占满了,你是否愿意?如果你能接受,那么随便你怎么做,“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嘛!曾有条件一般的学生来问我,我就劝他们,如果最终目的不是在美国找工作,而是在中国找工作的话,如果现在已经有一份稳定的国内工作,就先做好这份工作,心不要太活。等当上国内的老师后,也能出国做访问学者。 其次,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利大于弊就得去做,而要知道考量的实力和就业市场的现状,即自己的胜算。不要一味地强调“有志者事竟成”、“事在人为”,也要考虑“量力而行”,也就是说,理想要结合现实。在美国做了博士后以后,留在美国一般有四条途径。第一条途径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做博士后,做几轮博士后,每年有几万美金收入。第二条途径就是通过博士后这块“跳板”,找到工业界的职位。但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博士后找工作,用人单位打电话来问有没有绿卡,一听到没有绿卡就谎称已经招满了。于是,很多博士后“把牢底坐穿”,等拿到绿卡后,走向工业界。第三条途径是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做StaffScientist,这相对于在美国找到教职来说,容易一些。第四条途径是在美国当上助理教授。但是这极为困难,即使是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都很难当上,更不用说“中国制造”了。这不单单涉及发表科研论文,而且语言和教学体系:国内课本和外国课本在内容和语种上都是不同的,无法接轨。如果你想把做博士后作为跳板,在美国做“千年博士后”或者在工业界找份工作,那还是有可能的,把牢底坐穿呗。而如果想通过做博士后在美国当上助理教授,那么胜算的可能性极小。如果你本身已经很强,有希望去美国镀金以后被国内大学作为人才引进,那么出国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如果即使你做了美国博士后,都无法“咸鱼翻身”,那还不如在国内找份工作、见好就收算了。更何况你在回帖里说你已经在国内找到了重点大学的教职,还有多家单位要你。可见,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必须破釜沉舟,而是吃了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 找博士后职位和考大学不一样。博士后的钱是美国老板出的,他说招谁就招谁。名气大的老板,申请者也多,竞争激励。但有时候他拿到一笔经费,或者前面一个博士后离开了,他急着找人干活,但这时很多潜在的申请者还没有毕业,那样的老板又不可能等很久以至于把课题都荒废了,于是看差不多了就找能够过来的人。TOEFL是不要的。他们会看研究背景是否吻合,如果博士期间做的课题和博士后期间准备做的课题能一致或类似,那就更好了。发表文章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什么文章都没有发表,或者只发表了几篇中文文章,很难申请到。从选导师来说,当然导师的水平越高越好。但是导师的名气并不能保证博士后一定能出成果,要出成果,还是得有个文献调研、做实验、写文章、文章出版的周期的。能否在短时期内打“翻身仗”很难说。你回国任教,做博士后所在大学的名气并不是“卖点”,而发表的高档次文章才是。 年龄,对于去国外做博士后不是大问题,但是对出来以后找教职有一定的影响。用人单位或者希望把已经功成名就的大牌教授挖过来,或者希望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此外,你得考虑:家庭是否愿意?如果你愿意和配偶一个在外国、一个在国内,两地分居,那将是件痛苦的事情。而你把配偶和孩子接到国外,那么配偶能否在当地找到工作?如果配偶呆在家里,经济负担吃得消吗?孩子能否跟得上英文授课?孩子等你博士后做完后回到国内上学,能否跟得上?我认为,这些也不是大问题,别人也是一样苦过来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心的航向,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 后记:本文部分内容成为《关于出国做博士后和职业发展的问答》写作素材,发表在《科技导报》2011年第19期。PDF下载: 2011-19-86.pdf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964do=blogid=333614
个人分类: 科研信息|0 个评论
GRE与TOEFL,英语学习的一步步
热度 2 ssg334 2011-11-5 11:50
近日总有人问及:准备出国读书,苦于英语考试的准备,应该先考哪一门?我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一个人的准备套路都是不同的。如果要给出绝对的答案,那就是:英语能力足够强,可以无视任何考试。这个答案几近笑谈,试问一个在国内成长,又刻苦学习science的人,如何做到“足够强”;即便是做到了,那也是从小日积月累的成果,现在去追求,为时已晚。 先分析一下出国考试的类型。准备出国进入Graduate Program(研究生课程,包括Master和Ph.D等学位)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同学,考试大抵只有GRE,TOEFL和IELTS了。SAT是美国本科入学要求考的,GMAT和托业与基础科学关联不大。大部分同学心仪的“留学圣地”是米国,所以GRE和TOEFL成为了考试必选。问题正出于此:GRE和TOEFL,孰先孰后呢? GRE被称为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面向全球想在美国上学的同学的。所以无论是美国公民,还是外国人,申请时一般都需要提供这个成绩。换言之,GRE不是一门语言考试,它的默认考生群体是英语语言关已过的,具有独立逻辑思考能力的本科生(或以上)。如果把GRE看做美国学生的逻辑阅读,逻辑运算和逻辑论述考试,会更为贴切。TOEFL考试是针对英语非母语的想去北美(现在出北美外的很多国家也承认这项成绩了)留学的学生,无论是进入undergraduate还是graduate课程都需要。TOEFL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考试,所以相对简单。 很多学生考虑到要提高语言能力,所以先考TOEFL,成绩满意后,在准备GRE考试。这是一个很大众化的套路,因为TOEFL考试可以反复去考,最后选择自己满意的最好成绩,而GRE考试的每一次成绩都会被ETS考试中心记录在案,在申请时会一并发给申请的院校,如果有很低的成绩,会很受影响。这种复习套路,适合从高中起就准备留学的,有高瞻远瞩的同学;或是上本科开始,就坚定远赴重洋的同学。但是,TOEFL成绩的有效期是2年,而GRE的有效期是5年,对于决心一次成功的同学,先考TOEFL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 那么,对于已是大三,想毕业后直接出国的人,如何取舍?还是那句话,英语能力足够好,可以无视任何考试。对于像我辈这样的普通人,我建议是先考GRE。GRE的基本要求是英语不构成阻碍,也就是说,一篇阅读,抑或一句话,你都没有看懂,或是一知半解,就不要谈逻辑化分析了。带到中国这片特色鲜明的热土,这个要求演变成了:词汇超过25000,开始练题备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词汇量足够大,理解了熟词僻意和近义反义,有什么是你看不懂的?也许文章逻辑复杂,含义晦涩,但字面意思的充分理解也做到了一大半的胜利。所以,准备GRE词汇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从大三算起,也至少要用4个月时间刻苦努力。GRE复习方式自成体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夹杂其他考试的备考万万不可取,最好在准备完词汇后一鼓作气,复习、考完这门考试。接下来的TOEFL,估计也就是练习听力,口语,熟悉题型,无需多言。 去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留学,今年炒的火热,这就面临了IELTS考试。个人以为,在GRE和TOEFL的基础上,只需要看看真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如果只准备这一项考试,按照听说读写的复习套路来,最后做一本真题,就very OK了。但是,IELTS作为语言考试,却是这些考试中最不能代表语言能力的,如果得了高分就认为出国后语言不成问题,将来会很失望的。
4729 次阅读|2 个评论
雅思考试和新托福哪个更好考
chenxna 2010-8-30 17:01
方式比较   新托福通过互联网与ETS总部组成局域网,为每个人发出不同的考题。考题一次有效,不再会有题库。此外,网考通过电子方式记录答案后,将答案传输到人工评分网络,并予以客观、可靠的评分,确保考试的公平合理性。   雅思目前官方并未公布采用机考的消息,中国考生所参加的雅思考试仍然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会有一定的题库,部分题目会在考试中重复出现,2006年雅思作文的评分标准将会更加细化。   专家提示:新托福考试原则上考题不会重复;而雅思考试中仍然会有题库,考生可以通过一些过来人的考试经验,对考试背景作大致了解,但对于在网络上公布的考试答案,考生不能完全依赖。因为考试中的题目有可能极其相似,但答案却完全不同。    听力比较   新托福原来的短对话被取消,听力内容更加学术化,演讲篇幅大大加长。此外,听力部分出现了5种新题型:选择两个正确答案的题目、听部分文章摘要后完成的细节题、根据文章内容点击图片相应位置的题目、通过拖动来选择答案的多选题、点击表格的题目。   雅思听力部分会出现多个经典场景,对细节考核将更贴近国外生活要求。此外,听力部分将出现一些新场景,比如商业场景、超市、纪念品点等信息。考核题型也趋向多样化,不再是单纯考查填空或选择题。   专家提示:新托福听力部分的考查给予考生答题思考的时间要多于雅思,当中有个别题目可以重复,而且题型还是以选择题为主,与雅思的填空式作答相比,更符合中国学生的考试模式。    口语比较   新托福口语部分采用人机对话,模拟正式的上课讲演来考查学生。考试共有6道题目,一三五针对的是校园生活,二四六是相对学术性的题材。   雅思口语采用人人对话形式,考生可以对没有听清楚的问题要求考官重复并且可以要求考官解释卡片提上的单词与句子,更加人性化,但客观性相对减弱。在2006年的考试中不仅会在原有话题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新问题,而且会对于第二部分的topic(话题)进行具体化,例如原来只问holiday(假期)的话题,以后将会具体为highschool(高中)的毕业旅行。   专家提示:雅思口语在网络上有较全面的机经(考生对考试题目和答案的回忆),考生可以把这些内容作为参考。而新托福口语考试,由于考生开始时间有差异,在同一个考场中可能会出现说话声音此起彼伏的情况。    阅读比较   新托福阅读部分内容变得更加学术化,其涵盖的题材也更加广泛,包括了历史、科学、教育、商业、社科、艺术文学、工程技术、体育文娱8个方面。此外,阅读部分还出现两种新题型:插入句子题和拖动选择的多选题。   雅思文章内容基本来自传统的题库,比如有关古代文明、移民史的社会科学话题,英国农业和动物特征介绍的自然科学话题等。新题的出现都比较有规律,如教育方面的科技英语(Scientific English)话题。阅读部分新题约占20%~30%。   专家提示:雅思阅读的机经只可以提供文章的背景信息,建议考生最好多花时间来熟悉真题和题型。    作文比较   新托福作文部分新增一篇考查综合能力的文章。要求考生用3分钟时间读一篇学术性文章,然后听23分钟的相关讲座的录音,最后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写下一篇字数在150225的短文章。大作文部分基本不变,字数比旧托福要求稍长。   雅思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小作文话题中的各种常规图表、柱状图、线图、饼图等交替出现。大作文的话题出现比较全面,包括了政府、环境、科技、媒体、犯罪、文化、动物等各种争议性话题。   专家提示:不管是雅思还是新托福,考试中的大作文题都有全球范围内进行考题轮换的趋势,考生可以通过网上的题库,作为参考练习。    认可度比较   加拿大所有大学认可IELTS成绩,英国、爱尔兰、新西兰、荷兰等英联邦国家的院校优先认可IELTS 成绩;澳大利亚只接受IELTS成绩;法国、丹麦、芬兰等欧洲国家的英语授课项目也要求IELTS成绩。目前在美国有超过2000所院校接受IELTS成绩(此数字正不断增长),如顶级的8所常春藤联盟院校全部接受IELTS成绩。US News World Report公布的美国排名前一百三十位院校,有115所院校接受IELTS成绩,占总数的88.5%,在前五十位院校中有47所接受IELTS成绩,占94%。
个人分类: 英语学习|1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SOMETHING
edisonlou 2010-1-12 18:05
For a long time, after i finish the TOEFL iBT on Dec.5th, I want to wright something of my life. I am too lazy these days that i do not know what i'm really want to do. Every day i come to the learning room, the first thing i do is to open the computer and suffer on the internet. I will spend much time on the things that really waste of the time. I'm changing. I'm lost on my way to the US. Last month, the day 20th, I received the socre report of TOEFL. I only got 13 points in the listening part and the total is not as satisfactory as I though before the test. The drean was broken, not because others but myself. Firestly the attitude of mine to hold this test is not on the right way. I'm too pround of myself, yes, CONCEIT- what a terrible word! I considered the test as an gamble, in which if I win, I would get everything especially the honor; whereas if I lose, nothing but ridicule. Finally I got the latter one. Now, I'm pushed to the edge of the cliff. It's the last chance for me to own the ticket to US. Or if I lose this chance I would feel regretful the rest of my life. For that dream, I have dropped so much. I've given up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Tokyo University to study forestry genetics which is ranked front of the world' I've given up the chance to get a doctoral degree in NWAFU as the status of master-doctor candidate in Ecology. If I can not sucsessfully fly, then it's really a tragedy, isn't it? Time is limited, the time for my struggle is not as much as befor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junction, I choose the way for myself. Hold on! You'll make it. Never be lazy and never think about the result. Just do it! Big challenge, Feb. 27th, 2010. I'll knockit down and to be the real winner of my future! God bless me !
个人分类: 相关论文|3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穹窿的教室
dongping2009 2009-2-5 02:31
那一年夏季的北京仿佛格外平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气味,在事隔一年多的现在,我还能依稀闻见。暑期远为结束,校园里行人寥落。只是在许多高等学府的外语楼附近,常常有三五成群的人。有时这些散装的人还能排成不短的队伍。这种情形在火车站或电影院倒也是司空见惯的。 在玉泉路口的西北角有两栋高楼,便构成了 CAS研究生院的落脚处。当时,紧挨着路口的那一栋尚未完工。老远便可见到大吊车的手臂不时地在空中转悠。7月中旬我到那儿时,竟也能碰着一些熟人。考TOEFL了吗?大家见面都是以这样的口头禅替代中国人常用的吃过了吗?我对出国本不热衷,半年以前便有几位同学动员过。在种种疑虑被驳斥掉以后,我似乎答应过试试看吧。他们走后不久,疑虑又扩散开来,承诺也就被挤到一边去了。现在既然这么多人如此热情,我也得敷衍一下,就象回答一下吃过了或一会儿就吃。 当然,光口头表示是不能过韶头的,不久便要排队报名了。现在想起这种排队也是十分有趣的,因为距正式报名还有一星期之遥便锣紧鼓密了。这在世界上尚不多见,如果大家都一个挨一个地排七八天,可能就更希罕了。不过多数人总算以为,没有必要如此。大概是人的精力总易捉襟见肘的缘故。 于是便有了拿号的捷径,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点名,每次以旧号易新号。不知是一会儿就吃在揶揄,还是潜意识里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摩挲,反正一开始我便也拿了一个号。当然,即便是拿了号,可考,也可不考,况且还可以助助热闹。 既然有了号,在下一个规定的时间便得去兑新号。否则,旧号作废,因而也便荼毒了以前的辛劳。况且,换号对近水楼台的人也未见得棘手。于是,我便一次又一次地履行了手续。临报名前的夜里,每隔三小时便要迭代一次,此时的我还经过一周的熏烤,士气确也高涨,加之同伴的撮合,终于轰轰烈烈的报了名。 既然报了 TOEFL,便也要考GRE,也要写信索取申请表,也要填表、打推荐信等。这些都是演绎的结果。有时,还得做一做论文,编一点程序,缴几只死耗子给导师。这样一来,颇有些迎风沐雨,戎马倥唿,却也改善了懒散的形象。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竟有这样的感觉,若使不是诗人,我如何活下去?我或是稚气凌春,或是老气横秋,或是坠入金色的情网:如若丧失了这一切,我如何苟延残生?几个月后,在闲暇之余,我悠然觉得,现在竟也光景甚好。虽然我知道我已被剥夺了作为一个诗人所必备的纯洁状态和美妙感觉。不过这又何妨,再过半年我就可以收拾提包横渡大洋了。 从孩提时,我即嗜梦。这倒也没有什么坏处,说不准还因此获得了解决某些科学难题的禅机。自然,那时的梦总是与 TOEFL、GRE共喜怒的。可是,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两个人同时来到一块草地上。草地碧绿,背景是些伟岸的树木,颇似封白露的春天。俩人分坐着两个对角。他们相距并不遥远,似乎彼此都能看清楚;然而俩人的面容又总是十分模糊,使我难以与现实中的任何人揉合起来。其中的一人突然朗诵了一首诗。我并没有听清他读的什么,不过那确是一首诗!仿佛一首曲子,它并不告诉你什么,然而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在闪光,都散发着一种芳香,便是现在我还能体味到。朗诵完了,他便不见了,过了片刻,剩下的那人竟掩面痛哭起来。 于是我醒了。时值黎明,天穹深遂,偶而儿有几颗苍白的星星,并不焉语什么。我似乎若有所思。但一会儿便有一个哈欠将我领入了新的梦。仿佛是在暮色中邂逅一人,只交谈了几句,便告辞。或许我有所触动,当我回首时,他也不过走出十几步,然而却是足够的模糊。 北京的冬天下雪并不够。不过 1990年春节倒格外慷慨。伴随着漫天雪花的是纷纷扬扬的传闻:出国留学的政策要变!尽管如此,正月初六,我还是参加了GRE考试。过了若干天,文件便象悬剑一样坠下了。大伙儿见面常以一脸苦笑或绝望替代饭否。我则被泼了一盆凉水,不似以前那么酩酊了。 二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正闲躺在床上,一位久违了的老同学突然来访了。一见面,他就嚷嚷:不出国了!然而就是他,曾声称:要出国首先必须挤到门口,只要门开有缝隙,你便极有可能逸出;倘使待门大开时再行收拾,当你好不容易挤到门口,门多半又关上了。他也真挤到了门槛, TOEFL、GRE都不赖,加之学历优越,来有资助的通知应无问题。我的折腾至少有三分之一也是由他的格言驱使的。而眼下他竟变了卦!于是,我严词规劝。至于侨属问题,我说,车到山前自会有路的,其他问题你再斟酌一下,不出几年你定会反悔的。在游说的同时,不出国了这几个字却老是盘恒着。我知道,这是半年来我听到的最有想象力的一句话,它的金光由耳庭射入了我的胸腔。然而,我只能默默地品尝,无法将此告诉释放金光的人。 他离开以后,我仍旧闲躺着。太阳业已西斜,光线射进黯淡的陋室,构成一条隧道,无数的微尘攘来攘去以其中。我注视着这些忙碌的生灵,一种感觉复苏了!我沉醉与这种感官享受,全身的骨架都已散脱。起床时天空已呈铁青。猛然间,传来几声呀!呀!呀!的喊声。我抬头望去,大批的乌鸦正从窗前飞过。多少时,我没有听到这种晚祷声了?它们曾是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伴唱,也曾激发过我的想象,显然,也曾经常这样飞越我的面前。 泪水夺眶而出。我成了铸成大错的孩子,又仿佛浪迹天涯的游子怀旧故里,或者,象一位饱受苦难的人终获解脱。我长久地伫立,听任泪水缓缓流下,缓缓穿过往事的针孔。天空低垂,大块大块的乌云宛若悬岩,随时都会崩塌,却又始终纹丝不动。倏地,我发现,前面建筑工地上的吊车竟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十字架。什么时候,工人们就已经下班了,而把寂静遗落在工地上什么时候,这座吊车就超过了吊车的本身,白天,它的手臂不停地旋转,把建筑材料艰难地吊上去。随着楼房一层一层地长高,它也循序渐进,且总高过楼顶。天色微暗的时候,手臂也就停止旋转,象钟表的指针,在精疲力竭的时刻,随便在天空的刻度盘上找个了钟点,便懒洋洋地打住了。 这便是隐嗫在诗集背后的一些布景。顺便提一下,北京市 2月份的GRE成绩因漏题而遭取消,不过这于我已是蛇足了。其实,感情的私事,是不可不必如此铺张的;况且,绝大多数诗篇与此外遇无干。南辕北辙,可想而知。 诗歌究竟是什么,似乎茹毛饮血的人尚不知求助于理论家,如希腊人之<荷马史诗>,希伯莱人之<圣咏集>,巴比伦人之<亡灵书>,印度人之<罗摩衍那>及中国人之<诗经>。他们只是用诗歌证明诗歌本身。自柏拉图把诗人撵出他的理想国后,亚里斯多德撰写了<诗什么?>。此后,随着王朝之兴衰更迭,诗山代有才人,独领风骚者也为数不少。 至二十世纪,据说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海森堡在哥本哈根掷了毂子,爱因斯坦时儿坐在佳人旁,时儿坐在火炉边,诗歌理论便也斑斓起来。有时竟至一犬啥影,百犬啥声什么的。待门户重开后,中国便有了"朦胧诗"的称谓。如现代艺术许多流派的称谓(印象派,野兽派等)一样,朦胧诗也是极不贴切的。批评家糊一顶纸帽,以示讥讽,不料竟赢得了广泛的掌声,于是纸帽成了皇冠,继而便有少许的崛起,而且许是艺术的耻辱:它诉说着中国的诗坛在此之前的数十年间是何等的荒芜啊! 再此后便是主义蜂起,乱言纷争,南拳北腿,九流三教。而今东方白了,鸡也唱了,于是我也只得忘却了。只记得一句面有饥色的口头禅:诗就是诗。这话说者似乎是偷了闲,现在细嚼起来,倒也有些把凯撒的还给凯撒的奇崛。这又使我想起说不清来。者何为,说不清大抵是一句极有用的话。正如少时学画时我问父亲:画何最易?对曰:画鬼最易。我问如何,父亲说:鬼者,谁也未曾见过,说不清。既是说不清,引车卖浆之流便也可以拌拌舌。如同在堂屋中看见柱子上挂着一个那什么啥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似的,却不住的乱晃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 (后记:近二十年的时光,悠悠而去,回想当初,一帮 T友与G友,做题之余,趁兴涂鸦,此文即我一大学同系的Z学弟为主要贡献者,闲暇之余,一干众人七嘴八舌,都有程度不等的乱评,Z学弟于是今儿一段,明儿一段,渐成规模。现博文出来,也算是对哪一个年代的温馨回忆,与同道分享,又作寻我这位Z学弟的启事) (再记:我原来准备在我的博客上摘编一些Z学弟当初的激情创作。经知情人告知,Z已将他的这些涂鸦编辑成书,书名为《没有穹窿的教堂》,本篇是为序。与我当初保留的没有穹窿的教室,虽差一字,但显然功力高低,一字立见。不过我更喜欢原始的教室二字,也许与我是一个教员有关吧,这里向Z致歉。2009年2月6日)
个人分类: 仰望天空|509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