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CN域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CN域名的一段往事
热度 4 outcrop 2012-5-2 16:43
这次博客大赛的冠名中,看到有“CN域名杯”;刘新建老师也在博文《 中国的互联网怪事:有多少网站用中文域名 》中提到了关于中文域名的疑惑;我就说说关于.CN域名的一段往事。 先来看一组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统计的是最近几年的中国互联网域名数据: 截至2011年 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为775 万个,其中.CN 域名总数为 353万个。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 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国域名总数为 786 万个。其中,.COM 域名数量 370 万,占我国域名总数的47.1%。.CN 域名总数350万,占比为 44.6%。 2010 年,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 866 万,其中.CN 域名 435 万。网站数量下降到 191 万个,.CN 下网站为113 万个,占网站整体的59.5%。 截至2010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 1121万,其中.CN 域名 725 万。.CN 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 80%降至 64.7%。网站数量下降到 279万,.CN 下网站占网站整体的 73.7%。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 1682万,其中80%为.CN域名,域名数量保持平稳。 2009年6月中国的域名总数为 1626万个,其中近八成(1300万)是CN 下域名。 这是一份足以让很多人沮丧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CN域名曾经在2009年前后,有一个短暂的爆发,然后急剧下跌……这一切源于2009年末工信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整治域名不良应用,大量域名被删除停用,CN域名注册数量骤减, 用户失去对CN域名的信任 ,可能是CN域名突然步入寒冬期的最主要原因。 其中,CN域名注册政策风云变幻是重要因素之一,先是2009年年末CNNIC关闭中国个人用户注册通道,只允许公司、机构等注册。半个月后,CNNIC发出通告,明确个人已注册的CN域名可以继续持有。几天后,CNNIC又宣布,正在研究允许个人注册的方案。CN域名政策的朝令夕改,引发了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的担忧和恐慌。在这种心理下,大量用户对于CN域名丧失安全感,转而期待一个比较稳定的政策环境,进而选择注册其他类型的域名(如国际化的.com、.net,甚至.la等域名)。 权威机构失去信任容易,重建信任则很难 。经历过2009以及2010年后,互联网创业者们基本不看好CN域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网民最多,而CN域名却负增长的缘故。我有几个.CN域名,就是在此时放弃续费。 重建网民对权威机构以及.cn域名的不信任,也许需要时间和努力。个人建议: 开放.CN域名的个人注册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不开放个人注册,只是作茧自缚和自欺欺人。同时,由于中国网站建设的备案机制,各种非法色情等网站,一定会在规则外玩,永远抓不到——CL社区之类的网站,可谓生存坚强;而正经做网站的,肯定不会故意去以触犯法律为代价,去牺牲自己的事业。 发布新政策前,多斟酌 。2009年末CNNIC一个月之内,政策反复,使用户毫无安全感;让人不得不认为此类政策是拍脑袋出来的。目前的互联网还是全球开放的,用户的选择很多;CNNIC这么做,伤害的终究还是自己。 虽然这次赛事冠名了“CN域名杯”,但我要提醒一下: 目前的法规下,个人不具备拥有.cn域名的资格 。 从域名变化来看,中国的互联网环境显然还是过于收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网络发展慢的根本制约因素之一。 延伸阅读 CN域名注册量跌至第四如何收复失地 参赛博文,要是您觉得有点意思,拜托不吝投票、推荐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无宗教信仰,提倡动物保护。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3581 次阅读|9 个评论
关于科学网赠送CN域名的问题
yaoronggui 2010-5-8 10:22
今天看了 关于赠送CN域名的说明(链接地址: http://youth.sciencenet.cn/Views.aspx?id=227031 ) ,我想发表一下关于科学网赠送CN域名的几条问题。 第一:域名管理权的问题:赠送的CN域名博主是否有独立的域名管理权,如果没有,那谁来负责管理这些域名,谁来负责解析这些域名链接到各位博主的博客上呢? 第二:备案问题:根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www. cnnic .net.cn )要求,所有的CN域名都要先备案后接入,那谁来负责备案呢?如果自己备案的话,那博主是不是要到备案中心( http://www.miibeian.gov.cn/ )提交个人资料呢? 第三:续费问题:赠送的CN域名到期后,续费是不是按照万网( www.net.cn )的69元/年,还是给优惠价呢? 第四:续费后管理权的问题:续费后应该是自己拥有域名独立管理权啦吧。 各位博主在使用赠送的CN域名时这些问题都需要好好考虑的。
个人分类: 电脑网络|36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赠送CN域名的疑问
yangfangimr 2010-5-7 17:24
不太懂,哪位给解释解释,什么叫一年免费使用权?及三年使用权? 只要开通博客不就可以用了吗? 各位参赛选手: 本届博客大赛将向4月10日前成功报名参赛的选手赠送一个.cn域名的一年免费使用权,该域名仅可链接至该选手的科学网博客。 截至4月10日,共有120位选手成功报名并提交了预选域名,目前已有117个域名经过初步筛查后成功注册。但受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影响,这些域名需要经过工业信息化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审核后,方可进行解析操作。因此这些域名的正式开通日期目前无法确定。 另外,本届大赛的所有获奖选手将会免费获得一个.cn域名的三年使用权。 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5 次阅读|4 个评论
日产(NISSAN)公司CN域名的国际玩笑
sz1961sy 2009-2-5 18:24
2009年随感录(3)日产(NISSAN)公司CN域名的国际玩笑 今天想关注一下小车市场,因为前几天己看过广州本田、现代等车商网站,因此今天选择日产(NISSAN)公司网站访问。 首先,输入网址 www.NISSAN.cn 结果是: 无法显示网页 您要查看的页可能被删除或者名称被更改。 ...(下图) 吓了俺一跳 : 以为金融危机让日产(NISSAN)公司网站也关闭了?! 其次,输入网址 NISSAN.com.cn 结果是: 广州人才招聘---精准求职网 shotjob.com My God!看来金融危机真的让日产(NISSAN)公司连网站域名也卖掉了!?!(下图) 再试, www.NISSAN.com.cn 才见到京ICP备05069080号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北京代表处注册的网站。(下图) 为了弄清楚到底为什么一家有75年历更(1933年成立)全球Top10汽车企业为何会以如此网站形象让用户心跳,去Whois一下上述三个域名资料,才知道: 1、域名 NISSAN.cn 是杭州银利电子商行所注册,管理人姓名叫郑晖 。 2、域名 shotjob.com Administrative Contact: Name : reach reach Organization : reach Address : gz City : gz Province/State : Guangdong Country : China Postal Code : 510620 Phone Number : 86-20-61311290 Fax : 86-20-61311290 Email : dbaleon@163.com 这位广卅的注册人:reach reach 在XIN NET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北京新网)注册此域名而且有本事把NISSAN.com.cn解折指向,简直是一流的技术高手:把日产公司NISSAN.com.cn同一个域名,解析向不同的主机名,做成了二个网站!绝对是高人! 3、域名 NISSAN.com.cn 是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北京代表处注册的 ,京ICP备05069080号。 很多全球跨国公司对IT投入十分巨大,但是往往连自己的域名也没有心思管理好,最出名的有联想公司的FM365.com 域名丢了,而现在NISSAN.cn域名肯定也是丟了! 一位域名业内专家级人士告诉笔者 : 肯定是内鬼做的、 你的w.org.cn 、万网的 www.net.cn 都是一样的 、通常域名本身是不做web解析的,但是要做的话也是没问题的 小小域名,有很多大故事,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吧!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9年2月5日 17时08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个人分类: 2009|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