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浙八味药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热度 1 科普丽人 2012-9-20 19:34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一.概况 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为姜科( Zingiberaceae )姜黄属( Curcuma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主含挥发油及姜黄素类化合物。中医认为,温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养生功能;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等症,为常用的活血祛瘀类中药。现代研究表明,温郁金还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温郁金为著名的浙产道地中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温州、丽水等浙南地区。 二.生长特性 温郁金属于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气候,怕严寒霜冻。① 光:温郁金对光照敏感,强光对其生长不利,故在栽培过程需创造条件让植株稍有荫蔽的环境。②温度:温郁金喜欢温暖的气候,对严寒的抵抗力很弱,希望在全年无霜期 250 天左右的中低海拔区域生长,在气温降至 -3 ℃以下时易受冻害致死。③ 水分:温郁金要求生长在湿润的土壤,干旱对块根和植株的生长不利,尤其是在幼苗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否则植株生长不良或易造成缺水枯苗;同时,温郁金块根含水量大,若田间排水不畅而积水,也会发生烂根危害。④土壤:种植温郁金的土壤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透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以沙质壤土或冲击土为好,尽可能做到一年一轮换。⑤海拔:温郁金主要产区的海拔一般在 50-800 米之间。 三.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温郁金栽培基地宜选择在水源、土壤和大气等没有污染的环境,整地时间安排在 3 月底到 4 月初,选择晴天将土地深翻 20-25 厘米,耙细作成宽度 120 厘米的床面,在作畦时,尽可能保持 25-30 厘米的沟渠作步道,要求沟渠平直、中高边低,有利于沟水畅通,以免积水。温郁金最忌连作,应当选择前作为水稻或油菜、豆类等作物用地,以耕作层深厚疏松的冲击土或沙质壤土为佳。如果选用闲耕地种植郁金,一般要进行翻耕,但不提倡深耕,以免郁金根茎扎得过深。当土壤肥力不足时,要求每亩施入发酵的猪栏肥或其他厩肥 2000-3000 千克;如果在玉米田套种温郁金,则可以不进行翻耕。 3.2 留种繁殖: 温郁金以根茎繁殖为主。收获时,选择根茎肥大、体实无病虫害的作种,堆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厚 30-40 厘米,防日光照射,并翻动 1-2 次,避免发芽;或抖去附土稍晾后立即下窖,或用砂藏于室内。春季栽种前取出,除去须根,把母姜与子姜分开,以便分期播种。在浙南山区栽培温郁金,应在 4 月上旬完成。不能过迟,否则,不仅会影响栽植成活率,而且生长期短,产量低。 3.3 栽种密度: 温郁金一般采用穴栽,按行距 35 厘米、株距 30 厘米的栽植密度,穴深 7 厘米,口大底平,行与行间的穴位实行交错排列,每穴 1 个根茎,种茎芽头向上,放好后覆盖细土 2 厘米左右。 3.4 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一般进行三至五次,与追肥结合。第一次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进行,温郁金新芽出土前可用草甘磷除草一次,注意控制浓度和用量;以后根据温郁金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草生长就要及时除去,并在每次除草后进行一次追肥。 如果地玉米地套种温郁金,则在收获了玉米后,要求及时拔除玉米植株,这样便于中耕除草等。在温郁金生长过程,不能施用除草剂,可以在行间进行中耕除草,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铲表土 2-3 厘米为宜,因郁金栽种不深,根茎横走,深耕易伤根茎。 ② 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后要施入速效肥料,促进温郁金的生长发育。在第一、二次追肥时可以氮肥为主,第三次开始要氮磷钾肥搭配,防止营养生长过旺,茎叶徒长,影响块根生长,并且在 9 月中旬以后就要停止施肥。 第一、第二次每次每亩用人畜粪尿 1500 千克,加水 4 倍稀释,于早晨或傍晚土温较低时浇施床面土中;第三次每亩用腐熟饼粉 50 千克,草木灰 100 千克,加少量人畜粪尿拌和均匀,施于植株基部土面,并培土覆盖;以后施肥可用复合肥每亩每次 60 公斤。 ③排灌:温郁金栽后如遇连续下雨,则应及时疏沟排水,防止地面积水。在 7-9 月高温期,如久旱不雨,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时间用稀薄人畜粪尿兑水浇灌,以利土壤保持湿润。 四.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①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7-11 月发生,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叶色退绿变白,根上形成瘤状结节。防治方法:可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进行防治。 ②叶斑病 (Alternaria sp . ) 发生于叶片。防治方法:可清除病叶烧毁,或用 50% 托布津 500 倍液防治。 4.2 虫害防治 ①地老虎 与螬蛴 幼苗期咬食须根,使块根不能形成,造成减产。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毒饵诱杀,配制方法是将麦麸炒香,用 90% 晶体敌百虫 30 倍液拌匀于傍晚撒在姜地周围;杀虫脒毒土毒杀。 ②台湾大蓑蛾 (Cryptothelea formostcola Strand) 9-10 月发生,咬食叶片。人工捕杀,或用 90% 敌百虫 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 ③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幼虫钻人株心为害,可用 90% 敌百虫 500 倍液灌心防治。 ④姜弄蝶 (Udaspes folus Cramer) 又名苞叶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先将叶片做成卷筒的叶苞,后在叶苞中取食,使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1 年发生四代,以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上越冬。 4 月上中旬出现第一代幼虫, 7-8 月为发生盛期。卵散产于寄主嫩叶上,孵化后幼虫吐丝缀叶做苞藏于其中为害。 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间,烧毁枯落茎叶,消灭越冬幼虫;人工捕杀虫,幼虫发生初期用 90% 敌百虫 800-1000 倍液,或 80% 敌敌畏 1500-2000 倍液喷雾毒杀, 5-7 天喷一次,连续 2-3 次。 五.采收与加工 5.1 .郁金的采收 (1) 种姜的收获。在栽种当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2 月上旬采挖全株。在挖出的根茎中选择肥大、结实无虫害的母姜、子姜作种。 (2) 种姜的贮藏。堆放在室内干燥通风的地方,厚 30-36 厘米。贮藏期中应防阳光照射,温度增高会引起发热腐烂,并注意防冻,可用砂藏或在低温来临时用草席覆盖。此外,在贮藏期间酌情翻堆 1-2 次,以免发热或提早发芽。 5.2 .郁金的收获 (1) 收获期。在郁金栽种当年 12 月下旬(冬至后),茎叶逐渐枯萎,块根已生长充实,即可收获。温郁金一般在 12 月中下旬为采收适期。收获不宜过早,过早块根不充实,炕干率低,影响产量和质量;也不能太迟,迟到雨水节时,块根水分增多,加工干燥后容易起泡,降低品质。 (2) 采挖方法。选晴天,割除地上叶苗,用长锄或镐、齿耙深挖 45-67 厘米,一行行地将泥土翻起,刨出整个地下部分,抖落泥土,摘下块根,连同根茎一并运回。摘块根时要略带须根,否则加工时易腐烂。挖采时要反复翻检,以减少块根的遗漏和损失。姜黄的采挖期、收获方法与郁金同。 黄丝郁金的根茎可作姜黄,绿丝郁金的根茎可作莪术。这样可提高土地的产值。 5.3 .郁金的加工 郁金块按大小分级加工,以便于蒸煮和干燥。先淘净泥土,然后蒸煮。用铁锅煮沸,或用蒸笼蒸至上气后 15 米 in 左右,用指甲试压郁金不出水,无响声时即可,取出置篾席上晒干(一般需 40 天左右),干后放入撞笼或竹篓中撞去须根即成。在蒸煮时,不宜过熟过生。过熟则不易晒干,一般只煮 8-9 成即可。郁金蒸煮后的干燥,不能采用火炕,炕干会起泡,影响品质。每亩可收郁金干品 75-100 千克,黄丝郁金还可收姜黄干品约 200-250 千克。 姜黄加工方法: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焯熟,捞起略晾干水分,即可上炕烘干。不用开水焯,否则干燥慢,费时费工。炕干后在撞笼内撞去粗皮,即成外表深黄色的干姜黄。摇撞时少喷些清水,并撒入少许姜黄细末,再摇撞,可使姜黄变成金黄色,色泽更鲜艳。每亩产姜黄干品约 200-250 千克。 六.包装、贮存与运输 郁金用麻袋或竹篓包装,置干燥处贮存。用车、船运输,注意防雨、防潮。 姜黄用麻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贮存。用车、船运输,注意防雨、防潮、防晒、防水浸湿。 曾玉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编写,参考资料(略)。 温郁金开花期1 温郁金的单花特写 温郁金开花期4 温郁金植株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9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