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第3次工业革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纳米生物机器 - NIEB技术
benlion 2016-2-10 11:03
1983 年bjZeng在厦门大学形成结构论研究纲领,至2015年经历了32年的探索,自1996年在国际发起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体系,以及学术会议与绘画沙龙结合的模式,至今年也已经20年的时间了。 合成生物学:像组装机器一样组配生物 http://m.qudong.com/pcarticle/293467 其中2个观点, 1)去年10月以来bjZeng一直说到的2007年美国Keasling在酵母合成生物学成功的影响,2)1994年论系统生物工程,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830110.htm 生物机器的装配和生物计算机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8639.htm 。 以及2010年在加州发表的纳米生物机器设计3原则。 合成生物学在bjZeng1996年论述的工程生物系统之前,属于化学合成生物分子概念。生物信息学和组学生物学90年代就有了,2000年之后北野宏明与胡德分别论述了软件模拟或组学技术用于系统生物学研究,成为基本方法。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建立在1996-1999年bjZeng倡导的生物系统理论与系统生物工程、实验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的基础上,而2007年阐述的第3次工业革命,并以青蒿素的酵母工业化生产和细胞计算机注射治疗肿瘤为例,而到2014年提出的工业5.0技术概念,则是建立在纳米、信息、电子与生物技术的整合方法。 - (08/02/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航海与行星际探险
benlion 2016-1-30 18:00
人类科学发展的5百年历史,建立了物理、社会和生物科学的实证范式,并形成了认知和人工科学的工程范式。 科学在方法论层面,包含理论概念与实验验证、逻辑分析与系统综合等4个方面。 经历了工业技术1.0到4.0, 而将进入工业技术5.0时代 - 生物制造,即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Nieb)集成。 设计艺术与制造工业,构成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科学和艺术,构成人类文明飞翔的2翼,包含语言与艺术、数学与技术等方面,而又在于社会建制的金融和管理调控。 工业5.0 - 生物制造技术,核心是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芯片实验室解决方案 - 细胞分析与人工合成,将带来人类的行星际文明,在太阳系的其它星球建立人工生态和机器工厂,提供外太空的能源供应和生存环境。 - (01/30/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文明|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业5•0 - 生物制造技术
benlion 2016-1-26 21:06
近几年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有关资讯里,也非常明确论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纳米分子机器、人工光合作用和次生代谢工程(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即,属于第3次工业革命的第1阶段 - 工业5·0技术。 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人类将进入太空或太阳系行星大探险的世纪 - 文明的大转型,而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工业,就是人工生物系统和智能机器系统,以及新能源技术等。 1999 年到2003年开始做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的美国院士、助理教授都早就成为奥巴马总统科技顾问。 而,2009年出版含有精准概念的系统生物医学会议论文集的新加坡科学家,也已经成为美国著名Jax实验室总裁,领导新学科的发展。 附、bjZeng论第3次工业革命 - http://www.1000plan.org/superblog/884/202 (2011年3月27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457825.html (2011年6月21日)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458472.html (2011年6月23日) - (2011/06/21-2016/01/2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9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春晖杯”与春晖计划
benlion 2016-1-26 09:52
2007 年参加教育部和科技部第2届中国留学人员“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并春晖计划团队。 游览了山东曲阜、江苏苏州、安徽徽州和江西吉安,而后来到上海浦东川沙姑奶家和访问了转基因学会同仁的上海杰隆生物公司,而后,2008年在江苏成立第一家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到2015年在春晖杯企业联盟组织的企业与投融资交流活动,自2007年论述第3次工业革命到2014年阐述第3次工业革命第1阶段的技术革命 - 工业5·0,基本经历了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社会经济的考察和管理与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 公司组织比起大学机构,更加有利于学科综合与技术集成的研究范式与管理模式。 以投融资和企业的经济管理机构为公司总部,而设立研究中心和学会组织,开展研究与开发、论坛与画展和出版与传媒,以及芯片制造与营销、天然药物组学计划与新药发现、工程制药和生物治疗的技术发展。 第1次工业革命是动力机革命,包括蒸汽机和电动机。 第2次是计算机或通讯的革命,包括自动化和信息化。 工业技术革命,不等于工业革命。第4代工业技术是信息化或和互联网。在德国汉诺威提出的第4代工业技术,实际上是第2次工业革命的第2阶段。 在美国最近的智库文件里仍然是说30年内的第3次工业革命,也就是工业4·0是工业技术的第4代模式。 - (01/26/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多维度时空与单向度的思维
benlion 2016-1-24 18:44
科学的文化环境和伦理的社会风气,最基本的就是逻辑思维和求证事实的精神。在科学史上,对科学的体系和发展历程,缺乏全面的理解,把知识、技术、建制和方法的多维度科学,片面理解成知识乃至知识里的公式和定律。 2007 年bjZeng和英国pr Kitney院士分别同时论及第3次工业革命,美国智库和欧洲决策机构,在正规文件阐述的教育、科技和产业决策就是这些内容;但是,国内却是学习美国里夫金2012年的第3次工业革命一书的互联网+而把2013年德国工业4.0技术翻译成第4次工业革命。又把物联网和IT产业(早热过头了的)视为未来的革命。 当然,1996年bjZeng与美国LHood通信时,他在做转基因动物模型和免疫学,直到1999年bjZeng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会议和协会筹备刊登在Nature时,他才开始做系统生物学,而且,只是早已有了的组学,包括他的定义在内引起国际上的大量争议,到了国内,几乎没有关注这些争议,把系统生物学等同于组学和等同于Hood,却几乎不涉及1999年到2003年同时开始的20多位科学家的其它4大学派,于是,bjZeng在国内发表文章和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整个历程,这就花掉了2008-2013年的日日夜夜。 LHood 是美国3院院士,国内重头衔,即使建立大量有相关机构,也常是重在头衔,引进有头衔,却未必是熟悉这个领域的来领导学科发展,当然,在有些领域客观上引进不到或难以引进人才,即在国外属于大量发展或大规模投入的方向。 在扑克牌里,有没有注意到红桃K?他就是欧洲文明之父,从竺可帧延续到仍然现在的科学史观,就是没有关注到这个关键点,即,欧洲近现代科学与希腊-罗马哲学的根本区别。 工业4.0是互联网+,即信息化,工业5.0是生物制造。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和诺贝尔奖,关键因素是2007年到2014年,美国Keasling实现了青蒿素的工业化生产 - 生物制造,而系统医学是个体化和转化医学的模式。 - (01/24/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2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物科学与工业
benlion 2016-1-23 19:05
中国人,这里是指出生在中国,在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经济的发展,到达的国际水准,以袁隆平和屠呦呦为钱学森时代的国内科学家,而当今改革开放以来,到达的认可程度则是几位美国科学院院士。 而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则显然就是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的整个体系。包括,系统与合成生物学转换到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偶合与转化概念,以及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的术语、原理和方法体系等。从中国古代观测和经验的传统医学、药物志和农业育种,到近现代西方的实验生物科学与医学,而到当代的系统生物学与医学,构成生命科学与工程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划界。 以1996-2007年为国际化的学科体系建立过程,而以2007年为起点的技术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开启了国际化的企业新陈代谢过程。这将是如同历史上的汽车工业、电气化工业和计算机信息产业等诞生那样的产业革命!2004年在英国预言的2009-2016年国际化经济危机,已经得到了确切而准确的验证。 2006 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企业无疆的概念,就是从跨国公司发展到全球化布局的公司。两百年前的世界首富,仍然是中国广州的伍秉鉴( http://news.163.com/15/0817/02/B16IDLQE00014Q4P_mobile.html ),而英国和德国、美国经历了2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财富中心已经转移到欧美 - 瑞士到纽约轴线,并跨越太平洋进入中国,导致了世界工厂的形成。 而今,尽管现代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发起于1996年中国北京中关村,2007年在广州提出的第3次工业革命,及其工业5.0技术概念于2014年在中国长三角的苏南提出;然而,准确阐述和迅速发展的是英国皇家工程和医学科学院、欧盟组织和美国智库等文件 - 第3次工业革命的第1阶段,即工业5.0技术。 中国则跟随的是美国里夫金2012年出版的《第3次工业革命》和德国媒体的工业4.0技术等 - 实际上属于第2次工业革命的第2阶段。中国经济和技术落后于工业技术4.0,近些年引进的海外人才和项目是填补国内20世纪60到80年代的空白或缺失,然而,欧美实际上已经在发展的是工业5.0技术,却将夕阳产业国际化转移到了中国。 德国2013年提出的工业4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和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达到快速、有效和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如同系统医学的数据化、个体化和转化医学模式。2012年美国里夫金出版的第3次工业革命,在内容也是工业4.0制造技术,其实是第2次工业革命的第2阶段。 工业5.0则是中国bjZeng在2007年(英国院士prKitney同时分别)论述的第3次工业革命和2014年论述的第3次工业革命第1阶段的工业制造技术,即工业5.0技术 -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与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及人工智能的集成。在欧美智库和科技决策机构的文件描述的第3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就是工业5.0制造技术。 工业4.0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或说浮现表面的冰山一角,而实际上的,却是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巨大冰山 - 工业5.0将带来的产业革命。举个最简单的技术例子,如现在的数据储存在硅电子内存或光盘刻印等,目前在国际上在开发以生物DNA分子存储数据的技术。 2006 年中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策略,并7月17日正式启动了教育部和科技部的创新创业计划( http://cyds.cscse.edu.cn/publish/portal6/tab738/info1207.htm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和2015年的7月17日,再度阐述创新驱动发展( http://www.chinanews.com/m/ll/2015/08-16/7470481.shtml )。 挪威在2006年来信,说是从国际上一百多个科学家挑选3人提供机票去面试;然而,一是今年毕业30年,才从同学的微信贴子关注到了挪威的美丽,二是在德国汉诺威和英国伯明翰感受到的工业革命历史,导致了回国参加2007年第2届春晖杯大赛和春晖计划,而后入选2008年江苏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计划,而长三角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中国工业之父的故里,于是扎进了开发新技术和考察社会的过程。 2002 年挪威科学家在与我的email通信,讨论过图式或系统遗传学的新概念 - 1994年bjZeng提出于中国北京,并于2003年挪威建立了国际上第1家系统或整合遗传学研究中心,法国2005年发表系统遗传学论文。美国2008年举办整合与系统遗传学学术会议,并NIH成立了肿瘤的系统遗传学研究专项基金,2014年美国纽约大学成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计划的提出,经历了几个阶段: 1992-1994 年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提出,包括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反应器和细胞计算机的设计方法等。 1996-1999 年的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概念转换到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以及实验生物学与计算生物学结合的方法等。 2007-2010 年的第3次工业革命、工程医学论述和纳米机器人设计原则等发表,2014年阐述第3次工业革命的第1阶段 - 工业5.0的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整合集成。 1996 年在北京组织第1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和筹备国际转基因学会(2006年西班牙成立),1999年在德国建立国际第1家系统生物学网站 - BSSE生物系统网络,2008年成立国际第1家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2008-2015 年自主研发,形成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技术,用于人工细胞设计与合成和疾病的遗传分析、生物治疗、药物分子筛选和工程制药等领域。 - (01/22/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国际化社会|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
benlion 2015-12-29 13:28
(金砖国家与北太平洋) (工业4.0与工业5.0) 巴西(B)-俄国(R)-印度(I)和中国(C)属于金砖国家,而俄国-中国和北美-澳洲属于北太平洋国家。 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构成4次工业技术发展,而工业技术5.0则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整合 - 生物制造技术。 -(12/29/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社会|1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系统遗传学 - 细胞设计机理与人工合成
benlion 2015-11-26 15:08
个人分类: 系统生物学|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管理模式
benlion 2015-11-19 10:24
-(19/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1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科学与技术科学
benlion 2015-11-3 18:29
1910 年法国S.Leduc与 1968 年美国M.Mesarovic,提出的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词汇,分别是化学合成与理论生物学概念,同时出现在BJ.Zeng结构论的参考文献里,在 1993 年、 1994 年、 1996 年国际会议和 1999 年的网页上都有,并与 BSSE 重新定义,即,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概念。 1999 年到 2003 年,在国际上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有 23 位开拓的奠基人, 2 个学科的偶合概念和机构的徽标,也存在传统中国文化要素。 2007 年中国 BJ.Zeng 和英国 RI.Kitney ,几乎同时论及第 3 次工业革命,直到 2012 年美国里夫金出版《第 3 次工业革命》,德国随后提出了工业 4.0 制造技术;然而,美国智库发布的未来 30 年工业技术,才是 BJ.Zeng 论述的未来 30 年将带来的第 3 次工业革命和工业 5.0 制造技术。 -(03/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dailyNov.15|2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制造技术
benlion 2015-11-3 13:01
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决定性影响,往往是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时代的文化环境。 几乎是与望远镜、万花筒、钟表和磁石等玩具,以及钓鱼、种花和绘画等活动,度过了童年和小学时代,能够涉及到图书,基本是中医和西医书籍了。初中和中学时代,参与武术馆、文艺团体和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周末在图书馆,读到福尔摩斯探案集、凡尔纳科幻小说和格林童话、推理小说等,数学解题方法和物理学的思想实验等,带来了愉悦的美感,尤其,中学教师提到人工光合作用仿生工厂,以及自己对微电子遥控昆虫行为的遐想,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探索的兴趣范畴。 现代科学的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分界,在于“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的区别,如,波函数的叠加与波函数2个概念或对象分辨。系统科学,形成时期是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为黄金年代,翻译到中国是80年代到90年代为热潮年代。国际上的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形成和发展于50年代到80年代,当90年代在中国的传播相遇时,也就导致了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探索。 在1992年我的城市群分析,阐述了基本存在一个沿河系与湖泊交汇、海岸交汇的区域,形成城市群亚文化圈,如,美国东西海岸、五湖区与密西西比河等城市群大学分布分析。而在1996年到2000年,我通信与讨论比较多的是西雅图、亚特兰大和纽约的3位科学家(系统生物学、转基因禽类和分子计算机)城市。 为何我提出4世界理论,必须把波普尔归属在客观知识3世界的技术和器物部分,单独划出来为第4世界,在于对泛神论与理性宗教的区别、机器与人类的区别、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尤其图灵测试,必须分辨精神的知识信息与工具技术的机器。 人工科学与技术科学,理论与数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物理与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交叉整合的研究,发展了生物传感器与细胞计算机、生物电池与细胞工厂等技术,导致了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发展。 制造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可追溯到版画和印刷手工业技术,从纺织机械技术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和3D打印技术,经历了4次工业制造技术发展,而将形成工业5.0的生物制造技术。 - (03/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dailyNov.15|2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究竟什么是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benlion 2015-10-12 14:56
从进化论、系统论到结构论 - 包括,精神论与机器论,从能量与动力学到形态与发生学的模式转换。黑格尔的辩证法,论述于能量的动力学时代,也不同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从系统科学到生物系统的图论与拓扑学,已经属于不同的思维模式。 (4世界与4轴心时代理论) 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分别属于数学方法、理论生物学与分子的化学合成、基因重组概念,而在90年代之后,转换到生物系统的网络结构与图式(pattern)形成、细胞的分子模块设计与组装合成等。 生物系统学(systematic biology)和结构生物学等缘故,比起用结构、图式等没有比“系统(system)”更合适的定语,“合成(synthetic)”对应于“系统”而体现为综合、组装或类同集成电路、计算机影像合成的概念。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在几个方面突破了以往的科学与技术方法: 1) 图论与形态发生场的拓扑学网络分析; 2) 人工生物系统的微电子学原理与工程设计; 3) 中医药理论深入到细胞与分子网络的生物系统层次; 4) 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与生物电池; 5) 人工细胞设计的DNA和分子纳米技术; 6) 生物技术的基因片段组装合成与基因组工程技术; 7) 细胞工厂与人工光合作用的仿生技术; 8) 诺依曼自动化计算机深入到内在分子电路的细胞计算机; 9) 图灵测试扩展到纳米生物机器的设计原则,等。 因而,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建立时期,起点就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 (12/10/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 -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benlion 2015-6-5 14:44
人类文明发展,尽管存在曲线和平台现象,尤其本世纪,其实,恰好将发生千年难遇的大变革瓶口,相当于大航海时代的巨大转折,我的预言是进入太阳系行星际文明时期。 公元元年到公元 1500 年是工程范式和手工业的增长模式,之前是农耕文明和宗教的模式, 1500 年之后建立实证科学和工业制造模式,尤其以工业革命为转折是发展的迅速上升;然而,直到计算机科学,基本仍然属于物理(机械及电子)、化学科学的工业化成就,也就是工业 1.0 到目前的工业 4.0 的发展。 而未来将是深海资源和太空资源的开发 - 核心科学将是智能机器人和工程生物体及人工生态和工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基于生物科学发展的物理、生物(认知及遗传)科学的工业化成就 - 工业 5.0 将彻底改变工业 1.0 到 4.0 的模式。 目前,中国科技政策体制,基本属于以欧美为模板,建立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型的管理与规划模式。诺贝尔奖的成就,不能说是科学前沿,而应该说是科学历史,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往往是数十年的研究,基本属于大众皆知和已经写进各国教科书的知识。 已经说过很多次,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领域为指南,将历史视为前沿,将过去视为未来的科研计划,不可能导致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成果。 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在避免概念含混和排除主观臆测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分析与推理、客观验证与操作和想象开放的直觉等方法,科学和技术、产业和经济,都是面向未来和未知的勇于承担风险的开拓与创新过程。 -(网络日记:科学决策与管理)-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社会 - 趋势分析
benlion 2014-9-8 14:30
- 人类文化与科学中心 一定程度,可以说:欧洲文艺复兴,仍然属于古代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学习时期,到地理发现之后,才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并且,经历了查理曼欧洲时期,以及向周边扩展的发展,而后,进入了英国-美国时期。 从而,形成了中国-中东-欧盟和以北美-澳洲为轴线、俄国和南美为2翼的文明形态。 地理发现到工业革命时期,奠基了近代实验科学范式和公司组织模式。工业革命到信息技术时期,奠基了现代艺术风格和工业科学管理等。科学范式,在中国中古时期建立的是实践和经验的工程范式,从工程范式的达芬奇时代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形成的是实证科学范式 - 数学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结合,工业革命之后,爱迪生、贝尔等开创了工业科学时代。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1994年-1999年,我从生物系统理论和系统生物工程开始阐述,然后,倡导分子细胞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分子电路”(概念图)的实验与计算生物学方法结合。 20世纪,从认知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到转基因技术与细胞仿生工程,微电子学与软件技术、微流控芯片与生物信息学和生物传感器与合成生物技术等,形成了“物理-化学-生物”与“心理-生物-化学”科学的研究模式。 21世纪,神经网络与进化、遗传算法的计算机程序和人工生命等,发展到生物活体的人工细胞设计与合成的人工生物系统等研究与开发。 第1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制造技术,第2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芯片和软件技术,中国仍然远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的能力,第3次工业革命的人工细胞设计和纳米机器制造等技术,又将如何应对和发展起来呢? -(创新型与传播型)-
个人分类: 模式|2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 – 生命树
benlion 2014-7-26 00:08
理论和方法,在 20 世纪初到 90 年代已经建立和发展,理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论和突变论等,方法,包括,数学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等。 - (总结) -
个人分类: 2014y|3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客鲁修——新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缩影
热度 4 kexueren07 2014-5-24 21:13
下午,我和南美电子工程师、喜欢捣鼓机器人平台的 Rudi 正聊着 Rudi 作为会员加入并感觉深受其益的创客空间“新车间”的时候,背着个沉重的登山包、有点像斯文版加勒比海盗的 Lucio (中文名鲁修)从我们面前走过。手里正比划着单片机指导中国同伴如何通过灯泡的不同闪烁方式来控制空气净化器风扇速度的 Rudi 立刻指着他对我大喊:“你说的和 David Li 一起搞新车间的外国人,可能是他,不是我。” 巴西人鲁修今年 38 岁,来沪 3 年,到中国来是少年时代曾跟老师学过中国功夫的他的“ childhood dream ”。他大学念法律,后来又念了个 MBA ,在巴西一家业务涉及采矿、伐木、养牛的企业做过 4 年 CEO ,太太是个中国人和巴西人的漂亮混血儿,还有个带着异国情调的可爱女儿。“我什么都有了,但也开始觉得有些无聊,我想应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鲁修在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的 FABLAB (开放创造实验室)里对我说,他实现第一个梦想的方式是:卖了房子,在欧洲买了条帆船,从欧洲往返巴西旅行了一年。船上有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技术设施,符合他爱折腾设备的性格。然后,他决定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前往中国。 虽然在巴西的时候,他对中国也已有些了解,但真的到了中国,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了 6 个月中文后,鲁修还是发现:“学中文很难,在中国生活更难。”心情黯淡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旧爱——机械制造,并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了国际上正在风行的 3D 打印。“我中文说得不好,其实和这个发现有关系。这个发现直接中断了我学好中文的可能——因为,我的兴趣已经转移了。”鲁修调侃自嘲地告诉我这段私人历史的同时,特别向我强调:“ 3D 的打印机其实就是一种机器人。” 在巴西的时候,鲁修有一个自己的车间,经常独自在那里做摩托车零部件(他喜欢骑摩托车)、用烤箱熔化铝之类他能想象出来的各种事情。“但那时我不了解世界的趋势和潮流。”当不安分的鲁修在上海感到 boring 的时候,他 GOOGLE 了“ 3D Printer ”,然后找到了在上海与之相关的“新车间”。“ Oh! Hacker Space! ”他在心里默想,但过去接受的教育总让他感到黑客似乎是个与犯罪有点关联的人群(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在《黑客与画家》一书中更正了这个大众的误解)。怀着好奇心,他仔细阅读了“新车间”内部 Wiki page 上的“新车间”章程,用他的话说,就是学习“ How should you behave ”。他发现那些章程他都喜欢!在我的要求下,他给我举例介绍了其中的一些章程(现在想来,我这个要求真是太不黑客 ! ),比如:假如你有个想法,就把它做出来;如果不喜欢什么,你就改变它。总之,不要只是用嘴说。又比如:如果你想学什么,“新车间”里的人不会像帮助一个婴儿一样来帮助嚷嚷“我要学……”的你,但如果人们看到你真的在尽力而为,他们自然会帮助你,如果你干得好,他们也很容易对你的作品产生兴趣。 带着对这些章程的高度认可,鲁修开始了他在“新车间”的工作。刚到那里时,他觉得场地乱乱的,不够干净,想到章程,他就自己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周围的人很快因此注意并接纳了他。他从淘宝上买了电子材料、有机玻璃等制造 3D 打印机的原材料,照着网上开源程序教授的流程,坚持不懈,花 3 个月的时间做出了一台 3D 打印机。其间,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请教大家,“新车间”里的伙伴也纷纷对他渐渐成形的产品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在鲁修之前,虽然“新车间”里的人都知道并常提起 3D 打印,但从未有人完整地做出过一台真实的 3D 打印机。因为这个作品,鲁修迅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人们甚至纷纷请求鲁修教他们这一招。 “可是这个太难了!要知道,我整整做了 3 个月呢!”鲁修说,他决定从头做一台稍微简单点的 3D 打印机,然后再教大家。事实证明,后一套方法比较可行,鲁修共教了 10 个人,他们都在两天内就学会了制造。但鲁修也随之面临善意的质疑:“这毕竟是来自开源软件的设计,不是你自己的啊!” “我又遇到了挑战!” 倔人鲁修不甘心,为了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他又上网了,并真的在网上找到了设计 3D 打印软件的教程。人们去向他求教,他就免费教他们。到现在,已经有 20 人跟着他在“新车间”学会了 3D 打印机的制造,五六十人学会了如何使用 3D 打印机。 “你简直太神了! 3D 打印这种事跟你的专业一点不相关啊!这你都能自己学会!”我说,“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的动手能力、创造精神真的差好多。”“谁说的?”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外国人鲁修完全不是这么看。他说:“你看到淘宝上那么多种类的商品,每一种商品都有那么多样,你就会知道中国人是多么有创造力!”“那可能是使用工厂机器生产的集体产品吧?”我有些怀疑。“任何集体,归结到最后,还是落实到个人呀!”鲁修认为中国人目前动手能力弱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还非常便宜,人们如果能用便宜的价格得到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就不会愿意自己花宝贵的时间去做。“但是如果你不开始动手,你就永远不会。”鲁修觉得,他现在会做这些事是因为他有钱也有闲,如果中国人也有闲暇的时间和财富,人们就会开始做这样的事。眼下正是一个时间上的起点。他这个说法让我很吃惊——从来没有听中国人从这个角度分析过这个问题,但又似乎很有道理。 据说,鲁修最近已在“新车间”隔壁仅一墙之隔的地方开办了一个“新 FABLAB ”(“新新车间”),他自己出资购买了部分设备,“如果有人有想法但是没有钱启动设备等,他可以来‘新 FABLAB ’做,只要付很少的钱,不必担心失败。‘新车间’的会员如果想要使用我们这里的设备,更是只要推门就可以借用。”他希望未来能有个人或企业为他赞助一些设备,这样,他可以把会员费尽可能降到很低。 “可是这样的话,你和 David Li 搞的‘新车间’有什么区别呢?你为什么非要自己再开办一个?”我有些不解——既然他在“新车间”工作得很愉快,在他刚到上海的时候, David Li 也把他推荐给过很多“新车间”的朋友。对此,鲁修的解释是:“如果使用设备创造出成功的产品,有些人也许就有能力自己去购买设备了,然后,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设备继续与我开创的空间合作,这样,我就能实现拥有许多机器的梦想了,这可是我的一个大梦想(笑)!此外,我们的会员通过使用机器,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帮我们为一些厂家的设备作人际推广,会员们也会不断为我们的空间带来具有启示性、值得学习的新问题。这都是我想要的东西。‘新车间’的人有他们想做的东西,但目前他们中还没人想要这个,而我想要,那么我就自己把它做出来。某种意义上,你可以把‘新 FABLAB ’理解为‘新车间’的一个‘儿子’。” “噢,有点像一个社会企业的运作方式。”我理解。“不,这不是一个类似 NGO 的东西,我也不需要别人说我是个非常 nice 的人,它是非常理性、务实的。我并不是不工作,我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只是不拿薪水而已。”说到这里,一直仿佛处在一种创业兴奋中的鲁修特别严肃地向我强调。 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明白 3D 打印与新工业革命的关系,过去也一直抽象地理解工具的改变可能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但鲁修似乎瞬间让我领悟了这一切。曾经有人评价凯文·凯利主编的《全球概览》(乔布斯生前曾大力推崇此书)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个人创新精神激发的影响时说:“制造工具者均为使徒”(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TExNDU1Mg==appmsgid=10105018itemidx=1sign=5486d720d48b3f2b3a033f9734b36f6f ),今天,我觉得鲁修在内心深处也是要做一个类似的使徒——提供工具者。在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正在发生的这场新工业革命的缩影。 据说,我们这座城市里的创客,每周三晚上会去“新车间”聚,周六晚上则到同济的 FABLAB 聚,来来往往,虽然地点在流动,人却大多是同一群人。猜测将来多半有一天,大家也会到鲁修的“新 FABLAB ”聚。比起政府部门组织的一次次形式大于内容的创新大赛,我觉得这才是这座城市更真实地积蓄创新能量的方式。   饿着肚子打完这篇文章,因为想起乔布斯的“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怕一吃饭,又昏昏欲睡了。。。
3903 次阅读|6 个评论
未来不是梦,未来就是梦
热度 1 benlion 2013-3-12 09:25
未来不是梦,未来就是梦
江苏教育晚间有一个未来学节目 - 《未来不是梦》介绍国际上正在研发和未来几十年到百年可能发明的技术和机器,这才是需要引起注意和投入研发的领域。 未来不是梦,这是在研究之中的重大技术领域,可能不久成为现实的发明,未来就是梦,这些设想和研究都是来自人的梦想,目前只是存在于未来学家设想和科幻电影里。 杰里米 • 里夫金 –“ 能源互联网与再生性能源结合 ” 、保罗 • 麦基里 – “ 制造业技术和数字制造的发展 ” ,基本停留于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信息技术信息化制造概念(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26373 ),仍然属于信息技术革命 - 包括3D打印技术等,而不同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整合导致的工业革命。 杰里米 • 里夫金(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26446 )对前 2 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与产业顺序 - 实际是印刷、造纸技术在先,蒸汽机工业革命在后,电气和电子技术在先,通讯和互联网信息产业在后,而,第 3 次将是由于新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整合)导致新的能源、新机器发明的突破。 只有分辨清晰不同概念才能看到产业发展的脉搏,大量核心技术潜在水下,露出表面的只是冰山一角 - 该文(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26466 )的科学、技术、产业和信息概念混淆或混杂,所谓“第 6 次”(将4次科技与2次工业革命加和了)科技革命,实质内容是指的第 4 次科学 - 已经发生的系统生物科学和第 4 次技术革命 - 正在发展中的系统生物工程技术;但是,这只是第 3 次工业革命的科学和技术先导,科学、技术、工业是不同概念。 附: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谜团,未来有许多未知,现在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茶马古道)
个人分类: 科学|29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平洋战争
benlion 2012-9-24 09:13
公布一个梦( 2012 年元月 24 日夜 25 日晨):一个渔夫干了鱼塘扑打一条大鱼,突然鱼身盘缩成一条巨蛇,冲到岸上又飞向天空,最后还是落在一栋房子旁,头和尾挡住前门和后门,头的旁边坐着一个女人,那屋子又开了一个门,我从那门逃了出来,对那个渔夫说那蛇的口比女人还大。
个人分类: 2012|1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