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PDF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PDF版
黄安年 2013-2-7 07:16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PDF版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2 月 7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199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579-592 页,共 14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88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2 月9 日 发布 本文发表在笔者《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31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79-592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3 月5 日 网上首发。11 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和壮大 ,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5 日 网上首发 31 .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登上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的并开展联合反霸斗争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 它将在走向 21 世界的世界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 年 12 月 31 日 , 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 首次谈到中印两国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础。 1954 年 4 月 29 日 , 中印两国政府在 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的序言中 , 写入了五项原则。〖 1 〗 1954 年 6 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休会期间 , 周恩来总理成功地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声明。〖 2 〗 1954 年 6 月 28 日 是首次在联合声明中肯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日子。〖 3 〗这五项原则现在概括为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与发展主潮流的时代产物 , 它在提出后的 40 年来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1955 年的万隆会议、 1970 年联大通过的 关于各国依联合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 、 1974 年第六届特别联大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超越意识形态和不同社会制度 , 违反了它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 也可能发生对抗 , 以至军事冲突 , 遵守它 , 即使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 经济发展水准不同 , 也能友好相处。邓小平同志说 :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 其他方式 , 如‘大家庭’方式 , ‘集团政治’方式 , ‘势力范围’方式 , 都会带来矛盾 , 激化国际局势”。〖 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述了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内容。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里 , 有 185 个联合国成员国 , 220 多个政治实体 , 一千多个民族 , 有着多元的价值观、文化背景 , 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 以及上万个宗教流派 , 和平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必将发扬光大。 二 . 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影响 1. 亚非会议的召开 1954 年 4 月 28 日 -5 月 2 日 , 印度、缅甸、印尼、锡兰、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科伦坡举行会议 , 酝酿召开亚非会议 , 同年 12 月 28-29 日在茂物举行第二次会议 , 决定发起召开亚非会议 , 邀请 25 国参加 , 讨论亚非人民的切身利益 , 包括①促进亚非各国的亲善和合作 , 建立友好睦邻关系 ; ②发展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 ; ③密切对亚非人民具有特别利益的关系 ; ④讨论亚非人民对世界和平和合作的贡献。〖 7 〗 1955 年 4 月 18-24 日 , 万隆会议召开 , 包括日本在内的 29 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亚洲国家有 24 个。在会上我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他说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 , 并且现在仍然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 , 我们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8 〗 4 月 24 日 , 万隆会议发表最后公报 , 提出了国家关系间的十项原则 : ①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尊重基本人权 ;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③尊重符合联和国宪章的自卫权利 ; ④不干涉他国内政 ; ⑤一切国家民族大小一律平等 ; ⑥不为大国特殊利益对它国施加压力 ; ⑦不以武力侵犯它国 ; ⑧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 ⑨促进相互利益和合作 ;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9 〗 中国代表团对于促成会议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帝国主义和美将特务力图破坏 , 4 月 11 日 , 他们制造了印度航空公司的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的爆炸事件 , 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中外记者 11 人遇难 , 周总理因去仰光同缅甸总理会晤而改变日程 , 使帝国主义谋害总理的阴谋未能得逞。〖 10 〗 2. 亚非会议的意义 首先 , 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非人民的觉醒 ,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主宰的 , 由亚非人民自己解决问题的国际会议 , 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 其次 , 和平协商 , 求同存异 , 独立和平 , 友好合作的万隆精神成了亚非人民反帝 , 反霸 , 反殖 , 反种族主义的斗争武器 , 40 年来它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 , 为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第三 , 它极大地推动了六十年代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三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 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56 年 7 月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和埃及的纳赛尔举行政治会谈 , 提出了不结盟的政治主张 , 其后又与印尼的苏加诺和加纳的恩克鲁玛会谈 , 达成共识 , 从而形成了不结盟运动的核心。 1960 年 5 月 , 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际 , 发起不结盟运动。 1961 年 6 月 5-13 日在开罗举行筹备会议 , 由 20 个国家参加 , 通过了参加会议五项条件的文件 : 实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 ;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 不卷入大国军事联盟 ; 不参加大国的双边联盟 ; 不准外国在本国设立军事基地。宣布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 : 奉行独立自主 , 和平 , 中立的政策 ; 拒绝和任何大国结盟 ; 奉行团结协商 ,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 反帝 , 反霸 , 反殖 , 反种族主义和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 11 〗 1961 年 9 月 1-6 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25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参加 ,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会议通过了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和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不结盟运动并无成文的章程 , 也不设总部 , 但是定期举行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议 , 协调不结盟国家的政策。〖 12 〗 2.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1964 年 10 月 5-10 日 , 在开罗举行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47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和平与国际合作纲领 。 1970 年 9 月 8-10 日 , 在卢萨卡举行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54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关于和平 , 独立 , 发展 , 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 , 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 1973 年 9 月 5-9 日 , 在阿尔及尔举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75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政治宣言 , 经济宣言 和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1976 年 8 月 16-19 日 , 在科伦坡举行了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86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政治宣言 , 经济宣言 , 不结盟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1979 年 9 月 3-9 日 , 在哈瓦那举行第六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95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 。 1983 年 3 月 7-12 日 , 在新德里举行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100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新德里文件 , 政治宣言 , 经济宣言 ,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集体自力更生宣言 。 1986 年 9 月 1-7 日 , 在哈拉雷举行第八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 101 国代表参加 , 会议通过了 政治宣言 , 经济宣言 ,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1989 、 1992 年又先后召开了第九、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13 〗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和特点 :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在于 , 它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 推动了团结反霸斗争和国际经济新秩序 , 国际政治新秩序的酝酿 ; 推动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 ; 也制约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势力 , 维护和平与发展主潮流。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在于 , 它具有不结盟性质 , 反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性质 ; 和不稳定性质 ; 以及深受外来势力影响的性质。 四 . 七十七国集团的诞生 1. 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 七十七国集团又称发展中国家会议 , 是在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集团。 1963 年在第 18 届联大讨论召开贸发会议的 75 国集团 ( 含新西兰 ) 提出了 联合宣言 。 1964 年 3 月 , 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发大会上 , 形成了 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 〖 14 〗 , 参加国的成员有所调整 , 其中 ( 新西兰退出 , 肯尼亚、南韩和南越参加 ); 到 1984 年则有 127 国参加。 2. 七十七国集团的发展 1967 年 10 月 , 阿尔及尔第一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阿尔及尔宪章 ; 1971 年 10 月 , 利马第二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利马宣言 ; 1976 年 2 月 , 马尼拉第三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马尼拉宣言 和 行动纲领 ; 1979 年 2 月 , 阿鲁沙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 通过了 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 和 谈判纲领 ; 1983 年 4 月 , 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五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纲领 ; 1986 年 6 月 , 开罗第六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开罗宣言 。〖 15 〗 此外 , 1974 年 4 月 , 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 和 行动纲领 〖 16 〗 ; 1975 年 2 月 , 阿尔及尔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工业发展与合作宣言及行动计划 ; 1980 年 2 月 , 新德里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新德里宣言和行动计划 ; 1986 年 5 月 , 巴西利亚全球贸易优惠谈判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巴西利亚声明 。 3. 七十七国集团的影响 七十七国集团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它动摇了超级大国主宰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 它加强第三世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酝酿 , 并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五 . 1973 中东“石油战”联合反霸斗争 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储藏地和石油产地 , 也是原油输出地。 70 年代初 , 中东的石油资源一直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 , 世界上最大的八家石油垄断公司 , 控制了中东石油开采的 37 % , 其中有 5 家属美国的垄断公司 ( 埃克森、德士古、加州美孚、海湾、莫比尔 ), 另外三家是英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法国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通过垄断资本霸占石油产地 , 控制石油的勘探和开采 , 掌握石油标价决定权 , 压低石油标价 , 片面发展石油采掘工业 , 压制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的发展。从 1958-1973 年间它们控制中东石油的七大石油公司年利润由 16.2 亿增加到 30.3 亿美元 , 利润累计为 595.7 亿美元。在中东战争期间和其后,中东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 , 团结一致 , 开展石油战 , 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① 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价格 石油标价是外国垄断公司交纳油租费用和石油税时作为纳税依据的价格 , 又称参考价格。石油标价的高低直接关系产油国的收入大小。 1973 年 10 月 16 日 , 波斯湾 6 国决定收回标价决定权 , 自行宣布提高标价 77 %。随后北非产油国也把标价提高了一倍。 1973 年 12 月 12 日 , 石油输出国组织统一宣布 , 自 1974 年 1 月 1 日起 再次提高标价 120 % , 从阿拉伯标准轻油每桶 5.11 美元提到 11.65 美元。 1974 年底 , 石油输出国组织又决定在 1975 年 1-9 月间 , 废除原油标价制 , 实行统一价格 , 每桶原油价格定为 10.65 美元 , 从此 , 结束了帝国主义垄断石油标价的制度。从 1971--1974 年 , 中东石油标价增加了五倍以上 , 产油国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17 〗 ② 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 1973 年 10 月 17 日 ,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对美国等支持以色列进行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 5 % , 同时减少各成员国的石油产量。依据各石油进口国对中东战争的态度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国家。 11 月 25 日 , 又决定在当月产量的基础上再削减 1/4 。 10 月 17 日 后各产油国相继宣布对美国和荷兰实行石油禁运。 12 月 , 又决定对葡萄牙、罗得西亚和南非禁运。 ③ 收回石油企业股权和实行国有化 1972 年 1 月 , 波斯湾六国向阿美石油公司等提出参加公司股权 20 %的要求。其后波斯湾五国与 9 个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达成协议 , 从 1973 年起参加 25 %的股权。并到 1983 年时增加到 51 %。 1974 年沙特、科威特、卡塔尔提前八年掌握了外资股权的 60 %。与此同时 , 伊朗、伊拉克等国也采取了石油资源国有化的措施。〖 18 〗 中东石油战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 ① 它结束了帝国主义掠夺廉价石油资源的时代 , 开始了第三世界国家真正掌握石油资源主权的新时期 , 这对于第三世界维护其它资源主权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② 它深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主地位 , 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矛盾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 触发了 70 年代以滞胀为中心的结构性经济危机。 ③ 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列强长期以来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 , 推动了国际反霸斗争 , 也分化了西方大国的政策 , 迫使欧洲共同体和日本修正同第三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洛美条约的签订和 11 月 22 日 日本对以色列政策的调整就是例证 ( 日政府声明 , 以从六·五战争所占领土撤出 , 否则日将重新考虑对以政策。 ④ 它加强了产油国的经济实力 , 维护了民族经济和主权尊严 , 为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 并在短期内形成了海湾石油致富国。 ⑤ 它显示了团结反霸的巨大威力 , 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运用经济武器来制裁在经济上远超过自己的法国国家。 六 . 中东石油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反霸斗争 维护海洋主权和资源 , 是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级大国也把争夺海洋权作为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0 年 5 月 , 智利、秘鲁、 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九个拉丁美洲国家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亚举行会议 , 通过了 关于海洋法宣言 , 重申保卫 200 海里 主权的决心。同年 8 月 21 日 , 拉丁美洲 21 个国家举行保卫领海权的会议 , 通过了 拉丁美洲关于海洋法的宣言 。 1972 年 6 月 9 日 , 又有 10 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国家通过了 圣多明各宣言 , 坚持保卫 200 海里 海洋权的立场 , 提出了 200 海里 “承袭海”的主张 , 由此 , 拉丁美洲国家兴起了维护海洋权的斗争。并迅速发展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维护 200 海里 海洋权的运动。 1973 年 5 月 24 日 非洲统一组织发表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 , 9 月 9 日 ,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第四次会议也做出了关于海洋法的宣言和决议。到 1983 年 , 提出 200 海里 领海、经济区或渔区已有 89 个国家 , 其中发展中国家共 74 个 。〖 19 〗 联合国举行的有关海洋法的会议从 1958 年起共举行过 1958 、 1960 、 和 1973--1982 年三次 , 1982 年 12 月 10 日 , 在牙买加签字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家有 119 个国家 , 到 1985 年有 159 个国家和实体。美、营等少数国家未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确认 , 沿海国家拥有 12 海里 的领海宽度和在领海之外建立 200 海里 的专属经济区的权利 , 并规定对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要受国际海底管理局控制。〖 20 〗 维护海洋权的斗争还包括领海范围的海峡通航问题。 1971 年马来西亚和印尼联合宣布对马六甲海峡的管辖权 , 指出它“不是国际性海峡”。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原料生产国 , 1975 年 2 月 , 在喀布尔召开的有 80 个国家参加的首次发展中国家原料会议 , 宣布“针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任何经济或其它的侵略性措施 , 都将遭到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击。” 此外 , 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反霸斗争还反映在南北对话的开展上。南北对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就建立国际经济秩序进行磋商的初步尝试会谈。根据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倡议 ,1975 年 12 月 16-19 日 , 在巴黎举行了国际经济合作会议 , 又称南北对话 , 与会的有 19 个发展中国家和 7 个发达国家及欧共体。会议成立能源、原料、发展和财政四个委员会 , 研究合作前景。但是会议一开始就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 1977 年 5 月 , 在巴黎又一次举行了南北对话 , 决定建立稳定原料价格的基金 , 并给最贫困的国家的特别的援助。同年 , 根据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的建议 , 成立国际发展独立委员会 , 就促进南北对话进行谈判。 1979 年 77 集团建议在联合国范围内举行全球谈判 , 但均未能达成协议。 1981 年 10 月 22-23 日 , 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了 8 个发达国家和 14 个发展中国家首脑会议 , 中国总理在会上提出了国际经济合作的五原则。会议强调全球性谈判的重要性 , 体现了要合作不要对抗的精神。〖 21 〗 从南北合作来看 , 南北对话取得实效的是欧共体和非加太组织的合作 , 集中反映在四个洛美条约的签订上。〖 22 〗 南南对话也 是一种斗争方式。 80 年代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重要。 1979 年 77 国集团通过的 阿鲁沙集体自力更生纲领 , 集中反映了南南合作进入了新时期。〖 23 〗其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 1981 年 77 国集团通过了 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1982 年 2 月 22-24 日 , 印度总理英·甘地发起在新德里召开有 44 个国家参加的南南会议。会议分两个委员会 , 第一委员会讨论全球谈判、粮食、贸易、能源和贸易问题 ; 第二委员会讨论贯彻加拉加斯行动纲领等问题。〖 24 〗 1983 年 4 月 4-7 日 , 在北京召开了有 26 个国家 68 名政治家参加的南南合作会议。会议认为加强南南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相互间合作促进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 加强集体自力更生 , 巩固政治独立 ; 协调立场 , 推动全球的南北谈判 , 以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同年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 经济宣言 和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 提出了一系列南南合作的具体措施。〖 25 〗 注释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1954-1955), 世界知识社 ,1958 年。 〖 2 〗 世界知识手册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5 年。 〖 3 〗边延 : 姚仲明回忆中缅首次签署联合声明 , 光明日报 ,1994 年6 月18 日 。 〖 4 〗 中国总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 人民日报社论 彪炳史册 , 光耀千秋 ----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四十周年 , 载 1994 年 6 月 28 日人民日报。 〖 5 〗 国际关系法资料汇编 , 法律出版社 ,1982 年。 〖 6 〗邓小平 : 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 (1984 年10 月31 日 ),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 第 96 页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 7 〗 亚非会议文件选辑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5 年。 〖 8 〗 新华月报 1955 年 4 月号。 〖 9 〗 周恩来选集 下卷 , 第 146-157 页 , 人民出版社 , 1984 年。 亚非会议文件选辑 , 第 49-57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5 年。 〖 10 〗新华月报 1995 年第 5 期。并见参考消息 1995 年 4 月 2 日。 〖 1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部编 : 不结盟运动主要文件集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年。 〖 12 〗 第二次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文件汇编 , 第 337-346 页。 铁托选集 (1961-1973), 第 33-54 页 ,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 1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部编 : 不结盟运动主要文件集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年。 〖 14 〗 联合国年鉴 (1963 年 ) 。 〖 15 〗新华月报 1971 年 11 月、 1976 年 3 月、 1979 年 3 月、 1983 年 5 月、 1986 年 7 月号。 〖 16 〗 国际关系法资料汇编 , 法律出版社 ,1982 年。该编包括联合国大会 1974 年 12 月 12 日通过的 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 〖 17 〗 第三世界的石油斗争 , 三联书店 ,1981 年。 A ·托斯托著 : 石油输出国组织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0 年。 〖 18 〗 彼得·尔·奥德尔著 : 石油与世界霸权 ---- 石油危机的背景 , 三联书店 ,1978 年。 第三世界的石油斗争 , 三联书店 ,1981 年。 〖 19 〗 国际条约集 (1969-1971), 商务印书馆 ,1972 年。 海洋法资料汇编 , 人民出版社 , 1974 年。并见巫宁耕著 : 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概论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6 年。 〖 20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 海洋出版社 , 1983 年。 〖 21 〗 新华日报 ,1981 年第 10 期。 〖 22 〗冯恕等编 : 欧洲共同体及其对外经济关系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2 年。 〖 23 〗同上。 〖 24 〗参见王春良主编 : 世界现代史文献与要论选编 ,1900-1988, 第 644-646 页 , 东方出版社 ,1990 年。 〖 25 〗宦乡 : 南南合作勃兴会议 : 发展战略谈判及合作讨论会文集 ,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4 年。 [2003 年3 月5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31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79-592 页。)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3 月5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70.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PDF版
黄安年 2013-2-6 07:05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PDF版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2 月 6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199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561-578 页,共 19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迄今有关这一话题还争论不休 , 涉及意识形态评价、制度发展评价、个人作用评价、经济作用评价、政治民主化评价、领导人个人作用评价、政党作用评价、外部因素评价、综合因素评价等。 请参见 : *现代化之路篇( 12 )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苏俄经济转轨(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6 年11 月16 日 首发;黄安年的博客/2008 年2 月1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897.html *现代化之路篇( 13 )俄罗斯普金政府振兴经济改革之路(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6 年11 月17 日 首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898.html *现代化之路篇( 15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欧经济转轨(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2 月1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900.html *现代化之路篇( 16 )前苏联十四个加盟共和国经济转轨(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2 月18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944.html *****************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 已有 1170 次阅读 2008-2-9 07:12 |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发布 本文是笔者在《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30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61-578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现在在我的博客上发布。苏联解体和苏东巨变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强调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的作用并不符合实际。其实“演变”战略既是西方国家采用的 , 社会主义国家又何尝不想演变西方国家,问题在于什么条件下能够起到加速作用。本文发表在 11 年前 , 现在的分析评论又有新的进展,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88888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 30 .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 一 . 苏联解体和独立体的困境 1.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建立 1991 年 8 月 19 日 , 凌晨塔斯社广播说 : 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总统职务 , 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等八人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委员会 , 宣布接管国家权力。但不过 72 小时 , 政变失败。戈尔巴乔夫重掌政权 , 但他的威信一落千丈 , 而激进派叶利钦则影响大增。 8 月 23 日 ,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下令 , “在法庭确定俄罗斯共产党是否卷入政变前 , 中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 8 月 24 日 ,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 , 并要求自行解散苏共中央委员会。 8 月 29 日 , 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 , “暂听苏共在全苏境内的活动”。 11 月 5 日 , 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 , 并解散其组织机构。 在苏共自我解体的同时 , 各加盟共和国掀起了一股新的独立潮。 1991 年 8 月 20 日 到 12 月 6 日 大多数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内的共和国宣布独立 , 但叶利钦于 11 月 16 日 , 宣布 10 项俄罗斯共和国总统令 , 接管联盟中央一系列财政金融部门 , 并剥夺了联盟中央的重要财源 , 包括石油能源的生产和贸易 , 停止向中央 80 个部门提供资金等。一周以后 , 他又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和对外经济事务 , 从而掌管了联盟中央的财政金融、货币和外贸大权。 1991 年 9 月 6 日 , 戈尔巴乔夫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 同时试图将其他共和国组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1991 年 11 月 26 日 , 苏联公布一个新的主权国家联盟条约草案 , 它规定主权国家联盟是 : “邦联” , 这一计划由于乌克兰的抵制而搁浅。 1991 年 12 月 1 日 , 乌克兰举行全民投票 ,99.85 %的人赞成独立。 1991 年 12 月 7-8 日 ,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撇开戈尔巴乔夫 , 在布列斯特举行会议 , 决定组建独立国家联合体 , 并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一个主体和地缘政治的现实正在停止自己的存在”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这三个国家内已不存在。 12 月 21 日 , 原苏联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瓦多 11 个共和国领导人集会阿拉木图签署了 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议定书 、 阿拉木图宣言 和 关于武装力量议定书 等文件。并正式通知戈尔巴乔夫 , 苏联不复存在 , 苏联总统的设置也随之失效 , 决定俄罗斯联邦取代苏联参加联合国安理会。 12 月 25 日 ,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职务 , 并将核纽交给叶利钦。当晚 , 克里姆林宫上飘扬了 69 年的苏联国旗为俄罗斯的白、兰、红三色旗。 12 月 26 日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 , 但出席会议的仅 20 多名代表 , 举手表决通过宣言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1 〗 独联体成立后 , 原苏联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 民族矛盾更加公开化 , 并且导致武装冲突 , 整个社会动荡不定 , 对世界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2. 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 从 1917 年 11 月 7 日 十月革命的胜利到 1922 年 12 月 30 日 苏联的成立 , 再到 1991 年 12 月 26 日 苏联的最后解体 , 前后共 72 年 , 而俄共 ( 布 ) 从 1912 年到 1991 年苏共被解散 , 共 89 年。这是现代世界历史上和现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富曲折性的重大事件。对苏联解体的原因 , 迄今说法不一。本书在主宰世界半个世纪的雅尔塔体制一章中对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作了概要的剖析。这里需要强调下列几点 : A 苏联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 邓小平在谈到苏联模式时说 : “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 2 〗他还说 : “从一定意义上说 , 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 , 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 , 但人民经受锻炼 , 从中吸取教训 ,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 〗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当作社会主义唯一模式和典范是一种误导。 B. 苏联改革失败的有着深刻的教训 它告诉我们不改是不行的 ; 胡改也是不行的。苏联改革的失利从国内方面来看 , 至少有三种因素 , 即①政策因素 , 它是在原有体制根本性缺陷不变下改革的原有的弊端 , 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经济改革受挫后立即大幅度转向政治改革 , 从而造成大动乱。②路线因素 : 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没有以安定团结为基本保障。③思想因素 : 从全盘肯定到全盘否定 ; 急速转轨 , 从一极到另一极 ; 在处理计划与市场、联盟 , 邦联与独联、一党与多党、以及对东欧控制与放手等问题上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它告诉我们一种社会机制转向另一种社会机制务必稳步 , 不能急转湾。它还说明苏联的解体内因为主 , 外因为辅 ; 党内为主 , 领导核心为主。〖 4 〗 二 . 80 年代末以来的东欧剧变 80 年代中期以来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动荡。改革不是停滞就是反复多变或回潮倒退。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 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扩大 , 如芬兰 1991 年人均 GNP 为 23,980 美元 , 而匈牙利战前高于芬兰 ; 捷克的人均 GNP1991 年排在第 47 位 , 低于马来西亚而战前为第 15 位。〖 5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急剧调整政策 , 带来了冲击波 ,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大国协同渗透 , 取得了效果。 1989 年是东欧剧变年 , 来势之猛 , 波及之宽 , 犹如多米诺骨牌。〖 6 〗 1. 在波兰 1988 年 5 月波兰罢工又一次浪潮 , 团结工会东山再起。 12 月 20 日 至 1989 年 1 月 , 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十一届十中全会 , 提出 : “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作为波兰人民共和国制度主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 已变成波兰社会政治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9 年 2 月 6 日 -4 月 5 日 , 包括团结工会在内的第一次圆桌会议在华沙举行。政府当局和团结工会达成了一揽子政治、经济改革方案修改宪法 , 实行总统制。 4 月 17 日 , 华沙法院宣布团结工会为合法组织。 6 月 4 日 大选中团结工会乱中取胜 , 统一工人党惨败。 1989 年 7 月 19 日 , 雅鲁泽尔斯基仅以一票的多数当选总统 , 随即先后建立了以统一工人党基什查克为主的新政府和以团结工会马佐维耶茨基为主的新政府。 12 月 29 日 , 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 取消了宪法中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国家中起领导作用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款 , 改波兰人民共和国微波兰共和国 , 国徽则由红底白鹰改为红底带王冠的白鹰。 1990 年 1 月 , 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十一大 ,29 日通过了 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 , 决定结束党的存在。会上 1,586 名代表中的 1200 名代表成立了社会民主党 , 而另有一些代表组成社会民主联盟 , 劳动人民党。 1990 年 1 月 28 日 , 社会民主党举行一大 , 宣称党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实行所有制多元化 , 反对恢复资本主义 , 争取恢复执政党的地位。 1990 年 5 月 , 国会通过了政党法 , 禁止各党派在工厂、军队和国家机关中从事党派活动。 9 月 19 日 , 雅鲁泽尔斯基提出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 12 月 9 日 , 瓦文萨当选总统 , 由此 , 波兰进入了不稳定的多党逐时期。 团结工会政府上台后推行“巴尔采罗维奇计划” , 即“休克疗法”从 1990 年起实行市场经济制度 , 增税 , 取消补贴 , 企业股份化和私有化 , 允许企业破产 , 工业失业。实行一年后 , 急剧通货膨胀有所下降 , 市场活跃 , 但物价昂贵 , 但经济形势仍无明显改善。 1991 年 1 月 , 马佐维耶茨基政府辞职 ; 1991 年 10 月 , 议会选举 , 议席分散在 29 个政党手中 , 形不成相对多数 , 从而出现政府频繁更替的混乱局面 , 使社会更趋不稳。〖 6 〗 2. 在匈牙利 在 80 年代石油危机的打击下 , 匈政府没有及时做出政策调整 , 仍然用国家补贴的政策来维持需要大量依靠进口石油的行业 , 加剧了经济的困难。 1988 年 5 月 , 匈党中央召开全国代表会议 , 提出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实现转折 , 加速改革 , 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 , 时匈党中央总书记卡达尔已于 1988 年辞去了总书记职务 , 格罗斯任总书记 , 卡达尔任主席。会后党内分歧加深 , 波日高伊派在党内占据上风。 1989 年 2 月 ,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全会重新评价 1956 年的匈牙利事件 , 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的起义 -- 人民起义” , 并通过了实行多党制的决议 , 认为政治体制多元化可以在多党制范围内实现。 1989 年 5 月 8 日 因重病被解除党主席的职务 , 1989 年 7 月 6 日 病逝。涅尔什·雷热任党的主席。 1989 年 5 月底 , 党中央对纳吉作了重新评价 , 6 月又举行了重新安葬仪式。 1989 年 10 月 , 社会主义工人党举行第 14 次非常代表大会 , 将党名称改为社会党 , 并把党的奋斗目标定为民主社会主义 , 在东欧党中这是率先行动的一个。原党中央总书记格罗斯不同意这一决定 , 改组社会主义工人党 , 此外还形成其它五个派别。 1989 年 12 月 17 日 至 1990 年 1 月 27 日 , 社会主义工人党重新召开 14 大 , 声明党的长远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 当前目标是阻止资本主义复辟。 10 月 18 日 , 国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 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90 年 3 、 4 月 , 匈牙利举行两轮多党制后首次大选 , 社会主义工人党未能进入国会 , 社会党只获 386 席中的 33 席 , 占 8.5 % , 民主论坛获 164 席 , 占 42.7 %。 5 月 2 月 , 多党制国会举行首次会议 , 自由民主战士联盟的根茨当选为国会主席。 3 日根茨授权民主论坛主席安道尔·约瑟夫为首的排除社会党的联合政府 , 推行多党制的社会党成为在野党。相比之下 , 匈的政权过渡未发生大动荡和大动乱。在频繁的政治争斗中 , 人们对政局变迁的性质已兴趣不大 , 重经济实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几次选举中均因不够法定人数而无效 , 虽然债居高不下 , 通货膨胀率高达 35 % , 社会犯罪率上升 , 但人民生活水平未见大幅度下降 , 被西方誉为政治稳定、市场经济成功的东欧国家。 1994 年 5 月 , 匈在制度更迭后举行了第二次多党制国会选举 , 社会党取得了 386 席中的 209 席 , 占 54.1 % , 从原来的第四大党跃为第一大党。其原因 , 一方面人们将近年来的经济情况不佳 , 归咎于执政党的无能 , 另一方面由于 , 社会党得益于由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建而来的历史背景 , 加上自上次大选失败以来 , 社会党调整政策 , 改变形象。但是 , 社会党的执政并不会改变实行多党议会制和市场经济模式的总趋势。〖 7 〗 3. 在保加利亚 , 由于自 70 年代起保加利亚急于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 , 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 , 加上日夫克夫烂用职权 , 人民不满情绪日增。 1986 年保共 13 大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 提出 , “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管理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领域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保加利亚的党政领导人托·日夫科夫 (1911.9.7- ), 自 1954 年以来一直掌管大权 , 1989 年 5 月 29 日 , 他宣布开放边界 , 旋即引起 31 万保加利亚人大出逃 , 造成国民经济的停顿。 1989 年 10 月 , 欧洲环保会议在索菲亚举行 , 美欧西方国家通过环境外交施加影响 , “生态公开性组织”发起游行示威和签名运动。 1989 年 11 月 10 日 , 保共中央迫使日夫科夫 , “请求辞职”解除其总书记、政治局委员和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 选举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姆拉德诺夫任总书记。他上台后极力倡导政治多元化。 11 月 18 日 , 索菲亚 10 万人集会游行要求审判日夫科夫 ,12 月党的领导机构大改组 ,30 多名党中央委员被开除或解职。在 1989 年 12 月 13 日 的中央委员会上 , 日夫科夫的党籍被开除 , 随即日夫科夫父子被捕入狱。日夫科夫被指责要对经济形势恶化和政治独行负责。 1990 年 1 月 30 日 至 2 月 2 日 , 保共中央召开第 14 次特别代表大会 , 通过了 保加利亚民主社会主义宣言 和新的党章 , 正式放弃党的奋斗目标 , 主张建设民主与人道的社会主义社会 , 实行多党制 , 三权分立 , 军队和公检法非政治化。在经济上实行所有制多元化和市场经济。 4 月 3 日 , 保共举行全党投票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保加利亚社会党 , 这样自 1891 年以来的保加利亚工人社会民主党夭折了。 1990 年 4 月 , 保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改法、政党法和选举法 , 姆拉德诺夫当选为总统。 1990 年 6 月 10 日 , 保加利亚举行政治多元化后首次多党选举 , 在 400 个议席中社会党获 211 席的多数 , 1989 年 12 月成立的民主联盟或 144 席 , 社会党继续执政 , 9 月 22 日 , 社会党卢卡诺夫经国会批准组成了一党政府 , 但在 11 月 87 万人全国大罢工的浪潮下 , 社会党政府下台。 不久 , 姆拉德诺夫总统辞职 , 民主力量联盟主席热列夫出任总统。 1990 年 12 月 , 无党派人士波波夫组成联合政府 , 社会党人任部长。波波夫政府在经济上实行休克疗法 , 推行农田私有化 , 但社会生活平稳。 1991 年 7 月 , 议会通过新宪法 , 规定保加利亚是多元社会 ,10 月 3 日 的大选中 , 民主联盟获 110 席 , 社会党 100 席 ,12 月民主 ' 联盟的领带人季米特洛夫出任总理。〖 8 〗 4. 在捷克斯洛伐克 1968 年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一直陷入僵化和停滞状态之中。人们沉默不满 1977 年捷出现了剧作家瓦·哈韦尔等知名人士发起签名的人权宣言运动 , 被称被“七七宪章”运动 , 捷政府当局称该运动是违法宪法的 , 予以镇压 , 但“七七宪章”运动的参加者坚持斗争。胡萨克及 1987 年 12 月继任捷共总书记的雅克什坚持布拉格之春是“反革命事件”的定论。 1989 年春 , 捷克斯洛伐克就如何评价布拉格之春事件 , 爆发了一场政治风暴 , 1 、 8 、 10 月三次发生大规模游行 , 11 月 17 日 布拉格大学生的游行示威中 , 10 名学生受伤 , 100 多人被捕。 11 月 19 日 “七七宪章”运动等 10 多个组织联合成立哈维尔为首的公民论坛 , 要求支持 8 · 20 事件的领导人下台。 1989 年 11 月 24-26 日 , 捷共中央举行非常会议 , 雅克什为首的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领导班子集体辞职 , 与 1968 年事件无关的乌尔班内克当选为总书记。 11 月 29 日 , 捷议会批准宪法修正案 , 取消了捷共的领导地位的规定。 11 月 30 日 , 捷共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 , 宣布苏联在 1968 年出兵捷克是错误的 , 12 月 3 日 , 阿达麦茨总理改组政府 , 吸收 5 名非党人士入阁 , 公民论坛不满。 12 月 4 日 , 苏保匈波德五国领导人也宣称他们当时的出兵是 : “对捷内政的干预 , 应当受到谴责”。 12 月 6 日 , 胡萨克辞去总统职务 , 12 月 7 日 , 阿达麦茨总理辞职。新建政府成员 21 人中捷共 10 人 , 不久总理恰尔法和两名副总理退出捷共。 1989 年 12 月 20-21 日 , 在捷共非常代表大会上 , 胡萨克被开除出党 , 大会通过了 在捷克斯洛伐克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的行动纲领。 12 月 28 日 联邦议会选举刚被彻底恢复名誉的杜布切克为主席 , 29 日选举哈维尔为总统。至此 , 捷的国家领导职务已不在捷共手中 , 捷共成了在野党。 1990 年 6 月 8-9 日 , 议会选举 , 公民论坛获 170 席 , 共产党获 47 席 , 恰尔法再次组阁 , 捷共失去执政党的地位。 恰尔法政府在 1991 年初宣布放开物价 , 半年后 , 物价渐驱稳定 , 政府于 199 年 10 月和 1991 年 2 月先后推行小型和大型企业的私有化计划。 1991 年还通过了两项赔偿法律 , 规定归还或赔偿被共产党没收的私人财物 , 将土地归还前主人 , 其结果导致生产下降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此外 , 在民族关系方面 ,1991 年 4 月 , 捷克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2 年 6 月 5-6 日 , 新的议会选举 , 捷克主张维持联邦制 , 斯洛伐克主张独立 , 双方意见相佐。经协调确认 1993 年 1 月 1 日 为取消联邦的日期。其后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 5. 在罗马尼亚 1965 年齐奥塞斯库执政以来 , 罗在对外关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 , 但是在经济工作中严重失误 , 坚持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 片面追求高速度 , 兴建纪念碑式的多瑙河 -- 黑海运河大工程 ,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 加上他独断专行 , 身兼总统、党中央总书记、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主席、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高委员会主席等要职 , 而他妻子则为政府的第一副总理 , 他任用亲信 , 妻舅和子弟位居高位 , 控制党和政府的生活命脉 , 人民群众极为不满。 1989 年 12 月 , 匈族神父拉斯洛·托克什因发表批评政府的谈话而被政府解职 , 并被勒令离开住宅。 12 月 16 日 , 蒂米什瓦拉城的居民数百居民在神夫居住的教堂拉起人链 , 反对政府的决定 , 次日数千人游行示威 , 齐奥塞斯库动用坦克和装甲车进行镇压。群众示威波及布加勒斯特。 20 日齐奥塞斯库中止在伊朗的访问 , 回国亲自部署镇压行动。 12 月 21 日 中午 , 在首都共和国广场举行数万人集会 , 齐奥塞斯库发表讲话 , 但多次为群众的嘘声所打断。会后 , 群众举行数万人的反齐奥塞斯库游行示威 , 与军警发生冲突 , 坦克的镇压造成了人员伤亡。 22 日 , 示威游行进一步扩大 , 波及全国 , 在布加勒斯特的群众得到部分倒戈军队的支持 , 一度占领党中央大楼、电台、电视台等 , 齐奥塞斯库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 加强镇压 , 但国防部长以自杀拒绝执行命令。中午 , 士兵倒戈 , 冲击总统府 , 齐奥塞斯库夫妇乘知升飞机逃跑。当晚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捕。 12 月 22 日 晚 11 时 , 以前罗共中央书记扬·伊利埃斯库为首的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成立 , 并接管了国家的政权。忠于齐奥塞斯库的特种部队 , 拒绝投降 , 双方发生激战 , 死伤数千人。 12 月 25 日 , 齐奥塞斯库夫妇被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秘密审讯宣判处死 , 并立即执行。 26 日 , 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救国阵线主席。 27 日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罗马尼亚。 1990 年 5 月 20 日 , 罗全国大选 , 伊埃利斯库以 85 %的选票当选总统 , 救国阵线在众参两院中获 355 席的 67.7 % , 救国阵线的总理罗曼任总理。在 23 名政府成员中 , 只有 5 名属救国阵线成员。新政府推行市场经济 , 放开物价 , 1991 年 2 月通过法令将土地所有权明确归属个人 ; 7 月又通过贸易公司和私有化法令 , 允许出售国营自治企业和国营贸易公司的 75 %资产。 1991 年 10 月 , 救国阵线成员斯托罗另组政府 , 首次吸收反对党国家自由党的成员入阁。〖 9 〗 6. 在南斯拉夫 1980 年铁托逝世后 , 南中央权威日益削弱 , 民族矛盾加剧。南最大民族是塞尔维亚人 , 占人口的 36 % , 克罗地亚族占 19.8 % , 穆斯林人占 9 % , 斯洛文尼亚人占 8 % , 此外有马其顿、黑山、阿尔巴尼亚等族人。在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共和国 40 %为穆斯林、 33 %是塞尔维亚人、 18 %是克罗地亚人。 1990 年 1 月 , 南共联盟召开 14 次非常代表大会 , 导致了分裂为 6 个共和国的共盟组织。 5 月 26 日 , 南共联盟宣布解散 , 各共和国的共盟分别改称社会党、社会民主党或民主改革党。 1990 年 4-5 月 , 各共和国先后选举 ,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原共盟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 1991 年 6 月 25 日 , 克罗地亚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分别宣布独立 , 南人民军进行干预 , 发生了流血冲突 , 并扩大为人民军联合克境内的塞族武装与克民族武装力量的军事冲突 , 国际社会介入调介 , 1991 年 10 月 8 日 , 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正式脱离南斯拉夫。其后 , 国际社会纷纷承认两国的独立。 1992 年 2 月 21 日 , 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南斯拉夫 , 克境内战火逐渐平息。 1992 年 3 月 , 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宣布独立 , 但境内塞族反对 , 自行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 1992 年 4 月 , 双方冲突演变为武装冲突 , 发生了迄今为止欧洲规模最大 , 时间最长的波黑战争。由于欧共体、美国、俄罗斯的介入 , 使波黑战争不仅旷日持久 , 而且越来越复杂化。 1992 年 4 月 27 日 , 南联邦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成立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联合组成的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这样 ,1945 年以来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了。在联合国的成员国中有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四个。〖 10 〗 7. 在阿尔巴尼亚 自 70 年代起 , 阿全面闭关自锁 , 宪法规定不接受帝、修的援助 , 不允许外国在阿投资 , 在全国各地修建 40 多万个碉堡 , 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1981 年 12 月 18 日 , 任部长会议 27 年的谢胡突然死亡 , 当晚阿政府发表公告说 : 谢胡因精神失常而自杀。 1982 年 11 月霍查称谢胡是美国、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间谍和特务。谢胡事件后阿政府大改组大清洗。 1985 年 4 月 , 霍查病故 , 阿里雅当选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其后 , 阿逐渐与意、法、中开展商业往来 , 对霍查政策局部修正。 1990 年底 , 阿学生运动兴起 , 阿利亚同意实行多党制 , 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民主党。 1991 年 3 月 31 日 , 议会选举 , 劳动党获 2/3 选票 , 阿利雅当选总统。 6 月 10 日 , 劳动党 10 大召开 , 将劳动党改名社会党 , 11 月 25 日 , 社会党召开一大 , 性质发生变化。这一年 , 阿实行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转轨 , 社会经济出现严重混乱 , 从而导致政治危机和政府危机。从 1991 年上半年到 1992 年 4 月 , 先后产生劳动党的查尔查尼政府、纳诺临时政府、 22 天的专家政府、布菲社会党政府 (6 月 ) 、阿赫迈迪无党派看守政府 (12 月 ) 、贝里沙民主党政府 (4 月 9 日 ), 阿利雅则辞去了总统职务 , 劳动党和社会党成为在野党。〖 11 〗 三 . 东德被西德合并 1989 年 5 月 2 日 , 匈牙利开始拆除通往奥地利边界的铁丝网 , 为东德人绕道匈、奥到西德打开了缺口 , 在两天内有一万多民德居民去西德。 10 月 7 日 , 在建国 40 年时发生了大规模群众游行 , 要求扩大民主 , 实行改革 , 放宽出境。 10 月 18 日 , 执政 18 年的东德党的领导人昂纳克因健康原因在十一届九中全会上辞去了一切领导职务 , 埃贡·克伦茨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 11 月 9 月 , 宣布拆除柏林墙 , 开放东西德边界线。由此 , 居民的出走风更盛两天中有 75 万人涌入西德 , 统一德国提上议论日程。柏林墙是 1961 年 8 月 13 日 建立的 , 沿西柏林四周修筑的 154 公里充电铁丝网 , 九个过境站 , 后变成高 3.5 米 的钢筋水泥围墙 , 成为东西方冷战的象征。 11 月 13 日 , 斯多夫的部长会议主席职务被莫德罗接替。 1989 年 11 月 28 日 , 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 主张建立民德建立一个民主的合法的政府。民德政府开始加以拒绝 , 不久改变态度。 12 月 1 日 , 人民议院决议 , 取消宪法中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国家的条文。 12 月 3 日 , 统一社会党中央将昂纳克、斯多负等人开除出党 , 宣布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集体辞职。 12 月 8 日 和 16 日 , 统一社会党举行非常代表大会 , 将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 -- 民主社会主义党 , 宣称将建立一个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 , 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选举居西为党的主席。 1990 年 1 月 4 日 , 党名又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 1990 年 2 月 1 日 , 民德政府建议通过两德缔结睦邻条约、建立邦联等四个阶段来实施统一。 2 月 13 日 , 两德与苏美英法四国代表在渥太华制定了“ 2+4 方案” , 2 为内部问题 , 4 为外部问题。 3 月 18 日 , 在人民议会选举中民主社会主义党成为在野党 ( 得票 16.33 % ) 而主张加快统一进程的民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1945 年 6 月 26 日 成立 ), 获 40.91 %选票 , 4 月 12 日 , 德梅齐埃任部长会议主席 , 组织除原执政党外的五党联合政府。该政府主张加快与西德谈判德国统一进程。〖 12 〗 1990 年 5 月 18 日 , 两德财政部长签署了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 7 月 1 日 起统一两国的货币 , 以联邦德国的马克作为法定货币 , 东德马克退出流通渠道 , 东德公民的工资 养老金和个人存款及现金等按不同比例兑换 ; 西德在金融、货币、财政、信贷等方面的法规适用民德 , 这一国家条约标志两国关系的统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意味着民德 40 多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8 月 31 日 , 两德又签署了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 , 即德国统一条约 , 共 1000 多页 , 规定了民德按西德基本法加入联邦德国。民德地区的 14 个专区将组成 5 个州 , 于 1990 年 10 月 3 日 加入联邦德国。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 , 统一后使用西德目前国名、国旗和国歌 ,10 月 3 日 为德国的统一日 , 首都在柏林 , 联邦德国的基本法即宪法及联邦法自敏德加入起在敏德地区生效。西德所签订的所有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和协定均自动延伸到民德地区 ; 民德人民议会确定的 144 名从统一之日起参加西德联邦议院 , 组成统一后的全德联邦议院 ; 明确放弃对战后划归波兰和苏联的东普鲁士及奥得 -- 尼斯河以东的原德国领土的要求 ; 此外还对财政、产权、保、文教、平反等作出了规定。条约的签署为两德的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0 年 9 月 19 、 20 日民德人民议院和联邦德国议院分别通过了统一条约。 24 日 , 民德与华约签订了退出华约的议定书。 为解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 , 先后举行了三次 2+4 会议 , 7 月 17 日 最终达成解决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的全面协议 , 规定把奥得 -- 尼斯河边界作为德波的永久边界 ; 并由四大国签字保证。这样长达 40 多年的德波边界争端得以解决。 9 月 12 日 , 两德与四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 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 , 达成了以下协议 : ①确定德国现有边界的最终性 , 并据此缔结德波边界条约和删改德国基本法中的相关条款 ; ②德国声明奉行和平政策 , 保证放弃制造、拥有和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 在三四年内把武装部队人员减少到 37 万 ; ③规定苏联军队撤出民德地区的期限为 1994 年 , 在此期间德国可在民德地区部署不受北约指挥的本土防御部队 ; ④统一后德国可自由结盟 , 四大国结束对德权利和责任 , 统一的德国对内和对外享有完全的主权。 10 月 1 日 , 两德与苏美英法四大国外长在纽约贾维茨会议中心签署一项联合宣言 , 宣布在 10 月 3 日 两德统一后 , 在统一的德国和四大国正式批准 24 条约前 , 即终止行使四大国对柏品和整个德国的权利和责任。 10 月 2 日 , 民德政府各机构停止运作 , 民德人民议院在当天下午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后关闭。晚 19 时 , 民德领导人和各届代表在柏林剧院举行庆祝加入西德的大会。 23:55 分 , 以锤子、麦穗和圆规代表工农知识分子的黑红黄三色民德国旗从柏林勃兰登堡门上徐徐降落。 1990 年 10 月 3 日 , 民德正式加入联邦德国。零时在柏林帝国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 60 米 巨大的黑红黄三色联邦德国的国旗升至 40 米 高的旗杆上 , 至此 , 民德结束了它的政治生命 , 德国统一实现了。〖 13 〗 统一后的德国 , 拥有 7810 万人口和 25.7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 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 在欧共体中的比例由 25 %上升到 30 % , 不久将超过英法实力的总和。由于摆脱了分裂的局面 , 获得了全部主权 , 对欧洲和国际事务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最终打破了雅尔塔体制 , 结束了 40 多年来美苏分治欧洲的时代 , 将出现一个美、德国为中心的欧共体和俄罗斯三足鼎立的局面。 东欧社会国家解体的标志从一个国家来说 , ①主要看 : 是否还坚持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 推行全盘西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 ②是否保持党对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作用 , 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 ? 鼓吹政治多元和多党制打开了缺口 ; ③是否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 坚持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和无产阶级的先进性质 , 还是把党变成一个民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第二国际式的政党 ; ④是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国家政权还是各阶级的联合掌权或轮流执政。从整个东欧来看 : ① 1990 年 10 月 3 日 德国有利于西德的统一 , 以及 1994 年苏军从德国最终撤军 ; ② 1991 年 7 月 1 日 华约条约国正式签署华约解散议定书 ; ③ 1991 年 6 月经互会第 46 次会议正式宣告解散 , 东欧国家竟相要求参加欧共体。 注释 : 〖 1 〗徐天新等著 : 当代世界史 ,1945-1992,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段炳麟主编 : 世界当代史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黄安年主编 : 影响世界的 100 个大事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叶利钦回忆十月事件 , 上海译报 ,1994 年8 月10 日 。 罗斯真理报 1994 年 4 月 5 日报道 鲁茨科伊谈十月事件 , 参考消息 1994 年 4 月 23 日转载。 哈斯布拉托夫对 1993 年 8 月 19 日事件的回忆 , 北京青年报 1994 年 6 月 11 日。〖 2 〗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 第 178 页。 〖 3 〗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第 383 页。 〖 4 〗参见王郦久著 : 俄罗斯 ----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 武汉出版社 ,1994 年。李泽仁 : 俄罗斯联邦的分离运动 , 参考消息 ,1993 年11 月7 日 。李桔芬: 从民族纷争看前苏联的解体 , 国际观察 ,1994 年第 4 期。余汉熙 : 总结苏联演变和解体教训的几点思考 , 俄罗斯研究 ,1994 年第 4 期。李正东 : 关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问题的主要观点概述 , 经济学动态 ,1993 年第 7 期。 〖 5 〗 1994 年世界银行报告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4 年。 〖 6 〗 洛杉矶时报 1994 年 11 月 2 日载 戈尔巴乔夫访谈录 ---- 东欧巨变再回顾 , 1994 年11 月19 日 转载。 〖 7 〗 简·佩尔莱兹 : 东欧资本主义道路上的快慢车 , 纽约时报 1994 年 10 月 7 日 , 参考消息 1994 年 0 月 17 日转载。朱颖译 : 共产主义‘幽灵’仍在徘徊 ---- 东欧、中亚政治形势报道 , 上海译报 ,1994 年 6 月 20 日。 〖 8 〗 佩·拉科切维奇 : 日夫科夫下台内幕 , 政治报 ,1994 年11 月14 日 , 邵云环译 , 载参考消息 ,1994 年12 月31 日 。 〖 9 〗黄安年主编 : 影响世界的 100 个大事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 10 〗邵云环 : 波黑 ---- 大国积极介入 , 形势跌宕起伏 , 参考消息 ,1994 年12 月26 日 。 〖 11 〗 今日阿尔巴尼亚 , 环球文萃 1994 年 3 月 27 日、 4 月 3 日。 〖 12 〗樊尚·若韦尔 : 改变世界的 16 天 : 柏林墙倒蹋内幕 , 新观察周刊 ,1994 年11 月9 日 , 参考消息 1994 年 11 月 14 、 15 、 16 日转载。 〖 13 〗参见黄安年主编 : 影响世界的 100 个大事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以上各部分同时参见 1993 、 1994 年国际形势年鉴。王义祥 : 东欧国家共产党丧权的原因和教训 , 今日前苏联东欧 ,1994 年第 1 期。 [2003 年3 月4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30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61-578 页。网上发布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3 月4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36.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4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PDF版
黄安年 2013-2-5 07:18
我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PDF版
我看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2 月5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199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544-560 页,共 17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3 日 发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没有对在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因素评估,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也是理论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已有 1262 次阅读 2008-2-2 08:58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本文是笔者在《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29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44-560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有关当代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前景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发 达国家的经济理论的评估,了解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和发展阶段 , 有助于我们认识各种经济政策主张的理论依据。本文写于 1997 年 , 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 , 又有了新的变化 ,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 29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有着多种见解 , 这里集中分析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乐观见解、悲观见解以及趋同理论 ; 分析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见解。 一 . 经济发展的乐观见解 1.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 罗斯托 , 沃尔特·惠特曼 (1916~ ), 曾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帮办、特别助理、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顾问、主席、总统安全事务等职。对经济发展的见解独树一帜 , 自成体系 , 共出版 26 部著作 , 重要的有 : 十九世纪英国经济论集 (1948); 经济成长过程 (1952, OUP, 1953, 1960); 经济成长阶段 (1960); 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 (1970); 世界经济——历史和前景 (1978 年 ), 富国和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1987, 1990) 等。他说 : “ 阶段 一书问世时正逢其他两种经济增长的分析刚刚兴起 : 在罗伯特·索罗、 T.W. 斯万和詹姆斯·托宾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滥觞于 1955 年和 1956 年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式 ; 以及西门·库兹涅兹提出的滥觞于 1956 年的经济增长统计结构研究。这两种高度综合的分析方法都未涉及对于一些特别领域的特别技术吸收的意义重大的评论。”“在六十年代我下决心有朝一日要建立我的经济增长 ( 而不仅仅是阶段 ) 理论的最终模式 , 这一模式将更为生动有效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采取具体措施应付发明革新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他被忽略的因素的需要。”〖 1 〗罗斯托的学说渊源于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论的主要学说观点有 : ①六阶段论 在 经济成长的阶段 一书中 , 他提出了传统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 ( 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 , 纺织工业 ) 、向成熟推进阶段 ( 现代技术推向经济活动的全部领域 , 重工业 )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 汽车工业 ) 。该书的副标题是 非共产党宣言 , 宣称 : “这一体系作为一种观察近代史的方法 , 是要向马克思主体挑战并取而代之。” 1970 年 10 月 , 他写成 政治和成长阶段 一书 , 又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从而成为六阶段学说。在他看来 , 这时的主导部门 , 已不是以汽车为主的耐用消费品工业 , 而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部门。包括公共投资的教育、卫生保健设施、市政建设、住宅、社会福利部门、文化娱乐部门、旅游等。 虽然这种单纯以技术标准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 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 但是他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强调人类社会的前景将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 ; 认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将解决经济高度发展后人类必然面临的精神危机问题 , 他说 : 物质产品丰富以后 , 人类会不会陷于长期精神停滞状态 ? 魔鬼会不会迷住懒汉的心窍 , 使他们去干坏事 ? 富裕的青年一代会不会变成不满现实而成为要求变革的激进分子 ? 权力会不会被暴力的信徒们夺取 , 强迫社会接受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或无政府主义 ? 这些极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向更高的成长阶段转化 , 越来越突出。 ②主导部门影响和序列变异论 他论述主要通过三种影响来带动 , 即回顾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 旁侧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的影响 ; 前瞻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他认为主导部门不是固定不变的 , 它的序列会发生变化。这是由前瞻影响决定的。 ③起飞条件论 罗斯托认为起飞需具备三个条件 : 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 5 %以下增加到 10 %以上 ; 迅速建立主导的制造业部门 ; 进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结构改革。他还具体列出了工业国家的起飞时间。 ④“布登勃洛克”动力说 托马斯·曼 (1875-1955) 1901 年的著作 布登勃洛克一家 以一个家庭的没落为副标题 , 说的是大富翁布登勃洛克祖孙四代变迁。第一代追求金钱 , 成为富翁 ; 第二代追求社会地位 , 成为议员 ; 第三代望族由盛转衰 ; 第四代走向没落。反映了德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程。他用拙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 “欲望更替”作为新主导部门出现和新成长阶段变换的依据。 ⑤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论 他根据康德拉捷耶夫的长波周期论 , 认为目前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 这是长周期的反映 , 现在正处于一次大创新的前夜 , 它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2 〗 2. 西蒙·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论 库兹涅茨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学教授、美国统计学会会长 、经济学会会长 , 1971 年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著有 现代经济增长 (1966); 各国经济增长 (1971); 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讲话 (1966) 等 30 多部著作和论文集。美国经济学界称他是现代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计量方法的奠基人 , 各国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先驱者 , 西蒙·库兹涅茨周期的发现者 , 收入分配的探索者。 西蒙·库兹涅茨的经济思想和方法源出于美国的制度学派 , 上述两书我国有 1985 、 1989 年的译本。〖 3 〗在 各国的经济增长 一书中 , 主要探索现代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 , 和相应的生产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势。〖 4 〗 二 . 经济零增长论 在有关经济增长的各种西方理论见解中 , 60 年代后期兴起的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经济零增长论的观点 , 引人注目。经济零增长论者认为 : 由于未抑制的国民福利增长的有害影响 , 经济零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产出量没有增长。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 ①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上 , 人口、物质产出、物质消耗是不断按指数增加的 , 如果不加控制 , 最终必然会导至整个生态以至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灾难性的崩溃。那时 , 地球上的资源将会枯竭 , 环境将遭到污染 , 即使还能生活 , 也会是极端恶劣和悲惨的。②经济增长不仅促使环境恶化 , 使生活失去宁静 , 夺去了自然界的美 , 而且经济增长的专断地位也动摇了我们的社会基础。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力前所未有的流动 , 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和人际关系趋于恶化。暴力、犯罪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因此它不仅不能产生高的社会总福利水平 , 而且还在绝对地使它下降。〖 5 〗 1. 罗马俱乐部的观点 1968 年 4 月在意大利罗马林赛科学院集会成立了罗马俱乐部 , 研究人类的困境问题。主席贝切伊 (1908-1984) 是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负责人。著有 深渊在前 (1969); 前途如何 ?(1974); 人的素质 (1977); 未来的一百页 (1981) 等。 1970 年 7 月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莱斯特在罗马俱乐部伯尔尼会议上 , 建议由他来拟就一个符合俱乐部要求的世界模型 ,1972 年 3 月 , 他的助手米多斯完成了第一个报告 增长的极限 。其后又有不少影响重大的报告问世。如: 1973 年出版 走向全球均衡 的补充报告 ; 1974 年出版 有限世界的增长动态 补充报告 ; 1974 年 , 梅萨罗维奇和彼斯特尔等编的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 1976 年 , 廷伯根 , 1969 年荷兰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 , 主编 重建国际秩序 ; 1977 年 , 加博尔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和科仑布等人编的 超越浪费时代 , 强调应解决人口过剩、超级原子设备、能源不足和昂贵三大问题 , 要合理管理地球。 1978 年 , 美籍匈牙利系统哲学家拉兹罗等人编的 人类的目标 , 报告提出四个全球目标 : 安全 , 粮食 , 能源和自然资源利用 , 规定发展目标 : 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 提高生活质量 , 实现社会公正。 1979 年 , 波特金 ( 美哈佛商业学院博士 ) 、马利查 ( 罗马尼亚大学教授 ) 、埃尔曼杰拉 ( 摩洛哥大学教授 ) 等著 学习无极限 ); 强调学习之路是形成未来美好前途的所在。有不断维持的学习 , 有更为重要的能带来变革、更新、重建和重新表述问题的学习 ; 而预期和参与则是革新学习的两个特征。 1980 年 , 德蒙特布里耶尔等人编的 能源 , 倒过来计算 ; 1980 年 , 古埃尼埃尔等人编的 第三世界 : 世界的四分之三 ; 1981 年 , 贾里尼等人编的 关于财富与福利的对话 , 认为经济学和生态学是不可分割的 , 经济的增长和财富及福利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1981 年 , 哈里利欣等人编的 通向未来的道路 ; 1982 年 , 弗里德里希与沙夫主编的 微电子学与社会 等。 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表现在 : ①人口爆炸 ; ②完全缺乏计划和规划 ; ③生物界受到劫略和退化 ; ④世界经济危机 ; ⑤世界日 趋军事化 ; ⑥被忽视的社会邪恶 ; ⑦科学技术发展的无政府状态 ; ⑧陈旧和不适应现状的制度 ; ⑨东西对抗和南北分歧 ; ⑩缺乏道德和政治上的引导。〖 6 〗 2. 增长的极限 1972 年 3 月 12 日 增长的极限 报告的发表 , 被称为“七十年代的爆炸性杰作”。该报告 : ①提出指数增长模式的五个参数 : 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 ( 报告引述古代波斯朝臣奉上精美棋盘 , 要求在方格上回报米粒的故事 ); ②提出正 ( 增长 ) 反馈环路 ( 恶性循环 ) 模式 ; ③认为“技术乐观主义是我们根据这个世界模型所得到的发现的最普通的和最危险的反应” ; ④主张自觉抑制增长 , 保持全球均衡发展。 西方不少学者批评说 : ①这是用大灾难和世界末日的神话来取代无限增长和进步的神话 ; ②鼓吹零经济增长论将保持社会不公和发达国家优势 ; ③任何国家也不愿保持零增长 , 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 1976 年康恩、布朗、马特尔三人出版 下一个二百年——关于美国和世界形势描述 报告 , 全面批驳 增长的极限 报告 , 并指出这是新马尔萨斯主义。 1982 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版了论文集 微电子学与社会 , 认为微电子学通过微型化 , 自动化 , 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 , 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 并冲击着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3. 从零经济增长到有机增长论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报告的发表 , 标志从零经济增长到有机增长论的转变。该书的研究出发点在“必须从世界的地区差异性出发并保存这种差异性 , 必须把地区特有的发展道路 , 设计得导致各相互依存地区之间的能支撑得住的均衡 , 并导致全球和谐。”“从现在的无差异的、不均衡的世界增长 , 过渡到有机的增长 , 将导致一种新的人类的创始。” 〖 7 〗 4. 微电子学和社会 的观点 罗马俱乐部的科技观是在两股不同思潮中形成的。总的来说站在悲观主义立场上抨击实证主义和乐观主义 , 是罗马俱乐部的主流。贝切伊在 未来一百天 中认为对科技发展的乐观态度是糊涂观念。 微电子学和社会 报告 , 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挑战、机会和问题提出的。报告认为 , 微电子学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 , 并冲突着包括劳动、家庭、政治、经济、科学和战争等许多方面。 报告认为微电子学发展的正面影响在 : ①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率 ; ②有助于解决世界上的食物和能源储备 ; ③在事实上改善了人类生活 , 消灭贫困和严酷的劳动 ; ④为一种新型社会开辟道路。它的负面影响在 : ①可能加剧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有害后果 , 如环境和气候 , 人口爆炸及社会问题 ; ②增强社会的脆弱性 , 使社会难以管理 ; ③造成国家的官僚机构化和个人的孤独感。 报告认为 , 微电子化对经济的影响最大 : ①影响生产的布局和集中 ; ②影响企业的结构调整 ; ③影响工作性质和劳动环节 ; ④创造了信息这种新的附加价值 , 成为企业生产功能和决策的最主要因素 ; ⑤影响就业结构。报告还认为微电子化对人生的地位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 对国际关系也会发生深远影响。 三 .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评论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 在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在经济学界有两阶段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之说。两阶段论者主张仍然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 没有根本改变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 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只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阶段。〖 8 〗三阶段论这主张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三个阶段。〖 9 〗争论的焦点在如何准确估计国家和私人垄断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四阶段论者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阶段 , 持这一观点的实际上也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 ②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 ? 如果说 , 上面论及的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考察 , 那么这里讨论的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一般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幼年、成年、壮年和晚年发展过程 , 资本主义已走过了它的幼年和成年期 , 当代资本主义也还未进入暮年或晚期的发展阶段。李综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国家调节资本主义 , 他认为资本主义有它的萌芽阶段、初级阶段 , 垄断阶段是中级阶段 , 二战后资本主义是它的高级阶段 , 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 10 〗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成熟论”是站不住脚的。认为这一见解否定了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命题 , 把成熟阶段和垂死阶段相对立。〖 11 〗 ③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持这一见解的认为 ; 从本世纪 50 年代开始 ,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即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既然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在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社会生活社会化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 从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 , 那么 , 用‘社会资本主义’这个词来概括当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是适宜的。”〖 12 〗有人对这种见解提出质疑 , 认为社会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第一阶段 , 发展于第二阶段 , 到了第三阶段才称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使人费解 , 而且社会化的内涵也很模糊。〖 13 〗 与此相联 , 有的学者主张以社会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来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私人垄断资本‘结合’或者‘服从’私人垄断资本不仅不符合当代现实 , 从逻辑上也很难成立” , “我们主张把描述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概念定义为 : 国家超越私人垄断资本的直接控制 , 形成了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的社会机制的资本主义。”〖 14 〗 ④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肯定论者认为 : “垄断资本从国内垄断发展为国际垄断 , 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变化 , 这是经济国际化把垄断资本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基本标志 , 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点。” 因而“在 20 世纪下半叶把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5 〗否定论者认为 :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 , 并没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一次发展变化。〖 16 〗 四 . 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趋同说的评论 西方学者认为趋同论是“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离开它们各自的‘理想’形式 , 并正在日益向相似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相似的机构个方法演进的观点。这种认为两种制度正趋向同一的假说 , 是由扬·丁伯根最先提出的 , 这一假说是根据技术发展型式相似的必然性已发展成为两者趋向同一是不可避免的理论。”〖 17 〗 丁伯根获有 20 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荣誉学位 , 1969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学金。主要贡献在周期运动经济计量学模型 , 社会经济增长模型。著有 :1921-1933 年美国的经济周期 ,1921-1933(1939); 19870-1914 年英国的经济周期 (1956); 经济增长数字模型 (1962); 经济政策 : 原理与设计 (1967); 收入分配 : 分析和政策 (1975) 等。 加尔布雷思 , 肯尼斯是另一个代表人物 , 1988 年出版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中说 :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继续存在 , 但是 , 我们是否真正到了这样一个时侯 : 只有那些深患妄想症的人 , 才真正以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接管美国或西方国家呢 ? 而且 , 不管目前苏联发生什么变化 , 如果以为它将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 同样是愚蠢的呢 ? ” 在讨论到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主义都在增长时 , 他说 : “正是在这里 , 发达资本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有趋同之势——我们两人都谈到官僚主义及其他问题。” , 他还说 : “明确地说 , 我们双方应该认识到 , 在这个星球上可以有两种经济制度。”〖 18 〗 西里尔· A ·泽泡特 1964 年的 竞争共处经济学 , 认为 : “世界上的经济制度的基本趋同现象是朝着某种共同的特征前进的” ,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极其重要的事情。” 怎样评价趋同论 ? 在这里首先要区别趋同现象和趋同理论 当代世界的确出现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某些社会性以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因素或萌芽的措施 , 如推行国有化、福利保障社会化、计划化、限制垄断等。其目的并非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同样 , 社会主义国家也借鉴资本主义的某些经验 , 局部推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民营化、股份制、承包制和租赁制等 ; 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发展市场经济 , 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 提倡效率优先 , 兼顾平等等。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而不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 , 趋同理论不附合当代世界的实际。与趋同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趋异现象 , 不能夸大趋同现象 , 忽视本质上的趋异性 , 把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经济和制度混为一谈。按照趋同理论 ,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过是殊途同归 , 当代资本主义不必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 而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趋于同一。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共产主义制度所取代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 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永世长存。认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可以最终趋同是一厢情愿的事。中国的现实 , 苏联的解体 , 东欧的剧变 , 和两种不同制度的共存和竞争都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 , 区别学术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学术理论观点导致错误的政治结论 , 但不应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混为一谈。〖 19 〗 五 . 当代西方其它几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 1. 资本主义社会最后阶段论 英国工党理论 家约翰·斯特拉彻在 1956 年出版了 现代资本主义 一书 , 把 20 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称为资本主义最后阶段 , “这种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终极阶段 , 接替它的将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什么第三种形式 , 而将是显然无法滥套上资本主义名称的一种东西了。”他认为最近阶段的资本主义是更稳定些的 , 并且出现民主化趋势。〖 20 〗 2. 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论 比利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在 1970 年出版了 晚期资本主义 一书 , 提出晚期资本主义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古典帝国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是生产关系部分合理和全面不合理的对立 ; 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 , 同时社会矛盾也在发展 ,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废除。〖 21 〗 3. 集体资本主义阶段说 波兰经济学家布罗尼斯瓦夫·明兹在 1970 年出版了 现代资本主义 一书 , 提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资本主义进入了应称为集体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明兹的集体包括公家所有和各个资本集团所有 , 这种发展是经济上的进步。〖 22 〗 4. 法国的计划化和国有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 1971 年法共中央经济部和 经济与政治 杂志 , 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书 , 该书序言说 : “从本质上说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由于根本的剥削关系继续存在 , 仍然是资本主义 , 同时由于垄断结构得到扩大 , 又处于帝国主义阶段 ; 而在这个阶段 , 当前正是国家干预得到发展、垄断组织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时期。”它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之为帝国主义的现阶段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 , 标志着大垄断集团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从此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就完全具备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不仅包括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 而且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等方面。国家投资、国营部门、国家消费以及垄断性的计划化 , 固然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明显特征 , 但是 , 经济的军事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强制化、反动势力的集结、政治专制主义的趋势 , 也都同样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23 〗 此外 , 要附带提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评论 , 他说 : “今天的资本主义不同以往 ,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生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 通过工会行动引进了一些社会减震器。资本主义由国家和工会控制。”〖 24 〗 注释 : 〖 1 〗参见 : 沃尔特·罗斯托著 : 经济成长的阶段 ---- 非共产党宣言 , 商务印书馆 1962, 1970 年 ; 经济成长过程论 , 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 1975 年 ;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8 年 ; 沃尔特·罗斯托著 : 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 , 展望未来 , 第 2-3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2 〗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279-311 页 ,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307-333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258-286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3 〗 西蒙·库兹涅茨著 : 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 , 第 22-24 页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89 年。 〖 4 〗 西蒙·库兹涅茨著 : 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 , 商务印书馆 , 1985 年。 〖 5 〗参见 道格拉斯·格林沃尔德主编 : 经济学百科全书 , 第 387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6 〗徐崇温著 : 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7 〗同上。 〖 8 〗陶大镛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 第 23 页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1 年。陈俊欧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 世界经济 , 1978 年第 2 期。 〖 9 〗李综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 世界经济 ,1978 年第 1 期。祁华、黄苏、解德元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质变 , 南开学报 ,1980 年第 1 期。储玉坤 : 第三阶段论初探 , 世界经济导报 , 1980 年 9 月 15 日 。 〖 10 〗李综 :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 , 理论信息报 , 1989 年 3 月 6 日 ;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的再认识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9 年第 1 期。解德元 :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 , 1987 年第 6 期。郑寅 : 也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阶段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1988 年第 1 期。熊映悟 : 对商品经济的再认识 ,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求是学刊 , 1988 年第 5 期。黄苏 :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划分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 , 1987 年第 6 期。谢曜 : 关于现代现代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划分问题 , 世界经济 ,1988 年第 11 期。黄安年 : 试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88 年第 5 期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 世界历史 , 1989 年第 6 期。 〖 11 〗张帆 : 对于“成熟论”的几点意见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1988 年第 1 期。 〖 12 〗鲁从明 : 论现代资本主义处于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光明日报 , 1988 年 11 月 21 日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 , 经济研究 , 1989 年第 4 期。 〖 13 〗 中央党校部分学者论现代资本主义 , 光明日报 , 1989 年 2 月 143 日。 〖 14 〗谭君久、何宏非 : 论社会垄断资本主义 , 湖北社会科学 , 1987 年第 5 期。刘国平 :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 经济学文摘 , 1988 年第 12 期。 〖 15 〗李述仁 :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 , 经济学周报 , 1982 年第 10 期 ; 再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 经济学周报 , 1983 年 5 月 2 日 。凌星光 :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若干问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8 年第 1 期。 〖 16 〗王光华等 :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质疑 , 经济学周报 , 1982 年第 26 期 〖 17 〗 戴维· W ·皮尔斯主编 : 现代经济词典 , 第 113 页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8 年。 〖 18 〗 加尔布雷思 , 肯尼斯、 缅希科夫著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 第 2 、 108 、 156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 19 〗傅政德 : 评“趋同论” , 求知 , 1989 年第 12 期 ; 萧涛 : 经济趋同理论剖析 , 当代财经 , 1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本文是笔者在《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29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44-560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有关当代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前景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的评估,了解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和发展阶段 , 有助于我们认识各种经济政策主张的理论依据。本文写于 1997 年 , 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 , 又有了新的变化 ,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3 月 4 日 网上首发 29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有着多种见解 , 这里集中分析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乐观见解、悲观见解以及趋同理论 ; 分析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见解。 一 . 经济发展的乐观见解 1.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 罗斯托 , 沃尔特·惠特曼 (1916~ ), 曾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帮办、特别助理、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顾问、主席、总统安全事务等职。对经济发展的见解独树一帜 , 自成体系 , 共出版 26 部著作 , 重要的有 : 十九世纪英国经济论集 (1948); 经济成长过程 (1952, OUP, 1953, 1960); 经济成长阶段 (1960); 经济成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 (1970); 世界经济——历史和前景 (1978 年 ), 富国和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1987, 1990) 等。他说 : “ 阶段 一书问世时正逢其他两种经济增长的分析刚刚兴起 : 在罗伯特·索罗、 T.W. 斯万和詹姆斯·托宾的文章中提出来的滥觞于 1955 年和 1956 年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式 ; 以及西门·库兹涅兹提出的滥觞于 1956 年的经济增长统计结构研究。这两种高度综合的分析方法都未涉及对于一些特别领域的特别技术吸收的意义重大的评论。”“在六十年代我下决心有朝一日要建立我的经济增长 ( 而不仅仅是阶段 ) 理论的最终模式 , 这一模式将更为生动有效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采取具体措施应付发明革新进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他被忽略的因素的需要。”〖 1 〗罗斯托的学说渊源于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论的主要学说观点有 : ①六阶段论 在 经济成长的阶段 一书中 , 他提出了传统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 ( 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 , 纺织工业 ) 、向成熟推进阶段 ( 现代技术推向经济活动的全部领域 , 重工业 )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 汽车工业 ) 。该书的副标题是 非共产党宣言 , 宣称 : “这一体系作为一种观察近代史的方法 , 是要向马克思主体挑战并取而代之。” 1970 年 10 月 , 他写成 政治和成长阶段 一书 , 又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从而成为六阶段学说。在他看来 , 这时的主导部门 , 已不是以汽车为主的耐用消费品工业 , 而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部门。包括公共投资的教育、卫生保健设施、市政建设、住宅、社会福利部门、文化娱乐部门、旅游等。 虽然这种单纯以技术标准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 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 但是他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强调人类社会的前景将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 ; 认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将解决经济高度发展后人类必然面临的精神危机问题 , 他说 : 物质产品丰富以后 , 人类会不会陷于长期精神停滞状态 ? 魔鬼会不会迷住懒汉的心窍 , 使他们去干坏事 ? 富裕的青年一代会不会变成不满现实而成为要求变革的激进分子 ? 权力会不会被暴力的信徒们夺取 , 强迫社会接受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或无政府主义 ? 这些极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向更高的成长阶段转化 , 越来越突出。 ②主导部门影响和序列变异论 他论述主要通过三种影响来带动 , 即回顾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 旁侧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的影响 ; 前瞻影响 , 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他认为主导部门不是固定不变的 , 它的序列会发生变化。这是由前瞻影响决定的。 ③起飞条件论 罗斯托认为起飞需具备三个条件 : 积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由 5 %以下增加到 10 %以上 ; 迅速建立主导的制造业部门 ; 进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结构改革。他还具体列出了工业国家的起飞时间。 ④“布登勃洛克”动力说 托马斯·曼 (1875-1955) 1901 年的著作 布登勃洛克一家 以一个家庭的没落为副标题 , 说的是大富翁布登勃洛克祖孙四代变迁。第一代追求金钱 , 成为富翁 ; 第二代追求社会地位 , 成为议员 ; 第三代望族由盛转衰 ; 第四代走向没落。反映了德国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历程。他用拙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 “欲望更替”作为新主导部门出现和新成长阶段变换的依据。 ⑤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论 他根据康德拉捷耶夫的长波周期论 , 认为目前正面临第四次产业革命 , 这是长周期的反映 , 现在正处于一次大创新的前夜 , 它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2 〗 2. 西蒙·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论 库兹涅茨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学教授、美国统计学会会长 、经济学会会长 , 1971 年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著有 现代经济增长 (1966); 各国经济增长 (1971); 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讲话 (1966) 等 30 多部著作和论文集。美国经济学界称他是现代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计量方法的奠基人 , 各国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先驱者 , 西蒙·库兹涅茨周期的发现者 , 收入分配的探索者。 西蒙·库兹涅茨的经济思想和方法源出于美国的制度学派 , 上述两书我国有 1985 、 1989 年的译本。〖 3 〗在 各国的经济增长 一书中 , 主要探索现代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高增长率的主要原因 , 和相应的生产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势。〖 4 〗 二 . 经济零增长论 在有关经济增长的各种西方理论见解中 , 60 年代后期兴起的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经济零增长论的观点 , 引人注目。经济零增长论者认为 : 由于未抑制的国民福利增长的有害影响 , 经济零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产出量没有增长。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 ①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上 , 人口、物质产出、物质消耗是不断按指数增加的 , 如果不加控制 , 最终必然会导至整个生态以至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灾难性的崩溃。那时 , 地球上的资源将会枯竭 , 环境将遭到污染 , 即使还能生活 , 也会是极端恶劣和悲惨的。②经济增长不仅促使环境恶化 , 使生活失去宁静 , 夺去了自然界的美 , 而且经济增长的专断地位也动摇了我们的社会基础。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力前所未有的流动 , 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和人际关系趋于恶化。暴力、犯罪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因此它不仅不能产生高的社会总福利水平 , 而且还在绝对地使它下降。〖 5 〗 1. 罗马俱乐部的观点 1968 年 4 月在意大利罗马林赛科学院集会成立了罗马俱乐部 , 研究人类的困境问题。主席贝切伊 (1908-1984) 是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负责人。著有 深渊在前 (1969); 前途如何 ?(1974); 人的素质 (1977); 未来的一百页 (1981) 等。 1970 年 7 月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莱斯特在罗马俱乐部伯尔尼会议上 , 建议由他来拟就一个符合俱乐部要求的世界模型 ,1972 年 3 月 , 他的助手米多斯完成了第一个报告 增长的极限 。其后又有不少影响重大的报告问世。如: 1973 年出版 走向全球均衡 的补充报告 ; 1974 年出版 有限世界的增长动态 补充报告 ; 1974 年 , 梅萨罗维奇和彼斯特尔等编的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 1976 年 , 廷伯根 , 1969 年荷兰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 , 主编 重建国际秩序 ; 1977 年 , 加博尔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和科仑布等人编的 超越浪费时代 , 强调应解决人口过剩、超级原子设备、能源不足和昂贵三大问题 , 要合理管理地球。 1978 年 , 美籍匈牙利系统哲学家拉兹罗等人编的 人类的目标 , 报告提出四个全球目标 : 安全 , 粮食 , 能源和自然资源利用 , 规定发展目标 : 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 提高生活质量 , 实现社会公正。 1979 年 , 波特金 ( 美哈佛商业学院博士 ) 、马利查 ( 罗马尼亚大学教授 ) 、埃尔曼杰拉 ( 摩洛哥大学教授 ) 等著 学习无极限 ); 强调学习之路是形成未来美好前途的所在。有不断维持的学习 , 有更为重要的能带来变革、更新、重建和重新表述问题的学习 ; 而预期和参与则是革新学习的两个特征。 1980 年 , 德蒙特布里耶尔等人编的 能源 , 倒过来计算 ; 1980 年 , 古埃尼埃尔等人编的 第三世界 : 世界的四分之三 ; 1981 年 , 贾里尼等人编的 关于财富与福利的对话 , 认为经济学和生态学是不可分割的 , 经济的增长和财富及福利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1981 年 , 哈里利欣等人编的 通向未来的道路 ; 1982 年 , 弗里德里希与沙夫主编的 微电子学与社会 等。 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表现在 : ①人口爆炸 ; ②完全缺乏计划和规划 ; ③生物界受到劫略和退化 ; ④世界经济危机 ; ⑤世界日 趋军事化 ; ⑥被忽视的社会邪恶 ; ⑦科学技术发展的无政府状态 ; ⑧陈旧和不适应现状的制度 ; ⑨东西对抗和南北分歧 ; ⑩缺乏道德和政治上的引导。〖 6 〗 2. 增长的极限 1972 年 3 月 12 日 增长的极限 报告的发表 , 被称为“七十年代的爆炸性杰作”。该报告 : ①提出指数增长模式的五个参数 : 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消耗。 ( 报告引述古代波斯朝臣奉上精美棋盘 , 要求在方格上回报米粒的故事 ); ②提出正 ( 增长 ) 反馈环路 ( 恶性循环 ) 模式 ; ③认为“技术乐观主义是我们根据这个世界模型所得到的发现的最普通的和最危险的反应” ; ④主张自觉抑制增长 , 保持全球均衡发展。 西方不少学者批评说 : ①这是用大灾难和世界末日的神话来取代无限增长和进步的神话 ; ②鼓吹零经济增长论将保持社会不公和发达国家优势 ; ③任何国家也不愿保持零增长 , 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 1976 年康恩、布朗、马特尔三人出版 下一个二百年——关于美国和世界形势描述 报告 , 全面批驳 增长的极限 报告 , 并指出这是新马尔萨斯主义。 1982 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版了论文集 微电子学与社会 , 认为微电子学通过微型化 , 自动化 , 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 , 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 并冲击着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3. 从零经济增长到有机增长论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报告的发表 , 标志从零经济增长到有机增长论的转变。该书的研究出发点在“必须从世界的地区差异性出发并保存这种差异性 , 必须把地区特有的发展道路 , 设计得导致各相互依存地区之间的能支撑得住的均衡 , 并导致全球和谐。”“从现在的无差异的、不均衡的世界增长 , 过渡到有机的增长 , 将导致一种新的人类的创始。” 〖 7 〗 4. 微电子学和社会 的观点 罗马俱乐部的科技观是在两股不同思潮中形成的。总的来说站在悲观主义立场上抨击实证主义和乐观主义 , 是罗马俱乐部的主流。贝切伊在 未来一百天 中认为对科技发展的乐观态度是糊涂观念。 微电子学和社会 报告 , 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挑战、机会和问题提出的。报告认为 , 微电子学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 , 并冲突着包括劳动、家庭、政治、经济、科学和战争等许多方面。 报告认为微电子学发展的正面影响在 : ①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率 ; ②有助于解决世界上的食物和能源储备 ; ③在事实上改善了人类生活 , 消灭贫困和严酷的劳动 ; ④为一种新型社会开辟道路。它的负面影响在 : ①可能加剧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有害后果 , 如环境和气候 , 人口爆炸及社会问题 ; ②增强社会的脆弱性 , 使社会难以管理 ; ③造成国家的官僚机构化和个人的孤独感。 报告认为 , 微电子化对经济的影响最大 : ①影响生产的布局和集中 ; ②影响企业的结构调整 ; ③影响工作性质和劳动环节 ; ④创造了信息这种新的附加价值 , 成为企业生产功能和决策的最主要因素 ; ⑤影响就业结构。报告还认为微电子化对人生的地位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 对国际关系也会发生深远影响。 三 .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评论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 在学术界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在经济学界有两阶段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之说。两阶段论者主张仍然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 没有根本改变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 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只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阶段。〖 8 〗三阶段论这主张把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三个阶段。〖 9 〗争论的焦点在如何准确估计国家和私人垄断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四阶段论者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四个阶段 , 持这一观点的实际上也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 ②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 ? 如果说 , 上面论及的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来考察 , 那么这里讨论的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一般认为资本主义有其幼年、成年、壮年和晚年发展过程 , 资本主义已走过了它的幼年和成年期 , 当代资本主义也还未进入暮年或晚期的发展阶段。李综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国家调节资本主义 , 他认为资本主义有它的萌芽阶段、初级阶段 , 垄断阶段是中级阶段 , 二战后资本主义是它的高级阶段 , 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 10 〗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成熟论”是站不住脚的。认为这一见解否定了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命题 , 把成熟阶段和垂死阶段相对立。〖 11 〗 ③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在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持这一见解的认为 ; 从本世纪 50 年代开始 ,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即社会资本主义阶段。“既然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在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社会生活社会化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 从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 , 那么 , 用‘社会资本主义’这个词来概括当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第三阶段是适宜的。”〖 12 〗有人对这种见解提出质疑 , 认为社会资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第一阶段 , 发展于第二阶段 , 到了第三阶段才称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使人费解 , 而且社会化的内涵也很模糊。〖 13 〗 与此相联 , 有的学者主张以社会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来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私人垄断资本‘结合’或者‘服从’私人垄断资本不仅不符合当代现实 , 从逻辑上也很难成立” , “我们主张把描述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概念定义为 : 国家超越私人垄断资本的直接控制 , 形成了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的社会机制的资本主义。”〖 14 〗 ④当代资本主义是否处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肯定论者认为 : “垄断资本从国内垄断发展为国际垄断 , 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变化 , 这是经济国际化把垄断资本主义推向一个新阶段的基本标志 , 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点。” 因而“在 20 世纪下半叶把垄断资本主义推进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5 〗否定论者认为 : 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 , 并没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一次发展变化。〖 16 〗 四 . 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趋同说的评论 西方学者认为趋同论是“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离开它们各自的‘理想’形式 , 并正在日益向相似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相似的机构个方法演进的观点。这种认为两种制度正趋向同一的假说 , 是由扬·丁伯根最先提出的 , 这一假说是根据技术发展型式相似的必然性已发展成为两者趋向同一是不可避免的理论。”〖 17 〗 丁伯根获有 20 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荣誉学位 , 1969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学金。主要贡献在周期运动经济计量学模型 , 社会经济增长模型。著有 :1921-1933 年美国的经济周期 ,1921-1933(1939); 19870-1914 年英国的经济周期 (1956); 经济增长数字模型 (1962); 经济政策 : 原理与设计 (1967); 收入分配 : 分析和政策 (1975) 等。 加尔布雷思 , 肯尼斯是另一个代表人物 , 1988 年出版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中说 :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继续存在 , 但是 , 我们是否真正到了这样一个时侯 : 只有那些深患妄想症的人 , 才真正以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将接管美国或西方国家呢 ? 而且 , 不管目前苏联发生什么变化 , 如果以为它将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 同样是愚蠢的呢 ? ” 在讨论到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主义都在增长时 , 他说 : “正是在这里 , 发达资本主义与发达社会主义有趋同之势——我们两人都谈到官僚主义及其他问题。” , 他还说 : “明确地说 , 我们双方应该认识到 , 在这个星球上可以有两种经济制度。”〖 18 〗 西里尔· A ·泽泡特 1964 年的 竞争共处经济学 , 认为 : “世界上的经济制度的基本趋同现象是朝着某种共同的特征前进的” ,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极其重要的事情。” 怎样评价趋同论 ? 在这里首先要区别趋同现象和趋同理论 当代世界的确出现了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趋同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某些社会性以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因素或萌芽的措施 , 如推行国有化、福利保障社会化、计划化、限制垄断等。其目的并非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同样 , 社会主义国家也借鉴资本主义的某些经验 , 局部推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民营化、股份制、承包制和租赁制等 ; 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 发展市场经济 , 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 提倡效率优先 , 兼顾平等等。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而不是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 , 趋同理论不附合当代世界的实际。与趋同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趋异现象 , 不能夸大趋同现象 , 忽视本质上的趋异性 , 把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经济和制度混为一谈。按照趋同理论 ,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过是殊途同归 , 当代资本主义不必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 而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趋于同一。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共产主义制度所取代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 肯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永世长存。认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可以最终趋同是一厢情愿的事。中国的现实 , 苏联的解体 , 东欧的剧变 , 和两种不同制度的共存和竞争都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 , 区别学术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学术理论观点导致错误的政治结论 , 但不应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混为一谈。〖 19 〗 五 . 当代西方其它几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 1. 资本主义社会最后阶段论 英国工党理论 家约翰·斯特拉彻在 1956 年出版了 现代资本主义 一书 , 把 20 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称为资本主义最后阶段 , “这种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终极阶段 , 接替它的将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什么第三种形式 , 而将是显然无法滥套上资本主义名称的一种东西了。”他认为最近阶段的资本主义是更稳定些的 , 并且出现民主化趋势。〖 20 〗 2. 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论 比利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在 1970 年出版了 晚期资本主义 一书 , 提出晚期资本主义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古典帝国主义之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是生产关系部分合理和全面不合理的对立 ; 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 , 同时社会矛盾也在发展 ,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废除。〖 21 〗 3. 集体资本主义阶段说 波兰经济学家布罗尼斯瓦夫·明兹在 1970 年出版了 现代资本主义 一书 , 提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资本主义进入了应称为集体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明兹的集体包括公家所有和各个资本集团所有 , 这种发展是经济上的进步。〖 22 〗 4. 法国的计划化和国有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 1971 年法共中央经济部和 经济与政治 杂志 , 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书 , 该书序言说 : “从本质上说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由于根本的剥削关系继续存在 , 仍然是资本主义 , 同时由于垄断结构得到扩大 , 又处于帝国主义阶段 ; 而在这个阶段 , 当前正是国家干预得到发展、垄断组织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时期。”它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称之为帝国主义的现阶段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 , 标志着大垄断集团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从此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就完全具备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不仅包括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 而且包括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等方面。国家投资、国营部门、国家消费以及垄断性的计划化 , 固然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明显特征 , 但是 , 经济的军事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强制化、反动势力的集结、政治专制主义的趋势 , 也都同样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23 〗 此外 , 要附带提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评论 , 他说 : “今天的资本主义不同以往 ,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生影响下发生了变化 , 通过工会行动引进了一些社会减震器。资本主义由国家和工会控制。”〖 24 〗 注释 : 〖 1 〗参见 : 沃尔特·罗斯托著 : 经济成长的阶段 ---- 非共产党宣言 , 商务印书馆 1962, 1970 年 ; 经济成长过程论 , 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 1975 年 ;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8 年 ; 沃尔特·罗斯托著 : 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 , 展望未来 , 第 2-3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 2 〗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279-311 页 ,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307-333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258-286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3 〗 西蒙·库兹涅茨著 : 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展 , 第 22-24 页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89 年。 〖 4 〗 西蒙·库兹涅茨著 : 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 , 商务印书馆 , 1985 年。 〖 5 〗参见 道格拉斯·格林沃尔德主编 : 经济学百科全书 , 第 387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6 〗徐崇温著 : 全球问题和“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7 〗同上。 〖 8 〗陶大镛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 第 23 页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1981 年。陈俊欧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 世界经济 , 1978 年第 2 期。 〖 9 〗李综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 世界经济 ,1978 年第 1 期。祁华、黄苏、解德元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质变 , 南开学报 ,1980 年第 1 期。储玉坤 : 第三阶段论初探 , 世界经济导报 , 1980 年9 月15 日 。 〖 10 〗李综 : 当代资本主义处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 , 理论信息报 , 1989 年3 月6 日 ;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的再认识 , 中国社会科学 , 1989 年第 1 期。解德元 :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 , 1987 年第 6 期。郑寅 : 也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处的阶段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1988 年第 1 期。熊映悟 : 对商品经济的再认识 ,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求是学刊 , 1988 年第 5 期。黄苏 :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划分及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 , 1987 年第 6 期。谢曜 : 关于现代现代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划分问题 , 世界经济 ,1988 年第 11 期。黄安年 : 试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88 年第 5 期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 世界历史 , 1989 年第 6 期。 〖 11 〗张帆 : 对于“成熟论”的几点意见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1988 年第 1 期。 〖 12 〗鲁从明 : 论现代资本主义处于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 光明日报 , 1988 年11 月21 日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 , 经济研究 , 1989 年第 4 期。 〖 13 〗 中央党校部分学者论现代资本主义 , 光明日报 , 1989 年 2 月 143 日。 〖 14 〗谭君久、何宏非 : 论社会垄断资本主义 , 湖北社会科学 , 1987 年第 5 期。刘国平 :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 经济学文摘 , 1988 年第 12 期。 〖 15 〗李述仁 :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 , 经济学周报 , 1982 年第 10 期 ; 再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 经济学周报 , 1983 年5 月2 日 。凌星光: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若干问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8 年第 1 期。 〖 16 〗王光华等 :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质疑 , 经济学周报 , 1982 年第 26 期 〖 17 〗 戴维· W ·皮尔斯主编 : 现代经济词典 , 第 113 页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8 年。 〖 18 〗 加尔布雷思 , 肯尼斯、 缅希科夫著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 第 2 、 108 、 156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年。 〖 19 〗傅政德 : 评“趋同论” , 求知 , 1989 年第 12 期 ; 萧涛 : 经济趋同理论剖析 , 当代财经 , 1989 年第 11 期 ; 马德爽 : 驳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趋同论 , 社会科学 , 1989 年第 6 期 ; 李明 : 两种经济制度“趋同论”剖析 , 求实 , 1990 年第 3 期 ; 傅殷才 : 现代资产阶级“趋同”理论 , 1989 年第 12 期 ; 李茂梓 : 评两种社会经济 ` 趋同论 ', 湖南大学学报 , 1991 年第 5 期 ; 陈耀庭 : 评西方 ` 经济制度趋同 ' 理论 , 世界经济文汇 , 1991 年第 3 期。 〖 20 〗 约翰·斯特拉彻著 : 现代资本主义 , 第 35 、 217 、 266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60 年。 〖 21 〗 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 : 晚期资本主义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3 年。顾海良 : 曼得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评析 , 江淮论坛 , 1989.5.14; 曼德尔著 :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商务印书馆 , 上、下册 , 1979 年。蔡中兴著 : 当代帝国主义理论 , 第 245-256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2 年。 〖 22 〗 明兹著 : 现代资本主义 , 第 11 页 , 东方出版社 , 1987 年。 〖 23 〗 法共中央经济部等著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上册 , 第 15 、 22 、 25-2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24 〗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 约翰·保罗二世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 解放报 , 1993 年11 月2 日 。 约翰·斯特拉彻著 : 现代资本主义 , 第 35 、 217 、 266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60 年。 〖 21 〗 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 : 晚期资本主义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3 年。顾海良 : 曼得尔晚期资本主义理论评析 , 江淮论坛 , 1989.5.14; 曼德尔著 :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商务印书馆 , 上、下册 , 1979 年。蔡中兴著 : 当代帝国主义理论 , 第 245-256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2 年。 〖 22 〗 明兹著 : 现代资本主义 , 第 11 页 , 东方出版社 , 1987 年。 〖 23 〗 法共中央经济部等著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上册 , 第 15 、 22 、 25-2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24 〗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 约翰·保罗二世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 解放报 , 1993 年11 月2 日 。 [2003 年2 月4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29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544-560 页。网上发布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3 月4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2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275.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PDF版
黄安年 2013-2-4 07:33
我看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PDF版
我看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2 月4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199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526-543 页,共 18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3 日 发布。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影响最大的 , 无疑是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流综合经济学学派。但是这一学派不可能解决全部经济问题,现在有种主张全盘否定凯恩斯学派并夸大自由主义学派特别是货币学派的作用,这既不符合实际 , 也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已有 1126 次阅读 2008-2-3 10:51 |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 日 发布 近来关于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议论不论 , 关注国际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 在春节期间笔者将集中发布 1997 年所著《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一书中的章节,该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早已脱销 , 这些内容曾在学术交流发表过。 10 年来 , 世界形势又发生了深刻变化 , 笔者在当代世界六十年书稿中已有修正和补充。以后将陆续发布。 **********************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2 月 28 日 网上首发 28 .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当代西方影响较大的经济学流派当推现代凯恩斯主义综合主流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现代制度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限于篇幅 , 其他学派的演变 , 这里从略。 一 .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流综合经济学 1. 阿尔文·汉森为代表的美国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阿尔文·汉森 (1887-1975),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 曾任美国经济协会会长、联邦储备委员会特别经济顾问。主要著作有 : 凯恩斯学说指南 (1953); 美国的经济 ; 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 (1965); 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 (1949.6); 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 , 1947;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 (1941.4) 等。主要贡献在结合美国实际通俗性地阐述凯恩斯经济思想 ; 提出用补偿性财政政策来消除经济周期的剧列波动。〖 1 〗 凯恩斯的 通论 确立了膨胀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原则 , 但没有实施的细节。 1945 年 9 月 8 日 , 美国国会通过了 芒内充分就业法 , 宣称应付萧条和失业的不平衡预算并不违背正确的财政政策。 1946 年 2 月 , 国会正式通过 1946 年就业法 , 确定联邦政府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资源 , 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增长 , 被称为“经济计划大宪章”。〖 2 〗 30 年代 , 凯恩斯提出的是膨胀性理财政策 , 40 年代为适应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的需要 , 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 , 声称凯恩斯主义 , 乃是足以解救经济周期的全面性方案。它不仅可以利用膨胀政策 , 变萧条为繁荣 , 也可以在出现通货膨胀和达到充分就业时 , 实施相反的紧缩政策 , 以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据经济的一盛一衰 , 交替实行紧缩政策和膨胀政策 , 即补偿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在经济衰退时 , 采取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 , 在经济繁荣时 , 实行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 , 这样两相配合 , 彼此补偿 , 只求整个经济周期间的收支平衡 , 不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40-50 年代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实行的就是这种政策。 赫勒 , 沃尔特是 1961-1964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1973 、 1974 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 著有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对话 (1969);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 冲突还是共存 ?(1973); 经济 : 旧神话与新现实 (1976) 。肯尼迪政府认为 ,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 不必追求年度和周期的平衡预算 , 只需以充分就业下的平衡预算为目标 , 国债的减少不在绝对量的减少而在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减少 , 为此 , 必须 , 摒弃以缓和经济周期为目的的间断性的补偿性赤字财政 , 代之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连续性的增长性赤字财政。这就是赫勒的经济主张 , 这样在 60 年代 , 连年推行赤字财政 , 虽然在前半期取得一定的效果 , 但是到了后半期走向了反面。〖 3 〗 2. 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 滞胀经济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难题。因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带来了自相矛盾的后果。如果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增加预算支出和财政赤字的政策 , 来解决失业问题 , 则有效需求的扩大必然是通货膨胀恶化 ; 如果通过减少预算赤字来制止通货膨胀 , 那么有效需求的减少 , 必将降低消费和投资的支出 , 从而使失业更加严重。萨缪尔森在第 12 版 经济学 称 : “我们把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包括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这种综合审慎地考虑到经济学中竞相争鸣的所有流派 : 后凯恩斯折衷主义、货币主义、合理性预期学派、芝加哥的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激进经济学。”〖 4 〗和前几版相比 , 第 12 版增加了以下三点内容 : ①承认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 批评早期凯恩斯主义者毫无根据地贬低货币的作用。②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比重可以改变国民收入的组成。③认为在一定条件下 , 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政府开支的增加可以排挤掉私人投资。这些都是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 以前很少涉及这一领域 , 而第 12 版则占有重要篇幅。其主要观点是 : ①资本主义的总供给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 , 相当于充分就业的产量 , 但在不同时期 , 却可以改变。这一观点来自供给学派。②在短期内 , 由于一部分生产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 所以总供给的数量可以随着价格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 在长期中 , 由于一切成本都可以变动 , 所以总供给量最终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数量。这一观点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长期和短期总供给的说法几乎完全相同。 这种以总供给和总需求作为支柱的宏观经济学 , 企图以这种相互作用来说明包括滞胀在内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消除波动的政策建议。它的总供给的观点受到了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 ; 而总需求的观点则来自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 5 〗 属这一流还有詹姆士·托宾 (1918- )1961-1962 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 ,1970 年 , 1971 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 1981 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主要著作有 : 美国商业信条 (1956); 国民经济政策 (1966); 经济学论文集 : 宏观经济学 (1971); 十年来的经济学 (1974); 经济学论文集 : 消费和经济计量学 (1975) 。托宾是战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还有罗伯特·索罗 (1924- ) 1964 年经济计量学会会长 , 1980 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 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1958); 资本理论与利润率 (1963); 美国的失业性质与原因 (1964); 增长理论 : 说明 (1969) 。索罗是战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 6 〗 3.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New Cambridge School) 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多尔 , 尼古拉斯、斯特拉 , 皮罗等人 , 他们虽不占主流地位 , 但仍属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琼·罗宾逊 (1903- ) 主要著作有 :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1933); 资本积累论 (1956); 发展与不发展 (1979); 经济论文集 (1979) 等。卡多尔 , 尼古拉斯 1974-1976 年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 : 充分就业的国内国际衡量 (1949); 赋税报告 (1979) 等。斯特拉 , 皮罗主要著作有 : 大卫·李嘉图著作和通讯集 (1951-1973); 用商品生产商品 : 经济理论批判序言 (1960)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一般认为是凯恩斯学派的左翼 , 而保罗·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则被认为是右翼。他们之间的主要争论在于: ①新古典经济学说是综合还是决裂 ? 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主张调和 , 把凯恩斯的收入分析为主体的宏观经济学同马歇尔以价格分析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学加以折衷。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主张同传统经济学决裂 , 不再以充分就业和完全竞争为前提 , 强调对未来的预期及其不确定性 , 否定市场价格机制能导致均衡。 ②是坚持凯恩斯的摈弃均衡观还是信守均衡观 ?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认为坚决摈弃均衡观是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 , 而萨缪尔逊则坚持用均衡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 , 认为是资本社会可以达到的正常情况。 ③是坚持“边际生产力论”还是否定“边际生产力论” ?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认为必须抛弃以“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 , 主张把经济增长理论同收入分配理论溶合起来。而萨缪尔逊则主张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边际理论相妥协。 ④是要不要合理配置生产资源 ?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主张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 创造正确数量的购买力 , 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 , 而萨缪尔逊则单纯追求就业总量的增长而不顾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是充分肯定凯恩斯革命 , 还是严厉批判凯恩斯学说 ? 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在肯定凯恩斯主义的同时 , 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端采取严厉抨击的态度 , 认为弊端从生 : 出现停滞膨胀 ; 无计划增长的无政府状态 ; 为军备生产开了方便之门等。而萨缪尔逊等则讴歌凯恩斯革命。〖 7 〗 4. 凯恩斯学派的历史地位 A. 从 30 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到 50 年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 再到 80 年代以来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 , 有一个演变过程 , 演进中的凯恩斯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 , 并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在半个世纪里 , 它为西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 保持繁荣 , 缓和经济波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B. 它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研究资本主义的宏观运行 , 然而只要资本生产的动机在于谋取暴利 , 就不可能是简单的商品流通过程 , 它没有触及生产领域的剩余价值问题 , 因而始终是一项治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C. 它的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并不否定我们要吸收它的某些概念、论点和方法以及反反映西方经济生活现实的许多内容 , 这对于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二 . 战后货币学派的兴起 战后货币学派的兴起 , 即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 ) 。〖 8 〗在 资本主义与自由 一书中 , 他说 : “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度。”“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 9 〗在 自由选择 一书中 , 他阐述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 揭露国家干预经济的种种弊端 ,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 缩小国家机构 ,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施干预 ,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国内外经济政策 , 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整个经济生活 , 提出回到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中去。该书集中反映了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 缩小国家机构 ,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加干预 ; 反对国家的经济调节政策 , 反对社会福利、经济管制和贸易保护措施 ;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经济政策。〖 10 〗在 弗里德曼文粹 一书中的第 16 篇 货币数量理论的重述 和第 22 篇 20 世纪 80 年代的货币政策 中集中反映了他的货币学派观点。〖 11 〗 1976 年瑞典皇家学会科学院在评价他的成就时说 : “早在五十年代 , 弗里德曼就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片面性的有名先驱者。 主要由于他独立不羁的人格和非凡天才 , 他成功地发动了一场持续了十多年的生机勃勃的、富有成效的科学论战。实际上 , 今天的宏观经济计量学模型 , 就货币因素方面而言 , 已大大不同于二、三十年以前了 , 而这主要归功于弗里德曼。关于弗里德曼的范围广泛的论战 , 使得中央银行、特别是美国中央银行所奉行的货币政策得到了重新的评价。一个经济学家不仅对科学研究的方向 , 而且对 实际政策 , 直接和间接地产生如此之 大的影响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2 〗 被认为是从货币主义学派分离出来 , 并且是货币主义新发展的合理预期派 是 70 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小罗伯特·卢卡斯著有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1981) 合理预期和经济计量实践 (, ( 与萨金特合编 1981 年 ) 。萨金特著有 宏观经济理论 (1979) 。 如果说 , 早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不重要 ,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很重要 , 则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最重要。合理预期派既和后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好的货币政策能影响实际生产量不同 , 也和货币主义者关于坏的货币政策能造成严重恶果的主张相异 , 他们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 对实际经济生活没有什么规则性作用。〖 13 〗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问题上 , 货币学派认为 , 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是不存在的 , 但在短期内可以存在。而合理预期派认为在短期内也不存在 , 国家调节经济的措施是无效的。〖 14 〗 三 . 供应学派的兴起 供应学派的主要成员是阿瑟·拉弗 , 作家 J ·温尼斯基以及里根政府经济学者 N ·图雷和 P · C ·罗伯茨。拉弗是联邦预算局官员 , 在 1979 年著有 货币的危机 , 温尼斯基是全国观察家周刊记者 , 罗伯茨著有 供应学派革命 (1984) 。他们的主张获得共和党参议员 J ·肯普和 W · Roth 的支持 , 1977 年提出减税案。罗伯茨认为“杰克·肯普是第一个供应学派政治家 , 里根是第一个供应学派的总统。”〖 15 〗供应学派和萨伊定律的关系表现为 : 有人认为供应学派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否定 ; 凯恩斯主义是对萨伊定律的否定 ; 而供应学派是对萨伊定律的恢复。 事实并非如此 。①萨伊定律认为 : 供给自创需求 , 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 ; 供应学派认为 : 滞胀带来供应不足 ,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差。②萨伊定律认为 : 总供给和总需求会自动均衡 , 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 供给学派则认为 : 不能自动均衡 , 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措施来实现均衡。③萨伊定律和供给学派都反对强力国家干预 , 但前者完全听任市场 , 后者主张减税刺激。供应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关系表现为 : ①前提相同 : 都要干预 但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 ; 都是财政政策干预 , 但由补偿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到减税刺激投资 ; ②基础不同 : 凯恩斯主义推崇干预 , 供给学派则推崇市场 ; 供给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但不否定国家干预。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三者关系表现为 : ①供给学派、货币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在 : 大政府 ? 小政府 ? 依靠干预还是市场 ? ②供给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在 : 干预供给还是干预需求。 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的关系表现为 : 供给学派主张减税以刺激投资 , 刺激供给 ; 货币学派主张控制货币以抑制通货 , 控制需求 ; 两者殊途同归。供给学派与里根经济学的关系表现为 : 里根在自传说 : “过高的税率是问题的根子。 1980 年竞选期间 , 盛行一种新的经济学 , 有人说我接受了这一理论 , 一些经济学家宣称他们发明了那些被我采纳为经济复兴计划基础的基本思想。坦率地说 , 这不正确。”“我的税收改革并非出自人们所说的供给经济学,税率低时 , 税收就多,税率高时,税收就少。”“一些经济学家称这个原理为供应经济学,而这只是个常识。”〖 16 〗 四 . 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 即现代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 , 即现代制度学派 , 主要代表人物有 : 约翰·加尔布雷思、肯尼斯·鲍尔丁、罗伯特· C. 海尔布罗纳和冈纳·缪尔达尔等人。 约翰·加尔布雷思 (1908-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 著有 : 美国资本主义 : 抗衡力量的概念 (1952,1956,1962); 丰裕社会 (1958, 1971, 1976); 1929 年大崩溃 (1954,1961,1964); 新工业国 (1967, 1972, 197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 (1988); 不确定的年代 (1977) 等共 30 多本。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17 〗的基本思想是 : ①结构分析论 : 主张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应把所有“非经济”因素 ( 如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经济的结构、制度和态度 , 所有人与人的关系 ) 都包括在范围内的来分析。认为数量分析 ( 总量或个量 )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 把经济学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领域是不幸的“分工” , 使人们只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新制度学派的结构分析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 ( 价值判断的依据 , 动机和习惯的形成 , 行为选择的影响等 ) 、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分析等。新制度学派认为现代企业的两类结构是不同的 , “企业家的企业” , 权力属于资本家 , 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占主导地位 ; “成熟企业” , 构成了现代新工业国的居统治地位的成分。它的权力核心已不是股东 , 而是技术人员、工程师、各种专家、高级经理人员组成为技术结构阶层。 ( 即权力转移论 ) 这样 , 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变化 : 把长期持续稳定作为首要目标 , 不追求最大利润而追求适度利润。 ( 即目标更换论 ) ②二元体系论 : 新制度学派不同于早期制度学派的重要之点在新制度学派着重分析社会经济权力结构。认为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矛盾 , 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 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了人们收入上的不平等 ; 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此 , 他主张实行结构改革 , 使两个体系的权力均等化。并通过收入政策、计划政策、人力政策、反托拉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各种福利政策来进行调节。在主张国家干预这点上 , 新制度学派不同于新自由主义 , 但新制度学派的国家不同于凯恩斯主义 , 不是需求管理而是结构改革。认为通过结构改革实现权力均等化 , 按加尔布雷思自己的说法 , 他不是一个革命者 , 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 18 〗 ③经济学改造论 : 新制度学派以当前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异端学说出现的。主张从传统的教以下解放出来。它虽然肯定 1948-1967 年的凯恩斯时代 , 但是认为在 60 年代后期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 甚至有害 , 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注意的 , 正是新制度主义所注意的 ; 凡是凯恩斯主义所珍视的 , 正是新制度主义认为不值得关心的。新制度学派对新新古典综合学派、新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经济学派均持批评态度。他也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理论。 值得注意的是 , 1987 年加尔布雷思和苏联经济学家缅希科夫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有关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和平共处的谈话 , 在对资本主义的回顾时 , 加尔布雷思说 : “我极力主张 , 我们必须象看待社会主义一样看待资本主义 , 它也经常处于转变的过程之中。”“马克思没有预见到 , 不久就出现四种新的情况。其一是工会的成长 , 它大大促进了雇主和雇工之间权力的平等。其二 , 是福利国家的发展 , 这起源于 19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由于不列颠的劳合·乔治在 1910 年和 1911 年执行的政策 , 和美国的新政以及 1935 年的社会保障法 ,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另一次转变。这是一次即使不完全成功也大体上成功的努力 , 它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残酷性 , 最后是它在公共住宅、医疗照顾、自然还有教育等领域的缺陷。无人可以认为 , 没有那些补救它的弊病的努力 , 资本主义还会生存下去。” “我宁可说这是一种绝对不可少的挽救资本主义的计划。如果不通过福利国家除去其粗棱恶刺 , 资本主义将不会生存下去。”“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的第三种发展是随凯恩斯而出现的。这就是由国家对于经济的生产水平负责任。”“还有影响资本主义的第四种发展 , 这就是旧式资本家的最后消失并由经理即公司官僚代替。”〖 19 〗 加尔布雷思在谈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时评论说 :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政治上的困难——提高税收与削减开支的困难、由工资—物价螺线而产生的附加困难——导致美国和英国在 70 年代末期和 80 年代初寻求一种魔术的、无痛苦的公式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我们找到的魔术是货币主义。一切由中央银行负责。固定货币供应量 , 只在经济增长时加以调整 , 于是问题就解决了。”“他既不会遏止通货膨胀 , 反而使我们发现 : 这是一种比它谋求诊治的疾病还要坏得多的补救办法。”他说 : “供应学派经济学从来就没想被人认真看待。”“我不是里根经济学的支持者 , 而且在适当的时侯 , 我将提出我相信将被认为非常英明的替代办法。”“要理解资本主义就要求我们承认公共政策中一再出现偏差这样的事实 , 而我认为供应学派经济学和货币主义就是这样的偏差。”〖 20 〗 加尔布雷思学说重视对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非工会工人困境的分析 , 揭露和批评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并且提出了“公共目标”问题 , 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 具有进步意义 , 西方经济学主流视为异端 ; 但是 , 他对当代资本统治权力转移的分析 , 对于资本统治追求剩余价值 , 对于资本企业能够实现计划原则等论述则是有明显错误的。 现代制度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肯尼斯·鲍尔丁著有 经济学的重建 (1950) 经济分析 (1966) 经济动态学 (1978) 等。罗伯特·海尔布罗纳著有 历史之未来 (1960); 马克思主义 : 拥护与反对 (1980); 世俗哲学家 (1952,1980)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 (1898~ ),1974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著有 货币均衡论 (1939); 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 (1957); 对富裕的挑战 (1963); 亚洲的悲剧 : 各国贫困考察 (1968); 世界贫困的挑战 : 世界反贫困计划纲要 (1972) 。〖 21 〗 五 . 新自由主义学派 新自由主义学派 , 只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 不同意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哈耶克 , 弗里德里希· A ·冯、奥肯 , 瓦尔特、路德维希·艾哈德等人。 1.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学派 哈耶克 , 弗里德里希· A ·冯 (1899- ), 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在自由主义学派的基地芝加哥大学、维也纳大学、伦敦大学、弗莱堡大学均任过教 , 著有 : 物价与生产 (1931), 通向奴役的道路 (1944), 自由的宪章 (1960), 对西方经济思潮有很大影响。认为主要由于货币供应不足或投资过度引起了危机。经济的繁荣要依靠资本的充分供给来维持 ; 靠扩大银行信用来维持资本供给 ; 资本供给不足新企业下马 , 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急剧下降 , 就会出现生产过剩 , 造成危机。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功能 , 如国家不进行干预 , 银行会自行调节 , 生产过剩会自行消失。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有弊无利。如何解决当前的滞胀经济 , 他主张恢复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 实行自由放任 ; 实行货币非国家化 , 取消政府发行货币的垄断权 ; 反对任何损害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 , 反对计划经济 ; 提出非民族化或一体化的世界模式。 2. 联邦德国的新自由主义 联邦德国的新自由主义 , 以主张社会市场经济著称。奠基人是奥肯 , 瓦尔特 (1891-1950)1940 年出版 经济学原理 。 1948 年创办 经济和社会秩序年报 。主张限制国家干预权力 , 1949 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纲以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市场经济为基本政策 , 从而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成为德国自由主义的理论核心。按照这一理论 , 社会经济分为中央管理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类 , 前者通过计划和命令来调节 , 后者是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两类经济在运行中混合进行 , 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 , 又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 , 它把市场自由的原则和社会平等的原则结合 , 这是一种既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 又能保障社会安全的经济秩序 ; 它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调节为主 , 国家干预为辅 , 来实现持续增长、稳定价格、高度就业和均衡外贸的目标。 艾哈德在他所著 来自竞争的繁荣 一书中 , 系统阐述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他认为 : 在国内方面 ,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是 , ①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全民福利 ; ②达到目的的基本手段是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 , 国家有限干预为辅 ; ③反对的对象是垄断。在国外方面 , 主张自由的国际经济政策和经济一体化。〖 22 〗 注释 : 〖 1 〗有关美国的后凯恩斯经济学派著作参见 : 汉森著 : 财政政策和充分就业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59 年 ; 汉森著 : 财政政策与景气循环 , 台北台湾银行 , 1968 年 ; 汉森著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 , 商务印书馆 , 1964 年 ; 汉森著 : 凯恩斯革命 , 商务印书馆 , 1963 年。以及美国劳伦斯·克莱因著 : 凯恩斯革命 , 商务印书馆 , 1962 年。 〖 2 〗 亨利·康玛杰编 : 美国历史文献 , 第 514~516 页 , 新泽西 , 1973 年。 〖 3 〗 赫伯特·斯坦著 : 总统经济学——从罗斯福到里根以及未来总统经济政策的制定 , 第 84-85 页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1989 年。 〖 4 〗 保罗· A ·萨缪尔逊、威廉· D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第 12 版 ), 第 1 、 1282-1284 页。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5 〗同上 , 高鸿业所写译者序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不同意见见 马克·林德著 : 反萨缪尔逊论 , 上册 , 第 5-6 页 , 上海三联书店 ,1992 年。 〖 6 〗关于战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一般评论参见 : 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26~64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183-203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375-395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283-338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 〖 7 〗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284-302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65-101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04-223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396-421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 〖 8 〗有关美国的货币学派经济学著作见 : 弗里德曼著 : 资本主义与自由 , 商务印书馆 , 1986 年 , 台北台湾银行 , 1977 年 ; 弗里德曼著 : 货币安全计划 , 台北台湾银行 , 1977 年 ; 弗里德曼著 : 最适货币量论文集 , 台北台湾银行 ,1974 年 ; 弗里德曼著 : 失业还是通货膨胀 ---- 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 ;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 罗斯·弗里德曼著 : 自由选择 ---- 个人声明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弗里德曼 : 弗里德曼文萃 一书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91 年出版。我国学者论述货币学派的著作有 : 胡代光著 :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 , 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 刘涤源、陈端洁著 : 弗里德曼与托宾的货币理论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 ; 陈端洁编著 : 弗里德曼及 现代货币主义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87 年。 〖 9 〗 弗里德曼著 : 资本主义与自由 , 第 4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6 年。 〖 10 〗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斯·弗里德曼著 : 自由选择 ---- 个人声明 , 第 12 、 42 、 73 、 93 、 260 页 ,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参见 : 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102-14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24-252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422-430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429-452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167-186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11 〗 弗里德曼 : 弗里德曼文萃 , 第 474-494 页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年。 〖 12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文告 , 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学杂志 , 1977 年第 1 期 , 转自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25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 年。 保罗· A ·萨缪尔森、威廉· D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上册第 529 、 535 、 540-541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13 〗 小卢卡斯 , 萨金特著 : 预期和货币的中性 , JET, 4(2), 1972 年 4 月。〖 14 〗参见 : 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453-466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钱荣坤 : 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新流派——合理预期派评介 , 世界经济 , 1981 年第 9 期。 〖 15 〗 保罗· A ·萨缪尔森、威廉· D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上册第 308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保罗·克雷·罗伯茨著 : 供应学派革命 , 导言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有关美国的供应学派经济学著作还可见 : 章嘉琳著 : 供应学派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84 年。王庆辉译 : 雷根经济学 , 台北国立编译馆 , 1983 年。 〖 16 〗 保罗·克雷·罗伯茨著 : 供应学派革命 , 第 6~36 页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 罗纳德·里根著 : 里根自传—一个美国人的生活 , 第 205-206 页 , 东方出版社 , 1991 年。再见世界知识出版社译本 , 第 205 页 , 1991 年本。何奇多、辛逸 : 里根经济学及其保守主义实质 , 世界历史 , 1991 年第 6 期 ; 李修波 : 供应学派理论与里根的 " 经济复兴计划 ", 河北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年第 3 期。沈学民 : 里根经济学评述 , 吉林大学学报 , 1989 年第 5 期 ; 薛伯英 : 里根经济学的盖棺论定 , 世界经济 , 1988 年第 12 期 ; 陈宝森 : 评里根时代的美国经济 , 世界经济 , 1988 年第 8 期 ; 普·沃斯特里科夫 : 新保守主义经济理论与里根经济学 , 世界经济译丛 , 1985 年第 3 期 ; 土志田征一 : 里根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 世界经济译丛 , 1989 年第 8 期 ; 甘培根 : 里根经济复兴计划与供给学派经济学 , 金融研究 ,1981 年第 8 期。 〖 17 〗肯尼斯·加尔布雷思著 : 丰裕社会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65 年 ; 香港今日世界社, 1970 年。加尔布雷思 :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 商务印书馆 , 1980 年 ;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1976 年 ( 经济学与公共目的 ) 。厉以宁著 :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 商务印书馆 , 1979 年。 〖 18 〗参见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175-21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53-275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431-437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531-551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200-221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19 〗 约翰· K ·加尔布雷思、 斯坦尼斯拉夫·缅希科夫著 :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和平共处——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 第 66-77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8 年。 〖 20 〗同上 , 第 78-94 页。 〖 21 〗 罗伯特·海尔布罗纳著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 第 522-530 、 544-548 页 , 香港志文出版社。 冈纳· 缪尔达尔著 : 世界贫困的挑战 : 世界反贫困计划大纲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72 年。 〖 22 〗 路德维希·艾哈德著 : 来自竞争的繁荣 , 商务印书馆 , 1983 年。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2 月28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31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PDF版
黄安年 2013-1-28 07:16
我看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PDF版
我看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1 月28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199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433 -455 页,共 23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15 年来 , 中东地区依然硝烟不断,成为未来战争的火药库,两次海湾战争、利比亚战乱、埃及动乱、北非骚乱、伊朗危机 , 巴勒斯坦死结等,再次说明了这个问题。 ********************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已有 1949 次阅读 2008-2-11 08:49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 本文发表在我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23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433-455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2 月9 日 网上首发。11 年来 , 中东地区依然硝烟不断,成为未来战争的火药库,两次海湾战争 , 伊朗危机 , 巴勒斯坦死结再次说明了这个问题。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2 月 9 日 网上首发 23 .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中东地区一直是局部战争的热点 , 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 , 也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连年征战的场所。 一 .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以色列国的成立 从历史上说 , 巴勒斯坦问题由来已久 , 涉及民族纠纷和宗教纠纷及领土纠纷 , 表面上是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 , 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对立 , 背后有着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插手。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可以追溯到 5000 年前 , 圣经记载希伯来人的祖先是亚伯拉罕 , 后代雅各改名以色列 , 其 12 子的后代发展为 12 支派 , 民族领袖摩西。还在公元前 12 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入侵巴勒斯坦 , 公元前 11 世纪建立了希伯来王国 , 公元 930 年左右 , 分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 , 公元前 8-6 世纪先后亡国。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 , 公元前后罗马帝国统治了巴勒斯坦地区 , 其后一千多年绝大多数犹太人已和巴勒斯坦没有多少联系。公元 637 年 , 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 穆斯林阿拉伯人成了这里的主人。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只有当地居民 64.8 万中的 6.5 万人 , 19 世纪 80 年代在俄、奥、德等地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 因为锡安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名 , 他们利用圣经中有关犹太人将回到锡安山居住的情节 , 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 , 这种主张被称为锡安主义 (Zionism) 。 20 世纪初 , 复国主义再度兴起。 1917 年英国发布贝福尔宣言 , 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国家。 1922 年国际联盟给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 , 同年 , 英国以约旦河为界 , 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 , 西部仍称巴勒斯坦 , 面积 27,090 平方公里 , 人口 400 万 , 东部成立外约旦酋国 ,19465 月独立 , 1949 年改称哈希姆约旦王国 , 面积 96,188 平方公里 , 人口 394 万 (1991) 。 1939 时 , 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已有 44.6 万人 , 占 150 万人中的 30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有 600 万犹太人惨遭杀害 , 在这种情况下 , 犹太复国思潮又一次发展。〖 1 〗 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信奉犹太教 , 奉耶和华为独一尊神 ( 主 ),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 , 目前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有 1735 万以上 , 分布在 125 个国家和地区 , 其中在美国 580 万 , 以色列 400 万 , 前苏联境内 300 万。阿拉伯人有一亿多 , 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 极盛时称阿拉伯帝国 , 伊斯兰教信奉安拉神 ( 真主 ) 为唯一神。相传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 , 都把耶路撒冷作为自己的圣城。〖 2 〗 英国为了平息阿拉伯人的反英情绪 , 在 1939 年 5 月的关于巴勒斯坦的白皮书中限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居 , 并保证巴勒斯坦在十年内独立 , 犹太复国主张者采取了反英亲美打击阿拉伯人的战略。 1945 年 8 月 31 日 , 杜鲁门写信给艾德礼首相 , 以关心欧洲受压迫的犹太人的命运为幌子 , 压英国准许 10 万犹太难民移入巴勒斯坦。英国断然拒绝 , 为协调英美立场 , 1945 年 11 月 , 成立了联合调查委员会 , 并于 1946 年 3 月提出了报告 , 主张立即发出 10 万张移民证 , 建立一个犹太人不得统治阿拉伯人 , 阿拉伯人也不得统治犹太人的政府 , 继续维持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这一方案遭到阿拉伯联盟五国的反对。 1946 年 7 月 , 美英双方又拟定了一个分省自治计划 , 即分别为自治省 (17 % ) 、阿拉伯省 (42 % ) 、及两个英国直霞省 , 组成联邦制国家 , 受英国委任的高级专员管辖。这一计划遭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两方反对。 1946 年 8 月 , 犹太人建国协会在美国的同意下 , 提出了“在巴勒斯坦适当地区建立有活力的犹太国新计划” , 面积占巴勒斯坦的 65 %。英国反对这一计划 , 并扬言要提交联合国做出决定。但 1946 年 10 月 3 日 下午 10 时 , 杜鲁门致电艾德礼宣布要在 4 日发表声明支持这一计划 , 10 月 4 日 是犹太教的赎罪日。〖 3 〗 1947 年 4 月 2 日 , 英国正式要求召开联大特别会议 , 并事先成立联合国巴勒斯坦的特别委员会 , 在 4 月 25 日 至 5 月 15 日 的特别会议上 , 苏联代表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二元的、民主的和同样性质的阿拉伯 ---- 犹太国 , 否则就把巴勒斯坦分成两个部分 : 一个是犹太国另一个是阿拉伯国。特别委员会通过的最后报告宣称结束委任统治 , 经过由联合国保护下的短期过渡 , 给予独立。 1947 年 11 月 25 日 , 联合国大会的专门委员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 考虑到这一分治计划不可能得到三分之二的多数 , 阿拉伯国家要求当即表决 , 但会议主席以 27 日是感恩节为由 , 主张推迟表决 , 29 日 , 在美苏的坚持下 , 联大表决结果 : 33 国赞成 , 阿拉伯等 13 国反对 , 英国等 10 国弃权 , 从而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 181( 二 ) 号决议 , 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 1948 年 8 月 1 日 前结束 , 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市特别行政区 , 并接纳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为联合国会员国。阿拉伯独立国面积 11000 平方公里 , 有阿拉伯人 72.5 万 , 犹太人 1 万、犹太独立国面积 14000 平方公里 , 有犹太人 49.8 万 , 阿拉伯人 40.7 万人、耶路撒冷共 158 平方公里 , 由联合国管辖 , 中立、不设防。据此犹太人只有 50 万 , 不到阿拉伯人的三分之一 , 而占有 58 %的领土 , 比原来的 6 %要多 52 %。 1947 年 12 月 17 日 , 阿联七国总理和外长开罗特别会议声明 : 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 对此 , 英国表示支持。而犹太复国主义者决心采取武力来建立犹太国。 1948 年 5 月 14 日 晨 , 美国官方对承认犹太国家取得了一致意见 , 并通知犹太建国协会代表递交建国通知书 , 当时办事处起草的通知书用的是犹太国的国名 , 当 5 月 14 日 , 以色列临时政府总理本 -- 古里安正式宣布以色列国国名时 , 杜鲁门则在承认书上将犹太国改为以色列国 , 美国宣布承认在以色列建国后的 11 分钟 , 而在 5 月 17 日 , 苏联也宣布承认以色列。〖 4 〗 二 .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 年 5 月 15 日 , 在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凌晨五点 , 阿联的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进入巴勒斯坦 , 由此战争爆发。开始几天 , 形势对阿拉伯人有利 , 在英、美和安理会的干预下 , 1948 年 6 月 11 日 , 阿以双方停火四周 , 7 月 28 日 , 战事又起 , 19 日再次停火。 10 月 15 日 , 以色列利用停火的喘息向埃军发动突袭 , 很快占据了有利地势。由于美苏的纵容 , 英国的妥协 , 外约旦和以密约 , 外约旦企图吞并分治计划中划归阿拉伯国的巴勒斯坦部分 , 4 月 3 日 以约议和停战。在这前后以分别于 1949 年 2 至 7 月间同埃、黎、叙签定停战协定 , 从而结束了 15 个月的 ( 实际 61 天 ) 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5 〗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结果是 : 以色列霸占了巴勒斯坦的 4/5 的土地 , 共计 20,700 平方公里 , 比联合国的分治决议规定的还要多 6,700 平方公里。分治决议规定建立的阿拉国并未兑现 , 划归阿拉伯国家的三个地区 : 沿地中海的雅法港、连接黎巴嫩地区中部一带被以色列占领、西南连接埃及的加沙地带则由埃及控制 , 中部由外约旦兼并 , 耶路撒冷的国际化也未兑现 : 旧城由外约旦控制 , 新城由以色列占领。 1950 年 1 月 23 日 , 以色列正式宣布迁都以色列。战争还使 95 万巴勒斯坦难民流落他乡 , 以色列则成为美国在中东推行霸权扩张的工具 , 成为插在阿拉伯世界心脏的一把利剑 , 中东战争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中东冲突 , 英国在中东的衰落由此开始。〖 6 〗 三 . 苏伊士运河战争 历史上称第二次中东战争为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6.10.29-11.6), 它是由苏伊士运河危机引起的。这条运河开通自 1869 年 11 月 , 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 把原来绕道好望角那条旧航线一下子缩短了 8000 至 15000 公里 , 成为欧亚两洲的黄金通道。根据 1954 年 10 月埃英两国达成的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 , 英军应于 20 个月内撤出苏伊士运河区 , 1956 年 6 月最后一批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区 , 从而宣告了自 1882 年以来英国对埃及为其 74 年的军事占领 , 对次 , 英国是很不甘心的。这是英国的生命线和聚宝盆 , 在 1955 年英国船只的通过苏伊士运河占运河总数的 1/3, 英国石油进口的 70 %通过苏伊士运河 , 1955 年运河的总收入为 1 亿美元 , 纯利润为 3,100 万美元 , 而埃及只获得其中的 7 %。 1956 年 7 月 26 日 , 纳赛尔在精心策划下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当时埃及急需资金在尼罗河修建被称为“比金字塔还要大十倍”的阿斯旺水霸工程。纳赛尔当时密令接管运河公司的尤尼斯上校 , 在纳赛尔发表演说时可打开第一层信袋 , 当讲到最早筹建运河的法国人莱塞普斯时可打开第二层信袋 , 立即接管运河公司在各地的管理处。当纳赛尔演说完毕时 , 接管工作已同时完成。〖 7 〗 当晚 , 英国首相艾登召开了有三军参谋长参加的内阁紧急会议 , 决定在必要时诉诸武力。此后的几个月内英、法等国想方设法压使纳赛尔收回成命 , 均遭拒绝。 1956 年 8 月 2 日 , 英法美三国发表了联合宣言 , 宣称埃及无权把始终具有国际性质的苏伊士运河的资产收归国有 , 提出要求在 1956 年 8 月 16 日 召开伦敦国际会议讨论 , 埃及表示反对。 8 月 21 日 , 片面的伦敦会议召开 , 要求建立固定的制度以保证一切国家在任何时候对苏伊士运河的自由航行。纳赛尔予以拒绝。 9 月 19 日 , 英法美召集 18 国会议讨论建立苏伊士运河使用国协会会议 , 并准备提交联合国讨论 , 同时英法暗中勾结以色列准备发动战争。〖 8 〗 1956 年 10 月 29 日 晚 , 以色列乘苏联忙于应付匈牙利事件和美国应付国内大选之际 , 出动 4.5 万侵略军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 , 第二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英法借口保护运河向埃及提出了最后通牒。 10 月 30 日 , 纳赛尔下令总动员 , 31 日营法成立对埃作战司令部 , 当天下午 , 英法空袭开罗、亚历山大、赛得港和苏伊士等地 , 埃及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状态。 11 月 1-6 日 , 在赛得港埃及人民开展了英勇的保卫战 , 抗击了 8 万敌军的海陆军保卫。叙、沙特、约旦也宣布总动员 , 并将全部武装力量交于埃及指挥。 11 月 1 日 , 联大举行紧急会议 , 谴责英法以侵略 , 英国国内发生工党提出弹劾保守党政府案。 11 月 6 日 下午 , 英法被迫宣布停火。 12 月 3 日 , 英法宣布从埃及撤军。 12 月 22 日 , 最后一批英法侵略军撤出埃及。 1957 年 1 月 2 日 , 埃及宣布废除了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军事基地的条约 , 其后又将外国在埃及的银行收归国有。第二次中东战争中 , 英法出动 16 万兵力 , 花费 3 亿美元军费 , 以失败告终 , 1957 年 1 月 , 艾登政府下台。〖 9 〗 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了英法在埃及和整个中东地区的殖民主义统治。 1956 年 11 月 , 约旦废除了英约同盟条约 ; 1958 年 7 月 14 日 , 伊拉克共和国成立 , 1959 年 3 月退出巴格达条约 ; 美国通过 1957 年 1 月 5 日 发表的艾森豪威尔主义咨文而逐步打进中东地区。实际上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最大受惠者是美国。艾森豪威尔的特别咨文称 : 中东地区“一向是东半球各大陆的枢钮” , “中东是欧亚洲和非洲之间的门户” , “中东约占有目前已经探明的世界石油蕴藏量的大约三分之二” , 如果丧失了中东 , “西欧将遭到厄运 , 就如同没有马歇尔计划和没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样” , 亚非的国家“近处于研制严重的危险境地”。咨文强调美国对中东地区的经济提供帮助 , 实行军事援助 , “包括使用武装部队”。 1 月 1 日 , 他在对国会两党领袖说 : “在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显然 , 这是一个取代英法新、称霸中东的殖民主义纲领。〖 10 〗 四 . “六·五”战争 1967 年 6 月 5-10 日发生的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战争 , 又称“六·五”战争 , 这是美苏争夺中东的结果 , 也是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矛盾进一步激化的产物。苏联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 , 加强对阿拉伯国家的渗透与控制 , 美国则扶植以色列打击亲苏的阿拉伯国家 , 以色列则加紧迫害巴勒斯坦难民 , 并蚕食叙利亚领土。 4 月 7 日 叙以发生了自 1956 年以来的最大空战。 5 月中 , 苏联向埃、叙传递了以有意泄露准备进攻叙的假情报 , 阿拉伯国家枕戈待发。期间苏联向美表示埃及不会开第一枪 , 苏联也不支持埃及作战 , 同时又向埃及表示 , 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 , 一旦发生 , 苏联不会坐视不救。这是以在与埃、叙、约边境集结了 14 万军队和 1,100 辆坦克。 6 月 5 日 清晨 , 以色列空军倾巢出动 , 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起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 摧毁了埃、叙、约、伊 25 个机场的几乎全部飞机 ( 埃及 340 架中有 300 架被毁 ), 在一天之内阿拉伯国家损失的飞机共 374 架 , 还有许多导弹基地和几百辆坦克。美国以志愿人员名义向以提供空军人员 , 第六舰队掩护以地面部队的进攻并干扰埃及的雷达网 , 截听埃及的军事电台 , U-2 飞机为以提供军事情报 , 而苏联海军则溜之大吉。六天内埃、约、叙军死伤、失踪和被俘 62,000 人 , 而以色列仅死亡 809 人。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 , 共 6,500 平方公里的土地 , 50 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11 〗 战争期间 , 美苏首脑通过热线电话 20 多次 , 在以色列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 , 压使阿拉伯接受就地停火。 1965 年 11 月 22 日 ,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英国关于中东问题的 242 号决议 , 这一决议要求以色列武装部队从占领地撤退 , 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成在 , 但没有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任命瑞典驻苏大使雅林负责调停 , 由于以色列不肯放弃占领的领土而失败。在这种情况下 , 被赶出家园的巴勒斯坦人民纷纷拿起武器 , 投身于抵抗运动。 1969 年 , 最大的游击队组织法塔赫的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70 年 , 巴勒斯坦的 11 个游击队在阿拉法特的倡议下实现了大联合。中东战争后 , 纳赛尔宣布引咎辞职 , 埃及议会拒绝了他的辞呈 , 人民坚决要求纳赛尔继续领导斗争。 1970 年纳赛尔两次抱病赴苏求援 , 以高昂的代价换取苏联的军援 , 苏联则乘人之危 , 进行控制。 1970 年 9 月 28 日 , 纳赛儿在交困之中 , 含恨而终 , 年近 52 岁。这一天 , 埃及人民走出家门涌向尼罗河畔 , 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 , 10 月 7 日 , 萨达特副总统接任总统 , 把解放被占领的领土 , 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任务。〖 12 〗 五 . 第四次中东战争及其影响 中东地区不仅战略资源丰富 , 地理位置重要 , 而且与新老殖民主义及超级大国利益密切相关 , 加上宗教矛盾复杂 , 长期以来一直是当代世界焦点之一 , 为势在必夺之地。 1967 年“六·五”战争后 , 中东地区列强争夺格局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 苏联加强了对埃及的控制。在政治上培植萨布里等亲苏派人士 , 1971 年 5 月萨布里政变失败后 , 又被迫与苏联签订为期 15 年的友好合作条约 ; 在经济上通过签订经济技术合作条约和 106 个援建项目控制了埃及的电力生产 50 %和生铁产量的 70 % ; 在军事上则通过军援和派军事顾问专家控制埃及 , 1955-1971 年间苏援 26.8 亿美元 , 为苏对第三世界援助总额的 31.7 % , 2 万多名苏联顾问和专家插手了埃及各军兵种。 1972 年随着美苏缓和 , 埃苏关系恶化 , 1972 年 7 月 18 日 , 萨达特没收了“六·五”战争后苏联在埃及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摆脱了苏联的严密控制 , 埃及和阿拉伯人民决心冼掉“六·五”战争的耻辱。 1973 年初埃及与阿拉伯国家军事首脑在开罗开会 , 商讨共同战略 , 5 月埃及邀阿尔及利亚总统访埃 , 8 月萨达特访沙特和卡塔尔争取援助 , 并商讨运用石油武器问题。 9 月埃、叙、约三国集会开罗决定对以战斗计划 , 决心打一场收复失地的有限战争。经过精心的准备 ,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了。这次战争投入的兵力、兵器的密集程度、战争规模之大、作战地域之狭窄、时间之短促 , 引起了世界瞩目。〖 13 〗 1973 年 10 月 6 日 , 是伊斯兰教的斋戒节 , 也是犹太教的赎罪日 ( 从日出到日落 , 不进食、不喝水、不抽烟 , 以色列停止广播 , 甚至禁开汽车 , 人们涌向寺庙祈涛 , 士兵休息 , 兵营里空空荡荡 ), 尼克松称这是“一年当中以色列人最缺少准备的一天”下午两点正 , 两声巨响 , 炸开了运河东岸以防线的缺口 , 200 架埃及飞机向西奈以军出击 ,2,000 门大炮轰击运河东岸以军 , 埃及军队在全线越过了苏伊士运河 , 摧毁了号称无法突破的“巴列夫防线” , 这是一条以总参谋长命名的沿运河东岸构筑长 200 公里 , 综深 12-17 公里的防线。到 10 月 9 日 , 埃军以 6 个师的兵力控制了运河沿岸长 100 公里 , 深 10 公里的广大地区 , 击毁以坦克 300 多辆。到 13 日 , 盘锯在运河东岸的最后一个据点的以军缴械投降 , 全歼了以军第 190 旅 , 埃及控制了 3,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 14 〗 与此同时 , 10 月 6 日下午 2 点 叙 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出击 , 收复了谢赫山高地 , 包围了库奈特腊重镇。戈兰高地面积极小 , 与一般军事训练场大小相当 , 它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 以色列水源源头的 85 %受戈兰高地保护。在这个狭长地带展开了战争史上规模和密度空前的坦克战 , 与库尔斯克战役的数量相当 , 而地区更为密集。双方投入的坦克共 1,800 辆 , 毁伤率达 1/3 。巴勒斯坦游击队组织也在敌后开辟了第二战场。在战争中 , 阿尔及尔、苏丹、摩洛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约旦、利比亚、突尼斯九国先后出兵参战 , 沙特、科威特等国提供了 22 亿美元的援助 , 32 个国家同以色列断交。阿拉伯产油国还辅以石油战 , 整个形势对阿拉伯世界是相当有利的。 事实上当时埃及方面的备战已有消息透露 , 10 月 2 日 中东通讯社错将“埃及某军正处于戒备状态 , 准备执行渡河打动进攻任务”的消息发表在公开刊物上。到 1973 年 10 月 , 埃及已拥有 120 万人的正规军 , 为全部以人口的 40 % , 但是以不相信阿能发动一场大规模现代化武器的进攻。〖 15 〗 然而 ,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和勾结的需要 , 极力限制阿拉伯人民的反击斗争。 10 月 6 日清晨 , 尼克松通过基辛格和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通话 , 双方表示要“尽一切力量来制止埃及和叙利亚行动”。还在 1973 年 5 月 3 日 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中 , 明确地说 : “中东的动乱同外国的卷入混合在一起 , 在现代史上太常见了。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危险。我们同其他大国一道设法从对抗时代走向谈判时代的努力 , 是直接针对这个问题的” , “在美苏关系的基本原则中规定的保持克制、和平解决和避免对抗这些原则必须成为持久的现实。”战争爆发后六个小时 , 苏联编造了叙利亚要求停火的谎言来诱使埃及停火。 10 月 7 日 , 勃烈日涅夫在尼克松的电报中 , 表示同美国一样希望限制中东战争。 但是 , 埃、叙在军事上的胜利打破了美苏的限制。 10 月 9 日 , 埃及向西奈半岛纵深推进 , 叙利亚军队在戈兰高地全线突破以军防线。这时苏军想从中渔利 , 自 10 日起每天用 80 架苏制安 --12 型运输机装载大批军火空运到埃及和叙利亚。美国也不示弱 , 13 日下午 , 30 架 C-130 型运输机紧急空运到以色列 , 其后美机空运达 550 架以上 , 规模超过了苏联和 1948-1949 年时的柏林空运。 16 日 , 美国还派出了 2000 名海军陆战队加强地中海的第六舰队。美国发射的几颗侦察卫星发现埃及第二、三军的结合部是布防的薄弱环节 , 通知了以色列 , 这对 14 日集结在西奈半岛前线的以色列大量坦克部队无疑是最好的情报 , 当时双方投入的坦克在 1,600 辆以上。〖 16 〗 10 月 15 日 后 , 形势剧变。 15 日夜以色列部队用苏制坦克 T-62 型化装偷渡运河在大苦湖以东埃军第二、三军团的结合部插入埃后方突入西岸 , 深入埃及腹地 , 占领了大片土地。到 10 月 22 日 , 以军登陆西岸不对达 5 个旅 , 切断开罗 -- 苏伊士公路 , 对埃第三军团和苏伊士城形成合围态势。这样 , 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以色列的变化。美苏在这种情况下都不愿战争的扩大。 16-19 日 , 柯西金跑到开罗压埃及停火 , 中断空运 , 并不顾埃及反对单独同美国会谈。 10 月 20-21 日 , 基辛格在莫斯科同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停火协定的草案 : “ 1. 立即就地停火。 2. 停火后全面要求贯彻联合国 242 号决议。 3. 有关各方举行谈判 , 以在中东建立正义和持久和平。”这是苏联首次同意全面贯彻 242 号决议。美苏商定由勃列日涅夫通知萨达特和阿萨德 , 由基辛格通知梅厄夫人。 10 月 22 日 晨 , 安理会通过了 383 号决议 , 要求双方就地停火 , 决议没有提到从被占领土上撤军 , 实际上是维持不战不和的状态。〖 17 〗 但是 , 问题并未了结 , 停火生效未过几个小时 , 以色列指控埃及违反协定 , 恢复了强大功势 , 对苏伊士运河东岸第三军团两万人完成了包围圈 , 在叙利亚前线 , 以色列部队逼今大马士革。 23 日 , 美苏双方敦促埃以在 24 日停火。时苏联的七个空降师 5 万人已奉命进入戒备状态。 10 月 24 日下午 萨达特要求苏美派一支联合和平部队去中东 , 苏联表示支持 , 但美国不愿在中东出现苏联军队 , 而宁愿有一支联合国部队 , 尼克松在给萨达特的电报中说 : “我必须奉告你 , 如果这种决议提交安理会 , 美国将行使否决权” , “如果两个核大国被要求提供军队 , 则必将引起一种极其危险的潜在可能性 : 即大国在该地区的直接对抗。”〖 18 〗当晚 9:00 勃列日涅夫电尼克松说 : “得到确切情报 , 以色列军队正在功打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埃及军队” , 一小时后 , 他又电尼克松说 , 以色列仍在作战 , 主张美苏立即各派一支军队到该地区去 , 他要求立即答复 , 否则苏联要采取单方面的行动。这一行动被尼克松称为 : “自从 11 年前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以来 , 这次来电对美苏关系的威胁也许是最严重的了。”〖 19 〗 24 日夜 11:00, 尼克松在白宫召开有基辛格、黑格、施莱辛格等人参加的会谈 , 并决定凌晨发布命令全部 220 万常规部队和核部队处于三级戒备状态 , 这一强硬姿态迫使苏联缩了回去。最后安理会通过了一个组织不包括大国的 7,000 人维持和平部队去中东地区。〖 20 〗 第四次中东战争使埃及重新控制了运河东岸部分地区 , 叙利亚也收回了上次战争中失去的部分领土 , 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争的神话 , 特别是中东石油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战后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仍然偏袒以色列 , 但不得不改变打击阿拉伯国家的战略。 六 . 十月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和黎巴嫩战争 1. 十月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和埃以和约 1973 年后美国加强了对中东地区的攻势。 到 1974 年基辛格五访中东的穿梭外 交取得成功 , 使埃以、叙以军队脱离接触 , 1973 年 11 月 11 日 双方停火生效后 , 1974 年 1 月 18 日 埃以签订了脱离接触的协议 , 以色列撤到运河以东的几英里的一条线上。缓冲带由联合国部队巡逻。 1974 年 5 月 31 日 , 叙以协议 , 以色列放弃夺得戈兰高地的一部分。 1974 年 3 月 , 阿拉伯国家取消了石油禁运 , 埃、叙、阿尔及利亚分别同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在 1948-1973 年的 25 年里 , 中东地区发生了四次战争 , 诉诸武力的解决结果并未使阿以矛盾获地有利于阿拉伯世界的解决 , 而且埃及深受其害首当其冲 , 苏伊士运河通航受阻 , 更使埃及面临经济困难。萨达特迈开了和解的步伐。 1974 年 6 月 22 日 , 尼克松访埃及和萨特达签署了 埃及同美国关系和合作的原则 文件 , 萨达特向美国表示对俄国人 : “断了念头” , 1975 年 6 月 3 日 , 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 1975 年 9 月 , 埃以达成了新西奈协定 , 联合国部队留驻缓冲地带。到 1977 年美国向埃及提供的经济援助达 44.5 亿美元。 1977 年 11 月 , 萨达特访问了以色控制的耶路撒冷 , 与以总理贝京面对面的会谈 , 美国从中牵线搭桥。萨达特在以议会发表演说道 : “我向全世界宣布 : 我们要承认要和你们在一种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 ...... 以色列已成为既成事实。”年底 , 贝京回访了开罗 , 埃以关系出现了解冻。 1978 年 5 月 , 美国国会又批准向埃及出售 50 架 F5 型战斗机 , 从而打破了历时 30 年的美国对埃及的军火禁运。然而 , 这一行动引起了叙利亚的坚决反对 , 进步阵线中央决定把 11 月 19 日 , 定为“国丧日” , 宣布全国下半旗一天 , 阿拉伯国家意见相佐 , 利比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也门民主和巴勒斯坦均表反对 , 而苏丹、突尼斯、摩洛哥、阿曼等国则拥护。〖 21 〗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 , 埃苏关系迅速恶化 , 1976 年 3 月 15 日 , 埃及宣布废除 埃苏友好合作条约 , 3 月 26 日 , 萨达特又下令限期苏联舰队撤走 , 1977 年埃及关闭了苏联在埃及的文化中心和在亚历山大、塞得港、阿斯旺的领事馆。但是苏联并不甘心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得分 , 它也加强了对中东、西亚地区的扩张和渗透。 1972 年 4 月 , 苏联、伊拉克签订了 伊苏友好合作条约 , 特别是 1971.2--1979.10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八访苏联 , 自十月战争后 , 从苏联得到军火 35 亿美元 , 苏联向叙利亚派出 3500 名军事顾问和专家。 1978 年 9 月 11 日 , 埃、以、美三国首脑在美国的戴维营会谈 , 17 日达成了实现中东和平和埃以和约的协议。萨达特同意与以色列单独订约 , 而不坚持必须包括巴勒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贝京则同意放弃对西奈半岛的控制。卡特在回忆录中说 : “将来对以色列发生任何军事威胁的关键在埃及。只有他们才有进犯以色列的最可怕的力量 , 而且在以往的战役中 , 他们总是走在前面。他们也是在对以色列历次战争中伤亡最惨的。将来不管作什么养的和平解决 , 埃及是症结所在。”〖 22 〗 , 他还说 : “这个地区从根本上说是不安定的 , 随时都有再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危险” , “在 25 年中发生了 4 次以色列 -- 阿拉伯战争、禁运和抵制频仍的恐怖行动 , 成千上万的难民 , 发生在黎巴嫩的两败俱伤的战争。中东争端在当事各方甚至不愿坐到一起谈判寻找解决分歧的办法 , 这一切都成了慢性病。一片绝望的景气 , 人们普遍认为什么办法也解决不了问题。”〖 23 〗 经过紧张的外交磋商 , 特别是卡特从中斡旋 ,1979 年 3 月 26 日 , 卡特主持了萨达特和贝京在华盛顿白宫的南草坪上签署的埃以和约 , 用的是有 110 年历史的核桃木桌 , 1898 年麦金莱曾在这张桌子上签定了美西合约议定书。晚上 , 卡特举行了有 1300 人参加的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国宴。卡特说 : “埃以条约至少赢得了实现和平的第一步。”萨达特说 : “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点”。贝京则说 : “它向我们的人民和他国人民宣布不会再打仗了 , 不会再流血了。”〖 24 〗 根据这一和约 , 以色列保证在三年内从西奈撤军并取消其平民居留地 , 在条约批准后的九个月内放弃该领土的 2/3, 届时埃以正式建交并交换使节。联合国负责在边界地区监督协定执行。美国则保证向两国提供 50 亿美元的军事与经济援助 , 并监视飞行 , 保证安全。埃及则停止对以的经济抵制 , 保证其船货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 , 双方同意在条约批准后的一个月内开始谈判巴勒斯坦的自治问题 , 很快双方批准了条约。 1980 年 2 月 26 日 , 埃以双方实现了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 从而结束了持续 30 多年的战争状态。在这以前 , 1980 年 1 月 25 日 , 以色列军队撤到阿里什 -- 穆罕默德角一线 , 埃及收复了西奈半岛的 2/3, 到 1982 年 4 月 25 日 全部收复。美国取消了对埃及的武器禁运。在塔巴地区仍有争议。 1986 年以总理佩雷斯访埃 ,1988 年 9 月国际仲裁委员会决定塔巴地区归埃及 , 1989 年 3 月 , 以撤出塔巴地区 , 至此 , 埃及收回了包括塔巴在内的全部西奈地区。 然而 , 埃以条约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 , 大多数国家反对埃及的单独媾和行动 , 为首的是叙利亚和利比亚。 1977 年 7 月埃利边境曾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萨达特访苏后 ,, 1977 年 12 月初 , 卡扎菲又发起在的黎波里召开“拒绝阵线” ( 叙、利、阿尔及利亚、南也门、伊拉克和巴五国六方 ), 宣布冻结同埃及的外交关系 , 宣称萨达特大叛卖 , 阿联搬出开罗。 1978 年 11 月 , 阿拉伯国家第九次首脑会议谴责戴维营协议 , 要求埃及加以放弃。 1979 年 11 月在第 10 次会议上 , 埃及被冻结成员国资格 , 其后埃及不被允许参加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 1979 年利、叙、约旦同埃及断交 , 并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叙还呼吁埃及国内 ' 反对派“使用暴力推翻现政权” 卡扎菲号召埃及军民起来结束判逆政权。这为以色列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 1981 年 10 月 6 日 , 萨达特在庆祝十月战争八周年阅兵典礼上遇刺身亡 , 穆巴拉克接任总统 , 他上台后主动改善同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到 1988 年底 , 已同除利比亚外的所有阿拉伯国家恢复了外交关系。此间 , 1980 年 7 月 30 日 , 以色列吞并了东耶路撒冷 , 并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 1981 年 12 月 14 日 , 以色列议会又正式吞并了戈兰高地 , 通过了在戈兰高地实施以色列法律的法案 , 该地 1,600 多平方公里 , 海拔 600-1000 以上 , 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天然屏障。〖 25 〗 2. 黎巴嫩战争 黎巴嫩问题是中东矛盾的一个焦点 , 长期以来存在内乱。在中东阿拉伯国家 , 黎巴嫩是唯一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居民组成的国家。基督教分为天主教马龙派、希腊东正教、希腊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基督教新教等派系 ; 而伊斯兰教又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三派 , 政党、教派和家族的结合和巴解各游击对力量严重影响黎巴嫩政局的变化。 60 年代末 , 巴勒斯坦的游击队主力逐渐转移到黎巴嫩 , 由于游击队从黎南进入以色列境内活动 , 以对黎进行报复 , 从而造成黎巴、以黎关系紧张。 1969 年黎巴双方在开罗协议 , 规定了游击的基地和活动范围。 1975 年 4 月 , 黎长枪党的民兵袭击巴民兵 , 从而导致天主教马龙派民兵为一方同穆斯林民兵及巴游击队为另一方的长达 19 个月的内战。 1976 年 9 月基督教一些主要政党组成黎巴嫩阵线 , 伊斯兰教派则组成全国运动和阿迈勒运动 ( 即希望运动 ) 。在黎 1980 年 316 万人中 , 60 %信奉伊斯兰教 , 40 %信奉天主教 , 属马龙派 , 各有武装 , 他们反对巴游击对在黎搞国中之国。以色列扶植南黎巴嫩军与基督教民兵的右翼配合打击巴解。 1976 年叙利亚军以阿 维持和平部队名义开进黎 . 介入内战。后来又在东北部的贝卡谷地建立导弹基地。两个超级大国也插手黎巴嫩内战 , 美国支持当权的基督教马龙派 , 而苏联则支持穆斯林左翼及巴解。 70 年代末 , 贝鲁特东区和西区分别为基督教民兵、穆斯林左翼及巴解武装割据。 1981 年 4 月 1 日 , 黎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 黎正规军为一方同阿威摄部队的叙部队及巴解放军为另一方激战 , 其后停火协议 18 次以上无效 , 1981 年 4 月 20 日 , 战事再起。而在 1972 年 9 月到 1981 年 6 月间 , 以色列先后八次入侵黎 , 均以打击把游击对为目的。阿拉伯之间、黎叙之间、黎之间、黎巴之间的种种矛盾为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2 年 6 月 6 日 , 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为巴解组织刺伤为由 , 出动六万兵力大举入侵黎境内 , 六天内深入黎境内 90 公里 , 很快占领了黎领土的三分之一国土 , 重兵包围了贝鲁特 , 攻陷了巴解的 14 个营地。 6 月 9 日 叙和以双方在黎东部的贝卡地区展开了 1973 年中东战争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空战 , 双方损失飞机 35 架 , 摧毁了叙在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 14 日起 , 以围功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 , 切断巴解总部和 1 万多游击队员同外界的联系。这一战争又称第五次中东战争 , 但影响和规模不及前四次。 8 月 18 日 , 巴解组织被迫接受里根特使提出的“和平解决贝鲁特问题方案” 8 月 21 日 --9 月 1 日 , 巴 1.2 万武装和叙军队 2500 人分批撤出贝鲁特西区 , 由美法意组成的多国部队进驻监督撤军。 1982 年 12 月 28 日 起黎以美三国谈判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问题 , 1983 年 5 月 17 日 撤军协议达成。这场战争削弱了巴解武装 , 但以色列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沉重 , 伤亡 2 万多人 , 耗资 50 亿美元。 1985 年 6 月以色列从黎撤军。但是仍在黎南部保留 85- 平方公里的所谓安全区。这时巴解内部法塔赫中央发生分裂 , 29 日发生了反对派和主流派阿拉法特派的武装冲突 , 在黎境内仍有巴解 7,000 人。〖 26 〗 七 . 中东和平进程开始 雅尔塔体制解体后 , 进入 90 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突破并加快了步伐。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在 9 月 9 日 , 终于宣布相互承认。〖 27 〗 9 月 13 日 , 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协议 , 这是自 1948 年阿以冲突以来的重大转折 , 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突破。阿以在两年前在马德里开始和谈 , 以工党拉宾政府在挪威外相的调解下 , 巴以双方经过八个月的秘密谈判达成了协议。以方同意和巴解组织直接谈判 , 放弃部分领土 ; 巴解同意暂不涉及耶路撒冷的归属和巴建国问题 ; 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自治 ; 以在 1994 年 4 月 13 日前 撤出自治地区 ; 在 9 个月内选举自治委员会 , 在第三年的过渡期开始时谈判巴的最终地位问题。这一协议打开了中东和平的真正进程 , 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同时被推举为 1994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然而 , 它也加深了以、巴双方的内部分歧。 1994 年中东和平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994 年 5 月 4 日 , 阿拉法特和拉在开罗签订了巴以原则宣言的加沙 ---- 杰里科自治执行协议。〖 28 〗 5 月 18 日 , 以完成了自加沙 ---- 杰里科撤军 , 巴被占领区首次开始实施自治。 7 月 1 日 , 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定居并主持工作。 7 月 25 日 ,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拉宾在美国签署了约以和平共处的 华盛顿宣言 , 10 月 26 日 , 两国在边境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 , 克林顿参加了仪式。 12 月 11 日 双方的使馆正式开放。此外 , 9 月 1 日 , 摩洛哥和以互设了联络处 ,10 月 2 日 突以互设经济联络处 , 以叙、以黎和谈也 在进行中。半个世纪来兵戎相见的阿以开始被和平谈判和共处所取代 , 尽管矛盾和冲突不断 , 时而诉诸武力 , 但作为主流战争已开始为谈判所取代。 1996 年 1 月 20 日 ,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阿拉法特当选首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治政府)主席,中东和平势头有望继续。但是在 1996 年 5 月以色列大选中,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利亚胡当选总理,中东和平进展有蒙上老阴影。 注释 : 〖 1 〗关于贝尔福宣言请见国际关系研究所编 : 巴勒斯坦问题参考资料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0 年。钟东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15-16 页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犹太人遭残酷迫害情况请见张海麟主编 : 暴行纪实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95 年。 〖 2 〗关于犹太教的基本情况请参见世界宗教总览编写组编 : 世界宗教总览 , 东方出版社 , 1993 年。 〖 3 〗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近东和非洲卷 , 第 7 卷 , 第 701-703 页 ,1946 年英文版。 〖 4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31-58 、 141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哈里·杜鲁门 : 杜鲁门回忆录 第 2 卷 , 第 190-198 页 , 三联书店 ,1974 年。 〖 5 〗参见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948, 第 421-444 页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申钟 : 战后中东四次战争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 6 〗 田上四辉著 : 中东战争全史 , 解放军出版社 ,1985 年。乔恩·奇著 : 中东战争 ( 上、下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0 年。 〖 7 〗 埃及共和国关于国际苏伊施运河公司国有化的第 (56)285 号法律 , 载新华半月刊 1956 年第 16 号。并见黄安年主编 : 影响历史的一百个事件 第 77 个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 8 〗 苏伊士运河问题文件选辑 , 第 72-76 页 , 世界知识社 , 1956 年。 中东问题文件汇编 , 第 210-212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1 年。 安东尼·艾登 : 艾登回忆录 下卷 , 第 423-424 页 , 世界知识社 ,1960 年。 〖 9 〗 安东尼·艾登 : 艾登回忆录 下卷 , 第 720-774 页 , 世界知识社 ,1960 年。 中东问题文件汇编 , 第 263-278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1 年。 〖 10 〗 中东问题文件汇编 , 第 319-327 、 336-338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8 年。 〖 11 〗解力夫著 : 中东战争实录 第 214-246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 〖 12 〗解力夫著 : 中东战争实录 第 247-281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钟东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579-580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13 〗解力夫著 : 中东战争实录 第 303-315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 〖 14 〗同上 , 第 316-323 页。张士智、赵慧杰著 : 美国中东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3 年。 〖 15 〗同上 , 第 324-334 页。 〖 16 〗同上 , 第 335-349 页。 〖 17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584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18 〗 理查德·尼克松 : 尼克松回忆录 下册 , 第 232 页 , 商务印书馆 ,1979 年。 〖 19 〗同上。 〖 20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584-585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21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中有关阿拉伯国家联盟、坚定阵线、非洲统一组织等的态度部分文件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 〖 22 〗 吉米·卡特: 回忆录:保持信心 第 261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3 年。 〖 23 〗同上 , 第 265 页。 〖 24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215-229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并见 207-220 页的 戴维营协议 。 〖 25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264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26 〗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286-313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27 〗 1988 年 11 月 5 日巴勒斯坦国发表 独立宣言 , 见钟冬编 : 中东问题 80 年 , 第 697 页 , 新华出版社 , 1984 年。 〖 28 〗参见黄安年主编《影响世界的 100 次事件》,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2 月9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6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607.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PDF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22 07:06
我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PDF版
我看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22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2005 》, 现代化之路篇( 14 ) 1950-80 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2 月18 日 ;学术交流网/ 世界历史研究 /2006 年11 月19 日 发布 在《现代化之路篇( 15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东欧经济转轨(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1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900.html 中笔者写道 : 从整个东欧来看 1990 年 10 月 3 日 德国的统一 , 1991 年 7 月 1 日 华约条约国正式解散 , 和 1991 年 6 月经互会正式宣告解散 , 意味着苏联东欧集团的终结。解体中的东欧国家普遍推行全盘西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 鼓吹政治多元和多党制 , 成为在野党 ; 把党变成一个民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第二国际式的政党 ; 实行各阶级的联合掌权或轮流执政。 东欧巨变后毫无例外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促成东欧八国巨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综合产物。长期以来不独立自主 , 依附于苏联的恶性后果 ; 苏联的急剧退出东欧势力范围并鼓动急剧改变体制带来的巨大冲击波 ;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原苏东领导失势的情况下 , 迅速发展 ; 西方世界协同强化了和平演变的攻势和经济的压力。东欧社会国家解体加速了雅尔塔体制和苏联的解体 , 欧洲两极为美国、统一后德国为主的欧洲联盟、俄罗斯三足鼎立所取代。 从国内经济政策上看,共同的原因是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和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价格长期倒挂和财政补贴以及全民社会保障超过国家财力负担;举债过多,制约经济发展;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下;参与经互会的封闭性经济圈,妨碍国际经济交流。一些国家虽然进行了经济改革,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排斥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整个改革工程不配套,政治改革严重滞后,并且没有根本触动苏联模式,转入市场经济基本轨道。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 , 走上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的。如果不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 , 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匹敌或赶上他们 , 要真正站住脚是十分困难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 整个说来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 切不可躺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上睡大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 必须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 , 绝不应拘泥于唯我独尊的苏联模式。多样化道路是社会主义革命必由之路。 剧变后的东欧各国集中进行经济体制转轨,就转轨后的经济形势而言,大体上分为三类国家。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罗文尼亚已到谷底或开始恢复和回升;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仍处滑坡或谷底状态;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黑则在连年战乱中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 最后写道 : “东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相交织的转轨已过了十六七年,相对于苏俄转轨的代价要稍微小些,在加入欧洲联盟的利益驱动及影响下,东欧国家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接轨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欧盟内部人员和资金的自由流动,为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入欧洲联盟的东欧国家 GDP 增长快速,赢得了“东欧 8 虎”的美誉。与此同时,东欧各国国有企业基本民营化,东欧经济日益受到外国资本的支配。国际金融环境使东欧经济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326 -346 页,共 21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888888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已有 1132 次阅读 2008-2-10 06: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本文发表在笔者《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17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326-346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30 日 网上首发。 11 年来,东欧国家转轨经济发生了深刻的难以逆转的变化 , 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30 日 网上首发 17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50-80 年代初东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经历了一个来自苏联和西方干扰的曲折过程。普遍的趋势是力图在保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 , 谋求向西方市场经济靠拢 , 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 ,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南斯拉夫是在它被苏联为首的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开除的情况 , 摸索走自己的道路的。在匈牙利和波兰是在 50 年代发生波匈事件的情况下进行的 , 而波兰在七、八十年代由一直被经济困难所困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则被苏东五国的飞机和坦克所镇压。 一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1.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演变过程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 , 最先摆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是南斯拉夫。她推行社会自治制度。在 1950-1963 年为工人自治阶段 ; 1963-1971 年为社会自治阶段 ; 1971 年以来是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社会自治阶段。南斯拉夫的改革尝试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富有独创,但是这种创造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曾受得国际共运中的普遍的攻击 , 说它是在“搞修正主义” 、“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1 〗 在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阶段的主要措施是 : ① 1950 年 6 月 26 日 通过工人自治法 ,, 工矿企业由工人委员会管理 , 生产资料国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 ; ② 1951 年通过国民经济管理法 , 将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 , 国家不再规定积累和基金的比率 , 实行利润分红制 , 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计划要求自订计划、自由经营和自负盈亏 ,1953 年宣布废除行政和经济手段的双重价格制 ; ③扩大企业的财权和自主权 , 扩大地方的主权。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权力下放 , 工厂交由工人管理。 1953 年联邦议会通过新宪法 , 确认自治原则是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础 , 把工人自治扩大到国民经济和文教卫生的所有部门。在农村 , 南共六大决定放弃苏联社会主义改造模式 , 1953 年 3 月 , 法令宣布农民可以自由退社和解散合作社。〖 2 〗到 1960 年 , 南斯拉夫的合作社只剩 100 多个 , 政府加强国有农场的建设 , 并把它办成农工联合企业。 1952 年 , 南共六大将党名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 〖 3 〗 1958 年南共联盟规定不再干预行政和经济事务 , 而集中从事政治思想工作 , 不是管理者和指挥者 , 而是引导者。党政分家。工人自治制度对于打破旧有的高中集中体制的弊端 , 起了重要的作用 , 但也奠定了地方分权的基础。 在社会自治阶段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下放分权。自治范围从工厂企业扩大到社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 1963 年 4 月的新宪法将国名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铁托为终身总统 , 联邦议会也是社会自治机关 , 生产者院下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四院 , 1967 、 1968 两次修改宪法 , 进一步扩大地方共和国的权力。新宪法规定 : “自治是社会主义领域中各种关系的本质” , 国家经济机构对自治单位无约束力 , 自治单位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体系。〖 4 〗 1964 年 , 南议会通过了 关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针 的决议 , 从 1965 年起进行全面的经济改革 , 其主要内容是 : ①进一步减少国家干预 , 扩大企业的生产决策权和收入分配权 , 增强市场的调节作用 , 国家仅从企业利润中提取 29 % ; ②国家将大部分的投资控制权交由银行负责 ; ③实行价格制度改革 , 按国际市场价格调整物价 , 商品价格基本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 ④实行外贸、外汇自由化 , 取消大部分商品的进口限制 , 降低进口税 , 允许外商在南斯拉夫直接投资。其结果企业工人委员会的权力全面增强 , 南斯拉夫的经济由国家集中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转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5 〗 在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社会自治阶段 , 建立了完整的社会自治体系。还在 1969 年南共联盟十大就提出了联合劳动原则 , 1976 年通过了联合劳动法 , 把分散独立自治的经济单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 组织为三级联合劳动组织 , 与此并存的有专业性的自治利益共同体 , 地区性的地方自治共同体 , 实际上是生产部门和社会部门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 在农村则发展个体农民的自治联合组织。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社会自治 , 1977 年社会自治单位的生产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84 %。从 1985 年起南斯拉夫的改革进入调整阶段 , 以纠正分散主义的弊端。 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评价 南斯拉夫社会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①强调国家的消亡过程应首先从经济职能开始 , 社会自治制度意味着国家职能消亡的开始 , 与苏联强化国家职能的模式划清了界线 ; ②强调社会所有制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基础 , 它既不是国家所有制 , 也不是集体所有制 , 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高形式 ; ③强调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全面市场调节 , 主张社会计划应适应市场需要 , 市场决定计划 , 社会主义经济唯一可以接受的模式是自由竞争 , 就商品经济而言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无重大区别。 南斯拉夫社会经济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开创性。首先 , 它强调企业自治 , 下放分权 ,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这一根本问题上 , 注重发挥企业活力 , 发扬社会经济民主 , 体现了物质利益原则。其次 ,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冲破了斯大林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 , 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 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的框框。第三 , 它强调运用经济方法、经济监督来管理经济。南斯拉夫社会经济改革推动了南斯拉夫经济的一度发展 , 但是它的超前设想和没有及时调整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 带来了明显的弊端并对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困难。〖 6 〗 第一 , 它过早地提出并实践了国家职能开始消亡的观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干预 , 注意有效发挥国家的经济职能。对于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 既不能否定市场经济 , 也不应排斥国家干预。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理论是超越时代的唯意志论 , 现阶段得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实行社会自治的程度。它虽然在反对苏联模式上有进步意义 , 但是过分强调社会自治 , 把它绝对化 , 则陷入了误区 , 实际上这种社会自治 , 是一种变相的带有部门、地区、集体所有倾向的单位所有制。 第二 , 它把分权绝对化 , 削弱了必要的中央权力 , 使地方主义、分散主义、民族主义抬头 , 造成宏观失控。实行社会自治的结果 , 使联邦制实际成为邦联制 , 根据新宪法 , 一切有关经济政策和措施的重大问题 , 均需经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的一致同意后 , 联邦才能决定 , 从而形成了地方分权模式。它在经济上使统一的市场受到阻碍 , 封闭性的局部性市场取代了集中统一的大市场 , 造成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由于宏观失控 , 总需求过分膨胀 , 消费和投资增长过猛 , 出现了二位数的通货膨胀 , 外贸赤字加大 , 外债过高又未合理利用 , 失业人数增多。 1981 年人均负债 920 美元 , 70 年代中 , 失业人口高达 60-80 万人 , 近百万人外流。〖 7 〗 二 . 匈牙利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1956 年 10 底至 11 月初的匈牙利事件后 , 作为党政主要领导人卡达尔年仅 44 岁 , 十年前作为党的副总书记是拉科西统治时期的受害者 , 十月事件中又和纳吉共事 , 新党只有不到 4 万人 , 多数群众对新政权持观望态度 , 卡达尔在十分困难的时刻着手稳定政局 , 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改革 , 纠正过去的错误两项重任。〖 8 〗 1.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1957 年起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到 1964 年时还是实行局部改革和调整政策时期。其主要措施是 : ①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 放弃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庞大计划 , 降低积累率 , 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在拉科西执政时期不顾缺乏钢铁的实情提出建设钢铁国家的口号。 ②改革农业管理制度 , 调整农业政策 , 废除农产品义务销售制 , 坚持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 ,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 对农业实行贷款补贴 , 鼓励农民致富。 ③自 1962 年起改组工业组织 , 取消各部的总管理局 , 建立托拉斯 , 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指标 ; 并在企业中实行利润分红。 自 1965 年以来 , 实行以工业为主的全面经济改革。 1965 年 11 月 , 匈党召开中央扩大会议 , 讨论了 关于全面审查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 1966 年 5 月 , 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 1966-1967 年进行改革试点 , 1968 年 1 月全面铺开 , 实行新体制。其后在 1973 年和 1976 年又两次进行重大调整。〖 9 〗 匈牙利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①强调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 , 主张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 不同意合作社急于向国营农场过渡 ; 鼓励发展农村自留地经济、家庭副业经济和多种辅助经济 , 允许在农业、服务和加工行业中不超过 30 人雇工的个体经济 ; 反对垄断 , 提倡国有、合作社、私有企业之间开展竞争。在商品货币关系问题上 , 强调有计划的商品货币关系 , 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 保证市场机制有广阔的活动余地 , 把集中计划管理与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 通过指导性计划体系和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制定政策。 ②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 , 明确划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决策权。有关宏观经济的决策权和大部分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归国家 ; 简单再生产和一部分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权归企业。分配权由国家控制 , 生产权则更多地由企业控制。 ③强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取消指令性计划指标 , 政府以税收、价格、贷款、提成、投资、利润分配等经济手段来领导经济 , 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整。 ④在计划指导下鼓励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 实行国家规定价格、最高价格、自由价格三种混合价格制度。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总的说来 , 处于苏联和南斯拉夫两种模式之间 , 在一定意义上吸取了两者之长 , 避免其短。〖 10 〗 2. 匈牙利的政治改革 卡达尔上台后实行灵活的政治路线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改革政治体制 , 逐步纠正拉科西集团的左倾错误 , 实现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①推行联盟政策 , 团结一切不反对社会主义的集团和个人。在改善同农民的关系上 , 纠正了过去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的错误 , 确立了自愿原则。提出现已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农民阶级 , 在合作社内取消阶级成份划分 , 消除农村中的政治对立 , 从而巩固了工农联盟。在改善同知识分子的关系上 , 1962 年取消了根据家庭出身报考大学的办法 , 1963 年宣布取消“新”“旧”知识分子的划分 , 一律改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在改善同非党人士关系上 , 宣布党外人士可以担任除党的工作以外的任何职务。对过去的剥削阶级实行宽容政策 , 缩小国内敌对势力的市场。 1962 年匈牙利党的八大 , 正式宣布“剥削已最终从社会上消失” , 匈牙利已没有“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阶级了”。针对“谁不和我们在一起 , 谁就是我们的敌人”的左倾口号 , 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 , 谁就和我们在 一起”的口号。卡达尔认为 , 人们对政府的工作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 , 在他们不信任某项政策是正确的时侯 , 不必表示赞同 , 但绝不意味着他们反社会主义。 60 年初 , 匈政府还宣布对遗留的地主、资本家既往不究 , 废除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提法 ; 在处理十月事件的敏感问题上宣布“决不容许以任何借口对参加最近这些事件的工人进行迫害” , 只逮捕处罚纳吉等少数人 , 而对大多数人不予追究 , 宣布在个人档案中不保留任何有关十月事件的材料。 1962 年释放了 95 %的被监禁的反革命活动的人 , 对参加 1956 年叛乱的 20 万外逃人员实行大赦 , 欢迎回国 , 不予歧视。在改善政教关系问题上 , 提出建立“具有不同世界观人的政治联盟” , 强调尊重信仰自由 , 保证教会自治。此外 , 还改善同非党人士关系 , 党内外一视同仁。 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 实行政治生活民主化。 1962 年匈党中央通过了 关于结束个人崇拜时期对工人运动活动家违法事实的决议 , 为 190 名党政干部恢复名誉 , 将拉科西、格罗等 25 人开除出党 , 解散独立于司法机构之外的保安部队。强调政府的各种活动受群众团体的监督 , 国家领导人 , 实行任期制 , 从 1986 年起规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政府的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年 , 实行党政分开 , 1958 年卡达尔辞去总理职务。对行政领导职务实行业务考核 , 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 , 不准搞个人迷信 , 不准在公共场合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像。改革选举制度 , 各级议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国民议会实行差额选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保证公民受宪法保护 , 享有平等权利 , 保证言论自由 , 允许公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公开批评。公安部门不得干预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 , 放松对文艺的控制 , 鼓励不同学派争鸣 , 实行学术民主。 3. 匈牙利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 提倡解放思想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主张各国的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 , 没有一成不变的始终有效的方法 ; 提倡对社会主义的自我认识 , 减少社会主义优越性观念的宣传 , 加强社会主义要与资本主义经济竞争观念的宣传 ; 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必需与政治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相配合 , 否则经济改革就要受到束缚 ; 主张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政治民主化 , 用制度确保人民的权力 ; 同时强调封建主义残余是匈牙利深入改革的主要障碍 , 应当清除封建传统的影响。〖 11 〗 三 . 波兰改革的多次受挫 1. 哥穆尔卡改革的受挫 1956 年波兰波兹南事件后 , 在建国初期主持党务工作卓有成效在群众中享有声望的哥穆尔卡上台执政。50年代末的改革 ,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但由于受到来自左和右的强大反对势力 , 以及来自苏联的干扰 , 而哥穆尔卡采取的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坚决改革开放的政策 , 而是左右调和和摇摆 , 不断退让 , 逐渐离开了当年哥穆尔卡宣布的十月纲领。他在政治思想领域宣称 : “修正主义是党内思想上的主要危险” , 加强对思想舆论的严格控制 , 查紧所谓违禁刊物 ; 在经济上物价不断上涨 , 始终困扰着哥穆尔卡政府 , 1959 年和 1963 年政府曾两次提高物价 ; 在对外关系上 , 追随苏联 , 出兵捷克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12 〗 1970 年 12 月 12 日 , 波兰政府决定从 13 日起对 46 种食品和日用工业品提价 , 这样使每个家庭平均开支增加了 20 %。 14 日 , 格但斯克、什切青等沿海城市工人上街抗议和示威 , 并喊出了打倒哥穆尔卡的口号 , 政府出动军警进行镇压 , 死 45 人伤 1000 多人。 12 月 20 日 , 波党中央召开六届七中全会 , 哥穆尔卡被迫辞职 , 由盖莱克接任第一书记。〖 13 〗 2. 盖莱克的新战略和波兰团结工会的成立 盖莱克上台后 , 局势并无好转 , 1971 年 1 月又发生了新的骚动 , 迫使政府在 2 月宣布取消提高物价的决定。 1971 年 12 月 , 波党召开六大 , 确定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借助外资和西方的技术设备 , 推行“高速度、高消费、高福利”的三高政策。主张在 10 年内“再建一个新波兰”。 新战略执行初期 , 一度较为顺利 , 但是由于政府投资过猛 , 积累过度 , 市场供应紧张 , 加上出口困难 , 外贸赤字不断上升 , 通货膨胀加剧。 1976 年政府又企图通过提高食品税来解决经济困难 , 结果再次导致 6 月 20-25 日一些城市的罢工和骚乱 , 再次迫使政府取消提高价格的决定。〖 14 〗 1980 年 7 月 , 风波再起。 7 月 1 日 , 政府为解决经济困难 , 决定提高肉价 60-90 % , 7 月 3 日 华沙郊区 20 多个工厂消极怠工 , 要求增加工资 , 以补偿肉类上涨而多支付的生活费用。 7 月 9 日 起 , 盖莱克政府宣布不改变提价决定。 14 日 , 政府宣布给全国 30 多家大中工厂的工人增加工资 10 % , 其余小厂的工人工资则增加 4 % , 对此工人强烈不满。 7 月 16 日 至 8 月初 , 卢布林省的一些工厂宣布罢工。 8 月 14 日 , 格但斯克 16000 名工人罢工 , 除经济要求外 , 还提出恢复被开除的工人公职 , 解散现工会 , 建立独立工会 , 为 1970 年 12 月罢工遇难的工人立纪念碑 , 保障罢工权利和安全、保障言论和出版、结社自由等政治要求。 8 月 17 日 , 格但斯克的 20 多个工厂企业罢工的工人成立了联合罢工委员会 , 受权代表罢工工人同国家领导人进行谈判 , 并组织了独立自治工会 , 即独立工会。 8 月下旬 , 工潮迅速蔓延到全波 44 个省中的 20 个。 8 月底 , 政府作出重大让步 , 在“承认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作用和苏波联盟的条件下”承认波兰团结工会 ; 同意为 1970 年 12 月罢工中的死难工人建立纪念碑。 8 月 31 日 , 副总理雅鲁泽尔斯基与联合罢工委员会主席瓦文萨正式签署了协议。波兰的罢工浪潮暂告平息。〖 15 〗 在波兰罢工的最初两个月 , 波党中央先后举行了三次中央全会 , 在 9 月 6 日 的八届六中全会上 , 解除了盖莱克的第一书记的职务 , 由卡尼亚接任。他在六中全会上说 : “造成这次危机是由于对经济政策上得失误和问题 , 没有同社会进行负责的讨论 , 对成就的宣传失去了理智 , 以及领导作风专横跋扈和轻视舆论。”他说 : “工人的抗议 , 不是反社会主义的 , 而只是反对对其原则的破坏 ; 不是反人民政权的 , 而只是反对不好的领导方法 ; 不是反党的 , 而只是反对党的政策中的失误。” 造成 1980 年波兰罢工再起的原因 , 主要是长期以来党和政府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发生的失误 : 在经济方面 ①盲目引进。到 1979 年 , 累计外贸逆差高达 152 亿美元。这次引进的设备大多来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由于管理不善 , 不少专利和设备的引进并未投产 , 仅化工方面有 1/3 的进口品进而不用。 ②借债过多。到 980 年波兰共欠西方债务 270 亿美元 , 仅这一年所需还本息就高达 70 多亿美元 , 几乎占同年出口总额的 80 %以上,波兰公民平均欠西方债务 570 美元。 ③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 长期以来忽视农业。在 60-70 年代 , 波兰的工业投资高达 38-42 % , 而农业投资则由 17.4 %减少到 16 %。在工业结构中波兰重视加工而忽视燃料和原材料工业 ; 在农业结构中则重视畜牧业忽视种植业。 ④超前的福利增长。从 1970-79 年间 , 波兰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 80 % , 而职工的名义工资增加了 93 %。大工厂企业滥发奖金 , 及各种名目的附加工资 , 加剧了通货膨胀。为了刺激农业的发展 , 政府在 10 多年间几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 并用增加补贴的办法来弥补消费品的提高。 1971 年补贴了 170 亿兹罗提 , 1980 年则高达 1,700 亿兹罗提 , 占整个国家预算支出的 40 %。 在政治方面 : ①政府没有及时就经济政策的困难实情与群众开诚布公地对话 , 忽视了群众舆论 , 片面地宣传经济战线的成就。②推行全盘苏化和亲苏政策 , 而历史上的波兰曾四次遭苏联瓜分 , 包括苏德合谋在二战开始时瓜分波兰 , 群众中对亲苏政权有强烈的离心倾向。此外 , 居民中 90 %以上信奉天主教 , 而传统的波兰教会独立于政府和政党之外 , 在群众中有相当强大的号召力。 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 , 导致了 80 年代的经济危机并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社会政治危机。 3. 80 年代波兰的社会政治危机 在 80 年代波兰社会政治危机的动荡中 , 出现了波兰党内的激烈争论 , 以及苏联干预和波兰团结工会活动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1980 年 9 月 1 日 , 格但斯克的自由工会首先成立 , 随接各地的自由工会纷纷成立 , 9 月 22 日 , 各地 36 个自由工会的代表在格但斯克举行会议 , 宣告成立独立自治团结工会 , 瓦文萨当选为全国协商委员会主席。然而在独立自治团结工会的注册问题上和法院、政府之间发生了争执 , 最后双方让步 , 团结工会在章程上写明 : “承认波兰统一工人党对国家所起的领导作用 , 也不反对业已确立的国际联盟体制” , 最高法院则同意团结工会登记。团结工会在取得政府承认后迅速发展 , 自称拥有 948 万会员 , 原来的工会中央理事会宣布于 1980 年 12 月 31 日 停止活动。团结工会的发展波及其他方面 , 1981 年 5 月 12 日 , 团结农会在华沙法院登记注册 , 号称拥有 250 万会员 , 同时 , 天主教会和持不同政见者也站在团结工会一边。 1981 年 9-10 月 , 团结工会一大通过了工会活动纲领 , 宣称当局“已没有能力深刻改变现状” , 主张“打碎”现行的“经济组织机构” , “改建国家的机构” , 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内建立独立的自治机构” , 这一纲领表明 , 独立工会实际上以在野政党的姿态与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争夺领导权。 面对政府和团结工会日益激化的矛盾 , 波兰党内意见分歧。从 1980 年 12 月到 1981 年 7 月先后召开了第 7-12 次中央全会和 7 月 7-14 日的第九次非常代表大会 , 经过激烈的争论 , 确立了由波兰统一共产党人来领导革新的路线 , 会议总结了自 1980 年 2 月八大以来党的路线。卡尼亚在报告中说 : 造成目前波兰经济和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70 年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一成不变的国民经济管理领导体制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 , 是当时在经济社会政策方面的许多错误主张以及党的领导“行使职能时不民主”形成的 , 强调要由波兰人自己解决困难。大会决议说 : “ 1980 年爆发并席卷我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危机 , 其背景是政治实践中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大会更换了 89 %的中央委员 , 在原中央政治局的成员中 , 只由卡尼亚、雅鲁泽尔斯基等四人重新党选。 1981 年 9 月初在九届三中全会上 , 决定从 1982 年 1 月 1 日起 实行新的经济改革 , 发展企业自治和职工自治 ; 1981 年 10 月 18 日 在九届四中全会上 , 决议主张实行对话、协商和合作的路线 , 主张采取较强硬政策的雅鲁泽尔斯基接任第一书记。由于和团结工会的对话限于僵局 , 团结工会要求对共产党政府举行信任投票 , 雅鲁泽尔斯基政府遂于 1981 年 12 月 13 日 宣布国家处于“战时状态” , 成立以他为首的救国军事委员会 , 实行全国军管 , 并勒令团结工会停止活动 , 逮捕瓦文萨等 5000 多名工会领导人。〖 16 〗 4. 雅鲁泽尔斯基的调整措施 军管后的波兰虽未出现大的动乱 , 但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不仅团结工会的地下活动不断 , 而且西方国家对波兰使用了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各种压力 , 但这种制裁就使波兰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 200 多亿美元。雅鲁泽尔斯基一方面加强军管 , 另一方面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 在经济方面 : 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 ,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 企业可以独立制定本企业的经营计划 , 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 , 自负盈亏 ; 在提价的同时 , 适当悸职工以补贴 ; 保证个体经济的长期存在。 在政治方面 : 实行统一工人党和其他政党及天主教会各种社会团体的联合掌权 , 它承认波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 , 确认各党派的独立性。 1982 年 10 月 8 日 , 正式取缔团结工会 , 1982 年 12 月 31 日 , 停止军管。 1986 年 6-7 月 , 波兰统一人工党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 , 提出目前波兰正处于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的提法 , 通过了 1986-1990 年的社会任务计划 , 但是经济困难的被动局面仍未改变。到了 1988 年经济形势再度恶化 , 随即政治危机又起。 四 .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在 1958-1959 年诺沃提尼担任第一书记期间 , 捷克曾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改革。这一次改革主要针对当时经济体制过于集中、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 , 实行改组工业的管理机构,把 1,000 多个企业合并为 380 多个经济单位 , 减少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 ,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但是经济情况并无大的起色 , 到 1966 年时 , 农业才达到战前的 1936 年水平 , 工业出现指标冒进、比例失调和增长速度减慢等问题。诺沃提尼认为这是和改革失当有关 , 又恢复改革前的经济管理体制。 1965 年改革呼声再起 , 从 1965-1968 年间特别是 1968 年捷克进行的第二次改革被西方称为“布拉格之春”。 1965 年 1 月捷共中央通过了 关于改进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工作的主要指示 的决议 , 并在全国 110 个企业单位进行试点。 1966 年 4 月 , 捷共中央又公布了 关于加速实施新管理体制的原则 的决议 ,1967 年新体制原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始试行 : 宣布物资分配计划要适应市场的需要 ; 把 384 个生产经济单位按专业分为 90 个完全独立的生产经济单位 ; 改革价格体系 , 由单一的国家固定价格 , 改为固定价格、限制价格、自由价格 ; 允许企业进入外贸市场 ; 改革工资制度 , 取消对个人工资和单位工资总额的限制。诺沃提尼等人在赫鲁晓夫下台后对改革采取了阻挠和限制的态度。诺沃提尼对 1967 年 4 月作家四大会上尖锐批评改革步伐迟缓的著名作家采取高压态度 , 将他们开除出党 , 并解散作家协会 , 从而使矛盾激化。〖 17 〗 1967 年 9 月、 10 月、 12 月 , 捷共中央先后召开第 9 、 10 、 11 次全会 , 会上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对诺沃提尼阻挠改革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 指责诺沃提尼机械地推广不符合捷克条件和传统的政策 , 实行狭隘的顽固的集权制 ; 在政治上不民主 ; 在经济上不改革 ; 在对外关系上不独立自主 , 并要求诺沃提尼下台 , 但在谁来接替上意见分歧 , 中央全会暂时休会。诺沃提尼向苏求援 , 12 月 8 日 勃列日涅夫到了布拉格发现诺沃提尼已经失势 , 遂表示“不干涉你们的内政”。 1968 年 1 月 , 在决定性的捷共中央全会上 , 解除了诺沃提尼的第一书记职务 , 并选举杜布切克为第一书记。诺沃提尼企图依靠军队发动政变 , 因得不到充分的支持而未果 , 3 月 21 日 , 诺沃提尼辞去总统职务 , 由斯沃博达接任 , 力主改革的切尔尼克出任总理。保守派人士纷纷失势。〖 18 〗 1968 年 3 月 28 日 至 4 月 5 日 , 杜布切克主持召开捷共中央全会 , 改组了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 , 清洗了保守派人士 , 全会通过了 行动纲领 , 宣布“打算建立着手一个新的十分民主的 , 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情况的社会主义社会”。纲领在政治上主张 : ①党政分开。纲领说 : “今后不再允许用党的机构来代替国家机构、经济领导机构和社会组织” ; 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实行民主管理 , 克服官僚主义 , 主张保证集会、结社、迁徙、言论和新闻自由 , 取消书报检查制度 ; ③主张以民族阵线为基础 , 实行社会主义的多元政治体制 , 认为“一个党或几个党的联合 , 都不能垄断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 , 人民的一切政治团体必须直接参加国家权力机构” , 取消不许非党人士任政府高级官员的规定 ; ④为受害人士恢复名誉 ; ⑤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的联邦制国家。在经济上主张 : ①进行经济改革 , 实行新管理体制 , 扩大经济机构的自主权 , 发挥企业的主动精神 ; ②建立工人委员会 , 实行民主管理 , 工人委员会有权指定经理、决定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社会福利等重大问题 ; ③广泛利用先进科学和技术 ,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和生产的盈利率 ; ④恢复市场经济的作用 ; ⑤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权。在对外关系上主张 : ①在主权、平等和相互尊重、国际主义团结的基础上 , 进一步发展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团结 ; ②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积极的和平共处的开放政策。〖 19 〗 由于 行动纲领 把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相结合 , 反应了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 , 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 , 从而出现了“布拉格之春”的生动局面。捷克杜布切克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是 : ①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上主张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 由中央制订发展经济的长期指导计划 , 市场起短期的调节作用 , 尽可能实行自由竞争价格 ; ②在财政上 , 实行以税代利 , 不再上缴利润 ; ③在收入分配上 , 企业在税后可自由支配分配 ; ③在企业自主权上 , 实行企业自治 , 党政分开 , 生产决策权下放给企业。由于苏军和东欧国家军队的入侵彻底打断了捷克改革的进程。使捷克斯洛伐克回到了僵化的年代 , 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遗症。 东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和阿尔巴尼尼亚也曾进行一些改革 , 限于篇幅 , 这里从略。〖 20 〗 注释 : 〖 1 〗参见世界知识社编 : 南斯拉夫资料汇编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57 年。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 :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 三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 (1963 年9 月26 日 人民日报。载学习文件汇编第4 集 , 北京出版社 , 1964 年。 南共联盟纲领 , 世界知识社 ,1958 年。 〖 2 〗 关于工人集团管理经济企业和高级经济组织的基本法令 , 载世界知识社编 : 南斯拉夫资料汇编 , 第 172-178 页。卡德尔 : 社会主义民主在南斯拉夫的实践 (1954 年 10 月 ), 载 南斯拉夫资料汇编 , 第 230-273 页。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7 年。扬·瓦奈克 : 工人管理的经济 ---- 南斯拉夫情况剖析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年。 〖 3 〗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章程 (1952 年 11 月 ), 载 南斯拉夫资料汇编 , 第 1-12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7 年。 〖 4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 , 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杜尚·比兰契奇著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和实践 (1945-1973),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米洛万·巴甫洛维奇著 : 南斯拉夫自治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 〖 5 〗参见周新城、庞川等著 : 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 , 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 6 〗 斯杰潘·洛夫连诺维奇 : 南斯拉夫经济政策 , 三联书店 ,1963 年。 布利策尔·瓦西奇 : 南斯拉夫的经济政策 , 中外出版社 ,1984 年。 杜尚·比兰契奇著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和实践 (1945-1973),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 南斯拉夫联合劳动法 , 北京出版社 ,1982 年。 〖 7 〗参见 布·佩特拉诺维奇、切、什特尔巴茨 : 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史 ( 文件汇编 ) 第三卷 , 第 52-53 页。转自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第一分册 , 第 623-625 页 ,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1990 年。并见中国东欧学会 : 苏联东欧问题探讨 , 人民出版社 , 1983 年。马尔塞尼奇 : 南斯拉夫经济制度 , 人民出版社 , 1981 年。 〖 8 〗参见 世界知识社编 : 关于匈牙利事件 , 世界知识社 ,1957 年。 纳吉·伊姆雷著 : 为了保卫匈牙利人民 , 三联书店 ,1983 年。 山多尔·科帕奇著 : 匈牙利悲剧 群众出版社 ,1982 年。中共中央党校编 : 匈牙利社会主义资料选编 , 求实出版社 , 1987 年。 〖 9 〗参见世界知识编 : 关于匈牙利事件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57 年。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比较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4 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调查组 : 苏联东欧改革新浪潮 , 测绘出版社 ,198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东研究所编 : 匈牙利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研究所 1985 年。 〖 10 〗 马蒂雅斯·蒂玛尔著 :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 三联书店 ,1980 年。 福尔代什·伊斯特万著 :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 三联书店 ,198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匈牙利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文献选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 展望出版社 ,1983 年。于光远等 : 匈牙利的经济体制考察报告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1 年。世界银行经济代表团 1982 年 5-6 月报告 : 匈牙利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 中外出版社 ,1987 年。 〖 11 〗孟传德著 : 匈牙利改革之路 , 展望出版社 ,1988 年。 肖克罗斯著 : 罪行与妥协 ---- 卡达尔·亚诺什和革命以来的匈牙利政治 , 新华出版社 ,1981 年。王逸舟著 : 匈牙利道路 ,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 12 〗世界知识社编 : 关于波兰当前局势 , 世界知识社 ,1958 年。王炳南 :1956 年波兰‘十月事件’的回忆 , 国际问题研究 ,1981 年。姜琦、张月明编 : 东欧三十五年 , 华东师大 , 1986 年。 〖 13 〗 米科伏耶维奇著 : 波兰在十字路口上 , 世界知识社 ,1981 年。 米契斯瓦夫·弗·拉科夫斯基著 : 十二月事件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 〖 14 〗 米契斯瓦夫·弗·拉科夫斯基著 : 回顾与展望 ---- 波兰向何处去 , 东方出版社 ,1987 年。 〖 15 〗 米科伏耶维奇著 : 波兰在十字路口上 , 世界知识社 ,1981 年。 沃伊切赫·盖乌任斯基、莱赫·斯泰凡斯基合著 : 波兰团结工会成立记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年。 东欧六国纵横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0 年。 〖 16 〗雅鲁泽尔斯基著 : 雅鲁泽尔斯基选集 ,1991-1987 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 : 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文献选编 ,1986 年。 〖 18 〗 塔德·舒尔茨著 : “布拉格之春”前后 , 第 331-430 页 , 新华出版社 ,1983 年。 〖 19 〗 塔德·舒尔茨著 : “布拉格之春”前后 , 第 431-433 页 , 新华出版社 ,1983 年。 〖 20 〗参见 约恩·弗·托图著 : 罗马尼亚经济的发展 (1944-1977),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罗马尼亚政治体制改革文献选编 ,1986 年。 齐奥塞斯库著 : 齐奥塞斯库选集 (1974-1980), 人民出版社 ,1981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保加利亚政治体制改革文献选编 , 1986 年。 日夫科夫选集 。 托·日夫科夫 : 保加利亚建设成熟社会主义的问题与方法 ,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曹英编 : 战后保加利亚经济史 , 三联书店 ,1981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民主德国政治体制改革文献选编 , 1986 年。 C ·布雷德利·沙尔夫著 : 民主德国的政治与变革 , 春秋出版社 ,1988 年。蔡金魁著 : 东欧 ---- 转轨中的市场经济 , 武汉出版社 ,1994 年。 [2003 年1 月30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17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326-346 页。网上发布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1 月30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6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69.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1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看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PDF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21 07:08
我看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PDF版
我看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21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2005 》, 现代化之路篇( 11 )苏联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改革(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2 月17 日 发 布 。 写于 2006 年 11 月 15 日 , 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6 年11 月15 日 首发。笔者在涉及苏俄三节中谈到: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 前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 但是 或则进展缓慢 , 步履艰难 , 收效甚微 , 积重难返 ,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难以快速发展 ; 或者在没有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剧变革 , 造成社会动乱。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根本改变苏联经济体制,急剧实施一系列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政策,造成了经济大滑坡和大混乱,迄今仍蒙受这一灾难后果的阴影。普金上任后力图振兴俄罗斯经济 , 重塑强国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896.html 现代化之路篇( 12 )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苏俄经济转轨(当代世界六十年经济卷之一) , 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6 年11 月16 日 首发;黄安年的博客/2008 年2 月17 日 发 布。笔者写道 : “苏联改革的失利从国内方面来看 , 至少有三种因素 , 即政策因素 , 它是在原有体制根本性缺陷不变下改革的原有的弊端 , 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经济改革受挫后立即大幅度转向政治改革 , 从而造成大动乱。路线因素 : 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没有以安定团结为基本保障。思想因素 : 从全盘肯定到全盘否定 ; 急速转轨 , 从一极到另一极。它告诉我们一种社会机制转向另一种社会机制务必稳步 , 不能急转弯。” “在叶利钦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苏联向俄罗斯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的难以逆转,这种转型是从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型,就和激烈的暴力革命相比它是相对和平的,但是这种转型措施和在维持基本相同的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改革不可等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把叶利钦的转轨措施称作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而说成是社会制度的和平过度较为合适。从经济管理民主化、反对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的角度看,叶利钦的转型措施具有重大意义。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来看叶利钦的转型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休克疗法的大规模实验来看,对于俄罗斯人民是一场浩劫,它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教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897.html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和现代化之路篇部分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本文的 PDF 版第 310 -325 页,共 16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 我在这篇博文中写道 : 对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评价见仁见智,我们首先需要尊重历史事实 , 同时不能采用双重标准。 11 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我们已经并还将看到各种不同评价。 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 *******************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已有 1191 次阅读 2008-2-9 06:33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发布 本文发表在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16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310-325 页)。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27 日 网上首发。对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的评价见仁见智,我们首先需要尊重历史事实 , 同时不能采用双重标准。 11 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我们已经并还将看到各种不同评价。 ************************************8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27 日 网上首发 16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 苏联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 但是积重难返 , 进展缓慢 , 步履艰难 , 收效甚微 , 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快速的发展 ,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一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1.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 ①重视发展农业 , 减轻农民负担 ,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 1953 年 9 月 , 赫鲁晓夫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通过了 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 的报告。〖 1 〗据此自 1958 年 6 月起 , 取消义务交售制 , 实行农产品采购制 ; 鼓励庄员发展副业经济 , 允许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的牲畜 , 同时降低自留地的税额 , 1958 年起取消副业的义务交售制。 ②改变计划管理体制体制。 1955 年 3 月苏共中央通过了 关于改变农业计划工作 的决议 , 宣布从 1955 年起只下达国家收购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 , 废除过去繁杂多样的计划指标。在过去国家向农场或 农庄下达了详尽的指令 : 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时间、粮食产量等共 280 多项 , 严重影响农场和农庄因地制宜管理生产的自主性。不过在实施中 , 国家仍经常用行政手段干预农业生产的按排。 ③开垦荒地 , 扩大谷物生产。 1954 年 3 月 2 日 , 苏共中央全会通过决议 , 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 2 〗从 1954-1958 年间 . 共开垦了 4000 万公顷的土地 , 相当于全苏耕地的 1/5,1958 年垦荒区的谷物产量为全年全苏产量的 2/5 。不过垦荒的配套工程存在严重脱节 , 加上垦殖方法失当 , 造成风沙侵袭 , 使垦荒成果未能有效巩固。 ④改组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 , 由农庄收购农业拖拉机站。 1958 年 2 月 , 苏共中央通过了 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拖拉机站的决议 , 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 不能出售 , 只能由国家成立机器托拉机站代耕 , 收取实物报酬的做法 , 将托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 同时将机器托拉机站改为机器修配站。这一决定虽受农民欢迎 , 但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 , 到 1959 年 1 月 , 全国 8,000 个机器托拉机站中卖掉的有 7655 个 , 本应在三五年内分期偿付之举改为一年内还清 , 而无力购买的 20 %农庄也被强令贷款购买。其结果造成打乱了农庄建设的正常秩序 , 农机维修没有跟上 , 驾驶员不稳定 , 使农机的效益大受影响。 ⑤合并农庄 , 发展国营农场和大农庄。从 1953 年到 1964 年 , 农庄数由 93,300 个减少到 38,300 个 , 平均农户从 1950 年的近 100 到 1965 年的 426 户 ; 国营农场从 1953 年的 4,857 个到 1964 年 10,100 个。 ⑥大力培养受高等教育的农庄主席、农艺师、农技师和托拉机手。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成果是明显的。它苏联农业长期以来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停滞不前的状况有所改变。 1950-1960 年间 , 苏联农业人口减少了 1,100 多万 , 而农业产量有所增加 , 谷物产量 1953 为 8,250 万吨 , 到 1964 年为 15,210 万吨 , 增加了 84 % , 农产品价格 1964 年比 1952 年增加了 2.5 点。农机化水平大大提高 , 1964 年和 1953 年相比 , 托拉机从 74 万台增加到 154 万台 , 卡车从 42 万辆增加到 95 万辆 , 谷物收割机则从 32 万台增加到 51 万台。国家对农庄的长期贷款从 5.8 亿卢布增加到 12.5 亿卢布 , 农庄庄员的平均收入 1955 年为 25 卢布 , 1965 年达 51.3 卢布。 但是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瞎指挥错误也给农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如过快地改变农业管理体制 ; 强行推广玉米种植面积 , 减少草地面积 , 1953 年全苏玉米面积仅 350 万公顷 , 赫鲁晓夫竟要求到 1960 年增加到 2,800 万公顷 , 从而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 由于它不适合苏联各地的实情 , 从而造成大幅度减产 , 农民拒播 , 到 1965 年仅为 320 万公顷。 1957 年 5 月 , 赫鲁晓夫还头脑发昏地提出苏联的人均牛奶和黄油产量在 1958 年要赶上美国 , 人均肉类产量也要在 1960-1961 年赶上美国。事实上在 1957 年苏联的人均肉类产量为 36 公斤 , 而美国则为 97 公斤 , 相差 1.7 倍 , 在主观期望美国的人均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 苏联要在 3-4 年内提高 1.7 倍。这对于缺少饲料和现代化畜牧机械及优越自然条件的苏联来说 , 无疑是一厢情愿的事。到 1958 年人均肉类产量仅增加 5 % , 然而赫鲁晓夫仍大搞浮夸风 , 推广梁赞州委的一年翻一番的假典型 ,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最后那位卖身求荣骗取了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的州委书记自杀身亡 , 而赫鲁晓夫的赶超计划也泡了汤 ; 〖 3 〗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并没有触及农庄内部的机制改革 , 仍然是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 , 难以充分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1958 年后他又放弃了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政策 , 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 ,1958-1964 年间私人经济和私养牲畜减少了 13-15 %。此外 , 他还不加分析地宣布把农业部、大中农业机构及高等学院的农业实验室通统搬到农村 ; 1962 年又决定把党组织分为工业党、农业党 , 造成了管理体制的极大混乱。〖 4 〗虽然赫鲁晓夫致力于改变苏联农业落后 , 但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 它仍然是波动经济、粗放经济、低产经济、行政管理经济。 1958 年至 1964 年间 , 苏联农业产量平均只有 1.7 %。〖 5 〗 2.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政策主要是 :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由于 30 年代以来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严重束缚了全国 20 多万个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 90 %的工业产值由中央控制的苏联 , 从生产发电机到小别针概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决策。赫鲁晓夫首先把 15000 个中央企业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管理并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 1957 年 2 月 , 苏共中央通过了赫鲁晓夫的 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 的报告。〖 6 〗由中央管理工业由建筑业转为地方管理。 1957 年 5 月 10 日 , 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 , 将 25 个中央部和 113 个加盟共和国部撤消 , 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 ; 全国划分为 105 个经济行政区 , 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 , 管理各地的企业。改组后的经济管理体制为苏联部长会议 -- 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 -- 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 -- 工业和建筑业各企业。其结果是 , 据 1959 年统计 , 中央直属的企业产值由 45 %下降为 6 % , 经济行政区属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占 72 % , 地方属产值占 22 %。 这一改组虽然在改变过度中央集权 , 发挥地方积极性 , 促进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 但是它在主要方面只是变“条条”管理为“块块”管理 , 并未根本改变国家用行政手段灌管理企业的办法 , 未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而且由于没有逐步推开 , 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削弱中央权力 , 滋生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 , 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 , 而大改组中的人事变动 , 又侵犯了相当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于是 , 赫鲁晓夫又改行收权 , 合并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 , 从 1960 年的 105 个合并为 1962 年的 47 个 , 最后又成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各类工业部门的全国性委员会 , 这样到了 1963 年管理工业部门的机构反而比过去扩大了二三倍。这次改革以收效甚微而告终。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 单位 : 年平均增长速度% ) 1951-55 10.8 11.3 13.1 1956-60 9.1 9.0 10.4 1961-65 8.5 6.6 8.6 ②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 推行盈利率和奖金制。 1962 年 9 月 9 日 , 哈尔科夫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发表 计划、利润、奖金 的文章 , 建议用这些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 ; 国家只给企业下达产品数量和完成期限两个指标 ; 把盈利率作为企业优劣和奖金发放多少的标准。 1962 年 9 月至 1963 年底 , 真理报发起在全国进行大辩论。赫鲁晓夫支持利别尔曼的主张 , 并在乌克兰的一些工厂试行。它为后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舆论和试验的准备。〖 7 〗 尽管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并不成功 , 但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工业仍有发展。 1953 年至 1964 年间钢产量从 3810 万吨发展到 8500 万吨 , 煤产量由 3.2 亿吨到 5.5 亿吨 , 石油从 5280 万吨到 2,23 亿吨 , 电力由 1340 亿度增加倒 590 亿度 ; 1957 年 10 月 4 日 , 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61 年 4 月 12 日 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红号又成功地绕地球飞行并安全地返回地面 , 从而表明了苏联在宇航高科技领域领先于美国。〖 8 〗 3. 赫鲁晓夫政治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并无实质性的改革 , 主要是采取了以下两项行政措施。①强调干部更新 , 限制干部任期。 1962 年的苏共党章规定 , 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及设有州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 , 不得超过三届 , 每届任期四年。基层党组织的书记每届任期一年 , 不得超过两届。党章又规定个别人可以连续党选。②改组国家安全机关。 1954 年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 , 前者发展为庞大的秘密警察和情报机构。 4.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的评价 (1953--1964) 总的说来 , 赫陆晓夫的经济体制改革 , 在冲击旧有模式方面的勇气上具有开创性 , 兼有成功和挫折 , 经验和教训 , 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 ,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修正主义的异端 , 也不应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对于解放思想 , 突破斯大林模式起着积极作用 , 但是在揭露方式上的缺陷对于国际共运的混乱和分裂带来了严重影响。还要提到赫鲁晓夫的唯意志论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发展阶段观对经济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1959 年 , 他在苏共 21 大提出“苏联已进入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 ;1961 年在苏共 22 大上又称苏联已经变成“全民的国家” , 苏共已成为“全民的党” , 并规定在 1961-1970 年十年内 , “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 -- 美国” , 在 1980 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9 〗 二 .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1.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1964-1982)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推行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的新经济改革的试验 , 1965 年 9 月 , 苏共中央通过了 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的决议〖 10 〗 , 决定在国民经济中分期分批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从 1966 年开始正式推行 , 原计划在三年内基本完成 , 实际上到 70 年代初才基本完成这项变革。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 ①在不改变集中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 扩大企业经济管理自主权 ; ②在保持行政管理方法为主的前提下 , 突出经济方法 , 加强经济杠杆的作用 ; ③在保障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 兼顾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 ④以利润为中心 , 加强经济刺激。 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 ①纠正赫鲁晓夫改革的地区管理原则 , 恢复部门管理 , 适当兼顾地区管理原则 ; ②减少下达给企业的计划经济指标 , 注意在计划工作中运用价值规律 ; ③扩大企业经营的主权 , 在利润、价格、奖金、信贷上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 包括建立企业经济刺激基金 , 调整工业品的批发价格 , 实行生产基金付费制 , 实行有差别的利率政策等。 到了 70 年代 , 苏联开始推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经济发展战略 , 实行以建立联合公司为核心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这些联合公司包括生产联合公司、科研生产联合公司、工业联合公司等。 1979 年 7 月 ,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 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 , 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作用 的决议〖 11 〗。规定了新的措施 : ①改革计划体系 , 建立长期 (10-20 年 ) 、中期 (5 年 ) 和短期 (1 年 ) 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 ②改革经济核算 , 加强物质刺激 ; ③用经济方法管理科技 , 科研成果实行有偿使用制 , 建立统一的科研发展基金 这些措施 , 实际上是 1965 年改革的继续、修正和补充。在工业改革全面推行后不久 , 在农业领域也进行了改革 , 主要措施是 : ①把富裕水平作为评估农场和农庄活动的基础 ,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 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 提高农产品价格 ; ③免除农庄对国家债务 ; ④取消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 ⑤对农庄成员实行优抚赡养制。〖 12 〗 2.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后果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遵循下列原则 : 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 国家计划无所不包 ;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 不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 ③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 经济方法为辅 , 企业自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 ; 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是商品。 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到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来给苏联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 A.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 , 以行政管理经济为主的 , 有限利用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既对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模式有所修正 , 又是在苏联走上霸权扩张条件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巩固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 : ①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了教条主义的僵化理解 , 推行唯意志论 , 意识形态严重滞后 , 把商品、货币、市场、竞争、物质利益原则等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概念 , 拒绝作根本性的改革 ; 拒绝实行开放政策 ②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作了错误的总结 ,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了片面的理解 ; ③传统沙皇封建专制的影响 , 十月革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特殊环境 , 造成易于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方法管理经济 B. 在一个时期里苏联经济有所发展 , 成为超级大国 , 但是不久就出现了苏联国民经济持续低速发展的严重态势 苏联在七五计划 (1961-1965) 到十一五 (1966-1985) 计划期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 ( % ) 1961-65 1966-70 1971-75 1976-80 1981-85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社会总产值 8.5 7.4 6.4 4.2 3.3 国民收入 6.6 7.7 5.7 3.8 3.2 工业总产值 8.6 8.4 7.4 4.4 3.7 农业总产值 2.3 4.1 2.5 1.7 1.1 社会劳动生产率 6.4 6.8 4.5 3.3 3.1 年平均增长速度 7.7 5.7 3.7 苏联的国民收入五五期间 (1951-1955) 年平均增长速度是 11.3 % 苏联国民经济的持续低速发展 :1985 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为美 50 % ( 苏联称 67 % ); 社会总产值为美 40 % ; 工业劳动生产率为美 50-55 % ; 农业劳动生产率 25 % ; 科技落后美国 10-20 年。苏联的农业拖了国民经济的后腿 , 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水浇地面积仅占播种面积的 7.3 %。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停滞的年代”。 C. 在经济低速发展的同时 , 苏联迅速成为并发展军事超级大国实力 1977 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 25 % , 财政支出 40 % , 比美国高出 20-30 % ; 而苏联的经济实力按苏联自己的最高统计也只有美国的 2/3, 按美国的统计则只有 55.8 %。 1980 年苏联的军费预算为 48.3 % , 人均 952 美元。 1961-1975 年间 , 苏联的军费开支平均年增 9.8 % . 超过了这一期间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各项增长指标。长期以来 , 苏联扩军备战的目标是夺取对资本国家的全面优势 , 即要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军事力量总和。在核物器上则要超过美、中、英、法四国总和 , 为此苏联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财政负担。形成苏联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 , 即军工 -- 重工 -- 轻、食、民工 -- 农业结构 (74:26; 82:18- 工农 ), 这一经济结构对苏联来说 , 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苏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改善。〖 13 〗 1982 年 11 月 10 日 , 勃列日涅夫病逝 , 由 1914 年出生的安德罗波夫当政 , 他执政 15 个月中 , 一半多时间在病床上 , 他否定了勃列日涅夫提出的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 , 提出了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长期历史阶段的起点”的论点。〖 14 〗他虽采取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 , 但好景不长 ,1984 年 2 月 9 日 病故。 1911 年出生的契尔年科接任党中央总书记 (1984.2.13), 他执政时间更短 , 只有 13 个月 , 思想保守 , 无所建树 , 1985 年 3 月 10 日 又病逝。这样在 28 个月的期间老人当政 , 三易其主 , 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三 .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新思维 1. 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流产 米·谢·戈尔巴乔夫 (1931-- ), 1978 年当选为党中央书记 ,1980 年起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 1984 年 3 月 11 日 当选为党中央书记。他上台后大刀适斧地推行改革 , 更换了 14 名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成员 , 以及 15 名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 A.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 (1985.4--1987.6 前 ) 在 1985 年 4 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 , 戈尔巴乔夫提出了需根本改革的设想 , 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 1986 年 2 月 25 日 至 3 月 6 日 , 苏共 27 大召开 , 标志大规模改革开始。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报告中 : ①强调苏联正处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起点 ; ②强调必需实行根本性改革 , 加快发展战略 ; 由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 ; 根本改变经济管理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加强科技杠杆 ; ③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 批评生产关系自动适应论 ; ④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实践是检验改革的唯一标准 ; ⑤ 强调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相配合。〖 15 〗 戈尔巴乔夫改革阻力 : 来自苏联既得利益阶层和集团的阻力 ; 来自传统保守思 ` 想的阻力 ; 来自与美军备竞赛的制约 ; 来自与社会主义各国关系的制约 , 即加速各国的离心倾向。针对改革的阻力 , 戈尔巴乔夫多次强调改革的意义和必要。 1986 年 6 月 16 日 , 在苏共中央全会讨论 1986-1990 年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 , 他说过去的计划工作已使经济走向了死胡同 ; 1986 年 8 月 1 日戈尔巴乔夫在视察西伯利亚的伯力地区时 , 强调改革应包括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 , 改革和革命同样重要。 B. 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 (1987.6--1988.6) 1987 年 6 月 , 苏共中央 6 月全会通过了 关于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任务 的总体方案。实行企业的完全经济核算 , 即自筹资金、自我补偿、自行管理 , 同时通过企业法 , 合作社法 , 个体劳动法三个所有制法 ; 1987 年 12 月还通过计划 , 价格 , 财政 , 金融 , 信贷等十多个配套措施 ; 企业法规定了企业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的地位。 1988 年 1 月起统一命令全面实施 , 并预计在 1990 年完成。由于在推行改革中的阻力重重 , 经济严重失控 , 于是戈尔巴乔夫转而改行政治改革优先的做法。 C.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 (1988.6--1990.7) 1988 年 6 月 28 日 -7 月 1 日 , 苏共中央第 19 次代表会议举行 , 戈尔巴乔夫在会上提出经济改革受阻在政治改革未先行 ; 要求先行全面政治改革 , 并提出了七项决议。〖 16 〗 1990 年 7 月 , 苏共中央召开第 28 次代表大会 , 通过了 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 的声明 , 宣称党的理想是 :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根本改变了苏共党的指导思想。〖 17 〗在这一期间苏联的改革 : 在政治上 , 急剧向右转 , 宣布放弃一党制 , 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 , 建立总统制。 1990 年 3 月 , 戈尔巴乔夫当选总统。在经济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的主张 , 允许国家、集体和公民所有制经济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 , 并在以后通过了租赁法、所有制法和土地法。 1990 年 5 月 , 雷日科夫政府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张 , 遭到反对而作罢。 D. 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 (1990.7--1991.8.19) 和八·一九事件 1991 年 7 月 -10 月 , 又有一些不同方案提出 , 10 月 , 最高苏维埃决议 , 要求工业企业 及其它领域的大中企业逐步非国家化 , 商业、服务、饮食及其它小企业迅速私有化。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使原来潜伏的民族矛盾激化。 1989 年 8 月 23 日 , 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拉起 600 多公里的 200 多万人链 , 抗议 1939 年的苏德条约 , 并要求俄罗斯人退出三国。 1990 年 3 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 , 接着到 1991 年 4 月 , 除俄罗斯外的其它 13 个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宣布独立。期间 ,1990 年 11 月 , 公布新的联盟条约 , 中央仅保留国防、外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部门 , 但多数共和国要求扩大自治。 1991 年 3 月 7 日 全民公决 ,6 个共和国反对在本共和国境内公民投票 , 多数赞成保留联盟和原国名。 8 月 14 日 , 新联盟条约公布 , 将国名改为 :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 条约规定 : “参加本条约的每一个共和国都是主权国家。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 苏联 ) 是主权的联邦制国家。”并规定 8 月 20 日 起 , 开始批准该条约。〖 18 〗 2. 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该书 1987 年 11 月出版 , 名 改革与新思维 。特点 : ①现实性 : 强调与西方和平共处 ; ②承继性 : 继承勃列日涅夫主义 : 主权有限 , 国际专政 ; 社会主义大家庭 ; 利益相关 ; 国际分工 ; ③局限性 : 回避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④调和性 : 宣扬核战不可避免 , " 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 宣扬唯同一论 , 趋同论 ; 宣扬指导思想多元论和政治多元论 , 贬低马克思主义和苏共的指导地位和领导地位 ; 宣扬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 宣扬唯民族调和论 , 迁就民族主义。〖 19 〗 注释 : 〖 1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53 年 3 月 --1964 年 10 月 , 商务印书馆 ,1976 年。并见 赫鲁晓夫回忆录 , 东方出版社 ,1988 年。 最后的遗产 ---- 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 第 103-136 页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8 年。 〖 2 〗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增加全国谷物生产和开垦生荒地熟荒地的决议 , 载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53 年 3 月 --1964 年 10 月 。 拉扎尔·沃林 : 苏联的农业 ,1953-1964,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 〖 3 〗 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第 6 卷 , 三联书店 ,1986 年。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53 年 3 月 --1964 年 10 月 , 商务印书馆 ,1976 年。 〖 4 〗 拉扎尔·沃林 : 苏联的农业 ,1953-1964,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周新城著 : 苏联农业管理制度 , 三联书店 ,1979 年。李仁峰编 : 苏联农业统计资料汇编 , 农业出版社 ,1981 年。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史教研室编 : 苏联东欧风云录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 年。 〖 5 〗参见 梁士琴科著 : 苏联国民经济史 第 3 卷 , 人民出版社 ,1960 年。 萨姆索洛夫主编 : 苏联简史 (1917-1972), 第 2 卷 ,1917-1972 年 , 三联书店 ,1976 年。 罗·亚·麦德维杰夫、若·亚·麦德维杰夫著 :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 ,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 6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53 年 3 月 --1964 年 10 月 。 〖 7 〗 苏联报刊关于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文集 , 三联书店 ,1964 年。 〖 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文献 (1959.1.27-2.5) 速记记录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年。 苏共二十二大主要文件 , 人民出版社 ,1961 年。 〖 9 〗参见金挥、陆南泉主编 : 战后苏联经济 , 时事出版社 ,1985 年。 〖 10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1964 年 11 月 --1967 年 2 月 , 商务印书馆 ,1978 年。 〖 11 〗参见 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 :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第 6 卷 , 三联书店 ,1986 年。 〖 12 〗苏联经济研究会编 : 苏联经济体制问题 , 时事出版社 ,1981 年。梅文彬等著 : 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沿革 , 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苏联东欧国家价格管理制度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年。 〖 13 〗参见周新城等著 : 苏联经济改革概况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1 年。李于生译 : 苏联经济改革 ,1979-198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 14 〗 安德罗波夫论文选集 , 新华出版社 ,1984 年。 契尔年科言论选集 , 三联书店 ,1985 年。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会议文件汇编 , 三联书店 ,1982 年。 〖 15 〗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 : 1986.2.25-3.6,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 16 〗新华日报 ,1988 年。张培德编 :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9 年。 〖 17 〗 国际形势年鉴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 年。 〖 18 〗王丽久著 : 俄罗斯 ----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 武汉出版社 ,1994 年。 〖 19 〗 米·谢·戈尔巴乔夫著 改革与新思维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88 年。 [2003 年1 月27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16 个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310-325 页。网上发布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1 月27 日 网上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533.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9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PDF版
黄安年 2013-1-17 09:10
我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PDF版
我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17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发布的是 PDF 版。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200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部分若干篇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时针已经进入 2013 年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 , 只是改变了发展中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转轨资本主义国家与传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危机突出反映在未能摆脱经济周期危机制约的困扰、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的逐步深化、种族危机的急剧扩大、还有过度社会保障危机带来的寅吃卯粮危机和社会政治矛盾的加剧。 本文的 PDF 版第 235-249 页,共 15 页。现在的文字版在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1 月 20 日 发布 ****************** 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1 月20 日 发布 本文是笔者《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235-249 页)的和平与发展篇中第 12 专题。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 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 9 月 16 日 发布; 2004 年 3 月 23 日 重发 一 .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为主的趋势 我们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 民族主义三大类型社会发展力量消长的对比、从当代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及其影响、从当代新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两重发展前景、以及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 , 区域化趋势来看 , 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着。当代资本主义显示了以大发展为主同时又存在着严重困绕的总趋势。 1.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考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不能局限于国民生产总值 (GNP) 等主要经济指标;还要比较该国劳动生产力的素质;经营管理的水平;科技发展水平 ; 国民经济和部门经济结构是否优化 ; 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在这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情况相比 , 都呈现了大发展的态势 , 并在当代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2. 资本、社会、民族三大主义和类型经济力量消长对比相对有利于资本主义 1988 年的低收入国家人均 GNP 为为 320 美元 , 1970 年为 120 美元。高收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 1988 年人均 GNP17460 美元 ,1970 为 3190 美元。两相比较 ,1988 年低收入国家是高收入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的 1.83 % , 即后者是前者的 54.5 倍 ; 而 1970 时前者是后者的 3.8 % , 即后者是前者的 26.6 倍%。 世界银行 1993 世界发展报告显示 : 1991 年人均 GNP 低中收入国家 1010 美元 ; 低收入国家 350 美元 ; 中国 370 美元 ; 中等收入国家 2480 美元 ; 下中等收入国家 1590 美元 ; 上中等收入国家 3530 美元 ; 高收入国家 21050 美元。其中西方七国的排列顺序为 : 美国 22240 美元 ; 日本 26930 美元 ; 德国 23650 美元 ; 加拿大 20440 美元、法国 20380 美元、意大利 18520 美元、英国 16550 美元。高于英国的还有瑞士、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等 9 个高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相比 :1991 年相差 60.14 倍 ;1990 年相差 56 倍 ;1988 年相差 54.6 倍 ;1970 相差 26.6 倍 ; 1950 年相差 22 倍。高收入国家和中国相比 , 1991 年 GNP 是中国的 56.9 倍。世界银行 1993 世界发展报告还显示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以 1965--1970--1983--1989--1990--1991--1992 年顺序计 ( 单位 : 亿 US$) 中国 672--932--2746.3--4178.3--3649--3696.5--5060.8 美国 6989.9--10115.6--32757--51564.4--53922--56108--59202 日本 912.9--2037.4--10628.7--28185.2--29428.9--33622.8--36709.8 德国 1148.2--1845.1--6530.8--11891--14882.1--15743.2--17892.6 美国是中国倍数 : 1965:10.4 倍 ; 1970:10.85 倍 ; 1983:11.93 倍 ; 1989:12.34 倍 ; 1990:14.78 倍 ; 1991:15.18 倍 , 1992:11.70 倍。 据世界银行对 1993 年经济的剖析 , 人均收入名列世界之首的是瑞士 , 为 36230 美元 , 卢森堡 35260 美元 , 日本 28220 美元 , 瑞典 26780 美元 , 丹麦 25930 美元 , 挪威 25800 美元 , 美国 23120 美元 , 德国 23030 美元 , 芬兰 22980 美元。 3. 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存的。尽管自 1945 年以来 , 西方世界先后经历了六次世界性危机 : 1948-1949;1957-1958; 1969-1971;1973-1975; 1979-1982; 1990-1993, 西方发达国家度过危机和低速发展的时间共 20 年 ; 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期则为 :1961-1969;1983-1990 及中速期共 30 年。发展期与危机及低速发展期比较大体上是 3:2 。整个说来 , 在当代资本主义在总体发展中有大发展、局部以至世界性危机和低速发展 ; 在总体发展中还出现了独霸的衰落现象 ; 同时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并行不悖。以 1965--1992 年为例 , 西方国家前十名 GDP 排位顺序是 : 1. 美 -- 美 ; 2. 德 -- 日 ; 3. 法 -- 德 ; 4. 日 -- 法 ; 5. 英 -- 意 ; 6. 意 -- 英 ; 7. 加 -- 西 ; 8. 西 -- 加 ; 9. 澳 -- 荷 ; 10. 荷 -- 澳。 如果把当代西方六强的 GDP 总值相加来计算 , 则在 1970 年六强 GDP 共 17714.8 亿美元 , 占全世界的 63.09 % , 而到 1992 年六强 GDP 共 148264.1 美亿 , 占全世界的 64.29 %。整个高收入国家 1970 年的 GDP 共 21056.9 亿美元 , 占全 世界的 74.99 % , 而 1992 年共 183121.6 亿美元 , 占全世界的 79.41 %。 4. 当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明显的优势 当代世界的强国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科技大国。本书的 新科学技术的崛起及其革命性影响 对此已经作了剖析。 5. 大多数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走上了的非社会主义道路 战后一百个以上的民族独立国家中 , 极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中少数国家已走上了新兴工业化的脱贫道路 , 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以人均 GNP 计算 , 1992 年新加坡 15730 美元 , 超过了西班牙 (13970 美元 ) 和新西兰 (12300 美元 ) 及爱尔兰 (12210 美元 ); 韩国 6790 美元 , 接近希腊 (7290 美元 ) 和葡萄牙 (7450 美元 ), 而俄罗斯联邦只有 (2510 美元 ), 独联体中人均 GNP 最高的也只有白俄罗斯的 2930 美元。 1992 年 , 阿根廷 GNP 人均 6050 美元、墨西哥 3470 美元、乌拉圭 3340 美元、委内瑞拉 2910 美元、巴西 27700 美元。均属上中等收入国家之列 , 新加坡则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香港地区 15360 美元 , 也挤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需要指出 , 在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中 , 只有个别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中中欧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巨变 , 被世界银行列为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 (FGE) 。在 23 个这类国家中 , 有一个属低收入国家 , 4 个属上中等收入国家 , 其他 18 个都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的总体发展上看 , 大多新兴独立国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备力量 , 尽管它们的发展不会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 , 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并不是走向社会主义 , 而是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并非因发达资本主义的衰退而划上句号。 6.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一体化 , 区域化趋势显示发达西方国家的实力 在这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占主导地位 , 这主要表现在 : 第一 ,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分工与协作、世界市场、国际信贷及国际货币体系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垄断地位。 第二 , 资本国际化和现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显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渗透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有利于发达国家间的交往 , 以及以发达国家为核心的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第三 , 地区性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在当代世界最有实力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当数欧共体的发展 ;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也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第四 , 在现代化和全球性社会经济问题中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国际性集团和组织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环境、资源、人口等困绕经济发展的全球经济问题中 , 也处于相对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二 .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继续发展 1. 政治民主化 , 科学化趋势的发展 首先 , 在宪法体制方面 , 普遍注意消除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 规定不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或不参与侵略战争 ; 扩大公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某些平等权利 ; 发展宪法保障体制。 其次 , 在议会制度方面 , 在维护和巩固资本统治的大前提下 , 议会制民主相对巩固。当代西方世界议会民主制仍是维护民主、协调关系、制衡权力、完善决策、 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 ; 它对法西斯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都是一种制约 , 对不同利益集团也是一种协调 ; 迄今发达国家都采取并逐步完善资产阶级两院制 , 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采用一院制。 第三 , 在行政权力方面 , 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基础上 , 行政权力的社会基础逐步扩大 , 美国总统制的进一步完善 ;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吸取第四共和国议会权力过大的教训 , 实行了总统制体制 ; 日本废除了天皇制。 第四 , 在决策程序方面 , 注意三位一体、朝野呼应的政策研究体制。即由垄断财团的头面人物、智囊组织和国家机关三位一体的政策研究机构 ; 采取逐步完善的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科学化措施。 第五 , 在政党制度和文官制度方面 , 资产阶级两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它既是垄断资本利益主体的体现 , 又是不同阶层利益的兼顾 ; 它允许包括左翼在内的各党派公开活动 , 禁止法西斯政党公开活动 , 并限制共产党单独掌权 ; 在文官制度方面 , 它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 论功行赏的文官制度并逐步提高“知识化”、“专业化”的程度。 第六 , 在第四种权力的作用方面 , 舆论、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大增强 , 例如水门事件、洛克希德公司行贿事件 , 英、法、意等国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尽管它掺杂了各种利益集团的争斗 , 但是对于个别人物和集团势力的独行却是有力的制约。 此外 , 还逐步丰富了立法规定、司法限制、行政特许、和检查制度。这些既是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产物 , 又是人民斗争的胜利成果。 2. 法西斯势力在二战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从不占主导地位 战后德、意、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遭到致命的打击 , 法西斯思潮处于非法地位 , 虽然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 , 雅尔塔体制解体后法西斯思潮在德国等西欧国家和日本等国有所抬头 , 我们应于高度警惕 , 但它正遭到谴责 , 并不占据主流地位。 3. 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时期 首先 , 在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普遍低落 , 一度高涨的工人运动也趋低落 , 而且多数斗争是以改善经济生活地位为目标 , 并不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的统治。 其次 ,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 一度兴起的欧洲共产主义运动走向衰落 , 在发达国家中革命运动的低潮态势几乎无一例外。 第三 , 人心思定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世界现代史上最长的相对稳定时期。和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不到八、九年的短暂相对稳定相比 , 当代世界出现了一代人以上的相对稳定。当然绝不应由此断言 , 资本主义会长期稳定下去 , 但是它也不能不看到这种相对的稳定是不能和本世纪二十年代的短暂稳定同日而语的。 第四 , 当前现代资本社会的社会危机还没有严重威胁到资本统治的根本基础。 第五 , 全球性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资本统治 , 在一定意义上 , 它又是巩固资本主义体系统治的同盟力量。 4. 西方国家政府注意通过资产阶级各个利益集团的争斗不断进行政策调整 , 有利于防患于未然 在资本主体统治范围内的始终存在着各种政策主张和观点的公开分歧。如 : 在国家权力上的大政府小社会和小政府大政府之争 ; 扩大中央权力、限制地方权力 , 还是限制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力之争。在经济政策上的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之争 , 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之争 , 财政政策为主或货币政策为主之争 , 现代凯恩斯主义主流还是非凯恩斯主义主流之争。在对外政策上的对苏冷战与缓和之争 ; 扩军与裁军之争 , 一体化和集团化之争 , 大西洋政策、两大洋政策和太平洋政策之争 , 以及冷战后基本对策之争。在对内政治思想上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政党关系上的派别之争等等。它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深化和争斗 , 另一方面却是资本集团间维护资本制度、协调共处的产物 , 有利于防范突发事变。 此外 , 从垄断资本主义组织的发展来考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当代世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 ; 也是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向纵深和横广两方面方向的发展时期 ; 又是跨国公司大发展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这里限于篇幅 , 不再专门论述。 三 .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困扰 在当代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同时 , 还要看到存在着严重困扰 , 如果得不到有效而及时解决 , 无疑将威胁到资本统治的根基。这种困绕突出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1. 经济危机的深化和困扰 当代资本主义的腐朽趋势表现为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深化。尽管西方国家普遍对经济生活进行了多方面的一直强化干预 , 但是并不能避免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据世界经济百科全书的分析 , 在 1973 年前 ,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次数和时间是 : 美国 1948-1949 、 1953-1954 、 1957-1958 、 1960-1961 、 1969-1970; 英国 1951-1952 、 1957-1958 、 1961-1962 、 1966 、 1971-1972; 联邦德国 1952-1955 、 1958 、 1961 、 1966-1967 、 1971; 日本 1954 、 1957-1958 、 1962 、 1970-1971; 意大利 1951 、 1957-1958 、 1964 、 1970-1971; 法 国 1952-1953 、 1958-1959 、 1964-1965 。 70 年代以来 , 西方发达国家又出现了经济滞胀和低速发展 , 虽然 1983-1990 年经济一度回升 , 但 1990 年 7 月以来 , 又陷入经济危机 , 直到 1993 年才先后走出困境。在这 25 年间 , 西方世界发生三次世界性严重经济危机。 即 1973-1975 年发生的以滞胀为特征的严重世界性经济 , 和 1979-1982 年更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1983-1990 年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 80 年代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 但 1990-1993 年西方世界又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使西方国家在应付危机的对策上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2. 社会危机的不断和精神危机的加深 以美国为例当代美国既是经济现代化的超级大国 , 又是社会危机重重的国家 , 既是物质生活十分丰富 , 又是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困和高度商品化的国家。 20 世纪下半期有两个美国 , 首先是丰裕社会的美国 , 另一个是贫困的美国 ; 到了 90 年代 , 则出现了后工业社会高度商品化的美国和社会危机深化的美国。 A. 首先是丰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1978 年贫困率为 11.4 % ; 1992 年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占 14.5 %!共 3690 万人 ; 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 14335 美元。然而 , 美国面临的不仅是一个丰裕社会中相对贫困的美国 , 而且是一个物欲至上、超前消费 , 他们是美国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大敌。 其次 , 是现代化中的精神文化危机。当代美国的精神危机表现为精神危机的加深 , 即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贫困化和商品化。其中涉及美国教会蓬勃发展 , 信仰危机严重 ; 美国青少年吸毒现象有增无减 , 美国是世界上毒品最大的国家 , 每年毒品贸易额达 1,100 亿美元 , 约占世界毒品贸易额的 1/3 和全世界毒品市场的 60 %。据美国卫生福利部的统计 , 约有 7000 万美国人曾使用过毒品 , 其中经常吸毒的人数达 3300 万人 , “隐君子”有 300 多万人。美国面临普遍的价值观念危机。重振美国精神已经提上日程。连美国布热津斯基在 失去控制 :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 中文译名《大失控与大混乱》 ) 也提出尖锐地提出了重振美国精神问题。这是比里根、布什单纯的重振美国经济要高出一筹的地方。 再次是美国化中的种族问题。 " 瓦式普 "(WASP) 即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白人清教徒为主体的美利坚民族和美国黑人种族、美国西裔、亚裔等少数种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 是美国社会中的又一颗不定时炸弹。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报告 , 在过去的 10 年间 , 5 岁和 5 岁以上 , 讲汉语的美国居民人数翻了一翻。 1990 年讲东亚语美国人有 300 多万 , 是 1980 年的两倍。 1990 年有 1/7 的美国人在家里不讲英语 , 比 10 年前增加了 34 %。 1990 年有 1700 万人讲西班牙语 , 法、德、意、汉的美国人分别在 100-200 万之间 , 讲朝鲜语和他加禄语 ( 菲律宾国语 ) 的美国人数目分别上升了 127 %和 87 %。讲印第安人语的美国人有 33.5 人 , 其中近一半讲纳霍瓦语 , 美国印第安人数目接近 200 万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美国 , 种族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 , 是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大熔炉”。这对于新老移民来说 , 美国为他们提供了较为自由发展的大好机遇 , 对于整个美国来说 , 各民族各献所长导致美国的快速的富有特色的发展。但是 , 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同时 , 如何保留本民族的次文化 , 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则困扰着美国社会。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是美国民族群体关上的转折点。居民结构的重大变化 , 即白人主体结构的减弱和亚裔、西裔、黑人等非白人人口的增加 , 种族歧视势头发展和种族问题再度突出影响社会发展和安定。到 1992 年 3 月 , 美国黑人的失业率高达 14.2 % , 而白人只占 6.9 % ; 在 3100 万黑人中 , 有 36 %的黑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 而白人只占 11 %。 第四 , 还有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其他社会问题。这种社会危机表现其一为老年保障危机的深化 ; 其二表现为家庭危机的加深。单亲家庭增加 , 黑人社会中 2/3 为独身母亲家庭和数量不大的单亲父亲家庭。由于性关系混乱 , 自 1981 年美国发现首例爱滋病 (HIV) 以来 , 美国感染者已高达 200 多万人 , 成为 25-44 岁青年人的头号杀手。 再有是社会安全危机加深 , 暴力案件和恶性事故上升 1982 年 10 月里根宣称 : “犯罪在今天已经是美国的一种流行病”。由于恶性凶杀案一再出现 , 围绕枪枝管制问题美国政界展开了又一场大辩论 , 1991 年 3 月 11 日 , 布什向国会提出了反犯罪法案 , 对利用枪支犯罪加重刑罚 , 并扩大联邦适用死刑的范围。 5 月 8 日 , 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以前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步莱迪命名的枪支管制法案 , 规定购买枪支要等待为期七天的调查。该法案于 1993 年生效。根据调查 , 美国境内枪支总数有 2.11 亿支。美国联邦司法小组委员会主席舒墨证实 , 1992 年死于枪械凶杀案的人数有 15,377 人, 6.5 万人受伤 , 有照枪支销售店 26.7 万家。美国监狱犯人总数 92,5247 人。 1993 年向警方正式报告的暴力案件总数为 200 万起。 1994 年 1 月 1 日 , 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 , 百老汇和第 47 街的交汇处一栋九层高楼上 , 竖起一座“死亡钟” , 每隔五分钟报告一次枪支生产的书目 , 每隔 15 分钟报告一次死于枪械的人数 , 以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的杀人率高居世界所有文明国家的榜首。造成美国社会治安问题严重恶化的重要原因是 : 单亲家庭数量增多 , 导致街头犯罪率升高 ; 电视暴力节目的诱导 , 使青少年中毒颇深 ; 枪支失控 ; 刑罚较轻 , 例如杀人犯在狱中服刑平均仅七年等。 在以发展为主 , 同时存在 ' 严重困扰的情况下 , 腐朽趋势并不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原因受下列因素制约。 第一,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机制的调整 , 在当代还有有相当的余地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面。西方发达国家的不断政策调整和改革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及上层建筑间相互促进和矛盾关系的微调 , 本书13,14,15三个专题对此将有专门的讨论。 第二,社会生产力在当代世界所起的加速发展作用 , 对危机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的抵消。我们尤其不能低估高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加速作用 , 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新的社会革命的蕴酿和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催化剂。 第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仍富活力。即使以被普遍认为是实力地位开始相对衰落美国为例 , 它仍然有其活力。如 ①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集团垄断所有制和私人经营兼顾 ; ②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 ; ③垄断主体的民主共和制 , 以垄断资本民主为主体的利益集团化 , 政治民主化趋势 ; ④以个人主义 , 自由主义 , 资本主义 , 共和主义为主体的思想多元趋势 ; ⑤向全球开放的外来移民潮以及美利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此外 , 美国固有的历史条件也有利于发展。 第四,全球三种力量的消张目前的情况下 , 也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当代世界是三大力量的较量这三大力量都在发展 ; 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在较量中失败 ;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 ; 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 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转轨也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多方面帮助。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比优越性 , 在这种情况下 , 榜样的力量的影响力也会受到限制。 注释 : 1 黄安年 : 《坚持马克思主义 ,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 《世界历史》 , 1989 年第 6 期 ; 《试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趋势》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88 年第 5 期。《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 载《中学世界历史辅导教材》 , 北京市历史学会 ,1989 年。 《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 (1990) 》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1991 年。 见世界银行发表的历年《世界发展报告》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据《 1994 年世界银行报告》,低收入国家指 1992 年人均 GNP 在 675 美元以上的国家 ; 中等收入国家指 1991 年人均 GNP 在 675 美元以上、 8,356 美元以下的国家 ; 对其中的上中等和下中等国家按 1992 年人均 GNP 为 2,695 美元作了进一步的调整 ; 高收入国家指 1992 年人均 GNP 在 8356 美元以上的国家。 《 1994 年世界银行报告》第 166-167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 年。 同上 , 第 162-163 页。 同上 , 第 162-163 页。 有关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文章 , 参见王逸舟 :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 《世界经济导报》 ,1988 年7 月18 日 ; 7 月25 日 ; 刘传炎 : 《试论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两重趋势及其客观必然性》 , 《吉林大学学报》 1985 年 4 月 ; 廖丹青 : 《关于 " 再认识 " 资本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 , 《江汉论坛》 1990 年 3 月 ; 吴泗、伍志清 : 《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 《 岭南学刊》 1990 年 5 月 ; 周明辉 : 《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与思考》 , 《抚顺师专学报》 1990 年 3 月 ; 赵任康 : 《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双重趋势》 , 《南京师大学报》 , 1991 年 2 月 ; 李综主编 :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上、下 ,1991 年 ; 裘元伦 : 《市场 + 国家 + 垄断 + 竞争促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迅速发展》 , 《世界经济》 , 1988.11; 陈伟恕 : 《对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几点认识》 , 《复旦学报》 1981 年 3 月。 美国布热津斯基著 : 《大失控与大混乱》 第 82-83 、 115-119 、 123 页 ,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93 年。 有关这方面可参见 : 尼斯比等著 : 《当代社会问题》 ,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 1978 年 ; 乔恩·谢波德·沃斯等著 : 《美国社会问题》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 ; 斯卡皮蒂著 : 《美国社会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 ; 马丁· R ·哈斯克尔等著 : 《青少年犯罪》 , 群众出版社 , 1987 年 ; 寇恩、章德著 : 《透视两性离合关系》 , 台北星光出版社 , 1988 年 ; 哈林顿著:《另一个美国》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3 年 ; 路易斯·哈里斯 : 《美国内幕》 , 华夏出版社 , 1990 年等。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世界历史研究 /2002 年9 月16 日 发布 再发时分 A 、 B 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世界历史研究 /2004 年3 月23 日 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766.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言: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1989)PDF版
黄安年 2013-1-17 07:24
导言: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1989)PDF版
导言: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1989)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17 日 发布 为了回应网友和热心读者对了解美国历史的需要 , 现在开始发布 《 20 世纪美国史》( 1989 ) PDF 全文版目录,该书是我国美国史中青年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现代美国历史的专门论著。时间起自 1900 年截止于 1987 年。书中反映了当时笔者对美国历史基本线索和阐述重点问题观察的基本见解。 本书的 导言的 PDF 版共 24 页。文字版这里采用笔者 1994 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生讲授 美国现代史导言的提纲。 ******************* 美国现代史 导言 讲授大纲 黄安年 1994 年2 月21 日 导言 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 第一节 美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三个时期 : 早期 (1492 年前—— 1776) 近代 (1776 —— 1898) 现代 (1898 ——当今 ) 早期 (1492 年前—— 1776) 三个阶段 : 印地安人开发北美时期 (1492 年前—— ) 欧洲列强在北美探险、发展和殖民时期 (1492 —— 17 世纪初 ) 英属北美 13 个殖民地时期 (1607 —— 1775 年 ) 近代 (1776 —— 1898) 四个阶段 : 两次对英战争阶段 (1776 —— 1815 年 ) 西进运动、领土扩张和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发展激化时期 (1815~1860 年 ) 南北战争和战后南方重建时期 (1861 —— 1877 年 ) 近代工业化的完成和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1987 —— 1898 年 ) 现代 (1898 ——当今 ) 四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1898 —— 1929 年 )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29 —— 1945 年 ) 战后最初 25 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 (1945 —— 1969 年 ) 超级大国地位相对衰落时期 (1969 年以来 ) 第二节 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 一 ). 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强国 ; 1. 最年轻的大国 : 时间 , 对比 ; 2. 快速发展的大国 : 三个快速发展期 : 1607~1775; 1815~1894; 1898~1993 3. 实力最强的大国 : 1894 年以来一百年 1945~1994 年 50 年间 , 六次危机 , 两次大发展 , 发展 230 年 , 危机和低速发展 20 年 , 3:2; 世界银行 1993 世界发展报告显示 : 1991 年人均 GNP 美国 22240 美元 ; 日本 26930 美元 ; 德国 23650 美元 ; 加拿大 20440 美元、法 20380 美元、意大利 18520 美元、英国 16550 美元。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相比 : 1991 年相差 60.14 倍 ; 1990 年相差 56 倍 ; 1988 年相差 54.6 倍 ;1970 相差 26.6 倍 ; 1950 年相差 22 倍。高收入国家和中国相比 ,1991 年 GNP 是中国的 56.9 倍。 世界银行 1993 世界发展报告显示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以 1965--1991 年计 ( 单位 : 亿 US$): 中国 672--3696.5; 美国 6989.9----56108; 日本 912.9--33622.8 德国 1148.2--15743.2; 美国是中国 : 1965:10.4 倍 ; 1970:10.85; 1983:11.93 倍 ; 1989:12.34 倍 ; 1990:14.78 倍 ; 1991:15.18 倍。据世界银行对 1993 年经济的剖析 , 人均收入日本 28220 美元 , 美国 23120 美元 , 德国 23030 美元。 美国工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从 1894 年以来已整整 100 年了。 1894 年的工业产值美国 94.98 亿美元 , 为英国的 2.2 倍 , 德国的 2.93 倍 , 法国的 3.28 倍。而 1860 年时只是英国的 68 % ; 法国的 91.1 % ; 德国的 95.6 %。世纪之交 , 美国在世界国民财富的比重占 30.1 % ; 英国占 19.5 % ; 德国占 16.6 %。 1916 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 在各个经济领域占有全面的优势 , 20 年代美国成为汽车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 1938 年 , 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为 100, 美国占 36 % , 西欧共同体 ( 含英国 ) 占 35.6 % , 即美国比英、德、法、意等国的总和要多 , 而日本只占 4.6 %。黄金外汇储备资本主义世界为 100, 1937 年美国为 46.4 % , 法、意、德、英占 25.9 % , 日本占 0.1 %。到二战后的 1948 年 , 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为 100,  美国为 54.8 % , 西欧共同体为 22.6 % , 日本为 1.2 %。即 1948 年美国是西欧共同体和日本总和的 229 %。黄金外汇储备, 1950 年 , 美国占 48.5 % , 法、意、德、英占 10.5 % , 日本占 1.3 %。即美国为其他五国的 44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当代世界已有 50 年 , 半个世纪来美国一直是超级大国。 1965 年美国 GDP 6989.9 亿美元 是日本的 7.66 倍、英国的 6.94 倍、德国的 6.11 倍、法国的 7.06 倍。美国是其他五国的 148.29 % ; 1983 年美国 GDP32757 亿美元 , 是日本的 3.06 倍 , 英国的 7.2 倍 ; 德国的 5.02 倍 ; 法国的 6.31 倍。美国是其它五国的 107.6 % ; 1991 年美国 GDP 56108 亿美元 , 是日本 33622.8 亿美元的 1.67 倍 ; 德国 15743.2 亿美元的 3.56 倍 ; 英国 8767.58 亿美元的 6.4 倍 ; 法国 11992.29 亿美元的 4.68 倍。 实力对比 :1965 年美国是中国的 10.4 倍 ; 1983 年美国是中国的 11.93 倍 ; 1990 年美国是中国的 14.78 倍。 4. 富有活力的大国 : 私人经营和国家、集团、私人垄断所有制兼顾 ; 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政府干预 ; 垄断主体的民主共和制 ( 以垄断资本民主为主体的利益集团化 , 政治民主化趋势自由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多元化 ( 以个人主义 , 自由主义 , 资本主义 , 共和主义为主体的思想多元趋势 ); 向全球开放的外来移民潮 ; 美利坚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 ( 以基督教新教为主体的世界各教派林立趋势 ; 以 WASP 文化为主体各种族文化共存和交融的趋同存异趋势 )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 : 1. 历史上的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 19 世纪的大西洋时代 , 20 世纪的两大洋时代和 21 世纪的太平洋时代均有利于美国 2. 免受封建制度的严重影响 有别于日本、德国、英国、俄国和中国 3. 国内的长期和平与稳定发展 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自 1865 年以来 130 年国内无战争 ; 政局稳定 , 和平交权没有政变 , 没有脱出自由主义政权的轨道 ; 不存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严峻形势 ; 社会危机尚未威胁根本的制度。 4. 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传统 ( 二 ). 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 1. 持续 380 多年的外来移民潮 ; 2. 外来移民的历史作用 : 影响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 影响近代工业化和现代化 ; 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 影响思想文化多元化 3. 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 : 从自由移民到有限移民 ; 第二次大战后的移民政策 ; 1991 年移民法 4. 美国对中国的移民政策和当代中国的出国潮注意新的排华倾向 ( 三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 四 ). 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典型 ;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典型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 ; ( 五 ). 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1. 人口流动的王国 : 流动中的北美大陆 ; 高迁移率的基本原因 ; 人口频繁流动的影响 2. 对外贸易的超级大国 : 从贸易立国到超级贸易大国 ; 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交替 3. 门户开放的国家 : 从对华门户开放到全球门户开放政策 ; 门户开放式外交的全球影响 4. 从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调整到现代史上的四次改革调整浪潮 第三节 美国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我以为 , 在美国现代史研究中要坚持实践和生产力标准、遵循多样化的统一规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武器 , 百家争鸣扬长避短、坚持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坚持重点攻关突破 , 重视社会普及需要、加强当代美国和美中关系的研究 , 借鉴美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 . 坚持实践和生产力标准 首先 ,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 衡量美国历史是非曲直的根本标准 , 是依据书本或条条 , 还是由实践来检验 , 这是维护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水岭。毫无疑问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对美国历史作过十分精辟的分析。然而 , 他们的理论之所以正确 , 是因为受到实践的一再检验 ; 他们的某些论断 , 经实践检验又得到了修正和发展。 对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 都涉及要不要坚持实践第一标准问题。 如二十世纪的美国是在发展还是衰退 ? 是处于大革命形势的前夜 ? 还是处在相对稳定时期 ? 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是很快崩溃 ? 还是有相当的活力 ? 怎样正确总结美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他山之石 , 可以功玉” ,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 对大量第一手的实践材料加以全面综合和深入剖析 , 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同样如关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问题 , 涉及垄断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地位的评价 ; 涉及反垄断弊端的斗争及其后果的评价 ; 涉及各个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政府的经济改革和调整措施的评价 ; 涉及对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集团的发展及其评价。怎样看待现代资本社会中一再发生的经济危机 , 和如何评价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 不仅要看到当时的影响 , 而且要估计到它的深远后果 , 既要指出它的负面作用 , 还要注意它潜在的转机效应。对于本世纪重大经济史事件的评价如罗斯福新政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调整措施等 , 都涉及它的历史地位和阶级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评价和政治评价问题 , 对这些问题 , 也只能遵循实践第一这一客观标准。 再如有关美国现代历史人物的评价 , 象美国历届总统及其他政界代表人物 , 都涉及他所代表的历史作用和阶级利益、他所处的时代局限和个人作用、对他的总体评价和个案分析、他的社会影响和政治态度的具体分析、作为学术研究和作为政客研究的他。 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如历次政府调整和改革的评价、美国在历次战争中的评价 ( 美西、一次、二次、朝鲜、越南、海湾战争 ) 等 , 均涉及它的阶级性质和历史作用、当时作用和今天评价、全球利益 , 阶级利益 , 集团利益 , 国家利益 , 和社会利益的评价等。 还要坚持把社会生产力标准作为唯一科学的衡量标准。 人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时 , 会有各自的衡量标准 , 如社会生产力标准、生产关系决定标准、意识形态制约标准、国家关系和利益原则标准、阶级属性的好恶标准、以及二元标准等。一部二十世纪美国现代史 , 既是生产斗争史又是阶级斗争史 , 而只有把握社会生产力标准 , 才能对二十世纪美国现代史有准确的科学判断。笔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 : “我以为评价一项政策归根结底主要看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的作用如何 , 而不应该只是强调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毛泽东同志于 1945 年在 论联合政府 一文中曾正确地指出 :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好坏、大小 , 归根到底 ,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2 〗 1992 年 3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1992 年 10 月中共第 14 大的报告和 1993 年 11 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都强调 : “坚持以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作为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取舍和检验其得失的根本标准。” 对于生产力标准如何判断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以为它应包含 : 综合考察社会生产力水平 ; 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重要经济指标 ; 重视对科学技术水平及其社会影响的考察 ; 重视对国民经济管理水平的考察 ; 重视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体考察 ; 重视对人口流动和人口的身体、文化素质的考察 , 重视对经济和自然环境及资源的考察 ; 重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 ; 重视政府和社会集团对发展经济的政策的考察等。把生产力水平的综合考察 , 简单理解为几项经济指标的研究是不全面的。〖 3 〗 二 . 遵循多样化的统一规律 把握多样性统一规律来认识历史和经济、政治现象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般历史规律 , 只是“一种近视值 , 一种倾向 , 一种平均数”。马克思在批评俄国民粹主义者对资本论的错误解释时说 : “极为相似的事情 , 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都分别加以研究 , 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 , 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 , 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万能钥匙 , 那是永远大不到这种目的的。”〖 4 〗显然 , 马克思在这里反对僵化地理解统一性强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 认为用一般特点来取代各国具体实践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1916 年列宁写道 : “在发达资本主义下一致需要的托拉斯和银行 , 甚至在现代帝国主义条件下 , 在各个不同的国家里也具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至于美、英、法等国先进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式虽然基本上相同 , 但它的形式是 更加不 一样的。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 , 同样表现出这中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 , 这是不可避免的 , 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 , 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 ,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 , 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 ,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再没有比‘为了历史唯物主义’而一律用浅灰色给自己描绘这方面的未来 , 在理论上更贫乏、在实践上更可笑的人。”〖 5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思维的任务现在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的依次发展阶段 , 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6 〗恩格斯认为 , 历史的多样性“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 : 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 7 〗探索现代美国历史的多样性统一 ,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科学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的需要 , 也是发展美国问题和美国史的需要。我们不能片面和僵化理解统一性 , 以论代史、以论带史 ; 也不能忽视统一性 , 夸大多样性 , 导致例外论 , 而是要把理论探索、历史考察和现状跟踪结合起来 , 开创现代美国问题研究的新局面。 我在 美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文中说 : “坚持多样性统一 , 就要重视对美国历史发展特点及其反映历史发展一般特性的研究” ; “坚持多样性统一 , 就要重视历史的比较研究” ; “坚持多样性统一 , 还要求实事求是地、批判地借鉴美国的历史经验” ; “坚持多样性统一 , 还要特别注意对美国发展道路的研究”。〖 8 〗这里 , 我要强调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观 : “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 , 即把历史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 9 〗“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 , 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 , 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 , 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10 〗 坚持多样化统一的规律就是要重视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发展动因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就是要重视对现代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研究 : 例如比较研究近代和现当代 ; 欧洲、北美和日本的比较研究 ; 发达资本主义和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研究 ; 自由资本、一般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比较研究 ; 生产过剩危机和结构性经济危机的比较研究 ; 西方各国和各时期经济改革之异同的比较研究 ; 西欧、北美和日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 不同国家、地区和时期的居民社会生活丰裕成都和贫困化水平的比较研究等。美国历届改革调整措施的比较研究 ; 美国历次战争的比较研究 ; 美国政体及其各部分间的比较研究等。通过这些纵向、横向、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交叉比较研究来揭示多样化统一中美国的真貌。 三 . 百家争鸣扬长避短、坚持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表明 : 历史科学的兴旺发达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国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 无疑有助于鉴别和分析美国历史和现实及理论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但是 , 这种研究重在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 , 不应离开历史条件乱贴标签 , 不加区别地把个别结论和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的论述 , 当做普遍真理 , 甚至以“凡是”标准来排斥新情况、新事物、新成果和新结论。 发扬百家争鸣精神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美国史研究首先碰到一个流派问题。不了解流派 , 对各种流派不加分析就不能全面吸取美国历史研究之长 , 补已研究之短。无论是本世纪初的进步学派、经济学派 , 还是 30~40 年代的老左派 , 或是 50 年代的保守主义学派或修正学派、利益和谐派 , 无论是 60 年代的新左派 , 或 70 年代以来的新保守主义学派 , 80 年代以来的新社会史学等学派 , 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不同学派。它的兴起和变化 , 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哲学思潮及其政治倾向密切相关 , 但是它又有相对承继性和独立性。它和政治相联又不是政治 , 它是学术 , 又不是纯学术 , 在这种情况下 , 坚持百家争鸣 , 去粗取精尤为重要。在一般情况下 , 美国史译著的观点是正缪并存 , 良莠相混的 , 而且 , 各个学派对史学从不同角度作了各自的研究和贡献。我们决不能以派划线 , 人云亦云 , 而要悉心研究 , 博采众长 , 以我为主 , 为我所用。 1990--1992 年间 , 中国大陆出版的美国史著作 , 共 75 部平均每年 25 部 , 每部一般均在 20 万字以上。而 1979-1989 年间大陆出版的这类专著大约只有 170 部 , 平均每年 15 部。三年来发表的美国史论文数量可观 , 质量也有所提高 , 根据估算 , 在国内发表的有关美国历史的有一定影响的论文 , 一般性文章 , 资料 , 译文中 , 有一定影响的论文约占 15 %左右。在我们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的 622 篇选目中 , 从收录的 390 种期刊中经过选择 , 共包括 170 种期刊 , 这些期刊包括了全国和地方与美国历史相关的重要刊物【 11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 1979-1989 年间的美国史研究。【 12 】 三年来美国史论文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是和下列因素分不开的 : 一是 , 美国史工作者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深入的结果 ; 二是 , 涉美问题工作者 , 把专题研究和历史研究结合起来 , 取得新成果 ; 三是 , 一些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 ; 四是 , 一些论文是赴美进修研究的成果和少量中国留美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是 , 中国美国学的兴起 , 关于中国美国史研究信息交流的加快 , 有效地减少了完全重复课题的研究。 中国人研究美国史要有自己的特色 , 做到扬长避短 , 发挥优势 , 洋为中用 , 可集中在下述几方面突破 : 第一 , 中美关系史、美中文化交流的研究 ; 第二 , 美中历史、文化、经济、习俗和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三 , 中国美国学的研究 ; 第四 , 美国史研究热点、疑点、重点和难点新解。 四 . 坚持重点攻关突破 , 重视社会普及需要 迄今美国问题研究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颇多 , 发展前景广阔。就著作而言 , 按美国历史杂志所列 38 个研究领域 , 三年中未见有一定影响的著作问世的占一半 , 她们是 : 美籍非洲人 , 农业和农村史 , 人口学 , 早期国家时期 , 环境 , 同性恋史 , 印第安人 , 劳工 , 法律和宪法史 , 物质文化和建筑 , 男人史 , 公共史 , 宗教 , 科学和医学 , 性史 , 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 , 运动和娱乐 , 都市和城郊史 , 妇女史。其中大都涉及社会问题研究,有的在我国美国史学界有相当的研究实力,如美籍非洲人,劳工,和早期国家时期。有的已有学者从事专门问题研究 , 如农业和农村史 , 环境 , 法律和宪法史 , 社会福利和公共卫生 , 都市和城郊史 , 妇女史等 , 都有望在近年内有国内学人专著出版。 90 年代初 , 出版有影响的专著只有一两部的领域是 : 内战与重建 , 殖民地和革命时期 , 教育 , 家庭 , 移民 , 种族 , 和国内移民 , 大众媒介 , 音乐和影视艺术 , 社会史 , 理论和方法 , 东 , 西 , 中 , 南部地区等 , 这些领域都有专人从事专题研究 , 也可望新作面世。 就论文而言 , 三年来未见有一定影响的论文发表的领域有人口学 , 家庭 , 同性恋史 , 男人史 , 性史 , 运动与娱乐等 6 个领域 , 在 4 篇论文以下的领域有档案和书目 , 环境 , 大众媒介 , 音乐和影视艺术 4 个。这说明 , 我们还可从更广阔的视野开展对美国史的研究。它并不排斥对传统的或已有课题的继续或深入研究。 三年前 , 我在 十年 , 四十年和一百五十年 ---- 美国问题中文著译作综述 一文中【 13 】曾对中国的美国问题研究提出了四点建议 , 今天看来 , 这些意见仍有强调的必要 , 同时 , 还可增加一条新的建议 : 第一 , 制订宏观控制规划 , 协调学术出版力量 , 发展优势领域 , 填补研究空白。 第二 , 坚持马克思主义 , 贯彻百家争鸣方针 , 重视研究倾向 , 加强评论工作 , 推动健康发展。 第三 , 鼓励跨学科协作研究。 第四 , 组织美国问题基本工具书的编辑出版 , 开展对中国美国学的研究。 第五 , 加强中国美国问题研究信息手段现代化的进程 , 尽快研制我国的中国美国学光盘。 五 . 加强当代美国和美中关系的研究 , 借鉴美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 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明确指出 : “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 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不要被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 , 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3 年11 月14 日 ) 又强调 : “从中国国情出发 , 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要警惕右 , 主要是防止‘左”。 应当看到 , 认真借鉴利用美国现代化的先进经验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首先 , 美国现代化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是现代化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而不都是资本制度的产物。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说 , 有许多共同性。其次 , 美国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也是推动西方世界经济继续发展的产物。第三 , 美国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是还是稳定和巩固垄断资本社会的产物。第四 , 美国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验又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和两大社会制度共存和竞争的产物。 认真借鉴利用美国先进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这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化的需要 ; 其次 , 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 再次 , 还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需要。当今发达的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着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和精神污染相当严重的矛盾 , 西方世界存在不少不甚安定的社会问题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第四 , 这又是稳定社会的需要。 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 , 包括 : 研究美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考察美国有关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 研究美国的改革调整思路和对策 ; 注意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协调各类集团之间的关系和稳定社会对策等。在这里需要注意时代特色、资本特色、国家特色和中国特色。 高度重视美国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内政和外交的研究 , 是我们应当高度注视的课题。 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已 快整整半个世纪了。列宁的名著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问世至今 , 也有 3/4 以上的世纪了。半个世纪以来 , 当代资本主义有了极大的发展 , 而我们的或生生的理论指导远远落后于现实 , 我们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普及历史教育还停留在 战后初期的水平。除了少数科研机构外 , 我们的高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专题和跟踪研究都很薄弱 , 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专著、专史和专论还不多。离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 , 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离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 , 也就谈不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 并在和平竞争共处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 离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 , 坚持改革开放 , 借鉴西方先进经验 , 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 离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 , 中华民族难以在 21 世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笔者在行将跨入 90 年代之际 , 曾著文呼吁“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 14 〗今天 , 笔者还要大声疾呼 : 尽快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史。为实现这一目标 , 需要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学者的通力协作 ; 需要分工进行重大课题的专题研究 ; 需要编撰基本资料和基本论著目录。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实践第一标准和生产力标准 , 只要我们把理论、历史和现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 博采众长 , 脚踏实地 , 奋力拚膊 , 完全有可能在美国和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局面。 注释 : 〖 1 〗参见拙著 :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 第 529~541 页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1993 年 ; 美国的崛起 , 第 18~28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 , 载光明日报 1989 年 1 月 4 日。 〖 2 〗拙文 :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1992 年第 4 期。 〖 3 〗拙文 :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 世界历史 , 1989 年第 6 期。 〖 4 〗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1877 年 11 月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19 卷 , 第 130~131 页。 〖 5 〗 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 , 列宁全集 第 23 卷 , 第 64~65 页。 〖 6 〗 列宁全集 第 21 卷 , 第 38~39 页。 〖 7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1 卷 , 第 341 页。 〖 8 〗 美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载拙著 :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 第 529~541 页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1993 年 ; 美国的崛起 , 第 18~28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9 〗 列宁全集 , 第 21 卷 , 第 39 页。 〖 10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1 卷 , 第 341 页。 【 11 】 报纸 , 台 , 港 , 澳刊物 , 外国在华出版的中文杂志未收录在内。据上海图书馆 1992 年第 1 期 全国报刊索引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共收期刊 2,345 种 , 其中与美国历史相关的期刊有 300 多种。 【 12 】 据 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 1979-1989 的统计数字计算 , 1979-1989 年间平均每年发表的有一定影响的论文不到 200 篇。 〖 13 〗 一百五十年来我国出版的美国史著译作纵览 , 世界史研究动态 , 1990 年第 8 期 ; 十年、四十年和一百五十年——美国问题中文著译作综述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1991 年第 1 期 ; 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美国经济著译作概述 , 世界经济 , 1993 年第 11 期。 〖 14 〗 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 , 光明日报 , 1989 年1 月4 日 。 _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延续中的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PDF版
黄安年 2013-1-11 07:33
延续中的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PDF版
延续中的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11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开始发布 PDF 版。新世纪以来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正在延续中 , 在某些方面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来没有一个国际法规和协定来制约世界人口的流动和发展变化。 全球人口容纳在唯一的地球家园中 , 保护一个健康的、可持续运行的地球人口环境,也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问题。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200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部分若干篇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我曾在 2006 年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和本主题相关: * 可持续发展篇( 4 ) 全球人口激增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 黄安年文 2007 年4 月1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36.html * 可持续发展篇( 5 ):世界移民潮、难民潮及世界性影响 黄安年文 2007 年4 月2 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54.html 本文的 PDF 版第 126-145 页,共 20 页。现在的文字版以同题 在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2 日 发 布 ****************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已有 1470 次阅读 2008-2-6 10:21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5 日 发布 本文发表在笔者《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6 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126-145 页。网上发表时,“本世纪”改为“ 20 世纪”。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25 日 首发。现在已是 11 年后 , 情况又有新的变化 , 这是需要注意的。 ***********************************88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学术交流网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 1 月 25 日 网上首发 6 .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当代世界人口的爆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 当代世界人口的特点 , 主要表现为 :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世界人口的迁移呈现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的增长趋势、国际人口流向发达国家趋势有增无减、人口结构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化趋势、以及人口素质的极端不平衡。 ( 一 )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 1. 世界人口绝对数字的迅猛增加 据苏联人类学家乌尔拉尼斯估算 , 公元前 300 万到 110 万年前 , 全世界共有 23 万人。在 290 万年间每千年人口增加不到 1 %。公元前 15000 年到公元 7000 年 , 世界人口由 300 万增加到 1,000 万。据生物学家和人口学家赫胥黎推算 , 公元前 500 年左右世界人口为 500 万左右 , 公元前夕为 2.5 亿人口。公元 1000 年为 3 亿人口 , 公元 1500 年为 4.46 亿人口。公元 1650 年为 5.5 亿人口。公元 1830 年为 10 亿人口 , 大体上 200 间 , 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 1900 年 , 世界人口 16.5 亿 , 1930 年世界人口 20 亿。 100 年增加了一倍。 1950 年世界人口 25.13 亿 , 1960 年世界人口 30.27 亿 , 在 30 年间世界人口又增加了第三个 10 亿。 1976 年 , 世界人口超过 40 亿 , 在 16 年内世界人口增加了 10 亿 , 1987 年 7 月 11 日 , 世界人口突破了 50 亿大关。这一天被称为 “ 50 亿人口日” , 这第五个 10 亿人口只用了 11 年多时间。 80 年代人口专家说 , 世界上每分钟增加 150 人 , 每天增加 22 万人 , 每年增加 8,000 万人 , 相当于一个孟加拉国 , 1993 年人口增加 9,000 多万。从 1950 年的 25 亿多到 1987 年的 50 亿多 , 人口翻一番只用了 37 年时间。 1990 年世界人口为 52.98 亿 , 1994 年人口突破 57 亿。预计到 1998 年世界人口会突破 60 亿 , 2000 年达 62.2 亿 , 2020 年超过 80 亿人口 , 2025 年 84 亿 , 2050 年 108 亿人。从 1960 年到 1998 年人口翻一番只用 28 年就行。〖 1 〗我国人口在 1993 年 12 月为 11.86 亿 , 1994 年 2 月底已达 12.02 亿 , 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2. 世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递增 公元前 5500 年 - 前 3000 年为 0.04 % ; 公元前 3000 年前 850 年为 0.06 % ;850 公元前 - 公元 1650 年为 0.07 % ; 公元 1650-1800 年为 0.4 % ; 公元 1800-1900 年为 0.5 % ; 公元 1900-1950 年为 0.8 % ; 公元 1950-1980 年则激增到 1.9 % , 其中 60 年代高达 2.09 %。 70 年代平均每年增加的人口是公元初到公元 1200 年间的全部净增人口数。 1980 -1992 年世界年平均增长率为 1.7 %。其中其他低收入国家 ( 不包括中国和印度 ) 为 2.6 % , 中国为 1.4 % , 印度 2.1 % , 发达国家为 0.7 %。〖 2 〗 3. 当代世界人口的激增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 1950-1980 年为例 , 全世界人口由 25.13 亿增加到 44.32 亿 , 增长率为 67.13 % ; 其中发达国家的欧洲国家由 5.72 亿增加到 7.5 亿 , 只增长了 31.12 % , 而发展中国家则由 16.43 亿增加到 32.83 亿 , 净增了 99.8 % , 几乎在 30 年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为 2.3 % , 其中拉丁美洲地区高达 2.65 % , 26 年翻了一番 ; 非洲地区 2.6 % , 27 年翻了一番。在 1985 年 世界银行报告 所列 37 个低收入国家中 , 除缅甸、印度、中国、海地、几内亚、斯里兰卡六国外人口增长率都在 2 %以上 , 卢旺达则高达 3.7 %。〖 3 〗据大英百科全书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有 112 个单位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 2 %。 据 世界银行报告 , 低收入国家 , 从 1965-1990 年由 17.43 亿发展到 30.13 亿人口 , 从占世界人口的 52.37 %到 56.87 % ; 高收入国家由 6.80 亿到 8.35 亿人口 , 从占世界人口的 20.43 %到 15.76 %。据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低收入国家 ( 不含中、印 ) 在 1970-1980 年间年平均人口增长 2.6 % , 1980-1991 年间也为 2.6 % ; 此间 , 中国由 1.8 %降到 1.5 % ; 高收入国家由 0.8 %降到 0.6 %〖 4 〗 我国人口 ,1930 年为 4.4 亿 , 1949 年为 5.4 亿 , 1982 年 10.15 亿 , 从 1949-1982 年间的自然增长率为 1.9 %。据印度的估算 , 到 2000 年印度人口达 10 亿。 2030 年将超过中国。 1994 年 世界银行报告 显示 1980-1992 年间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平均增长率超过 3 %的有坦桑尼亚 (3.0) 、埃塞俄比亚 (3.1) 、马拉维 (3.2) 、尼日利亚 (3.0) 、尼日尔 (3.3) 、贝宁 (3.1) 、肯尼亚 (3.6) 、巴基斯坦 (3.1) 、加纳 (3.2) 、多哥 (3.3) 、赞比亚 (3.2) 、洪都拉斯 (3.3) 、津巴布韦 (3.3) 、科特迪瓦 (3.8)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3.3) 、刚果 (3.1) 、巴拉圭 (3.0) 、约旦 (4.7) 、博茨瓦那 (3.4)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3.5) 、纳米比亚 (3.0) 、也门共和国 (3.8) 、加蓬 (3.4) 、纳米比亚 (3.0) 、沙特阿拉伯 (4.9) 、阿曼 (4.3) 、索马里 (3.1) 、阿联酋 (4.0) 等共 27 国 , 占统计中的 132 国中的 1/5, 绝大部分集中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 该地区的比例高达 3.2 % , 撒哈拉以南非洲为 3.1 % , 而高收入国家中除新加坡 (1.7) 、澳大利亚 (1.5) 、加拿大 (1.2) 、以色列 (2.2) 外 , 均为 0.9 以下〖 5 〗 与此同时 ,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率的速度下降。 1950~1980 年间 , 发达国家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1.1 % , 其中 1965~1980 年间只有 0.9 % , 而 1980~1985 年间又下降到 0.6 %。 1980~1991 年间 , 发达国家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 0.6 % , 其中丹麦、德国、比利时为 0.1 % , 爱尔兰、英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为 0.2 % , 瑞典为 0.3 % , 挪威、芬兰、西班牙 0.4 % , 日本、法国 0.5 % , 荷兰、瑞士 0.6 % , 新西兰 0.7 %、美国 0.9 %。 90 年代至今也保持在 0.6 %的水平。〖 6 〗 在发达国家平均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 而发展中国家是 4.4 个孩子 , ( 官方记录一个母亲生孩子最多的是 1725~1765 年间 , 一位莫斯科妇女 , 共生 69 个 , 她 16 次双胎、 7 次三胎、 4 次四胎 , 目前最多的是 1981 年的智利一位妇女已生了 55 个孩子 ) 发达国家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 低自然增长率趋势。 50~80 年代发达国家人口由 8.57 亿到 11.31 亿人 , 年均增速为 1.1 % , 65~80 年为 0.9 % , 80~85 年为 0.6 % , 西欧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 80 年代中期只有 0.1 %。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 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高的提高 ,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以及节制生育的推行。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转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16 ‰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据估算 1985~2000 年间 , 年增长率在 0.5 %以下的有意 (0.1), 比 (0.1), 英 (0.1), 奥 (0.1), 荷 (0.3), 法 (0.4), 芬 (0.3), 日 (0.4), 挪 (0.2), 瑞士 (0.1), 德 (0.2), 丹 (-0.1) 。而导致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速度下降的原因是 , 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 更加注意生育质量 ; 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地位的提高 ; 节制生育的推行。〖 7 〗 4. 当代世界人口激增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首先 , 由于粮食、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受制约 , 一些发展中国家陷于“马尔萨斯新困境” , 经济成长的成果被人口增长所吞没。一般认为人口增长率为 1 % , 则要求有 3 %的经济增长率 , 如人口增长率为 2 % , 则有 6 %的经济增长率。发展中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5.9 % , 5.2 %超过发达国家的 4.9 %和 3.4 % , 但人均产值则下降为 3.4 %和 2.8 % , 低于发达国家。从 1950~1974 年 , 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了 120 % , 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 113 %。以粮食生产和人口食物增长的对比而言 , 1952~1962 年 , 发展中国家人均食物量 0.7 % , 发达国家 1.3 % ; 1962~1972 年前者 0.2, 后者 1.4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反常的落后现象” , 即尽管工业发展较快 , 但仍然扩大人均产值的差距 ; 尽管就业人数增加 , 仍然出现相对人口过剩 ; 尽管都市化迅速发展 , 乡村人口密度仍然增大 ; 尽管识字人口比重增加 , 不识字的绝对人口数字仍然越来越多。〖 8 〗 其次 , 世界人口激增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 50 年代世界劳动力增加 2 亿 , 70 年代 2.7 亿 , 80 年代 3.35 亿 , 劳动力人口呈现加速趋势。有人估计 1970~2000 年间劳动力增加了 67.8 % , 其中发达国家为 29 % , 而发展中国家为 86.2 %。即使在美国 60~70 年代劳动力的激增也形成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第三 , 世界人口的激增也会影响到世界环境生态的恶化。 他将导致森林、渔业资源匮乏、城市水源不足、野生动植物减少 , 并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污染加重。 1988 年 11 月初 ,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北京公布报告说 : “即使中国在 2028 年前人口控制在 12 亿左右 , 今后 40 年仍须把主要力量放在新增的 2 亿新居民的衣食住行上 , 不可能拨出足够的资金用于野生动物保护 , 而身居偏僻山区或林区的少数民族地位 , 生育不受严格控制 , 对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第四 , 世界人口激增还对人口素质个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有 1/3 到 1/2 的人营养不良和受到饥饿威胁。文盲增多 , 平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要相差 15 岁 , 1985 年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为 76 岁 , 发展中国家 61 岁 , 如果不把中国和印度计算在内 , 则相差 24 岁。〖 9 〗 二 . 世界人口的迁移呈现城市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急剧增长趋势 根据 1980 年 9 月在罗马召开的“人口与城市未来”国际会议宣言估计 , 1800 年左右 , 在全世界人口中 , 城市居民不到 3 % , 1900 年为 13.6 % , 1950 年为 25 % , 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 50 %以上。 1970 年世界人口中城市居民占 41.4 %。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 , 1970 年只有 162 个 , 1985 年已增加到 273 个 , 千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 16 个 , 其中发展中国家占 9 个 , 这种大城市人口激增是一个普遍趋势。 1920~1960 年间 , 2~10 万人口的城市增加了 1.3 倍 , 10~15 万人口的城市增加了 1.9 倍 ; 50~250 万人口的城市增加了 2 倍 ; 250 万以上人口城市则增加了 4 倍。 城市化趋势在地区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1950~1970 年间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在 30~50 % , 而非洲地区则只有 10~25 % , 估计到本世纪末 , 拉美地区城市化高达 75 % , 非洲地区 38 %。截止 1987 年低 , 我国有城市 381 个 , 人口 2.6 亿 , 占全国总人口 ( 台湾未计在内 ) 的 24.5 %。据 世界银行 1987 年报告 , 市场经济工业国的城市人口在 1965 年占 70 % , 1985 年占 75 % ; 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 1965 年占 17 % , 1985 年占 22 % , 其中上中等收入国家城市人口 1965 年占 49 % , 1985 年占 65 % , 最低收入国家 1965 年占 13 % , 1985 年占 20 %。 1992 年高收入国家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78 % ; 中等收入国家占 62 % ; 低收入国家占 27 % , 而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占 73 % , 南亚占 25 % , 中国从 1970-1992 年由 18 %上升到 27 %。〖 10 〗根据英国的一个人口机构 1993 年度报告的预测 , 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有一半生活在城市 , 世界上每年有 2-3 千万最贫困的人流入城市。 1992 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42 % , 10 年内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 11 〗 80 年代以来 , 在发达国家人口从乡村流往城市的势头有所减弱 , 出现由城市向乡村倒流趋势。这是因为乡村人口发展到了底限 , 城市人口已经饱和 , 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 如住房拥挤 , 地价昂贵 , 环境恶化 , 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 农村电气化 , 汽车和高速公路 ` 的发展 , 微电子计算机的普及 , 城乡差距相对缩小。 1986 年 12 月 , 在罗马举行的城乡问题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 与会学者认为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拥有必要的手段在短期内使自己的基础设施满足大城市需要。 三 . 世界人口范围移民潮的兴起和国际人口流向发达国家趋势有增无减 1. 历史上国际地区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在历史上国际地区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有过几次 , 对于各国人口的定居、民族构成以至社会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公元五世纪前后的欧亚民族大迁徙时期 , 日耳曼民族迁居中欧和北欧并进入不列颠群岛 , 斯拉夫民族散居到中欧并聚集到整个巴尔干半岛 ; 突厥民族迁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地区 ; 匈牙利人从南乌拉尔地区迁到多瑙河中游地区 ; 阿拉伯人则迁移到近东和北非地区。 公元 15~16 世纪 , 地理大发现时期又掀起了人口迁移的第二次浪潮。人们由欧洲涌向美洲 ,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迁往中美和南美 , 其后法国、荷兰、英国、苏格兰、爱尔兰人涌往北美。 公元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 (1815~1914), 是世界人口大迁移的第三次浪潮 , 许多欧洲人涌向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西伯利亚定居。这些地区的居民 , 从 1810 年的 567 万人 , 增加到 1910 年的 2 亿人口。在 20 世纪初 , 世界人口的地区分布分别为 : 欧洲 4.23 亿人 , 亚洲 9.37 亿人 , 非洲 1.2 亿人 , 美洲 1.44 亿人 , 澳洲 600 万人。大体上 , 每年移民数在 1000 万人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世界人口的第四次大迁移浪潮 , 大批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向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拉丁美洲国家人口流向北美和欧洲 ; 亚洲国家人口也流向北美和欧洲。 1951~1970 年间 , 移民美国的人数共 584 万人 , 移民加拿大人口 200 万以上。 1960~1975 年间移民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人口有 300 万。 1946~1960 年由欧洲到美国的移民共 154.57 万人 , 加拿大 142 万人 , 阿根廷 31.61 万人 , 巴西 51.6 万人 , 委内瑞拉 41.32 万人 , 以上共 421.1 万人。迁入联邦德国到 1974 年的外籍工人 350 万人 , 其中土耳其人 100 万 , 南斯拉夫人 70 万 , 意大利人 63 万 , 希腊人 40 万西班牙人 27 万。法国在 1973 年有外籍人 350 万 , 其中阿尔及利亚 75 万人 , 葡萄牙人 70 万 , 意大利人 60 万 , 西班牙人 60 万人。瑞士 1974 年有外籍工人 100 多万 , 1987 年美国的合法移民有 60 万人以上。在新西兰 ,70 年代以前有 1/3 是澳大利亚的永久移居者 , 几乎都是由熟练劳动者及其家族所构成 ;70 年代以来斐济、西萨摩亚、汤加等地移民新西兰激增。 2. 80 年代以来的新移民潮 从 80 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潮的新趋势。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报告 , 在过去的 10 年间 , 5 岁和 5 岁以上 , 讲汉语的美国居民人数翻了一翻。 1990 年讲东亚语美国人有 300 多万 , 是 1980 年的两倍。 1990 年有 1/7 的美国人在家里不讲英语 , 比 10 年前增加了 34 %。 1990 年有 1,700 万人讲西班牙语 , 法、德、意、汉的美国人分别在 100-200 万之间 , 讲朝鲜语和他加禄语 ( 菲律宾国语 ) 的美国人数目分别上升了 127 %和 87 %。讲印第安人语的美国人有 33.5 人 , 其中近一半讲纳霍瓦语 , 美国印第安人数目接近 200 万人。 1991 年 4 月 18 日 , 人口普查局公布抽样调查结果 , 亚太人口确有漏计。调查估计 , 全美人口应在 252,982,000 至 254,989,000 之间 , 而 1990 年普查公布的数字是 248,709,873 人 , 被漏计的数字在 400-600 万间。〖 12 〗 对于世界移民数字的估计由于统计标准的不同 , 相差很大。据 1993 年 德国月刊的报道 , 当时世界移民约 1.1 亿 , 其中分布在北美地区的为 1,700 万合法移民 , 和 140 万难民 , 合计 1840 万 ; 南美地区共接收合法移民 1,200 万 , 难民 50 万 , 共 1,250 万 ; 非洲地区自身消化合法移民 2,000 万 , 难民 600 万 , 合计 2,600 万 ; 欧洲各国接收合法移民 2,000 万 , 难民 440 万 , 共 2,440 万 ; 中东地区接收合法移民 700 万 , 难民 560 万 , 共 1,260 万 ; 中亚地区合法移民 150 万 , 难民 300 万 , 共 450 万 ; 亚太地区接收合法移民 900 万 , 难民 40 万 , 共 940 万人。〖 13 〗 根据美国移民及归化局 (INS) 的统计 , 在 1992 年财政年度 , 美国的合法移民共 973977 人 , 其中 38907 人来自中国大陆 , 356955 人来自亚洲国家。〖 14 〗在美国 , 除了合法移民外还有不少非法移民 , 据美国移民归化局调查处的报道 , 仅自 1991 年 8 月到 1993 年 8 月 , 共有 14 起船只偷运事件 , 共拒押了中国籍非法移民 2300 人 , 其它许多船只被拦截在美国领海以外。〖 15 〗 1994 年大批海地、古巴非法移又涌入美国。 另一方面 , 移往海外的美国人口也大大增加 , 减去美国移往国外的人数 , 80 年代未移居美国的人数比美国历史上任何 10 年都多。〖 16 〗 80 年代西欧有 1000 万至 1200 万来自东欧苏联和第三世界非洲大批难民和外籍工人。 3. 二战后移民潮的原因 客观上是由于国际交往的加强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工具和通讯联络的日趋完善 , 出入控制放松 , 生活习惯相对缩小。主观上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居民出于改善经济地位的考虑 , 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 其中除了劳动力的长期转移外 , 还有短期的季节劳动力和过境劳动力的转移。另一部分居民的国际迁移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考虑 , 而成为政治难民和战乱逃避者 , 例如战后初期 , 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人从海外返回日本岛。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 出现 100 多万巴勒斯坦难民和 90 多万犹太移民。印巴分治后 , 印度、巴基斯坦各有近千万居民分别迁居印度或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支战争中又有数百万柬埔寨难民个越南难民。在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又有数百万难民。由于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 上百万的在阿法国人返回法国。近年来 , 波黑战争、也门内战、卢旺达种族杀戮战争 , 又使数以百万计的平民逃离家园 , 成为难民。此外还有些居民由于科学技术和学术上的原因实行地区性迁移。值得注意的是战后的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 , 是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居民通过合法特别是非法途径流向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古巴人大量流往美国 ; 北越人涌向南越 , 以后又涌向美国 ; 东德人流向西德 ; 大陆中国一些人迁居香港和美国、西欧以至其它西方国家 ; 南斯拉夫联邦的居民流向欧洲各国 ; 在苏联东欧解体的高潮中及其后 , 更有成千上万的人流向西方国家。 就地区来看 , 移民分布的特点是 : 前苏东地区移民主要走向西欧尤其是联邦德国 ; 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国家移民把美国作为主要目标 ; 南亚地区移民主要流入中东石油致富国 ; 北非地区移民则主要奔向西班牙、法国英国 , 这些人实际上占移民的比重很小 , 大都在临国地区移动。〖 17 〗 4. 移民潮的影响 外来移民对各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文化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 在都市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为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廉价劳务和科技开发的生力军 , 从长远的观点看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 , 也有利于种族多元化趋势的发展 ; 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另一方面他们又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 如环境污染、市政建设问题、贫民窟问题、犯罪问题、城市治理问题、文化习俗冲突等。另一方面 , 在 90 年代初经济严重不 景气的恶境下 , 影响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复苏和社会的稳定。对 90 年代西方经济迅速复苏带来影响 : 它增加了就业的困难 , 使已经居高不下的高失业率雪上加霜 ; 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对流入移民安置的保障开支。另一方面 , 对社会稳定也带来影响 : 它助长了西欧、北美的排外民族主义情绪 , 新法西斯主义和新纳粹主义抬头 , 在美国出现了独尊英语运动和批斥亚裔的倾向 ; 西欧的德国等地不止一次出现排外倾向。造成这一情况是和多民族和多元文化问题的冲击和世界性交流的碰撞有关 ; 也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密切相连。 关于种族多元化的影响 , 这里以美国为例作进一步的分析 :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美国 , 种族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 , 使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大熔炉”。这对于新老移民来说 , 美国为他们提供了较为自由发展的大好机遇 , 对于美国来说 , 个民族各献所长导致美国的快速的富有特色的发展。但是 , 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同时 , 如何保留本民族的次文化 , 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则困扰着美国社会。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是美国民族群体关系史上的转折点。在美国历史上 , 曾多次出现排外主义倾向 , 他们宣称不喜欢外国人跻身于他们中间 , 虽然他们总自称为“真正的美国人” , 但是却从来没有对“真正的美国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如美国学者迈克尔·休伊和阿瑟·维迪奇在 美国种族多元化的新趋势 一文中说 : “美国特色从来没有过明确的定义 , 因为美国这个国家一直是许多种族的移民及其文化的大杂烩。这种混合文化看来比排外主义者偏爱的那些抽象标志和沙文主义情绪更能说明美国的特色。”“既然英裔新教徒的领袖不再坚持他们的同化主张 , 而美国又不能提供一个有凝聚能力的文化特征来代替移民已基本上放弃的种族特征 , 许多群体和个人就开始重新寻找和恢复自己的种族文化 , 作为个人身分和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了。”〖 18 〗 四 . 人口结构上发达国家老龄化和发展中国家年轻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又称高龄化 , 在统计分类上一般以 60 岁以上划为老人 , 也有以 65 岁以上划为老人。自 0~14 岁 , 一般称少年儿童阶段 , 15~60 或 15~64 岁为劳动适龄阶段 , 60 或 65 岁以上称老年段 , 65 岁以上老人占全部老人人口的 7 % , 则为进入老龄化国家或地区。据 1983 年美国的统计材料 , 在 164 个国家中 , 属年轻型的 118 个 , 其中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属成年型的有 11 个 , 中年型的 35 个 , 多数是发达国家。 1983 年发展中国家 65 岁及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 4 % , 14 岁以下占 38 %。据大英百科全书的统计材料 , 有 93 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 0~14 岁间的占 40 %以上 , 而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 12 %以上的 9 个国家 , 除摩纳哥外都是发达国家。 根据 1987 年的 世界发展报告 ,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在市场经济工业国中 , 男子 1965 年平均 68 岁 , 在 70 岁以上的只有 4 个国家 ; 1985 年平均 73 岁 , 各国都在 70 岁以上。女子 , 1965 年平均 74 岁 , 1985 年平均 79 岁。在低收入国家中 , 男子 1965 年平均 47 岁 , 1985 年平均 60 岁 ; 女子 1965 年平均 50 岁 , 1985 年 61 岁。如果不包括中国在内 , 则男子 1965 年平均 44 岁 , 1985 年为 45 岁 ; 女子 1965 年平均 51 岁 , 1985 年平均 53 岁。全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950~1955 年为 47 岁 , 1983 年为 62 岁。〖 19 〗 1993 年 世界银行报告 显示 , 1991 年全世界出生时预期寿命为 66 岁 , 其中低收入国家 62 岁 ,(1992 年为 63 岁 ) 中国 70 岁 (1993 年为 69 岁 ), 其他低收入国家 55 岁 , 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77 岁 , 其中美国 76 岁 , 日本 79 岁 , 瑞典、瑞士、香港地区 78 岁。〖 20 〗 1970 年全世界 0~14 岁年龄段占 36.6 % , 65 以上年龄段占 5.5 % , 15~64 岁年龄段占 57.9 % , 这一年龄段每 100 人所负担的 15 岁以下儿童和 65 岁以上老年人的人口负担系数为 72.7 。发达国家地区 1970 年 0~14 岁年龄段占 26.7 % , 65 岁以上占 9.6 % ,15~64 岁占 63.7 % , 人口负担系数为 57 。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 1970 年 0~14 岁年龄段占 40.8 % , 65 岁以上占 3.7 % , 15~64 岁占 55.5 % , 人口负担系数为 80 。人口负担系数指的是每 100 名 15~64 岁适龄劳动力所负担的 15 岁以下和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数。 1993 年 世界银行报告 显示 , 1991 年人口的年龄结构 0~14 岁 , 全世界平均为 32.8 % (1990 年为 32.3 % ), 15~64 岁占 61.5 % (1990 为 61.1 % ), 65 岁以上占 5.7 % (1990 年为 6.6 % ) 。其中其它低收入国家 ( 不含中、印 )0~14 岁占 43.1 % (1990 年为 42.5 % ),15~64 岁占 55.2 % (1990 年为 54.2 % ), 65 岁以上占 1.7 % (1990 年为 3.3 % ) 。中国 0~14 岁占 27 % (1990 年同 ), 15~64 岁占 66.4 % (1990 年为 67.2 % ), 65 岁以上占 6.6 % (1990 年为 5.8 % ) 。发达国家 0~14 岁占 19.7 % (1990 年为 19.9 % ), 15~64 岁占 67.1 % (1990 年为 67.2 % ), 65 岁以上占 13.2 % (1990 年为 12.9 % ) 。〖 21 〗 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 60 和 65 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 英国 1850 年占 8.2 % , 1950 年占 16 % , 1975 年占 19.9 % , 1990 年占 15.3 % , 2025 年预计占 21.3 %。法国 1850 年占 10.1 % , 1950 年占 16.7 % , 1975 年占 18.7 % , 1990 年占 13.7 % , 2025 年预计占 22.2 %。挪威 1850 年占 8.8 % , 1950 年占 13.8 % ,1975 年 19.1 % , 1990 年占 16.4 % , 2025 年预计占 21.9 %。美国 1850 年占 4.1 % , 1950 年占 12.2 % , 1975 年占 21 % , 1990 年占 12.3 % , 2025 年预计占 20.7 %。日本 1970 年时 5.31 % , 1990 年占 11.9 % , 2025 年预计占 26.1 %。〖 22 〗日本用 45 年时间 , 完成了通常瑞典要花费 100 年以上的时间老达到老年化。日本人口在 1980 年 11705 万人 , 1990 年为 1.24 亿人 , 估计 2000 年为 1.28 亿人 , 这时老年人口占全日本人口的 16.3 %。 1930 年时 , 每 10 个日本人抚养一个老年人 , 1985 年时每 4.6 人抚养一个老年人 , 公元 2000 年则每 2.9 人 , 抚养一个老年人。 还要提到长寿 ( 老老年 ) ——指 80 岁及 80 岁以上 , 在 60 岁以上的比重 , 法国 1972 年占 13.7 % ; 挪威 1975 年占 13 % ; 瑞典 1975 年占 12.8 % ; 英国 1973 年占 12.2 % ; 希腊 1973 年占 12.2 % ; 荷兰 1972 年占 12.1 % ; 爱尔兰 1974 年占 12.1 % ; 丹麦 1972 年占 12.1 % ; 美国 1976 年占 14.5 % ; 加拿大 1975 年占 13.2 %。据预测 , 在美国生育高峰期的 7,700 万人到 2010 年达 65 岁 , 到 2030 年 85 岁 , 达到 21 %。 老年化的发展带来了赡养老人费用的增加和劳动适龄部分人口物质负担的加重 ,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广泛影响。由于劳动力人口的高龄化 , 导致流动性的相对削弱、社会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和劳动效率适应力的相对降低 , 尤其是接受新技术能力的降低 , 增加了失业危险。由于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 , 导致储蓄能力的降低。由于老人的生活习俗、家庭嗜好偏于保守 , 消费结构相对稳定 , 从而导致多样化消费需要的减少 ,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如食品加工工业、城乡规划和交通运输等。然而 , 老龄化的出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繁荣的标志 , 它是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的结果。〖 23 〗 五 . 人口素质的极端不平衡 以上四个问题是就人口数量分析而言。人口特点的质量方面涉及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 ; 身体素质则是人口素质的物质基础 ; 道德素质素质是人口素质的精神的支柱。由于道德素质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 , 衡量标准不一 , 可比性差异甚大 , 这里不作比较。〖 24 〗 1. 首先 , 就身体素质而言 可以就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口死亡率以及平均身高、体重等来衡量 , 这些都是健康水平的指标之一。市场经济工业国的婴儿死亡率 1965 年为 2.3 % ,1985 年为 0.9 %。人口死亡率 1965 年、 1985 年都是 9 人。我国解放前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是 35 岁 , 1957 年 , 1975 年 64.9 岁 , 1985 年 68.92 岁。婴儿死亡率 ; 解放前我国为 20 % , 1965 年为 9 % , 1985 年降为 3.5 % ;1988 年 , 我国 18~60 岁人口的平均身高男性 1.67 米 , 女性 1.57 米 , 18~55 岁间人口的平均体重 , 男性 59 公斤 , 女性 52 公斤 。最近 , 我国有关学者推出代表中华民族体质特征的“中国参考人” 其参数为 : 男性身高 1.7 米 , 女性 1.6 米 ; 男性体重 62 公斤 , 女性 52 公斤 。〖 25 〗中国的残疾人总数达 5,164 万人 , 总人口的 5 % , 有先天缺陷的 3,000 万人 , 精神病患者 1,000 万人 , 碘缺乏者 4.25 亿人 , 占全世界的 47 %。 2. 其次 , 就文化素质而言 它涉及成人的识字率 ( 即文盲和半文盲标准 ) 、中学文化程度和大学文化程度。据 80 年代初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统计 , 全世界成人识字率占人口 1 %以下的国家共有 20 个 , 除了巴巴多斯、列支登士敦、瑙鲁、汤加四个发展中国家外 , 都是发达国家 ( 包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 ) 。 15 岁以上成人的识字率在 80 %以上的有 16 个国家 , 全部是发展中国家 ( 阿富汗、安哥拉、布基纳法索占 91 % , 乍得占 93.7 % , 赤道几内亚——比绍、马里占 80.6 % , 尼日尔占 80.2 % , 多哥、也门 ( 萨那 ) 占 91.7 % , 巴基斯坦、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占 90 % , 塞拉利昂、索马里占 94.8 % ; 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我国的成人识字率只占 77.1 % , 低于 104 个国家和地区。据我国国家统计局 1987 年 11 月公布的数据 , 12 岁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由 1982 年人口普查时的 23.6 % (2.35 亿 ) 下降为 20.6 % , 但 1989 年估算文盲半文盲又呈现上升趋势 ( 达 2.4 亿人占人口比例的 31 %以上 ) 。全世界 15 岁以下不识字的文盲和半文盲数为 32 亿 , 占总人口的 27.7 % (8.89 亿 ), 其中亚洲 6.66 亿 , 而工业发达国家只有 2,000 万人。据 1993 年世界发展报告 , 1990 年全世界的成人识字率为 35 % , 其中女性 45 % ; 低收入国家为 40 % , 其中女性 52 % ; 中国 27 % , 女性 38 % ; 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低收入国家为 45 % , 女性为 56 %。发达国家为 4 % , 女性为 5 %。〖 26 〗 中学文化程度 , 在 12~17 岁的年龄段中 , 低收入国家 1965 年占 21 % , 1984 年上升到 32 % , 中国 1965 年为 24 % , 1984 年为 37 %。发展中国家 1965 年为 22 % , 1984 年为 38 %。我国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而发达国家 1965 年高达 63 % , 1984 年达 90 %。 1989 年达 95 %。 大学文化程度在一般 20~24 岁年龄段中 , 低收入国家 1965 年为 1 % , 1984 年为 3 % ; 中国在 1984 年不到 1 % , 1991 年也仅占 2 % , 居全世界的第 102 位 ; 发展中国家 1965 年为 5 % , 1984 年占 7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965 年为 21 % , 1984 年发展到 38 %。 1989 年则达到 42 % , 其中加拿大 66 % , 美国 63 % (1990 年为 75 % ), 法国 37 % (1990 年为 40 % ), 德国 32 % , 日本 31 % , 英国 24 %。〖 27 〗 可以说 , 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和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的 , 没有高度的文化素质 , 就很难有高度的经济现代化水平。 注释 : 〖 1 〗参见 : Б·Д·乌尔拉尼斯主编 : 世界各国人口手册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赫茨勒 : 世界人口的危机 , 商务印书馆 ,1963 年。 阿瑟·霍肯特、凯恩编著 : 简明国际人口手册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 波拉德著 : 〈〈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88 年。 〖 2 〗 1982 年以来的 世界发展报告 , 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2 年以来。 〖 3 〗 塔皮诺等著 : 六十亿人——人口困境和世界对策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2 年。 1985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5 年。 〖 4 〗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6. 人口增长和预测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3 年。 〖 5 〗同上 , 未计入国家见 1992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6. 〖 6 〗同上。 〖 7 〗邬沧萍主编 : 世界人口 , 中国人大出版社 , 1983 年。吴斐丹主编 : 人口问题与人口理论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人大人口理论研究所 : 人口与发展 , 中国人大出版社 , 1987 年。北大经济与人口研究室编 : 控制人口与发展经济 , 北大出版社 , 1982 年。 〖 8 〗参见 1990 年 世界发展报告——贫困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0 年。 1992 年 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2 年。 〖 9 〗同上 , 1992 年、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1 、表 27. 〖 10 〗 1994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1: 城市化 ;1987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9 预期寿命和有关指标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7 年。 〖 11 〗 1994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1: 城市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3 年。 〖 12 〗 迈克尔·休伊、阿瑟·维迪奇 : 美国多元化的新趋势 , 交流 ,1993 年第 4 期。詹姆斯·法洛士 : 移民问题对美国的影响 , 交流 ,1984 年第 4 期。 〖 13 〗 简·莫尔斯 : 美国更加努力阻止非法移民 , 美国驻华使馆新闻文化处 ,1993 年8 月25 日 稿。 〖 14 〗王德锋 : 世界移民潮 , 参考消息 ,1994 年8 月21 日 , 转自 德国 月刊 ,1993 年。 〖 15 〗同上〖 13 〗 〖 16 〗 罗纳德·布朗斯坦 : 洛杉矶时报 杂志 ,1994 年5 月8 日 。 〖 17 〗王德锋 : 世界移民潮 , 参考消息 ,1994 年8 月21 日 , 转自 德国 月刊 ,1993 年。 〖 18 〗 迈克尔·休伊、阿瑟·维迪奇 : 美国多元化的新趋势 , 交流 ,1993 年第 4 期。 〖 19 〗 1987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9 预期寿命和有关指标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7 年。 〖 20 〗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表 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年。 〖 21 〗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表 26; 1992 年 世界发展报告 表 26. 〖 22 〗 1982 年以来 , 各年出版的 世界发展报告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3 〗参见 杰伊·奥尔尚斯基、布鲁斯·卡恩斯、克里斯廷·卡尚斯 : 人类逐渐老化 , 科学美国人 , 1993 年 4 月号。 曾渊沧 : 解决人口老化问题的八点建议 , 联合早报 , 1994 年1 月20 日 。 〖 24 〗参见沙吉才、胡伟略 : 谈谈我国人口身体素质 , 人民日报 1988 年 10 月 3 日 ; 胡伟略、沙吉才 : 提高我国人口思想道德素质 , 人民日报 ,1988 年12 月5 日 ; 远见 : 国民素质的衡量标准 , 人民日报 ,1988 年11 月12 日 ; 鲍昌 : 关键在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 人民日报 ,1988 年12 月10 日 。 〖 25 〗 1994 年 2 月 15 日北京青年报。 〖 26 〗 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年。 〖 27 〗 1992 年 世界发展报告 , 表 29;1993 年 世界发展报告 表 29,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年。 [2003 年1 月25 日 说明:本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全球篇中第 6 专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第 126-145 页。网上发表时,“本世纪”改为“ 20 世纪”。网上发布时分上、下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世界历史研究 /2003 年1 月25 日 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442.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4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目录PDF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3 07:40
《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目录PDF版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目录 PDF 版 黄安年文 发表 :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3 日 发布 15 年前的 1997 年 ,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现在开始发布 PDF 版 , 以飨读者。我要说明的是该文撰写于 15 年前 , 现在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思考,新的表述。 本书已经绝版 , 而网上收费的文字及 PDF 版未经本人授权,为免费资源共享在我的博客上发布。我曾发布若干篇《当代世界六十年, 1945-2005 》,由于种种原因除总论部分若干篇外 , 分论部分未及继续 , 转眼就到 2015 年,就是当代世界七十年了。 目录 PDF 版共 3 页。目录文字版发表在 2008 年 2 月 11 日 黄安年的博客上。 *************************** 黄安年的博客中发布《当代世界五十年》文章目录 已有 837 次阅读 2008-2-12 06:43 | 黄安年的博客中发布《当代世界五十年》文章目录 黄安年文 发表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笔者的《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 — 1995) 》含自序、引言、结束语,正文 34 篇文章已经全部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2007 年 3 月 23 日 我在博客上发布了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年)提要: 书名: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年) 著者: 黄安年 责任编辑: 庄学君 封面设计: 陈琪芸 技术设计: 何 华 出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 年 1 月第 1 版 字数: 488000 字 页码 : 668 页 开本: 850X1168 毫米 1/32 印刷: 成都新风印刷厂 印数 : 1-3000 册 定价: 24.00 元 发行: 新华书店经销 书号: ISBN-220-03296-X/K · 495 提要说: 本书为从全球性视野阐述多样性统一进程的当代世界 50 来的历史演变。全书以多样性统一的世界为引言,论述全球篇 11 个专题、和平与发展篇 13 个专题、三类国家篇 10 个专题、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结束语。全书突出世界经济现代化、国际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多样而统一的进程,提供了当代世界史研究的新视野和新体系,显示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当代发展中国家和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实事求是的评介。该书是笔者近年专题研究成果的结晶 , 又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提炼。它既是一部互有联系的专门论著 , 又可作高等学校当代世界教材 , 也是中学教师了解当代世界若干重大问题的读物 , 同时还是社会各界了解小小寰球的参考书籍。 本书后记中写道 : 本书成稿于 1995 年 5 月,修订于 1996 年 2 月。整个内容叙事的时间下限到 1995 年 8 月,个别重要事件在看清样时适当下延到 1996 年下半年。所列参考书目限于 1996 年前出版的中文论著,以方便社会上广大查阅。限于篇幅,除个别外文参考书目外,一般没有开列。黄安年 于 1996 年 10 月 28 日 现在按照书中的顺序发布该书各个章节的目录: * 《当代世界五十年·自序》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 1997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5 日 发布 * 引言 : 多样性统一的当代世界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 1997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全球篇 *1 ,迈向新世纪五十年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 黄安年文 ,《当代世界五十年( 1945-1995 )》( 1997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 黄安年博客 /2008 年 2 月 2 日 发布 *2 ,新技术革命的崛起及其革命性影响 ,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7 日 发布 *3 ,当代世界发展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对策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6 日 发布 *4 ,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3 日 发布 *5 ,环境保护运动和西方发达国家保护环境对策,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6 ,全球人口爆满和移民潮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5 日 发布 *7 ,全球关注的人口政策和移民、难民政策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5 日 发布 *8 ,当代世界经济秩序的确立和演变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6 日 发布 *9 ,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思潮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6 日 发布 *10 ,当代世界的宗教流派及其影响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6 日 发布 *11 ,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和艺术,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7 日 发布 和平与发展篇 *12 ,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严重困扰 , 黄安年文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0 日 发布 *13 ,战后最初 25 年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7 日 发布 *14 , 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0 日 发布 *15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变革,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发布 *16 ,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发布 *17,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变革的进程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18 ,中国改革开放执 20 世纪末世界之牛耳( 1997 年 1 月) , 黄安年文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19, 主宰世界半个世纪的雅尔塔体制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20, 联合国风风雨雨五十年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21, 无所不包的世界性、区域性、专业性各类组织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22, 五十年间世界上一百多次局部战争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23, 世界热点中东地区硝烟不断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24, 印度支那地区战火此伏彼起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0 日 发布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篇 *25 ,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兴衰 , 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 日 发布 *26 ,世界最大经济集团欧洲联盟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27 ,日本岛超级大国的崛起,黄安年文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28 ,影响西方经济的经济学派在当代的演变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 日 发布 *29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理论和阶段 , 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30 ,苏联超级巨星的陨落和东欧剧变,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发布 *31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联合反霸斗争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32 ,告别全球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9 日 发布 *33 ,走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34 ,严重困扰当代世界发展的贫困问题,黄安年文,《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1 日 发布 结束语: * 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97 年 ), 黄安年文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 日 发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6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646.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何发布《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PDF版
黄安年 2013-1-2 08:52
为何发布《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01 月 02 日 发布 现在已经全部发布我所著的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PDF 版 ,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3 月出版的。 该书是我国最早出版介绍当代美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书籍之一 , 由于其愿创性和资料性概括性而在学术界有着一定影响。一些数字网站下载了该书,但需要收费而这些,我均未授权,更和我的知识产权利益不挂钩。 现在全文发布在我的博客上并辅以相关文字版,是为方便读者阅读,资源免费共享,惟请读者引用时注明出处,尊重作者著作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该书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 , 发布 PDF 版,可以救急。 我在作者自序中写道 : 社会福利保障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和持续发展 , 涉及社会政治稳定、进步和发展 , 涉及各个阶层的利益集团互动关系 , 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影响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的政策的历史回顾、实施时面对的诸方面的矛盾 , 以及它的前瞻影响都是必须重视的。 例如我们既要注意到美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 , 又要研究她在经济扩张时期制定政策时的扩大社会保障对策 ; 既要重视美国在经济滞胀和低速发展时期制定的调整政策 , 又要关注她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对策 ; 既要研究美国政府的救济福利政策 , 又要考察它由救济福利向工作福利转化的思想和政策 ; 既要注意美国的福利国家立法 , 又要重视美国的社会福利措施 ; 既要考察美国在婴儿出生高峰时期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举措 , 又要考虑 “ 婴儿高峰 ” 发展到 “ 银发浪潮 ” 冲击时期和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 对于美国不同于西、北欧典型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的不足和优长 , 我们都需要加以研究。 笔者以为,尽管这些见解落笔于 1997 年 , 但是迄今仍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相关章节的 PDF 版目录。 01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目录和作者自序( 1998 ) PDF 版,图 1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1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1278.html 02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引言( 1998 ) PDF 版,图 19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1 月12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1612.html 03 , 从早期殖民地社会救济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 (1998)PDF 版( A ),图 12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2043.html 04 , 从早期殖民地社会救济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 (1998)PDF 版( B ) ,图 25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2328.html 05 , 美国社会的资源和环境保障 (1998)PDF 版,图 1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5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2694.html 06 , 哈里 · 杜鲁门政府继续新政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 (1945-1951) PDF 版,图 20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1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3426.html 07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折中性调整 (1953-1961) PDF 版,图 2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1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3881.html 08 , 约翰 · 肯尼迪政府扩大社会福利保障的反贫困战略 (1961-1963) PDF 版,图 25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4233.html 09 , 林顿 · 约翰逊政府强化社会福利保障的 “ 伟大的社会 ” 计划 (1961-1963)( 二 )PDF 版,图 3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4747.html 10 , 林顿 · 约翰逊政府强化社会福利保障的 “ 伟大的社会 ” 计划 (1961-1963)( 一 )PDF 版,图 2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4749.html 11 , 理查德 · 尼克松政府新联邦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调整 (1969-1974)PDF 版,图 2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5316.html 12 , 杰拉尔特 · 福特政府新联邦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调整 (1974-1976) PDF 版,图 1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5322.html 13 , 吉米·卡特政府调整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探索 (1977-1981)PDF 版,图 27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2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5698.html 14 , 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改革 ( 上 )(1981-1993)PDF 版,图 3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8641.html 15 , 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改革 ( 下 )(1981-1993)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8643.html 16 , 比尔·克林顿政府改革美国社会福利保障的政策 (1993-1996) ( A ) PDF 版,图 25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8980.html 17 , 比尔·克林顿政府改革美国社会福利保障的政策 (1993-1996) ( A ) PDF 版,图 2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8986.html 18 , 美国社会福利的就业和失业保障 PDF 版( A ),图 28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9649.html 19 , 美国社会福利的就业和失业保障 PDF 版( B ),图 1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9651.html 20 , 美国社会福利的老年和医疗保障 PDF 版,图 2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0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0064.html 21 , 美国妇幼、残疾和退伍军人及住房福利保障 PDF 版,图 2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8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0395.html 22 , 美国 的贫困概念 PDF 版,图 1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6783.html 23 , 美国 的贫困结构 PDF 版,图 1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7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7093.html 24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PDF 版,图 9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7418.html 25 ,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PDF 版,图 10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30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7765.html 26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特点 PDF 版,图 2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3 1 日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48054.html 27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01 月 02 日 发布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4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PDF版
黄安年 2013-1-2 08:33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PDF版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01 月 02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513-540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27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0 日 上 , 内容上和本书略有些区别。 ************************8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精选 已有 3454 次阅读 2007-7-30 20:22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7 月 30 日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七章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的第四节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513-540 页,文字上有订正。 ****************************************** 四 . 当代美国的各种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   当代美国的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派 , 福利经济学派都对社会福利保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这些见解对于美国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    30 年代 , 凯恩斯提出的是膨胀性理财政策 , 阿尔文 · 汉森 (Hansen, Alvin Harvey, 1887-1975) 被称为美国的凯恩斯 , 他的主要著作有 : 凯恩斯学说指南 (A Guide to Keynes,1953); 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 , 1947;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 (Fiscal Policy and Business Cycles, 1941.4) 等。在这些著作中 ,  汉森为适应预算赤字和通货膨胀的需要 , 提出了用补偿性财政政策来消除经济周期的剧列波动的主张。〖 20 〗他认为凯恩斯主义 , 乃是足以解救经济周期的全面性方案。它不仅可以利用膨胀政策 , 变萧条为繁荣 , 也可以在出现通货膨胀和达到充分就业时 , 实施相反的紧缩政策 , 以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据经济的一盛一衰 , 交替实行紧缩政策和膨胀政策 , 即补偿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在经济衰退时 , 采取赤字预算的膨胀政策 , 在经济繁荣时 , 实行盈余财政的紧缩政策 , 这样两相配合 , 彼此补偿 , 崐只求整个经济周期间的收支平衡 , 不求每一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 40-50 年代杜鲁门政府和艾森豪威尔政府实行的就是这种政策。〖 21 〗赫勒 , 沃尔特 (Heller, Walter W., 1915-) 作为 1961-1964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 著有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与米尔顿 · 弗里德曼的对话 (Monetary vs.Fiscal Policy,A Dialogue with Milton Friedman, 1969);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 冲突还是共存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llision or Co-existence?,1973); 经济 : 旧神话与新现实 (The Economy: Old Myths and New Realities, 1976) 等书。他和肯尼迪政府认为 ,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 , 不必追求年度和周期的平衡预算 , 只需以充分就业下的平衡预算为目标 , 国债的减少不在绝对量的减少而在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减少 , 为此 , 必须 , 摒弃以缓和经济周期为目的的间断性的补偿性赤字财政 , 代之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连续性的增长性赤字财政。这就是赫勒的经济主张。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赫伯特 · 斯坦在 总统经济学 一书中说 : 在代表了经院式经济学的主流派中 , 包括象保罗 · 萨缪尔逊、沃尔特 · 赫勒、以及詹姆斯 · 托宾这样一类的知识分子 , “ 他们主要对自由主义目标中的头两个目标 —— 充分就业和更加迅速的经济增长 —— 感兴趣。 ”“ 首先 , 他们认为 , 维持高水平的需求和总产值是绝对必要的。 ”“ 他们认为 , 当经济处在高就业的情况之下 , 政府应该执行预算盈余政策。 ”“ 第三 , 政府应该采取扩大人事资本投资的政策。 ” 〖 22 〗   保罗 · 萨缪尔森 (Samuelson, Paul Anthony, 1915-) 代表着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滞胀经济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难题。因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情况下带来了自相矛盾的后果。如果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增加预算支出和财政赤字的政策 , 来解决失业问题 , 则有效需求的扩大必然是通货膨胀恶化 ; 如果通过减少预算赤字来制止通货膨胀 , 那么有效需求的减少 , 必将降低消费和投资的支出 , 从而使失业更加严重。萨缪尔森也承认 :“ 我们都不像传说中的魔法师那样 , 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一事实是混合经济的一大污点 , 也是对我这一代经济学家的一大可悲责难。 ” 第 12 版 经济学  为了维护后凯恩斯主义的正统地位 , 不得不做出重大让步 , 部分地吸收和容纳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和观点 , 对正统主流观点作了修正 , 在原来的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 , 对主要货币主义、供给学、和理性预期派三个新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加以新的综合 , 形成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第 12 版 经济学 称 :“ 我们把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 包括凯恩斯主义、古典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 ━ 及现代宏观主流经济学。 ” 萨缪尔森在序言中说 :“ 这种综合审慎地考虑到经济学中竞相争鸣的所有流派 : 后凯恩斯折衷主义、货币主义、合理性预期学派、芝加哥的自由主义、  马崐克思主义和激进经济学。 ” 〖 23 〗这种以总供给和总需求作为支柱的宏观经济学 , 企图以这种相互作用来说明包括滞胀在内的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消除波动的政策建议。它的总供给的观点受到了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 ; 而总需求的观点则来自货币学派和凯恩斯主义。〖 24 〗    琼 · 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 (New Cambridge School) 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左翼。代表人物有琼 · 罗宾逊、卡多尔 , 尼古拉斯、斯特拉 , 皮罗等人。琼 · 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和保罗 · 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新综合学派之间存在许多分歧 , 其中包括:是坚持 “ 边际生产力论 ” 还是否定 “ 边际生产力论 ”? 琼 · 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认为必须抛弃以 “ 边际生产力论 ” 为基础的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 , 主张把经济增长理论同收入分配理论溶合起来。而萨缪尔逊则主张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边际理论相妥协。是要不要合理配置生产资源 ? 琼 · 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主张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 创造正确数量的购买力 , 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 , 而萨缪尔逊则单纯追求就业总量的增长而不顾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25 〗   美国学者威廉 J· 鲍莫尔在 1952 年出版的修订过的博士论文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 中基本上 , 反映了以市场经济为主 , 政府干预为辅的混合经济政策在社会福利保障问题上的主张。他认为一旦偏 ; 离了社会上最大社会集体福利的理想 ,  如果没有国家法律的强制 , 常常会遇到来自个人或一部分人的阻力 , 而且这种偏离常常由于无知或见闻不全而难以改正。政府主要应当帮助社会成员用最大的效率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 26 〗      战后货币学派的兴起是当代美国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件大事。战后货币学派即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米尔顿 · 弗里德曼 (Friedman, Milton,1912-) 。  〖 27 〗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 , 即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 , 通过市场价格制度来干预经济 , 对于社会福利政策产生影响。在 资本主义与自由 一书中 , 他说 :“ 对自由最大的威胁是权力的集中。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由 , 政府是必要的 ; 通过政府这一工具我们可以行使我们的自由 ; 然而 , 由于权力集中在当权者手中 , 它也是自由的威胁。 ”“ 政府的职责范围必须具有限度。 ”“ 通过在经济和其他活动中主要地依靠自愿合作和私人企业 , 我们能够保证私有部门对政府部门的限制以及有效地保崐证言论自由、宗教和思想自由。 ”“ 政府的权力必须分散。 ” 〖 28 〗在该书社会的崐福利措施一章中 , 他写道 :“ 促成高度累进的所得税的人道主义和平均主义情绪也促成了大批旨在增加特殊集团的 ‘ 福利 ’ 的其他措施。措施中最重要的一套是一批贴着使人误解的标签的 ‘ 社会保险 ’ 。 ” 他说 :“‘ 社会保险 ’ 方案是维持现状的暴政开始发生魔力的那些东西之一。 ...... 它涉及到大规模地侵犯国家大部分人的个人生活 , 就我所知 , 不存在所以这样做的有说服力的理由。 ” 在谈到反对养老金机构国家化时 , 他说 :“ 强制购买养老金为了很少的好处而花费很大的代价。  它剥夺了我们对我们相当大部分的收入的控制 , 要求我们把它用于特殊目的 , 即 : 以特殊方式从政府机构那里购买退休养老金。它阻止了出售养老金和发展退休安排的竞争。它造成了巨大的官僚机构 , 而这种官僚机构靠着它自己的扩大而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向 , 把她的范围从我们生活的一个领域延伸到另一领域。 ” 〖 29 〗      在 自由选择 一书中 , 他阐述货币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 揭露国家干预经济的种种弊端 ,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 缩小国家机构 ,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施干预 ,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国内外经济政策 , 让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整个经济生活 , 提出会回到亚当 · 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中去。他在导言中说 :“ 近来的经历 —— 经济增长缓慢 , 生产率下降 —— 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 如果我们继续把越来越多的权力交给政府 , 继续把权力授给公务人员这样一个新的阶级 , 让他们代表我们花费越来越多的收入 , 那么 , 个人的独创性是否还能克服政府控制的麻痹作用。  一个日益强大的政府迟早将摧毁独立宣言庄严宣布的人类自由。这一天的到来 , 也许比我们许多人预料的要早。 ” 〖 30 〗该书集中反映了货币崐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 要求限制国家权力 , 缩小国家机构 , 反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滥加干预 ; 反对国家的经济调节政策 , 反对社会福利、经济管制和贸易保护措施 ; 主张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特色的经济政策。〖 31 〗该书的第四章崐为 “ 从摇篮到坟墓 ” 集中反映了他的福利保障观。他写道 : 自罗斯福新政以来 , “ 在福利方面 , 方向的改变导致了最近数十年福利事业的激增 , 特别是在 1964 年林顿 · 约翰逊总统宣布 ‘ 相贫困开战 ’ 之后。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和直接救济等新政时期实行的计划 , 扩及到了新的集团 , 付款额增加了 ; 增添了医疗照顾、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其他许多计划。公共住房和城市复兴计划也扩充了。 ”“ 谁也解释不了下面这样两个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现象 : 一是人们对福利事业激增的后果普遍不满 ,  一是人们继续施加压力要求进一步扩大福利事业。 ”“ 一个吸引人的代替当前福利制度的办法是 , 向低于法定于标准的家庭提供联邦补助。这个主张得到了具有各种不同政治信仰的个人和集团的广泛支持。目前已有三位美国总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 然而 , 这种建议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 似乎难以在政治上付诸实施。 ” 在谈到福利国家的结局时 , 弗里德曼说 :“ 更多的金钱、更多的福利计划、更多的税收都无济于事。它们导致了财政上的灾难 ” 。文章对美国的社会保险、政府补助、住房补助、医疗照顾等福利项目逐一加以评论。他说 :“ 社会保险计划把收入从青年人那里转移给了老年人。 ”“ 社会保险还包括从不那么富裕者向比较富裕者的转移。 ” 因为 “ 穷人家的子弟开始工作因而开始纳税的年龄都比较早 ; 而富人家的子弟则晚得多。  另一方面 , 就生命周期而言 , 低收入者的寿命平均比高收入者的寿命短。结果 , 穷人纳税的年头比富人长 , 领取福利津贴的年头比富人短 ,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穷人 !”“ 社会保险其他一些特征更加强了这种反常的效果。福利津贴领取者的其他收入越高 , 从所得税中扣除的福利额就越大。 ” 他称美国的社会福利是 “ 一团糟的福利 ” 。 “ 已经通过的帮助穷人的联邦计划 , 乌七八糟地有一百多个。 ”“ 大部分福利开支没有用在穷人身上。其中有些被行政开支挪用 , 以优厚的薪金维持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有些到了那些绝不能被认为是穷人的手中。这些人中间有领取食品券后其他补助的大学生 , 有收入相当不错而又领取住房补贴和其他各种我们想象不到的补贴的家庭。还有些则到了骗取福利金的人的手中。 ” 文章批评 “ 公共住房常常沦为贫民窟和犯罪特别是情少年犯罪的温床。 ” 他强烈抨击医疗社会化说 :“ 在美国 , 实行医疗社会化的论据主要有两个 : 一 , 大多数美国人负担不起医药费 ; 二 , 医疗社会化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医药费用。第二个论据可以立即排除 , 至少是在有人能找到一个政府管理私人经营更为经济的事例以前。至于第一个论据,可以说人民总是要付这样或那样支付医药费用的 , 问题只在于 , 是人民直接自行支付这些钱 , 还是通过政府官僚来支付。这些官僚会从中抽去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为他们自己的薪金和开支。 ” 弗里德曼直言道 :“ 大多数现行的福利计划 , 当初根本不应该制定。如果没有制定这些计划的话 , 许多现在依赖福利金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 而不是手政府保护的人。 ” 他主张 “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实行负所得税制与逐步减少社会保险结合起来 , 同时履行现有的义务。 ” 他在结论中认为 :“ 福利计划的主要祸害是对我们的社会结构的影响。它们削弱家庭 , 降低人们对工作、储蓄和革新的兴趣 , 减少资本的积累、限制我们的自由。这些才是应当用来衡量福利计划的基本标准。 ” 〖 32 〗 1972 年 , 他在 福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吗 ? 的短文中 , 对 “ 得到食物、衣服、住处及医疗 , 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 这一论点发表评论说 :“ 今天美国社会中存在的艰难与困苦 , 绝大部分反映了政府对这一权利的干涉。 ”,  他认为对于这种权利的限制 ,“ 以及那些计划不当的福利措施 ,  已经使成千上万的人们在他们大部分基本需要方面依赖于政府。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发展是错误的。 ” 〖 33 〗      萨缪尔森在 经济学 一书中说 :“ 货币主义把货币的作用看成是理解宏观经济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演进的核心。按照这种观点 , 货币供给是名义 GNP 短期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 而在长期中 , 货币则是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 , 在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 · 弗里德曼的影响下 , 一些货币主义者还主张最大限度地依赖市场力量。按照他们的观点 , 政府应该公开放弃对经济进行微调而  代之以固定的规则 , 应避免于干预自由市场 , 而且应该避免价格 —— 工资规划。这种强有力的哲学对于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自 1979 年以来英国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现代货币主义 , 源于对许多早期凯恩斯主义者在 1935-1960 年间过分强调财政政策的倾向提出挑战。在弗里德曼的领导下 , 货币主义者还就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提出一套协调一致的观点 ,  来驳斥占据统治地位的凯恩斯主义正统派学说。货币主义者吸收了许多学术界、政治界以及金融界的人士。甚至持怀疑态度的华尔街人士也认真地看待货币主义。 ”“ 货币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保守主义政统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支配了美国和欧洲的保守主义政府。 ”“ 货币主义纲领的三个显著特征 : ① 对小政府和自由市场的强烈爱好 ; ② 比较强调限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减少失业 ; ③ 要求避免采取积极的政府政策。 ” 〖 34 〗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乔治 ·C· 洛奇在题为 轮到美国改革了  这本高级管理训练班的讲授书稿中谈到这样一个和医疗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子 : “ 在国际市场上 , 美国生产的医疗保健器械和诊断设备 , 一向有很强的竞争力 ,  实际上美国出口医疗保健技术居世界首位。但是 , 不出 10 年 , 医疗保健业在 19810 享有的贸易盈余就下降了一半。 ”“ 对医疗保健器材制造商协会来说 , 老年保健制和医疗补助制象征国家作出了承诺 , 保证全体美国人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有了这两项制度 , 便可以鼓励向医疗研究投资 , 从而带来医疗技术和实践的进步 , 其成果在 20 年前几乎难以想象。然而 , 到了 80 年代 , 随着医疗费用上涨和联邦费用的紧缩 , 这项承诺也就受到了威胁。到 1987 年医疗费用已达每年 4966 亿美元 , 平均每个美国人 5 美元。最重大的控制医疗费用的做法是 , 从 1983 年起老年医疗保健转而实行预期费用制 , 事先就规定好费用标准 , 不再搞实报实销。  医疗照顾补贴署负责抓预期费用制 . 为使医疗保险收费标准化 , 由该署划定类似症状病人组 , 收费包括向享受老年医疗保健的病人提供全部药费与诊治非在内。医疗照顾补贴署决定使用哪些医疗器械可以从老年保健医疗下报销。这一做法日益为愈来愈多的医疗保健承包组织所效法 , 如蓝十字 / 蓝盾牌会以及其它盈利性健康 ' 保险组织等。结果 , 这一作法决定成为影响医院决定是否使用贵重医疗器械费用的审批时间长短不等。 ” 〖 35 〗按照这一观点 , 显然政府的干预影响了企业的竞争活力。   约翰 · 肯尼斯 · 加尔布雷思 (Galbraith, John Kenneth,1908-) 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 , 即现代制度学派是当代美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非主流经济学派。他著有 : 美国资本主义 : 抗衡力量的概念 (American Capitalism: The Concept of Countervailing Power, 1952); 丰裕社会 (The Affluent Society, 1958); 新工业国 (The New Industrial State,1967) 等著作。〖 36 〗他的基本思想是主张结构分析论 ; 二元体系论 ; 经济学改造论。在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一书中 , 他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二元结构 , 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 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了人们收入上的不平等 ; 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此 , 他主张实行结构改革 , 使两个体系的权力均等化。并通过收入政策、计划政策、人力政策、反托拉斯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各种福利政策来进行调节。在主张国家干预这点上 , 新制度学派不同于新自由主义 , 但新制度学派的国家不同于凯恩斯主义 , 不是需求管理而是结构改革。认为通过结构改革实现权力均等化 , 按加尔布雷思自己的说法 , 他不是一个革命者 , 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 37 〗值得注意的是 , 1987 年加尔布雷思和苏联经济学家缅希科夫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有关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和平共处的谈话 , 在对资本主义的回顾时 , 加尔布雷思说 : “ 我极力主张 , 我们必须象看待社会主义一样看待资本主义 , 它也经常处于转变的过程之中。 ”“ 马克思没有预见到 , 不久就出现四种新的情况。其一是工会的成长 , 它大大促进了雇主和雇工之间权力的平等。其二 , 是福利国家的发展 , 这起源于 19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 ”“ 由于不列颠的劳合 · 乔治在 1910 年和 1911 年执行的政策 ,  和美国的新政以及 1935 年的社会保障法 ,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另一次转变。这是一次即使不完全成功也大体上成功的努力 , 它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残酷性 , 最后是它在公共住宅、医疗照顾、自然还有教育等领域的缺陷。无人可以认为 , 没有那些补救它的弊病的努力 , 资本主义还会生存下去。 ” “ 我宁可说这是一种绝对不可少的挽救资本主义的计划。如果不通过福利国家除去其粗棱恶刺 , 资本主义将不会生存下去。 ”“ 资本主义转变过程中的第三种发展是随凯恩斯而出现的。这就是由国家对于经济的生产水平负责任。 ”“ 还有影响资本主义的第四种发展 , 这就是旧式资本家的最后消失并由经理即公司官僚代替。 ” 〖 38 〗      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罗伯特 · 海尔布罗纳 (Robert L. Heilbroner,1919-), 著有 历史之未来 (The Future as History,1960), 世俗哲学家 (The Worldly Philosophers,1952) 等书。他认为 “ 虽然 , 今后私人的投资与私人的开支 , 仍将是我们经济活动的主流 , 但是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皆一致同意 , 如果我们欲求确保 , 我们的需要量足以买尽我们的全部生产的话 , 那么我们仍然需要相当的公共开支 , 以资辅助。 ”“ 许许多多尚未满足的公共需求具有道德上的优先性 —— 我们破落的城市需要整修 , 我们混乱的交通问题需要整顿 , 我们的空气与用水需要处理清洁 , 我们的老年人需要照顾 , 我们的年轻人需要娱乐场所 , 我们的青年男女需要大学教育。 ” 在谈到技术逐渐就业结构的后果时 , 他说 : “ 一个 主要以生产为主的社会 , 已让位于以行政与分配为主的社会。 ”“ 在一种日渐富裕的经济条件下 , 计划的重要性在未来将必然提高 , 它部分是为了支持及引导我们的成长 , 部分是为了控制庞大且益形独立的生产性经济单元。 ” 〖 39 〗在论述资本社会的未来时 , 他说 : “ 我们要所得更趋于平均 , 或是更不平均 ?, 我们要大企业 , 或是小企业 ? 我们要自由工会呢 ?, 或是傀儡工会 ? 我们要通货膨胀或是紧缩通货 ?  而这许多选择全在我们的控制之内。 ” 诚如加尔布雷思教授所指出的 , 成长使我们愈来愈脱离了匮乏的古老环境 , 而进入了富裕的新环境 ,...... 当我们衣食无缺、  富裕品越堆越多时 , 那些无法迎合富裕社会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 便会被市场淘汰。而在另一方面 ,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贫民区、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娱乐空间、我们的文化活动 , 却嫌 ‘ 中气不足 ’, 我们的 ‘ 社会平衡 ’ 已失去了均衡。 ” 他赞赏 “ 管理化资本主义 ”(Managed Capitalism) 说 : “ 跟社会主义者不同的是 , 他们不相信资本主义必定会消失 , 同时他们也不愿意以公有财产制来取代私有财产制。他们的中心哲学是 : 如果我们善加干预 , 使其具有生存能力的话 , 那么资本主义是可以维持下去的。他们认为 , 资本主义或会脱离其常轨 —— 如果不是经济上的常轨 , 便是道德上的常轨。假设有一个强大的指导政策的话 , 那么它应该是可以繁荣的。 ” 〖 40 〗    旦 瑞典冈纳 · 缪尔达尔 (Gnnar Myrdal, 1898~ ), 著有 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 (1957); 对富裕的挑战 (1963); 亚洲的悲剧 : 各国贫困考察 (Asian Drama 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ions, 1968); 世界贫困的挑战 : 世界反贫困计划纲要 (The Chllwnge of World Poverty: A World Anti-poverty Program in Outline, 1972) 等书。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 “ 在货币和经济被动理论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 以及 “ 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存性的精辟分析。 ” 他着重从社会平等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 41 〗    70 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学派在美国盛行。新自由主义学派 ,  只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 不同意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哈耶克 , 弗里德里希 ·A· 冯、奥肯 , 瓦尔特、  路德维希 · 艾哈德等人。〖 42 〗哈耶克 , 弗里德里希 ·A· 冯 (Hayek, F·A, 1899-), 著有 : 通向奴役的道路 (The Road to Serfrdom,1944), 自由的宪章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1960),  对西方经济思潮有很大影响。认为资本主义有自我调节功能 , 如国家不进行干预 , 银行会自行调节 , 生产过剩会自行消失。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有弊无利。在如何解决当前的滞胀经济问题上 , 他主张恢复市场机制的正常作用 , 实行自由放任 ; 反对任何损害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 , 反对计划经济。      美国学者罗伯特 ·N· 贝拉等人在  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 一书中把在福利保障问题上的两中不同观点称为 “ 新资本主义与福利自由主义的对立 ” 。书中说 :“ 福利自由主义开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从 1950 年到 1970 年这段空前的经济增长时期 , 福利自由主义赢得了十分接近的东西。新资本主义 —— 一种试图用当代的形式恢复旧的自由市场思想的努力 —— 是作为对福利自由主义的主要批评而发展起来的 , 并作为七十年代的经济困难的一个后果 ,  赢得了自身合理性和支持者。从 1970 年起 , 新资本主义正式加入了争夺美国政治意识霸主地位的角逐。 ”“ 对政府干预市场的强调 , 产生了福利自由主义的政治观 ;  公共利益被看作是通过共享经济增长的利益达成的全民和谐 ; 福利自由主义的政府 , 应当在促进经济的同时 , 保证个人从中获益的公平机会。这种干预经济和社会的道德宗旨是 : 保证所有公民具有参加经济竞争的 ‘ 平等机会 ’, 防止经济剥削 , 并于七年年代初开始增加了保护环境资源的内容。 ” 该书进一步论述道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 , 福利自由主义之继续作为国民一致的基础 , 仅仅表现在它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方案的确产生了效果 , 大多数人的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 救援性官僚机构的费用似乎也 低于财富增长的收益。到了七十年代 ,  经济增长的机器开始发生严重故障 , 结果虽惨 , 却是意料之中的 ; 如果大饼不能很 ' 快地变得更大 , 福利自由主义整个乐观主义思想 , 也就变得益发不可信了。美国选民的思想日益变化不居 , 而且对党派的呼吁越来越抵触 , 这样便为新资本主义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 因为新资本主义对许多人来说 , 比福利自由主义许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 , 它既可以有效地水追求私人财富 , 又可以有效地表示个人对不幸者的同情 , 而且代价较低。 ” 该书认为 :“ 新资本主义存在一个根本性难题 , 即无法找到可以替代积极管理政治经济和 ‘ 古道热肠 ’ 政府令人信服的、有效的方法。 ” 〖 43 〗     创立公共选择 (Public Choice) 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 ·M· 布坎南 (James M· Buchanan,1919- ) 在他的自由、市场与国家 ——80 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一书中专门社粉碎福利国家一章 , 该章说 :“ 当福利国家已经作为一个既定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时 ,  我们是否应该夷平它 , 粉碎它 ?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 那么 , 如何才能夷平福利国家呢 ?” 他的结论是 :“ 如果在对福利国家的改革过程中 , 那些从中有所得益的人能够补偿那些有正当要求的人 , 并且在经过这种补偿之后仍有剩余 , 那么 , 福利国家就应该被粉碎。如果这种补偿性的支付实际已经做了 , 而在别的条件下不发生这种支付 , 则粉碎福利国家的实施过程可从政治上进行。 ”“ 不应对改革所造成的明显的成本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 , 由半个世纪以上所造成的政治上的意崐识形态上的错误 , 并不能在一个早上就被清扫干净 , 好象它们不曾发生过似的。  但是 ,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 如果再延续现存的福利国家结构而不进行巨大的变革 , 那么 , 为此付出的成本大得多。根本的问题在于 , 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决策结构是否有能力实行改革的决策 , 而这种改革是明显地存在于政治上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的。 ” 〖 44 〗布坎南的意思清楚地表明 , 福利改革早改比晚改好 , 福利改革的幅度受政治形势所制约 , 因而在当前条件下 , 福利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 而且也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 有关经济增长的各种学说 , 都与社会福利相联。在其中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具有代表性。罗斯托 , 沃尔特 · 惠特曼 (Rostow, Walt. W., 1916- ) 独树一帜 , 自成体系 , 著有 经济成长阶段 (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1960), 经济成长阶段 —— 非共产党宣言 (A Non-Communist Manifesty,1970), 世界经济 —— 历史和前景 (The World Economy: History and Prospect,1978) 等。〖 45 〗罗斯托崐经济成长论提出了六阶段发展阶段论 , 认为经历了传统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 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大分水岭 , 纺织工业 ) 、向成熟推进阶段 ( 现代技术推向经济活动的全部领域 , 重工业 )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 汽车工业 ) 后将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从而成为六阶段学说。在他看来 ,  这时的主导部门 , 已不是以汽车为主的耐用消费品工业 , 而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部门。包括公共投资的教育、卫生保健设施、市政建设、住宅、社会福利部门、文化娱乐部门、旅游等 , 这是与福利国家的发展相适应的。虽然这种单纯以技术标准来划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 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  但是他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强调人类社会的前景将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 ; 认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将解决经济高度发展后人类必然面临的精神危机问题 , 他说 : 物质产品丰富以后 , 人类会不会陷于长期精神停滞状态 ? 魔鬼会不会迷住懒汉的心窍 , 使他们去干坏事 ? 富裕的青年一代会不会变成不满现实而成为要求变革的激进分子 ? 权力会不会被暴力的信徒们夺取 , 强迫社会接受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或无政府主义 ? 这些极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向更高的成长阶段转化 , 越来崐越突出。 西蒙 · 库兹涅茨 (Kuznets, Simon, 1901-) 著有 现代经济增长 (Modern Economic Growth, Yale Univ, Press,1966); 各国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Harvard Univ. Press, 1971); 关于经济增长的六篇讲话 (1966) 等著作。美国经济学界称他是现代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计量方法的奠基人 , 各崐国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先驱者 , 西蒙 · 库兹涅茨周期的发现者 , 收入分配的探索者。 西蒙 · 库兹涅茨的经济思想和方法源出于美国的制度学派 ,  上述两书我国有 1985 、 1989 年的译本。在 现代经济增长 一书中 , 强调经济统计资料的整理、加工和分析对经济理论研究的意义。第一章 总的理论框架 简要论述了近两百年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就业 , 产业 , 收入分配及布局变化的过程过程。紧接着 , 到来的是科学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生活领域的经济创新时代。这本书着重研究现代各国经济增长的总量、结构和国际特征。第二章 , 讨论经济增长的总量特征 —— 现代人口增长率、人均产值和总产值的增长率。第 3-5 章 , 探索发达经济在增长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的变化趋。〖 46 〗    80 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一次社会政策大会 , 大会秘书处根据大会的讨论整理发表了 危机中的福利国家 一书 , 社会事物、人力和教育理事 J·R· 加斯在该书序言中写道 :“ 自 70 年代初以来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较低增长的演绩必定妨碍福利计划的继续扩充和公益金的增加 , 而福利国家的危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被提出来的。不过在这次大会上 , 同样变得明朗的问题是 , 与失业率高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不仅仅因为失业补贴的负担增加 , 还因为失业冲击了范围广泛的社会费用的开销。而且 , 开始辩论某些社会政策 ( 失业补贴、  最低工资、最高工资税 ) 对经济有不良影响 , 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妨碍经济转向无通货膨胀的增长。 ” 序言提出 “ 把握住某些基本的问题 ” 的第一个就是 “ 可以在多大范围内通过收入转让的庞大系统老达到公平 , 以及将来追求公平是否应采取其他方式 ?” 〖 47 〗该组织秘书长 E· 范莱内普在开幕词中说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个人所得到的保障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成就 , 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 然而 , 这一成就不应该被那种不可能得到支持的临危 ‘ 逃避 ’ 所取代。 ” 憗拪〖 48 〗憖拡美国经济学教授瑟罗在 公平、效率、社会公正和再分配 一文中说 :“ 有一种意见认为 , 中等  阶级没有从政府那里得到好处 , 只要能缩小政府规模 , 中等阶级的状况就会好转。  这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这种意见忽视了用于道路、学校、公园和其它公益方面的巨大开支基本上是为中等阶级服务的 , 而更重要的是忽视了中等阶级在生产政府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挣得的收入。 ” 他认为 “ 美国在 80 年代趋向于不公平的增加 ” 。 “ 美国自收集收入分配数据以来 , 从未有过不公平扩大的时期 , 因此 , 收入不公平的扩大正引起公共反应。如果 80 年代出现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的扩大 , 每一个人都将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 〖 49 〗    经济零增长论和有机增长论是另一种与社会福利相关的增长理论。 60 年代后期兴起的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经济零增长论的观点 , 引人注目。经济零增长论 (Zero economic growth) 者认为 : 由于未抑制的国民福利增长的有害影响 ,  经济零增长意味着国民经济产出量没有增长。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 ① 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上 , 人口、物质产出、物质消耗是不断按指数增加的 , 如果不加控制 , 最终必然会导至整个生态以至社会经济体制发生灾难性的崩溃。那时 , 地球上的资源将会枯竭 , 环境将遭到污染 , 即使还能生活 , 也会是极端恶劣和悲惨的。 ② 经济增长不仅促使环境恶化 , 使生活失去宁静 , 夺去了自然界的美 , 而且经济增长的专断地位也动摇了我们的社会基础。经济增长带来了劳动力前所未有的流动 , 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和人际关系趋于恶化。暴力、犯罪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因此它不仅不能产生高的社会总福利水平 , 而且还在绝对地使它下降。〖 50 〗 1972 年 D.L. 米都斯 , D.H. 米都斯发表 增长的极限 报告 ;1974 年梅萨罗维奇 , 彼斯特尔发表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报告。认为人类面临困境 , 它反映了人类破坏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动态平衡 , 也表现为人的内部危机、文明危机和文化的危机。现代人患有衰落综合症 ,  生物界的退化是其表现之一。人类对于地球供应人类的能力的自然局限性过于无知、贪婪的欲望导致最大限度地和尽快地利用资源。 增长的极限 报告 , 认为不惜一切代价 , 用倍增速度去求取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的。从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报告提出了指数增长模式 , 认为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自然资源消耗都在按指数增长。这种指数增长是建筑在正反馈环路的基础上的 , 即一个因素增长通过刺激和反馈的连锁作用使最初变化的因素增长得更快。报告认为 :“ 只要人口增长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 , 那么就要推向它的极限 —— 耗尽地球上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 ” 〖 51 〗 人类处在转折点上 的报告 , 强调 :“ 当旧的危机还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里徘徊着 , 作为世界范围内全球危机出现的时侯 , 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 企图孤立地解决这些问题的任何一个都只能证明是暂时的 , 而且以损害其它问题的解决为代崐价的。用那些到头来会使环境条件更加恶化的措施去减轻能源或原料的不足 , 在实际上是以为着压根儿不解决任何问题 , 真正的解决办法显然是相互依存的。 ” 报告认为 , 全球危机有着持久的趋向 , 不能用孤立的传统方法来解决。〖 52 〗   他们的报告 , 被称为 “ 七十年代的爆炸性杰作 ” 。西方不少学者批评说 :① 这是用大灾难和世界末日的神话来取代无限增长和进步的神话 ; ② 鼓吹零经济增长论将保持社会不公和发达国家优势 ; ③ 任何国家也不愿保持零增长 , 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 1976 年康恩 (Herman Kahn) 、布朗 (William Brown) 、马特尔 (Leon Martel) 三人出版 下一个二百年 —— 关于美国和世界形势描述 (The Next 200 Years) 报告 , 全面批驳 增长的极限 报告 , 并指出这是新马尔萨斯主义。卡恩等人认为 :“ 当前由人口、能源、原料、粮食、生态学等问题引起的一系列困难只是暂时现象。 ”“ 是处于贫困和世界繁荣之间的一个时期的问题。 ”“ 经济增长不是导向灾难 , 而是导向繁荣和富裕 ” 。从长期的观点看 , 虽然到 2176 年 , 人口 150 亿 , 总产值 300 万亿 , 原料需要量增加 60 倍 , 但不会出现重要资源严重段缺现象。至于粮食 ,  在 100 年以后 , 必然比目前的情况更加改善。 “ 世纪的今天 ,  对于粮食问题的不安只能视为一种杞人忧天的心理状态。 ” 至于污染 , 只有在经济或技术自然发展的情况下 , 环境的保护与维持才可能进行些去 , 技术并不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污染问题 , 但技术却可以减轻或解决大部分污染问题 , 技术是抑制未来污染问题的主要动力。卡恩认为 , 今后 200 年内 , 发展并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环境 ,  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是能够办到的 , 今后一旦做出了抉择 , 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 , 大气、水质和自然景色将变得越来越清洁美好 , “ 地球上的资源卓卓有余 —— 有广阔的安全余地 , 能在一个无定限的时期内按高度的生活水平 , 维持我们设想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水平。 ” 〖 53 〗    1980 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国务院发表了 2000 年的地球 的报告〖 54 〗这种观点和罗马俱乐部的见解大同小异。 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财政学与社会福利经济关系密切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哈维 ·S· 罗森 (Harvey S. Rosen) 在他的 财政学 中用三章的篇幅论述济贫支出计划 , 社会保障 , 和社会保险。他认为 “ 美国的收入分配是很不平等的 , 这种不平等是否构成一个问题 , 取决于你的政治观和伦理观。 ” 该书对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的补助、补充保障收入、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儿童营养计划、住房补贴、提高收入能力的财政问题作了分析后 , 提出了福利计划是否见效的问题 , 他说 :“ 学院经济学家 —— 无论自由派还是保守派 —— 的批评大多数集中在现有福利制度的杂乱无章上。福利计划确实是一个大杂烩。 ”“ 当然 , 对现行福利计划争论最多的不是它的杂乱无章 , 而是它太慷慨了还是不够慷慨。从标准经济学的角度看 , ‘ 正确 ’ 的答案要取决于个人对收入平等 的偏好程度 , 也取决于这种制度导致的积极性的扭曲状况。但是 , 也有一些批评家认为 , 任何福利制度都可能是一个坏主张。 ”“ 穷人并非是公共 ‘ 施舍 ’ 的唯一受益人。也有一些政府开支和税收计划受益者是高收入阶层的人。 ”“ 有时候 , 表面上是为其他目的而推行的 , 而实际上不过是使不同集团受益的收入分配计划。 ” 〖 55 〗罗森对于 “ 社会保障可能会影响储蓄和劳动供给 ” 的结论持怀疑态度 , 他说 :“ 理论并未明确说明这种影响 ”, “ 总的结论是 , 储蓄减少了 , 但社会保障在其中起了多大作用还不清楚。 ” 〖 56 〗罗森在论述了失业保险和医疗照顾后说 :“ 社会保险制度有些出人意料的后果。很难想象 , 社会保障制的崐设计者当初要以婚姻状况为基础进行大规模的收入再分配。同样 , 没有人愿意设计一项增加失业的失业保险制度 , 或建立一个使保健费用剧增的医疗保健制度。 ” 他崐认为 :“ 社会保险制度对目前的经济问题应负多大责任 , 尚不清楚。但看来 , 人们确实普遍认为 , 美国的社会保险政策既不公平 , 也没有效率。 ” 他哀叹 “ 在各种不利影响和充分保险之间寻求平衡点 , 确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 〖 57 〗   在未来学领域中 ,1990 年约翰 · 奈斯比特和怕 · 阿博顿妮 (Patircia Aburdene) 在出版的 2000 年大趋势 —— 九十年代新趋向 (The New Direction for the1990's) 新著中把福利国家的私有化当作九十年代 “ 通向 21 世纪的入口 ”“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最重要影响的趋势 ” 之一。在福利国家的私有化一章中 , 他们论述了英国成了楷模 ; 全球性的私有化运动 , 约有 100 个其他国家都开始了对国家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 重新构思社会福利制度 : 即 ① 从公房制到私房制 ; ② 从国家保健服务到个人选择服务 ;③ 从国家法令到市场机制 ; ④ 从社会福利到工作福利 ;⑤ 从集中到分散 ; ⑥ 从政府垄断到企业竞争 ; ⑦ 从企业国家所有到企业雇原所有 ; ⑧ 从政府的社会保险计划到私人的保险和投资 ; ⑨ 从税收负担到税收削减。憗拪〖 58 〗憖拡在美国福利制度的衰落一节 , 书中说 :“ 也许美国扩大私有化最好的例子 ,  是全国性的要求人们放弃福利而加入私人企业工作的运动。到目前为止 , 约有 39 个州颁布了工作福利计划。国会也命令各州到 1900 年底都必须制定有关就业问题的计划。 ”“ 全国州长协会表达了这种新的重视劳动观点的看法 :‘ 我们目标是建立宁愿劳动而不依靠公共救济的制度 ...... 提供真正的就业机会是使贫穷家庭和儿童摆脱贫困的最有效的道路。 ’ 工作福利政策反映了美国的新价值观 :① 相信劳动比依靠政府救济更能使人民富裕 ;② 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的目亲外出工作的趋向 ;③ 享受福利的人必须尽快找到工作 , 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 他们说 , “ 甚至在工作福利实行之前 , 美国人民就提出了许多有关福利对个人、家庭和国家影响的尖锐的问题。复是否影响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 是否导致少年妈妈的增多 ? 是否影响了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 ? 它是否鼓励了人们一代代依靠政府的救济而生活 ?” 他主张 :“ 我们 —— 政府 , 将给予经济资助 , 反过来 , 你们 —— 享受福利的人 , 应仅自己的努力找到工作。 ” 〖 59 〗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 · 陶夫勒 (John Taufle) 在 第四次浪潮 (The Fourth Wave) 一书中惊呼 “ 人类遇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 人类必须面对癌细胞扩散般的人口爆炸 ”,“ 安置人类的生活、保护自然资源、  人类的发展将是我们跨世纪的世纪议事 ” 。书中在谈到美国人的老龄化问题时说 :“ 衡量美国人崐生活入不敷出的真正尺度 , 不仅仅是联邦政府借款的数量 , 还必须考虑影响下一世纪生活水平的最大挑战 —— 生育高峰一代退休时必须支付的最大社会费用。 ”“ 现在最年轻的生育高峰期的婴儿都已长大成人 , 而其中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工作 , 大量纳税 , 他们中 90 %以上都有工作 ,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就业率最高的一代。 ” 这代人 )“ 收入一般都在增加。他们的纳税额也在提高。  生育高峰期的一代人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许多利益。上述趋势综合起来 , 在近期内形成的有力的社会保障系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到生育高峰期一代人退休时 , 以上所有的趋势将会逆转。 ” 生育高峰一代人 “ 大多数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 是他们需要为退休早作积蓄。但是 ,  他们又无力做到这一点。生育高峰期这一代人可能比美国历史上任何前辈都要过更长的退休生活 , 但是他们又不  可能很有保障地达到今天老一代公民作享有的同样的福利水平。 ” 〖 60 〗    上述各种见解表明 , 人口、环境和资源对于现今和 21 世纪的社会福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在研究和制定社会福利保障政策时是必须加以注意的。如本章开始所说 , 严格说来福利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部门经济学分支 ,  美国没有还说不上有自己的真正的福利经济学说和理论 , 然而在当代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 , 各类经济学说又对社会福利保障有着自己的见解 , 有鉴于此我们把它简要介绍出来 , 对于认识和了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演变是不无敝益的。 社会福利保障同样是一些从事政治战略问题研究的学者和专家注意的一个热点 , 这个安全阀的作用究竟还有怎样 ? 在新的条件下如何修正安全阀门 ? 兹 · 布热津斯崐基在 失去控制 :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一书中开列了 “ 可能包括目前困扰着美国的主要问题或难题 ” 的 20 个清单 , 其中包括和社会福利直接和间接相联的债务、低储蓄和投资、缺乏工业竞争力、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不合格的医疗保健制度、底质量的中等教育、日益恶化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普遍的城市衰败现象、贪婪的富有阶级、日益加深的种族和贫困问题、广泛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社会上绝望情绪的内部滋生、过度的性自由等 12 条。〖 61 〗以 大国的兴衰 一书闻名于世的保罗 · 肯尼迪在他的新著 为 21 世纪做准备 中为美国的前途担忧书中写道 :“ 虽然有关美国的 ‘ 兴衰 ’ 的辩论很大一部分自然集中在经济问题上 , 但是围绕着教育制度、社会结构、人民的福利、甚至他们的政治文化方面的失误也进行了大量的辩论大概是担心造成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可能远远不只是储蓄率不够高。 ” 他引用著名电视崐评论员约翰 · 钱塞勒的话 :“ 我们确有长处 , 但是它正在被许多弱点 —— 我们发现难以愈合的无数个伤口 —— 所侵蚀。我们从事政治活动、管理我们的企业、教育我们的儿童、救济我们的穷人、照料我们的老人、储存我们的金钱、保护我们的环境和管理我们的政府的方式削弱了我们自己。 ” 肯尼迪接着说 :“ 因此 , 他的结论是 ,  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 , 然后美国才能恢复到以前的福利状况。然而 , 实现这样一种复苏的可能性有多大 —— 即使公众对他的呼吁作出广泛的响应 —— 是完全不清楚的。 ” 保罗 · 肯尼迪在书中详尽地分析了国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 他谈到 :“ 医疗保健业的雇员人数在 80 年代增加一倍 —— 从而降低了总的劳动生产率 —— 耗费大约 12 %的国民生产总值 ”,“ 然而却有许多公民没有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 , 事实伤 700 万美国人缺乏医疗保险并因而受了苦。 ”“ 不  平衡的保健状况反映出当代美国的财富和收入结构问题。普通经理比工业工人的收入高出 90 倍 (1980 年是 40 倍 ), 但是 30 %的非洲血统美国人和 20 %的拉丁美洲学血统美国人的收入低于官方规定的贫困线 , 生活在贫民窟里。 ”“ 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 ,18 岁以前的公立学校总体水平相对来说是平庸的 ” 。 “ 美国将在许多方面受到人口变化趋势的影响 ”,“ 从长远来说 , 最严重的后果是社会保险基金将会耗尽 , 从而在为美国老年人提供保健经费方面和财政制度方面造成危机。到那时 , 掌权的政界人物由于面临因社会保险基金亏空而加剧的联邦赤字。 ” 他警告道 :“ 美国将继续得过且过但是这种回避最终导致他们失去了在世界上的地位。 ” 〖 62 〗 注释 : 〖 19 〗参见陈宝森、侯玲著 : 美国总统与经济智囊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 年。 〖 20 〗有关美国的后凯恩斯经济学派著作参见 : 汉森著 : 财政政策和充分就业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59 年 ; 汉森著 : 财政政策与景气循环 , 台北台湾银行 , 1968 年 ; 汉森著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 , 商务印书馆 , 1964 年 ; 汉森著 : 凯恩斯革命 , 商务印书馆 , 1963 年。以及美国劳伦斯 · 克莱因著 : 凯恩斯革命 , 商务印书馆 , 1962 年。 〖 21 〗尹伯成、石士钧编著 : 简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 , 第 214-224 页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985 年。 〖 22 〗 赫伯特 · 斯坦著 : 总统经济学 —— 从罗斯福到里根以及未来总统经济政策的制定 , 第 84-85 页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1989 年。 〖 23 〗 保罗 · A · 萨缪尔逊、威廉 · D ·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第 12 版 ), 第 1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24 〗 保罗 · A · 萨缪尔逊、威廉 · D ·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第 12 版 ), 高鸿业所写译者序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25 〗参见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284-302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65-101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04-223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396-421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 〖 26 〗 鲍莫尔著 , 郭家麟 , 郑孝齐译 : 福利经济及国家理论 , 第 2-3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27 〗有关美国的货币学派经济学著作见 : 弗里德曼著 : 资本主义与自由 , 商务印书馆 , 1986 年 , 台北台湾银行 , 1977 年 ; 弗里德曼著 : 货币安全计划 , 台北台湾银行 , 1977 年 ; 弗里德曼著 : 最适货币量论文集 , 台北台湾银行 ,1974 年 ; 弗里德曼著 : 失业还是通货膨胀 ---- 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2 年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和罗斯 · 弗里德曼著 : 自由选择 ---- 个人声明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弗里德曼 : 弗里德曼文萃 一书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91 年出版。我国学者论述货币学派的著作有 : 胡代光著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 , 商务印书馆 , 1980 年 ; 刘涤源、陈端洁著, 弗里德曼与托宾的货币理论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年 ; 陈端洁编著 : 弗里德曼及现代货币主义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 年。 〖 28 〗 弗里德曼著 : 资本主义与自由 , 第 4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6 年。 〖 29 〗 ibid. 第 170,175,182 页。 〖 30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和罗斯 · 弗里德曼著 : 自由选择 ---- 个人声明 , 第 12 、 42 、 73 、 93 、 26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31 〗参见 : 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102-14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24-252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422-430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429-452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167-186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 年。厉以宁 : 美国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论战 , 载 厉以宁经济论文选 · 西方经济部分 ,1986 年 ; 任浩 : 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比较及其历史命运 , 经济学动态 ,1982 年第 11 期。 〖 32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和罗斯 · 弗里德曼著 : 自由选择 ---- 个人声明 , 第 93-130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 〖 33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著 : 米尔顿 · 弗里德曼文粹 , 第 171-173 页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91 年。 〖 34 〗 保罗 · A · 萨缪尔森、威廉 · D ·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上册第 529 、 535 、 540-541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35 〗 乔治 · 洛奇著 , 马宗师等译 , 轮到美国改革了 , 第 103,106 页 ,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4 年。 〖 36 〗肯尼斯 · 加尔布雷思著 : 丰裕社会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65 年 ; 香港今日世界社, 1970 年。加尔布雷思 :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 商务印书馆 , 1980 年 ;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1976 年 ( 经济学与公共目的 ) 。厉以宁著 : 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 , 商务印书馆 , 1979 年。 〖 37 〗参见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175-216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53-275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胡寄窗主编 : 西方经济学说史 , 第 431-437 页 ,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 1991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531-551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200-221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 〖 38 〗 约翰 · K · 加尔布雷思、 斯坦尼斯拉夫 · 缅希科夫著 : 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和平共处 —— 从痛苦的过去到较好的未来 , 第 66-77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8 年。 〖 39 〗 罗伯特 · 海尔布罗纳著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 第 522-530 页 , 香港志文出版社。 〖 40 〗同上 , 第 544-548 页。 〖 41 〗 冈纳 · 缪尔达尔著 : 世界贫困的挑战 : 世界反贫困计划大纲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72 年。 〖 42 〗参见胡代光、厉以宁编著 :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 , 第 141-174 页 , 商务印书馆 , 1982 年。胡代光、厉以宁等编著 :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 第 291-306 页 , 军事译文出版社 , 1985 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 : 当代西方经济学说 , 第 552-569 页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83 年。陶大镛等主编 :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十五讲 , 第 222-230 页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986 年。方绍伟 : 美国新自由学派的利他主义经济学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1991 年第 7 期。 〖 43 〗 罗伯特 · N · 贝拉、理查德 · 马德逊、威廉 · M · 沙利文、安 · 斯威德勒 、史蒂文 · M · 蒂普顿著 , 翟宏彪等译 , 心灵的习性 —— 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 , 第 397, 400,402-403 页 , 三联书店 , 1991 年。参见约翰 · E · 施瓦茨 (Schwarz, John E.), Welfare Liberalism, Social Policy, and Poverty in America( 福利自由主义 , 社会政策和美国的贫困 ), Policy Studies Review 1990 10(1): 127-139p, 1990. 有关解释里根政府时期福利政策的几部著作可参见尼尔 · 吉尔伯特 (NeilGilbert),Capitalism and the Welfare State: Dilemans of Social Benevolence( 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 ), ,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罗伯特 · 库特纳 (Rober Kuttner) The Econimic Illusion: False Choices Between Prosperity and Social Justice( 经济幻觉 ),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4; 罗伯特 · J · 莱普曼 (Lampman, Robert J.), Social Welfare Spending: Accounting for Changes From 1950 to 1980( 社会福利开支 ), Orlando, Fla:AcademicPress,1984; Lampman, Robert J. Ed., Economic Transf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 美国的经济转移支付 ), Moon, Marily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理查德 · E · 摩尔根 (Richard E · Morgan), Disabling America: The "Right Industry" in Our Time( 缺乏活力的美国 ),New York:Basic Books, 1984; 查尔斯 · 默里 (Charles Murray),Losing Ground:American Social Policy,1950-1980(1950-1980 年美国的社会政策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约翰 · E · 施瓦茨 (JohnE · Schwarz),American Hidden Success: A Reassessment of Twenty Years of Public Policy( 二十年公共政策的重新评价 ), New York: W.W.Norton Co., 1983. 引自小劳伦斯 · E · 林恩 (Lynn, Laurence E. Jr.), The New Economics of Social Welfarer: A Essay Review( 社会福利的新经济学 ),Social Services Review, 1986, 60,4, 590-602p. Dec. 1986. 〖 44 〗 詹姆斯 · M · 布坎南 (James M · Buchanan,1919- ) 著 : 自由、市场与国家 —— 80 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 第 254,265 页 , 上海三联书店 , 1989 年。 〖 45 〗 沃尔特 · 罗斯托著 : 经济成长的阶段 ---- 非共产党宣言 , 商务印书馆 1962, 1970 年 ; 经济成长过程论 , 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 , 1975 年 ;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8 年。 〖 46 〗 西蒙 · 库兹涅茨著 : 现代经济增长 —— 速度、结构与扩展 , 第 22-24 页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89 年。 〖 4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处编 , 梁向阳等译 : 危机中的福利国家 , 第 1 页 , 华夏出版社 , 1990 年。 〖 48 〗 ibid. 第 5 页。 〖 49 〗 ibid. 第 187,189-190 页。 〖 50 〗 道格拉斯 · 格林沃尔德主编 : 经济学百科全书 , 第 387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 年。 〖 51 〗 D.L. 米都斯 , D.H. 米都斯著 : 增长的极限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4 年。徐崇温著 : 全球问题和 ‘ 人类困境 ’—— 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 唐奈拉 · 梅多斯 : 预测未来世界 , 交流 ,1986 年第 4 期。 〖 52 〗徐崇温著 : 全球问题和 ‘ 人类困境 ’—— 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 〖 53 〗 赫尔曼 · 卡恩、威廉 · 布朗、莱恩 · 马特尔著 : 下一个 200 年 —— 关于美国和世界情景的描述 , 徐崇温著 : 全球问题和 ‘ 人类困境 ’—— 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活动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7 年。 〖 54 〗 国务院环境质量委员会预测组 : 全球 2000 年研究 ,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 , 中国展望出版社 , 1987 年。 〖 55 〗 哈维 · S · 罗森著 , 马欣、陈茜译 , 财政学 , 第 247-249 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2 年。 〖 56 〗 ibid. 第 279-280 页。 〖 57 〗 ibid. 第 300-301 页。 〖 58 〗 约翰 . 奈斯比特 , 帕 . 阿博顿妮著 : 2000 年大趋 --90 年代的十个新趋 , 第 22 、 191 页 , 东方出版社 , 1990 年。 〖 59 〗 Ibid. 第 183-188 页。 〖 60 〗 约翰 · 托夫勒 (John Taufle), 第四次浪潮 , 第 1-5 页 , 第 221-222 页 , 华龄出版社 , 1996 年。 〖 61 〗 兹比格涅夫 · 布热津斯基 : 失去控制 :21 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 , 第 114-117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4 年。 〖 62 〗 ibid. 第 295-317 页。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0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083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4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PDF版
黄安年 2013-1-1 09:30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PDF版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01 月 01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六章《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484-512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29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上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7 日 发布 , 内容上和本书略有些区别。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黄安年文 2007 年3 月27 日 ((按:《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发表在《九江师专学报》 1997 年第 4 期;《史学论衡》第 3 期( 1999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5 月31 日 网上首发。) *********************************************** 在二战后结束后的当代美国 , 有十大经济政府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这就是 1 ) 改革开放和调整政策; 2 ) 府干预和市场政策 ; 3 ) 由竞争和垄断政策 ; 4 ) 济增长和周期政策 ; 5 ) 易自由和保护政策 ; 6 ) 税和税收调整政策 ; 7 ) 政金融和货币政策 ; 8 ) 农商交讯协调政策 ; 9 ) 会保障和抚贫政策 ; 10 )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 其中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本世纪以来尤其是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柱。也是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美国社会的一把钥匙 , 在一定意义上说 , 不了解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 , 就不能深刻了解美国的现代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 本文一管之见 , 在于概要阐述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所起的保护器作用、安全阀作用、调节剂作用以及有关负面作用的影响 , 制约福利保障的因素 , 及其借鉴作用。 一 . 保护器作用 —— 维护社会生产率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障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同步的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美国社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自 30 年代以来 ,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应运而生 , 并日益发挥其保护器的作用。 首先 , 它有利于美国国民经济结构性的顺利调整 , 政府通过强制性保险和补助性救济及工作性培训使劳动力得以保护并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发挥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特别是保护劳动生产力和提高再生产质量的作用 , 在经济危机时期和生产结构机制转轨时期尤为突出。 其次 , 它有助于美国第三产业的兴起 , 它直接推动了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性行业的发展 , 有利于解决相当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第三 , 它与美国经济周期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密切 , 30 年代大危机前后和六七十年代结构性调整经济时期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第四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有直接的影响。 第五 , 社会保障事业为国家发展经济积累宝贵的资金。许多社会保障项目带有储蓄特点 , 像养老金这样的保险项目具有长期性 , 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如前已提到美国几大保险公司 ,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最后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现代化的发展相同步。 根据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历年提供的数字 ,1929-1990 年美国各年龄组的人口情况表明在 1929 年时 65 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口共 647.4 万 , 占全美人口 12176.7 万人口的 5.3 % , 到了 1970 年 65 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口共 2010.7 万 , 占全人口 20505.2 万的 9.8 % ,1980 年时 65 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口共 2570.4 万人 , 占全国人口 22775.7 万的 11.28 % , 到了 1989 年 65 岁及以上的美国人口共 3098.4 万人 , 占全国人口 24876.2 万的 12.45 %。 与此同时 20-44 岁年龄段的人口 1929 年共 4655.6 万 , 占全国人口的 38.2 % , 而 60 年后的 1989 年 20-44 岁年龄段的人口共有 40 %。 整个说来美国人口老化趋势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年的社会保障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 当代美国围绕对老年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老年保障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 它既关系社会的问题 , 又涉及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使老年劳动力继续发挥起推动社会生产的作用。 保障就业和失业保险及救济是美国社会保障政策中关注的最重要政策 , 历届美国政府不管出于什么考虑都要在这个问题上费尽心思 , 并采取各种对策 , 谋求增加就业机会 , 减少失业 , 并解决已经失业群的各种问题。 1947 年至 60 年代的美国历年总统经济报告关于美国劳动力就业和失业的性别、年龄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 , 美国的失业现象与性别和年龄结构关系重大。一般说来 , 1 ) 16-19 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失业率偏高 ,1948 年占 9.2 % ,1970 年达 15.2 % , 1975 年高达 19.9 % ; 2 )女性为主家庭失业率高于男性 , 1967 年 , 这一组家庭的失业率为 4.9 % , 1975 年高达 10 % ; 3 )黑人家庭失业比例高于白人家庭 , 如 1949 年该组家庭的失业率为 8.0 % , 1975 年为 11.7 %。 1939 年 , 美国的州失业保险占雇员覆盖面的%为 5.1, 州支付保险金总计 4.293 亿美元 , 平均周支付 10.66 美元 ; 1979 年州失业保险占雇员覆盖面的%占 2.9, 州支付保险金总计为 86.129 亿美元 , 周平均支付 89.67 美元。 美国政府可以藉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来干预经济。这一点已为大量的统计数据所证明 , 下面是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 世界银行 993 年报告中中央政府支出的统计 ( 在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 教育 医疗 住房环境社会 三者共占总 占 GNP 的% 保障和福利 支出的% 1980 1991 1980 1991 1980 1991 1980 1991 1980 1991 美国 2.6 1.7 10.4 13.8 37.8 28.7 50.8 44.2 11.02 11.18 英国 2.4 3.2 15.5 13.3 30.0 31.8 47.9 48.3 18.30 18.45 法国 8.6 6.9 14.8 15.3 46.8 46.4 70.2 68.6 27.59 29.98 德国 0.9 0.6 19.0 18.1 49.6 48.9 69.5 67.6 21.06 21.97 意大利 8.4 12.6 29.6 50.6 20.75 瑞典 10.4 9.7 2.2 0.8 51.5 56.4 64.1 66.9 25.51 29.57 这一情况表明 , 福利保障措施 , 对于稳定和干预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1985-1995 年间世界银行发表的 世界发展报告 还提供了有关社会保障开支在美国政府总开支中的比例 : 年 教育 医疗卫生 住房和社区公益 : 社会保障和福利 合占总支出 ( 单位% ) 1972 3.2 8.6 35.3 47.1 1980 2.6 10.4 37.8 50.8 1982 2.1 10.8 36.1 47.0 1983 1.9 10.7 35.3 47.9 1985 1.8 11.3 31.6 44.7 1986 1.7 11.6 31.0 44.3 1987 1.7 12.2 31.3 45.2 1988 1.7 12.5 31.5 45.7 1989 1.8 12.9 29.3 44.0 1990 1.7 13.5 28.2 43.4 1991 1.7 13.8 28.7 44.2 1992 1.8 16.0 31.1 48.9 1993 2.0 17.1 31.7 50.8 这表明自 1972 年以来的 20 年间 , 政府教育投资下降 , 而医疗开支扶摇直上 ,20 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 三项综合占政府全部开支的一半多 , 随着开支总值的不断增加 , 它对于政府的预算 , 减少赤字、平衡预算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把 “ 私 ” 这一块的开支加上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项目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美国 1950-1978 年财政年度的公共项目中社会福利开支占美国 GNP 的比例 , 和 1959-1994 年个人消费开支中与福利保障相关的数据显示 : 1 ) 1994 年是 1959 年个人消费开支的 1456 % , 其中 1969 年是 1959 年的 190 % ; 1979 年是 1959 年的 263 % ; 1989 年是 1979 年的 222 % ; 1994 年是 1989 年的 1.31 %。 2 ) 食品一项来说 ,1994 年是 1959 年的 842 % ; 其中 1969 年是 1959 年的 162 % ; 1979 年是 1969 年的 240 % ; 1989 年是 1979 年的 181 % ;1994 年是 1989 年的 120 %。 3 )住房开支 1994 年是 1959 年的 1467 % ;1969 年是 1959 年的 192.9 % ; 1979 年是 1969 年的 261.1 % ; 1989 年是 1979 年的 227 % ; 1994 年是 1989 年的 128.3 %。 4 ) 疗费用开支 1994 年是 1959 年的 4460.7 % , 其中 1969 年是 1959 年的 272 % ; 1979 年是 1969 年的 355.4 % ; 1989 年是 1979 年的 299.5 % ; 1994 年是 1989 年的 154.1 %。 5 )在各项个人开支中以医疗开支增长最快 , 它的涨幅在 1959-1994 年间是个人开支总计的 306 % ; 是食品的 530 % ; 是住房的 304.1 %。 需要指出 , 私人方面的开支在社会保障计划的财政支持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包括数额巨大的健康和医疗照顾开支 , 收入保障福利金 , 受雇的补偿金 , 人寿保险 , 病患者支付 , 教育和社会服务等。从 1972 年到 1992 年私人保障部分由占 GDP 的 8.0 %增加到 13.7 % , 1992 自然年度开支为 8249 亿美元比前年 7676 亿美元增加了 7.5 %。相对来说 , 为社会福利保障的公共开支从 1972 年财政年度的占 GDP 的 16.6 %增加到 1991 财政年度的 16.6 % , 1992 财政年度的 20.5 %。 私人社会福利保障主要涉及四个领域 : 卫生和健康照顾 , 福利和其他照顾 , 教育 , 收入保障。在 1992 年私人方面支付的个人健康照顾开支的基金占该项目总数的 57.1 %。福利和其他照顾包括个人和家庭的社会服务 , 居民照顾 , 儿童照顾 , 娱乐和团体工作 , 工作训练及职业补习等 , 1992 年这些开支工 758 亿美元 , 占该年私人社会福利总开支的 9.2 % , 而 1972 年占 7.8 %。私人社会福利在教育方面的开支 1992 年达 1005 亿美元 , 占当年私人社会福利总开支的 12.2 % , 而 1972 年为 171 亿美元 , 占 15.6 %。收入保障的私人开支从 1972 年的 171 亿美元增加到 1992 年的 1857 亿美元 , 从 17.6 %增加到 22.5 %。 整个说来 , 在当代美国 , 公共社会福利开支呈现扩张态势。有的学者在研究了 1965-1987 年财政年度的公共社会福利开支后认为 :1965-1976 年社会福利开支急剧扩大 ; 在 1958-1965 年间教育和社会保险开支交替处于第一和第二位 ; 1966 年社会保障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 , 社会保险开支遂一直作为第一位开支取代了教育开支。 1982 年以来 , 社会保险已占全部社会保障开支的至少一半。自 1977-1987 年 , 社会福利开支增长率是巨大而不容忽视的 , 并保持稳定趋势。尽管每年货币开支很高 , 但其规模和金额相对有些变动。 1980-1986 年联邦政府提供了全部社会福利金额的 60 % -62 % , 1987 年降到 59.9 %。 显然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保护器作用 , 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方面都是举足轻重的。 二 . 安全阀作用 —— 稳定现行资本统治根本利益的需要 认为福利保障制度所带来的 “ 福利国家 ” 是社会主义并铲除了贫困 , 当然是一厢情愿的事 , 但是说它具有安全 阀或安全网的功能则是名副其实的。如果说 , 在 19 世纪美国社会的安全阀有着西进运动作屏障 , 那末 , 20 世纪的美国富有美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成为稳定现行资本统治根本利益的需要安全阀。在经济衰退时期 , 资本投资减少 , 职工消费水平下降 , 但社会福利开支并不减少 , 甚至略有增加 , 失业补偿支出大增 , 对危机的深化起到缓解作用。福利国家在实践上 , 主要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 而不是为了 “ 最大限度的社会福利经济 ” 。 如 1964 年美国的食品券 , 以国家补贴的形式低价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 , 以缓和入不敷出的矛盾 , 不仅为了济贫 , 而且为了济商 ( 农业资本家 ), 以解决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的过剩问题。政府用纳税人的赋税去购买剩余农产品 , 再将过剩农产品用于食品券计划、强制免费儿童午餐计划及儿童营养牛奶计划等项目。社会救济食品的数量既取决于贫困家庭的需要 , 而且受制于农产品过剩的程度。 下面是 1976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提供的关于 1974 年 7 月至 1975 年 3 月和 1975 年 7 月有关食品券发放情况的数据。年收入低于 6000 美元的 , 发放食品券的 1974 年 7 月占 88.4 % ,1975 年 3 月占 78.1 % , 1975 年 7 月占 82.8 % ; 平均月收入低于 500 美元在 1974 年 7 月占 90.2 % , 1975 年 7 月占 87.7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提供的 1929-1980 美国个人收入及其转移支付的福利收入情况数据表明 , 自 1940-1979 年的 40 年间用于主要社会保障项目受惠费用由 310 万美元增加到 21480 万美元 , 增长了 66.59 倍 , 其中主要项目是老年遗族残疾和医疗保障占整个社会保障项目的 52.52 %。居于第二位的是政府雇员的退休金 , 1979 年占全部社会福利费用的 14.84 % ; 抚养未年子女家庭的费用 1970 年仅 480 万美元 , 到了 1979 年猛增到 1100 万美元。这些社会保障费用对于低收入和贫困家庭 , 对于老年人。退休雇员等人的基本安全起着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在上述开支中 , 医疗保健费用增加最快。 需要指出 , 美国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既是现代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 也是美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反映在议会中各种法案的斗争的后面 , 同时有选民的后盾 , 仅仅认为议案反映统治阶级的明争暗斗 , 你争我夺是不全面的。应该说 , 适当的社会福利保障是经济民主化和财富再分配的一种体现。 三 . 调节剂作用 —— 各种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开支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发挥调节器作用 , 它也是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对于这种社会财富通过赋税和福利开支的再分配 , 涉及各个阶层和利益集团间关系的调整 , 这一点在美国历届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调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利益集团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地区及其职业等。一项福利方案的提出 , 通过各种利益集团协调 , 经过国会中各个专门小组和委员会的讨价还价 , 再经过国会众、参两院的磨合 , 最后形成的法案和原本的方案相比已经成为一个综合各个方利益的妥协产物。美国的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也是联邦政府各州、地方政府利益的妥协。 这种国家在分配领域里的干预和调整 , 在一定程度上是分配部分社会化的表现形式 , 他对于限制极端措施 , 缓解矛盾的激化是有一定作用的。 胡佛研究所的安得森 1979 年在谈到美国卡特政府的福利改革时认为 , 自 60 年代中期以来 , 福利改革成了政治性问题 , 福利改革能否成功必需得到美国人民需求的确认 : 援助唯一需要帮助的人 ; 确定资格享有者中的欺诈和腐败 ; 干净清洁的工作环境 ; 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行政机构 ; 实现工作福利的目的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对的是全体国民和不同的居民群体 , 它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它不可能实现 “ 收入均等化 ”, 也不可能真正体现 “ 全民福利国家 ” 。不能把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和美国人民收入均等化划上等号 , 这一点在任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一个人亲身可望的时间里是不能做到的 , 如果那样不是骗局就是人为的剥夺 , 其后果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 , 福利和扶贫、脱贫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由于人们在个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 也会形成相距甚远的看法。 美国学者埃 · 卡瑞和杰 · 斯科尔尼克认为 :“ 如果说过分慷慨的福利国家已经致使太多的钱从富人流向穷人 , 那么 , 为什么在收入分配方面几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呢 ? 为什么贫穷仍然是如此顽固的问题呢 ?” 他们认为 : 1 )福利开支中针对穷人的很少 , 大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保险项目是针对每一个人的 , 这些项目的受益者首先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捐助信托基金 , 然后再根据条件返回受益者 , 政府用于援助低收入的抚养未成年子女、食品券、医疗补助及低收入的老人、盲人、残疾人的社会补充保障项目只占整个社会福利开支的 13 % , 而且社会福利开支的实际美元开支因通货膨胀而价值下降 , 1978 年的人均公共援助金 364 美元 , 到了 1982 年成了 344 美元。 2 )福利国家提供给穷人的相当部分是实物津贴 , 而不是现金 , 而也有像雇主为健康计划支付的费用和其他的附加福利是非穷人的非现金津贴。 3 )存在着钱被转移到富人和大企业手里的大量隐藏着的福利制度 , 如税收政策是有利于富人的 , 如 1985 年对住房所有者的抵押利息税额扣减了 250 亿美元 , 而这部分费用为低收入者支付住房费用的 2 倍。同年 , 联邦政府拨出 19 亿美元资助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 它比政府花在低收入妇女、婴儿、儿童营养项目上的钱还多 4 亿美元。从 1981 年到 1985 年 , 穷人的纳税额升到原来的 5 倍 , 而中产和上层人们的税收则下降了。除税收外还有以牺牲其他人群为代价的提供为中产以上的人们补贴和贷款 , 这点穷人是无能为力的。至于政府开支于国防 - 科技 - 产业的费用当然是有利于大企业也有利于美国大企业的国家利益的。 一位德国记者在评论美国的福利制度时引用 1991 年夏公布的 1978 年至 1987 年间统计数字说 , 占美国人口 20 %的最穷人的收入下降了 8 % , 而同期占美国人口最富的 20 %的人的收入却上升了 13 %。 “ 当罗纳德 · 里根把 450 万套 ‘ 社会住房 ’ 转让给有支付能力的买主时 , 选民们为他喝采 , 选他连任总统。当里根把联邦用于 ‘ 社会住房 ’ 建筑的经费从 300 亿美元削减到 80 亿美元时 , 选民们的叫好声更高。 ”“ 美国年收入仅有 1 万美元的 ‘ 普通老百姓 ’1990 年还把他们收入的 5.5 %拿出来资助社会公益事业 , 主要是捐给教会。而每年收入在 10 万美元以上的人却只拿出他们收入的 2.9 %。 ” 这位记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富人逃离市中心移居城市郊区建筑新的安乐窝的情况 , 从而造成了富人的城郊和穷人的城内 , 出现新的贫民窟的情况。至于医疗 , 记者引用洛杉矶医生助手联合会主席弗雷德 · 赫尔泰谈到医院急救站的工作时说 :“ 许多医院把意外事故的牺牲者看作一块价值 25 万美元的肥肉 , 都愿意购买。但谁都不愿接受付不起 25 万美元保险费的病人。为了避免不得不给这种人看病的被动局面 , 许多医院索性关闭了医院的急救站。 ” 客观的说 , 社会福利制度并不是划分社会性质的主要标志 , 而是财富再分配的手段 , 现代福利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 美国社会保障经费并不是垄断资本的赠予 , 而是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以社会保险为例 , 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以社会保险税的形式从工人工资中的直接扣除 ; 企业主交纳的保险费则是 , 资方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的办法转嫁到居民身上的一种费用 , 实际上仍由劳动者负担。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来源于个人所得税 , 其中绝大部分由劳动人民负担。实际上福利越高 , 劳动者交纳的赋税也相应提高。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基本事实 , 也不是全体劳动者都得到社会保险制度的充分保障。工人所得的福利金额有限 , 一般只占原工资的 1/3 左右 ; 通过税收得来的社会保险基金 , 没有全部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险开支。马克思曾说 :“ 吃穿好一些 , 待遇高一些 , 持有财产多一些 , 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 同样 , 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 1948-1977 年间美国劳动者的实际收入 ( 含名义工资加社会保障收入 ) 的比重从 9.4 %增加到 30.7 % ; 同期剩余价值率由 236.7 %到 280.9 % ; 而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 则从 29.7 %减少为 26.3 %。恩格斯说得好 : “ 为了赢得火腿 , 可以给工人香肠 ” 。 美国的社会福利遵循按资分配的原则 , 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萨缪尔森在新版的《经济学》中说 :“ 政府的具体经济职能是什么呢 ? 有三个作用 , 即效率、平等和稳定有关效率的政府行为试图矫正垄断一类的市场失灵。政府促进平等的方案使用诸如收入再分配等工具来反映社会对穷人和残疾人的关心。稳定政策试图削平经济周期的高峰和低谷 , 减少失业和通货膨胀 , 并且促进经济增长。 ”“ 由于低税率不能帮助那些根本没有收入的人 , 政府在近几十年里 , 建立了一套收入支持制度 , 帮助那些老弱病残和拖儿带女的人 , 并且为失去工作的人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这套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 ` 安全网 ', 保护了不幸者免于经济灾难。最后 , 政府有时对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给予补贴 , 向他们提供食品券、医疗补贴和低价住房。 ” “ 在最穷的社会中 , 从富裕的人那里扣除并提供极不幸的人声誉的饼是不多的。但是 , 当社会变得更为富裕时 , 他们将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对人的分配。目前 , 北美和西欧的福利国家把他们收入的相当大的份额用于维持健康、营养和收入的最低标准。 ”“ 大多数先进的经济现在规定 , 儿童不应该由他们父母的经济景况而挨饿。规定穷人不应该由于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必要的医疗保健而过早死亡。还规定老年人应该得到一定的最低收入以使他们能够度过晚年。在美国 , 这些政府方案是通过转移支付来提供的 , 比如食品券、医疗卡以及社会保险。 ” 事实上社会保障政策只能调整丰裕阶层、中产阶层和低收入和贫困阶层间的关系 , 缓和贫困 现象 , 而不能解决在资本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及其根源。 四 . 对福利保障负面作用的争论 随着 7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福利保障的过度扩张 , 福利保障受益者情况的重大变化 , 联邦政府福利开支的日不敷出 , 可能导致寅吃卯粮的局面 , 以及保守主义思潮的抬头 , 对于社会福利保障的负面效应的评论越来越多 , 回击批评的论著也不示弱 , 美国的社会保障向何处去 , 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 它能否保持和有效发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美国社会所起的保护器作用、安全阀作用、调节剂作用 , 与此同时将在实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减少到较低程度是美国政府 , 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所关注的大问题。 对于福利保障负面作用的评论 , 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是关于高福利用富人的钱 “ 养活懒人 ” 问题 美国教育专家理查德 · 柏韦莱克在《美国的公共福利制度》一文中说 :“ 只要讨论到美国的公共福利制度 , 人们一定会谈到这样一个问题 , 没有从公共福利计划中受益的美国人 , 也就是那些不穷、不老、不残的人。 ” 其实 , 这个概括不见得符合 90 年代美国的情况 , 看来还要包括不幼、不少孕的人 , 当然也还有这五种人中的例外者。文章说一些人认为 “ 政府资助的公共福利项目必须有严格限制。批评者认为 , 公共福利花钱太多 , 功效甚微 , 反而使穷人丧失上进心 , 不努力去接受教育 , 参加培训 , 寻找工作 , 从而 摆脱贫困。 ”“ 许多观察家认为 , 一个永久的 ‘ 下层阶级 ’ 已开始在美国形成 , 这些人世世代代相传地依赖着福利制度。而另一方面 , 七十年代的一个调查研究表明 , 美国并不 存在一个永久享受福利待遇的阶层。穷人领取福利金一般只是两三年 , 最后 , 这些人几乎都能找到工作 , 过上比较舒服的生活。 ” 其次是有关于福利 “ 破坏了家庭 ” 、高福利税收导致 “ 企业竞争力下降 ” 、公共福利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费等问题 以上几个问题 , 在 80 年代以来 , 尤其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福利改革和全民医疗改革以来 , 是集中议论的议题。需要指出的是 , 从意识形态的领域来考察 , 这些看法较多地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的福利观。他们虽然揭露了现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某些弊端 , 但是 , 他们的出发点是从自由选择和机会均等的立场 , 而他们的落脚点则是由私人和社团来取代国家的职能 , 这种做法与现代化的进程是难以协调的。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已经一个一个地提了出来 , 还看不到十分明确的答案 , 可以说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解决的趋势当然不是取消而是修补安全阀、调节剂和保护器。 1996 年 6 月 , 美国社会保险咨询委员会提出建议 , 从用于社会保险的工资税中拿出一部分来投入股票市场 , 这样可以巩固社会保险制度。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老龄化对社会福利带来的讨论 美国学者丽塔 · 里卡多 · 坎贝尔在《老龄化问题 —— 社会保障和医疗》一文中 , 对这个问题的担忧具有代表性。他说 :“ 出生于 1946-1960 年期间 . 现在处于生育高峰的那代人均在 2000 年开始退休。由于他们很少有孩子 , 将来的劳动力将枯竭 , 我们的人口将比目前更快地老化。 ” 从 1950 年到 1980 年 , 美国 65 岁以上的人数翻了一番 , 人们普遍估计 , 到 2000 年这个数字还将翻一番半。 “ 美国鼓励个人 62 岁退休的社会保障政策将继续负担支付男性工人津贴平均约 18 年以上 , 还要支付丧偶者的丧偶津贴 , 这么沉重的负担美国能承受得起吗 ?”“ 以丰厚的救济金为标志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对于尚未退休的年轻一代来说 , 大大偏袒了老龄工人 , 包括较年轻的老龄工人。对于双职工家庭和无依靠的单身工人 , 它偏袒单身工人家庭。 ” 他认为 “1986 年医疗照顾项目已承担了一半不到一点的老年保健费用。 ”“ 国民保健问题中人口老龄化而使慢性病更为严重 , 许多患这种或那种慢性病的人靠更新更有效的药物苟延残喘 , 但始终不能治愈。医疗保健需要及其费用在增加 , 平均每年内科就诊次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 同样医院的接受率也 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65 岁 -74 岁的老龄人约有 2 %住在护理之家 , 而 85 岁以上的老人竞有 16 %住在护理之家 , 平均为 5 % , 但这个比率将随着老龄人口年龄的上升而上升。 ” 美国学者李 · 史密斯在《我们对老年人负有什么义务 ? 》一文中提出 :“ 美国人口正在逐年老化 , 这一不可抗拒的事实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实际问题和道德问题。老年人究竟应当享受多少国家资源 —— 时间和金钱 ? 为了保证老年人生活得舒适安逸 , 健康长寿 , 个人应当作出什么牺牲 ? 美国人每天都面临这些问题 , 不论纳税人、有公民意识的公民、老年人的子女还是老年人自己 , 无不如此。 ” 文章认为 :“ 到 2030 年 , 美国预算中老年人的开支所占比例将达到令人惊愕的程度 : 即高达 45 %。 ” 老年人 “ 比其它任何年龄组拥有更多可以自由处理的收入 , 他们比以前富裕得多 ”,“ 老年人的日益增加迫使政府为他们承担越来越多的开支。 ” 他提出 :“ 现在 ,28 %的医疗保险预算用于已经病入膏肓的病人 , 难道美国人出钱只是为了延长寿命而不是活得更有意义 ? 美国最终是否不得不收缩医疗保险 , 拒绝向进入耆耄之年的长者提供这笔钱 ? 子女是否有权把老父老母推给私人养老院并指望国家付钱 ? 家庭和政府如何平衡对老人的怜悯与对年轻人的关心 ?” 文章最后说 :“ 谁能知道他们会想出什么富有想像力的补救办法呢 ?” 发表该文的杂志编者写道 :“ 美国的老龄化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 诸如谁将付出时间和金钱为老年人承担越来越多的义务 , 等等。每个人都处于困境 —— 纳税人、老年人、老年人的子女。 ” 美国学者兰登 · 琼斯在《美国坎坷的一代 —— 生育高潮后的美国社会》一书中 , 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 文章说 :“ 当生育高峰一代在 80 年代搞得精疲力竭时 , 它对自己和它将来的想法将经历一次转变。乐观将让位于悲观 , 利他主义将让位于利己主义。这一代成长时确信它在社会上将处于特殊地位。产科病房过分拥挤 ; 儿科医生太少 ; 学校拥挤 ; 他们被送到越南战场 ; 他们找不到职业 ; 他们得不到提升。代之而来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引起犯罪、自杀、离婚、无子女、性病和财产税的急剧增加。 ” “ 这一代将变老 , 成为前所未有的最庞大和最强有力的利益集团。由于它的需要 , 老年人栏目中那些常常被人们忘却的 , 若明若暗的问题 , 将被重新放在头版上。它将对我们的能力提出引人注目的要求 , 要我们对它加以关注。它将把我们的青年优势改变为老年优势。它将成为全国性大辩论的中心。 ” 美国人力增长与发展委员会顾问玛丽 · 库里曾指出 :“ 现在是考虑美国的社会能不能维持社会成员增长的边际困窘的时候了。过去出于人道主义所制定的社会保障与医疗制度都要重新加以考虑。 ” 此外,贫困界定也带来的新问题 关于贫困的界定及其影响迄今人们还各持己见 , 它对社会保障及社会经济将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学者琼 · 奥尼尔认为 :“ 官方定义已受到多种批评。一种论点指出 , 这是一种绝对的度量 , 因为它只是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进行调整。所以当真实收入上升时 , 就平均而言贫困线相对下降 , 处于贫困线之下的人数减少。这种绝对标准的收入使我们能够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少贫困方面的经济进步。但是有一些批评争论说 , 贫困应该同全面的生活水平挂钩。如果贫穷从相对的条件上来定义 , 贫困线就是一个移动的界限 . 它随着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 他认为在人口普查局对贫困实际量度确定方面 , “ 在很多众所周知的方面存在不足。 ”“ 两个另外的因素 , 一是忽略非现金福利开支 ( 诸如食品券、住房津贴 ), 一是有缺陷的通货膨胀调整数据。 ” 他还认为 :“ 增加福利无疑会增加福利负担并降低当家长的妇女的工作努力程度。而且 , 从长期来看 , 这样不 可能减少贫困。在南方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援助的福利水平比在北方低得多。然而在南方 , 以妇女为首的家庭贫困率实际上很低。 ” 五 . 制约福利保障政策的因素 考察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变化要研究其制约因素。笔者以为制约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有着的四个普遍性问题是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必需认真考虑的。 其一 , 是权利与义务的兼顾问题。这是不言自明的 , 然而作到两者兼顾绝非易事。一般说来 , 受益集团和受益者强调权利的享有 , 而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则强调受益集团和受益者尽的义务 , 两者不兼顾就不能使社会福利保障形成良性循环的运作。 其二 , 是效率与公正的兼顾问题。这涉及社会福利保障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 老年人、妇女、少数族裔 ); 社会福利保障和社会贫困及贫困线等问题。 A· 奥肯说过 :“ 平等和效率之间的 ( 是 ) 我们最大的社会经济选择 , 它使我们在社会政策的众多方面遇到了麻烦。我们无法既得到市场效率的蛋糕又公平地分享它。 ”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说 : “ 现代福利国家已经发现了其丰裕的限度。当各国试图把收入在它们的公民中间平等地分配时 , 它们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对积极性和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问道 , 为了更公平地分割社会馅饼 , 需要牺牲它的多大部分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我们目前的现金补助、食品券和其他恩惠的福利制度含有巨大的挫伤穷人的积极性之点。一个享受福利待遇的人也许会失去任何工资的 90 %或 100 % , 因为随着工资的增加 , 恩惠将减少。有些人相信 , 这种挫伤积极性的影响如此强大 , 以至于它创造了一种贫穷和依靠的循环。 ” 然而 , 在美国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 , 是 60 年代还是 90 年代 , 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 , 都试图解决或调整好效率与公正的兼顾问题 , 但又都没有能够解决了这个难题。有的学者说得好 : “ 生活差距的缩小是一种低层次的收入均等化或公平分配。就美国私人财富和收入分配状况而论 , 资本持有量的差距最大 , 财富 ( 包括资本资产和平民大众都拥有的现金存款、住宅和生活资料 ) 的差距次之 , 个人收入 ( 资本持有者要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 ; 穷人要加上政府的转拨款项 ) 的差距再次之 , 生活差距则比较小。在这四种差距中 , 何者处于主导地位 ? 显然是资本持有量处于主导地位 , 它是其他各种差距产生的根子。 ” 其三 , 是发展与稳定 , 保障与经济的兼顾问题。这涉及社会福利保障与国民经济结构变化 ; 社会福利和第三产业的兴起 ; 社会福利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兴衰 ; 社会福利保障与劳动生产率等问题。此外 , 高福利和经济效率低增长的矛盾严重困扰着西方各国政府 , 涉及到福利资金来源和支出的综合平衡。 其四 , 是福利与国家 , 政府与社团 , 社会与私人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社会福利保障和政府干预 ; 社会福利保障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享 ; 社会福利保障与社会团体救济及福利 : 慈善机构、基金会、教会、非盈利性社团、社区服务、工会福利 ; 社会福利保障与家庭服务等关系。一位美国学者的见解比较符合实际 , 她说 :“ 美国公共福利计划和公共福利制度的前景是不容置疑的。这个制度的发展方向及其范围将取决于美国人民对它各方面的利弊达成的一致意见。 ” 其五 , 是各个社会福利受益年龄集团的变化问题。 这是当代美国尤其是 70 年代以来的新问题 ,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和妇幼集团出现的新情况 , 在政策制定时是必需考虑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的。 六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的借鉴作用 研究当代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其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上面所说的几种制约因素一般说来是对各种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都有借鉴作用的。 首先 , 它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 ,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 如分配理论、危机理论、相对稳定等 ) 。 “ 福利国家 ” 的形成 , 发展及利弊 , 丰裕和贫困的协调 , 公平与效益的平衡 , 各个利益集团的财富再分配等都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 , 它也有助于深入研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 , 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 ,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弊端 , 一个社会两种生活的协调 , 以及各个利益集团的影响等实际问题。 第三 , “ 他山之石 , 可以攻玉 ”, 它有助于我们借鉴西方国家推行福利保障政策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大政治报告强调 , 九十年代要 “ 深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 “ 积极建立待业 , 养老 , 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 。 “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 。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第五部分 :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说 :“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 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 , 保持社会稳定 , 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 在这个意义上说 , 我们今天考察当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更具现实意义。 1996 年 9 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 , 又把解决好脱贫问题列在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重要位置上。美国与中国国情不同 , 但是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 , 成功与失败 , 过去与现在及将来 , 都可以用来建立和完善我国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注释 : 西格尔 · 伊丽莎白 · A(Segal Elizabeth A.),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Response to Economic Change: Fifty Years of Social Security ( 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变化的回应 : 社会保障五十年 ), Illinois, Chicago, Ph.D, 1987. K · A · 康纳斯 (Connners, K · A.), The Gathering Strom Welfare in a Depressed Economy( 乌云密布 : 危机经济中的福利 ), Public Welfare, 49(1): 4-15pp, Winter 1991.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91(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1 年 ), Table B-31 population by Age Groups, 1929-1990, 第 321 页。参见总统经济报告 1969 年 , 第 251 页 , 总统经济报告 1970 年 , 第 201 页 , 总统经济报告 ,1977 年 , 第 217 页 , 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第 233 页。并见梅里亚姆 · I · C(Merriam I · C.), Social Security and Social Welfare Indicators(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指示器 ),Annals of the America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35(Jan.):117-139pp, 1978. 詹姆斯 · 托宾 (Tobin, James), 科弗 · 罗伯特 · L · (Cover Robert L.)Social Security Project on the Federal Social Role( 社会保障工程在联邦联邦社会中的作用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Welfare, Washington, DC,1985, 46p. 并见切切卡尔里 · J · M(Ceccarelli J · M.), Benefit Provisions of the Old-age, Survivors, and Dis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老年遗族和残疾保障制度的福利金提供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Apr. 1971, 24p. 并见雷切尔 · 弗洛什米 · 博亚茨 (Boaz, Rachel Floersheim), Social Security Rules And The Early Acceptance of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社会保障作用和社会保障福利金的早期接受 ), Social Security Quarterly 1989 70(1): 72-87pp. Ibid.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8 年》 ,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y Age and Sex,1942-57 表 F-18, 第 136 页 , 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5 年》 , 第 184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6 年》 , 第 154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3 年》 , 第 196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5 年》 , 第 216 页。 ibid.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6 年》 ,Table B-23 Civilia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y Sex and Age, 1947-75, 第 189 页 , 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7 年》 , 第 220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9 年》 , 第 216 页。 ibid.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5 年》 , Table B-24 Unemployed Persons, by Unemployment,1947-64, 第 218 页。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4 年》 , 表 G-18,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5 年》第 186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7 年》表 E-20, 第 144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8 年》表 F-20, 第 138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9 年》表 D-20, 第 162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6 年》 , 第 236 页 , C-23,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7 年》 , B-23, 第 240 页。 ibid.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9 年》 , Table B-29 Selected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Data,1948-1979, 第 217 页。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1977 年》 , Table B-29, 第 221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8 年》 , Table B-24, 第 237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6 年》 , Table B-24, 第 199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8 年》 ,Table 32, 第 162 页。 Ibid. 据《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5 年》 , 第 187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7 年》 , Table E-21, 第 145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58 年》 , Table E-21, 第 139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7 年》 , Table B-24, 第 241 页。《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1 年》 ,Table B-34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elected Data,1946-80, 第 272 页。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9 年》 ,Table B-33, 第 21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1980 年》 ,Table B-33, 第 241 页。 据《世界发展报告 (1993) 》 , 表 11 《中央政府支出》 , 第 258 页计算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93 年。 据《世界发展报告》 ,1985 年及至 1995 年各年表 : 中央政府支出综合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85-1995 年各年。 1991 年起住房和社区公益 : 社会保障和福利改为住房居住环境 : 社会保障和福利。 据 U.S. Dep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1980, 转自保罗 · 萨默斯 (Paul M · 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福利改革在美国 ), Kluwr-Nijhoff Published, 1980, Table 1.1 并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5 年》 , 选自 Table B-15 Personal Consummation Expenditures, 1959-1994, 292p. 怀默 · L · 克恩斯 (Kernes, Wilmer L.),Role of the Private Sector in Financing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1972-1992,(1972-1992 年间私人方面在社会福利计划的财政作用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Spring 1995; Vol. 58 (No. 1): 66-73pp, 1985. 怀默 · L · 克恩斯 (Kernes, Wilmer L.), 米尔顿 · P · 格兰茨 (Glanz,Milton P.),Private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s, 1972-1988(1972-1988 年的私人福利开支 ),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Feb. 1991; Vol. 54 (No.2): 2-11pp. 1991. 比克斯比 · 安 · 克尔曼 (Bixby Ann Kallman),Public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s, Fiscal Years 1965-1987(1965-1987 年财政年度的公共社会福利开支 ),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Feb. 1990, Vol. 53(No.2), 10-26pp,1990. 参见 怀默 · L · 克恩斯 (Kernes, Wilmer L.), 米尔顿 · P · 格兰茨 (Glanz, Milton P.),Private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s, 1972-1985(1972-1985 年的私人福利开支 ),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Aug. 1991; Vol. 51 (No. 8): 3-10pp. 1988. Ibid.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6 年》 , Table B-31 Distribution of Food Stamp Households by Annual and Monthly income, July 1974 and March and July 1975, 第 103 页。 前引书《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Table B-20 Sources of Personal Income,1929-1980, 第 257 页 , 参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3 年》 , Table C-14, 第 189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 ,Table -14, 第 225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6 年》 , Table C-13, 第 225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7 年》 , Table B-15, 第 231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9 年》 , Table B-17, 第 247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0 年》 , Table C-17, 第 197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6 年》 , Table B-15. 第 189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7 年》 ,TableB-20, 第 211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8 年》 ,Table B-20, 第 281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9 年》 , Table B-20, 第 207 页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Table B-20, 第 227 页。 丁涅特 · D · (DiNitto D · ),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deral And State and Local Welfare Policy(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福利政策间的关系分析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Abstracts, 17(4): 22-26pp, 1981. 参见张泽荣主编 :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 , 第 240-242 页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4 年。 Anderson, M · ( 安得森 , M · ), Welfa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福利 : 美国福利改革的政治经济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15(1),1979, No. 157. 埃 · 卡瑞和杰 · 斯科尔尼克 : 《星条旗下的阴影》 , 第 102-117 页 , 东方出版社 , 1994 年。 洛尔夫 · 温特尔 : 《上帝的乐土 —— 一位德国记者看美国》 , 第 50 、 52 、 55 、 56 、 59 页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93 年。 马克思著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23 卷 , 第 678 页。 恩格斯著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2 卷 , 第 362 页。 保罗 · A · 萨缪尔森、威廉 · D ·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下册 , 第 1174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理查德 · 柏韦莱克 : 《美国的公共福利制度》 , 《交流》 ,1988 年第 3 期 , 第 78 页。 安妮 · 维莱特 : 《一个建议 : 把钱投入股票市场》 , 《今日美国报》 ,1996 年6 月7 日 , 《参考消息》 1996 年 7 月 8 日转摘。 安奈利斯 · 安德森 , 丹尼斯 · L · 巴克 : 《展望九十年代的美国》 , 第 176-178 页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 年。 李 · 史密斯 : 《我们对老年人负有什么义务 ? 》 , 《交流》 ,1990 年第 1 期 , 第 2-248 页。 兰登 · 琼斯著 : 《美国坎坷的一代 —— 生育高潮后的美国社会》 , 第 290-291 、 288 页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 年。 转自郭崇德主编 : 《社会保障学概论》 , 第 95 页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安奈利斯 · 安德森 , 丹尼斯 · L · 巴克 : 《展望九十年代的美国》中琼 · 奥尼尔文《贫困问题 : 计划与政策》 , 第 182-187 页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1 年。 保罗 · A · 萨缪尔森、威廉 · D ·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下册 , 第 1247 、 1265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张泽荣主编 :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究》 , 第 245 页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1994 年。 理查德 · 柏韦莱克 : 《美国的公共福利制度》 , 《交流》 , 1988 年第 3 期 , 第 78 页。 詹姆斯 · H · 舒尔茨 (Schulz, James H.), Why the 'Welfare State' Will Continue to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为什么 “ 福利国家 ” 将向全世界扩展 ), Generations, Winter 1993, Vol.17 (No. 4): 43-46pp., 1993.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8 月13 日 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881.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PDF版
热度 1 黄安年 2012-12-30 08:04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PDF版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2 月 30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环境保障 》第四节《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448-457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10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2008 年 1 月 1 3 日 黄安年的博客的两篇博文 , 两者内容有些区别。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黄安年文 2007 年6 月22 日 (按:本文为笔者所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第十四章第 448-457 页的原稿,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时在文字上小有调整。注释也有区别。;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12 月30 日 发布) ***********************************8 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 四 .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美国的人口变化与美国社会福利及贫困的变化关系相当的密切 , 前面各章的分析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 这里所进一步的分析。 在不同的人口集团中 , 属于低和较低收入集团的主要是儿童特别是无家庭依靠的儿童 , 老年人集团 , 妇女集团 , 黑人和少数族裔集团。据 1985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在 1964 年 4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7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 而 1984 年 2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13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据美国人口局的统计材料显示 , 老年收入在除 20 岁以前的年龄段中是最低的集团。关于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中位数在 33 岁创造了老龄化的最高纪录。据乔 · 卡普奥 (Gappo, Jao) 在 展望未来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一书的研究 , 到 2012 年由于婴儿爆炸年龄段进入退休年龄段 , 因而 65 岁及以上年龄段将出现爆满局面。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善 , 将使美国人的寿命更长。尽管如此 , 美国人的退休年龄仍显得年轻。 35 岁及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快速增长 , 到 2000 年有一半选票是 48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69 〗 90 年代美国人口约 2.5 亿人 , 比 80 年代增加了 10 % , 70 年代增加了 11 % , 60 年代增加了 13 % , 50 年代增加了 19 %。 1946-1964 年是美国的婴儿爆炸高峰。估计 2000 人口为 26774.7 万 , 增加了 7.1 % ;2010 年人口为 28166.9 万 , 增加了 5.2 % ; 2020 年人口为 29180.9 万 , 增加了 3.6 % ; 2030 年人口为 29822.8 万 , 增加了 2.2 % ; 2040 年人口为 30250 万 , 增加了 1.3 % ; 2050 年人口为 30150 万 , 减少了 0.2 %。〖 70 〗美林证券公司的一名主管史蒂芬斯对该公司调查了 400 名年龄在 45-64 岁之间的全职工的情况 , 他们在 2012 年前都会达到 65 岁 , 这些收入在 2-10 万美国之间的职员在退休后得到的社会保险金和公司退休金一般只占退休者收入的 35 % ,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的积蓄 , “ 他们将成为第一批面临财务困境的婴儿潮时代出生者。 ” 〖 71 〗 表 14-4-1 美国人口年龄段的变化 ,1960-2000 〖 72 〗 年龄段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960-2000 百分比变化 5 岁以下 20341 17166 16458 18408 16898 -17 5-17 岁 44184 52596 47237 45630 48815 +10 18-34 岁 39047 50034 67976 70065 62380 +10 35-54 岁 44799 46466 48622 63384 81134 +81 55-74 岁 26618 31175 37415 39737 42401 +59 75 岁及以上 5622 7614 10051 13187 16639 +196 总计 180671 205051 227759 250411 268267 +48 1980-2000 年间 , 美国 75 岁以下人口实际上下降了 , 由 13167.1 万人下降到 12809.3 万人 ; 与此同时 , 35 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 , 由 9608.8 万人增加到 14017.4 万人 , 而 85 岁以上的人口由 250 万人 , 增加到 500 万人。据人口局指数 ,15 岁以下未婚生家庭占 31 % , 高于过去 20 年。 1960 年美国家庭平均有 3.67 人 , 1970 年为 3.58 人 , 1980 年为 3.29 人 , 1988 年为 3.17 人。 1980 年底美国 26 %的家庭的 18 岁以下儿童为单亲家庭。而 1970 年为 12.3 % , 1980 年为 19.1 %。在美国有近 9150 万户 , 其中 2600 万非家庭户 ; 在 6500 万家庭户中 , 18 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有 3350 万户 , 近 1000 万是单亲家庭。 表 14-4-2 1920-1980 年美国人口不同类型的规模和构成〖 73 〗 类型 1920 年 1950 年 1965 年 1980 年 人口 ( 百万 ) 106 151 194 218 人口年龄段 21 岁以下% 42.5 35.4 40.7 35.4 21-64 岁% 52.9 56.5 49.8 53.6 65 岁及以上% 4.6 8.1 9.5 10.8 地区分类 东北地区% 28.0 26.1 24.5 22.8 北部中心区% 32.1 31.2 31.0 32.3 南部地区% 31.2 31.2 31.0 32.3 西部地区% 8.7 13.3 16.6 18.2 非白人% 10.3 10.5 11.9 13.4 城乡分类 50 万以上都市% 15.4 17.5 15.9 15.6 其他都市% 36.2 46.7 53.9 59.9 农村% 48.4 35.8 30.1 24.5 表 14-4-3 美国人口的年龄段情况 ,1929-1979 年〖 74 〗 7 月 1 日 总计 年 龄 ( 岁 ) 5 岁以下 5-15 岁 16-19 岁 20-24 岁 25-44 岁 45-64 岁 65 及以上 1929 121767 11734 26800 9127 10694 35862 21076 6474 1933 125579 10612 26897 9302 11152 37319 22933 7363 1939 130880 10418 25179 9822 11519 38354 25823 8764 1940 132122 10579 24811 9895 11690 39868 26249 9031 1941 133402 10850 24516 9840 11807 40383 26718 9288 1942 134860 11301 24231 9730 11955 40861 27196 9584 1943 136739 12016 24093 9607 12064 41420 27671 9867 1944 138397 12524 23949 9561 12062 42016 28138 10147 1945 139928 12979 23907 9361 12036 42521 28630 10494 1946 141389 13244 24103 9119 12004 43027 29064 10828 1947 144126 14406 24468 9097 11814 43657 29498 11185 1948 146631 14919 25209 8952 11974 44288 29931 11538 1949 149188 15607 25852 8788 11700 44916 30405 11921 1950 152271 16410 26721 8542 11680 45672 30849 12397 1951 154878 17333 27279 8446 11552 46103 31362 12803 1952 157553 17312 28894 8414 11350 46495 31884 13203 1953 160184 17638 30227 8460 11062 46786 32394 13617 1954 163026 18057 31480 8637 10832 47001 32942 14076 1955 165931 18566 32682 8744 10714 47194 33506 14525 1956 168903 19003 33994 8916 10616 47379 34057 14938 1957 171984 19494 35272 9195 10603 47440 34551 15388 1958 174882 19887 36445 9543 10756 47337 35109 15806 1959 177830 20175 37368 10215 10969 47192 35663 16248 1960 180671 20341 38494 10683 11134 47140 36203 16675 1961 183691 20522 39765 11025 11483 47084 36722 17089 1962 186538 20469 41205 11180 11959 47103 37255 17457 1963 189242 20342 41626 12007 12714 46994 37782 17778 1964 191889 20165 42297 12736 13269 46958 38338 18127 1965 194303 19824 42938 13156 13746 46912 38916 18451 1966 196560 19208 43702 14311 14050 47001 39543 18755 1967 198712 18563 44244 14200 15248 47194 40193 19071 1968 200706 17913 44622 14452 15786 47721 40846 19365 1969 202677 17376 44840 14800 16480 48064 41437 19680 1970 204878 17148 44774 15275 17184 48435 41975 20087 1971 207053 17177 44441 15635 18089 48811 42413 20488 1972 208846 16990 43948 15946 18032 50254 42758 20892 1973 210410 16694 43227 16310 18345 51411 43077 21346 1974 211901 16288 42538 16590 18741 52593 43319 21833 1975 213559 15879 41956 16793 19229 53753 43546 22420 1976 215152 15345 41459 16928 19630 55129 43707 22954 1977 216880 15248 40575 16966 20077 56706 43795 23513 1978 218717 15378 39623 16935 20461 58380 43876 24064 1979 220584 15649 38643 16838 20726 60161 43910 24658 1980 227762 16451 38838 17167 21590 63470 44504 25707 1981 229966 16893 38144 16812 21869 65528 44500 26221 1982 232188 16893 37784 16332 21902 67692 44462 26787 1983 234307 17547 37526 15823 21844 69733 44474 27361 1984 236348 17695 37461 15295 21737 71735 44547 27878 1985 238466 17842 37450 15506 21470 73673 44602 28416 1986 240651 17963 37404 15024 20942 75651 44660 29008 1987 242804 18062 37333 15215 20385 77338 44854 29626 1988 245021 18195 37593 16198 19846 78595 45421 30124 1989 247342 18508 37972 14913 19442 79943 45882 30682 1990 249911 18849 38588 14449 19305 81196 46288 21235 1991 252643 19195 39195 13926 19347 82455 46759 31765 1992 255407 19501 39900 13688 19176 82541 48348 32272 1993 258120 19691 40538 13795 18874 82862 49586 32773 1994 260651 19727 41213 14030 18429 83199 50894 33158 根据统计材料 , 美国非婚生儿童 1960 年 22.5 万人 , 1980 年近 100 万人。〖 75 〗在过去 25 年间 , 非婚成年同居增加 , 1970 年代增加了 117 % , 1980-1988 年间增加了 63 % , 总数达 260 万人。〖 76 〗 关于美国家庭 , 单身户和未婚男女同居的快速增长 ; 美国家庭的规模仍在下降 ; 〖 77 〗这种情况使儿童成为第一受害者 , 从而使儿童贫困现象加重。研究材料表明 , 80 年代儿童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 年轻家庭和女性户主家庭成为经济集团中最为困难的部分 , 这样儿童更加贫困。〖 78 〗 注释 : 〖 69 〗 乔 · 卡普奥 (Joe Cappo), Future Scope,Success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and Beyond( 展望未来 ——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Inc. 1990, 3p. 〖 70 〗 Ibid. 展望未来 , 第 6 页。 〖 71 〗 Ibid. 28p. 〖 72 〗 Ibid. 展望未来 ——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62p. 〖 73 〗 马丁 · 费尔德斯坦 (Martin Feldstein),The American Economy in Transition: Introduction( 处于过渡时期的美国经济 ), 1982, Table C4.1 Selected Demographic Variables, 1920,1950,1965,1980: Population Size and Composition, 323p.) 〖 74 〗前引书 , 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Table B-26, Population by Age Groups, 1929-1979., 233p. 自 1980-1994 年数字引自 总统经济报告 ,1994 年 , Table B-32 Population by Age Group, 1929-1994, 311p. 参见 ibid. 总统经济报告 ,1991 年 , Table B-31, Population by Age Group,1929-1991, 203p. 〖 75 〗 Ibid. 展望未来 ——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 第 57 页。 〖 76 〗 Ibid. 第 61 页。 〖 77 〗 Ibid. 第 73 页。 〖 78 〗 E · A · 西格尔 (Segal, E · A.), The Juvenitlization of Poverty in the1980s(1980 年代贫困的少年化 ), Social Work, 36(5): 454-457p, Sept.1991. 参见 I · 加芬克尔 (Garfinkel, I · ),The Role of Child Support Insurance in Antipoverty Policy( 儿童支持保险在反贫困政策中的作用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9(May):119-131p. 1985.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12 月30 日 发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35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359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45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PDF版
黄安年 2012-12-29 07:31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PDF版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2 月29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环境保障 》第三节《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440-448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9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2008 年 1 月 1 3 日 黄安年的博客的两篇博文 , 两者内容有些区别。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1 月13 日 发布 本文为《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第十四章《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第二节(第 430-440 页)的原稿,正式出版时在文字上小有调整。注释在全章的末尾并有所删节也有区别。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黄安年文 发表:《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98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 发布 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 三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如前所述贫困线的界定是弹性而又随时变动的。 表 14-3-1 美国 1960-1983 年间贫困人数的变化情况〖 44 〗 1960 1965 1970 1973 1975 1980 1983 人口 ( 万 ) 3990 3320 2540 2590 2300 2930 3530 占总人口% 22.2 17.3 12.6 11.1 12.3 13.0 15.2 表 14-3-21960 年至 1983 年美国贫困线的变化如下〖 45 〗 1960 1965 1970 1973 1975 1980 1983 贫困线标准 ($) 3022 3223 3968 4540 5500 8414 10178 相当 1960$( % ) 1 107 131 150 182 278 338 1960 年美国购买 1 107 131 150 181 278 334 力相当于 ( % )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在 1959 年有 18.5 % , 中等收入家庭为 12,119 美元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 8.5 % ; 到 1978 年中等收入家庭为 17,640 美元 ,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占 9.1 %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到 27.9 %。〖 46 〗 70 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保守主义政策的流行 , 贫困发生率上升。 80 年代初期贫困率达到 15.2 % , 1988 年为 13.1 %有 3200 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1988 年老年贫困率在 12 %以上 , 儿童中的贫困率达 1/5, 就种族而言 , 在 1988 年白人只有 10.1 % , 黑人 31.6 % , 西班牙裔 26.8 %。〖 47 〗 1992 年上升到 14.5 % ,3,690 万人处在贫困线下。据谢尔登·丹齐格在 向贫困收入开战 一文的分析 1965 年的相对贫困线相当于中等收入的 45 % ; 1978 年绝对贫困线单身成年男子是 2650 美元 , 七口之家的父母健在的家庭为 11038 美元 , 四口之家为 6665 美元。〖 48 〗 据 1990 年的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自 1970-1988 年间贫困状况变化如下 :1970 年共有家庭 5220 万个 , 中等收入为 3008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530 万户 , 占 10.1 % , 其中妇女 200 万 , 占 32.5 %。 1988 年共有家庭 6580 万户 , 中等收入家庭 21191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690 万户 , 占 10.4 % , 其中妇女 360 万 , 占 33.5 %。按种族分白人 1970 年 4650 万户家庭 , 中等收入为 31209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370 万户 , 占 8 % , 其中妇女 110 万户 , 占 25 % , 1988 年 5650 万户 , 中等收入 33915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450 万户 , 占 7.9 % , 其中妇女 190 万户 , 占 26.5 %。黑人 ,1970 年共 490 万户 , 中等收入为 1914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150 万户 , 占 29.5 % , 其中妇女 80 万 , 占 54.3 % , 1988 年共有 740 万 , 中等收入为 19329 美元 , 贫困 水平以下 210 万户 , 占 28.2 % , 其中妇女 160 万 , 占 49 %。可见自 1970-1988 年间黑人比白人要严重 , 而黑人妇女家庭的情况最为严重。 就个人贫困线以下情况来分析 1970 年共 2540 万人 , 占 12.6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0337 美元 , 女性为 67821 美元 ; 1988 年共 3190 万人 , 占 13.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8908 美元 , 女性为 8884 美元 ; 白人 1970 年共 1750 万人 , 占 9.9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1376 美元 , 女性为 6909 美元 , 1988 年共有 2080 万人 , 占 10.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9959 美元 , 女性为 9103 美元 , 黑人 1970 年共有 750 万人 , 占 33.5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675 美元 , 女性为 6290 美元 , 1988 年共有 940 万人 , 占 31.6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044 美元 , 女性为 7349 美元。可见黑人的贫困线以下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白人 , 一般高出约 18.5 到 21 个百分点。而黑人妇女的贫困状况尤为严重。〖 49 〗 一份统计表说明 ,1959 年贫困家庭有 1340 万 ,1964 年有 1190 万 ; 贫困发生率 1959 年占 24 % , 1964 年占 19.8 % , 其中非白人的贫困发生率 1959 年为 52.1 % , 1964 年为 43.1 % , 65 岁及以上的非白人 1959 年占 78.5 % ,1964 年占 79.3 %。〖 50 〗 表 14-3-31947-1962 年美国贫困家庭数及贫困发生率〖 51 〗 选项 家庭数 ( 单位 : 百万人 ) 贫困发生率百分比 1947-1962 年间 1947 1962 %变化 1947 1962 贫困家庭的%变化 全部家庭 37.3 47.6 26 32 20 -22 挣工资家庭情况 : 无 2.2 3.8 68 83 76 54 1 人 21.9 21.1 -4 35 20 -45 2 人 9.9 17.0 73 20 10 -13 3 或以上 3.3 5.1 56 10 8 29 劳工户主情况 : 非民间劳力 5.5 8.4 52 61 50 23 失业 1.2 1.7 49 49 34 2 就业 31.9 36.9 16 28 12 -48 户主年龄情况 : 14-24 岁 1.8 2.5 39 45 31 -6 25-34 岁 25.0 30.4 22 27 13 -41 55-64 岁 6.1 7.3 19 32 19 -28 65 岁及以上 4.4 6.8 54 57 47 27 户主性别情况 : 男性 33.5 42.3 26 30 17 -30 女性 3.8 4.7 26 51 48 19 户主种族情况 : 白人 34.2 42.4 24 29 17 -27 非白人 3.1 4.6 46 67 44 -3 有 18 岁以下儿童的家庭 : 无 16.2 18.8 16 36 26 -16 1 人 8.9 8.7 -2 30 17 -46 2 人 6.4 8.5 33 27 13 -33 3 及以上 5.7 10.9 92 32 17 2 家庭的地区分布情况 : 东北 10.1 11.5 14 26 14 -42 中北部 11.5 13.1 14 30 18 -31 南部 11.5 13.5 17 49 32 -24 西部 5.1 7.0 37 28 15 -26 家庭居住分布情况 : 农场 6.5 3.2 -51 56 43 -62 非农场 30.8 43.8 42 27 18 -5 该表说明 , 1947 年的贫困发生率为 32 % , 1962 年为 20 % ; 65 岁及以上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7 % , 1962 年 47 % ; 女性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占 51 % , 1962 年占 48 % ; 非白人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67 % , 1962 年为 44 % ; 南方地区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49 % , 1962 年为 32 %。农民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6 % , 1962 年为 43 %。 1962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 , 在 65 岁及以上的家庭中占全国家庭的 14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34 % ; 受教育 8 年或少于 8 年的家庭占 35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34 % ; 女性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25 % ; 非白人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22 % ; 南方家庭占 30 % , 其中贫困 家庭 Z 占 47 % ; 农村家庭占 7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16 %。〖 52 〗 1964 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附表 3 说明 1947 年和 1950-1962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情况 , 低于 3000 美元 ( 按 1962 年价格计算 ) 的家庭 1947 年占 32 % , 1960 年占 21 % ,1962 年占 20 % ; 低于 2000 美元 ( 按 1962 年价格计算 ) 的家庭 1947 年占 18 % , 1960 年占 12 %。〖 53 〗低于相当于 3000 美元的指数标准是 1962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对四口之家的非农场家庭低收入的估算。〖 54 〗 1980 年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提供了 1947-1978 年间 , 美国贫困家庭和个人的货币收入情况 , 它说明中位收入 1947 年 8848 美元 , 1953 年为 10342 美元 ,1966 年为 15134 美元 ,1978 年为 17640 美元 , 其中黑人家庭的中位数收入 1947 年为 4711 美元 ,1953 年为 6012 美元 ,1966 年 9425 美元 ,1978 年为 10879 美元。低于贫困水平的家庭比例 1959 年全国为 18.5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48.1 % ; 1970 年全为 10.1 % , 其中黑人家庭为 29.5 % ; 1978 年全国为 9.1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27.5 %。就贫困个人情况看低于贫困水平的 1959 年全国为 46.1 % , 而黑人为 57.0 % ; 1970 年全国为 32.9 % , 黑人为 48.3 % ;1978 年全国为 22.1 % , 而黑人为 38.6 %。〖 55 〗 一份有关 1960 年美国贫困 线的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数字说明 : 收入在 0-2000 美元间的家庭占总人口的 13.0 % , 非白人家庭比例占 31.7 % , 女性比例占 34.0 % , 65 岁及以上的比例占 31.4 % , 居住在农村的家庭比例占 35.8 % , 无工作者占 40.3 % ,0-26 周工作者占 49.3 % , 受教育少于 8 年者占 33.2 %。〖 56 〗 1992 年美国的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城市四口之家的标准是年收入低于 14335 美元 , 这一标准线下人口 1992 年为 3690 万人 , 比前 1991 年增加了 120 万人 , 占人口总数的 14.5 %。〖 57 〗 在影响贫困的根源中 ,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工作 , 在于家庭和个人的劳动力情况。 表 14-3-4 贫困线与劳动力比例情况 (1962 年 ) 〖 58 〗 类别 所占贫困线% 全部家庭 20 挣工资家庭 : 无 76 1 20 2 10 3 或以上 8 劳动力情况 : 非民间劳动力 50 就业 12 失业 34 年龄情况 : 14-24 岁 31 25-54 岁 13 55-64 岁 19 65 岁及以上 47 性别情况 : 男性 17 白人劳动力 9 女性 48 这个材料说明 , 在贫困线以下的 76 %的家庭是非工资所得者的。还有材料显示 49 %家庭非全日工作的 , 也 处于贫困线下。〖 59 〗 贫困人口的地理分布 , 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 尽管它的分布在不断变化 , 但是大体上南方多于北方 , 农村多于城市 , 旧城市中心多于新城市郊区。有的学者专门研究了美国大都会地区的不平等情况 , 选择 100 个不同类型的 1949-1979 年的大都会地区贫困情况的变化作统计分析 , 发现贫困与经济形势 , 政治情况 , 种族和性别歧视 , 及发展能力等状况密切相关。〖 60 〗 一些文章在研究美国贫困性质的变化时认为 , 自向贫困宣战以来 , 贫困率经常起伏不定 , 与此同时 , 贫困人口经历着许多的变化 , 首次显示了贫困现象的立体性变化 , 贫困个人女性化现象多于以往出现的女性贫困家庭 ; 尽管在 1960-1980 年间整个人口年龄老龄段增长 , 但是这一时期老年个人贫困户并没有特别的变化。防止贫困来自经济增长和政府转移支付两个方面 , 然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导致贫困现象 ; 随着老龄化和女性户主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增长 , 贫困率增长将高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 61 〗 二 . 美国的贫困结构 (上接上篇) 表 14-2-5 : 1966 年美国贫困和接近贫困的户主各个年龄段情况统计表〖 41 〗 ( 家庭情况的性别和种族分类 , 单位 : 千 , 贫困水平按补充社会保障指标 ) 全 部 户 主 女 性 户 主 总计 穷人 接近穷人 总计 穷人 接近穷人 数目 % 数目 % 数目 % 数目 % 全 部 住 户 总人数 193415 29657 15.3 15150 7.8 24878 10704 43.0 2119 8.5 单住 12367 4821 39.0 781 6.3 7803 3544 45.4 500 6.4 14-21 岁 690 378 54.8 43 6.2 409 237 57.9 16 3.9 22-64 岁 6799 1746 25.7 269 3.9 3801 1175 30.9 150 3.9 65 及以上 4878 2697 55.3 469 9.6 3593 2132 59.3 334 9.3 在家庭 181048 24836 13.7 14369 7.9 17075 7160 41.9 1619 9.5 18 下儿童 69771 12539 18.0 6637 9.5 7251 4423 61.0 705 9.7 自己子女 66319 11307 17.0 6258 9.4 6173 3835 62.5 605 9.9 其他子女 3452 1232 35.7 379 11.0 1114 588 52.8 101 9.1 6 岁以下 23550 4386 18.6 2360 10.0 2018 1423 70.5 164 8.1 6-13 岁 32303 5904 18.3 3167 9.8 3487 2140 61.4 338 9.7 14-17 岁 13918 2249 16.2 1110 8.0 1746 860 49.3 204 11.7 18-54 岁 83502 7968 9.5 5081 6.1 6751 2112 31.3 594 8.8 户主 34304 3748 10.9 2177 6.3 3260 1411 43.3 299 9.2 妻子 33202 2549 7.7 1990 6.0 ---- ---- ---- --- --- 非婚生儿童 18-21 岁 8238 818 9.9 454 5.5 1185 314 26.5 120 10.1 其他 7758 853 11.0 460 5.9 2306 387 16.8 175 7.6 55-64 岁 14716 1653 11.2 854 5.8 1230 251 20.4 92 7.5 户主 7689 800 10.4 381 5.0 790 166 21.0 52 6.6 妻子 5803 685 11.8 386 6.7 ---- --- ---- --- ---- 其他 1224 168 13.8 87 7.1 440 85 19.3 40 9.1 65 岁及以上 13059 2675 20.5 1798 13.8 1844 375 20.3 227 12.3 户主 6929 1538 22.2 996 14.4 1122 234 20.9 141 12.6 妻子 3548 835 23.5 594 16.7 ---- --- ---- --- ---- 其他 2582 302 11.7 208 8.1 722 141 19.5 86 11.9 表 14-2-6 : 1966 年美国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情况的收入统计〖 42 〗 收入 家庭总数 无儿童家庭 带 孩 子 家 庭 总计 1 个 2 个 3 个 4 个 5 个 6 及以上 全 部 家 庭 数目 ( 千 ) 48923 20327 28598 9082 8492 5416 2922 1397 1287 总%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以下 2.3 2.4 2.3 0.5 2.3 1.7 2.1 2.6 2.6 1000-1499 2.3 3.2 1.6 2.0 1.4 1.2 1.0 2.1 2.5 1500-1999 3.1 4.9 1.8 2.3 1.5 1.6 1.6 1.8 2.7 2000-2499 3.4 4.9 2.3 2.4 2.0 2.1 2.1 2.4 5.9 2500-2999 3.2 4.5 2.2 2.0 2.0 2.2 2.5 2.5 4.0 3000-3499 3.5 4.3 3.0 3.0 2.4 2.6 3.5 3.7 5.9 3500-3999 3.3 3.9 2.9 3.2 2.4 2.5 2.7 2.9 5.8 4000-4999 7.1 7.5 6.8 6.8 6.0 6.0 7.8 8.4 11.1 5000-5999 8.4 8.4 8.4 8.5 8.0 8.2 9.7 7.5 9.3 6000-6999 9.4 8.0 10.3 9.3 11.2 10.1 10.2 12.0 11.0 7000-7999 9.3 7.6 10.3 10.4 11.4 10.7 9.2 8.8 8.8 8000-8999 8.1 6.9 9.0 8.7 9.2 9.5 9.2 9.0 7.1 9000-9999 7.0 5.6 8.0 7.4 8.7 9.0 7.8 8.4 4.4 10000-11999 11.2 9.7 12.3 12.3 12.3 13.7 12.1 11.3 8.1 12000-14999 9.2 8.9 9.5 9.9 9.8 9.3 9.5 8.7 5.4 15000-24999 7.5 7.3 7.6 7.9 7.9 7.6 7.2 7.0 3.8 25000 及以上 1.7 1.9 1.6 1.4 1.4 2.0 1.9 1.0 1.7 中位收入 7436 6740 7803 7776 7945 8108 7750 7467 6014 全 部 贫 困 家 庭 数目 ( 千 ) 4086 2206 3880 844 869 659 544 390 541 总%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以下 18.9 22.7 16.7 26.7 22.3 13.6 11.4 9.6 6.1 1000-1499 18.3 29.6 11.9 21.7 14.1 9.7 5.1 7.5 5.9 1500-1999 22.5 38.7 13.4 24.1 14.3 12.3 8.6 6.5 6.5 2000-2499 12.7 7.6 15.6 18.9 19.1 16.3 11.0 8.5 14.0 2500-2999 7.8 1.1 11.6 5.6 14.7 16.5 13.6 9.0 9.6 3000-3499 7.7 0.4 11.9 2.1 12.2 16.7 17.6 13.2 14.0 3500-3999 4.5 0 7.1 0.2 2.0 12.1 11.9 9.8 12.9 4000-4999 5.8 0 9.0 0.2 1.1 2.0 17.1 25.1 24.4 5000 及以上 1.8 0 2.8 0.4 0.1 0.9 3.7 10.9 6.3 中位收入 1784 1461 2257 1533 1976 2445 3005 3338 3283 全 部 非 贫 困 家 庭 数目 ( 千 ) 42835 18121 24710 8239 7620 4723 2379 1008 744 总%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以下 0 0 0 0 0 0 0 0 0 1000-1499 0 0 0 0 0 0 0 0 0 1500-1999 0.3 0.8 0 0 0 0 0 0 0 2000-2499 2.0 4.5 0.2 0.7 0 0 0 0 0 2500-2999 2.5 4.9 0.7 1.7 0.5 0.1 0 0 0 3000-3499 2.9 4.8 1.5 3.1 1.2 0.6 0.2 0 0 3500-3999 3.1 4.4 2.2 3.5 2.5 1.1 0.5 0.3 0.5 4000-4999 7.3 8.5 6.4 7.5 6.6 6.5 5.7 2.0 1.5 5000-5999 9.3 9.4 9.3 9.3 8.9 9.3 11.1 6.3 11.3 6000-6999 10.7 9.0 11.9 10.3 12.5 11.6 12.5 16.6 18.9 7000-7999 10.6 8.5 12.1 11.4 12.7 12.3 11.3 12.2. 15.2 8000-8999 9.3 7.8 10.4 9.6 10.2 10.9 11.3 12.5 12.2 9000-9999 8.0 6.3 9.3 8.1 9.7 10.3 9.6 11.6 7.5 10000-11999 12.8 10.9 14.2 13.6 13.7 15.7 14.9 15.6 14.0 12000-14999 10.5 10.0 10.9 11.0 10.9 10.6 11.7 12.0 9.4 15000-24999 8.5 8.2 8.8 8.8 8.8 8.7 8.8 9.6 6.6 25000 及以上 2.0 2.1 1.8 1.6 1.6 2.4 2.3 1.4 3.0 中位收入 8122 7441 8524 8269 8486 8782 8760 9017 8214 这一统计表分别说明各类家庭的收入等级。中等收入家庭收入数为 6436 美元 , 3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14.2 % ,15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4.6 % , 5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数占全部家庭的 28.1 %。如表所列 , 美国儿童贫困现象日趋严重 , 当年“儿童的乐园”美景已经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巴尔的摩太阳报在一篇报导中列举美国儿童普遍缺乏妥善照顾的证据。所有孩子中有 20 %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 1200 万孩子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 ; 1500 万孩子被生父所弃养 ; 青春期男女的自杀率在七八十年代里增加了三倍 ; 学业性向测验成绩自 1963 年以来平均下降了 70 % ; 27 %的 13-19 岁的儿童中途辍学。〖 43 〗 注释 : 〖 36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6 年 , 表 B-29, 有关 1960-1984 年间家庭收入、中位家庭和低于贫困水平情况 , 第 286 页。 〖 37 〗 Ibid. 有关 1960-1984 年间白人家庭收入、白人中位家庭和低于贫困水平情况 , 第 286 页。 〖 38 〗前引书 , Poverty in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有关 1960-1984 年间黑人家庭收入、黑人中位家庭和低于贫困水平情况 , 第 286 页。 〖 39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 ,Table 4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and of Poor Families,1962, 第 61 页。 〖 40 〗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Poverty in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The Poor and Near Poor,1966:Numberand Percent of Persons in Households Below SSA Poverty Level and Above that Level But Below Low-Income Level,By Family Status and Sex and Color of Head) 1968 年 , 第 110-111 页。参见萨拉· S ·麦克拉纳汉 (McLanahan, Sara S.), 安妮特·索伦森 (Sorensen, Annemette) , 多萝西·沃特森 (Watson, Dorothy), Sex Differences in Poverty, 1950-1980(1950-1980 年贫困中的性别区别 ), Signs 1989 15(1), 102-122p. 参见 G ·劳伦斯·阿特金斯 (Atkins, G. Lawrence),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Oldest Old( 最老年人的经济形势 ), Milbank-Memorial-Fund-Quarterly, Health and Society,1985,63,2 Spring, 395-419p. 〖 41 〗 Ibid.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The Poor and NearPoor,1966:Number and Percent of Persons in Households Below SSA Poverty Level and Above that Level But Below Low-Income Level, By Family Status and Sex and of Head) 1968 年 , 第 112-113 页。 〖 42 〗 Ibid. 1966 Income of Families: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Poor Nonpoor Familes By Amount of Income. By Sex of Head and Number of Children Under Age 18, 1968, 第 114-115 页。 〖 43 〗 世界日报 , 1995 年 7 月 6 日 。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 12 月 30 日 发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4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440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4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贫困结构PDF版
黄安年 2012-12-28 06:48
美国的贫困结构PDF版
美国 的贫困结构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2 月27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环境保障 》第二节《美国的贫困结构》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431-440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11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2007 年 3 月 1 7 日 黄安年的博客的两篇博文 , 两者内容有些区别。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黄安年文 2007 年3 月17 日 (按:科学界定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是美国解决封裕社会下的贫困问题的科学依据,也是美国现代社会保障机制中保障低收入家庭和个人的重要依据。《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一文发表在《史学月刊》 1997 年第 4 期上,学术交流网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2002 年 6 月 11 日、 002 年 8 月 20 日、 2005 年 10 月 12 日发表。笔者所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第十四章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 ” 的二美国的贫困结构和三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谈到了这写问题( 430-447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大量统计材料考察了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及特征、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的调整。指出:在美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和部分居民的贫困化共生的,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消除贫困现象,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关键词:战后美国 贫困 贫困结构 贫困线 贫困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即使最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在美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和部分居民贫困化共生的。经济的增长并不能消除美国的贫困,尽管保障赤贫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是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贫困问题,本文着重考察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因为它为社会保障政策及反贫困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限于篇幅对于贫困的原因及反贫困对策不作深入分析。 一 . 美国的贫困概念 界定贫困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 它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 ,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情况有别。在早期和近代美国有旧贫困和新贫困之分 , 前者指移民来到新大陆时期的贫困 , 后者指新大陆发展中的贫困现象。在现代美国 , 主要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 这里论述的是经济贫困问题 , 并不论述文化贫困问题和不平等问题 , 但是贫困问题是和这两个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般说来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指处于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和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收入状况。即基本生存权和最低限度的营养、休息、温饱和照顾。有人称为生存贫困标准 , 或最低体面生活标准。 这种绝对贫困标准线随不同时间、家庭和个人情况变化而改变 , 因为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生存需要和最低限度生活需要的标准是不同的。在美国绝对贫困表明其生活水平低于政府每年公布的贫困线标准。 由于美国现代化进程在二战后的巨大变化 , 50 年代后期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 , 与此同时在美国出现了新贫困现象 , 对这现象进行阐述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1958 年由约翰 · 肯尼思 · 加尔布雷斯出版的《丰裕社会》和 1960 年迈克尔 · 哈林顿所著的《另一个美国》。 这种强调美国存在 “ 被遗忘的人 ” 和 “ 被忽视 ” 穷人状况的新贫困现象 , 并采取反贫困措施的主张 , 对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尔布雷斯认为 :“ 当人们的收入即便足以维持生活 , 但明显地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时 , 他们就是受贫穷袭击的人。 ” 他建议把每个家庭的现金收入 1000 美元定为贫困线。 1962 年 , 利昂 · 凯瑟琳提出了四口之家年收入为 4000 美元为贫困线的建议 , 并把 4000-8000 美元之间的家庭划归 “ 被剥夺了基本权利 ” 的家庭。 1964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在对穷人家庭状况作了研究后 , 将贫穷界限分别确定为贫穷和接近贫穷的概念 , 提出依据对 124 种类型家庭做出一般概括 , 区别他们的家庭供养者的性别、赡养子女数字、住宅情况、 食品消费情况等。 1964 年 ,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提出城市居民四口之家年收入在 3000 美元以下者定为贫困线 , 按此计算当时美国有 1/5 的贫困家庭。经济顾问委员会在什么是贫困 ? 哪些人是贫困的专题论述中说 :“ 社会保障署确定四口之家的非农民的 ‘ 低收入费用 ’1962 年有 3955 美元。而按 ‘ 经济计划费用 ’ 来计算 , 则确定为 3165 美元。 ”“ 平衡这些家庭的费用 , 确定家庭所有年货币收入为 3000 美元 (1962 年税前价格计算 ), 即每周收入低于 60 美元。 ”“ 按总费用 1/3 用于食品开支预算计算 , 四口之家年预算 3000 美元 , 即人均周 5 美元。其余 2000 美元 , 保守估计住房将要 800 美元。下余 1200 美元每周不到 25 美元用于衣着、学校书本等费用、家庭设备维修、交通工具、医疗照顾、个人照顾、娱乐、保险及其他。 ” 1966 年奥斯卡 · 奥纳梯提出将贫穷划分为最低生存线 , 最低充足线和最低舒适线三个水平。 一般说来 , 生存标准所作的估计仅仅是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一揽子货物的假定成本 , 对此罗伯特 · 基尔帕特里克认为绝对贫困的计量方法 “ 在当代美国调查贫困时不是特别有用的 ”, “ 按一个世纪前人们所想象的贫困条件 , 在今天的美国几乎没有贫困。 ” 事实上最低生活所需要标准往往设想规定心理学上和生物学上的需要 , 由于社会经济福利质量的变化 , 它实际上是经常改变并调整体面生活需求的 , 所以不少人人认为这种最低体面生活所需标准也是相对的。 生活所需标准在生活费中是不分类的。这种生存贫困标准是按美元实际价值每年进行调整的。 1969 年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官方贫困标准是以社会保障局关于贫困线来决定的。并区分农民和非农民、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贫困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贫困程度则要看它的贫困发生率 , 即收入低于贫困线下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 同时还看贫困缺口率 , 即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纯收入与达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比例。 由于低收入家庭几乎以他们收入的 33 %用于食物 , 政府将贫困线计算为食物费用的三倍或三倍多一些。 据奥纳梯的估算 , 60 年后 , 在美国按最低维持生活标准计算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2500 美元 , 当年生活标准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3500 美元 , 舒适生活标准则为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4500 美元 , 其人口分别为 2000 万 , 4600 万和 7000 万。 社会保障学家莫利 · 奥辛斯基主张以用在食品费用再乘以三来确定贫穷线。按他 1967 年估算 ,1960-1961 年间 , 都市家庭的开支中平均有 1/3 分之一用于食品 , 二口之家每人 1000 美元 , 三口之家每人 900 美元 , 四口之家每人 910 美元 , 五口之家每人 915 美元 , 6 口之家每人 800 美元。他还说全国有 4500 万人是穷人和近于穷人 , 少数民族中有一半 , 非农业人口中有 1/7, 非白人人口中占到 41-45 %。 按照莫利 · 奥辛斯基的计算 , 一个农村家庭的开支一般少于一个城镇家庭开支 40 % , 一个城镇四口之家的居民年开支需 3130 美元 , 他的估算大体相当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数字。 一份有关 1903-1959 年间纽约市的生活费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测算额定统计材料和 1870 - 1972 年间有关贫困的统计数字显示, 在 1870-1972 年间的贫困标准是持续下降的 , 以最低的体面生活标准来衡量是向上调整的。有的美国学者认为在世纪转折之际 , 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就建立了贫困线 , 用以计算维持家庭最低生活水平标准预算 , 从 1906 年至今有过多次的修正。 关于相对贫困标准是随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至少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在完全的相对收入家庭标准 , 取中间值的相对贫困标准 50 %以下为贫困线 ,60 年代中期以来 , 美国社会保障署经常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贫困线。美国学者维克托 · 富克斯建议将贫困定义决定为 “ 任何家庭收入低于中等家庭收入的一半。 ” 自 1947-1965 年间 , 绝对贫困几乎减少了一半 , 但在中等收入以下的相对贫困却几乎保持稳定。 另一种计算办法是将家庭收入分成五等 , 计算最低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分额 , 用以说明贫困程度。在 50-60 年代美国步入丰裕社会后 , 虽然绝对贫困化的情况有所好转 , 但是相对贫困化的状况一直存在。 按全部家庭分五个等级来统计 , 最低收入的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比例 ,1935-1936 年占 4.1 % , 1947 年占 5.1, 1966 年占 5.6 % ,1972 年占 5.4 %。 从 1947-1972 年间最低的 20 %家庭收入为 5 %左右 , 为最高的 20 %家庭收入的 41-43 %左右的 12 %。 美国人口局 1971 年的资料 , 提供了 1970 年国民收入情况的一些统计数字 ,5190 万家庭中的 25 %收入低于 9867 美元 , 1969 年只有 4.6 %的家庭数高于中位数。老年家庭的中位收入从 1969 年占年青家庭中位收入的 47.6 %增加到 47.9 %。仅一半的 65 岁及以上的户主家庭 (3600 万 ), 其每年的收入低于 5053 元。 80 %以上的老人单身年收入少于 4000 美元 ; 1/4 的单身老人年收入少于 1951 美元。各个年龄段的贫困家庭的数量由 1969 年的 490 万增加到 1970 年的 520 万。 1/4 的老人家庭和 3/5 的单身老人生活在贫困收入水平下 (25 %多 ) 。 根据 1985-1995 年间《世界银行》对美国收入分配中五类 20 %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额及最高的 10 %作了统计 , 显示 :1980 年最低 20 %占 5.3, 第二个 20 %占 11.9, 第三个 20 %占 17.9, 第四个 20 %占 25.0, 第五个 20 %占 39.9, 最高的 10 %占 23.3 。 1985 年则分别占 4.7, 11.0, 17.4, 25.0, 41.9, 25.0 。 这些情况表明自 1980- 1985 年间社会财富向有利于富人方面转化。美国学者 W· 卡尔 · 比文斯 1989 年在《谁扼杀了梅纳德 · 凯恩斯》一书中分析说 : 目前美国家庭 20 %家庭拥有美国财富的 45 % ; 最底层的 20 %家庭拥有财富的 5 %。 1987 年 20 %家庭的收入在 52900 美元以上 , 5 %家庭的收入在 86300 美元以上。 20 %的底层家庭收入底于 14450 美元。 1963 年的贫困线为四口之家 3200 美元 ; 1964 年 19 %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之下 ; 1973 年贫困 线家庭占 11 % ; 1983 年贫困家庭占 15 %。 1988 年则为 13.5 %。 据 1991 年 5 月 9 日 , 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份众院岁出入委员会报告说 : 美国最富有的 250 万人控制了全美所有收入的 13.5 % , 最穷的 1 亿人收入只占全部的 12.7 %。都市研究中心的伊莎贝尔 · 索希尔说 :“ 我们已变成两阶层社会 ” 在阶梯下大部分是孩子 , 五个孩子中有一个人是穷人。 据 1947-1965 年间美国典型贫困家庭的变化及固定标准的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1965 年美元 ) 统计自 1947 至 1965 年间低于中数一半的比例在 18.9-20.9 间浮动 , 而低于 2000 美元的比例却由 17.2 降到 9.1, 相差了 8.1 个百分点。低于 3000 美元的则由 30.9 降到 16.5, 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在 1963 年美国非农户家庭中等收入男性家庭为 67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659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5765 美元。女性家庭为 32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166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2230 美元。 统计数字还显示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即尽管贫困情况在不断变动 , 但是财富的分配却大体保持不变。 1970-1993 年间提供的 1970,1977,1989 年不同时期公布的美国家庭中位收入、贫困水平下家庭及个人情况的统计数字说明 : 就低于贫困水平来说 ,1970 年报告以低于 3000 美元计 ,1977 年报告以低于 5000 美元计 , 1991 年报告的中位收入 1989 年为 34213 美元。在这种情况下 , 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26 % ,1961 年占 18.1,1968 年占 10.0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3 % , 1989 年占 10.3 % ; 低收入个人的比例 1947 年占 49.3 % ,1961 年占 40.0 % ,1968 年占 34.0 % ,1975 年占 31.3 % , 1980 年占 32.5 % , 1989 年占 30.7 %。 按种族分 , 白人低收入家庭在 30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22.8 % ,1961 年占 15.3 % , 低于 5000 美元的家庭 1968 年占 8.0 % ,1975 年占 7.7 % ,1980 年占 8.0 % ,1989 年占 7.8 %。白人个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47.9 % ,1961 年占 37.7 % ,3000 美元以下的个人为 43.2 % ,1968 年占 32.2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2 % ,1989 年占 10.0 %。 黑人 30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60.0 % ,1961 年占 41.2 % ,5000 美元以下 ,1968 年占 28.2 % ,1975 年占 25.3 % ,1980 年占 28.9 % ,1989 年占 27.8 %。黑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个人 1947 年占 59.8 % , 1961 年占 54.0 % ,3000 美元 , 1968 年 300 美元以下占 45.7 % ,1970 年则占 40.9 % , 1980 年占 32.5 % ,1989 年占 30.7 %。 据美国学者 G· 威廉 · 霍兰德分析 , 自 1976-1980 财政年度间 , 转移前收入增长了近 38 % , 近 15000 亿美元。此间人口增加了 3.3 % , 64 岁以上人口增加了 8 这 5 % , 单亲家庭增加了 17 % , 贫困减少了 2 % ,1976 年贫困人口为 4180 万人 ,1980 年 4110 万人。 二 . 美国的贫困结构 上面说的是 “ 什么是贫困 ”, 现在来分析那些人是穷人 , 他 ( 她 ) 们分布在那些领域有些什么结构特征 , 根据 1962 年有关美国贫困家庭的统计数字 , 就年龄结构看 14-24 岁年龄段的家庭占 5 % , 而在贫困家庭类中占 8 %。 65 岁及以上的年龄段的家庭占 14 % , 而在贫困家庭中则占 34 %。 就受教育状况来看 ,8 年或少于 8 年的家庭占 35 % , 而贫困家庭则占 61 % , 相反有 12 年以上教育经历的占 20 % , 而贫困家庭则只占 7 %。 就性别看女性家庭占 10 % , 而贫困家庭则为 25 %。就种族状况看 , 非白人家庭占 10 % , 而贫困家庭中的非白人占 22 %。 就地区状况看 , 南部家庭占 30 % , 而贫困家庭则有 47 %。就城乡状况看农村的农民家庭占 7 % , 而贫困家庭数则占 16 %。 1966 年美国贫困和接近贫困的家庭情况统计表说明了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哪些家庭。在全部家庭中贫困的占 15.3 % , 接近贫困的占 7.8 % , 其中女性贫困家庭占 43.0 % , 接近贫困家庭占 8.5 %。白人家庭中贫困的占 10.2 % , 低于全国家庭指数 , 接近贫困家庭占 7.3 % , 也低于全国的指数。而黑人家庭中贫困的占 39.9 % , 接近贫困家庭占 12.9 % , 均远高于全国指数。至于女性家庭无论白人还是黑人 , 均高于男性家庭。 在各类年龄段贫困家庭中 18 岁以下儿童占到 18.0 % , 65 岁及以上占到 55.3 % , 其中黑人女性 18 岁以下的占 78.4 % , 黑人女性 65 岁及以上的占 84.3 %。可见贫困现象集中在黑人、女性、 65 岁及以上 , 18 岁以下 , 而最贫者为黑人女性中的 65 岁及以上家庭。 有关 1966 年美国贫困和接近贫困的户主各个年龄段情况和收入统计说明各类家庭的收入等级。中等收入家庭收入数为 6436 美元 , 3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14.2 % ,1500 美元以下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数的 4.6 % , 5000 美元以下的家庭数占全部家庭的 28.1 %。 美国儿童贫困现象日趋严重 , 当年 “ 儿童的乐园 ” 美景已经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巴尔的摩太阳报在一篇报导中列举美国儿童普遍缺乏妥善照顾的证据。所有孩子中有 20 %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 1200 万孩子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 ; 1500 万孩子被生父所弃养 ; 青春期男女的自杀率在七八十年代里增加了三倍 ; 学业性向测验成绩自 1963 年以来平均下降了 70 % ; 27 %的 13-19 岁的儿童中途辍学。 三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如前所述贫困线的界定是弹性而又随时变动的。 1960 年至 1983 年美国的人口和贫困线的变化如下: 1960 1965 1970 1973 1975 1980 1983 人口 ( 万 ) 3990 3320 2540 2590 2300 2930 3530 占总人口% 22.2 17.3 12.6 11.1 12.3 13.0 15.2 贫困线标准 ($) 3022 3223 3968 4540 5500 8414 10178 相当 1960$( % ) 1 107 131 150 182 278 338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在 1959 年有 18.5 % , 中等收入家庭为 12,119 美元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 8.5 % ; 到 1978 年中等收入家庭为 17,640 美元 , 低于贫困线生活水平的家庭占 9.1 % , 拥有 25000 美元以上的家庭占到 27.9 %。 70 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保守主义政策的流行 , 贫困发生率上升。 80 年代初期贫困率达到 15.2 % , 1988 年为 13.1 %有 3200 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1988 年老年贫困率在 12 %以上 , 儿童中的贫困率达 1/5, 就种族而言 , 在 1988 年白人只有 10.1 % , 黑人 31.6 % , 西班牙裔 26.8 %。 1992 年上升到 14.5 % ,3,690 万人处在贫困线下。 据谢尔登 · 丹齐格在《向贫困收入开战》一文的分析 1965 年的相对贫困线相当于中等收入的 45 % ; 1978 年绝对贫困线单身成年男子是 2650 美元 , 七口之家的父母健在的家庭为 11038 美元 , 四口之家为 6665 美元。 据 1990 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自 1970-1988 年间贫困状况变化如下 :1970 年共有家庭 5220 万个 , 中等收入为 3008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530 万户 , 占 10.1 % , 其中妇女 200 万 , 占 32.5 %。 1988 年共有家庭 6580 万户 , 中等收入家庭 21191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690 万户 , 占 10.4 % , 其中妇女 360 万 , 占 33.5 %。 按种族分白人 1970 年 4650 万户家庭 , 中等收入为 31209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370 万户 , 占 8 % , 其中妇女 110 万户 , 占 25 % , 1988 年 5650 万户 , 中等收入 33915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450 万户 , 占 7.9 % , 其中妇女 190 万户 , 占 26.5 %。黑人 ,1970 年共 490 万户 , 中等收入为 19144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150 万户 , 占 29.5 % , 其中妇女 80 万 , 占 54.3 % , 1988 年共有 740 万 , 中等收入为 19329 美元 , 贫困水平以下 210 万户 , 占 28.2 % , 其中妇女 160 万 , 占 49 %。 可见自 1970-1988 年间黑人比白人要严重 , 而黑人妇女家庭的情况最为严重。就个人贫困线以下情况来分析 1970 年共 2540 万人 , 占 12.6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0337 美元 , 女性为 67821 美元 ; 1988 年共 3190 万人 , 占 13.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8908 美元 , 女性为 8884 美元 ; 白人 1970 年共 1750 万人 , 占 9.9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21376 美元 , 女性为 6909 美元 , 1988 年共有 2080 万人 , 占 10.1 % , 个人中等收入男性为 19959 美元 , 女性为 9103 美元 , 黑人 1970 年共有 750 万人 , 占 33.5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675 美元 , 女性为 6290 美元 , 1988 年共有 940 万人 , 占 31.6 % , 个人中等收入为 12044 美元 , 女性为 7349 美元。可见黑人的贫困线以下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白人 , 一般高出约 18.5 到 21 个百分点。而黑人妇女的贫困状况尤为严重。 1959 年美国的一份统计说明 ,1959 年贫困家庭有 1340 万 ,1964 年有 1190 万 ; 贫困发生率 1959 年占 24 % , 1964 年占 19.8 % , 其中非白人的贫困发生率 1959 年为 52.1 % , 1964 年为 43.1 % , 65 岁及以上的非白人 1959 年占 78.5 % ,1964 年占 79.3 %。 1947-1962 年美国贫困家庭数及贫困发生率统计说明 , 1947 年的贫困发生率为 32 % , 1962 年为 20 % ; 65 岁及以上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7 % , 1962 年 47 % ; 女性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占 51 % , 1962 年占 48 % ; 非白人的贫困 发生率 1947 年为 67 % , 1962 年为 44 % ; 南方地区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49 % , 1962 年为 32 %。农民的贫困发生率 1947 年为 56 % , 1962 年为 43 %。 1962 年的统计数字显示 , 在 65 岁及以上的家庭中占全国家庭的 14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34 % ; 受教育 8 年或少于 8 年的家庭占 35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34 % ; 女性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25 % ; 非白人家庭占 10 % , 其中贫困家庭占 22 % ; 南方家庭占 30 % , 其中贫困 家庭 Z 占 47 % ; 农村家庭占 7 % , 其中贫困 家庭占 16 %。 1964 年的美国总统经济报告附表 3 说明 1947 年和 1950-1962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情况 , 低于 3000 美元 ( 按 1962 年价格计算 ) 的家庭 1947 年占 32 % , 1960 年占 21 % ,1962 年占 20 %低于相当于 3000 美元的指数标准是 1962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对四口之家的非农场家庭低收入进行估算。 1980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提供了 1947-1978 年间 , 美国贫困家庭和个人的货币收入情况 , 它说明中位收入 1947 年 8848 美元 , 1953 年为 10342 美元 ,1966 年为 15134 美元 ,1978 年为 17640 美元 , 其中黑人家庭的中位数收入 1947 年为 4711 美元 ,1953 年为 6012 美元 ,1966 年 9425 美元 ,1978 年为 10879 美元。低于贫困水平的家庭比例 1959 年全国为 18.5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48.1 % ; 1970 年全为 10.1 % , 其中黑人家庭为 29.5 % ; 1978 年全国为 9.1 % , 其中黑人家庭占 27.5 %。就贫困个人情况看低于贫困水平的 1959 年全国为 46.1 % , 而黑人为 57.0 % ; 1970 年全国为 32.9 % , 黑人为 48.3 % ;1978 年全国为 22.1 % , 而黑人为 38.6 %。 一份有关 1960 年美国贫困线的人口分布情况的统计数字说明 : 收入在 0-2000 美元间的家庭占总人口的 13.0 % , 非白人家庭比例占 31.7 % , 女性比例占 34.0 % , 65 岁及以上的比例占 31.4 % , 居住在农村的家庭比例占 35.8 % , 无工作者占 40.3 % ,0-26 周工作者占 49.3 % , 受教育少于 8 年者占 33.2 %。 1992 年美国的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城市四口之家的标准是年收入低于 14335 美元 , 这一标准线下人口 1992 年为 3690 万人 , 比前 1991 年增加了 120 万人 , 占人口总数的 14.5 %。 在影响贫困的根源中 ,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工作 , 在于家庭和个人的劳动力情况。 1962 年有关美国贫困线与劳动力比例情况说明 , 在贫困线以下的 76 %的家庭是非工资所得者的。还有材料显示 49 %家庭非全日工作的 , 也 处于贫困线下。 尽管美国贫困地区分布在不断变化 , 但是大体上南方多于北方 , 农村多于城市 , 旧城市中心多于新城市郊区。有的学者专门研究了美国大都会地区的不平等情况 , 选择 100 个不同类型的 1949-1979 年的大都会地区贫困情况的变化作统计分析 , 发现贫困与经济形势 , 政治情况 , 种族和性别歧视 , 及发展能力等状况密切相关。 一些文章在研究美国贫困性质的变化时认为 , 自向贫困宣战以来 , 贫困率经常起伏不定 , 与此同时 , 贫困人口经历着许多的变化 , 首次显示了贫困现象的立体性变化 , 贫困个人女性化现象多于以往出现的女性贫困家庭 ; 尽管在 1960-1980 年间整个人口年龄老龄段增长 , 但是这一时期老年个人贫困户并没有特别的变化。防止贫困来自经济增长和政府转移支付两个方面 , 然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也导致贫困现象 ; 随着老龄化和女性户主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增长 , 贫困率增长将高于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 在依据贫困线确定社会福利政策的过程中 , 逐渐发现存在一些弊端 , 从而引起了对贫困线确定和作用的讨论。 D·E· 钱伯斯发表文章认为 : 它实际上并没有为政策制定者、公共管理官员或公民所普遍关注 , 因而作为社会的指示器 , 它并不是很重要的 ; 另一个问题是 , 贫困线只暗示公共的许诺以提高最低类型水平的收入 , 而美国很多收入维持项目并没有依贫困线方式来办事 ; 其三贫困线传布了一种错误的印象 , 以为贫困线通常代表着绝对的 , 不变的最低生存标准。文章建议以一种新的贫困线标准来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说 , 贫困线除依据食品费用这一基础外 , 还要考虑到遗产和资源 , 转移支付收入 , 儿童照顾费用 , 住房补贴等。 这种综合考虑实际生活水平的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 还有人认为 “ 官方的统计资料低估了贫困的程度。 ” 实际上 , 贫困线是受到最严厉的批评的官方统计数字之一。一些人认为现在的贫困线夸大了美国的贫困的真实情况 ;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贫困线缩小了贫困问题的阴影。节俭食物标准是 50 年代由农业部制定的。先估算出基本的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食物的价格 , 然后再乘以 3 。 “ 很久以前 , 批评家们就注意到了这种测算方法中有几个问题。最重要的是 , 农业部自己承认节俭食物计划并没有保证健康所需要食物的费用 , 甚至没有保证最低限度食物需求的费用。因此 , 建立在这一计划之上的贫困线必然低估了真正维持生计所需的费用。 ” 一个专门研究收入动因的讨论会对贫困家庭进行了研究后认为 1973-1982 年的贫困家庭贫困率提高了 , 但是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力在经济中的比重也提高了 , 从而得出 “ 努力工作 ” 是 “ 摆脱贫困出路 ” 的结论。 美国人口普查局自 1994 年 1 月开始 , 首次利用计算机帮助调查人员调查家庭收入、就业及其他数据 , 在调查后发表《战后美国贫富收入不均现象的简要分析》报告 , 报告认为 :1968-1994 年间 , 最富有的 20 %家庭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比例从 40.5 %增加到 46.9 % , 而同时其他部分家庭所得不是下降就是停滞。同一期间 , 最富有的 20 %家庭平均收入由 7354 美元增加到 105945 美元 ,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增长了 44 % , 而最贫困的 20 %家庭则平均由 7202 美元增加到 7762 美元 ( 不变美元价格 ), 增长了 7 %。 报告还认为克林顿执政的头两年 , 最富有的 5 %家庭在全国收入中的比例比在里根政府执政的 8 年还要快。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富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 以缩小贫富差距自诩的克林顿比起里根来说 , 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 , 而是更为扩大了。 密执安大学提供的调查数据则认为 :1989 年美国 10 %最富有的家庭拥有全国财富的 61.1 % , 1994 底则达到 66.8 % , 而 10 %最穷的家庭的平均负债 , 则由 1989 年的 4744 美元到 1994 年的 7075 美元。 美国拉塞尔 · 塞奇基金会的迈克尔 · 霍特认为 :1994 年美国 100 万最富有的家庭收入平均为 41.2 万美元 , 而最穷的 100 万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 2930 美元。 对于反贫困战略一直是困扰美国两党政府的重大难题之一 , 也是美国国会长期争论的热点之一 , 还是美国各个社会机构集中研究的攻关课题 , 其中包括动用最新科技手段进行模型测算 , 更是影响美国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 ( 丰裕中的贫困、种族矛盾、精神危机 ), 而这三个问题的经济根源又和贫困紧密相联。如果说在美国 19 世纪的 “ 安全阀 ” 是西进运动 , 那么 20 世纪的 “ 安全阀 ” 是社会保障 , 现在到新的世纪之交 , 社会保障 “ 安全阀 ” 出了故障 , 需要进行修理。 还要提到美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和贫困的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人口集团中 , 属于低和较低收入集团的主要是儿童特别是无家庭依靠的儿童 , 老年人集团 , 妇女集团 , 黑人和少数族裔集团。据 1985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 在 1964 年 4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7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 而 1984 年 20 %的老年属贫困之列 , 13% 的妇女属贫困之列。 据美国人口局的统计材料显示 , 老年收入在除 20 岁以前的年龄段中是最低的集团。关于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中位数在 33 岁创造了老龄化的最高纪录。据乔 · 卡普奥在《展望未来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一书的研究 , 到 2012 年由于婴儿爆炸年龄段进入退休年龄段 , 因而 65 岁及以上年龄段将出现爆满局面。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改善 , 将使美国人的寿命更长。 尽管如此 , 美国人的退休年龄仍显得年轻。 35 岁及以上年龄段所占比例快速增长 , 到 2000 年有一半选票是 48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90 年代美国人口约 2.5 亿人 , 比 80 年代增加了 10 % , 70 年代增加了 11 % , 60 年代增加了 13 % , 50 年代增加了 19 %。 1946-1964 年是美国的婴儿爆炸高峰。估计 2000 人口为 26774.7 万 , 增加了 7.1 % ;2010 年人口为 28166.9 万 , 增加了 5.2 % ; 2020 年人口为 29180.9 万 , 增加了 3.6 % ; 2030 年人口为 29822.8 万 , 增加了 2.2 % ; 2040 年人口为 30250 万 , 增加了 1.3 % ; 2050 年人口为 30150 万 , 减少了 0.2 %。 美林证券公司的一名主管史蒂芬斯对该公司调查了 400 名年龄在 45-64 岁之间的全职工的情况 , 他们在 2012 年前都会达到 65 岁 , 这些收入在 2-10 万美国之间的职员在退休后得到的社会保险金和公司退休金一般只占退休者收入的 35 % , 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的积蓄 , “ 他们将成为第一批面临财务困境的婴儿潮时代出生者。 ” 1980-2000 年间 , 美国 75 岁以下人口实际上下降了 , 由 13167.1 万人下降到 12809.3 万人 ; 与此同时 , 35 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 , 由 9608.8 万人增加到 14017.4 万人 , 而 85 岁以上的人口由 250 万人 , 增加到 500 万人。据人口局指数 ,15 岁以下未婚生家庭占 31 % , 高于过去 20 年。 1960 年美国家庭平均有 3.67 人 , 1970 年为 3.58 人 , 1980 年为 3.29 人 , 1988 年为 3.17 人。 1980 年底美国 26 %的家庭的 18 岁以下儿童为单亲家庭。而 1970 年为 12.3 % , 1980 年为 19.1 %。在美国有近 9150 万户 , 其中 2600 万非家庭户 ; 在 6500 万家庭户中 , 18 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有 3350 万户 , 近 1000 万是单亲家庭。 根据统计材料 , 美国非婚生儿童 1960 年 22.5 万人 , 1980 年近 100 万人。在过去 25 年间 , 非婚成年同居增加 , 1970 年代增加了 117 % , 1980-1988 年间增加了 63 % , 总数达 260 万人。关于美国家庭 , 单身户和未婚男女同居的快速增长 ; 美国家庭的规模仍在下降 ; 这种情况使儿童成为第一受害者 , 从而使儿童贫困现象加重。研究材料表明 , 80 年代儿童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 年轻家庭和女性户主家庭成为经济集团中最为困难的部分 , 这样儿童更加贫困。 注释: 尤金 · 斯莫论斯基 , 米切尔 · 温斯坦著 : 《贫困》 , 载格伦 · 波特《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 第 2 卷 , 1980 年英文版。 约 · 肯尼思 · 加尔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th),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 ), Boston, 1958.323p. 迈克尔 · 哈林顿 (Michael Harrington), The Other America,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另一个美国》 ),New York, 1962. 弗 · 斯卡皮蒂 : 《美国社会问题》 , 第 113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 , 转引自利昂 · 凯瑟蒂等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的贫穷和剥夺》 ), 美国政府印刷署 ,1962 年 , 第 19 页。 赫尔曼 ·P. 米勒 (Herman P. Miller) 编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贫困类》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What is Poverty? Who Are the Poor? Belmont,Calif, 华盛顿出版公司 , 第 92 页。 奥斯卡 · 奥纳梯 (O·Ornati), Poverty Amid Affluence ( 《丰裕中的贫困》 ), 纽约 , 二十世纪基金会 ,1966, 第 13 页。 罗伯特 · 基尔帕特里克 (Robert Kilopatrick):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Poverty Line( 《贫困线的弹性收入》 ), 经济学和统计评论 ,1973 年 8 月号。 尤金 · 斯莫伦斯基和米切尔 · 温斯坦 (Eugene Smolensky Michael M.Weinstein):(Poverty)( 《贫困》 ), 载格伦 · 波特主编 : 《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8] 巫宁耕 :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 《北京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美 ] 奥斯卡 · 奥纳梯 (Ornati, Ossac), Poverty in America ( 《美国的贫困》 ), 载 弗曼 , 路易斯 ·A. (Louis· A. Ferman), 科恩布特 , 乔伊斯 . L. (Joyce·L. Kornblut), 希伯 , 艾伦 (Alan·Heber),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 《贫困的美国 · 文选》 ), The University of Mich. Press, Ann Arbor , 1968. 25p. 莫利 · 奥辛斯基 (Orshansky, Mollie), Counting the Poor: Another Look at the Poverty Protole ( 《贫困在继续》 ), 载 ibid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73, 134p. 韩纳 · 迈斯纳 (Hannea Meissner),Poverty in the 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中的贫困》 ),New York , Harper K Row, Publishers,1973,16-17pp. 尤金 · 斯莫论斯基 : 《贫困的今昔》 (The Past and Present Poor) 载 罗伯特 ·W. 福格尔 (Robert W. Fogel) 和斯坦莱 · 恩格尔曼 (Stanley Engerman) 编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美国经济史的重新解释》 ), 第 87 页 , 纽约 ,1971 年英文版。奥纳梯 (Ornati):Poverty Amid Affluent( 《丰裕中的贫困》 ), 第 158 页。《美国历史统计》。威廉 ·B· 哈特莱报告 :Reported in Hartly, “Estim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the U.S.1870-1914” 。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ders,1974 ( 《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年度报告》 , 1974 年。参见劳伦斯 ·M· 米德 (Mead, Lawrence M.),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New Poverty( 《新贫困的新政治》 ), Public Interest 1991 (103), 3-20pp. 美 ]D·K· 阿普尔鲍姆 (Applebaum, D·K.), The Level of the Poverty Line: A Historical Survey( 《贫困线水平 : 历史概况》 ), Social Service Review,51(3): 514-523pp. 1977. 并见 D·E· 钱伯斯 (Chambers, D·E.),The U.S. Poverty Line: A Time for Change ( 《美国的贫困线 : 时代的变化》 ), Social Work 27(4): 354-358p. 1982. 维克托 · 富克斯 (Victor Fuchs):Redefining Poverty and Redistributing Income( 《重定贫困和重新分配收入》 ) in the Public Interest, 8(1967. 夏 ) 。并见维克托 · 富克斯 , Toward a Theory of Poverty( 《向贫困理论接近》 ), 见《贫困的概念》 , 华盛顿特区 , 美国商业会议 ,1956, 第 74 页。 商业部人口局经济顾问委员会 1971 年度报告 (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1971 年英文版。 H·B· 布罗特曼 (Brotman, H·M.), Income and Poverty in 1970-Advance Report( 《 1970 年的收入的贫困 —— 进一步报告》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Social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dministration on Aging, Washington, D.C., June, 1971, 10p. 世界银行 : 《 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82, 第 229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 , 《 199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0, 第 221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 年。 W· 卡尔 · 比文斯 (W·Carl Bivens),Who Killed John Maynard Keynes, Conflicts 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Policy( 《谁扼杀了梅纳德 · 凯恩斯》 ),Dow Jonus -Irwin Homewood Ill, 1989, 180-182pp. 《世界日报》 , 1991 年5 月20 日 , 转自《今日美国报》 , 1991 年5 月10 日 。 Poverty in American , A Book of Readings(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 1968 年 , 第 86 页。 见《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1 年》表 B30,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5 年》 , 表 B-30 。 G· 威廉 · 霍兰德 (G·William Hoagl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Transfer Programs in Reducing Poverty, 载保罗 · 萨默斯 (Pual M·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Kluwr- Nijhoff Published, 1980, 58,60pp.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 ,Table 4 Selected Characteristics and of Poor Families,1962, 第 61 页。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 第 110-111 页。参见萨拉 ·S· 麦克拉纳汉 (McLanahan, Sara S.), 安妮特 · 索伦森 (Sorensen, Annemette), 多萝西 · 沃特森 (Watson, Dorothy), Sex Differences in Poverty, 1950-1980( 《 1950-1980 年贫困中的性别区别》 ), Signs 1989 15(1), 102-104 页。 同上。 《世界日报》 , 1995 年7 月6 日 。 《美国统计摘要》 ,1984 年 , 第 71 页,第 471 、 484 页。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 表 B-25 货币收入 ( 以 1978 美元计 ,1947-1978), 第 232 页 , 1980 年英文版。 谢尔登 · 丹齐格 (Sheldon Danziger), The War on Income Poverty: Achievements and Failures( 《向贫困收入开战》 ), 载保罗 · 萨默斯 (Paul M· 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Kluwr Nijhoff Publkidhed, 1980, 47p. 《美国总统经济报考报告 ,1990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6 年》 , 表 18 Number of Poor Households and Poverty, by race, 1959 and 1964, 第 112 页。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4 年》表 7. Number of Families and Incidence of Poverty, by Selecte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1947 and 1962. 第 71 页。 赫尔曼 ·P. 米勒 (Herman P. Miller) 编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贫困类型》 ),Belmont,Calif, 华盛顿出版公司 , 第 96 页 , 表 2 。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80 年》表 B-25.Money Income(in 1978 Dollars)and Poverty Status of Families and Underlated Indivilated by Race of Head,1947-1978. 第 232 页。前引书 ,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Table A Poverty Linked Populations vs. Total Population,1960, 1968 年 , 第 27 页。 《美国的贫困类型》 ,Table 3.Incidence of Poverty, by Characteristic Relating to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1962, 第 97 - 98 页。 米切尔 · 约翰 · 辛普森 (Simpson, Mociqel John), Income Inequ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1979: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 1949-1979 年美国大都会地区的收入不平等》 ), Princeton University PhD, 1987, 267pp. 巴巴拉 · 盖尔 · 布伦特斯 (Brents, Barbara Gayle), The Class Politics of Age Poli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935 Social Security Act( 《年龄政治的等级政治 : 1935 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Ph.D, 1987, 342pp. 道格拉斯 ·S· 梅西 (Massey, DFouglas S.), The Structural Causes of Concentrated Urban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都市贫困集中的结构性原因》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D, 1990, 319p. M·S· 希尔 (Hill, M·S·),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overty( 《贫困性质的变化》 ),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9(May): 31-47pp, 1985. D·E· 钱伯斯 (D·E·Chambers), The U. S. Poverty Line: A Time For Change ( 《美国的贫困线 : 适应变化的时代》 ),Social Work 27(4):354-358p, 1982. 埃 · 卡瑞杰 · 斯科尔尼克著 , 张风国等译 , 《星条旗下的阴影 ---- 美国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政策》 , 东方出版社 , 第 99-100 页。 詹姆斯 · 瑞安 · 斯特罗姆斯 (Stormes,James Ryan),A Class Analysis of the U.S. Poor( 《美国贫困的阶级分析》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h.D 1988, 314p. 史蒂文 · 霍姆斯 : 《最穷者和最富者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 《纽约时报》 ,1996 年6 月20 日 。 基思 · 布拉德舍关于美国贫富的调查报告 , 《纽约时报》 , 1996 年6 月22 日 。 合众国际社 ,1996 年8 月19 日 电。 43 乔 · 卡普奥 (Joe Cappo), Future Scope,Success Strategies for the 1990sand Beyond( 《展望未来 ——90 年代及其后的成功战略》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Longman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e, Inc. 1990, 3p. E·A· 西格尔 (Segal, E·A.), The Juvenilezation of Poverty in the1980s(1980 年代贫困的少年化 ), Social Work, 36(5): 454-457p, Sept.1991. 参见 I· 加芬克尔 (Garfinkel, I·),The Role of Child Support Insurance in Antipoverty Policy( 儿童支持保险在反贫困政策中的作用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79(May):119-131pp. 1985.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美国社会保障 /2005 年10 月12 日 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7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3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贫困概念PDF版
黄安年 2012-12-27 07:55
美国的贫困概念PDF版
美国 的贫困概念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2 月27 日 发布 本文系笔者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编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 》第一节《美国的贫困概念》内容,该书 1998 年 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见第 410-430 、 454-455 页。这里发布的是 PDF 版 23 页。 这里的文字版曾以同题发表在 2007 年 3 月 1 4 日 黄安年的博客的两篇博文(见附下) , 两者内容有些区别。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上 ) 黄安年文 2007 年3 月14 日 (按:社会保障和社会贫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使发达国家也有社会保障和社会贫困问题,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更不例外。如果不能在贫困概念上取得共识,那么如何规划和制定反贫困及其响应对策?这里发表的是笔者 1998 年出版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中的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的第一节美国的贫困概念。学术交流网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2006 年 06 月 10 日再发,鉴于文长三万字,分上下两部分发表) *************************************************88 ( 2006 年 6 月 10 日学术交流网主持人按:贫困问题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将困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是丰裕社会中的相对贫困,这和处于刚刚整体脱贫或迈入小康社会的贫困在概念和界定上是不同的。但是美国的贫困概念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 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 美国的社会保障与贫困问题密切相关 , 保障赤贫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考察美国贫困的构成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政策的制订。 一 . 美国的贫困概念 界定贫困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 它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 ,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情况有别。在早期和近代美国有旧贫困和新贫困之分 , 前者指移民来到新大陆时期的贫困 , 后者指新大陆发展中的贫困现象。在现代美国 , 主要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和贫困现象。这里论述的是经济贫困问题 , 并不论述文化贫困问题和不平等问题 , 但是贫困问题是和这两个问题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 另外本章也不主要论述反贫困战略问题 , 这个问题本书有关历届政府的对策已有说明。 一般说来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绝对贫困指处于维持一个人的生存和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收入状况。即基本生存权和最低限度的营养、休息、温饱和照顾。有人称为生存贫困标准 ,(Subsistence Standards) 或最低体面生活标准 (Minimum Decency Standards) 。〖 1 〗这种绝对贫困标准线随不同时间、家庭和个人情况变化而改变 , 因为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生存需要和最低限度生活需要的标准是不同的。在美国绝对贫困表明其生活水平低于政府每年公布的贫困线标准。 由于美国现代化进程在二战后的巨大变化 , 50 年代后期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 , 与此同时在美国出现了新贫困现象 , 对这现象进行阐述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1958 年由约翰 · 肯尼思 · 加尔布雷斯出版的 丰裕社会 和 1960 年迈克尔 · 哈林顿所著的 另一个美国 , 这种强调美国存在 “ 被遗忘的人 ” 和 “ 被忽视 ” 穷人状况的新贫困现象 , 并采取反贫困措施的主张 , 对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尔布雷斯认为 :“ 当人们的收入即便足以维持生活 , 但明显地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时 , 他们就是受贫穷袭击的人。 ” 他建议把每个家庭的现金收入 1000 美元定为贫困线。〖 2 〗 1962 年 , 利昂 · 凯瑟琳提出了四口之家年收入为 4000 美元为贫困线的建议 , 并把 4000-8000 美元之间的家庭划归 “ 被剥夺了基本权利 ” 的家庭。〖 3 〗 1964 年美国社会保障署在对穷人家庭状况作了研究后 , 将贫穷界限分别确定为贫穷和接近贫穷的概念 , 提出依据对 124 种类型家庭做出一般概括 , 区别他们的家庭供养者的性别 , 瞻养子女数字 , 住宅情况 , 食品消费情况等。〖 4 〗 1964 年 , 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提出城市居民四口之家年收入在 3000 美元以下者定为贫困线 , 按此计算当时美国有 1/5 的贫困家庭。经济顾问委员会在什么是贫困 ? 哪些人是贫困的专题论述中说 :“ 社会保障署确定四口之家的非农民的 ‘ 低收入费用 ’1962 年有 3955 美元。而按 ‘ 经济计划费用 ’ 来计算 , 则确定为 3165 美元。 ”“ 平衡这些家庭的费用 , 确定家庭所有年货币收入为 3000 美元 (1962 年税前价格计算 ), 即每周收入低于 60 美元。 ”“ 按总费用 1/3 用于食品开支预算计算 , 四口之家年预算 3000 美元 , 即人均周 5 美元。其余 2000 美元 , 保守估计住房将要 800 美元。下余 1200 美元每周不到 25 美元用于衣着 , 学校书本等费用 , 家庭设备维修 , 交通工具 , 医疗照顾 , 个人照顾 , 娱乐 , 保险及其他。 ” 〖 5 〗 1966 年奥斯卡 · 奥纳梯 (O·Ornati) 提出将贫穷划分为最低生存线 , 最低充足线和最低舒适线三个水平。〖 6 〗 1966 年美国现代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保罗 · 萨缪尔森在第 12 版 经济学 中写道 :60 年代 “ 我们把人送上月球 , 根除每一片丛林中的非民主成分并对经济进行微调。受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无限丰裕社会的观点的影响 , 在肯尼迪总统于 1963 年被暗杀之前 , 他的最后一个行动就是计划一场 ‘ 反贫困的战争 ’ 。反贫穷计划的首任负责人预言 , 到 1976 年 , 为纪念我们建国 200 周年 , 贫穷在美国将被消灭掉。 ” 书中接着写道 :“ 经济学者们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 最低生存 ’ 收入。第一 , 他们从社会福利工作者手中取得并且仔细计算 , 被认为能衡量在 1960 年初期最低生存费用的家庭预算。第二 , 作为一种检验 , 经济学者们注意到 , 贫困家庭一般把收入的大约 1/4 用于食物 , 因此把农业部所计算出的最低生存食物费用的家庭预算乘上 3, 分析家们便能估算出最低生存收入。 这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当一致。它们表明 , 对于一个非农业的四口之家来说 , 这种最低生存的费用如何在过去的 20 年中从 1963 年的 3000 美元上升到 1984 年的大约 10,600 美元。 ” 〖 7 〗该书的 1976 年第 10 版说 :“ 这些标准的费用为多少 ? 在 1976 年 , 四口之家 ‘ 维持生存 ’ 的费用大致为 5050 美元 , 仅仅包括最必需东西 , 不看电影 , 肉食很少 , 没有牙医费用、不订报纸、衣着很少等等。谈不上什么奢侈的 ‘ 最低舒适生活 ’ 的费用大致为上述数字的两倍 , 可以有适当的饮食 , 偶尔有点娱乐 , 一些烟草和书籍 , 但是 , 其他的东西就不多了。 ” 〖 8 〗 一般说来 , 生存标准所作的估计仅仅是维持身体健康所需的一揽子货物的假定成本 (cost of hyothetical), 对此罗伯特 · 基尔帕特里克 (Robert Kilopatrick) 认为绝对贫困的计量方法 “ 在当代美国调查贫困时不是特别有用的 ”, “ 按一个世纪前人们所想象的贫困条件 , 在今天的美国几乎没有贫困。 ” 〖 9 〗 事实上最低生活所需要标准往往设想规定心理学 上和生物学上的需要 , 由于社会经济福利质量的变化 , 它实际上是经常改变并调整体面生活需求的 , 所以不少人认为这种最低体面生活所需标准 (MDS) 也是相对的绝对标准。〖 10 〗最低体面生活所需标准在生活费中是不分类的。这种生存贫困标准是按美元实际价值每年进行调整的。 1969 年美国政府所通过的官方贫困标准是以社会保障局关于贫困线 (Poverty Threshold) 来决定的。并区分农民和非农民、性别、年龄和家庭规模。贫困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贫困程度则要看它的贫困发生率 , 即收入低于贫困线下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 同时还看贫困缺口率 , 即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纯收入与达到贫困线所需要的收入的比例。〖 11 〗由于低收入家庭几乎以他们收入的 33 %用于食物 , 政府将贫困线计算为食物费用的三倍或三倍多一些。 据奥纳梯 (Ornati) 的估算 , 60 年后 , 在美国按最低维持生活标准计算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2500 美元 , 当年生活标准 , 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3500 美元 , 舒适生活标准则为四口之家一年收入在 4500 美元 , 其人口分别为 2000 万 , 4600 万和 7000 万。〖 12 〗 社会保障学家莫利 · 奥辛斯基 ((Mollie·Orshansky) 主张以用在食品费用再乘以三来确定贫穷线。按他 1967 年估算 ,1960-1961 年间 , 都市家庭的开支中平均有 1/3 分之一用于食品 , 二口之家每人 1000 美元 , 三口之家每人 900 美元 , 四口之家每人 910 美元 , 五口之家每人 915 美元 , 6 口之家每人 800 美元。他还说全国有 4500 万人是穷人和近于穷人 , 少数民族中有一半 , 非农业人口中有 1/7, 非白人人口中占到 41-45 %。〖 13 〗安照莫利 · 奥辛斯基的计算 , 一个农村家庭的开支一般少于一个城镇家庭开支 40 % , 一个城镇四口之家的居民年开支需 3130 美元 , 他的估算大体相当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数字。〖 14 〗 表 14-1-1 :1960-1961 年美国非农民家庭开支的分配情况〖 16 〗 1 人 2 人 3 人 4 人 5 人 6 人或以上 家庭和个人 1000- 2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99 2999 3999 4999 5999 5999 7499( 单位 :$) 当前消费开支 1554 2659 3436 4139 4773 5542 6177 食物总计 449 737 941 1140 1393 1733 1493 烟草 20 59 83 95 112 98 117 酒类饮料 17 30 37 39 48 64 103 住房 668 877 1029 1151 1323 1510 1782 衣着日用 87 165 309 413 499 608 641 个人照顾 42 80 110 132 150 168 176 医疗照顾 121 270 240 320 260 318 396 娱乐 31 63 109 142 168 194 258 阅读 18 25 25 29 30 41 56 教育 1 6 22 39 20 42 59 交通 86 280 487 560 659 681 969 其他开支 14 67 44 79 111 85 125 表 14-1-2 :1960-1961 年美国非农民家庭开支的分配比例〖 16 〗 1 人 2 人 3 人 4 人 5 人 6 人或以上 家庭和个人 1000- 2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999 2999 3999 4999 5999 5999 7499( 单位 :$) 当前消费开支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食物总计 28.9 27.0 27.4 27.6 29.2 31.3 24.2 烟草 1.3 2.2 2.4 2.3 2.4 1.8 1.9 酒类饮料 1.1 1.1 1.1 0.9 1.0 1.2 1.7 住房 43.0 33.0 29.9 27.8 27.7 27.2 28.8 衣着日用 5.6 6.2 9.0 10.0 10.5 11.0 10.4 个人照顾 2.7 3.0 3.2 3.2 3.1 3.0 2.8 医疗照顾 7.8 10.2 7.0 7.7 5.5 5.7 6.4 娱乐 2.0 2.4 3.2 3.4 3.5 3.5 4.2 阅读和教育 1.2 1.2 1.3 1.6 1.0 1.5 1.9 交通 5.5 10.5 14.2 13.6 13.8 12.3 14.4 其他 0.9 2.5 1.3 1.9 2.3 1.5 2.0 表 14-1-3 :1903-1959 年间纽约市的生活费和实际 GNP( 选择年代 , 按 1959 年美元折算 ) 〖 17 〗年 (1) 人均实际最低生活水平 (2) 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 相当于 (1)/(2) 的% 1903-5 555 1096 51 1914 740 1217 61 1918 618 1315 47 1935 705 1383 51 1947 984 2213 44 1951 1021 2493 41 1954 1011 2520 40 1959 1082 2721 40 由上可见人均最低生活水平在 1903-1935 年间相当于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 50 % , 而 1935-1959 年间则相当于 40 %。 表 14-1-4 : 1870-1972 年间美国贫困的经济变动趋势 ( % ) 〖 18 〗 年代 Hartley 统计 Ornati 统计 Council 统计 1887 45.3 1880 46.9 1890 35.3 1900 31.6 1910 34.8 1929 43 1935-36 45 1941 32 1944 15 1947 27 30 1950 28 30 1951 25 29 1952 22 28 1953 23 27 1954 27 24 1955 28 26 1956 26 22 1957 25 22 1958 29 23 1959 27 22 1960 26 22 1962 20 1965 17 1968 12 1969 12 1971 13 1972 1 上述情况表明 , 以实际美元来计算 , 1870-1972 年间的贫困标准是持续下降的 , 以最低的体面生活标准来衡量是向上调整的。有的美国学者认为在世纪转折之际 , 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就建立了贫困线 , 用以计算维持家庭最低生活水平标准预算 , 从 1906 年至今有过多次的修正。〖 19 〗 关于相对贫困标准 (Relation Poverty Standards) 是随收入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至少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在完全的相对收入家庭标准 (Parely Relative Staandards), 取中间值的相对贫困标准 (Median-Income Relative Poverty)50 %以下为贫困线 ,60 年代中期以来 , 美国社会保障署经常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贫困线。 美国学者维克托 · 富克斯 (Victor Fuchs) 建议将贫困定义决定为 “ 任何家庭收入低于中等家庭收入的一半。 ” 〖 20 〗自 1947-1965 年间 , 绝对贫困几乎减少了一半 , 但在中等收入以下的相对贫困却几乎保持稳定。 另一种是将家庭收入分成五等 , 计算最低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分额 , 用以说明贫困程度。在 50-60 年代美国步入丰裕社会后 , 虽然绝对贫困化的情况有所好转 , 但是相对贫困化的状况一直存在。 按全部家庭分五个等级来统计 , 最低收入的 20 %家庭占全部家庭收入的比例 ,1935-1936 年占 4.1 % , 1947 年占 5.1, 1966 年占 5.6 % ,1972 年占 5.4 %。〖 21 〗 表 14-1-5 :1947-1972 年收入等级中每个五口之家纳税前的收入的比例分配情况〖 22 〗 等级 1947 1950 1960 1966 1972 1972 年美元收入 最低的 20 % 5.1 4.5 4.8 5.6 5.4 5162 第二个 20 % 11.8 11.9 12.2 12.4 11.9 5612- 9299 第三个 20 % 16.7 17.4 17.8 17.8 11.5 9300-12854 第四个 20 % 23.2 23.6 24.0 23.8 23.9 12855-17759 最高的 20 % 43.3 42.7 41.3 40.5 41.4 17760 以上 顶端 5 % 17.5 17.3 15.9 15.6 15.9 27837 以上情况说明 , 从 1947-1972 年间最低的 20 %家庭收入为 5 %左右 , 为最高的 20 %家庭收入的 41-43 %左右的 12 %。 表 14-1-6 :1947-1974 年收入等级中每个五口之家纳税前的收入的比例分配情况〖 23 〗 等级 1947 1960 1965 1969 1974 ( % ) 最低的 20 % 5.1 4.8 5.2 5.4 第二个 20 % 11.8 12.2 12.2 12.3 12.0 第三个 20 % 16.7 17.8 17.8 17.7 17.6 第四个 20 % 23.2 24.0 23.9 23.7 24.1 最高的 20 % 43.3 41.3 40.9 40.6 41.0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表 14-1-7 : 1947-1977 美国家庭和单身的收入分配情况〖 24 〗 ( 单位 : % ) 年 最低的 1/5 次低的 1/5 居中的 1/5 次高的 1/5 最高的 1/5 最低的 5 % 1947 3.5 10.6 16.8 23.6 45.5 18.7 1952 3.5 10.9 17.3 24.1 44.3 18.4 1957 3.4 10.9 18.0 24.7 42.9 16.5 1962 3.4 10.4 17.5 24.8 43.9 16.8 1967 3.6 10.6 17.5 24.8 43.4 16.5 1972 3.7 10.0 16.9 24.7 44.8 17.4 1977 3.8 9.7 16.5 24.9 45.2 17.3 表 14-1-8 : 美国家庭货币收入情况 ,1947-1977(1967 年美元计算 ) 〖 25 〗 年 家庭数 收入分配所占比例 ( % ) ( 单位美元 ) (1000) 3000 以下 3000- 5000- 7000- 10000- 12000- 15000 4999 6999 9999 11999 14999 或以上 1947 37327 49.4 31.3 11.7 4.9 2.7 1948 38624 45.7 33.6 12.5 5.4 2.9 1949 39303 47.6 32.0 12.6 5.0 2.6 1950 39929 42.5 34.3 14.2 5.8 3.3 1951 40578 35.9 35.3 17.6 7.6 1.5 0.9 1.2 1952 40832 33.4 33.9 19.4 9.0 1.7 1.2 1.3 1953 41202 30.2 31.7 21.3 11.6 2.5 1.6 1.3 1954 41951 31.7 31.0 20.4 11.4 2.7 1.6 1.4 1955 42889 28.5 30.1 22.2 13.0 3.0 1.8 1.4 1956 43497 25.6 27.4 23.5 15.6 3.5 2.5 2.0 1957 43696 24.5 25.9 24.8 16.4 4.0 2.5 1.9 1958 44232 24.1 24.6 24.4 16.8 4.7 2.9 2.4 1959 45111 22.7 21.8 24.2 18.9 5.4 3.7 3.1 1960 45456 21.7 20.3 23.7 20.0 6.2 4.4 3.7 1961 46341 21.4 19.9 21.9 20.7 6.6 4.6 4.6 1962 46998 19.9 19.1 22.4 21.0 7.6 5.3 4.9 1963 47436 18.5 17.7 21.3 22.5 8.3 6.2 5.4 1964 47835 17.6 17.0 19.8 23.2 9.5 6.9 6.3 1965 48279 16.1 15.6 18.8 24.2 10.1 7.6 7.6 1966 49065 14.1 13.7 17.7 24.6 11.5 9.3 9.3 1967 49834 12.6 12.9 16.2 24.4 11.9 10.7 11.4 1968 50510 10.3 12.1 14.5 23.4 12.5 12.4 14.7 1969 51237 9.3 10.7 12.3 21.7 13.0 13.7 19.3 1970 51948 8.9 10.3 11.8 19.9 12.7 14.1 22.3 美国人口局 1971 年的资料 , 提供了 1970 年国民收入情况的一些统计数字 ,5190 万家庭中的 25 %收入低于 9867 美元 , 1969 年只有 4.6 %的家庭数高于中位数。老年家庭的中位收入从 1969 年占年青家庭中位收入的 47.6 %增加到 47.9 %。仅一半的 65 岁及以上的户主家庭 (3600 万 ), 其每年的收入低于 5053 元。 80 %以上的老人单身年收入少于 4000 美元 ; 1/4 的单身老人年收入少于 1951 美元。各个年龄段的贫困家庭的数量由 1969 年的 490 万增加到 1970 年的 520 万。 1/4 的老人家庭和 3/5 的单身老人生活在贫困收入水平下 (25 %多 ) 。〖 26 〗根据 1985-1995 年间 世界银行 对美国收入分配中五类 20 %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额及最高的 10 %作了统计 , 显示 :1980 年最低 20 %占 5.3, 第二个 20 %占 11.9, 第三个 20 %占 17.9, 第四个 20 %占 25.0, 第五个 20 %占 39.9, 最高的 10 %占 23.3 。 1985 年则分别占 4.7, 11.0, 17.4, 25.0, 41.9,25.0 〖 27 〗 这些情况表明自 1980- 1985 年间最低收入的 20 %家庭占有份额已从 5.3 %降为 4.7 % , 而最高收入的 20 %家庭占有份额从 39.9 %增加到 41.9 % , 最高的 10 %家庭由 23.3 %增加到 25 % , 社会财富向有利于富人方面转化。到 1995 年报告时美国尚未向世界银行提供最新统计数字。 W· 卡尔 · 比文斯 (W·Carl·Bivens)1989 年在 谁扼杀了梅纳德 · 凯恩斯 一书中分析说 : 目前美国家庭 20 %家庭拥有美国财富的 45 % ; 最底层的 20 %家庭拥有财富的 5 %。 1987 年 20 %家庭的收入在 52900 美元以上 , 5 %家庭的收入在 86300 美元以上。 20 %的底层家庭收入底于 14450 美元。 1963 年的贫困线为四口之家 3200 美元 ; 1964 年 19 %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之下 ; 1973 年贫困 线家庭占 11 % ; 1983 年贫困家庭占 15 %。 1988 年则为 13.5 %。〖 28 〗据 1991 年 5 月 9 日 , 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份众院岁出入委员会报告说 : 美国最富有的 250 万人控制了全美所有收入的 13.5 % , 最穷的 1 亿人收入只占全部的 12.7 %。都市研究中心的伊莎贝尔 · 索希尔说 :“ 我们已变成两阶层社会 ” 在阶梯下大部分是孩子 , 五个孩子中有一个人是穷人。〖 29 〗 表 14-1-9 :1947-1965 年间美国典型贫困家庭的变化及固定标准的家庭收入的百分比 (1965 年美元 ) 〖 30 〗 年 中等收入 低于中数的一半 低于 3000 美元低于 2000 美元 1947 4275 18.9 30.3 17.2 1948 4178 19.1 31.2 18.1 1949 4116 20.2 32.3 19.5 1950 4507 18.9 27.8 16.3 1952 4625 18.9 26.3 15.8 1953 5002 19.8 24.6 15.4 1954 4889 20.9 26.2 16.7 1955 5223 20.2 23.6 14.6 1956 5561 19.6 21.5 13.0 1957 5554 19.7 21.7 13.0 1958 5543 19.8 21.8 12.8 1959 5856 20.2 20.6 12.1 1960 5991 20.3 20.3 12.1 1961 6054 20.3 20.1 11.9 1962 6220 19.8 18.9 10.9 1963 6444 19.9 18.0 10.2 1964 6676 19.9 17.1 9.2 1965 6882 20.2 16.5 9.1 由上可见 , 自 1947 至 1965 年间低于中数一半的比例在 18.9-20.9 间浮动 , 而底于 2000 美元的比例却由 17.2 降到 9.1, 相差了 8.1 个百分点。低于 3000 美元的则由 30.9 降到 16.5, 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 在 1963 年美国非农户家庭中等收入男性家庭为 67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659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5765 美元。女性家庭为 3245 美元 , 带有 5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1660 美元 , 带有 6 个 18 岁以下孩子的为 2230 美元。〖 31 〗 统计数字还显示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即尽管贫困情况在不断变动 , 但是财富的分配却大体保持不变。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12 月29 日 发布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社会保障研究 /2006 年06 月10 日 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77.html ******************************8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下 ) 黄安年文 2007 年3 月14 日 (按:社会保障和社会贫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使发达国家也有社会保障和社会贫困问题,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更不例外。如果不能在贫困概念上取得共识,那么如何规划和制定反贫困及其响应对策?这里发表的是笔者 1998 年出版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中的第十四章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与美国的贫困问题的第一节美国的贫困概念。学术交流网社会保障研究栏目 2006 年 06 月 10 日再发,鉴于文长三万字,分上下两部分发表) *************************************************88 (续 上) 表 14-1-10 : 1947-1968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及按个人、种族分类情况〖 32 〗 ( 按 1968 年价格 ) 总计 白 人 黑人及其他种族 年 总数 中位 低于 3 千美元 总数中位低于 3 千美元 总数 中位 低于 3 千美元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家庭 : ($) ($) ($) 1947 37.2 4716 9.7 26.0 34.1 4916 7.8 22.8 3.1 2514 1.9 60.0 1948 38.6 4613 10.3 26.7 35.3 4790 8.4 23.5 3.3 2559 1.9 58.0 1949 39.3 4537 11.0 28.0 4718 25.2 2414 60.8 1950 39.9 4804 10.4 26.1 4985 23.4 2704 55.4 1951 40.6 4965 9.9 24.3 5173 21.2 2725 54.9 1952 40.8 5105 9.4 23.1 5402 20.0 3064 48.8 1953 41.2 5524 9.0 21.9 5733 19.4 3229 46.4 1954 42.0 5402 9.8 23.4 38.2 5629 8.0 20.9 3.8 3126 1.8 48.4 1955 42.9 5744 9.0 20.9 39.0 5991 7.2 18.4 3.9 3320 1.8 46.7 1956 43.5 6120 8.3 19.1 39.5 6404 6.5 16.4 4.0 3380 1.8 44.4 1957 43.7 6131 8.5 19.4 39.7 6379 6.7 16.6 4.0 3421 1.8 44.9 1958 44.2 6120 8.6 19.4 40.2 6377 6.7 16.6 4.0 3270 1.9 46.9 1959 45.1 6472 8.1 18.0 40.9 6742 6.3 15.5 4.2 3482 1.8 43.8 1960 45.5 6604 8.1 17.9 41.1 6857 6.4 15.5 4.3 3794 1.7 40.5 1961 46.3 6671 8.3 18.0 41.9 6957 6.4 15.3 4.5 3709 1.9 41.2 1962 47.0 6851 7.8 16.7 42.4 7170 6.0 14.4 4.6 3825 1.8 38.3 1963 47.4 7101 7.5 15.8 42.7 7443 5.7 13.5 4.8 3940 1.8 37.4 1964 47.8 7367 7.1 14.9 43.1 7691 5.5 13.1 4.8 4303 1.6 32.8 1965 48.3 7666 6.8 14.1 43.5 7995 5.3 12.1 4.8 4419 1.5 31.4 1966 48.9 7971 6.4 13.0 44.0 8290 5.0 11.3 4.9 4945 1.4 27.8 ( 以下 1966-1968 年数字为分类修正后数字 ) 1966 49.1 8040 6.2 12.7 44.1 8366 4.8 11.0 5.0 4994 1.4 27.6 1967 49.8 8318 5.9 11.8 44.8 8625 4.6 10.2 5.0 5352 1.3 25.9 1968 50.5 8632 5.2 10.3 45.4 8937 4.0 8.9 5.1 5590 1.2 22.8 总计 白 人 黑人及其他种族 年 总数 中位 低 1.5 千美元 总数中位 低 1.5 千美元 总数 中位 低 1.5 千美元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个人 : ($) ($) ($) 1947 8.2 1538 4.0 49.3 7.2 1634 3.4 47.9 1.0 1163 0.6 59.8 1948 8.4 1463 4.3 51.1 7.3 1524 3.6 49.6 1.1 1148 0.7 62.1 1949 9.0 1532 4.5 49.6 1654 47.7 1205 60.3 1950 9.4 1512 4.7 49.8 1613 48.4 1190 59.0 1951 9.1 1598 4.4 48.6 1682 47.6 1299 55.1 1952 9.7 1853 4.2 43.7 1992 42.0 1389 53.5 1953 9.5 1822 4.3 45.2 1923 44.1 1504 49.9 1954 9.7 1585 4.7 48.6 8.2 1710 3.8 46.5 1.5 1184 0.9 59.9 1955 9.9 1718 4.5 45.9 8.5 1830 3.7 44.0 1.4 1264 0.8 57.2 1956 9.8 1835 4.3 44.2 8.5 1887 3.6 43.0 1.3 1448 0.7 51.5 1957 10.4 1882 4.5 42.9 8.9 1981 3.7 41.0 1.5 1354 0.8 54.7 1958 10.9 1844 4.8 43.6 9.2 1940 3.9 41.8 1.6 1345 0.9 54.7 1959 10.9 1891 4.6 42.5 9.3 1991 3.7 40.4 1.6 1351 0.9 54.2 1960 11.1 2021 4.5 40.9 9.6 2187 3.7 38.6 1.5 1332 0.8 55.2 1961 11.2 2041 4.5 40.0 9.6 2203 3.6 37.3 1.6 1370 0.9 54.0 1962 11.0 2017 4.3 38.8 9.5 2174 3.5 36.3 1.5 1446 0.8 51.8 1963 11.2 2052 4.3 38.3 9.7 2166 3.5 36.5 1.5 1475 0.8 50.7 1964 12.1 2235 4.5 36.9 10.4 2354 3.7 35.2 1.5 1663 0.8 47.0 1965 12.1 2384 4.1 33.9 10.5 2478 3.4 32.6 1.7 1847 0.7 42.8 1966 12.4 2438 4.1 33.3 10.8 2536 3.4 32.0 1.6 1866 0.7 42.8 ( 以下 1966-1968 年数字为分类修正后数字 ) 1966 12.3 10.7 1.6 1967 13.1 2491 4.3 32.8 11.3 2607 3.6 31.4 1.8 1917 0.7 41.6 1968 13.8 2786 4.0 28.8 2952 12.0 3.3 27.2 1.8 1999 0.7 39.5 表 14-1-11 : 美国 1969-1975 年家庭的货币收入及按个人、种族分类情况 〖 33 〗 ( 按 1975 年价格计算 ) 总计 白 人 黑人及其他种族 年 总数 中位 低于 5 千美元 总数中位 低于 5 千美元 总数 中位 低于 5 千美元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家庭 : ($) ($) ($) 1969 51.6 13849 11.4 9.7 46.0 14379 9.9 7.7 5.2 9089 25.0 26.9 1970 52.2 13676 12.0 10.1 46.5 14188 10.3 8.0 5.4 9032 26.0 28.1 1971 53.3 13668 11.9 10.0 47.6 14182 10.3 7.9 5.7 8923 26.1 27.4 1972 54.4 14301 11.2 9.3 48.5 14858 9.5 7.1 5.9 9142 26.1 27.7 1973 55.1 14595 10.8 8.8 48.9 15254 9.1 6.6 6.1 9200 25.1 26.2 1974 55.7 14009 11.5 9.2 49.5 14577 9.6 7.0 6.3 9202 26.6 26.0 1975 56.2 13719 12.0 9.7 49.9 14268 10.2 7.7 6.4 9312 26.3 26.5 总计 白 人 黑人及其他种族 年 总数 中位 低于 3 千美元 总数中位低于 3 千美元 总数 中位 低于 3 千美元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百万 收入 数百万 % 个人 : ($) ($) ($) 1969 14.6 4303 37.9 34.0 12.5 4519 36.2 32.1 2.0 3186 48.3 45.5 1970 15.5 4348 37.4 32.9 13.4 4551 35.7 30.8 1.9 3109 49.1 46.7 1971 16.3 4407 36.4 31.6 12.4 4605 34.5 29.6 2.1 3090 49.2 44.9 1972 16.8 4530 34.3 29.0 14.5 4731 32.6 27.1 2.3 3214 44.5 40.9 1973 18.3 5007 30.7 25.6 15.8 5172 29.0 23.7 2.5 3865 41.4 37.8 1974 18.9 4845 31.2 25.5 15.3 5060 29.0 23.2 2.6 3437 44.9 40.0 1975 20.2 4882 29.7 25.1 17.5 5099 27.4 22.7 2.7 3528 44.4 40.9 说明 :1960-1970 年数字为依据 1970 年人口统计数字修整后数字 , 贫困水平是按 1969 年联邦内部事务委员会通过的贫困指数为基数提出的。 表 14-1-12 :1970-1993 年美国家庭中位收入、贫困水平下家庭及个人情况的比例数〖 34 〗 家 庭 个 人 15 岁及以上人 年 总数 中位 低 于 贫 困 水 平 个人低于 的中位收入 百万 收入 总 计 女性户主 贫困水平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数百万 % 数百万 % 数百万 % 全体 美元 美元 美元 1970 52.2 31534 5.3 10.1 2.0 32.5 25.4 12.6 21316 7149 1971 53.3 31490 5.3 10.0 2.1 33.9 25.6 12.5 21135 7373 1972 54.4 32976 5.1 9.3 2.2 32.7 24.5 11.9 22100 7710 1973 55.1 33656 4.8 8.8 2.2 32.2 23.0 11.1 22499 7890 1974 55.7 32541 4.9 8.8 2.3 32.1 23.4 11.2 21259 7752 1975 56.2 31620 5.5 9.7 2.4 32.5 25.9 12.3 20405 7802 1976 56.7 32597 5.3 9.4 2.5 33.0 35.0 11.8 20542 7793 1977 57.2 32758 5.3 9.3 2.6 31.7 24.7 11.6 20714 8064 1978 57.8 33548 5.3 9.1 2.7 31.4 24.5 11.4 20797 7737 1979 59.6 33454 5.3 9.2 2.6 30.4 26.1 11.7 20118 7433 1980 60.3 31637 6.2 10.3 3.0 32.7 29.3 13.0 18856 7404 1981 61.0 30540 6.9 11.2 3.3 34.6 31.8 14.0 18379 7445 1982 61.4 30311 7.5 12.2 3.4 36.3 34.4 15.0 17925 7565 1983 62.0 30719 7.6 12.3 3.6 36.0 35.3 15.2 18253 7974 1984 62.7 31547 7.3 11.2 3.5 34.5 33.7 14.4 18618 8197 1985 63.6 31962 7.3 11.4 3.5 34.0 33.1 14.0 18797 8317 1986 64.5 33328 7.0 10.9 3.6 34.6 32.4 13.6 19363 8610 1987 65.2 33805 7.0 10.7 3.7 34.2 32.2 13.4 19414 9054 1988 65.8 33742 6.9 10.4 3.6 33.4 31.7 13.0 19819 9312 1989 66.1 34213 6.8 10.3 3.5 32.2 31.5 12.8 19893 8674 1990 66.3 39086 7.1 10.7 3.8 33.4 33.6 13.5 22436 11133 1991 67.2 38129 7.7 11.5 4.2 35.6 35.7 14.2 21716 11114 1992 68.2 37668 8.1 11.9 4.3 35.4 38.0 14.8 21067 11035 1993 68.5 36959 8.4 12.3 4.4 12.3 35.6 15.1 21102 11046 白人 美元 美元 美元 1970 46.5 32713 3.7 8.0 1.1 25.0 17.5 9.9 22406 7242 1971 47.6 32675 3.8 7.9 1.2 26.5 17.8 9.9 22158 7495 1972 48.5 34260 3.4 7.1 1.1 24.3 16.2 9.0 23180 7760 1973 49.8 35175 3.2 6.6 1.2 24.5 15.1 8.4 23607 7884 1974 49.4 33724 3.4 6.8 1.3 24.8 15.7 8.6 22270 7840 1975 49.9 32885 3.8 7.7 1.4 25.9 17.8 9.7 21435 7883 1976 50.1 33895 3.6 7.1 1.4 25.2 16.7 9.1 21655 7858 1977 50.5 34253 3.5 7.0 1.4 24.0 16.4 8.9 21696 8187 1978 50.9 34933 3.5 6.9 1.3 23.5 16.3 8.7 21782 7830 1979 52.2 34910 3.6 6.9 1.4 22.3 17.2 9.0 21017 7503 1980 52.7 32962 4.2 8.0 1.6 25.7 19.7 10.7 20057 7445 1981 53.3 32080 4.7 8.8 1.8 27.4 21.6 11.1 19502 7529 1982 53.4 31614 5.1 9.6 1.8 27.9 23.5 12.0 18951 7667 1983 53.9 32167 5.2 9.7 1.9 28.3 24.0 12.1 19203 8114 1984 54.4 33042 4.9 9.1 1.9 27.1 23.0 11.5 19653 8293 1985 55.0 33595 5.0 9.1 2.0 27.4 22.9 11.4 19179 9478 1986 55.7 34857 4.8 8.6 2.0 28.2 22.2 11.0 20433 8780 1987 56.1 35350 4.6 8.1 2.0 26.9 21.2 10.4 20636 9286 1988 56.5 35549 4.5 7.9 1.9 26.5 20.7 10.1 20921 9812 1989 56.5 35975 4.4 7.8 1.9 25.4 20.8 10.0 20863 9812 1990 56.8 40813 4.6 8.1 2.0 26.8 22.3 10.7 23405 11406 1991 57.2 40085 5.0 8.8 2.2 28.4 23.7 11.3 22699 11374 1992 57.7 39828 5.3 9.1 2.2 28.5 25.3 11.9 22047 11291 1993 57.9 39300 5.5 9.4 2.4 29.2 26.2 12.2 21981 11266 黑人 美元 美元 美元 1970 4.9 20067 1.5 29.5 0.8 54.3 7.5 33.5 13285 6593 1971 5.2 19718 1.5 28.8 0.9 53.5 7.4 32.5 13214 6567 1972 5.3 20362 1.5 29.0 1.0 53.3 7.7 33.3 14040 7250 1973 5.4 20301 1.5 28.1 1.0 52.7 7.4 31.4 14280 7116 1974 5.5 20137 1.5 26.9 1.0 52.2 7.2 30.3 13798 7078 1975 5.6 20234 1.5 27.1 1.0 50.1 7.5 31.3 12815 7161 1976 5.8 20141 1.6 27.9 1.1 52.2 7.6 31.1 13039 7405 1977 5.8 19568 1.6 28.2 1.2 51.0 7.7 31.3 12875 7070 1978 5.9 20690 1.6 27.5 1.2 50.6 7.6 30.6 13049 7050 1979 6.2 19768 1.7 27.8 1.2 49.4 8.1 31.0 13010 6829 1980 6.3 19073 1.8 28.9 1.3 49.4 8.6 32.5 12052 6892 1981 6.4 18097 2.0 30.8 1.4 52.9 9.2 34.2 11597 6688 1982 6.5 17473 2.2 33.0 1.5 56.2 9.7 35.6 11357 6763 1983 6.7 18128 2.2 32.3 1.5 53.7 9.9 35.7 11230 6933 1984 6.8 18416 2.1 30.9 1.5 51.7 9.5 33.8 11276 7356 1985 6.9 19344 2.0 28.7 1.5 50.5 8.9 31.3 12409 7234 1986 7.1 19917 2.0 28.0 1.5 50.1 9.0 31.1 12244 7429 1987 7.2 20091 2.1 29.4 1.6 51.1 9.5 32.4 12242 7585 1988 7.4 20260 2.1 28.2 1.6 49.0 9.4 31.3 12624 7703 1989 7.5 20209 2.1 27.8 1.5 46.5 9.3 30.7 12609 7875 1990 7.5 23685 2.2 29.3 1.6 48.1 9.8 31.9 14227 9207 1991 7.7 22861 2.3 30.4 1.8 51.2 10.2 32.7 13752 9353 1992 8.0 21753 2.5 31.1 1.9 50.2 10.8 33.4 13455 9153 1993 8.0 21542 2.5 31.3 1.9 49.9 10.9 33.1 14605 9508 这些在 1970,1977,1989 年不同时期公布的统计数字说明 : ① 就低于贫困水平来说 ,1970 年报告以低于 3000 美元计 ,1977 年报告以低于 5000 美元计 , 1991 年报告的中位收入 1989 年为 34213 美元。在这种情况下 , 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26 % ,1961 年占 18.1,1968 年占 10.0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3 % , 1989 年占 10.3 % ; 低收入个人的比例 1947 年占 49.3 % ,1961 年占 40.0 % ,1968 年占 34.0 % ,1975 年占 31.3 % , 1980 年占 32.5 % , 1989 年占 30.7 %。 ② 根据上述报告 , 按种族分 , 白人低收入家庭在 30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22.8 % ,1961 年占 15.3 % , 低于 5000 美元的家庭 1968 年占 8.0 % ,1975 年占 7.7 % ,1980 年占 8.0 % ,1989 年占 7.8 %。白人个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比例 1947 年占 47.9 % ,1961 年占 37.7 % ,3000 美元以下的个人为 43.2 % ,1968 年占 32.2 % ,1975 年占 9.7 % ,1980 年占 10.2 % ,1989 年占 10.0 %。 ③ 根据上述报告 , 黑人 30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比例 1947 年占 60.0 % ,1961 年占 41.2 % ,5000 美元以下 ,1968 年占 28.2 % ,1975 年占 25.3 % ,1980 年占 28.9 % ,1989 年占 27.8 %。黑人低收入在 1500 美元以下的个人 1947 年占 59.8 % , 1961 年占 54.0 % ,3000 美元 , 1968 年 300 美元以下占 45.7 % ,1970 年则占 40.9 % , 1980 年占 32.5 % ,1989 年占 30.7 %。 据 G· 威廉 · 霍兰德 (G·William Hoagland) 分析 , 自 1976-1980 财政年度间 , 转移前收入增长了近 38 % , 近 15000 亿美元。此间人口增加了 3.3 % , 64 岁以上人口增加了 85 % , 单亲家庭增加了 17 % , 贫困减少了 2 % ,1976 年贫困 人口为 4180 万人 ,1980 年 4110 万人。 1976-1980 年间社会保险计划费用增加了 54 % , 1980 年近 1868 亿美元。〖 35 〗 注释 : 〖 1 〗 尤金 · 斯莫论斯基 , 米切尔 · 温斯坦著 : 贫困 , 载格伦 · 波特 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 第 2 卷 , 1980 年英文版。 〖 2 〗 约 · 肯尼思 · 加尔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th),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 ), Boston, 1958.323p. 迈克尔 · 哈林顿 (Michael Harrington), The Other America,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另一个美国 ),New York, 1962. 〖 3 〗 弗 · 斯卡皮蒂 : 美国社会问题 , 第 113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年 , 转引自利昂 · 凯瑟蒂等 :Poverty and Depri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的贫穷和剥夺 ), 美国政府印刷署 ,1962 年 , 第 19 页。 〖 4 〗 Ibid. 美国社会问题 , 第 115 页。 〖 5 〗 赫尔曼 ·P. 米勒 (Herman P. Miller) 编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贫困类型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What is Poverty? Who Are the Poor? Belmont,Calif, 华盛顿出版公司 , 第 92 页。 〖 6 〗前引书 , 美国社会问题 , 第 113 页。转自 奥斯卡 · 奥纳梯 (O·Ornati), Poverty Amid Affluence ( 富裕中的贫困 ), 纽约 , 二十世纪基金会 ,1966, 第 13 页。 〖 7 〗 保罗 ·A· 萨缪尔森、威廉 ·D· 诺德豪斯著 : 经济学 , 第 12 版下册 , 第 1248-1249 页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1992 年。 〖 8 〗前印书 , 高鸿业译 , 商务印书馆第 10 版上册第 133-134 页 ,1982 年。 〖 9 〗 罗伯特 · 基尔帕特里克 (Robert Kilopatrick):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Poverty Line( 贫困线的弹性收入 ), 经济学和统计评论 ,1973 年 8 月号。 〖 10 〗 尤金 · 斯莫伦斯基和米切尔 · 温斯坦 (Eugene Smolensky Michael M.Weinstein):(Poverty)( 贫困 ), 载格伦 · 波特主编 : 美国经济史百科全书 。 〖 11 〗巫宁耕 : 贫困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 北京大学学报 1994 年第 3 期。 〖 12 〗 奥斯卡 · 奥纳梯 (Ornati, Ossac), Poverty in America ( 美国的贫困 ), 载 弗曼 , 路易斯 ·A. (Louis· A. Ferman), 科恩布特 , 乔伊斯 . L. (Joyce·L. Kornblut), 希伯 , 艾伦 (Alan·Heber),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 贫困的美国 · 文选 ), The University of Mich. Press, Annbour, 1968. 25p. 〖 13 〗 莫利 · 奥辛斯基 (Orshansky, Mollie), Counting the Poor: Another Look at the Poverty Protole ( 贫困在继续 ), 载 ibid Poverty America, A book of Readings, 73, 134p. 〖 14 〗 韩纳 · 迈斯纳 (Hannea Meissner),Poverty in the Affluent Society( 丰裕社会中的贫困 ),New York , Harper K Row, Publishers,1973,16-17p. 〖 15 〗 赫尔曼 · 米勒 (Herman P. Miller), Poverty American Style( 美国的困类型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 Belmont, California, 1967, Table 2-Details of Family Expenditures, Insurance, Gifts and Contributions, Value of Items Received Without Expense and Home Produced Food, by Family Size, at Selected Income Levels, 155-156p. 〖 16 〗前引书 , Poverty American Style, Table 3-Percentage Distribution of Expenditures for Current Consumption, by Family Size at Selected Income Levels, 157p. 〖 17 〗 尤金 · 斯莫论斯基 : 贫困的今昔 (The Past and Present Poor) 载 罗伯特 ·W. 福格尔 (Robert W. Fogel) 和斯坦莱 · 恩格尔曼 (Stanley Engerman) 编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美国经济史的重新解释 ), 第 87 页 , 纽约 ,1971 年英文版。参见 埃 · 卡瑞 , 杰 · 斯科尔尼克著 , 张凤国等译 , 星条旗下的阴影 —— 美国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政策 , 第 88 页 , 东方出版社 ,1994 年。 〖 18 〗资料来源 : 奥纳梯 (Ornati):Poverty Amid Afflunce( 丰裕包围中的贫困 ), 第 158 页。 美国历史统计 。威廉 ·B· 哈特莱报告 :Reported in Hartly, "Estima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the U.S.1870-1914" 。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ders,1974 ( 美国经济顾问 委员会年度报告 , 1974 年。参见劳伦斯 ·M· 米德 (Mead, Lawrence M.),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New Poverty( 新贫困的新政治 ), Public Interest 1991 (103), 3-20p. 〖 19 〗 D·K· 阿普尔鲍姆 (Applebaum, D·K.), The Level of the Poverty Line: A Historical Survey( 贫困线水平 : 历史概况 ), Social Service Review,51(3): 514-523p. 1977. 并见 D·E· 钱伯斯 (Chambers, D·E.),The U.S. Poverty Line: A Time for Change ( 美国的贫困线 : 时代的变化 ), Social Work 27(4): 354-358p. 1982. 〖 20 〗 维克托 · 富克斯 (Victor Fuchs):Readefining Poverty and Redistributing Income( 重定贫困和重新分配收入 ) in the Public Interest, 8(1967. 夏 ) 。并见维克托 · 富克斯 , Toward a Theory of Poverty( 向贫困理论接近 ), 见 贫困的概念 , 华盛顿特区 , 美国商业会议 ,1956, 第 74 页。 〖 21 〗 商业部人口局经济顾问委员会 1971 年度报告 (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1971 年英文版。 〖 22 〗 Ibid. 〖 23 〗 美国统计摘要 ,1975 年 , 第 392 页 , 表 636. 〖 24 〗 马丁 · 费尔德斯坦 (Martin Feldstein), The American Economy in Transition: In Troduction( 过渡中的美国经济 ),Table 6.9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Famies and Unrelated Induviduals Pooled, 1947-1977, 433p. 〖 25 〗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s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美国历史统计 , 殖民地时代至 1979 年 ), Series G 1-15, 289p. 〖 26 〗 H·B· 布罗特曼 (Brotman, H·M.), Income and Poverty in 1970-Advance Report(1970 年的收入的贫困 —— 进一步报告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Social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 Administration on Aging, Washington, D.C., June, 1971, 10p. 〖 27 〗世界银行 :198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82, 第 229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 年 , 1995 年世界发展报告 , 表 30, 第 221 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 年。 〖 28 〗 W· 卡尔 · 比文斯 (W·Carl Bivens),Who Killed John Maynard Keynes, Confliects 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Policy( 谁扼杀了梅纳德 · 凯恩斯 ),Dow Jonus-Irwin Homewood Ill, 1989, 180-182p. 〖 29 〗 世界日报 , 1991 年5 月20 日 , 转自 今日美国报 , 1991 年5 月10 日 。 〖 30 〗 Ibid. 贫困 〖 31 〗 Poverty in American , A Book of Readings( 美国的贫困 · 文选 ), 1968 年 , 第 86 页。 〖 32 〗 1947-1968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及按个人、种族分类情况转自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0 年 , 表 C-20, Number and Money Income(in 1968 price) of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by Race of Head,1947-1968), 第 200 页。并见 1947-1967 年美国家庭的货币收入及按个人、种族分类情况转自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69 年 , 表 B-20, Number and Money Income(in 1968 price) of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by Race of Head,1947-1967), 第 250 页。 〖 33 〗美国 1947-1975 年家庭的货币收入及按个人、种族分类情况转自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77 年 , 表 B-25, Number and Money Income(in 1968 price)of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by Race of Head,1947-1975), 第 216 页。 〖 34 〗 1970-1989 年美国家庭中位收入、贫困水平下家庭及个人情况的比例数转自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1 年 , 表 B-30, Number and Medium Income in 1968 dollars of Families and Persons and Poverty Status by Race of Head,1970-1989), 第 320 页。 1990-1993 年数字引自 1973-1993 年美国家庭中位收入、贫困水平下家庭及个人情况的比例数转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1995 年 , 表 B-31, Median Money Income (in 1973 Dollars)and Poverty Status of Families and Persons by Race, Selected Years, 1973-1993, 第 310 页。 〖 35 〗 G· 威廉 · 霍兰德 (G·William Hoag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Transfer Programs in Reducing Poverty, 载保罗 · 萨默斯 (Pual M·Sommers), Welfare Reform in America Perpectives and Prospects, Kluwr- Nijhoff Published, 1980, 58,60p. 学术交流网 / 社会保障研究 /2002 年12 月29 日 发布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社会保障研究 /2006 年06 月10 日 再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78.html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4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1989年)PDF版
黄安年 2012-10-4 15:25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1989年)PDF版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 1989 年)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0 月 4 日 发布 本文原载《保定师专学报》 /1989 年第 1 期 第 19-29 、 9 页 ,题为《美国资产阶级两党制不适合我国国情》。收录于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第 139-159 页,题为《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3 月版。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研究 /2004 年 10 月 24 日 首发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4 日 发布。 这里发布的是 P DF版 , 共 21 张。 *****************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 精选 已有 1727 次阅读 2008-1-5 04:43 |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4 日 发布 2008 年美国总统大选序幕已经拉开 , 这篇发表在 19 年前的文章《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曾在一些院校作过讲演,提供了关于认识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些背景资料。 ****************************************************************** 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 黄安年文 发表 : 《保定师专学报》 /1989 年第 1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论著研究 /2004 年 10 月 24 日 首发 美国资产阶级两党制度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产物。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对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并不以它为楷模,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大业的我国来说,它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本文着重阐明美国的两党制度对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是相当有效的工具,但是,这种制度是美国牌的。 一、美国两党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 美国联邦宪法制定和批准过程中,围绕对待联邦制和州权,民权的不同态度,在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分歧,接着在对英法政策上分歧进一步扩大,正式形成了两大派: 18 世纪 90 年代的民主共和党,它是现今民主党的前身,领袖人物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独立宣言主要执笔人杰斐逊;另一派是联邦党,它是现今共和党的前身,领袖人物是美国独立战争统帅,开国元勋华盛顿,和美国联邦政府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 两党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两党制度的确立。当时的开国元勋们都没有认识到政党制度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汉密尔顿等人撰写的《联邦党人文集》称党派活动是民主的大敌,主张“消除党争危害”。工 796 年华盛顿总统在著名的《告别词》中宣布拒绝党争,他说:“一派轮流对另一派进行的统治,会因政党间不和而自然产生的复仇心成为苛政”, “这种轮流统治本身就是可怕的专政,并终将导致更加正式和永久的专政。” 美国第二位总统亚当斯曾说:党派是“最大的政治罪恶”。美国第三位总统杰斐逊也说:“如果上天堂要加入党派,我就不愿上天堂”。美国第五位总统门罗还咒骂政党是“国家的祸根”。显然,从 18 世纪 90 年代到 19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统治阶级并未认定两党制度是维护资本统治的有效工具。连美国联邦宪法中也未规定政党的条文。 在组织机构方面,当时既没有自上而下的政党组织机构,而且由于允许同时投两党候选人的票,从而出现对立两派分别担任正副总统情况,实际上是两党联合执政而非轮流坐庄局面。 1817 — 1825 年的门罗总统是由民主共和党一致推选的,联邦党由于在第二次对英战争中图谋分裂而陷于瓦解未能参与竞选。 美国近代两党制度确立于 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50 年代末。在这一时期美国资产阶级已明显地分裂为两大派别集团:北部工业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派别集团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为低表的派别集团。由于长期的民主传统,美国政治生活中对党争并不禁止。美国宪法虽未规定两党制度但是也未规定禁止建党,人们可以从宪法第 9 , 10 条修正案中找到建党的法律依据,称它是“由人民保留的其他权利”之一。 在 19 世纪 20 年代末到 50 年代,形成了两大政党争夺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并确立轮流执政制度的局面。 1824 年总统竞选时,民主共和党分为两翼:北方及中部民主共和党人多为联邦党分子,自称青年共和党, 1825 年改组为国民共和党, 1834 年该党又改组为辉格党,代表着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及与他们有联系的种植园奴隶主利益。在这以前, 1828 年第二次对英战争中英雄安德鲁·杰克逊领导前杰斐逊创建民主共和党的进步分子组成民主党,该党在这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从 1828 — 1860 年的 32 年间, 1840 、 1848 年两度由辉格党获胜, 4 任总统掌权,其余由民主党总统 5 人掌权。同时,民主党控制参议院 24 年,众议院 22 年,最高法院 26 年。 19 世纪 50 年代,主要围绕奴隶制度的争论,美国政党又发生了新的分化和改组,辉格党和民主党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 1854 年 7 月,共和党成立,它一直到内战期间成为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废奴主义者的广泛联盟,包括原辉格党人、自由领地党入刁匕部的民主党人及其他废奴派人士。他们反对奴隶制度,反对国家分裂。这时的民主党则主要包括南部的民主党及一部分南部辉格党人,主张蓄奴和联邦的分治 b 这样辉格、民主两党制度变为迄今一直沿用名称的共和、民主两党制度。 与以总统为主要代表的两大党派轮流坐庄相适应,自杰克逊上台后实行了部分官职轮流任职制。它在改变以往的终身任职制,为新兴中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入政权机关,扩大统治基础这点上比起元老们圈定人选是一个进步,但其目的并非让人民参政,而是排除异己,酬劳本党政客和拥护者,具有严重的党派偏见,为任人唯亲开它盯恶劣酌先例。人们把这种“清除马厩”称为“分赃制度”。 标志两党制度确立的又一表现是全国性政党组织制度的健全。 18 世纪末期到 19 世纪 20 年代中,国会党团核心组的提名对竞选总统起重要作用。 1832 年起,民主党通过举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来推选该党的总统候选人,其后各党普遍推行。这种面向选民原则对中小资产阶级具有吸引力,从而也扩大了政党制的阶级基础。 1840 年,民主党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成文的竞选纲领,接着两大政党都建立了全国委员会并开始健全地方委员会。 显然, 19 世纪上半期,美国两大政党轮流执政反映了资产阶级两大派别的斗争和力量对比的变化。两党制度的确立既拒绝了独裁专制,又排除了其他第三党执政的可能。内战前,美国有反共济会,美国入党、立宪联盟,自由党和自由领地党等 5 个小党,它们所得普选票很少,一个党最多未超过 12% 。 南北战争后的 30 多年里,美国近代两党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一时期的明显特点是: 第一,巩固地确立了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格局,从南方重建结束, 1877 年海斯总统当政到 1897 年麦金莱总统上台,共 7 任总统。其中 5 任系共和党人,执政 12 年, 2 任 ( 同一人 ) 是民主党人,执政 8 年。 第二,发展了官职分赃制度并辅以文官考试制。恩格斯在 1891 年谈到美国官职制时说过:“正是在美国,政治家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厉害地构成国民中一个特殊的和富有权势的部分。那里,两个轮流执政的大政党中的每一个政党,都是由这样一些人操纵的,这些人把政治变成一种收入丰厚,的生意,拿合众国国会和各州议会的议席来投机牟利,或者是以替本党鼓动为生,而在本党胜利后取得相当职位作为报酬。大家知道,美国人在最近 30 年来是如何千方百计想要摆脱这种难堪的桎梏,可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愈来愈深地陷入到贪污腐化的泥沼中去。”“我们在那里可以看到两大帮政治投机家,他们轮流执掌政权,用最肮脏的手段为最卑鄙的目的运用这个政权,而国民却无力对付这两个大的政客集团,这些人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 列宁也说: “那些争夺统治权而相继更替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争得视为自己胜利的主要战利品。” 1883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文官制度法,规定若干公职人员须经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然而在整个公职人员中所占比重不大,经公开考试录取的,在 13 . 1 万名公职人员中只有 1 . 4 万人。 第三,两大政党的原则区别在内战后越来越少,都是维护资产阶级特趾是发展中的垄断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利益的政党。两党机构都由资本家提供经费,甚至同—资本家向两党同时提供经费,他们在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根本利益上目标一致,但在关税率高低,货币本位制等具体政策上时有争吵。列宁曾深刻地指出,“在 1860 — 1865 年,由于奴隶占有制爆发内战以后的整整半个世纪中,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十分稳固和强大。原先奴隶主的政党就是所谓‘民主党’,赞成黑人解放的资本家政党发展为‘共和党’。在黑人解放以后,两个政党之间的区别愈来愈小。这两个政党的斗争主要是在关税率高低的问题上。这种斗争对人民群众没有多大意义。而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它们之间的虚张声势的毫无内容的决斗来欺骗人民,转移人民对切身利益的注意。” 美国的历史学家曾称美国政府是“一个民有、银行家治、恐龙享的政府”。 第四,内战后党魁制在总统竞选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作为县,市,州和全国一级党组织的帮派头子,利用金钱势力和各种不正当手段操纵选举。美国史学家梅里亚姆·戈斯纳尔在《美国政党制度》一书中称各地党魁们操纵了候选人提名和选举,操纵了对州议会的控制,操纵了公职的分配,操纵了竞选的经费,也操纵了选民的心理。共和党党魁马科斯·韩纳有洛克菲勒特派员之称,有人说他是“总统制造人”。他扶植麦金莱出任总统,麦金莱当选后写信给韩纳说;“感谢你慷慨的、长期的、专心致志的帮助。难道人与入之间找得出像你这样无私的忠诚吗 ? 20 多年来,你的不渝的友谊对我一直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我力量的来源,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这一点,我永远在心底怀着感激。一想到多年寒这种无间断的忠诚和友爱,相互信任和感情日增,我就激动得掉泪,不能自巳。”“我没有办法找到可用的字眼。我时时刻刻在向上帝祷告,愿上帝保佑你和你的全家。”它表明总统名义上是民选的,实际上是党魁操纵的。 第五,和内战前一样,两党轮流执政也明确地排除了第三党的执政。 本世纪以来,美国现代两党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两党的演变打上了改良主义的印记。 随着垄断资本统治秩序的确立,在欧洲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出现了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 ( 或政党联合 ) 与一个资产阶级保守主义政党 ( 或政党联合 ) 轮流执政的新格局。在美国由于没有一个强大影响和号召力的并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因而没有形成由社会主义政党蜕变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来参与两党制。但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统治阶级的需要,两党制度要有一个党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以便吸引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它不是通过扶植第三党而是通过两党吸收第三党的改良色彩来实现。在美国现代史上的四次改革潮流中就有三次和民主党相联系:威尔逊的新自由运动和 20 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富兰克 林·罗斯福新政,肯尼迪新边疆改革和约翰逊的伟大的社会。就是以保守主义自诩的共和党也不放过改良主义的旗帜,老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改革,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夕以及里根的以紧缩通货和减税为中心的振兴经济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色彩。这种由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色彩的民主党·和资产阶级保守主义的共和党轮流执政有效地维护了现代资本统治的长治久安。 在现代美国,两大政党间历史的、地区的、利益集团间和阶级派别间的差别是明显的。但是,本质上为巩固垄断资本统治并无根本分歧。他们.在国内政策上的主要争端往往集中在财政税收、货币、外贸和福利政策、如何有效维护和挽救资本主义问题上,在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的范围和规模上,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处理上,在大政府小社会或小政府大社会的重点上多在平衡预算与赤字财政、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对策上。所有这些争端只是资本不同利益集团维护根本统治的不同见解的反映,无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其次,现代两党制度受到垄断资本全面牢固的控制。 在本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不仅支配着美国的社会经济,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以多种方式牢牢控制资产阶级两大政党,国家政权和各种社会组织。党、政、企、军、文各界人士相互交错和渗透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1945 年以来,美国两大政党交替执政, 44 年中民主党 20 年,主要在 70 年代前;共和党 24 年主要在 70 年代以来。历任总统分别代表不同垄断集团和利益集团对全国政权的控制。从杜鲁门到里根,无一例外都有一个或几个财团背景,各垄断集团都有在朝在野的代理人。美国进步学者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美国的 60 家族》和《富豪和超级富豪》书中写道:“肯尼迪政府的一些基本职位是托付给与大富豪阵营渊源很深的那些人”,“约翰逊时代的民主党是大富豪新的政治集合场所”,“对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对高级职务选派的性质作出任何批评时,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是向哪里去物色那些内阁成员的 ? 肯尼迪和约翰逊进行物色时所注意的处所,就是艾森豪威尔所注意的处所,也就是罗斯福所注意的处所,金融组织和工业组织。” “任何总统都不得不向大企业物色得力人物。”托马斯·戴伊在《谁掌管美国》卡特年代、里根年,代两书中也说:美国的权力“集中在一些实力雄厚售财富充盈的企业家家族的周围——洛克菲勒、梅隆、福特、摩根等财团。” 二,美国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和第三党 应当指出,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是维护资本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而不是广大人民的民主。 首先,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从根本上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从 1789 年华盛顿就任第一任美国总统迄今巳举行 51 届总统选举共 41 位 ( 实际 40 位,其中一人两次间隔当选 ) ,历任总统都为两大政党代表人物所垄断,除南方重建中激进派一度通过国会掌权外,历届政府不是保守派掌权就是自由派掌权。 在 41 位总统中来自共和党的共 25 位占 3/5 ,来自民主党的 16 位,占 2 / 5 。按执政时间计算,民主党 96 年,共和党 104 年,名副其实地轮流执政。 两党轮流执政造成一种由民意选择政府的假象。两党在资本势力的导演下相互指责,在大选前展开极不体面的广告式竞选活动,美化自己,丑化对方,不择手段,要尽权术。在 1824 年的总统选举中,五位候选人无一获得过半的法定多数,约翰·昆西.亚当斯和克莱达成交易,克莱让出控制的三个州选举人票,亚当斯许诺任命克莱为国务卿,杰克逊因而落选,他指责这是“肮脏的交易”。 1840 伍竞选时,辉格党为把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哈利逊打扮成劳动人民的代表而把民主掌的候选人范布伦描写成—个贵族老爷,在竞选中演出了一幕“小木屋主人和宫殿主人之间,喝苹果酒和香槟酒的入之间斗争”的闹剧。 为了确保两党轮流执政夕往往由于对主要候选人的互相对立不能达成协议,党魁们提出不太有势的人物来充当妥协的产物,这就是“黑马”。美国历史上第一匹黑马,产生于 1844 年,詹姆斯·波尔克在第九轮投票时当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马克思在 19 世纪 50 年代曾提出“最近 20 年来,美国实行一种不提名党内有声誉的人为总统的奇特政策。的确,为了竞选前的炫耀,是要利用那些有名人物的,但当真正选举时,他们就被在地方上有势力的普通人士所代替。” 1896 年共和党以麦金莱为一方,民主党以布赖恩为另一方展开了政党史上影响重大的竞选。布赖恩把自己打扮成“伟大的平民”,三个月内讲演 600 多次,走遍全国 2 / 3 的州,他既投农民所好也向工业资本家献媚,既讨好工人多又向商人作出友好的保证。麦金莱的共和党印发了 2 . 5 亿份小册子,平均每户每周收到一件吹捧麦金莱的材料。投票前一天,纽约市各大公司宣布放假一天,工资照发,重 5 万职工上街游行,乐队高唱“我们要把布赖恩吊死在苹果树下”,有的老板说:“如果布赖恩当选,本公司的定货无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前的 1916 年,总统竞选各派都举起了和平主义旗帜来欺骗舆论。民主党的竞选广告说:“威尔逊使我们避免了战争”,“你们在工作—而不是在打仗!你们活着而且很快乐一而不是当炮灰 ! 是要威尔逊与光荣的和平,还是要休斯和罗斯福的战争 ? 如果你要光荣的和平,选举威尔逊 ! 而这就是持续的繁荣。” 在大危机年代的前夕,胡佛的竞选口号是“要使每家锅里有一只鸡,每家车房里有两辆车”,并且攻击民主党的主张是“放弃美国制度”。 1932 年竞选中只靠印刷品与选民沟通过时了,“火炬游行”方式也告结束,个人形象显得日趋重要,无线电广播起了重要作用。胡佛在竞选中抨击罗斯福的政府干预是“与美国传统相抵触的”,罗斯福则指责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把美国推向了深渊。 在 1952 年竞选时,共和党杜威咒骂民主党进行“欺骗肮脏而丑恶的选举活动”,抨击史蒂文斯“企图踏着杜鲁门肮脏的道路”爬进白宫”。而杜鲁门则宣称“共和党内有一大批盗窃公款的人”。 1960 年通过电视进行总统竞选辩论,使肯尼迪在数日之内闻名全国,取得了竞选优势。 1964 年约翰逊和戈德华特竞选,民主党攻击戈德华特是和平的威胁,警告“一次鲁莽的行动,一次轻率的决定,一次任性的反应,城市就能在硝烟中成为废墟,农 场就能夷为荒地”。 然而扩大越战的正是约翰逊政府。 1968 年,尼克松与汉弗莱竞选总统,尼克松指责民主党政府把美国拖入了侵越战争,但他上台后又使越战一度升级,发动侵柬战争。 70 年代以来卡特对福特,里根对卡特,里根对蒙代尔及布什对杜卡靳基的竞选中无不充满着相互攻讦,不择手段。 实际上竞选口号只是为了上台的策略需要。是为了平息老百姓的不满,给老百姓以许诺和满足,先是一通“撒气”,然后团结一致拥护新总统,这种一党执政一党在野的两党制无疑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安全阀。历史事实表明:上台后的美国总统并不把民意放在首位。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的长洽久安,确保自己或本党代表人物当选。要完全兑现诺言,真正实现所谓民选总统、民意总统、民主总统是没有的事。 1945 年一位民主党人直言不讳地说:“让一位公正的人谈一谈 40 年来两党的历史,我可以保证他就会说,如果这些政党向美国人民所作的诺言都加以实现的话,美国早就毁灭了。” 两大政党的激烈争吵往往发生在政治或经济危机严重、群众不满、反政府情绪高涨之际。资产阶级把这种争吵说成是民主的钵现,似乎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政党来竞选就是无比民主,选民有选择比较的权利,可以自由地实现他的政治意愿,通过投票赞成台下的政党来表示对当政的政党或派别的不满,而一党把危机的责任推到当政的政党或派别上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这样一来,新政党,新总统,新国会,新口号,新策略,新政治,新气氛似乎解决了新问题。但是制度没有变,性质没有变,策略有所调整。这种台上台下,在朝在野夕交替换马,两套人马同演一戏,正如列宁所说:“美国人民享有的民主,只是每几年一次解决哪一个有产阶级的代表应该在议会里代表和压迫人民”。 其次,一整套不断完善的总统竞选制度保证了资产阶级两党轮流执政。 美国总统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总代表和总管家。由谁来担任四年一届的总统职位是美国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关注的头等大事。总统人选经过资产阶级的慎重选择,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美国总统制不对国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它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由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产生,实际上总统对推他上台的权势集团负责,总统选举制度和两党制度遥相呼应,前者保证后者顺利运转夕后者利用前者选择理想的资本主义卫道士。 美国的两党实际上都为竞选最高行政权力的总统而存在。两大党都宣称自已是“选举的组织”,“一切为了竞选”。党的全国主席主要任务是促进本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工作。每当选举年,全委会工作班子临时扩充,一旦选举完成,人员锐减。自 1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群众性的竞选活动成为总统选举的惯例,迄今越来越复杂并左右总统选举。其规模、范围、动员的人数、采取的方式、经历的时间飞耗费的资金都创历史新纪录。 总统的竞选班子即“亲信集团”时而幕后操纵,时而前台指挥,在设计和决定竞选战略策略时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1969 年美国还出现了专门从事竞选的经理人职业组织,提供一整套竞选服务,其中包括与新闻界联系,进行选举分析,撰写讲演稿,拟定议事日程,募集资金,编制预算,提供法律咨询,用电脑处理各种数据及其他有关事项,在这种情况下的民主选举,只是一幕滑稽戏,是权势集团通过竞选班子的专门人员利用选民来显示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工具。在党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后,广大选民的投票只在两大政党间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自由。 从总统选举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选民投票率在 1828 一 1896 年间 18 次中,有 12 次在 69.6 %至 79.4 %间, 3 次在 55.4 %至 57.8 %间,本世纪以来超过 69.6 %的只有 1900 年的 73.2 %,二战后的投票率没有一次超过 64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总统竞选制的弊端。 美国的资产阶级两党“权力分散”,没有“严格组织纪律”,往往出现跨党派别和跨党党员。同一派别在两大党中各插一手,两大党也兼容各派。恩格斯曾指出美国“两个大党中的任何一个党的内部,人们都因地区的不同而代表着完全不同的集团和利益,而且几乎有产阶级的每个阶层在两党内都有自己的代表”。 这样,无论两党怎样更替,都能保持对国家权力的控制。 1923 年 5 月 29 日 ,纽约时报曾评论说:“对一个共和党人来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在共和党预选中获胜,他就是共和党人。”“也许他相信民主所主张的各项政策;也许相信无产阶级专政 ..... 但如果他在共和党预选中获胜,他仍将是个共和党人。” “这同样适用于民主党的预选,任何人只要在民主党预选中获胜,因此就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党人。民主党可以参加共和党的预选,共和党人也可以参加民主党的预选。 ...... 如果任何人站在共和党预选中获胜,他就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预选中获胜,他就是民主党人,那么每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又有什么用呢 ? 这些名称就无所谓了。” 第三,大量的竞选经费有利于两党制度。 权势集团和资本家在竞选前以捐献等名目将大量竞选经费资助自己选定的候选人。有时同时对两党投资。竞选经费不断增加。 1856 年未超过 2.5 万美元, 1860 年林肯竞选耗资 10 万美元, 1936 年两党竞选费用 1400 万美元, 1940 年超过 3500 万美元, 1956 年 1.55 亿美元, 1976 年 5.4 亿美元, 1980 年 10 亿美元, 1984 、 1988 年又创新记录。从 1940 一 1984 年, 40 多年间竞选费用增加了 40 倍。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自由竞选,不过是由金钱支配的竞选。加州众议院前议长杰斯·昂鲁说:“金钱是政治活动的母乳”。还有人说:“金钱是竞选机器运转的燃料。”美国政治学者哈罗德·戈斯内尔和理查德·斯莫尔卡在《美国政党和选举》一书中说:“在现代竞选运动中,富人能够出钱利用一切有广泛影响的宣传工具,或花钱雇用别人为他经办这类服务,而一般的人则无法利用电视、广播或报纸 ( 且不说其他的竞选设备 ) ,那怎么能够希望一个一般的候选人能同富人或穷人发挥大的政治力量。一个处境不利的,好不容易才获得了选举票的集团,由于缺乏经费,要使人们接受它的影响就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在竞选中花钱越来越多是和现代的竞选方式相联系的。航空旅行,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广泛民意测验飞投寄邮件飞雇佣专职人员、印刷大批宣传品,都需花费大量金钱。 虽然 1925 年、 1939 年、 1976 年国会先后在几个法案中对资助竞选有所限制,但是大财团、企业、公司可以用捐款以外的形式为竞选人登广告,租用电视台,同一家族可用各成员名义分别捐款,跨国公司也可用公司名义捐款,它不能改变垄断资本插手总统竞选的状况。 显然,谁控制钱袋,谁就掌握政府。民心对入主白宫固然有一定的推动或牵制作用,但决定权在钱票而不是选票。表面上在选票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对拿钱的支配地位不同而事实上存在不平等。决定总统当选的并非人民之意而是财主之意。 美国资产阶级两党制度是阻碍、排除第三党 ( 小党 ) 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两党制并不排斥第三党的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但妨碍它的进一步壮大,更不许它掌权。恩格斯在 1892 年就指出:“在美国,我觉得还没有第三党存在的余地”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第 245 页 ) 。列宁 1919 年在《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和意义》一文中也强调;“美国和英国执行的这个所谓‘两党制’,是阻止独立的工人政党即真正的社会主义政党产生 的最强大的工具之一。” 这些论断是对美国政党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实际上不仅如恩格斯、列宁所说的两党制以外的第三党,,而且两党制下的第三党都不可能掌权。 一个半世纪以来,美国的第三党先后涌现几十个。进入本世纪以来, 1900 年大选中有 6 个小党总共获普选票不超过 3 %。 1908 年 6 个小党总共获普选票不超过 6 %。 1912 年出现一个从共和党中分裂出来的老罗斯福进步党,获选票 27 . 5 %,选举人票 88 张,但被民主党威尔逊所击败。 1924 年又有一个较大的第三党拉福莱特的独立进步党,也是两党制下的第三党,获普选票 16.6 % , 选举人票 13 张,其后自 1928-1964 年间第三党从未获得一张选举人票,第三党各党普选票总数未超过 5.4 %。至于其中美共总统候选人的普选票每次都不超过 0 . 2 %。 1948 年乔治·华莱士的美国独立党一度获普选票 13 . 5 %,选举人票 46 张 ( 总数 538 张 ) ,它实际上是民主党的分裂派,其后再也没有产生影响较大的第三党。 可见,第三党从未执掌过政权,两党制以外的第三党从未对两党制构成重大威胁,两党制以内的第三党虽一度威胁原有的两大政党,但它主要是两大党中的党派分裂而成,本身未脱离两党制轨道。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说:“不论激进的政党在外国具有何种力量,在美国,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多任何政党迄今为止都未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克林顿·罗西特在《美国的政党和政治》一书中认为:“关于美国的政治模式最重要的事实是我们处于二种持久不变的、执拗的、几乎可以说是‘专横的’两党制的支配之下。我们有共和党人多存昂主党人,而几乎没有别的什么党人,严格说来,在谋求政权的斗争中,就连少数 人组织起来的其他政治团体也没有过。”前引《美国政党和选举》一书说:“在很长一段期间里,即使经常出现一些昙花一现的小党,美国选民也往往归属于两大政党。”“美国政党制度一向被恰当地称为两党制,因为两大政党控制了总统的职位和国会,任何一个小党向它们挑战,从来都是无所成就的。” 之所以两党制以外的第三党难以掌权,或者说两党制之所以阻碍独立工人政党的掌权是因为: 第一,两大资产阶级政党利用彼此分歧和相互攻讦把自己打扮成工人利益的代表。 第二,两大资产阶级政党某些派别通过分裂行动成立新党或独立候选人来吸引工人,抵消社会主义政党的影响。 第三,两大资产阶级政党通过政客打入工人组织或政党,通过对工人组织或政党上层的收买使工人组织或政党成为资产阶级两党的附庸,必要时辅以直接镇压手段。 第四,由于历史条件,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不发达,深受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运动并未真正组织起来。美国政府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坚持资产阶级两党制度和坚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在政权更迭上,他们始终坚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路线,力求避免让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设想独立的工人政党会得到自由发展以至掌权。 为什么美国资产阶级两党制下的第三党也不能掌权呢 ? 第一,美国广泛采取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来遴选候选人,得胜者只要获得简单多数就可以独占全部选举人票,未获简单多数的选举入票全部无效。这样,各派往往联合为一个势力强大的政党而不孤军奋战以免失利,这对第三党、小党是极其不利的。 第二,各州对于参加竞选的新政党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如务需大量选民申请,或须在上届选举中获一定比例的普选票。 第三,大量的竞选经费也使小党不胜负担,难以在各州或全国开展竞选活动。 第四,两大政党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第三党的进步政纲,从而使第三党失去吸引力,造成大党也代表小党利益的假象。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说:“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更富理论性的小党之所以在竞选中遭到失败,其原因之一是它们最合理的建议被一个大党或兼被两个大党采纳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美国资产阶级两党的产生和两党制的形成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成果巩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需要,也是资本主义各种势力发展的产物和美国历史特点的体观。在美国历史上两党制比封建制是一个进步,应予充分肯定。在现代美国史上,两党制比起法西斯独裁也对人民有利,它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二,两党制是维护美国资产阶级专政的有效工具,对于维系民主共和制,调整统治阶级间以及与其他社会集团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 1855 年在评论英国议会制度时说:资产阶级“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存在同样一些人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去的,而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它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 第三,两党制度排除了第三党特别是工人政党掌权的可能,它不利于工人阶级在议会斗争中和其他合法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阶级力量。迄今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都没有通过资产阶级两党制来实现并巩固无产阶级革命成果的。 第四,资产阶级两党制并不能真正保障劳动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是一种具有很大局限性的资产阶级民主。毛泽东同志在 1957 年曾经指出,有些人不懂得世界上的具体情况, “他们以为在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下自由太少了,不如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自由多。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但是这种所谓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邓小平同志 1980 年初也说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什么好处 ? 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三,美国的两党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是美英的国情,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制而不是保守党、工党两党制则是美国的国情,它根本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尽管两党制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今天政治生活上仍起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悉心研究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从整体上说我们不应效法和搬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能实行美国的两党制的。 因为第一,一百多年来的民主革命的反复实践证明,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党包括资产阶级政党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没有别的政党能够解决中国的独立、土地和民主问题,这是民主革命的经验总结。 第二,建国以来的革命和建设也一再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迄今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三,建国以来历次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坚持还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鼓吹还是否定在中国实行西方的两制制。而鼓吹两党制历来是否定党的领导作用的借口。有一种误解,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如轮流坐庄好,主张“有个对立面”才“显得民主”。应当指出,我们不应把共产党的领导和一党专政相混淆。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她是一个统一的具有无产阶级理想、路线和高度组织纪律性的党,而不是统一战线的派别联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没有经历东欧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有过的两个工人政党组织合并的传统,没有第二国际党的历史传统,即使在今天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社会主义现阶段,也没有形成两大党、两大派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为地在党内分裂为两大派或几派这决不是进步的民主进程,而是历史的倒退。在我党历史上,凡党内搞分裂的人是不得人心的,文化革命中搞两大派更是把党和国家搞到毁灭的边沿。历史的经验一次又一次表明党的派别斗争于党、于国、于民、于社会主义四化大业是极为有害的。日本那种自民党内多派制主要是垄断资本集团间相互争夺和妥协勾结的产物,而不是民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至于说到两党制,在我国并不存在它的历史的社会的阶级基础。民国初年一度出现的多党政治的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三方面势力实现资本主义多党制斗争的破产表明: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夕在我国都不存在实现西方式民主制度的阶级力量和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党派并非也不能成为另一对立派大党,她们同样不存在这样的社会阶级基础。两党制的确立的重要标志是两大不同政党轮流执政。 1957 年有个别人主张过,实际上根本行不通,即使民主党派的极大多数成员也反对。至于解放前曾经执政过的国民党一度和我党结成过两次统一战线,今天在一国两制的情况有可能结成一次新的统一战线,然而她同样不具备国共两党轮流执政的条件。 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决不是排斥民主,更不是独断专行。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坚持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售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正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在政党关系上的体现。 还有一种误解,认为共产党在执政中有过失误,甚至大的失误,实行两党制可以纠正失误,这种看法过于悲观,因噎废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资本主义的甚至前资本主义的剥削阶级的丑恶行径严重地腐蚀党的机体,但是党的性质没有变,我们的党中央一再宣布反对这种种丑恶表现,并正在采取措施来消除这些丑恶现象,党中央一再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本身就体现了反对种种剥削阶级丑恶行径的决心。我们应该坚信经过多次风暴考验的党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并团结依靠兄弟党来克服各种错误和困难,领导全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他还说:“我们党也犯过严重错误,但是错误总还是由我们党自己纠正的,不是别的力量来纠正。就是粉碎‘四人帮’,也是由我们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来实现的。”他又说过:“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党的领导当然不会没有错误,而党如何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正确和有效的领导,也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和努力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决不能成为要求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显然,以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纠正党的失误,必须由两党轮流执政采解决这是一种误解。 还有一种误解,认为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不够夕“需要补课”,而实行两党制是一种补课。不错,由于历史条件和缺乏经验,也由于我们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我们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待于进一步发扬。我们要吸收资产阶级民主中某些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决不应重走资本主义老路,回到两党制道路上去,那样做无疑是历史的倒退。邓小平同志 1987 年 6 月 29 日 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说道:“人们往往把民主同美国联系起来,认为美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我们不能搬你们的。我相信你会理解这一点。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的三权鼎立、普选 ( 我们没有这个条件 ) ,中国肯定是动乱局面。” 1989 年 2 月 26 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也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美国有一二百年搞选举的经验。如果我们现在搞十亿人的选举,一定会出现与‘文化大革命’一样的混乱局面。” 1989 年 6 月 9 日 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又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而不是美国式的三权鼎立制度。实际上,西方国家也并不都是实行三权鼎立式的制度。”我们能够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通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需要认清中国国情,需要—个安定的政治局面,也需要对外国包括美国、西欧、日本、苏联、东欧各国政治体制的演变和特色有一个真正的了解、消化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借鉴。 两党制问题是个老问题。 80 年代初和 1987 年我曾和本校大学生们就这一问题共同对话、交流看法,今天重提两党制问题,让我引用当年对话的结束语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以及与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制度适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如果提出以两党制或多党制来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无疑是历史的倒退。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如果再搞一个其他什么党来和中国共产党分庭抗礼,轮流坐庄,那么这个党决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在美国,实行两党制并没有无产阶级参与执政的实际可能性,在我国,如果提出实行两党制的主张无疑是放弃和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从而也离开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注释: 《华盛顿选集》,第 310 页,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S55 页。 《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筹 8 页。 《列宁全集》第 18 卷,第 397 页。 施莱辛格:《美国政党史》。 《列宁全集》,第 28 卷,第 437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38 卷,第 245 页。 爱德华·塞特:《美国政党和选举》。 《列宁全集》,第 18 卷,第 398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11 卷,第 399 页。 [ 附记:原载《保定师专学报》 /1989 年第 1 期,题为《美国资产阶级两党制不适合我国国情》。黄安年著《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第 139-159 页收录,题为《美国的发展和两党制度》,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3 月版。 转发时分 A 、 B 篇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美国论著研究 /2004 年 10 月 24 日 首发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91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3911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民主化”教育文件选译(1945-1948)PDF版
黄安年 2012-9-25 10:32
日本“民主化”教育文件选译(1945-1948)PDF版
日本 “ 民主化 ” 教育文件选译( 1945-1948 ) PDF 版 黄安年缉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9 月 25 日 发布 教育 “ 民主化”是日本在战后初期在麦克阿瑟占领时期改革措施的一个重要领域。 文部关于日本建设的教育方针 ( 1945 年 9 月 15 日 ) 规定“教科书必须按照新教育方针进行根本性的改订。” 文件规定清除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的影响是日本教育民主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让人们明白,正是军国主义的领导者和他们的积极协同者所做的一切 , 以及对这一切的消极默认 , 才使得日本国民陷入了战争灾难”。“要尽快地对现在暂行使用的教授科目、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材进行审查。对以助长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意识为目的而编写的部分要加以删除”。( 1945 年盟军总部对日本教育制度的管理政策。 1945 年 10 月 22 日 ), 1948 年 6 月 19 日 , 日本参议院通过了关于确认“教育敕语”等失效的决议 , 宣布废除“教育敕语”,实行民主化教育。同日 , 日本众议院关于排除“教育敕语”的决议宣布称“作为民主和平国家 , 当前 , 我国在世界历史建设进程中 , 精神内容还实现完全的民主化 , 这是令人遗憾的。”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 , 处于冷战的需要 , 自朝鲜战争爆发后 , 美国该排日为扶日政策 , 民主化改革进行被打断 , 许多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影响被保护下来,在彻底清除日本对外侵略政策影响问题上 , 依然存在许多不足。而今日本教科书事件和当年日本教育民主化改革相比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下面是这一时期几份文件 PDF 版共 7 张,原载黄安年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第二分册》第 434-440 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