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践九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热烈祝贺实践九号卫星电推进在轨实验成功!
xiaguangqing 2012-11-29 11:13
http://www.spacechina.com/n25/n144/n206/n216/c310280/content.html 航天510所离子电推进系统首飞成功点火工作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2/11/14   日前,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0所独立自主研制的离子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A卫星上首次成功点火,稳定工作3分钟,遥测数据和性能指标正常。随后,该系统成功完成第二次点火,稳定工作近4分钟,工作重复性良好。   这是实践九号A星离子电推进系统飞行试验取得的开门红,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实现卫星平台应用奠了坚实基础,对促进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五”之后,国内电推进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加快,510所抓住机遇、团结奋斗,先后研制完成了20厘米离子电推进系统原理样机、工程样机、飞行试验样机的研制工作,实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离子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A卫星上的首次飞行试验。 (顾左) http://www.cnsa.gov.cn/n1081/n7529/n308608/478807.html 国内首套霍尔电推进系统在轨点火成功实现新突破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2日 11月7日10时5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研制的国内首套霍尔电推进系统在实践九号卫星上成功实现在轨点火,顺利完成了180秒首次点火时长,各遥测数据正常,运行工作稳定,各参数满足工作要求。这是我国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崭新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践九号新技术试验卫星由国防科工局于2008年正式立项批准研制,经过4年多的研制工作,于2012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CZ-2C/SM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801所承担了该卫星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研制任务,霍尔电推进技术是此次试验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2011年8月该系统完成了正样研制,并正式交付产品。
4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好,德克萨斯——实践九号在美国中部开机成像
sheep021 2012-10-21 12:27
中国民用遥感卫星终于跨入2.5米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遥望地球好山水,把握世界之脉搏。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在飞 ,了如指掌 中国,渐入佳境 …… 原文见: http://www.cresda.com/n16/n1100/n1310/181354.html 实践九号卫星地面系统成功接收处理出第一幅图像 来源 : 创建部门 : 发布日期 : 2012-10-18   2012年10月14日11点25分,实践九号A、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实践九号A星12点13分星箭分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2点15分太阳帆板展开;实践九号B星12点15分星箭分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2点16分太阳帆板展开,实践九号A、B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10月18日,实践九号卫星A星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首次在美国中部开机成像,下传第一轨数据。9点41分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密云接收站准时捕获并开始接收,9点48分成功接收全部数据,地面接收系统工作正常。         地面接收系统于10点30分将数据传送至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10点34分地面处理系统开始录入,11点20分录入完成,发布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图像快视图,经过姿轨处理、存储归档和标准化生产,11点26分处理完成全部2级标准产品, 实践九号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工作正常。       实践九号卫星是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规划中的首发星 ,由A星和B星两颗卫星组成,实践九号卫星A星搭载的光学成像有效载荷技术试验项目为高分辨率多光谱相机,分辨率为全色2.5米/多光谱10米;B星搭载的光学成像有效载荷技术试验项目为分辨率73米长波红外焦平面组件试验装置。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农业、林业、水利、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满足用户对高分辨率数据的迫切需求。 SJ-9A MUX 影像—美国德克萨斯州 SJ-9APAN 影像—美国德克萨斯州
个人分类: 3S(GIS GPS RS)|1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秋国庆双节有感——电推进的春天就要来啦!
xiaguangqing 2012-9-28 16:36
中秋月圆国庆邻, 双节意浓倍思亲。 飞船月宫架热线, 嫦娥更唤电推进。
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实践九号卫星介绍
xiaguangqing 2012-9-28 16:32
5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