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模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什么是模式?
fuyuncas 2010-7-19 14:08
这几天在做一个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的项目。要做好这个项目,本人认为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模式。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检索,使用模式为标题的文献很到,但对其界定的很少。也许大家都认为这个词汇不需要定义,就如什么是人不需要界定一样。但是,本人并不认同。模式的概念非常复杂,如果分析不清楚,往往会使我们建立的模式不科学、不合理。 综述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模式是自然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或解决方案;(2)模式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化、可重复、可模仿化的范式;(3)模式是建立在特定基础上的系统,它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这些观点是从不同侧面定义了模式,说明了模式应该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化,但是这种抽象后建立的模式应该能够更好的指导现实世界,并且这种模式应该是可共同利用和重复利用的。此外,要深入分析模式,需要剖析它的组成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那么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几天了。根据标准化的过程模式,我们知道,这种模式反映的标准化的基本过程,从标准的制定、实施到反馈修订的循环过程。我个人觉得,我们要建立的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并非过程模式那么简单,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是需要我们厘清标准化政府机构及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循环经济标准的体系结构,分析标准制定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定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弄清楚市场环境(尤其是消费者的需求)对循环经济标准化的影响。 也许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划定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的要素。本人将在后续的深入思考后,与大家交流。也希望大家能多给建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于饭店经营模式的思考
cutefay 2010-7-18 23:06
前些日子观察和思考了一下所见到的一些饭店的经营模式问题。我觉得一个饭店的经营模式主要受地点因素的影响,地点因素影响了人群的结构模式。我总结了以下几种经营模式: 1、居民区物美价廉模式 居民区附近的饭店往往对实惠性要求强,因为这是这附近居民经常消费的地方,居民希望经常去的这些地方要比较实惠,并且这种地点往往同一类型的饭店也比较多,竞争也比较激烈,如果不实惠或者质量不好,那很快就没人光临了。居民区附近的特点决定了饭店一般是中低档次的饭店,高档饭店不大适合开在居民区。居民区模式也分为两种,如果是在收入中高档的居民区,则对饭店的卫生要求比较高,而如果是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居民区,则往往对卫生要求不高,而对实惠要求更强一些。 我们学校附近原来有一家寿司外卖店,做的寿司很正宗,价格也很贵,虽然这附近没有同类竞争的饭店,但是因为其价格原因,周围的人们也就是偶尔买一次尝一下,不会经常买的。因此,这家寿司外卖店的生意一直不怎么样,几个月之后就倒闭了。我觉得这种寿司店更应该开在大型购物场所附近,而不是居民区附近。 2、大型购物场所快餐模式或者特色模式 人们在大型购物场所购物的时候可能刚好赶上吃饭的点,要找个地方吃饭,因此,大型购物场所里面或者附近的吃饭的地方一般都很火。快餐式的饭店是很受欢迎的,吃饭的人一般也很多。并且这种快餐店里的快餐比其他地方同样的快餐贵个几元钱大家也能够接受。因此,大型购物场所附近一般是各种快餐很多,并且有的还比其他地方要贵,但是去吃饭的人依然很多。另外,大型购物场所附近的一些特色的中等价位的饭店也比较受欢迎,因为很多到这里来购物的人也希望在外面吃得好一些,并且吃的要不同于经常在家附近吃的,因此,特色的中等价位的饭店比较受欢迎。大型购物场所的快餐和饭店一般饭菜口味还不错。虽然这里流动人群比较多,但是大型购物场所和火车站等地方不同的是,这里毕竟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所以不能只做一锤子买卖,味道不好下次大家不来了。 3、公司美味实惠快速的快餐模式或者中等价位饭店模式 因为中午的时候上班族会选择在公司附近吃饭,因此快餐(包括订餐式的)和中等价位的饭店比较受欢迎。而这种快餐跟大型购物场所附近快餐不同的是,因为这快餐是上班族经常吃的,所以对实惠和口味要求比较高,并且,无论是在快餐店吃还是采取订餐的方式,都要求速度快。另外,有时候同事们经常会中午一起改善生活,因此,中等价位的饭店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公司附近的饭店的主要盈利时间是在中午,晚上一般很少有人还会在公司附近吃饭。 4、机场昂贵或有特产模式 去过机场吃饭的人都知道,机场的饭菜是很贵,并且还不好吃。这是因为一般去机场的人很少选择在机场吃饭,除非是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才在机场吃饭的,例如特别饿或者是要在机场会见朋友之类的,所以在机场吃饭的人不多。既然选择在机场吃饭的人是这种不得不在机场吃饭的少数的人,因此抓到这样的一个客户就使劲宰一下,因为机场饭店的人知道,即使价格高,这些人也依然会选择在这里吃饭,即使价格降低,那么也不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 5、火车站和汽车站昂贵卫生或者实惠的快餐模式 乘坐火车或者汽车的人群比较复杂,什么层次的人都有,这就决定了火车站和汽车站附近的饭店的模式也是多样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火车站和汽车站同机场一样,一般在这里吃饭的人都是不得不在这里吃饭的类型。总体说来,有两种模式比较受欢迎,一种是档次略高一些卫生条件好的快餐,这种快餐价格略高一些一般吃饭的人也能够接受;另外一种是不讲究卫生条件和口感,只讲究实惠的,这种类型的饭店去吃饭的人也很多。北京西站的马路北边就有很多破房子,破房子都是一个个这样的小饭店,饭店里的快餐都很难吃,其实价格也不便宜,但对于收入不高的很多人来说,往往吃一顿饭能省一元钱就省一元钱,就会选择在这种地方吃饭。这种饭店快餐难吃是因为在这种地方吃饭的人往往不大可能再经常来这里吃饭,有点一锤子买卖的意味。 6、旅游景点昂贵特产模式 旅游景点周围的饭店也一般都很贵,也不怎么好吃,但饭菜一般稍微有些地方特色,有地方特色是因为大家到新的旅游地点,口味也想换个和平常不同的,因此,那些特色菜比较受欢迎。这种地方就是典型的一锤子买卖,能宰你就宰你,反正你也不大可能再来第二次了。 总之,不同的地点要选择好不同的经营模式,如果选错了经营模式,那么即使做得再好,也不一定有利润。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7537 次阅读|7 个评论
马普学会知识产权办公室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工作模式
热度 1 wumingdl 2010-6-13 14:50
马普学会知识产权办公室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工作模式 ,吴鸣,2004年10月。
个人分类: 知识经济探索|48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剑桥大学知识产权办公室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模式
热度 1 wumingdl 2010-6-13 14:47
剑桥大学知识产权办公室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模式 吴鸣,2007年10月。
个人分类: 知识经济探索|51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信号处理总结的技术创新模式
chrujun 2010-5-27 11:03
2009年3月,《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发表了John Treichler的文章Signal Processing: A View of the Future。文章总结的技术创新模式很有意义。技术创新的步骤如下: 1. 不可能实现的需求 :利用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目标。 2. 发展新理论或拓展现有理论 :不考虑各种实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问题的解决方法。 3. 证明设想 :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以昂贵的代价证明理论可行。 4. 从技术上降低成本 :将成本下降到可以商业应用的水平。 5. 商业成功 :基本产品及无法预料的变种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6. 下更大的赌注 :利用商业成功获得的信心去实现新的需求和性能。 7. 解决其它系统限制 :利用发展的技术能力去克服系统的其它缺陷。 8. 循环 :从更不能实现的需求重新开始,这个需求和已实现的需求至少有一定松散联系。 奇怪的是,作者总结的步骤是8步。是故意总结成8步呢,还是正好是8步?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3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回复看博主性格
sheep021 2010-5-17 17:23
从博文的评论和回复,可以看出博主的性格。本文仅是随便一说,就一般而言,不针对任何个人,欢迎补充,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1。匿名评论: 除了没注册的就是别有用心的,如攻击中医的人多用匿名 2。几乎不回复: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3。有回有不回:作事有原则 4。回复大多是只言片语。:吝啬 5. 几乎都回复,或回复多长篇大论:热心肠,爱奉献 6。遇到不讲理的恶意评论:1)对骂:休养不够,或火气大。2)删除:爱干净 3)漠视(视作不见):心胸宽广,肚大能容 7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广义信息界定的共性模式评论的回复
hongkunhui 2010-3-20 13:05
晓辉好!感谢来访,这里主要是指出定义信息涉及的三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三对象在不同的研究者中有相当多的不同的理解,目前是不可能统一描述的。但我的看法是明确的: (1)一个是产生信息的存在者(信源对象), (2)一个是负载信息的载体存在者, (3)一个是存在者的信息, 信息载体与信息是同体同在的,载体一般是物质能量等实体存在或非实体的相互作用的场的存在,也可以是与特定载体结合的符号存在,信息则是客观虚在,虚实二个对象同体同在。信息与载体的同体同在关系在信息过程中的三个环节都存在,在信源环节(实有信息)产生信息的对象和负载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一个对象,此时,信息产生者,信息载体和信息三者同处一体,这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初始情况,当然,信息载体也可以随相互作用的传递而越出信源的空间边界,信息载体的转移使信源的实有信息转变为信道中的实在信息此时,信息与载体二个对象同体同在。当信道中的实在信息作用于信宿,对信宿产生特定的作用,这些产生了特定作用的信息变成了信宿中的实得信息。注意,实得信息的存在也是要和信宿中的信息载体结合才可能存在的,在人脑中,实得信息的载体是脑中的动态神经原集群活动,特定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模式负载特定内容的信息。 如果就与载体捆绑在一起的信息的内部关系来说,信息载体都有它的构成质料,构成形式(即你的理论中的 物 文 ) 和它的相应语义及语用功能,(相当于你的理论中的 义 和 意 ) ,当然,信息的 义 和 意 是要和信宿结合在一起才作为现实性的对象显现出来,才存在的,在没有信宿和没有作用于信宿的情况下,所谓本体论层次(本征)的信息的 义 和 意 都是作为可能性对象存在的,我主张,信息的语义和语用有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分。不能笼统地离开可能性和现实性来讲,来界定信息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存在的复杂性之一,就是信息语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分。而在现有的理论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个问题。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3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期论治的辨证模式研究
fqng1008 2010-3-12 08:06
目前,各种传染病的辨证模式基本上是采取分型论治,我们根据外感宗六经的传统观念,结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期,即暴发期、平台期、坏证期或恢复期(我们认为现代医学的早、中、晚3期的划分不太合理,尤其不适合中医药治疗)选择400例患者进行证候学调查,并探讨其分期论治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 ~ 2009年6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00例进行证候学调查,其中暴发期100例(A组),男性8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3.48.5岁;平台期100例(B组),男性8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6.77.9岁;坏证期100例(C组),男性9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5.611.2岁;恢复期100例(D组),男性8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2.58.1岁。 1.2 诊断标准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 (因为原分型参照西医早、中、晚3期,没有包括恢复期患者,而恢复期患者肝郁脾虚型占大多数,我们在原辨证分型基础上增加肝郁脾虚,共7型)。 1.3 排除病例标准 (1)孕妇期妇女;(2)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3)其它肝炎病毒感染者;(4)合并有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及其他重要器官衰竭者。 1.4 临床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观察指标有黄疸、腹胀、乏力、腰膝酸软、口干苦、两胁不适、急躁易怒、多梦寐差等71个症状体征(见表1)。在设计调查表的时候,我们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按照相同或近似证素的特征(如五心烦热、盗汗、两目干涩,证素属阴虚,肢体困重、头重、便溏等,证素属湿)进行归类,并统计其频数。 1.5 统计评价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值变量资料的实验数据以 s表示,采用 t 检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 2 检验。 2 结 果 2.1 症状、体征的表达频数和聚类 见表1。我们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归为六大类:(1)湿热邪毒(含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及其所导致的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包括26个症状、体征;(2)肝络瘀阻,包括14个症状、体征;(3)阳气亏损,包括12个症状、体征;(4)阴血不足,包括7个症状、体征;(5)水湿内停,包括6个症状、体征;(6)神志错乱,包括6个症状、体征。 表1 40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及其聚类 症状和体征 频数 % 症状和体征 频数 % 症状和体征 频数 % (1)肢体困重 138 45.70 头重 236 59.0 发热 138 34.50 胸闷 326 81.50 脘痞 362 90.50 口干苦 312 78.00 皮肤痒 82 20.50 身黄 376 94.00 目黄 381 95.25 尿黄 385 96.25 便秘 159 39.75 便溏 163 40.75 腹泻 83 20.75 恶心呕吐 238 59.50 泛酸 112 28.00 口臭 302 85.50 嗳气 167 41.75 呃逆 68 17.00 两胁不适 281 70.25 急躁易怒 224 56.00 抑郁 295 73.75 脉弦数 256 64.00 舌色红绛 259 64.75 苔黄腻 134 33.50 苔黄 162 40.50 苔白腻 61 15.25 (2)脾大 234 58.50 肝大 162 40.50 面色晦暗 184 46.00 肝缩小 108 27.00 肝掌 62 15.50 蜘蛛痣 58 14.50 腹壁静脉曲张 46 11.50 便血 54 13.50 呕血 36 9.00 齿龈衄 150 37.50 鼻衄 23 5.75 肌衄 28 7.00 舌色瘀斑 76 19.00 舌色紫暗 63 15.75 (3)畏寒肢冷 52 13.00 腰膝酸软 136 34.00 下肢浮肿 156 39.00 夜尿多 176 44.50 神疲乏力 323 80.75 自汗 78 19.50 纳谷不馨 252 63.00 气短 125 31.25 脉沉迟 33 8.25 舌色淡红 32 8.00 舌边有齿痕 132 33.00 舌苔薄白 65 16.25 (4)五心烦热 83 20.75 两目干涩 66 16.50 多梦寐差 263 65.75 盗汗 77 19.25 耳鸣 63 15.75 下肢抽搐 36 9.00 舌瘦小 52 15.50 (5)腹部膨隆 63 15.75 腹胀 254 63.50 腹痛拒按 67 16.75 胸水 13 3.25 尿少 161 40.25 尿闭 28 7.00 (6)精神恍惚 85 21.25 嗜睡 135 33.75 昏迷 68 17.00 生活节律错乱 88 22.00 狂躁 76 19.00 扑翼样震颤 124 31.00 表1可以看出,表达频数相对较高的症状体征有:尿黄96.25%,目黄95.25%,身黄94.00%,脘痞90.50%,口臭85.50%,神疲乏力80.75%,胸闷80.50%,是各期普遍存在的表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由于我们在收集的时间不同,同一分期的症状体征也会有一些差异,可能在结果分析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倚;(2)一些住院患者留住时间较长,我们选择其不同阶段的如暴发期、平台期、坏证期和恢复期的临床表现分别统计,因此实际病人并没有400例,只是400例次而已。但是有些死亡病例可能只收集了平台期和/或坏证期的临床表现,有些痊愈病例可能收集了暴发期、平台期和/或恢复期的临床表现;(3)由于瘀血证候表现形式不一,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瘀血表现,黄疸、脘痞、口臭、神疲乏力、胸闷等临床表现在各期均占绝大多数,它们代表着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主要病机或基本病机。 2.2 证素的观察结果分析 表2可见,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主要证素湿热邪毒、肝络瘀阻、气机逆乱、水气泛滥、正气亏损五个方面。在证素归属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原则:(1)有些症状、体征如身黄、目黄、尿黄等,则同时划分在湿、热不同的证素内;(2)有些症状、体征如腹胀等,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划分在气郁、气滞、水气等不同的证素内;(3)有些症状、体征如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可由低钠或肝性脑病导致,前者同时划分在水气、失神等不同的证素内,单纯的后者(无腹水患者)则仅归于失神的证素内;(4)有些症状、体征如口干苦等,部分同时划分在湿、热不同的证素内,部分划分阴虚的证素内;(5)狂躁属于实火,在闭证范围内,我们为了精简将其划分在气逆的病机中。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临床症状、体征是证素的反应,证素是症状、体征的本质,但是临床上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表2 40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证素分析 证素 总例数(n=400) A组(n=100) B组(n=100) C组(n=100) D组(n=100) 湿热邪毒 热 315(78.75) 96(96.0) 89(89.0) 88(88.0) 42(42.0) 湿 339(84.75) 98(98.0) 95(95.0) 92(92.0) 54(54.0) 气机逆乱 气郁 345(86.25) 92(92.0) 97(97.0) 96(96.0) 60(60.0) 气滞 323(80.75) 89(89.0) 93(93.0) 98(98.0) 43(43.0) 气逆 235(58.75) 46(46.0) 82(82.0) 89(89.0) 18(18.0) 肝络瘀阻 血瘀 398(99.5) 100(100.0) 100(100.0) 100(100.0) 98(98.0) 水气泛滥 水 168(42.0) 12(12.0) 65(65.0) 86(86.0) 5(5.0) 正气亏损 气虚 360(90.0) 87(87.0) 100(100.0) 100(100.0) 73(73.0) 气脱 74(18.5) 15(15.0) 4(4.0) 42(42.0) 13(13.0) 阳虚 120(30.0) 22(22.0) 12(12.0) 65(65.0) 21(21.0) 亡阳 55(13.75) 0 0 55(55.0) 0 血虚 212(53.0) 12(12.0) 56(56.0) 86(86.0) 58(58.0) 阴虚 250(62.5) 18(18.0) 67(67.0) 89(89.0) 76(66.0) 亡阴 64(14.0) 0 0 64(64.00) 0 失神 87(21.75) 0 2(2.0) 85(85.0) 0 表2结果表明:血瘀(肝络瘀阻)证素高达98.00%-100%,接下来的是湿热邪毒及其所导致的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占主要地位,再有以气虚(73%-100%)和阴虚(18%-89%)、血虚(12%-86%)等为主的正气亏虚,可见,毒、瘀、虚贯穿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整个过程,是决定本病进展和证候特点的基本证素,即基本病机。进一步分析可见,对于死亡病例暴发期、平台期和坏证期的毒、瘀、虚特别明显,病情逐渐由正邪剧争向邪盛正衰转化;对于存活病例,暴发期、平台期和恢复期的病机转化,则表现出正邪剧争向正胜邪衰的转化。 2.3 证型分布情况 见表3。我们根据199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所制定的6型再增添肝郁脾虚型,初步发现,主要病例集中在热毒壅肝、邪陷正脱、肝郁脾虚三型,代表本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基本证候,并呈现出热毒壅肝向邪陷正脱或肝郁脾虚转化的趋势(前者越来越重,后者经过正邪搏斗后病情越来越轻)。而瘀血内阻、阴虚血热、脾肾阳虚等分布较少,可以认为仅仅是兼证而已。 表3 4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 组别 热毒壅肝 瘀血内阻 阴虚血热 脾肾阳虚 痰闭心窍 邪陷正脱 肝郁脾虚 A组 63(15.75) 24(6.00) 12(3.00) 1(0.25) 0 0 0 B组 58(14.50) 25(6.25) 11(2.75) 4(1.00) 2(0.50) 0 0 C组 0 0 8(2.00) 5(1.25) 21(5.25) 66(16.50) 0 D组 0 11(2.75) 7(1.75) 6(1.50) 0 0 76(19.00) 同样,我们在辨证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证情复杂,常常难以取舍。例如我们辨证为热毒壅肝的患者,他们实际上也存在瘀血内阻和/或阴虚血热的表现,而单一的纯粹的证型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于一个患者,根据不同的侧重辨别为不同证型的现实,本身就是辨证分型方案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是证候规范化、客观化研究的主要障碍。 3 讨 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一直没有统一的辨证论治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虽然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但是重型肝炎只拟出了6 型证名,没有具体的辨证内容),过去以分型论治为主 ,或分期结合分型 ,或主证结合分型 ,各家自行取舍。鉴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明确的疾病过程和分期标准,我们根据临床症候学调查结果,提出了暴发期(黄疸迅速上升,肝脏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平台期、坏证期或恢复期的分期论治模式:对于存活患者而言,即暴发期(正邪剧争,湿热雍盛)、平台期(正邪割据,毒燔瘀结)和恢复期(正胜邪衰,气血渐复);对于死亡病例而言,即暴发期、平台期和坏证期(瘀毒两燔,脏气衰竭)。对于坏证期,我们又根据主要并发症的情况,大致区分为:(1)瘀毒移脑,窍闭气脱(肝性脑病);(2)瘀毒移肾,气化失职(肝肾综合征);(3)瘀毒移腹,三焦不利原发性腹膜炎);(4)瘀毒移脉,气血失藏(多脏器、部位出血);(5)瘀毒移肺,呼纳失司(肺肾综合征)。当然,每一时期还存在兼夹证,如痰湿、水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等等。 以上分期有如下意义:(1)西医的早、中、晚分期只反映了死亡患者的临床经过,没有反映存活患者的临床经过,显然存在严重缺陷;(2)对于存活患者,中医药在暴发期、平台期和恢复期均有所作为,更能够体现中医药的治疗价值和辨证论治特色;(3)符合简洁性原则,虽然按照三期论治,但体现了主要病机与次要病机、基本证候与兼夹证候的逻辑一致性,以及主方加减的治疗思路。 近几年,证素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有学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证素进行了研究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素特点,毒、瘀、虚贯穿了本病的整个过程,是决定病情进展和证候特点的基本证素。虽然瘀血证候表现形式不一,但为什么它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呢?最近提出的肝衰竭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和内毒素血症等三重打击学说,表明炎症反应导致的微血管栓塞、肝血窦结构破坏,可引起明显的肝灌流障碍,并进一步致使肝细胞坏死和凋亡 。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根据分型论治的标准,统计了400例次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主要病例集中在热毒壅肝、邪陷正脱、肝郁脾虚三型,而瘀血内阻、阴虚血热、脾肾阳虚等分布较少,可以认为仅仅是兼证而已。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逐渐形成一个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新模式,以取代目前的辨证分型方案。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脏病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中国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 中医杂志,1992,33(5):397-398 王立福,李筠,张晓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724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3):46-47  邱华,毛德文,胡振斌等. 慢性重型肝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5):260-262  胡建华 李秀惠 勾春燕 钱英 张秋云 刘文兰 来要良.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前瞻性调查分析.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8):665-670 李秀惠,胡建华,勾春燕等.260例乙型重型肝炎症候学前瞻性调查分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04):236-238 张秋云,李秀惠,王融冰等.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北京中医药,2008,27(2):87-90. 张秋云,李秀惠,刘绍能等.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29-930 张秋云,李秀惠,刘绍能,等,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与舌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探讨.天津中医药,2006,23(5):365-367 范江勇, 罗欣拉, 张赤志. 119 例慢性重型肝炎中医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5)∶33-34 史永进.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128例. 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杂志,2003,16 (3):284 谌宁生,孙克伟.试谈重型肝炎辨证论治之经验.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 (3):163-164 聂广,余绍勇,江福生等. 重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72-176 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等.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演变规律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2):14-16 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等.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素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6):324-326 刘绍能.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证治规律探讨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10 王洪武,宁琴. 乙型肝炎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32(5):267-268,280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义信息界定的共性模式图示:
hongkunhui 2010-3-6 13:43
说明:在不同研究者的信息定义中尽管词汇使用的不同,但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性的关系模式,即信息的存在涉及三个对象:( 1 )特定的媒介载体 ( 2 )存在者或事物 ( 3 )信息对象。三者的关系表明信息是存在者(事物)的可以被转载的间接的、非实体的、功能的存在方式。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492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电磁波模式的简单小结
热度 1 williammilo 2010-2-6 20:55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电磁波模式/ 1.电磁波模式在 给定边界条件 (包括无穷远处辐射条件)下可能独立存在的确定的电磁场分布规律,又称场型。电磁波模式在 数学上是无源麦克斯韦方程在所给条件下的线性独立的特解 ,它们有无穷多种。模式简称模,有时称为波型(简称波)。在微波问题中的电磁波模式有 波导模式和腔体模式 。 2.腔体模式是 谐振模式 ,其 电能与磁能不断地互相交换 ,并且 电能与磁能的最大值 相等。如果同一波导中的不同模式有相同的 相移常数值 ,就称为 模式简并 。简并的模式具有相同的 相速和群速 。例如矩形波导管中的TE和TM模简并;圆波导中的TE和TM模简并等。腔体中具有 相同谐振频率的模式简并 。 3.通常把最小的模式称为 主模或基模 ,而把其他模式称为高次模。对确定频率的电磁波,适当选择波导尺寸使高次模截止而只传输主模,即为 单模传输 。 4.波导中某一确定模式的 激发原理 是:激励装置在波导中产生的 电力线与所需模式电力线方向一致 ;或产生的 磁力线与所需模式磁力线方向一致 ;或在波导管壁上产生的 电流与所需模式的管壁电流方向一致 。通常还应该将激励装置放在 能与所需模式有最强耦合的位置上 。 5.波导中除了传输所需模式外,其他模式的存在常起有害作用而需要滤除。滤模的原则是在尽 量不影响所需模传输 的情况下,增加对 不需要模的吸收 。例如在波导中放进一些吸收片使它处于所需模电场节点上,或与其电场垂直同时又与滤除模的电场平行;或在波导壁上开一系列缝隙使它们与所需模的壁电流平行而与滤除模的壁电流垂直。腔体中模式的激励和滤除,原则上与上述相仿。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10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解强国历史
phd9992000 2010-1-10 19:17
强国历史.pdf
2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跟杨玲探讨一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nli2233 2009-10-14 01:05
我先替读者把这话说了吧:这篇博文有借杨玲的大名提高点击率的嫌疑。没错儿,我也是这么打算的。您上当了,这说明我的策略奏效了。 杨玲是科学网最模范的博主之一。其实我的原意里面没有这个之一,之所以加上了,是怕无意中得罪其他博主。说杨玲是模范博主,是因为他回复读者留言特别认真和负责。好几次了,他对我的留言所作的答复,其篇幅都大大超过了我的留言本身,实在令人感动。 这个现象,昨天又重现了。杨玲的博文《你眼中的世界》很精彩,令人佩服。不过,我这么多年耳朵里面灌满了critical thinking之类的警示,不得已,只好从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角度,揪住其中两个小问题,质疑了一下。本文谈其中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标题所讲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我留言道(节选): 强国政府通常采取专制和垄断里面的通常有多少普遍意义。我们看到东亚模式是有国家专制与垄断的痕迹,但这个模式适用于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吗?美国的崛起过程是通过专制与垄断实现的吗? 杨玲回复(节选): 美国的建国是有特殊性的,美国的国家是几乎一夜之间从无到有的(我认为独立宣言以前美国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国家了,只不过不是一个名义和实质上都独立的国家),这种国家我们不能把它的发展模式和其它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比如中国完全等同起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永远都会活在5000年的历史里,自卑和自大兼有。东亚的国家实际上中国的烙印非常之深,理解了中国就理解了90%的东亚,不知道这么说李宁老师能否认同?我不认为这个模式适合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但我认为在类似的历史条件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会倾向于选择这条道路。 下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先说明,我现在手头资料比较匮乏,加上平时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因此我无法引经据典。下面所有的论据,都是凭记忆写出来的。如果说的不对,史实有误,我承认错误,并坚决改正。 杨玲博文里面的观点是,强国政府有很多好处,所以引无数英雄竞相追逐。不少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了,要走强国之路,专制和垄断的效率更高,因此这条道路为各国所采用。在杨玲上面的回复里,他认为这个模式不一定适合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但大部分国家会倾向于选择这条道路。 我对此表示不认同。我认为很难找到一条适合大部分国家的发展道路。也许有这么一条道路,但现在还没有找到。 从二战以后所谓的发展经济学建立并发展以来,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普适的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大多建立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各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准、国家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实在太大。别看发展中国家都穷,但各有各的穷法。借一句托尔斯泰老人的话,发达国家都是相似的,而贫穷国家则各有各的难处。 比如,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旺盛的时候,大家争相讨论南美国家的进口替代发展策略,一片叫好声。当年的南美国家也的确尝到了进口替代战略的甜头。到了八九十年代,风向变了,东亚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又占据了上风头,这个模式造就了四小龙的崛起。后来中国和印度也相继采纳了这个出口导向型的模式,尽管中印的程度不同。将来呢?出口导向战略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适战略吗,目前还不知道。 多说几句东亚模式。东亚模式,说白就是政府主导外加出头导向。因为有政府主导的说法,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专制与垄断。实际上,二者还是有差别的。专制的另一端,是民主;垄断的另一头,是自由竞争。而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不一定要牺牲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我们拿日本和四小龙的发展道路做案例分析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所走过的道路,其实并并不相同。 比如,日本的经济起飞(5、6、7十年代)是在民主政体下完成的。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战略产业的选择和对战略产业的扶持上。这里,基本上没有垄断什么事儿。日本的所谓出口导向,其实是对于其战略产业而言的。对于其它产业,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一直都很盛行。韩国和台湾的经济起飞,都是在专制体制下完成的。但他们后来的发展,则是在民主政体下得以继续的。在韩国,过去的专制者还受到了清算。韩国的发展,是选择了战略产业(汽车和微电子),而台湾的发展,则是靠中小企业的全面提升。新加坡和香港则是靠加工业和港口贸易发达起来的。日本和四小龙的经济发展道路里面,有专制和垄断的影子,但程度各有不同。 杨玲说,理解了中国,就理解了90%的东亚,我对此也不是很认同。我不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东亚和东南亚受中国的影响非常之深之大,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文化跟日本、韩国的文化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要是在100年前说理解了中国,就理解了90%的东亚,还可能成立。但是,今天的东亚,已经不是100年前的格局了。90%这个数字太乐观了点儿,或许我们应该把它降低到60%左右才更合适一些。 比如,日本文化里面的武士道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人民之间的高度信任关系,是现在的中国文化里面所欠缺的。韩国文化里面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不服输的劲头,也是我们比较欠缺的。香港和新加坡,则是被西方文化侵入的太厉害,他们的思维模式跟中国大陆的同胞们并不完全相同。需要感谢常凯甲同志,是他带领200万人民移居台湾,才使得已经被日本文化同化得相当厉害的宝岛又重新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大熔炉里面。 扯远了,回来扣一下题。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下,追求普适的发展模式在目前而言,还是一个梦想。就算是大家目前很认可的东亚模式,其实模式之下,各地还有各地的高招儿。恐怕,说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还是猫论和中国特色论更好一些。
个人分类: 公共政策|4809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人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谈诺奖无异于痴人说梦
famingkuang 2009-10-7 15:52
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可谓根深蒂固,根源来于中国教育界自视甚高这一点上,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令世界瞩目。教育界人士想当然的认为:教育也应该不差吧?急需用诺奖来证明一番,就象当年我们需要用原子弹来证明中国的军事力量一样的迫切。 殊不知,在现在的中国教育模式下,中国的教育越办得红火,就越与诺贝尔奖背道而驰,而且离目标越远。 如果把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定义为180度视角的话,诺贝尔奖得主的创新思维视角至少也要达到120度以上吧?。 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多少创新思维视角呢?我想应该是少得可怜,不会超过60度吧? 我们除了模仿之外就是在别人指定的方向上做出小得可怜的前进(创新)了。 这一切原因何在? 那是我们教育的功劳我们的教育可称得上是抹杀童性的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之一。 童性是自由思想的翅膀,自由思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秩序是自由的死敌,知识是自由思想的枷锁。 我们的教育,从一两岁的幼儿园时期起就开始讲究秩序、灌输知识,童性早早的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丧失殆尽了。何况还要受到小学、中学十二年的去自由思想化的训练? 这样的人长大了,能有多少创新思维视角呢?叫他去拿诺奖,除非扛枪去抢。 真正的教育,在本能态的观点下应该是这样的: 先建立起自由的思想、挖掘出人本能的力量,为创新思维打好基础;然后才建立秩序观念,用有较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秩序是人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是人的本能需求; 学习文化知识不是人的终极需要,它只是一种工具式的需要,它的目的只是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读书是学习别人思想最有效的手段,但它不是最终目的,它的作用是用来激发自己的思想火花。对于一个从小就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激什么呢?读书除了谋生外别无他用。 综上可知,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顶多在为个生谋生上起到那么一点儿作用,想要用它去培养诺奖得主,无异于痴人说梦。 本能态的观点: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思想这东西是易碎品,它不能开发,只能保护。 所以教育的手段应该是:首先保护儿童的自由思想,其次才是教给孩子适当的知识,以便孩子能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将自己的思想完美的表达出来。 这就是教育所要做的全部。
个人分类: 反思|1557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式管理精髓
wenjingjun 2009-8-4 15:30
现代经济条件下,理想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应该是中国的老板、日本的干部、美国的员工。   台湾十大名嘴之一、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的曾仕强教授,日前在本地台北工商协会主办的专题讲座上,以高脚玻璃杯盛土产葡萄酒比喻中国式管理模式,即借用现代西方的科技管理手段,按照中国传统的人文理念管理企业。   高脚酒杯是西式的,里面装的酒却是道地中国的!   曾仕强是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研究中国管理行为几十年,用现代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他也是易经管理和中国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研究专家。   曾仕强说,美国式管理的特点是二分法,是非分明,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管理。日本式管理是一分法,从上到下绝对服从,全力以赴执行老板的指令。   三分法管理模式   21世纪在管理上不再是一个是非分明的时代,曾仕强说。 新世纪的企业管理已经是非难明,就像《易经》中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二分法多了一个选择,已形成三分法的管理模式,这就是我说的中国式管理。   他认为,中国式管理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尊重。只有先把人做好,然后才能谈管理。   为什么理想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中国老板、日本干部、美国员工?   中国老板管理有弹性、有远见,会通融,有整体观念。日本干部不会三心二意,少了私心杂念,能不折不扣执行老板的指令。美国员工则不会自作主张,而中国的员工太多自己的主张。   他说,中国式管理不是让现代企业完全回到中国传统老路上去,而是把现代西方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同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结合起来。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是中国所需要的,也值得其它国家学习借鉴。   谈及新加坡人应该如何突破局限,立足本地拓展商机,曾仕强说:新加坡过去一直超过中国,为什么近年来中国却跑在了前面?因为21世纪以前,新加坡盯准西方学习,学了许多西方的制度和管理,这些都是对的。进入21世纪之后,新加坡人应该转向中国,去体会某些新的东西。   新加坡重视合法不太注重合理   他举例说,新加坡太重视合法而不太注重合理,这在现代管理中是很可怕的。他说:制度只能管好人,管不了坏人,而谈法最易伤感情。情理法中,应以理为中心,把法藏在心中。   他说,天下华人大多固执而自信,因而不能单刀直入去讲理,而要透过情来明理,遇事要给人家以面子。思考问题时要遵循法理情的序列,实际操作时却应反过来,按照情理法的序列。这又叫依法办理,合理解决。   曾仕强说,在中国社会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要悟透中国人独特的民族习性。从自我准备到人际关系的巧妙运用、社交圈的拓展、自身情绪意志力的控制,甚至如何与同事搞好关系,与上级相处的分寸等等,这些都是在中国经商投资发展中,迈向成功的必修课程。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模式推广
liux831 2009-7-15 09:46
本科阶段,做了一个论文,主要是发展长PCR技术。 硕士论文,主要是研究ms91基因定位。 博士论文,主要是研究复杂数量遗传基因模式算法。 现在,主要是研究模型与算法。因为,创造模式以后,就可以推广。 按照顺序,应是Science,工程(工程化研究),技术。 可供研究的领域很多。正是--- 因为世界大,所以有机会。 我的导师教会了我科学创造的途径和方法。 导师一:项目多,成果多。他的技巧---合作共赢。 导师二:讲究技巧,在轻松中做博导。 导师二:学术流派创始人,综合技术,文雅见长。 导师三:技术开发,多个途径切入,一个重点突破。 我找到三个模式可以推广: 一、三三模式:三个阶段,三个项目,奠定教授浑厚基础。 二、资源模式:从资源入手,收集资源,创新资源,开发资源。 三、虎兔模式:像虎凶猛,像兔灵便。科学研究中有难关,要打硬仗,我追求虎的境界。科学研究需要灵便,像兔,轻盈,跳跃,自由。 推广这些模式,进退自如,心想事成。 生活真好!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终于开始了 (转载)
nanoworm 2009-3-31 13:59
科学网博客注册了一年多了,但是如何开始一直也没有头绪,什么内容比较好了,能够形成自己的博客呢?本来已经有了图片的地方和心境的Blog,为啥还要在科学网上呢?后来想想,内容还是有很多差别吧? 今后将准备进行科学名义来影像作为自己博客的内容吧,有感而发,同时进行对科学影像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吧。 今天看了一个Googleearth特别介绍的内容(月光博客)与各位老师朋友共勉:(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749.html): 以前我曾经翻译过很多国外关于博客的写作技巧的文章,那些经验和技巧大多都是技术性的,类似一个博客教程,比较易于操作。当一个博客拥有较多读者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写作的高级技巧,讲求更高层次的写作经验。高级的博客技巧到底是什么呢?我不想照搬西方的那些理论,我想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就是按照东方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博客写作。前一阵我读过一本书,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和启示,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   写博客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讲究德才兼备,不仅仅要有“才”,更重要的是“德”,以德为先。一个人可能很有才华,但如果缺少德行,依旧难以成为一个好博客,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博客呢,下面是我悟出来的一些道理。   1、利他   东方哲学“仁道”的本质是关爱他人,推崇“亲和力”,反对利己主义。对于博客而言,多为自己的读者着想,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传输给读者有用的资讯和技巧,个性化地写作,必要的时候要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博客的利他主义。举个例子,例如全文RSSFeed输出问题,虽然全文RSS输出有可能会被一些第三方聚合网站利用,损害博客作者的利益,但为了自己读者更加方便的阅读文章,博客就必须坚持全文RSS输出,哪怕有各种牺牲和损失也在所不惜,你对读者好,关心读者,读者自然会关心你,这就是所谓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2、寡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有的人想出名,有的人想发财,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欲望都去追求。有些时候欲望还很可怕,一些人经不起诱惑往往在冲动之下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因此应该有意识的不让自己产生欲望。西方有一些博客(例如JohnChow)专门介绍怎么通过博客赚钱,这在西方是一个好主意,但在东方却未必,因为宣传写博客发财出名这种思想,会引发他人的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欲望,如果过分痴迷和执着,往往还会害了别人。如果写作较少功利性,那可以让博主更多考虑长远目标,获取一些更好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利益。   3、无为   无为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的地方应该无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以道家的话来说,一个人有为还是无为的标准是“自然”。对于博客写作来说,博客的作者内容就是一个选择,博客作者应该写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内容,不应该为了追求流量而写一些偏离自己博客主题的内容,对于“博客话题广告”或者各类“软文”,尽量不要写,虽然会损失一些金钱或者流量,但这是值得的,只有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人和   注重“以和为贵”是儒家崇尚的一种德行,对于人际关系乃至团队自身你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与人之间完全沟通和理解是不太可能的,“和”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遵循了“和而不同”和“和而不流”这两个原理,包容不同的声音,和谐相处而又不盲从。对于博客而言,如果和其他博客发生矛盾和冲突,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也要包容对方的意见,做到“以和为贵”,努力平息相互之间的争论,而不应该写文章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攻击他人固然爽快,但为此丧失了德行可谓因小失大。   5、中庸   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既不过头,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写博客也是一样,不要写一些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文章来吸引别人的眼球,更不要四处炫耀自己的成果,例如流量有多大,收入有多高等等,正确的做法是要坚持中庸之道,追求从容不迫、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   6、不争   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你不争,所以天下才没有人能和你争,这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竞争大智慧。博客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有时还可能会遇到他人的诽谤污蔑和人身攻击,遇到这种冲突,不必回应、也不必解释,“宠辱不惊,褒贬由人”,那些因得宠而惊喜,因失宠而惊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7、虚心   “虚其心”指的是善于放下心事,整天心事重重不可能心想事成。虚心还是一种德行,体现为一种容人的度量,包容那些对你有成见的人、包容那些诽谤攻击你的人,尽管某些博客作者曾经攻击或污蔑过你,你却可以宽容和原谅对方。你的心量越大,你容人的空间越大,你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就越大。   总之,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博客写作的智慧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把这里面的所有智慧一一穷尽,比起当今互联网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言,这种东方的哲学智慧更能让中国博客作者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果一个博客作者真能达到德才兼备这种水准,那么成功之路就离他不远了。
个人分类: 困顿|3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类文化——伙伴式和主宰式
newniu 2008-10-26 20:40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她融合了文学、传说、神话、历史及十余种科学法则,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化进化哲学。她反对大多数人类学家和历史学者认为的自相残杀是人类发展特征的观点,指出早期社会乃以合作为基础,地球如慈母般滋养温驯的儿女,女性被尊为生命的赋予者,这就是可追溯到公元前两万年的伙伴模式。它的相反则是主宰模式,由横扫欧洲的成吉思汗具体呈现,建立主宰者国度的社会结构。斯大林的俄国、希特勒的德国、霍梅尼的伊朗和萨达姆的伊拉克,都被艾斯勒归结为这个类型。美国的基本教义派基督徒、制造有毒物质的污染者和男性沙文主义者,都属于同样的主宰者。 如果拿我国的神话与西方的做一个比较的话,会发现我国其实是兼容了两类文化模式。在上早期传说中,女娲补天和盘古开天是放在一起的,古老的神话表明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华文化一直是开放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西汉的汉武大帝仍然能够接受司马迁奚落他的祖宗刘邦。后来又出了《盐铁论》。这些都表明了各代帝王在思想仍然能够坦然接受不同意见,当然也表明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和谐。 到了今天,人们有事仍求观音菩萨,南方则拜祭妈祖。当然在中国还有各种佛也在求福之中。 与之相对的则是西方宗教,全部是以男性为主,缺失了女性的位置。 然而随着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女性阴柔渐渐褪去,男性化色彩日益强化。自相残杀,强者生存也成为整个时代的特征。少数民族的每一次入侵中原都以被同化为特征,使整个民族缺乏对外部力量的反思。每个人都沉浸在自我优越之中,沉浸在往日的大国辉煌之中。在生活的各种语言行为中,处处可见这种影子。 我国要想发展起来,真正要摆脱的是主宰式思维,换上伙伴式思维。主宰式思维使人想当主宰者,当存在主宰者时,则主动去当奴才。形成了一种人人想当主宰者和人人争相依附的局面。这使整个社会出现单层次结构,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声音。 伙伴式思维是一种尊重和共存的思维。社会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是不可代替的价值个体。伙伴式思维一方面有利于保持个人人格;另外也有利于百花齐放,协同发展。
个人分类: 一日三省|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