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滑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关注干旱高温林火地震的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 2017-7-17 06:38
关注 干旱高温林火地震的超级灾害链 杨学祥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 10 天发布高温预警 2017 年 07 月 16 日 15:25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特别是北方地区,不仅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还长。预计未来十天,北方高温范围和强度较前期减小,南方将成为高温主力,迎来持续闷热天气。中央气象台连续第 10 天发布高温预警。 http://news.sina.com.cn/c/2017-07-16/doc-ifyiamif3110499.shtml 中国“避暑胜地”内蒙古拉响高温红色预警 2017-07-16 23:4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呼和浩特 7 月 16 日电 ( 记者 李爱平 ) 被外界称为“避暑胜地”的内蒙古,目前正在经受烧烤与桑拿的双重“考验”。 16 日,当地气象部门发布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气象局 16 日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显示:预计未来 24 小时内,额济纳旗西北部有 40 ℃以上高温,额济纳旗西南部及东部有 37 ℃以上高温。   进入 7 月以来,素以“冰凉”著称的内蒙古地区,变得出奇的热。一些难耐酷热的家庭,夜间只好开窗户睡觉。在当地商场,电风扇、空调甚至出现断货现象,这在往年甚少出现。有人在社交媒体称,往年的热只能算是烧烤,今年是“烧烤 + 桑拿”一块来。   在高温灼烧之下,内蒙古当地也出现了干旱。据民政部门统计,目前旱灾造成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 10 个盟市、 66 个旗县区、 434 万人受灾, 203 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 2691 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 3430 万公顷, 321 万头 ( 只 ) 大牲畜饮水困难。   未来一周高温仍然不会“远离”内蒙古。气象部门 16 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内蒙古自治区高温天气范围不断扩大并将愈演愈烈,阿拉善盟西部、锡林郭勒盟西部和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大部、兴安盟南部最高温度可达 37 度以上,局地可达 40 ℃以上。 ( 完 )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716/15533606_0.shtml 内蒙古旱灾 434 万人受灾: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 已有 280 次阅读 2017-7-15 05:32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内蒙古旱灾 高温纪录 吉林洪水 超级灾害链 推荐到群组 内蒙古旱灾 434 万人受灾: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 杨学祥 内蒙古旱灾 434 万人受灾两部门派工作组救灾 2017 年 07 月 14 日 13:53 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旱灾 434 万人受灾两部门派工作组救灾   中新网 7 月 14 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截至 14 日 10 时统计,旱灾造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 10 市盟 66 个县区旗 434 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50 亿元。 14 日 11 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资料图:遭遇旱灾的土地。中新社发李爱民摄资料图:遭遇旱灾的土地。中新社发李爱民摄   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报告:今春以来,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偏高,尤其进入 7 月以后,全区过半地域最高温超过 30 ℃以上,中西部地区有 17 个站点最高温度超过 35 ℃,阿拉善盟最高温度达到 40 ℃,全区各类高温干旱预警频繁发布,高温少雨天气导致牧区土壤失墒严重,牧草生长受限,牲畜草料严重短缺,旱情持续发展。截至 7 月 14 日 10 时统计,旱灾造成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等 10 市盟 66 个县区旗 434 万人受灾, 203 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 2691 千公顷,草场受灾面积 3430 万公顷, 321 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 50 亿元。   灾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深入兴安盟调研抗旱减灾工作,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 7 月 12 日,自治区减灾委、民政厅启动旱灾应急Ⅲ级响应,各受灾地区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开展抗旱自救,筹措抗旱资金,积极开展打井、调水、人工增雨等救灾工作,努力减轻旱灾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责任编辑:张迪 http://news.sina.com.cn/o/2017-07-14/doc-ifyiaewh9103972.shtml?cre=sinapcmod=gloc=5r=0doct=0rfunc=16tj=nones=0 吉林降暴雨汽车被洪水冲击“叠罗汉” 2017-07-14 14:37 中国新闻网评论 7 月 13 日 -14 日,吉林省中部地区普降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 13 日晚,洪水突袭永吉县,近万人被紧急转移。 14 日 8 时,记者第一时间进入永吉县口前镇,沿途街路、商铺一片狼藉、街边停放的车辆被洪水冲击叠在一起,部分街路仍被洪水覆盖,消防官兵开出气垫船营救被困群众。(记者苍雁) http://jl.sina.com.cn/zimeiti/2017-07-14/detail-ifyiakur8915067.shtml?cre=sinapcmod=gloc=3r=0doct=0rfunc=16tj=nones=0 全国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吐鲁番最高温达 49 ℃ 实用新闻央视网 2017-07-12 08:35 央视网消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北方多地持续高温,从西北到华北、黄淮等地都陆续受到 35 ℃以上的高温“炙烤”。根据气象监测, 7 月 10 日 ,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四川等地有 31 个县市区,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新疆吐鲁番最高气温达 49 ℃,创下历史新高。 明天高温天气过程将达到最强时段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北方高温将继续蔓延,同时随着雨水消退,南方多地也将加入高温行列。 13 号,全国高温面积将达 364 万平方公里,覆盖 21 个省(区、市),高温天气过程将达到最强时段。 今日入伏今年三伏天共计 40 天 而从今天开始入伏,迎来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计 40 天, 8 月 21 号出伏。 http://news.qq.com/a/20170712/011378.htm 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已有 914 次阅读 2016-5-6 09:11 超级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你做好准备了吗? 杨学祥,杨冬红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 "现在全城市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无论你现在哪里!无论你是否自己开车,或是搭政府疏散车!跑,快跑( RUN !)"   让我们来看看 FortMcMurray 的具体位置。 FortMcMurray 是加拿大最大的石油基地(最著名的石油城)。当前几年全球油价飙升时,这里的油砂( oil sands )是全世界大公司眼中的"抢手货"。   当时, FortMcMurray 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 1/3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大石油公司在这里投有投资。 2010 年中石化出资 46.5 亿美元购买 Syncrude 百份之九的股份,仍然是至今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最大的一笔投资。(所以这里有不少中国人)   随着全球石油价格的下跌,这两年 Fort McMurray 人日子特别难!这里现在的失业率可能是全加拿大之最了。   这场山森大火简直对当地人是"雪上加霜"的打击! BBC 的报道称,"大火可能永远的摧毁这座城市。"当地居民 Mary 哭道:"现在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现在还不是停下来哭的时候!   跑!撤离! RUN , RUN 。。。(广播,电视里不停的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撤离!) Fort McMurray 现在就像战场。。。 让我们一起为麦克默里堡祈祷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 2012 年 2 月 20 日 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指出,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 4 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3 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指出, 1 月 2 日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6-05-05 02:30:17 北京青年报报道,加拿大北部艾伯塔省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自 1 日起受林火侵袭,火势 3 日迅速蔓延。 4 日,应急部门下令这座城市的 10 万居民全部撤离。 http://news.sohu.com/20160505/n447705130.shtml 新华网 2015-8-3 08:49:16 报道,加拿大温哥华近日遭遇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为保障淡水储备,市政府严格限制城市用水。 http://canada.eastday.com/n23/u1ai156437.html 2016-04-21 365netTV.com 加拿大网络电视报道,日本连续两次 6 级以上强震、厄瓜多尔尔 7.8 级强震、汤加 6.1 级地震。最近,绰号“火环”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接连发生强烈地震,不仅已造成数百人死亡,也引发全球恐慌,这一连串发生的地震之间是否有关联,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否已切换到震动模式。而更加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温哥华就在这个可怕的“火环”上。 可怕的预测:超级大地震将至!至少有 4 次 8 级大地震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地震学家担心,最近接连发生的地震有可能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超级大地震的先兆,目前状况很可能引发至少四次 8 级以上的地震。假如它们推迟发射,则多个世纪以来累积的压力会引发更多灾难性的超级大地震。 而早在 2010 年,科学家就曾预测,北美洲西北海岸将在不远的未来爆发一场里氏 9 级的超大规模地震,美国的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都将深受其害。 卡斯卡迪亚断层九级地震随时爆发西岸 9 级地震几率 80% http://www.londonchina.ca/thread-141512-1-1.html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5 日指出,加拿大发生森林火灾:干旱 - 林火 - 地震灾害链正在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1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09.html 加拿大发生史上最恐怖灾难: 10 万人逃离城市一片废墟 让我们一起为麦克默里堡祈祷吧! http://vnetcj.jrj.com.cn/2016/05/0522562092156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和 2015-2016 年超级厄尔尼诺惹的祸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8959.html 我在 2010 年 4 月 12 日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热年,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两者叠加,将导致 2015 年开创最热年新纪录,并导致我国北方严重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338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2 月 28 日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093.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致亚洲大旱,国际米价飙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5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2015 年再创高温新纪录,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新的警钟:林火不是灾难的终结 旱震灾害链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从美国到北美洲从干旱到林火。强震到来已为期不远。 关注大火! 关注强震! 2016-2018 年危险期:干旱 - 高温 - 林火 - 地震的超级灾害链已经形成并加快了脚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2016 年至 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983.html 高温、干旱、林火是前兆。 现实灾害程度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 临难逃命,仓促应对,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2015-2016 年超强厄尔尼诺增大了灾害程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2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4360.html 为什么去年创纪录、今年有史以来最热、 2016 年更加炎热? 已有 2060 次阅读 2015-11-27 13:32 为什么去年创纪录、今年有史以来最热、 2016 年更加炎热? 杨学祥,杨冬红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气象组织( WMO )在一份声明中称, 2015 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很可能超过前工业时代 1 摄氏度。这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共同作用的结果。 去年创纪录和今年有史以来最热而 2016 年更加炎热,连续三年持续增温,这是为什么?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 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在 2014 年 7 月 21 日指出,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 1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18.6 度向北(南)纬 18.6 度震荡一次, 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 ,导致变冷作用减弱。 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 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 1997-1998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4 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33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14 年 8 月史上最热,都是 2014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99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6865.html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根据同样的原理,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将使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由于那时已进入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后期,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的幅度会更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强烈。 2014 年成为最热年不是全球持续变暖的救命稻草,而是气候变冷的醒世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8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9081.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1, 5 4 (4):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直面巨灾预防:气象 - 地震 - 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高建国: 2016- 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6:201-209.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链警钟:长白山火山喷发和小冰期相互作用及其危害。同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642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一处地震滑坡后泥石流拦截工程图片
热度 1 陈龙珠 2012-11-13 09:03
日本一处地震滑坡后泥石流拦截工程图片
考察时间:2012-11-09(雨天) 组织机构:ISEL-Kiryu2012组委会 考察地点:日本新泻-长野交界区域 地震滑坡: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次日的一次陆地地震引发 顶部滑坡区加固 顶部滑坡区拦石堤 中部滑坡区整治 回眸顶部、中部滑坡区 下游泥石流拦截与耗能工程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469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