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信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教育信念“给学生两把板斧”
热度 3 Nancyback 2012-11-15 13:54
上个月在沈阳参加全国催化大会期间,我们组毕业的在沈阳附近工作的老同学做东,请在全国各地工作及在读的本组同学共进午餐,看到我们组出来的学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的扎扎实实的,欣慰的说:“看来我们组很好体现了天大的风格,每位毕业生都有两把板斧,在各自的岗位,都有点绝活”。 “板斧论”不是本人的发明,第一次听到用于同学们,是多年前在南京,在南京大学做化工系主任的张志炳老同学说,“咱们天大化工出来的,都有两把板斧”。那次是数落起早期毕业的同学和师兄弟们,在各自领域,都是有两把板斧的。不过老同学也说,咱们的同学们宋江式的领军人物不多。 后来想想,作为职业的教书匠,能够教给学生一点安身立命的本领,哪怕三招两式,给学生两把板斧,能够在江湖上混个饭吃,也算成功了。 前几天程代展先生发表“昨夜无眠”,有感于老先生教育的执着,还是毫不犹豫的推荐了该文。紧接着张海霞老师把问题上升到回答钱学森之问,感到问题严重了,怎么能让孩子们承受如此沉重的话题,于是评论道“教育的目标是复制一群自己吗?年轻人用脚投票应该没有错。”得到的回复是“教育的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用的人才,你不看博文的核心观点,仅仅用这样肤浅的理解表达自己的逆反,没有意义。”后来吕喆借用“叶公好龙”的故事,演绎师生应该互相尊重的观点。一时兴起,留了言“这个靠谱。本人培养出两个证券专家,在金融领域如鱼得水。见到我说是跟我学的数学、统计、写作等必备本领。也没白做一场师生。” 这几天虽然不能跟踪所有讨论,还是要说明自己的观点:钱学森之问太沉重、社会演变太沧桑、一人之力太弱小,根本的,学生离开学校,有两把板斧,两招半绝活,在江湖上能混碗饭吃,就可以走路了。 顺便祝我们的毕业生们,活的潇洒。 2012 年 11 月 15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08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