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逃离科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逃离科研”实属用词不当
热度 11 zjqsbzh 2012-11-16 08:39
最近科学网关于逃离科研的讨论非常热烈,俺也掺和掺和。关于逃离某某,类似的表达方式还有逃离北上广,逃离北朝鲜等等。但我觉得不选择科研的行动实难用 “ 逃离 ” 二字表达。 在科研的战场上,程代展老师的这位学生可谓是披荆斩棘,战功显赫,他选择离开这片战场怎么能说是 “ 逃离 ” 呢?那种落荒而逃的残兵游勇和光荣退伍的英雄岂可同日而语? 当然,选择不做科研的同学有一部分确实是 “ 逃离 ” 了。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包括不喜欢专业,老板变态,资质不够等等原因无法再在科研界往下走,所以选择了与科研无关的工作。但以我的观察(当然我个人的取样太少,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大部分人选择不做科研不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有的恰恰相反,程老师的那位学生便是如此。 为什么科研做的好的人反而要 “ 摒弃 ” (我觉得这个词能更贴切地描述这一行为)科研?我想原因只有两个,第一他不感兴趣;第二科研不能给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人们做任何事情无非因为这两个原因。 先说说兴趣。马云当年创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兴趣。有人说马云不可复制,为什么?因为一般人为了赚钱去创业,马云是不创业他就难受。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的人,你不让他做,他还跟你急。说白了,兴趣这东西就是图个乐子,有没有回报无所谓。在中国有没有人真正对科研感兴趣?有。多不多?不多。大多数人选择科研只是因为第二种原因。 那好,科研能给这些人带来什么?无非两点:名和利。名呢,在当下的中国一文不值。为什么?因为凤姐比任何一个大学的普通教授都有名。利呢?这个大家比谁都清楚。就拿我认识的人说吧,他们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没上大学就去打工的,二类是上完大学(包括研究生)就去工作的,三类是读完博士走科研的。没上大学的人命运还是相当悲惨的,每月工资不过两三千,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或者高危作业;第二类比较幸福,做做办公室,出出差,每月七八千;第三类也是相当悲惨的,工资两三千,从事一些精细的体力劳动,高危行业(要生孩子千万先停止工作半年,要不然后果自负),工资相当稳定。综上所述,一个对科研不感兴趣但想通过科研光宗耀祖的奋斗青年,是必定会选择摈弃科研的。 最后再说说程代展老师的那位学生。如果他真的对科研还有感觉,他会教出更多向他那样的科研苗子。在他的学生读博士的时代,必定是与现在不同的时代。
个人分类: 小品杂文|6879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