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自然基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终于要定稿了,还在纠结
热度 1 zxlavie 2013-3-8 12:52
从去年就开始筹划国家自然基金,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 从开始查资料,读文献,到本子初稿,修改,定稿,花费了我太多的心血,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到1、2点钟。记得最晚的一次是凌晨3.35分,第二天8点要带学生实习。第二天两个黑眼圈,带血丝的眼睛,简直是痛苦的一塌糊涂 。 定稿了,选择哪个口申报,又难住我了。 我申报的课题最适合报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但是听说有5个专家评审,只要其中一个不同意或者暂缓,本子就pass掉了。 我申报的课题还可以申报B040306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可是我查询了历年资助的项目,貌似没有我这个课题的,而且,该部分资助率较低。不过我听说化学部的是3个专家审。 我该怎么办呢,纠结死了。
19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纠结的国家自然基金
热度 1 zxlavie 2013-2-24 12:23
春节玩了, 时间浪费了, 马上开学了, 本子要交了, 怎么办? 头疼。。。。。
2003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年分数阶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wjc05 2012-8-30 16:43
2012年分数阶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5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中标的关于医用镁合金方向的项目
iven308 2012-8-23 09:46
51273091/E030701 朱丹 南京师范大学 镁盐在骨科用镁金属材料上聚乳酸中逾渗的介电松弛研究 81200819/H1409 张山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复合镁合金可注射骨充填材料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改善即刻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研究 51201192/E011002 张春艳 重庆理工大学 可控降解镁基 FCF/(F,M)HA 梯度涂层的降解机理研究及制备 81271676/H1816 杨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 壳聚糖肝素涂层镁合金完全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的实验研究 81201199/H1820 王武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覆膜支架治疗犬颈内动脉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51203178/E031003 赖毓霄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具有促成骨活性的 PLGA/TCP/Mg 复合多孔支架构建及其修复骨坏死的研究 81271961/H0604 何耀华 上海交通大学 镁合金支架复合基因修饰的 BMSC 构建关节软骨及修复软骨缺损的作用 21273142/B0305 陈亚芍 陕西师范大学 生物耐蚀抗菌性的镁合金表面的多层分子组装 31200722/C1002 白雪岭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微观结构和电偶腐蚀的生物可降解镁合金腐蚀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
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度“膝关节”相关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小结
GaoXurenKnee 2012-8-23 00:42
足踝支撑对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张明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78万 2013-01至2016-12 膝关节后外不稳的相关步态分析研究 张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 70万 2013-01至2016-12 基于JNK/SPAK信号通路介导对温针灸治疗KOA机理的实验研究 武永利 宁夏医科大学 2013-01至2016-12 新型“髌股关节友好”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和研究 王友 上海交通大学 70万 2013-01至2016-12 给予三维步态分析及动态有限元模型探讨电针改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登梯负重功能的生物力学机制 王芗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3-01至2016-12 膝关节在下肢外骨骼不同驱动形式下的生物力学影响 刘文勇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78万 2013-01至2016-12 阳虚质膝骨性关节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水平及调体干预研究 李盛华 甘肃省中医院 52万 2013-01至2016-12 基于肥胖相关基因Visfatin/PBEF与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姜丽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 23万 2013-01至2015-12 基于细观结构的韧带机械损伤力学特性及其对人体膝关节软骨磨损影响的研究 郝智秀 清华大学 80万 2013-01至2016-12 基于膝骨关节炎经筋辩证定位标准化研究 董宝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 16万 2013-01至2013-12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 膝关节外科、 骨科运动医学 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爱生活 爱膝关节|3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贺齐齐哈尔大学食品学院任健博士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
热度 1 Shifengyu 2012-8-19 20:25
今天是2012年8月19日,获悉齐齐哈尔大学食品学院任健博士获得2012年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葵花分离蛋白组成、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关系研究, C200303) ,特此祝贺!2011年的今日,听闻自己获得青年基金,至今回忆起基金之路还感慨万分。预祝任健博士再接再厉,取得好成绩。 任健,男 ,1970年11月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带头人。先后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专业、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http://spxy.qqhru.edu.cn/ )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包括制糖专业)、生物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10余名, 硕导具体情况见网站 http://spxy.qqhru.edu.cn/2011old/sdjs.htm 。 学院拥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发酵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高校农产品加工(玉米)研发中心”以及“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粮油食品加工人才培训中心”。   齐齐哈尔大学食品学院科研实力强,学术气氛浓厚。学院依托轻工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的传统优势,以“食品工程”、“发酵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国家及东北地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立五个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农产品加工生物技术、植物蛋白资源综合开发、生物分离技术、农产品分析检测技术。 近三年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以及横向科研项目五十余项,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多项(201年、2011年、2012年均有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学院每年获国家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齐齐哈尔大学食品学院教学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齐全。目前学院正在着力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努力建成在国内食品与生物工程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个人分类: 糖尿病|39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中与不中
热度 21 sear 2011-8-21 11:29
首发在chem8: http://forum.chem8.org/thread-61295-1-1.html 响应Mcdull的号召( http://forum.chem8.org/thread-61294-1-1.html ),随便写点东西^_^。希望更多的chem8ers能参与进来,对于只索取不分享的朋友,建议关到小黑屋面壁几天。 因为刚从欧洲回来差不多一年,因此是第一次准备本子,自然没什么经验,所以只能是浅析。 对于中与没中的chem8ers,分别给予以下建议: 中了: 1. 到chem8来分享相关经验,辛苦您一个,受益千万人。同时也积攒了rp,下次再投中的几率就更高了。 2. 好好洗米生火烧水,争取蒸出一锅香飘四溢的米饭。 没中: 1. 宣泄,可以找各种理由,不要管是否reasonable。如果理由都make sense那就不叫宣泄了。这里列举几个:上会没人帮啊,学校非985,211啊,中的都是有门路的,函评专家水平不够被误杀了,函评碰到竞争对手了。。。 2. 看看是不是真的存在误判,如果真的是黑哨,可以申请复审。这里提醒一下,前提是误判真实存在。否则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也可能对下次的申请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挂掉的老师都去申辩,基金委就不用干其他事了。所以建议基金委采取事不过三的原则,如果申请复审3次结果原因都在申请者这边,建议限制其申请一定期限或者直接禁止。总之,善用申辩功能。 3. 如果不是误判,那原因可能就多了:标题吸引人吗?字数符合要求吗?本子赏心悦目吗?文献调研充分吗?经费设置合理吗?人员搭配合理吗?实验的硬件和软件都够吗?前期准备够吗?rp积攒的够吗?。。。 4.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找出可能出问题的地方进行相关修改争取下年好运。 最后关于公平与否说下自己的看法: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绝对的公平,一篇相同的文章,你来发可能就是OM或者JOMC,换个大牛发就是杰克斯或者安够旺,这没什么稀奇的。也绝对有不如你的本子反而中了的可能性。不过,大家不可能都上面有人,假定每个会评专家都奋不顾身的保一位阿斗,那么总共能有多少阿斗?而每年通过的项目是多少?自己有心算算就明白了。另外保阿斗可是很伤身伤rp的。 玩游戏玩不爽,要么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游戏的规则制定者而改变之,要么全面了解游戏规则适应它,要么彻底放弃不玩。 发个红包,攒些rp,欢迎大家捧场^_^: http://forum.chem8.org/plugin.php?identifier=get_moneymodule=moneyaction=money_gethid=102 祝大家paper多多,本子全中,然后做出一桌香飘四溢的饭菜。 经验有限,观点有失偏颇之处,欢迎指出,谢。 补充:本着分享的原则给出相关经历,不想却遭到质疑,故移除相关细节。
个人分类: Funding|10350 次阅读|29 个评论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彼岸可曾有花?
热度 8 Shifengyu 2011-2-21 11:21
每年春天来临之时,很多青年教师为基金项目而忙碌,为伊消得人憔悴。没有经费的支持,很难开展实验科学研究,即使有很好的idea,也如水中的月亮或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光阴易逝,年轻人的黄金岁月是留不住的,三五年过去,大量知识陈旧,跟不上国际前沿,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矣。 听前辈们说国家自然基金比较公平,青年基金项目对于没有经费的青椒们来说,无异于“久旱逢干露”。然,基金项目亦有人欢喜有人忧。纵观身边的同事,几乎无人问鼎过国家自然青年基金,何也?或曰:学校名气和等级之别也。然,科研idea亦有名气和等级之异,时髦与老土之别乎? 吾已告别了学生时代,也进入高校为人师。没有经费,真可谓举步维艰,苦苦挣扎。在这众人寻她千百度的基金申请季节,我只能俯身划桨。 我不仅发问,对于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彼岸可曾有花?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37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2011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变更事项
zhangcdc 2010-12-18 09:47
2011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变更事项 祝大家2011年好运!
个人分类: 共享资料|2805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ence,10年,国家自然基金申请成功
liux831 2010-8-20 18:28
已经得到科研处通知,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成功。 读硕士时,导师说:自然科学基金真正体现水平。 读博士时,导师下很大的功夫申请国家基金。 做博士后时,申请博士后基金成功。 这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准备时间长,查阅文献多,技术路线做了精心设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酝酿当初,我没有完全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直线纵深研究。而是利用博士论文设计的基本思路设计课题。在技术上,将实证博士论文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沿着一个基因功能作用深入研究。 For Science, 自己崇尚科学,研究10年路,导师们给了太多的财富。最重要的,还是做研究10年,形成了一个知识宝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成功,标识了科研思维的逐步成熟。 硕士3年,博士3年,博士后2年,自己的最深体会是科学的求实精神。 1. 实事求是 科研就是揭示自然规律,寻求真知。读硕士时发现了2个基因,证实了1个基因。读博士时,探究一个基因网络,做博士后,围绕科学规律延伸出一个课题---理论的实证和应用研究。 2.科学研究的结果 发表SCI,基本的学位要求。 做博士后,申请专利,申请项目,追求投入产出的效率。 3.知识体系 做科研10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特别是复杂算法,在科研中要发展的。 基因网络不会平面,不仅仅是立体,而是多维空间的纵横交错。 从某一点出发, 水平的,垂直的,交错的,直到认识其本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吸引了十几万科学家申请,批准了2万多项,形成了一个自然科学研究大军。 不仅是项目资金,重要的是自己走上了科学之路。 成功在于自己认知。以后的路还很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71 次阅读|5 个评论
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个大运
热度 1 lin602 2010-3-14 11:59
科研需要经费,特别是自然科学,实验科学。获得经费的渠道有横向与纵向,从企业拿经费是一条路,为企业做事,但有个限制,一是自己的研究方向能不能为企业服务。例如天文学,数学等。同时没有纵向课题,经常被认为水平不到。 纵向课题也有许多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948,科技攻关,中小企业基金,科技转化,还有各省的科技项目等等。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观察一下,如果你的资源不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可以让你撞撞大运。其他基金,你的攻关要公关进行有力的配合才行。这在科技界都是有目共睹的现象,尽管不是百分之百这样,但这个比例太高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评审机制上,毕竟要好些,其他基金中的暗箱操作,你是看不懂摸不着的。去年我校几位化学化工类年轻教师,在不同学部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们没有人,没有权,也没有势,毕业时间也不长,他们自己也说撞大运撞上了,呵呵。 庄稼不收年年种,如果功夫的确到了,运气再好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机会还是有的。我们身边许多人就是这个例子。特别是要有点阿Q精神,让自己的郁闷存放自己心中时间短点,这次申请没有得到资助,下次再写再撞。 上帝有时候眼睛是睁开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242 次阅读|4 个评论
青年基金给有志从事科研的青年即可
whitesun 2009-9-9 19:50
经过几年的对自然基金申请过程的了解,我认为青年基金作为人才计划,给有志从事科研的青年即可,无需评来评去,真不知道浪费那么多精力是为了什么。出于这样考虑,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钱不多,支助谁都应该。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写了申请的青年学者绝大多数均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只要他/她已经坚持3-5年搞科研了,且投入较多精力(例如一半以上)从事科研工作,支助就是,考虑别的其实就是不公平。这是因为支助了也就区区20万,对比硕士毕业生在北京一年的工资(工作3年以上的,10万以上的占绝大多数),确实没多少。而多数长时间搞科研的青年学者要独立搞科研,确实需要点钱发论文,出差,买点必备的科研用品,否则只能不搞或靠老板等的项目去做事了,这样又很容易导致学术腐败,压制年轻人。 第二,取得特别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与青年基金支助没太大相关性。 从我国科研现状来看,大多数所谓的科研成果都没什么实质性的价值,大家也没必要再隐瞒什么,从万人以上选择支助对象,基本上不会影响天才的出现,因为目前的评审制度也不完善。 第三,得不到支助可能断送有能力青年的科研生涯。 大家十分清楚,靠科研发家致富很不现实,同样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或商业上大多时候收益更高,能长期坚持科研的青年学者必定热爱科研,不支助可能导致这类人才流失,反而可能吸引进很多将来可能出现学术腐败的分子。 第四,代表国家未来的青年需要鼓励而不是不断的打击。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再三再四,如果一个青年经过3,4次的失败打击,如果没有其他途径对其自信有所挽回,那么很容易改变他对科研的看法和导致选用更现实的手段去获得支助。 第五,真真有意义的探索性科研是随着科研进展而有较大变化的 。科研是探索未知规律的,如果预先就确定研究什么什么具体内容,怎么怎么可行,且要一定取得什么什么样的成果,中途又不能做大修改,那只能是对已取得科研成果的总结,这其实已无需支助。因此,没必要评来评去,就那么3-5句话,没什么现实意义,如果评审者一眼就能看出能取得好成果的话,那估计这样的项目早被别人先做了,这类项目也无需支助。 第六,要支助而不一定是资助。 很多年青学者主要是缺乏必要的支助,而非资助,因为钱多了,顶多是出行、住宿、设备用的更好些,不一定增加太多的积极性,而更大的支持与帮助将更有助于人才成长。 乱七八糟说这么多,那么理想的激励年青人搞科研的做法是什么呢?我认为青年基金应该改革,先提个抛砖引玉的方案:例如分3-5个等级,占50%的支助1年,金额在2-3万,第二年见成果,考核后续几年是否该支助他,3-5万的,支持2年,占30%,5-8万的,支持3年,占20%。至少让80%的申请者在3内能获得1年的支助,总之,是要更好的支助青年从事科研,这是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正常的权利。其他的不多说了,欢迎大家讨论,提出更有实现意义的做法。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基金申请心得
bye9 2009-9-7 12:51
首先祝贺所有申请基金成功的朋友们! 下面就我写基金申请书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下。 首先,选题要新颖,具有科学意义(在这里引用周新民教授的话,不太记得原话,大概这个意思-论文创新有几方面:方法不新地区新;地区不新方法新;新发现、新认识)。 其次,设计目标不要过大,要考虑可行性(这就要将问题聚焦,每个方面都有可实现的技术方法做支撑,这是博导刘老师常要求我们的,感谢我的老师)。 再次,正文每一部分都要认真对待,包括 现状(一定要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相关方法应用现状、最新进展)、 课题意义(要点出基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不可太多,根据关键问题分解、层层深入、相互关联)、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这几部分我的导师有精辟的说法,后面搜来再载,这是挺重要的几个方面)、 研究方案(这是关键,要具体,大致可以分为调研、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实验方案等。要能体现:做什么?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样品要有代表性、测试分析要有目的性)、 可行性分析(这是一门学问需要学习)、 特色与创新(这也很关键,要体现样品的代表性、测试的可靠性、认识的创新性)、 年度计划(根据内容合理安排进度)、 工作基础与条件(可以介绍本人前期的科研工作研究基础、已取得的一些相关成果支撑、研究团队的专业整合保障、校内及校外实验室支撑)、 申请人及项目组成员情况(这部分除了体现自己已有的论文、科研基础对研究有帮助外,还要注意研究团队的梯度,即不同方向和专长的有机整合、协作,与设计内容的匹配)。 经费预算也很重要,要与研究内容、方案环环相扣。 最后,我要感谢在申请中对我有帮助的朋友和老师。首先,感谢我的两位导师,吉林大学的硕士导师刘老师使我在微观研领域的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做学问搞研究的认真态度、对前沿的把握和科研的细致深入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博士导师西北大学的刘老师在宏观把握、思考问题的方式、整体综合方面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敏锐嗅觉和深度钻研方面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我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另外刘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的申请书提出了很诚恳的修改建议,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了我很好的指导意见,非常感谢。我还要感谢吉林大学的我的张师姐,是她慷慨的将自己去年申请成功的申请书借给我,我认真阅读、分析、研究她的申请书,并听取了她成功申请的经验,我感觉她的申请书可以作为模版,对于将要申请者一定有不少的启发和受益。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对他们三位表示深深的谢意,祝他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以上是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望友人审之。也祝愿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长......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1022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家自然基金连续均不中可能导致科研生涯中终止或巨大调整
whitesun 2009-9-6 18:56
从2005年到2009年,我从半职的做科研逐渐转到全职的做科研,其间经历了多次认识上的提高。所谓半职是指原来还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还做点横向项目,所谓全职是指不上课了,不做横向项目了,到外地给别人当学徒,白干活学怎么做科研。然而这一过程的转变是有牺牲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家庭以及心理等方面带来严重的艰难,自己把刚出世的一对双胞胎扔给父母和爱人以及姐姐去照顾,生活从此慢慢改变太多太多。例如,新婚不久就去外地过单身生活,孩子出生后还没出院就被调去写什么基金项目等等,逐渐开始不知道图什么,因为越来越什么都得不到了。所谓认识上的提高是指从原来的侥幸发点文章到这类水平的文章屡中屡不发,再到努力做出点什么再发文章,然而这也逐渐使我从周围环境脱离出来,开始不只是为了职称、博士毕业、奖金等发文章(因为目前我所在学校,ei论文还有奖励,很多老师还是能收就发,不管会议的水平,且ei收录成了科研成果最好的证明。)。因此,客观上来说,在科研上还是认识提高很多,确实比以前懂得更多了,开始在科研上开始追求真创新,为此,这几年一直在坚持着申请国家自然基金,从和教授们竞争,逐渐变成和青年学者们(35岁以下),青年基金变成了人才计划,感觉外部更对自己有利了。 然而真创新 谈何容易?计算机领域不是太难,在我看来有时简直是不可能,我认为目前很多方向发展到必须依靠大的科研环境才有可能提出有意义的真创新,例如Map/Reduce,大多数情况只能发个paper什么的而已,几年后大家最多只是看看,要是想用到实际中,几乎没可能,在国内,尤其是地方上,做技术可能更实际与合适。显然,科研环境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然而,我周围的大多数同仁还在为普通ei文章而努力时,科研环境可想而知是如何了。
个人分类: 科研实践|2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国家自然基金申请失败(信息口)
whitesun 2009-8-29 19:17
今天又问了问同事,想必能获得资助的都得到确认消息,尤其我周围的几个应该是都确认。让我比较欣慰的是获得资助的这些人都不比我资源多,关系广,至少有一半人学问做的要比我明显强,且背景好。让我难受的是我的能力、资历、环境、背景等等合起来还是无法与他们相比。都申请4次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努力了,关系和环境我觉得不是努力不来的,真无奈。希望大家能给我点好的建议。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66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08-01-06 | 关于国家两个基金的申报有感
zhijieleng 2009-2-9 12:51
每年1月到3月都是各个研究团队报课题的时候,想想这么多年,成功申报比率很低,但是每位行内人也都承认这两类基金是很公平的,我觉得关键是评审程序好,内行专家找的比较准,获得基金的大多数研究者也很重视,我在大连理工时学校老师们有国家基金的,研究期间一般不接其他横向课题。在大连理工学习三年,让我了解基金,也顺利地得到基金。 关于申报基金最重要的是拼两方面:第一,最重要的是研究基础,找很好的前沿方向作一下查新即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关键看你有没有研究基础,就是发表的前期文章的档次。第二,就是写本子,你的研究是创新,又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这些如何表达给评委,不仅仅是技巧(关于这方面,我博克中有篇文章2007-07-21| 国家自然基金获得技术经验_引自襄院小牛士 ),更多的是数年积累的文笔功夫,我在理工时,在各位老师的熏陶下,苦练了3年的文笔功夫,毕业后也在礳,也在向理工老师请教,写一篇好文章、本子我至少需要2个月到半年吧,这其中要查看很多资料。听朋友讲在北京写本子根据级别不同开价从1万到10万不等,很有市场。这大概就是做课题为名不为利吧。 所以小地方学校一般中不了基金项目,主要是小地方学校主持人研究基础不行,再就是主持人舍不得花钱,比方说查新自己不会或学校没有数据库资源就需要花钱查全资料(SCI等)大概上千吧,这些很多人舍不得,更别提支付写本子的费用,很多业内朋友告诉我他上司让他写本子,没有金钱回报,顶多让你出去借开会玩两天,工作中给点提升的机会,这样将心比心,谁会好好做,如果主体思路也要构想的谁会舍得把数个月的研究成果拱手让人不求回报呢。一般来讲博士生给导师写的本子还是不错的基础,导师会改的话,这个本子成型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过程,博士生很乐于参加。其实如果建成团队的话,写本子问题就好解决了,团队中动力机制比较好建立。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3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