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业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终究留不住的2018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12-31 22:47
终究留不住的2018 蒋继平 2018年12月31日 在键盘敲击声和时钟的滴答声的交替共鸣声中, 2018年正以她不紧不慢, 不卑不亢, 始终如一的步伐走向终点, 离最后的终点线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距离。 在2018年已经走过的8759个小时中,我虽然没有什么让世界震惊, 感动和瞩目的业绩, 但是, 这8759个小时给了我人生许多的乐趣, 让我真正地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在这年终的时候, 我是多么的怀念这美好的日子, 希望她尽量慢一点离去。 可是, 时间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殊因子,她始终如一地, 恒定地,不快不慢的,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从来不停止, 不转弯, 不回头。 还有将近一个小时, 2018年将成为一个历史记录。时间是一个单维度记录, 她与空间构成一个复杂的多维度体系。 每个人在这多维度体系内谱写自己的生活篇章, 留下自己的历史记录。 我的2018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业绩值得大书特书,每一天都在平凡的状态中度过。不过, 这一年我的自我感觉很不错。因而, 我对2018年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恋情。 我真舍不得她匆匆离去。 在2018年, 我的健康状态不错, 除了在中国探亲访友的两个星期内血压有点高以外,一年中几乎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前几天做的全身大检查一切都在正常范围。 最使我感到意外和高兴的是, 我的听力正在恢复,现在带着助听器几乎可以达到正常人的听力水平。这一年, 我的工作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虽然没有得到提薪晋级, 但是,工作上也是顺顺利利, 上级又给我两个新的课题,年终红利也比去年提升了5%。 我估计我的2018年的年终红利比大多数中国大学毕业生的一年的总收入也要高出一些, 比在美国拿最低工资的人的一年的总收入也要高出一些。我的工作环境气氛非常友好, 同事们都互相关爱, 相互协作, 真正的像一家人一样相处。 因而, 我上班是一个非常心情舒畅的生活。我的业余时间大多数用来体育锻炼, 还有就是写博客, 剩余的时间陪夫人在厨房做饭菜, 散步和聊天, 反正我从来不浪费时间, 把生活过得很充实和有意义。我生活的社区环境优美, 居民素质高, 这个给我一种心情很舒畅的感受。 总之, 我的2018年是在心情非常舒畅的情况下度过的。 因而, 我对2018年情有独钟, 舍不得她匆匆离去。 但是, 事与愿违, 2018年是终究留不住的。这使我又一次感到人的能力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渺小!
个人分类: 节日感言|22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医生评职称看论文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9-16 09:37
医生评职称看论文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蒋继平 2018年9月16日 据说国内的医疗系统存在着医生的职称评定主要看论文的规定。我刚看到这样的信息, 还以为是个别医院的行为,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几乎被这样的信息弄懵了。 也许是我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原因,我在美国看病主要是看私人医生。 所谓私人医生, 就是医生自己开的诊所, 或者是在私立医院任职的医生。我很少会去公立医院看病(社区医院)。 我预约医生不是看他们发表了多少论文,也不是看他们的头衔。 而且, 美国的医生一般也没有什么头衔, 只有专业之分。在看专业医生时, 一般是经过家庭医生的推荐, 而不是自己去找。在家庭医生推荐后, 我会上网查看这个医生的医疗水平。 这个不是看他发表的论文, 实际上网上也查不到这样的信息, 而是看他诊治过的病人的评价。 这个评价很重要, 是真正反应这个医生可信度的依据。 大家心里一定很清楚,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把病人医好就是最大的成功。私人医生要靠自己的医术来招揽生意。 他们的名声不是靠论文写出来的, 而是通过病人优良的反馈而建立起来的。 因为美国的医院和诊所大多数是私立的, 所以, 美国的职业医生不需要写论文, 也用不着评职称,更没有什么主任医生, 主治医生之类的头衔, 绝大多数只是某某专科医生的称号。 美国的医学研究一般都在医学院,健康研究所, 政府疾病防控中心和私人制药公司。 医学论文应该是在医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以及在健康研究所,政府疾病防控中心和私人制药公司从事医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真正在医院和诊所担任诊治病人的医生是应用这些研究成果的医学专家,他们把这些医学知识和技术用来给病人诊断和治疗。 要是在医院和诊所给病人看病的医生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和写论文上, 那么, 本来就很有限的医疗资源必然不能用在诊治病人上。 这必然加深医患供需之间的矛盾。 进一步来说, 医生做实验写论文, 是不是把病人当小白鼠和小白兔这样的实验样本了? 我想, 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医学研究和医学论文应该是医学院系,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卫生部门下属的研发机构, 药品研发部门的责任和产品, 而不是在医院和诊所从事临床诊治医生的责任。 所以, 在医院和诊所的医生的职称评定不应该看论文, 而是应该看病人的反映和评价。具体地来说, 就是看工作业绩。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1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育龄知识女性在职场的业绩确实不如男性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4-23 07:52
育龄知识女性在职场的业绩确实不如男性 蒋继平 2018年4月23日 首先说明一下题目的定义。 育龄知识女性是指具有大专以上文凭,已婚的, 正在生育期, 包括已经当了妈妈的和准备做母亲的女性。业绩是指出工作表现和效率。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说的是两性的整体情况, 不是少数个例的比较。女性中也有很多杰出者, 我们不能把女性中的杰出者与男性中的平庸之辈相比较。 我们应该用平均的观念来评判。 在我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与世界上许多不同民族的人共事过。 我曾经招聘过亚洲人,欧洲人, 美洲人, 学历从本科生到博士, 有男有女。 在这些雇员中,几乎男女数量差不多。他们在职场的表现, 也就是职场效率上却是有一些不同的。 在我的印象中最好的两位雇员是一个韩国男孩,加州大学本科生, 一个墨西哥男人,墨西哥某农业大学本科生。 他们两人的职场表现非常杰出, 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出工率很高,办事很有章法, 对领导的指示执行的非常得体。 给我影响最差的是一位美国女大学生。她来应聘时还没有结婚。 上班后不到一年就结婚了。结婚后不久就怀孕了。 从怀孕开始就几乎经常请假。 在美国, 女人怀孕后经常要接受医学检查, 这是合法的。 因而,她借此经常不来上班。 我们也没有办法。 我们从事的是生物科研, 平时的工作量很大, 而且经常要出差。她怀孕的身体根本不能胜任这样的任务。 所以, 在她负责的工作范围就非常糟糕, 经常出现问题。孩子生下来后, 更是不能按时上班和出差。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额外的负担。后来, 在她怀了第二个孩子后不久, 我们找了一个理由将她解聘了。 除了以上两个极端的例子外, 其它的雇员总的来说是男性好于女性。 不是我性别歧视, 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异造成的不同。女性有月经, 怀胎要10个月,生孩子后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恢复体能, 还要喂奶。 说到这里, 使我想到一位德国女博士与我的一次对话。 她是到我实验室接受我培训的人员, 不是我的雇员。她是单身女性, 年龄在30上下。有一天, 我看她的气色不好, 问她是不是水土不服。 她说是生理原因, 老朋友来了。我问她这个过程会给身体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她说非常明显。 在这期间, 情绪不好, 所以, 在做实验时不能集中精力, 有可能连采集的数据都是情绪化的结果!对此说法, 我能理解。这是因为我夫人在月经期的情绪也不是很正常的。 我希望读者中女性们不要认为我看不起女性。我说的只是事实。 这个事实是有科学根据的。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异, 不是女性个人意愿能够改变的。 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因而, 认可这样的差异才是明智的行为。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240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业绩 (微型小说)
yag195544 2017-9-4 13:15
业绩 (微型小说) 某省的一些下辖市正在召开着一年一度的两会。 A 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成就时谈及,将一大型污染化工企业成功从本市辖区迁出,虽损失了一定的GDP,但却保住了青山绿水,成就巨大,可喜可贺! B 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上一年度的工作成就时谈及,成功引进了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对本市的GDP贡献极大,且新增不少就业机会,可喜可贺! 据知情人士透露,B市所引进的化工企业正是从A市迁出的那一家污染企业。
个人分类: 小说|2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某些所谓的成果和业绩是否也在拷问良心
热度 31 Taylorwang 2016-5-11 08:59
在国内某些农村或西部一些城镇,漂亮的污水处理厂建好了,而一直没有运行在“晒太阳”,这些工程有不少还是国内一些比较大,所谓一流环保公司的“作品”,我不相信这些公司在项目建设之前没有预测到这样的结果,但不切实际一刀切的政策,不考虑经济因素的高标准, 利欲熏心的私利,若在合同上能加上将来可以推卸责任的理由,就让这些浪费钱财而不可能有实际效果的工程上马了。 几年前,我家乡的乡镇也规划搞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不算管网投资,吨水投资就要 3 千到 4 千元,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再加上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财务成本,吨水运行成本高达 2 元多。一个乡镇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每天处理 1000 吨污水,每天数千元的污水处理运行成本从哪里来呢?我家乡是全国典型的渔米之乡,靠农业是不可能支付这些污水运行成本的。每次回去,各级领导,老同学都叽叽喳喳要“招商引资”。讲实话,我更希望家乡能保持这种没有工业污染的自然状态。进一步了解知道,污水处理厂是建好了,而要求乡镇自筹资金建设的管网还没有建好,当然污水处理厂也就没办法运行,将来即使运行,这运行的财务包袱也不轻。但对于这家全国知名的环保公司,在合同中已增加了保护自己的条款,有没有污水没关系,但当地政府必须支付 60% 设计保底水量的处理费。 地方政府可能受到上级政府,或高层“某位领导”压力,也有可能对这事没有经验,不能预测这种建好而无法运行的结果,而对于这家知名的环保公司, 估计在全国建设了远远不止这一座无法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他们应该早就预料到这种可能的结果,但为了公司的业绩,为了在股市上能圈到更多的钱,即使知道所做的工程是无法运行也上马了。 再谈关于垃圾渗滤液处置问题,当国内有公司引进国外的蝶式高压反渗透膜,能将难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分离出清水,马上这家公司就“挷架”相关的环保主管单位的领导,由该领导讲出“渗滤液只能通过反渗透处理的误导性言论”,很快,环保的标准制定部门,也就跟着制定了差不多是定身量做的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这样,原来设计来做纯水的昂贵的反渗透系统,在中国被大规模地应用于最难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若真的能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好,没有浓水的问题也还好,但问题是反渗透处理并没有真正处理和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只是物理分离了污染物,生成漂亮清水与污染物浓度更高的浓水。 清水用于向官员与其它观众眩耀,而浓水呢?官员和其它普通观众可能不知道还有浓水问题,这些环保公司难道不知道吗?浓水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以前在监管不严的条件下浓水靠偷排,现在不少大型的垃圾填埋场将浓水运输到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稀释排放处置。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垃圾渗滤液的浓水是禁止混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违规但合理的做法。问题是:既然浓水不能处理,何必投入那么多钱来物理分离这些垃圾渗滤液呢? 国内的一些使用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厂,宣称反渗透的浓水可以回灌到垃圾填埋场,在存在偷排的情况下似乎没有问题。一旦监管严格,不允许偷排,渗滤液中盐的浓度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难以运行,成为目前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尽管用反渗滤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几年前浓水问题已慢慢显现,近年来, 随着环保执法力度的增加,浓水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使人难以置信的是:某些单位,在国家浪费了上千亿的环保设置,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垃圾渗滤液的情况下,不是考虑寻找其它的处理方法,而是采用一些欺上瞒下,拉帮结伙的手段,报国家级的奖。可笑的事,这样的技术居然还真的获得了国家环保的科技进步奖,问题是这样的奖能经受得到历史的检验吗? 拿了国家或业主许多钱所做的那么多的用反渗透膜法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将来不得不报废,或一直不能正常运行,这些业绩和成果难道就不拷问自己的良心? 现在在环保工程的一些招标项目中,由于存在激烈竞争,已出现多起低价中标的事件。垃圾焚烧处理厂的每吨垃圾处置费用,从几年前的每吨 200 多元,降到不少人认为远远低于处理成本价的每吨 20 多元。有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费用,也从吨水几元,降到几角钱。虽然我也反对某种恶意的超低价行为,但相对于忽悠一个高价,建一个目前根本没有办法运行的处理装置,哪种方法更“道德”,哪种做法更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呢?
13862 次阅读|60 个评论
今年考核分数再多明年也‘清零’
热度 13 lin602 2015-10-27 22:15
今天核对了科研业绩,按照学校的标准进行考核,完成了‘4倍’。应该说超额完成了。 但是,今年完成得再多,明年都‘清零’,不能用于明年的。假如明年分数不够,那么明年就是‘不合格’。 这种考核方法对鞭策老师努力科研是有帮助的,但让老师能够静下心来花点时间做点有‘风险’的研究工作,对老师来说是要慎重的。万一出了险,文章出不来,分数不够,明年就‘不合格’了。 以麦当劳为典型的‘快餐文化’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尤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已经是‘落后的观念’了。韭菜比金丝楠木要值钱,因为金丝楠木要许多年后才能见效益,而韭菜几天就可以割一茬。 屠呦呦的研究成果是几十年前的产物,如果放在今天,她早就下岗了,按照现在的考核标准,好象她只够一、二年科研业绩吧。还得什么诺贝尔奖。屠呦呦先生真是‘生得逢时’呀。
4227 次阅读|22 个评论
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年终回顾
热度 3 jinwsapa 2014-1-3 19:43
:医药经济报 核心提示:2013年,全球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领域变化多多,笔者简短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创新不断、资本热捧、产业重构、协同研发、内紧外松、生科更火、合久必分、前景无限。 2013年,全球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领域变化多多,笔者简短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创新不断、资本热捧、产业重构、协同研发、内紧外松、生科更火、合久必分、前景无限。 重磅项目告吹:决策很玄 2013年,多项临床试验晚期项目接连受挫,有的宣告失败而被迫终止,新药含金量(疗效)下滑,峰值销售额减少,黄金销售期缩短,企业的创新和就业指数也在降低。不久前,有学者对发表在1966~2010年间针对315起有安慰剂对照涉及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临床试验进行分析后发现:上世纪70年代,新药比安慰剂的疗效高4.5倍,上世纪80年代,疗效下降为不到4倍,上世纪90年代继续下滑至2倍左右。近10年的数据显示,新药的疗效只比安慰剂对照好36%。 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业内有三种解释:一是过去开发新药比较容易,结果容易显现。二是参与临床试验的自愿者,病况越来越严重,多数因无药可治,而求助新药临床试验,碰碰运气。三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质量改善,更精准地反映真实状况。无论这些解释是否合理,近10年上市的新药峰值销售额持续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凡此种种,都给药物研发公司带来严峻挑战。 新药研发失败率高达95%,药厂也想预见项目能否走到最后,但现实是,许多项目的前景无法凭动物模型和早期临床来判断,往往要到大规模Ⅲ期临床试验完成后,药厂才得知自己是踩了地雷还是挖到了金矿。 2013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有许多坏消息。多起大型临床Ⅲ期项目遭遇失败,五大新药止步于Ⅲ期临床数据欠佳。它们分别是 默沙东 开发的调血脂药Tredaptive、 礼来 开发的抗 肿瘤 单抗药Ramucirumab、 阿斯利康 开发的内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Fostamatinib/Onglyza、 罗氏 与pRed合作开发的 糖尿病 用药Aleglitazar,以及葛兰素参与ChemoCentryx合作开发的克隆氏症治疗药物Vercirnon。 分析这些药物失败的教训在于,决策不够果断,未能在更早时间终止项目,或是没有找好更专业的合作伙伴,喜欢自己控制,反而误判。 研发投入缩水:看华尔街脸色? 药厂每年都会增加研发投入,但这种模式在过去10年越来越受到质疑。近年来,大药厂已不再盲目追加研发投入经费,而是不断缩减。 刚出笼的2013年跨国药企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罗氏以96.33亿美元居于榜首, 诺华 以96.19亿美元居次席,默沙东以82.5亿美元排行老三, 强生 以80亿美元位居第四,最大的药厂 辉瑞 的研发经费已退居第五,仅为79亿美元。其他企业为 赛诺菲 (67.6亿美元)、葛兰素(58.2亿美元)、礼来(55亿美元)、阿斯利康(52亿美元)和艾伯维(45亿美元)。 辉瑞合并 惠氏 后,一直在削减研发经费:2010年研发经费为94亿美元,2011年下降到90亿美元,2012年约为78亿美元,2013年估计在65亿~70亿美元。公司变大,研发经费反而减少,反映出企业对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和产出不够自信或不太满意,宁愿削减内部研发人员和经费,做更多技术转让和并购。 罗氏研发经费投入较多是因为旗下 基因泰克 新药管线比较充足,临床试验投入巨大。默沙东和礼来虽然研发经费投入较高,但2013年遭遇晚期临床试验失败,进一步缩减研究经费成为必然选择。 过去几年,大药厂已裁减约10万名员工,主要为销售和行政人员。但近几年,由于企业瘦身,强调外包与合作,研发领域也成为裁员重灾区。去年10月,默沙东宣布要裁减8500人,多为研发人员,相当于10%的员工数,关闭在Summit的设施,将有1600多人失去工作。基于同样原因,礼来未来几年也将要裁减更多研发人员。 与此相反,生物科技企业则在火热招募人材,如这几年发展迅猛的再生元药业,近期要扩招2000多人,很多新型小公司也在招人,某种程度上消化了大药厂离职的人力资源。当然,也有生物技术企业正在裁员,Vertex药业因其抗丙肝药受Gilead和AbbVie等新品上市影响,销售低于预期,无法支持庞大的运营开支,不久前宣布将裁减350名员工,占公司员工数的15%。 药厂削减研发经费的原因部分来自华尔街的压力。投资银行股票分析师最近调低了默沙东和礼来的股票评级,似乎与其研发投入比例高有关。而大幅削减经费、处置资产、剥离上市和控制成本好的药厂,股票受到追捧。这种做法是把双刃剑,长远来看,对创新有负面影响,提高研发效率的根本还是改变创新氛围,大企业不妨考虑在企业文化方面与中小企业杂交。 加强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 大药厂内部节流是为了有更多资源开展外部合作。过去几年,跨国药企不再重点开发重磅药、关注发达市场和传统小分子药物,而是从生物大分子、刚性临床需求、新兴市场层面入手,讲究开放式创新和研发合作网络及联盟,从外部找到更多机遇,进行协同创新。 安永国际曾建议,药厂应该与学术界和非盈利机构合作,在非竞争性领域开展更多开放式创新合作,分享数据与成果,寻求双赢或多赢,改善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这一建议已获业内认可,跨国药厂与中小企业、学术界的合作越来越普遍而频繁。除了不断增加外包服务,大药厂还更多、更早地介入到早期项目合作开发中,过去不被看好的罕见病和孤儿药,也得到高度重视,赛诺菲收购健赞就是很好的证明。 大药厂的合作也在加强,过去的竞争对手逐渐变成合作伙伴。由于独立开发的项目遭遇晚期临床失败重创,为了降低风险和开发成本,礼来与辉瑞在抗炎镇痛药方面签署合作协议,阿斯利康与 施贵宝 合作开发糖尿病新药、与 安进 开发抗炎药物。由10家大药厂创建的TransCelerateBioPharma联盟致力于开发和分享临床研究者门户网及使用者界面、共同识别临床研究的合格选点和培训、制定临床试验点风险监控的方式和标准、开发临床试验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同领域可比性药物的供应模式,对研发创新大有帮助。 外来合作是对新药管线的最好补充。通常大药厂对药物RD中的D更感兴趣。过去一年有很多合作项目在早期药物发现阶段介入,但仍有50%~60%的项目集中在临床开发阶段。 通过合作,药厂可以同时开发更多在研项目,提高新药研发成功几率和上市产品数,这正是大药厂迫切需要的“硬通货”。 重心转移:生物技术热腾腾 大型药企对外合作重心越来越多地放在生物技术项目,不断寻求更多与生物药相关的合作或收购。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金额10年间增加了10倍,从2001年的10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030亿美元。同一时期内,药企合作提供的资金从2001年的7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75亿美元。尽管2013年的统计数字还没出来,但药厂与生物技术公司的合作协议很多,涉及金额巨大,反映出药厂对合作伙伴的重视。 2012年,全球规模排名前21家药厂开发的生物药达429个,其中58%为单克隆抗体,罗氏的抗体候选药物最多,共有51个,葛兰素有50个,赛诺菲有40个。大药厂资助了约40%的临床开发阶段生物技术产品,最大的5家药厂包揽约31%的疫苗项目开发。 IMS的数据预测,2013年 全球处方药 销售额仅增加3%~6%,为十年来最低的成长率,主要原因是低价仿制药在欧美市场替代专利到期品牌重磅药,政府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多采用仿制药,2013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额约减少1.2%。不受价格限制的特色专科药和孤儿药销售额将大幅增长,2017年增加38%,达3000亿~3200亿美元。 新兴市场的处方药销售额会有两位数的年成长率,到2017年将增加34%。美国药品消费市场在全球范围的比例还会继续下滑,从现在的34%下降到31%。新兴市场的药品消费主要来自仿制药,这部分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成长率,到2017年将占全球市场的36%。 2013年,孤儿药和特色药由于市场潜力大、定价高、利润好、开发周期和风险相对较小,成为投资者和大药厂追捧的项目。赛诺菲收购健赞后,销售形势很好。生物技术公司BioMarin专门开发罕见病治疗药物,目前已上市4个孤儿药,由于销售形势乐观,公司股价不断上涨,市值已超过百亿美元,当然这也可能与大公司收购传闻有关。 抗体药开发过热,还是仍有开拓空间?也许新的治疗药物,全新靶向和分子实体还会有变化,抗体药物的局限性或许会被新一类给药方式和作用机理药物部分取代,RNA干扰和再生医学的实质性进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解答。 股市火爆:副业小试牛刀 2013年,生物科技产业遇到资本市场的兆丰年,表现为股市繁荣、融资兴旺、IPO火爆,这是多年未见的资本盛市。生物技术企业IPO掀起一波波高潮,这是近30年来最火爆的年份之一。融资数量和 上市公司 数目较前几年大幅提升,不仅企业融资多,有的企业上市后表现很好,有的在路演时就受到热捧,IPO股价可在高位发行,这让憋气多年的生物科技风险投资者扬眉吐气,获益颇丰,不仅刺激了生物技术产业的投资者,也对生物医药风险和私募基金募集带来刺激和推动。 去年,生物科技创投活跃,截至11月30日,全球生物科技风险投资金额达115亿美元,同比增加2.1%,其中美国风险投资金额为88.5亿美元,同比增加4.5%。 传统VC投资在IPO热潮带动下又有新的行情,许多风险投资者在这一波IPO行情中赚到了钱,目前正在扩大融资和追加投资。过去因为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有的创投不愿参与早期项目和公司投资,使投资早期、初创期企业的风险基金总盘子有所下滑。去年,类似第三岩创投和其他几家专注于生物科技早期创投的资金陆续募集到大笔资金,使VC圈的投资氛围有很大改善。这几年,跨国药厂积极参股传统风险基金,以LP身份间接参与,也有的自设企业创投,增大对外股权投资力度,这也许是对企业早期创新研发不足的妥善补充。 大药厂砍去诸多研发项目、经费和人员后,部分资金用于股票回购,旨在拉升股价。另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并购和企业创投的对外投资。2013年,默沙东和葛兰素都加大企业创投资金投入,还积极参与专业创投的LP参股。 药厂以投资形式参与创新研发,从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控制来讲,很实在、高效和低风险。但药厂毕竟不是投资公司,创新研发仍然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这不是仅靠养一支投资管理队伍或BD高收就能解决的。离开主业,将会失去自己的品牌和行业地位,这是CEO们不喜欢看到的事情。 资本市场水涨船高,IPO火爆,公司被不断溢价收购,多少让生物科技领域有点泡沫和估值过高。如果跨国药企和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未来的临床开发遇到挫折,一批企业的股票业绩和后续融资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越是在资本浮躁、股市高潮的时候,企业越要冷静和务实,开发新药风险太高,要想看出谁是最后的赢家,只有比拼创新活力和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剥离瘦身:小资产逆袭 2013年,很多跨国药企在做减法,过去追求规模和多元化,现在讲究资产质量和投资回报率,不断进行资产重组和整合,关停并转多个部门和项目,除了裁员和削减经费,另一大动作就是资产剥离,将不同业绩、发展潜力和风险的业务部门剥离上市。 雅培 旗下的新药研发公司剥离成为独立公司AbbVie,这个举措非常大胆。从本质上讲,这也许是“换汤不换药”,但就资本运作而言还是有价值的。公司一分为二,雅培变小,AbbVie市值已达800多亿美元。 辉瑞的动物保健业务部门剥离单独上市,募集22亿美元,受到市场追捧,该公司剥离上市后股价基本在30多美元,比较坚挺,市值也在150多亿美元,市盈率反而有40倍,比辉瑞的股票还高。 另一方面,大药厂有上百个新药研发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因为种种原因,不受重视不能立即投入研究,但涉及公司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历史投入积累,又不可能完全放弃,如何盘活这些项目?在这方面,大药厂想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策略,即把这些研发项目的资产剥离,转让给VC/PE支持的创新公司。大公司可以参股,也可以少量投钱,获取未来回购和商业化权利的优先权。这种模式已在辉瑞、默沙东、礼来、葛兰素和罗氏等大公司普遍实施,培育了不少特色药公司。运气好的话,几年下来,只要临床试验结果良好,这些企业可以单独上市,实现创业者(有时就是大公司的前雇员)、投资者和大药厂的多赢。 盘活闲置项目可以动员更多的专业资源和资金,发掘在研新药的潜在价值,可望在某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领域培育出高收益的好项目。 展望 2014年,生物医药界将在动态变化中继续成长。从创新研发角度看,业内将会有更多开放式创新与合作,会有更多突破性新药和医疗技术产品问世。专利悬崖让部分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外部合作和并购将成为主流趋势,已经盈利和有产品上市的中型生物技术公司将成为收购目标,收购规模通常在50亿~100亿美元,技术转让合作会有更多5亿~10亿美元的交易,关键看产品和市场定位。 整个医药市场会有更多模式创新,包括在移动医疗、个性化治疗、基因诊断、再生医学及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会有所建树。有眼光和耐心的投资者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仍有很多挑战和机会。 (此文已发表在医药经济报)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7408 次阅读|4 个评论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2-10-26 07:22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蒋继平 上个星期, 是我的实验站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综合评估。这个评估是由总公司的核心领导和总公司聘请的第三方一起执行的。 这个考核评估在两个月之前就通知了我们。 当时就有一个临时的行程表。 这个行程表包括考核的内容, 会议的时间, 和参加人员等具体的细节。 大约一个月前, 这个行程表又做了一些修改。 到了上个星期, 这个行程表又做了一些变动。 按照原先的安排, 10 月 17 日, 星期三上午由我们实验站提供综合报告。 这个报告是由实验站主任, 也是我的老板负责。 我们其他雇员给与适当的补充, 下午是参观实验室, 人工气候箱, 温室和田间试验点。 10 月 18 日, 星期四是对每个人的单独交流和考核。不知道什么原因, 他们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 改变后的行程是星期三上午参观实验室, 人工气候箱, 温室和田间试验点, 下午是一些人员介绍和综合性的讨论,星期四是综合报告, 星期五是个人评审和交流。 公司的核心领导一共来了三位最高主管, 他们分别是行政第一执行官( CEO ) , 日常运作第一执行官( COO ) , 和公司首席经济师( CFO )。 外聘的是两位专家。 一位是 Dr. Ed Green 。 Green 博士曾经是孟三都( Monsanto ) 公司负责蔬菜研究的主管, 现在已经退休, 退休后他自己办了一个资询公司。 另一位是 Mark Nelson. Nelson 先生是 Context 公司的合伙人, 是专门从事各种考核评估的专业人员。我和公司的三位主管算是老熟人, 和 Ed Green 博士也是老熟人。 这是因为我和他当年都是圣尼斯( Seminis ) 的雇员, 我们在同一个实验站共事过几年时间, 当时他是圣尼斯公司生物工程( Biotechnology )部门的负责人。 因而,在这些考核人员中, 只有 Nelson 先生是第一次见面。 星期三我只是简单地和他们握手, 互通姓名, 让他们参观我的实验室, 人工气候箱, 温室等相关的设施。 星期四主要是参加实验站的综合报告, 在一些细节和关键的技术问题上给与老板一些补充说明。 星期五早上我像往常一样 8 点前几分钟到达实验站。 当我走进实验大楼后, 发现整个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 这些人包括 外聘的两位专家, 和我们实验站的核心雇员。 这天的主要议程是个人的考核。 我走进自己的办公室, 在办公桌上写了一个简单的纸条:“ Ed and Mark: I am very sorry to say that I have to go to the lab to do two important tests. These tests are very critical to my job. And these tests are time sensitive. If you have specific questions for me, please come to the lab to talk to me later when you finished your interviews with other employees 。 ( Ed and Mark, 很抱歉,我得在实验室作两个重要的试验,这些试验对我的工作很重要, 这些试验对时间很敏感。假如你们有特殊的问题要问我, 请在你们完成了对其他雇员的评审后来实验室找我。 )” 我走进会议室, 简单地与大家打个招呼后, 就将写好的纸条放在 Ed 和 Mark 的面前, 他们两人看了后笑嘻嘻地朝我挥挥手, 让我赶紧回实验室。 到了 11 点左右, 我仍然在实验室忙着我的实验, 他们的个人考核已经结束。 他们没有来实验室找我谈话, 而是直接回公司总部汇报他们的工作去了。 到了下午两点左右, 我接到老板的电邮, 他说他刚接到公司总部财务处的通知, 要我查查我的银行账号, 是不是已经收到公司给我的红利( Bonus ), 不管是否收到, 他要我立即给公司财务处一个答复。 我接到老板的电邮, 有点不相信老板的信息。 这是因为我今年一月份已经收到过公司的红利。 公司的规定是每年一次红利分配。 这个时候不是红利分配的时候, 而且也不可能给与第二次红利。 但是, 我知道我的老板一般不会跟我开这样的玩笑的, 因而,我立即打电话给太太, 请她立即查查我的银行账号, 是不是真的。 顺便说一下, 我已经五年多从来不问家中经济上的事, 以至于银行中有多少钱, 我的账号密码等等我都不知道。 太太接到我的电话后, 立即查了我的银行账号, 并在第一时间用电邮通知我是真的, 她说大约一个小时前,在我的银行账号上出现了一个与平时工资不一样的进账。 那天下午下班回到家, 太太问我为什么公司在这个时候给我发红利。我说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回事, 接着我跟她谈论了早上发生的事。 太太问我为什么会不顾自己的个人考核? 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 面对太太的追问, 我觉得一言难尽。 为了简单起见, 我只能告许太太, 我知道他们已经看到了我的实验室, 看到了我的人工气候箱内的试验,看到了我的整个温室内的实验, 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们看到了事实, 因而,用不着我做更多的解释,所以, 用不着浪费我宝贵的时间。 而且, 是他们一再改变原来的时间安排。 我的实验安排是有严格的时间局限性的, 一般不可以任意改动, 否则的话, 可能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来说, 在两个大型人工气候箱内, 在一个温室内, 种植着几百盆植物, 总计有几万株植物, 它们处于不同的生长期, 它们被好多种不同的菌种接种, 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这些反应几乎是像设计好了似的, 近于理想的完美。 这不是论文可以表达的, 也不是口头汇报可以表达的, 更不是吹牛可以吹出来的,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植物。 借此机会, 我顺便给太太上了一堂课。 我对她说,真正的专家和内行是心灵相通的, 他们看到了事实, 他们知道这些事实背后的真相, 他们也知道要获得如此的结果, 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不是我喜欢吹牛, 任何专家内行看到我的人工气候箱内和温室内的实验结果, 他们一定会心服口服的, 越是专家, 越是如此!这就是我的底气, 这种底气是平时知识, 经验和汗水的结晶, 具体地反映在温室和人工气候箱内的试验品上。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33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纪念钱伟长先生百年诞辰专辑-7:实至名归 风范永存
热度 3 sqdai 2012-10-10 06:10
昨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钱伟长同志百年诞辰座谈会,深受教育,感触良多。 我校的与会者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带队,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见到了陆续抵达的与会者。其中有:钱先生母校清华大学由校党委书记带队的代表;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带队的中科院的代表;来自钱先生故里的代表,由江苏省省委书记带队;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带队的统战部的与会者;由民盟中央副主席带队的民盟的与会者,等等。令人高兴的是,见到了久违了的李佩教授,钱先生挚友郭永怀院士的夫人;郑哲敏院士,钱先生回国后在清华执教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还有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老学员、钱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老同事和学生。还遇到了我的同龄人、钱先生的长子钱元凯及子女辈和元凯的妹妹钱开来。大家相聚甚欢,纷纷摄影留念。 座谈会于上午十时正式开始,气氛庄重而热烈(报道见链接 1 ),所有发言内容翔实、情真意切,从各个角度回顾了钱伟长先生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多方面的贡献。当然,最令人关注的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讲话,讲话的精神已在新华社的报道里做了概括。 座谈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门前等车时,我与我的领导、师长、朋友们简短地交流了参会后的感触。大家的共同感受是:钱伟长先生的贡献和功绩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的肯定。我们自然地回想起两年前在钱伟长先生追悼会上看到的《钱伟长同志生平》(见链接 2 ),觉得贾庆林同志的讲话中的提法与这份经权威性审定的《钱伟长同志生平》有些许差别,有些评价在程度上不一样。因为贾庆林同志的讲话全文尚未发表,这里不便细说,但是讲话中提到的关于向钱伟长先生学习的四个方面归纳得非常精辟(见链接 1 )。 回到住处后,我又做了一些思索,有如下感悟: ——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地位有高有低,但只要抱定爱国、奋斗、奉献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对于有杰出贡献者,祖国和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世事错综复杂,对一个人的评价有时要经历时间的考验,这里我想重复两年前说过的话: “现实可能过誉甚至错捧了一个不肖之徒,但是历史不会。 现实可能曲解甚至冤屈了一位正直之士,但是历史不会。”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2528.html ) ——钱伟长先生有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他不是完人,但他的主流方面是积极的,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爱国主义者,而这一点正是最值得我们后辈应该效法之处。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期待来者。我们后辈应努力 学习钱伟长先生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倾心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力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总感觉到,老人没有走,他还在关切地注视着我们。后辈必须努力,一刻也不能停住自己的脚步。 写于 2012 年 10 月 10 日晨 【链接 1 】 贾庆林出席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并讲话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吴晶晶)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 贾庆林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钱伟长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他说,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和历史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纪念钱伟长同志,就要学习他热爱祖国、情系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倾心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 贾庆林强调,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我国的发展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既是钱伟长同志等先辈们的毕生追求,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钱伟长同志的崇高思想和奋斗精神,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和杨汝岱出席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发言。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钱伟长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和身边工作人员代表等出席座谈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09/c_113314913.htm 视频资料可见: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10-09/195061880997.html 【链接 2 】钱伟长同志生平 钱伟长同志生平 2010 年 08 月 08 日 00:00 来源: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同志,因病于2010年7月30日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同志191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系研究所学习,后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并于194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至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并任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北京市负责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力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83年后历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等职务。   钱伟长同志是第一、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钱伟长同志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早在193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时,他所作的硒的单游离光谱分析开创了我国稀土元素研究的先河,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重视。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他同导师一起完成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该理论给出的薄板薄壳非线性内禀方程后来被科学界称为 “ 钱伟长方程 ” 。1942年,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担任研究工程师,与钱学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 · 卡门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1946年他与冯 · 卡门合作发表的《变扭率的扭转》一文,被冯 · 卡门称为自己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弹性力学论文。1951年他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后来又与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他研究提出的有关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参数摄动解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称之为钱氏摄动法。1980年他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不仅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广泛涉猎中文信息处理、高能电池、三角级数求和公式等领域。1982年他因广义变分原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4年他创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同年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简称 “ 钱码 ” ,对中文信息处理作出重要贡献。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1956年他被波兰科学院选为院士,还多次出席国际力学会议,并担任《国际工程科学月刊》等著名学术刊物的编委。   钱伟长同志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力学专业。他主持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1957年,他发表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文,提出理工合校、重视基础学科等重要意见。他多次呼吁增加教育经费,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调任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他首先提出了破 “ 四堵墙 ” 的口号,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各院系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大力推动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1994年后,他一直担任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校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辛勤耕耘,倾尽了心血。   钱伟长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 九一八 ” 事变爆发后,他立志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决心弃文从理,毅然由清华大学历史系转学物理。他积极参加 “ 一二 · 九 ” 运动,是清华大学民族解放先锋队发起人之一,曾与同学一道骑自行车到南京为抗日请愿。1946年5月,正当他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毅然谢绝冯 · 卡门的挽留,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回祖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他拒绝了美国有关方面对他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他多次在清华大学发起抗议蒋介石政府腐败和独裁统治的签名活动,并热情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之中。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使他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无论是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还是 “ 文化大革命 ” 中受到冲击,他都始终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贞信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多次表示,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办事的精神,真正使得党外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言有纳、议政有途、大有可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他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是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   钱伟长同志是中国民主同盟卓越的领导人。他1952年加入民盟,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名誉主席。多年来,他带领广大民盟成员紧紧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他不断为保护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而呼吁,到重庆、杭州、绍兴、南京、苏州、扬州、曲阜等地深入调查。他对福建马尾港口提出的 “ 束水攻沙 ” 治理方法等,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采纳。1989年,77岁高龄的他出任 “ 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 ” 组长,一干就是14年,为试验区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勇于探索、积极开拓的精神,深入实际、认真实践的作风,以及不凡的学识与智慧、气度与魄力,都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广大民盟成员。他轻个人进退、重事业兴衰,于1996年主动辞去民盟中央副主席职务,推动了民盟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体现了老一代民主党派领导人的优良品德和高尚风范。他始终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深入实践,勇于探索,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开创民盟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钱伟长同志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担任全国政协领导职务期间,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他十分关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他广交海内外朋友,多次参加或率领全国政协代表团出国访问。他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宗教小组组长、区旗区徽评审委员会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作出了积极贡献。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会长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期间,他多次接待与接触了前来大陆参观访问、投资洽谈的台湾及海外朋友,在传播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发展与华侨华人多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坚决反对 “ 台独 ” 、反对分裂,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晚年身卧病榻仍关注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钱伟长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钱伟长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上海8月7日电)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2374156.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453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研成名历时估计
热度 5 陈龙珠 2012-4-20 08:20
即使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科技人员,对一个新的领域,弄清其既有的基本知识体系、确定重要的切入点,也大约需要1年;尝试性研究、逐步深入,估计2年;开始发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1年;在这个领域不断发表成果并引起同行瞩目,至少再需要2年。这样累计就已经6年了。 对科研新生或不能全时科研的老手来说,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令人刮目相望的成绩,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应该更长。 勤奋工作、加入对新领域已有较强研究实力的团队,或许是早日成名的捷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197 次阅读|6 个评论
晒晒我们的年终奖
热度 47 SoSoliton 2012-1-11 11:55
2012 年 1 月 9 日,学院在远离长沙市区百余公里的浏阳市一家五星级酒店召开了新一届“双代会”, 60 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我来湖南大学工作以来首次在五星级酒店召开学院“双代会”,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院 2011 年取得了辉煌业绩。事实上,据可靠消息,学院在2011年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居全校 23 个学院前五, 年终奖金人均超万元,远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居全校 23 个学院前列。奖金的分配办法是基本上一半“吃大锅饭”,一半按业绩“分赃”。 院长建议我就“双代会”写篇博客,我琢磨了一下,本想将这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写个报道,借我的个人博客平台扩大学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但下笔之时突然发现这种作文我从来没训练过,我能驾驭但有时又 hold 不住的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因此作为响应,这里我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副院长在“双代会”上的述职述廉报告写一点我对“年终奖”的认识。 院长和副院长在一年一度的“双代会”上作述职述廉报告,接受代表从“德、能、勤、廉、绩”五个方面的评议,是“双代会”的规定动作。在这次“双代会”上,我说我就不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了,因为我天天跟同志们在一起,我再怎么吹嘘也是逃不过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的,但作为规定动作,我还是谈谈自己对同志们要给我打分的“德、能、勤、廉、绩”五个字的理解吧,权当是思想汇报。我做的人民群众都能看到,但我想的同志们不一定清楚。 我对“绩”的理解主要基于我的博文《 科研:业绩多多,成果是零 》中的观点: 业绩是“工分”,成果是“粮食”;工分再多不能当饭吃,粮食再少总可饱餐几顿;业绩可能很多,成果也许是零。小时候刻骨铭心的一幕是有一年年终我看到母亲挑着箩筐上生产队分粮食,结果是空箩筐去空箩筐回,一路上母亲泪流满面,一年的工分白挣了不说,六个小孩要喝西北风呀!所以我们不要被领导吹嘘的业绩所蒙蔽,而要看领导的业绩为我们实实在在带来了什么。年终奖金分得多当然是实实在在的“粮食”,但男代表们应该有体会,多拿点年终奖在不缺衣少食的今天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充其量只是让老婆高兴一阵子。我建议同志们考察领导业绩最重要的是看学院是否支撑和促进了你的进步和发展,你在学院是否有归属感、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要辩证地看待跟“绩”相关的“勤”。“勤”必须是在英明决策和正确方法之上的“勤”,否则,领导越勤奋,群众越遭殃。纯粹靠“勤”挣来的“绩”,要么是自己的血汗,要么是别人的血泪。如,某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一团糟,但 TA 很勤奋,争着上课,“工分”挣得不少,分的“粮食”也多,显然这种老师越勤,受害学生越多。另如,某位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非常有限,但指导研究生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特别是在自己既没有很好的思想又没有很好的思路的情况下还要没日没夜地对研究生苦口婆心进行所谓的“指导”,这种导师到底是勤好呢还是懒好?我看这种导师与其勤奋工作,还不如先勤奋学习。领导的“勤”跟老师的“勤”是一个理。 “双代会”召开的前一晚,代表们被旅游公司安排在一家估计是旅游公司定点的大排档吃晚饭,相对来说那真的称得上“吃得比猪差”。餐桌上我跟院长们开玩笑说,我们是不是要让明天的会议开成一个批斗大会呀?如果想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那么今晚应该让代表们吃饱喝足喝好喝倒才对嘛!不过从第二天散会后的庆功餐聚来看,代表们敞开肚皮,敞开心扉,敞开喉咙,归属感、 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痛感、快感,展露无遗,这就充分说明了我院今年的“年终奖”还是相当的可观嘛! 又是一年年终“分赃”时,相信不论多少,每位老师都分到了奖金,提议大家都晒晒各自学院或学校的年终奖,咱比试比试,切磋切磋!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22250 次阅读|47 个评论
年终考核,我也想说几句?!
mpmhpu 2012-1-5 17:59
不知不觉,又一个年头和我说拜拜了。作为惯例,更是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必需环节——年终考核,自然而然是我等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事情。本不想就这个话题拿到公开场合来抛引,但工作几年下来,每逢年终考核,总想冲动地抛出几句,但想想,这几年,我这个小人物,无大功也无大过,又不是坐主席台或前排的人,不好说,不便说,也说不出感觉。今天,刚在北京考完试,紧张了好一阵子,放松之余,就想放开。这不,单位不停地催我交材料,自然,首先放开的话题就是年终考核。 我来自一个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单位在中国大家庭中,算是挺中庸的,而且特有“人情味”。每次年终考核会(实际上主要任务点是评优秀),充满了的人情味和民主风。考核时,首先把大家集中在一起,一些套话后,开始进行票选。且不,我们这个小单位有一个优良传统,票选前,总要对传统做法再作强调:下一年度评职称的要多考虑。沿承这个传统,我工作几年来,所谓的年终考核会,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一个评职称包装会。这可好,考核变成了分*。每次考核,不管你的教学还是科研,还是什么,只要你要评职称,差不多一定是优秀的。我有几位同事,评职称硬件不够,评了几次,但优秀了好几年。 工作了好几年,我真的不了解这种做法是太有中国特色了,还是我单位的自己特色。但小人认为,这种冠以票选的民主评价,总不是我们这些所谓高级分子的长期行为,更何况,我更担心的是,长此以往,这种浓厚“人情味”笼罩下的特色年终考评可能会为我们单位自身的发展埋下了更多的不定性。 一年过去,新年又来了。我还是依然默默地也和谐地在打拼。至于年终考核什么材料的,可能是考试太忙了吧,多年来,我都是同一个模板,只是把年代稍作改动,什么2009改为2010,2010年改为2011,打印一下,就上交了,挺省事的。 我无法也不想去研究我们这种考核方式的渊源和沿承,但我想,这或多或少代表了一种风气,一种环境。 新年更好,考核依旧。
个人分类: 感受|2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流的团队利益捆绑机制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哪种更好?
HRM001 2010-4-18 19:16
本人解读: 杨霏先生所称的这种利益捆绑机制是死绑,其不足之处有二:一是既不能防止搭便车,二也因一刀切式的连坐而对绩优者不公平,产生不满,严重甚至造成人才流失。从本质来看,该方法其实正是目前主流管理学界和咨询界解决此类问题所采取的典型激励技术方法。 既然死绑不灵活且存在问题,那么就要谋求改善之。本人认为,真正的够灵活够有效的团队成员利益捆绑机制应该是活绑,这样既有绑带来的改善团队成员关系的益处又绑而未死,给绩优者消除连坐的不良影响;另外,为了防止因绑而给某些人带来的搭便车心理,还要同时建立起持续有效的防偷懒机制。 与主流所主张的利益捆绑机制相比较,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不仅是一种促进员工利益相容的活绑机制,而且正是能够解决好本文所介绍方法存在的两点不足的有效系统管理方案。 原文地址: 捆绑式激励实例解说销售团队的激励模式 作者: 杨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捆绑式激励实例解说销售团队的激励模式 作者:杨霏 销售团队的激励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令无数公司头疼的话题。一般来说,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的公司,其内部人员各岗位群落之间的激励模式可能差异会比较大。其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销售团队的激励。 按照惯常的理解,销售是把公司产品或服务变为实际收入创造利润的关键一步,销售团队就是战斗在这条前线的突击队员。因此,这个团队的战斗力高低、战斗效果的好坏,直接导致公司效益的好坏。 保持销售团队战斗力与战斗效果的方法策略有很多,其中比较直接见效的就是有效的激励模式。对销售团队的激励模式好,就能短、平、快地刺激销售团队成为来之能战、站之能胜的钢铁雄师,如果销售团队的激励模式一团糟糕,销售人员就有可能变成八旗子弟。 那么,什么样的激励模式对于销售团队来说比较有效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思考这个问题。 笔者所接触过的上海某生物科技制药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地处上海南部某高科技园区,其核心产品是任何医院手术中都可能用到的一种内部止血制品。该产品是 A 公司董事长留美攻读博士期间的实验发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 A 公司的产品具有高效、无任何副作用、环保、低价等特点,极具竞争力。董事长回国后自筹资金创办 A 公司,经过几年的打拼,基本上把原料供应、生产、技术与研发、库管、物流、客服等各个环节都理顺了,管理越来越顺畅,但就是销售方面一直没有出色的表现。 最初为了激励销售人员, A 公司规定销售人员每月有一定底薪,业务提成较高,提成比例随着销售额的增大逐渐增高,但增高的速度放缓,有一定上限。过了一段时间,董事长发现销售员们的积极性不够高,业绩一直上不去。于是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变为没有底薪,但业务提成很高而且上不封顶。结果,销售业绩倒是上升了不少,但是销售人员的收入差距拉得很大,有年入五、六十万的,也有年入才几万的。升入不够高的因为没有底薪,危机感太强,离职了一些,而那些销售额很高的销售员有的开始依仗自己的作用与地位,与公司讨价还价拿姿态等。后来,有个业绩很好的销售员离职了,带走不少客户,公司当年的销售目标没有完成。 为此,董事长苦苦思考了很久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后来董事长请了国内一家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给出主意,咨询公司给出的建议是,对销售团队实施团队捆绑式激励。具体内容是将原有的单个激励改为团队激励,将销售队伍分片、分区、分组为十几个销售小组,小组内所有人的业绩加起来作为该小组的团队业绩,再按照小组业绩排名系数及组内业绩贡献度折为每个人的个人绩效。 这样一来,小组内的每个人会发现,自己的个人业绩将影响小组业绩,自己做不好,不但个人绩效低,还会影响团队内其他人的绩效;而如果大家都很努力,小组的整体业绩很高时,组内业绩最少的那个人会发现,自己获得的回报甚至能赶上整体业绩不高的小组里个人业绩超过自己的人。同时,各小组的主管发现,在一个小组内,如果每个人的业绩差距太大,业绩差的人将会吃掉业绩好的人的一部分奖励,于是业绩好的人会因此积极性受挫从而降低下个考核周期的业绩;但这样会导致下个周期大家的绩效都下降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小组主管会努力帮助小组内业绩差的人,尽量让大家业绩都能起来,由此小组内才能保持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如此将个人业绩捆绑为团队业绩的结果就是,所有小组的整体业绩你追我赶地高了起来,公司的销售业绩稳步攀升。这个制度实施一年后,公司销售额整体翻了一番,又加盖了新厂房。 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现象比较多的销售人员的激励,有时候故意减少孤胆英雄出现的比例,鼓励兄弟连的模式,用团队绩效管理这根捆仙绳,将销售团队内每个人的业绩和激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使团队内的每个人都发现,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大家共赢的局面,这样才能充分激活每个销售人员的能量,提升公司的销售业绩。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3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3000区域价值投资 160只业绩持续增长股机会来临
pikeliu 2010-1-28 20:05
3000区域价值投资 160只业绩持续增长股机会来临 www.eastmoney.com 2010-01-28 07:50 赵子强 证券日报   沪深两市继续保持下跌趋势,本周前三个交易日K线已走出3连阴。昨日,上证指数收报2986.61点,下跌32.78点,3000点轻易被击穿,跌幅1.09,成交额934.8亿,深证成指收报12046.78点,下跌115.78点,跌幅0.95%,创出自去年10月19日以来新低。至此上证指数3000点心理关口已破,深证成指12000点心理关口盘中告破,随时面临失守风险。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上证指数已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深证成指更是出现7连阴的下跌走势,市场的涨涨跌跌确实不易把握,但是,投资证券市场需要的是细致的寻找质地优良的公司和耐心等待良好的投资时机,股语云涨时重势,跌时重质、上涨时赚钞票,下跌时赚股票。因些,寻找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是投资市场永恒的话题,业绩持续增长的股票值得投资关注。   周边市场全面下跌   隔夜美洲股市全线下跌,道琼期工业指数下跌0.04%,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32%,标普500指数跌0.43%,巴西BVSP指数下跌1.05%。同样昨日亚洲几个主要交易所指数也是出现全面下挫。日经225指数下跌0.71%,新加坡海峡指数下跌1.14%,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下跌1.54%,印尼指数0.54%,吉隆坡指数下跌1.34%,韩国汉城指数下跌0.72%,菲律宾马尼拉指数下跌1.74%,印度指数下跌2.92%%。,泰国指数下跌1.60%。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3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0.33%,台湾加权指数下跌0.51%。周边市场的下挫与A股市场产生共振,成为A股的震荡微跌的原因之一。   紧缩预期仍未缓解   昨日,央行在银行间市场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中标价格为98.11元,参考收益率为1.9264%,与上周二1年期央票利率持平。而此前,市场普遍预期本次央票利率将小幅上行。连升两周之后,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昨日维稳。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缓解市场高涨的紧缩预期。1月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再次出现井喷,监管部门开始出台严厉措施控制信贷节奏。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的使用使得市场对政策收紧的预期空前浓厚。由于股票市场投资者对未来资金供求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也是目前股票市场大幅振荡的主要因素之一。   新股发行速度不减   2010年以来新股发行速度不减。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从1月初至28日共计有35只新股发行。其中,创业板新股8只、中小板新股23只、主板新股4只。35只新股首发股票总量27.296亿股,预计募集资金约410.317亿元。据统计,2010年1月新股发行数量与2009年12月相同,并列为2008年以来新股发行数量第一。2010年1月的新股发行数已接近2008年发行新股总股数77只的一半。自去年12月至今已有70只个股首发,资金被一级市场大量吸收,密集的发行引起二级市场资金供求的短暂失衡,市场向下寻找支撑也在情理之中。   15只新股临近破发   随着新股发行速度的加快,发行对二级市场资金吸纳和高溢价发行带来的负面影响,继中国中冶、招商证券、中国化学、中国北车和中国重工等五只大盘新股破发后,又有15只新股面临破发边缘,距首发价格不到10%。其中破发最边缘的3只个股分别是正泰电器、星辉车模、中国建筑。   其中星辉车模为2010年1月20日首发的创业板股票,另外的10只个股则均为低市值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些股票包括:台基股份、天源迪科、福瑞股份、巨力索具、洪涛股份、人人乐、上海凯宝、回天胶业、新朋股份、梅泰诺中小板与创业板股票的濒临破发引发市场对追新行为的反思。   160只成长股值得关注   在A股市场大幅回落的过程中,利润稳定增长股也会随之下调,而这正是买入质优价廉股的最好时机。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与wind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中可交易的1681只个股中,有160只个股业绩自2005年以来实现连续增长,200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较2008年同期增长,并且业绩预告未提出业绩预亏预减等情形。这些业绩稳定增长股有望可能后市市场回升时的主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这160只个股分布在21类行业之中,较为集中的共有9大行业。   第一位:医药生物板块共有23只个股,分别为:沃华医药、通化金马、山东药玻、紫鑫药业、哈药股份、科华生物、双鹭药业、一致药业、江中药业、国药股份、双鹤药业、英特集团、北陆药业、三九医药、云南白药、中牧股份、华兰生物、东北制药、恒瑞医药、康美药业、华邦制药、通策医疗、天康生物。   第二位:机械设备板块共有18只个股,分别是:南洋股份、汉钟精机、东力传动、哈空调、天马股份、华锐铸钢、太原重工、轴研科技、天地科技、中核科技、置信电气、东方电气、荣信股份、利欧股份、思源电气、卧龙电气、特变电工、金风科技。   第三位:建筑建材板块共有15只个股,分别是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工国际、中国海诚、上海建工、濮耐股份、中航三鑫、宏润建设、东华科技、隧道股份、金螳螂、中国铁建、天山股份、精工钢构、中材国际。   第四位:房地产板块共有13只个股,分别是苏宁环球、张江高科、中国宝安、华侨城A、华发股份、南京高科、新湖中宝、荣盛发展、保利地产、道博股份、招商地产、金融街、美都控股。   并列第五位:商业贸易板块和信息服务各有11只个股,分别是商业贸易板块的广百股份、友谊股份、王府井、欧亚集团、广州友谊、苏宁电器、江苏国泰、武汉中百、百联股份、小商品城、开元控股;信息服务板块的中视传媒、石基信息、宝信软件、远光软件、航天信息、博瑞传播、东软集团、东华软件、青岛软控、久其软件、用友软件。   第七位:食品饮料板块共有10只,分别是:三全食品、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张裕A、惠泉啤酒、双汇发展、皇氏乳业、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安琪酵母。   第八位:信息设备板块共有8只,分别是:恒宝股份、光迅科技、国脉科技、广电运通、武汉凡谷、三维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   第九位:金融服务板块共有7只,分别是: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   其余分布在化工、电子元器件、交通运输等12个板块中共有44只个股,分别是:山东黄金、精艺股份、安泰科技、中福实业、东港股份、劲嘉股份、东方海洋、正邦科技、绿大地、哈飞股份、中国卫星、宗申动力、中航精机、现代投资、日照港、铁龙物流、厦门空港、深圳机场、美的电器、苏泊尔、格力电器、合肥三洋、海信电器、东方锆业、浙江龙盛、诺普信、海利得、红宝丽、时代新材、合加资源、龙净环保、深圳燃气、伟星股份、七匹狼、大立科技、浙江阳光、中航光电、远望谷、宁波韵升、锦江股份、黄山旅游、兰花科创、中国神华、靖远煤电。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有她优秀吗?
liux831 2009-8-11 21:53
你有她优秀吗? 上高中时的教室里,有一个座右铭---优秀是一个习惯。 1.优秀是业绩 高考在即,优秀当然是考上什么样的大学。 2.优秀是一种素质 素质优秀,也是一种理解。 3.优秀就是聪明 小时,总是听人说,你真优秀。 林彪说,我的脑袋特别灵,爹妈给的嘛! 4.优秀是一种潜力 如果足够优秀,未来是无比美好的。 对选拔人才者来说,知人善任;对自己来说,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己发展。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狐狸与葡萄VS龟兔赛跑——谈SCI 指标
eminor 2009-6-29 16:26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是出自众所周知的伊索寓言。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 亚当斯密也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改变现实,那就应该改变自己来适应现实。各人各有自身的特长,所以不同的游戏规则就有不同的结果。在这个规则下的佼佼者,在另一种规则下可能会是落伍者。适应某个规则的会赞成这个规则,反之就会反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规则面前会有不同的结局。所以在不同的游戏中狐狸的角色就会轮换。 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腿长、弹跳好,一下子就把短腿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兔子骄傲地睡了一觉,睡醒后发现乌龟稳扎稳打地爬过了终点,兔子伤心地输掉了比赛。乌龟和兔子第二次赛跑,兔子接受教训,不骄不躁一路领先,而乌龟根据经验认为兔子会睡觉,所以慢慢吞吞不慌不忙,结果兔子以绝对优势获胜。乌龟和兔子进行第三次赛跑,双方都很认真。比赛在兔子的家乡,起点和终点分别在一座山的两边,即先上山,后下山。兔子前腿短,后腿长,是上山能手。乌龟四肢短小,步履 蹒跚。尽管乌龟非常努力, 爬到山顶时,兔子已经快到终点了。正当兔子准备冲线时,发现一个圆盘从身边滚过,冲过了终点。原来乌龟利用龟壳的车轮特点和重力从山顶快速滚落下来了,险胜兔子。做裁判的公鸡宣布,下一次比赛在乌龟的家乡,起点和终点之间有一条河。 我理解的竞争和考核有三个目的:一是考察工作效果,看看投入和产出的对比,然后总结反省,使下一次做得更好;二是奖勤罚懒;三是从一个团队中遴选尖子和领导。对于前面两个目的,没有必要引入 SCI 指标,而对于最后一个目标完全可以引入 SCI 指标。所以对于考核部门来说,只要被考核者用心尽力了,就应该给及格,该晋级的晋级,该给学位的给学位。而要评奖、遴选学科带头人和院士,必须有量化的 SCI 指标。但是在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之间的 SCI 指标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下达,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会和让特点不同的乌龟和兔子在一起赛跑一样,是不公平的。 总之,不论是当带头人还是当队员,对社会贡献的途径是多样的。如果在 SCI 方面没有优势,应该寻找自身优点,发挥自身特长。也可以呼吁修改游戏规则,让竞争更加公平。但是无论哪种规则,不该为竞争而竞争。科研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造福。
个人分类: 岁月如歌|7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
秋天的布鲁斯 2009-5-23 15:50
今天上午打开电视看CCTV教育1台,是专题讲座激活高效人才。其中讲到康熙的用人之道,即: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很受启发。这么看来,年终考核还不能只考核业绩,还应该多方位考核。 用数据说话是几年来一直强调的,为的是改变有些人空洞、虚无、夸大其词的年终总结套路。踏踏实实干活的人很容易做到,只要平时留心记下工作量就行,看这部分人的总结需要我提醒他们完成了而没有写上去的的工作、进步。也有没做多少事,却总结得很宏观全面。只看一份这样的文字,你会以为所有工作都是这人完成的。 考核是用好人、留住好人的重要环节,是调整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86 次阅读|4 个评论
心如明镜!
liux831 2009-3-25 19:05
最近,看到两个现象: 1.有些大学生不努力 2.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发现一个怪圈---美女爱英雄! 美女谁都爱,可是美女愿意屈尊于庸俗之辈吗? 转载一篇博文: 自然选择给地球人带来的好处 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其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世界影响更大。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 最近,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美国教授最希望的是什么样的学生?(我的答案:业绩为上,业绩优先。) 我介绍我很熟悉的两个美国教授。一个是 Min Ni ,一个是 Jiaxu Li 。他们做 Assistant professor 很艰苦。我理解他们。一次,我们见面时,都是会心地一笑。因为,我们在一起,也算同行。他们的学生,我的学生,我们知道学生们会交流心得。学生们都是从老师们的成功之路上寻找足迹,受到启发。我也在从学生们的眼神中寻找答案。 1. 学生们愿意走我们的路吗? 2. 学生们愿意付出我们的辛苦吗? 3. 我们的追求是学生们的追求吗? 4. 我们的成功之路学生们可以复制吗? 5. 有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有的愿意倾听老师意见,学生们的路线图是什么? 6. 选择老师,实际上还直接或间接选择未来。在这方面学生们如何考虑? 归结为一点:业绩为上! 这里介绍两位教授,他们都有 CNS 。而且,都是通吃(顶尖杂志论文大丰收)! 附件一:李家旭业绩 Dr. Jiaxu Li Assistant Professor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B.S. in Biology, 1986.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 M.S. in Biochemistry, 1989.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Ph.D. in Plant Physiology, 1998.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Post-doctoral Scholar, 08/1998-04/2001. Harvard Medical School , Post-doctoral Fellow, 05/2001-08/2003. Areas of Research: A fundamental problem in biology is how cells sense and respond to stimuli. Precise sensing and proper responding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for plants' survival, because plants are constantly exposed to highly variable conditions (i.e. temperature, light, water status and nutrient) and they cannot move to escape unfavorable or stressful environmen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how plant cells sense and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 could lead to new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stress tolerance of crop plants. We wish to understand aspects of signal processing and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dehydration stress induced by high salt, drought. The plant hormone, abscisic acid (ABA), is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some stress responses.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molecular elucidation of regulatory protein components critical in ABA-controlled stress responses using proteomics and genomics approaches. Selected Publications Ho, H.Y., Rohatgi, R., Lebensohn, A.M., Ma, L., Li J, Gygi, S.P., and Kirschner, M.W. (2004). Toca-1 Mediates Cdc42-Dependent Actin Nucleation by Activating the N-WASP-WIP Complex. Cell 118:203-216. Gautreau, A., Ho, H., Li , J., Steen, H., Gygi, S.P., and Kirschner, M.W. (2004). Purification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ubiquitous Wave Complex.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4379-4383. Beausoleil, S.A., Jedrychowski, M., Schwartz, D., Elias, J.E., Villen, J., Li , J., Cohn, M.A., Cantley, L.C., and Gygi, S.P. (2004). Large-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HeLa cell nuclear phosphoprotein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1:12130-12135. Li , J., Steen H., and Gygi, S.P. (2003). Protein profiling with cleavable isotope coded affinity tag (cICAT) reagents: the yeast salinity stress respons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 2:1198-1204. Li , J., Kinoshita, T., Pandey, S., Ng, C. K., Gygi, S.P., Shimazaki, K., and Assmann, S. M. (2002). Modulation of an RNA-binding protein by abscisic-acid-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Nature 418: 793-797. Li , J., Moazed, D., and Gygi, S.P. (2002).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ne methytransferase Set2 with RNA polymerase II regulates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7: 49383-49388. Li , J., Wang, X.-Q., Watson, M. B., and Assmann, S. M. (2000). Regulation of abscisic acid-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and anion channels by guard cell AAPK kinase. Science 287: 300-303. Li , J. and Assmann, S. M. (2000). Mass spectrometry: An essential tool in proteome analysis. Plant Physiology 123: 807-809. Li , J., Lee, Y.-R., and Assmann, S. M. (1998). Guard cells possess a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hat phosphorylates the KAT1 K+ channel. Plant Physiology 116: 785-795. Li , J., and Assmann, S. M. (1996). An abscisic acid-activated and calcium-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from guard cells of fava bean. Plant Cell 8: 2359-2368. Communication Links Phone: (662) 325-1115 Fax: (662) 325-8664 Internet: JL305@Ra.MsState.edu 附件二: Min Ni 业绩 Ph.D., University of Oklahoma, 1992 Ligh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photomorphogenesis Contact Information Mailing Address: Dr. Min Ni Department of Plant Biolog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50 Biological Sciences Center 1445 Gortner Avenue St. Paul, MN 55108 Office: 644 Biological Sciences Center Phone: 612-625-3702 Fax: 612-625-1738 E-mail: nixxx008@umn.edu Web Site: Min Ni Lab Research Interests Plants sense their ambient light conditions through a series of photoreceptors. The red/far-red light-absorbing phytochromes and UV-A/blue light-absorbing crytochromes regulate seedling de-etiolation,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and circadian rhythm. The de-etiolation responses include the inhibition of hypocotyl elongation, the opening of cotyledons and hypocotyl hoo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loroplasts. To understand the signaling events downstream of the photoperception, we have identified several mutants that have defective seedling de-etiolation responses under multiple wavelengths. The first mutant family includes recessive hrb ( hypersensitive to red and blue ) mutants that were initially isolated for their short hypocotyl phenotype under red and blue light. We have cloned HRB1 and mapped hrb2 and hrb3 to chromosome 2 and chromosome 4, respectively. HRB1 encodes a nuclear protein that contains a ZZ-type zinc finger domain implicated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other organisms. HRB1 activity is also required for red and blue light-induced expression of PIF4 . Like hrb1, pif4 is hypersensitive to both red and blue light and pif4 is epistatic to hrb1. Thus, HRB1 and PIF4 may define points where red light signaling and blue light signaling intersect. In addition to its de-etiolation phenotypes, hrb1 also flowers late and attenuates the expression of FT , an integrator of several flowering induction pathways, under both long days and short days. In contrast, transgenic plants that overexpress full-length HRB1 or its C-terminal half flower early and accumulate more FT mRNA under short days. hrb1 is epistatic to cry2 in long-day flowering and FT expression, whereas phyB is epistatic to hrb1 in both long-day and short-day flowering and FT expression. HRB1 thus may act downstream of cry2 but modulates phyB signaling for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Another knockout mutant is short hypocotyl under blue 1 or shb1 . However, shb1-D , a dominant gain-of-function allele due to the over-accumulation of SHB1 transcript, exhibited a long hypocotyl phenotype under red, far-red, and blue light. Therefore, SHB1 acts in blue light signaling and overexpression of SHB1 may expand its signaling activity to red and far-red light. Consistent with this, overexpression of SHB1 enhances expression of PIF4 under red light. PIF4 appears to specifically mediate SHB1 regulation of hypocotyl elongation and CAB3 or CHS expression under red light. Overexpression of SHB1 also promotes proteasome-mediated degradation of phyA and hypocotyl elongation under far-red light. Under blue light, shb1 suppresses HFR1 expression and shows several de-etiolation phenotypes similar to hfr1-201 . However, the hypocotyl and cotyledon-opening phenotypes of shb1 are opposite to those of hfr1-201 , and HFR1 acts downstream of SHB1. SHB1 encodes a nuclear and cytosolic protein that contains SPX and EXS domains homologous to the SYG1 protein family. The function of the two domai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protein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We demonstrat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he N-terminal 520 amino acids, harboring the intact SPX domain, caused a hyposensitive hypocotyl phenotype similar to that of shb1-D . In contrast, overexpression of several C-terminal truncations, all including the intact EXS domain, created a dominant-negative hypersensitive hypocotyl phenotype similar to that of shb1 . To study how SHB1 interacts with other genes, we have isolated a series of suppressors and enhancers of shb1-D that carry mutations either in the SHB1 gene or in different genetic loci. Since the genetic suppressors and enhancers may define proteins that directly interact with SHB1, we hav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creen of a yeast two-hybrid library for SHB1 interacting proteins. Selected Publications Kang, X., Zhou, Y., Sun, X., and Ni, M. (2007). HYPERSENSITIVE TO RED AND BLUE 1 and its C-terminal regulatory function define a signaling step that controls FLOWERING LOCUS T expression. Plant Journal (in press). Zhou, Y., Sun, X., and Ni, M. (2007). Timing of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light perception and circadian clock. J Integr Plant Biol 49, 28-34. Chen, M., and Ni, M. (2006). RED AND FAR-RED INSENSITIVE 2, a RING-domain zinc-finger protein, negatively regulates CONSTANS expression and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Plant Journal 46, 823-833. Kang, X., and Ni, M. (2006). Arabidopsis SHORT HYPOCOTYL UNDER BLUE 1 contains SPX and EXS domains and acts in cryptochrome signaling. Plant Cell 18, 921-934. Chen, M., and Ni, M. (2006). RED AND FAR-RED INSENSITIVE 2, a RING-domain zinc-finger protein, mediates phytochrome-controlled seedling de-etiolation responses. Plant Physiology 140, 457-465. Ni, M. (2005). Integration of light signaling with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and circadian regulation. Cell Research 15, 559-566. Ni, M . (2005). Downstream integrators of red, far-red, and blue light signaling for photomorphogenesis. In Light Sensing in Plants , M. Wada, K. Shimazaki, and M. Iino eds. ( Sringer-Verlag, Tokyo), 293-298. Kang, X., Chong, J., and Ni, M . (2005). HYPERSENSITIVE TO RED AND BLUE 1, a ZZ-type zinc finger protein, regulates phytochrome B-mediated red and cryptochrome-mediated blue light responses. Plant Cell 17, 822-835. Ni, M. , Tepperman, J., and Quail, P.H. (1999). Binding of phytochrome B to its nuclear signaling partner PIF3 is reversibly induced by light. Nature 400, 781-784. Halliday, K., Hudson, M., Ni, M. , Qin, M., and Quail, P.H. (1999). poc1: an Arabidopsis mutant perturbed in phytochrome signaling due to a T-DNA insertion in the promoter of PIF3, a gene encoding a phytochrome-interacting, bHLH protein. PNAS 96, 5832-5837. Ni, M., Tepperman, J., and Quail, P.H. (1998). PIF3, a 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 necessary for photoinduced signal transduction, is a basic helix-loop-helix protein. Cell 95, 657-667. Ni, M. , Dehesh, K., Tepperman, J., and Quail, P.H. (1996). GT-2: In vivo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ctivity and definition of twin novel DNA-binding domains with reciprocal target-site selectivity. Plant Cell 8, 1041-1059.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06-06 | 如何面对不公平——做出自己的业绩:谈研究生如何与导师相处
zhijieleng 2009-2-9 13:01
最近一本科生实习归来,讲述在证券公司的血泪史,说有一次发传单,有一位男士竟然当他的面用传单试鞋,她说当时心里很难受。还有的学生说在单位受不到重视,领导有亲疏之分。 也有同学朋友讲在博士导师的团队,导师对她不公平。 最近胡老师排一个博士生前来进行学前军训,我讲了下面这段话: 第一,分辨一个好导师要看他是否关注你学业的成长,教你写论文和作科研的本领,你到这里就是学习本领,老师只要教就行了,其他事,自己处理,这是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让老师或领导随时重视你,那时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上博士和硕士毕竟和本科不同,如果真想争得重视与骄傲,那就拿出成绩来,没有成绩,又说别人对你不好,没有条件和环境等等,无意义。 第三,领导和老师都很忙,除学术之外的细微末节的事情要有自立能力,那是需要自己拥有的生存知识,因为研究生是成人,成人不仅仅意味着可以结婚,更意味着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选择。 第四,学术梯队和企业、学校一样,是按贡献排序的,能做出业绩必然会得到表扬和关注,这是竞技场、训练营,不是保姆站,领导和老师也是人,要生存,而且要为团队生存负责,压力很大,不可能没有规矩,接受规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又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和目标,不能人云亦云,追求卓越是必然的选择,慢慢看到成功会有快乐,过分计较成功路上的得与失是不明智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忍耐和坚持。 第五,导师虽然不是父母,但是是最关心爱护学生的,无论哪个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功法则,他会加到学生身上,如果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不适应与困难不和导师讲,失去对老师的信任,这样的学生很难顺利成长,如果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成功毕竟是少数。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都要信任老师为前提,这样很多不舒服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很多好论文都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出来的,百遍、千遍地改出来的。这种沟通能力没有,不愿讨论,导师也没办法,毕竟导师是指导,不是给学生写论文的。 第七,对导师的交流中应该有平等交流的能力,比如辩一个问题,要拿证据,你拿不出证据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去找,找不到你就承认错误,就去修改,直至正确为止。不能因为谁谁用过了就说是对的,不能因为已经发表的某些论文的错误,而认为自己的错误没有关系。这和面子没有关系,如果明明自己不对,还继续争辩就没有意义了。 第八,完不成老师的学习任务,又不准老师批评,如果是这种性格就不要来做研究,做研究就要随时准备接受质疑,无论你多大年龄,这种质疑可能会延续到你死后,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研究能引起关注是很多学者的追求,这说明该研究有重要意义。做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念了、不做了,随便和同学说说到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怎么想:脆弱,经不起磨练。就像一个员工,动不动就和领导说不干了,领导肯定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让你马上走人,如果没这个权利选择下面一条;第二,对你实行边缘化,因为如果重用你,你走了怎么办,何况你不够坚韧,一点小困难就退却,一点挫折就冲动,一点不公平就失去衷心。 第九,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无论明的规则还是潜规则,首先要接受,在现有环境中能够生存好才能提到改变命运的创造,崇拜斗士,不等于愿意做斗士,我从来不赞同作一个浪费时间的斗士,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重要的。其实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很多方式,从商、从政和从科研,无论走哪条路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都需要有能力,沟通能力很重要,表现在情商上面,再就是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书写和表达能力,这都是上本科、研究生期间可以培养的。 第十,任何人做事,都不会面面俱到,也不会令所有人达到满意,做好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别留下遗憾就行,不要因为有些人、有些事自己没照顾到或说错话而难过,自己不是完人,别人也不是完人,一个人一生中,能做成一件、两件像样的科研工作就足以了,这是一种对国家的贡献,是一种爱国行为,至于其他的细微末节随着时间流逝,都没有了。 这两天,心情不算好,我觉得我的方式和我的处理的对象水土不服了。
个人分类: 做人|5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