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前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态农场纪实》连载之二:我的生态农场实践(前言)
蒋高明 2013-6-12 21:47
蒋高明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 2300 多年前,当曾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肯定想象不到今天的人类社会发生了如此多的变化。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哲学思想上探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试图恢复周王朝的礼仪,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发展的方向离他们希望的目标越来越远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大危机: 其一是信仰危机。当今中国社会,人们缺乏信仰。如果早期的人们还信天、信命、信皇帝,有所敬畏有所追求的话,那么今天的人们则是赤裸裸地信奉金钱,有奶便是娘,有钱就是爷。上帝成了顾客或客户的代名词,就是对金钱崇拜的最直白表现。曾有一段时间,我们欢呼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可这部分先富起来的大多是缺乏信仰,惟利是图的人。“士、农、工、商”,以前的农民还能排在知识分子之后,而今这个顺序被打乱,农民成了最被人瞧不起的职业。人们都忘记了是农民提供了他们的衣服和食物,是农民创造了他们口袋里的财富,反将农民作为落后、低俗的代名称。尽管有人开始转向信佛、道、儒,但都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人们到庙里烧香求的是金钱和儿女,到孔庙磕头是为了儿女能够考上重点大学。当今的人们还信仰什么,要么是自我,要么是金钱。 其二是诚信危机。现在最可怕的莫过于信任危机。人言可畏,指的是背后说的话足以致人于死地。即使当面的承诺,有多少是能够兑现的呢? “ 你放心” ,当有人对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千万别上当,他的话里已经透露了让你不放心,他凭什么让你放心呢?合同有用吗?律师能保护你吗?一切都是理想的状态而已。一张废纸合同,为什么要抓住它不放?无非是给律师和法官赚你钱的凭证而已。说过的话如果算数,要合同干什么用,如果社会是诚信的,连法律都是多余的。童叟无欺,言无二价,如果我们做到这些基本的东西,还需要做广告干什么?广告里有多少水分商家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在当今中国,说假话容易不用付出什么代价,而说真话难,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人言曰信,可现在人类在其它动物面前是自愧不如的。在自然界,没有一类动物能够像人类这样狡诈、这样撒谎、这样言而无信、这样欺上瞒下,工于心计。在信任危机面前, Made in China 产品让人家打问号,优质的东西卖不到优质的价钱,只好造假的给你;在信任危机面前,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敌敌畏、地沟油、甚至避孕药,等等各种有害的东西添进了我们的食物中,而且其销路远比正常健康的食品好。 “ 卖盐的喝淡汤,卖席的睡床帮”,那是过去的穷人舍不得消受自己的产品,而今“养猪的不吃自己养的猪肉,养鸡的不吃自己养的鸡肉,卖菜的不吃自己种的蔬菜,搞转基因的不吃自己搞出的转基因食品” ,其中添加的什么东西,他们心里最明白。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当市场上充斥的都是有问题的东西时,人们不得不吞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其三是环境危机。工业革命短短不到 300 年,人类在享受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外,古人不曾经历过的环境问题也史无前例的爆发出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生物圈中,长期的生物进化出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群,在其功能上也形成了物质生产、物质消费和将一切死亡有机物分解的三大类群,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由它们形成了完美的组合,维持着生物圈的运转。生物进化到了以现代科学武器武装的人类以后,形势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制造的许多物质如塑料、农膜、电子垃圾、芳香烃类农药、二噁英等,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没有办法将它们降解,只能积累或埋葬在我们的周围。最可怕的是一些有害物质进入了大气、水体、土壤甚至我们的食物中。比这更糟糕的是,人类采用所谓转基因技术,打乱了生物进化的轨迹,导致几千年上万年的农作物的多样性消失,而迫使农民每年购买所谓的高科技种子,而这种不能留种的种子生产出的粮食或蔬菜充满了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人类在吃着快餐,喝着各种化学添加剂的饮料,享受冬暖夏凉,乘飞机旅游,驾汽车兜风等等现代文明的时候,他所排放的污染物也正在包抄我们的星球,使得人类在地球上称霸的时间开始倒计时。西方有识之士开始担忧人类能否平安度过本世纪。中国、印度等经济大国的崛起,追逐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大大加快了地球生物圈的恶化。许多人在忙于享受,却没有意识到环境危机正在到来。 其四是能源危机。化石能源驱动了汽车、轮船、飞机,甚至耕地用的拖拉机,然而我们利用的是大自然几亿年前为人类准备的光合产物。现代文明仅满足了人类一两百年的高消费,就带来了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消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大量环境问题。小小的碳让人类措手不及,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的碳的无机化合物以及氧化亚氮、一氧化氮等氮的无机化合物正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快速升温,这个速度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几万年。人类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我们的后代将没有化石能源可以利用。英国人利用煤炭奠定了工业文明基础,美国人发动石油战争,引领人类走向高消费,造就了现代文明繁荣神话,那么,中国人呢?我们的石油显然是劣势,而煤炭尽管有一定的储量,但大量人口超前消费,注定了我们煤炭能源根本不可能持续。生物质能是否是中国的选择呢?传动的农耕文明产生的大量生物质被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这些能源将是我们重点开发的领域。 其五是粮食危机。 “ 民以食为天” ,几千年来,中国首次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避免了人们因饥饿而发动暴动造成的政治循环。但是,粮食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粮食始终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最为紧迫的问题。这是因为,新的问题出现了:农民开始不愿意种地。随着城乡差别的持续扩大 ( 收入差距从 30 年前的 4 倍多,到今天的 40 多倍 ) ,农民发动了另外一场无声息的 “ 起义”, 即他们不情愿地抛弃了生育与养育他们的土地,甘愿进城做三等公民,留下了大量 “ 空心村” 。现在伺候土地的是老弱病残孕,是 “ 386199 ” 部队。长期下去,将动摇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基础。有人说我们应当走美国那样的农业路子,让 2% 的人口来种植 98% 的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过美国式的现代文明生活,那样的话,我们将需要 106.6 亿亩耕地,可我们只有 18 亿亩,且这些耕地还在受到城市化的严重冲击。 其六是学术危机。现在的学术界,少有人认真研究学问,更多的知识分子在研究权术,学术向权术低头。如果得不到权术,就去走后门,做 “ 三陪” (陪酒、陪笑、陪尊严),向上司低三下四,以获得大量研究经费。得到经费后,不是设想怎么利用资金做好学问,而是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如何花钱,并琢磨下一批的经费。有学问的没有研究经费,有研究经费的没有学问,知识分子请客送礼、走后门、抄袭成风,学术腐败充斥科技界。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国家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去认真研究。申请经费认认真真,花经费大大方方,实施起来则马马虎虎,项目验收时小心翼翼走过场。在利益面前,学术被奴役,学问被商品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有识之士以死抗争,但他们的死也难以唤醒人们麻木的意识。社会呼唤良知,人们渴望真正的学术。 由此可见,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正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人们的信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地球生命正遭到来自自私的人类恶意攻击;全球在变暖,生物多样性在消失,食物安全受到影响。我们这支小小的研究团队,不顾自身力量的渺小,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道义支持,从小事做起,从一个小小的农场开始做起,带动我们所在村落、乡镇、县域,发展生态循环型有机农业。我们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经营农业,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粮食、蔬菜、肉蛋等食物,为农民制造就业机会,为农业高校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弘毅生态农场的出现,就是为了远离上述六大危机,以全新的面貌从事科研、教书育人、农民致富,并带动新农村建设,是在科研力量武装下,在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源头寻找人类社会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生态文明由理论变成现实。具体地,我们将严格遵循下面的原则从事农业生产: 第一,尊重所有物种生存的权利。我们知道, “ 害虫”和“杂草” 是人类冠以自己不希望的物种身上的贬义词。作为物种,“虫”和“草”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生长、生存、繁殖,享受阳光、空气、水分和食物的基本权利。在弘毅生态农场,我们用生态平衡的方式管理生物多样性,利用物种的天敌来控制恶性膨胀种群的扩张,利用物理与生物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物种。我们彻底告别了农药和除草剂,将曾经对农田造成危害的物种当作资源利用起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二,保证耕地的高生产力,用地更要养地。我们知道,化肥可以在短期内提供作物需要的养分,但是过量使用化肥会损伤耕地,化肥中不含土壤内的动物和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农膜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土壤温度,但农膜焚烧会产生致癌物;高毒性农药的使用,使许多长期近距离接触的人们患上了各种疾病。在 30 年前,农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癌症,现在发病率很高,至今他们还不知道得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恶化造成的。我们要将被农民焚烧的秸秆等废弃物通过大型反刍动物转化,产生大量的有机肥,再返回农田,从而保持土壤的水、肥、气、热,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用有机肥养地,让耕地变黑,固碳。弘毅生态农场拒绝使用转基因种子,拒绝转基因产品进入食物链。这种 “ 杀鸡取卵 ” 的 转基因技术,将对耕地生产力造成新的威胁,绝对不是可持续的做法。 第三,带动农民充分利用家门口的能源,而远离煤炭、天然气,甚至电力,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知道,中国农民是全球最勤劳的人群之一,而今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与城里人一样,大量使用煤炭、液化气、电力,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环境恶化的开始。我们利用秸秆、粪便进行生物发酵,产生沼气,可以供农民做饭、取暖、照明之需。瑞典、瑞士人可以将沼气装进轿车、公共汽车里驱动发动机,我们也已成功将沼气通入农户。国家大量开采更多的煤炭,并且建设高坝来发电,还利用太阳能、风能、甚至高风险的核能发电,殊不知,电力的缺口会因富裕的农民而不断扩大,引领农民利用家门口的传统生物质能才是大势所趋。 第四,引领农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里。我国有 18 亿亩耕地,这些耕地除了基本满足 13 亿人吃饭问题外,还有一个巨大的功能,就是可将困惑人类的温室气体埋葬在地下。现在如果我们恢复了生态循环,植物秸秆固定的碳,还有大部分粮食中的碳,经过人类和动物消费后,再通过有机质还田途径,从大气抽取聚合并固定在土壤中。如果我们经过 10-30 年努力,将土壤有机质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话,则意味着每年有 10~30 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葬在土壤里。耕地固碳是利用有机质养地,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副产品。中国有大量的农民,勤劳的农民如果充分动员起来,对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将是巨大的。耕地固定碳的潜力到底有多大,需要生态科学家用第一手的数据来说话。 当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推进 “ 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补贴” 的农业,同时国内也有很多鼓吹者推崇这种模式的时候,我们却坚持 “ 低投入、高产出、零污染、负排放” 的农业。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搞的是乌托邦式的农业。但我们坚信我们走的这条路子才是可持续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推广这种零污染农业,对我们的这种模式进行补贴。但现在我们不等、不靠、不要,尽我们自身的力量,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我们要用事实和数据感动我们的 “ 天帝”,最终来搬走人类进化道路上的各座“大山”。 我们同时还要带动农民,让他们辛勤劳作的土地上产生更大的效益。当然,我们必须拿出两到三年时间给大自然一个调整的机会,在等待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弘毅生态农场正在承受或已经承受了。我们要用生态学的办法,打败 “ 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 6 项技术之和,其效益还要翻倍,乃至翻三到五倍。也许有人说我们是不自量力,痴人说梦,是拿鸡蛋碰石头。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真理,坚持信念,坚持实践,土地增值增效肯定会实现。 弘毅生态农场就是这样一个研究型农场。这是一个科技型农场,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农场。在这里,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留学生、清华本科生等,都与农民一起做试验。我们要向土地要效益,向生物多样性要效益。我们杜绝急功近利,我们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消费者的判断能力,更相信物种的力量。我们知道,人类即使非常能,但集中全球的财富,集中全球的科学家,也不能制造出象苍蝇这样小小的一个物种。实际上弘毅生态农场是名副其实的有机农场,当生态这样的词汇在商品社会贬值的时候,我们宁愿回过头来使用生态这个词汇,而不用 “ 有机” 这个术语,因为有机毕竟是生态过程的一个小小环节,尽管我们的产品也经过了国家的有机认证。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事业才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艰难,但我们有光明的前途,我们要为中国寻找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态循环型农业之路。 感谢科普出版社杨虚杰主任,是她对生态农业和人类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才促使了本书的问世;感谢我的研究生们,是他们默默无闻的科研,才实现了本书中提到的“六不用”换回吨粮田的喜悦,冯素飞、乌云塔娜、吴光磊、郭立月、曾祥伟、甄珍、孟杰、刘海涛、李静、李霄、李勇、李彩虹,他们的名字作为主人公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本书中,博文静、刘海涛绘制了部分图表,郭立月负责部分英文报导的翻译工作,吴光磊提供了媒体对弘毅生态农场的报道文章,曾彦提供了弘毅生态农场访客留言和大事记等信息。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7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陈灯塔《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高级讲义》“前言:历程”​有感
热度 1 jackyjjp 2013-6-3 10:36
背景:虽然我本科是学工科的 ,但上研究生之后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慢慢对经济学起了兴趣 。开始自学一些入门教材 ,自然地会捣鼓一些专用软件,比如EViews。在2012年底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知道了陈灯塔的《应用计量经济学EViews高级讲义》已出版,且在 人大经济论坛上评价颇高 ,决定拜读 。 读罢《前言:历程》,对陈灯塔博士不求世俗名利、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甚为佩服。他因为太感兴趣,所以一度为写作该书暂停了其他科研活动,导致同事、领导和长辈的不解和质疑。别人的不解是因为他们认为陈整理EViews知识“根本没有用”,劝他“发些PAPER才有利于你个人发展(管它是不是废纸)”,他们甚至觉得陈“文章写不出来,书也搞不出来,估计是不行了”。然而,陈并没有因这些“好意”而放弃他的信念:整理讲义能帮助更多人,甚至影响一代人。学生的良好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试问,在当今中国高校还有几人能做到这般不问名利、只为纯粹的兴趣和贡献?这就是我佩服陈博士的原因。 有个细节让我对陈博士更增添了一份熟悉:他在前言xxix页提到了“大沙河”。对于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待过的人而言,这个词是特别的,一言难尽。原来,陈博士也在北大深研院待过 。这样的人还真不多。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不要让外界意见的噪音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去跟随你的心和直觉,知道自己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我想,陈灯塔应该是做到了。我呢? ---------------------------- 虽然同济发的学士学位证上赫然印着“理科”二字,但我觉得我受到的还是工科思维的教育,这可能与同济和环境学院的大气候有关。 本科时觉得经济学是文科,有点鄙视学经济学的。每次看到他们拿着高数D的教材走过,我都有种莫名的优越感,可能因为我们学的是高数A吧。当然,上研究生后就发觉这种想法太幼稚。(注:A是难度最高的一级,和应用数学系学的难度相同。D是难度最低的一级。) 如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古扎拉蒂的《计量经济学基础》,张欣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原理与编程》。虽然当初也买了Eric Rasmusen的《博弈与信息》,但碍于自己 拖延成性 ,至今也没读过这本书。 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10月出版,上下册原价155元。恰好2013年6月1日某电商做活动,上下册优惠价76元,于是购入。 陈灯塔2003年6月到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现改名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任助理教授。他的 完整简历见此处 。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前言撰写的一点建议(1)
热度 3 fairyslave 2013-5-21 15:36
最近有一投稿前言 1800 多字,审稿 专家意见: 前言前面的可不要,仅介绍为什么发表本文 。 作者回复:国内期刊的前言一般内容比较少,就是介绍他人 工作,也是泛泛的,这一点和国际一流英语专业期刊相差较远。 国际一流英语专业期刊的前言一般都相当下 功夫,有较多的篇幅。被引述的论文要给出作者姓名,以及扼要的引述该论文的关键点是什么。这 既反映文章作者对该领域有较为完整和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是对他人 工作的一种尊重。 所以,这次修改我们还是保持原有 前言。 最后 编委意见:文章研究了框架网格划分对钢筋用量的影响,文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文章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文章去除摘要和参考文献,剩下不到4页,其中引言占了1页多,引言中的部分内容与本文研究关联不大。此外,本文给出计算钢筋用量的公式,研究其与n的关系,公式较为复杂。在具体设计时应用其研究m与n的关系,确定n的值,在实际中可操作性不强。作者在推导公式过程中,仅考虑了竖向荷载,也使公式的实际应用价值受到质疑。但本文的思想和理念仍具有借鉴价值。建议作者做进一步研究,使公式包含更多影响因素,同时简化公式或得出一些可直接使用的结论后发表。 前言应该怎么写?论 文 前 言 ( 亦称引言 ) 是 论 文 的 开 场 白 , 要求 开 门 见 山 , 简 明 扼 要 , 介 绍 论 文的写作 背景和 目 的 ,以及相关领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引言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与结论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解答。引言不要插图列表和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引言切 忌写 成讨论 、 综 述 和 回 顾 , 一 般 在 500 个 汉字 以 内 。 刚编辑一个稿,前言如下,我提了两个建议。 在对砌体墙板各种荷载工况下的破坏情况,即开裂模式与承载能力的分析中,由于砌体墙板材料性质以及制作等带来的高度变异性, 致使砌体墙板工作机理的精确分析十分困难 。( 编辑建议避免 这种 笼统而模糊的集中引用 ) 目前,砌体墙板分析广泛应用的是有限元法 ,但是近 30 年的研究表明:无论砌体结构材料性质的本构关系多么精细,只要砌体结构全局材料性质参数一致,有限元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仍然难以精确预测砌体墙板开裂模式与破坏荷载。 因此,研究人员尝试了在砌体墙板有限元分析中融入材料性质的变异性,来改进分析的精度,例如: 1991 年 Lawrence 等 在砌体墙板上各个区域引入随机强度干扰系数来反映砌体性质的变异, 2003 年 Rafiq 等 以砌体墙板试验数据为基础获取墙板区域刚度修正系数,在一定程度上使有限元模拟结果更靠近了实际。然而,由于有限元理想化假设的限制,其分析结果与砌体墙板的试验结果相比仍然误差很大,甚至失效。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精确分析砌体墙板开辟了新途径。 2006 年 Zhou 等 发展了一种细 胞自动机方法,即以标准试验墙板开裂模式为基础预测新墙板开裂模式的方法。2010 年Zhang 等 应用BP 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预测砌体小墙开裂模式的方法。 近年来,支持向量机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譬如在结构及构件损伤识别 、结构可靠性分析 、岩土工程(如结构岩爆识别模型 , 边坡稳定 等)、结构健康监测 等 的应用,发挥了其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位模式识别的特有优势。 ( 编辑建议删除这句,不用 隆重介绍研究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对本文研究没有 支撑 论证作用 ) 本文尝试应用支持向量机对砌体墙板开裂模式进行数值建模,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方法,意在使支持向量机在砌体墙板开裂模式预测上得以应用,探索一种在一定程度更为精确、简单易行的预测方法;同时,探索现有墙板试验记录的进一步应用,使之融入结构分析方法中。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3235 次阅读|6 个评论
草中笋对未来中国的战略展望(1) 前言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3-1-19 09:25
草中笋对未来中国的战略展望( 1 ) 前言 蒋继平 2013 年 1 月 1 8 日 不知不觉间, 时代已经进入 2013 年。 根据玛雅预言, 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色就是智能化, 数字化和全球化。 民主和自由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和共识。当今中国, 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 在外部, 受到世界潮流的影响, 在内部, 承受着改革的压力。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刚刚结束了 18 次党代会。 这次中华民族史上的重要会议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精粹的画卷。 如今的中华大地,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 在经济领域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 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中国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 作为一个海外华人, 我对中国的发展和成就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 与此同时, 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目前和未来面临的挑战。 将近 30 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对中美两国的国情有相当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加上对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结合对世界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分析, 观察和研究, 我对一些问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看法。 出于对中国的特殊感情, 也是为了表示对国家培养的感激之意,我今天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 来谈谈我个人对未来中国应该采取的发展战略的看法, 与有同样兴趣的人一起探讨,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力。 我的博文是一个连载。 用连载的方式来表达是为了适应博客的特点。这个连载大约有几十篇相关的文章组成; 它们是: 1 。 前言。 2 。农业。 3 。 工业。 4 。 国防。 5 。 科技。 6 。 外交。 7 。军事。 8 。 教育。 9 。 医保。 10 。文体。 11 。 法律。 12 。交通。 13 。金融。 14 。 政府。 15 ,房地产。 16 。 人才计划。 17 。 防腐反腐。 18 。 计划生育。 19 。 宗教信仰。 20 。 社会诚信。 如此等等。 我把农业, 工业和国防放在前三位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是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存问题的大事, 与每个人都有切身利益的相关性。工业化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 国防有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这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 讨论战略发展, 必须根据具体的国情。 中共 18 大已经明确指出,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 很明显, 要探讨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 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中国特色。 在我看来,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 1 。 人口众多。 2 。 地理区位跨度大, 资源分布不均匀。 3 。 工业底子薄。 4 。 科技发展起步晚。 5 。 历史悠久, 但是封建意识较强烈。 6 。 缺乏本民族的宗教信仰。 我以后的文章是专门针对这些特色而展开的。 不过, 我在前言部分已经指出这些特色, 在今后的文章中就不再重复这些内容, 以节省大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备注: 本文 同时 发表在【草中笋生命论坛】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2051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的科普帖前言
热度 11 xying 2012-12-4 11:30
我从小喜欢看小说听评话,在上面所花的时间远比念教科书要多,对中国历史的了解首先是由演义小说编织起来,然后才有兴趣读起正史纠偏和加细。我常常想:要是自然科学也有这样的演义小说做先导,学起来岂不是有趣得多? 好的科普文章应该像侦探小说一样,不断提出疑问,促进读者思考,在引导的过程中将核心概念和思想精华呈现出来。我的想法是用故事和调侃形式引诱读者看下去,但在调侃和故事的背后都必须是认真的。想听书的不费脑筋也行,略过难点也能看得下,对理论多少也有点印象。有心的看时可以琢磨,动点脑筋能嚼出味道来。想弄明白的可以查书,对已经学过教科书的人进一步研究有点帮助。最后能得到多少取决于读者自己。我则花点力气把把科学理论的核心藏在故事之中,用日常生活简单的逻辑将研究论文中的核心思想展示出来。对要点留下中英文正规术语,以便读者查找进一步学习。 二次大战以后科学研究成为很多人的职业,研究的论文就像流水线上产品一样的制造,按指数函数爆炸式的增长。许多论文也许除了作为申请基金,年终报告和升职凭证外,很难说有多少社会价值。多年前我在科学院研究生院讲课时曾经说:“在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中寻求答案,搜索的技术将至关重要。” 现在看来搜索虽然可解一时之渴,但终究会赶不上文献增长的速度。真知灼见将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许多纠缠不清,以讹传讹的研究,更让人感到矛盾混杂无所适从。完全弄懂之后才发现毫无意义。 我想在人们脑力资源被指数函数增长的论文耗竭之前,知识的传承将来必定会有重大的变革。在这进化自然淘汰过程中,能保留下来真正的基因应该是:深刻的概念,精巧的逻辑,和将它们触类旁通应用的技能。这些科学知识基因,若是较早时能被了解,而不是要在学了枯燥课本论文之后才获得,将会惠及更多的人,也让学习来得更容易。 所以科普的工作是要用轻松的方式揭示核心概念,展现精华思想,例示不俗的应用,来进行这个知识传承。 现在大多数科普文章是介绍科学研究的结果,用科学史中的轶事来增加趣味性。我想对于思想和方法性的知识基因传承,如果像中国传统智慧传递一样,用些小故事例子来类比揭示,读者会更有收获。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你花了长时间苦思冥想和探索,发表出来的结果,后人只要花短时间学习就能够理解受益。科普的目的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用不亚于写论文的努力来实现才有意义。 在这里我想写一些比较深入的科普文章与大家分享。“比较深入”指不是中学生课外读物,而是面对有大学程度的读者。不是人云亦云的二手文章,而是自己直接从相关的教科书,论文,定理消化理解而来的体会和自己的研究结果。“科普文章”指尽量不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将抽象的理论说得直观有趣些。我的努力是要平衡生动的调侃和严谨的理论间的分寸。在复杂的情况,宁可牺牲些精确性来简化,以凸显核心的思想,再列出参考文献给认真的人。我希望做到:首先,使得对文章题目感兴趣的人能够跟下去。其次,花一点脑筋能够了解相关理论的核心思想。第三,对于有意进一步学习的人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读了我的科普文章后,能就这方面多提宝贵的意见。
个人分类: 科普|9029 次阅读|18 个评论
《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前言
weisman 2012-11-16 13:3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同时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信息化成为必然。伴随着这一审计信息化浪潮,作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 IT 审计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事业的发展,满足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以及相关审计人士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需要,根据多年开设这门课程的经验,作者于 2008 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本书现已被国内 10 多所大学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 2011 年第 2 次印刷。所总结出的一些审计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查询”、“账表分析”等被广大同行所采用和推广。应广大老师和读者的要求,结合这 3 年的应用经验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最近发展现状,作者对第一版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内容更新和增加达 40% 。 相对于第一版,第二版在理论内容上增加了持续审计、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等最新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方面的内容; 在实验教学上增加了 3 个实验模块,可供高校根据自己所具备的实验条件选择开设所需的实验课程。 内容 目前我国开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多为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本书力求全面反映该领域国内外最新成果。在内容安排上: 第 1~6 章内容属于基础篇 ,供读者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然后介绍了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分析了国内外常见的审计软件; 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重点分析了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关键步骤: 审计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预处理、审计数据分析。 第 7~9 章内容属于高级篇,供读者了解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最新理论知识; 附录中基于通用软件 Access 、国内审计软件 AO 和国外审计软件 IDEA 设计了 3 个实验模块,满足开设实验课程的需要。 特色 作为一本高等学校的教材,仅仅讲解如何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本书是在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和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紧扣目前我国开展的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和特点,在介绍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系统地分析了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术方法。因此,本书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理论联系实际等特点。此外,本书还系统地介绍了持续审计与联网审计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最新理论知识。 对象 本书可作高等院校审计、会计、财务、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各有关专业的教材, 可供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是审计硕士)两个层次的读者使用 ,同时可作为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以及业务学习资料,以及审计专业人士、审计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致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南京审计学院以及国家审计署等审计实务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和框架结构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以及相关领导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另外,本书的撰写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70971068 , 70701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08JC630045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 教外司留[ 2012 ] 940 号)和中国博士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20060390281 )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等项目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第 1 版的使用过程中,牛艳芳、张文秀、幸莉仙、曹细钟、朱建军、菅利荣、米传民、李庭燎、余小兵等多所高校的老师对本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书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指正,作者将在后续版本中进一步完善。作者的 Email : chenweich@nau.edu.cn 。 陈伟 2012 年 5 月 于南京
个人分类: 教学交流|4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世纪上半叶红学论评三百篇——《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前言
热度 1 黄安年 2012-9-7 07:14
20 世纪上半叶红学论评三百篇 ——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前言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9 月 7 日 发布 本文原载《红楼梦学刊》 1998 年第 4 辑第 142-179 页。收录于吕启祥著《红楼梦寻味录》第 234-274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第一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第一版的《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册)的《前言》中将注释部分放入文中注,并有所删节,这里是按照原载稿发表的。学术交流网 / 红学研究汇要 /2004 年 12 月 12 日 网上首发 一 历史的进程已行将走到二十世纪的尽头,返身回顾本世纪上半叶的红学研究,由于有了半个世纪时间的间隔,这段距离足以使人变得比较从容、比较超脱,少了几分当事者的局促和偏狭,多了几分後来人的客观和包容。这是我们发愿汇编这样一部大型资料书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由於长期的积累,搜索和汇集了这一时期发表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红学论评约有五百馀篇。这项收集和整理工作最早应上溯至二十多年前,即七十年代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套《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其第三辑即相当于本书所涵盖的时段,只是由於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仅精选了三十三篇,而绝大部分摄制的胶卷沉睡於档案库中。至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所在《红楼梦大辞典》完稿後曾有编辑《红楼梦汇要》(包括史汇、文汇、论汇)的设想,因人力物力不逮而搁置,其中 “ 论汇 ” 曾局部启动,到全国各大图书馆查阅、复印了数百篇资料,但一置多年亦未能利用。鉴於上述的渊源,我们感到将这一批资料加以汇集、整理、编辑、出版已不能再延宕了,否则,资料的流失和湮灭势所不免,而要重新再把散见于几十上百种报刊中的长文短论报头刊尾一一查找收集起来,其工作量和难度,将远远超过往昔。因此,为了使这项旷日持久的工作结出一个果实,更为了省却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检阅之劳和搜求之苦,我们编就这部《红楼梦稀见资料汇要》面世,相信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红学虽则远不如当代之 “ 显 ” ,但同样为人们关注和爱重。当时的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和见解自有其独特之处,作为一段历史是不可复现不能代替的;因而,不仅治红学学术史者应当了解,即便是普通的读者和研究者,也可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本书所涵括的时段已如上述,为本世纪上半叶,大体上自 1911 年至 1949 年。此前清代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已由一粟所编《红楼梦卷》汇集,该书广搜精选,功力深湛,早已成为研红必备之书。我们这套资料上限力求与之衔接,下限则止於 1949 年。其次,本书所收作者不包括胡适、俞平伯等大家,原因是他们的论著已多次出版,广泛流行,不仅有《文存》、《全集》行世,而且作为新红学的开创者,其红学论述已有专书出版,读者容易看到。周汝昌、吴恩裕(笔名负生)等名家有关曹雪芹生卒年及某些背景材料的考辨文字虽已见诸四十年代的报刊,由于他们在五十年代及其後有远为详备完整的专著和文集,已为读者所熟悉,故本书亦不再收录。再次,本书只收单篇文章,不拘长短,如果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的文章汇集成册,单行出版,则选收其当初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比方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和王昆仑(署名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是当时十分重要的红学专著,成书之前都曾在报刊上陆续刊出过。本书所收的《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红楼梦的世界》、《红楼梦里重要人物的分析》、《红楼梦辨证的再认识》等文即为李著中的重要篇章。而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影响更大,不仅在四十年代已结集成书,至八十年代更修订重版,考虑到此书当代读者较易得见,因仅收少量以为代表,另有太愚《红楼梦的语言》一篇不在《人物论》中,本书理所当然将其收入。此外,如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这一长篇论文,曾先发表在刊物上尔后又收入同名的一本文集中,则当然应在本书的收列范围之内。 作为一种资料书,保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是编辑者所应遵循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则。从总体上说,我们采取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的态度,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数万字的长篇宏论和几百字的杂感补白兼收。就每一篇文章而言,以保持其原貌为整理的要求,仅作必要的文字标点处理,订正明显的舛讹,不加任何改动,并於文后注明其原载何处。现在本书所收录的一百余位作者的约三百篇文章,占到我们所及见的五百多篇的大部,未收入的除去上文说明的几位大家而外,数量已不多,况且其中有些是因旧时尤其是抗战时期报刊纸张印制皆差,实在无法看清楚而不得不舍弃。正因如此,我们这部资料书与其叫 “ 选辑 ” 不如名 “ 汇要 ” 也许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反映我们尽可能加大容量保存原貌的初衷。本世纪上半叶单本的红学著作很少,我们希望藉助这里提供的散见於报刊上的几百篇文章,加上人们熟知的名家论著,得以大致复现这一时期《红楼梦》研究的真实面貌。 本书各篇以时间为序顺次编排,有的因报刊连载今加以集中,个别因性质相近小有调整,均不影响总的时间序列。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存真。 二 收入本书的三百篇文章如果试作一粗略的分类统计,大致是:短评杂感 30 篇,占百分之十;论文 112 篇,占百分之三十七,其中综论约 50 篇,余者为人物论和艺术论;小考、评点及本事索隐 90 篇,占百分之三十;作者家世及版本含後四十回的探讨共 24 篇,占百分之八;序跋、书评及书话 27 篇,占百分之九;其他十六篇,占百分之五。当然,这样的分类不尽恰当,因为有的文章难以归类;统计也不可能精确,因为有的文章分割连载而成为很多篇。不过,我们可以由此得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心中有 “ 数 ” 总比混沌一片来得清晰些,这组数字至少显示出人们的注意和兴趣的重点和趋向。 在当年,红学既无政治的干预也无商业的炒作,凭藉自身的魅力和价值风行於世、备受爱重。正如有的论者所描述概括的那样: “ 旧说部里面几部流传极广的书,当以《红楼梦》为首位了。此书受新旧学者一致推崇,读者群中包括了各色各样的人物,有大学教授,有左翼文人, ……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不沉迷其中。近来研究红学之风,更盛极一时,西南联大既设红学讲座於前(主持者为刘典文教授),文学家王昆仑复出版专著於后後(太愚著红楼梦人物论),皆极有成就。此外各报的副刊文字更时有登载,谈红学者不一其人,此因《红楼梦》这一部足以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佳作,太伟大了。书内有各种各样可供研究的资料,有各种各样发掘不尽的宝藏。好比名山大川,气象雄奇,风景瑰丽,随便从任何角度去考察俱有蕴蓄不尽的异彩奇光。 ” 的确,《红楼梦》犹如一块磁铁,在它周围形成了一个磁场,吸引了各色各样的人,而在读者群中,最迷恋、最投入,或者说是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的,首先是青年。 无论是从二十年代初闻天的《读红楼梦后的一点感想》 ,还是三十年代姜亮夫的《红楼梦送我出青年时代》 ,以及四十年代重庆中央大学文学院师生的对话研讨 ,都可以看出《红楼梦》在当时青年人心目中的位置。张闻天的这篇评论劈头就问道 “ 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生的繁忙究竟为的是什么? ” 这是文艺家思想家一刻不能忘记的,《红楼梦》这一部书可说是著者 “ 对于人生的经验,对於人生的观察和他所味到的人生的意义 ” , “ 其中精彩的地方,真是 ‘ 美不胜收 ’ ,但是最引起我们的注意、怀疑和悲哀底所在,就是林黛玉之天真和薛宝钗之虚伪! ” 他激赏林黛玉从心坎中流露出来的 “ 全人格 ” 的爱, “ 这种爱就是伊底生命,失了这种爱就失了伊底生命 ” ;同时论及薛宝钗因为要适应机械无情的社会, “ 就不能不丧失了伊底天真 ” , “ 伊底虚伪是拿了伊底赤子之心去换来的。诸君,这代价大不大呢? ” 有感於年岁愈大入世愈深烦恼愈增, “ 赤子的眼光 Childish view 不能不改为灰色的眼光 grey view” 的苦痛,闻天喊出 “ 为了人生 ” 奋力保持 “ 人的中心 ” 的呼声, “ 人的中心就是我底真生命、就是我底标准、也就是我底宗教、我底爱! ” , “ 我们情愿为了赤子之心受人家底欺骗 ” , “ 终算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住全人类 ” 。在文後的短跋中作者说写这篇读《红楼梦》的感想是受到宗白华法国来信的触动,他们都努力在这个苦闷罪恶的世界人生中保持自己的天真和赤子之心,并且提到 “ 雁冰兄也有意见 ” 要发表,《红楼梦》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一九三五年,姜亮夫在一篇回顾自己从小的读书经历的短文中写道: “ 英雄派的小说,历史派小说,差不多都看过,然而还不曾真的 ‘ 入魔 ’ 。后来不知怎的,偶然间在书架上发现一部《红楼梦》,偶然的翻了几页,不料竟成了整个中学生时代的好伴侣。 ”“ 我曾为贾府绘了顶顶详细的世系图,为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画过像,又费了若干力去想像一个大观园的图模。这时我最赏识的是宝钗探春史湘云三人,其次才是黛玉、宝玉,为钗探湘黛四人画了四张特别大的像,题了些歪诗,作了些详论四人的文章。葬花词不必说是读得滥熟,就是零零散散的诗词,也记得不少,也陪过黛玉落泪,也陪过宝玉相思, ……” 後来读到王静安的《红楼梦评论》才觉得自己作过的评论文字太幼稚,这里还有如许大的哲理! 再来看看本书所收 1944 年重庆中央大学文学院的一次学术座谈会纪实,论题是 “ 《水浒传》与《红楼梦》 ” ,教室内外拥挤着两三百人,在抗战时期一个停电的晚上凭藉着烛光聚会,讨论十分热烈。主讲人李长之教授先就本题作半小时的讲演,声明是以客观的对人物并无爱憎的态度作一个分析,指出两者的背境不同、意识不同、创作的过程和美的观念不同。《水浒》是不满现状的反抗,写落魄江湖的亡命之徒;《红楼梦》则在现状中求享受,写温暖的家庭。 “ 所以我常说夏天最好的读《水浒传》,因为它写得痛快;冬天最好读《红楼梦》,因为它写得温暖 ” 。《水浒》是史诗、是壮美,《红楼梦》是抒情诗、是优美;《水浒》中男女间金钱高於一切,《红楼梦》则以感情为重心,宝黛是柏拉图式的恋爱;《水浒》是短篇小说的集合,《红楼梦》是长篇小说;等等。又举出了二者的相同点在於都有形而上的思想,都假定有两个世界;都是描写寂寞,热闹之中的寂寞;都是细腻的、伟大的作品。其时系主任汪辟疆先生赶来参加,为大家作了十多分钟的精彩讲话。之後与会者谈锋屡起,同学们有问难、有反驳,也有补充李先生见解的,往来论辩,至十点钟散会还有人不舍离去。同学们的讨论由整理者归纳为 “ 十大问题 ” :一、《红楼梦》所写的,是个温暖的家庭吗?《红楼梦》作者的思想,是享受的吗?二、林黛玉和史湘云哪个可爱?三、妙玉到哪儿去了?四、薛宝钗是否可爱?五、《红楼梦》是一部民族伤心史吗?六、眼泪是感情的表现吗?七、《红楼梦》的结局,在艺术上的评价怎样?八、梁山泊和大观园在哪里?九、太虚幻境的意义何在?十、宝玉为什么一定要出家,难道当了和尚,就圆满的完了吗?其中有些问题如作者的思想、宝钗的评价、妙玉的去向、英雄泪和儿女泪等等的对答论辩,十分精彩,引来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足以见出探讨的执着和气氛的活跃。 当我们翻看这些半个世纪以前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对《红楼梦》的感受见解之时,真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既新鲜又亲切。觉得亲切倒不单是因为许多熟悉的名字就是我们师长或师长的师长,而是他们竟然和我们有相类的感受和相同的问题;觉得新鲜是因为他们的所想所言,充溢着时代和个性的色彩,鲜活如生,而为今人所不曾经历不可重复。谁说《红楼梦》不是一棵常青树呢,围绕着她永远有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温故可以知新,追踪前人的轨迹我们又一次进入了《红楼梦》,领略了她那内在生命的脉动。 三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於她以一部小说成就了一门学问即红学。红学在清代本是文人学士的戏谑之称,其学术地位的确立不能不归功於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新红学的创建。今天,人们对新红学奠基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以及其後的许多著作都相当熟悉,也深知他们对当时和以後红学发展的巨大影响;然而,对於与他们同时代的许多学者的研究与建树则知之不多,对各界人士的热心探讨和一得之见亦相对忽略。实际上,这一时期的红学是多元的,多彩的,也是相当开放的。 首先,对新红学的开山之作不仅有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而且也有尖锐的批评和深入的探讨。我们看到,这一时期所发表的文章不论是短评还是研究性的长文,论及胡俞著作表示钦佩的自不在少数,如谓其是《红楼梦》有史以来的 “ 前途转机 ” , “ 有伟大贡献 ” ,甚至说 “ 这一件大功,值得凌烟阁上标名 ,足见新红学的成就和影响。同时,也很有一些论者不赞成自传说,对新红学考证方法的有效范围提出质疑,如黄乃秋《评胡适 红楼梦考证 》 就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黄文写道: “ 余尝细阅其文,觉其所以斥人者甚是,惟其积极之论端,则犹不免武断,且似适蹈王梦阮、蔡孑民附会之覆辙 ” 。 “ 胡君谓考证《红楼梦》,范围限於著者与本子,不容以史事附会书中之情节 ” 。 “ 然胡君虽知以此律人,其自身之考证,顾仍未能出此种谜学范围,如谓甄贾两宝玉即曹雪芹,甄贾两府即曹家 …… 与上三派如出一辙。所不同者,三派以清世祖董鄂妃等,胤 朱竹 等,暨纳兰成德等相附会,而胡君以曹雪芹曹家李家等相附会耳。明於责人,昧於责己。 ” 他认为胡适的结论和方法 “ 大背于小说之原理 ” ,而这才是黄文着意阐发的重点,也是胡适种种附会的 “ 根本之蔽 ” 所在, “ 概以一语,曰,以实际之人生绳《红楼》耳。夫《红楼》者,小说也。 ” 作者从小说的特性出发,论证《红楼》所表现之人生与实际人生迥然不同,指出:一、《红楼》为已经剪裁之人生;二、《红楼》为超时空性之人生;三、《红楼》为契合名理之人生;四、《红楼》为已经渲染之人生。 “ 是则《红楼》一书之所叙述,殆断不能以实际人生相绳 ” 。 “ 居今日而读《红楼》,首当体会其所表现之人生真理,如欢爱繁华之为梦幻,出世解脱之为究竟,如黛为人之卒失败,如钗为人之终成功等。次当欣赏其所创造之幻境,如布局之完密,人物之 绝,设境之奇妙,谈话之精美等。不此之务,而尚考证,舍本逐末 …… 然即欲考证,亦只能限於著者本子二问题。问著者为谁何?生何年?卒何时?家世何若?成此书何日?出版何年?本子有几?优劣何若?审慎其结论,缺其所不知,以备文学史家之采择,而便读此书者得选善本而申感谢此大著者之意。外此,即非考证范围,即不容有所附会。 ” 另一位署名怡墅的作者也发表过类似的见解,他在比较研究了各家关于《红楼梦》的解释之后,得出了以下几条:一、小说非历史;二、历史小说亦非历史;三、小说除 “ 闻见悉所亲历 ” 以外,须加以艺术上的锻炼,四、小说在 “ 闻见悉的亲历 ” 以外,更须有想像力;五、《红楼梦》经不起考证。它既非信史,那就只能 “ 考 ” 而不能 “ 证 ” 了。这位论者赞赏俞平伯的话: “ 总之,再炼,再调和,一切创造皆是新生,而非重现。曹雪芹以其生平之经验为材料尚可,以为即其生活之纪实则不可。 ” (按:原文未注出处,似来自俞平伯《 红楼梦辨 的修正》,取其意。)他认为胡适的批评蔡元培 “ 不免是五十步笑百步 ” 。他的结论是, “ 要了解《红楼梦》只有一条路:就是去读《红楼梦》! ” 以小说的观点来看待《红楼梦》、重视其文学价值的论述还可以举出很多,大体上都是觉得学究气太重的研究无益於领略《红楼梦》的旨趣,人们之所以喜读《红楼梦》是因为作家打破了旧说部的惯例合於现代的文学原理,而 “ 文学上之价值虽放诸四海通诸六合而不变者也,纵考据家论断精确亦足大贬本书之价值耳。 ” 更有的为了强调文学价值而趋向极端,谓 “ 其历史的价值,可说是等于零 ” 。所有这些,都说明即使在新红学风行的时代,仍有各种持相异以至对立的观点,相互论辩,彼此补充,呈现一种率意而谈,颇为生动的局面。 正因如此,这一时期红学的学术视野相对宽阔,不拘囿于新红学的家数或与之论辩的套路,人们各各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具的学养出发来认识《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由於时代所赐、风气所及,有的学者往往是在世界的范围内,把《红楼梦》置於同外国小说的比较中,来认识其价值、评说其短长的。吴宓就是很突出的一位,四十年代当他任教於西南联大外文系回顾自己的《红楼梦》研究时写道: “ 宓关于此书,曾作文二篇。一曰《红楼梦新谈》,系民国八年( 1919 )春,在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之演说。其稿后登上海民心周报第一卷十七、十八期。当宓作此演说时,初识陈寅恪先生(时在哈佛同学)才旬日。宓演说后,承寅恪即晚作 “ 红楼梦新谈题辞 ” 一诗见赠,云: ‘ 等是阎浮梦里身,梦中谈梦倍酸辛。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原注:虞初号黄车使者)更有人。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 — 怆神。 ’ 此诗第四句,盖勖宓成为小说家,宓亦早有撰作小说之志,今恐无成,有负知友期望多矣 ” ! 吴宓作为早期的中国留美学生,在异国他乡以《红楼梦》为题作演说本身就是红学史上值得记取的一件事;而陈寅恪作为同学知友,题诗相赠,更为红坛学林留下一段佳话。这篇演辞亦即嗣后刊登在《民心周报》上的《红楼梦新谈》。该文开头第一段便写道: “ 《石头记》(俗称《红楼梦》 ) 为中国小说一杰作。其入人之深,构思之精,行文之妙,即求之西国小说中,亦罕见其匹。西国小说,佳者固千百,各有所长,然如《石头记》之广博精到,诸美兼备者,实属寥寥。英文小说中,惟 W.M.ThacKeray 之《 The New comes 》最为近之。自吾读西国小说而益重《石头记》。若以西国文学之格律衡《石头记》,处处合拍,且尚觉佳胜。盖文章美术之优劣短长,本只一理,中西无异。细征详考,当知其然也。 ” 以下即以其在哈佛修习之小说理论,对《红楼梦》加以论析。吴宓的另一篇文章为《石头记评赞》, 1939 年作于昆明,原稿系英文( A Praise of THE DREAM OF RED CHAMBER), 後撮译其要点,发表在 1942 年桂林的《旅行杂志》上。该刊在篇前的编者按中说: “ 此篇由中西比较文学之观点,评定《红楼梦》一书之文学价值并阐发该书之优点,读者自必感觉兴趣。书中的事迹与理想,经作者详为分析,且多用图表,帮助读者不少;篇中小说与艺术理论的指示,抵得一部文艺论,其功更不限于文艺批评而已。 ” 《评赞》之作上距《新谈》已二十年,在 “ 以西洋小说法程规律,按之石头记,莫不暗合 ” 这一点上一脉相承,其贯通中西、融会而出已见,则更进一步。他认为 “ 石头记为中国文明最真最美而最完备之表现,其书乃真正中国之文化、生活、社会、各部各类之整全的缩影,既美且富,既真且详。 ” 其叙述主人公灵魂的历程, “ 可与柏拉图筵话篇,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但丁新生及神曲,歌德威廉麦斯特传比较。又可与卢梭忏悔录及富兰克林自传反比 ” 。文中更以《石头记》与西万提司之《吉诃德先生传》比较,指出《吉诃德先生传》乃最佳之骑士游侠小说,,此书一出, “ 西班牙盛行已久之千百种骑士游侠小说,竟无人读,一扫而空 ” ;而《石头记》乃最佳之才子佳人小说,《石头记》出, “ 旧日之才子佳人小说弹词,降为第二三流,有识者亦不爱读之矣 ” 。由此见出《石头记》的影响和地位。此外,本文专有一节叙及《石头记》早年的诸种译本(英文、德文、法文)和以《石头记》作成学位论文的法国巴黎大学里昂大学诸君的情况,特别推重李辰冬的著作。这些史实和见解,都值得重视。 以中西比较的视点来观察和研究《红楼梦》自然不止吴宓一人,当时学兼中西又熟悉《红楼梦》的人几乎都有这方面的心得。他们往往是在读了大量西方小说之後,返观红楼,愈觉其佳妙;或是在学得了西方文学理论後,按之於红楼,无往而不合榫。如汝衡在《红楼梦新评》中也说过, “ 《红楼梦》为最佳之写实派小说,其体大思精,虽西洋小说,亦罕有其匹 ” ;上举黄乃秋文所据之小说原理亦来自西方文论。这在西学东渐、新知纷呈的文化背景下原是很自然的事。而且不单是西洋,东洋的理论来得更切近,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便是某些论者乐於据引的文艺论,有一位作者大段征引了该书第三篇 “ 文艺上根本问题的考察 ” 来批驳道学家对《红楼梦》的曲解,说明 “ 艺术的道德不道德,卑下不卑下,不在情节,乃在精神。 ” 《红楼梦》作为言情小说,情、爱、性,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从现代心理学、性学的观点来阐释正是一种新的尝试。二十年代末在上海出版的《情化》杂志创刊号上登载了竞生的论文,提出胡适的科学方法只是第一步的成功, “ 名著如《红楼梦》,不是用科学方法所能得到其精湛之所在的。因为科学方法重在返本探原,而将万绪变化的神情归纳为简单无味的逻辑 ” 。因此他倡言 “ 创造的方法 ” , “ 这不是玄学的渺茫,而是有规则与条理的,它与科学方法不同处,它不仅重视客观,而且兼及主观。这个 ‘ 创造的方法 ’ ,每为 ‘ 心理分析家 ’ 所取用,因为研究人类的心灵,非用创造的方法不可。 ” 他认为林黛玉忧郁哭泣近於变态的性格,有其病理上的根据,也与性的不满足有关。 由此可以明显看到弗罗伊德学说的影响。不论张竞生的此种分析是否合於《红楼梦》创作的实际,仍不失为一种严肃的学理上的探讨。与张文差不多同时,刘大杰发表了《红楼梦里性欲的描写》,文章从人们对郁达夫小说的否定性批评谈起,指出 “ 这些没有艺术的眼光,就来批评人家作品的话,不仅可以不答辩,简直可以把它当做耳边的风声,因为他们不懂一件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是超乎善恶道德的,读一件作品,应该欣赏这件作品的艺术,并不是分析这件作品中的道德成分。他们因为错认了批评的根本问题,所以得了这些偏见的结论 ” 。 “ 《红楼梦》里面描写性欲的文字,真是多极了,比郁先生的描写还要深刻的地方,实在是不少呢!不过我们读《红楼梦》,是拿艺术的眼光来欣赏的,所以那些地方,我们只觉得他的描写的深刻,总不至于说他是淫秽的写实。 ” 正如沈雁冰所说 “ 中国文学在 ‘ 载道 ’ 的信条下,和禁欲主义的礼教下,连描写男女间恋爱的作品都被视作不道德,更无论描写性欲的作品。 ” 卫道的先生们一方面指斥《红楼梦》为 “ 诲淫 ” 之作,另方面又以畸形的心理津津于性的描写。刘大杰此文从正面揭破卫道士虚伪的假面,以纯正的艺术家的眼光来鉴赏和肯定红楼梦中有关性欲描写的文学价值。在长期封闭的、性教育和美育都十分欠缺的中国社会文化氛围中,刘文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开放心态和艺术眼光。 引进新的观念和方法,为《红楼梦》研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也不免存在生搬硬套食洋不化的现象,此种倾向也被有识之士注意到了,并有所警示。比如熊润桐在《红楼梦是什么主义的作品》一文中有这样的话: “ 近来文学批评界里面,许多人很喜欢拿西洋文学中的什么主义,去贴在《红楼梦》的面上,他们有的以为《红楼梦》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有的以为《红楼梦》是自然主义的作品。这两个判断,彼此是很相反的,究竟谁是谁非?在我看来,他们大家都是武断,都有同样的谬误。他们祗见得《红楼梦》的一部分,并不曾把《红楼梦》的全体观察清楚,便拿了他们自己平日所嗜好的某一种主义的招牌,随便加在《红楼梦》上! ” 这位论者认为《红楼梦》的精神是彻头彻尾东方的,和西欧的浪漫主义自然主义风马牛不相及, “ 《红楼梦》自身有独立的价值 ” ,何必 “ 不远千里的从西洋借那些动人耳目的主义,替《红楼梦》加上一层极不自然的标榜。 ” 历史不会重复,却可能有惊人的相似。这种提示不仅在当年足以清醒人的头脑,即在今天又何尝不是有益的箴言。 四 如前所述,这一时期的红学既然呈现出多元的、开放的局面;那么,对於晚清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这样重要的著作,也不致冷落。在这点上,今人似乎有个错觉,认为像《红楼梦评论》这样首次系统阐发《红楼梦》的哲学和美学价值的专论,在以後很长的时期里,反应寂寞,几成绝响。实际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我们看到,在本世纪上半叶的红学论评中,不乏提到《红楼梦评论》并给以崇高评价和积极响应的文章。 二十年代发表在《清华文艺》上署名涛每的《读王国维先生 红楼梦评论 之后》,就是一篇对王著进行全面介绍和充分评价的文章。该文写道: “ 《红楼梦》一书为中国小说界空前未有之著作,历来研究批评者非常之多,或从文艺方面,或从影事方面,或从考据方面;然皆流於穿凿,蔽于一端,见其偏而不能见其全,务於小而失其大;因为研究者立足点不高,故不能赏识原书真正伟大之价值。近读王国维先生以前所著之《红楼梦评论》一文,其见地之高,为自来评《红楼梦》者所未曾有。 ”“ 王先生这一篇评论过人的地方,就是他观察立足点很高,所以能够看见常人所看不见的地方。他对于宇宙人生美术有精到的见解,所以能阐明别人所不能阐明的哲理。 ” 又如三十年代《红楼梦杂话》一文亦屡屡引述王国维的议论,据以发挥, “ 王氏的《红楼梦评论》中又说,此书中壮美的部分,较优美的部分多。本来艺术作品的目的,不在给予我们以道德的教训,而在赋予我们以最淳澈的美感。我们读一种作品,不应该理智地计较其思想的是非得失,而应该直觉地享受其审美的愉快。哥德的作品是这样,易卜生的作品也是这样,曹雪芹的作品又何尝不是这样。王氏之读《红楼梦》自始至终不曾以功利的眼光去计较其思想之是非得失,而只是彻头彻尾的欣赏其悲哀的壮美。 ” 又有《红楼梦之思想》 一文,谓人生痛苦无常,亦以王国维之言为善。这些论者都能体察王著的精神,道出其超越之处和精华所在,《清华文艺》上的一篇更能见出王著的缺陷,足见其非同庸常的学术水准。这位作者认为, “ 王先生评《红楼梦》之根本观察点,盖发源于叔本华之哲学思想。然而《红楼梦》作者与叔本华二人之所见是否能相合至如此程度,吾人不能无疑?予终觉根据一家言以看他家,终不免有戴起颜色的眼镜看物之危险,因所引证无论如何精密,总脱不过作者之成见,而其他不合其成见者,容易忽视过去 …… 此实东西学术接触时作学者所应万分留意者也。 ”“ 故以叔本华之学说看《红楼梦》,不如就《红楼梦》看《红楼梦》 ” 。应当说这是很中肯的见解,有助於人们全面地理解《红楼梦评论》,也有益於 “ 东西学术接触时 ” 学者保持客观的态度。 四十年代之初有两篇出於出一作者的文章,即《叔本华与红楼梦》 《尼采与红楼梦》 ,显然是直接受到王国维论著的影响而写的。这位作者回忆二十年前还在清华作中学生时得读《红楼梦评论》,因了里面 “ 许多精透的见解,当时我爱不释手,叔本华和曹雪芹的悲观思想,充满了我的心灵 ” ;今虽时过境迁,此文 “ 始终是第一篇影响我思想的文章 ” , “ 像静庵先生那样有见识的文艺批评家,还寥若晨星 ” 。他认为叔本华和曹雪芹的思想,同一源泉,就是解脱,就是对生存意志永远的清除;而男女之欲是生存意志生命延续的伟大表现,故必须压制寂灭之,因而 “ 林黛玉在艺术上不能不死 ” ,以完成贾宝玉解脱的程序。至於尼采,後期反对叔本华哲学最激烈,其人生态度和曹雪芹也极端相反。因而 “ 研究叔本华,我们只能解释《红楼梦》;研究尼采,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批评《红楼梦》。根据叔本华来看《红楼梦》,我们只觉得曹雪芹的 ‘ 是 ’ ;根据尼采来看《红楼梦》,我们就可以觉得曹雪芹的 ‘ 非 ’ 。 ” 作者认为尼采痛恨悲观主义,主张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虽偏激,但进取,是现代中华民族的对症良药。在这里作者多少有些借题发挥,其论及《红楼梦》的地方并无超出王国维之处。 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这样一篇文章。在标题和行文中并没有提到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而在精神气脉上却与之贯通,那就是牟宗三所撰题为《红楼梦悲剧之演成》的长文,约有二万字,牟宗三认为红学的考证虽较合理,究竟与文学批评不可同日而语;作家们对描写技术与结构穿插的赞叹也只是一种赏鉴,很少涉及作品表现的人生见地, “ 中国历来没有文学批评,只有文学的鉴赏或品题 ” 。 “ 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这个问题就是人生见地问题,也就是支持那部名作的思想主干问题 ” 。那么,悲剧为什么演成呢?不是善恶之攻伐,是由於 “ 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 ”“ 发于情,尽于义,求仁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 ” 。可见其悲剧观念同王国维十分近似,而且他们都是把一百二十回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充分评价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的悲剧性质, “ 後者正同释伽牟尼一样,都是以悲止悲,去痛引痛 ” 。故 “ 宝玉出家一幕,其惨远胜于黛玉之死 ” ,他要解脱此无常,其狠与冷并非是恶,吾人何所饶恕? “ 惟如此无可恕无所恕之狠与冷,始为天下之至悲。 ” 此外,从哲学意义和时代思潮来解析《红楼梦》的文章还可举出一些,如熊润桐《八十回红楼梦里一个重要的思想》 、王树槐《谈谈 红楼梦 中的人生理想》 、陈觉玄《红楼梦试论》 等。熊文以 “ 因空见色 ” 四句偈语为《红楼梦》的纲领,用 “ 灵与肉 ” 的冲突加以解析,谓 “ 空 ” 与 “ 灵 ” 相当, “ 色 ” 与 “ 肉 ” 相当。偈语的前两句是《红楼梦》的正面,後两句是背面,风月宝鉴的正反之诫一段话 “ 简直就是一篇读《红楼梦》的方法论;就是教人研究《红楼梦》应该钻入他正面所写着的肉的生活里,去领会他背面所藏着的灵的神秘! ” 他悟出曹雪芹解决灵肉冲突的方法是与朱熹、周敦颐大异其趣的,从而劝告青年不要做一个 “ 以灵制肉 ” 的道学家。王文谓 “ 《红楼梦》中的人生理想,据我看来,统言之,便是求人性的充分发挥。 ” 其要点一是 “ 忘已为人 ” 的精神;二是 “ 超越现实 ” 的精神;三是 “ 解脱罪恶 ” 的精神,求取心灵的解放。陈觉玄所撰为万余字的长篇论文,其核心在於提出贾宝玉这个人物是 “ 体情遂欲 ” 的新人性论在文艺中的反映,并结合作品列举了 “ 新人 ” 八个方面的特征。 “ 新人 ” 形象的哲学依据是清初启蒙思潮中的新型人性理论, “ 其特征就是人们自我之醒觉与发见,强调人类性去反抗封建的传统,对抗中世纪礼教的人生观,把人性从礼教中解放出来。 ”“ 新人 ” 形象的社会经济基础是 “ 因为都市商业经济成长的结果,便有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抬头,对於旧社会制度由不满而生怀疑,甚至予以否定,这是新兴市民意识表现的自然姿态,他们便需要能够表现自我理想的新文艺之产生了 ” 。这一篇文章似乎是最早提出 “ 市民说 ” 而过去却被忽略了。 上述诸文前一篇发表于二十年代初,後两篇发表于四十年代末,合同本文前面述及的一系列相关篇章,尽管见解各异、深浅不同,但可以得出这样的总体印象,这一时期对於《红楼梦》意蕴旨趣较深层次的探求,始终没有停歇过。 五 在探讨《红楼梦》哲学和美价值的同时,人们并未怠慢了它作为一部文学作品 “ 份内 ” 的多方面成就,诸如文学观念、艺术结构、人物塑造、文学语言等等。作品的总体价值和艺术机体的每一个方面本来就是紧密相连的。前文所说的 “ 多元 ” 也体现在文学范畴内研究角度和层次的多样性。 其实,在本文第三节所叙的那些不以史传观点而以小说的 观点看待《红楼梦》的评说中,和以西洋文学原理来衡估《红楼梦》的论述中,就已经包含着对曹雪芹小说观和文学观的肯定,认为这是一种不同於中国旧说部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观念。这里,可以再举出较晚的高语罕《红楼梦底文学观》 和关懿娟《红楼梦与才子佳人派小说》 二文来对这一问题作些补充和归纳。高语罕举出四点来把握作者的文学观:一、它是写实主义的;二、它反对无病呻吟;三、它注重创造;四、它重视卓越的描写技术。文章对各点均依据小说作了申述,结语谓: “ 由此看来,《红楼梦》(指前八十回)的作者的文学观点是如何的伟大,是如何的革命:知此,始可与读《红楼梦》! ” 关懿娟的文章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 “ 曹雪芹先生替我们完成了一个和平的文学革命 ” ,文中以西班牙的骑士文学作比,借用拜论的话, “ 西万提斯一笔杀死了骑士行事 ” ,意即西万提斯的吉诃德出来后,那班靠骑士文学讨饭吃的作家,自觉没趣,不敢再作。至於《红楼梦》底作者, “ 比 ‘ 吉诃德爷 ’ 的作者厚道得多,他不用讥讽,也无需嘲笑;开宗明义,便堂堂正正的假借石头答空空道人的话说出来 ” 。 “ 即使作者不说这段话,自其全书观之,我们也能明白:这本《红楼梦》,不但与前代千百本平庸的小说有别,且是一本有意挥去那业经发霉的才子佳人思想的书。 ” 《红楼梦》的章回仅具形式, “ 它的本质和内容,已非章回体所能规范得住了 ” 。 “ 作者之成功,就在他有眼光,有勇气,摆脱俗套,把这书做成一本无可挽救的大悲剧。 ” 总之,《红楼梦》为小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 为中国文学史立下一方界石 ” 。这类论述大体上揭示了曹雪芹的文艺观,给《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定了位。与此相关还有一篇《红楼梦林黛玉论诗》 的文章,实际上也折射出了曹雪芹的诗词修养和理论观念。 下面来年看艺术结构,这方面专文不多,有一篇《红楼梦之结构》,谓小说之结构指情节及布置情节之方法。该文大段征引日本盐谷温氏的《中国小说概论》复述情节尔后论曰, “ 至於《红楼梦》之布置情节也,则祸福倚伏,吉凶互兆,错综变化,不紊不乱,如线穿珠,如珠走盘,可谓我国小说中仅有之作。 ” 在其他综论《红楼梦》的文章中也常常涉及这一方面,如说 “ 其全体之结构,甚似欧洲中世之峨特式教堂,宏丽、整严、细密、精巧,无一小处非匠心布置,而全体则能引读者之精神上至於崇高之域,窥见人生之真象与其中无穷之奇美。 ” 而最为人称道、被人引用最多的当数李辰冬的论《红楼梦》结构。他在《 红楼梦 在艺术上的价值》这篇论文的第一节就是专门讨论结构的,他写道 “ 读《红楼梦》的人,因其结构的周密,与其错综的繁杂,好像跳入大海一般,前后左右,波涛澎湃;而且前起後拥,大浪伏小浪,小浪变大浪,也不知起於何地,止於何时,使我们兴茫茫沧海无边无际之叹。 ” 他以张道士提亲引起的宝黛风波和宝玉挨打这两段故事作例,让人们注意海水怎样地涨潮,许多小浪怎样地摧动,潮退以后又怎样化为无数小浪,起伏相继,馀波未尽。他以中外名著如《西游》、《水浒》、《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等作比,认为无一可及。在这些作品中 “ 选文的人,很容易选一篇自有起讫的文章;至於《红楼梦》则不然,如果选了一段精彩的文字,往往令人莫名其妙,因为他的起,已在前数回中伏下,他的落,到後数回中还有余波。 ” 只有莎士比亚的作品,和曹雪芹一样, “ 没一点结构的痕迹 ” 。曹雪芹 “ 不像巴尔札克用尽精力,去驾御这五十匹马,让人家喝彩。他对他的人物,一点显不出故意驾御的神色,好像海洋对于波涛一样,任其澎湃泛滥,一点也不约束,一点也不领导,然而个个波浪,没不是连结的,个个波浪,没不是相关的。 “ 总之,《红楼梦》固以贾宝玉为主人翁,但叙事不一定全以他为中枢 …… 然均以宝玉为证。以结构而论,没有与《红楼梦》可比的 ” 。 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本为他 1934 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至 1942 年在国内正中书局出版。该书 “ 以文学的立场,把小说当做专书来研究 ” , “ 是破天荒的创举 ” ,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红学著作之一,一年内出至六版,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书中的各个篇章,在出版之前曾先後在报刊上发表,上文所引《(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即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篇,应能代表此期《红楼梦》艺术研究所能达到的高水准。 《红楼梦》人物在任何时代都是个热门话题,不仅学者作家关注,更为广大读者乐于谈论。作为研究者,上举李辰冬文章中即有一节专谈人物描写,他还另有一篇《 红楼梦 里重要人物的分析》在北平《晨报》连载, 分别论析宝、黛、钗、凤、雨村及薛蟠诸人。作家端木蕻良在《向 红楼梦 学习描写人物》中称 “ 古今中外的一切小说里,我最爱红楼梦 ” ,喜欢书中传写人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生动手法,从对照反衬中显出各人面目的高明技巧,以及深入人物心灵的本领。 至於见诸报端的各方人士的人物评论,时有一得之见和独到之处,如说红楼姐妹中最重要之三人,分得真(湘云)、善(宝钗)、美(黛玉)三字; 如说贾政并非一味责骂宝玉,也有亲子之爱的流露; 如说全书人物独贾母能幽默,以其阅世深、有胸襟,加上聪明、闲暇,于是幽默出矣; 等等。当然,谈得最多的是宝、黛、钗三者及相互关系。暨大校刊的 “ 学生之页 ” 上有篇读红文章说黛玉值得怜爱,宝钗值得敬爱,《红楼梦》的主题决不是薛林争逐宝玉, “ 不能说宝钗是最标准的妻子,就一定要嫁给贾宝玉,宝玉又何尝是最标准的丈夫呢?宝玉、黛玉才是天生的一对 ” 另有一位作者在《幸福世界》杂志上发表的《重读红楼梦》说, “ 宝玉和黛玉的结合,照理是可能的,虽然这结合不一定会美满,但它可以创造一种生之奇迹,一种超越生命的幸福,这幸福也许短暂,它的形成已经预示了它的毁灭 ” 。 “ 黛玉像一朵美丽的花儿,谢了!宝玉却像一朵云,没入那虚渺的太空 ……” 虽然人们的同情常在林黛玉这一边,但赞美薛宝钗性格并给以高度评价的,并不少见,《曾国藩与薛宝钗》一文可堪代表。该文作者从个性气质的类型出发,将胡适与鲁迅对举、曾国藩与左宗堂对举,进而引述了红楼梦中一系列薛林对照的故事,归结道: “ 总之林若无薛,其可爱处不显;薛若无林,其可贵处不见。我意黛玉若是男子,必是左宗堂,都是眼高心大一流人物。 …… 宝钗若是男子,必又是一个曾国藩。世人或爱逞能使气,或愿藏拙装愚,这二种人,无以名之,乃名前者的林左型,名后者为曾薛型。前谓友人拟为曾薛做媒,此似嬉言,实则不是;如果世间人人之妻规夫以曾,人人之夫期妻以薛,人我之间确可免去不少无谓争执。须知曾薛型所代表者乃是人与人间关系之最高理想 ” 。 不过更多的读者在佩服宝钗出将入相的才华和道学修养的渊深之馀,还是把票投给了以生命殉情爱的林黛玉, “ 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拥黛派 ” 。薛林的话题,确是永恒的。 这一时期所有关於人物的评论中,见解最深刻、分析最透彻、文笔最优美、影响也最深远的要数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自 1943 年下半年至 1945 年上半年大约两年的时间里,他在《现代妇女》杂志上连续刊出了一系列《红楼梦》人物主要是女性人物的评论,依次为袭人、晴雯、探春、鸳鸯、司棋、尤三姐、妙玉、惜春、紫鹃、芳官、凤姐、可卿、湘云、宝钗、黛玉、贾宝玉等,于 1948 年结集成《红楼梦人物论》,共收文章十九篇,由国际文化服务社印行。正如当时的一些书评所说, “ 太愚先生的近著,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完整的文艺批评 ” 、 “ 作者是一位有深刻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学造诣的人,他运用了史的唯物论的方法和他那修养有素的如花妙笔,把这部若干年来被模糊、被歪曲、被割裂、被一知半解红楼梦,正本清源完完全全地提示给读者了 ” 。他 “ 不但告诉我们怎样去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并且告诉我们怎样去探索作者的灵魂。不但告诉我们怎样去了解过去的人物,而且教我们怎样去认识自己身边周围的人物。 ” 《红楼梦人物论》在八十年代重又修订再版,当代读者易於看到,故本书仅收一篇作为代表。 关於语言,研究的专文不多,王潢《论 红楼梦 里的文学用语》有比较全面的论述,认为 “ 中国语言的成熟,有赖于曹雪芹 ” ,作家 “ 不仅是语言的挖掘者,还是语言的创造者 ” ,《红楼梦》是 “ 中国语言的宝库 ” 。 计开在《红楼梦的对话》中则谓小说的叙述描写死板,人物由对话而 “ 起死回生 ” 。 太愚复有一篇《红楼梦的语言》 ,当然不在 “ 人物论 ” 之列,现收入本书。此外,在不少长篇综论中多有论及语言的,如说《石头记》为中国文之最美者, “ 纯粹、灵活、和雅、圆润,切近实事而不粗俗,传达精神而不高古 ” 。又能恰合每一人物之身分性格,纤悉至当;更具备中国各体各家文章之美於一人一书。 有的短文专对《红楼梦》中的 “ 早晚 ” 、 “ 驳回 ” 等用语加以辨析探讨, 是很切实具体的语言研究。 《红楼梦》与其他作品的比较研究,除去前文述及的在中西文学的座标中观照外,也偶见《红楼梦》与《子夜》、《红楼梦》与《茶花女》一类题目 。较多的还是《红楼梦》与中国其他古典小说的比较,如《水浒传》,本文第二节曾涉及,还有一位论者比较阅读二书之感受:一个是 “ 快读 ” 一个是 “ 细绎。一个是橄榄,一个是雪梨。正如春兰秋菊,各极一时,同样动人。若说耐读,则红楼到处可以流连;而水浒利落,大刀阔斧,一览无余。 “ 我情愿吃那橄榄的亦苦亦甘,暂不吃这雪梨的又脆又甜! ” 可谓形象真切,道出个中滋味。 六 考证作者家世和研究版本是新红学的主要贡献,本书既原则上不收胡、俞等诸红学大家的论著,因而这方面的文章自然相对地少。尽管如此,仍有一些重要篇什值得今人参考。 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和严微青《关于 红楼梦 作者家世的新材料》发表於三十年代, 是曹家朱批奏折发现後较早的研究成果;四十年代初,又有周黎庵《谈清代织造世家曹氏》一文,也是根据这些新资料提出对雪芹上几代家世看法的,徐文滢《 红楼梦考证 的商榷》肯定新资料提供的事实,对 “ 自传说 ” 则大持异议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批文献资料,今天普通读者都能看到,家世研究业已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但我们仍可从上述文章中了解当年获知这些新材料的兴奋和由此推导得出的论断。由对家世的探讨自然联系到雪芹的祖籍,李玄伯的文章提出了 “ 曹寅实系丰润人而占籍汉军 ” ,正是曹雪芹祖籍丰润说的来源。至 1947 年 12 月,北京《新民报副刊》有一署名守常的短文《曹雪芹籍贯》,主丰润说;同月在青岛《民言报》晚刊上刊有署名萍踪的《曹雪芹籍贯》,文更短,所见雷同于上文 。青岛之文被时在山东大学的杨向奎所注意,致信胡适请问祖籍问题并转引该文,胡适因作复申述 “ 曹雪芹的家世,倒数上去六代,都不能算是丰润人 ” 。胡适的答复载 1948 年 2 月 14 日 《申报》 “ 文史 ” 第十期,今作为萍踪文之附录收存。关于祖籍问题,这一时期并未引起更多的讨论。 版本方面,容庚在二十年代有《红楼梦的本子问题质胡适之俞平伯先生》一文连载于北京大学的刊物,他以自己购得的一部旧钞本和排印的程本进行对校,中心意思在论证: “ 钞本当在程本之前,钞本已经是百二十回,则後四十回断不是高鹗所补作。 ” 对高鹗续作说持异议的还有宋孔显,他的题目即标举《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曹雪芹作》,不过论证的角度不同於容文,是从程高的序、引言以及前八十回也存在矛盾疏失等方面来加以说明的。 关于正文的文字,有一则短文很引人注目,这就是见于 1924 年《小说世界》上吴轩丞的《红楼梦之误字》,谓第十二回 “ 是年冬底,林如海病重 ” ,据作者在金陵四象桥下购得的一册《红楼梦》残钞本,其中 “ 冬底之冬字,作八月二字,并写一格中 ” ,於是原先 “ 颇费猜疑 ” 的时序上的矛盾得到解决, “ 不觉恍然大悟 ” 。 吴轩丞即吴克岐,为《犬窝谭红》撰者,此处所举系残钞本重要异文之一。另有署名素痴的《跋今本 红楼梦 第一回》,指出今本《红楼梦》以 “ 此开卷第一回也 ” 起,而这起首一段本是评语的总序, “ 传钞者误以与正文相混,相沿至今 ” 。 关於所谓旧时真本的一则记载,见于境遍佛声《读红楼梦 记》: “ 相传旧本红楼,末卷作袭人嫁琪官后,家道隆隆日起,袭人既享温饱,不复更忆故主,一日大雪,扶小婢出庭中赏雪,忽闻门外诵经化斋之声,声音甚熟习而一时不能记忆为谁,遂偕小婢启户审视,化斋者恰至门前,则门内为袭人,门外为宝玉,彼此相视,皆不能出一语,默对许时,二人因仆地而殁。以上所云,说甚奇特,与今本大异 ” 。 另有三六桥本,情节与此不同,北大张琦翔文中提及, “ 在日本三六桥又有四十回本(按,似应作三十回本),传闻如此,未见本书 ” 今将张文收入备考。 後四十回问题自新红学家提出之後歧见极大,可谓南辕北辙、天上地下。持肯定意见的不乏名家,如吴宓认为 “ 愚意後四十回并不劣於前八十回,但盛衰悲欢之变迁甚巨,书中情事自能使读者所感不同,即世中人实际之经验亦如此,岂必定属于另一人所撰作乎? ” 佩之谓 “ 依全书结构而看,这书万万不是出于两人 ” 。许多论者都是把全书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并激赏其续作和结局的,牟宗三的见解可作代表: “ 人们喜欢看《红楼梦》的前八十回,我则喜欢看後四十回。人们若有成见,以为曹雪芹的技术高,我则以为高鹗的见解高,技术也不低。前八十回固然一条活龙,铺排的面面俱到,天衣无缝;然而後四十回的点睛,却一点成功,顿时首尾活跃起来。我因为喜欢後四十回的点睛,所以随着也把前八十回高抬起来。不然,则前八十回却只是一个大龙身子,呆呆的在那里铺设着,虽然是活,却活得不灵 ” 。 “ 全书之有意义,全在高鹗之一点。 ” 持贬抑和否定见解的,也很有力量。且看李辰冬的评论,他以为前八十回 “ 所描写的是人类的灵魂,所以事实少而意象与情感多 ” ; “ 自从八十一回以後,描写的完全是些事实,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味如嚼蜡,枯燥生涩,好像是从前八十回里取些事实,而把些事实写个结束罢了,引不起一点意象与情感。他所描写的是中国大家庭的琐事,而非人类的灵魂。前八十回的《红楼梦》是世界的作品,而後四十回是清初中国家庭的情形。前八十回能百读不厌,且每读一次都有些新的发现,而读後四十回的目的仅在知道故事的结束,结果知道了,没有再读的勇气。 ” 後四十回的中心思想,以四个字了之,就是 “ 福善祸淫 ” , 李辰冬从思想、风格与环境来分析前后的异质,较之胡俞就版本、回目与故事情节等判别二者的不同更进一步。王璜从语言的角度断定全书决不是一个人所写, “ 最足以证明後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却是书里的文字用语。高鹗只续完《红楼梦》的故事,却没法续用曹雪芹所采用的日常用语。後四十回的语言,单调而枯燥;续者虽深深感到语言的贫困,却没法一谋解救 ” 。 “ 後四十回的作者,虽能体会前八十回作者的用意,凑补这未完成的故事,但因不善采用这些贵族层的日常用语,(也可以说,根本不注意语言的运用),而遭受悲惨的失败。 ” 有的论者贬斥更甚,谓 “ 高鹗的国语程度,只不过四十分左右,而妄想弄巧,其成拙也当然,实在太看不过高鹗的横行无忌 ” 。 更有人代贾宝玉拟 “ 致高鹗的抗议书 ” 说, “ 您把我硬拉下水去做和尚 …… 也把我宝钗姐姐写得太不堪了 ” 。 这虽近游戏文字,却也反映了对後四十回的看法。正反两面的论评尚多,不胜枚举。我们看双方的理由和语气,真是旗鼓相当,莫能相下,这种歧见和争论,一直延续到当代。 索隐派在这一时期虽不像清末那么风行,却连绵不断。本书收录了蔡元培 1926 年为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所作的序以及景梅九《红楼梦真谛》自序。蔡序谓寿著 “ 为专演清世宗与诸兄弟争立之事,虽与余所见不尽同,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此类考据,本不易即有定论;各尊所闻以待读者之继续研求,方以多歧为贵,不取苟同也。 ” 景序作于 1935 年正当民族危亡之际, “ 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回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盖荒者亡也,唐者中国也,荒唐者即亡国之谓,人世之酸辛莫甚于亡国 ” 。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亡国之人真不知身死何所,瓜分耶,共管耶 …… 昔者惟我独尊,今则寄人篱下矣。 ” 文後有编者附言,谓读景著 “ 始知《红楼梦》为民族革命文书,序文尤足唤醒我民众之精神 ” 。 由此可见,虽时移世迁,而索隐家心系时政, “ 持民族主义甚挚 ” 的情怀,始终不改。清代索隐诸家的影响也一直存在,学者文士持此类观点者代不乏人,本文第二节曾述及中央大学文学院讨论会,系主任汪辟疆就发言称《红楼梦》 “ 是一部民族史 ” , “ 作者有亡国之痛 ” , “ 应该要用读历史的眼光去读它 ” 。更为有趣的是当学生提出 “ 妙玉到哪儿去了 ” 的问题时,汪先生答: “ 她回慈溪老家去了 ” !大家愕然。汪解释说, “ 因为相传《红楼梦》是说明珠家事的,宝玉是纳兰成德,妙玉便是姜西溟 ” ,是成德的老师,据《郎潜纪闻》,一次成德提起 “ 家大人 ” 请 “ 老师出山 ” 当礼遇权贵之事,惹得西溟大怒, “ 卷起行李一气归隐慈溪,所以我说妙玉回到慈溪去了。 ” 引起听众大笑。 至四十年代後期,有一位署名湛庐的作者,在 1947 年的《北平时报》上一连二十二次揭载其索隐之心得,总题曰《红楼梦发微》,之前有一篇 “ 我亦为红楼索隐 ” ,说自己之爱好《红楼梦》 “ 因为它是民族意识特高的一部小说 ” ,这方面的兴趣,完全受了蔡元培的影响。 然其具体意见却不同于蔡,甚至相反。蔡以女子多指汉人,男子多指满人, “ 我认为作者的春秋笔意,绝对以男子代表汉人,为阳;以女子代表满人,为阴。 ” 水来土淹,满人虽侵略华夏,汉人亦能抵抗、同化, “ 泥实为水和土而成 ” 。 次年即 1948 年 10 月至 11 月间,湛庐又在《华北日报》上连载 “ 发微 ” ,继续发挥红楼梦为民族小说,所隐为清初四朝之事的观点。他不同意索隐阻碍欣赏的说法,认为索隐工作与文学欣赏是一体的, “ 文学上出色的作品,所以才值得後人探索 ” 。对于清代索隐盛行的原因,有一种解释颇为独特,认为是小说地位低下的反映,清代的读书人 “ 一方面觉得《红楼梦》好,一方面又觉得《红楼梦》出身低贱 ” ,就如老爷爱上了丫头,怎么办呢?只有 “ 把《红楼梦》扶正,于是所谓索隐,所谓影射,便是这扶正的一种手段了 ” 。 “ 在我个人看来,《红楼梦》的索隐批评,实际便是这种轻蔑小说的潜在意识在作祟。 ” 这篇文章受到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作为一则文学漫谈,不论是否谈到点子上,其探究索隐的批评心理的意向是显而易见的。 《红楼梦》的考证除了作者和版本两大方面外,小说本身还有许多问题足以引发人们考索的兴趣,诸如人物的原型问题、年龄问题、脚的问题、地点问题,等等。有一位作者,从十来种清人笔记中,提供了七位 “ 与曹雪芹有关的女子 ” 或有中表之亲,或为美姬情婢, “ 让有兴致的读者,自己去和《红楼梦》印证 ” ,意在提供书中黛钗等人的原型。其他亦有论者指人物故事确有其人其事者。年龄问题则早就有人发现书中矛盾,如巧姐忽大忽小、宝玉元春究差几岁、黛玉年岁多处不合等等。 有专文考订的,也有综论述及的,历来是细心读者的一大疑惑。说到《红楼梦》写女子是 “ 天足 ” 还是 “ 缠足 ” ,更是一个费解的闷葫芦,因其关系到满汉习俗,满人天足、汉人缠足,更成了人们颇感兴趣的一个小小热点,二十年代北京《益世报》上就刊出过 “ 脚的研究 ” 之讨论文章, 太抵以主张天足占上风,均以《红楼梦》中相关描写证之。以後余绪不绝。当代仍有论者做这方面文章,宜乎一观前人所论。地点问题更是一个新红学家业已提出,不断为人探讨的问题,主张南京说、北京说、西安说各有所据,还是李玄伯在两篇讨论地点问题的短文中所说合於情理,他以为小说并非传记,不必实指, “ 长安 ”“ 不过文章内泛用的京师而已 ” 。 大观园座落何处同样是从清代起就众说纷纭的老话题,有随园说、什刹海说等,园中建筑和风光景物南北兼备,令人惝恍迷离。《大观园源流辨》堪称论析这一课题的很有说服力的文章。它从园林发展史的角度,指出 “ 中国园林的发达有两个系统:一是苑囿式,一是庭园式 ” 。前者起于秦汉,豁达雄大,北部各园多属之;后者自赵宋而后,形成幽深闲寂的风格,为南方庭园特色,重借景、工叠石。明清之际,燕京西部名园林立,造园艺术益臻成熟。由此 “ 可知北京园林的发达,至康熙乾隆间而极盛。这个时期,北方苑囿系统的园林,大部分被庭园系统的因素浸润了。《红楼梦》大观园的规模就是在这个历史的根据下而产生的,它是溶和苑囿和庭园两种系统而成的一个私家园林。 ” 它受当时皇家园林设计的影响极大,特别是稻香村观稼和栊翠庵建寺更非私家园林所能有。大观园的规模格局、景点布设、意境营造、材质图案等等,无不可以从当时的园林艺术中借鉴、汲取,进而脱胎、创造。作者申明这种研究不能助长索隐诸说, “ 我的本意只在辨明大观园之所以为大观园的客观根据,如果有奢望的话,亦只在使人不敢再任意瞎猜它就是谁的园林罢了。 ” 无论对红学研究还是园林研究,这都是一篇很有学术价值的文章。 《红楼梦》的名物考索亦颇受关注。小说中写到的 “ 洋货 ” ,为中西文化交通史的研究者所重视,撰成专文,大有助於考订《红楼梦》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这方面早在二十年代就有人以《红楼梦里的西洋物质文明》 为题,摘出小说中八处写到西洋物品的地方与《清统一志》和《文献通考》中所载的外国贡品加以对照。到了四十年代,方豪撰写了《 红楼梦 新考》等多篇文章 ,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红楼梦》中的外国物品,分类考索其来源,所据资料不仅有清朝的官方档案和士人笔记,更有外国教会的文献和外籍教士的记录。这些资料不仅翔实丰富,而且有些为一般人难以见到,方豪以其与教会的缘分和精通拉丁语、法语、英语等多种外语,悉心收集、严密考订,作成此项研究,功不可没。《新考》是一篇近三万字的长文,包罗的外国物品的类别有呢布、钟表、工艺、食品、药品、动物、美术品等,尔後分别考索其何时传入,由何种途径传入,皇帝和王公大臣对此类西洋事物有何种反应,以此与小说中的相关描写对照印证。该文还有一节专述 “ 《红楼梦》撰人与外国人的关系 ” ,连同方豪的另一篇文章《康熙时曾经进入江宁织造局的西洋人》,提供了当时外国传教士在康熙南巡时 “ 见驾 ” 的情形,由此推论雪芹先人 “ 俱有晤见西人之机会 ” ,书中西洋物品之 “ 来源虽非一途,但来自洋教士者必占多数,盖贡使寥寥可数,而又稍留即返,不若教士之常居中国,并有在 ‘ 内廷行走 ’ 者,且教士络绎而来,故西洋物品之传入宫中及显宦之手,亦源源不绝也。 ” 这样的结论自有其合理性,所据资料对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弥足珍贵。 论及《红楼梦》里医药的文章很少,有一篇以此为题且篇幅颇长之文,谓《红楼梦》作者虽渊博, “ 但他的对於医、药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还是很平庸的 ” , 所见与人不同,应备一说。 七 本书收入的文章中,有几种长篇论著应当给以专门的介绍,它们都是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包含了各自研究心得的,分述如下。 张笑侠的《读红楼梦笔记》是一部评点式作品,全长约十余万字,在 1928 、 1929 年的天津《泰晤士报》 “ 快哉亭 ” 专栏中长期连载。其内容包括:第一章,红之谱,包括各家之家谱、全书之年谱、各人之年谱;第二章,红之表,包括各人生辰表、全书人名表、各人之下人表;第三章,红之评,包括全书之舛漏及总论;第四章,各人之小传。这一次序在发表过程中有所调整。第三、四章调换,第四章为总评(红之舛附入),篇幅最长,为全书主体。总评依小说回次,顺序而下,固然是对小说本身的评批,亦常对前人评批发表评论,如对太平闲人、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常持异议。这部 “ 笔记 ” 具有历来评点派作品之特色,即读书很细,间有独到之见而总体观之不免支离零碎,有时还颇拘迂,如说最难明白 “ 宝玉黛玉宝钗及其他姐妹之才学,均不知其系由何处得来 ” 。由于《笔记》篇幅太长且引述情节过多,本书仅节选若干。 本节要着重介绍的是以下三篇论文,即二十年代刘大杰的《红楼梦里重要问题的讨论及其艺术上的批评》,三十年代李长之的《红楼梦批判》,四十年代张天翼的《贾宝玉的出家》。 刘大杰这篇论文是为《晨报》七周年纪念而作的,发表在 1925 年 12 月 1 日 《晨报》增刊上。全文约三万五千字,分为十节;一、《红楼梦》的作者及其生平,二、曹雪芹与贾宝玉,三、《红楼梦》索隐之派别,四、高鹗续书之讨论,五、《红楼梦》的地点问题,六、《红楼梦》里性欲的描写,七、《红楼梦》之描写与结构,八、《红楼梦》的版本问题,九、《红楼梦》在中国文坛上的位置,十、余论。从上述小标题可以看出刘文的规模,涉及的问题相当全面。刘文汲取和肯定了前人的成果,多持平之论,比方他充分评价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取用其在作者和家世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校正了自传说,代之以 “ 自叙传的小说 ” ,将二者加以区别, “ 写贾宝玉的个性及身世,说取材于曹雪芹自己,当然是可以;说里面的贾宝玉,就是曹雪芹,那也就不对了 ” 。又比方对索隐派,虽则认为它是附会,无助于发现红楼梦的价值,但是 “ 索隐的先生们的原来的用意,确是想提高红楼梦的价值,他们这一点苦心,我们无论如何是应该了解的 ” ,因而对索隐各派,给以介绍。再比如他认同後四十回比不上前八十回,高鹗的才情比不上曹雪芹,但这是因为 “ 续书比原著难 ” ,肯定高鹗打破了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大胆地写黛玉病死、宝玉出家,眼光高出一般。同时,刘文也包含了他个人的独特见解,比方说他认为《红楼梦》的地点,在陕西的长安。又比方他认为《红楼梦》 “ 强于描写个性,拙於描写风景 ” ,描写大观园那些文字就很抽象,难说精采,而描写个性则特别有力量,最深刻的是林黛玉、刘老老、王熙凤三个。作者亦长於叙事, “ 描写失意的事情比描写得意的事情,都要深刻而活动 ” 。再比如论到《红楼梦》在中国文坛上的位置,可以与屈骚、史记、唐诗、宋词、元曲并列, “ 谁也应该承认它是第一等的作品。但是拿起世界文学批评的眼光来说话的时候,那就有点不同了 ” ,它不能摆脱中国旧有的消极思想,故不能同世界第一等作品相提并论。总的说,在二十年代中期就有这样一篇相当全面而中肯的综论,殊为难得。 李长之的《红楼梦批判》发表于 1933 年,在 3 月 4 日 出版的《清华周刊》三十九卷第一期和第七期上分两次刊出。全文约三万三千字,从第一节 “ 引子 ” 可知,该文是为 “ 纪念伟大的天才曹雪芹逝世百七十年 ” 而写的,以下的标目依次为:二、《红楼梦》作者对於文学的态度之考察,三、论《红楼梦》的文学技巧,其中分列, 1 、艺术家的看见, 2 、实生活中的活材料, 3 、活的语言之运用和国民文学, 4 、自然主义作风的成和败, 5 、深刻的心理分析, 6 、清晰的个性的人物。全文未完,作者在 “ 暂跋 ” 中写道, “ 就现在发表的说,只有全文的一少半。在论文学的技巧下,还有两个小题目,阐说红楼梦之悲剧的意义;和论文学的技巧相并列的还有三个大题目,一论红楼梦之内容,也就是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一论红楼梦的社会史的分析,一是总结论。在北平文化机关的 ‘ 装箱 ’ 空气中,我的文章材料也寄到远处了,因而暂结 ” 。由此可以了解这篇文稿本应是一部十万字左右的著作,未能刊完是由於时局的原因。在已刊出的第一部分里,李长之以悲愤的心情痛感天才曹雪芹被国人冷遇和误解,呼吁要冲开一切, “ 和我们的天才握手 ” 。他认为一百七十年来只有三件事可记:一是 1797 高鹗後四十回的完成,高鹗 “ 非常了解曹雪芹,他本人的艺术的手腕也并不让於曹雪芹 ” , “ 他是曹雪芹死后的第一个知己 ” 。 後文甚至还比拟说 “ 曹雪芹像托尔斯泰,高鹗像朵斯退益夫斯基 ” ,高更能写精神的方面。一是 1904 年王国维作《红楼梦评论》, “ 这是第一个会赏鉴红楼梦的人。他完全拿了西洋美学的眼光,用着近代文艺批评的态度,来加以估量的。他敢说红楼梦是中国第一部艺术作品 …… 他最了解红楼梦了。不但在过去,就在现在,也无人及他。 ” 一是 1928 年 “ 胡适作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把他六年前的红楼梦考证更加确定了。他把红学打得一扫而空,他把作者的生活、背境,给人作出一个确然的轮廓 ” , “ 於是一切没有证据的,或者证据不可靠的,便都敛迹了 ” 。李文第二部分考察红楼梦作者看重的是不计功利的纯文艺,反对陈套,要求艺术提高人的精神和表现理想。第三部分由於结合小说作了大量具体分析,因而所占篇幅亦最多。值得注意的是李长之对文学形式技巧的理解,认为形式可以消解内容, “ 我们对着一种大艺术品时,我们只就那形式,便获得了它的内容 …… 我们的精神活动浸入埋伏于当前即是的艺术品的形式之中,我们与作者立在同一的情绪里,材料的痕迹化为乌有了 ” , “ 那内容在形式里已好好地传给你了 ” ,这虽来自於大诗人席勒的启示,以其合於艺术的规律,李长之融会而施之於《红楼梦》, “ 岂是单单道着他的文学技巧 ” , “ 道着他的全部人生 ” 。因而这大篇《红楼梦》文学技巧的具体分析便超越了评批式的就事论事的局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发表於 1942 年 11 月 15 日 在桂林出版的《文学创作》第一卷第三期,後收入一本包括多篇论《红楼梦》人物的集子,就以 “ 贾宝玉的出家 ” 为书名,於 1946 年由东南出版社出版。张文约三万三千字,它并非是一篇单纯的人物论,而是由主人公的结局切入,以果求因,提示出人物和作品本身存在的深刻矛盾。文章先是嘲笑了那些 “ 圆梦派 ” 的续书作品,虽说是 “ 圆 ” 了,结果弄得贾宝玉不成其为贾宝玉,林黛玉不成其为林黛玉。继之进入正题,提出贾宝玉出家这个结局的意义比那样的团圆高明得多,解决的是 “ 整个人生大道的大问题 ” 。然而 “ 宝玉出家以後怎样 ” ?书中并无下文,参照作者笔下已经出家的两类人,已经暗示 “ 这条路走不通 ” 。虽则楔子中点明,一切都是前世因缘,梦幻而已,作家却把尘世生活表现得那么生动、亲切、温暖, “ 他倒是着眼在现世因缘,把因因果果抓得紧紧的,一步一步合理地发展下来的 ” ,这是 “ 本书极可贵的优点 ” 。宝玉的出家正是诸般因果发展之必然, “ 他有他自己的世界,跟别人不同,可他实际上又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面 ” ,他不就范就要超脱出去。文章揭示了人物自身以及作家对人物的态度存在的矛盾,认为那两首评批宝玉的《西江月》词 “ 既不能视为反话,也不能把它当作正面的教训 ” , “ 作者对贾政,对贾宝玉,似乎各都给以同情、首肯 …… 可贾政所代表的这个世界偏容不得贾宝玉型。这就不容易处理了。於是我们就只好跟着作者的笔 —— 在这两者之间摆来摆去。 ” 张天翼忠实地道出自己阅读的感受, “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 是全书中自己所喜欢段落的首选, “ 我总觉得这段描写,是全书中最悲剧性的东西 ” , “ 不瞒你说,我看到别的那些惨伤的场面 —— 甚至晴雯之死、黛玉之死,也不及这里使我感动 ” 。 “ 这悲剧的成因,我想就是在於 —— 他们有爱,而缺少彼此的了解。 ” 作家的感情与理智不能一致,而创作又不能虚伪,导致了矛盾现象,即使叫 “ 出家万岁 ” 也还是并未找到出路。文章的结论, “ 这部作品是两重性的:非悲剧,亦非非悲剧。 ” 对於後四十回则有十分风趣的批评,谓出家大不易,还得履行种种麻烦的手续,圆房、赶考, “ 自己看破了红尘,却一定要留个後代下来,以便在红尘里爬来爬去出风头 ” ,难道成佛也讲求正途出身,还要惊动皇帝老子敕封文妙真人 …… 兰桂齐芳,世界恢复老样子,出家就更冤更无谓了。看来续作者更热中於世间,心地极好,也是团圆派里的一位;他 “ 总算是救出了红楼梦的故事坯子 ” ,可原作的两重性矛盾不见了, “ 不再徘徊於世间和出世间 ” ,乾脆回到了富贵场中。总之,张天翼以创作家的敏感和批评家的逻辑,处处从阅读的感受出发,无大幅引例和大段说理,娓娓道来,如剥茧抽丝,层层递进,在亲切幽默中使人憬然有悟。 以上三篇论文,尽管撰者学术个性不同,发表时间不同;然而都是力作,无论从广度或深度上,均堪称这一时期红学论文中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论著。 这里还应提及一篇专论即《红楼梦与中国经济》 ,以经济的视角来论评,不说绝无仅有也十分稀见。该文从《红楼梦》这样一部文学巨著看中国社会,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中国某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实录,同时也提供了清代乾隆年间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方面的背景材料,可资参考。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这一时期出版的几种《红楼梦》的序言,序言往往也是一种评论。如 1923 年许啸天的 “ 新序 ” 猛烈抨击素隐家和考据家,认为不必迷信最初的版本,尽可按照文学上尽善尽美的理想大胆删改,因将《红楼梦》校成一个百回本。此举受到刘大杰的严厉谴责,指为版本史的耻事、 “ 文艺界的公敌 ” 。三十年代茅盾的《节本红楼梦导言》概要表述了对《红楼梦》的见解及删节原则,是对 “ 独秀先生提议 ” 即他曾期望 “ 有名手将《石头记》琐屑的故事尽量删削 ” 的一种回应。此节本在当代曾经再版。 八 行文至此,读者对这部 “ 汇要 ” 大致有了一个轮廓,编者力求保存历史本来面貌的初衷也许能够得到读者的体察。 我们期望: 首先,本书至少可以作为一种资料长编,供研究本世纪上半叶红学发展的学者参考。前文曾经提到,这一时期的《红楼梦》研究少有政治的干扰和商业的炒作,因而保有其本分和本色。评论文章比较个性化,少八股气;既有学理探讨,亦不乏随笔感想;虽多歧见,而少意气。从总体上说,尽管数量质量远不能同近五十年相比,但仍有其值得珍视和发扬的风气和传统,应当受到治红楼梦学术史者的重视。 其次,对于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具体切实地了解这段历史可以避免炒冷饭、走弯路,可以把起点置於前人的成果之上,收事半功倍之效。上文已经论及这一时期红学研究的多元和多层,不论是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方法,都已相当广泛和多样,许多问题都已提出或涉及。大而言之, “ 《红楼梦》确实包含了 ‘ 文学 ’‘ 哲学 ’‘ 历史 ’ 的三项,不能够单单靠定了一途立论,不然怎么算得起 ‘ 横看成岭竖成峰 ’ 的书啊 ” 这是一位论者 1920 年所撰文章的结束语,足见以文、史、哲多个层面去研读《红楼梦》,早在二十年代之初就被郑重提出了。小而言之,《红楼梦》中 “ 脚 ” 的问题、即女子是天足还是缠足,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屡有讨论,前文已及。今天如果再把这些当成新鲜见解、独家发明,岂不有点可笑! 再次,对於一般读者,即使并不熟悉甚至未曾接触过《红楼梦》,本书也不失为一种有趣有益的读物。本书收录的一位作者,以他个人读过三十余遍《红楼梦》、接触过上百爱红者的经验,在心领神会之馀,总结出如何读《红楼梦》的十四条建议,谓 “ 应趁风和日暖时去读,来印证书中的明媚新鲜 ” ; “ 应趁秋高气爽时去读,来印证书中的全声玉振 ” ; “ 应趁风晨雨夕时去读,来印证书中的怨旷萧骚 ” ; “ 应趁冬闺消寒时去读,来印证书中的温暖融和 ” ;其第十四条曰, “ 红楼梦宜於升官发财时受罪入狱时读之,以便有缩手回头的机会 ” 。还举出《红楼梦》可 “ 移人性情 ” 的十一项功能,如可医俗病、可医吝病、可医贪病 …… 等等 。看了这位论者的心得,真教人不由得不去翻开这部奇书,加入爱红者的行列。《红楼梦》的读者由此更加众多,阅读水平更加提高,不亦宜乎。 总之,本书果若能使人温故知新,各有所获,则编者於愿足矣。 最後,应当说明这样一项大型资料得以集结出版,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事,而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同心协力更是促其完竣的直接保证。尤其是林东海先生自七十年代初受命编辑《红楼梦研究资料》,经年累月孜孜於北图柏林寺报刊馆,为此书奠下基础,今主持编审,总揽其成,贡献良多。周绚隆同志担任本书责任编辑,整理校阅,细加厘订,作了大量工作。还应特别提到长期从事资料工作、埋头苦干甘愿奉献的刘伯渊君,本书的大量资料从收集、整理、复印、放大以及若干初步加工,无不渗透着他的辛劳和汗水,许多琐屑而具体的的事务都由刘君承担,令人感佩。因此,本书的出版应归功于大家尤其是上述诸位,笔者所做十分有限。至于这篇前言挂一漏万、轻重失当、述评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文责所在,笔者当不能辞其咎。 限於闻见及各方面条件,本书从收录到编辑,难以尽善,恳请读者和方家批评赐正。 一九九八年八月 注释: 习之《红学之派别》,载 1948 年 6 月 14 日 北京《新民报日刊》 闻天《读红楼梦後的一点感想》,载 1921 年 7 月 12 日 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姜亮夫《红楼梦送我出青年时代》,载 1935 年 6 月上海《青年界》第八卷第一号 中央大学文学院《第一次学术座谈会纪事》、《水浒传与红楼梦》、《汪辟疆先生的意见》、《十大问题》,载 1944 年 4 月重庆书局发行《中国文学》创刊号 “ 艺文丛话 ” 刘大杰《红楼梦里重要问题的讨论及其艺术上的批评》,载 1925 年 12 月 1 日 《晨报》七周年增刊 梅生《红楼梦辨》,载 1923 年 4 月 20 日 上海《时事新报》 哀梨《红学之点滴》,载 1927 年 9 月 3 日 北京《世界日报》 黄乃秋《评胡适〈红楼梦考证〉》,载 1925 年 2 月《学衡》第三十八期 怡墅《各家关於红楼梦之解释的比较和批评》,载 1928 年 10 月 29 日 《南开双周》第二卷第三期 汝衡《红楼梦新评》,连载於 1922 年 6 月 30 日 、 7 月 3 日 、 7 月 4 日 、 7 月 5 日 、 7 月 6 日 、 7 月 7 日 、 7 月 8 日 上海《时报》 “ 小说观 ” 专栏 吴俊升《我读红楼梦的见解》,载 1922 年 3 月 18 日 上海《时事新报》 吴宓《石头记评赞》,载 1942 年 11 月桂林《旅行杂志》第十六卷十一期 吴宓《红楼梦新谈》,载 1920 年 3 月 27 日 、 4 月 3 日 上海《民心周报》第一卷第十七、十八期 同 同 平沙《知识与 “ 红楼 ” 》,载 1924 年 4 月 27 日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兢生《红楼梦林黛玉的哭》,载 1928 年 5 月 1 日 上海美的书店发行《情化》第一卷创刊号 刘大杰《红楼梦里性欲的描写》,载 1929 年 2 月《文学论集》 沈雁冰《中国文学内的性欲描写》,载 1927 年 6 月《小说月报》第十七卷号外郑振铎编《中国文学研究》 熊润桐《红楼梦是什么主义的作品》,载 1924 年 12 月 1 日 《革新》第一卷第六期 涛每《读王国维先生〈红楼梦评论〉之后》,载 1925 年 10 月《清华文艺》第一卷第二期 红瓣《红楼梦杂话》,载 1938 年 7 月 30 、 31 日天津《庸报》 王家 《红楼梦之思想》,载 1933 年 11 月 10 日 上海《光华大学》第二卷第三期 陈铨《叔本华与红楼梦》,载 1940 年 7 月昆明《今日评论》第四卷二期 陈铨《尼采与红楼梦》,载 1941 年 11 月昆明《当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期 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载 1935 年 12 月 15 日 、 1936 年 1 月 15 日 《文哲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第四期 熊润桐《八十回红楼梦里一个重要的思想》,载 1923 年 4 月上海《革新》第一卷第四期 王树槐《谈谈〈红楼梦〉中的人生理想》,载 1947 年 9 月 30 日 《文化先锋》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 陈觉玄《〈红楼梦〉试论》,载 1948 年 4 月 15 日 《文讯》第八卷第四期 高语罕《〈红楼梦〉底文学观》,载 1943 年 8 月 15 日 《东方杂志》(重庆)第三十九卷第十一号 关懿娟《〈红楼梦〉与才子佳人派小说》,载 1945 年 1 月 1 日 《华声》半月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 刘梦秋《〈红楼梦〉林黛玉论诗》,载 1946 年 4 月 1 日 《东方杂志》(重庆)第四十二卷第七号 王家 《红楼梦之结构》,载 1933 年 11 月 25 日 上海《光华大学》第二卷第四期 同 李辰冬《〈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价值》,载 1934 年 11 月 26 日 、 12 月 2 日 《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四十七、四十八期 雅兴《红楼梦研究》(书评),载 1942 年 8 月 30 日 《文讯》第三卷第二期 李辰冬《〈红楼梦〉里重要人物的分析》,载 1935 年 5 月 24 日 、 28 日、 30 日《北平晨报》 “ 北晨学园 ” 第八一四、八一五、八一六号 端木蕻良《向〈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载 1942 年 6 月 20 日 桂林《文学报》第一号 绪《宝钗、黛玉、湘云》,载 1944 年 9 月 6 日 重庆《新民报晚刊》 仁《亲子之爱》,载 1947 年 3 月 30 日 汉口《星报周刊》第三十二期 绪《红楼梦发微 · 幽默》,载 1944 年 5 月 13 日 重庆《新民报晚刊》 戴潮声《读红楼梦记》,戴 1943 年 5 月 15 日 《暨大校刊》第一期 谢紫《重读红楼梦》,载 1947 年 9 月 25 日 《幸福世界》第一卷第十一期 实斋《曾国藩与薛宝钗》,载 1943 年 11 月上海《天地》第二期 蛟兄《论宝钗》,载 1947 年 5 月 4 日 、 11 日、 25 日汉口《星报》第三十七、三十八、四十期 明沙《〈红楼梦人物论〉读后》,载 1948 年 4 月 1 日 《现代妇女》 “ 儿童节特辑 ” 王璜《论〈红楼梦〉里的文学用语》,载 1944 年 7 月 15 日 《东方杂志》第四卷第十三号 计开《红楼梦的对话》,载 1942 年 8 月桂林《文学批评》创刊号 太愚《红楼梦的语言》,载 1947 年 9 月 10 日 上海《国文月刊》五十九期 同 浪漫书生《红楼梦中之 “ 驳回 ” 》,载 1931 年 5 月 16 日 上海《申报》 “ 自由谈 ” ;高寿庵《红楼梦中的 “ 早晚 ” 》,载 1933 年 5 月 27 日 北京《世界日报》 “ 国语周刊 ” 第八十七期 萍生《 “ 红楼 ” 与 “ 子夜 ” 》载 1933 年 5 月 22 日 、 23 日、 24 日、 25 日北平《华北日报》副叶;郭云浦《〈子夜〉与〈红楼梦〉》,载 1935 年 11 月上海《青年界》第八卷第四号;英之《〈茶花女〉与〈红楼梦〉》,载 1928 年 8 月 3 日 天津《泰晤士报》 “ 快哉亭 ” 竹心《〈石头记〉与〈水浒传〉》,载 1926 年 11 月 21 日 北京《世界日报》 “ 说书摊 ” 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载 1931 年 5 月 16 日 、 23 日《故宫周刊》八十四、八十五期;严微青《关于〈红楼梦〉作者家世的新材料》,载 1936 年 5 月 25 日 《时代青年》创刊号 周黎庵《谈清代织造世家曹氏》,载 1940 年 2 月《宇宙风乙刊》第二十一期;徐文滢《〈红楼梦考证〉的商榷》载 1942 年 3 月上海《万象》第一卷第九期 守常《曹雪芹籍贯》,载 1947 上 12 月 7 日 北京《新民报日刊》;萍踪《曹雪芹籍贯》,载 1947 年 12 月 23 日 青岛《民言报晚刊》 容庚《红楼梦的本子问题质胡适之俞平伯先生》,载 1925 年 11 月、 12 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一卷第五、六、九、十一期 宋孔显《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曹雪芹作》,载 1935 年 5 月《青年界》第七卷第五号 吴轩丞《红楼梦之误字》,载 1924 年 1 月上海《小说世界》第五卷第一期 素痴《跋今本〈红楼梦〉第一回》,载 1934 年 3 月 10 日 天津《大公报》 “ 图书副刊 ” 第十七期 境遍佛声《读红楼梦 记》,载 1917 年 3 月《说丛》第一、二期 张琪翔《读〈红楼梦〉札记》,载 1943 年 6 月《北大文学》第一辑 同 佩之《〈红楼梦〉新评》,载 1920 年 6 月 25 日 《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六号 同 李辰冬《〈红楼梦〉辨证的再论识》,载 1937 年 6 月 10 日 《光明》第三卷第一号 同 华皎《红楼梦的语言及风格》,载 1942 年 4 月南京《古今》第二期 羽白《贾宝玉致高鹗的抗议书》,载 1948 年 10 月 7 日 北京《新民报日刊》 蔡元培《红楼梦本事辨证序》载 1928 年 1 月 9 日 天津《大公报》 “ 文学周刊 ” 第二期 老梅《石头记真谛序文》,载 1935 年 6 月 20 日 南京《革命公论》第六期 同 湛庐《我亦为 “ 红楼梦 ” 索隐》,载 1947 年 8 月 5 日 《北平时报》 湛庐《红楼梦发微 四 —— 男女、阴阳》,载 1947 年 8 月 19 日 《北平时报》 湛庐《红楼梦发微的缘起》,载 1948 年 10 月 1 日 、 8 日、 15 日《华北日报》 桐君《红楼梦索隐》,载 1935 年 8 月 25 日 上海《新中华》第三卷第十六期 “ 艺术漫谈 ” 进《与曹雪芹有关的女子们》,载 1944 年 7 月青岛《民民民》第五期 赵誉船《红楼梦中人年龄考证》,载 1923 年 6 月 21 日 天津《新民意报》副刊 “ 朝霞 ” 第十四号 芙萍《红楼梦 “ 脚 ” 的研究》,载 1929 年 4 月 14 日 北京《益世报》;张笑侠《读〈红楼梦 “ 脚 ” 的研究〉以後》,载 1929 年 5 月 29 、 30 、 31 日北京《益世报》;张笑侠《红楼梦的 “ 脚 ” 有了铁证》,载 1929 年 6 月 29 、 30 日、 7 月 1 日 北京《益世报》 李玄伯《红楼梦的地点问题》,载 1925 年 4 月 24 日 《晨报》 “ 猛进 ” 第八期;李玄伯《再论红楼梦及其地点》,载 1925 年 5 月 22 日 《晨报》 “ 猛进 ” 第十二期 藏云《大观园源流辨》,载 1935 年 7 月 14 日 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第一六 0 期 昌群《红楼梦里的西洋物质文明》,载 1928 年 6 月上海《贡献》第三卷第二期 方豪《红楼梦新考》,载 1944 年 5 月《说文明刊》第四卷合刊本;方豪《康熙时曾经进入江宁织造局的西洋人》、《红楼梦所记钟表修理师》、《清初中国的自动机器》、《红楼梦九十二回所记汉宫春晓围屏的来历》,均载 1948 年 5 月北平上智编译馆《方豪文录》 胡明树《论红楼梦里的医药》,载 1944 年 3 月 1 日 桂林《文艺杂志》第三卷第三期 王增宝等六人《〈红楼梦〉与中国经济》,载 1944 年 2 月、 11 月重庆《新认识》第八卷第五、六期合刊、第九卷第二期 许啸天《红楼梦新序》,载上海群学社 1923 年 4 月版《红楼梦》卷首 同 陈独秀《〈红楼梦〉新叙》,载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1 年 5 月初版《红楼梦》卷首 王小隐《读〈红楼梦〉剩语》,载 1920 年《新中国》第二卷第四、六、八期 木村《〈红楼梦〉读後记》载 1947 年 11 月台北《建国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学术交流网首发说明:本文原载《红楼梦学刊》 1998 年第 4 辑第 142-179 页。收录于吕启祥著《红楼梦寻味录》第 234-274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4 月第一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第一版的《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下册)的《前言》中将注释部分放入文中注,并有所删节,这里是按照原载稿发表的。)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红学研究汇要 /2004 年 12 月 12 日 首发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致重教授《医医——告别中医西化》前言
热度 3 张三火 2012-9-2 14:01
前 言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民族危机,也面临着艰难的文化整合与重构。而今,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经验固然很多,但是教训也确实不少。尤其在文化整合与重构上,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与研究的问题。比如:慌乱中盲目、被动的文化抉择,近代民族文化自卑症,对传统文化的自虐、自残与灭祖冲动,实用主义驱使下近代文化、科学的西化等等。这一切,不仅动摇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而且加剧了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溃败。而传统根基不固和文化精神溃败,更使近代文化的整合与重构陷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横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思考,努力研究。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统文化根基的动摇与文化精神的溃败,也使中医长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废除中医,是近百年来中医遇到的最大危机。 1912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漏列中医”事件背后,真正的用意是要“废去中医,不用中药”。 1929 年余云岫等人“废止中医案”的用意,是要首先废去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另外,改造或西化中医,是半个多世纪里中医遇到的又一重大危机。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改造,是用西医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重新教育执业中医,以取代或淡化其头脑中原有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基础知识。 20 世纪 50 年代末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运动,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名义之下,将中医逼上“西化”的陷阱。经过改造或西化之后,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及其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逐渐被西医的观念、方法所肢解、扭曲、取代。中医便逐渐蜕变为丢掉灵魂,失去生命的驱壳——重新退回到《黄帝内经》之前经验疗法的窠臼。这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改造中医、西化中医的实质与结果。所以废除、改造、西化,其实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灭汉兴洋”的模式,在中国当代的重演。事实已经表明,日本汉方医学的昨天,就是中国中医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直接见证了中国式的“灭汉兴洋”的全过程。 本人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开始思考与研究中医西化的问题。至今二十八年有余。在此期间的思考与研究,大体可以用“两次聚焦”来概括。所谓聚焦,就是锁定思考、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第一次聚焦大体在 1982 到 1995 年间。着重从中医与西医各自的基础科学体系这一层面上,做比较研究。 1995 年,以《论中医学的定义》和《中西医结合定义的研究》两篇论文为代表,对于中、西医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概念(范畴)体系的本质属性与特点,事实上已经界定清楚了。第二次聚焦,大体从 1996 年开始。那时思考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东、西方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学习与比较上。以期通过文化整体层次的学习与比较,从历史、文化的背景上,从方法论、认识论的源头上,进一步把握中、西医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本质。当学习与比较逐渐上溯到东西方哲学的源头时,令人不无兴奋地发现,长期困扰我们的中西医相互关系的问题,却原来是科学和哲学源头上的一些公理化、常识性的问题——既不需要证明,也不容你怀疑。 2009 年发表的《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一文,应该是第二次聚焦的总结。 从第四节所提到的有关中西医相互关系的十条公理化原则来看,废除、改造、西化中医,违背了人类科学、哲学的公理与常识。用西医的观念和方法来验证、解释、改造中医的做法,是不可能、行不通、不可取的。过去有人说,不应该执着于“中医西化不归路”。今天我们应该说,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将无法估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洒在了“不可能被西化的中医西化不归路”上。所以在不可能、行不通、不可取的结论面前,中西医结合名义下的形形色色西化中医的做法,应当彻底休矣;尽快告别中医西化,将中医从根救起,是我们当今唯一正确的选择。所以,中医复兴的时候,才是成功体现中国“中西医并重”,“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决策的时候;才是全面起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西医两种主流医学新格局的时候;也才是努力实现两种主流医学临床配合,优势互补,惠及民众,誉满全球的时候。 本书的第一、二两节,主要从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讨论了传统文化的自虐与中医的自残,讨论了模仿用日本新治维新时期“灭汉兴洋”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废止、改造、西化中医的过程。第三至五节,首先讨论了文化精神溃败下中西医结合运动的混乱、盲目及其教训;接着讨论了告别中医西化的若干公理化原则;然后讨论了以中西医两种主流医学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的新格局。第六、七两节,则从两种主流医学的新格局出发,讨论了中西医临床有机配合、优势互补的含义、原则、构想、实践体会等。最后在第八节里,谈了一些当代中医的自医,将中医从根救起的思路与愿望。其后的附录里,选了几篇相关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的论文、资料,以便于读者前后对照参阅。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李俊文、恩师柴浩然,献给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的理事们。在本书行将出版之际,谨向始终不逾地关心、帮助、鼓励、爱护的长辈、老师、朋友们,表示诚掣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理解、支持和默默奉献! 2010 年 12 月 28 日
个人分类: 杏林漫步|529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编辑部的故事(一)
热度 1 dongzg101 2011-10-29 05:15
2003年,我进了柳州师范学校当老师,这是一所培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全国中师名校。柳州市教育局网站,就在这所学校,我在科研处呆了半年,除了偶尔有人来聊聊天,领导交代的任务,什么也没完成,不了了之!所以,领导认为我不好好干活,搞不来项目,就没有系部要我,后来教务处有个看门的空缺,就去看门了。学校的两个会议室 ,后来方便学生自学,加了一个多媒体教室我负责开门。多好的工作啊,找个学生开就行了,开会的时候露个面,做后勤保障!全国 无论什么专家来做讲座,都要用会议室啊!平时没什么会议,只好找了份兼职,去一普通中学,给中学化学老师当助教,没有报酬的,一月去一次,听课。一般周末才会有专家 来讲座,每个月一次、两次,不多!我 从来不提问题,为什么,因为我 就是一开门的,其她老师会提问题。教务处呆了两年,领导见我水平还行,就去管机房了。这回技术含量提高了,还要学习电脑。我不懂也,正好有学习机会。2006年,柳州师范升格成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07年又整合电大和柳州市经济干校和三职校,后面的故事,待续。
1991 次阅读|5 个评论
前沿:科技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多属性评价面面观
热度 5 yuliping 2011-10-14 21:11
前 言 本书是近年来作者在科学计量领域对多属性评价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的系统总结。在 2007 年~ 2010 年期间,共完成研究论文 57 篇。从发表情况看,已经发表 40 篇,录用 11 篇,尚有 6 篇在审稿中;从检索情况看, SSCI 论文 2 篇, EI 论文 6 篇, CSSCI 论文 41 篇,北大核心期刊 1 篇;从发表载体看,国外期刊 2 篇,国外会议论文 6 篇,国内主要期刊论文有:《科研管理》 3 篇,《情报学报》 3 篇,《科学学研究》 2 篇,《统计研究》 2 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1 篇。本书选取其中 40 篇论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在科技评价中,人们已认识到主观评价带来的问题,但极少关注到客观评价技术带来的不公平问题。在评价理论和方法上,指标选取技术还不成熟,一些基本数据处理技术也存在不少问题,较少有多属性评价方法与组合评价方法的创新,这势必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本书并不是一本科技评价任务驱动的著作,而是一本基础理论和方法的著作,也就是说,在您进行相关评价时,参考本书一定有些许收获和启迪。本书除了第一章和第八章外,所有小节均可单独成文,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不过由于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相同和相似,对每小节引言和方法部分进行了必要的整理。 科学技术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国家对科技评价工作十分重视,科技部联合五部委,以国科发基字 142 号文的名义发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认为“科学技术评价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增加科学技术评价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要优化评价程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评价实效。”、“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制定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完善各类评价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对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管理。” 科技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评价的要素包括评价对象、指标选取、评价方法、结果分析等诸多方面。从评价对象上说,科技评价主要有项目评价、机构评价、期刊评价、科技人员评价、科技政策评价等。从评价指标来说,牵涉到指标的内涵、指标的筛选、指标的数量、指标间的相关等诸多问题。从评价方法来说,大致上包括单指标评价、单复合指标评价、多属性评价三大类,对于多属性评价,迄今为止已经产生了几十种评价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灰色关联、 DEA 效率分析、 ELECTRE 、 TOPSIS 、概率权、证据理论……每种方法原理不同、各有所长,其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如何进行方法的优化?进行不同方法的比较?如何进行组合评价?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单单是科技评价自身的问题,而且牵涉到统计学本身的方法论问题。 本书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期刊评价数据、中国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英国泰晤士报大学排名数据等为基础,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由于侧重方法创新,因此所用数据也相对分散。全书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引言。提出问题,主要文献综述,交代了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特色和创新之处等等。 第二章: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类。基于回归分析计算非线性评价方法的权重,看其系数是否为正,从而进行指标的选取。对于一些具有投入产出特点的评价,提出了基于 DEA 效率分析的指标筛选方法。并且从学术期刊评价中作者、读者、编辑、期刊社、评价机构等复杂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指标选取的选择与建议。对于指标分类方法,将常见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指标分类进行了比较,认为在一定环境下,主成分分析更为有效。提出了一个衡量学术期刊均衡发展的新指标——和谐指数。并且提出从规模、质量、均衡角度进行评价的一个新的综合指标。 第三章:科技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处理技术。首先提出数据标准化方法选择的三大原则,即同一指标内部数据相对差距不变原则;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差距不确定原则;标准化后极大值相等原则,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新的反向指标的标准化通用公式。然后提出了两种新的降低指标间数据相关关系的方法:相关系数调整法和综合回归调整法。并且比较了标准分和原始分对科技评价的影响,对标准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第四章:权重赋值、效用函数、灵敏度与结果分析。重点进行了科技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的权重比较、不同客观赋权法的权重比较、非线性评价的权重动态变化特点、专家赋权的权重优化方法等研究。研究了线性评价中不同效用函数合成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权重灵敏度分析、评价结果的实际差距、评价者与评价专家互动等问题。最后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对科技评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评价方法创新。首次采用结构方程和面板数据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提出了三种新的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指标难度系数赋权法、扩展幂次的 TOPSIS 评价。 第六章:科技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组合。提出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筛选方法:基于回归分析的评价方法筛选与基于 DEA 效率分析的评价方法筛选方法。提出了两个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新指标:首尾一致率和区分度。研究了评价结果标准化方法对组合评价的影响。并提出三种新的组合评价方法:共线性排序选择模型、基于极值法的组合评价、基于结果一致度的组合评价。 第七章:专题研究。重点研究科技评价中指标体系评价与同行评议的组合运用问题,对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对特征因子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评价方法的可比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基于成长曲线对学科发展差距的本质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研究展望与思考。构建了科技评价的方法体系,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研究在构建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定量研究方法为基础,全方位对科技评价的基本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创新,其研究成果不仅仅对科技评价方法本身有所贡献,而且也丰富了多属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由于科技评价的复杂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疏漏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俞立平 2011.4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4811 次阅读|9 个评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新中国:前言
cswen 2011-5-10 22:3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强大的新中国:前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    应我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处之约,我们写了一篇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稿子。这篇短文总结了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文末还附有两组照片:一组是有关抗美援朝的老照片,另一组是有关改革开放的新照片。现发给各位审阅。欢迎朋友们提出您们的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谢谢。 祝各位朋友精神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朱珍华 温景嵩 2011.4.17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2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和目录
黄安年 2011-5-9 16:39
《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和目录 转载该文集前言和目录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5 月 9 日发布 **************************88 李剑鸣、杨令侠:《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前言 时间 :2011 年 5 月 7 日 作者:李剑鸣 杨令侠 来源 : 学术批评网 2001 年 5 月,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师生聚会,庆贺张友伦教授七十华诞。当时,我们几位同门商议,到张先生八旬寿诞时,一定要专门编一本文集作为贺礼。正所谓日月如梭,转眼即近十年。年初,我们向张先生提出编书之议,他的第一反应是辞谢。据我们的理解,张先生为人处事向来冲淡宽和,自然不想在做寿这件事上过于“张扬”;同时,他更不愿给别人增添任何负担或麻烦,即便这次的“别人”是他指导过的研究生。我们解释说,编一本书并不费事,对我们做学生的,不过是答谢师恩于万一;而且,以书祝寿志庆,学术界早就有例在先。经我们反复劝说,张先生终于同意启动组稿和编辑工作。 按照惯例,以编书为前辈学者祝寿,有几种常见的做法。一种是约请学界同行专门撰写论文,另一种是从同门弟子已发表的论文中编选文集。我们采用的是后一种方式。这主要是考虑到,想约的学者在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多为骨干,工作负担繁重,每年都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指标;而论文集中的文章,又往往不能作为“有效成果”计入工作量。再者,约稿有时间限制,在短期内写出的文章,难免带有急就章的特点。如果从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挑选佳作,则更可能把有价值的论文集中起来,更好地展现同门弟子的学术水准。这种想法得到了各位同门的支持和响应。于是,这部文集很顺利地就编成付梓了。 我们这些曾受教于张先生的研究生,目前分散在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各自的学术工作中,一直谨守师训,力争无辱于张先生的教诲。在我们的心目中,张先生在许多方面都树立了标范,给我们提供了终身受益的精神资源。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先生是那种身教胜于言传的老师。当年我们在门下求学时,很少听他谈起他自己,包括他求学和治学的经历。我们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张先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求学,回国以后一直在南开大学任教。他在国际共运史和美国史领域,都是公认的权威学者。对南开大学乃至国内的美国史学科建设,他所做的工作尤多;其意义在今天美国史研究和教学的兴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先生精通俄文,其学术生涯的最初二十年,重点研究国际共运史。很多同行最早了解张先生的学问,可能是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那套“外国历史小丛书”;其中与国际共运史有关的几本,就是由张先生撰写的。从 70 年代末期开始,张先生转治美国史,并很快在英文的运用能力上,达到了我们很多人都未能企及的程度。张先生的学术兴趣集中在美国工人运动史,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领域与他长期从事的国际共运史研究有联系,同时也由于他觉得,在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必要关注美国工人阶级的经历。国内美国工人运动史最活跃的时期,正是张先生专注于这个领域的阶段。为了更深入的理解美国工人运动史,张先生先后涉猎美国农业史、西部开发史、民主政治史和种族关系史;但他在这些领域发表的论著,并不是工人运动史的“副产品”,而具有独立的学术价值,同样很受学界同行的推重。 在张先生执教的南开大学,美国史是一个特色学科,长期在国内史学界享有盛誉。杨生茂教授于 1964 年创建美国史研究室,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到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经颇具气象。随着杨先生年事渐高,正当盛年的张先生开始操持具体事务。 1986 - 1990 年张先生出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这期间他对美国史学科的事情,同样倾注了很大心力。特别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美国史研究室陷入低谷,老教师退休,年轻人出国,新成员尚待成长。应对这种局面,张先生殚精竭虑,一心要保南开的美国史学统于不坠,并在困境中求得发展壮大。在鼓励和扶持年轻人成长方面,张先生用力最多,许多事迹在南开至今有口皆碑。作为承上启下的学术带头人,张先生在南开美国史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张先生曾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达十年之久。这个学术团体创建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是全国美国史学人共有的学术平台,对美国史研究和教学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老一代学者退出研究会领导岗位之后,张先生也担负了承上启下的重任。从 1986 年到 1996 年,研究会在处在一个难题接踵而至的时期,特别是 1990 年研究会秘书处搬到南开以后,张先生身上的担子更重。按照他的本意,早就想从理事长的位子退下来;但出于需要和大家的信任,他一直勉力支持,领导研究会度过了难关,并且取得了新的成绩。此外,张先生还始终参与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丛书”的评审,多次担任富布赖特项目的面试专家,以不同的身份,为美国史学科的发展做着相同的工作。 同学们当年对张先生普遍有一种敬畏感,在单独面见时,不免有些紧张和局促。这种感受来自于张先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其实,只要同张先生有所接触,就不难发现,他待人十分随和平易。旧史称魏之管宁“名行高洁,人望之者,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和易”;在我们看来,张先生正是这种“即之熙熙和易”的长者。无论是在受教期间,还是在毕业以后,我们都感觉到,张先生的教导和关怀,正如春天的微风,自然和顺,时时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染。由于受张先生处世风格的感染,我们平时很少向他当面表达敬佩和感激之情。这次欣逢张先生八秩寿庆,终于有机会让我们展露一直深藏的心意。 这部文集的编选,得到了各位同门的关心和协助;在出版上则蒙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岳秀坤先生的大力支持。没有这些条件,本书是难以如此顺利地面世的。我们编选这部文集,除以志老师华诞之庆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对美国史研究略有助益。至于这些文章的学术价值如何,则只有留待同行和读者来评定。 目 录 前言 // 李剑鸣、杨令侠 大西洋视野中的北美黑奴新教:一种文化混合体 // 高春常 清教对殖民地初期马萨诸塞政治的影响 // 毕健康 “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 李剑鸣 对《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中宪法译文的意见 // 周学军 论美国殖民协会的性质 // 张聚国 “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公众舆论观念 // 马凌 天主教爱尔兰移民及其在美国的政治参与( 1840 - 1860 ) // 原祖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走向社会的动因和问题 // 张聪 论美国公共行政管制的发展与变革 // 谭融、于家琦 《农业人口外迁与美国的城市化 // 陈奕平 哈里森毒品法》与美国社会的毒品问题 // 翟帆 女性、阶级与种族因素的互动: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妇女史研究 // 倪亭 1913 年美国威尔逊政府率先承认中华民国的决策过程 // 秦珊 “剩余品”时代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 // 王慧英 战后初期美国原子能国际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其失败 // 李胜凯 美国与加拿大史学界对两国关系的研究 // 杨令侠 平常的经历,肤浅的感受(代跋) // 张友伦 附录一:张友伦教授著述目录 // 杨令侠整理 附录二:作者简介 (《美国历史的多重面相——庆贺历史学家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李剑鸣、杨令侠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剑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杨令侠,南开大学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感谢李剑鸣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发布 2011 年 1 月 27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2741type=1010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学位论文写作要点之五:论文前言的写作要点
热度 4 kexuechuanbo 2011-4-14 11:04
• 目前,科技学位论文的过于程序化、规范化的倾向,有可能演变成一种 “ 洋八股 ” ,不利于灵活地表现复杂深邃的科学思想。从这一认识出发,科技学位论文的前言应该很好地借鉴文学作品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元代乔梦符把作乐府法概括为“ 凤头、猪肚、豹尾” 六个字,是说文章“ 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清代李渔也说:”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综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是指执笔留恋,若难遽别,此一法也。 ……” 由 此可见,古代文人很注意文章首尾的呼应。 • 在一些科技学位论文中,开头讲一码事,收尾将另一码事的现象仍然存在。如在前言中提出了论文的主旨和目的,但却未在结语(或结论)中说明目的实现的情况,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哪些理论的和实际的问题;在前言中谈到历史背景和前人的工作,但在结语(或结论)中却未说明对前人或他人有关问题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和否定,还有哪些未解决的遗留问题;等等。从写作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作者写作训练欠缺的表现;从认识上来看,是作者科学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因此,科技学位论文应该把文学作品讲究首尾呼应的技巧为己所用,达到 “ 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 “ 那样一种意境。 • 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 • 研究理由(课题来源,背景,缘起,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和意义) • 理论依据和试验设备基础 • 预期目标 • 本课题在学科领域中所占的地位 • 研究所涉及的界限,规模或范围 • 对他人已有成果的评价,见解及相互关系 • 新概念和新术语的定义 • 引言写作要求: • 突出重点 • 客观评价 • 少用套话 • 勿与摘要和绪论雷同 • 凤头,猪肚,豹尾 • 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 前言与结论要前后呼应 • 课题的背景、意义交代不清 • 文献评述未紧扣被研究的问题 — “ 从猿到人 ” ;重点不突出 • 新八股文 — 师弟师妹抄师兄师姐,内容、格式全无新意;不论对错,一律照抄;名人高见,不查原文,越传越走样 • 随意给出口气大、 “ 没商量 ” 的论断,却无令人信服的论据 • 不严谨、不严密、概念错误时有出现 • 文献综述在引言中占大部分篇幅 • 引言 文献综述 • 但 引言 ¹ 文献综述! • 注意事项: • 对前人的结果,要用流畅的语言概括和评论。不要大段直译照抄,使文体不伦不类 • 对本领域进展与动向要给出恰当评价 • 引用别人的插图要注明文献出处 • 尊重知识产权,遵守 “ 游戏规则 ” • “ 引言 ” 是学位论文一个独立部分。它可列为 “ 第一章,亦可不加章号 • 引言开头法 • 提要开头法 • 写作范围开头法 • 陈述观点开头法 • 列举细节开头法 • 陈述目的开头法 • 交代计划开头法 • 提出问题开头法 • 引文开头法 • 比较对照开头法 • 定义分类开头法 • 举例解释开头法 • 立论驳论开头法
个人分类: 科技学位论文写作|4950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书《气候变化2010—评IPCC二氧化碳变暖说》前言
cswen 2010-11-12 19:37
气候变化 2010 评 IPCC 二氧化碳变暖说 前言 温景嵩 先说一下本书的正题。实际上它是套用 IPCC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imate Changing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系列报告的题目而来。这个委员会的系列报告已出了四种:《气候变化 1990 》,《气候变化 1995 》,《气候变化 2001 》,《气候变化 2007 》。这四种报告的影响非常之大,其中又以第四种《气候变化 2007 》为最。联合国就是根据 IPCC 的这些报告,于 2009 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目的是要在全球部署节能减排以抗击全球变暖的世界峰会。然而 IPCC 所提出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果真是无可怀疑不容非议颠扑不破的真理吗?照我们看来未必。本书就是从更客观更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番新的探索,最后得到了一个真实却又和他们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于是就有了我们的书名正题《气候变化 2010 》。 IPCC 在评估气候变化,我们也在评估哩!不过我们主要是评估他们的评估对不对。事实证明,他们的评估确实很成问题,很需要加以再评估。因也就有了本书的副题《评 IPCC 二氧化碳变暖说》。 这本书实际上还是我和朱珍华 2009 年夏天经由冶金出版社出的那本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百家争鸣,一家之言》之续集。之所以没有起名为那本书的续集,而起了现在这个新书名,是由于它仅仅是那本书中在质疑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以及纪念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Batchelor 教授两部分内容的新发展。 在质疑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的方面有如下进展。 自去年夏天出书后对这问题的研究发展很快,而且争论得很激烈。先是去年年底入冬时节联合国根据 IPCC 的论断,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节能减排抗击变暖的世界峰会。但是很不幸,紧接着老天爷就和联合国开了一个大玩笑。它不但没有按照 IPCC 二氧化碳变暖说持续不断地增温下去(这个学说认为:由于自工业革命以后二百四十多年来人类往大气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全球就要变暖而且要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甚至几百年,其后果就要导致一场世界末日式的全球大灾难。据此, IPCC 向全人类发出了他们最严厉的气候警报。)但事实却恰恰与他们的警报相反,老天爷不但没有按照这些先生们的断言继续不断地增温下去,在哥本哈根会后它反而立刻就变冷了,而且冷得出奇。根据当时各国媒体的报道,这是一场席卷北半球的打破几十年纪录的寒冬和春寒。于是一场混乱发生了。各国原来安排的抗击变暖,立刻就被迫变成了抗击变冷。同时,这场横扫世界的严寒也就激化了国内外气候界本来就存在的冷暖之争。国内外气候界的非主流派纷纷对 IPCC 的论断提出了批评,并提出自己不同于二氧化碳变暖说的新理论,以和主流派的说法相抗衡。按照当时国际媒体的报道,这场争论相当激烈,大家都坐不下来,冷静不下去。在这个大背景下,我自然不会沉默。自 2007 年卷入国际科学界的这场争论后,我们一直认为 IPCC 这一套有问题。根据我们对气候变化周期性的了解,我们一直认为这次变暖不是人为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且不可能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甚至几百年。我们曾坚持地指出:最多三四十年事情就会有变化:气候就会再度变冷。去年夏天出书的时候,我们曾正式地把我们这个预言写进书中,白纸黑字记录在案。现在事情不幸被我们言中了。北半球打破几十年纪录的严寒的发生,证明当初我们关于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预言是正确的。这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继续斗争下去的决心。于是在此时期就先后又写了五篇文章: 1. 换一个角度看全球变暖迎接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2. 究竟是要抗击变暖,还是要抗击变冷?喜见全球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 3. 把全球变冷变暖之争引导到正常的学术争论轨道上来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4. IPCC 问题的政治方面; 5. 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和气候预报。以上五篇中最后一篇最重要。它实际上是我三年来对气候变化问题学习,观察和分析研究的总结。是我三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所付出心血的结晶。虽然这篇文章篇幅不大,但它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并且比较深入地记录了我对当代世界这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的基本看法。因此在收入本书时,我们就把它作为本书的开篇而放在本书第一章的第一节。其它几篇就放在这一章的其余各节之中。 非常凑巧,这一时期我们又增加了一位新生力量一位我以前并不认识的年纪很轻的青年朋友黄伟夫。有一天他往我的邮箱里发来了一篇长文,说是要向我请教。在这篇非常长的长文里黄伟夫对 IPCC 的二氧化碳变暖说做了相当全面,相当系统,又相当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很有说服力的彻底否定 IPCC 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的结论。我感到这是我自 2007 年卷入这场斗争之后所看到的最有分量的一篇好文章。他这篇长文共涉及到四个方面问题: 1. 二氧化碳究竟是不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2. 全球变暖究竟能不能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几百年; 3. 气候变暖究竟会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 4. IPCC 所倡议的碳减排碳交易之实质究竟是什么。该文视野之广,数据搜集之充分,分析解剖之深入相当可观。正在此时夏天来了天气又热了起来,国际气候界的主流派就向非主流派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措辞严厉的大反击。于是我建议黄伟夫针对他们的反击,把他的长文按照该文所涉及的四个问题,分解成四篇相对短的文章,对主流派的反击进行反批评。四篇文章写成后,我把它们发给了一百五十多位朋友。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不错,有的朋友还建议我们争取把这四篇文章正式发表以扩大影响。几天前,黄伟夫又发来他对这四篇文章的修改稿。原来他为了能争取在刊物上正式发表已把文章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四篇文章压缩成一篇,批判的锋芒也调整为批判一般性的二氧化碳变暖说。看后我感到很高兴,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考虑合作出书的事了。于是在我的邀请下,他接受了我们合作出书的建议,同意把他这篇新的修改稿放入本书成为本书的第二章,他也就成为本书的第三作者。 现在来谈本书的第三章。它原本是我们上次在冶金出版社出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书中的第二章。利用这次再度出书的机会,我想把我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观点比较系统,比较完整,比较全面地记录下来以奉献给各位读者评析。在争得了出版社的同意后,才有此移植之举。本章中朱珍华在半个世纪前 1957 年夏在当时的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著名气候学家幺枕生教授指导下所完成的毕业论文《我国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尤其重要。这篇论文以对我国几个气象台站近百年来对降水的观测事实为根据,统计分析出了我国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即:它具有周期性。从实际观测数据分析出的周期长度为 30 40 年。这个分析结果已为现在更多方面的观测数据所证实。在降水要素方面:国家气候中心的罗勇教授 2010 年分析结果周期长度是 20 年,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钱维宏教授得到的结果周期长度是 70 年。新疆研究人员 2007 年公布的,从近三百二十年来树木年轮变化的研究中发现,在这个时期中我国气候有八次变化,平均周期长度为 40 年。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丁一汇院士的课题组在 2007 年公布了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变化图。从这个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确确实实发生了两次冷暖交替变化;由此可以知道这种冷暖交替平均周期为 50 年。这些数据是从我国几百个气象台站近百年来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出的结果,因而完全可信。所有以上新结果都证明了当年朱珍华的研究发现是正确的,因而形成了我们对气候变化理念的一个科学基础。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气候变化具有准周期性和多周期性冷暖交替的特点。它不仅存在着几万年,几千年和几百年尺度的冷暖交替周期变化;而且就是在现代,在工业革命已经发生了几百年,现代工业已经非常发达的现在,人类已经向大气排放出极为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了,但是它却仍然保持着冷暖交替周期变化的基本特征。这只能说明这种冷暖交替变化之所以产生,主要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不会因人类排放了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而发生根本的改变。特别是当气候由于自然力的原因要变冷时,它的力量还是比人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为大,所以现代气候才又有两次大幅度变冷的发生。从丁一汇院士等人公布的数据还可以看到,按照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的气候模式所计算出来的这个时期的平均气温变化,只能得到一个线性增温的结果,而无法再现两次周期性的冷暖交替。也就是说按照二氧化碳变暖的说法:气候只能一直变暖下去而无法停止,更不会变冷;变冷在他们那里是难以想象的事。这恰恰证明这种说法违反客观实际,也就证明了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绝非真理。 借此机会我们还要做以下的郑重声明。我们反对 IPCC 的人为二氧化碳变暖说,但我们绝不反对节能减排。相反,我们衷心拥护并坚决支持节能减排。这是由于我国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另外两大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这两大危机确实威胁着我国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因而威胁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展开发新能源的工作,大力开展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应对这两大危机都是十分必要的。不久前中央决定成立以温家宝总理为首的国家能源管理委员会,由中央直接抓这件国家大事。这是十分英明而且重大的举措,我们坚决拥护。我们希望这件大事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会取得圆满的成功,这样才可以为我国的子孙后代造福。 现在谈本书的最后一章,它实际上是本书的一个附录。这章谈的是已故国际流体力学大师剑桥大学 G.K.Batchelor 教授的一个学术思想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之中。这章的来源也和我以前不认识的一位青年朋友有关。去年夏天有一天我的邮箱收到一封发自首都师大数学系的一位青年教授王永晖的来信。王教授在信中说,他对我那篇纪念 Batchelor 教授逝世九周年的文章十分感兴趣。他说这篇文章虽然非常长,但他已读了四遍;而且他觉得还不够,他想邀请我到他们系里去给他们的学生讲一下。我问他讲什么?他说讲一下物理学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我说我是搞气象的,既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数学家,所以没有资格讲这个问题。他说不是要你讲这两种学科之间一般的关系,而是要你讲一下 Batchelor 教授上述的学术思想。这就不能再回绝了。因为三十年前我确曾获有机会到 Batchelor 教授那里进修了两年多,因此对他这个学术思想,多少有些体会。借此机会把这些体会整理出来讲给大家听还是责无旁贷的事。于是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并于去年 10 月底到他们那里做了这个报告。在报告中我讲了为什么物理学家要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之中,去化解他所面对的各种数学方程中的数学难点从而求解;同时我也讲了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来做这项工作。我同时以求解支配粘性流体运动著名的 Navier-Stokes 方程为例:说明二百年来历代流体力学家是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把物理思想注入到数学之中化解了求解 Navier-Stokes 方程的种种难点,从而找到了种种特解,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功,大大地造福于人类。尽管到现在求 Navier-Stokes 方程的普遍解的方法还没有找到,也就是说覆盖在 Navier-Stokes 方程下面的全部粘性流体运动的秘密对人类仍然是个谜;但现有的各个特解,已经使人类受益匪浅。这说明上述的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之中从而求各种特解的方法,确实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必经之路,值得科学家们记取。鉴于这个报告的重要意义,借着这次出书的机会,作为本书的附录,我们也把它收入在本书之中,成为本书的第四章。 最后,借用这个报告的结语来结束我这篇短文。 的确,大自然的全部奥秘对我们人类而言仍然是个谜,而且是个伟大的谜。相对于这个伟大的谜,我们人类是太渺小了。另一方面,全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也传达给我们一个清晰的信息,给了我们一个坚定的信心。即:这个谜虽然伟大,但确可以破解。它确实可以化整为零,被各个击破,因而可以为我们人类所逐步破解,逐步逼近。这也是个长征,而且也是一场伟大的长征。如果我们这本小书能够对参加到这场长征中来的人们有所启迪,有所助益,我们会感到十分欣慰。 ( 2010 年 7 月 3 5 日初稿写于南开园) ( 2010 年 8 月 14 日 定稿于南开园) ( 2010 年 10 月 5 日 再修改于南开园)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2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档案馆学 前言
wangfangnk 2010-10-31 13:52
数字档案馆学 (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自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信息网络技术出现以来,人类社会的知识系统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人类记忆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介质越来越多地被光磁介质所取代;二是人类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远程虚拟共享逐渐取代了实地翻阅卷宗。信息技术在大大拓展人类信息获取能力的同时,其固有的脆弱性也给人类记忆的长期保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当作为人类记忆的数字档案需要保存的期限超过了它所依赖的信息软硬件技术的寿命时,相应的问题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在久远的将来如何能够真实可靠地复读今天的记录?当海量的信息空间里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不断增加时,如何对这些人类珍贵的记忆财富进行有效管理、长期保存和高效利用? 信息网络技术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数字档案馆应运而生。在由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以及各种数字化资源构成的信息资源环境中,数字档案以其独特的凭证价值和长期保存价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技术、制度、环境、应用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开放、有序的信息空间,使得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人类记忆得以保存、传承和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数字档案馆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 从本质上来讲,近年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的迅猛发展直接促进了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的产生。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管理与业务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从 1970 年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管理署(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 NARA )接收第一批电子文件开始到现在,电子文件管理成为各国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课题。 1988 年美国 NARA 建立了电子文件中心,用 以收藏 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 联邦电子文件。与此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人们不仅希望通过网络查阅电子文件,同时也希望通过网络查阅传统档案文件。传统档案文件的数字化成为档案馆资源建设的新任务。进入 21 世纪之后,档案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电子档案文件与传统档案的数字化成果共同构成了档案馆的数字资源空间,传统档案馆逐渐向数字档案馆转型。 数字档案馆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来自管理、技术、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具体包括: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资源的序化组织、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档案信息系统的功能、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数字档案的长期存储、数字档案馆法律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等等。近十几年来,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学科范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随着该领域知识积累的日渐丰富,对相关知识成果的系统梳理成为数字档案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自 1999 年以来,一些档案学者陆续开始数字档案馆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当前数字档案馆理论与实践都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的交互渗透不断深入,新的知识不断产生。实践的成熟与理论的发展一方面为数字档案馆学学科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大学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理论与教育工作者而言,对数字档案馆领域新知识的吸收和整理刻不容缓。为此,本书努力总结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试图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挑选和组织知识,致力于形成数字档案馆学的知识框架。我们不仅重视各国实践经验的总结,也重视数字档案馆学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的建设;不仅重视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也希望能够为档案馆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开发人员、维护人员以及其他对数字档案馆学知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知识空间。 屈指算来,编写本书的准备工作从 2005 年就已经开始了。那时,作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电子政务方向的硕士生导师,我主要为研究生讲授电子政务研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课程。到 2008 年,我系本科生也开设了数字档案馆课程。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与案例,同时对天津市档案馆、天津泰达档案馆、美国麻省大学安姆赫斯特校区( UMass Amherst )档案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讲义,丰富知识内容,为这本《数字档案馆学》的编写奠定了基础。但是,作为一门跨学科、实践性强、不断发展的综合性学科领域,数字档案馆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由于编写者知识的局限,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本书就是一个知识空间,编写者就是这个空间的建筑师。本书的架构体系最初由我确定,大部分内容基于我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准备的课堂讲义。但是书稿的最终完成要归功于所有编写者、审阅者与编辑的辛勤工作。 编写组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略) 初稿完成之后,由我进行了统一的修改和调整。为保证书稿质量,部分章节或者重写,或者修改幅度较大。在此,对所有编写者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定稿之前,得到了北京大学赖茂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耿骞教授、南开大学伍振华教授与冯湘君博士、天津市档案馆高级研究员林学奇处长的审阅,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本书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赖老师关于全书框架定位提出了建议;耿骞教授就数据库技术与档案 MARC 相关问题提出了重要建议;伍振华教授提出了关于电子文件管理的意见;林学奇研究员有着丰富的数字档案馆实践经验,他针对电子文件中心与数字档案馆关系及其他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冯湘君博士提出应增加档案数字化之前鉴定的相关内容,以及一些文字细节方面的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都被吸纳到修改稿中,对本书的最终成稿至关重要。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为了更好地编写这本教材,我们吸纳了大量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了尊重知识产权,我们将所引用和参考的内容,尽可能在书中以当页脚注的形式标出。在此对这些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对于一些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知识,无法一一列出来源,在此对知识的贡献者们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最终完成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潘宇编审、徐晓梅编辑与 龚洪训编辑 ,正是他们的卓著远见、热情鼓励和辛勤工作才使得这本书能够最终和读者见面。 今天是 2010 年新年的第一天,一个全新的开始,而我正在大洋彼岸静静聆听新年的钟声。在美国访学的这段时间,为了书稿的修改与统稿,与编写者、审阅者和编辑们有多达数百次的邮件和实时交流。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却几乎感觉不到空间距离。书稿编写中的许多交流工作都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这正是数字技术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我也因此更加相信数字档案馆在未来人类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并为本书的最终完稿感到欣慰。 王芳 2010 年 1 月 1 日 写于美国麻省大学安姆赫斯特校区 摘自:王芳主编.《数字档案馆学》.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1
个人分类: 电子政务|679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与学生聊读书的总结
wangxh 2010-7-24 11:28
信息与网络时代,知识更新太快,要读的书也浩如烟海,因此读书的方法决定了读书的效率与效果。 三四年级的大学生和新研究生都要去获取专业知识,虽然说知识量越多不一定能力越强,但要想具有较强的能力,获取足够的知识是必须的!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与技巧是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不太会读书,虽然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收效寥寥。下面是我经常给他们的一些读书建议: (1) 一定不要忽略序、 或 前言、 或 preface。从与学生交流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实一本好书的前言非常重要,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要认真读,而且要反复读,要结合书中主体内容读,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掌握该书的主题思想。 (2) 认真研读绪言、 或 绪论、 或 introduction. 这也是常常被不会读书的学生忽略的内容。其实这是一本书的灵魂,不掌握其灵魂,如何掌握一本书的要旨呢?常听学生说读完书后,把握不住重点或不知道重点,原因就在于此。其实一本好书,作者一定会在绪论里告诉读者为什么写这部书或系统介绍某个方面知识的意义,进而提纲挈领地告诉读者该书涉及到的某方面知识、技术的历史与现状,所有这些都为掌握该书精髓指明了方向。有了灵魂实际上就是把握住了一本书重点内容的脉络。 (3) 不可忽略的目录。 目录不仅仅是告诉读者哪部分内容在多少页上,更重要的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骨架。掌握目录就是洞悉了整部书的结构与构造,相当于一个完整建筑的结构与布局,难道不重要吗?不少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仅仅把目录当成索引。 其实,一本书,琢磨完这三部分,一般读者心里会有了很深刻的总体感觉,而且似乎感觉已经了解很多知识就是不求甚解者常有的状态,你甚至可以在不太严谨的场合白话几句,但是只要一较真就露馅了。所以还有继续下列几点: (4) 先看有用的,再看感兴趣的 。专业书籍,大多是为用而读,所以要以尽快的速度读完或找读完这些内容。然后再找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什么要先有用后兴趣呢?人们的兴趣一般与自己掌握的知识有关,知识越多产生兴趣的方面越多。一本新书,一开始读者感兴趣的可能只有一小部分,随着掌握书中知识内容的增加,兴趣可能也会增加;感兴趣的东西越多也会对有用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会发现更多有用的内容。如此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后一本书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尽收脑海喽! (5) 不要死死盯住看不懂的内容,可暂时放过 。看不懂的内容容易使人丧失信心、减弱斗志,甚至停滞不前!另外,能不能看懂主要取决于知识量与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也与知识量有关。随着反复阅读的进行,某方面的知识量与理解能力都在提高,第一遍看不懂的内容第二遍可能不是问题人们常说书越看越薄就是这层意思。 (6) 读一本新书,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周 。人们对一本书的新鲜感一般不会持续3周以上;另外人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会产生某种疲劳。如果阅读速度太慢,新鲜感没有了,开始疲劳了,还没有看到书的一半,谁还能坚持下来呢?如果强迫自己非常痛苦地读下去,其效果可想而知了,因此需要尽快掌握其要旨。 (7) 对于整部书来讲,3周内稍慢速看一遍不如稍快速看三遍效果好,快快乐乐读书一分钟好于痛苦读书数小时 。 最后,如果您觉得俺说的不对,欢迎提意见或拍砖;如果有一条有益俺也不虚写此文。
个人分类: 教之道|54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温景嵩朱珍华新书:前言
cswen 2009-8-3 22:19
前 言 温景嵩 本书选编了最近几年我和老伴朱珍华在科技方面写的一些文章。在出书之前我们对它们进行了又一次的加工,增删和修改。它们不是正式的科学论文,或许可称之为科学杂文,本书就可说是一本科学杂文集吧。当我们总结了我们自己以往的研究经验,并于 2005 年出版《创新话旧 ----- 谈科学研究中的思想方法问题》之后,我们把目光转向了原来我们并不熟悉的其它领域。经过观察和思考,我们惊异地发现,我们竟会得出了一些和目前流行的做法或论断很不相同的结论。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一家之言。当然,它必定还是不成熟的一家之言,也就必须让它们经受更多的读者朋友们的检验,是有此书。 对于几家报纸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国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来在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还培养不出一位国际公认的诺贝尔级科学家?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过去我们在这些领域采用了行政手段来推动学术界发展的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可能很有效,但对于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则完全不行。对于后者,我们认为应取代行政手段,转而采用学术的办法来推动学术界的发展。至于什么是学术的办法,我们在本书的前两篇《三个为什么》文章中已做了初步的说明;本书最后一篇文章《在 Batchelor 教授的指导下》中《 Batchelor 教授如何办学?》部分,则从 Batchelor 教授 1959 年成功地创办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之经验中给出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这些经验,我们很希望能为我国基础科学领域和应用基础科学领域有关部门所借鉴 . 对于全球气候为什么变暖问题,我们也提出了和 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论断完全不同的见解。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照道理说应该是热源增强了。然而二氧化碳并不是热源,大气活动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因此,这次全球性气候变暖主要的因素应该归因于太阳辐射的新的周期性增强,其主要原因不应该是非热源的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作用结果。此外,与这次地球变暖同时,太阳系中其它星球也在变暖,这更加证明目前太阳活动确实在增强。最后,按照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理论框架下的气候模式计算出来的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变化进程,只能得到一个线性增加的趋势,而算不出两个周期性的冷暖变化。应该强调指出,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的变化确实存在两次周期性的冷暖变化,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应该成为检验一切气温变化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理论框架下的气候模式既然无法计算出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就只能说明他们那个计算机里的气候模式并不代表地球上真实存在的气候系统,无法令人信服。此外,对于气候变暖是否是一场大灾难,我们也与 IPCC 持完全相反的见解。 IPCC 认为是,我们认为不是。至少根据我国两千年来的文明史,可以证明当气候变暖时,农业就发展,社会就发展,国家就强盛。反之,当气候变冷时,农业就萎缩,社会就退步,国家就衰败。就是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我国现代社会,气候变暖也必然同样是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好时机,千万不可错过。当然,我们不反对节能减排。相反,我们赞同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确实存在另外两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因此,必须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开发新能源的工作,才能使我们应对好这两种危机。总之,面对这次气候变暖, IPCC 就好像那个童话中的牧羊孩子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我们却觉得来的并不是狼!而是解决三农大问题的极好机会。真正的狼一定会来的,那就是跟在这次变暖的后面气候再次变冷。我们认为,这次气候变暖不可能像 IPCC 所预言的那样,会持续到一百年甚至到几百年。根据我国近百年来平均气温存在两次周期性的冷暖变化事实,根据我国近百年来降水变化存在三十到四十年周期变化的事实,根据我国树木年轮研究所发现的我国近三百二十年来气候存在八次周期变化的事实,我们的预测则和 IPCC 所预测的相反。我们认为:用不了一百年和几百年,至多几十年后气候就必然会再次变冷。那时,真正的狼,亦即真正的气候危机就会到来。未雨绸缪,我们以为现在就应当做好准备,以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能顺利地度过未来那场真正的气候变冷带来的危机,从而让他们有一个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以上这些内容就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 对于流体力学中的世纪难题:湍流的研究;对于云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人工影响天气特别是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课题,我们也发表了一些看法。这些文章给在本书的第三和第四部分。 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向我国物理,化学,数学三大基础学科领域的工作者发出征集一万个科学难题的通知。我因身在南开大学物理系就也就收到了这一通知,因此也向他们提交了五个科学难题。鉴于这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的数理化三大学科,所以很可能选不上。然而我们以为这些问题还很有意义,所以就把它们收入本书的第五部分。 我这一生几十年的科研生活,之所以还能做出一些成果,是受益于两位著名科学家的教诲。一位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顾震潮先生, 2006 年是他逝世 30 周年,我曾为文以为纪念。另一位是当代国际流体力学大师 G.K.Batchelor 教授,今年是他逝世 9 周年,我也曾为文以做纪念。为了让这两位大科学家的治学,为人和做事办学的精神能够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把这两篇文字也收入本书,成为本书的终篇。 这些文章写成后,我们曾先后以电邮方式传给一百多位朋友们求教;并把它们发表在科学网我的博克以及天益网我们的专栏上,以征求网友们对这些不成熟的一家之言的意见。出乎意料,对我们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大多数的朋友们和网友们却都表支持和赞同,批评的意见极少。有一位网友曾批评说:气候变暖不仅要考虑源,还要考虑流。对此,我在本文中已做了解释: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在变暖,并不是局部个别地区变暖。所以,当然应该考虑到是源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考虑流的作用只能是第二位的事情。还有一位网友批评道:气候变暖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是灾难。然而,这意见马上为另一位网友所反驳。那位网友正确地指出:生态环境恶化是由工业污染引起,这账不应该算到气候变暖的头上。那位网友反驳得很好,我们就不再多说了。还有几位朋友建议我们把这些文字正式发表,以扩大其影响。特别是我的北京师大附中老同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郭忠信教授,经他热情的鼓励和推荐,又经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认真审查,终于决定接受这本书由该出版社出版,本书才得以在今天问世和广大读者朋友们见面。因此在这里我们要表示对冶金工业出版社和郭忠信教授衷心的深切谢意。本书的责任编辑马志春先生在阅读本书的初稿后,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改进了本书的内容,我们也谨表示对他的衷心的深切谢意。最后,我们由衷地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意见;对于书中所涉及的问题,也欢迎读者朋友们一起来参加讨论,谢谢。 本书蒙中国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编委会主任委员,《力学与实践》原主编,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力学史》等论著的作者武际可先生;著名气象学家,气象学的创新著作《熵气象学》等的著者,原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教授和原所长,《气象港》网站主编张学文先生;以及著名云物理学家,云物理名著《雹云物理与防雹原理和设计》的第一作者,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许焕斌先生,他们热情地为本书做序,在这里作者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深切谢意。湍流专家,科学网友 dummer 先生曾在科学网我的博克上对于我的关于湍流研究文章写下一段评语和补充。这段补充很好。征得 dummer 先生同意后,在把该文收入本书时我们也一并把他的补充作为该文附录,放在该文的后面。借此机会,我们也谨向 dummer 先生致以衷心的深切谢意。 ( 2009 年 4 月 22 日 修改稿完成于南开园) 通信地址: 300071 天津市 南开大学 西南村 69 楼 1 门 401 号 E-mail : cswen@nankai.edu.cn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5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