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与导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导师为什么不帮我发表综述呢?
热度 40 dhqkxw 2011-10-29 14:53
今天听到导师的想法后,觉得心里很是失落。科学网上大多都是导师,所以说出来想听听各位老师的看法。 我是今年刚入学的研究生新生,还没有定导师,正在第一轮轮转中。由于开学后不是很忙,我主动向导师提出要写篇综述,想锻炼自己。老师听后觉得很好,就给了他一个新的idea,让我下去查文献自己写。 我当然很高兴,马上行动起来。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连十一放假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此事,终于完成了约5000字的初稿。我将稿件发给老师………其中长话短说,修改了两次,终于改得差不多了。 可今天我问导师要不要继续修改,老师说很好了。但他却说不想投了,原因是他不 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研究方向。 我心里当然想投了,怎么说也是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写的。但嘴上当然说听导师的意见了,我还能怎么办呢?不投就不投啊,可心里真的有些难受啊。我在想导师的理由,始终想不通啊,我写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根本没涉及什么具体的。再说, 一个导师怎么就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的研究方向呢? 平时觉得老师是一个很正直的人,怎么听这理由觉得如此别扭呢。 我想了想觉得有以下原因: (1)他觉得我这 综述不够水平 (2)他还并不是我真正的导师,我只是在他这儿轮转 (3)发一篇中文综述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他 不屑 (4)他根本 不想花时间 帮我修改,选杂志,帮我投 各位老师们,我不怕把这事说出来,只是真的心里有些失落。您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很想听听您们的意见。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8974 次阅读|103 个评论
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cqq2008 2009-3-11 12:04
网络可以被正义的人用于抨击社会黑恶,也常常被龌龊的人用于诽谤攻击他人,而且被抨击的社会黑恶通常总是声称他们被诽谤了 该博文可能被认为对他人和组织机构进行了恶意攻击和诽谤,博主自杀该博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下“鬼行”,立地成人
cqq2008 2009-3-3 11:40
俗话说:心正不怕影子歪,但是有些有鬼行的人,当听到有说道影子歪的话语时,心胎总是情不自禁、自作多情地认为别人是在说道他。我这里的鬼行两字是指鬼的行为,也即怕见阳光的德行。客观地说,我们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鬼行,所以不管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都强调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与保护。人有点鬼行其实是无所谓的,但是如果有人总是对说道影子歪的话语去自我对号入座,那就有点病了。如果再在虚界发表一通鬼行文字,那似乎就是恬不知耻! 我在《 2009 过年记事(四) 瑞星事件、懂事理的儿子、中国社会的假》博文中的最后一段是: ( 注:最后一段文字是叙述广州某大学某院长靠学生写作的许多论文评上博导,并且与学生三七分摊版面费的故事,暂时用省略号替换掉这段文字 ) 。其实是为了慢慢放牛逼权势的血,故意保留一点。我原以为广州只有那样一位教授 + 院长 + 博导是与学生三七分摊版面费:如果学生把他摆在第一作者的位置,他出 70% 的版面费;如果学生把他摆在第二作者的位置,他仅出 30% 的版面费,并且经常劝学生说:你们学生穷,最好还是把他摆在第一作者。我是在广州某大学的学生食堂吃饭时听到两位研究生舆论他的导师时知道那院长的鬼行的。当时只感觉那院长对学生真刻薄,学生辛辛苦苦写作的论文,送他一个第一作者,他还要穷学生掏上 30% 的版面费。 我不知道广州是不是还有第二位那样与学生三七分摊版面费的教授 + 院长 + 博导?如果有,我想告诉那第二位教授 + 院长 + 博导,我陈庆秋本不知道你有那样的鬼行,多有冒犯了。既然我这段 ( 注:最后一段文字是叙述广州某大学某院长靠学生写作的许多论文评上博导,并且与学生三七分摊版面费的故事,暂时用省略号替换掉这段文字 ) 文字无意之中产生了经济学中所描述的正外部性效应,我就希望那正外部性效应再大点,在这里请那 第二位与学生三七分摊版面费的教授 + 院长 + 博导以后 100% 承担 版面费吧!请记住: 放下鬼行,立地成人。 本想对教授 + 院长 + 博导再做一点政治思想工作,再叙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德高高到可能无意伤人的境地,但是我今天没有吃早饭,现在急着去食堂填胃,只有在下回博文再叙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656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8-06-06 | 如何面对不公平——做出自己的业绩:谈研究生如何与导师相处
zhijieleng 2009-2-9 13:01
最近一本科生实习归来,讲述在证券公司的血泪史,说有一次发传单,有一位男士竟然当他的面用传单试鞋,她说当时心里很难受。还有的学生说在单位受不到重视,领导有亲疏之分。 也有同学朋友讲在博士导师的团队,导师对她不公平。 最近胡老师排一个博士生前来进行学前军训,我讲了下面这段话: 第一,分辨一个好导师要看他是否关注你学业的成长,教你写论文和作科研的本领,你到这里就是学习本领,老师只要教就行了,其他事,自己处理,这是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让老师或领导随时重视你,那时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上博士和硕士毕竟和本科不同,如果真想争得重视与骄傲,那就拿出成绩来,没有成绩,又说别人对你不好,没有条件和环境等等,无意义。 第三,领导和老师都很忙,除学术之外的细微末节的事情要有自立能力,那是需要自己拥有的生存知识,因为研究生是成人,成人不仅仅意味着可以结婚,更意味着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选择。 第四,学术梯队和企业、学校一样,是按贡献排序的,能做出业绩必然会得到表扬和关注,这是竞技场、训练营,不是保姆站,领导和老师也是人,要生存,而且要为团队生存负责,压力很大,不可能没有规矩,接受规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同时,又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和目标,不能人云亦云,追求卓越是必然的选择,慢慢看到成功会有快乐,过分计较成功路上的得与失是不明智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忍耐和坚持。 第五,导师虽然不是父母,但是是最关心爱护学生的,无论哪个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功法则,他会加到学生身上,如果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不适应与困难不和导师讲,失去对老师的信任,这样的学生很难顺利成长,如果学生不用老师指导就能成功毕竟是少数。无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况,都要信任老师为前提,这样很多不舒服的事情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很多好论文都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出来的,百遍、千遍地改出来的。这种沟通能力没有,不愿讨论,导师也没办法,毕竟导师是指导,不是给学生写论文的。 第七,对导师的交流中应该有平等交流的能力,比如辩一个问题,要拿证据,你拿不出证据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去找,找不到你就承认错误,就去修改,直至正确为止。不能因为谁谁用过了就说是对的,不能因为已经发表的某些论文的错误,而认为自己的错误没有关系。这和面子没有关系,如果明明自己不对,还继续争辩就没有意义了。 第八,完不成老师的学习任务,又不准老师批评,如果是这种性格就不要来做研究,做研究就要随时准备接受质疑,无论你多大年龄,这种质疑可能会延续到你死后,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研究能引起关注是很多学者的追求,这说明该研究有重要意义。做学生,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念了、不做了,随便和同学说说到可以,和老师说老师会怎么想:脆弱,经不起磨练。就像一个员工,动不动就和领导说不干了,领导肯定只有两种选择:第一,让你马上走人,如果没这个权利选择下面一条;第二,对你实行边缘化,因为如果重用你,你走了怎么办,何况你不够坚韧,一点小困难就退却,一点挫折就冲动,一点不公平就失去衷心。 第九,社会有社会的规则,无论明的规则还是潜规则,首先要接受,在现有环境中能够生存好才能提到改变命运的创造,崇拜斗士,不等于愿意做斗士,我从来不赞同作一个浪费时间的斗士,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重要的。其实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很多方式,从商、从政和从科研,无论走哪条路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都需要有能力,沟通能力很重要,表现在情商上面,再就是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书写和表达能力,这都是上本科、研究生期间可以培养的。 第十,任何人做事,都不会面面俱到,也不会令所有人达到满意,做好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别留下遗憾就行,不要因为有些人、有些事自己没照顾到或说错话而难过,自己不是完人,别人也不是完人,一个人一生中,能做成一件、两件像样的科研工作就足以了,这是一种对国家的贡献,是一种爱国行为,至于其他的细微末节随着时间流逝,都没有了。 这两天,心情不算好,我觉得我的方式和我的处理的对象水土不服了。
个人分类: 做人|5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